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工时定额原理

2、一流工人原理

3、标准化原理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6、实行职能工长制

7、进行例外原理

二、泰罗科学管理的出发点是什么?

三、哪些是泰罗作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四、泰罗组织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五、霍桑实验的背景与梅奥的经历

六、霍桑实验的四个阶段:

1.工场照明试验(1924-1927)

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1929)

3.大规模访问与调查(1928-1930)

4.接线板接线室试验(1930-1932)

七、梅奥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三点结论: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员工的士气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八、1、简述霍桑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

九、2、简述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十、3、简述现代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十一、4、简述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十二、5、根据社会系统学派,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十三、6、简述系统管理的主要观点。

十四、7、简述数理学派的基本特征。

十五、8、试论权变管理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十六、9、试评述管理过程学派。

十七、1、系统管理的动态性应注意什么问题?

十八、2、21世纪“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十九、3、什么是自主管理?

二十、4、人本管理与科学性相结合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二十一、5、管理效率的含义是什么?

二十二、6、管理效益测评的含义是什么?

二十三、7、什么是领导者的“黑箱”管理艺术?

二十四、8、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原理?结合实例说明什么是东方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二十五、9、什么是效益原理?测评效益有哪些主要内容?

二十六、组织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二十七、组织文化有哪些功能?

二十八、高效团队的特征是什么?

二十九、团队建设有哪几个主要环节?

三十、常用的冲突管理方法有哪些?

三十一、团队建设需要哪些软条件?

三十二、组织文化应遵循哪些原则?

三十三、组织文化建设有哪些步骤?

三十四、联系实际论述团队与群体的异同。

三十五、联系实际谈谈塑造组织文化的途径

三十六、1、一项成功的组织决策具有什么特点?

三十七、2、决策的四个基本要素。

三十八、3、简述决策的一般过程。

三十九、4、对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分析需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四十、5、哪些因素导致决策者的心理压力?

四十一、6、如何适应决策时的心理压力?

四十二、7、综述决策者如何提高决策质量。

四十三、8、举例说明确定型、风险型和非确定型决策的区别及应用。

四十四、计划在管理工作中有哪些重要作用或功效?

四十五、计划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四十六、简述计划的程序或过程。

四十七、计划工作中权变因素有哪些?

四十八、企业在制定计划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四十九、描述滚动计划的基本特点。

五十、简述目标管理的步骤或程序。

五十一、环境的不确定性对计划有何影响

五十二、遵循计划编制流程为什么能提高计划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五十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什么还要重视计划工作?

五十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和任务是什么?

五十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何本质区别?

五十六、人员配备的任务和要求是什么?

五十七、人力资源计划过程包括哪些步骤和内容?

五十八、从外部招聘管理人员有何优缺点?

五十九、如何理解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六十、试论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地位。

六十一、分析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和选拔之间的相互联系。六十二、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简介 科学管理理论的简介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就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她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与总工程师。在这家工厂的经历使她了解工人们普遍怠工的原因,她感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就是提高生产率的严重障碍。为此,泰勒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理论。 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就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在她的管理生涯中,她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与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与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在她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就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与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就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就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就是雇主与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就是任务管理法,她在书中这样写道: 广义地讲,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她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对之要作出比较。 泰勒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任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与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就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与工人们之间在工作与职责上几乎就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与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科学管理不仅仅就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就是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例外原则。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与管理,而必须应用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负责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与监督权,如重大

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

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 -推行定额管理 在当时美国的企业中大多推行经验管理,资本家并不知道一个工人能做多少工作,资本家想让工人多做些,工人则想少做些工作多拿工资,很多人用“磨洋工”来消极抵抗,这样下来劳动生产率很低。 作为由普通工人提升上来的管理者,泰勒了解这种情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把定额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主要措施,主要贡献有:提出企业需要设定一个制定定额的部门或者机构,这不仅有利于管理,在经济上也是很合算的。通过各种测试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确定工人的合理工作量,即工人的劳动定额。 根据定额的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劳动量与工资紧密挂钩。实行了定额管理后,许多企业的管理都大有改观。为此,在《计件工资制》一书中,泰勒说:“这个定额的工作制度,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成功地在各种工厂推行。经过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此进行了一年后,证明这个制度是成功的。从此,作者设定了一个制定定额的机构,以后一直由这个机构提供计件工资率。”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在差别计件工资制之前,泰勒详细研究了当时的工资制,如,日工资制和一般计件工资制。经过研究后,他发现现有工资制的主要缺陷是不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例如实行日工资制时,工资按岗位发放,这样容易产生平均主义,大家都会把工作水平拖到中等以下的水平,劳动生产率很低。又如传统的计件工资制虽然在一定的范围内会多劳多得,但是超过一定的范围,就只能获得很少的增加了。这样管理者虽然很想工人增加产量,但工人则会控制他们的劳动速度。 在分析了这些弊端后,泰勒提出了自己的差别计件工资制,这个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设定专门的制定定额的部门,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 制定差别工资率,对同一个工作,设定两个工资率。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者,使用较高的工资率,否则使用较低的工资率来计算工资。例如定额为10件,工资每件1元。完成的工资率为120%,未完成的按80%。如果工人完成,得到的工资为:10×1×120%=12;如果工人只完成了9件,得到的工资为:9×1×80%=72。 工资付给工人而不是付给职位,即工人的工资按照他的贡献来确定,而不是按照他所处的岗位来计算。要鼓励员工有上进心,对他们准时上班、出勤率、快捷、诚实等方面做出记录,根据这些对他的工资进行适当地调整。 这种工资制度可以很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员工多劳多得,且更加公平。 -努力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挑选一流的员工是泰勒提出来的企业人事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流的工人,就是那种既适合又愿意做的工人,那种虽然能力很好但不愿意做这种工作的人不是一流的员工。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就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这家工厂的经历使他了解工人们普遍怠工的原因,他感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生产率的严重障碍。为此,泰勒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广义地讲,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对之要作出比较。 泰勒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任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

1903年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903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正是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在两部书中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日的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网晋升。 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 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一方面是生产规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是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当时,人们缺乏管理现代化大工业的方法和技术,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如何真正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当时各个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当时,在米德威尔钢铁厂任总工程师的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的改革,创造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著作《科学管理理论》,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管理时代。 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知识体系,其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其基本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定额原理。 泰勒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在于提高每一个单位劳动力的产量。在当时的经营管理下,不论工人和雇主都对一天应该干多少活心中无数。工人因对资本家的剥削不满,普遍采用“磨洋工”的斗争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劳动力;而雇主也凭一般印象或不完整记录来确定标准,因而常引起劳动纠纷。所以,泰勒提出,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工作日程”。 (二)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在泰勒看来,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对他合适,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努力使每一种类型的工人都能找到能够使其成为第一流工人的工作。而培训工人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是管理者的职责。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工人,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 (三)标准化原理。 泰勒认为,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时间的搭配,以至机器的安排和作业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各种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最好的方法。当企业管理当局把这些应用到工人的工作中去之后,将会大大提高工人的产量。 (四)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 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额,泰勒提出了这一原则。把定额制定从以估计和经验为基础改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然后采用“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而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虽然企业的工资支付确实增加了,但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大于工人工资提高的幅度,所以总体来说这一做法是有利于雇主的。 (五)工人和雇主另方面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 泰勒认为劳资双方相互指责、怀疑、对抗会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要转为相互信任和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是从事协调和合作的基础。他还就为了实现这种精神革命工人和企业管理者双方各自的职责作了具体说明。 (六)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泰勒认为,单靠工人自身的经验是不能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的,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和条件去从事这方面的实验和研究,所以必须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这种分工,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当局与工人的合作,减少工人罢工的可能性,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发展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初的美国,工业化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一方面是生产规模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管理现代化大工业的方法和技术,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同时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磨洋工”现象普遍存在。 在那种情况下,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人主张改进机器设备,也有人主张百变工资报酬制度,而泰勒则在长气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张实施新的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出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的思想精要 一、工作定额原理。当时实行经验管理,资本家不知道工人能完成多少工作,总是嫌工人少工作却多拿工资,于是延长工作时间;而工人由于被延长工作时间却不提高工资,于是又用“磨洋工”来消极对抗。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正常的工作量,这里的“合理的日工作量”类似于我们学过的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了得出这个有科学依据的“合理的日工作量”,泰勒进行了工时研究,测时,工作日写实,动作研究等。二、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即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泰勒认为“第一流工人”是指那些既能干又愿意干的工人。对于不愿意努力工作的人,应该采取说服教育和纪律约束等措施,并配合刺激性付酬制度,使之努力工作;对于那些体力与智力不适合与分配其工作的人,应加以培训,使之适应工作的需要,或把他们重新安排到另一些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在泰勒看来,人力自愿的科学管理是工人能否成为第一流工人的决定性因素。三、标准化原理。传统的工厂,工人们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往往都是自己或师傅根据经验来确定的,工人们的劳动和休息时间以及机器设备也是优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或过去的记录确定的,缺乏科学根据。泰勒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搭配,乃至对机器的安排和对作业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四、刺激性报酬原理(差别计件付酬制)。这是为了激励工人们努力工作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组织的劳动生产率。其具体内容为,由当局确定一个工作定额或标准,然后,采用一种叫“差别计件制”的刺激付酬制度。如果工人达到或超过了定额,就按高工资率付酬,如果没有达到定额,就按低工资率付酬,以此督促和鼓励工人。后来泰勒对此进行了改进,提出“任务和奖金工资制度”,工人不论生产量的高低,都有一个保证的日工资,而超额完成工作量,则有奖金。五、工人与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进行一次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密切合作)。双方应该不再将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而是放在增加盈余的数量上,只有创造更大的盈余,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分配。六、把计划只能与执行只能分开,变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这实质上是强调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开,实现管理的专门化,它的分工原则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其目的仍然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七、实行职能长工制。传统一个长工担负全部的管理职能,必须具备多种素质,而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少。因此,泰勒设计出八个职能长工代替原来的一个长工。这种情况下,工人不再只听命于一个长工的指挥,而是要从几个承担不同职能的上级那里接受命令。事实证明,这样容易引起混乱,因此职能长工制度没有得到推广。八、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评价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在当时的背景下,泰勒提出科学管理原理,其根本目的,甚至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大的财富。当然这样的目的在今天仍然是企业的最主要目的,因此,即使

第4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副本

第4xxxx 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泰勒看来,人的生产率的巨大提高标志着文明国家和不文明国家的区别,标志着人类在一两百年内的巨大进步。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每一个单位劳动力的产量。 泰勒认为,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很大的。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试验和研究,即进行工时和动作研究。泰勒的方法是,选择合适而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所花费的时间记录下来并把这些时间加起来,再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总时间,据此定出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工作定额原理。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泰勒认为,能够工作而不想工作的人不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对他合适,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努力使得每一种类型的工人都找到能够使其成为第一流工人的工作。 泰勒认为,“非第一流的工人”,只是指那些虽然工作合适却不愿努力工作的人,或那些体力或智力不适合于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的人。对于前者,应该采取说服教育和纪律约束等措施,并配合刺激性付酬制度,使之努力工作。而对那些体力或智力上不适合于干所分配的工作的人,应加以培训,使之适应工作需要,或把他们重新安排到另一些适合于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培训工人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是领导(管理者)方面的职责。至于工作定额的制定,泰勒是以第一流的工人“能在不损害其健康的情况下维持很长年限的速度,能使他更愉快而健壮”为标准的。 xx 认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符合。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因此,泰勒所谓的第一流的工人是适合于其工作而又愿意努力工作的人,并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

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

-推行定额管理 在当时美国的企业中大多推行经验管理,资本家并不知道一个工人能做多少工作,资本家想让工人多做些,工人则想少做些工作多拿工资,很多人用“磨洋工”来消极抵抗,这样下来劳动生产率很低。作为由普通工人提升上来的管理者,泰勒了解这种情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把定额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主要措施,主要贡献有:提出企业需要设定一个制定定额的部门或者机构,这不仅有利于管理,在经济上也是很合算的。通过各种测试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确定工人的合理工作量,即工人的劳动定额。 根据定额的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劳动量与工资紧密挂钩。实行了定额管理后,许多企业的管理都大有改观。为此,在《计件工资制》一书中,泰勒说:“这个定额的工作制度,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成功地在各种工厂推行。经过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此进行了一年后,证明这个制度是成功的。从此,作者设定了一个制定定额的机构,以后一直由这个机构提供计件工资率。”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在差别计件工资制之前,泰勒详细研究了当时的工资制,如,日工资制和一般计件工资制。经过研究后,他发现现有工资制的主要缺陷是不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例如实行日工资制时,工资按岗位发放,这样容易产生平均主义,大家都会把工作水平拖到中等以下的水平,劳动生产率很低。又如传统的计件工资制虽然在一定的范围内会多劳多得,但是超过一定的范围,就只能获得很少的增加了。这样管理者虽然很想工人增加产量,但工人则会控制他们的劳动速度。在分析了这些弊端后,泰勒提出了自己的差别计件工资制,这个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设定专门的制定定额的部门,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制定差别工资率,对同一个工作,设定两个工资率。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者,使用较高的工资率,否则使用较低的工资率来计算工资。例如定额为10件,工资每件1元。完成的工资率为120%,未完成的按80%。如果工人完成,得到的工资为:10×1×120%=12;如果工人只完成了9件,得到的工资为:9×1×80%=72。 工资付给工人而不是付给职位,即工人的工资按照他的贡献来确定,而不是按照他所处的岗位来计算。要鼓励员工有上进心,对他们准时上班、出勤率、快捷、诚实等方面做出记录,根据这些对他的工资进行适当地调整。 这种工资制度可以很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员工多劳多得,且更加公平。 -努力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挑选一流的员工是泰勒提出来的企业人事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流的工人,就是那种既适合又愿意做的工人,那种虽然能力很好但不愿意做这种工作的人不是一流的员工。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使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所谓挑选第一流的员工,就是指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要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才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泰勒也认为,企业要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本章的基本内容: 一是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1.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⑴美国的工业化初期造成的劳资矛盾激化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⑵经济危机的出现引发了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猛增。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来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矛盾。 ⑶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既为美国提供了劳动力,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农村,只会干体力活,无法适应大机器生产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劳动力培养成适应工业生产需要的熟练工人。 ⑷工业革命以来管理思想的积累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2.泰勒及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 ⑴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1856年,泰勒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78年,22岁的泰勒来到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厂,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泰勒从一个普通工人升为机工班长、车间工长、总技师,最后成为总工程师。1890年,泰勒离开米德维尔钢铁厂,先后担任过投资公司总经理,从事过工厂的管理咨询工作,1906年,泰勒担任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主席,1915年,在一次发表演讲的归途中,泰勒患了肺炎,在刚度过五十九岁生日的第二天于医院病逝。泰勒被埋葬在一座能俯视费城钢铁厂的小山上,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泰勒”。 ⑵泰勒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泰勒在一生中从事了大量的生产实践活动,对车间的生产活动和工人的劳动状况非常熟悉。他还是生产技术的行家,在技术上有许多发明创造,拥有100多项专利权。19世纪末,泰勒亲身参加了企业管理工作,这些经历从实践上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使他与科学管理结下不解之缘。

泰勒的科学管理学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在这家工厂的经历使他了解工人们普遍怠工的原因,他感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生 产率的严重障碍。 为此,泰勒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是 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一一科学管理。 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 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泰勒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任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 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 任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 上。 第五,科学管理不仅仅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一一精神革命。 第六,精神革命是基于科学管理认为雇主和雇员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因为对于雇主而言,

追求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事业的发展。而事业的发展不仅会给雇员带来较丰厚的工 资,而且更意味着充分发挥其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这事业 使雇主和雇员相联系在一起,当双方友好合作,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时,就 能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岀比过去更大的利润来,从可使雇主的 利润得到增加,企业规模得到扩大。相应地,也可使雇员工资提高,满意度增加。 泰勒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中说: 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切企业或机构中的工人们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一一也就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责任,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态度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同时, 也是管理方面的工长、厂长、雇主、董事会,在对他们的同事、他们的工人和对所有的日常工作问题责任上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没有工人与管理人员双方在思想上的一次完全的革命,科学管理就不会存在。 这个伟大的思想革命就是科学管理的实质。 主要内容 编辑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定额原理 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3标准化原理 4差别记件付酬制 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 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波士顿沃特敦兵工厂大罢工 1911年,泰勒受聘担任陆军军械部的顾问,在兵工厂推广泰勒制,他的助手梅里克在沃特顿兵工厂进行工时研究时,一个铸工以工会会员为由拒绝配合,兵工厂的领导人惠尔上校同这个工人谈话后,该工人依然不合作。于是,工厂以“不服从命令”为由解雇了这个工人,由此引发了工人的罢工,工会领导人乘机推波助澜,要求国会调查此事。 暴乱原因分析: (1)政治因素(2)待遇不够(3)管理问题(4)工人内在因素“祸首”费雷德里克·泰勒 (1)“科学管理之父” (2)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福特制)卓别林《摩登时代》讽刺 (3)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 (4)创造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泰勒制” 泰勒制: 劳动方法标准化;制定标准时间;挑选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管理和执行分工。 劳动方法标准化:通过对工作的分析仔细研究工人的操作顺序和方法,以求找出最合理的肢体运动路线和加工方法以及应用的工具,剔除多余和不合理的动作。 制定标准时间:泰勒研究了工人操作时间,要求他们紧张地操作,加上适当的休息、调整、熟悉操作过程等额外时间,经过周密分析,制定出完成每个标准动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作为定额管理和支付工资的依据。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对按操作标准和工时定额完成计划工作量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支付工资,对不能完成定额的工人,以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以鼓励工人提高生产效率。 挑选和培训工人:严格挑选工人,使他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对选定的工人采取课堂教育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按规定的操作标准进行技术培训,改变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做法。 管理和执行分工:泰勒主张一切工作都应通过考察,明确职责分工。他对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进行了研究,明确划分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并建立生产控制、成本计算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制度。 泰勒制的缺陷——导致暴乱的原因: (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这个假设是片面的,因为人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动机,也有社会,心理动机等。 (2)科学管理理论的诸项原则,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很多企业的工时研究都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往往收到企业主和研究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由此确定的作业标准仅反应了企业主追求利润的意图,为工人确定的工资率也是不公正的 (3)泰勒对工会采取怀疑和排斥的态度,在他看来,工会通过是工人和管理部门不和来进行对抗和鼓励对抗,而科学管理则提倡利益一致性,所以他认为,工人参加工会,组织起来就容易发生怠工情况,但实际上,在通过工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 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9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经历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它仍在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代,如何在这严峻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呢?此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各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 践方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内部的生产管理流程要科学化。在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组织的硬件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因素。当今国内许多企业仍会出现采购成本过高、资金周转缓慢、生产技术落后等局面,大大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所以,企业必须借助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抓住产业制造的各个环节,实施合理的方案,提高流程的科学化程度。只有技术发展了,管理科学化了,才能更好地提供资源。当今品牌效应是一个很好的广告,只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创下了公众额口碑,就能更好地建立起企业的信誉。这是一个无形的资产。(二)合理的职能分工。有了好的硬件设备还不足够,我们更应该要有好的职能分工。对企业内部而言,如何做好各部门的权责划分,保持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是最基础的问题。随着现代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企业内需要的员工数量正不同程度地下降,每个员工负责的范围就越来越广。所以企业应该更合理地安排人员,既能做到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能

很好地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三)适当展开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结合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中的“挑选第一流工人”这一原理,在21世纪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价值,在世界中找到一席之地。泰勒曾提到,这是管理者的职责,所以企业应该适时地进行员工培训,一方面可以增强员工的技术,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企业效力,提高竞争力。这也是一个无形的资本。可是当今的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不舍得花钱开培训班,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或者即使展开了培训,员工们也敷衍了事,没能真正落实成效。导致整个企业的培训热情不高,而且缺乏竞争力。(四)管理者和员工的精神仍需变革。精神是行动的最高领导者,只有在精神上确认了奋斗的方向,才会有动力事半功倍。在现代社会,不仅要求组织内部的各成员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要求组织和员工要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不能忽视了合作精神的培养,这样组织和个人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社会要在竞争中实现双赢,合作尤为重要。就一个大组织而言,如果管理者和员工没有达成一致的目标方向,管理者只关心企业的盈利和发展,不理员工的具体情况,麻木下达命令;而员工则不顾组织的总体,只为实现自身的生存需要和自我价值,那么组织就会出现公关危机,处理不当还会令组织倒闭。(五)进行有效的授权。如果一个企业里,所有大小事情的决策权都在最高管理者的手中,那么决策所使

泰勒科学管理的三大实验

在一次调查中,泰勒发现搬运工一次可铲起磅(约千克)的煤粉,而铁矿石则可铲起38磅(约17千克)。为了获得一天最大的搬运量,泰勒开始着手研究每一锹最合理的铲取量。 泰勒找了两名优秀的搬运工用不同大小的铁锹做实验,每次都使用秒表记录时间。最后发现:一锹铲取量为镑(约10千克)时,一天的材料搬运量为最大。同时也得出一个结论,在搬运铁矿石和煤粉时,最好使用不同的铁锹。此外,还展开生产计划,以改善基层管理干部的管理范围。进一步地,还设定了一天的标准工作量,对超过标准的员工,给予薪资以外的补贴,达不到标准的员工,则要进行作业分析,指导他们的作业方式,使他们也能达到标准。 结果,在三年以后,原本要五六百名员工进行的作业,只要140名就可以完成,材料浪费也大大降低。 二、搬运实验 1898年,泰勒从伯利恒钢铁厂开始他的实验。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的,工人每天挣美元,这在当时是标准工资,每天搬运的铁块重量有12~13吨,对工人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就是找工人谈话或者开除,有时也可以选拔一些较好的工人到车间里做等级工,并且可得到略高的工资。后来泰勒观察研究了75名工人,从中挑出了4个,又对这4个人进行了研究,调查了他们的背景习惯和抱负,最后挑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这个人非常爱财并且很小气。泰勒要求这个人按照新的要求工作,每天给他1.85美元的报酬。通过仔细地研究,使其转换各种工作因素,来观察它们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例如,有时工人弯腰搬运,有时他们又直腰搬运,后来他又观察了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的变量。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实验,并把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可以提高到47吨,同时并不会感到太疲劳。他也采用了计件工资制,工人每天搬运量达到47吨后,工资也升到1.85美元。这样施密特开始工作后,第一天很早就搬完了47.5吨,拿到了1.85美元的工资。于是其他工人也渐渐按照这种方法来搬运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很多。 三、金属切削实验在米德维尔公司时,为了解决工人的怠工问题,泰勒进行了金属切削实验。他自己具备一些金属切削的作业知识,于是他对车床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了预期6个月的实验。在用车床、钻床、刨床等工作时,要决定用什么样的刀具、多大的速度等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率。这项实验非常复杂和困难,原来预定为6个月实际却用了26个年头,花费了巨额资金,耗费了80多万吨钢材。最后在巴斯和怀特等十几名专家的帮助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项实验还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高速钢的发明,并取得了专利。 1906 年,他向美国机械师协会递交了题为《金属切割艺术》的论文,这是他进行了 26 年实验的结果。他的实验用工具将重达 80 万磅的钢和生铁切割成片,实验纪录大约为 3~5 万次,写出报告 300 多份,费用高达15~25 万美元。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工程教育促进会”的活动,强烈支持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倡议的大学教育应当包括一年的工业实践的观点。 泰勒的这三个实验可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正是这些科学试验为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管理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这对以后管理学理论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泰勒相信,即使是用铁锹铲煤粉、搬运铁块这样的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正是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在两部书中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网晋升。 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的提出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的提出 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劳动生产率下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困扰着广大的企业管理人员。许多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在研究如何在一个企业范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些人中间,成就比较显著的是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W·泰勒,他本来是个工人,当过工长、绘图员、技术员和工程师,最后当了总工程师和管理顾问。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工人之中,对工人的思想和表现都十分熟悉,所以他在前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通过对工人的劳动过程的观察、测量和实验。才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 泰勒在管理方面曾进行过“铁块搬运实验”、“铲具的实验”、“金属切削实验”,这三项实验为他的科学管理的提出,提供了实践的基础。 他的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工场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他逝世以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上“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来赞扬他的功绩。从严格的角度来说,他是历史第一个管理行为系统化、科学化的人。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泰勒1856年出生于美国费城,18岁进费城一家工厂学习制模及机工手艺。4年后,他到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厂。泰勒发现该工厂的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在企业普遍存在“磨洋工”的问题。泰勒认为,只要管理部门能适当地确定工资,提供适当的激励,便能减少怠工、克服“磨洋工”现象,但问题的真正困难是如何切实为每项工作规定一个完全公正的标准,即怎样取得“合理的工作量”。当时的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科学方法来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而工人则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合适的工具。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于是泰勒开始进行劳动时间和操作方法的研究,这为他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泰勒结合他多年从事机械生产的经验开始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他的探索主要反映在他的三个最有名的试验:通过搬运生铁的试验,摸索出工人的日合理工作量,从而为实行定额管理奠定了基础;通过铲具试验,探索出铁锹多大铲物效率最高,从而为实行工具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在进行金属切削试验中,泰勒前后共花了26年的时间,15万美元的费用,写出了3万多份试验报告,仅形成的切屑就达80万磅,

泰勒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科学管理原理》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 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泰勒重点研究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为: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 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1、工作定额原理 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改善工作表现,他提出:(1)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2)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3)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2、标准化原理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过去曾存在的多种要素的结合。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人的潜力不会自动跑出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潜力呢?方法就是把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利用上述原理将其标准化。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要想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 3、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泰勒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 管理的精髓。”他认为,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任何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都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泰勒进一步宣称,“在科学管理中,劳资双方在思 想上要发生的大革命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作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将会明白,当他们停止互相对抗,转为向一个方面并肩前进时,他们的共同努力所创造出来的盈利会大得惊人。” 4、例外原则 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和管理,而必须应用例外原则。泰勒在《工厂管理》一书中曾指出:“经理只接受有关超常规或标准的所有例外情况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903) --------------------------------------------------------- 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正是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在两部书中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日的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网晋升。 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5.管理和劳动分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