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氮族元素第一轮复习

氮族元素第一轮复习

氮族元素第一轮复习
氮族元素第一轮复习

氮族元素复习

第一节氮和磷

【考点解读】

1.氮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氮气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3.氮氧化物的性质、相互转化、用途及对环境的污染

4、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及用途

【学习指导】

氮族元素性质变化没有卤族元素性质变化明显,最好通过核外电子排布分析其存在价态,每种价态所对应物质,这样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础与疑难突破】

1.氮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1)相似性

①最外层都有5个电子,电子构型为ns2 np3,化合价主要有-3、+3和+5。

②气态氢化物的通式:RH3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

(2)递变性原子结构的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化学性质的递变性:①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N、P、As为非金属,Sb、Bi为金属。

②单质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③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NH3>P H3>AsH3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减弱:HNO3>H3PO4>H3 AsO4

(3)氮族与同周期比较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PO4<H2SO4<HCIO4

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PH3<H2S<HCI

2.氮气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1)结构:电子式:,结构式:。

(2)化学性质:氮气(N≡N)的结构非常稳定,所以化学性质很稳定。但要注意,N2一旦吸收能量变为N原子则性质较活泼。

+3H22NH3(氧化性)人工固氮N2+3Mg Mg3N2

N

Mg3N2+6H2O=3Mg(OH)2+2NH3↑

N2+O22NO(还原性)自然固氮

例1:氮气与其他单质化合一般需要高温,有时还需高压等条件,但金属锂在常温、常压下就能

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这是因为()

①此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②此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

③此反应可能是氮分子不必先分解成为原子④此反应前可能氮分子先分解成为原子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氮分子中存在N≡N,键能很大,非常牢固,通常情况下很难断裂N≡N键成为氮原子与其

他物质反应,如果氮分子能与这种物质容易反应,只可能是氮分子不必先分解为氮原子这种情况;另外化学反应中放热反应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综上所述正确选项应为C 选项 3.氮氧化物的性质、相互转化、用途及对环境的污染 氮的氧化物 N 2O NO N 2O 3 NO 2(N 2O 4) N 2O 5 (1)一氧化氮

NO 是一种无色的有毒的不溶于水的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2NO + O 2 == 2NO 2

(2)二氧化氮:NO 2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强氧化性。溶于水跟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 2+H 2O=2HNO 3+NO ;与N 2O 4(无色)可相互转化:2NO 2 (红棕色) N 2O 4(无色)

(3)NO 2和Br 2(气)的鉴别

NO 2和溴蒸气在性质上的相似之处:①均有氧化性 ②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 ③能与碱溶液反应 ④鉴别两者不能用淀粉KI 试纸、碱溶液等。

例2:将20ml 充满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变为10ml ,求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 2 各占多少毫升?

答案:设原混合气体中含NO 2 xml ,则含NO (20-x )ml 3NO 2+H 2O=2HNO 3+NO 3 1

x y 3/x=1/y 解之得:y=x/3

由题意得:(20-x )+x/3=10 解得x=15ml 则原NO 的体积 20-15=5ml 基本反应 :(1) 2NO+O 2=2NO 2(2)3NO 2+H 2O=2HNO 3+NO

(3)4NO 2+O 2+2H 2O=4HNO 3 (4)4NO+3O 2+2H 2O=4HNO 3 4、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及用途 (2)磷的化学性质 两种磷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在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①与氧的反应:P + 5O2=2P2O5 (冒白烟)

②与氯气的反应:2P + 3Cl2(

不足)=2PCl3

(液体)2P + 5Cl2 (足量)=2PCl5(固体)产生白色的烟雾。

(3)磷的化合物

①五氧化二磷(P2O5)物性:白色固体,有强的吸水性,作干燥剂。

化性:P2O5 + H2O(冷水)=2HPO3(剧毒)P2O5 + 3H2O(热水)=2H3PO4(无毒)

②磷酸(H3PO4)物性:浓H3PO4无色黏稠夜体,不挥发。

化性:H3PO4是一种三元中强酸,具有酸的同性;高沸点非氧化性酸(制HI、HBr还原性、挥发性酸):

磷酸比硝酸稳定,不易分解。

③磷酸盐种类:可形成三种盐,正盐,一氢盐、二氢盐。

溶解性按正盐、一氢盐、二氢盐依次渐增。其钠或钾盐水解,其二氢盐呈微酸性,一氢盐微碱性,正盐碱性较强。H2PO4-、HPO42-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

【检测提升】

[基础过关]

1、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结构属于正四面体的是()

A.氨分子B.铵根离子C.白磷分子D.红磷

2、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常含有少量氮气和氧气,为了除去氮气和氧气,可把气体通过()。

A.灼热的镁条B.灼热的铜丝C.浓H2ASO4D.一氧化氮

3、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B.闪电时N2转化为NO

C.合成氨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4、下列用途中,应用了氮气不活泼性质的是()。

A.金属焊接时保护气,和氩气混合充填灯泡B.用于合成氨气

C.工业上以氮气为原料之一制硝酸D.保护粮食和水果

[能力提升]

5、(2011年江苏高考试题)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最多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1mol Y2X2含有 键的数目为。

(2)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3)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的这种

氧化物的分子式是。

(4)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

是,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 n WCl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B、C 2、A 3、C 4、AD

5、(1)sp杂化3mol或3×6.2×10 个(2)NH 分子存在氢键(3)N

2

O (4)CuCl CuCI+2HCl=====H2CuCl3 (或CuCl+2HCI=====H2[CuCl3]

第二节氨铵盐

【考点解读】

1、氨气分子的结构、氨气的性质和用途

2、NH3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3、铵盐的性质和NH4+的检验

【学习指导】

通过对氨气的学习,掌握学习气体制备、储存、收集、除杂的方法;另外对物质检验时,可以让其转化为气体、难溶物、特殊物质等方法。

【基础与疑难突破】

(一)、氨气分子的结构、氨气的性质和用途

⑴分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三角锥型

⑵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形成喷泉。

1、喷泉实验

(1)喷泉实验的原理是:烧瓶内压强与外界压强存在较大的压强差。

(2)能发生喷泉实验的物质:(A) NH3、HCl、HBr、HI和H2O (B) CO2、SO2、CI2等和NaOH溶液

(3)喷泉实验的途径:①减少“上瓶”的压强②增加“下瓶”的压强

(4)喷泉实验的延伸:①尾气处理(防倒吸装置) ②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计算:1 \ 22.4 2、化学性质:

+H2O NH3·H2O NH4++OH―氨水中的成分:分子:NH3、

(1)碱性①与水反应:NH

H2O、NH3·H2O

离子:NH4+、OH-、H+

液氨、氨水、一水合氨的区别:氨水是混合物,是氨气的水溶液,其溶质是一水合氨,溶剂是水。还含有NH4+,H+,OH-等离子。一水合氨是纯净物,化学式为NH3.H2O ;液氨是指温度在-33℃情况下的单质氨。

②跟酸作用生成铵盐:H++NH3 = NH4+NH3+HCl=NH4Cl(白烟)2NH3+H2SO4=(NH4)2SO4

③与CO2反应:NH3+CO2+H2O == NH4HCO3NH3 +CO2 +H2O+NaCl=NH4Cl+NaHCO3↓(候氏制碱法)

(2)具有还原性:4NH3+5O2 =4NO+6H2O 4NH3+6NO=5N2+6H2O 8NH3+3Cl2=6NH4Cl +N2

(3)与盐反应(Al3+、Fe2+、Fe3+、Mg2+等)

NH3·H2O+Al2(SO4)== 3NH3·H2O+Al3+=Al(OH)3↓+3NH4+

二、NH3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1)NH3的实验室制法

①药品:氯化铵晶体、熟石灰固体

②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③装置:固+固,加热型(与O2的发生装置相同)

④干燥:用碱石灰(CaO 与NaOH固体混合物)

⑤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⑥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现象是变蓝,或用沾有浓HCl 的玻璃棒接近瓶口有白烟。 ⑦棉花团的作用:防止与空气形成对流,提高集气速度和纯度。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他方法

①加热浓氨水法 NH 3·H 2O==NH 3↑+H 2O 。

②浓氨水加碱石灰法:碱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增大OH -浓度平衡向左移动。 (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注意事项

(1)铵盐不能用硝酸按和碳酸按;Ca(OH)2不能用NaOH 代替。

(2) 因氨极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仪器必须干燥。 (3)干燥剂不能用浓H 2SO 4、P 2O 5、CaCI 2(CaCI 2.

8 H 2O ) (4)工业制NH 3 :

H 2的来源:水煤气

(5)关于氨水的几个问题

①氨气或液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的密度比水小,并且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计算氨水浓度时,溶质是NH 3,而不是NH 3?H 2O 。 ②在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氨水显弱碱性,具有碱的通性。氨水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的存在。 ③氨水是混合物,溶液中存在微粒有:

三种分子:NH 3?H 2O 、NH 3、H 2O

三种离子:NH 4+、OH —、及少量H +

④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但电解质是NH 3?H 2O 而不是NH 3。

⑤氨水是很好的沉淀剂,可使多种阳离子:Mg 2+、Fe 3+、Al 3+、Ag +、Cu 2+

等生成沉淀。其中AgOH 、

(或Ag 2O )、Cu (O H)2 等沉淀遇过量的氨水会生成络离子而溶解。如:

Al 3++3 NH 3?H 2O=A l(O H)3↓ +3NH 4+ Ag ++ NH 3?H 2O=AgOH+NH 4+ 2AgOH=Ag 2O+H 2O Ag 2O +4 NH 3?H 2O=2[Ag(NH 3)2]+ +2OH ―+3H 2O

利用此性质在实验室中用氨水制取A l(O H)3 和银氨溶液。 ⑥涉及氨水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氨水作反应物,用分子式NH 3?H 2O 表示。

2、生成氨水时,如使用的反应物为浓溶液或在加热条件下,用下式表示:NH 4+

+OH ―

NH 3

↑+H 2O

3、生成氨水时,如使用的反应物为稀溶液,用下式表示:NH 4+

+OH ― =

NH 3·H 2O

三、铵盐的性质和NH 4+的检验

1、物理性质:氨盐均是离子晶体,离子化合物,均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NH 4Cl =NH 3↑+HCl↑ (NH 3+HCl=NH 4Cl) (假升华现象)NH 4HCO 3 =NH 3↑+H 2O+CO 2↑

但NH 4NO 3,(NH 4)2SO 4受热分解产物复杂,NH 4NO 3加热或撞击易爆炸。 (2)氨盐与碱反应时,溶液较稀生成一水合氨;溶液较浓或加热生成氨气

(NH 4)2SO 4+Ba(OH)2==2NH 3↑+ 2H 2O + BaSO 4↓

(3)氨盐的检验:铵盐与碱共热可产生氨气,作为检验铵离子的方法:跟强碱溶液作用,加热能产

生使润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放出。

(4) 铵盐的分解规律

1.不稳定性酸的铵盐分解产物为NH 3和酸酐及水。如NH 4HCO 3 NH 3+CO 2+H 2O

2.挥发性酸对应的铵盐产物为NH 3和相应酸。如 NH 4Cl NH 3

+HCl (3)氧化性酸的铵盐分解产物不附合上述规律。如NH 4NO 3和(NH 4)2SO 4(因HNO 3和H 2SO 4

有N 2+3H 2 2NH 3

铁触煤,500℃

20—50大气压

△ △

点燃 催化剂

强氧化性,NH 3在加热时有还原性

【检测提升】

[基础过关]

1、氢化铵(NH 4H )与NH 4Cl 结构相似,NH 4H 和水反应有H 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H 4H 溶于水时,NH 4H 是氧化剂 B .NH 4H 溶于水后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 .NH 4H 为离子化合物 D .NH 4H 固体溶于水有两种气体生成

2、向一试管中用排空气法充入一定量气体后进 行如右图的实验:

(1)向度管中充入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 式),理由是__________,滴入的指示剂是___ 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3、 下列关系图中,A 是一种正盐,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 是酸,当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删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__________,Y 是__________,Z 是_____________。

(2)当X 是强酸时,A 、B 、C 、D 、E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E 是_______________。 (3)当X 是强碱时,A 、B 、C 、D 、E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E 是_______________。 (4)写出X 在两种情况下,B →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X 是强碱时,写出E 的稀溶液与铜片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B

2、(1)NH 3,)(3

NH ρ)< )(空气ρ,酚酞

3、(1)(NH 4)2S ,O 2,H 2O (2)H 2SO 4 (3)HNO 3

(4)2H 2S+O 2 S+2H 2O 4NH 3+5O 2 4NO+6H 2O

(5)3Cu+8H ++2NO 3—===3Cu 2++2NO ↑+4H 2O

第三节硝酸

【考点解读】

1、硝酸的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用途

2、硝酸盐的性质及NO3―的检验

3、运用电子守恒法计算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学习指导】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定要会应用守恒的方法进行计算,在硝酸和硫酸混合时与金属反应时,要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基础与疑难突破】

一、硝酸的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用途

1、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硝酸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

98%的硝酸称为“发烟硝酸”,69%的硝酸称为浓硝酸。任意比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HNO3 == H++NO3―)

①与指示剂作用,浓硝酸与石蕊试液变红,加热褪色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H2。

③与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比较与CuO、FeO的反应:

④与盐反应:比较与Na2CO3、Na2SO3的反应

⑵氧化性氧化能力:浓HNO3 > 稀HNO3,所以硝酸发生化学反应时要特别关注H+的浓度。

①与金属反应:

反应规律: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复杂,一般浓硝酸还原为NO2;稀硝酸还原为NO;与金属反应硝酸既起氧化剂的作用,又起酸的作用。金属越活泼,N还原的价态越低,可使HNO3还原为N2O、N2或NH3。

A.几乎和所有金属反应(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

B.铁、铝遇冷浓HNO3发生钝化,其原因是在铁、铝表面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C.Cu等较不活泼的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得到NO2,与稀HNO3反应得NO,可以以此反应制NO2和NO气体。

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D.Mg、Zn、Fe等较活泼的金属与稀HNO3反应根据稀HNO3的浓度不同可得NO、N2O、N2、NH4NO3等不同产物。4Zn+10HNO3(较稀)=4Zn(NO3)2+N2O↑+5H2O

4Zn+10HNO3(极稀)=4Zn(NO3)2+NH4NO3+3H2O

E.硝酸与变价金属(如Fe)反应,根据硝酸的量的多少分别得到低价、高价或两种价态共存的混合物。

F.与还原剂Fe2+、I-、S2-、SO32-的反应(即Fe2+、I-、S2-、SO32-在酸性中与NO3─不共存)3Fe2+ + 4H+ + NO3-== 3Fe3++ NO↑+ 2H2O 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G.与非金属反应:一般浓HNO3被还原为NO2,稀HNO3被还原为NO,非金属常被氧化为最高价含氧酸或高价氧化物:C+4HNO3(浓)=CO2↑+ 4N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H.王水的氧化性最强,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比为1 :3的混合物。

⑶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

4HNO 3========4NO 2↑+O 2↑+2H 2O (说明系数与NO 2溶于水的相同)硝酸的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

4、与有机物的反应(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硝基苯、三硝基甲苯的制取 酯化反应:硝酸乙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 与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作用,呈黄色。 二、硝酸盐的性质及NO 3―

的检验

1、硝酸盐极易溶于水,所以溶液中硝酸根不与其他阳离子反应。

2、硝酸盐的典型的化学性质是热分解,在加热时都能分解,并有氧气放出,因此硝酸盐在高温时可作氧化剂。2Cu(NO 3)2 = 2CuO+4NO 2↑+O 2↑

3、硝酸(HNO 3 )、硝酸盐(NO 3-)的检验(鉴定、鉴别) 操作: HNO 3 、NO 3-

(aq) △ 有红棕色的气体(NO 2)生成

原理:Cu +2NO 3-(浓)+4H += Cu 2+

+2NO 2↑+2H 2O

或 3Cu +2NO 3-(稀)+8H +=3Cu 2++2NO↑+4H 2O 2NO +O 2 = 2NO 2↑(红棕色)

重点一、铜和硝酸反应的实验 1、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结束时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 _。 H 2SO 4提供H +

,NO 3-继续与Cu 发生3Cu + 8H +

+2NO 3-

= 3Cu 2+

+ 2NO↑+ 4H 2O 重点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3Cu + 8HNO 3(稀) = 3Cu(NO 3)2 + 2NO↑+ 4H 2O Cu + 4HNO 3(浓) = Cu(NO 3)2 + 2NO 2↑ + 2H 2O ①电子守恒: 浓HNO 3 : n(氧化剂)=n(酸性介质) 稀HNO 3 : 1/4 硝酸被还原

②元素守恒: n(总HNO 3)=n(氧化剂)+n(酸介质)+n(余) n(总HNO 3)=n(气体) + 2×n(Cu 2+) +n(余) ③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 3Cu + 8H ++2NO 3- = 3Cu 2++ 2NO↑+ 4H 2O

例1.1.92gCu 投入到一定量浓HNO 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休颜色由深变成浅(不考虑2NO 2 N 2O 4),共收集到672mL 气体(标况),通入一定体积的O 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求通入O 2的体积(标况)。

解析:该题若按常规方法做还相当复杂,我们可换一种视角去观察,不追究具体过程,只关注 HNO 3总结果消耗,根据电子守恒得Cu 失电子数==O 2得电子数

64

92.1×2=

4

.22v ×4 v=336(mL)

答:应通入O 2336 mL

重点三 高中化学中的连续氧化

1.氮族元素的连续氧化 2.氧族元素的连续氧化 3.碳族元素的连续氧化 4.碱金属的连续氧化 Na → Na 2O → Na 2O 2

5.有机物的连续氧化 CH 3CH 2OH → CH 3CHO → CH 3COOH 重点四 六种物质的检验

△ 或光照

Cu

浓硫酸

△ △ 由于A(g)与Na 2O 2反应且有气体D 生成,故可推得A 应为CO 2而不是SO 2,否则由于发生反应: SO 2+Na 2O 2===Na 2SO 4而无气体生成。

另外1molx 固体,生成A 、B 、C 各为1mol ,说明它为NH 4HCO 3而不是(NH 4)2CO 3。

NH 4HCO 3 NH 3↑+CO 2↑+H 2O (NH 4)2

CO 3

2NH 3

↑+CO 2

↑+H 2

O

再综合整个框图信息可知:

X —NH 4HCO 3,A —CO 2, B —H 2O ,C —NH 3 , D —O 2,E —NO ,F —NO 2,G —HNO 3

【检测提升】

[基础过关]

1、相同湿度和压强的条件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有NH 3、HCl 、NO 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中溶液未扩散到水槽里)(面 )

A .1 :1 :1

B .2 :2 :3

C .3:3 :2

D .2 :2 :1

2.下列各组气体①NO 2+NO 、②NO 2+O 2、③NH 3+N 2、④NO+N 2等体积混合,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在足量的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 1、h 2、h 3、h 4。下列高度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 .h 2>h 3>h 1>h 4

B .h 3>h 2>h 1>h 4

C .h 1=h 2=h 3=h 4

D .h 1>h 2>h 3>h 4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能直接相互转变的是( )

A .NH 3、NO

B .O 2、F 2

C .NO 、NO 2

D .H 2S 、SO 2

4.铜与1mol/L 的硝酸反应,如果NO

3浓度下降0.2mol/L ,则溶液中[H +]同时下降( )

A .0.2mol/L

B .0.4mol/L

C .0.6mol/L

D .0.8mol/L

5.25.6mgCu 与含有1.4×10—3molHNO 3的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 .7.84mL

B .13.44mL

C .15.68mL

D .17.92mL [能力提升]

6、(2011年全国Ⅰ卷节选)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0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A 3.C 4.D 5.B

6、①Ⅰ

③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有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 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1.氮和磷 [氮族元素]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1Sb)、铋(83Bi)五种元素.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代表元素为氮和磷. [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个;②主要化合价:氮有-3、+1、+2、+3、+4、+5价;磷和砷有-3、+3、+5价;锑、铋有+3、+5价. (2)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N2P As Sb Bi 颜色无色白磷:白色或黄色 红磷:红棕色 灰砷:灰 色 银白色 银白色或微 显红色 状态气体固体固体固体固体 密度 逐渐增大 熔点、沸点先按N2、P、As的顺序逐渐升高,而后按Sb、Bi的顺序逐渐降低 [氮气]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N2 +3H22NH3 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 O22NO 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 (5)氮气的用途: ①合成氨,制硝酸;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考试的化学试题,可发现其难度并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覆盖全面的特点。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

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页 1 第 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

最新-2018年上学期高二优化训练化学:第一章氮族元素B卷(附答案) 精品

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二) 第一章氮族元素(B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P 31 Cl 35.5 Cu 64 S 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解析:铜锌合金也称黄铜,其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密度比黄金小,因其含有锌单质,放入硝酸、盐酸中都能反应,而黄金不与硝酸、盐酸反应。 答案:D 2.将下列固体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冷却后又凝集为原来物质的是 A.碘片 B.氯化铵 C.碘化铵 D.碳酸钠 解析:碘片有升华的性质,但在升华过程中没发生化学变化;氯化铵受热分解成NH3和HCl气体,冷却后两气体又结合成NH4Cl;碘化铵受热也分解,但分解产物HI能再分解为H2和I2,冷却后得不到碘化铵。 答案:B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的侦察小分队发现了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而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工厂,上级要求在三天内必须炸掉它,结果他们用十多只涂有化学试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试剂是 A.浓HNO3 B. KMnO4和H2SO4 C.黑火药和炸药 D.白磷和CS2溶液 解析:利用了白磷可溶于CS2及CS2易挥发、白磷易自燃的性质,从而引爆军火工厂。 答案:D 4.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2 B.NO C.O2 D.Cl2 解析:NO能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且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B 5.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N2→NH3 B.N2→NO2 C.NH3→NO D.NO2→HNO3 解析:根据氮气的性质可知B选项中的变化不能一步实现。 答案:B 6.为除去镀在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盐酸 解析:稀硝酸既能溶解铜,也能溶解铝,不符合要求。浓硝酸在常温下可溶解铜,不能溶解铝,符合要求。浓硫酸在常温下既不能溶解铜,也不能溶解铝;在加热条件下既能溶解铜,也能溶解铝,不符合要求。浓盐酸不能溶解铜,能溶解铝,不符合要求。 答案:B 7.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不要求干燥的是 A.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加热制NH3的大试管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 C.氯化钠与浓H2SO4混合制HCl气体的烧瓶

2020年高考备考方案

2020年高考备考方案 语文 2020一轮复习规划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针对以上内容,在2020年语文考试的第一轮复习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知识系统。这有利于同学们明确复习的目标,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并在答题时更好的寻找解题依据。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和文言文知识系统等。而小系统就是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第一轮复习时要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2.要注重利用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中的主干就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像一些文言文、诗歌、文学常识等就是完全考查教材中的内容。而对教材加以熟悉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3.要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调整心态。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就要求学生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不能因

为短期内成绩没有提高而放弃。只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学习时多加些细心和耐心,成绩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 4.语文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要根据不同的题型做专项训练,这种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更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进行整合练习,这样做会事半功倍。 总之,第一轮复习需要同学们投入大量的时间,不断积累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相信同学们只有更加耐心、细心的了解教材,大量训练,勤于思考总结,才能更快的提高成绩,并为后面的几轮复习打好基础。 数学 2020一轮复习规划 1.拓实基础,强化通性通法 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复习,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 2.认真阅读考试说明,减少无用功 在平时练习或进行考试时,要注意培养考试心境,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认真对考试说明进行领会,并要按要求去做,对照说明后的题例,体会说明对知识点是如何考查的,了解说明对每个知识的要求,千万

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氮族元素》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氮族元素 .氮和磷 [氮族元素]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1Sb)、铋(83Bi)五种元素.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代表元素为氮和磷. [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1)相似性: 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个; ②主要化合价:氮有-3、+1、+2、+3、+4、+5价;磷和砷有-3、+3、+5价;锑、铋有+3、+5价. (2)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N2P As Sb Bi 颜色无色白磷:白色 或黄色 红磷:红棕 色 灰砷:灰色银白色 银白色或微 显红色 状态气体固体固体固体固体 密度 逐渐增大 熔点、沸点先按N2、P、As的顺序逐渐升高,而后按Sb、Bi的顺序逐渐降低 [氮气]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N2 +3H22NH3 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 O22NO 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 (5)氮气的用途:

高考一轮复习各科复习技巧

高考一轮复习各科复习技巧三轮能否把握好一轮复习影响到你的接下来二、一轮复习可以说至关重要,让那么各科应该如何进行一轮复习呢,所以一轮复习一定要把握好,复习情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年《考试大纲》要求,高考语文科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2017根据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考试内容分为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年语文考试的第一轮复习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2018针对以上内容,在点:、理清知识系统。这有利于同学们明确复习的目标,从而形成知识网络,1 词及短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并在答题时更好的寻找解题依据。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分而小系统就是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写作知识系统和文言文知识系统等。第一轮复习时要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意义或用法。类、联系起来。、要注重利用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中的主干就是高考考查 2 的核心。像一些文言文、诗歌、文学常识等就是完全考查教材中的内容。

而对教材加以熟悉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要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调整心态。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 3 不能因为短期内成绩没这就要求学生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成绩的提高就学习时多加些细心和耐心,只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有提高而放弃。会指日可待。、语文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 4 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要根据不同的题型做专项训练,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更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的解这种训练更加有针对性,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进行整合练习,这样做会事半功倍。不断积累基础知识和解题方第一轮复习需要同学们投入大量的时间,总之,法,相信同学们只有更加耐心、细心的了解教材,大量训练,勤于思考总结,才能更快的提高成绩,并为后面的几轮复习打好基础。数学强化通性通法,、拓实基础1 ,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复习.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还要深刻理,不但要会做,对教材中的练习题,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制范围 . 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 [原人教版] 1-2章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火药的成份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并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此时发生的反应为:5KClO3 + 6P == 3P2O5 +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15mol电子 B.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6 C.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为白色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水分,部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D.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所以在此火药中可以用白磷代替红磷 2.德国科学家日前利用卫星数据和一种先进的仪器,绘制了一幅地球上空二氧化氮的分布图。从科学家绘制的二氧化氮分布图看,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浓度很高。近几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其原因是这些地区的:()A.硝酸工业发达B.雷雨天气较多 C.燃料以煤为主D.机动车辆过多 3.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 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NO 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 x反应 D.NO 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4 在热的浓硝酸中加入铜粉和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A.Fe2+B.Fe3+C.Fe2+、Fe3+D.Fe3+、Cu2+ 5.实验室里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仪器,该仪器为两头密封的玻璃管,中间带有一根玻璃短柄。

氮族元素知识结构图

氮族元素知识结构图 一.氮族元素的通性 (一)基本性质(价电子构型,主要氧化数,半径,第一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第二周期的特殊性),次周期性(原因)) (二)氮和磷的成键情况(氮氮键,磷磷键的比较,单键与三键) 二.氮族元素单质 (一)氮气 A.物性 B.分子结构 (1)价键理论(VB) (2)分子轨道理论(MO)(对比氮与氧,分子轨道能级次序) C.氮气的化学性质 (1)保护气体与化学活泼性 (2)固氮工程(原因) 三.磷 (一)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黄磷),红磷,黑磷(结构,空间构型)) (二)强还原性(能量转化的特殊形式,工业制火柴,置换重金属离子)(三)在在热碱溶液中歧化 四.砷、锑、铋 (一)结构 A.砷(黄砷(分子晶体)、灰砷(金属晶体层状)) B.锑(黄锑(分子晶体),灰锑(金属晶体层状)) C.铋(金属晶体,(层状)) D.存在形式(硫化物) 五.氮族元素氢化物 (一)主要氢化物的比较(成键轨道的区别) A.还原性(酸性,碱性)AsH3>SbH3>PH3>NH3 (二)氨及其衍生物 A.氨(分子结构与水的比较) (1)化学性质 《1》强还原性(利用图像分析) 《2》Lewis碱性(络合作用) 《3》液氨的自偶电离(导电性,溶解性) *补充知识点:金属液氨溶液(导电性,高浓度的强还原性,产生电子的试剂)《4》取代反应(两种类型:氨中的氢被取代;氨解反应 B.铵盐(酸性,热稳定性,还原性) (1)水解 (2)鉴定(与碱共热,强氧化性的酸的铵盐受热分解) (3)热分解分为三种类型 C.氨的衍生物 (1)联氨,羟氨氧化还原性的比较(看图分析) (2)联氨,羟氨的结构与状态 (3)氨,联氨,羟氨的酸碱性碱性:NH3 >N2H4 >NH2OH (4)联氨(肼)(制备,弱碱性,配位作用,氧化还原性)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 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 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强化记忆,为高考(微博)取胜做好 基础保证。 2.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有针对 性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广东卷化学考题风格是考核 基础重视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干知识上。这二十几天要高度重 视选择题训练,稳拿基础分;四个大题中力争有机题、原理化学反应 题不失分,重视实验能力、新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 问题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训练。实验探究和基本计 算能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地方,在最后的阶段可重点做几个实 验(如摩尔盐的制备、物质分离、离子检验、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全程完成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答好实验题。 3.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学会把握时间, 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特别是多练中等题,做一些难度适 中的化学高考套题,有利于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到了真 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取得应有的成绩。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化学复习要把握学习的“序”

在化学复习中应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础后能力,先个别后一般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学习,逐步加深,控制难度,适度练习,侧重习题的演变和扩展,锻炼灵活处理 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化学复习要把握几新 1.形式新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如欣赏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了解故事情节,则看两三遍后就会索然无味, 若我们第二遍研究电影的表演艺术,第三遍研究电影的外景选择, 第四遍研究电影的服装设计,这样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样,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采用对比的方法, 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如能 净水的物质有哪些,延伸出ClO2、Na2FeO4等。 2.感悟新 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最后落实到“怎么做”,学以致用,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以(CH3COO)2Pb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总结新 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织成一张网。如: 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 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 H2SO4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 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不论从形式、过程、结果都体现了创新。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笔记整理(新人教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笔记整理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3)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3) (一)物质的组成 (3) (二)物质的分类 (4)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四)氧化还原反应 (5) (五)离子反应 (6) (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7) (七)物质的量 (7) (八)溶液和胶体 (8) (九)原子组成与结构 (9) (十)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变化规律 (10) (十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0) (十二)化学平衡 (11) (十三)电离平衡 (12) 第二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 (14) 概述 (14) (一)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 (15) (二)卤族元素 (15) (三)氧族元素 (16) (四)氮族元素 (16) (五)碳族元素 (17) (六)碱金属 (18) (七)几种重要的金属 (18) 第三部分有机化学基础 (20) (一)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20) (二) 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21) (三)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21) (四) 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 (22) (五)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22) (七) 蛋白质 (23) 第四部分化学实验 (24) (一)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4) (二) 仪器的装配和拆卸 (24) (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25) (四)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26)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1、整体性原则: ——学会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 2、守恒意识: ——三大守恒内容:①质量守恒;②电荷守恒;③得失电子守恒 3、平衡意识: ——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 4、合理性原则 ——要学会运用常识、常理解题,要学会识别社会常理。杜绝不合逻辑的常识性错误 5、绿色化学思想 ——①原子经济性;②杜绝污染源 6、组成分析 ——组合与拆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组成变化 7、特征反应(关注典型反应)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题眼、关键字 8、具体化 ——可使问题意外地简单 一、化学知识体系网络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 1、分子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能独立存在的微粒,它保持着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距离;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物理变化是分子

高二化学《氮族元素》测验题答案

高二化学《氮族元素》单元测验试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成绩 第I 卷(6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 A .CO 2、碳氢化合物 B .NO 和NO 2 C .SO 2 D.氟氯烃 2、下列关于氮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最外层均有5个电子,最高价均为+5价 B 、非金属性比同周期的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弱 C 、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氧族元素、卤族元素小 D 、稳定性:NH 3 > PH 3 3、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且能维持含量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 .氮分子结构稳定 B .氮气难溶于水 C .氮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 .氮气比空气轻 4、下列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H SO H SO 2423和 B. 红磷和白磷 C. H O D O 22和 D. O O 18 8168和 5、将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发现氧化铜变红色,此外还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这种气体估计应是( ) A. O 2 B. H O 2 C. NO D. N 2 6、在8363242NH Cl NH Cl N +=+反应中,若有1023.g NH 被氧化,则反应用去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A. 5.04L B. 6.72L C. 20.16L D. 40.32L 7、有一种盐A 和KOH 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B 经过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到 酸C ,B 和C 反应又可以生成A ,则A 是 ( ) A .NH 4Cl B .(NH 4)2SO 4 C .NH 4NO 3 D .NH 4HCO 3 8、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 1铜与浓硝酸反应;○2铜与稀硝酸反应;○3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 ,CuO 再与稀硝酸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所消耗的硝酸的量:①>②>③ B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 C .因铜与浓硝酸作用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① D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

高中化学推断题必备知识点梳理

高中化学推断题—必备知识点梳理 一、位置与结构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 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 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 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 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 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 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 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 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 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 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 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3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3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 3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 3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3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 二、含量与物理性质 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氮族元素 第五节 硝酸硝酸盐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第五节 硝酸硝酸盐 一、选择题 1.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2N 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4∶ B .15∶ C .23∶ D .25∶ 解答:本题考查锌与稀硝酸反应产物的判断。 解:设2molZn 参与反应,因Zn 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322molZn NO ,显然生成的 ()322molZn NO 中含有34molNO - ,这部分3NO -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32(Zn)(HNO )4n n ?=?,则被还原的3(HNO )1mol n =,所以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 的物质的量之比14=∶。 本题答案为选项A 。 2.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被氧化,化合价降低是被还原。 ①大气固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②硝酸银分解,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不变,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 本题答案为选项A 。 3.将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解答:本题考查硝酸的性质。 解:铜片与浓、稀3H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3Cu 4HNO +(浓)32Cu(NO )??→+ 222NO 2H O ↑+,33Cu 8HNO +(稀)3223Cu(NO )2NO 4H O ??→+↑+。 因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选项A 错;又因2NO 为红棕色,NO 为无色,所以选项C 错;因两种酸都过量,铜完全溶解,所以转移电子数相等,选项D 错;由化学方程式不难看出,同质量的铜消耗浓3HNO 多,故选项B 正确。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4.镁完全溶解于一定量浓硝酸中反应得到溶液A 和2NO 、24N O 、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22.24LO (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正好完全被水吸收。若向所得溶液A 中加入NaOH

氮族元素

氮族元素 【重点难点归纳】 重点氮族元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难点氮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本节需掌握的知识点①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点。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③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间的关系。 【知识点精析】 1.氮族元素 (1)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氮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VA族,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五种元素。 (2)原子结构: ①相同点:最外层都有5个电子(决定了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具有某些相似性)。 ②不同点:核电荷数不同;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决定了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性质上具有递变性和差异性)。 2.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①最外电子层均为5个电子,能结合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②氮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通式为R 2O 5。 ③氮族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为-3价;气态氢化物的分子通式为RH 3 。 ④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通式为HRO 3或H 3 RO 4 。 注意锑、铋为金属,无负价。 (2)递变性: ①单质:非金属→金属。 ②元素:非金属性N>P>As;金属性Sb>Bi。 ③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 3>PH 3 >AsH 3 。 ④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 3>H 3 PO 4 >H 3 AsO 4 >H 3 SbO 4 。 【解题方法指导】 [例1]关于氮和磷两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它们的最高正价都是+5价 B.氮的非金属性比磷强,所以NH 3的稳定性要大于PH 3 C.因为氮原子半径比磷原子半径要小,所以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磷的相对原子质量小 D.磷酸比硝酸稳定,说明磷的非金属性不一定比氮弱

高考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卤族元素 1、包括: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卤族元素最外层有个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族,气态氢化物的通式为;除氟元素外,其它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通式为。 2、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得电子的能力逐渐,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 3、 4、F2有性,它与H2相遇即爆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5、氯气的性质 ①Cl2密度空气,有气味,毒。氯气的电子式为,是一种常见的剂。 ②Cl2与H2在或条件下都可发生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Cl2能在条件下,与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发生反应,写出铁在氯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把得到的色固体溶于水中,可配制成色的溶液;写出铜在氯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把得到的色固体溶于水中,可配制成色的溶液。 ④氯气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两种酸:和,其中有漂白性,一旦漂白有色织物,颜色不能复现。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该反应中,氯气起到了剂的作用。若有1mol氯气参与反应,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⑤氯气的水溶液叫做,包括的微粒有。其中使氯水有酸性,使氯水有强氧化性。 ⑥氯气与强碱溶液可发生反应,类似于氯气与水的反应,在反应中能生成两种盐。写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反应的产物中,是家庭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可以用来制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产物中起到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⑦当把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化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以上的两个反应中,氯气都作剂。 ⑧工业上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氯气,该生产过程又叫做,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⑨若要得到干燥的氯气,常用作为干燥剂。可用试纸来检验氯气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大纲版)第二册 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一课时)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五节有关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一课时) 从容说课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计算。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接触过一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最基本计算以及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节又介绍了两种计算,即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 本节单独将化学计算编为一节,主要目的是在以前介绍过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的基础上。将计算相对集中编排并进一步讨论有关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形成一个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也有利于复习过去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教材在分析例题时,给出了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在介绍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时,还给出了一个错误的解法,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解题时,给出解题技巧,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2)注意联系生产实际。在选择例题时,尽量选择生产中的实际反应事例,说明化学计算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能认识到学习化学计算的重要性。(3)注意联系学过的化学计算知识。这一节的有些例题,从题目中已知量的给出到解题过程,都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为基础,来介绍新的化学计算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复习学过的知识。 教学中应抓住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以及多步反应的计算规律,以引导学生提高篇题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 2. 使学生初步掌握多步反应的计算。 3. 通过化学计算,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对化学计算的方法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 ●教学难点 多步反应计算中反应物与最终产物间量的关系式的确定。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1. 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中间产物的消耗量转化为起始原料的损耗量的问题可采用打比方,分步计算对比等方法消除。 2. 通过典型练习题的训练和分析,使学生掌握过量计算和多步反应计算的一般技巧。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在于不仅告诉我们物质之间可否反应,而且揭示了在反应中物质间所遵循的量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因为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在生产中常常需要根据原料的量计算能生产多少产物,或根据产物的量计算需要投入多少原料等。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氮、磷及其化合物

2019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氮、磷及 其化合物 磷氮化合物的主要危害就是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下面是查字典化学网整理的2019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氮、磷及其化合物,希望考生可以及时了解详情。 在周期表中,位于碳族元素和氧族元素之间的第ⅤA族元素也是主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五种元素,我们称它们为氮族元素。 随着核电荷数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氮族元素的一些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例如,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属,但已有一些金属性,而铋、锑已具有比较明显的金属性。 氮族元素在它们的化合物中,能显示出多种化合价,如-3、+3、+5等 (表1)。从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看,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有5个电子,最高化合价都是+5。思考:从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看,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与卤族元素、氧族元素相比,强弱如何? 我们知道,土壤里缺乏氮、磷、钾三种元素,会影响农作物

的生长,所以,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钾元素的化肥。氮和磷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单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等。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氮和磷单质的一些性质。 一、氮气 氮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它以化合态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之中, 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物质。在空气中,氮以氮气的形式存在,是空气的 成分。是构主要 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稍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只能溶解大约0.02体积的氮气。在压强为101 kPa时,氮气在-195.8℃时变成无色液体,在-209.9℃时变成雪花状固体。氮气的一些物理性质见表1。 氮气是由氮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氮分子中,2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形成3个共价键: 由于氮分于中的N≡N键很牢固,使氮分子的结构很稳定。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放电等,氮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使共价键断裂,就能与一些物质如

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化学试题分析与启示

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化学试题分析与启示2014、2015、2016年考点对比分析

二、试题考查特点分析 从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卷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试题遵循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在创新中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 1、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保持试题稳定 近三年高考全国理综Ⅱ卷化学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的知识均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突出所考查范围的主干知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具体。试题虽然在解答思路和思维层次上要求较高,但知识均源于课本,试题的落脚点比较基础,即高起点低落点。纵观近三年的试题变化,物质的分离、提纯;同分异构体;元素构、位、性关系;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考点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能力要求,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命题原则。 2、突出对能力的考查,注重知识迁移知识迁移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主要体现在能力考查上,为了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近三年高考试题在能力测试方面突出下列特色: (1)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 近三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化学试题均对考生计算能力进行了考查,且加大了考查力度。命题时没有刻意设计一些“玩味”计算,体现基本化学计算思想和化学计算的实用价值。 (2)注重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中学化学中很多材料和事实都可以通过图表信息呈现,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溶解度、酸碱中和滴定中的pH等。图象和表格中含有大量的信息,信息中有的是隐性的,考生必须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加工,才能发现其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提取所需要的信息。例2014年26、28题;2015年26、27题都是如此。 (3)注重阅读能力的考查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考生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近三年高考试题对此都有加强,如果考生不能根据试题提供信息对题中条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发散联想基本知识点,对该问就不能做到准确解答。

高一化学氮和磷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六章《氮和磷》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六章《氮和磷》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氮族元素 一、周期表里第VA族元素氮(N)、磷(P)、砷(As)、锑(Sb)铋(Bi)称为氮族元素。 二、氮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外电子,主要化合价有+5(最高价)和-3价(最低价) 三、氮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详见课本166页) 1、密度:由小到大熔沸点:由低到高 2、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弱,比同周期碳族强。 3、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渐弱,碱性渐强。 第二节氮气 一、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获得的氮气的方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 二、氮气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1、写出氮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分析其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2、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可以跟H2、O2、金属等物质发生反应 高温压放电 N2+3H2===2NH3 N2+O2===2NO 催化剂点燃 N2+3Mg====Mg3N2 三、氮的氧化物1、氮的价态有+1、+2、+3、+4、+5,能形成这五种价态的氧化物:N2O (笑气)、NO、 N2O3 NO2 N2O4 N2O5 3、 NO在常温常压下极易被氧化,与空气接触即被氧化成NO2 2NO +O2 = 2NO2 无色不溶于水红棕色溶于水与水反应 4、 NO2的性质 自身相互化合成N2O4 2NO2====N2O4(无色) 3NO2+H2O====2HNO3+NO↑(NO2在此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

原剂) 四、氮的固定 将空气中的游离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两种。请各举两例。 第三节氨铵盐 一、氨分子的结构 写出氨分子的分子式_____电子式、_____、结构式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呢?(三角锥形) 二、氨的性质、制法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 2、化学性质: 与水的作用:(氨溶于水即得氨水) NH3+H2O====NH3.H2O====NH4++OH- NH3.H2O===== NH3↑+H2O 与酸的作用 : NH3+HCl=== NH4Cl NH3+HNO3=== NH4NO3 2NH3+H2SO4=== (NH4)2SO4 3、制法:2NH4Cl+Ca(OH)2====CaCl2+2NH3↑+H2O 三、氨盐 1、氨盐是离子化合物,都易溶于水,受热都能分解,如 NH4Cl=== NH3↑+HCl↑ 2、与碱反应生成NH3 NH4++OH-=== NH3↑+H2O 3、 NH4+的检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第四节硝酸一、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 4HNO3 ===2H2O+4NO2↑+O2↑ (思考:硝酸应怎样保存?) 氧化性:①硝酸几乎能氧化所有的金属(除金和铂外),金属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