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光滑极限量规公差表

光滑极限量规公差表

轴孔配合公差表

轴孔配合公差表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 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基本尺寸mm 公差等级 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 >120~1 80 >180~2 50 >250~3 15 >315~46 8 9 11 13 15 18 20 23 25 27 9 11 13 16 19 22 25 29 32 36 40 15 18 21 25 30 35 40 46 52 57 63 22 27 33 39 46 54 63 72 81 89 97 36 43 52 62 74 87 100 115 130 140 155 58 70 84 100 120 140 160 185 210 230 250 90 110 130 160 190 220 250 290 320 360 400 150 180 210 250 300 350 400 460 520 570 630

公差带级 >10~18>18~30>30~50>50~80>80~12 >120~1 80 >180~2 50 >250~315 9 +1 +2+2+2+3+3+4+4 M 5+1 5 +7 +17 +8 +20 +9 +24 +11 +28 +13 +33 +15 +37 +17 +43 +20 6+1 8 +7 +21 +8 +25 +9 +30 +11 +35 +13 +40 +15 +46 +17 +52 +20 7+2 5 +7 +29 +8 +34 +9 +41 +11 +48 +13 +55 +15 +63 +17 +72 +20 N 5+2 +1 2 +24 +15 +28 +17 +33 +22 +38 +23 +45 +27 +51 +31 +57 +34 ▼6+2 3 +1 2 +28 +15 +33 +17 +39 +20 +45 +23 +52 +27 +60 +31 +66 +34 7+3 +1 2 +36 +15 +42 +17 +50 +20 +58 +23 +67 +27 +77 +31 +86 +34 p 5+2 6 +1 8 +31 +22 +37 +26 +45 +32 +52 +37 +61 +43 +70 +50 +79 +56 ▼6+2 9 +1 8 +35 +22 +42 +26 +51 +32 +59 +37 +68 +43 +79 +50 +88 +56 7+3 6 +1 8 +43 +22 +51 +26 +62 +32 +72 +37 +83 +43 +96 +50 +108 +56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 分类形状公差位置公差 项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全跳动符号 主参数d(D)图例

光滑极限量规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 6.1 概 述 检验光滑工件尺寸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也可使用极限量规。通用测量器具可以有具体的指示值,能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尺寸,而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它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只能判断工件合格与否。因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保证工件在生产中的互换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光滑极限量规的标准是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有塞规和卡规之分,无论塞规和卡规都有通规和止规,且它们成对使用。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止规是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如图6.1所示。 卡规是轴用量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作用尺寸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止规是按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如图6.2所示。 图6.1 塞规检验孔 图6.2 环规检验轴

量规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 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它的通规和止规分别用代号“T”和“Z”表示。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量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3)校对量规校对量规是校对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制造公差和在使用中是否达到磨损极限。 6.2量规设计 6.2.1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 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遵守包容要求时,要求其被测要素的实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而实际要素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从检验角度出发,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了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它是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的重要依据,阐述如下:孔或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 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实际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对于轴,其实际尺寸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显而易见,作用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控制,而实际尺寸由最小实体尺寸控制,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应遵循这一原则。 6.2.2量规公差带设计Array 1. 工作量规 1)量规制造公差 量规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得多,但量规 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误差,因而 对量规规定了制造公差。通规在检验零件 时,要经常通过被检验零件,其工作表面会 逐渐磨损以至报废。为了使通规有一个合理 的使用寿命,还必须留有适当的磨损量。因 此通规公差由制造公差(T)和磨损公差两 部分组成。 止规由于不经常通过零件,磨损极少, 所以只规定了制造公差。 量规设计时,以被检验零件的极限尺寸作为量规的基本尺寸。 图6.3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图6.3所示为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标准规定量规的公差带不得超越工件的公差带。 通规尺寸公差带的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Z(称为公差带位置要素)体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 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1、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但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配合时产生内圈滚动,伤害轴的表面,所以我们的轴承内圈都有0 到几个μ的下偏公差来保证内圈不转动,所以轴承一般选择过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选择过渡配合也不能超过3丝的过盈量。

光滑极限量规8

第5章光滑极限量规 5.1 概述 在机械制造中,检验尺寸一般使用通用计量器具,直接测取工件的实际尺寸,以判定其是否合格,但是,对成批大量生产的工件,为提高检测效率,则常常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来检验。光滑极限量规是用来检验某一孔或轴专用的量具,简称量规。 一、量规的作用 量规是一种无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用它来检验工件时,只能判断工件是否合格,而不能测量出工件的实际尺寸。检验工件孔径的量规一般又称为塞规,检验工件轴径的量规一般称为卡规。 塞规有“通规”和“止规”两部分,应成对使用,尺寸较小的塞规,其通规和止规直接配制在一个塞规体上,尺寸较大的塞规,做成片状或棒状的。塞规的通端按被测工件孔的MMS(Dmin)制造,止规按被测孔的LMS(Dmax)制造,使用时,塞规的通端若能通过被测工件孔,表示被测孔径大于其Dmin,止规若塞不进工件孔,表示孔径小于其Dmax,因此可知被测孔的实际尺寸在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是合格的,否则,若通规塞不进工件孔,或者止规能通过被测工件孔,则此孔为不合格的。 同理,检验轴用的卡规,也有“通规”和“止规”两部分,且通端按被测工件轴的MMS(dmax)制造,止规按被测轴的LMS(dmin)制造,使用时,通端若能通过被测工件轴,而止规不能被通过,则表示被测轴的实际尺寸在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是合格的,否则,就是不合格的了。 二、量规的标准与种类 我国于1981年颁布者了《光滑极限量规》GB1957-81,标准规定的量规适用于检验基本尺寸500mm,公差等级为IT6-IT16级的孔与轴。 量规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和校对量规三类。 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工件的生产过程中用来检验工件的量规。其通端代号为“T”止端代号为“Z”。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是检验部门或用户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GB对工作量规的公差带作了规定,而没有规定验收量规的公差,但规定了工作量规与验收量规的使用顺序。即:加工者应使用新的或磨损较少的量规;检验部门应使用与加工者具有相同形式且已磨损较多的量规;而用户在用量规验收产品时,通规应接近工件的MMS,而止规应该接近工件的LMS,这样规定的目的,

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孔轴公差 表面粗糙度 制图一标示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免费 1 .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标准公差值(基本尺寸大于6至500mm) 基本尺寸mm 公 差 等 级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6 8 9 11 13 15 18 20 23 25 27 9 11 13 16 19 22 25 29 32 36 40 15 18 21 25 30 35 40 46 52 57 63 22 27 33 39 46 54 63 72 81 89 97 36 43 52 62 74 87 100 115 130 140 155 58 70 84 100 120 140 160 185 210 230 250 90 110 130 160 190 220 250 290 320 360 400 150 180 210 250 300 350 400 460 520 570 630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公差带等 级 基本尺寸m m >0~18>18~30 >30~50 >50~80 >80~120>120~180 >180~250>250~315 D 8 +77 +50 +98 +65 +119 +80 +146 +100 +174 +120 +208 +145 +242 +170 +271 +190 ▼9 +93 +50 +117 +65 +142 +80 +174 +100 +207 +120 +245 +145 +285 +170 +320 +190 10 +120 +50 +149 +65 +180 +80 +220 +100 +260 +120 +305 +145 +355 +170 +400 +190 11 +160 +50 +195 +65 +240 +80 +290 +100 +340 +120 +395 +145 +460 +170 +510 +190 E 6 +43 +32 +53 +40 +66 +50 +79 +60 +94 +72 +110 +85 +129 +100 +142 +110 7 +50 +32 +61 +40 +75 +50 +90 +60 +107 +72 +125 +85 +146 +100 +162 +110

光滑极限量规教程(塞规-检具)

第6章光滑极限量规 6.1概述 检验光滑工件尺寸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也可使用极限量规。通用测量器具可以有具体的指示值,能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尺寸,而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它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只能判断工件合格与否。因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保证工件在生产中的互换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光滑极限量规的标准是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有塞规和卡规之分,无论塞规和卡规都有通规和止规,且它们成对使用。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止规是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如图6.1所示。 卡规是轴用量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作用尺寸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止规是按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如图6.2所示。 图6.1塞规检验孔 图6.2环规检验轴

量规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 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它的通规和止规分别用代号“T”和“Z”表示。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量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3)校对量规校对量规是校对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制造公差和在使用中是否达到磨损极限。 6.2量规设计 6.2.1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 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遵守包容要求时,要求其被测要素的实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而实际要素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从检验角度出发,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了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它是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的重要依据,阐述如下:孔或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 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实际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对于轴,其实际尺寸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显而易见,作用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控制,而实际尺寸由最小实体尺寸控制,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应遵循这一原则。 6.2.2量规公差带设计 1. 工作量规 1)量规制造公差 量规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得多,但量规 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误差,因而 对量规规定了制造公差。通规在检验零件时, 要经常通过被检验零件,其工作表面会逐渐 磨损以至报废。为了使通规有一个合理的使 用寿命,还必须留有适当的磨损量。因此通 规公差由制造公差(T)和磨损公差两部分 组成。 止规由于不经常通过零件,磨损极少, 所以只规定了制造公差。 量规设计时,以被检验零件的极限尺寸 图6.3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 作为量规的基本尺寸。 图6.3所示为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标准规定量规的公差带不得超越工件的公差带。 通规尺寸公差带的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Z (称为公差带位置要素)体

光滑极限量规校准方法

光滑极限量规校准方法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修订状态: B0 分发号: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会签与修订页:

1 目的

为了在公司内部开展校准工作,进行量值传递保证测量准确有效。 2 适用范围 本校准方法适用于基本尺寸1-500mm,公差等级IT6-IT16的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光滑极限量规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的检验。 3 依据 JJG 343-1996 光滑极限量规检定规程 4 职责 4.1 计量中心负责光滑极限量规校准方法的制定和修订。 4.2 计量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光滑极限量规的校准和作出判定并做好相应记录与标识。 5 工作程序 5.1 环境条件 5.1.1 校准的环境要求:温度:20±3℃;湿度:≤70% 5.1.2 校准前应将被检仪器及标准检具同时置于平板上让其在平衡温度放置足够长的 时间。 5.2 校准项目 5.2.1 外观检查 5.2.2 尺寸校准 5.3 光滑极限量规的校准方法 5.3.1 外观用目视的方法检查;量规的测面不应有锈迹、毛刺、黑斑、划伤等明显影 响外观和使用质量的缺陷。在量规的非测量面上应标出制造厂商标、被检工件 的基本尺寸、公差代号和量规的用途代号。 5.3.2 尺寸计量标准仪器选用测长仪或选用其他等同准确度的仪器。 5.3.3 全型,非全型塞规的校准:校准通止规时应选用平测头,在X,Y方向上于A,B 两个截面的4个位置上进行校准(见图2)。 5.3.4 球端杆规校准:校准球端杆规的尺寸时,应将被检杆规安装在仪器工作台的V 形块上两支点设在距端部为全长2/9处,用平测头进行校准(见图3)。 5.3.5 环规:校准环规的尺寸时,应选用球测头,在X,Y方向上于A,B两个截面的四 个位置上进行校准(见图4) 5.3.6 卡规:校准卡规的尺寸时,可在测长仪上安装内测量附件借助于相应等级的两 块和两块附件用比较法进行校准,量测量面中点之间的距离为卡规的尺寸,也 可用量块组进行校准。 5.4 判定要求: 5.4.1 量规尺寸允许偏差按照图5方法查询(表1)量规的尺寸公差值及其通端位置 要素值计算相关允许偏差,并判定。 5.5 校准周期: B类:1次/3个月; C类:1次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地分组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1) 精度等级 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 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参见齿轮传动精度等级选择 (2) 齿轮检验与公差根据齿轮副的使用要求和生产规模,在各公差组中选定检验组来检定和验收齿轮精度。(3) 齿轮副 的检验与公差齿轮副的要求包括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接触班点位置和大小以及侧隙要求,如上述四方面要求均能满足,则此齿轮副即认为合格。(4) 齿轮侧隙齿轮副的侧隙要求,应根据工作条件用最大极限侧隙j nmax(或j tmax)与最小极限侧隙j nmin(或j tmin)来规定。中心距极限偏差(±f a)按“中心距极限偏差”表的规定。 齿厚极限偏差的上偏差E ss及下偏差E si从齿厚极限偏差表来选用。例如上偏差选用F(=-4f Pt),下偏差选用L(=-16f Pt),则齿厚极限偏差用代号FL表示。参看图“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若所选用的齿厚极限偏差超出齿厚极限偏差表所列14种代号时,允许自行规定。 (5) 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齿距累积公差F P及K个齿距累公差F PK齿向公差Fβ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 w 轴线平行度公差中心距极限偏差(±f a)齿厚极限偏差接触斑点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 r径向综合公差F i″齿形公差F f齿距极限偏差(±f Pt) 基节极限偏差(±f Pb)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 i″齿坯尺寸和形状公差 齿坯基准面径向和端面跳动齿轮的表面粗糙度R a圆柱直齿轮分度圆上弦齿厚及弦齿高 (6) 图样标注 在齿轮零件图上应标注齿轮的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的字母代号。标注示例 a) 齿轮三个公差组精度 同为7级,其齿厚上偏差为F,下偏差为L: b) 第Ⅰ公差组精度为7级,第Ⅱ、Ⅲ公 差组精度为6级,齿厚上偏差为G,齿厚下 偏差为M: c) 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4级, 其齿厚上偏差为-330μm,下偏差为 -405μm: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按机器类型选择按速度、加工、工作条件选择 注:本表不属GB10095-88,供参考

Q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正文)分析

Q 徐州徐工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XGT 0103-2003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2003-9-10发布2003-9-15实施 徐州徐工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QJ/XGT 0103-2003 前言 本标准制定了非配合尺寸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根据企业标准的实用性,本标准部分采用了行业标准JB/T 5936-1991《工程机械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5943-1991《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以及JB/T 4381-1999《冲压剪切下料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的内容。本标准包含一般公差的定义、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值。 本标准由研究所与技术处提出。 本标准由总师办标准化室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广荣。 审核:苏云山 批准:高晔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样中未注公差的等级和极限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和非金属切削加工中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金属板材的剪切、气割下料件的尺寸,也适用于冲压加工中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2 引用标准 GB/T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JB/T 4381-1999 冲压剪切下料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JB/T 5936-1991 工程机械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3 定义 一般公差是指在车间一般加工条件下可保证的公差。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该尺寸后不需注出极限偏差值。 4 金属切削加工件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4.1根据孔加、轴减、长度尺寸取双向公差的原则,金属切削加工件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孔径的内尺寸按H14级选取,轴径的外尺寸按h14级选取,长度尺寸按JS(js)14(±1/2 IT14)级选取,其数值见表1(IT14级标准公差)。 4.2盲孔钻孔深度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mm a.深≤50mm时,极限偏差为+3.0 b.深≥50mm时,极限偏差为+5.0 mm 5 剪切下料件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5.1剪切下料件未注公差的加工精度,按JB/T 4381-1999中B级的规定,用于12mm

常用公差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 极限偏差

H9/d9 转动灵活,间隙很大的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用于温度变化大,高速或轴颈压力大的转动配合,如一般通用机械中的平键连接,柴油机活塞环与环槽宽度,空压机活塞与压杆,热工仪表中精度较低的孔与轴,滑动轴承及较松的皮带轮等的配合。 H8/f7中等间隙、液体摩擦良好的转动配合。适用于中等转速及中等轴颈压力的一般精度的传动,也可用于易于装配的长轴或多支承的中等精度的定位配合。如机床中轴向移动的齿轮与轴,木工机械中轴与衬套,蜗轮减速箱轴承端盖与孔,离合器活动爪与轴等的配合 H7/g6间隙很小,适用于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不要求自由转动,并且精度高的定位要求的配合,也适用于转动精度高,转速不高,以及转动时有冲击,要求一定的同轴度或紧密性的配合。如机床的主轴与轴承,机床的传动齿轮与轴,中等精度分度头主轴与轴套,矩形花键的定心直径,可换钻套与钻模板,柱塞燃油泵的轴承壳体与销轴,拖拉机连杆衬套与曲轴,压缩机十字头销轴与连杆衬套的配合。 H7/h6 间隙较小,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定位配合,较好的同轴度,一般多用于常拆卸,或在调整时需要移动或转动的联接处,工作时滑动慢,导向精度高。例如,机床变速箱的滑移齿轮和轴,离合器和轴、钻床摇臂和立柱,风动工具活塞与缸体,往复运动的精确导向的压缩机连杆孔和十字头,橡胶滚筒密封轴上滚动轴承座和筒体的配合。 H8/h7 配合间隙极小,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配合,适用于较高导向精度,零件之间滑移速度很小的结合,当结合表面较长,形状误差较大,或者在变载荷时,为防止冲击及歪斜,通常可代替H7/h6使用。如柱塞燃油泵的调节器壳体和定位衬套,立式电机和机座,一般电机和轴承,缝纫机大皮带轮和曲轴的配合。 H7/k6 精密定位配合,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过渡配合,得到过盈的概率为41.7~45%,当基本尺寸至3mm时,得到过盈的概率为37.5%,同轴度精度相当高,拆卸方便,用手锤轻打即可装卸,用在冲击负荷不大的地方,如扭矩和冲击较大时,应加辅助件紧固。用于机床不滑动齿轮和轴,中型电机轴端与联轴器或皮带轮,减速器蜗轮和轴,精密仪器中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 H9/h9 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定位配合,零件装卸自由,加辅助件键、销等,可传递扭矩,工作时一般无相对运动,同轴度要求低。如齿轮和轴,皮带轮和轴,离合器和轴,滑块和导向轴,剖分式滑动轴承壳与轴瓦的配合。 H7/n6过盈较大的高精度定位配合,得到过盈的概率为77.7~82.4%,基本尺寸至3mm时,过盈概率为62.5%,平均过盈比H7/m6、M7/h6、H8/n7以及N8/h7都大。绝大部分均为过盈,极少有间隙。可以承受很大的扭矩、振动和冲击负荷,但均需加辅助紧固件,同轴度高,配合紧密性优良,拆卸困难,常用于不拆卸的结合。例如,爪型离合器和轴,链轮轮缘和轮心,蜗轮青铜轮缘和轮心,破碎机等振动机械中齿轮和轴,柴油机泵座和泵缸,压缩机连杆衬套和曲轴衬套,电动机转子内径与支架的配合。 H7/p6过盈定位配合,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13~0.002,相对最小过盈小于0.00043。基本尺寸至3mm时为过渡配合,过盈概率为75%。小过盈量的过盈配合,用于定位精度高,要求保证部件刚性及对中性,而对内孔承受压力无特殊要求,不依靠配合过盈量传递摩擦负荷的场合。如增加辅助紧固件,则可传递扭矩。是一种轻压配合,采用压力机压入装配,用于拆卸的轻型静联接,变形较小,精度较高的部位。如冲击振动、重负荷的齿轮和轴,压缩机十字头销轴和连杆衬套,柴油机缸体上口和主轴承瓦,凸轮孔和凸轮轴,轴和轴承孔等的配合 H7/s6中型压入配合中较松的一种过盈配合,基本尺寸大于10mm时,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5~0.0018,相对最小过盈为0.0004~0.00075,适用于一般钢件或用于薄壁件的冷缩配合;用于铸件能得到较紧的配合;用于不加紧固件的固定连接,过盈变化比较小,因此适于结合精度要求高的部位。此种配合应用广泛。例如,空气钻外壳盖和套筒,柴油机气门导管和汽缸盖,燃油泵壳体和销轴等的配合

轴与孔标准公差表

轴公差表(ISO) ≥< c9 d8 e7 e8 f7 g6 h5 h6 h7 h8 js6 js7 k6 m6 n6 p6 p7 r6 s6 — 3 -60 -85 -20 -34 -14 -24 -14 -28 -6 - 16 -2 -8 -4 -6 -10 -14 ±3 ±5 +6 +8 +2 +10 +4 +12 +6 +16 +6 +16 +10 +20 +14 3 6 -70 -100 -30 -48 -20 -32 -20 -38 -10 -22 -4 -12 -5 -8 -12 -18 ±4 ±6 +9 +1 +12 +4 +16 +8 +20 +12 +24 +12 +23 +15 +27 +19 6 10 -80 -116 -40 -62 -25 -40 -25 -47 -13 -28 -5 -14 -6 -9 -15 -22 ±4.5 ±7 +10 +1 +15 +6 +19 +10 +24 +15 +30 +15 +28 +19 +32 +23 10 18 -95 -138 -50 -77 -32 -50 -32 -59 -16 -34 -6 -17 -8 -11 -18 -27 ±5.5 ±9 +12 +1 +18 +7 +23 +12 +29 +18 +36 +18 +34 +23 +39 +28 18 24 -110 -162 -65 -98 -40 -61 -40 -73 -20 -41 -7 -20 -9 0 -13 -21 -33 ±6.5 ±10 +15 +2 +21 +8 +28 +15 +35 +22 +43 +22 +41 +28 +48 +35 24 30 30 40 -120 -182 -80 -119 -50 -75 -50 -89 -25 -50 -9 -25 -11 -16 -25 -39 ±8 ±12 +18 +2 +25 +9 +33 +17 +42 +26 +51 +26 +50 +34 +59 +43 40 50 -130 -192 50 65 -140 -214 -100 -146 -60 -90 -60 -106 -30 -60 -10 -29 -13 -19 -30 -46 ±9.5 ±15 +21 +2 +31 +11 +39 +20 +51 +32 +62 +32 +60 +41 +72 +53 65 80 -150 -224 +62 +43 +78 +59 80 100 -170 -257 -120 -174 -72 -107 -72 -126 -36 -71 -12 -34 -15 -22 -35 -54 ±11 ±17 +25 +3 +35 +13 +45 +23 +59 +37 +72 +37 +73 +51 +93 +71 100 120 -180 -267 +76 +54 +101 +79 120 140 -200 -300 -145 -208 -85 -125 -85 -148 -43 -83 -14 -39 -18 -25 -40 -63 ±12.5 ±20 +28 +3 +40 +15 +52 +27 +68 +43 +83 +43 +88 +63 +117 +92 140 160 -210 -310 +90 +65 +125 +100 160 180 -230 -330 +93 +68 +133 +108 180 200 -240 -355 -170 -242 -100 -146 -100 -172 -50 -96 -15 -44 -20 -29 0 -46 -72 ±14.5 ±23 +33 +14 +46 +17 +60 +31 +79 +50 +96 +50 +106 +77 +151 +122 200 225 -260 -375 +109 +80 +159 +130 225 250 -280 -395 +113 +84 +169 +140 250 280 -300 -430 -190 -271 -110 -162 -110 -191 -56 -108 -17 -49 -23 0 -32 -52 -81 ±16 ±26 +36 +4 +52 +20 +66 +34 +88 +56 +108 +56 +126 +94 +190 +15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