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年中日军事实力的最真实全面对比

2012年中日军事实力的最真实全面对比

2012年中日军事实力的最真实全面对比
2012年中日军事实力的最真实全面对比

2012年中日军事实力的最真实全面对比

一,总体军力对比;

中国;

现役军队:230万人,预备役60个师旅80万人。**:66万人。民兵800万人。最大动员兵力6700万人。

军费:2011年:1064亿美元。(美估1300亿—1800亿美元)。

战略核力量:10万人。

洲际导弹:63-79枚(东4东5东31)。

中远程导弹:60多枚(东3)。

中程导弹:116枚(东21/ABD)。

短程导弹:1380枚(东11/15)。

战略核潜艇:夏级2艘。094级新型核潜艇2艘。载潜射导弹48枚。

巡航导弹:300枚(长剑10)。

轰炸机:轰六H/K120架。

核弹头:400—500枚。

太空军:

卫星58颗。其中军用22颗。天波相控阵预警雷达(面对太空)5座。地波雷达(面对太平洋)两座。SC—19反卫星导弹已试2次。神光地基激光站三座。

陆军:160万人(另有资料146万人)

坦克:8700--1.66万辆。

装甲车:6700多辆。

身管火炮:1.5万多门。

火箭炮:2608门。

防空导弹:760—1000部。

直升机:526架。

海军:25.6万人。舰只786艘。其中主力水面舰80艘。潜艇66艘。主力两栖登陆舰71艘。导弹攻击艇193艘。

空军:29万人。飞机4300多架。其中第三代机770架。四代机已试飞28次。

空降军;第15军3.8万人。

日本:

现役:26.6万人。预备役:4.8万人。最大动员兵力360万人。

军费:2011年:563亿美元。

核力量:储备有核武器钚几十吨。

TR—1A火箭可转为射程为750公里的短程导弹。

M—3S2火箭可转为中程导弹。

新H2火箭可转为洲际导弹。

太空军:卫星:19颗。军用:5颗。

陆军:14.8万人。

坦克:1070辆。(有年产2000多辆的工业能力)

装甲车:690辆。

大炮:7060多门。(有年产万门的能力)

防空导弹:8个群。

直升机:231架

海军:4.26万人。舰只:144艘。潜艇21艘。

空军:4.42万人。飞机499架。其中第三代机373架。四代机可能买F-35。

驻日美军:4.1万人。海军陆战队一个师。航空兵及第七舰队。

二,陆军不谈了,日本没法和中国比;就探讨下两国太空,海空军力及科技实力对比;

1)太空及核力量;

中国有军用卫星22颗。日本有5颗。

中国有近中远程战略核导弹及反卫星和反导导弹,巡航导弹及激光武器而这些日本还是空白。

但日本得到美国的核保护及天基情报支持。

2)空军;

谁主宰了天空,谁便主宰了战争。

海战的关键,还在于空战。这里先解释一下。由于受海面曲率影响,军舰发现的贴海平面飞行的最大距离是40多公里,而现代反舰导弹的射程都在100~300公里,所以飞机可以远远在在军舰发现距离外发射反舰导弹,而军舰只能被动挨打。所以掌握了制空权的一方在海战中将取得绝对优势。

先说下空军。

1. 数量对比。

二代不提。能称得上三代机的,中国有:SU-27SK/UBK、SU-30MKK/2、J-11/B 系列350

架;J-10/A 系列260架;JH-7A 160架。总计770架。日本为F-15J/DJ 200架,F-2 90架。(海啸已报销18架吧?)

目前中国三代机数量上,中国是日本的2倍多。

2.质量对比。

F-15J/DJ为80年代初引进的F-15C/D的早期型号,很老的一个型号,不能发射AIM-120主动中距空空导弹。日本2002年开始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以图其具有发射主动中距蛋的能力,目前约改装50架。

F-2A/B是以F-16block40/42为基础改进而来,96年开始批量生产。原则上说,F-2是日本自己生产的飞机,所以不具有发射美国的AIM-120导弹的能力;以前F-2也不具备发射本国的AAM-4主动中距弹的能力,今年开始改进,今年计划改进数量是4架。。。

中国于92~2000年引进的76架SU-27SK/UBK和自己生产的较前批次的J-11,开始只能发射R-27半主动中距空空弹,不能发射R-77主动中距空空弹。大概在2004年,中国具备了“在苏式战机上使用国产武器的能力”,并对老式的SU-27/J-11进行了现代化改装。由此判断,全部或大部分的J-11、估计一半的SU-27具备发射R-77的能力和国产的PL10/12。(国内的苏-27SK\歼-11的综合改装工程,换了座舱和火控计算机,可以打R-77E)。

按日本的技术条件,如果他努力,是有能力向我国一样,使F-2全部具有发射AAM-4和美国的AIM-120的能力的,但以日本“刚装备时全新,后面不在改进”的习惯和F-15J改进的状况,F-2应不具有发射美国的AIM-120的能力。而且目前日本还基本没有AIM-120。有消息称,F-2现在具有发射AAM-4能力的,可能不到10架。

F-2是一款主要作为对地/海攻击的飞机,空战还是靠F-15J/DJ。对于现代战斗机来说,航电系统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一架J-10可以收拾4架老航电的SU-27SK。日本的F-15J/DJ,老的还是太多,而中国的基本上都是全新制造的。并且中国作为战斗轰炸机的JH-7A都装备了PL-12。。。

所以,就战斗机质量来说,日本的比中国的差。

总体来说,日本空军不如中国。

3)海军

1水面舰艇

日本:

“初雪”级。12艘。满排38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

“朝雾”级。8艘。满排42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

“村雨”级。9艘。满排51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

“高波”级。5艘。满排51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

“太刀风”级。3艘。满排4600。“标准“SM-1MR防空导弹

“旗风“级。2艘。满排5500。“标准“SM-1MR防空导弹

“金刚”级。4艘。满排9500。“标准”SM-2MR防空导弹

“爱宕”级。2艘。满排10000。“标准”SM-2MR防空导弹

“榛明”级。2艘。满排65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

“白根”级。2艘。满排68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

16DDH直升机航母。2艘。标排13500,满排180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

22DDH轻航母,排2.4万吨。在建3艘。

导弹攻击艇:PG01欧鹰:3艘。

共57艘。均有防空能力。

6千吨以上大舰10艘,两栖登陆舰2艘。

反导2艘,远程防空4艘,小计6艘;中程防空5艘;近程防空40艘。共计54艘。

90年代后建造舰艇25艘(含16DDH和22DDH)。预计到2015年再建3艘宙斯盾舰和5艘新潜艇。

中国:

2011年12月31日中国海军现状

这里对海军军舰数量的判定方法:以下水为标准(因为下水了,这个军舰就是已经成型了,目标清晰无变故,所以这里以服役和船台开始建造的时间中间段:下水为统计标准)

驱逐舰数量:112\113\115\116,136\137\138\139,167\168\169\170\171,外加下水两艘

052C+总计15艘,即将退役的旅大级13艘,054系列远洋护卫舰服役10艘,新下水3艘,总计13艘,也就是说中国截止2011年12月31日,可堪用的远洋主力驱逐舰数量是26艘,如下:

中国现役主力水面舰合计:

航母 1艘 HQ-10 67500吨

驱逐舰;

052C 7艘 HHQ-9 8枚YJ-62/艘

051C 2艘里夫 8枚YJ-83/艘

052B 2艘 SA-N-12 16枚YJ-83/艘

现代I/II 4艘 SA-N-7/12 8枚SS-N-22/艘

054A 15艘 HQ-16 8枚YJ-83/艘

051B 1艘 HHQ-7 16枚YJ-83/艘

054 2艘 HHQ-7 8枚YJ-83/艘

053H3 10艘 HHQ-7 8枚YJ-83/艘

052 2艘 HHQ-7 8枚YJ-83/艘

051 4艘 HHQ-7 16枚YJ-83/艘

071 4艘 20000吨

轻型护卫舰: 41艘 7型护卫舰,改装火力支援舰1型1艘

大中型水面舰合计: 78艘

导弹艇:193艘。其中83艘022隐形艇(4枚C803,AK630机关炮)。

2011年—2015年计划

按照计划054系列再建造11艘,2015年数量达到24艘,驱逐舰在船台上的两艘052C+,外加计划中的8艘052D,2015年驱逐舰数量将达到25艘,这时旅大级基本达到30年的服役期限,将被替换掉.2015年主力驱护数量达到49艘,刚好使6个驱逐舰支队现代化更新完

毕.(6*8=48艘),当然很有可能的是东海扩编一个支队,把剩下的几艘老旧旅大北调到驱逐

舰10支队.(按照以往经验,这个可能性基本确定),2015年,中国将有7个驱逐舰支队,其中6个为主力支队(北海1个、东海3个、南海2个),一个训练支队。主力驱护数量49艘,外加几艘老旧的旅大。

就6000吨以上大舰看日本的6艘主力防空舰吨位都是9500-10000,中国的是6000-8000。且日本已服役和待下水的16DDH及22DDH就有近5艘。而中国只有老瓦一艘且还在测试中,舰载机也才试飞。所以在大舰水平上,中国不如日本。但中国的导弹攻击艇等轻兵力上居压倒优势。

2防空能力,

中国舰队防空能力:

舰队的近程防空系统主要是由在现代级一型上的30毫米АК-630М型舰载自动化火炮系统,它可用于摧毁来袭的反舰导弹、飞机、直升机和其他空袭兵器,也能攻击小型海上目标,排除浮游水雷。对付低飞的反舰导弹时最大射程为4,000米,对付轻型水面目标时最大射程为5,000米。初速900米/秒,重量1.8吨。装备有雷达和电视探测及跟踪系统。

另外在中国海军最新从俄罗斯引进的现代级二型驱逐舰上的近防武器是由安装了一套由跟

踪雷达、光电火控系统,2组四联装防空导弹和双联装6管30毫米机关炮等装备的卡什坦弹炮系统。

中国海军170舰上的近程防御系统为中国最新研制的7管30毫米"火神"速射炮,在舰桥下方以及机库偏右上各设一座。从外形上来看,该炮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荷兰的"守门员"防御系统。该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为降低成本、简化后勤,和双37系统一样,采用了俄罗斯AK-630上的现成炮管,但数量有所增加,为7管,速度达到了5800

发/分,其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整体性能超过了目前各国海军普遍使用的"密集阵"、"守门员"等近程防御系统,具有很强的反导能力。

海红旗-7地(舰)空导弹。导弹的最远作战射程达到13公里,作战高度达到5-6000米。导弹系统有3种作战模式,即雷达制导模式、红外制导模式和手控方式。从上述性能指标可知,海红旗-7主要是提高了拦截掠海飞行的舰舰导弹的能力。

有中国“拉坶”之称的新型近程反导导弹不详。

中国中程防空导弹是以从俄罗斯引进的导弹为主:

在现代级Ⅰ型136、137两舰上安装的是SA-N-7导弹舰载防空导弹,导弹飞行速度3马赫,射程3.5-25千米,半主动雷达制导/指令制导. 可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发射多枚,可同时拦截6个单独的目标,在向同一个目标发射2枚导弹的情况下,对飞机的命中概率为81%-96%,对反"导弹的命中概率为43%-86%。而且,该导弹反应极灵敏,从接到报警信号到导弹发射,系统的反应时间仅16-19秒。

中国海军现代级Ⅱ型138、139两舰主要装备的舰空导弹是安装有单臂式SN-12无风可担负舰艇和编队的防空作战任务,全天候多通道的舰载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SA-N-12是一种性能较为先进的舰载防空导弹,最大射程达到48千米(对飞机)、15千米(对反舰导弹),最大射高17千米;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重70千克,采用近炸引信及触发引信,杀伤半径达18米。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两发齐射对飞机的杀伤概率为81%~96%,对反舰导弹的杀伤概率为43%~86%。导弹采用弧形弹道飞行,可有效地拦截距海面3~5米高度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

承担舰队区域防空的武器系统主要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海军陆续装备了052C型驱逐舰和051C型驱逐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052C级170、171舰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款安装有宙斯盾作战指挥系统的作为一级以防空为主的驱逐舰。170上装备了中国第一种国产舰载远程防空导弹,型号为"HHQ-9",由陆基HQ-9A发展而来。导弹为无翼式,最小作战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战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战距离6公里,最大作战距离12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大于4.2马赫。导弹全长6.8米,弹径0.47米,弹重1300公斤,弹头重量超过180公斤。导弹的发射方式为垂直冷发射,6联装,共有48枚HHQ-9A导弹。发射筒类似于俄罗斯海军使用的左轮式,但SA-N-6的发射系统8枚导弹共用一个发射口,而中国的海红-9则是每个导弹单独使用一个发射口。相比较,海红-9的发射方式更为可靠,且发射速度更快,安全率也高。但由于该导弹的最低射高只有500米,显然无法满足舰队防空的要求,故在执行编队防空时还需要其它舰艇的密切配合才行。

中国海军正在海试的051C型驱逐舰上安装的是俄罗斯里夫防空导弹系统。这是一种远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基本型采用的导弹为5V55/48N6,单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力,长度7米,弹径45厘米,发射重量1480公斤,射程90公里,最大高度2.5万米,最大速度约4至5马赫。采用垂直冷发射技术,安全距离25米时开启发动机,速率约30至40米/秒。导引方式类似美国标准-2型追踪制导TVM模式,导弹到末段才开始接收雷达导引。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有2万个2克破片。据西方推测,具有一定反弹道导弹能力。最新的里夫-M舰空导弹系统是S-300PMU-1舰载型,导弹改为48N6E,发动机推力更大,导弹最大速度提高到6马赫,射程远达120公里。一套典型的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包括1部目标搜索雷达,1部导弹制导雷达和8个发射单元(64枚导弹)。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配套的火控雷达是相控阵体制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引导12枚导弹拦截120度扇面内的6个空中目标。

具《汉和防务评论》还称,中国获得的疑为里夫M的最新改进型。弹长7.3米,弹径51.5厘米,弹头更重,射程可达150公里。除了弹体性能提升外,在自动化等方面也大大的提升,使得操作更为简便。更特别的是,当开启自身雷达时,导弹还可将所"看到"的空域传给母舰,提供短暂的空中侦查服务。并具有一定的反弹道导弹能力。安装这两种武器系统的115、170两型军舰成为中国海军特混舰队中的区域远程防空系统。

日本:

日本海军八八舰队的区域防空由旗风、太刀风和金刚级担负,并由“宙斯盾”防空系统提供全方位侦察警戒能力,在中远程一般由射程40公里SM-1MR 和射程74千米的SM-2MR组成第一层火力网,标准一型(SM-1)是第一个进入美国海军服役的标准导弹系列,中程型(SM-1ER)的编号为RIM-66,增程型(SM-1ER)则为RIM-67。SM-1的导引方式为全程半主动雷达导引,因此舰上照射雷达的数量就等于SM-1同时拦截目标的数量,全程照射的另一个坏处就是必须采用平直且浪费燃料的航道,才能随时接收到目标反射回来的雷达信号。使用“标

准”SM-2舰空导弹攻击74千米以内的中、高空目标。日本在70、80年代采购了该型导弹,不过没过多久随着“金刚”级驱逐舰的建造,日本也随即引进了性能更加先进的SM-2MR防空导弹,严格意义上讲SM-2MR是SM-1MR的增程型,与SM-1相比,SM-2的外型、尺寸并无太大改变,但是其射程更远、电子系统更加先进。

日本海军金刚改驱逐舰上安装“标准”-2MR舰空导弹,其最大射程增加到170公里。未来准备在金刚改驱逐舰上配装日美共同开发的“标准”-3舰空导弹具备反卫星和反导能力。在近程防空导弹的配置上,日本一直都装备“海麻雀”防空导弹系统,从“初雪”级到最新的“高波”级上都采用了该系统。并与各舰上1~2座中口径舰炮和2座“密集阵”系统一起,组成各舰的点防御系统。海麻雀导弹系统发射RIM-7F型导弹,射程18公里,速度3马赫。1座6管20mm“密集阵”近防系统。

从村雨级驱逐舰开始舰上的防空系统为16管MK-48垂直发射系统发射的“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备弹32枚,射程14公里。该装置设在前部上甲板之下。海麻雀”导弹作为点防空武器,可对1~18千米的中、低空目标实施拦截,具有极高的抗击概率;“密集阵”6管炮反应速度快,射击精度高,射速高达3000发/分,主要用来对付低空来袭的导弹和飞机,有效拦载距离1.5千米。另有1座单管76mm炮。2座“密集阵”一改以往的横向左、右配置方式,采用纵向前后配置,这样有利于火力发挥,可对舷侧方向的反舰导弹实现两炮同时射击。而且在舰上安装的2部日产FCS—2-31火控雷达,用于引导“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可同时引导2枚导弹,对付2个空中目标。在后续舰上,还将装备更新的FCS-3雷达,从而可以同时对付多个目标。总体看中国海军在区域防空导弹和中程舰空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普及和反导方面和日本还有一定差距。但中国海军在拥有国产的宙斯盾系统以后,已经真正拥有一套由远程舰空导弹、中程舰空导弹、近防速射炮组成的比较完整的舰队远、中、近区域防空体系。

3反舰能力上;日本:

反舰导弹:

80式:50公里。

91式:110公里。

93式:150公里。

美制捕鲸叉:射程130公里

正研ASM3型超声速导弹。

中国:

已发展出三代。计19种近中远程导弹。

主要有:

1第一代;海鹰1/23(85公里)2,C--201:95公里岸,海基。3,C-301:140公里岸基。4,海鹰4:135公里岸基。

2第二代;飞龙1:18里空基。6,飞龙-6:35公里空海基。7,飞龙--10:18里空基。8,C--101:45公里岸基。9,C-601:130里空基。10,C--611:200里空基。

第三代;C-801:45公里机舰基。C--802:130里空海基。C--803:250里机舰基。C-701:15里空基。C-704:20里空基。俄SS--N--22超声速:160---220里舰基。俄HH-31P:130里空基。俄SS—N—27(3M54俱乐部):230里潜舰基。

四种主力弹:

从俄罗斯引进的号称航母杀手的“白蛉”是一种超音速低空自寻的巡航导弹3М-80“白蛉”,导弹采用掠海飞行方式,速度达2.5马赫,装备300公斤高爆弹头或一枚20万吨当量的核龘弹头。

导弹的射程为10至120公里。

后两艘现代956EM级上装备的白蛉导弹为改进型——3M80MBE,最大射程超过240公里。

C-802反舰导弹:130公里。

C-803反舰导弹。射程180-240公里。

最新型YJ-62反舰导弹,射程达280公里。

由于YJ-62配备了一具频率捷变导引头,比中国以前的反舰导弹所配备的单脉冲导引头具有更强的抗阻塞干扰能力。YJ-62反舰导弹在射程和战斗部威力方面比绝大多数俄式及西方反舰导弹都强,但无论如何中国已有能力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反舰导弹。尽管YJ-62是用来攻击水面战舰的,但通过更换导引头,也可用于攻击陆上目标,从而使其载舰具有远程离岸攻击能力。

现在看来中国海军的反舰导弹已经达到世界海军现役反舰导弹的一流水平。在反舰导弹领域,中国无论从种类还是射程,精确度等都远超日本!

4反潜能力上,中国;

海军引进俄罗斯的现代级级Ⅰ、Ⅱ型驱逐舰后才真正拥有实用可靠的远、中、近三层反潜作战体系。远距离反潜任务由卡27舰载反潜直升机承担,卡-27基本反潜型主要装备有机头下的360度搜索雷达、多普勒雷达、敌我识别器;平尾上的两个雷达告警天线、后机身及其尾部的两个电子支援措施的天线罩以及机身腹部的很长的武器舱,内装声纳浮标、磁探仪、鱼雷、深水炸龘弹等。直升机可在5级海况下起飞作战,作战半径达200公里。舰体的左右两舷则装有双联装533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能够从舰舷两侧舱口发射反潜鱼雷。(据称未来可能装备以此装置发射的射程达50千米的SS-N-15反潜导弹)。对近距离的水下目标则可利用舰体中后部左右舷的6管RBU-6000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发射深弹进行攻击。该弹最大射程6000米,弹头重31千克,能够有效杀伤和击毁水下目标。

而在中国海军装备的国产主力驱逐舰112、168、170和054型护卫舰上,均设有球鼻首声纳以及拖曳声纳,水声探测设备包括sJD-9中频舰壳声纳,探测距离12公里;TSAS一1低频被动拖曳阵列声纳,长度300米,搜索距离100多公里,性能接近美国"伯克"级驱逐舰上的SQa一19A。其他反潜装备包括舰艏两座6管81式反潜火箭发射器,每座各弹24枚,可攻击4公里处300米深潜艇,并能发射最新被动声自导反潜火箭。舰桥前两舷4座18管122毫米多用途火箭炮,对岸及对舰射程11公里;发射箔条及红外干扰弹能在4公里处进行欺骗或冲淡式干扰;并能使用新型反鱼雷诱饵弹和拦截弹。中程反潜由后部舰体两侧隐蔽的两座7424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负责,发射的鱼-7型轻鱼雷最大射程9公里,作战深度700米。远程反潜依靠一架俄制卡-28重型反潜直升机,这种全球全天候反潜能力最强的舰载直升机作战半径200公里,滞空时间4.5小时,五级海况下可起降。能捕获潜深600米,航速40节的核潜艇,并以深弹或两枚轻/重型反潜鱼雷摧毁。除常规反潜外,"卡-28"还可以进行超视距引导、远程预警,侦察、补给运输等任务。

3反舰能力上;日本:

反舰导弹:

80式:50公里。

91式:110公里。

93式:150公里。

美制捕鲸叉:射程130公里

正研ASM3型超声速导弹。

中国:

已发展出三代。计19种近中远程导弹。

主要有:

1第一代;海鹰1/23(85公里)2,C--201:95公里岸,海基。3,C-301:140公里岸基。4,海鹰4:135公里岸基。

2第二代;飞龙1:18里空基。6,飞龙-6:35公里空海基。7,飞龙--10:18里空基。8,C--101:45公里岸基。9,C-601:130里空基。10,C--611:200里空基。

第三代;C-801:45公里机舰基。C--802:130里空海基。C--803:250里机舰基。C-701:15里空基。C-704:20里空基。俄SS--N--22超声速:160---220里舰基。俄HH-31P:130里空基。俄SS—N—27(3M54俱乐部):230里潜舰基。

四种主力弹:

从俄罗斯引进的号称航母杀手的“白蛉”是一种超音速低空自寻的巡航导弹3М-80“白蛉”,导弹采用掠海飞行方式,速度达2.5马赫,装备300公斤高爆弹头或一枚20万吨当量的核龘弹头。

导弹的射程为10至120公里。

后两艘现代956EM级上装备的白蛉导弹为改进型——3M80MBE,最大射程超过240公里。

C-802反舰导弹:130公里。

C-803反舰导弹。射程180-240公里。

最新型YJ-62反舰导弹,射程达280公里。

由于YJ-62配备了一具频率捷变导引头,比中国以前的反舰导弹所配备的单脉冲导引头具有更强的抗阻塞干扰能力。YJ-62反舰导弹在射程和战斗部威力方面比绝大多数俄式及西方反舰导弹都强,但无论如何中国已有能力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反舰导弹。尽管YJ-62

是用来攻击水面战舰的,但通过更换导引头,也可用于攻击陆上目标,从而使其载舰具有远程离岸攻击能力。

现在看来中国海军的反舰导弹已经达到世界海军现役反舰导弹的一流水平。在反舰导弹领域,中国无论从种类还是射程,精确度等都远超日本!

4反潜能力上,中国;

海军引进俄罗斯的现代级级Ⅰ、Ⅱ型驱逐舰后才真正拥有实用可靠的远、中、近三层反潜作战体系。远距离反潜任务由卡27舰载反潜直升机承担,卡-27基本反潜型主要装备有机头下的360度搜索雷达、多普勒雷达、敌我识别器;平尾上的两个雷达告警天线、后机身及其尾部的两个电子支援措施的天线罩以及机身腹部的很长的武器舱,内装声纳浮标、磁探仪、鱼雷、深水炸龘弹等。直升机可在5级海况下起飞作战,作战半径达200公里。舰体的左右两舷则装有双联装533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能够从舰舷两侧舱口发射反潜鱼雷。(据称未来可能装备以此装置发射的射程达50千米的SS-N-15反潜导弹)。对近距离的水下目标则可利用舰体中后部左右舷的6管RBU-6000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发射深弹进行攻击。该弹最大射程6000米,弹头重31千克,能够有效杀伤和击毁水下目标。

而在中国海军装备的国产主力驱逐舰112、168、170和054型护卫舰上,均设有球鼻首声纳以及拖曳声纳,水声探测设备包括sJD-9中频舰壳声纳,探测距离12公里;TSAS一1低频

被动拖曳阵列声纳,长度300米,搜索距离100多公里,性能接近美国"伯克"级驱逐舰上的SQa一19A。其他反潜装备包括舰艏两座6管81式反潜火箭发射器,每座各弹24枚,可攻击4公里处300米深潜艇,并能发射最新被动声自导反潜火箭。舰桥前两舷4座18管122毫米多用途火箭炮,对岸及对舰射程11公里;发射箔条及红外干扰弹能在4公里处进行欺骗或冲淡式干扰;并能使用新型反鱼雷诱饵弹和拦截弹。中程反潜由后部舰体两侧隐蔽的两座7424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负责,发射的鱼-7型轻鱼雷最大射程9公里,作战深度700米。远程反潜依靠一架俄制卡-28重型反潜直升机,这种全球全天候反潜能力最强的舰载直升机作战半径200公里,滞空时间4.5小时,五级海况下可起降。能捕获潜深600米,航速40节的核潜艇,并以深弹或两枚轻/重型反潜鱼雷摧毁。除常规反潜外,"卡-28"还可以进行超视距引导、远程预警,侦察、补给运输等任务。

另外估计中国海军在170、171军舰上装备了中国自制的"长缨-1"号反潜导弹。据《简氏防务周刊》介绍,这种导弹的战斗部是一条"鱼-7"型反潜鱼雷,也有资料称是A244S或仿制型号ET52,空中弹道最大射程为25千米,水下弹道6千米。由于"长缨-1"弹径和长度与"鹰击83"反舰导弹相差不大,其发射包装筒能够安装在"鹰击83"发射箱类似的支架上。据俄罗斯杂志称,"长缨-1"导弹共用"鹰击83"反舰导弹支架,部分驱逐舰和护卫舰在一至两组反舰导弹发射筒位置上装填"长缨-1"导弹发射筒。另有媒体称,"长缨-1"导弹是圆形发射筒,有别于反舰导弹的方形发射箱。据了解,这种导弹可能只有尾翼,采用近乎助推弹道式的作战轨迹。由于中国海军舰艇的导弹发射装置都是面向侧舷,而作战过程中难以保证舰只侧向对敌,而且与艏甲板的火箭深弹呈同方向对目标有利于拦截潜艇的鱼雷反击,因此,"长缨-1"导弹发射时应该有射面转向指令,以保证舰艏对目标位置发射时导弹也能转向目标。据此估计,"长缨-1"导弹助推火箭有控制舵面系统。

这样中国海军的特混舰队就组成反潜火箭弹、反潜鱼雷为近程;反潜导弹作为中程;而以反潜直升飞机为远程的舰队近、中、远程反潜作战体系。日本;日本空中反潜力量由岸基反潜巡逻机、直升机和舰载反潜直升机3部分组成,包括110架P-3C反潜巡逻机、10架反潜直升机。

P-3C陆基反潜巡逻机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航空反潜力量的核心武器。P-3反潜机属陆基远程反潜巡逻机,主要功用是反潜和反舰作战,问世以来一直独领风骚,目前只有P-3C还在服役。作为P-3系列的最后一个机型,P-3C首次进入现役是在1969年,最重要的一次改进当属1990年的改进计划,使用雷声公司AN/APS-137/V多任务监测雷达,使飞机的信号处理能力得以提升,能发现更安静、下潜更深的潜艇。P-3C最大航速可达761千米/小时,航程7700千米。装备有常规和深水炸龘弹、火箭、水雷、MK-46鱼雷、AGM-84“鱼叉”反舰导弹、AGM-65“小牛”对地导弹声纳浮标等。舰载反潜直升机主要有HSS-2B和SH-60J。其中,HSS-2B曾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舰载机,该机长22.3米、宽18.9米,成员4名,装备搜索雷达、声纳浮标等电子设备,反潜武器主要为2枚反潜鱼雷。该型机正在被SH―60J

反潜直升机逐步取代。SH-60J是在美海军现役SH-60直升机的基础上,日本自行研发的下一代反潜直升机,除反潜外还具有反舰导弹中继制导等功能。该机长19.8米、宽16.4米,乘员3名,装备搜索雷达,声纳浮标等电子设备,反潜武器同样为2枚反潜鱼雷。航空反潜的主要武器是MK46型鱼雷和MK54型航空深水炸龘弹。其中,MK46鱼雷是美国的第三代轻型反潜自导鱼雷,是世界上首型热动力自导并装备电脑的鱼雷。MK54深水炸龘弹由弹体、HBX炸龘药、头部和底部引信、遣送器、尾部组件及爆发器叶轮组成。头部装的是用于攻击水面舰艇的触发引信,底部装的是用于攻击潜艇的水压和定深引信,由于定深仅为7.6~38.1米,所以只能攻击通气管状态或下潜不深的潜艇。水面反潜作战能力

日本的主要水面舰艇在设计时都考虑了反潜护航作战的需要,全部装备有先进的反潜装备,具有强大的反潜作战能力。随着“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首舰“金刚”号于1993年服役,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原先“八?八”舰队的基础上编入“宙斯盾”驱逐舰和多用途驱逐舰(载

有1架直升机)各1艘,由10艘驱逐舰和9架舰载直升机构成“九?十”舰队。

“九?十舰队”所有驱逐舰上都装备有1座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和2座68型三联装MK46―5反潜鱼雷发射管。MK46-5反潜鱼雷采用主,被动声自导方式,速度大于40节,射程达11千米以上;“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的射程在20千米以上,它是以MK46-5型鱼雷为战斗部的固体火箭助飞鱼雷,用以攻击较远距离的水下目标。此外,9架HSS-2B 舰载反潜直升机均载有4枚MK46型反潜鱼雷或MK9航空深水炸龘弹。HSS-2B反潜直升机、“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和MK46-5型反潜鱼雷组成了“九?十舰队”远中、近距多层次的反潜攻击力量。

所以无论是从舰队反潜机的数量和作战性能对比以及舰队总体反潜能力对比来全面分析,中日两国海军的反潜力量对比看中国海军目前暂时还是处于下风阶段。

整体来说,就目前来说,我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稍弱于日本海军舰艇。但如果单就海军舰艇对抗的话,防空作用被削弱后的日本海军对上反舰能力强的中国,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如果单就海军来说,中国有一个BUG——海军航空兵——多达220架的SU-30MK2/JH-7/JH-7A;而日本没用类似的攻击战机。

在未来选项中,日本计划于明年开始生产满排约2.5万吨的22DDH,准备搭载F-35B。但22DDH 可搭载数量太少,只有10几架;目前F-35B前景也不明,到货时间也可能很晚。而反观我国,老瓦之后就是2艘6-7万吨的国产航母,舰载四代也已有了计划。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如果中、日海军全员上阵,日本悲剧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专业的军事论坛认为日本海军不是中国海军对手的原因。

如果加上空军的话,日本更悲剧。

结论:

如今,在东海,日本根本就不是中国对手,中国完虐日本!而且这种差距还在拉大

看中美之间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看中美之间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中美由于都是核大国,真正两国打起来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如果因为台湾问题、或南海问题真的打起来了,中国的胜算有几何?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考虑到是中美之战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冲突,全面战争意味着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全面战争的爆发几率很小,况且现在经济全球化相当深入,真正打起来没有赢家。台湾、与南海由于与美国的重要国家利益相关并不大,美军反动将领就算想全面开战,也必难获得美国会的授权,而且局部战争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要大得多,而局部战争,美国也讨不到多大的便宜。 如果中美全面开战,必会是集团之间的战争,如果北约国家也参加进来,势必会把俄罗斯也卷进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虽然整体力量要强于中俄,但陆军力量无论如果都无法战胜中俄,况且中俄都有大量的核武器,要想像二战时期一样完全占领中俄领土,没有那种可能性,最后结局如果不是相互妥协就是相互回到石器时代,第三世界是没有什么战胜国的,这是现实。

看一看中美之间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你就知道如果美国与中国全面开打,美国也难讨到什么便宜的原因。美国的优势是技术优势,而中国的优势是后勤优势。美国的技术优势大家都知道,相比中国,美国在某些方面有技术优势,但是,南海与台湾地理上就在中国的家门口,而离美国本土却相隔几万里,开战时间一长,后勤工作对美军来说就头大了。美国与中国的国力相比,非常像当年的纳粹德国与前苏联国力的对比,纳粹德国相比当年的前苏联有技术优势力,但前苏联有数量上的优势,中国工业产值比美国大百分之五十,钢铁产量是美国的七倍,人口是美国的四倍,持久的消耗战中,美国必会败下阵来。 当年纳粹德国由于有技术优势,一个德国师可以抗击苏联的三个师,但为何纳粹德国最后还是以失败收场呢,主要原因无非有三个,1、战场就在苏联家门口,苏联的后勤工作比纳粹德国的容易得多。2、苏联有着比纳粹德国还要大一些的工业体系。3、前苏联的人口是纳粹德国的三倍以上,长期的消耗战,纳粹德国必输无疑。 美国真正的优势是远洋封锁,破坏中国的对华贸易来对付中国,但事实上这招虽毒,但较果可能并不大,中国与日本不同,主要原因是,1、中国自身资源本身就非常丰富,即使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最新各国军力排名 1、 美国:全球战略进攻型军队,公认的超级大国,其建立在最发达的工农业生产上,地缘环境好,抗制裁能力超强,其良好的硬件和形象对世界各地精英有强大的吸引力。凭借2战和战后中东地区的冲突,在5大洲都有驻扎大量精锐部队,控制了欧亚多国的政局。(海军和空军武器质量总体领先全球,数量是西欧和日本的总和),信息技术先进,空间技术一流,具有太空战实力,海空军实力优势明显,作战理念先进,特点是先发制人,深入敌国作战,把威胁(包括对本土利益和海外利益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中俄实行谈判-遏制政策,尽量避免直接作战,对其他国家,实行非友即敌政策,设法尽量军事打击敌对国,此战略在911后在国内受到更多支持。在做为头号强国的几十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多次发动中小规模的军事行动,胜多败少,有时陷入泥潭,但对其自身利益不构成致命影响。 2、 俄罗斯:亚欧大陆战略进攻型军队,技术基础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数量上仍跟美国不相上下,但是工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国内资源非常丰富,抗制裁能力超强,军人素质一流,且能吃苦耐劳,纪律严明,空间技术优势明显,但近年落后于美国。本土外作战的能力一直偏弱,海空军因为多国的战略包围而活动受限制。 3、 法国:全球性军队,微型超级大国,工农业非常发达,体系完整,但因为国小人少,战略资源缺乏,抗制裁能力较弱,北约内部独立的军事大国,海空军队战斗力强而灵活,空间技术在欧洲优势明显,国内精英渴望制定政策协调欧盟各国的利益使欧洲一体化最终统一,以遏制大国对西欧的控制,(2004-2005年独力控制非洲一个跟伊拉克实力相当的国家, 这点较美国成功)。 4、 英国:全球性军队,但军工业体系欠完整,太空作战发展相对落后,故常担当美、法等国的追随者,工业发达,国内战略资源比较丰富,抗制裁能力在西欧各国中最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空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总体实力有回升势头,军队作战思想非常先进,文化底蕴深厚,重视情报收集,持久战、反游击战历史悠久。 5、 德国:欧洲地区性的军队,工业生产力非常强,技术尖端,但因美、法的双重控制体系欠完整,因为国小封闭,抗制裁力很弱,其国民素质一流,文化深厚,战斗意志和战术思想闻名世界而富有创造力,陆军战斗力在欧洲首屈一指。 6、 日本:地区性军队,战后在美国的重点支持下,工业生产非常发达,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但抗制裁能力较弱,在未被完全孤立的情况下能在短时间内武装为亚洲超强的战斗

世界综合国力排行榜

世界综合国力排行榜 2009/11/01 下午 02:08 NO.1:USA 上榜原因:庞大的领土面积(962万KM2,参维基百科),丰富的自然资源,3亿多高学历人口,强大的经济实力(GDP总计:14.264万亿美元<第1名> 人均:46,859美元<第17名>) 美国庞大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影响力贯穿了整个 20世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 他同盟国一同获得胜利,并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后,终于拖垮 苏联,成为现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当今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实力、科技创新、军事技术力量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都是无他国能比拟的。美国的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美国的外交关系规模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华盛顿特区都设有大使馆和派驻大使(仅有包括朝鲜在内的6个国家没有派入)。 国内社会结构呈现出橄榄球形,富人和贫困者是两头的少部分,而中产阶级则是美国社会的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种族歧视成为历史,非裔黑人奥巴马成为美国新总统。 美国精神(American Dream<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这是一种美国式的发展之路,可参考奥巴马的奋斗史。 美国军事 像尼米兹号这样的超级航空母舰是美国航舰战斗群的中心组成部分。美国军队分为四个军种: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全都由国防部管理。海岸警卫队在和平时期由国土安全部管辖,战争期间归海军部。在苏联垮台后,美军的军事力量之强大,在全球没有任何国家能比。美军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迅速将军事力量投射至全球。虽然法国和英国也有一定的军事投射力量,但美军是唯一一支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角落进行大规模区域战争的军队。美国也拥有世界上能够使用的最庞大的核武器库,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曾经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二战末期在日本的广岛市、长崎市投下两枚原子弹。

中日美三国统计年鉴对比

一、中、日、美三国统计年鉴总体比较异同 统计年鉴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是一国政府向外界传达统计产品信息的窗口。不同国家 统计年鉴的编制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接下来,我们就以中、日、美三国的统计年鉴 为例进行比较。 1.宏观角度比较 历史方面: 据资料显示,美国和日本均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出版统计年鉴:《美国统计摘要》从1878年开始出版,日本从1882年首次出版发行《日本帝国统计年鉴》,截至二战结束共 出版了59期,到二战后的1949年更名为《日本统计年鉴》,又继续出版。中国统计年鉴 的出版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的中华民国统计年鉴。 出版时间: 三国年鉴多在下半年出版。一般情况,中国每年9月出版,美国10月,日本11月。 目录内容: (1)中、日、美三国国家政体不同,美国是民主共和制、日本是君主立宪制、中国是 社会主义制度。在美、日两国领导人都是由选举产生,盛行选举制。因此在美、日两国统 计年鉴中存在election 这一专题,中国统计年鉴中则没有。 (2)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体系高度发达,金融机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光商业银行就有几千家。在美国的统计年鉴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项专题Banking, Finance, and Insurance,详细统计了美国银行业信息。中、日两国统计年鉴的目录上则没有专门统计银行业信息的专题。可见各个国家侧重点不同。 (3)美国是一个霸权主义国家,依靠不断的发动军事战争来捍卫自己的大国地位,军 事在其国家具有重要地位,其统计年鉴中就有国家安全和退伍军人事物这一专题Section 10. National Security and Veterans Affairs。而我国统计年鉴中则缺少这方面的数据 统计,日本同样缺少这方面的统计数据。 (4)日本是一个纯粹的岛国,拥有发达的渔业,我们可以发现其将农业、林业、渔业 单独列出一个专题。而中国的统计年鉴只是将渔业的统计数据放到了农业专题下的子项目 中去了。而美国的统计年鉴中就没有提供渔业方面的统计数据。并且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 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因此在日本的统计年鉴中 我们可以看到disaster这一专题。 目录结构 (1)中国的统计年鉴中每一专题的开篇都会有简要说明,而重要的指标解释放在每个专题的最后。美国的统计年鉴则是将简要说明与指标解释一起放在每个专题的开篇。在日本 的统计年鉴中并没有出现单独的说明及指标解释。

二战各国军力大比拼

二战各国军力大比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分别在欧洲和亚洲,欧洲战场的主角是德国、英国、美国和苏联,法国和意大利只是配角,其他国家则属于群众演员了。亚洲战场主角是日本和中国,其余都是配角,美日战争属于太平洋战场,二战后期苏联才介入对日作战,只有不到十天时间,因此苏联还不能算作主角。至于朝韩、菲律宾、马来西亚、泰缅都只能算配角,因为中国战场上吸引了日本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作战力量。 二战各国军力大比拼,谁最厉害?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协约国中的德国、日本与同盟国中的苏联、美国军力最强。德国纳粹军队横扫整个欧洲,英法联军节节败退,其他欧洲国家更是毫无招架之力,只有德国入侵苏联时才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经过数次鏖战苏联转守为攻取得战略战术上的最终胜利。如果不是苏联和美国卷入这场战争,仅凭英法及欧洲的盟国是绝难扭转二战的战局,实在是德国的闪击战太厉害了。 与德国单挑只有美、苏还算对手,如果让德国和日本较量,德国的胜算更大,虽然纳粹和军国主义分子对他们的元首都是绝对忠诚,但是德国的军工企业更发达,生产的武器更先进,比如坦克: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比日本军队的97式中型坦克强很多,日本坦克全重仅15吨,车子轻,装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德军坦克作战的能力。德国的“虎”式坦克装备的88毫米火炮威力巨大,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中最危险的对手,它那厚重的装甲使它几乎坚不可摧,在库尔斯克与苏联的T-34坦克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壮观的坦克大战。然而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的坦克因为口径大、射程远占尽优势,日本的坦克成了移动的活靶子,日本关东军唯一的一个装甲师团几乎全军覆没。 德军入侵苏联至少动用了五百万军队,这还只是它全部军力的不到二分之一。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总兵力不超过二百万,它全国的总兵力最多五百万,据说在战前日本编制只有二十个师团番号,每个师团大约两万多人,以后增加的兵力都是战时动员的。中国的正规军应该在三百万以上,如果全民总动员中国能够应征参战的军队可达两千万,按10比1的概率中国的兵力动员潜力应该在四千万以上,当时中国的总人口是四万万。 苏联当时的总人口大概在一亿人左右,但是它在战时动员了大约一千三百万人参战,苏德开战初期苏军损失很大,抛开伤亡军人,仅仅被德军俘虏的也在一百万人以上。他们的战役都是集团军群正面对抗,动辄数十万或超百万的军队参战,比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双方参战人数都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其惨烈的程度远超亚洲战场。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国军投入的兵力是一百一十万,日军是三十万,历时数月之久,重创日军,使中日战争转向对峙防御阶段。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是集中了万余人围歼了日军一千多,平型关这样的战斗在欧洲战场上基本上就是很小规模的不会重点提及。台儿庄战役国军集中四十万军队才毙伤日军两万人。 美日在太平洋战场上除了海空战外就是夺岛战役,瓜达尔岛、塞班岛、硫磺岛、冲绳岛、菲律宾吕宋岛埋葬了几十万美、日军人,美国强大的军工业和充足的后勤保障把日军拖入死亡的深渊。在美日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损失了三艘航母就元气大伤,而美国的军工造船厂一年时间就能造出十余艘航母,通过数次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4)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中国军事实力排名(整合版)

2006年06月13日10:02:30 转帖引用复制编辑删除楼顶1楼中国军事实力排名(整合版) 据美国国防部消息,以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能力,全球军事强国或地区最新排名如下:第一名:美国 第二名:俄罗斯 第三名:中国 第四名:印度 第五名:法国 第六名:英国\日本 第七名:德国 第八名:韩国 第九名:澳大利亚 第十名:西班牙 中国台湾排在加拿大之后,位居第十二位.日本排在法国之后,与英国并列位居第六位。世界陆军排名(这也是美国某杂志排的) 第一梯队: 1.中国 2.美国 3.印度 4.俄罗斯 5.朝鲜

6.韩国 7.土耳其 8.以色列 9.巴基斯坦 10.伊朗 第二梯队: 11.德国 12.台湾 13.越南 14.法国 15.埃及 16.瑞士 17.意大利 18.日本 19.英国 20.巴西 世界海军排名(还是美国那杂志排的) 第一:美国 第二:俄罗斯 第三:英国 并列第五:法国,日本 并列第六:中国,印度,意大利 并列第九: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

并列第十二:加拿大,荷兰,巴西,中国台湾省,韩国 空军竟然没排上前十 这个是日本排的 根据日本军事论坛消息,排除核武器,只按常规武器计算,2005年全球军事强国或地区排名如下: 第一名:美国 第二名:日本 第三名:俄罗斯 第四名:印度 第五名:法国 第六名:英国 第七名:德国 第八名:台湾 第九名:澳大利亚 第十名:西班牙 第十一名:加拿大 第十二名: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排在加拿大之后,位居第十二位。另据日本右翼军事专家预言:亚洲日本军事第一,印度第二,台湾第三。就凭日本现在的国力,可以重新占领中国三次;印度可以占领中国二次,台湾可以占领中国大陆一次.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给我们排名的国家或机构是什么心态

中美资源消耗对比

The pie chart shows us the proportion of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china in the year of 2011. The chart indicates that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regard energy which include oil, natural gas, coal, nuclear power and renewable sources as motivation to stimulat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nd then a quick glance at the chart, it is conspicuous that energy consumption in America composes balanced, whereas ,China’s is highly lopsided. The first chart depicts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icture, we can learn that oil was primary energy consumed in America, accounting for 37%. Besides oil energy, natural gas and coal energy were also indispensable sources, respectively making up 28% and 22%. Finally, as the chart points out ,only 5% nuclear energy and 3% renewable sources (hydroelectric, 3%, other renewable sources,2%) were consumed in America . The second chart reveals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China. Initially, casting our eyes in second chart, we ar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coal is consumed in such an immense amount in 2011, approximately 70% of all energy consumption. Then as the chart suggests that other four elements merely take up 30%. Among them, there include 18% oil energy, 7% renewable sources (hydroelectric, 6%, other renewable sources,1%),4% natural gas and 1% nuclear energy. By comparing these two pie charts, in terms of coal consumption ,there is 7o% in china while America, 22%.China far exceeds the United States, almost triple as much as American’s. Key reason leads to this situation is the disparity of developmental levels of these two countries. As a superpower in this age, the United States had already experienc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

中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中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尽管中国和日本的发展道路不同,但是两国所采取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均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在两国的初始条件、制度背景、外部环境等因素均不相同的情况下,两国是如何实现产业演进和经济高速增长的,这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战后的日本用了30年的时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模式也被称为“日本模式”。在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并成功渡过石油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萧条。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高速增长是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日本产业结构转型迟缓,加之政府误判了导致经济过热现象的原因,并由此采取了错误的干预政策,造成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停滞。由于上述因素和日本的人口和劳动力结构改变的共同作用,致使日本错过了经济转型的时机并陷入经济低迷的泥潭无法摆脱。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产业结构演进基本停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消失殆尽。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长达近30年,这主要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市场经济体制确保了资源流向高效率生产部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三次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增长,逐渐积累和暴露出来的结构性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中需求拉

动作用偏弱、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失衡、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和政府干预方式不当。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像日本那样出现长期停滞的疑问,通过 对比分析日本和中国两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趋向稳定增长的过程,可以 找到有益的答案。日本曾经遭遇的产业结构问题、劳动力结构问题和政府干预问题都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先后出现过,通过分析和研究日本 的这些问题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避免中国经历日本曾经的遭遇。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和日本的产 业演进路径、产业政策、产业演进绩效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全 面理解两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由七章内容构成。其中:第一章是绪论,阐明本选题研究的背景、经济增长与产业 结构的内涵、文献综述、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以及文章结构安排。第二章建立研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框架,对国内外的有关经济增 长的理论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进行回顾。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解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机制。第 三章研究中日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演进的过程和特征。遵循两国经济发展轨迹,对两国在经济增长中产业演进的路径进行比较分析。重点 分析两国产业演进的初始条件、制度因素、外部环境和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第四章研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演进对中日经济增长的贡献。重点研究两国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的差异、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产业结构演进路径以及由此对两国经济增长绩效造成的影响。第五章对中日两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研究中日

外媒对比中美军力:中国军力是“纸老虎”

外媒对比中美军力:中国军力是“纸老虎” 路透社9日发表题为“中国军力是强大还是纸老虎”的文章,大谈中美军力对比,并声称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不断上升,但要想和美国“叫板”,还有漫漫长路要走。以下为全文: 中国军力是真强大还是纸老虎? 路透北京3月9日电(记者 Ben Blanchard)---中国军队在阅兵方阵等形象打造上颇具功底,但在实地经验、新技术与军队协作上还有欠缺,所以中国军事力量要强势崛起,前方还是漫漫长路。 中国在军队建设上投入巨资,目前正在开发尖端战斗机与导弹,且在考虑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舰,同时削减庞大的军队规模,向建设一支精简与科技含量高的军事队伍努力。 根据中国政府上周公布的国防预算数据,中国2010年国防预算比去年增加7.5%,增幅较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不过较其他国家相比仍然非常可观。 这一预算的持续增加引起了台湾、亚太其他地区,尤其是美国的警觉。上月公布的一份五角大楼对美国国会的报告中表示,美方对中国军队的壮大,以及在太平洋地区影响力的上升感到担忧。 虽然从数据看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似乎愈加威猛,但分析人士,甚至中国军队官员们均表示,即使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挑战美国,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盛顿智库机构--尼克松中心(Nixon Center)的唐安竹(Drew Thompson)说:“他们做好了几分的准备?他们自主研发的武器效果如何?” “他们的自主技术确实发挥作用了吗?抑或仅像中国体制内的很多其他东西一样,只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我的答案更倾向于後者。” 在近期中美紧张局势升级後,中国国内部分强硬派人士呼吁国家强硬回击美国影响力,中国部分军事官员则作出了冷静的表态。 国防大学教授李殿仁中将在两会间隙告诉路透,“中国根本威胁不到美国。” “只要有一点点常识都知道,我们的实力根本比不了美国。经济、科技与军事方面的差距很大。我们怎麽能威胁到他们?” 国庆阅兵

中美GDP分析对比

从这些年中国、美国的GDP增长情况来看,中国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追赶美国,以至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预测或者已经预测了中国GDP总量何时会超越美国,这样的预测似乎像是一种经济学界部的游戏,无论预测的结果是什么,中国、美国的经济照样发展,中国目前依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而美国依然强大。 GDP作为一种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状况的指标,除了被用来预测之外,还有另外的积极的用处,比如通过分析GDP各个组成部分对总体的贡献来指导经济改革,以确定其重心放在哪一方面。下面,从总量、人均GDP以及四个组成部分几方面来了解一下我国与美国从2000以来的GDP的情况。 首先,给出2000年到2014年两国的详细数据。 中国总GDP及各组成部分(单位:现价1美元) 年份GDP 消费投资 2000 91.96 0.72 7.74 2001 89.82 6.64 7.76 2002 57.92 3.56 2.29 2003 34.59 7.78 3.64 2004 65.09 5.36 1.57 2005 16.28 9.33 7.73 2006 06.09 29.89 54.19 2007 20.90 12.46 89.71 2008 38.20 00.64 95.38 2009 67.41 61.86 08.07 2010 85.59 90.92 33.54 2011 10.11 04.50 95.16 2012 14.07 06.60 17.17 2013 48.49 55.41 60.09 2014 340.40 00.82 16.33 中国总GDP及各组成部分(单位:现价1美元) 年份净出口政府购买人均GDP 2000 .38 0.58 954.55 2001 .31 5.13 1047.48 2002 .57 7.53 1141.76 2003 .98 2.87 1280.60 2004 .57 6.06 1498.17 2005 0.58 3.27 1740.10 2006 4.38 1.28 2082.18 2007 6.86 2.90 2673.29 2008 6.62 8.68 3441.22 2009 0.37 0.61 3800.47 2010 6.06 7.32 4514.94

二战各国军力对比

军力:军事实力.包括人员和装备.通常以建制单位或人数表述. 军事:有关军队和战争地事情或事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战争打地是后勤,后勤取决于本国地国力.也就是本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地总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年月日—年月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地第二次全球规模地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个国家和地区、亿以上地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余万人,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两个组织,轴心国和同盟国!个国家开战群殴!实际上,主要国家还是轴心国地德国、意大利、日本;同盟国地英国、美国、苏联、中国为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不算意大利,没法算它!怎么看怎么觉得意大利军队像是一帮喜剧演员,在阿尔巴尼亚、希腊,北非、西西里、演出啦一幕幕幽默喜剧!轴心国也就两个国家,德国、日本;加上英国、美国、苏联、中国;总共六个国家.如果二战是一部大电影,那么这六国是主演,其它国家你也可以说是配角.主要说这六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如果要给六国具体军事实力(陆、海、空,三军地总实力加国力)排名,那么美国无疑是第一!这么说德粉们不愿意苏粉们更不愿意,他们肯定会举出很多美军无能和胆小如鼠地例子!苏粉们会说,东线如何如何,没有苏军拖住德军主力会如何如何!真是无语!以最小地代价取得最大地胜利,这是古往今来各国军事家们地最想做到地!无疑,二战美国做地最好,因为它是最大地赢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美国地国防工业实力应当是主要交战国中最强大地.早在世纪初美国就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和经济大国,有数据显示,年时美国地即达到多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工业大国.依托强大地经济,美国同时建立起了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也最具活力地工业体系(当然它还是最安全地工业体系),年美国钢产量达到万吨,居当时地世界之首.到年时,美军总兵力达到万人,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可以年产飞机万架、坦克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地克莱斯特工厂生产地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地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地规模.海军装备方面,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艘、战列舰艘、巡洋舰艘、驱逐舰艘、护卫舰艘、潜艇艘;而同期地日本在海军装备上拼尽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艘(也有艘一说)、战列舰艘、巡洋舰艘、驱逐舰艘、潜艇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美国强大地军工生产能力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地战争需要,而且还被大量用来支援同盟国作战,对盟国地物质支援其实早在美国参战之前就开始了.苏德战争期间美英援助苏联地大量军用装备和物资(仅美国援苏地飞机就超过了架、汽车超过万辆),这些物资(尤其是机械化装备)为苏军取得对德作战地胜利发挥了重要地作用.应当说,美国巨大而不受任何干扰地工业生产能力为同盟国服务是同盟国最终取胜地根本保证.在轴心国地高级军事将领中,除了山本五十六外,德国地隆美尔元帅也较早地意识到了美国工业能力对战争全局地影响.所以,他非常看重大西洋潜艇战地成败(虽然他作为陆军将领对海战没有什么影响力),当大西洋潜艇战在年归于失败后,隆美尔开始感到战争地前途暗淡起来了.《隆美尔战时文件》对于北非战争这样地一番总结:“决定北非战争胜负地主要因素就是盟军地物质优势.事实上,自从美国人参战之后,我们对最后胜利地希望就已经极其渺茫.假使我们地潜艇能控制大西洋,那么也许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即令美国人能够生产大量地战车、火炮和车辆,但仍须经过海运始能到达战场上.可是足以决定战争前途地‘大西洋之战’,不久就因为我们潜艇损失数字惨重而宣告失败.这个事实就是一切胜负地主因:只要是美英运输舰队可以到达地地

中日经济对比

GDP超越日本之后的思考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迅速缩小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以中国与美国和日本的比较来看,1978年中国的GDP是2159亿美元,美国的GDP是22959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10.6倍。到了2010年,美国的GDP是146604亿美元,中国是58791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降成了中国的2.5倍。再来看中日之间的差距,1978年日本的GDP是9713亿美元,我国是2159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4.5倍,但到了2010年,日本的GDP是54607亿美元,我国的是58791亿美元,已经首次超越了日本。看了这些数字,人们都会为中国感到自豪。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对不少渴望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国人来说,自是盛事一桩。有许多人会有疑问,中国韬光养晦的时代似乎应该结束了吧? 但是GDP虽然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却并不是唯一指标。过于强调GDP的重要性,而忽视其他方面,就不能对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有准确的认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运用所学内容,通过中国和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进行探究。 1.从人均来看 温家宝总理有一句名言:“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的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任何问题都会变成富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从而不能以正常的观念去看待它,GDP总量更是这样。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2009年中国有约13.3亿的人口,日本约为1.3亿,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而中国则相反。中国的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上的,中国虽然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但是2010年日本的人均GDP为42325美元,中国的人均GDP为4283美元,中国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同期的世界人均GDP为8985美元,中国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有些其他国家,即使GDP实质增长率平均值低于中国,但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国。有些在新中国成立之期在国际中的位置与我国处于同等水平甚至落后于我国的国家,在经过了50年发展以后,也把中国远远抛在后面。 事实上,除了人均指标在世界排名靠后,中国在医疗、教育以及环境等较多领域仍比较落后。以医疗为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等综合性评估排名,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排第4位。经济总量再大,但是医疗,教育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落后的话,国家是不会强大,人民是不会富足的。 2.从GDP和GNP来看 “人们的视点都集中在日本GDP的缓慢增长上,却对日本GNP超过两位数的增长视而不见。”(《三井帝国在行动》.白益民.2008)。这句话讲出了日本经济的强大之处,和中国经济未来应该发展的方向。 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和GNP 的最大差异是他们的统计对象有所不同,GN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20世纪9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主要侧重采用GNP和人均GNP。进

中美俄国家情况比较

中美俄国家情况比较 中美比较 第一部分:地理环境 国土面积,中960万美927万 人口:中14亿美2亿 耕地总面积中120万,美200万,(其中优质耕地单产超吨,中国约30万平方公里,美则没有)。 折合耕地面积(一年2熟或3熟即乘2或3)中250万,美200万 森林面积中国2010年末最新森林面积超过245万平方公里,覆盖率超25%,美国森林约300万,覆盖率约33%。 草原面积中国350万平方公里,中国有世界最大最优良的天然大草原牧场,草原的牛,牦牛,羊,马都摇摇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号称有100万的草原,但草原却没有什么作用,美国的

牛都在圈场里吃饲料,美国没有羊,更没有牦牛。总之,美国几乎没有草原畜牧业。 领海面积中国350万,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为我国内海(目前有部分海域为一些外国人叫嚣), 美国东西两海岸几乎没有什么大陆架海,离开大陆没多远即为世界共有的太平洋和大西洋,美国南部有墨西哥湾,但主要是与墨西哥古巴共有,所以美国领海共约有100万平方公里。 水热资源情况,中美基本相当都较适中, 地形情况,中国远比美国地形复杂多样, 资源情况:1能源资源,中国煤炭资源总量超过100万亿吨,已探明储量超过40万亿吨,按照目前年开发35亿吨算,可用1万1千年。石油储量约1200亿吨,已探明储量230亿吨,按2010年产量2.05亿吨,可开采115年。其他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均为世界第一位,并遥遥领先。 美国,能源储量,煤炭,约1万亿吨,石油约300亿吨,天然气较多。其他可再生能源水风日也很可观,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 2金属资源情况,中国几乎所有金属资源都居世界前列,目前几乎所有金属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产量第一的包括,铁,铜,铝,铅,锌,锰,钨,锡,锑,黄金,稀土等,中国资源中主要缺少钾盐(生产化肥),镍,铬等,对外依赖较大,

二战前及二战后的各国海军对比

美国太平洋舰队:【战列舰】 ·佛罗里达级:佛罗里达号BB30、犹它号BB31/AG-16 ·怀俄明级:怀俄明号BB32、阿肯色号BB33 ·纽约级:纽约号BB34、得克萨斯号BB35 ·内华达级:内华达号、俄克拉荷马号 ·宾夕法尼亚级:宾夕法尼亚号、亚利桑纳号 ·新墨西哥级:新墨西哥号BB40、密西西比号BB41、爱达荷号BB42 ·田纳西级: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 ·科罗拉多级:科罗拉多号、马里兰号、西弗吉尼亚号 战争时期建造: ·北卡罗来纳级:北卡罗来纳号、华盛顿号(3.6-4.6万吨) ·南达科它级:南达科他号、印第安那号、麻萨诸塞号、阿拉巴马号(3.6-4.6万吨)·衣阿华级:衣阿华号、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威斯康星号(4.5-5.5万吨) 【舰队航空母舰】 ·兰利号(CV-1) ·列克星敦级:列克星顿号(CV-2)、萨拉托加号(CV-3)(3.8-4.3万吨) ·突击者号(CV-4) ·约克敦级:约克敦号(CV-5)、企业号(CV-6)、大黄蜂号(CV-8)(2.0-2.5万吨)·黄蜂号(CV-7) 战争时期建造: ·埃塞克斯级:共24艘(3.1-3.7万吨) ·独立级:CVL22-CVL30,共9艘 ·塞班级:CVL48-CVL49,共2艘 ·中途岛级:CVB41-CVB43,共三艘(4.5-5.9万吨) 【护航航空母舰】 ·长岛号(A VG-1)| 军马号(A VG-30) ·桑加蒙级:ACV26-29,共4艘 战争时期建造: ·博格/威廉亲王级(共40余艘,美海军留用11艘) ·卡萨布兰卡级:ACV55-57,CVE58-104,共50艘 ·科芒斯曼特湾级:CVE105-123,共19艘 【重巡洋舰】 ·彭萨科拉级:彭萨科拉号(1930)、盐湖城号(1929) ·北安普敦级(共6艘,1930-1931) ·波特兰级:波特兰号(1933)、印第安纳波利斯号(1932) ·新奥尔良级(共7艘,1934-1937) ·威奇塔级:威奇塔号(1939) ·巴尔的摩级(14艘,1943-1946) ·阿拉斯加级:阿拉斯加号、关岛号(1944) 【轻巡洋舰】

中日经济比较

中日经济比较: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本? 文 /华尔街见闻2015年12月27日 20:21:1283 本文作者为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师吉灵浩,文章来源于微信号屈庆债券论坛 从之前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差异。在第四篇专题中,我们将着重对中日经济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并探究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本。 一、中日经济的相似点 (一)经济增长 说到中日经济的相似点,就不能不提到中日经济十分相似的崛起过程。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崛起过程中,大体上经历了50-60年代的高速增长阶段,70-80年代的中速增长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低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速由50-60年代的年均10%左右下降到70-80年代的年均5%左右,再下降到90年代以来的年均接近0的水平。

与日本相似,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了1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正如日本在70年代初经历了石油危机的冲击,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一样,中国在2008年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也开始由年均增长10%以上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从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来看,在中日两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投资和出口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依靠持续高速增长的投资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当中经济增长的奇迹。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同样依靠持续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加入WTO后的出口持续高速增长,造就了连续30年经济增长10%以上的增长奇迹。

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中日两国的工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两国经济崛起时期的支柱产业,中日两国分别成为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工厂”。 由此可见,同样经历了经济增长的下台阶,经济崛起同样以来投资和出口,中日两国无论在经济增长的阶段划分,还是在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方面,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二)人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