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2002年3月

第23卷 第2期

外语教学

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i on

M ar.2002

V o l.23N o.2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汪少华

(复旦大学外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视角空间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空间,普遍存在于诗歌之中。在诗歌中视角空间主要通过拟人、移就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来建构。诗歌中的视角空间有着独特的美学功能。分析其中视角空间的建构及其整合过程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语言中意义的构建与解读。

关键词:视角空间;概念合成;美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2)022*******

是说,它们不会出现在同一个语篇环境中。

-根据UM T s和PRM T s的语篇功能、语义特征及语篇分布,人们可假设它们的结构形式至少部分取决于它们的功能。

总之,UM T s和PRM T s结构的使用与交际语境、说话者的意图及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书面语篇和口语交际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注:本文大部分例句转引自K ies,D,1988及H alliday, 1994.

参考文献

[1]Chafe,W.Givenness,contrastiveness,definiteness,

subjects,top ics,and po ints of view[A].L i(ed.).

S ubject and T op ic[C].N ew Yo rk:A cadem ic P ress, 1976.

[2]F irbas,J.O n defining the them e in functi onal sentence

analysis[J].T ravaux ling u istics d e P rag ue,1964(1): 267280.

[3]F riedm an,L.T he m anifestati on of subject,object,

and top ic in Am erican Sign L anguage[A].L i(ed.).

S ubject and T op ic[C].N ew Yo rk:A cadem ic P ress, 1976.

[4]Givon,T.O n U nd erstand ing G ramm ar[M].N ew

Yo rk:A cadem ic P ress,1979.

[5]H alliday,M.A.K.A n Introd uction to F unctional

G ramm ar.2nd ed.[M].L ondon:Edw ard A rno ld,

1994.[6]Jackendoff,R.S e m antic Interp retation in Generative

G ramm ar[M].Cam bridge:M ass.M IT P ress,1972.

[7]K ies,D.M arked T hem es w ith and w ithout P ronom inal

R einfo rcem ent:their m eaning and distributi on in dis2 course[A].EH.Stiner&R.V eltm an(eds).P ragm at2 ics,D iscou rse and T ex t:S o m e S y ste m ically2insp ired

A pp roaches[C].L ondon:P inter Publishers L i m ited,

1988.

[8]L eech,G.N.&Sho rt,M.H.S ty le in F iction[M].

N ew Yo rk:L ongm an Group L i m ited,1981.

[9]L eech,G.&Svartvik,J.A Co mm unicative G ramm ar

of E ng lish[M].N ew Yo rk:L ongm an Group L td, 1975.

[10]L yons,J.S e m antic T heory[M].N ew Yo rk:H arper

and Row,1977.

[11]Q uirk,R.et al.A Co mp rehensive G ramm ar of the

E ng lish L ang uag e[M].L ondon:L ongm an Group

L i m ited,1985.

[12]T homp son,G.Introd ucing F unctional G ramm ar

[M].L ondon:A rno ld,1996.

[13]牛保义.主题提升理论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9

(2).

[14]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收稿日期 2000209207

责任编校 王和平

Abstract:Perspective spaces,as common m en tal spaces,are ub iqu itou s in poem s.Perspective spaces are bu ilt th rough the u se of person ificati on,tran sferred ep ithet and m etapho r.Perspective spaces in poem s have particu lar aesthetic functi on s.Cogn itive analysis of the bu ilding and b lending of perspective spaces in poem s m ay facilitate m ean ing con structi on and con stru ing of them.

Key words:perspective space;concep tual b lending;aesthetic functi on

一、引言

“视角(perspective)”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pecti2 va,原义是“透视(look ing th rough)”。它的含义通常为观察者从某一特定的观察点来观察某物的方式。话语中的视角化现象(perspective phenom ena)非常普遍。在叙事语篇中,“视角”可定义为“在叙事者的话语现实中嵌入主体(人物)的视点”(Jo se Sanders &Gisela R edeker,1996:291)。本文主要运用Fau2 conn ier的合成空间理论来阐释中英诗歌中的视角化现象。

二、合成空间理论简介

合成空间理论是在心理空间(m en tal space)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建构的小概念包(concep tual packet)”(Fauconn ier& T u rner,1996:113)。心理空间的建立要受到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制约。概念合成(concep tual b lending)过程是在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之上进行运演产生第三个空间,即合成空间。它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partial structu re),并形成层创结构(e2 m ergen t structu re)。

Fauconn ier(1997)指出,首先,在两个输入空间,即源域空间和目标域空间之间进行跨空间映射(cro ss2space m app ing)。第二,存在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类属空间对每一输入空间进行映射。它反映输入空间所共有的一些抽象结构与组织,并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第三,合成空间(b lend)及层创结构(em ergen t structu re)的形成。两输入空间部分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通过组合(compo siti on)、完善(comp leti on)和扩展(elabo rati on)等方式,并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形成层创结构。我们还可以根据合成空间的层创逻辑(em ergen t logic)来对合成后的概念进行拓展。这就是所谓的“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run2

n ing the b lend),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

三、诗歌中的视角空间

1.视角空间的普遍性

由于人类通常把自己视为宇宙的主体,所以任何东西都涂上了人的主观色彩。我们用语言来表情达意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自我的主观性。正如古希腊智者派(前460-410)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M an is the m easu re of all th ings)。我们的古人也早就明白了“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的道理。这样,就其所反映的内容而言,很多心理空间都带有人的主观色彩。因此,笔者认为,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与主体有关的心理空间大多为视角空间。

2.诗歌中视角空间的建构与整合

认知科学证明:概念整合正好构成想象的核心内容。概念整合的过程主要包括:首先在两个输入空间形成映射,然后有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最后产生层创结构。概念整合这一普遍认知过程的揭示为我们如何通向想象之王国指明了方向。诗歌的创造需要想象,诗歌的鉴赏也需要想象,因此,诗歌中的视角空间与视角空间的整合尤为普遍,例如:

Augur ies of I nnocence

W illi a m Blake

To see a W o rld in a Grain of Sand

A nd H eaven in a W ild F low er,

Infin ity in the pal m of you r hand

A nd E tern ity in an hou r.

这是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言》。短短的四行诗建构了四个输入空间:从沙子看世界;从野花看天宫;手掌与无限;片刻与永恒。其内部关系均为:部分与整体。由于四个空间的主体都是人,所以它们都是视角空间。这四个视角空间都有着相似的内部关系。其目标域为预言(诗的标题)。源域中的内部关系投射到目标域,可得出相应的推论。这就是所谓的“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

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我们不难得知预言产生的方法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只有将这种层创逻辑投射到目标域(预言),才能完全领悟本诗的意义。这是一首序诗,它为长诗中亦庄亦谐、金玉良言般的“天真的预言”提供了思考的方法。

3.拟人与视角空间

拟人是视角空间的典型体现方式之一。作为人类,我们习惯于最大限度地运用与我们自身有关的知识与体验去理解那些自然现象、无生命的东西。例如:

The Noble Na ture

Ben Johnson

It is no t grow ing like a tree

In bu lk,do th m ake M an better be;

O r standing long an oak,th ree hundred year,

To fall a log at last,dry,bald,and sere:

A lily of a day

Is fairer far in M ay,

A lthough it fall and die that n igh t;

It w as the p lan t and flow er of L igh t.

In s m all p ropo rti on s w e ju st beau ties see;

A nd in sho rt m easu res life m ay perfect be.

本?琼森的诗作《高贵的品性》中的主要内容为高大的树木、遐龄的古橡、小小百合花。两个主要的输入空间为遐龄的古橡,虽耸立三百载,最后倒下来成为枯木朽株;小小百合花,虽只开一天,五月里它却最为鲜艳,尽管它当晚就要枯死。花草树木本无灵性,但诗人却赋予它们以灵性,它们之间也有高贵低下之分。因此两个输入空间为视角空间。源域内的这种对比关系投射到目标域“高贵的品性”,我们推导出合成空间的层创结构,悟出诗人的真实意图,即:人应以百合花为榜样,让人生尽善尽美、简洁有力。

4.移就与视角空间

移就是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性状。常见的是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诗歌中的移就修辞格往往不易理解,但如果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就能探究出其中的“理外之理”。下面是狄金森的著名小诗《我是小人物》:

I’m Nobody

Em ily D ickson

I’m nobody,w ho are you?

A re you nobody too?

T hen there’s a pair of u s.

Don’t tell—they’d ban ish u s,you know.

How dreary to be som ebody,

How pub lic—like a frog—

To tell you r nam e the livelong June

To an adm iring bog.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为: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表露了自己甘愿做鲜为人知的小人物而不愿做到处张扬的大人物的纯朴心态。她将大人物比作六月中泥塘里的青蛙,整天哗众取宠,叫个不停!但问题是其中的“adm iring bog”一词有些令人费解。这里诗人其实是运用了移就修辞格。我们只有通过视角空间的合成才能领悟该词的含义。泥塘原本无生命,不可能产生赞赏之情。就算是泥潭里有很多小动物,它们也不会对青蛙的叫声大加赞赏。我们从人的视角去理解。这里源域为青蛙,目标域为那些“大人物”。“大人物”到处宣扬自己的尊姓大名,正像六月中泥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还自以为整个泥潭里的小动物都很赞赏它。诗人的语言虽有些尖刻,但又不乏幽默。

同样,陶渊明在诗歌中也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事物“鸟”。他运用了很多鸟的意象,如:“惊鸟”、“羁鸟”和“归鸟”等。下面的陶诗均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龚斌《陶渊明诗笺注》(1996)。

日入群息动,归鸟趋林鸣。

《饮酒》其六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余辉。

《于王抚军座送客》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田园居》其一

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归鸟》

陶渊明诗中大量运用了移就修辞格。这都是视角空间及其合成过程。其中的“惊鸟”、“归鸟”、“羁鸟”都反映了诗人的主体性视点,“鸟”作为一种飞行类动物,并不具备人的感情色彩。它清晨出林觅食,黄昏投林栖息,这是它的本能。陶渊明笔下的“归鸟”是视角空间的合成。在合成空间中,“归鸟”既具有鸟的一般特性,又具有人的特性。

5.组合式隐喻与视角空间的整合

有时,诗人不只是运用一个隐喻而是运用了几个隐喻,即组合式隐喻(compo site m etapho rs)。例如:

L ove’s Ph ilosophy

Percy Bysshe Shelley

T he foun tain s m ingle w ith the river

A nd the rivers w ith the ocean,

T he w inds of heaven m ix fo r ever

W ith a s w eet emo ti on;

N o th ing in the w o rld is single

A ll th ings by a law divine

In one ano ther’s being m ingle—

W hy no t w ith th ine?

See the moun tain s k iss h igh heaven

A nd the w aves clasp one ano ther;

N o sister2flow er w ou ld be fo rgiven

If it disdain’d its b ro ther:

A nd the sun ligh t clasp s the earth,

A nd the moonbean s k iss the sea—

W hat are all these k issings w o rth,

If thou k iss no t m e?

雪莱在《爱的哲学》中运用了几个隐喻,即组合式隐喻,形成一个个视角空间。诗人以隐喻的形式将人类的丰富情感转移给风花日月、河海波涛等自然物。例如:“自然现象是实体”隐喻(A natu ral phe2 nom enon is an en tity);“感情是实体”隐喻(Feeling is an en tity);“自然是人”隐喻(N atu re is hum an);“相对的东西构成一对”隐喻(Oppo sites fo rm pairs);“相爱是成双成对”隐喻(L ove is a fu si on of oppo2 sites)等等。这些隐喻都是视角空间。它们组合在一起并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有机的整合。诗人移情于境,借境抒情,以物比人,通过一组隐喻道出了爱情的哲学真谛。

由此可见,意义并非是一种静止的、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动态的活动。诗人的创作或读者的阅读都是不断创建一个又一个的心理空间,然后再通过组合(compo sing)、整合(in tegrating)、解拆(unpack ing)、概念化(concep tual2 izing)等认知过程来建构(con struct)或解读(con2 strue)意义。诗歌中的意义的建构与解读过程尤为如此。

四、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1.视角的变化多样与“不即不离”之美

诗歌不可能完全复制纷繁复杂的世界与零乱无序的现实生活。诗人往往会从某一特定的视角出发,对现实生活的事物有所剪裁,有所加工,选取美好的

事物。这种剪裁和加工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其中必有诗人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人正是凭借诗化语言引导我们在心灵之旅中穿行于不同的心理空间,并领略到不同的美的感受。

为什么诗人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跨越不同的时空?视角空间及其合成可帮助我们揭示其中的玄妙。视角空间及其合成过程富于弹性,可使我们在心灵世界,而非现实世界中拉近距离,压缩时空,让世界听凭我们摆布。例如,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可以让我们超越时间或历史的局限。又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中的诗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其中前半句可以说是写实,后半句“黄河入海流”则带有想象的成分。这一心理空间的建构为“意中景”。它拉近了黄河与海之间的距离。王维在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从兄弟们的视角出发,设想兄弟们在登高时因自己不在场而深感遗憾。在本诗中诗人将自己与兄弟、异乡——故乡不同的视角空间叠合在一起,曲折有致,别有新意。刘禹锡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燕子可以穿越过去和现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可见,视角空间使我们以小见大、穿梭时空、感叹历史、体味人生、从有限中见无限。视角的拉伸、时空的压缩可使诗作创造出“不即不离”的佳境。

2.拟人与“物我交融”的境界

拟人是诗人移情所致。而移情作用是凝神注视、“物我交融”的结果。移情作用在我国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普遍,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来”和“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中的“相看”和“不厌”,“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中的“知”和“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泪”和“惊心”等。花、鸟、山、月仿佛与人心相通,善解人意,做出人性化的举动。“物我交融”的境界中人的心情可随风景而变化,风景也可因人的心情不同而会有所不同。这种境界虽与客观现实不符,但却符合我们的审美需要。同时,读者在欣赏诗作时也好像置身于所写之景中,也能将言语主体的表现美转化为自身的美感效应。

3.移就与“以我观物”的虚无美

通过上文视角空间理论对狄金森的著名小诗《我是小人物》中的“adm iring bog”一词的解析,我们可以感知到诗人创设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泥潭里有很多小动物,它们会对青蛙的叫声大加赞赏。而泥塘

里的青蛙就好像“大人物”到处宣扬自己的尊姓大名一样。这种虚幻而又新颖的意象自然而然会激发读者的想象和对那些所谓“大人物”的鄙视之情。

同样,陶渊明笔下的“归鸟”是他自己的思想、性格和情趣向“鸟”的一种主体性投射。这一由“形容词+鸟”构成的词组其实是视角空间的合成。在合成空间中“归鸟”既具有鸟的一般特性,又具有人的特性。诗人通过对“归鸟”、“羁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向往。它反映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崇尚自然。在他看来,世俗的功名利禄恰如罗网与樊笼,束缚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并与自然顺应,才能得到自由。诗人通过对“归鸟”、“羁鸟”的描绘间接表达了自己的向往。读者从这一系列虚构的“归鸟”意象中不难揣摩诗人的恬静、自然的心态。

4.隐喻与“以心观物”之神韵

雪莱的《爱的哲学》中运用了一系列的隐喻,建构了一个个视角空间。诗人并不是纯客观地描述自然物,而是将自然物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互相观照、影映。这种虚实结合的意境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以精练的语言唤起丰富的意象,达到“情溢乎词”的效果。在隐喻构思的过程中,诗人不仅仅追求“形似”,而且力求“神似”。诗人从杂乱的自然现象如风花日月、河海波涛中发掘出“成双成对”这一思想精髓,然后再将它升华到哲学高度。

总之,视角空间的建构有助于我们洞察诗人的主观世界与情感。它为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由于诗人所建构的视角空间都与我们的审美需要与情趣相符,因此视角空间有着独特的美学功能:一方面,诗人通过视角空间的建构向我们展现了语言美、意象美;另一方面,读者通过建构视角空间也会领悟到其中的美感。

五、结语

尽管我们很难完全捕捉诗人在诗歌创作时的真实心理与情感,但是通过探究构成诗歌的多样化的复杂整合网络中的结构与内容我们可以不断接近诗歌的意义建构过程。通过对诗歌中视角空间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应该说,视角空间在诗歌的解读和意义建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诗歌中视角化现象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发掘诗歌中的美感。它不仅对诗歌本身的分析大有裨益,而且也将为文体学研究和文艺批评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3本文为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中的科研立项。

参考文献

[1]Beaugrande de R.&W.U.D ressler.Introd uction to

T ex t L ing u istics[M].L ondon&N ew Yo rk:L ongm an, 1981.

[2]Fauconnier,Gilles.M ental S p aces[M].N ew Yo rk:

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94.

[3]Fauconnier,Gilles.M app ing s in T houg h t and L an2

g uag e[M].Cam bridge: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97.

[4]Gibbs,R.W.J r.T he P oetics of M ind:F ig u rative

T houg h t,L ang uag e,and U nd erstand ing[M].Cam2 bridge: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94.

[5]L akoff,G.&Johnson,M.M etap hors W e L ive by

[M].Ch icago:U niversity of Ch icago P ress,1980. [6]L akoff,Geo rge and T urner,M ark.M ore than Cool

R eason:A F ield Gu id e to P oetic M etap hor[M].

Ch icago:U niversity of Ch icago P ress,1989.

[7]Sanders,Jo se&Gisela R edeker.Perspective and the

rep resentati on of speech and though t in narrative dis2 course[A].In S p aces,W orld s,and G ramm ar[C].

Ed.Gilles Fauconnier&Eve Sw eeter.Ch icago:Ch icago U niversity P ress,1996.

[8]Sanders,Jo se&W ilbert Spoo ren.Perspective,subjec2

tivity,and modality from a cognitive linguistic po int of view[A].In D iscou rse and P ersp ective in Cog nitive L in2

g u istics[C].Ed.W o lf2A ndreas L iebert,Gisela R edek2

er and L inda W augh.Am sterdam:John Benjam ins, 1997.

[9]T urner,M ark.T he L iterary M ind[M].N ew Yo rk:

O xfo rd U niversity P ress,1996.

[10]骆小所.语言美学论稿[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

[11]汪少华.隐喻推理机制的认知性透视[J].外语与外

语教学,2000(10).

[12]汪少华,郑守疆.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

[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0(6).

[13]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

2001(3).

[14]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社,1999.

[15]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6.

收稿日期 2001205221

责任编校 王和平

诗歌翻译的美学思考

诗歌翻译的美学思考 发表时间:2014-05-16T10:42:34.29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3月供稿作者:胡慧 [导读] 凡好的诗篇,一般是通过对称的语言、均匀的音节以达到和谐的节奏;以平仄和押韵的穿插使用,使音调谐和动听。 胡慧 〔摘要〕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诗歌翻译的三个美学特点,即音律节奏之美、形式之美和意境之美,指出在进行诗歌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强调三者完美结合的翻译作品才是上乘之作。 〔关键词〕诗歌翻译形美意境美诗歌言简义丰,且意境深远。叶樊在《原诗》中说的“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也提到,“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如撞钟,清音有余”。梅尧臣“如在目前”和“见于言外”的说法想要表达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①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艺术特点,就是读完之后,意境还在,头脑里留下的空白很多。它在节奏音韵、形象意境、风格神韵以及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中国诗歌这个统一体,要译诗,就必须得考虑到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因此就有了“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的说法。就如何译诗,各流派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笔者认为不管如何译诗,最终是要让它成一件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保持它自身的音形意三方面的美,这样的译作才能算是好的。 1 音律节奏之美《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②汉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就是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音韵。凡好的诗篇,一般是通过对称的语言、均匀的音节以达到和谐的节奏;以平仄和押韵的穿插使用,使音调谐和动听。古体诗、近体诗多是隔句韵,即偶句有韵,奇句无韵,这样就自然形成奇偶之间尾音同异相间的音律格式,造成音响回环、声律和谐的效果。得体的排列有利于思想内容的表达,也会使节奏显得清楚协调。短的诗行适合于展现激动而强烈的情感,因为它节奏短促;长的诗句却更善于展示细腻而复杂的情感,因为它音节多,节奏缓慢。一首韵律协调节奏明朗的诗歌,读者才会喜欢,也才能充分体现诗人的多变情感。 译诗时,要注意取舍,不应该把有调有韵的格律诗词翻译成只有节奏却不押韵的自由体诗,在讲求格律又对原意无损的前提下,如能以格律诗译格律诗,仍会是上佳的译作。 就音美而言,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language),重在韵脚、平仄、抑扬顿挫,而英语是重音语言(stress language),更多音美体现在它的头、腹、尾韵及拟声当中。③如:Thomas Nashe SpringThe fields breathe sweet,thedaisies kiss our feet,Young lovemeet,old wives a-sunning sit,In everystreet these tunes our ears do greet,Cuckoo,jug-jug,pu-we,to witta-woo! Spring!The sweet Spring! 这是托马斯.纳什的《春》,该诗以用韵精妙著称。众多的腹韵运用在诗中的前三行。第一行中的field,breathe,sweet,feet押腹韵[i:];第二行young,love,a-sunning押腹韵[A],而第三行street,these,greet又回到第一行腹韵[i:],同时,第一、三行又押着尾韵。不同元音在诗中不断交替,双唇在朗诵时时张时闭,既像是在演唱一首优美的曲子,又如让不同的乐器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交响乐,前呼后应,淋漓尽致地将这首诗的音乐效果展现出来,让人感悟到阳春三月、百鸟欢唱、万物复苏的愉悦。 爱伦·坡,美国著名的诗人、作家,他对诗歌的音乐美非常重视,并大量运用了头韵、谐韵,他的诗歌以鲜明的节奏、工整的格律以及优美的音律而著称。这一特点在他的代表作《The Raven》中得以充分体现。诸多语音修辞法的运用,使得作品语言具有了一种循环往复、哀婉低回的韵律,表达了青年对故人的缠绵悱恻的深切思念。 音节的快慢、轻重、长短和用韵选字构成了诗歌的音律节奏,这些因素之所以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是因为它能够通过规律的变换,从而引起读者的心理活动,它因此就成为了诗歌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但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还能增强诗歌在内容上的传达。奈达说“节律指节奏和韵律,其重要性在口语交接中一般都得到承认,而在书面语中则被认为无关紧要。这说法欠妥。即使是默读,读者心里也会想到有关话语口诵形式的韵律格式。如果打破韵律节奏的原则,文章的感染力便会受到影响”。④许渊冲在《三谈意美、音美、形美》一文中曾谈到过诗词的音美、形美、意美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只再现原诗的意美是不可能做到忠实于原诗的。此种看法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增加了音韵、格律约束,就增加了译诗的难度,就不可能做到等效对译。可是如果舍去丰富多彩的音韵不译,使诗歌失去这一属于文学艺术瑰宝的特色,又如何向异域读者传递真实的诗歌之美呢? 2 形式之美文学里的诗歌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有机体,诗借形得以传神,如果说“忘其形,得其神”,那么没了形何以去传神?如果说“忘其粗,得其精”,那么没了粗又何以致精?形与神的张力成就了美和美的升华。意向密集、形式简练是中国诗词在形美方面的一个特点。从两个角度可以看出来:说它是词缀的联缀是从汉语诗词的字面角度来看的,说它是意向的组合则是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观察的。吕叔湘认为,英诗多以散行呈现,而汉诗则倾向于饼偶。在翻译汉诗时,有时可通过逐句转译以及对偶句做相关的处理,使其具有整齐美观的形式,如果不行,还可使将其改作散行,使之完全契合在一起。 意义的载体是形式,有时它又是意义本身。翻译的美应是原作本身的美,而不是寄生于原作的美。⑤在保持原作美的同时,译作本身应具备译语语言的特点和审美特性。 特别是在翻译英诗的格律诗时,可以根据汉语丰富的词汇量以及它的多音、多义、同音、同义等特点,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形式对等以充分表现出各自语言的特色。如马太·阿诺德的The Dover Beach 的第一节:原诗:The sea is calm tonight,Thetide is full,the moon lies fair.Uponthe straits;on the French coast thelight. Gleams and is gone;the cliffsof England stand,Glimmering and vast,out in the tranqui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221488.html,e to thewindow,sweet is the might-air! 译诗:沧海静入夜。正潮满,长峡托孤月;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英伦峭壁森森,光熠熠,崖下风烟一时绝。凭窗立,觉夜气清和透心冽。 该译作的音节、停顿、句式结构大致与原作相似,可以看出译者是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原作的形式之美,同时也让译作达到相应的美感效果。与韵律诗的对仗工整不同,它长短不一的诗行读起来更具有豪放的宋词风韵。它在很好达意的同时也留住了原作优美的形式,也同样展示出译作相类似的优美形式,这虽然是一种创新,却又让人倍感亲切。这才可称作是形式、意蕴、文化三样俱佳的诗歌翻译的上乘之作。 跟汉诗的形美有关的还有诗体形式。因为在众多构成诗歌艺术本质的元素中诗体的形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在译诗时不能仅仅只是考虑目的语的文学阅读习惯,同时也应当引起对汉诗原作体式的高度重视。吴钧陶认为,要想最大限度地接近原作的精神实质,就要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外部面貌。原作是诗,就译成诗,不要译成小说;译格律诗时就尽量把它译成相应的规范形式,保持其韵律和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谈诗歌翻译的审美传达

谈诗歌翻译的审美传达 张铁辉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许渊冲和庞德两位文学巨匠,都对中诗英译作出了极大贡献,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译诗理论,本文通过对他们的诗歌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译诗都是以美为原则和追求的创造性翻译;他们的创造性翻译观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其文化背景和美学目的。 关键词:译诗;美;创造性翻译 1 诗歌翻译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翻译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这门艺术中,是个被公认为最讲究的语言艺术,亦即最能体现语言之微妙的艺术,因此,它常常被世人称作“文学中的文学”。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歌存在着弗洛斯特所称的不可译性,任何一个译者都无法原封不动地把一种诗歌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诗歌语言。然而,纵观诗歌发展的历史,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经》,还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无不体现了人类文明产生的共通情感,而这种人类所共有的最基本情感是超越时空和国界的,是不分东方与西方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歌作为人类思维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除了是可解、可赏得,也应该是可译的。 “翻译不易,译诗更难”(许渊冲语)是译界的共识。诗歌的翻译除了要求译者精通译出语和译入语之外,还要求译者对这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等有深入的研究并有深厚的诗歌文学造诣。同时,诗歌翻译的难处还主要表现在诗歌具有特殊的结构形式,每种语言的诗歌都具有其内部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是非这种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一旦语言种类发生变化,这种特殊表达就不复存在了。正如茅盾先生在《译诗的一些意见》中所说:“诗经过翻译,即使译得极谨慎,和原文极吻合,亦只能算是某诗的retold(复述),不能视为即是原诗。原诗所具备的种种好处,翻译时只能保留一二种,决不能完全保留。”在两难的处境下,译者势必在原诗信息的重新梳理后,进行二次加工,即第一次加工是把原文转换成译文,是转化的过程,第二次加工则是把译文转换成符合译语习惯的形式,是再创造的过程,显然,这一过程是决定诗歌翻译质量的关键所在。奈瓦尔用法语翻译的《浮士德》,歌德读后的印象是其文字比原作的文字还要清晰。弗赖利格拉斯(F·Freiligrath)用德语翻译的《草叶集》,连惠特曼也不否认可能胜过他的英文原诗。无论是译作胜过原作,还是译作不如原作,都是创造性的结果。 2诗歌翻译要再现诗歌之美 美是客观的,美感是主观的,美是美感的根源,美感是美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所谓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因素的自然属性(色、形、音)有规律的组合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属性。形式美的法则(规律)主要有:齐一与节奏;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和谐。这些法则是人类历时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但这些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易健德,《美学知识问题》,湖南大学出版社)。诗歌翻译无疑应是客观上的形式美与主观上形成的美感的统一。 诗歌美学认为,诗歌美是由三维组成的复合艺术系统,三维是指意象美、音乐美、绘画美。中国古典诗词更是如此,它形象生动,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含蓄婉约,耐人寻味,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的精品。而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方面,林语堂先生在《论翻译》一文中,除了提出翻译的忠实标准和通顺标准外,还着重强调了美的标准。他认为翻译家应当将翻译视为一种艺术,必须兼顾到美感这一方面。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摘要:李白在青年时代,沐浴的盛唐时的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的感情,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的远大抱负。后又有在居之不易的长安的光荣历史与痛苦回忆,最后被迫离开了繁华的帝都,走向民间,使他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以至度过了漂泊流离与沦落不遇的不幸的晚年,带着深深的遗恨而又留下光耀千古的优秀诗篇,离开了人世。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唐代的诗歌有着独具魅力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崭新的生活体验,以及壮阔为美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唐代诗歌与其他朝代诗歌的区别特色。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从李白创作的诗歌来看,主要表现为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同时,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有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正如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李白的全部作品中,也包含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方面的因素,但就他的主导倾向而言,他却是一个积极浪漫主义的大师。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他虽然也接受了《诗经》现实主义的影响,但对他影响更深的却是《楚辞》中屈原的作品。李白和屈原有相似的政治理想和不幸遭遇,同样有着不满现实的反抗精神,也有着可以媲美的高贵品质和艺术天才。以这些共同的特点为基础,他必然会走上屈原所开辟的积极浪漫主义的道路,并根据他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对它有所丰富和发展。在表现手法上,他也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使之发展,特别是汲取了民间诗歌中的夸张手法,在创造性地运用中加以提高,使这一表现手法益臻完美。在描写对象上,他所接触到的题材也比屈原更为广阔,因之,他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范围,也就更加广泛。他不仅在抒写“自我”

古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一)

古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一) 古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一) 对人生及永恒的哲思 月亮高高挂在夜空,它激发了人们浩渺如烟的宇宙意识以及遥远悠长的历史意识,促使人类生出一种探索生命奥秘的哲人式愿望,它不断启发人类对宇宙进行思索。正是在人们这样的心态下,明月意象成为了永恒不变的象征。 诗人身处月光中就会生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思古情感,这时候的月亮就化作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张若虚曾经在《春江花月夜》中这样描述月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朦胧的月光中,诗人神思飞跃,他由人生联想到月亮,寻求着浩瀚无际的宇宙奥秘以及人生哲理。人的生命在月亮面前显得那么短暂易逝,可是从人类总体来看,又是永久存在的,一代又一代绵延不息,正因如此,年年相似的月亮得以与代代无穷的人类实现共存。 古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二) 对时空意象的表达 月亮不仅仅是短暂易逝的人生的对照,更是历史长河的永恒参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王昌龄《出塞》)该诗开始主要描述景物。“秦时明月汉时关”,皎洁的月亮高挂天际,万里关塞一览无余,把边关的寂静寥廓以及景物的萧条表达得淋漓尽致。将“秦汉时”放置在“月”以及“关”之前进行修

饰,提升了诗词的意境,而我们也彷佛回到了遥远的时代,引发出人们无限的思考:自从秦汉开始边防战争就一直没有断过,直到今天,拖得如此之长。这是诗人站在时间的角度对边塞悠久的描述。“今年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世事不断变迁,旧人早已老去,只有月亮依旧,世世代代依然,它静默地注视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而月光有没有由于哀伤而更加阴寒呢?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和《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则是利用月亮意象感今怀昔,感叹历史的荣辱兴衰。 在中国古典诗坛之上高挂着的月亮不仅多情而且美丽。她在作为一种道具、背景以及氛围的同时,还象征着一种文化以及情感。其皎洁以及明亮的品格,其象征以及蕴含等功能,让多少诗人为之着迷。所以,在古代诗词中总是处处渗透着月亮意象,凝结成作品的灵魂以及血液。 古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三) 文人的失意情怀 文人墨客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怀才不遇、落寞孤寂、仕途不顺,不断承受着痛苦,因而也往往钟情于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之上,在失意文人的眼中,月亮是孤月,冷月或者是寒月。杜甫就曾在《月》一诗中这样描述月亮:“斟酌?娥寡,天寒奈九秋。”诗人通过对嫦娥的描写,来表达自身寂寞凄惨的晚年光景。孤身居住于月宫的嫦娥,由于不能承受无边的孤寂凄凉,只好自斟自酌,以勉强打发秋水一般孤独的日子。而诗人年老,独自一人漂泊西南,有家难归,这多么像月宫嫦娥的生活情境。

从美学的角度谈《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221488.html, 从美学的角度谈《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诗蕾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34期 摘要:《再别康桥》作为现代诗歌中的精华,在情感抒发、意境营造等方面具有重大研 究价值,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该作品的意境、音乐和绘画方面的美感,旨在充分展现出《再别康桥》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再别康桥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引言 《再别康桥》是现代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写于诗人重游剑桥大学之后,是诗人于1928年11月6日第三次游欧洲的归国途中创作的,从该作品中可以看出语言的生动性,语言作为文学创作的材料,就像沙石是建筑材料一样重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的升华,可将文章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对文学创作而言具有重大意义。[1] 一、清新飘逸的意境美 《再别康桥》作为一首抒情诗,借助客观景物、建筑体等营造了一种多姿多彩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了迷人的风采。“轻轻的”、“招手”、“作别云彩”、“悄悄的”等词汇更加具有特色,借助虚实相间的写法,“轻轻的”是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悄悄的”是诗人对眼前无可奈何地离愁。将自己的体验化作缕缕情丝。描绘一幅流动的画面,体现了舒缓、忧伤、缠绵的感情。 诗歌中借助柳树表达了心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柳树作为诗歌中较为常见的事物,并具有“留”谐音,可表达诗人对离人的挽留之感。此外,将柳树比拟成“新娘”,可充分体现诗人对该景象的美好追忆,如对青春的呼唤、对甜蜜爱情的怀念。“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这是诗人对未来景象的向往,具有更加惬意的回味。接下来,意境突然发生了改变,过去已经无法挽回,现实仍是哀伤状况,此时诗歌的情感已经达到高潮,本来应该是欢快的气氛,但是寂静的只剩下心跳,这是作者内心苦闷情感的表达。整个诗歌具有极为含蓄、委婉的感觉,使得诗歌更具柔美、清丽之感。 二、和谐的音乐之美 《再别康桥》整个诗歌一共七节,每行六个字或者八个字,音节长短存在一定差异,借助“来、彩;虹、梦”等作为韵脚,且各个节可进行自然换韵的做法。诗歌具有整齐、匀称、声调跌宕起伏、平仄交替的优势,整个诗歌更具有婉转悠扬的特点,形成行云流水、动感十足的音乐之美。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 摘要: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要素。中国古代诗歌往往通过情景交融,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增加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同是情景交融之作,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上,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 关键词:古代诗歌;情景交融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它以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如五言律,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王国维也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见,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要素。情景虽有主次之分,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往往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段而使情与景达到内在的统一,有机的融合,从而使人无法辨清其到底是景语还是情语。中国古代诗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所写之景物,不只是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衬托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更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情因景生,景以情生,二者相互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关系便产生了。 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往往是通过情景交融,寓理于情的高超手法,使无形的情思转为鲜明的艺术形象,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方法,给人的情感以深深的感染。从我国古代诗歌的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古代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也就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籍,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而且,“情融乎内而深且长”,“寓情于景而情愈深”,更加强了诗歌的美感,耐人寻味。 情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情景交融的诗篇,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妙在虚实之间;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这就是情景交融的最佳境界。刘熙载说得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深入雅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日春往冬来,有何意味?” 以情景二者而言,情是诗歌的生命所在,然而根据中国古代“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这种含蓄的审美标准来看,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往往是通过景来实现的,以抒情为主,写景为辅,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如诗歌光有描摹,为写景而写景,即使声、光、色、态俱全,也不会产生感人的力量。谢灵运和谢眺的诗歌,有时不免会被后人所批评,是因为他们的诗作往往景多情少。而有些描摹之作,描绘景物,尽成堆垛,其中缺少真情实感的,就使诗歌的生命窒息而不能领略到创作所带来的美感。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 概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宝库中,诗歌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古代祭神、节庆的时候,要唱诗祈福、祝愿;朋友聚会或离别时,要作诗言欢、赠诗惜别;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也常以诗歌相与赠答、互诉衷曲;外出旅行看到名胜古迹,人们往往要题诗赞美。唐宋以后,科举考试也要考做诗,诗做得好,还可以得到功名,获得做官的资格。而且,自先秦开始,就有“诗缘情”、“诗言志”的传统,历代诗人都喜欢用诗歌来述怀、抒情,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感受和看法。三千多年来,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先秦两汉诗歌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唱的歌谣。这些歌谣往往和先民的劳动生活、宗教祭祀密切相关,是配合着音乐舞蹈的。但是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面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七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称之为《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有“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雅”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的表现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但《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如《诗经》第一篇《关雎》,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开了中国爱情诗的先河。《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默写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 第一单元 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屈原《湘夫人》开头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句子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5、李白《行路难》中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积极乐观精神的语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李白《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7、《行路难》中用典的语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8.《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9、《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0. 《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2.《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3、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4.《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6. 《杂诗十二首(其一)》运用移情修辞手法的诗句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17.《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盛衰无常的感慨的诗句是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8.《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诗句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9.《一剪梅》中词人惦念游子盼望锦书的遐想的诗句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20.《今别离》写出离别匆匆的句子是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第二单元 2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2.《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了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3.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24.《春江花月夜》有几处诗句既含有“春”字,又含有“月”字。请写出其中的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25.《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26、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表现诗人隐居处境况的句子是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或李白的《梦游》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的句子)

从儒道思想谈陶渊明诗文美学思想

从儒道思想谈陶渊明诗文美学思想 摘要: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其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多用《老》、《庄》的典故。陶渊明在诗文中继承了儒家思想创造出“善”之美、劳动美、精神美三方面的美学特征,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儒家“三美”之作。陶渊明诗文自然、真、旷远的艺术特征是受道家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对其既是一脉相承又是发展。 关键词:陶渊明,美学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影响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生活在一个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下。陶渊明的性情与当时社会不投合,“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陶渊明说出了辞官归隐的原因,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表明了归隐的坚定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他在官场上无法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世俗与自己的性格本性相违背,他不能为了适应世俗而改变本性。他的行为体现了他的思想。在其佳作中蕴涵着他对自然、真实、直率、高远旷达美学思想的倾向。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在诗文中表现了善恶分明和严正精神。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泥儒家经典的章句,显得通脱而不拘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这与汉儒的思想态度有不相同之处[1]。另一方面,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多用《老》、《庄》的典故。老庄的自然观、求真贵真思想和天地赋命的旷达情怀对陶渊明产生直接影响,而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则实践了道家的美学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2]。 儒家思想 事情总是先有善,然后才可有美,美与善是密不可分的。陶渊明诗文体现出对“善”的向往,对“恶”的憎恶。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在诗中。陶渊明把田园看作是安身立命之所,与黑暗的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重归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陶渊明把“尘网”喻为仕途为官。他认为“误落”的“尘网”当指“违己交病”的“人事”,即仕途;“误落尘网中”即误入仕途为官。陶渊明对“善”的田园、纯朴的生活向往,对“恶”的黑暗社会的憎恶。他还有很多这样的诗篇,体现儒家思想中“善”与“恶”。 有些作品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朋友恳切、真挚的感情。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写稿日期:2005年12月8日 作者简介:廖秋霞(1984--),女,广东河源人,韩山师范学院2003级中文系汉语言4班学生 有一个突出的特征,这就是他能亲身体验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尤其是在当时社会士大夫鄙视劳动的社会背景下。这有着儒家博爱思想影子,具有进步意义。他在诗篇中表示亲自参加劳动,是尊重劳动人民,真正能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并且感到有很大的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摘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最突出、成就最高的特点。清新自然是李白诗的重要风格,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生活在“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滋长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特点,结合着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具有很鲜明的独创性。而在他众多的诗歌中,《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首的浪漫主义色彩最为突出。本文就是试图通过他的这首名作来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及其成因。该诗题又作《别东鲁诸公》。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在唐都长安受权贵们的排挤,被放出京。次年李白将由东鲁南游越中,行前以此诗书赠友人。全诗托以梦幻,设以虚境,用梦游天姥的浪漫主义奇特想象,寄以情怀,向山东诸公申明心迹;通过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 关键词: 浪漫主义特色(强烈、奇诡、跳跃、逸宕)成因 正文: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李白以其飘逸、豪放的浪漫主义诗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李白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十分自负,总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学识以获得帝王的特殊赏识,一步而跃居卿相的高位,去建立赫赫功业,但他却在求仙访道的途中,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平庸。而李白为了表达这种矛盾所造成的强烈感受,必然在创作上要选择易于表达自我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以高歌祖国名山大河的神奇与秀丽、险伟与阳刚为主,配以作者奇特的想象与感受,融入更多的美学象征成分,创造出浩淼博大的艺术境界,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作传统的新天地,从而影响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那么,如何来理解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呢?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一、李白诗歌概述 盛唐文化,孕育出无数杰出诗人,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神韵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等在李白的诗歌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总揽他的诗歌,我们既能看到那种发兴无端的

中国古典诗词名句大全(精华版)

中国古典诗词名句大全(精华版)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

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

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要翻译出一部好的译作,就需要让这部作品不但有表现形式,还要具有精神气韵,保持原文的音形意这三个方面的美。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6.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秋冬之际,雁阵往往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7.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下列各项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鸿雁”意象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典诗词“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的原则。B.鸿雁虽是随阳之鸟,但它带有浓厚的秋意,所以往往表达哀伤凄冷之情。C.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都是以动态出现,看不到静态的鸿雁。D.原文最后一段中的“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①景中情②情中景③情景互生。”参考答案:6. C 解析:C项“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们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7.D 解析: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鸣、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A、C、侧重写景;B侧重言志。8.D.注意两点:第一,陈述对象是“审美移情层次”,弄清“这”的指代内容;第二,“情不虚情,景非滞景”与“情景互生”是一个层次而非两个层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