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检验分为三种方法

T检验分为三种方法

T检验分为三种方法
T检验分为三种方法

T检验分为三种方法:

1. 单一样本t检验(One-sample t test),是用来比较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和一个数值有无差异。例如,你选取了5个人,测定了他们的身高,要看这五个人的身高平均值是否高于、低于还是等于1.70m,就需要用这个检验方法。

2. 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是用来看一组样本在处理前后的平均值有无差异。比如,你选取了5个人,分别在饭前和饭后测量了他们的体重,想检测吃饭对他们的体重有无影响,就需要用这个t 检验。

注意,配对样本t检验要求严格配对,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饭前体重和饭后体重构成一对。

3. 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t test),是用来看两组数据的平均值有无差异。比如,你选取了5男5女,想看男女之间身高有无差异,这样,男的一组,女的一组,这两个组之间的身高平均值的大小比较可用这种方法。

总之,选取哪种t检验方法是由你的数据特点和你的结果要求来决定的。t检验会计算出一个统计量来,这个统计量就是t值,

spss根据这个t值来计算sig值。因此,你可以认为t值是一个中间过程产生的数据,不必理他,你只需要看sig值就可以了。sig值是一个最终值,也是t检验的最重要的值。

sig值的意思就是显著性(significance),它的意思是说,平均值是在百

分之几的几率上相等的。

一般将这个sig值与0.05相比较,如果它大于0.05,说明平均值在大于5%的几率上是相等的,而在小于95%的几率上不相等。我们认为平均值相等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说明差异是不显著的,从而认为两组数据之间平均值是相等的。

如果它小于0.05,说明平均值在小于5%的几率上是相等的,而在大于95%的几率上不相等。我们认为平均值相等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说明差异是显著的,从而认为两组数据之间平均值是不相等的。

总之,只需要注意sig值就可以了。

SPSS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解析.

定量分析之两独立样本T检验 (2007-04-01 22:26:38) 由输出结果可以看出: 样本中区域编号为1(即苏南地区)的城市有5个。其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为1928.3540亿元,标准差为1059.98148,均值标准误差为474.03813。人均GDP的平均值为40953.40元,标准差为13391.301,均值标准误差为5988.772。 样本中区域编号为2(即苏中地区)的城市有3个。其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为906.4633 亿元,标准差为279.86759,均值标准误差为161.58163。人均GDP的平均值为15726.33元,标准差为1673.922,均值标准误差为966.440。 由输出结果可以看到: 对于地区生产总值来说,F值为2.574,相伴概率为0.160,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可以认为苏南和苏中的地区生产总值方差无显著差异;然后看方差相等

时T检验的结果,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16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也就是说,苏南和苏中两个地区城市生产总值平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另外从样本的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看,区间跨0,这也说明两个地区生城市生产总值的平均值无显著差异。 对于人均GDP来说,F值为24.266,相伴概率为0.00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可以认为苏南和苏中地区城市人均GDP方差存在显著差异;然后看方差不相等时T检验的结果,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1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也就是说,苏南和苏中两个地区城市人均GDP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另外从样本的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看,区间没有跨0,这也说明两个地区城市人均GDP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学五几种常见的假设检验

定义 假设检验就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就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就是本质差别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先对总体的特征作出某种假设,然后通过抽样研究的统计推理,对此假设应该被拒绝还就是接受作出推断。 基本原理 (1)先假设总体某项假设成立,计算其会导致什么结果产生。若导致不合理现象产生,则拒绝原先的假设。若并不导致不合理的现象产生,则不能拒绝原先假设,从而接受原先假设。 (2)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反证法。所谓不合理现象产生,并非指形式逻辑上的绝对矛盾,而就是基于小概率原理: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就是不可能发生的,若发生了,就就是不合理的。至于怎样才算就是“小概率”呢?通常可将概率不超过0、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也可视具体情形而取0、1或0、01等。在假设检验中常记这个概率为α,称为显著性水平。而把原先设定的假设成为原假设,记作H0。把与H0相反的假设称为备择假设,它就是原假设被拒绝时而应接受的假设,记作H1。 假设的形式 H0——原假设, H1——备择假设 双侧检验:H0:μ = μ0 , 单侧检验: ,H1:μ < μ0 或, H1:μ > μ0假设检验就就是根据样本观察结果对原假设(H0)进行检验,接受H0,就否定H1;拒绝H0,就接受H1。 假设检验的种类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假设检验 1、T检验 亦称student t检验(Student's t test),主要用于样本含量较小(例如n<30),总体标准差σ未知的正态分布资料。 目的:比较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μ与已知总体均数μ0。 计算公式:统计量: 自由度:v=n - 1 适用条件: (1) 已知一个总体均数; (2) 可得到一个样本均数及该样本标准误; (3) 样本来自正态或近似正态总体。 T检验的步骤 1、建立虚无假设H0:μ1= μ2,即先假定两个总体平均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计算统计量T值,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选用不同的统计量计算方法; 1)如果要评断一个总体中的小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其统计量T值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__________的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和_________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_________数据、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和__________检验。

t检验习题及答案

例题7.5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以生产袋装食品为主,每天的产量大约为8000袋左右。按规定每袋的重量应为100g。为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企业质检部门经常要进行抽检,以分析 每袋重量是否符合要求。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食品中随机抽取25袋,测得每袋重量如表7—2所示。 表7—2 25袋食品的重量 112.5 101.0 103.0 102.0 110.5 102.6 107.5 95.0 108.8 115.6 100.0 123.5 102.0 101.6 102.2 116.6 95.4 97.8 108.6 105.0 136.8 102.8 101.5 98.4 93.3 已知产品重量的分布,且总体标准差为10g,试估计该天产品平均质量的置信区间,以为95%建立该种食品重量方差的置信区间。 解:已知δ=10,n=25,置信水平1-α=95%,Z x/2=1.96

案例处理摘要 案例 有效缺失合计 N 百分比N 百分比N 百分比 重量25 100.0% 0 .0% 25 100.0%

描述 统计量标准误 重量均值105.7600 1.93038 均值的95% 置信区间下限101.7759 上限109.7441 5% 修整均值104.8567 中值102.6000 方差93.159 标准差9.65190 极小值93.30 极大值136.80 范围43.50 四分位距9.15 偏度 1.627 .464 峰度 3.445 .902 重量 重量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1.00 9 . 3 4.00 9 . 5578 10.00 10 . 0111222223 4.00 10 . 5788 2.00 11 . 02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及参考全部解答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为研究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状况,建立了各省市旅游外汇收入(Y ,百万美元)、旅行社职工人数(X1,人)、国际旅游人数(X2,万人次)的模型,用某年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估计结果如下: i i i X X Y 215452.11179.00263.151?++-= t= R 2= 92964.02=R F= n=31 1)从经济意义上考察估计模型的合理性。 2)在5%显着性水平上,分别检验参数21,ββ的显着性。 3)在5%显着性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整体显着性。 练习题参考解答: (1)由模型估计结果可看出:从经济意义上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均与旅游外汇收入正相关。平均说来,旅行社职工人数增加1人,旅游外汇收入将增加百万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增加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加百万美元。这与经济理论及经验符合,是合理的。 (2)取05.0=α,查表得048.2)331(025.0=-t 因为3个参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048.2)331(025.0=-t ,说明经t 检验3个参数均显着不为0,即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分别对旅游外汇收入都有显着影响。 (3)取05.0=α,查表得34.3)28,2(05.0=F ,由于34.3)28,2(1894.19905.0=>=F F ,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联合起来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着影响,线性回归方程显着成立。 表给出了有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的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的部分结果:

表 方差分析表 1)回归模型估计结果的样本容量n 、残差平方和RSS 、回归平方和ESS 与残差平方和RSS 的自由度各为多少 2)此模型的可决系数和调整的可决系数为多少 3)利用此结果能对模型的检验得出什么结论能否确定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各自对Y 都有显着影响 练习题参考解答: (1) 因为总变差的自由度为14=n-1,所以样本容量:n=14+1=15 因为 TSS=RSS+ESS 残差平方和RSS=TSS-ESS=66042-65965=77 回归平方和的自由度为:k-1=3-1=2 残差平方和RSS 的自由度为:n-k=15-3=12 (2)可决系数为:265965 0.99883466042 ES R TSS S = == 修正的可决系数:2 2 2 115177 110.998615366042 i i e n R n k y --=-=-?=--∑∑ (3)这说明两个解释变量 2X 和.3X 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很显着的影响,但是还不 能确定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各自对Y 都有显着影响。 经研究发现,家庭书刊消费受家庭收入及户主受教育年数的影响,表中为对某地区部分家庭抽样调查得到样本数据: 表 家庭书刊消费、家庭收入及户主受教育年数数据

医学统计学 检验方法

医学统计学检验方法(转) 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 医用统计方法是医学科研和论文撰写的一个基本工具,但是不少医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者对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缺乏足够的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妥用法甚至误用现象。正确使用统计方法,能使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反之,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准确地反映科研结果,而且可能带来错误的结论。 1、所选统计方法脱离了资料的性质不同的资料类型和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按照资料的性质测定指标的多少,确定资料是计数资料还是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 1.1 多因素资料是对每个研究对象测量的多个指标同时进行的综合分析,其分析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常用的有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因素分析多用于计量资料。 1.2 单因素分析应用较多,按获取资料的方法,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首先,计数资料主要是针对要求某现象的频率和比例,利用率或比的相应计算方法。如做不同样本间的比较则采用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用u 检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u 检验或四格表的x 检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行乘列的卡方检验或2XC 表的卡方检验。其次,计量资料要结合研究目的确定相应的统计方法。对于显著性检验通常有T 检验和F 检验,T 检验是用于两个均数问的比较,按研究设计与比较内容的不同又分为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比较,两个样本均数差别的检验,配对资料的显著性检验。F 检验用于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按设计类型分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和组内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2、根据研究目的选用统计分析方法不同的统计方法说明不同的问题,同样不同的问题要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表达。研究者在做统计分析前,首先要明确资料分析的目的、意图是什么,通过分析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期望,临床工作者科研通常的目的主要有: 2.1 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比例如人群中重复癌的发生率,采用频率指标,构成指标或相对比,可计算发病、患病、感染、阳性频率或构成等。

Eviews计量经济学三大检验(精品文档)_共14页

作业1 我们有1978-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度数据。请用Eview 进行回归分析。 (1(根据回归结果分析模型的经济意义(包含模型的显著性,拟合优度,系数 的显著性,系数的经济意义) 建立模型,做OLS 估计,得结果图一,列表如下: 4 3283175.57898859.0003271.0558.6399X X X Y ++--=∧ ) 0636.20)(065848.0)(012559.0)(836.2132(SE ) 882456.2)(65061.13)(260476.0-)(000492.3-(t = 997046.02=R 996705.02=R 845 .2924=F 模型整体显著性较高(F 检验十分显著),可决系数2 R 和调整的可决系数较大,即样本回归方程对样本观测值拟合较好。t 检验显示2X 的系数不显著(p 值>0.05,不能拒绝β=0的原假设),3X 和4X 的系数显著(p 值<0.05,拒绝β=0的原假设)。 从模型的经济意义来看,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财政收入成正相关,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成负相关,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可能与模型变量的选取有关。考虑对模型进行对数变换,结果为图二。 4 32ln 128427.1ln 631090.0ln 448496.0946444.6ln X X X Y +++-=∧ ) 610249.0)(160929.0)(141418.0)(853146.2(SE

) 849127.1)(921549.3)(171412.3)(434662.2(t -= 987673.02=R 986251.02=R 3969 .694=F 对数变换后模型整体显著性较高(F 检验十分显著,p 值=0.00<<0.05), 可决系数2 R 和调整的可决系数略有下降,模型可解释98.63%的因变量变化。t 检验显示4ln X 的系数不显著(p 值=0.0758>0.05,不能拒绝β=0的原假设),2ln X 和3ln X 的系数显著(p 值<0.05,拒绝β=0的原假设)。 从模型的经济意义来看,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财政收入均成正相关,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财政收入平均增加0.44849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每增加1%,财政收入平均增加0.631090%。 (2(分别用F 检验,Wald, LR, LM 检验检验: “财政收入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的边际效应之合为1”是否成立。 (要求:清将必要的Eviews 输出结果放在作业中,并做必要的解释)Wald 检验: 在限制条件中输入c(3)+c(4)=1,得出的结果图三,t 检验F 检验卡方检验p 值均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即认为财政支出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之和为一不成立。 F 检验: 受限条件为,回归模型为143=+ββ4433221X X X y ββββ+++=∧ 可得受限模型为) (4332214--X X X X y βββ++=∧ 对受限模型进行OLS 估计,结果见表4.可得,而无约束14599615=R RSS 模型的,又,代入F 检验统计量: 11076606=U RSS 4,30,1===k n q

T检验例题

T检验 习题1.按规定苗木平均高达1.60m以上可以出圃,今在苗圃中随机抽取10株苗木,测定的苗木高度如下: 1.75 1.58 1.71 1.64 1.55 1.72 1.62 1.83 1.63 1.65 假设苗高服从正态分布,试问苗木平均高是否达到出圃要求?(要求α=0.05) 解:1)根据题意,提出:无效假设为:苗木的平均苗高为H0=1.6m; 备择假设为:苗木的平均苗高H A>1.6m; 2)定义变量:在spss软件中的“变量视图”中定义苗木苗高, 之后在“数据视图”中输入苗高数据; 3)分析过程 在spss软件上操作分析过程如下: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将定义苗高导入检验变量——检验值定义为1.6——单击选项将置信区间设为95%——确定输出如下: 表1.1:单个样本统计量 表1.2:单个样本检验 4)输出结果分析 由表1.1数据分析可知,变量苗木苗高的平均值为1.6680m,标

准差为0.0843,说明样本的离散程度较小,标准误为0.0267,说明抽样误差较小。 由表1.3数据分析可知,T检验值为2.55,样本自由度为9,t检验的双尾检验值为0.031<0.05,说明差异性显著,因此,否定无效假设H0,取备择假设H A。 根据题意,苗木的苗高服从正态分布,由以上分析知:在显著水平为0.05的水平上检验,苗木的平均苗高大于1.6m,符合出圃的要求。 习题2.从两个不同抚育措施育苗的苗圃中各以重复抽样的方式抽得样本如下: 样本1苗高(CM):52 58 71 48 57 62 73 68 65 56 样本2苗高(CM):56 75 69 82 74 63 58 64 78 77 66 73 设苗高服从正态分布且两个总体苗高方差相等(齐性),试以显著水平α=0.05检验两种抚育措施对苗高生长有无显著性影响。 解:1)根据题意提出:无效假设为H0:两种抚育措施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的影响;备择假设H A:两种抚育措施对苗高生长影响显著; 2)在spss中的“变量视图”中定义变量“苗高1”,“抚育措施”,之后在“数据视图”中输入题中的苗高数据,及抚育措施,其中措施一定义为“1”措施二定义为“2”; 3)分析过程 在spss软件上操作分析过程如下:分析——比较变量——独立

所有计量经济学检验方法(全)

计量经济学所有检验方法 一、拟合优度检验 可决系数 TSS RSS TSS ESS R - ==12 TSS 为总离差平方和,ESS 为回归平方和,RSS 为残差平方和 该统计量用来测量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 该统计量越接近于1,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 调整的可决系数)1/() 1/(12---- =n TSS k n RSS R 其中:n-k-1为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n-1为总体平方 和的自由度。将残差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分别除以各自的自由度,以剔除变量个数对拟合优度的影响。 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 检验) 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旨在对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否显著成立作出推断。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H 0:β1=β2=β3=…βk =0 H 1: βj 不全为0 统计量 )1/(/--= k n RSS k ESS F 服从自由度为(k , n-k-1)的F 分布,给定显著性水平α,可得到临 界值F α(k,n-k-1),由样本求出统计量F 的数值,通过F>F α(k,n-k-1)或F ≤F α(k,n-k-1)来拒绝或接受原假设H 0,以判定原方程总体上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成立。 三、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 检验) 对每个解释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决定是否作为解释变量被保留在模型中。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H0:βi =0 (i=1,2…k );H1:βi ≠0 给定显著性水平α,可得到临界值t α/2(n-k-1),由样本求出统计量t 的数值,通过 |t|> t α/2(n-k-1) 或 |t|≤t α/2(n-k-1) 来拒绝或接受原假设H0,从而判定对应的解释变量是否应包括在模型中。 四、参数的置信区间 参数的置信区间用来考察:在一次抽样中所估计的参数值离参数的真实值有多“近”。 统计量 )1(~1??? ----'--= k n t k n c S t ii i i i i i e e βββββ 在(1-α)的置信水平下βi 的置信区间是 ( , ) ββααββ i i t s t s i i -?+?2 2 ,其中,t α/2为显著性 水平为α、自由度为n-k-1的临界值。 五、异方差检验 1. 帕克(Park)检验与戈里瑟(Gleiser)检验 试建立方程: i ji i X f e ε+=)(~2 或 i ji i X f e ε+=)(|~|

独立样本T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 要求被比较的两个样本彼此独立,既没有配对关系,要求两个样本均来自正态分布,要求均值是对于检验有意义的描述统计量。 例如:男性和女性的工资均值比较 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 分析身高大于等于155厘米与身高小于155的两组男生的体重和肺活量均值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组统计量 身高N 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 >= 155.00 13 40.838 5.1169 1.4192 体重 < 155.00 16 34.113 3.8163 .9541 >= 155.00 13 2.4038 .40232 .11158 肺活量 < 155.00 16 2.0156 .42297 .10574 基本信息的描述 方差齐次性检验(详见下面第二个例题)和T检验的计算结果。从sig(双侧)栏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两组体重还是肺活量,方差均是齐的,均选择假设方差相等一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体重T检验结果,sig(双侧)=0.000,小于0.01,拒绝原假设。两组均值之差的99%上、下限均为正值,也说明两组体重均值之差与0的差异显著。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按身高155.0分组的两组体重均值差异,在统计学上高度显著。 肺活量T检验的结果,sig(双侧)=0.018,大于0.01,。两组均值之差的上下限为

一个正值,一个负值,也说明差值的99%上下限与0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按身高155.0分组烦人两组肺活量均值差异在99%水平上不显著,均值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 以性别作为分组变量,比较当前工资salary变量的均值

方差齐性检验(levene检验)结果,F值为119.669,显著性概率为p<0.001,因此结论是两组方差差异显著,及方差不齐。在下面的T 检验结果中应该选择假设方差不相等一行的数据作为本例的T检验的结果数据,另一航是假设方差相等的T检验的据算数据,不取这个结果。 T的值sig 两组均值差异为15409.9.平均现工资女的低于男的15409.9. 差值的标准误为1318.40 差分的95%的置信区间在-18003~-12816之间,不包括0,也说明两组均值之差与0有显著差异。 结论:从T 检验的P的值为0.000<0.01,和均值之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不包括0都能得出,女雇员现工资明显低于男雇员,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医学统计学检验方法

医学统计学检验方法(转) 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 医用统计方法是医学科研和论文撰写的一个基本工具,但是不少医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者对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缺乏足够的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 一些不妥用法甚至误用现象。正确使用统计方法,能使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反之,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准确地反映科研结果,而且可能带来错误的结论。 1、所选统计方法脱离了资料的性质不同的资料类型和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按照资料的性质测定指标的多少,确定资料是计数资料还是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 1.1多因素资料是对每个研究对象测量的多个指标同时进行的综合分析,其分析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常用的有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判别分析、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因素分析多用于计量资料。 1.2单因素分析应用较多,按获取资料的方法,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首 先,计数资料主要是针对要求某现象的频率和比例,利用率或比的相应计算方法。如做不同样本间的比较则采用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用 u检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u检验或四格表的x检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行乘列的卡方检验或2XC表的卡方检验。其次,计量资料要结合研究目的确定相应的统计方法。对于显著性检验通常有T检验和F检验,T检验是用于两个均数问的比较,按研究设计与比较内容的不同又分为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比较,两个样本均数差别的检验,配对资料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用于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按设计类型分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和组内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2、根据研究目的选用统计分析方法不同的统计方法说明不同的问题,同样不同的问题要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表达。研究者在做统计分析前,首先要明确资料分析的目的、意图是什么,通过分析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期望,临床工作者科研通常的目的主要有: 2.1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比例如人群中重复癌的发生率,采用频率指标,构成指标或相对比,可计算发病、患病、感染、阳性频率或构成等。

计量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计量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P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由哪三组组成? 定义:“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P9: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 P12:常用的样本数据:时间序列,截面,虚变量数据 P13:样本数据的质量(4点) 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 P15-16:模型的检验(4个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2、统计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 总体显著性检验 变量显著性检验 3、计量经济学检验 异方差性检验 序列相关性检验 共线性检验 4、模型预测检验 稳定性检验:扩大样本重新估计 预测性能检验:对样本外一点进行实际预测 P16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理论、方法和数据。 P18-20: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 1、结构分析 经济学中的结构分析是对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结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弹性分析、乘数分析与比较静力分析。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是揭示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通过模型得到弹性、乘数等。 2、经济预测 计量经济学模型作为一类经济数学模型,是从用于经济预测,特别是短期预测而发展起来的。 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 对于非稳定发展的经济过程,对于缺乏规范行为理论的经济活动,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功能失效。 模型理论方法的发展以适应预测的需要。

医药数理统计第六章习题(检验假设和t检验)

第四章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A.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 B.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 C. 抽样误差越大 D.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 E.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 样本不是随机抽取 B. 测量不准确 C. 资料不是正态分布 D. 个体差异 E. 统计指标选择不当 3. 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 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 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 t分布 E. 标准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A. 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度 B. 检验样本统计量是否不同 C. 检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D. 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E. 检验样本的P值是否为小概率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L~ 9.1×109/L,其含义是 A. 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B. 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 C. 样本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D. 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 E.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答案:E D C D E 二、计算与分析 1.为了解某地区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水平,现随机抽取该地小学生450人,算得其血红蛋白平均数为101.4g/L,标准差为1.5g/L,试计算该地小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数的95%可信区间。 [参考答案] 样本含量为450,属于大样本,可采用正态近似的方法计算可信区间。 101.4 X=, 1.5 S=,450 n=,0.07 X S=== 95%可信区间为 下限: /2.101.4 1.960.07101.26 X X u S α=-?= -(g/L) 上限: /2.101.4 1.960.07101.54 X X u S α +=+?=(g/L) 即该地成年男子红细胞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101.26g/L~101.54g/L。 2.研究高胆固醇是否有家庭聚集性,已知正常儿童的总胆固醇平均水平是175mg/dl,现测得100名曾患心脏病且胆固醇高的子代儿童的胆固醇平均水平为207.5mg/dl,标准差为30mg/dl。问题: ①如何衡量这100名儿童总胆固醇样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 ②估计100名儿童的胆固醇平均水平的95%可信区间; ③根据可信区间判断高胆固醇是否有家庭聚集性,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①均数的标准误可以用来衡量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即 30 S=mg/dl,100 n= 3.0 X S=== ②样本含量为100,属于大样本,可采用正态近似的方法计算可信区间。 207.5 X=,30 S=,100 n=,3 X S=,则95%可信区间为 下限: /2.207.5 1.963201.62 X X u S α=-?= -(mg/dl)

计量经济学检验汇总

最全计量经济学检验汇总 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检验包括以下三个大类: §1.1 系数检验 一、Wald 检验——系数约束条件检验 Wald 检验没有把原假设定义的系数限制加入回归,通过估计这一无限制回归来计算检验统计量。Wald 统计量计算无约束估计量如何满足原假设下的约束。如果约束为真,无约束估计量应接近于满足约束条件。 考虑一个线性回归模型:εβ+=X y 和一个线性约束:0:0=-r R H β,R 是一个已知的k q ?阶矩阵,r 是q 维向量。Wald 统计量在0H 下服从渐近分布)(2q χ,可简写为: )())(()(112r Rb R X X R s r Rb W -'''-=-- 进一步假设误差ε独立同时服从正态分布,我们就有一确定的、有限的样本F-统计量 q W k T u u q u u u u F /) /(/)~~(=-''-'= u ~是约束回归的残差向量。F 统计量比较有约束和没有约束计算出的残差平方和。如果约束有效,这两个残差平方和差异很小,F 统计量值也应很小。EViews 显示2χ和F 统计量以及相应的p 值。 假设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估计形式如下: εβα+++=K L A Q log log log (1) Q 为产出增加量,K 为资本投入,L 为劳动力投入。系数假设检验时,加入约束1=+βα。 为进行Wald 检验,选择View/Coefficient Tests/Wald-Coefficient Restrictions ,在编辑对话框中输入约束条件,多个系数约束条件用逗号隔开。约束条件应表示为含有估计参数和常数(不可以含有序列名)的方程,系数应表示为c(1),c(2)等等,除非在估计中已使用过一个不同的系数向量。 为检验规模报酬不变1=+βα的假设,在对话框中输入下列约束:c(2)+c(3)=1 二、遗漏变量检验 这一检验能给现有方程添加变量,而且询问添加的变量对解释因变量变动是否有显著作用。原假设 0H 是添加变量不显著。 选择View/Coefficient Tests/Omitted Variables —Likehood Ration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列出检验统计量名,用至少一个空格相互隔开。例如:原始回归为 LS log(q) c log(L) log(k) ,输入:K L ,EViews 将显示含有这两个附加解释变量的无约束回归结果,而且显示假定新变量系数为0的检验统计量。 三、冗余变量 冗余变量检验可以检验方程中一部分变量的统计显著性。更正式,可以确定方程中一部分变量系数是否为0,从而可以从方程中剔出去。只有以列出回归因子形式,而不是公式定义方程,检验才可以进行。 选择View/Coefficient Tests/Redundant Variable —likelihood Ratio ,在对话框中,输入每一检验的变量名,相互间至少用一空格隔开。例如:原始回归为: Ls log(Q) c log(L) log(K) K L ,如果输入K L ,EViews 显示去掉这两个回归因子的约束回归结果,以及检验原假设(这两个变量系数为0)的统计量。 §1.2 残差检验 一、相关图和Q —统计量 在方程对象菜单中,选择View/Residual Tests/Correlogram-Q-Statistics ,将显示直到定义滞后阶数的残差自相关性和偏自相关图和Q-统计量。在滞后定义对话框中,定义计算相关图时所使用的滞后数。如果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在各阶滞后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值都接近于零。所有的Q -统计量不显著,并且有大

统计学常用检验方法

统计中经常会用到各种检验,如何知道何时用什么检验呢,根据结合自己的工 作来说一说: t检验有单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单样本t检验:是用样本均数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和已知总体均数进行比较,来观察此组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性。配对t检验:是采用配对设计方法观察以下几种情形,1,两个同质受试对 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2,同一受试对象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3,同一受 试对象处理前后。 u检验:t检验和就是统计量为t,u的假设检验,两者均是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均数符合正态分布,故可用u检验进行分析。当样 本含量n小时,若观察值x符合正态分布,则用t检验(因此时样本均数符合t 分布),当x为未知分布时应采用秩和检验。F检验又叫方差齐性检验。在两样本t检验中要用到F检验。从两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要对这两个样本进行比较的时候,首先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同,即方差齐性。若两总体方差相等,则直接用t检验,若不等,可采用t'检验或变量变换或秩和检验等方法。其中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就可以用F检验。 简单的说就是检验两个样本的方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这是选择何种T检验(等方差双样本检验,异方差双样本检验)的前提条件。 在t检验中,如果是比较大于小于之类的就用单侧检验,等于之类的问题就用双侧检验。 卡方检验 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率(构成比)进行比较的统计方法,在临床和医学实验中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临床科研中许多资料是记数资料,就需要用到卡方检验。 方差分析 用方差分析比较多个样本均数,可有效地控制第一类错误。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由英国统计学家,以F命名其统计量,故方差分析又称F检验。其目的是推断两组或多组资料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 单因素方差分析即完全随机设计或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用途:用于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其统计推断是推断各样本所代表的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以有两个或多个水平,所以亦称单因素实验设计。在实验研究中按随机化原则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一个处理因素的多个水平中去,然后观察各组的试验效应;在观察研究(调查)中按某个研究因素的不同水平分组,比较该因素的效应。 两因素方差分析即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two-way ANOVA): 用途:用于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其统计推断是推断各样本所代表的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随机区组设计考虑了个体差异的影响,可分析处理因素和个体差异对实验效应的影响,所以又称两因素实验设计,比完全随机设计的检验效率高。该设计是将受试对象先按配比条件配成配伍组(如动物实验时,可按同窝别、同性别、体重相近进行配伍),每个配伍组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受试对象,再按随机化原则分别将各配伍组中的受试对象分配到各个处理组。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受试对象不同时间(或部位)重复多次测量所得到的资料称为重复测量数据

两独立样本和配对样本T检验

两独立样本T检验 目的:利用来自两个总体的独立样本,推断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检验前提: 样本来自的总体应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两样本相互独立,样本数可以不等。 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基本步骤: 提出假设 原假设H_0:μ_1-μ_2=0 备择假设H_1:μ_1-μ_2≠0 建立检验统计量 如果两样本来自的总体分别服从N(μ_1,σ_1^2 )和N(μ_2,σ_2^2 ),则两样本均值差(x_1 ) ?-x ?_2应服从均值为μ_1-μ_2、方差为σ_12^2的正态分布。 第一种情况:当两总体方差未知且相等时,采用合并的方差作为两个总体方差的估计,为:s^2=((n_1-1) s_1^2+(n_2-1) s_2^2)/(n_1+n_2-2) 则两样本均值差的估计方差为: σ_12^2=s^2 (1/n_1 +1/n_2 ) 构建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量为: t= ((x_1 ) ?-x ?_2)/√(s^2 (1/n_1 +1/n_2 ) ) 此时,T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n_1+n_2-2个自由度的t分布。 第二种情况:当两总体方差未知且不相等时,两样本均值差的估计方差为: σ_12^2=(s_1^2)/n_1 +(s_2^2)/n_2 构建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量为: t= ((x_1 ) ?-x ?_2)/√((s_1^2)/n_1 +(s_2^2)/n_2 ) 此时,T统计量服从修正自由度的t分布,自由度为: f= ((s_1^2)/n_1 +(s_2^2)/n_2 )^2/(((s_1^2)/n_1 )^2/n_1 +((s_2^2)/n_2 )^2/n_2 ) 可见,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是决定t统计量的关键。所以在进行T检验之前,要先检验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SPSS中使用方差齐性检验(Levene F检验)判断两样本方差是否相等近而间接推断两总体方差是否有显著差异。 三、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和p值 将样本数据代入,计算出t统计量的观测值和对应的概率p值。 四、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上,做出决策 首先,利用F统计量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Levene F检验的原假设为两独立总体方差相等。概率p<0.05时,有充分理由拒绝原假设,说明方差不齐;否则,两样本方差无显著性差异。 其次,将设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与检验统计量的p值比较,如果t统计量的p值小于α,落入拒绝域内,则我们有充分理由拒绝原假设,认为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 SPSS实现过程: 菜单:Analyze -> Compare Means->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 Test Variable(s):待检验的变量(一般是定距或定序变量) Grouping Variable :分组变量(只能比较两个样本)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总结 分享 胡斌 00:06分享,并说:统计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 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组直接采用t检验,这样即使得出结果也未必正确** (3)关于常用的设计方法:多组资料尽管最终分析都是采用方差分析,但不同设计会有差别。常用的设计如完全随即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裂区设计,嵌套设计等。 2.分类资料

t检验的资料与习题

第四章:定量资料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基础1抽样与抽样误差 抽样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当由总体中随机地抽取样本时,哪个样本被抽到是随机的,由所抽到的样本得到的样本指标x与总体指标μ之间偏差,称为实际抽样误差。当总体相当大时,可能被抽取的样本非常多,不可能列出所有的实际抽样误差,而用平均抽样误差来表征各样本实际抽样误差的平均水平。 σx=σ/ Sx=S/ 2t分布 t分布曲线形态与n(确切地说与自由度v)大小有关。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相比,自由度v越小,t分布曲线愈平坦,曲线中间愈低,曲线双侧尾部翘得愈高;自由度v愈大,t分布曲线愈接近正态分布曲线,当自由度v=∞时,t分布曲线为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t=X-u/Sx=X-u/(S/),V=N-1 正态分布(normaldistribution)是数理统计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和σ,决定了正态分布的位置和形态。为了应用方便,常将一般的正态变量X通过u变换[(X-μ)/σ]转化成标准正态变量u,以使原来各种形态的正态分布都转换为μ=0,σ=1的标准正态分布(standardnormaldistribution),亦称u分布。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通过上述的抽样模拟试验表明,在正态分布总体中以固定n,抽取若干个样本时,样本均数的分布仍服从正态分布,即N(μ,σ)。所以,对样本均数的分布进行u 变换,也可变换为标准正态分布N(0,1) 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σ是未知的,常用s作为σ的估计值,为了与u变换区别,称为t变换,统计量t值的分布称为t分布。 假设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Y服从χ2(n)分布,那么Z=X/sqrt(Y/n)的分布称为自由度为n的t分布,记为Z~t(n)。 特征: 1.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单峰分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