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卷答案

一、填空题(10分每题2分)

1.加工主轴零件时为了确保支承轴颈和内锥孔的同轴度要求,通常采用互为基准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2.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各表面间相互位置和表面质量等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安排零件切削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是先基准后其他、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和先主后次等。

4.生产批量较大时,为了便于更换磨损的钻套,应使用可换钻套。当对同孔需进行多工步加工时(如钻孔、铰孔),应使用快换钻套。

5.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0分每题2分)

1.在加工工序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X )

2.在三个切削分力中,车外圆时切向力最大,磨外圆时背向力最大 (√ )

3.制定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工艺规程时,应采取工序分散原则 (X )

4.辅助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 )

5.未淬火钢零件的外圆表面,当精度为IT12,表面粗糙度Ra

6.3~3.2时,最终加工工序应该是精车才能达到 (X )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磨削一般采用低浓度的乳化液,这主要是因为(A)

A .润滑作用强 B.冷却、清洗作用强 C.防锈作用好 D.成本低

2.精车铸铁件时,一般( A)。

A.不用切削液或用煤油 B.用切削油 C.不用切削液 D.用低浓度乳化液3.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较大时刀具耐用度( D)。

A.不变

B.有时长有时短

C.愈长

D.愈短

4.加工铸铁时,产生表面粗糙度主要原因是残留面积和(D)等因素引起的。

A.塑性变形 B.塑性变形和积屑瘤 C.积屑瘤 D.切屑崩碎

5.工艺成本随零件年产量的增加而( B)。

A.增加

B.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先降低后增加

6.由一个工人在一台设备上对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D)A.走刀 B.工步 C.工位 D.工序

7.为下列大批量生产的零件选择毛坯:小轿车的偏心轴应选(A),皮带轮应选(B)

A.锻件 B.铸件 C.焊接件 D.冲压件

8粗基准选择时,若要保证某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则应选择( B)

A.余量小的表面

B.该重要表面

C.半精加工之后

D.任意

9.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A),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C)工件加工表面。

A.相同

B.相反

C.靠近

D.靠远

10.轴类零件用双顶尖定位时用的顶尖孔是属于(A)

A.精基准

B.粗基准.

C.辅助基准

D.自为基准

四、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 具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夹紧过程中应不破坏工件定位所获得的确定位置;(2)夹紧力应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不变,不产生振动或移动;夹紧变形小,不损伤工件表面;(3)操作安全、可靠、方便、省力;(4)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其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应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

2.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时应考虑哪方面的问题?

1)加工表面的几何特点;2)被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3)零件材料性质;4)零件的结构尺寸;5)生产类型;6)本厂生产条件

3.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1)当必须保证某个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相互位置关系时,应选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2)对于有较多加工或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相互位置关系要求不严格的零件,粗基准的选择应能保证合理地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3)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光滑平整;(4)粗基准不应重复使用或尽量避免重复使用。

4. 什么是砂轮的自锐作用?

在磨损而变钝后,磨粒就会破碎,产生新的较锋利的棱角;或者圆钝的磨粒从砂轮表面脱落,露出一层新鲜锋利的磨粒,继续进行对工件的切削加工。砂轮的这种自行推陈出新,以保持自己锋锐的性能叫做“自锐性”。

五、工艺设计题(10分)

切削加工如图所示零件的内孔,其材料为45圆钢,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

度如图所示。试分别选择在单件小批生产和大批量生产条件下的加工方法及加

工顺序。

①单件小批生产时的加工方法及加工顺序是:钻孔→扩孔→铰孔(或钻孔→扩孔→粗铰孔→精铰孔)

②大批量生产时的加工方法及加工顺序是:钻孔→拉孔

六、计算题(10分)

如图所示齿轮内孔,孔径设计尺寸为φ 40 mm ,键槽设计深度 43 .2 mm ,内孔及键槽加工顺序为①镗内孔至φ 39.6 mm ;②插键槽至尺寸L1 ;

③ 淬火热处理; ④ 磨内孔至设计尺寸 φ 40 mm ,同时要求保证键槽深度

为 43. 2 mm 。试问:如何规定镗后的插键槽深度L1值,才能最终保证得到合

格产品?

解 1)由加工过程可知,尺寸 43 .2 mm 的一个尺寸界限——键槽底面,是在插槽工序时

按尺寸L1 确定的;另一尺寸界限——孔表面,是在磨孔工序时由尺寸 φ 40 mm 确定

的,故尺寸 43 .2 mm 是一个间接得到的尺寸,为封闭环。

2)工艺尺寸链如图 b 所示,其中 L1 、尺寸 φ 40 为增环,尺寸 φ 39.6 为减环

43.2=( L1 + 20) ― 19.8 L1 =43 mm

0.36=( ES + 0.03) ― 0 ES =0.33 mm

0=( EI + 0) ― 0.05 EI =0.05 mm

西南交通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2101318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 共10分)

1、 铸造方法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 33.005.0143

++=L

2、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由于收缩不均匀和相变等因素而引起的内

应力称为铸造应力。铸造应力分为收缩应力、热应力和相变应力。

3、铸造中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

有、、、

和。(任填四种)整体模造型、分开模造型、挖砂造型、假箱造型、活块造型、三箱造型、刮板造型等

4、熔模铸造(失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如蜡料)制成模样,在模样上

包覆若干层耐火涂料,制成型壳,将蜡熔失后经高温焙烧即可浇注

的铸造方法,它是一种精密铸造方法。

5、浇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金属液均匀、平稳地流入并充满型腔,

以避免冲坏型腔,防止熔渣、砂粒或其他杂质进入型腔。

6、锻压加工的实质就是金属的变形(塑性),变形过程可以

分为三个阶段:、和。弹性

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

7、从金属学的观点,划分冷、热加工的界限是再结晶温度。

8、在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时,必须考虑锻造流线的合理分布,使零件

工作时的正应力与流线方向一致,切应力与流线方向垂直,这样才

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

9、自由锻是通过局部锻打逐步成形的,其基本工序包括镦粗、拔长、

冲孔、切割、弯曲、扭转、错移及锻接等。(任填四种)

10、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在焊接过程中通常采取造成保护气氛和添加合

金元素的措施。

二、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

1、主要用于生产圆形中空铸件(如各种管子、缸套、轴套、圆环等)

的铸造工艺是:()

A、金属型铸造

B、离心铸造

C、压力铸造

D、陶瓷型铸造

2、当锻造比等于1.8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铸态组织中的疏松、气孔被压合

B、沿流线方向的力学性能略有提高,但垂直于流线方向的力学性能

开始下降

C、垂直于流线方向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D、组织粗大化

3、对锻造加工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模锻常用来生产大型和特大型铸件

B、自由锻中,金属坯料受力变形时,沿变形方向不受限制

C、与模锻相比,自由锻生产率高,需要切削加工的余量小

D、生产中,常使用自由锻锻制形状比较复杂的锻件

4、关于板料冲压的工序说法错误的是:()

A、落料及冲孔都属于板料冲压的分离工序

B、冲压主要是对薄板(其厚度一般不超过8mm)进行冷变形

C、落料和冲孔这两种工序的坯料变形过程是一样的,只是目的不

D、弯曲模具的角度应与成品件的角度相一致

5、在低碳钢熔焊焊接接头中,力学性能最好的区域是:()

A、过热区

B、正火区

C、部分相变区

D、熔合区

6、下面不属于熔焊的是:()

A、缝焊

B、埋弧焊

C、电渣焊

D、氩弧焊

7、手工电弧焊中,电弧温度最高的区域是:()

A、阴极区

B、阳极区

C、弧柱区

D、热影响

8、关于焊条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焊条用于焊接重要结构件

B、焊缝处有铁锈、油脂的焊接需用碱性焊条

C、要求焊缝抗裂性能高时用酸性焊条

D、酸性焊条焊接时,熔渣飞溅小,流动性和覆盖性较好,焊缝美观

9、下列金属中,焊接性最好的是:()

A.低碳钢

B.铸铁

C.高合金钢

D.紫铜

10、下列属于减少和预防焊接应力与变形的设计措施的是:()

A.焊前预热

B.减少焊缝数量

C.反变形法

D.刚性固定法

11、关于焊接说法正确的是:()

A、在焊接的四种空间位置中,横焊是最容易操作的

B、钎焊时的温度都在450℃以下

C、选用焊条直径越大时,焊接电流也应越大

D、所有的金属都能进行氧—乙炔火焰切割

12、气焊黄铜时应选用:()

A.中性焰

B.氧化焰

C.碳化焰

13、下面焊接方法中,弧柱温度最高的是:()

A.摩擦焊

B.电渣焊

C.埋弧焊

D.等离

子弧焊

14、下面哪种焊接方法对焊缝的空间位置要求最高:()

A.手工电弧焊

B.氧乙炔焊

C.埋弧焊

D.等离子弧

15、与砂型铸造相比较,不属于金属型铸造优点的是:()

A、金属型铸造所得铸件尺寸精度较高

B、金属型铸造所得铸件

力学性能较高

C、金属型可反复使用,提高了生产率

D、金属型铸造适于单件、

小批量生产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 共10分)

1、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并不是自由收缩,而是受阻收缩。

()√

2、金属液在铸型内凝固过程中,由于补缩不良,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

分将形成缩松。()×

3、利用顺序凝固可获得没有缩孔的致密铸件。

()√

4、冒口为铸件的多余部分,在铸件清理时切除。

5、型芯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获得铸件的内腔,但有时也可作为铸件难以

起模部分的局部铸型。()√

6、粗晶组织的可锻性优于细晶粒组织。()×

7、冷变形强化使金属的可锻性更佳。()×

8、落砂是指将铸型的各个组元如上型、下型、型芯、浇口杯等组合成

一个完整铸型的操作过程。。()×

9、铸件确定浇注位置时,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朝上。

()×

10、脆性材料(如灰铸铁、铸造铜合金、铸造铝合金等)不能进行锻压加

工。()√

四、分析说明题(共50分)

1、图1、图2和图3均为自由锻件,指出它们结构不合理的地方,进

行修改并说明理由(可在原图上更改。(满分9分,每图3分)

图1图 2 图3

原锻件上具有锥体结构,原锻件结构具有加强筋,自由锻不易锻

造出空间曲线结构

自由锻时成形比较困难,自由锻时成形困难,锻件应设计

成平面与圆住、平面与平面相接,

应该为圆柱结构因此,必须尽量减少辅助结构消除空间曲线

结构,使锻造成形容易实现

2、图4、图5和图6所示工件的焊缝位置不合理,进行修改(可在原

图上进行修改),并说明理由。(满分9分,每图3分)

图4图 5 图6

图4焊缝应尽量避开应力集中的位置,在构件截面有急剧变化的位

置或尖锐棱角部位,易产生应力集中,应避免布置焊缝

图5 焊缝密集或交叉会使接头处过热,力学性能下降,并将增大焊

接应力,一般两条焊缝间的距离要大于三倍的钢板厚度

图6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的位置,增加一条焊缝,改善了

焊缝的受力情况。

3、对图7和图8铸件结构工艺性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可在原图上

进行修改),并说明理由。(满分6分,每图3分)

图7图8

图7

表面的2个外圆角处阻碍起模,

应改为直角

图8 的凸台结构阻碍起模,应改为如图直通结构

4、采用砂型铸造方法制造图9中的哑铃20件,应采用何种造型方法?

为什么? (3分)

图9

分开模造型,小批量生产且最大分型面在中间。

5、图10为模锻件,其分模位置不合理,进行修改(可在原图上进行

修改),并说明理由。(满分3分)

分模位置

图10

应改为折线式分模,从而使上、下模膛深度大致相等,保证整个锻件全部充满成形。

6、说明焊条的焊芯与药皮的各自作用。(7分)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两部分组成,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和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

①焊芯

焊芯的主要作用是传导焊接电流,产生电弧并维持电弧燃烧;其次是作为填充金属与母材熔合成一体。

②药皮

药皮是由一系列矿物质、有机物、铁合金和粘结剂组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向熔池添加合金元素,提高焊缝的力学性能;改善焊接工艺性能,有利于进行各种位置的焊接;使焊缝金属脱氧、脱硫、脱磷、去氢等;保护熔池与熔滴不受空气侵入。

7、选择图11模锻件的最佳的分模面,并说明理由。

图11

a-a:按选定的分模面制成锻模后,应使上下两模沿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

致,以便在安装锻模和生产中容易发现错模现象,及时而方便地调整锻

模位置

分模面应选在能使模膛深度最浅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金属充满模膛,

便于取件,并有利于锻模的制造

b-b:分模面应选在能使模膛深度最浅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金属充满模

膛,便于取件,并有利于锻模的制造.b---b选作分模面时,零件中间

的孔不能锻出来,孔部金属都是敷料,既浪费金属,又增加了切削加工

的工作量。所以该面不宜作分模面

c-c:分模面最好是一个平面,以便于锻模的制造,并防止锻造过程中上

下锻模错动.

8、熔焊焊接接头的形式有哪几种?焊接坡口的作用是什么?

在焊条电弧焊时,由于结构形状、工件厚度及对质量要求的不同,其接头形式和坡口形式也不同。基本的焊接接头形式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

3、

)。

(a)坯料(b)锻件

图12 锻件

拔长(使得d0转换为d1),压肩后继续拔长(使得d1转换为d2),压肩后继续拔长(使得d2转换为d3)

10、画出作业图4中零件的自由锻锻件图(不需确定具体尺寸)。

图13

一、名词解释

1.误差复映:由于加工系统的受力变形,工件加工前的误差以类似的形状反映到加工后的工件上去,造成加工后的误差

2.工序: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基准:将用来确定加工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4.工艺系统刚度:指工艺系统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5.装配精度:一般包括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接触精度等

6.刀具标注前角: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

7.切削速度:主运动的速度

8.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9.工艺过程:机械制造过程中,凡是直接改变零件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0.工序分散:工序数多而各工序的加工内容少

11.刀具标注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12.砂轮的组织:磨粒、结合剂、气孔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13.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也就是某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二、单项选择

1.积屑瘤是在(3)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①低速②中低速③中速④高速

2.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1)

①前角②后角③主偏角④刃倾角

3.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2)传动

升速②降速③等速④变速

4.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4)

①传给工件②传给刀具③传给机床④被切屑所带走

5.加工塑性材料时,(2)切削容易产生积屑瘤和鳞刺。

①低速②中速③高速④超高速

6.箱体类零件常使用(2)作为统一精基准

①一面一孔②一面两孔③两面一孔④两面两孔

7.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小的是(2)

①切削速度②切削深度③进给量

8.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1)进行

①切削加工之前②磨削加工之前③切削加工之后④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9.工序余量公差等于(1)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10.一个部件可以有(1)基准零件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④多个

11.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1)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

12.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3)

①工步②安装③工序④工位

13.切削加工中切削层参数不包括(4)

①切削层公称厚度②切削层公称深度③切削层公称宽度④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14.工序尺寸只有在(1)的条件下才等于图纸设计尺寸

①工序基本尺寸值等于图纸设计基本尺寸值②工序尺寸公差等于图纸设计尺寸公差

③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④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15.工艺能力系数是(1)

①T/6σ②6σ/T③T/3σ④2T/3σ

16.工件在夹具中欠定位是指(3)

①工件实际限制自由度数少于6个②工件有重复限制的自由度③工件要求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④工件是不完全定位

17.切削加工中切削层参数不包括(4)

①切削层公称厚度②切削层公称深度③切削层公称宽度④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18.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1)

①砂轮的回转运动②工件的回转运动

③砂轮的直线运动④工件的直线运动

19.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2)

①通用夹具②专用夹具③成组夹具④组合夹具

20.镗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1)

①轴承孔的圆度误差②主轴轴径的圆度误差

③轴径与轴承孔的间隙④切削力的大小

21.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2)

①带状切屑②单元切屑③崩碎切屑

22.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2)

①正比②反比③指数关系④对数关系

23.自激振动的频率(4)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

①大于②小于③等于④等于或接近于

24.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1)基准作为精基准

①设计②工序③测量④装配

25.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1)

①粗镗—半精镗—精镗②粗镗—半精镗—铰

③粗镗—半精镗—粗磨④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三、判断题

1.切削时出现的积屑瘤、前刀面磨损等现象,都是第Ⅲ变形区的变形所造成的。×

2.传统上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刀具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采用最大的切削深度ap,其次考虑采用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定(计算或查表)合理的切削速度v。√

3.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4.精加工时通常采用负的刃倾角。×

5.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磨损越小。×

6.工件的内应力不影响加工精度。×

7.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宜采用磨削方法进行精加工。×

8.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与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

9.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

10.在工艺成本中可变费用是与年产量无关的费用。×

11.提高工艺系统薄弱环节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12.金刚石刀具硬度很高,可用于加工淬火钢。×

13.给定刀具磨钝标准VB值,则刀具的使用寿命T也就确定了。×

14.砂轮的硬度越高,磨粒的硬度不一定也越高。√

15.使用可调支承时,调整后起定位作用,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16.切削变形系数大于1。√

17.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

18.镗床没有误差敏感方向。×

19.通常机床传动链的末端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20.误差复映系数与毛坯误差成正比。×

21.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大于按实体估计的刚度。×

22.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

23.镗床没有误差敏感方向。×

24.误差复映系数与毛坯误差成正比。×

25.采用试切法直接保证零件尺寸时,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26.单件小批生产通常采用“工序集中”原则。√

27.强迫振动频率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

28.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期磨损阶段和正常磨损阶段。×

29.划线找正装夹多用于铸件的精加工工序。×

30.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31.在机械加工中不允许有加工原理误差。×

32.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

33.只要工序能力系数大于1,就可以保证不出废品。×

34.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

35.过盈连接属于不可拆卸连接。√

36.直线装配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

7.问答题

1.YT30、YG8、YT5、YG3、WI8Gr4V是什么刀具材料?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各适合于加工哪类工件材料?在怎样的加工要求下选用?

答:YT30是硬质合金、含TiC30%、适合加工钢、粗加工

YG8是硬质合金、含Co8%、其余成分为WC、适合加工铸铁及有色金属、粗加工

YT5是硬质合金、含TiC5%、适合加工钢、精加工

W18Gr4V是高速钢刀具材料,表示含W18%、含Gr4%,含V1%。高速钢刀具材料适合加工钢,易做成复杂刀具使用

2.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强迫震动与自激震动的区别有哪些?产生自激震动的条件是什么?答:强迫振动是外界周期性的干扰力作用引起的不衰减振动;强迫振动的频率总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相同;强迫振动振幅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ω/ωo;强迫振动振幅的大小除了与ω/ωo有关外,还与干扰力、系统刚度及阻尼系数有关;自激振动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该加工系统本身引起的交变切削力反过来加强和维持系统自身振动的现象;自激振动的频率等于或接近于系统的固有频率;自激振动能否产生及振幅的大小取决于振动系统在每一个周期内获得和小号的能量对比情况。

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在一个振动周期内,系统从电机吸收的能量大于系统对外界作功消耗的能量,则系统产生自激振动。

3.叙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加工顺序安排原则。

答: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保证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便于装夹的原则;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自为基准的原则。

4.试述夹紧力的确定原则。

答:夹紧力的方向:应使定位基面与定位元件接触良好,保证零件定位准确可靠;应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一致;尽量与切削力重力方向一致。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正对支承元件或位于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承面内。应位于工件刚度较好的部位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

5.何谓逆铣?试述其特点。

答:工件进给方向与铣刀的旋转方向相反成为逆铣

其特点:刀齿磨损快,加工表面质量较差;刀齿对工件的垂直作用方向上,容易使工件的装夹松动;工件承受的水平铣削力与进给速度的方向相反,铣床工作合丝杆始终与螺母接触。

6.简要说明机械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是什么?

答: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在一个振动周期内,系统从电机吸收的能量大于系统对外界作功

消耗的能量,则系统产生自激振动。

7.什么是回火烧伤?为什么磨削加工容易产生烧伤?

答:磨削区的温度超过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工件表层金属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将转变成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索氏体或托氏体,这种烧伤称为回火烧伤。

引起烧伤。

8.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答: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产生在误差敏感方向,它将1:1地反映到被加工工件上;而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是非误差敏感方向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

《机械制造技术》试题

第 1 页

一、选择题

1、按照齿轮齿形的形成方法,齿轮加工的方法分为()大类。

A、二

B、三

C、四

D、五

2、一般在主轴毛坯锻造后,首先安排()处理,以消除内应,

细化晶粒。

A、回火

B、正火

C、退火

D、淬火

3、()是用百分表、划针或目测在机床上直接找正工件,使其获

得正确位置的一种装夹方法。

A、划线找正法

B、直接找正法

C、用夹具装夹

4、用正确分布的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

具中得到正确位置的规律,称为六点()原理。

A、定位

B、加工

C、布置

D、装配

5、通常粗基准允许使用()次。

A、1

B、2

C、3

D、无限制

6、尺寸链中的某一个减环尺寸增加,()环的尺寸一定减小。

A、调节环

B、减环

C、增环

D、封闭环

7、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切削深度(背吃刀量)

8、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某一正确位置并被夹紧的过程,称为

()。

A、安装

B、工位

C、工步

D、工序

9、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旋转运动或者是平行于机床导轨的

直线运动,则称此成形运动为()运动。

A、简单成形

B、复合成形

C、范成

D、螺旋

10、CA6136中的C表示()。

A、铣床

B、钻床

C、磨床

D、车床

11、车床上车外圆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

与标注角度相比,后角()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2、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

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

A、欠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完全定位

13、()通常用于支承传动零件、传动转矩和承受载荷。

A、箱体类零件 B支架类零件 C轴类零件

14、在车床上安装工件时,能自动定心并夹紧工件的夹具是()

A、三爪卡盘

B、四爪卡盘

C、中心架

学校_______系、班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密------------------------封----------------------------线--------------------------------

第 2 页

15、有螺钉、螺母、垫圈压板等元件组成的夹紧机构,称为()

A、偏心夹紧机构

B、斜楔夹紧机构

C、螺旋夹紧机构

16、下列仅用于高速钢车刀的是()

A、焊接车刀

B、整体式车刀

C、机械夹固式车刀

17、下列属于成形车刀的是()

A、直头车刀

B、弯头车刀

C、90°偏刀

D、螺纹车刀

18、铣床不可以用来加工()

A、齿轮

B、轴

C、平面

D、沟槽

19、下列不属于特种加工的是()

A、电火花加工

B、超声波加工

C、车床加工

D、电解加工

20、下列不属于齿轮加工常用材料的是()

A、45钢

B、20Cr

C、20CrMnTi

D、Q235

二、判断题

1、CM6132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320mm的普通车床。()

2、在零件的加工中,由相互联系的尺寸组成的封闭尺寸组合,称为

装配尺寸链。()

3、在工艺尺寸链中,减环增大,封闭环也相应增大。()

4、磨削加工是对工件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6、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允许存在。()

7、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前角

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8、粗基准只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9、前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小刀具后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

10、麻花钻是加工孔的常用刀具之一,它用于加工普通孔和直接成型高精度孔。()

11、齿轮加工中,在齿形加工完成以后,常常采用高温回火,来提高齿面的硬度和耐

摩性。()

12、纳米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其中纳米的大小为10的-6次方米。()

13、工件在一次安装下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加工位置所完成

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进给。()

14、基准根据其功用不同分为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

15、在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不被允许的。()

16、在夹紧装置设计中,要注意夹紧力的方向尽量与切削力、工件重

力方向反向。()

17、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 )

18、在进行铣削加工时,通常情况下用顺铣进行工作。()

19、积屑瘤增大了刀具前角,降低了切削力,所以对加工很有利。()学校_______系、班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密------------------------封----------------------------线--------------------------------

第 3 页

20、车床加工中,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容易产生崩碎切屑。()

三、简答题:

1、定位基准中,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2、夹紧装置设计的基本问题主要是合理确定夹紧力,夹紧力方向的确定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计算说明题:

入图所示零件,加工时要求保证尺寸6±0.1mm,

但该尺寸不便测量,只好通过测量尺寸L来间接

保证,画出工艺尺寸链,并说明那些尺寸为增

环?哪些为减环?哪个为封闭环?并计算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

2、B ;

3、B ;

4、A ;

5、A

6、D ;

7、A ;

8、A;

9、A ;10、A

11、B ; 12、A; 13、C; 14、A;15、C

16、B ; 17、D; 18、B; 19、C;20、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简答题:

1、答:有⑴、基准重合原则;⑵、基准统一原则;⑶、“自为基

准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5)、装夹方便原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试卷(doc 9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试卷(doc 9页)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年第学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卷十 考核形式:闭卷姓名:学号: 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总分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标注刀具角度的正交平面参考系中,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是。 2.使切削能持续进行以形成所需表面的运动称为_____ ______运动。 3.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包括主轴径向圆跳动、角度摆动和__ _。 4.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和

________ _________ 。 5.在机械加工中,自激震动的激振机理通常包括振型耦合原理、再生颤振原理和_______ _________。 6. 在标注刀具角度的正交平面参考系中,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于该点及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是。 7. 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 8. 机械加工中选择机床时,要求机床的尺寸规 格、、加工效率及等与工件本工序加工要求相适应。 9. 机械加工中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偏差一般可利用进行计算获得。 10.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加工细长轴时,工件会产生误差。 11. 切削加工45 钢时通常应采用类或类硬质合金刀具。 12.为减小加工表面的理论粗糙度, f 应。13.按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未予限制的定位,称为。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在括号内划“×”,每空1分,共10分) 1.提高工艺系统薄弱环节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2.金刚石刀具硬度很高,可用于加工淬火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1)

第二章 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 答: 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 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 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

0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工序是指 。 2.剪切角增大,表明切削变形(增大,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大,减少)。 3.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 YT30)。 4.CA6140车床可加工 、 、 、 等四种螺纹。 5.不经修配与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互换法、选配法)。 6.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增加,减少),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增加、减少)。 7.在四种车刀中,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最好,最差);粗磨时应选择(硬,软)砂轮。 8.机床的基本参数包括 、 、 。 9.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 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 10.衡量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指标有 。 11.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 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测量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 方向。 13.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相同,相反),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靠近,远离)工 件加工表面。 14.辅助支承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限制同一自由度的定位称(完全定位、过定 位)。 15.磨削加工时,应选择(乳化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不锈钢进行(退火, 淬火)处理。 二、端面车刀的切削部分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表示端面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 (8分) 三、金属切削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减少金属切削变形?(8分) 四、列出切削英制螺纹的运动方程式,并写出CA6140车床进给箱中增倍变速组的四种传动 比。(8分) 五、加工下述零件,要求保证孔的尺寸B =30+0.2,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工序尺寸L 。(8分) 六、磨一批d =12016 .0043.0φ--mm 销轴,工件尺寸呈正态分布,工件的平均尺寸X =11.974,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1.刀具后角是指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 8.机床型号由字母与数字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 p应不低于(二级)。 15.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一、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 变形规律:ro↑,Λh↓;Vc↑,Λh↓;f↑, Λh↓; HB↑, Λh↓ 积屑瘤高度Hb↑,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Λh↓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8分) L=mm 2201.0- 九、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18 03 .0 08 .0 φ+-mm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Φ17.979mm,均方根偏差为0.04mm,求尺寸分散围与废品率。 尺寸分散围:17.859-18.099mm 废品率: 17.3% 1.工序是指一个工人在一台机床上对一个(或多个)零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剪切角增大,表明切削变形(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 3.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硬质合金)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CA6140车床可加工公制,英制,模数和径节等四种螺纹。 5.不经修配与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互换法)。 6.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减少),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减少)。 11.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 12.测量误差是属于(随机)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误差敏感方向。 13.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相同),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靠近)工件加工表面。 一、金属切削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减少金属切削变形?(8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为了提高生产率,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步,在工艺文件上复合工步应当作为。 A.一道工序;B.一个工步;C.一个工位;D.一次安装。 2.安装次数越多,则。 A.生产率越高;B.精度越高;C.生产率和精度越低。 3.工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是。 A.加工中能直接控制的尺寸;B.加工中间接保证的尺寸; C.不能确定的工艺尺寸。 4.工艺基准包括。 A.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B.粗基准与精基准; C.定位基准、装配基准、测量基准。 5.铸铁箱体上φ120H8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A.粗镗-半精镗-精镗B.粗镗-半精镗-铰 C.粗镗-半精镗-粗磨D.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若零件上几个待加工表面用几把刀同时进行加工,则将这种工步称为。 2.加工阶段一般可划分为:、、和。 3.工艺基准是在、和过程中使用的基准。 4.某加工阶段主要是获得高生产率并切除大量多余金属,该加工阶段是 5.精密偶件的装配,在大批大量生产条件下,应采用装配法。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正确打(√)、错误打(×))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 2.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3.工艺尺寸链封闭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 4.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与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

机械制造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 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1-1,切削加工由哪些运动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析:切削加工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主运动是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削,从而形成工件新包表面。 进给运动是不断的把切削层投入切削,以逐渐切除整个工件表面的运动。 1-2,何为切削用量?简述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析:切削用量是切削时各运动参数的总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与某一工序的切削用量有密切关系的刀具寿命,一般分为该工序单件成本最低的经济寿命和最大生产率寿命两类。 原则:一般是提高刀具耐用度的原则,并且保证加工质量。 粗加工时,大的切削深度、进给,低的切削速度;精加工时,高的切削速度,小的切削深度、进给。 1-3,常见的切削类型有几种?其形成条件及加工的影响是什么? 析:切削加工就是指 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楼主想要了解的是不是切削加工的分类 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有许多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3种。 按工艺特征区分 切削加工的工艺特征决定于切削工具的结构以及切削工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形式。按工艺特征,切削加工一般可分为:车削、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刨削、插削、拉削、锯切、磨削、研磨、珩磨、超精加工、抛光、齿轮加工、蜗轮加工、螺纹加工、超精密加工、钳工和刮削等。 按切除率和精度分可分为:

①粗加工:用大的切削深度,经一次或少数几次走刀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或全部加工余量,如粗车、粗刨、粗铣、钻削和锯切等,粗加工加工效率高而加工精度较低,一般用作预先加工,有时也可作最终加工。 ②半精加工:一般作为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的中间工序,但对工件上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的部位,也可以作为最终加工。 ③精加工:用精细切削的方式使加工表面达到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如精车、精刨、精铰、精磨等。精加工一般是最终加工。 ④精整加工:在精加工后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小的表面粗糙度,并稍微提高精度。精整加工的加工余量小,如珩磨、研磨、超精磨削和超精加工等。 ⑤修饰加工:目的是为了减小表面粗糙度,以提高防蚀、防尘性能和改善外观,而并不要求提高精度,如抛光、砂光等。 ⑥超精密加工:航天、激光、电子、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需要某些特别精密的零件,其精度高达IT4以上,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 0.01微米。这就需要采取特殊措施进行超精密加工,如镜面车削、镜面磨削、软磨粒机械化学抛光等。 按表面形成方法区分 切削加工时,工件的已加工表面是依靠切削工具和工件作相对运动来获得的。 按表面形成方法,切削加工可分为3类。 ①刀尖轨迹法:依靠刀尖相对于工件表面的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所要求的表面几何形状,如车削外圆、刨削平面、磨削外圆、用靠模车削成形面等。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机床所提供的切削工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 ②成形刀具法:简称成形法,用与工件的最终表面轮廓相匹配的成形刀具或成形砂轮等加工出成形面。此时机床的部分成形运动被刀刃的几何形状所代替,如成形车削、成形铣削和成形磨削等。由于成形刀具的制造比较困难,机床-夹具-工件-刀具所形成的工艺系统所能承受的切削力有限,成形法一般只用于加工短的成形面。 ③展成法:又称滚切法,加工时切削工具与工件作相对展成运动,刀具(或砂轮)和工件的瞬心线相互作纯滚动,两者之间保持确定的速比关系,所获得加工表面就是刀刃在这种运动中的包络面。齿轮加工中的滚齿、插齿、剃齿、珩齿和磨齿(不包括成形磨齿)等均属展成法加工。 其形成条件及加工的影响是.: 1-4:用示意图表示三个车削分力,讨论切削力的来源和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析: 1-5: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一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导 3-被切削的金属在刀具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而耗功,这是切削热的一个重要来源。此外,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之间的摩擦也要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2.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在磨削过程中,磨料的脱落和破碎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能力的 特性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 要有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三种 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和离合器不同的离合状态 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的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和靠模法。 7.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 p减少,进给力F f增大。 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1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1.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原因是金刚石的碳元素与铁原子有很强的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 13.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互锁装置。 15.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尾座和丝杠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 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其工作角度将会:( C )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 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 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 ) A、刃倾角大于0°; B、刃倾角小于0°; C、前角大于0°; D、前角小于0°。 3、铣床夹具上的定位键是用来(B)。 A、使工件在夹具上定位 B、使夹具在机床上定位 C、使刀具对夹具定位 D、使夹具在机床上夹紧 4、下列机床中,只有主运动,没有进给运动的机床是( A ) A、拉床 B、插床 C、滚齿机 D、钻床 5、车削外圆时哪个切削分力消耗功率为零?( B ) A、主切削力; B、背向力; C、进给力; D、摩擦力。 6、在金属切削机加工中,下述哪一种运动是主运动( C ) A、铣削时工件的移动 B、钻削时钻头直线运动 C、磨削时砂轮的旋转运动 D、牛头刨床工作台的水平移动 7、控制积屑瘤生长的最有效途径是( A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验一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阶段测试题(一) 一、选择填空(25分) 1.在机械加工中,零件的加工阶段通常有: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加工阶段。(粗、半精、精、超精) 2.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_____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______误差。(基准位移、基准位移) 3.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_____ _______,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_ _______工件加工表面。(P75-76页:相同,靠近) 4.工艺基准按不同场合和用途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设计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5.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铸件) 4.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_____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_____个自由度。 (P62-63页:一个、四个) 6.在切削加工中,被加工的表面相同,形成它的发生线()。(可以多个) 7.辅助支承限制工件()个自由度。 (0,采用辅助支撑仅仅为了提高工件安装的刚度和稳定性) 8.要改善切削加工性能,高碳钢锻造后机械加工之前,首先应进行()热处理。 (正火) 9.零件大批生产时,拟选用_________机床作为主要机床设备。(通用) 10.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________________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________________。(附加运动、成形运动) 11.夹紧力作用方向应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使工件的夹紧变形小。(一致) 12.设计基准是()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基准。(零件图) 13.当()要求高时,应采用“互为基准原则”。(位置精度) 14.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为成品的过程叫做()。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分) 1.大幅度提高机床刚度,就能有效减小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 ( × ) 2.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即遵循了“自为基准”原则。( √ ) 3.固定钻套只适宜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使用。 ( × ) 4.辅助支承不起限制工件自由度的作用。 ( √ ) 5.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才允许欠定位。( × ) 6.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 × ) 7.箱体类零件中常用的“一面两孔定位”,是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 × ) 8.辅助支承只能限制工件1个自由度。( × ) 9.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允许欠定位。(√) 10.定向键和对刀块是钻床夹具上的特殊元件。( × ) 11.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12.工序尺寸是工件在某工序加工之后应保证的尺寸。 ( √ ) 13.和快换钻套与可换钻套相比,固定钻套的加工精度最高。(√) 14.在绘制夹具总图时,用粗实线画出工件的轮廓,并将其视为透明体。( × )(P92) 15.工件定位时,若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就不会产生定位误差。 ( × ) 16.试切法和划线法一般只限于在单件小批生产中采用。(√) 17.所有铣床夹具结构中一定要使用对刀装置。(×) 18.铣床夹具对刀必须使用对刀块和塞尺。 ( × ) 19.使用一根长心轴和一个大端面定位可限制工件的5个自由度。 ( √ ) 20.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在有些情况下并不会对零件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 √ ) 三、简答题(共5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1-6 什么是生产类型?如何划分生产类型?各生产类型都有什么工艺特点? 生产类型是指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产品的用途与市场需求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类型,分为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与大批量生产 工艺特点:P5 ?(1)单件(小批)生产—产品产量很少,品种很多,各工作地加工对象经常改变,很少 重复。 ?(2)成批生产—一年中分批轮流地制造几种不同的产品,每种产品均有一定的数量, 工作地的加工对象周期地重复。 ?(3)大量生产—产品产量很大,工作地的加工对象固定不变,长期进行某零件的某道 工序的加工。 1-7 企业组织产品的生产有几种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1)生产全部零部件并组装机器 (2)生产一部分关键的零部件,进行整机装配,其余的零部件由其他企业供应 (3)完全不生产零件。只负责设计与销售 特点: (1)必须拥有加工所有零件的设备,形成大而小,小而全的工厂,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很难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性差 (2)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和工艺,或自己生产高附加值的零部件 (3)占地少,固定设备投入少,转产容易等优点,较适宜市场变化快的产品生产 1-8按照加工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制造工艺方法可分为几种类型?说明各类方法的应用围和工艺特点 可分为材料成型工艺、材料去除工艺和材料累计工艺 材料成型工艺 围:材料成型工艺常用来制造毛坯,也可以用来制造形状复杂但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特点:加工时材料的形状、尺寸、性能等发生变化,而其质量未发生变化,生产效率较高材料去除工艺 围:是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加工方式,包括传统的切削加工、磨削加工和特种加工特点:在材料去除过程中,工件逐渐逼近理想零件的形状与尺寸 材料累计工艺 围:包括传统的连接方法、电铸电镀加工和先进的快速成型技术 特点:利用一定的方式使零件的质量不断增加的工艺方法 2-1 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三个变形区的特点:第一变形区为塑性变形区,或称基本变形区,其变形量最大,常用它来说明切削过程的变形情况;第二变形区为摩擦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面之间存在压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名词解释 避免空走刀;或是车削完后把工件从原材料上切下来。(4.3) 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 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刀具的标注角度是刀具制造和刃磨的依据,主要有: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切削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安装位置的变化和进给运动的影响,使得参考平面坐标系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刀具实际角度与标注角度的不同。刀具在工作中的实际切削角度称为工作角度。 粗基准——未经过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常值系统误差当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这类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或是保持不变 刀具耐用度:是指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用的切削时间 刀具标注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刀具标注前角: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 刀具寿命是指一把新刀具从开始投入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总切削时间 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 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积屑瘤粘附到刀具的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形成的一块很硬的楔状金属瘤,通常称为积屑瘤,也叫刀瘤,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与被加工工件一起构成了一个实现某种加工方法的整体系统,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把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用工艺文件的形式写出来,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指零件在机械加工后被加工面的微观不平度,也叫粗糙度 精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基准: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2.2) 夹紧:在工件夹紧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金属的可焊性——指被焊金属在采用一定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工艺参数 及结构型式的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金属的可锻性指金属接受锻压加工的难易程度。金属可锻性好,表明金属易于锻压成型。 分型面——两个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称为分型面。 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 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工序——机械加工过程中,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工序集中就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多 工序分散:工序数多而各工序的加工内容少 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也就是某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工艺能力系数使公差δ和△随(6σ)之间有足够大的比值,这个比值Cp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工艺规程: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为工艺规程。 工艺基准: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基准。包括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题

2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刀具后角是指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增加、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 5.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组织砂轮。 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Tc与Tp两种。 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麻花钻刀具。 8.机床型号由字母与数字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 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10.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退火处理。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 p应不低于二级。 13.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是螺旋机构,动作最快的是圆偏心机构。 14.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1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4个自由度。 15.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二、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8分) 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结构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与刀尖组成。 六个基本角度是:r o、αo、kr、kr’、λs、αo’ 三、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 变形规律:r o↑,Λh↓;Vc↑,Λh↓;f↑,Λh↓;HB↑,Λh↓ 积屑瘤高度Hb↑,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Λh↓ 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8分) 最高转速约1400r/min,最低转速约10r/min 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8分) 刚度是指切削力在加工表面法向分力,Fr与法向的变形Y的比值。 机床刚度曲线特点:刚度曲线不是直线;加载与卸载曲线不重合;载荷去除后,变形恢复不到起点。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8 分) L=0 0.1 mm 七、在一圆环形工件上铣键槽,用心轴定位,要求保证尺寸34.8-0.16mm,试计算定位误差并分析这种定位是否可行。(8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

定位误差计算 1.有一批直径为0 d d δ-的轴,要铣一键槽,工件的定位方案如图所示(V 形块角度为90°),要保证尺寸m 和n 。试分别计算各定位方案中尺寸m 和n 的定位误差。 (a) (b) (c) 2.如图钻孔,保证A ,采用a)~d)四种方案,试分别进行定位误差分析(外圆50 01 .0-φ )。 3.如图同时钻两孔,采用b)~c)两种钻模,试分别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4.钻直径为φ 10的孔,采用a )、b)两种定位方案,试分别计算定位误差。 【 a) b) 5.如图在工件上铣台阶面,保证工序尺寸A ,采用V 形块定位,试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6.如图钻d 孔,保证同轴度要求,采用a)~d) 四种定位方式,试分别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其中900 = α,05.030±=φd )

8.图所示齿轮坯在V形块上定位插齿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H=+。已知:d=φ,D=φ35+。若不计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的影响,试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 > 加工误差计算 1.在两台相同的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要求保证直径Φ11±,第一台加工1000 件,其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平均值X 1=,均方差 σ 1=。第二台加工500件,其直径尺寸 也按正态分布,且X 2=,均方差 σ 2=。试求: (1)在同一图上画出两台机床加工的两批工件的尺寸分布图,并指出哪台机床的工序精度高 (2)计算并比较哪台机床的废品率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改进的办法。 注:

2. 态分布,分布中心的尺寸X =,均方根差σ=,求: (1)这批工件的废品率是多少 / (2)产生废品的原因是什么性质的误差 3. 在甲、乙两台机床上加工同一种零件,工序尺寸为50±。加工后对甲、乙机床加工的零件分别进行测量,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甲机床加工零件的平均值 甲 =50,均方根偏差 甲 =,乙机床加工零件的平均值 乙=,均方根偏差 乙=, 试问: (1)在同一张图上画出甲、乙机床所加工零件尺寸分布曲线; (2)判断哪一台机床不合格品率高 (3)判断哪一台机床精度高 4. 加工一批尺寸为Φ的小轴外圆,若尺寸为正态分布,均方差σ=,公差带中点小于尺寸分布中心0.03mm 。试求:1)加工尺寸的常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以及随机误差引起的尺寸分散范围2)计算这批零件的合格率及废品率 5.加工一批工件的内孔,其内孔直径设尺寸为 mm,若孔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且分散范围等于公差值,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试求1000个零件尺寸在 mm 之间的工件数量是多少 > 6. 镗孔公差T=,σ=,已知不能修复的废品率为%,试绘出正态分布曲线图,并求产品的合格率 X σ X σ025.25020.25Φ-Φ2503 .00+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刀具后角是指。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 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 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与两种。 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 8.机床型号由与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钻床)。 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 10.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水溶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退火,淬火)处理。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 p应不低于(二级、三

级)。 13.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是机构,动作最快的是 机构。 14.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3,4,5)个自由度。 15.工艺过程是指 。 二、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8分) 三、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 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速与 最低转速。(8分) 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8分)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8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在标注刀具角度的正交平面参考系中,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于该点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是。 2. 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精度。 3.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包括主轴径角度摆动、轴线窜动和。 4.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5. 在机械加工中,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通常包括负摩擦颤振原理、再生颤振原理和 。 6. 机械加工中选择机床时,要求机床的尺寸规格、加工效率及等与工件本工序加工要求相适应。 7. 机械加工中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偏差一般可利用进行计算获得。 8.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加工细长轴时,工件会产生误差。 9. 切削加工45钢时通常应采用类或YW类硬质合金刀具。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工序分散 2. 刀具标注后角 3. 砂轮的组织 4. 工序余量 5. 工艺规程 三、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精基准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技术要求 B. 便于实现粗基准 C. 尽快加工出精基准 D. 便于选择精基准 2. 夹具精度一般是零件精度的() A. 1/3~1/5 B. 1/2 C. 相同 D. 1/10 3. 从概念上讲加工经济精度是指() A.成本最低的加工精度 B.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C.不计成本的加工精度 D. 最大生产率的加工精度 4. 控制积屑瘤生长的最有效途径是() A. 改变切削速度 B. 改变切削深度 C. 改变进给速度 D. 使用切削液 5. 在麻花钻头的后刀面上磨出分屑槽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排屑及切削液的注入 B.加大前角,以减小切削变形 C. 减小与孔壁的摩擦 D. 降低轴向力 6. 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工序,这是为了()。 A. 保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B. 保证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C. 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D 保证加工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7. 在切削铸铁时,最常见的切屑类型是()。 A.带状切屑B. 挤裂切屑C. 单元切屑D.崩碎切屑 8.()加工是一种容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车削B.铣削C.磨削D 钻削 9. 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最大。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背吃刀量 D.三个同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 5-1 什么是工艺过程?什么是工艺规程? 答:工艺过程——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叫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合理工艺过程有关内容的文件叫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依据科学理论、总结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制定出来的。 5-2 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 5-3 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哪些工作? 5-4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同一尺长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 答: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详见教材P212-214。 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的原因是:粗基准一般是毛面,第一次作为基准加工的表面,第二次再作基准势必会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5-5加工习题5-5图所示零件,其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标有 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习题5-5图a)、b)、c)所示零件要求内外圆同轴,端面与孔轴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习题5-5图d)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 习题5-5图

解:按题目要求,粗、精基准选择如下图所示。 5-6为什么机械加工过程一般都要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 答:机械加工过程一般要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其目的是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5-7 试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各用于什么场合? 5-8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 答: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 工序余量——上道工序和本工序尺寸的差值; 总余量——某一表面毛坯与零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 5-9 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和上工序制造公差的影响? 5-10习题5-10图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0、B0、C0、D0是封闭环),哪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环是减环?

201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加解析

201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完整版 一.判断题(1'×35)。 1.切削铸铁时,切削速度对切削力影响较大。 2.机夹转位刀具的寿命可以制定的短些。 3.粗加工时选择切削用量首先应考虑加大背吃刀量。 4.切削塑性材料时垂直于切削面方向切削温度变化很大。 5.机床型号第一个字母为Y,表示它是螺纹加工机床。 6.以VB作为磨钝标准时,适当加大后角有助于刀具寿命的提高。 7.切削层参数是在切削平面内度量的。 8.切削塑性材料时,变形系数是大于1的。 9.在车床切断工件时,切断刀的工作后角会小于标注后角。 10.工件材料相同时,刀具几何参数不同,单位切削力也不同。 11.刀具刃口的负倒棱是在其后刀面磨出的。 12.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角大,说明变形程度亦大。 13.直角自由切削时,刀具的刃倾角并不等于零。 14.硬质合金刀具切削塑性材料时,后刀面的磨损形态呈月牙洼形。 15.刀具寿命曲线的m值越大,说明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大。

16.磨削滚动轴承比磨削45钢更易产生磨削烧伤现象。 17.切削加工中,通常材料的韧性越大,工件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小。 18.磨削加工中,大部分的磨削热量通过切屑和冷却液带走。 19.车外圆时,三爪卡盘的中心与车床主轴回转轴线存在的偏心主要影响工件的同轴度。 20.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轴时常采用死顶尖,其目的是使工件的圆柱度不受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影响。 21.平面磨床机床导轨在水平和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应该同样高。 22.在卧式机床上用顶尖定位进行轴类零件的外圆面车削时,若前后顶尖的连线与刀尖运动轨迹在水平面内存在平行度误差,则工件上将产生中凹形误差。 23.采用拉刀拉孔可以纠正工件上前道工序留下的孔轴线相对于端面的垂直度误差。 24.零件加工时,有时候按照“基准统一原则”选择精基准,采用该原则可以避免基准多次转化,提高工件的形状精度。 25.选择粗基准时,为保证工件上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应选择该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26.当选择设计基准为精基准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非设计基准作为定位精基准,但应尽量减少基准的转换次数,其目的是减少基准转换产生的误差。 27.在正常加工条件下,任何一种加工方法能经济的达到的加工精度是一个范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刀具后角是指。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 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 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与两种。 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 8.机床型号由与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钻床)。 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 10.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水溶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退火,淬火)处理。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 p应不低于(二级、三级)。 13.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是机构,动作最快的是 机构。 14.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3,4,5)个自由度。 15.工艺过程是指 。

二、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8分) 三、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 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速与 最低转速。(8分) 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8分)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8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部分习题及答案

1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具与工件接触的区域可分为3个变形区: ①第一变形区(基本变形区):是切削层的塑性变形区,其变形量最 大,常用它来说明切削过程的变形情况; ②第二变形区(摩擦变形区):是切屑与前面摩擦的区域; ③第三变形区(表面变形区):是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后面接触的区域。 它们之间的关联是: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此处的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就在此处与工件基体发生分离,大部分变成切屑,很小的一部分留在已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 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分力作用是什么 答:(1)车削时的切削运动为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主运动(切削速度)、进给运动(进给量)、切深运动(背吃刀量),为了实际应用和方便计算,在实际切削时将切削合力分解成沿三个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分力。 (2)各分力作用:切削力是计算车刀强度、设计机床主轴系统、确定机床功率所必须的;进给力是设计进给机构、计算车刀进给功率所必需的;背向力是计算工件挠度、机床零件和车刀强度的依据,与切削过程中的振动有关。 2-1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是否一样为什么如何运用这一定律知道生产实践 答:不一样。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从他们的指数可以看出,指数越大影响越大。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温度以提高刀具寿命,在机床允许的条件下选用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比选用打的切削速度更为有利。 2-18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从刀具寿命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从机床动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为什么 答:(1)指定切削用量时,要综合考虑生产率、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选用原则为: ①考虑因素:切削加工生产率;刀具寿命;加工表面粗糙度;生产节拍。 ②粗加工时,应从提高生产率为主,同时保证刀具寿命,使用最高生产率耐用度。 ③精加工时,应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然后才是考虑高的生产率和刀具寿命,一般使用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较高的切削速度。 (2)从刀具寿命出发,优先选用大的a p ,其次大的f ,最后大的V,因为由V→f→a p对T的影响程度是递减的。 (3)从机床动力出发时,优先选用大的f ,其次大的a p ,最后大的V,因为由V→a p→f对F2的影响程度递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