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物分析重点

药物分析重点

药物分析重点
药物分析重点

1、简述《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内容。

答:药典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的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2、简述药品标准中药品名称的命名原则。

答:药品中文名称须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药品英文名称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须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命名系统一致。

3、简述药品标准的制定原则。

答:药品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原则。

(1)科学性:国家药品标准适用于对合法生产的药品质量进行控制,保障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所以,药品标准制定首要的原则是确保药品标准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来源、生产、流通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设置科学的检测项目、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规定合理的判断标准/限度。

(2)先进性:质量标准应充分反映现阶段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在标准的制定上应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坚持就高不就低的标准先进性原则。坚持标准发展的国际化原则,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积极采用国际药品标准的先进方法,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3)规范性:药品标准制定时,应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法律、规范和指导原则的要求,做到药品标准的体例格式、文字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以及通用检测方法等的统一规范。

(4)权威性:国家药品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应充分体现科学监管的理念,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的科学发展需要。4、简述中国药典凡例的性质、地位与内容。

答: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凡例和附录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品种中另作规定,并按该规定执行。

凡例中有关药品质量检定的项目规定包括: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或参考品,计量,精确度,试药、指示剂,动物试验,说明书、包装、标签等。

5、简述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答: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下的国家级药品检验机构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总所),以及省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药品检验所,分别承担各辖区内的药品检验工作。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检品收检)、检验、留样、报告。取样必须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常规检验以国家药品标准为检验依据;按照质量标准及其方法和有关SOP进行检验,并按要求记录;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按原始记录要求及时如实记录,并逐项填写检验项目;根据检验结果书写检验报告书,药品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6、简述药物分析中常用的鉴别方法。

答:药物分析中常用的鉴别试验方法有化学、光谱、色谱、显微、生物学、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别法。

(1)化学鉴别法:包括测定生成物的熔点,在适当条件下产生颜色、荧光或使试剂褪色,发生沉淀反应或产生气体。(2)光谱鉴别法:包括紫外光谱鉴别法、红外光谱鉴别法、近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

(3)色谱鉴别法:色谱鉴别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色谱条件下,产生各自的特征色谱行为(Rf值或tR值)进行的鉴别试验。采用与对照品(或经确证的已知药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色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法。

(4)显微鉴别法:主要用于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通常采用显微镜对药材的切片(饮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制片及含饮片粉末的制剂中饮片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5)生物学法:利用药效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有关技术来鉴定药物品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抗生素、生化药物以及中药的鉴别,通常分为生物效应鉴别法和基因鉴别法两大类。

(6)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别法: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目的是通过对所得到的能够体现重要整体特性的图谱识别,提供一种能够比较全面的控制中药质量的方法,从化学物质基础的角度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7、简述影响鉴别试验的条件。

答:鉴别试验的目的是判断药物的真伪,它以所采用的化学反应或物理特性产生的明显的易于察觉的特征变化为依据,因此,鉴别试验必须在规定条件下完成,否则将会影响结果的判断。影响鉴别反应的因素主要有被测物浓度,试剂的用量,溶液的温度、pH、反应时间和干扰物质等。

(1)溶液的浓度:在鉴别试验中加入的各种试剂一般是过量的,溶液的浓度主要是指被鉴别药物的浓度。鉴别试验多采用观察沉淀、颜色或测定各种光学参数(λmax、λmin、A)的变化来判定结果,药物的浓度直接影响上述参数的变化,必须严格规定。

(2)溶液的温度: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很大,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可使反应速度增加2~4倍。但温度的升高也可使某些生成物分解,导致颜色变浅,甚至观察不到阳性结果。

(3)溶液的酸碱度:许多鉴别反应都需要在一定酸碱度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溶液酸碱度的作用,在于能使各反应物有足够的浓度处于反应活化状态,使反应生成物处于稳定和易于观测的状态。

(4)试验时间: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和无机化合物不同,一般反应速度较慢,达到预期试验结果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是以共价键相结合,化学反应能否进行,依赖于共价键的断裂和新价键形成的难易,这些价键的更替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条件。同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存在着许多中间阶段,甚至需加入催化剂才能启动反应。因此,使鉴别反应完成,需要一定时间。

8、简述红外光谱鉴别法试样制备方法。

答:(1)压片法:取供试品约1mg,置于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约200mg,充分研磨混匀,移置于直径为13mm的压模中,使铺布均匀,抽真空约2分钟后,加压至0.8~1GPa,保持2~5分钟,除去真空,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目视检查应均匀透明,无明显颗粒(也可采用其他直径的压模制片,样品与分散剂的用量可相应调整以制得浓度合适的片子)。讲供试片置于仪器的样品光路中,并扣除用同法制成的空白溴化钾或氯化钾片的背景,录制光谱图。要求空白片的光谱图的基线应大于75%透光率;除在3440cm-1及1630cm-1附近因残留或附着水而呈现一定的吸收峰外,其他区域不应出现大于基线3%透光率的吸收谱带。

(2)糊法:取供试品约5mg,置于玛瑙研钵中,滴加少量液状石蜡或其他适宜的液体,制成均匀的糊状物,取适量夹于两个溴化钾片(每片重约150mg)之间,作为供试片;以溴化钾约300mg制成空白片作为背景补偿,录制光谱图。亦可用其他适宜的盐片夹持糊状物。

(3)膜法:参照上述糊法所述的方法,将液体供试品铺展于溴化钾片或其他适宜的盐片中录制;或将供试品置于适宜的液体池内录制光谱图。若供试品为高分子聚合物,可先制成适宜厚度的薄膜,然后置样品光路中测定。

(4)溶液法:将供试品溶于适宜的溶剂内,制成1%~10%浓度的溶液,置于0.1~0.5mm厚度的液体池中录制光谱图,并以相同厚度装有同一溶剂的液体池作为背景补偿。

9、药用规格与化学试剂规格有何不同?

答:化学试剂不考虑杂质的生理作用,其杂质限量只是从可能引起的化学变化对使用的影响来限定的,对试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加以规定,它不考虑杂质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及毒副作用;而药物纯度主要从用药安全、有效和对药物稳定性等方面考虑。化学试剂是不能代替药品来使用的。

10、杂质的来源途径有哪些?杂质包括哪些种类?

答:(1)药物总的杂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在合成或半合成的原料药及其制剂生产过程中,原料或辅料及试剂不纯或未反应完全、反应的中间体与反应副产物在精制时未能完全除去而引入杂质;二是在贮藏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药物理化特性发生变化而产生,在温度、湿度、日光、空气等外界条件影响下,或因微生物的作用,引起药物发生水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型转变、聚合、潮解和发霉等变化,使药物中产生有关的杂质。(2)药品中的杂质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特殊杂质是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这类杂质随药物的不同而不同。按照其毒性分类,杂质又可分为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如重金属、砷盐为毒性杂质;信号杂质一般无毒,但其含量的多少可反映出药物的纯度和生产工艺情况,氯化物、硫酸盐属于信号杂质。按化学类别和特性分为: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及残留溶剂。无机杂质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如反应试剂、配位体、催化剂、重金属、其他残留的金属、无机盐、助滤剂、活性炭等,它们一般是已知的和确定的;有机杂质主要包括合成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中间体、副产物、降解产物等。有机杂质分为特定杂质和非特定杂质。特定杂质是指在质量标准中分别规定了明确的限度,并单独进行控制的杂质。特定杂质包括结构已知的杂质和结构未知的杂质;非特定杂质是指在质量标准中未单独列出,而仅采用一个通用的限度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杂质,其在药品中出现的种类与几率并不固定。

11、简述薄层色谱法用于杂质限量检查的几种方法。

答:常用的方法有:

(1)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杂质对照品的情况。根据杂质限量,取供试品溶液和一定浓度的杂质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斑点定位,供试品溶液除主斑点外的其他斑点与相应的杂质对照品溶液或系列浓度杂质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进行比较,判断药物中杂质限量是否合格。

(2)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对照品的情况。该法仅限于杂质斑点的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使用。先配制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然后将供试品溶液按限量要求稀释至一定浓度作为对照溶液,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斑点定位。结果判断:供试品溶液所显杂

质斑点与自身稀释对照溶液或系列自身稀释对照溶液所显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3)杂质对照品法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并用,当药物中存在多个杂质时,其中已知杂质有对照品时,采用杂质对照品法检查;共存的未知杂质或没有对照品的杂质,可采用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检查。

(4)对照药物法,当无合适的杂质对照品,或者是供试品显示的杂质斑点颜色与主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难以判断限量时,可用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作为对照品,此对照药物中所含待检杂质需符合限量要求,且稳定性好。

12、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外标法(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有杂质对照品,而且进样量能够精确控制(以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的情况。(2)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该法仅适用于已知杂质的控制。以主成分为对照,用杂质对照品测定杂质的校正因子,杂质的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直接载入各品种质量标准中,在常规检验时用相对保留时间定位,以校正该杂质的实测峰面积。

(3)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适用于没有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4)面积归一化法,适用于粗略测量供试品中杂质的含量。

13、检查重金属时其限度以何种金属的限度表示?原因是什么?ChP2010收载了几种检查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药物中的重金属检查?

答:(1)重金属检查以铅的限量表示重金属的限量。

(2)因为在药品生产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且铅易蓄积中毒,故作为重金属的代表。

(3)ChP2010中规定了三种重金属检查方法:①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为最常用的方法;

②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难溶于水、稀酸、稀碱及乙醇的有机药物;③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药物等。

14、砷盐检查的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1)古蔡氏法: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或棕色的砷斑,与相同条件下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较,判断砷盐的含量。

(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生成的砷化氢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还原为红色的胶态银,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同法处理后得到的有色物质比较,判断砷盐的含量。

(3)白田道夫法:氯化亚锡在盐酸中将砷盐还原成棕褐色的胶态砷,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用同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判断砷盐的含量。

(4)次磷酸法:在盐酸酸性液中,次磷酸将砷盐还原为棕色的游离砷,与一定量的标准砷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显颜色比较,判断砷盐的含量。

15、简述药物中有机杂质鉴定的方法。

答:在进行药物中有机杂质的鉴定中,常常需要对杂质进行分离纯化制备或合成制备,以供安全性和质量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种杂质的鉴定方法。对杂质结构的研究,可以从分析药物合成工艺或药物的性质,推测其可能引入的环节及相应化合物的结构开始,然后再按以下两种方法鉴定。

(1)有杂质对照品鉴定法:当样品中的杂质量较小,且杂质的分离纯化较为困难时,可以合成杂质对照品,通过比较杂质与对照品的色谱性质、UV曲线特征和MS信息,判断杂质与对照品是否是同一种化合物,从而确定杂质的结构。(2)无杂质对照品鉴定法:当药物中被鉴定的杂质量较大时,先分离得到特定杂质,然后再通过元素分析、UV、IR、NMR和MS来确定有关物质的结构。

16、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溶剂的要求。

答:含有杂原子的有机溶剂,通常均具有很强的末端吸收。因此,当作溶剂使用时,它们的使用范围均不能小于截止使用波长。例如甲醇、乙醇的截止使用波长为205nm。另外,当溶剂不纯时,也可能增加干扰吸收。因此,在测定供试品之前,应先检查所用的溶剂在供试品所用的波长附近是否符合要求,即将溶剂置于1cm石英吸收池中,以空气为空白(即空白光路中不置任何物质)测定其吸光度。溶剂和吸收池的吸光度在220~24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40;在241~25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20;在251~30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10、在300nm以上时不得超过0.05。

17、简述气相色谱法的进样方式。

答:气相色谱法的进样方式一般可采用溶液直接进样或顶空进样。

(1)溶液直接进样:采用微量注射器、微量进样阀或有分流装置的气化室进样;采用手动进样或自动进样时,进样口稳定应高于柱温30~50℃;进样量一般不超过数微升;柱径越细,进样量应越少,采用毛细管柱时,一般应分流以免过载。(2)顶空进样: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供试品中挥发性组分的分离和测定。将固态或液态的供试品制成供试液后,置于密闭小瓶中,在恒温控制的加热室中加热至供试品中挥发性组分在液态和气态达到平衡后,由进样器自动吸取一定体积的顶空气注入色谱柱中。

18、简述凯氏定氮法的原理与应用。

答:凯氏定氮法系将含氮药物与硫酸在凯氏烧瓶中共热,药物分子中有机结构被氧化分解(亦称“消解”或“消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结合的氮则转变为无机氨,并与过量的硫酸结合为硫酸氢铵,经氢氧化钠碱化后释放出氨气,并随水蒸气馏出,用硼酸溶液或定量的酸滴定液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液滴定。为使有机药物中的氮定量转化,必须使有机结构破坏完全,但消解液长时间受热可导致铵盐分解。因此,常在硫酸中加入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提高硫酸沸点,以提高消解温度;同时加入催化剂加快消解速度,以缩短消解时间。常用的催化剂是价廉、低毒、无挥发性的硫酸铜。

本法主要应用于含有氨基或酰氨(胺)结构药物的含量测定。对于以偶氮或肼等结构存在的含氮药物,因在消解过程中易于生成氮气而损失,需在消解前加锌粉还原后再依法处理;而杂环中的氮,因不易断键而难以消解,可用氢碘酸或红磷还原为氢化杂环后再进行消解。

19、简述氧瓶燃烧法用于含碘药物测定时的燃烧产物以及吸收液的选择。

答:测定含碘药物时,分解产生的碘化氢可被氧气进一步氧化,其燃烧产物主要为单质碘,并含有少量的五价碘(HIO3)与二价碘(HIO)和微量的碘化氢(HI),当使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含量时,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饱和溶液作为吸收液;若使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时,则可以水-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液,此时吸收液中的待测物为碘酸钠与碘化钠,可用溴-醋酸溶液氧化全部转化为碘酸后,加碘化钾定量生成单质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生成的碘。

20、简述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去蛋白质法及其特点。

答: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去除蛋白质有以下几种方法:

(1)溶剂沉淀法: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溶液的介电常数下降,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增加而聚集;同时亲水性有机溶剂的水合作用使蛋白质水化膜脱水而析出沉降,并使与蛋白质以氢键及其他分子间力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常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有:乙腈、甲醇、丙酮、四氢呋喃等。含药物的血浆或血清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2~3)时,可以将90%以上的蛋白质除去。上清液偏碱性,pH为8.5~9.5。

(2)中性盐析法:加入中性盐,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蛋白质因分子间电排斥作用减弱而凝聚;同时中性盐的亲水性使蛋白质水化膜脱水而析出沉降。常用的中性盐有:饱和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钠、磷酸钠等。按血清与饱和硫酸铵溶液的比例为1:2混合,可除去90%以上的蛋白质。所得上清液近中性,pH为7.0~7.7。

(3)强酸沉淀法:当溶液pH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可与酸根阴离子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常用的强酸有:10%三氯醋酸或6%高氯酸溶液。含药物血清与强酸的比例为1:0.6混合,可以除去90%以上的蛋白质。所得上清液呈强酸性(pH0~4),在酸性下分解的药物不宜用本法除去蛋白。

(4)热凝固法:当待测物热稳定性好时,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将一些热变性蛋白质沉淀。通常可加热至90℃,本法简单,但只能除去热变性蛋白。

21、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生物样品有哪些特点?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答:(1)生物样品特点如下:①采样量少,体内样本采样量一般为数毫升至数十微升,且多数在特定条件下采集,不易重新获得;②待测物浓度低,体内样本中待测药物及其代谢物或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浓度通常在10-9~10-6g/ml级,甚至低至10-12g/ml;③干扰物质多,生物样本,尤其是血样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尿素等有机物和Na+、K+等大量内源性物质通常对测定构成干扰;且体内的内源性物质可与药物结合,也能干扰测定;即使是药物的代谢产物也往往干扰原形药物的分析。

(2)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如下:①体内样品需经分离与浓集,或经化学衍生化处理后才能进行分析;②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及专属性要求较高;③分析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阐明较为繁杂。基于上述特点,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测定法、酶免疫测定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各种联用技术。

22、简述体内药物分析方法验证与体外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区别。

答:(1)体内药物分析与体外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项目有区别。

1)体内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项目有:特异性(特异性要做空白生物基质、模拟生物样品和实际生物样品)、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定量下限(是线性范围最低浓度点,要符合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要达到测试生物样品Cmax的1/10~1/20)、精密度和准确度[日间精密度、日内精密度,一般选择高、中、低3个浓度的QC样品同时进行方法的考察,每一浓度至少制备并测定5个样品。为获得日间RSD,应在不同天(每天1个分析批)连续制备并测定,至少有连续3个分析批,不少于45个样品的分析结果]、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含药体内样品在室温等待处理、体内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以及制备样品在室温或特定温度下等待进样测试期间,样品中待测物的稳定性;含药体内样品在冰冻和冻融条件下、标准储备液在特定温度下以及不同存放时间的稳定性)。

2)体外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项目有:特异性、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定量限、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耐受性。其中,检测限在体内药物分析中通常不进行验证;耐用性则相当于体内药物分析方法验证项目的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

(2)体内药物分析与体外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限度要求有区别:考虑到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体内药物分析比体外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限度要求较宽松。标准曲线要求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精密度一般要求RSD不超过15%,在LLOQ

附近RSD应不超过20%;准确度RR应在85%~115%范围内(RE不超过±15%),在LLOQ附近应在80%~120%范围内(RE不超过±20%);提取回收率要求高、中、低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应一致、精密和可重现。中、高浓度的RSD应不大于15%,低浓度的RSD应不大于20%。

23、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答:因阿司匹林片剂中除存在其水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外,在制剂工艺中添加了抑制阿司匹林水解的稳定剂酒石酸或枸橼酸。为消除片剂中酸性降解产物及稳定剂对阿司匹林测定的干扰,可采用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

两步滴定法系指测定过程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中和制剂中的酸性水解产物和酸性稳定剂(同时中和阿司匹林的游离羧基);第二部水解与滴定,即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

中和: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

水解与滴定:在中和后的供试品溶液中,精密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水解后,用硫酸滴定液回滴定。

24、简述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的原理。

答:阿司匹林胶囊中含有干扰辅料及降解产物,采用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会干扰测定。采用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在硅藻土-碳酸氢钠色谱柱中,阿司匹林及水杨酸成钠盐保留于色谱柱上,先用三氯甲烷洗涤除去、中性或碱性杂质,再用少量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洗涤除去弱酸性杂质,同时使阿司匹林酸化游离,进而用大量的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洗脱阿司匹林。因为水杨酸的酸性较强,醋酸不能使其游离而被保留于色谱柱上,进而获得分离。

25、简述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检查的原理。

答:二氟尼柳在合成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苯或联苯类中间体及副产物,而且其制备工艺存在多条合成路线,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相差较大,使用单一模式的色谱分离技术难以完全检出有关物质。故《中国药典》分别采用TLC(正相)和反相HPLC法,以自身对照法检查有关物质A和B。采用两种相反的色谱体系,可对极性和非极性杂质进行有效的控制。

26、简述溴量法测定苯乙胺类药物的基本原理。

答: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和重酒石酸间羟胺原料药采用溴量法测定含量。其测定原理系药物分子中的苯酚结构,在酸性溶液中酚羟基的邻、对位活泼氢能与过量的溴定量地发生溴代反应,再以碘量法测定剩余的溴,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量,即可计算供试品的含量。

27、苯乙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主要有哪些?

答:(1)三氯化铁显色反应:本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中若具有酚羟基,可与Fe3+配位显色,加入碱性溶液,随即被高铁离子氧化而显紫色或紫红色等。

(2)甲醛-硫酸反应:可与甲醛在硫酸中反应,形成具有醌式结构的有色化合物。如肾上腺素显红色,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显棕色至暗紫色。

(3)氧化反应:本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多数具有酚羟基,具有还原性,易被碘、过氧化氢、铁氰化钾等氧化剂氧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如肾上腺素在酸性条件下,被过氧化氢氧化后,生成肾上腺素红而显血红色,放置可变为棕色多聚体;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在偏酸性条件下被碘迅速氧化,生成异丙肾上腺素红,加硫代硫酸钠使碘的棕色消退,溶液显淡红色。(4)双缩脲反应: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等药物分子结构中,芳环侧链具有氨基醇结构,可显双缩脲特征反应。

28、苯乙胺类药物具有哪些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答:具有苯乙胺基本结构,其中肾上腺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盐酸多巴胺和硫酸特布他林分子结构中苯环的3,4位上都有2个邻位酚羟基。

理化性质主要有:1.酚羟基特性;2.弱碱性;3.旋光性;4.紫外吸收特性。

29、肾上腺素需要检查什么杂质?如何检查?

答:肾上腺素的生产过程存在通体氢化还原制备工艺,若氢化过程不完全,易引入酮体杂质,影响药品质量。为此,ChP2010规定应检查肾上腺素的合成工艺杂质酮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查其中含有的酮体杂质,在310nm波长处,浓度2mg/ml 的样品溶液吸光度应不超过0.05。

30、ChP2010如何区别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答: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几乎不被碘氧化。ChP2010规定本品加酒石酸氢钾饱和溶液10ml溶解,加碘试液1ml,放置5分钟后,加硫代硫酸钠试液2ml,溶液为无色或仅显微红色或淡紫色,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在此条件下,可被氧化产生明显的红棕色或紫色。可采用这个试验加以区别。

31、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芳胺类药物的原理是什么?在测定中应注意哪些反应条件?

答:测定的基本原理是方伯胺基或水解后生成方伯胺基的药物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可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重氮化反应的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亚硝酸钠滴定液及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也不够稳定,因此在测定中应注意一下主要条件:

(1)加入适量溴化钾加快反应速度。

(2)加过量盐酸加速反应。

(3)反应温度:滴定一般在低温下进行。

(4)滴定速度:重氮化反应速度相对较慢,故滴定速度不宜太快。

32、如何区别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

答:盐酸利多卡因在碳酸钠试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此有色化合物转溶入三氯甲烷中显黄色,而盐酸普鲁卡因在同样条件下不发生此反应。

33、亚硝酸钠滴定法常采用的指示重点的方法有哪些?《中国药典》收载的是哪种?

答:常用的方法为:电位法、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和内指示剂法;《中国药典》采用的是永停滴定法。

34、盐酸普鲁卡因的特殊杂质是什么?中国药典采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限量检查?

答: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有酯键,可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特殊杂质对氨基苯甲酸。ChP2010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对氨基苯甲酸。

3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为什么会变黄?

答: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有酯键,可发生水解反应。特别是在注射液制备过程中受灭菌温度、时间、溶液pH、贮藏时间以及光线和金属离子的影响,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其中对氨基苯甲酸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或高温加热,可进一步脱羧转化为苯胺,而苯胺又可被氧化为有色物,使注射液变黄,疗效下降,毒性增加。

36、硝苯地平中为何要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及方法的注意事项?

答:二氢吡啶类药物遇光不稳定,易发生光化学歧化作用,引入杂质。硝苯地平在光照和氧化剂存在条件下分别生成两种降解氧化产物,对人体有害,因此应进行有关物质检查。检查方法多采用HPLC法,且在操作中注意应在避光条件下操作。

37、简述铈量法测定硝苯地平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答:硝苯地平的二氢吡啶环具有还原性,可用铈量法测定含量。铈量法以硫酸铈为滴定液,反应摩尔比为1:2,酸度较低时Ce4+易水解,故本滴定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以邻二氮菲为终点指示液,终点时微过量的Ce4+将指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橙红色消失以指示终点,邻二氮菲指示液应临用前新配制。

38、简述测定生物样品中二氢吡啶类药物浓度的主要注意事项?

答: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口服剂量小,血药浓度低,生物样品的分析应选择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方法。二氢吡啶类药物对光敏感,分析时应注意避光操作。

39、简述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答:母核环状酰脲结构具有1,3-二酰亚胺基团,能使其分子互变异构形成烯醇式结构,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二级电离。因此,本类药物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可与强碱形成水溶性的盐类;巴比妥类药物基本结构中具有酰亚胺结构,与碱溶液共沸即水解产生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丙二酰脲集团在适宜的pH溶液中,可与某些重金属离子进行反应,生成可溶或不溶的有色物质;因巴比妥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氢,可与香草醛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产生棕红色产物。

40、简述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及常用方法的测定原理。

答: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银量法、溴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酸碱滴定法、提取重量法、HPLC法、GC法及电泳法等。其中常用的是,银量法、溴量法、酸碱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银量法:根据巴比妥类药物在适当的碱性溶液中,易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并可定量地形成盐的化学性质。在滴定过程中,巴比妥类药物首先形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当被测供试品完全形成一银盐后,继续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稍过量的银离子就与巴比妥类药物形成难溶性的二银盐沉淀,使溶液变浑浊,以此指示滴定终点。

溴量法:凡在5位取代基中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巴比妥类药物,其不饱和键可与溴定量地发生加成反应,故可采用溴量法进行含量测定。

酸碱滴定法:巴比妥类药物呈弱酸性,可作为一元酸以标准碱液直接滴定。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滴定方法: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滴定;在胶束水溶液中进行的滴定;非水溶液滴定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巴比妥类药物在酸性介质中几乎不电离,无明显的紫外吸收,但在碱性介质中电离为具有紫外吸收特征的结构,因此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41、简述巴比妥类药物与银盐、铜盐、钴盐及汞盐反应的原理和现象。

答:巴比妥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丙二酰脲或酰亚胺基团,在合适pH的溶液中,可与某些金属离子,如Ag+、Cu2+、Co2+、Hg2+等反应呈色或产生有色沉淀。

与银盐反应:巴比妥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酰亚胺基团,在碳酸钠溶液中,生成钠盐而溶解,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首先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则生成难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

与铜盐反应: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生成的烯醇式异构体与铜吡啶试液反应,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产生类似双

缩脲的呈色反应。巴比妥类药物呈紫堇色或生成紫色沉淀,含硫巴比妥类药物则呈现绿色。

与钴盐反应:巴比妥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可与钴盐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与汞盐反应:巴比妥类药物与硝酸汞或氯化汞溶液反应,可生成白色汞盐沉淀,此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

42、简述苯二氮杂卓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

答:本类药物结构中二氮杂卓环为七元环,环上的氮原子具有强的碱性,苯基的取代使碱性降低。在强酸性溶液中,本类药物可水解,形成相应的二苯甲酮衍生物,这也是本类药物的主要有关物质。其水解产物所呈现的某些特性,也可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本类药物均含有较大共轭体系,有一定的紫外吸收。

43、采用HPLC法检查奋乃静中的有关物质的系统适应性试验:取奋乃静对照品25m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15ml 溶解后,加入30%过氧化氢溶液2ml,摇匀,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小时,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使奋乃静峰保留时间约为27分钟,与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73的降解杂质峰的分离度应大于7.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氧化氢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溶液需放置1.5小时?

答:(1)制备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时,将少量30%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奋乃静的甲醇溶液中,使部分奋乃静氧化,故溶液中含有奋乃静及其氧化降解产物,可用于系统分离能力的测试。

(2)由于氧化还原反应速度较慢,溶液需放置1.5小时。

44、采用乙醇-水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盐酸盐的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答:吩噻嗪类药物盐酸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在乙醇-水溶液中,可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测定其含量。在水中,吩噻嗪类药物的盐酸盐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氯丙嗪溶于乙醇,反应可定量进行。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采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即可准确读取滴定曲线上两个化学计量点间相应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据此可计算吩噻嗪类药物的盐酸盐的含量。

第一个化学计量点:H++Cl-+NaOH→H2O+NaCl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BH++Cl-+NaOH→B+H2O+NaCl

45、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盐酸氯丙嗪100mg,置500ml量瓶中,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50ml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0ml,加入氨水,乙醚25ml提取4次,合并乙醚提取液,用0.1mol/L盐酸溶液25ml提取4次,合并盐酸提取液并置150ml量瓶中,挥去残留乙醚,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另取盐酸氯丙嗪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8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置于1cm石英比色皿中,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氨水和盐酸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本例简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答:(1)注射液所含盐酸氯丙嗪在氨水碱性条件下转化为游离碱氯丙嗪,以使用乙醚提取;经乙醚提取分离后,用盐酸溶液提取,氯丙嗪转化为盐酸氯丙嗪进入水层。

(2)在0.1mol/L盐酸溶液中,氯丙嗪的氧化物在氯丙嗪的最大吸收波长254nm处有吸收,且该吸收在277nm波长处有等吸收。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溶液在254nm和277nm两个波长处的吸光度差,据此计算注射液中盐酸氯丙嗪的含量,消除了氧化物对测定的干扰,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46、简述钯离子比色法的原理及其优点。

答:(1)吩噻嗪类药物在pH 2±0.1的缓冲溶液中,与钯离子形成红色配合物,在500nm波长附近具有最大吸收,可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2)由于钯离子仅与未被氧化的硫元素配合显色,消除了药物中氧化物对测定的干扰。

47、采用钯离子比色法测定盐酸异丙嗪片的含量,供试品溶液:取本品不少于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置125ml棕色分液漏斗中,加饱和氯化钾溶液2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与甲醇溶液10ml,用正庚烷20ml提取3次,合并正庚烷提取液,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置125ml棕色分液漏斗中,用0.1mol/L盐酸溶液15ml提取3次,合并酸提取液,置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请解释以下所用试剂的作用:(1)氢氧化钠溶液;(2)氯化钾;(3)0.1mol/L盐酸溶液。

答:(1)片剂所含盐酸异丙嗪经氢氧化钠碱化转化为游离碱异丙嗪。

(2)在饱和氯化钾溶液的盐析作用下,异丙嗪定量进入正庚烷中,排除不溶性辅料等干扰。

(3)分散有机相,用盐酸溶液提取异丙嗪,得到盐酸异丙嗪水溶液,进行测定。

48、USP32-NF27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流动相:取戊烷磺酸钠1g,加水500ml溶解,加乙腈500ml与冰醋酸5ml。

色谱系统:紫外检测器(254nm波长);苯基柱(30cm×4.6nm);流速1.5ml/min。

请问:该方法为RP-HPLC方法中的哪一种?其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于吩噻嗪类药物的分析?

答:(1)该法为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2)离子对液相色谱法在具有合适pH的流动相中加入与呈解离状态的待测组分离子电荷相反的离子对试剂,使之与待测组分离子形成离子对,增加待测组分在非极性固定相中的分配(离子对实际的非极性部分越大,形成的离子对分配系数越大,在反向色谱中的保留越强),从而改善其色谱保留与分离行为。

(3)在RP-HPLC法中,极性较强的吩噻嗪类药物在固定相中的保留较弱,虽然可以调整流动相的pH抑制吩噻嗪类药物的解离从而改善其色谱行为,但并非均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在分析具有碱性的吩噻嗪类药物时,在酸性流动相中,碱性的吩噻嗪类药物呈解离状态,可以与离子对试剂戊烷磺酸钠形成离子对,增加其在固定相中的保留,从而改善其色谱行为。

49、简述为何磷酸咯萘啶要检查甲醛和四氢吡咯。

答:在合成磷酸咯萘啶的反应中使用了甲醛进行缩合,甲醛具有毒性,应对产品中可能剩余的甲醛进行检查。在合成磷酸咯萘啶的反应中使用了四氢吡咯进行缩合,四氢吡咯具有毒性,应对产品中可能剩余的四氢吡咯进行检查。

甲醛的检查法:取本品50.0mg,加水2ml使溶解,加5%碳酸钠溶液4ml,搅匀,滤过,滤液加硫酸溶液(1→2)3ml,冷却后加品红硫酸试液5ml,在20~30℃保温30分钟,如显色,与新制的甲醛溶液(每1ml含甲醛0.10mg的水溶液)1.0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2%)。

四氢吡咯检查法:取本品10mg,加水2ml溶解后,加5%碳酸钠溶液2ml,搅拌,滤过,滤液加新制的亚硝基铁氰化钠乙醛试液1ml,摇匀,5分钟内不得显蓝紫色。

50、简述硫酸奎宁原料药和硫酸奎宁片含量测定消耗高氯酸滴定液的摩尔比为何不同。

答:硫酸奎宁具有生物碱的性质,很难在水溶液中用酸直接滴定。而在非水酸性介质中,碱性显著增强,即可以在冰醋酸或醋酐等酸性溶液中,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定,以指示剂或电位法确定终点。

由于硫酸为二元酸,在水溶液中能进行二级解离,但在冰醋酸介质中,只能解离为HSO4-,所以生物碱的硫酸盐在冰醋酸或醋酐等酸性溶液中只能滴定至硫酸氢盐。

硫酸奎宁片剂含量测定中要加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后用三氯甲烷萃取,1mol硫酸奎宁可转化为2mol奎宁,每1mol奎宁消耗2mol高氯酸,故1mol硫酸奎宁消耗4mol高氯酸。

51、简述青蒿素类原料药目前ChP2010为何均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

答:青蒿素又名黄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个含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均是青蒿素的衍生物。青蒿素结构中C-10位羰基还原成羟基得到二氢青蒿素;在此基础上将二氢青蒿素结构中C-10位羟基进行醚化得到蒿甲醚;在此基础上将二氢青蒿素结构中C-10位羟基进行酯化得到青蒿琥酯。青蒿素类原料药结构相近又来源于同一植物,因此青蒿素类原料药目前ChP2010均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

52、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答:(1)原理:在适当pH的水溶液中,碱性药物(B)可与氢离子结合呈阳离子(BH+),而一些酸性染料可解离成阴离子(In-)。上述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定量结合成有色络合物(BH+In-)离子对,可以定量地被有机溶剂提取,在一定波长处测定该溶液有色离子对的吸收度,即可以计算出碱性药物的含量。也可将呈色的有机相经碱化(如加入醇制氢氧化钠),使与有机碱结合的酸性染料释放出来,测定其吸收度,再计算出碱性药物的含量。

(2)影响因素:水相最佳pH的选择,酸性染料及其浓度的选择,有机溶剂的选择和水分的影响。

53、简述莨菪烷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答: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是由莨菪烷衍生的氨基醇与不同有机酸缩合成酯类生物碱。①分子结构中,具有酯的结构,因此易水解具有水解性;②五元脂环上有叔胺氮原子,因此具有较强的碱性,易与酸成盐;③分子结构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大多具有旋光性,阿托品中虽然也含有不对称碳原子,但是为外消旋体,无旋光性。

54、今有三瓶药物分别为硫酸阿托品(A)、氢溴酸东莨菪碱(B)和氢溴酸后马托品(C),但瓶上标签脱落,请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三者区分开。

答:取上述三种药物适量,加水适量溶解,滴加氯化钡试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阿托品(A);另取剩余两种药物加水溶解后,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使成碱性后,加三氯甲烷5ml,摇匀,分取三氯甲烷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中加氯化汞的乙醇溶液1.5ml,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氢溴酸东莨菪碱(B)。

55、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依据(原理)是什么?

答:(1)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2)杂质的无关吸收在310~340nm范围内几乎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下降。

56、用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三点波长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答:三点波长的选择原则为一点选择在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处(即λ1);其他两点选择在λ1的两侧个选一点(λ2和λ3)。

(1)第一法(等波长差法):使λ3-λ1=λ1-λ2。ChP2010规定,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时,λ1=328nm,λ2=316nm,λ

3=340nm,Δλ=12nm。

(2)第二法(等吸收比法):使Aλ2=Aλ3=6/7Aλ1。ChP2010规定,测定维生素A醇时,λ1=325nm,λ2=310nm,λ3=334nm。

57、维生素A可能含有的杂质有哪些?

答:(1)维生素A2(即3-去氢维生素A)和维生素A3(即去水维生素A)。

(2)维生素A的氧化产物:环氧化物、维生素A醛和维生素A酸。

(3)维生素A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无活性的聚合物:鲸醇。

(4)维生素A的异构体等:异构体包括新维生素Aa(2-顺式)、新维生素Ab(4-顺式)、新维生素Ac(2,4-二顺式)、异维生素Aa(6-顺式)、异维生素Ab(2,6-二顺式);以及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等。

58、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时,第一法(直接测定法)和第二法(皂化法)适用的情况、测定形式和所用溶剂有何不同?分别写出测定波长和校正公式。

答:直接滴定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A醋酸酯的测定,测定形式是维生素A醋酸酯,所用的溶剂是环己烷,分别在300nm、316nm、328nm、340nm和360nm五个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校正公式为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皂化法适用于维生素A醋酸酯中杂质含量较多,不能直接测定,需要进行皂化水解成维生素A醇,所用的溶剂为异丙醇,分别在300nm、310nm、325nm、334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校正公式为A325(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4。

59、用合适的化学方法区分下列药物:氢化可的松(A)、甲睾酮(B)、黄体酮(C)和雌二醇(D)。

答:①在碳酸钠和醋酸铵条件下,加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紫色的是黄体酮(C)。②在碱性条件下,加氯化三苯四氮唑(或蓝四氮唑)生成红色(或蓝色)的是氢化可的松(A);或与氨制硝酸银反应生成黑色的银沉淀或与碱性酒石酸铜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的是氢化可的松(A)。③在酸性条件下,加异烟肼(或2,4-二硝基苯肼、硫酸苯肼)生成黄色的是甲睾酮(B)。④剩下的是雌二醇(D),或与重氮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为雌二醇(D)。

60、异烟肼比色法的反应原理、条件、应用范围以及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原理:甾体激素C3-酮基及其他位置上的酮基能在酸性条件下与羰基试剂异烟肼缩合,形成黄色的异烟腙,在420nm 波长附近具有最大吸收。

条件、应用范围以及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1)溶剂的选择:用无水乙醇和无水甲醇作为溶剂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2)酸的种类和浓度:显色反应须在酸性条件进行,当酸与异烟肼的摩尔比为2:1时可获得最大的吸光度。盐酸最常用。

(3)水分、温度、光线和氧的影响:当溶液中含水量增高时,吸光度随之降低。因为甾体激素与异烟肼的缩合反应为可逆反应,水分可促使产物水解,而使反应逆转。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在具塞玻璃容器(如量瓶)中进行反应时,光与氧对反应的影响不大。

(4)反应的专属性:具有Δ4-3-酮基的甾体激素在室温下不到1小时即可定量地完成与异烟腙的反应,本法对Δ4-3-酮甾体具有一定的专属性。

61、甾体红外光谱为何成为甾体鉴别的重要手段?

答: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结构复杂,有的药物之间结构上仅有很小的差异,仅靠化学鉴别法难以区别。红外光谱特征性强,为本类药物鉴别的可靠手段。各国药典中,几乎所有的甾体激素原料药都采用了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

62、试比较抗生素类药物含量测定的微生物检定法与理化测定法的优缺点。

答: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系在适宜条件下,根据量反应平行线原理设计,通过检测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计算抗生素活性(效价)的方法。测定方法可分为管碟法和浊度法。

微生物检定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需用量小,测定结果较直观;测定原理与临床应用的要求一致,更能确定抗生素的医疗价值;而且适用范围广,较纯的精制品、纯度较差的制品、已知的或新发现的抗生素均能应用;对同一类型的抗生素不需分离,可一次测定其总效价,是抗生素药物效价测定的最基本的方法。但其存在着操作步骤多,测定时间长,误差大等缺点,随着抗生素类药物的发展和分析方法的进步,理化方法逐渐取代了生物学法,但对于分子结构复杂、多组分的抗生素,生物学法仍然是首选的效价测定方法。理化测定法根据抗生素的分子结构特点,利用其特有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而进行的。对于提纯的产品以及化学结构已确定的抗生素,能较迅速、准确地测定其效价,并具有较高的专属性。但本法也存在不足:如化学法通常是利用抗生素化学结构上官能团的特殊化学反应,对含有具同样官能团杂质的供试品就不适用,或需采取适当方法加以校正。而且当该法是利用某一类型抗生素的共同结构部分的反应时,所测得的结果,往往只能代表药物的总含量,并不一定能代表抗生素的生物效价。因此,通常在以理化方法测定抗生素含量时,不但要求方法正确可靠、具有专属性、操作简单、省时、试剂易得、样品用量少,而且要求测定结果必须与生物效价吻合。目前世界各国药典所收载的抗生素的理化方法主要是HPLC法,如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大多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

63、简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答: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子中都有一个游离羧基和酰胺侧链。氢化噻唑环或氢化噻嗪环与β-内酰胺并合的杂环,分别构

成二者的母核。青霉素类分子中的母核称为6-氨基青霉烷酸(简称6-APA);头孢菌素类分子中的母核称为7-氨基头孢菌烷酸(简称7-ACA)。由此也可以说,青霉素类的分子结构由侧链RCO-与母核6-APA两部分结合而成;头孢菌素类是由侧链RCO-与母核7-ACA组成。

Β-内酰胺环是该类抗生素的结构活性中心,其性质活泼,是分子结构中最不稳定部分,易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导致β-内酰胺环的破坏而失去抗菌活性。青霉素类分子中含有三个手性碳原子,头孢菌素类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故都具有旋光性。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分子中的游离羧基具有相当强的酸性,能与无机碱或某些有机碱形成盐。青霉素类分子中的母核部分无共轭系统,但其侧链酰胺基上R取代基若有苯环等共轭系统,则有紫外吸收特征。

64、简述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鉴别反应。

答: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化学结构都是以碱性环己多元醇为苷元,与氨基糖缩合而成的苷。本类药物的分子结构具有一些共同或相似处,因而具有相似的性质,如旋光性、水解反应及颜色反应。其中,与茚三酮反应、Molisch反应、葡萄糖胺反应等属于共有反应;而坂口反应、麦芽酚反应是硫酸链霉素的特征反应。

65、简述四环素类药物的稳定性。

答: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各种氧化剂(包括空气中氧在内)、酸、碱都是不稳定的。干燥的四环素类游离碱和它们的盐类避光条件下保存均较稳定,但其水溶液随pH的不同会发生差向异构化、降解等反应,尤其是碱性水溶液特别容易氧化,颜色很快变深,形成色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弱酸性(pH2.0~6.0)溶液中会发生差向异构化,形成差向四环素类。在酸性条件下(pH<2),特别是在加热情况下,生成脱水四环素。在碱性溶液中,C环破裂,生成无活性的具有内酯结构的异构体。脱水四环素亦可形成差向异构体,称差相脱水四环素。

66、左氧氟沙星原料药中右氧氟沙星的限量。采用配合交换手性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原理是什么?

答:将手性试剂加到HPLC流动相中,与手性药物生成可逆的非对映体复合物,根据复合物的稳定性,在流动相中的溶解性和与固定相的键合力差异,于非手性固定相上分离对映体。该法是分离手性氨基酸和类似氨基酸药物的常用方法,但只有能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相应配合物的药物才能被分离,常用的金属离子是Cu2+、Zn2+和Ni2+等,配合剂有L-脯氨酸和D-苯丙氨酸等氨基酸。

67、采用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类药物含量时,为何要在强酸性中进行?

答:因为胺类药物的盐酸盐溶解度较大,在盐酸的强酸性介质中,能加速重氮化反应的速度,增加产物的稳定性,并防止副产物的产生。

68、试述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磺胺嘧啶片含量的原理。

答:磺胺嘧啶在盐酸溶液中,于308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而甲氧苄啶在该波长处无吸收,故可以直接测定磺胺嘧啶在此波长处的吸光度以计算其含量。甲氧苄啶在盐酸溶液中,于277.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而磺胺嘧啶在此波长附近也有吸收,且其吸光度与308nm波长处的吸光度相等。甲氧苄啶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度差异大,选定277.4nm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以308nm波长作为参比波长,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即可求出甲氧苄啶的含量。

69、药物制剂分析与原料药分析相比较有哪些不同?

答:药物制剂分析较原料药分析复杂;药物制剂与原料药分析的项目和要求不同;药物制剂含量测定表示方法和限度要求与原料药不同,原料药的测定结果以百分含量来表示,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的结果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来表示。70、片剂中的糖类对哪些分析测定方法有干扰?如何进行消除?

答:淀粉、糊精、蔗糖、乳糖等是片剂常用的稀释剂。其中,淀粉、糊精、蔗糖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具有还原性,乳糖是还原糖,均可能干扰氧化还原测定法。在选择含糖类附加剂的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时,不应使用高锰酸钾法、溴酸钾法等以强氧化性物质为滴定剂的容量分析方法;同时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若阴性对照试验消耗滴定剂,说明附加剂对测定有干扰,应换用其他方法测定。

71、硬脂酸镁对哪些测定方法有干扰?如何进行消除?

答:硬脂酸镁是片剂常用的润滑剂。其中,镁离子(Mg2+)可能干扰配位滴定法,硬脂酸根离子(C17H35COO-)可能干扰非水溶液滴定法。

在配位滴定法中,当pH约为10时,Mg2+与EDTA可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lgKMY为8.64);若被检测金属离子与EDTA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可加入掩蔽剂排除干扰。例如,在pH6.0~7.5条件下,加入掩蔽剂酒石酸,可与Mg2+形成更稳定的配位化合物,排出硬脂酸镁对配位滴定法的干扰。

在非水溶液滴定法中,若主药的含量高、硬脂酸镁的含量低,则硬脂酸根离子(C17H35COO-)对测定的干扰可忽略不计。否则,C17H35COO-消耗的高氯酸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对于脂溶性药物,可用适当的有机溶剂提取药物,排除硬脂酸镁的干扰后,再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或者改用其他方法测定。

72、注射液中抗氧剂对哪些测定方法有干扰?如何排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

答:具有还原性药物的注射剂,常需加入抗氧剂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以及维生素C等。这些物质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当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时便会产生干扰。

排除干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加入掩蔽剂;②加酸分解;③加入弱氧化剂氧化;④利用主要与抗氧剂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进行测定。

73、试述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药味的选取原则。

答: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药味的选取原则如下:

(1)单味制剂,直接选取单一药味进行鉴别。中药复方制剂,应按照君、臣、佐、使依次选择药味。

(2)当药味较多时,应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毒性药进行鉴别。

(3)凡有原粉入药者,应该做显微鉴别。有显微鉴别的,可同时进行其他方法的鉴别。

(4)原则上处方中的每一药味均应进行鉴别,选择尽量多的药味制订在标准中,但最少也要超过处方的1/3药味。74、中药材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答:中药材的检查项目主要有药材中混杂的杂质检查、水分测定、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农药残留量测定、其他必要的有关杂质检查、黄曲霉素、膨胀度和酸败度测定等。

75、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中,测定成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项目选定的选择原则为:

(1)首选君药及贵重药,剧毒药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其次考虑臣药或其他药味。中药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除君药外所含化学药品也必须建立含量测定项目。

(2)应选专属性强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测定含量。

(3)成分类别清楚的,可测某一类成分的总量。

(4)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

(5)检测成分应与中医理论、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

(6)确实无法含量测定的,可测定药物的总固体量。

7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答: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扫描法、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分析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含有众多成分的复杂体系具有强大的分离功能,且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其重现性和准确度均优于薄层色谱扫描法,是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气相色谱法为中药制剂分析的常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药材和饮片、制剂中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含量。

薄层色谱扫描法具有分离效能高、简便快速等特点,因而适用于中药制剂的分析。本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虽不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但可以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补充,用于无紫外吸收或不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的组分。

分光光度法由于容易受到共存组分的干扰,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化学分析法的准确度高,但不及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法灵敏、专属,多用于制剂组方简单、组分含量较高时的测定。

77、简述在安全检查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之间的异同。

答:原料:投产前必须按药典或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毒力、特异性和培养特性等试验,检查其生物学特性是否存在异常。血液制品,必须防止将含有病原物质(如HBV、HCV和HIV等)的血液投入生产。

半成品:检查对活菌、活毒或毒素的处理,是否有杂菌或有害物质的污染,所加灭活剂、防腐剂是否过量等。

成品:进行无菌试验、纯菌试验、毒性试验、热原试验和安全试验等检查。

78、简述变量免疫定量攻击法的原理。

答:该方法又叫50%有效免疫剂量法。此法多用小白鼠进行试验,因为小白鼠对该方法敏感而且操作简便。疫苗经过稀释制成一系列浓度的样品,分别免疫各组动物,规定时间后,用同一剂量毒素进行攻击,观察,算出能使50%的动物免疫的剂量,就叫做变量免疫定量攻击法。

79、生物制品的理化检定包括哪些内容?

答:物理检查(外观、真空度、溶解度检查、装量)、蛋白质含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大小测定、蛋白质纯度检查、防腐剂和灭活剂含量测定、其他理化检定项目:如水分含量测定、酸碱度和氯化钠测定等。

80、简述毛细管电泳的主要分离模式。

答:毛细管电泳是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产物。有以下几种分离模式。

(1)毛细管区带电泳。

(2)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3)毛细管凝胶电泳。

(4)毛细管等速电泳。

(5)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6)毛细管电色谱。

(7)微芯片毛细管电泳。

81、简述手性流动相拆分法常用的手性添加剂类别。

答:(1)配基交换型手性添加剂:在众多的手性添加剂中以该类添加剂的基础理论研究较成熟,应用也较广。在CLEC 中,手性配基多为光活性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它们和二价金属离子螯合,以适当的浓度分布于流动相中,遇到药物消旋体,共同形成配位络合物对,然后在反相或正相柱上完成拆分。

(2)环糊精类添加剂:环糊精是由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连接构成的环状低聚糖,CD分子呈截头圆锥体状,边缘排列有许多羟基,内部则是相对疏水的空腔。如果待分析化合物的分子大小与空腔相符合,则可形成CD包合物。常用的CD主要为β-CD、γ-CD和新型改性CD。对溶质分子基团体积(直径)的选择性及其手性识别作用,亦颇有应用前景。

(3)手性离子对络合剂:荷电药物能与手性离子对缔合成电中性络合物,即离子对分布于固定相上,其保留特征(如k')可采用手性离子对浓度及其种类调节外,同时还可由外加的手性络合剂控制。常用的手性离子对络合剂有(+)-10-樟脑磺酸、奎宁和奎尼丁等。

82、简述UPLC关键技术。

答:(1)新型色谱填料及装填技术:色谱柱技术应该涵盖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新填料的合成,以得到高质量的填料颗粒,包括耐高压、耐酸碱等;其次是颗粒的筛选,选出颗粒度分布尽可能窄的填料;最后是装填技术,以保证既堵住颗粒不使其外流,又不至于引起背压的大幅升高。

(2)超高压液相色谱泵:除了密封、高压动力之外,还须解决超高压下溶剂的压缩性及绝热升温问题。

(3)自动进样器:在超高压液相色谱中,进样系统的设计尤为困难。因为它要求进样阀在高压下不仅密封要良好还要有较小的死体积,同时要保证塞型进样,以减小峰展宽。为了降低死体积、减少交叉污染,自动进样器的设计可采用一些新技术,例如针内针样品探头、压力辅助进样,一强、一弱的双溶剂的进样针清洗步骤,等等。

(4)高速检测器:在新的色谱柱技术支持下的高压、高速UPLC对检测提出了挑战。首先是速度问题,在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多的色谱峰需要更快的数据采集频率,还需要减小检测池体积(<1μl),降低样品在检测池内的驻留时间,以适应UPLC所产生的非常窄的色谱峰,同时还要降低信噪比。例如ACQUITY UPLCTM使用新型光纤引导、Teflon AF池壁的流通池;10mm的光程(与普通HPLC相同)而体积只有500nl(普通HPLC的二十分之一)。光束通过光纤完全引入流通池后,利用Teflon AF的特征在池壁内全折射,不损失光能量;同时采样速率达到40点/秒。

(5)优化系统综合性能的设计:系统的整体设计必须优化使之具有超低系统体积及死体积的特点,才能保障UPLC所带来的低扩散、高速检测优点。这也使其更易适应质谱检测器的电喷雾离子化接口要求。

.1第一章药典概况

★药物分析:主要研究化学结构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1.3 药品质量的内涵包括:真伪、纯度和品质的质量要求。

1.4 《中国药典》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

1.5 药典正文部分包含:品名、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含量或效价规定、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制剂等。

1.6 附录部分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1.7 ☆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1.8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

1.10 USP 美国药典,NF 美国国家处方集,BP 英国药典,JP 日本药局方,Ph.Eur 欧洲药典,Ph.Int 国际药典。

1.11 标准品,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μg 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1.12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位数选用量具。

1.1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2.1 ★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2.2 ☆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等。

2.3 ☆药物的鉴别方法:常用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和生物学法。

2.4 ★鉴别试验的条件: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温度、溶液的酸碱度、试验时间、干扰成分。2.5 药物的性状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外观、溶解度和物理常数等。

2.6 比旋度: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 且每1ml 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 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

2.7 一般鉴别试验: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如水杨酸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FeCl3 生成配位化合物,呈红色(或紫色);焰色反应,钠离子鲜黄色,钾离子紫色,钙离子砖红色。

2.8 专属鉴别试验: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2.9 试样制备方法:压片法、糊法、膜法、溶液法。

2.10 药典收载光谱图,系用分辨率为2cm-1 条件绘制,基线一般控制在90%透光率以上,供试品取样量一般控制在使其最强吸收峰在10%透光率以下。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3.1 3.2 3.3 3.4 3.5

★杂质: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

★杂质的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在贮藏过程中引入的。

★杂质的种类:一般杂质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特殊杂质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杂质的限量计算方法:杂质限量(%)=杂质最大允许量/供试品量*100%=标准溶液的浓度* 体积/供试品量*100%,即L(%)=C*V/S*100%。参见P42 示例三。

★氯化物的检查原理及注意事项:微量氯化物在硝酸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通过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10μgCl/ml)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浑浊程度比较,判定是否符合限量规定。加硝酸的目的: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及氧化银沉淀的干扰,且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并产生较好的乳浊。需注意暗处放置5min,避免氯化银见光分解。

★硫酸盐的检查原理及注意事项:微量的硫酸盐在稀盐酸下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微粒显白色浑浊,通过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100μgSO4/ml)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浑浊程度比较,判定是否符合限量规定。加盐酸的作用:防止碳酸钡或磷酸钡等沉淀生成,影响比浊。供试溶液如带颜色,可采用内消色法。

★铁盐的检查原理及注意事项:硫氰酸盐法,铁盐在盐酸溶液中与硫氰酸盐作用生成红色可溶性的硫氰酸铁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色。目视比色时以50ml 溶液含10~50μgFe3+为宜。盐酸防止Fe3+水解,氧化剂的加入既可氧化Fe2+ 成Fe3+,同时可防止由于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某些药物在检查过程中需加硝酸处理,而后剩余硝酸必须加热煮沸除去。

★重金属的检查原理及注意事项:共有四法。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最常用。标准铅溶液为每1ml 相当于10μg 的Pb。pH3.0~3.5 时,硫化铅沉淀较完全,所以醋酸盐缓冲液的pH=3.5。第二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难溶于水、稀酸及乙醇的有机药物。控制炽灼温度在500~600℃,残渣加硝酸加热处理后,必须蒸干、除尽氧化氮,否则亚硝酸可使硫化氢氧化析出硫,影响比色,含钠盐或氟的有机药物炽灼时应改用铂坩埚或硬质玻璃蒸发皿。第三法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药物。第四法微孔滤膜法,适用于重金属限量低(含重金属杂质2~5μg)的药物。

★砷盐的检查原理及注意事项:共二法。第一法古蔡氏法Gutzeit,标准砷溶液为每1ml 相当于1μg 的As。第二法白田道夫法,适用于含锑药物。第三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简称Ag(DDC)法。

☆其余一般杂质的检查原理及注意事项: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药典规定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 一下即达到恒重。减压干燥法与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于熔点低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干燥剂干燥法常用干燥剂有硅胶、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热分析法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常用有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和差示扫描热分析。

☆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薄层色谱法有杂质对照品法、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杂质对照品法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并用、对照药物法。药物的纯度指药物的纯净程度,需要将药物的外观性状、理化常数、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作为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来进行综合评定。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铅、汞、铜、镍等。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4.1

★氧瓶燃烧法原理:系将含有待测元素的有机药物置于充满氧气的密闭燃烧瓶中充分燃烧,使有机结构部分彻底分解为

CO2 和H2O,而待测元素根据电负性的不同转化为不同价态的氧化物(或无氧酸),被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多以酸根离子形式存在),再根据其性质和存在形式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分析。

★原料药的容量分析法、UV、HPLC 的计算。。。

★药物分析方法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准确度: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精密度: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用偏差d,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 表示。

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检测限LOD: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S/N=3 或2。

定量限LOQ: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S/N=10。

线性: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响应值)与试样中被测物的浓度或量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范围: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耐用性: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使方法可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

★常用生物样品的种类:血样(包括血浆、血清和全血)、唾液、尿液分析方法分两大类: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和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法包括:容量分析法(又叫滴定法)、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

湿法破坏适用于含氮有机合成药物分析的前处理,在生物制品分析中用于氮(包括蛋白质)、磷、硫、汞及氯化钠。滴定度,指每1ml 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T(mg/ml)=m* a/b *M. 色谱分析法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色谱法。 5.4 5.5 5.6 5.7

★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计算:①银量法;②溴量法;③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单组分测定方法:吸收系数法、标准曲线法、对照法。临床常用的本类药物为巴比妥酸的5,5-二取代衍生物,少数为1,5,5-三取代或C2 位为硫取代的硫代巴比妥酸的5,5-二取代衍生物。巴比妥类药物通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未,具有固定的熔点,在空气中稳定,加热多能升华。一般微溶或极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及有机溶剂;其钠盐则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与香草醛Vanillin 的反应,巴比妥类药物分子中的丙二酰脲基团中的氢比较活泼,可与香草醛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棕红色产物。紫外吸收特性:5,5-二取代和1,5,5-三取代的巴比妥类药物,在pH=2 的酸性溶液中,因不电离,几乎无明显的紫外吸收。在pH=10 的碱性溶液中,发生一级电离,于240nm 处有最大吸收。pH=13 的强碱性溶液中,在5,5-二取代因发生二级电离,最大吸收红移至255nm 处,1,5,5-三取代则不发生二级电离,仍位于240nm。硫代巴比妥类则不同,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有明显的紫外吸收。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6.1 6.2 6.3

★结构特征为含有取代苯基的一类羧酸化合物,分为苯甲酸类、水杨酸类(邻羟基苯甲酸类)及苯乙酸等其他芳酸类。☆化学性质(酸性):羧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具有较强的酸性,具有特征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可用于鉴别和含测

★三氯化铁反应:阿司匹林加水煮沸使水解后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呈紫堇色;苯甲酸及其钠盐的中性或碱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可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另,丙磺舒生成米黄色铁盐沉淀,氯贝丁酯生成羟肟酸铁配位化合物。★水解反应:阿斯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则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分离沉淀物,可溶于醋酸铵试液中,与100~105℃干燥后,熔点为156~161℃。

★重氮化-偶合反应: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沉淀。

★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对氨基水杨酸、间氨基酚)P138

★两步滴定法对阿斯匹林片进行含测的原理及计算P147

★双相滴定法对苯甲酸钠进行含测的原理P149

第七章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7.1 ★分类和基本结构:①芳胺类(分两类,一是芳伯胺基未被取代,芳环对位有取代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二是芳伯胺基被酰化,芳环对位有取代的酰胺类药物);②苯乙胺类(具有苯乙胺的结构);③苯丙胺类(具有苯丙胺的结构)。

★结构与分析方法的关系,即三类药物性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鉴别反应:①重氮化-偶合反应(分子结构具有芳伯氨基均反应生成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偶合成有色染料,盐酸丁卡因无芳伯胺基);②FeCl3 反应(酚羟基,盐酸利多卡因的鉴别);③水解产物反应(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的鉴别P163) ★对乙酰氨基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P166、苯乙胺类药物中的特殊杂质(对氨基酚、对氨基苯甲酸、酮体)

★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原理:芳伯氨基或水解后生成芳伯氨基的药物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可用永停滴定法指示反应终点。主要条件:①加入适量溴化钾加快反应速度;②加过量盐酸加速反应;③反应温度应低温;④滴定速度不宜太快。

★苯乙胺类药物中酮体的检查原因:药物生产中若氢化还原不完全,易引入酮体杂质。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具有对氨基苯甲酸酯的母体,典型药物有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主要性质:①芳伯胺基特性(重氮化-偶合反应、氧化变色等)、②水解特性(酯键)、③弱碱性(叔胺氮原子)、④其他特性(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成盐后相反)。酰胺类具有芳酰氨基,典型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主要性质:①水解有显芳伯胺基特性(重氮化-偶合反应、氧化变色等);

②水解产物易酯化;③酚羟基特性(FeCl3 反应);④弱碱性(叔胺氮原子或伯胺氮原子);⑤与重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铜、钴离子)。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的合成: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水解后制得对硝基酚,经还原成对氨基酚,再经乙酰化后制得;也可以酚为原料,经亚硝化及还原反应制得对氨基酚。杂质包括中间体、副产物及分解产物。苯乙胺类主要性质:弱碱性、酚羟基特性、光学活性(旋光性)。鉴别试验:①FeCl3 反应(酚羟基);②甲醛-硫酸反应(生成醌式结构的有色化合物);③氧化反应(酚羟基变色);④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脂肪伯氨基);⑤双缩脲反应(氨基醇)。本类药物原料的含量测定常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也可用溴量法、亚硝酸钠法和提取酸碱滴定法等。苯丙胺类主要性质:苏啊粘性、脯氨酸衍生物、光学活性、水解特性。

第八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8.1 ★杂环类药物分类及其代表药:吡啶类:异烟肼、尼可刹米、硝苯地平喹啉类:硫酸奎宁托烷类: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奋乃静苯并二氮杂卓类:地西泮、氯氮卓、三唑仑

8.2 ★异烟肼的鉴别反应:戊烯二醛反应:先用高锰酸钾或溴水将异烟肼氧化为异烟酸,再与溴化氰作用,然后再与芳伯胺缩合形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二硝基氯苯反应:异烟肼+硼砂+2,4-二硝基氯苯→紫红色酰肼基的反应:①异烟肼+氨制硝酸银试液→黑色浑浊+气泡(银镜反应)②异烟肼+1,2-萘醌-4磺酸→缩合呈红色

8.3 ★游离肼的检查方法:①薄层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后,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与肼反应生成腙显色,进行比较检查:异烟肼斑点呈棕橙色的清晰斑点,游离肼斑点呈鲜黄色。②比浊法

8.4 ★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别反应:①紫外、红外;②氧化剂显色反应P216;③与钯离子配合显色:形成红色配位化合物;④分解产物反应:癸氟奋乃静+酸性茜素锆试液→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8.5 ★盐酸异丙嗪片的直接UV 法进行含量测定的计算P232

8.6 ★Vitaili 反应:托烷生物碱类结构中的酯键水解后生成的莨菪酸,经发烟硝酸加热处理,转变为三硝基衍生物,再与氢氧化钾醇溶液和固体氢氧化钾作用,则转成有色的醌型产物,开始呈深紫色称Vitaili 反应。

8.7 ★氯氮卓的鉴别反应:氯氮卓+碘化铋试液→橙红色沉淀;氯氮卓煮沸放冷+亚硝酸钠+碱性β萘酚试液→橙红色沉淀8.8 ★地西泮的鉴别反应: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溶于硫酸后,在紫外光365nm 下,显不同的颜色:地西泮显黄绿色,氯氮卓显黄色

8.9 非水溶剂的种类:①酸性溶剂:冰醋酸、冰醋酸+醋酐、醋酐、②碱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③两性溶剂:甲醇、

④惰性溶剂:甲苯、三氯甲烷、丙酮

8.10★含量测定中非水溶液滴定的原理: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杂环类药物是,游离碱直接与高氯酸反应,氢溴酸东莨菪碱等盐类(BH+·A-)药物的高氯酸滴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置换滴定,+ 即强酸(HClO4)置换出与有机弱碱结合的较弱的酸(HA)其反应原理表达通式:· + HClO4 。BH A + + → BH ·ClO4 + HA(BH ·A 表示有机弱碱,HA 表示被置换出的弱酸)注意的问题:①适用范围:A.PKa8~10:冰醋酸做溶剂、B. PKa10~12:冰醋酸+醋酐、C. PKa >12:醋酐;②酸根的影响:有机弱碱盐类药物非水溶液滴定时被置换出的酸类,在醋酸介质中的酸性如下:高氯酸>氢溴酸>硫酸>盐酸>硝酸>磷酸>有机酸;③滴定剂的稳定性;④终点指示方法;⑤其他干扰

8.11★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适当pH 的水溶液中,碱性药物可与氢离子结合成阳离子,酸性染料可解离成阴离子,两种离子定量地结合,即生成具有吸收光谱明显红移的有色离子对,可以定量地被有机溶剂萃取,而在特征波长处测定有机相中有色例子对的吸光度,即可进行碱性药物的含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水相的pH、②酸性染料的种类、③有机溶剂的种类与性质、④有机相中的水分、⑤酸性染料中的有色杂质。2+

8.12 钯离子比色法:吩噻嗪药物在pH2±0.1 的缓冲液中,可与钯离子(Pd )形成红色配合物,在500nm 波长附近具有最大吸收,可进行比色法含量测定。

8.13 铈量法:P228

第九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9.1 ★三氯化锑鉴别反应的原理:维生素A 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三氯甲烷溶液中即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其机制为维生素A 和氯化锑中存在的亲电试剂氯化高锑作用形成不稳定的蓝色碳正离子。

9.2 UV 法含量测定的原理:①杂质的无关吸光度在310nm-340nm 的波长范围内几乎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光度下降;②物质对光吸收呈加和性的原理。即在某一样品的吸收曲线上,各波长处的吸光度是维生素 A 与杂质吸光度的代数和,因而吸收曲线也是二者吸收的叠加。第一法、第二法的区别:第一法:对象:维生素A 醋酸酯、方法:直接取样,测定、溶剂:环己烷、最大波长:328nm、测定波长:5 个;第二法:维生素A 醇、皂化提取,测定、异丙醇、325nm、4 个。

9.3 ★硫色素鉴别反应的原理:维生素B1 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或异

丁醇等中,显蓝色荧光。

9.4 ★维生素C 结构特征:维生素C 分钟结构中具有烯二醇结构,具有内酯环,且有2 个手,性质:①溶解性;②酸性;③旋光性;④还原性;⑤水解性;⑥糖性碳原子(C4、C5)类的性质和反应;⑦紫外吸收特性,稀酸最大吸收在243nm,中性或碱性,265nm。

第五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5.1 ★巴比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分析法间的关系:①弱酸性,可用于分离、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②水解性,用于鉴别异戊巴比妥和巴比妥;③与重金属离子的反应,与银盐的反应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与铜盐的反应用于区别巴比妥类和硫代巴比妥类,与钴盐的反应用于鉴别和含测。

★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①与重金属的反应:银盐和铜盐;②测定熔点;③特殊取代基和硫元素的鉴别反应:不饱和取代基与碘液或高锰酸钾;芳环的硝化反应或与甲醛-硫酸的反应;硫元素的反应。5.2 9.5 9.6 9.7 9.8 9.9 9.10 9.11 9.12 9.13 鉴别试验:①维生素C+硝酸银→黑色金属银沉淀;②维生素C+2,6-二氯靛酚(酸性条件下为玫瑰红色、碱性条件下为蓝色)→颜色褪去

★碘量法含量测定的原理:维生素C 在醋酸酸性条件下,可被碘定量氧化。根据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即可计算维生素C 的含量。反应式:VitC + I2 + H+→去氢抗坏血酸+I碘量法操作注意事项:①操作中加入稀醋酸10ml 使滴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减慢维生素C 受空气中氧的氧化速度;②加新沸过的冷水目的是为减少水中溶解的氧对测定的影响;③《中国药典》采用本法对维生素C 原料、片剂、泡腾片、颗粒剂和注协及进行含测。

★硝酸反应原理:维生素E 在硝酸酸性条件下,水解生产生育酚,生育酚被硝酸氧化为邻醌结构的生育红而显橙红色。★三氯化铁-联吡啶反应的原理:维生素E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游离的生育酚,生育酚经乙醚提取后,可被FeCl3 氧化成对-生育醌;同时Fe3+被还原为Fe2+,Fe2+与联吡啶生成红色的配位离子。按溶解度分为脂溶性(A、D、E、K),水溶性(B1、B2、C、烟酸、泛酸、叶酸等)。维生素A 的结构具有一个共轭多烯醇侧链的环己烯,性质:①溶解性(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②不稳定性,易氧化;③紫外吸收特性,325~328nm 最大吸收;④与三氯化锑呈蓝色。维生素B1 的性质:①溶解性,水中易溶,显酸性;②硫色素反应,蓝色荧光;③紫外吸收特性;④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⑤氯化物的特性。维生素E 结构为苯并二氢吡喃醇衍生物,苯环上有一个乙酰化的酚羟基,故又称生育酚醋酸酯,其中以α-异构体的生理活性最强。性质:①溶解性,水中不溶;②水解性,酸或碱条件下;③氧化性,对光、热、氧都不稳定;④紫外吸收特性,284nm 最大吸收。

第十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12.1 ★制剂分析特点:①方法:制剂分析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测定方法对不同剂型药物进行检验分析以确定被测的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②区别:制剂除含主药外,还含有赋形剂、稀释剂和附加剂(包括稳定剂、抗氧剂、防腐剂和着色剂等),这些附加成分的存在,常常会影响主药的测定,致使制剂分析复杂化。③检查:通常是符合药物规定要求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的。因此,在制剂分析中对所有原料所做过的检查项目,不必重复。制剂中如需进行杂质检查,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④制剂特殊检查:除对某些不稳定的药物制剂需增加必要的检查项目外,一般对小剂量片剂(或胶囊)等需检查均匀度;对具有某种物理特性的片剂(或胶囊)需检查溶出度;对某些特殊制剂(缓释、控释剂肠溶制剂)需检查释放度等等,以保证药物的有效、合理及安全。⑤与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区别:专属性和灵敏度要求更高。(考虑性质、含量以及赋形剂、附加剂的影响;同时考虑复方制剂中其他成分的影响)。

★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等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药典规定: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每片(个)标示量不大于10mg 或主要含量小于每片(个)重量5%者;其他制剂中每个标示量小于2mg 或主要含量小于每个重量2%者;药物有效浓度与毒副反应浓度接近的,不大于25mg 者,应检查含量均匀度。☆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对难溶性药物一般都应检查。

★片剂和注射剂附加成分对含测的干扰及排除:①糖类:如含有淀粉、糊精、蔗糖、乳糖等,他们经水解后均生成葡萄糖。为醛糖,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被氧化成葡萄酸糖。因此,在选用氧化还原法测定某一药物时,要考虑到它的影响。

②硬脂酸镁的干扰作用:A 配位滴定的干扰和排除:碱性溶液中干扰,结果偏高用合适的指示剂或加掩蔽剂排除;B 非水滴定的干扰和排除:量小对结果影响不大,可直接测定;主药量小,硬脂酸镁含量大时,使滴定结果偏高,采用提出分离法;碱化后提取分离法;加入无水草酸的醋酐溶液法及水蒸汽蒸出后滴定法。③抗氧剂: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及维生素C 等,有干扰时,采用下列排除方法:A 加入掩蔽剂常用丙酮和甲醛:(a 加丙酮法: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作为抗氧剂时,采碘量法、铈量法或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注射液中的主药时,产生干扰,使结果偏高。如药典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加入丙酮作为掩蔽剂反应。b 加甲醛法:焦亚硫酸钠作抗氧剂时,采用直接氧化还原滴定法时要排除干扰。安乃近注射液加入焦硫酸钠,用碘量法测定含量时,加入甲醛溶液以掩蔽。但选用甲醛应注意还原性,若采用的滴定液为较强的氧化剂,就不用甲醛作掩蔽剂。)B 加酸分解法:因

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及焦亚硫酸钠均可被强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经加热可全部逸出。C 加入弱氧化剂氧化法:加入一种弱的氧化剂将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氧化,而不能氧化被测的药物。常用弱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和硝酸。D 利用主药和抗氧剂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法。④溶剂油:脂溶性药物必须配成油溶液,注射用的植物油,我国多采用麻油、茶油或核桃油,对主要测定会产生干扰,处理方法有:A 有机溶剂稀释法:含量高,取样少,可用有机溶剂稀释;B 空白对照:空白油对照校正测定结果。C 柱色谱法. 重量差异: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片剂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可见异物其粒度或长度通常大于50μm。无菌检查法是检查注射剂以及其他要求无菌的药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以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分为直接接种法(适用于对检查无影响的供试品)和薄膜过滤法(对检查有干扰的供试品)。热原:指药品中含有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杂质。

第十三章生物制品分析概论

☆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于方法制得的一大类药物。☆按来源和生产方法分为:生物药物、生物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活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生物制品种类:疫苗类药物、抗毒素及抗血清类药物、血液制品、重组DNA 制品、诊断制品、其他制品。★生物制品的特点:分子量不是定值、生化法结构确证、需检查生物活性、要求安全性检查、需做效价测定。生物制品常用的含量(效价)测定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法、生化测定法和生物检定法等。为此,定量表征生物制品的方法通常也有两种:一种用百分含量表示,适用于成分已知、结构明确的生物制品;另一种用生物效价或酶活力单位表示,适用于大多数酶类和蛋白质类生物制品。酶分析法,包括:①以酶为分析对象的分析,目的在于测定样品中某种酶的含量或活性,即酶活力测定;②以酶为分析工具或分析试剂,主要用以测定样品中酶以外的其他物质的含量,即酶法分析。

第十四章中药及制剂分析概论14.1

★中药制剂分析特点:①中药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往往难以确定;②中药制剂是按中医理论和用药原则组方而成,要根据药味的君臣佐使地位,首选君药、贵重药和毒剧药建立分析方法;③中药制剂中原药材往往差异较大,分析时应考虑药材来源与炮制等方面的影响;④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针对不同工艺、剂型和辅料等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和检测项目;⑤中药制剂杂质来源具有多途径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⑥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多为非单一性,应检测尽可能多的有效成分,综合进行质量评价。

★中药制剂分析一般程序:取样、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真伪鉴别(包括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等)、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和检验记录等;基本方法: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和理化鉴别法。

★常用鉴别(显微、TLC 鉴别),含测(HPLC)分析方法,了解其他检查的分析方法

★HPLC 用于定量分析法的计算(外标一点法)

★含测验证方法、意义、计算☆指纹图谱的定义:系指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等经适当处理后,采取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示该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即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化学信息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基本属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①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异性,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②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含量或比例的制订,能有效控制样品的质量,确保质量的相对稳定。目的与意义:定性鉴别、定量分析。原则:系统性、特征性、重现性。中药及其制剂分析中待测成分的提取方法:萃取法、冷浸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特点:①它具有与液体相似的密度,因而具有与液体相似的较强的溶解能力;②溶质在其中扩散系数却与气体相似,因而具有传质快,提取时间短的优点,提取完全一般仅需数十分钟;③超临界流体的表面张力为零,这使它很容易渗透到样品的里面,带走测定组分;④超临界流体萃取的选择性强,通过改变萃取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可以选择性的萃取某些组分;⑤超临界流体在通常状态下即成为气,因此萃取后溶剂立即变为气体而逸出,容易达到浓集的目的。显微鉴别法分为显微组织鉴别法和显微化学反应鉴别法。选择原则:①应选有专属性的特征进行鉴别;②原药材应选择共有特征进行鉴别。理化鉴别法:显微化学反应法、微量升华法、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鉴别法、荧光与光谱鉴别法、色谱鉴别法(纸色谱法、毛细管分析法、TLC、GC、HPLC)。TLC 法,固定相选择最多的是硅胶G 板,也可另加0.2%~0.5%的CMC 作为黏合剂。一般展开剂:无水乙醇-苯(1:4)、苯-氯仿(1:3)、丙酮-甲醇(1:1)。重金属检查:包括铅盐、砷盐、铁盐及其他重金属的限量测定。水分检查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减压干燥法(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和气相色谱法(都适用)。

第十五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和分类:国家药品标准、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

★制定原则:安全有效、先进性、针对性、规范性。内容:名称、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等。

★含测中验证试验的要求:①容量分析法:精密度(SD<=0.2%) 和准确度( 回收率99.7%~100.3%);②UV 法:精密度(RSD<=1%),回收率98~102%,线性关系r>=0.9999,灵敏度;③HPLC 法:RSD<2%,

回收率98~102%,线性关系r>0.999,专属性,灵敏度。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测定的前提:处方组成固定、原料稳定、工艺稳定。内容:名称、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功能主治、贮藏等。含测方法选择的原则:原料药(西药)首选容量分析法,制剂首选色谱法,酶类药品首选酶分析法,上述都不适合时选计算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

10.1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类: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两大类,性激素又可分为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孕激素和雌性激素。结构特征:①具有环戊烷并多氮菲的母核②一般有三个侧链:A:C10、C13 位一般有两个甲基,称角甲基B:C17 位上有取代基R,常为2 个碳以上的侧链取代基。

10.2 ★甾体激素类药物定性鉴别的原理: ①C17-α-醇酮基的呈色反应:皮质激素类药物C17 位上有α-醇酮基,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能与碱性酒石酸酮试液(斐林试液)、氨制硝酸银试液(多伦试液)以及四氮唑试液反应呈色。如醋酸地塞米松+酒石酸→生成红色沉淀②酮基的呈色反应:甾体激素药物结构中C3-酮基可以和某些羰基试剂反应,形成黄色的腙而用于鉴别。如黄体酮+异烟肼+甲醇→溶液显黄色③甲酮基的呈色反应:甾体激素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甲酮基以及活泼亚甲基时,能与亚硝基铁氰化钠、间二硝基酚、芳香醛类反应呈色。如黄体酮+亚硝基铁氰化钠→蓝紫色产物④酚羟基的呈色反应:雌激素C3 上有酚羟基,可与重氮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⑤炔基的沉淀反应:具有炔基的甾体激素药物,如炔雌醇、炔诺酮、炔诺孕酮等,遇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百色的炔银沉淀。通式:R-C≡CH + AgNO3 → R-C≡CAg↓ + HNO3 ⑥卤素的反应:有的甾体激素药物在C6、C9 或其他位置上有氟或氧取代,鉴别时需对取代的卤原子进行确认。⑦酯的反应:甾体药物的C17 或C21 位上羟基的酯结构的鉴别,一般先行水解,生成相应的羧酸,再根据羧酸的性质来进行鉴别。

10.3 ★异烟肼比色法的原理:甾体激素C3-酮基及某些其他位置上的酮基能在酸性条件下与羰基试剂异烟肼缩合,形成黄色的异烟腙,在420nm 波长附近具有最大吸收。溶剂常用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酸与异烟肼2:1 时得最大吸光度。

10.4 ★四氮唑盐比色法的原理:用于皮质激素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皮质激素C17-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将四氮唑盐定量地还原为有色甲朁。生成的颜色随所用的试剂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酮基取代反应速度快于羟基取代;一般采用无水乙醇作溶剂;常用碱;长时间接触24h;25℃暗处反应40~45min。10.5

★Kobor 比色法的原理:雌激素于硫酸-乙醇反应呈色,在515nm 附近有最大吸收。通过去羟基、重排及甲基由C13 移到C17 而形成中间产物,然后被硫酸氧化形成具有较长共轭双键发色团的中间产物及进一步生成具有吸收光谱红移发色团的产物。

10.6 ★甾体激素类药物几种含测的特点及其应用方法名称测定基团主要试剂甾体类别HPLC △4-3=0 或芳香 A 环C18 柱甲醇(乙各类甾体激素腈)-水UV △4-3=0 或△1,4-3=0 无水乙醇、乙醇、各类甾体激素 A 环芳香环甲醇四氮唑比色法C17-α-醇酮基四氮唑盐、氢氧化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甲基铵异烟肼比色法C3-酮基及某些其他异烟肼除雌激素外的三位置上的酮基种激素均可Kobor 比色法共轭双键发色团硫酸-乙醇雌激素

第十一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11.1 ☆抗生素药物分析的特点:生产技术复杂、不易控制,异物污染可能性较大(虽经精制提纯,仍常含有杂质);多数不稳定,分解产物带入,使降低、无效或有毒性。常规检查项目:鉴别、检查、含量(效价)测定。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游离羧基和酰胺侧链。氢化噻唑环或氢化噻嗪环与β-内酰胺类合并的杂环,分别构成二者的母核。青霉素族中的母核称为6-氨基青霉烷酸(简称6-APA);头孢菌素族中的母核为7-氨基头孢菌烷酸(简称7-ACA)。青霉素分子中含有3 个手性碳原子(C3、C5、C6),头孢菌素分子中含有2 个手性碳原子(C6、C7)。★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性质:①酸性:游离羧基酸性(大多青霉素的pKa 在 2.5~2.8),能与无机碱或某些有机碱成盐;②溶解性:盐溶于水、有机碱盐易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盐遇酸析出白色沉淀;③旋光性:④紫外吸收特征:青霉素母核无吸收,取代基有,如青霉素钾苄基,水溶液中在264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头孢菌素族由于母核有O=C-N-C=C 结构,故有紫外吸收,如头孢氨苄的水溶液在262nm 处,头孢唑林钠在272nm 处有最大吸收;⑤β-内酰胺环的不稳定性:水溶液在pH6~6.8 时较稳定。遇酸、碱、青霉素酶、羟胺及某些金属离子(铜、铅、汞和银)等作用,易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导致β-内酰胺环的破坏而失去抗菌活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色谱法(薄层色谱法①(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②光谱法(A 紫外分光光度法UV、B 红外吸收光谱法IR、C 核磁共振光谱法NMR);③钾、钠盐的火焰反应;④呈色反应(a 羟肟酸铁反应在碱性中与羟胺作用,β-内酰胺环开环生成羟肟酸,在稀酸中与高价铁离子呈色。b 硫酸-硝酸呈色反应头孢菌素能与硫酸-硝酸反应后呈色,机理不清,但可区别。c 茚三酮反应α-氨基的本类药物,氨苄西林,蓝紫色;d 与斐林试剂反应类似肽键(-CONH-)结构,可产生双缩脲反应。开环分解使碱性酒石酸铜盐还原显紫色。中国药典(95 版)收载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采用本法鉴别;e 变色酸-硫酸呈色反应95 版药典,阿莫西林加变色酸硫酸试剂混合后,于150℃加热2~3min,因分解出甲醛与变色酸缩合而呈深褐色;f 与重氮苯磺酸呈色反应头孢菌素族7 位侧链含有-C6H5-OH 基团时,能与重氮苯磺酸试液产生偶合反应,显橙黄色;g 与铜盐呈色头孢氨苄加醋酸、硫酸铜、氢氧化钠试液后,生成铜配位盐,显橄榄绿色,用于区别)。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性质和鉴别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碱性环己多元醇为甙元,与氨基缩合成的甙,故称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及巴龙霉素等.

★链霉素的结构为一分子链霉胍和链霉双糖胺结合而成的碱性甙。其中链霉双糖胺是由链霉糖与N-甲基-L-葡萄糖胺所组成。链霉胍和链霉双糖胺间的甙键结合较弱,链霉糖与N甲基-L-葡萄糖胺间的甙键结合较牢。

★链霉素性质:溶解性(性质硫酸盐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氯仿)、碱性、旋光性、苷的水解与稳定性(在pH5~7.5 最为稳定,过酸或过碱易水解失效。水解,链霉糖可重排为麦牙酚,为链霉素特有,可用于鉴别)、紫外吸收光谱(在230nm 处有紫外吸收)。

★鉴别试验:①茚三酮反应(羧基胺结构、α-氨基);②Molisch 反应(α-萘酚反应);③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④麦芽酚反应(链霉素特征反应);⑤坂口反应(链霉胍的特有反应);硫酸盐反应;⑦色谱法(庆大霉素无UV 吸收)。庆大霉素C 的杂质检查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

★四环素抗生素的结构:四并苯或萘并萘的衍生物。性质:①酸碱性与溶解度(两性化合物);②旋光性;③紫外吸收和荧光性质;④稳定性(对各种氧化剂、酸、碱都不稳定)。四环素抗生素鉴别:①共轭双键:具有紫外吸收,并可产生荧光,可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②具有酚羟基、烯醇基:可发生三氯化铁反应、可与金属离子络合,用于鉴别。③手性碳原子:具旋光性,用于鉴别。四环素类抗生素杂质鉴别用HPLC 法。抗生素,指在低微浓度下即可对某些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特异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的总称。通过鉴别、检查、含量(效价)测定来判断其质量的优劣。含量(效价)测定的方法:①微生物检定法(a 管碟法,利用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内的扩散作用,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两者对接种的试验菌产生抑菌圈的大小,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一种方法;b 浊度法,利用抗生素在液体培养基中对试验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培养后细菌浊度值的大小,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对试验菌生长抑制的程度,一测定供试品效价的一种方法)优点是灵敏度高、需用量小,测定结果较直观、适用范围广、可测定总效价,缺点是操作步骤多,时间长,误差大;②理化方法,根据抗生素的分子结构特点,利用其特有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而进行的;③抗生素活性表示方法,以效价单位表示,即每毫升或每毫克中含有某种抗生素的有效成分的多少,用单位u 或μg 表示。抗生素药物中的高分子杂质:是对药品中分子量大于药物本身的杂质的总称,一般分子量为1000~5000,个别10000+。其特点:生产工艺中产生杂质、降解作用、以异构体存在的样品、其种类和数量与生产工艺密切相关

药物分析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药物分析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缩写Ch.P)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中国药典(1953 1963 1977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 USP NF JP Ph.Eur Ph.Int GLP GSP GMP GCP 药典概况: 真伪、纯度、品质的质量要求,三者集中体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国药典的内容包括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乙醇未指明溶度时,均系95%(ml/ml)的溶液 液体的滴数,系在20℃时,以1.0ml水进行换算。 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在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在1.5---2.5;称取2.0系指称取1.95—2.05;称取2.00系指称取1.995---2.005。精密称定系指精确至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精确至百分之一,约/若干系指不超过±10%。除另有规定外,实验时的温度均指25±2℃。实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酸碱实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试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正文品种按中文笔画编排;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按分类编码。除另有规定外,水溶液的PH值应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酸度计进行测定。酸度计应定期进行检定。 鉴别是用来判定药物的真伪,而检查和含量测定则可用来判定药物的优劣。 药物的鉴别实验: 性状(一般用于原料药的鉴别项目):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比旋度:药物通过1dm且每1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为比旋度 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的条件下测得的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一般鉴别实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某一种药物。 有机氟化物:氧瓶燃烧法进行破坏后,加茜素氟蓝试液、硝酸亚沛在PH4.3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水杨酸盐: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显红色,弱酸性时紫色。加稀盐酸,析出白色沉淀;分离,白色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酒石酸(C4H6O6)盐:中性试品,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置水域中加热,银游离并附着在试管内壁成银镜。 芳香第一胺类:加亚硝酸钠和碱性β-奈酚试液数滴(重氮化偶合反应),视供试品不同,颜色从橙黄色到猩红色。 托烷生物碱类:均具有莨菪酸结构,可发生Vitali反应,经发烟硝酸加热处理,转变为三硝基衍生物,再与氢氧化钾醇溶液作用,转变形成醌型产物而显深紫色。后马托品不具莨菪酸结构。 无机金属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的焰色反应 钠盐显鲜黄色;钾盐显紫色;钙离子显砖红色。 铵盐: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即分解产生氨臭。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使之变蓝色,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无机酸根: 氯化物:①稀硝酸酸化后加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稀硝酸酸化沉淀复生成。②供试品少量,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润湿,缓缓

药物分析学期末复习必备

1、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药品:由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3、药物分析: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基本步骤为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含量测定、体内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学:集成药学、化学、生物学和仪器工程学等的新理论、新方法,发展药物成分分析和药物活性分析方法及相关技术,深入新药研发、药物制造和药品临床使用的各个环节,解决药物学和药理学的科学技术问题。 4、G L P:实验室条件下的非临床研究,主要用于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非临床前药品安全性评价。 5、G C P:适用于临床实验单位(医院为主),在人体进行的药物研究。为保证临床实验规范,对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察、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等的标准规定。 6、G M P:适用于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7、G S P:适用于药品销售企业。 8、G A 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适用于为中药材种植单位,从源头保证中药质量。 9、药品标准: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包括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和限度要求三方面的内容。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其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中国药典》是我国用于药品生产和管理的法定质量标准,是我国用于药品生产和管理的法典。收载的品种为疗效确切、应用广泛、能批量生产、质量水平较高,并有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的药品。 11、药品检验:由企业质量部门和药品检验机构(各级药检所)执行。具体内容包括:取样,检验(性状检查,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留样、检验报告等。 12、药典委员会:负责组织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制定、修订国家药品标准,是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工作专业管理机构。 13、药品名称: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 14、鉴别:根据药物的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特性所进行的试验,以判定药物的真伪。包括区分药物类别的一般鉴别试验和证实具体药物的专属鉴别试验两种类型。 一般鉴别试验:依据同类药物的结构、性质进行的真伪鉴别。 专属鉴别: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引起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15、检查: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和纯度四个方面的状态所进行的试验分析。 16、含量测定:指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理化方法),对药品(原料及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 效价测定:以生物学方法或酶化学方法,对药品中特定成分进行的生物活性(效

黑龙江大学药物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化学的、生物的及物理的或彼此间交叉的技术手段)结合统计分 析方法解决药品质量控制问题 主要包括药品质量标准的建立问题和标准的执行问题,前者涵盖药品研发、生产、使用各个环节的知识以及社会整体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等综合问题,后者主要涉及对质量标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问题 1药品质量标准的形式与内容 1.1药品质量标准的形式、类别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国家标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 中国药典(疗效确切、广泛应用、质量可控) 药品注册标准:临床研究用标准;生产上市用标准;SFDA颁布的其他药品标准 企业标准: 可使用非成熟(非法定)方法标准规格高于法定标准 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等主要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药典共收载4567种,新增1386种。 一部2165种:药材,饮片,植物油脂,提取物,成方制剂,单味制剂 二部2271种: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药用辅料 三部131种:生物制品,预防药,医疗药,体内诊断药 药典内容 凡例(General Notices);正文(Monographs);附录(Appendices);索引(Index) 凡例(General Notices) ——为正确理解和使用药典所作的解释和说明,对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中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例: 正文(Monographs) ——为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一部: 品名目次,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二部: 品名目次,正文品种第一部分,正文品种第二部分(药用辅料) 三部: 目次,通则,各论

药物分析 总结归纳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 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 重点:中国药典 1.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2.全面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 3.药品质量标准: 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4.掌握各自的简称: 《中国药典》(Ch.P) 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5.《中国药典》: 1)历史沿革: 第一部:中药材、 中药成方制剂 第二部:化学药品、 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及其制剂 第三部:生物制品 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①凡例: ⑴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⑵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 标准品: 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⑶关于精确度的规定: Ⅰ“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Ⅱ“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Ⅲ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Ⅳ“精密量取”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考点:“称重”或“量取”的量,小数点后多一位 例如:

⑷计量: 1→10符号: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了解) ②附录:制剂通则、通用的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6.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依据: 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① 检测项目和限度——针对性、合理性② 检测手段选用——可行性、先进性 第二节药品检验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重点:一般杂质检查的方法与原理(掌握反应试剂) 1.药检任务:包括常规的检验,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监测。 2.药品检验程序: 1)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 2)药品的鉴别: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 3)药物的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 4)药物的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5)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科学。 6)留样: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留样检品保存一年,进口检品保存一年,中药材保存半年,医院制剂保存3个月 3.鉴别方法: 1)化学鉴别法: ①呈色反应鉴别法主要有: ⑴三氯化铁呈色反应: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药物的鉴别。(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三氯化铁 ⑵异羟肟酸铁反应:芳胺或酰胺类药物的鉴别,(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盐酸羟胺、三氯化铁; ⑶茚三酮呈色反应:脂肪氨基或α-氨基酸结构药物的鉴别(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茚三酮 ⑷重氮化-偶合显色反应:芳伯氨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药物的鉴别,(盐酸普鲁卡因)亚硝酸钠试液、β-萘酚试液 ⑸氧化还原显色反应:还原基团药物的鉴别,(维生素C) ②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主要有:

药物分析重点(汇编)

1、简述《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内容。 答:药典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的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2、简述药品标准中药品名称的命名原则。 答:药品中文名称须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药品英文名称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须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命名系统一致。 3、简述药品标准的制定原则。 答:药品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原则。 ①科学性:国家药品标准适用于对合法生产的药品质量进行控制,保障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所以,药品标准制定首要的原则是确保药品标准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来源、生产、流通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设置科学的检测项目、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规定合理的判断标准/限度。 ②先进性:质量标准应充分反映现阶段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在标准的制定上应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坚持就高不就低的标准先进性原则。坚持标准发展的国际化原则,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积极采用国际药品标准的先进方法,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③规范性:药品标准制定时,应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法律、规范和指导原则的要求,做到药品标准的体例格式、文字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以及通用检测方法等的统一规范。 ④权威性:国家药品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应充分体现科学监管的理念,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的科学发展需要。 4、简述中国药典凡例的性质、地位与内容。 答: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凡例和附录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品种中另作规定,并按该规定执行。 凡例中有关药品质量检定的项目规定包括: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或参考品,计量,精确度,试药、指示剂,动物试验,说明书、包装、标签等。 5、简述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答: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下的国家级药品检验机构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总所),以及省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药品检验所,分别承担各辖区内的药品检验工作。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检品收检)、检验、留样、报告。取样必须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常规检验以国家药品标准为检验依据;按照质量标准及其方法和有关SOP进行检验,并按要求记录;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按原始记录要求及时如实记录,并逐项填写检验项目;根据检验结果书写检验报告书,药品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6、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外标法(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有杂质对照品,而且进样量能够精确控制(以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的情况。 ②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该法仅适用于已知杂质的控制。以主成分为对照,用杂质对照品测定杂质的校正因子,杂质的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直接载入各品种质量标准中,在常规检验时用相对保留时间定位,以校正该杂质的实测峰面积。 ③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适用于没有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面积归一化法,适用于粗略测量供试品中杂质的含量。

药物分析重点整理

. 药物分析重点整理 绪论 1、药物分析: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 2、药物分析任务: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立药物的质量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与可控,使用安全和有效。 3、药品四大管理规范:①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②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③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④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1、药品制定的标准基础:对药物的研制、开发、生产的全面分析研究的结果 2、国家药品标准构成:①凡例: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称为药品标准术语) ②正文 ③通则: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 3、溶解度:P14(易溶:1-不到10ml,微溶:100-不到1000ml,不溶:10000ml) 4、药品检查项目: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纯度 5、标示量: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含量或装量 6、称重与量取:①精密称定:千分之一;②称定:百分之一;精密量取: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的要求 7、恒重:指供试品连续2次干燥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内的重量 8、药品的原则: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权威性 9、中药材名称:中文名称+拉丁名称 10、熔点:①初熔: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的温度 ②全熔: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③药物含有杂质时,熔点低于纯品,熔程增大 11、比旋度: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每1ml中含有1g旋光性物质的溶液且光路长为1dm时,测得的旋光度 12、百分吸收系数:当溶液浓度c为1%(g/ml)、液层厚度l为1cm时的吸光度A(A=Ecl) 13、药物含量测定方法选择标准:①化学原料药:容量分析法 ②药物制剂:色谱法 14、稳定性实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 15、《中国药典》的内容: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品、三部生物制品、四部通则和药用辅料 16、假药、劣药:P66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鉴别真伪)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资料讲解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 务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药品不同于一般产品,是用于防病、治病、诊断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持殊商品。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在药品的研制、生产、供应以及临床使用过程中部应该执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并采用各种有效的分析方法,物理学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生物学的乃至微生物学的方法等,对药品进行严格的分析检验,从而对各个环节全面地保证、控制与研究提高药品的质量,实现药品的全面质量控制。因此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不是某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所涉及的整个内容也不是一门课程可以单独完成的,而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药物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因此,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 为了全面控制药品的质量,药物分析工作应与生产单位紧密配合,积极开展药物及其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中间体的质量,并发现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工艺,从而优化生产工艺条件,促进生产和提高质量;也应与供应管理部门密切协作,注意药物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与稳定性考察,以便采取科学合理的贮藏条件和管理方法,保证药品的质量。值得重视的是,药品质量的优劣和临床用药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临床征象和临床疗效。所以,配合医疗需要,开展体内药物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药物进入体内的变化,如药物

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过程,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研究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为药物分子结构的改造,合成疗效更好、且毒性更低的药物提供信息。 随着整个药学科学事业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各相关学科对药物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药剂学的剂型研究不再是一般的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我国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口服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的研究.现己进入释药系统(drugdeliv。ry syMem,DDs)的研究开发时代。对于这些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以及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必须采用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的分析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正日益制约着专利品种的仿制,市场竞争也威胁着非保护品种生产的低水平重复,新药研究与开发要求多学科的协作,当然也离不开现代分析手段的辅助。天然产物或中药的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的确定,必须采用多种结构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的波谱解析。研制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草药新药和新制剂,要求高质量和稳定可靠的原料,要求对原料和成品有科学可控的质量标准,对于中成药质量的综合评价更应运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药物分析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生物技术所研制的生化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可能含有与非基因产品不同的有害物质,在检测方法上,大都采用适合于肽、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的现代色谱、光谱综合性方法。至于新药研制过程中所研究的药动学、生物利用度、药物体内分布、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乃至代谢物的分离鉴定,更离不开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和方法作为“眼睛”。 因此.摆在药物分析学科和药物分析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不再仅仅是静态的常规检验,而要深入到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和综合评

药物分析第七复习题答案

药物分析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药物药物分析 GLP GMP GSP GCP 药物鉴别杂质检查(纯度检查)含量测定药典凡例吸收系数药品质量标准 二、填空题 1.我国药品质量标准分为中国药典和局颁标准二者均属于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具有等同的法律效力。 2.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3.“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 4、有机药物化学命名的根据是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5.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6.INN是国际非专利名的缩写。 7.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原则为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 三、单选题 1 药物分析主要是研究() A 药物的生产工艺 B 药品的化学组成 C 药品的质量控制 D药品的处方组成 E 药物的分离制备 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符号是() A.GLP B. GMP C. GSP D. GCP E. GAP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出版的《中国药典》版本数是() A.5版 B. 6版 C. 7版 D. 8版版 4. 《中国药典》(10版)分为几部?()

A 一部 B 二部 C 三部 D 四部 E 五部 5. 《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符号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6305351.html,A B. USP D. UN E. BP 6. 《中国药典》(10版)凡例规定,室温是指() A .10~25℃ ~30℃ C. 20℃ E. 20~25℃ 7. 药品的“恒重”是指供试品连续2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以下 B .以下 C. 1mg以下 D. 3mg以下以下 8.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必须对药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验工作应遵循() A 药物分析 B 国家药典 C 物理化学手册 D 地方标准 9.下列药品标准属于法定标准的是() A 《中国药典》 B 地方标准 C 市颁标册 D 企业标准 10.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证明() A 未知药物真伪 B 已知药物真伪 C 已知药物疗效 D 未知药物纯度11.西药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首选的分析方法是() A 容量法 B 色谱法 C 分光光度法 D 重量分析法 12手性药物所特有的物理常数是() A 比旋度 B 熔点 C 溶解度 D 吸收系数 E 晶型 13 鉴别药物时,专属性最强的方法是() A 紫外法 B 红外法 C 荧光法 D 质谱法 E 化学法 14 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可供() A 临床医院用 B 临床前研究用 C 动物实验用 D 药品生产企业用 E 研制单位和临床试验单位用 15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应首选() A、HPLC法 B 光谱法 C 容量分析法 D 酶分析法 E 生物检定法 四、多选题 1 下列缩写符号属我国质量管理规范的法令性文件是()

最新药物分析重点思考题

绪论第一章 1、中国药典内容分哪几部分?正文部分包括哪些项目? 答: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正文、附录、凡例 正文部分包括:品名(中文名,汉语拼音名与英文名)、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 化学名称、含量或效价、处方、制法、性状、鉴另h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类别、规格、贮藏、制剂等。 2、在药分工作中可参考的国外药典有哪些? 答:美国药典与美国国家处方集(USP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p)、国际药典(Ph.l nt) 3、溶液的百分比用%表示,单位是什么? 答:g/g是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4、中国药典的附录包括哪些内容? 答:附录组成: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除另有规定外,正文中所用试药,均应按附录要求规定选用。所用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滴定液等也应按附录 规定配制。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5、试述药品检验程序及各项检验的意义。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检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留样、写出报告。 第二章 1、药物鉴别的意义是什么? 答:药物鉴别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手段来辨别药物的真伪的试验,收载在药品质量标准 的鉴别项下,在药物分析工作中属首项工作。辨别药品的真伪是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条件。 2、什么是一般鉴别试验和专属鉴别试验? 答:根据反应的专属性可将鉴别试验分为一般鉴别试验和专属鉴别试验。一般鉴别试验是以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 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该类药物真伪的方法。专属鉴别试验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 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灵敏的定性反应来区分同类药物中的各个药物单体,达到确证药物真伪的目的。 中国药典采用红外法鉴别药物时,试样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答:压片法、糊法、膜法、溶液法 如何利用色谱法鉴别药物?

药物分析复习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示例一 茶苯海明中氯化物检查 取本品0.30g 置200 ml 量瓶中,加水50ml 、氨试液3ml 和10%硝酸铵溶液6ml ,置水浴上加热5min ,加硝酸银试液25ml ,摇匀,再置水浴上加热15min ,并时时振摇,放冷,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 ,滤过,取续滤液25ml 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 ,加水稀释至50ml ,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 ,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μg Cl-/ml)1.5 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求氯化物的限量. C=10 μg/ml V=1.5 ml S=? 示例二 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 取本品0.2g,置100ml 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200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在310nm 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超过0.05,酮体的百分吸收系数为435,求酮体的限量 C 酮体=? V 样品=100 ml S 样品=0.2 g L =CV S × 100%=10×× 1.510-60.3025—200××100%=0.04%(标准溶液浓度)(标准溶液体积)(供试品量) A=εbc E 1%1cm =εbc =ε×1×1100ε=100E 1%1cm 1%:g/ml,b=1cm () C 酮体 =A ε =A 100E 1%1cm =0.05435×=1.15× 10-6100C 样品=0.2100=2.0×10-3g/ml L=C 酮体 C 样品× 100%=1.15××10-610-32.0=0.06%g/ml

示例三 对乙酰氨基酚中氯化物的检查 取对乙酰氨基酚2.0g ,加水100mL 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 ,依法检查氯化物,发生的浑浊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 (每1mL 相当于10g 的C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求氯化物的限量是多少? 示例四 谷氨酸钠中重金属的检查 取本品1.0g ,加水23mL 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依法检查,与标准铅溶液(10gPb/1mL )所呈颜色比较,不得更深,重金属限量为百万分之十,求所取标准铅溶液多少mL 习题一 磷酸可待因中吗啡的检查 取本品0.10 g,加盐酸溶液(9-1000)使溶解成5ml ,加亚硝酸钠试液2ml ,放置15min ,加氨试液3ml ,所显颜色与吗啡试液[取无水吗啡2.0mg ,加盐酸溶液(9-1000)使溶解成100ml] 5.0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问限量是多少? 0.01%%1001000000100252510%100(%)=????=??=S V C L )(0.11000000 /1100.11000000/10,mL C S L V S V C L =??=?=?=

药物分析第七版期末考试重点

药物分析第七版期末考 试重点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药物分析 第一章概况 药典基本结构凡例正文附录索引(中英文) 凡例解释和正确使用CHP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对有关共性问题进行规定 1)名称及编排 2)项目与要求 3)检验方法和限度 4)标准品、对照品 用于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不包括色谱用的内标 标准品:是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ug计。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 5)计量法定计量单位 6)精确度取样量的准确度和实验精密度 精密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取用量约若干: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正负10%。 精密量取: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称取:根据数据的有效数位确定 分别称取:2g 则可称:量取:用两桶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以下的重量。 按干燥品计算: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燥的供试品进行试验,测得干燥失 重后,再在计算式从取用量中扣除 空白试验: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同法操作所得结果。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目的: 项目:1.性状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熔点, 比旋度: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

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 2.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GIT)根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物化性质,通过化学反应鉴别药物的真伪。只能证实药物的类别,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区别不同类别的药物。仅适用于确认单一的化学药物。 3.专属鉴别试验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SIT) 在git的基础上进行,根绝每一种药物在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上的特殊性差异,采用更灵敏、选择性更强的反应,进一步鉴别药物的真伪。区别同类药物。 方法验证: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生物学法 最低检出量:应用某一反应,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能观测除反应结果所需的供试品的最小量。 空白试验:消除试剂和器皿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灵敏度很高的鉴别试验,很重要 提高反应灵敏度的方法: 消除干扰 改进观测方法 加入少量与水互不相容的有机溶剂,颜色加深,易观察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一节、杂质来源:①生产过程中引入(合成药,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引入溶剂、酸碱性试剂、催化剂,从金属工具中引入金属杂质,引入低效无效的药物异构体或晶型)

药物分析重点整理

药物分析重点整理 绪论 1、药物分析: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 2、药物分析任务: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立药物的质量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与可控,使用安全和有效。 3、药品四大管理规X:①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X ②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X ③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X ④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X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1、药品制定的标准基础:对药物的研制、开发、生产的全面分析研究的结果 2、国家药品标准构成:①凡例: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称为药品标准术语) ②正文 ③通则: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 3、溶解度:P14(易溶:1-不到10ml,微溶:100-不到1000ml,不溶:10000ml) 4、药品检查项目: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纯度 5、标示量: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含量或装量 6、称重与量取:①精密称定:千分之一;②称定:百分之一;精密量取: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的要求 7、恒重:指供试品连续2次干燥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内的重量 8、药品的原则:科学性、先进性、规X性、权威性 9、中药材名称:中文名称+拉丁名称 10、熔点:①初熔: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的温度 ②全熔: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③药物含有杂质时,熔点低于纯品,熔程增大 11、比旋度: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每1ml中含有1g旋光性物质的溶液且光路长为1dm时,测得的旋光度 12、百分吸收系数:当溶液浓度c为1%(g/ml)、液层厚度l为1cm时的吸光度A(A=Ecl) 13、药物含量测定方法选择标准:①化学原料药:容量分析法 ②药物制剂:色谱法 14、稳定性实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 15、《中国药典》的内容: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品、三部生物制品、四部通则和药用辅料 16、假药、劣药:P66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鉴别真伪) 1、有机氟化物鉴别原理:经氧瓶燃烧法破坏,被碱性溶液吸收成为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

药物分析重点内容

药物分析重点内容 绪论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 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品:通常是指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药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 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为了制定药品标准,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控制及监督管理,保证药品的 质量均一并达到用药要求,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和合理。 检查是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和纯度四个方面进行验证。 制剂的规格: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含量或装量,即制剂 的标示量。 标准物质:指供药品检验中使用的,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给供试药品赋值或者鉴别用的物质。 标准品:指用于生物检定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按效价单位IU或重量单位ug 计,以国际标准物质进行标定。 称取:0.1g , 0.06-0.14g; 2g ,1.5-2.5g;2.0g,1.95-2.05g;2.00g,1.995-2.005g (4 舍6 入 5 成双)精密称定:准确到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约: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土10% 恒重: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空白试验: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代替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手性药物用:单晶 X射线衍射不同晶型:粉末 X射线衍射 药品中文名须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 没有INN名称的药物,可根据INN命名原则进行英文名命名。 常用鉴别试验的方法与特点:化学,色谱,光谱或生物学方法等。 1. 要有一定的专属性,灵敏性和简便性 2. 尽可能采用药典已收载的方法 3. 一般选用2-4种不同类型的方法,化学法和仪器法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 4. 原料药应侧重于具有指纹性的光谱学方法,制剂应侧重于抗干扰的专属性色谱方法第二章药物的鉴别实验 一般鉴别实验: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 的真伪。(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 1有机氟化物的鉴别 经氧瓶燃烧法破坏,被碱性溶液吸收成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在PH4.3溶液中 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2有机酸盐 水杨酸盐与三氯化铁生成配位化合物,中性红色,弱酸紫色。 加稀盐酸,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酒石酸盐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水浴加热,试管内壁成银镜。

药物分析知识点总结

国家药品标准是《中国药典》(缩写Ch.P)和局颁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技术监督管理各部门应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 药典内容分: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5个G)《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L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质)进行计算后使用。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杂质两个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贮藏过程中引入。 杂质按照来源分: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按毒性分: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按理化性质分: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杂质。 杂质限量:药物中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杂质限量%=杂质最大允许量/供试品量*100% 杂质限量%=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试品量*100%即L=CV/S*100% 1.氯化物检查,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比较,浊度不得更大。加硝酸目的: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及氧化银沉淀的干扰,且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产并产生较好的乳浊,酸度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 2.硫酸盐检查,在稀盐酸酸性条件下与氯化钡反应,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硫酸钡浑浊程度比较。 3.铁盐检查,硫氰酸盐法,铁盐在盐酸酸性与硫氰酸盐作用生产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离子 4.重金属检查,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适

药物分析 笔记 重点

药物分析笔记重点(每周更新) 2009-03-08 19:39 第一周 绪论 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学科。目的: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任务: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药品储存过程的质量可控,药品使用和销售过程的质量可控,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临床药物的分析。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 《中国药典》Ch.P 《美国药典》USP <美国国家处方集》NF 《英国药典》BP 《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 《国际药典》 Ph.Int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L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 第一章药典概况 《中国药典》(2005年版)建国后第八版共三部 1953、 1963、 1977、 1985、1990、 1995、 2000、 2005年版共八版 第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中药及相关)。第二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第二部分:收载要用辅料(西药及相关)。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 《中国药典》的内容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个部分。 凡例:1、除另有规定外,按凡例执行,凡例具有法定的约束力。2、原料药的含量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3、生产或贮存期间含量会降低时,可适当增加原料药的投料量。4、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质)进行计算后使用。5、**滴定液(YYYmol/L)需精密标定 YYYmol/LXXX溶液不需要精密标定。6、20摄氏度时,1滴=0.05ml。7、溶液后的“(1-10)”系指固体物质1g或溶液物质1.0ml加溶剂使成为10ml溶液。8、称取0.1g±0.04, 2g±0.5,2.0±0.05,2.00±0.005。精密称定指准确至千分之一,称定指准确至百分之一,精密量取需用滴定管,量取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约系指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9、试验中的空白试验,指不加供试品或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

1、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担任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完成药品质量监督工作。 2、常见的药品标准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国家药品标准(药典);临床研究用药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 3、什么叫恒重,什么叫空白试验,什么叫标准品、对照品? 恒重是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空白试验是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代替供试液的情况下,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标准品、对照品是用于鉴别、检查、含测、样品的物质。 4、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物理的化学的 5、药物的鉴别试验,常用的方法有:薄层色谱鉴别法;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气相色谱法 鉴别法;纸色谱法。 6、①化学鉴别法:采用干法或湿法,使产生色泽变化,沉淀反应,产生气体反应。 ②光谱鉴别法:采用标准品对照或图谱数据对照,用UV(最大吸收波长、最小吸收波长、百分吸收系数)、IR(峰位、峰宽、峰的相对强度)等方法鉴别。 ③色谱鉴别法:常用TLC、HPLC、GC等方法,利用不同物质的色谱行为(Rf、t R等)进行鉴别。 7、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药物:①盐酸普鲁卡因、②盐酸丁卡因、③对乙酰氨基酚、④肾上 腺素。 ①芳香第一胺;②制备衍生物测熔点;③FeCl3水解后重氮化;④FeCl3、氧化反应、H2O2 呈色。 8、请说明阿司匹林片剂采用两步滴定法的原因及解释为何两步滴定法? (1)因为片剂中除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稳定剂外,制备工艺过程中又可能有水解产物(水杨酸、醋酸)产生,因此不能采用直接滴定法,而采用先中和共存酸,再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测定。 (2)中和:取片粉,加入中性醇溶液后,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至溶液显紫色,此时中和了存在的游离酸,阿司匹林成了钠盐。 水解与测定:在中和后的供试品溶液中,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置水浴上加热使酯结构水解、放冷,再用硫酸盐滴定液滴定剩余的碱。 9、阿司匹林中的主要特殊杂质是什么?检查此杂质的原理是什么? 主要特殊杂质:水杨酸。 原理:是利用阿司匹林结构中无酚羟基,不能与Fe3+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Fe3+作用成紫堇色,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生成的色泽比较,控制游离水杨酸的含量。 10、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是什么?简述检查此杂质的原理? 特殊杂质:间氨基酚。原理:双向滴定法。 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而间氨基酚易溶于乙醚的特性,使二者分离,在乙醚中加入适量水,用盐酸滴定法滴定,以消耗一定量盐酸液来控制限量。 11、简述用双相测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原理:因苯甲酸钠易溶于水,而苯甲酸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利用此性质,在水相中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置分液漏斗中进行滴定。(反应式) (2)方法:取本品精密称定,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乙醚及甲基橙指示液,用盐酸滴定液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分取水层、乙醚层用水洗涤,洗液并入锥形瓶中继续用HCl滴定液滴定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即达终点。 12、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包括哪几类药物?并举例说明几个典型的药物 三类药物。①水杨酸类药物:水杨酸、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②苯甲酸类药物:苯甲酸;

药物分析复习

第七章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1、基本结构与化学性质: (一)盐酸普鲁卡因: 1、芳伯氨基特征:重氮化偶合反应 2、酯键易水解:光、热、碱, 3、产物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 4、游离碱难溶水且碱性弱:非水滴定法, 5、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 (二)对乙酰氨基酚: 1、水解产物呈芳伯氨基特性:酸性中易水解 2、水解产物易酯化:水解后产生醋酸 3、与三氯化铁呈色:紫外、红外、均可 2、鉴别试验: 1、重氮化偶合反应:盐酸普鲁卡因、对乙酰氨基酚(水解成对氨基酚) 2、三氯化铁反应:对乙酰氨基酚水液加三氯化铁显蓝紫色。 3、水解产物的反应: 4、红外吸收光谱 3、对乙酰氨基酚的杂质检查: 1、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检查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有色氧化产物。 2、有关物质:药典用薄层色谱法检查对氯乙酰苯胺。 3、对氨基酚:中间体或水解产物, 4、毒性大。有芳胺反应,而 5、对乙酰氨基酚没有。 4、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药典规定检查水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小于1.2%. 5、含量测定: (一)亚硝酸钠滴定法:有芳伯氨基的药物(普)以及水解后有芳伯氨基的药物(对)均可测定。 测定条件:1、加入溴化钾(2g):加速反应。 2、加入强酸加速反应:反应加快、重氮盐酸性中稳定、防偶氮氨基化合物生成。 3、室温10——30 C 温度太高,亚硝酸逸出 4、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避免滴定过程中亚硝酸挥发和分解。 (二)紫外分分光度法:对乙酰氨基酚 第二节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1、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肾上腺素 2、鉴别试验: 1、三氯化铁反应: 2、氧化反应: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偏酸性下与碘迅速氧化。 3、甲醛——硫酸反应: 4、紫外特征吸收与红外吸收谱: 3、酮体检查:四种都需检查酮体, 4、酮体在310nm处有最大吸收, 5、小于0.06% . 6、含量测定: (一)非水溶液滴定法:冰醋酸为溶剂,醋酸汞消除氢卤酸干扰,结晶紫指示终点。三种(6)溴量法: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及注射液用此法。 要点:防游离溴及碘逸出,溴过量2%,空白试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