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I ZSTACK OSAL内核机制图析

TI ZSTACK OSAL内核机制图析

TI ZSTACK OSAL内核机制图析
TI ZSTACK OSAL内核机制图析

TCB 链表

最高优先级T C B

最低优先级T C B

struct osalTaskRec *next; pTaskInitFn pfnInit;

pTaskEventHandlerFn pfnEventProcessor;

byte taskID;

byte taskPriority; uint16 events;

} osalTaskRec_t;

任务控制块TCB 的结构:

typedef void (*pTaskInitFn)( unsigned char task_id );typedef unsigned short (*pTaskEventHandlerFn)( unsigned char task_id, unsigned short event );

:任务的事件标志TCB 都带有自己的事件标志字,其中每一位代表一个事件,具体的事件定义由服务任务

函数决定。

tsskID 由建立

任务次序决定taskPriority :最多可设定256个优先级!

消息头结构:

消息块的结构:

│││

消息块1

消息块2

消息块3

消息块N

*next *prev 相互连接

说明接收此消息的taskID )

消息链表

INVALID_LEN :参数len 为0!或参数len 与消息头中len 值不相等!

INVALID_TASK :无效的任务号!

INVALID_MSG_POINTER :消息头没有初始化!

注:若插入消息块失败,函数osal_msg_send ()返回前会先释放新消息块所占的

内存(osal_msg_deallocate( msg_ptr ))!任务调用系统函数osal_set_event( destination_task, SYS_EVENT_MSG )通知目标任

务消息链中有它的消息等待接收处理!

此函数作用:置位destination_task 任务TCB 中相应的事件标志位!

destination_task :接收此消息的目标任务号

SYS_EVENT_MSG :自定义的事件标志位,表示消息链中有当前任务的消息等待

接收!

服务任务函数可调用系统函数osal_msg_received_t *osal_msg_receive( byte task_id )提取消息链中排在最前面的一

条属于task_id (通常是当前服务任务本身)任务的消息!并将原消息内容转移到此函数返回的

osal_msg_received_t 结构变量(见下图)中去!

此时被提取的消息块将从消息链中“脱离”,消息链会在断开处重新连接。注:虽然此时消息块已脱离消息链,但它占用的内存还没有被释放!

服务任务应该在处理完被提取的消息后调用osal_msg_deallocate( msg_ptr )释放此消息块所占用的内存!

typedef struct

{

byte task_id; // Task id of allocating task, then

// changed when sent

byte dest_task_id; // filled in when sent, cleared when

// received.

byte send_len; // filled in when sent

} osal_msg_rec_header_t;

typedef struct

{

osal_msg_rec_header_t hdr;

byte *msg_ptr;} osal_msg_received_t;

(消息被提取后的形式)osal_msg_received_t 结构说

明:

msg_ptr :指向原消息块 的Msg

body 首地址。

当一任务向某目标任务发送消息后会同时将该目标任务的事件标志字中相应的事件标志(消息等待接收标志-SYS_EVENT_MSG )置位!

因此系统调度函数()将检测到该目标任务有事件等待处理(事件标志字!=0)并调用相应的服务任务函数。

服务任务函数检测到SYS_EVENT_MSG 标志被置位,于是从消息链中提取自己的消息!注:为了及时处理消息和避免消息被废弃在消息链中,服务任务函数在处理消息事件时一般将当前消息链中所

有属于自己的消息提取出来!并逐一处理掉。然后将SYS_EVENT_MSG 标志清0!

{

pfnEventProcessor;

byte taskID;

taskPriority;

uint16 events;

} osalTaskRec_t;

OSAL调度函数

任务调度过程:任务链:

任务控

制块结

构:

byte osal_start_timer( UINT16 event_id, UINT16 timeout_value )

{

return osal_start_timerEx( osal_self(), event_id,timeout_value );

}

注:执行此函数时实际是向VT链中新增一个VT!此VT在溢出或执行下面STOP函数后才从VT链中拆除并释放内存!

byte osal_stop_timerEx( byte task_id, UINT16 event_id )

注:停止一个已运行的VT!

此函数实际上是将该VT从VT链中拆除,并释放其占用的内存!

││

是一个指向VT 控

VT 链中最VT 块!(即链头)

VT 结构中指针

*next 连接!

当某一个VT 溢出,系统处理完毕后它将从VT 链中“脱离”,系统立即释放它占用的内存!若要再次

使用此VT ,必顺重新添加到VT

链中!服务任务调用系统函数byte osal_stop_timerEx( byte task_id, UINT16 event_id ) 停止一个已运行的VT !此函数实际上是将该VT 从VT 链中拆除,并释放其

占用的内存!

typedef struct

{

byte task_id; UINT16 event_flag; UINT16 timeout; void *next;} osalTimerRec_t;

task_id :此VT 的目标任务号!溢出时此任务

的指定事件标志将被置位!

event_flag :VT 溢出时设置的事件标志!(可

同时置位多个事件标志!)

timeout :此VT 的定时值!next :指向VT 链中的下一个VT 结构!

byte osal_start_timer( UINT16 event_id, UINT16

timeout_value )

{

return osal_start_timerEx( osal_self(),

event_id,timeout_value );

}

{

byte inUse; short size; void *next; void *prev; } osalMemHdr_t;

Mem_body 与相连!

内存块信息头结构:

标记此内存块是否已被占

用?

inUse:=OSALMEM_INUSE =OSALMEM_FREE

指向下一块内存块的信息头指向上一块内存块的信息头

原始状态时的OSAL 内存池:

内核申请了4个内存块时的情形:

系统初始化后的OSAL 内存池:

内核释放了其中2个内存块时的情形:

内核释放了其中第2个内存块时的情形:

void *osal_mem_alloc( short size ):

在OSAL 内存池中开辟一块内存块,内存块的大小由参数size 指定!

申请成功:返回指针指向内存块的Mem_body

申请失败:返回NULL 指针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内分泌科出科临床考试试题(一) 姓名毕业学校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 多饮、多尿、多食 B 乏力 C 消瘦 D 高血糖 E 尿糖阳性 2.下述哪一项符合淡漠型甲亢() A.突眼征明显 B.心悸、多食、多汗、无力明显 C.甲状腺肿大明显 D.T4不增高,而只有T3增高 E.常见于老年人,易发生甲亢危象 3.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 )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4.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 ) A.兴奋试验 B.抑制试验; C.激发试验 D.拮抗试验; E.负荷试验 5.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症状轻重不同 B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 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 血糖稳定性不同 6.引起ACTH升高的疾病是: ( ) A.Sheehan综合征 B.肾上腺皮质腺瘤 C.Addison病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PRI 瘤 7.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游离脂肪酸 B 血糖浓度 C 肾上腺素 D 胃肠道激素 E 血酮体浓度 8.Sheehan综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减退替代治疗应先补充: ( )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ACTH E.GnRH 9.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可合并恶性贫血 B.多见于中年妇女 C.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D.可合并1型糖尿病 E.诊断明确,宜手术治疗 10.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内分泌系统讲解

内分泌系统 概述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是神经系统以外主导支配人体的另一套调节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主要功能是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等生理功能的活动,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内分泌腺属于无管腺,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随血循环运输至全身各处,调节各器官的活动。内分泌腺还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植物神经分布,其结构和功能活动有显著的年龄变化。体内主要内分泌腺有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小,最大的甲状腺仅几十克;有的内分泌组织是一些细胞团,分散于某些器官内,如:胰岛、卵泡、黄体等。一种类型的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又称为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 内分泌激素在通过细胞膜时,因细胞膜能感受细胞表面刺激作用,在穿越细胞膜过程中,激素同样以二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被限制在蛋白质性质通道中(每一通道只允许一种分子或离子通过,如葡萄糖、氨基酸、钾、钠、钙、氯等受扩散梯度影响的被动运输以及依靠能耗的主动运输)经通道开关被穿膜运输;另一种方式是脂溶性物质如甾体激素等,直接穿越膜的脂类部分,不必通过蛋白质通道进入细胞内,靠细胞膜内陷形成的液泡“内吞泡”又叫胞吞泡方式进入细胞和“外排泡”又叫胞吐泡方式将内涵物释放到细胞外。细胞膜上带有多种多样的受体分子,只对某种刺激发生反应,如胰岛素、乙酰胆碱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另一些受体则可被普通因子所激活,如与其它细胞或无机物表面接触,细胞表面受到刺激可造成跨膜电位的改变。激素在运动员生理代谢过程中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动员体能、控制能量代谢、运动后体能恢复等均具有极大作用。血液中激素应维持正常水平,过多过少均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各种激素分泌水平还受血液中代谢产物含量或其它激素浓度的影响与调节。 一、甲状腺 甲状腺thyroid gland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第5颈椎至第1胸椎水平,既甲状软骨的中部和气管上段前面和两侧,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呈粉红色“H”形,重约20—40克。少数人甲状腺峡缺如,半数人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细长的锥体叶,可延伸至舌骨处。 甲状腺富含血管,外包颈深筋膜,深入腺内将甲状腺实质分若干大小不同的团块或小叶。甲状腺实质有两类细胞组成,一类细胞为大小、形状不规则的甲状腺滤泡,滤泡表面围以单层立方上皮,每一滤泡中央为胶体(被伊红染成粉红色,含碘化球蛋白),即甲状腺球蛋白储存地。甲状腺滤泡位于细蜜的结缔组织之间,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和交感神经纤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通过吐胞作用,入滤泡腔后形成甲状腺球蛋白,以此构成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4)的前体。甲状腺滤泡细胞具有合成和胞吐甲状腺球蛋白(入滤泡腔)并释放甲状腺素(T3和T4)入毛细血管的作用。另一类细胞为滤泡旁细胞,靠近滤泡细胞外缘,比滤泡细胞大,形似卵圆或多边形,单个或小群分散出现在滤泡细胞之间,但不入滤泡腔。根据免疫化学研究泡内可能储存有甲状腺降钙素,用以调节血钙代谢。控制甲状腺降钙素释放的主要因子是血清钙浓度,血钙浓度升高可刺激降钙素的分泌,而低钙血症可抑制其分泌。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具有增进机体物质代谢,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甲状腺素分泌过旺,可引起功能亢进,造成眼突眼性甲状腺肿,简称为“甲亢”。表现为心跳加速、神经过敏、体重减轻、眼球突出等。儿童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药理学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 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讲授学时 内容提要 1.1掌握①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②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③细菌耐药性。 1.2熟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2 重点难点 [TOP] 2.1 重点 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细菌耐药性。 1. 抗菌药 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抗菌药包括人工 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等)和抗生素。 2. 抗生素 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 <5000), 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两类。 3?抗菌谱 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4?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可用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测定。 5. 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 ) 是指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 抗菌药物。 6. 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 ) 是指不但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而且具有杀 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等。 7. 最低抑菌浓度(MIC ) 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 ) 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3讲授学时 [TOP]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9.化疗指数一般可用动物实验的LD 50/ED 50或LD 5/ED 95的比值表示。 10.抗菌后效应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 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或抗生素后效应。 11.首次接触效应( first expose effect ) 是抗菌药物指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第二节各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 化疗药物对病原体的作用,主要是与干扰病原体的生化代谢过程,影响病原体的结构与功能。 2.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以及主要作用的药物 (1)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3 -内酰胺类抗生素。 (2)损伤细菌细胞膜及其功能:多肽类抗生素中的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多烯类抗生素的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3)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①影响核糖体循环多个环节:氨基苷类抗生素;②抑制 核糖体30s 亚基功能:四环素类抗生素;③抑制核糖体50s 亚基功能:氯霉素、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4)影响细菌体内叶酸和核酸的代谢合成:①影响细菌的叶酸代谢:磺胺类药物;② 抑制细菌的核酸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利福平。 第三节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 (天然耐药性) 与获得耐药性两种。固有耐药性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内在的耐药性。获得耐药性是指某种细菌对某种抗菌药不具有固有耐药性,其耐药基因是后天获得的。使用抗菌药是形成获得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1.获得耐药性的几种表现 (1)产生灭活酶,水解酶:3 -内酰胺酶使3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 2)产生合成酶氨基苷类抗生素钝化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3)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改变导致对3 -内酰胺类抗生 素的亲和力下降。 (4)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多黏菌素类抗生素难通过革兰阳性球菌的细胞壁。

高中生物知识点解析:内分泌系统

2019年高中生物知识点解析:内分泌系统【】2019年高中生物知识点解析:内分泌系统是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整理的最新学习资料,请您详细阅读! 1、甲状腺: 位于咽下方。可分泌甲状腺激素。 2、肾上腺: 分皮质和髓质。皮质可分泌激素约50种,都属于固醇类物质,大体可为三类: ①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等。他们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使肝脏将氨基酸转化为糖原;并使血糖增加。此外还有抗感染和加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②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脱氧皮质酮等。此类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抑制对钾的重吸收,因而也促进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③髓质可分泌两种激素即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两者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功能也相似,主要是引起人或动物兴奋、激动,如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率提高,同时抑制消化管蠕动,减少消化管的血流,其作用在于动员全身的潜力应付紧急情况。 3、脑垂体: 分前叶(腺性垂体)和后叶(神经性垂体),后叶与下丘脑相连。前叶可分泌生长激素(191氨基酸)、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199氨基酸)。后叶的激素有催产素(OXT)

和抗利尿激素(ADH)(升压素)(都为含9个氨基酸的短肽),是由下丘脑分泌后运至垂体后叶的。 4、下丘脑: 是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可分泌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制因子等。 5、性腺: 主要是精巢和卵巢。可分泌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酮(黄体酮)。6、胰岛: 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29个氨基酸的短肽), 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两者相互拮抗。 7、胸腺: 分泌胸腺素,有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与成熟的作用,因而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查字典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2019年高中生物知识点解析:内分泌系统,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机制 附抗菌表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机制附抗菌表 (一)分类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4.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5.多肽类抗生素 6.喹诺酮类抗菌药 7.抗真菌药物 (二)简介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特点:结构上均含β-内酰胺环 包括:(1)青霉素类,(2)头孢菌素类,(3)头霉素类,(4)碳青霉烯类,(5)单环β-内酰胺类,(6)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合剂。 (1)青霉素类 青霉素G及口服青霉素V钾片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等)针对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MRSA)对本品耐药。

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替卡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哌拉西林等)抗G-杆菌活力强,对绿脓杆菌亦有良效。 美洛西林对G+球菌作用较强。 近年新合成的氨基酸青霉素阿扑西林(Aspoxicillin)抗菌谱更广,除MRSA及耐药肠球菌外,其他G+、G-球菌杆菌对本品均敏感,针对胞壁、胞膜有双重杀菌作用,生物利用度好。 抗G-菌青霉素有美洛西林、替莫西林(temocillin)及福米西林(fomidacilli n),前者仅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高效,后两者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G-球、杆菌和绿脓杆菌活力强,比其他青霉素类强10~20倍。 (2)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菌素对G+球菌作用强,炭疽杆菌和白喉杆菌也高度敏感,对G-菌中的脑膜炎球菌、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也有活力。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可作为第一代的代表。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酶的稳定性增强,主要作用于大部分肠杆菌科、流感杆菌和奈瑟菌属等G-菌,对G+球菌略逊于第一代,对绿脓杆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及阴沟杆菌多无效。品种有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及头孢替安(cefotian),后者抗菌谱广,对除脆弱类杆菌外的厌氧菌也有较高活力。头孢克洛为口服制剂,可抑制所有流感杆菌和90%卡他莫拉菌,常用于呼吸道感染。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更稳定,抗G-菌作用更强,对沙雷杆菌、绿脓杆菌也有效,常用于重症感染、院内感染和颅内感染。

生理题目第十一章 内分泌说课讲解

第十一章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激素2.旁分泌 3.自分泌 4.神经分泌 5.靶细胞 6.允许作用 7.下丘脑调节肽 8.促激素 9.应急反应 lO.应激反应 二、填空题 1.按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将激素可分为两大类,即———和———。 2.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信使分子称为——,其作用的细胞称为————。 3.下丘脑基底部的促垂体区神经元分泌下丘脑调节肽,经————运送到————调节其分泌功能。 4.内分泌腺分泌水平的相对稳定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5.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和———。 6.由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其生物合成部位是——。 7.人幼年缺乏生长素将患——;成年后生长素分泌过多则出现———。 8.幼年时缺乏T3、T4将患——;成年后缺乏T3、T4将患—— 9.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和———。 10.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可引起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嗜酸性粒细胞数目——。 11.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系统活动的增强,而后者则是——系统活动的增强。 12.血糖水平升高可引起胰岛素分泌———。

13.胰岛A细胞主要产生的激素是——,B细肥产生的主要是——,D细胞产生的主要是———。 14.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15.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胆固醇水平———于正常。 16.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时,心脏活动———。 17.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激素是——、———、和维生素D3 18.蛋白餐或静脉注射氨基酸可使胰岛素分泌————。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1.血中激素浓度很低,而生理效应十分明显是因为 A.激素的半衰期长 B.激素的特异性强 C.激素作用有靶细胞 D.激素间有相互作用 E.激素有高效能放大作用 2.关于含氮类激素的正确描述是 A.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 B.不易被消化酶所破坏,故可口服使用 C.可直接与胞质内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效应 D.全部是氨基酸衍生物 E.用基因调节学说来解释其作用机制 3.第二信使cAMP’的作用是激活 A.DNA酶 B.磷酸化酶’ C.蛋白激酶 D.腺苷酸环化酶, E.磷酸二酯酶 4.下列哪种激素属于含氮激素 A.1,25-二羟维生素D3 B.雌二醇 C.睾酮 D.醛固酮 E.促甲状腺激素 5.神经激素是指

内分泌学练习试卷22

内分泌学练习试卷22 (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 1.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最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 A.遗传 B.自身免疫 C.激素合成障碍 D.缺碘√ E.高碘 解析: 2.以下关于高脂蛋白血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 A.Ⅴ型高脂蛋白血症以TC升高为主 B.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相当常见√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最常见 D.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罕见 E.Ⅰ型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解析: 3.嗜铬细胞瘤手术前的药物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术前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 B.α受体阻断药的应用一般不得少于2周√ C.因酚苄明作用时间长,故手术前3天宜停用 D.以上都不对 E.术前停用降压药,单用β受体阻滞剂 解析: 4.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是 (分数:2.00) A.酮症酸中毒昏迷 B.冠心病 C.脑血管病 D.感染 E.肾小球硬化症√ 解析: 5.甲亢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期间不宜做哪一项检查 (分数:2.00) A.BMR B.甲状腺131I摄取率√ C.TT3 D.TT4 E.TSH 解析: 6.关于维生素B1的论述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恶性肿瘤对维生素B1需求增加 B.大量饮酒能增加维生素B1代谢

C.喝大量咖啡能增加维生素B1的吸收√ D.喝发酵茶叶能减少维生素B1吸收 E.糖尿病病人对维生素Bl需求增加 解析: 7.甲状腺性甲亢最常见的是 (分数:2.00) A.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B.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瘤 C.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碘源性甲亢 E.滤泡性甲状腺癌 解析: 8.下列属于下丘脑激素的是 (分数:2.00) A.生长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E.促卵泡素 解析: 9.对确诊SLE和判断其活动性参考价值最大的抗体是 (分数:2.00) A.抗核抗体 B.抗dsDNA抗体√ C.抗Sm抗体 D.抗RNP抗体 E.抗Ro抗体 解析: 10.发生甲亢危象时,首先给予 (分数:2.00) A.大剂量碘剂 B.控制感染 C.抗甲状腺药物增量口服√ D.氢化可的松静点 E.普萘洛尔 解析: 11.Addison病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 A.给药途径以肌注为主 B.应终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C.有感染或手术时应停用 D.剂量一旦确定,终生不变 E.每日1次给药即可 解析: 12.X线检查对甲旁亢有诊断价值的是 (分数:2.00) A.骨密度改变 B.腰椎压缩性骨折 C.多处骨折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教案

一、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主要是干扰病原菌的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结构与功能,致使其失去生长繁殖的能力而产生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作用。见图20-1。 图20-1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示意图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等抗生素通过抑制转肽酶的功能,干扰病原菌细胞壁基础成分黏肽的合成,造成新生细菌胞壁缺损。而受菌体的高渗透压影响,水分由外界不断渗入,致使细胞膨胀、变形,在自溶酶的影响下,细胞破裂溶解而死亡。 (2)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等能选择性地与病原菌胞浆膜中的磷脂或固醇类物质结合,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物质外漏,造成细菌死亡。 (3)抑制细菌细胞蛋白质合成 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均对细菌的核蛋白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作用,从而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呈现抑菌或杀菌作用,但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的功能和蛋白质的合成。 (4)抑制核酸合成 喹诺酮类、利福平等通过抑制菌体核酸合成,妨碍菌体细胞的正常分裂生长。 (5)抗叶酸代谢 磺胺类、甲氧苄啶(TMP)分别通过选择性抑制叶酸代谢过程中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四氢叶酸合成,导致核酸合成障碍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二、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多指病原菌与抗菌药多次接触后,病原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一种病原菌仅对一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者称为单药耐药;一种病原菌同时对

两种以上抗菌药产生耐药性者称为多重耐药(又称交叉耐药性)。耐药性给临床用药带来困难,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耐药性的产生大致有下列几种方式。 (1)细菌产生灭活酶 灭活酶可分为水解酶和合成酶两类。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能使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水解裂开而失活。但β-内酰胺酶有青霉素型和头孢菌素型,青霉素型主要水解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作用很微弱;头孢菌素型主要水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但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能水解。 合成酶又称钝化酶,多数对氨基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此种酶。该酶将某些基团转移到氨基苷类抗生素分子上,使其抗菌活性丧失。 (2)细菌改变外膜屏障及主动外排机制 细菌通过降低膜通透性而阻止药物进入菌体,如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或者通过增强主动排出系统,把已进入菌体的药物泵出菌体外,如金葡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 (3)细菌改变药物作用靶位 革兰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是菌体内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proteins,PBPs)与药物亲和力下降,PBPs数量减少,或出现新的低亲和力的PBPs 等,而使药物不能与靶部位结合。 (4)细菌改变代谢途经 细菌通过改变自身代谢途径而改变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如对磺胺耐药的细菌,不再利用对氨苯甲酸(PABA)及二氢蝶啶合成自身需要的叶酸,而是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也可能通过产生抗菌药的拮抗物(PABA)而呈现耐药。

内分泌学动态试验说课讲解

内分泌学动态试验

库欣综合征 1mgDST: 适应症:库欣综合征定性诊断,尤其适用于门诊筛查 试验方法:午夜给予1mg地塞米松,测定次日晨8:00血浆皮质醇 结果分析:正常:次日晨8:00血浆皮质醇小于1.8μg/dl,绝对排除库欣;小于5μg/dl,基本排除库欣 2mgDST: 适应症:库欣综合征定性诊断 试验方法:地塞米松0.5mg q6h p.o.×2天,服药第2、第3天测8am血皮质醇、24h 尿皮质醇 结果分析:正常:第三日晨8:00血浆皮质醇小于1.8μg/dl,绝对排除库欣;小于5μg/dl,基本排除库欣 影响因素:多种药物都能影响地塞米松的吸收和代谢率,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利福平和乙醇通过CYP3A4诱导肝酶清除地塞米松,降低其血浓度。肝肾功能衰竭时,地塞米松清除率降低 8mgDST: 适应症:用于病因诊断,判定是否为ACTH依赖性 试验方法:地塞米松2mg q6h p.o.×2天,服药第2、第3天测8am血皮质醇、24h尿皮质醇 结果分析:服用地塞米松后第三天血、第四天尿皮质醇抑制率大于50%认为可被抑制,考虑库欣病。肾上腺肿瘤、皮质癌或异位ACTH综合征多不能被抑制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随机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 适应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门诊) 筛查前准备:纠正血钾至正常范围;无需限制钠盐摄入;停用对RASS系统有影响的药物至少2-4周 试验方法:清晨起床后保持非卧位(可以坐位,站立或者行走)至少2小时,静坐15分钟采血,采血时间在8:00-10:00 结果分析:醛固酮单位pg/ml,血浆肾素活性单位ng/mL/h,ARR>300筛查试验阳性 体位试验(卧位+随机): 适应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 试验方法:夜间平卧6小时以上,清晨8点卧位采血测醛固酮及血浆肾素活性,非卧位2小时后坐15分钟测定醛固酮和血浆肾素活性 结果分析:(醛固酮立位-醛固酮卧位)/醛固酮卧位<30%提示为醛固酮瘤 生理盐水试验: 适应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确诊试验

汇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docx

专业课件 1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体的生化代谢过程,影响其结构和功能,使其失去正常生长繁殖的能力而达到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作用。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细胞壁位于细胞浆膜之外,是人体细胞所不具有的。它是维持细菌细胞外形完整的坚韧结构,它能适应多样的环境变化,并能与宿主相互作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 ),又称粘肽,它构成网状巨大分子包围着整个细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坚厚,肽聚糖含量大约50%~80%,菌体内含有多种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维生素、糖、无机离子及其它代谢物,故菌体内渗透压高。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比较薄,肽聚糖仅占1%~10%,类脂质较多,占60%以上,且胞浆内没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与代谢物,故菌体内渗透压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与阳性菌不同,在肽聚糖层外具有脂多糖,外膜及脂蛋白等特殊成分。外膜在肽聚糖层的外侧,由磷脂、脂多糖及一组特异蛋白组成,它是阴性菌对外界的保护屏障。革兰阴性菌的外膜能阻止penicillin 等抗生素、去污剂、胰蛋白酶与溶菌酶的进入,从而保护外膜内侧的肽聚糖。 青霉素类(penicillins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 )、磷霉素(fosfomycin )、环丝氨酸(cycloserine )、万古霉素(vancomycin )、杆菌肽(bacitracin )等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作用。Penicillins 与cephalosporins 的化学结构相似,它们都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s )结合,抑制转肽作用,阻碍了肽聚糖的交叉联结,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丧失屏障作用,使细菌细胞肿胀、变形、破裂而死亡。 二、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多肽类抗生素如多粘菌素E (polymyxins),含有多个阳离子极性基团和一个脂肪酸直链肽,其阳离子能与胞浆膜中的磷脂结合,使膜功能受损;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nystatin )和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能选择性地与真菌胞浆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形成孔道,使膜通透性改变,细菌内的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等外漏,造成细菌死亡。 三、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细菌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 ,可解离为50S 和30S 两个亚基,而人体细胞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80S ,可解离为60S 和40S 两个亚基。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与细菌核糖体的生理、生化功能不同,因此,抗菌药物能选择性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不影响人体细胞的功能。 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起始、肽链延伸及合成终止三阶段,在胞浆内通过核糖体循环完成。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分别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不同阶段: ①起始阶段:氨基苷类(aminoglycosides )抗生素阻止30S 亚基和70S 亚基合成始动复合物的形成;②肽链延伸阶段: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抗生素能与核糖体30S 亚基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 在30S 亚基A 位的结合,阻碍了肽链的形成,产生抑菌作用;③终止阶段:氨基苷类(aminoglycosides )抗生素阻止终止因子与A 位结合,使合成的肽链不能从核糖体释放出来,致使核糖体循环受阻,合成不正常无功能的肽链,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四、影响核酸代谢 喹诺酮类(quinolones )抑制DNA 回旋酶(gyrase),从而抑制细菌的DNA 复制和mRNA 的转录;利福平(rifampicin )特异性地抑制细菌DNA 依赖的RNA 多聚酶,阻碍mRNA 的合成;核酸类似物如抗病毒药物阿糖腺苷(vidarabine)、更昔洛韦(ganciclovir )等抑制病毒DNA 合成的酶,使病毒复制受阻,发挥抗病毒作用。 五、影响叶酸代谢 细菌不能利用环境中的叶酸(folic acid ),而必须利用对氨苯甲酸和二氢蝶啶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形成四氢叶酸,磺胺类(sulfonamides )和甲氧苄啶(trimethoprim )可分别抑制folacin 合成过程中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细菌体内的叶酸代谢,由于folacin 缺乏,细菌体内氨基酸、核苷酸的合成受阻,导致细菌生长繁殖不能进行。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 Ж-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β-lactams)抗生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它们的化学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最为常用的是青霉素类(penicillins )和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 ),近年来还开发了一类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 )、头霉素类(cephamycin )、氧头孢烯类(oxacephems )及单环β-内酰胺类(monobactamic acid )。它们的共同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共同特点是除了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有作用外,还对部分厌氧菌有抗菌作用,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证广及临床疗效好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解析:内分泌系统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解析:内分泌系统 【】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查字典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中生物重点知识解析:内分泌系统,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1、甲状腺: 位于咽下方。可分泌甲状腺激素。 2、肾上腺: 分皮质和髓质。皮质可分泌激素约50种,都属于固醇类物质,大体可为三类: ①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等。他们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使肝脏将氨基酸转化为糖原;并使血糖增加。此外还有抗感染和加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②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脱氧皮质酮等。此类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抑制对钾的重吸收,因而也促进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③髓质可分泌两种激素即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两者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功能也相似,主要是引起人或动物兴奋、激动,如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率提高,同时抑制消化管蠕动,减少消化管的血流,其作用在于动员全身的潜力应付紧急情况。 3、脑垂体:

分前叶(腺性垂体)和后叶(神经性垂体),后叶与下丘脑相连。前叶可分泌生长激素(191氨基酸)、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199氨基酸)。后叶的激素有催产素(OXT)和抗利尿激素(ADH)(升压素)(都为含9个氨基酸的短肽),是由下丘脑分泌后运至垂体后叶的。 4、下丘脑: 是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可分泌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制因子等。 5、性腺: 主要是精巢和卵巢。可分泌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酮(黄体酮)。 6、胰岛: 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29个氨基酸的短肽), 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两者相互拮抗。 7、胸腺: 分泌胸腺素,有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与成熟的作用,因而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以上就是高中生物重点知识解析:内分泌系统的全部内容,更多高中学习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汇总

: 抗生素种类近年来内酰胺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 中含有β-一)β-内酰胺类:-β)、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 (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内酰酶抑制剂(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乙酰螺旋霉素、白霉素、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无味红霉素、(五)大环内脂类: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六)作用于G+ 菌肽等。 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七)作用于G 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lactams) 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等其他-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非典型β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 临本类药化学结构,的优点。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PBPs的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 数目、分子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的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PBP1A,PBP1B与细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解析版)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下列有关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激素能促进人体细胞的生长 B. 激素能促进人体的发育 C. 激素能促使男女性成熟 D. 激素是参加体液调节的唯一的化学物质 【答案】D 【解析】略 2.人体能分泌生长激素的部位是() A. 垂体 B. 胰岛 C. 性腺 D. 下丘脑 【答案】A 【解析】略 3.在动物的激素调节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的一组激素是()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D. 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 【答案】B 【解析】略 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 鼠表现为() 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答案】B 【解析】略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质是() A. 唾液 B. 生长激素 C. 胰岛素 D. 促性腺激素【答案】A 【解析】略 6.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共同特点是() A. 元素组成相同 B. 合成部位相同 C. 运输途径相同 D. 生理功能相同【答案】C 【解析】略 7.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出现体克现象,之后给该小 白鼠注射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后小白鼠及时复苏,之前注射的激素最可能是() A. 甲状腺激素 B. 胰岛素 C. 性激素 D. 胰高血糖素

8.关于内分泌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多个内分泌腺组成 B. 基本组成单位是内分泌细胞 C. 与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无联系 D. 内环境的稳定仅由内分泌系统维持 【答案】B 【解析】略 9.将少量且等量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分别注射到甲、乙、丙三组小鼠体内,然后定 时测定小鼠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小鼠注射某物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来研究影响甲状腺分泌的因素 B. 甲、乙、丙三组小鼠注射的物质可能依次为生理盐水、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 和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能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缺碘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D. 第一次注射后放射量上升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主动转运吸收了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本实验将少量且等量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分别注射到甲、乙、丙三组小鼠体内,因此,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来研究影响甲状腺分泌的因素,A正确; B.由于甲组曲线下降速率不变,因此,甲组注射的是生理盐水,乙组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快,是因为乙组小鼠注射了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丙组小鼠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慢,因此,丙组小鼠注射了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慢,B错误; C.甲状腺能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分别为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材料,缺碘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C正确; D.第一次注射后放射量上升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主动转运吸收了碘,D正确。 故选B。 10.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大脑发育较快 B. 骨骼成熟较快 C. 新陈代谢增强 D. 生长受阻

抗生素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英语:antibiotic)在定义上是一较广的概念,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anti-fungal medication)以及对付其他微小病原之药物;但临床实务中,抗生素常常是指抗细菌药 二抗生素的种类: 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不同的抗生素药物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 (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 (七)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等。 (八)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九)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十)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杆菌肽等. (十一)抗真菌抗生素: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抗真菌药物、烯丙胺类、氮唑类。 (十二)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生理学内分泌练习题

生理学内分泌练习题 一、A1 1、腺垂体分泌激素不包括 A、催产素 B、催乳素 C、生长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不包括 A、促进骨的生长 B、增加组织器官产热 C、对糖代谢呈双向性 D、促进神经元分裂 E、抑制脂肪酸氧化供能 3、幼年时腺垂体功能亢进可引起 A、侏儒症 B、呆小症 C、肢端肥大症 D、巨人症 E、黏液性水肿 4、决定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因素是 A、生长激素 B、糖皮质激素 C、T3和T4的负反馈调节 D、雌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5、幼年时缺乏何种激素可引起“呆小症” A、甲状腺素 B、生长激素 C、醛周酮 D、甲状旁腺素 E、胰岛素 6、性腺激素属于 A、胺类激素 B、肽类激素 C、蛋白质激素 D、类固醇激素 E、脂肪酸衍生物激素 7、属类固醇激素的是 A、降钙素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肾上腺髓质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E、甲状腺激素 8、激素的作用方式不包括 A、旁分泌 B、自分泌 C、细胞分泌 D、神经分泌 E、远距分泌 9、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垂体 B、胰岛 C、性腺 D、肝脏 E、松果体 10、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激素是由体内的各种腺体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B、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 C、某些激素可以通过组织液扩散到邻近细胞发挥作用 D、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 E、激素在局部扩散后,可返回作用于自身而发挥反馈作用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激素的是 A、降钙素 B、肝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胰岛素 E、前列腺素 12、下列激素中,属于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的是 A、睾酮 B、醛固酮 C、胃泌素 D、胰岛素 E、前列腺素 二、B 1、A.幼年时生长素分泌不足 B.食物中缺碘 C.幼年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D.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E.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少 <1> 、呆小症的病因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优选稿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姓名: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物。它既不参与细胞结构,也不是细胞内的贮存性养料,对产生菌本身无害,但对某些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是微生物在种间竞争中战胜其他微生物保存自己的一种防卫机制。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一、抗生素的分类及常见代表药物 (1)青霉素类: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 (3)氨基糖苷类: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

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着,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6)氯霉素类: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包括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 (7)林可酰胺类: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临床上还有一些广泛应用的合成抗菌药物,主要有磺胺类(磺胺嘧啶、复方新诺 明等)、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及其它合成抗菌药物(痢 特灵、甲硝唑、黄连素等)。 二、抗生素具有不同于化学药物的特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