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3、 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D )

A.法律关系主体 E.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事实 4、 属地原则是指(A ) A 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E 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 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

D 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5、 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 ) A .《法经》 B.《秦律》 C.《九章律》 D.《北齐律》

6、 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 ) A . —般具有单方面性 B.具有被动性

C.不告不理

D.稳定性

7、 “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 ) A .与人治对称 B.执法者严明 C.法律和制度 D.与专制对称

8、 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家司法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

9、 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A ) A.阶级性 B.公开性 C.普遍性 D.规范性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D )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 B 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B )

A.规范内容相同

B.指导思想相同

C.实施方式相同

D.表现形式相同

、单项选择题 1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2 ?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3 ?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4 .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法理学》试题及答

)A ?社会对象 B ?法律书籍

C ?法律条文

D .法律现象

)A .萨利克法典 )A .商品的交换

)A .法律的调整对象 B .唐律

C .教会法大全

D .法国民法典

B .国家的形成

C .阶级的出现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B .法律调整的方法

C .法律的制定主体

D .法律的效力

A .罗马法

B .日耳曼法

C .印度法

D .中国法

6 .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 .法律

B .政策

C .习惯

D .命令

7 .法律规范属于( )。A .技术规范 B .社会规范 C .道德规范 D .团体规范 &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 .行政法规

B .地方性法规

C .单行条例

D .行政规章 9 .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

)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

类。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o A .任意解释

B .立法解释

C .司法解释

D .行政解释

_

不定项选择题

1. 法律事实分为( )。A . 法律后果

B .法律动机

C .法律行为

D .法律事件 2. 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

> A .法的实现 B .法的创制 C .法学研究 D .法律现实

3. 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oA.

契约

B .判决书

.裁疋书

D .决定书

4.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 法律规范的制定

B 法律继承

C 法律移植

D 法律规范的认可

5.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o

A . 假定

B .处理

C .制定

D .制裁

单项选择题。

1、 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D ) A 、 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

2、

法律意识中的最咼层次是(A A.法律理论 B.法律观点 C. 法律心理 D.法律知识 A .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

B .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 .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 .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5 .大陆法系是以古代(

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 ) A.法的历史传统 B.法的历史类型 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D ) A .法律万能 B.法律可有可无

C.法的阶级本质

D.法的立法体制 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

D.法律有局限性

C 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

D 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14、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 D ) A.

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E.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 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

15、 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B ) A .公法和私法 E.普通法和衡平法

C.普通法和根本法

D.普通法和一般法 16、 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B ) A.授权性规范

E.义务性规范

C.委托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17、 法律编纂是一种(D ) 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E 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

C.不是立法活动

D.是一种立法活动

18、 法的关系根源于(D ) A .思想社会关系 E.人与人的关系 C.人与物的关系 D.物质生活关系

19、 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D )

A.全国人大的解释

E.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C.人民法院的解释

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20、 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 D ) A.习惯法 E.条约 C.法经 D.汉谟拉比法典 21、 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 A )

A 、民事责任的原则

E.刑事责任的原则

C.违宪责任的原则

D.行政责任的原则

22、 法的本质是指(D ) A.法的规范性 E.法的表现形式

C.法的强制性

D.法的阶级性

23、 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 D )

A.互不干涉 E.法的权威大于政策

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

D.法必须服从政策 24、 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D ) A .有法可依

E.干部守法

C.党员守法

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 25、 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 D ) A.成文法的汇编

E.不成文法的汇编 C.判例法的规范化

D.成文法的整

26、 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 D ) A.公法转向私法 E.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

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

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

27、 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B )

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

E.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

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

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

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 D ) 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D ) A .人们的思想 E.友情关系 C.同学关系 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 31、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C ) A.宪法 E.刑法

32、 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 A ) 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E.达到法定的年龄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

33、 民主的意思是(D ) A.专指国家的形式 E.永恒存在的现象 34、 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B ) A.有法可依 E.执法必严 35、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C ) A .自发形成的 E.强制灌输的

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

D )

A.立法体系

E.法律体系 C.法规体系

D.法律部门 37、 英国的法律属于(D ) A 大陆法系

E.民法法系 38、 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 B )

A.人民群众的觉悟

E.社会革命

C.先进的理论指导

39、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D ) A.立法技术水平 E.立法的规划

C.立法的分工

D.立法权限的划分

40、 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

D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般法与特别法

C.根本法与普通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

41、 法与道德的关系是(D ) 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

B.法与道德一致

C.法与道德无关

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

42、 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 B ) A.刑法典 B.民法典 C.宪法典 D.商法典

43、 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 D ) A .统治阶级的意志 B.中国人的意志 C.全国人的意志 D.全国人民的意志 44、 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D ) A.法自古以来存在

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

C.法将会永恒存在

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

28、法体现的是(A ) A .国家意志 E.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 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D.执政党的意志 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E.相互对立的关系 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 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C.民法D.经济法

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 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 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C.违法必究

D.有法必依

C.自觉培养而成的

D.自然赋予的

C.法典体系

D.普通法法系 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

45、法的规范性是指(C)

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 E 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

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 A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E.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

47、 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 ) A.行为关系

E.思想关系 48、 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 D ) A.社会调查的方法

E.历史考察的方法

C.语义分析的方法

49、 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 ,其含义是(A ) A .准则 50、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 B ) A .古希腊 E.古罗马 C.英国

51、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属于法的构成中的( 52、 划分部门法的第一位标准是( B ) 54、 对人的效力我国采取的是( D )

A.属地主义 E.属人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为主,兼顾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

55、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A ) A.法治经济 E.人治经济 C.自然经济 D.计划经济

56、 人身权利属于(A ) A.绝对权 E.相对权 C.特殊权 D.职权 57、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D ) A.立法上平等 E.守法上平等

C.司法上平等

D.法律的实施上平等

58、 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D ) A .上层建筑因素 E.生产关系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经济因素

59、 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D ) A.社会团体的解释 E.法系家的解释

C.法官的解释

D.司法解释

60、 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A ) A.法律制裁 E.行政制裁

C.刑事制裁

D.经济制裁

61、 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B ) 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

E.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

C.法律没有相对独立性

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

62、 法和国家一般关系是(C ) A 法高于国家 E 国家权力大于法 C 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支持 D 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赖

63、 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有(B ) A .英国 E.法国 C.美国 D.印度 64、 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D ) A .国家权力

E.人类理性

C.文化传统

D.物质生活条件

65、 行政处分的对象是(C ) A.公民 E.法人 C.国家工作人员

D.社会组织

66、 国务院有权制定(B ) A.基本法律 E.行政法规 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地方性法规

67、 按照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 B ) A 根本法和普通法E —般法和特别法C 实体法和程序法D 成文法和习惯法

68、 法学研究的根本方法(D ) A.社会调查的方法

E.历史考察的方法

C.语义分析的方法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69、法的科学性是指(C ) A 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E 法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C 法能够反映客观规律

D 法是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反映 70、 在法的本质问题上,以往的法学主张(

C )

A.法有阶级性

E.法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C.以不同的形式否认法的阶级性

D.法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 71、 法律的溯及力属于(B ) A.法的地域效力

E.法的时间效力 C.法对人的效力 D.法对事的效力

72、 划分部门法的标准之一是( A ) A.法律调整机制 E.根本法与普通法

C.相对稳定的原则

D.法律规范的规定

73、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是( A ) A.适用于特定的人 E.具有普遍性 C 具有规范性 D.适用于一般的人

74、 授权性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在于( A ) A.鼓励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E.命令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C.禁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D.防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75、 有权制定狭义法律的有(C ) A .国务院 E.地方权力机关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家行政机关

76、 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D ) A .社会团体的解释 E.律师的解释

C.当事人的解释

D.立法解释

77、 普通法法系的特点之一是(B ) A.制定法是法律渊源之一 E.判例是法的渊源之一

C.道德是法的渊源之一

D.赦令是分的渊源之一

78、 奴隶主法的特点之一是(C )

A.确认法律上人人平等 E.确认奴隶的权利

C.确认奴隶主对奴隶的人身占有

D.确认自由民的特权

79、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是(

D ) A.指导思想不同 E.历史使命不同

C.基本要求不同

D.调整范围不

C 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

D 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

D. 国务院各部门 C.意志关系

D.同学关系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E. 刑罚 C.公平 D.正义

D.美国

A ) A 法律概念 E 法律原则 C 法律规范 D 刑法

A.法律调整机制 E.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 53、中国自汉代以后的封建法都是以以下思想为指导的( C.相对稳定的原则 D.法律规范的规定 D ) A 法家思想

E 道家思想

C 马克思主义思想

D 儒家思想

80、法律事实分为(A)A.法律事件E.法律后果 C.法律责任 D.法律制裁

81、 公民的选举权属于(A ) A.政治权利 E.经济权利 C.文化权利 D.民事权利 82、 狭义上讲的执法主体指(B ) A.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83、法的强制力表现在( A.约束人们的思想

E.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D ) E.以思想教育为保障 C.来自人们的内心反省 D.以国家的名义并由专门国家机关所实施 正义优先 D.同时优先

D.生产力与法之间的关系 84、处理利益和正义的关系应当坚持( 85、 科学技术与法的关系是(D ) A.法是否进止 86、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法系家主张(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E 所有权社会化 87、技术规范在法律上被确认之后就成为(

88、 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的是( A ) A . 89、 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的本质归结为( A 神的意志的体现 E 公共意志的体现 90、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为(A ) A .主体、客体和权利、义务

91、 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是( D ) A.宪法 E.行政法规

92、 属于正式的法律解释的人民法院是( C ) A.各级人民法院 93、 本质不同的法律之间存在继承关系的原因在于( C ) A.

法的连续性 E.法的稳定性 C.经济条件的连续性 D.政治条件的一致性

94、法律移植是指(D ) A.新法对旧法中的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收 E.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全部照搬 C.法的西方化 D.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借鉴和吸收 95、 党的政策对法有(B ) A 制约作用

96、 经济基础与法的关系是(B ) A.法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反作用于法 C.法始终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97、授权立法是(C ) A. 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就存在的法律渊源 C. 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法律渊源

98、 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有效说法的( B ) 99、 从法律后果来看,法律规则可分为( D )

A.授权性与禁止性规则 E.授权性和命令性规则 100、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在于( D ) A 法律具有阶级性, 道德没有阶级性 E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 道德不属于上层建筑 C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 道德不是行为规则 D. 经济意义上的法律仅存在于阶级社会中,道德则在无阶级社会中也存在 、、多项选择题。

以下法律中属于宪法部门的是( 国籍法 E.国际法 在我国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是 立法解释 E.司法解释 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国内法学 E .国际法学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 ) 有法可依 E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立法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 ) ( B ) 从实际出发 E.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预见的原则 .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 E.全部接受传统法律文化 6 .不是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A ) ( C ) ( D ) ( E )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普通法和根本法 D.普通法和一般法 7、资本主义法的特征是(A ) ( B ) (C ) A )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E.公平优先 C. E.法是否具有科学性 C.法的实施技术 A ) C. A .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D.保护垄断 准用性规范 E.习惯规范 C.技术法规 E.立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司法解释 C ) 学理解释 D ) C 民族精神的体现 D. —般规范 D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E.法律规范 C.法律概念 D.法律事件 C.地方性法规 D.乡规民约 E.高级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专门人民法院 E.指导作用 C.限制作用 D.监督作用 E.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经济基础始终与法保持一致 E.封建社会就有的法律渊源 D.奴隶社会就有的法律渊源 A.指引作用

E.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C.命令性和禁止性规则

D.肯定性和否定性规则 1.

A. 2、 A.

3、 A.

4

A. 5

A.

D A ) (C )( C.法官法 D. ( C ) (

E ) C.法理解释 C ) (E ) C.理论法学 (C) ( D ) ( E )

C.有法必依 (D ) D ) 选举法

D.行政解释

E.知识产权法 D.概念法学 D.执法必严 E.历史解释 E. 应用法学 E.违法必究 C.人人平等的原则 E.民法与刑法

A.维护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人权 E.维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 C.维护资产阶级专政和代议制政府 D.维护等级特权

E.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8、 法的制定活动的基本形式有( A ) (B ) ( C )

A.法的制定 E.法的修改 C.法的废止

D.法的汇编

E.法的继承

9、 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B ) ( E )

A.有法可依 E.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有法必依

D.执法必严

E.人民当家作主

10、 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特点有( C ) ( D ) ( E )

A.从实际出发

E.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预见的原则

C.强制性

D.严格的程序性

E.权威性和专门性

11、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有( A ) (B ) ( D )

A .法律清理 E.法律汇编

C .法律制定

D.法律编纂 E 、法律认可

12、我国法律适用的阶段包括( A ) ( B ) ( C ) (D )

A.调查分析和确认事实

B.; 确定适用具体的法律规范

C.执行

D.作出决定

E.进行调解

13、有权制定自治条例的机关有 ( A ) ( B ) (D )

A.自治州

E.自治县

C

.自治乡 D.自治区 E. 特别行政区

14、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 A ) (E )

A.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B .可以做出- 定的行为 C .可以要求他人做出 定的行为

D.放弃做出一定的行为 E

.禁止做出 定的行为

15、属于法的要素的是(A )(

(B ) (D )

A.法律概念 E.法律原则 C

.法律条文 D.法律规则 E.法律学说

16 .党的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地方有( A ) (B ) ( C ) ( D ) ( E )

A.制定的主体不同 E.表现形式不同 C.适用的对象不同 D.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 E.稳定性和灵活性程度不同

17、 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有(A ) ( B ) ( C ) (D )

A.法律本身的因素

E.环境因素

C.个人因素

D.体制因素

E.政策因素

18、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 A ) ( B ) (C ) ( D ) ( E )

A.宪法 E.行政法 C.商法 D.经济法 E.军事法 19、 法与原始社会的习惯的区别有 ABCD A.由国家制定 E.具有国家强制性

C.具有阶级性

D.以地域划分效力范围

E.是否具有规范性 20、 狭义的法的效力包括法律 ABCD

A.对什么人有效

E.在什么地方有效 C.在什么时间有效 D.对哪些事情有效

E.对哪个国家组织有效

21、 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 ABCD A.引导作用 E.促进作用

C.保障作用

D.必要的制约作用 E 、认可作用

2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是指 ABCE A.立法上平等

E.守法上平等

C.司法上平等

D.法律的实施上平等

E .法律作用平等

23、 普通法法系国家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有 ACD

A.制定法 E.正义观念 C.习惯法 D.判例法 E.法律学说 24、 就法律意识的主体来说,它可分为

ABC

A.单个人的法律意识

E.群体的法律意识

C.社会的法律意识

D.国家法律意识

E.阶级的法律意识

25、 新颁布实施的法对过去发生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属于 CD

A.法的空间效力 E.法对人的效力 C.法律溯及力 D.法的时间效力 E.法的对事效力

26.

从法律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ABC

A.立法学 E.法律解释学 C.法律社会学 D.国内法学 E 、国际法学

28、法律监督中的社会监督主体包括 ABCDE ABCDE

E.是否倾向于采用法典形式

D.法的基本分类不同

E.法律概念和术语不同

31.从法理学的角度看,下列哪些表述不能成立

? AB

27、法律责任分为 ABCD A .刑事责任 E.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违宪责任 E.经济责任

A.中国共产党 E.社会组织 C.人民群众 D.法律职业 E.新闻舆论

29、法的规范作用表现为 ABCD A .指引作用

E.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E.暴力作用

30、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差别在于 A.判例法是否为正式的法的渊源 C.普通法法系法官有造法的功能

C.立法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D ?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过程同时是行使执法权的过程

32 .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弓|,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 ? BCD

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C. 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D.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33 .法律秩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法行事而形成的行为有规则和有序的状态。影响法律秩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下列哪些选项? ABCD A .法制方面的因素

B .个人方面的因素

C .环境方面的因素

D .法律本身的因素

34 .根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 ? ACD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 .教育制度

C .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

D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35 .法的移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注意下列哪些方面 ? ABC

A.法律体系的系统性 B

.适当的超前性

C .供体与受体之间存在共同性

D .时间的先后性 36、 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B.总结斗争经验的结果

C.批判继承旧法

D .废除旧法

37. 下列有关政体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CD A.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

政体决定于国体并服务于国体

C.政体可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

D.共和制有议会制、总统制和委员会制主种形式

38. 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违法的客体

? ABD A.违法行为

B.人和物

C. 法律所保护的权益

D.违法行为作用的对象

39。 我国宪法对具有特定情况的公民设置专条给予特别保护 ,其内容包括保障妇女的权利、照顾残疾公民外 ,还有下列选项

的哪些? ABC

A 保障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

B 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

C 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

D 保护外国人在华合法权益

40. 马某为某大学法律系教授、兼职律师 ,其在某知识产权案件中作为被告代理人 ,运用法学理论中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理论 为其被代理人辩护,其意见被法院采纳。其意见属于下列何种性质 ?BC

A.司法解释

B.学理解释

C.非正式解释

D.

正式解释

41.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论述 ,正确的是哪些? ABC

A.权利和义务相对立相区别

B. 权利和义务相依存

C.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体系和法律关系体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42.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

? BCD A.正式解释

43. 下列选项中的表述,哪些不属于对狭义的法的适用的理解 A.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

,在具体案件中应用法律的活动

B. 法的适用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 ,在具体案件中应用法律的活动

C. 法的适用是国家审判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 ,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

D. 法的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根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 ,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44. 下列哪些选项内容不属于按照法的效力范围不同所作的分类 ?

ABC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母法与子法

C. 国内法与国际法

D. 一般法与特别法

45. 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 ABD A.加强立法

B.严格执法

C.有法必依

D.党的领导

D.法律制度均以权利为本 B.限制解释 C.字面解释 D.扩充解释

? ABC

法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法理学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依靠( D ) A.自觉遵守 B.领导威信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保证 2.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B ) A.法律规范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3.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 ) A.一致的 B.对立的 C.矛盾的 D.对等的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 C ) A.无法可依 B.法律滞后 C.不依法办事 D.违法不纠 5.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 B ) A.一般人的行为 B.人们相互的行为 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6.法的消亡是如何实现的( B ) A.国家领导人废除 B.自行消亡 C.由国家公布法律予以废除D.全民公决废除

7.社会主义的法是怎样产生的?( A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8.美国法属于哪一法系?( D ) A.大陆法系 B.法典法系 C.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D.普通法系 9.资产阶级法律的核心是( A ) 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产阶级专政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10.下列哪项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 ( A ) A.依法办事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权利本位 11.在中国古代,下列哪一项是儒家的主张( B ) A.依靠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B.由掌权者通过强制性法律来治理国家 C.贤人政治 D.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12.下列对法律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 B.法律保证商品生产和流通 C.商品经济越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法律作为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增强

法理学法的概念.

第二章法的概念 参考文献 周永坤:《法理学》(第三版)第4页。 吴忠:《将法律进行到底》第37页。 邓子滨:《斑马线上的中国》第11页。 刘星:《法律是什么》 第一节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的概念 法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要求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维辛斯基曾经在斯大林时期担任过苏联法学所所长、莫斯科大学校长、总检察长和外交部长。他在1938年正式提出了关于法的著名定义:“法是经国家政权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适用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保护、巩固并发展有利于和适合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中国《法学辞典》的法律概念与维辛斯基的定义几乎连词句都丝毫不差。 法是为社会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依据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者意志并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法理学》周旺生p39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什么是法律,对法律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并不一致。“对中国古代学者来说,法律就是指国家制定的强制性的规则或命令,或仅指国家法、制定法,最多包括国家认可的习惯法。在西方,法律这个词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就不单单指国家制定(承认)的法,它也包括习惯、正义在内。不单单指一国的法律,而且包括不同国家共同适用的法律;不单单指国家内的法律,而且指国家间的法律。”——周永坤:《法理学》(第三版)第4页。

二、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为主体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的,它只解决行为问题,只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违法,不解决观念问题、品德或道德问题。一个人无论他的思想或品德多么糟糕,只要没有付诸行动,法就同它无涉。马克思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法是一种社会规范,只针对发生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行为或只针对和社会有观点的行为,一个人闭门裸奔或者喝酒、胡闹,法并不干预。 (二)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也就是使法具有国家意志的形式。这一特征明显地表明了法与其他社会规范,例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以及习惯礼仪等的差别。 目前,国家形成法律有两种基本方式:制定法律、通过国家认可的方式形成法律。最主要的就是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社会规则,如习惯、经验、道德、宗教、习俗、礼仪,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三)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有的社会规范,比如政党或其他社会团体的规章,也规定各自成员的某种权利和义务,但在内容、范围和保证实施的方式等方面,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同其他社会规范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有很大区别的。象道德、宗教等规范,一般说来仅规定义务而无权利。 (四)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没有保证手段的社会规范是不存在的,应当懂得,法同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强制力,而在于有什么样的强制力。 1、法的强制力是以国家政权的名义表现出来的。 2、法的强制力的实现是不以被强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坏人,道德强制力就差多了,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习惯、道德、宗教、政党政策等社会规范则建立在人们的信仰或确信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内心发生作用。因此它们不仅是人的行为的准则,而且也是人的意识、观念的基础。 3、法的强制力的实现,需要通过法定的程序。道德谴责就不需要程序。

2016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法理学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规范:是法律之中规定主体的行为模式、逻辑上周全的行为准则。 2.法的渊源:作为法理学专门术语“法的渊源”(又称“法律渊源”或:“法源”是指 与法的创制方式相关的法的外部表现形式,这种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实际上是指法的形式渊源。 3.法等解释:是指对法的形式渊源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的理解 和阐明。 4.法律推理:是指法律适用“特别是司法”过程中依据法律和案件事实做出处理结 论的思维活动。 5.法律类推:是指在处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当法律本身无明文规定时,比照最相类 似的有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理。 6.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在法律意义上的、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权利、 义务关系。 7.法律行为:是指一切在法律上具有意义的行为。 8.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背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必须承受的责任。这是一种追遡性的责 任。 二、论述题 1.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如何? 答:从法律调整的特点来讲同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必须具有“假定-处理—制裁”三个要素,其在逻辑上可表述为“如果…则…否则…”如果缺少其中的一个,特别缺少“制裁”,则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 2.对法律解释如何分类? 答:法律解释可根据解释的主体、方法和尺度的不事有不同的分类:1按照法律解释主体及其解释效力的不同,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2按照法律解释方法的不同,分为文义解释和论理解释3按照法律解释尺度的不同,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3.什么是法律关系的内容?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 答: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每个法律关系的参加者都是一定权利的享有者或义务的承担者,所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就是法律关系的内容。 权利: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一定利益所采取的、有义务人的义务所保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按权利人的要求为了满足权利人所代表的利益所必须做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4.什么是合法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合法行为是与法律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是社会关系参加者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是无害的,受到法律保护的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背法律的要求的行为。不履行法定义务,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滥用权利等,都可以构成违法行为。 5.什么是法律事实?如何分类? 答:法律事实是法律上规定或确认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法律与道德—法理学作业

中国人民大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法律与道德 课程名称:法理课 学号: 姓名:高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由原始的懵懂无序状态逐渐演变成相对来说文明有序的现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道德就对规范我国社会秩序也是意义重大。本文则试图从产生、特征、作用和社会影响、适用范围等方面探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看来,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这种学说认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人平等互助,社会并不需要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原始的习惯和道德足以协调现有的社会关系,而随着社会阶层分化的日益严重,社会和国家需要一种公共权力来协调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利益,于是法律应运而生。而在上政治哲学课的时候老师曾经详细讲解过霍布斯的契约说法,在与法理学的相互印证中,我对霍布斯的这种说法的某些方面也是十分赞同——在原始状态里,人人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这种无序竞争的自然行为使得社会生活十分混乱,于是人们通过与政府订立契约来保证各种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这也是社会中法律的产生。虽然霍布斯的说法中在人类的前设以及国家机关的产生等方面有缺陷,但我认为这种制定契约约束社会成员的“天性”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道德则更类似于前面

所说的习惯,我认为道德的产生与社会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步的,甚至是先于社会形成的,在原始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中,随着生活的复杂化代替最原始的风俗和习惯的用来规范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即是最原始的道德。道德的产生一定是先于法律的,在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没有出现之前,道德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主要方法长期存在于古代社会,并处于关键地位。且法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随着时间的发展,道德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一般社会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规范即普遍适用、据有高度概括性且能够反复适用的人们的行为规范,而法律在一般规范中又有着其他一般规范没有的特点——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一般社会规范。在我看来,它最重要的特点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强制力保障实施,因为这是法律得以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家和政府存在的最重要的必要性之一就是作为保障法律实施的机器。另外,一般情况下,法律都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和分类,进而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划定了严格的界限。而且,法律其实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充分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而道德与法律相反,并没有对公民作出强制性的规范,也没有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明显的划界,它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且必须存在于公民心中的社会规范,但道德的这一特点恰恰使得它的范围比法律要宽泛一些,影响也更加的深远。 法律的作用分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法律的社会作用。首先,法律具有指引人们行为的作用,它通过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分为授权性和义务性的指引;然后法律还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的作用;法律的教育作用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 C.裁定书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小度写范文法理学作业4答案_[法理学]纸质作业(答案)模板

法理学作业4答案_[法理学]纸质作业(答案) 《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法律程序 人们遵循法定的时限和时序并按照法定的方式和关系进行法律行为。 在这个意义上,法律程序有三个特点: 1、法律程序是针对特定的行为而作出要求的。 2、法律程序是由时间要求和空间要求构成的,换言之,法律程序是以法定时间和法定空间方式作为基本要素的。 3、法律程序具有形式性。 2. 法律行为 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3.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 4.免责 5.法律实效 法律实效,是指人们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遵行、执行或适用。 6.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7.法律的作用 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8.立法体制 立法体制(legislative system)是关于一国立法机关设置及其立法权限划分的体系和制度,即有关法的创制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和结构,它既包括中央和地方关于法的创 制权限的划分制度和结构,也包括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及地方各国家机关之间关于法的创制权限的划分制度和结构。 9.法律文化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和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 10.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civil law system)、罗马-日耳曼法系或成文法系。在西方法学著作中多称民法法系,中国法学著作中惯称大陆法系。 二、简单题: 1.违法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第一,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第二,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第三,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原则上,由于过错,才构成违法行为。但没有过错,法律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仍应承担。 第四,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2.什么是法律关系?它有哪些特征?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一种意志关系,属上层建筑范畴。这里的意志是指国家的意志(即统治者的意志)和行为人的意志,法律关系是反映统治者意志和行为人意志而形成的关系,因而不属经济基

法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专科)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法 2.法律义务 3.法律关系 4.法律行为 5.归纳推理 6.法律效力 7.立法 8.立法技术 9.司法 10.部门法 11.法律事实 12.准用性规则 13.法律权利 14.法的实施 15.法的渊源 16.法的移植 17.法律意识 18.国家赔偿责任 二、简答题 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及其种类。 2.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简述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4.简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5.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 6.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法律规范的特征。 8.简述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 9.试述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特点。 10.什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何贯彻这项原则? 11.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有几种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2.简述法的继承的依据。 13.简述法律责任的免除。 14.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15.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法制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制化。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和主要区别。 3.在我国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立法原则? 参考答案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2.法律义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 3.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5.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中运用该推理之典型是判例法制度。法官审案时,将案件事实与以前类似案件的事实加以比较,从中归纳出一个比较抽象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 6.法律效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所有法律文件的效力,无论是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均具有法律效力;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浙大远程法理学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多选题 1.【第00章】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表现为() ? A 历史上,法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独立的 ? B 政治学思考的问题有可能是法理学思考的问题,但法理学思考的问题却与政治学无关 ? C 法理学与政治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 D 理学与政治学具有内在统一性 ? 多选题 2.【第00章】根据法律的认识论来划分,可以把法学分为:() ? A 应用法学 ? B 理论法学 ? C 民法学 ? D 经济分析法学 ? 多选题 3.【第00章】法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 A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学科 ? B 法学是关于法律、权利、正义的知识、技能的学问

? C 法学作为系统的学问是法律职业技能得以养成和统一的基础? D 法学是统治管理之术 ? 多选题 4.【第00章】下列属于法理学研究中采用社会调查方法的有()? A 问卷调查 ? B 参与制订《合同法》的研讨会 ? C 对某一居民小区的犯罪发生率进行调查 ? D 对1997-1998年全国法院审理的海商案件的收集和整理 ? 多选题 5.【第00章】以下哪些是法律发展的规律?() ? A 法学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 B 法学活动和法律思想取决并服务于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 ? C 法学世界观经历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变革 ? D 法学总是以本国实践为依托并吸收古今中外法律智慧而发展的

? 多选题 6.【第00章】某学者通过对该市主要物业小区的居民走访后认为,该市政府颁 布的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条例对加强物业管理,协调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发挥了积极的影响。该学者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社会效益的分析方法 ? B 比较分析的方法 ? C 逻辑分析的方法 ? D 社会调查的方法 ? 多选题 7.【第00章】以下哪些观点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法学中的自然法学派学说?() ? A 社会契约论 ? B 自由、平等、人权 ? C 天赋人权学说 ? D 社会连带关系理论 ? 多选题 8.【第00章】下列对价值分析的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在线作业答案15秋福师《法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15秋福师《法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私权利包括( ) A. 选举权 B. 行政权 C. 立法权 D. 人身权 正确答案:D 2. 在西欧中世纪,法的本质被归结为上帝意志。这种神学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院主义哲学家( ) A. 奥古斯丁 大众理财作业满分答案 B. 阿奎那 C. 杰弗逊 D. 边沁 正确答案:B 3. 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 A. 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 B. 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C. 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为 D. 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正确答案:B 4. 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 A. 本人的行为 B. 一般人的行为 C. 他人的行为 D. 违法者的行为 正确答案:A 5. 下列哪种法具有保留原始社会习惯的痕迹的特点( ) A. 奴隶制法 B. 封建制法 C. 资本主义的法 D. 任何社会的法 正确答案:A 6.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 ) A. 对世义务 B. 专属义务 C. 救济义务 D. 公义务 正确答案:B 7. 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 A.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 B.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C. 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D.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正确答案:B 8. 违法行为的构成一般必须有行为人主观上的( ) A. 故意 B. 过失 C. 故意或过失 D. 故意和过失 正确答案:C 9. 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 B. 中国法制较为落后 C. 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 D. 中国的归纳推理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正确答案:C 10. 民法法系产生的基础是( ) A. 普通法 B. 公法 C. 罗马法 D. 私法 正确答案:C ) 11. 法治的一般原则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 ) A. 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 B. 实体原则和形式原则 C. 民主原则和程序原则 D. 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 正确答案:B 12. 并未规定行为规则,而规定参照、援用其他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的法律规范称之为( ) A. 权利性规范 B. 义务性规范 C. 确定性规范 D. 准用性规范 正确答案:D 13. 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对原有的法律规范作出变更的活动称为 ( ) A. 法的创制 B. 法的认可 C. 法的修改 D. 法的废除 正确答案:C 14. 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 A. 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 B. 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 C. 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以下是整理的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 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 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 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 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 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 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 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 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完整版)法理学考试归纳总结

法的现象:是指能够经验的、凭直观的方式可以认识的法的外部联系的总和,是直观的感性对象--法本身;法的本质则是深藏于法的现象之后以至凭借直观的方式无从把握的法的内在联系,是人们对可感知的法的外部联系的真实本源的一种主观把握和理性抽象。 法的作用:概念:法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分类:1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别2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对人与社会的有益性3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作用于人于社会关系的形势与内容之别。 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形式与实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法通过其规范作用而实现其社会作用。 法的演进: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法律制度从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长期而缓慢发展的过程与路径。 法律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法律义务: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法律行为:是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因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法律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包括了法律制度的变迁、法律精神的转换、法律体系的重构等在内的法律进步过程与趋势。法律继承:不同历史类型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承和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原有法)对新法律制度(现行法)的影响,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继受。 法律移植: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移植的范围:一是外国法;二是国际法律与惯例。 法制改革: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在其社会基本属性和社会基本制度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其现行法律制度的基本属性也不根本改变的前提下,整体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在法律的时代精神、法律的运作体制、具体法律制度等方面,自我创造、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法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是法制观念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立法:特定主体依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立法体制: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关于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体制是一国立法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立法原则: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它反映立法主体在把立法指导思想同立法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什么,是执政者立法意识和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反映。 守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 执法: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法理学作业

《法理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B )。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强制性 2、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C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 3、“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出自(C )。 A、《联邦党人文集》 B、《理想国》 C、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D、《论法的精神》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根本目标是在党的哪一次大会上首次提出的?( A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D )。 A、联邦立法体制 B、复合立法体制 C、制衡立法体制 D、特色甚浓的立法体制 6、法的废止属于立法过程的(C )。 A、立法准备阶段 B、由法案到法的阶段 C、立法完善阶段 D、法律实施阶段 7、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B )。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委托性规范 D、确定性规范 8、西方首次提出法治思想的是( A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乌尔比安 D、拿破仑

9、立法体制的核心是( A )。 A、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B、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 C、立法权的载体体系和制度 D、立法主体的活动方式 10、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B )。 A、防止公民的非法行为 B、避免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C、防止党派团体的非法行为 D、意味着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时才能立法,从而保证立法的质量 11、“有法可依”的含义是指(B)。 A、有了刑法,可以依照打击刑事犯罪 B、有了民法,可以依照处理民事纠纷 C、有了经济法,可以依照解决经济案件 D、必须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逐步制定一套完备的法律,以便依法办事 12、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B )。 A、国际条约 B、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C、军事法规 D、党的政策 13、在法学著作中,一般是将普通法系的判例法与制定法来对称的,有时又把判例法称为( D )。 A、普通法 B、习惯法 C、衡平法 D、私法 14、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D )。 A、法律调整的效率 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C、法律规范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后果 15、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律为公法,凡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为私法。这是谁最先提出来的?(C ) A、保罗 B、亚里士多德 C、乌尔比安 D、亚历山大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试述法律溯及力。

《法理学》模拟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 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是否合法 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 D.是否具有社会性 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B)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D) A.授权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B)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C)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公权利和私权利 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 D.人权和公民权 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B)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一 as 一、判断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法由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三个要素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2. 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3. 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将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三种法律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4. 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具备权利能力,是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前提性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5.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有时也称“法制观念”、“法治观念”或“法制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三种。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6. 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以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法律机制。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7. 由于利益存在于不同领域,可以将利益分为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利益三种。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8. 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法律通常有溯及力。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9. 事件是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法理学(朱苏力)修正版

xx 教学大纲《法理学》 第一讲何为法律视频 1、2 一、制定法 二、习惯法 三、法理与情理 四、自然法 五、权限内的裁量 六、定义之争第二讲法律的功能及特点视频 3、4 一、功能 二、法律的功能 三、法律的特点 四、后果主义 第三讲法理学问题(法律起源于复仇) 视频 5、6

一、三种规则遵守方式 二、复仇 三、复仇的弱点? 四、复仇弱点之校正 五、制度化的复仇 六、法律的发生第四讲法律的起源(视频 7、8 一、前提条件 1. 劳动分工 2. 剩余劳动 3. 国家统一? 二、新问题 1. 代理问题 2. 信息问题 3. 意识形态问题第五讲法系问题视频 9、10 一、法系作为法理学问题 二、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特点 三、大陆法系的制度优点

四、英美法系的制度优点 五、xx 在法系上的制度选择第六讲自由主义(个体主义)视频 11、12 一、基本观点 二、自由主义的多种形态 三、法治 四、自由: 消极与积极 五、自由的限度第七讲自由主义(个体主义)视频 13、14 六、自由的责任 七、个人主义 八、自由主义的发生九、自由主义对法律的贡献 十、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难题第八讲社群主义法理学视频 15、16 一、针对的问题(背景)

二、什么是社群 三、主要观点与主张 四、社群主义的理论困境 五、社群主义法学的实践难题 六、xx 的社群主义问题第九讲xx 法理学视频 17、18 一、问题 二、被遗忘的xx 三、现代民族国家的xx 问题 四、人治到法治 五、法理学 xx 的经验第十讲xx 问题视频 19、20 一、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 xx 问题二、xx 之后(从人治到法 治) 1. 魅力型政治(人治) 2. 传统型政治(法治) 3. 法理型政治(法治)

法理学作业

法理学作业 1、法理学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法理学的调整对象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任何法律都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部门就是以度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作为依据来划分一部法律属于何一法律部门的,因为这种调整社会关系内容的决定着法律规范的性质。 2、如何理解法的溯及力? 法的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法律应当具有普遍性和可预测性,人们根据法律从事一定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法律溯及既往,就是以今天的规则要求昨天的行为,就等于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 败诉者将不是因为他违反了他已有的某个义务,而是因为他违反了一个事后才创造出来的新义务而受到惩罚,这是不公正的。但是,法律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法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 3、为什么说法产生于阶级社会?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只有统治阶级才能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把本阶级意志作为国家意志表现出来,迫使全体 社会成员一致遵守.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法律与其他体现统治阶级意 志的意识形态不同,它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国家通过法律来调 整社会关系,把人们的行为纳入统治阶级规定的轨道,引导人们按照统治阶级 规定的方向去行为,在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活动,使社会朝着符合统治阶级利益 和意志的方向去发展.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他们共同组成了法律 的天平,只要对任何一方面有所偏差,不平等就会出现。不平等的法律对任何 人,对社会都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法产生于阶级社会。 (2)当人们从个体走向集体的时候,社会就由此产生。人类作为群体继续的发展,社会关系的不断复杂,原始的简单的思维就不再适用。在懵懂的时期,人类就 有了简单的法律精神,在成文法出现之前,人们就有了习惯法。顾名思义,习 惯法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社会习惯为基础的法律。在成文 法之前,人们的习惯法通常是口头的表述,或者用社会道德加以约束。因为这 种方式的约束具有不确定性,久而久之它所产生的问题也就不断凸显。从而推 动成文法的产生。 4、什么是法?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a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b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c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d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2)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参考资料(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 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是否合法 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 D.是否具有社会性 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 A.授权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公权利和私权利 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 D.人权和公民权 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10.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 A.物 B.人身 C.精神财富 D.行为结果 1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A.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D。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解释 12.下列哪种行为在我国法律实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B.纪检、监察部门对某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C.法院对某检察官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 D.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 A.文义解释 B.历史解释 C.体系解释 D.目的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的本质是与法的现象相对而言的一个范畴 B.中外的思想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法的本质的学说,因此,法的本质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答案 C.法的本质是通过法的现象逐渐认识的 D.法的本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主客观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2.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说法有() A.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并不关心行为主体的思想 B.法律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 C.对法律而言,行为主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行为才是唯一的标准 D.法律作用的直接对象是人们的行为 3.法律具有国家性,这意味着() A.法是以国家名义创制的,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B.法律在一国主权所及范围内普遍有效 C.法律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D.法律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4.下列有关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