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杜甫的经历和思想

杜甫的经历和思想

杜甫的经历和思想
杜甫的经历和思想

杜甫的一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京兆杜陵人,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的特权。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1)35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期。杜甫从小就“好学”, 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育”地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岁起,他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诗人游山玩水,饮酒赋诗,扩大了视野,开阔了心胸,丰富了生活,结交了许多朋友,李白就是其中之一。杜甫这一时期的诗歌,《望岳》可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从35岁到44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二个时期。人生已进入中年,可是科举失意,功名未遂。十年困守长安,过的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中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一年到头牵挂着老百姓,为他们的命运而叹息、煎熬)的情怀,揭露了盛唐表面繁荣背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黑暗面。

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关注自身,关注民生,忧国忧民,创作走向了现实主义道路。(3)从45岁至48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诗人也历尽艰险。长安城破,诗人陷落贼手,后又只身逃脱,投奔肃宗,被任为左拾遗,不久因言事触怒肃宗而遭贬斥。这一时期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诗,记录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杜甫的诗歌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4)48岁以后是杜甫生活的第四期。这一时期,杜甫弃官到成都,躲避战乱,漂泊西南,居无定所,直到去世。这期间,他曾被严武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曾度过6个月的幕府生活。这一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繁盛期,现存杜甫的大多数诗歌都写于这一时期,杜甫对各种诗体都进行了尝试和创新,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戏为六绝句》等,都写于这一时期。杜甫的诗歌同他的生活道路密切相关。杜甫经历了唐代的由盛转衰,目睹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他用诗歌艺术地记录了他的感受,再现了唐代社会的历史。研究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可以更确深入地认识杜甫各个埋藏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和各个时期不同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

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现存诗歌1400余首,这些诗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民胞物与”来概括。“民胞物与”一词出自宋儒张载的《西铭》北宋张载的伦理思想。他认为“气”为世界的本源。人为物中一物,人同天地万物一样都源于“气”,人的本性也同于天地万物的本性,从而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抽象命题。要求爱一切人如同爱同胞手足一样,并进一步扩大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后人用他来概括杜甫的思想。民胞指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物与指的是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我们先来看看杜甫的民胞精神。

一、杜甫的民胞精神:大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同胞生命的关怀。杜甫的对同胞的生命的关怀即是以人为本,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危。杜甫在关心他人的生命时,表现出了他深沉的情感。

如《悲陈陶》写道:“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水中。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

同日死……?”对四万良家子作了荒魂野鬼表示出无比的痛惜之情。再如我们熟悉的《石壕吏》和《新婚别》也是对人们个体生命的关切与担忧,对个体情感的惨遭不幸而表示惋惜和哀叹。

在动乱的岁月里,杜甫最关心的是民众的安危,他的诗中,对悲惨世界的描写之处还有很多,杜甫确实是倾注了毕生精力来关注这一问题。他持久不懈地反对不义战争,即使拥护正义战争,也反对其中的非人道行为,其出发点都是关心人民的安危。

2.对民众生活苦难的关切。

对民众生活苦难的关切。这与当时之政治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对人民生存权利的关心,这种关心集中地体现为反战争、反奢华和反诛求三个方面。

①反战争。杜甫反战争,主要是反对不义战争。整个杜诗,没有一首为战争欢呼的篇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欢呼的是战争之后的安定。他说:“天下鼓角何时休?”(《暮秋枉裴道州手札……》)“只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晦日寻崔戢李封》),“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洗兵马》)

②反奢华:如我们讲过的《丽人行》;再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段,也集中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奢侈。

③反诛求:诛求指的是官府的横征暴敛,而横征暴敛往往是一个王朝衰败的象征。杜甫对横征暴敛的腐败政治的批判可谓是不遗余力。如他在夔州时所写的《遣遇》描写了一个采蕨女的悲惨遭遇,苛捐杂税的“刻薄及锥刀”已使其丈夫悲惨死去,然而她还不得不承担起害死他丈夫的各种劳役。再如“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虎牙行》)等等皆是。

3.对无助弱者的同情和帮助。

对弱者的同情,对无助者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是杜甫民胞精神的最大特色。杜甫一生很少安定,更谈不上富庶之生活,然而终其一生,他却在时时关心着那些比他更为不幸的人,并尽可能地予以帮助。有件事情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大历二年(767),杜甫漂泊到了夔州,暂住在瀼溪的一所草堂。草堂前有几棵枣树,邻近的一个寡妇无以谋生,常来扑枣,杜甫从不干涉。当时杜甫也穷,也只好借此表示一点帮助。后杜甫迁居,将瀼西草堂让给了一个亲戚吴郎居住。吴郎来后,便将枣树围上了篱笆,此举显然是针对的是老寡妇。杜甫知道后,立即以诗代简,劝阻吴郎。诗题名《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死?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遍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中。

杜甫是经常这样,自己非常穷,还在尽力帮助穷人。他说:“枣熟从人打”(秋野五首之一),“药许邻人斫”(归溪上简院内诸公),“拾穗许村童”(《暂住白帝复述东屯》),“时危赋敛急,脱粟为尔挥”(《甘林》),他总是这样,尽力地帮助别人。

4.对上层人士的悲性处境表示宽恕和同情。

杜甫在王公贵族骄奢淫佚之时,对他们的揭露批判是毫不留情的;而他们一旦遭难,杜甫又寄予了他们深切的同情。比如杨贵妃。杨贵妃及其姐妹骄奢跋扈之时,杜甫敢于写出《丽人行》、《咏怀五百字》这样的诗歌讽刺他们,而当杨贵妃惨死马嵬,血污游魂之时,杜甫又为之为悲伤。《哀江头》一诗正能说明这一点。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

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杜甫对待李隆基杨贵妃的态度,随着他们的角色改变而改变,当他们身为国君贵妃,其身不正时,杜甫大胆批判;而当他们率先尝到苦果,生离死别“去住彼此无消息时”,杜甫又哀其不幸。这并非杜甫放弃批判,而是面对不幸者而产生悲悯。再如《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

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

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

王孙善保千金躯。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

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

五陵佳气无时无。

同样,在《哀王孙》中被安史叛军困在长安之时,他在面对未来得及逃离的李氏王孙,同样产生了悲怜之情,并宽恕了昔日耀武杨威的龙子龙孙,而是对“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的皇子皇孙产生了同情,并冒着生命危险,在大街上站立以待,善言相慰,这都表现出一个仁者的情怀。

二、杜甫的物与思想

杜甫的物与思想表现为对大自然的歌咏与热爱,主要指的是他那些歌咏自然界的诗歌。大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对自然界"病物"的同情。和诗人关心民瘼的情怀相似,他对那些弱小的、病态的、衰微的物体寄与了更多的关注同情,寄托了无限的哀伤和怜悯。杜甫写有一组病柏、病橘、枯棕、枯楠、病马、瘦马等一组诗,值得注意。如《病柏》、《枯棕》、《病橘》、《瘦马行》、《病马》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等,这些诗在哀物怜物的咏叹中,流露出的是爱民的情怀。

2.对自然美的歌咏

杜甫有着一颗博爱的心,他不光能体会到人世间,自然界的苦难,他也能品味到自然的美与真。如他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就是一个例子。

其中一首写道: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底。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绝句》其二

门前鸬鹚久不来,少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再如:“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等。

诗史的涵义

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A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如至德二年(756年)唐朝军队在陈陶斜大败,随后又在青坂大败,杜甫作有《悲陈陶》、《悲青坂》二诗记录其事;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使兵围邺城,胜利在即,杜甫作了《洗兵马》,后来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宦官吕太一反于广州,杜甫写有《自平》。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需要指出的是,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如杜甫《三绝句》所写:“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诗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而且,杜甫之诗不光是安史之乱的历史,也是他自身的一部历史。我们通过杜甫之诗,可以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因此,前人又将杜甫之诗称为“图经”。

B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

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杜甫的诗不仅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如他的《丽人行》就不仅仅是记叙诸杨曲江冶游之史事,更是用诗的语言,铺张渲染,生动再现了具体的历史场面,突出诸杨的骄奢淫佚。

杜甫的儒家思想

杜甫接受儒家思想,是有取舍的。这表现在:

①儒家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杜甫不论穷达,都要兼善天下。

②儒家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无论在位与否,都要谋其政。

③儒家严华夷之辨,杜甫无论华夷,一视同仁。

④儒家主张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尊者讳,但杜甫却不隐恶,大胆揭露也大胆歌颂。

⑤儒家讲忠君,杜甫也忠君,但他更忠于广大水深火热之中的芸芸众生。

⑥杜甫发展了儒家三人行必有我师之观点,主张转益多师,古今杰出人物都可以成为学习榜样。其《戏为六绝句》云:“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当然,也有他心情好的时候,这时他会显露出开朗、幽默的本性,写出一些潇洒飘逸的诗来,如著名的《饮中八仙歌》。

这是一首奇诗,它描写了盛唐时期8位“酒仙”的生动形象,读来令人拍案叫绝。请看“酒仙”醉后众生相。

第一位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水井底眠。”

醉后骑马,晃晃悠悠,如乘船浮水,那份悠然自得,非达到如此境界者不能体味;醉眼昏花,跌落井中,却全然不顾,且在水底眠宿。美哉,秘书监贺知章——一副“乐”相。

贺知章是否真因饮酒过量,以致眼花落井,醉眠井底,咱们无从考究,这两句诗却真真切切写出了贺知章那种刘伶式的“但得饮酒,何论死生”的旷达。

第二位是汝阳王李琎:“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麯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先饮酒三斗,然后再去朝见天子,此人身份绝非寻常,非皇亲国戚不敢为。原来,李琎

是唐玄宗的侄儿,爵封汝阳王。贵为侯王者,方敢带醉“朝天”,而且上朝的路上看见运酒车,禁不住垂涎三尺,恨不得请求皇上将自己改封到酒泉城中为王,因为酒泉即因地下蕴藏有酒而得名啊。美哉,汝阳王李琎——一副“馋”相。

第三位酒仙是左丞相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为饮酒,不惜日费万钱;开怀畅饮,犹如巨鲸张口,吸纳百川之水;且只饮清酒(“圣”),不沾浊酒(“贤”),一任孤傲清高。美哉,左丞相李适之——一副“豪”相。

第四位酒仙是名士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青春年少的男人,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举杯痛饮,昂首望天,白眼对人,皎如玉树,临风独立。关于白眼,用的是魏晋时名士阮籍的典故。阮籍为人清高,又蔑视礼法,爱憎分明,“能为青白眼”。本传记载,说他“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志同道合的好友,“乃见青眼”。所以“举觞白眼望青天”,既是一个形象,又是一种精神。真可谓美哉,名士崔宗之——十足的“傲”相。

第五位酒仙乃佛教信徒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以文章知名当世,曾得澄慧和尚的绣弥勒佛像一面,非常爱赏,说:“是佛好饮米汁(酒),正与吾性合,吾愿事之,他佛不爱也。”可见,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姑且一醉方休,哪怕因此而逃禅逃课。美哉,佛教信徒苏晋——酒后露“真”相。

第六位酒仙则是李白李谪仙:“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不饮则已,饮则一斗;不吟则罢,吟则百首,斗酒诗百篇,诗酒自结缘。长安市上,酒肆之中,醉卧着一条傲骨汉。哪管他皇上下诏,任凭他天子呼见,不上车,不上船,这人道:“休怪为臣散漫,臣原是天上诗仙、酒仙下凡!”美哉,这就是李白,一个傲岸不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一个飘然若仙的李白!诗人李白——真正的“仙”相。

第七位是大家所熟知的大书法家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在唐代,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一起被称为“三绝”。一位书法家,三杯酒下肚,便豪兴大发,宽衣脱帽,号呼狂走,泼墨挥毫,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但见笔走龙蛇,纸卷云烟。所以,张旭又有“张颠”的雅称。酒后的书法家,美哉,草圣张旭——一副“狂”相。

上面讲的七位酒仙,要么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要么是迁客骚人,风流名士。难道老百姓中就没有豪迈嗜酒之人了么?第八位酒仙就是一位叫焦遂的布衣。那些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们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亲民吧,也经常邀请焦遂共饮,而焦遂也乐得跟着去“蹭”酒。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焦遂酒量极大,非五斗以上无醉意。无奈囊中羞涩,每每喝酒都是别人埋单。既然是去“蹭”酒,喝人家的嘴软,在酒友们面前自然有些自卑,所以平日里少言寡语。但五斗酒之后,微有醉意,便卓然显出论辩的才华。振振有词,高谈阔论,见解独到,出人意料,满座皆惊。

论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论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师宗县彩云镇明德小学张家发 内容摘要: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 关键词:现实主义人民性气势诗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杜甫所处的年代,是唐代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经历了所谓的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杜甫的一生是和他的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尖锐而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仅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他曾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这就使他有可能描绘出那整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面,并逐步攀登上现实主义的高峰。 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 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的诗人之列。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 1

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我们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杜甫的创作思想和他的成长历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在河南巩县的瑶湾。他的出生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诗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也是这样表明着的。 杜甫从7岁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长达10年的“壮游”,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高适、李白等人,并与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在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了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浪漫主义的色彩。 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是杜甫创作思想的转型时期,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现实主义杰作,这才确立了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安史之乱剧烈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和人民共同感受国破家亡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曾备任命为左拾遗,却屡次遭贬斥,但也因而获得深入人民的生活机会,他一方面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 2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经历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经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丁启阵 诗圣杜甫,他不太长的一生,跟不少地方发生过关系:出生地河南巩县,童年基本上在那里度过,三十余岁时又曾在那里建筑土室,度过新婚岁月;少年青年时期寄居洛阳姑妈家,以青年才俊身份成为上流社会沙龙宴集的常客;青年时期先后漫游吴越、齐赵、梁宋,其中在吴越、齐赵逗留的时间,都长达四五年以上;中年到长安,求官、陷贼、为官,前后十四五年;因为替布衣之交房琯说情被贬官华州司功参军,在华州一年;弃官之后,到过秦州、同谷;漂泊西南期间,定居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草堂,其间到过梓州、阆州等地,前后近五年;离开成都之后,曾在夔州居住年余;出川之后,徘徊于潭州、衡州之

间;最后,死于潭州开往岳阳的船上,权葬耒阳。 杜甫遇到成都,是杜甫的幸运,也是成都的幸运。 “杜甫来到蜀地时,正是肃宗上元元年一个白雪皑皑的黄昏。”——杜甫挈家到达四川成都,时间是冬季十二月不假,但是没有任何诗文可以证明当时杜甫面前出现过“白雪皑皑”的景象。现存杜甫诗歌中,进入剑门,也就是入蜀之后,《成都府》应是最早的作品。诗中不但没有写到雪景,反而有如下描述眼前景物的诗句:“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显然,杜甫眼前,是一派绿意盎然、繁华喧闹的景象。在成都平原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冬天很少下雪,即使下雪,也不大可能在平地上出现白雪皑皑的景象。西岭雪山常年有积雪,但不能因此用“白雪皑皑的黄昏”描写杜甫达到成都时的情景。杜甫诗中,皑皑白雪,出现在入蜀之前,在同谷,“黄

独无苗山雪盛”。 “在长安生活了十年的杜甫,四处碰壁的清贫生活,早也减少了他年少时的踌躇满志。”——杜甫在长安,时为天宝五载至十五载,一个人的35岁至45岁期间,还能用“年少时”加以指称吗? “长安被陷后,他带着家人,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终于进入蜀地。”——长安沦陷于安史叛军铁蹄之下,是天宝十五载的事情。当年杜甫时只身一人困于长安城中,妻子儿女均寄居在奉先县,当时奉先县的县令可能是杜甫妻子家族的亲戚,比如舅舅。杜甫本人逃出长安后,也并非立即去跟妻子儿女会合,开始逃难。而是历尽艰辛,跑到李唐新帝肃宗所在的凤翔。在凤翔,杜甫官拜左拾遗。一年多以后,因为疏救好友房琯,被贬出朝廷,到华州任职,时间为整一年。杜甫一家“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终于进入蜀地”,是在华州任职一年之后的事情。因为战乱,可能还有天灾,关中发生大饥荒,为官薪俸不足以养家糊口,

浅析杜甫思想的变化

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杜甫思想的变化 ——以《望岳》和《石壕吏》为例 姓名:王灿灿 系别:音乐学院 双学位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121012069 指导教师:韩洪波 2016年5月7日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 II 引言 (1) 一、杜甫的生平 (1) (一)少年时期 (1) 2.游历时期(732——747) (1) (二)长安落魄时期(747——756) (1) (三)安史之乱与为官时期(757——759) (2) (四)老年漂流时期(759——770) (2) 二、杜甫思想感情的变化以《望岳》与《石壕吏》为例 (2) (一)以《望岳》为例 (2) 1.时代背景 (2) 2.分析《望岳》的思想感情 (2) (二)以《石壕吏》为例 (3) 1.时代背景 (3) 2.分析《石壕吏》的思想感情 (3) (三)杜甫先后思想的变化及原因 (3) 三、杜甫的诗歌对后人带来的影响 (4) 结语 (4) 参考文献 (4) 致谢 (4)

杜甫

一、杜甫生平 杜甫杜甫(dù fǔ)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也称之为“大李杜”;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1]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2]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诗风基本沉郁顿挫。 家庭 妻子 杜甫于30岁时,暂时中断了在齐鲁燕赵间的漫游,回到洛阳,在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下筑就陆浑山庄,然后迎娶了弘农县(天宝年间改灵宝县)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为妻。司农少卿为主管农业和财政的副部长,与世代为官的杜甫家可谓门当户对。妻子小他十多岁,想来是一位知书达理、聪慧贤淑的女子。遗憾的是杜甫并没有用他的大手笔为爱妻立传,甚至我们连杨氏夫人的名字也无从知晓,但杜诗中却多处提及她,虽然片言只语,一鳞半爪,但从那饱蘸深情的笔墨中,我们对诗圣背后那个含辛茹苦相濡以沫的伟大女性,还是不由得肃然起敬。 子女 育有两子宗文、宗武;一女凤儿。 诗歌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代主义诗。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现存杜诗1400余首,从思想内容来看,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处处相关,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浓郁的时代气息。可以说,举凡朝政大事,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恩怨,在杜诗中一定有所反映。通过杜诗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历史轨迹。 丰富的思想内容成就了杜诗鲜明卓越的艺术特色。杜甫穷尽一生的才学做到了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主要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这种概括,有的时候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表现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也是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两句诗里。还有像《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清缨?”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相统一。杜甫诗以体物察情见长,往往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致、事物、人物内心世界,来创造雄浑壮阔的境界,表现重大主题。善于寄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动人的意境。 第三、杜诗的语言艺术。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杜甫的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的,凝练的。所谓苍劲,就是苍老遒劲的意思。他曾经称赞郑谏议的诗说:“波澜独老成。”又说薛华“歌辞自作风格老”。可见杜甫认为诗要老成才好。他自己的语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钟发出的深沉的声音。凝练,是说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苍劲,凝练,构成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色。 第四、创造地运用各种诗体,并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从诗歌的体裁方面来看,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他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杜甫写得非常好。他的古体诗大概一共有五百多首,其中五古三百六十一首,七古一百四十五首。他常常运用这种体裁将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北征》、《三吏》、《三别》、《洗兵马》都是如此。杜甫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全面发展和完善了诗歌体裁,真正做到了众体皆备。将五言古诗这种诗体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并发展了律诗的形式。 第五、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关于杜甫的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杜甫诗歌里的多种多样的形象都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郁顿挫”。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的深沉郁勃。“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的含义。 综上所述,杜诗的艺术特色可谓鲜明,树立起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面大旗。同时中国的诗歌到杜甫又达到了一座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对我国后来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关于杜甫的名人故事

关于杜甫的名人故事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杜甫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一个不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杜甫兴冲冲而来,心悬悬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754年诗人家居长安城南的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诗人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而更为可悲的是759年诗人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诗人奔波之苦。这种奔波,除避安史之乱外,主要就是为生活所迫。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时,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同谷七歌》中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手脚冻僵的杜甫苦苦寻找的“橡栗”,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公”就拿这个给猴子选择要“朝三”还是“暮四”。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所以杜甫住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多少,花多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账户上还有“五花马,千金裘”,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哪里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帮。经常瓮中无米,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

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

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自称少陵野老,在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735)回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写下如《望岳》等诗。 《望岳》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共有三首,故又称“望岳三首”,分别为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第一首《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第二首《望岳》为咏华山之作,流露出作者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望岳》则咏衡山,流露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天宝三载(744),在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白的感人诗篇。 春日忆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①,俊逸鲍参军②。 渭北春天树③,江东日暮云④。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⑤。 作品注释 ①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②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③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④江东:指今省南部和省北部一带,当时白在此地。⑤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 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着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 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春望》诗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用“花溅泪”、“鸟惊心”描述自己的亡国之恨。无知的花、鸟尚且如此,诗人的痛苦不言而喻。诗人有关心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经历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经历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诗圣杜甫,他不太长的一生(杜甫享年59),跟不少地方发生过关系:出生地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童年基本上在那里度过,三十余岁时又曾在那里建筑土室(窑洞),度过新婚岁月;少年青年时期寄居洛阳姑妈家,以青年才俊身份成为上流社会沙龙宴集的常客;青年时期先后漫游吴越、齐赵、梁宋,其中在吴越、齐赵逗留的时间,都长达四五年以上;中年到长安,求官、陷贼、为官,前后十四五年;因为替布衣之交房琯说情被贬官华州司功参军,在华州(今陕西华县)一年;弃官之后,到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漂泊西南期间,定居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草堂,其间到过梓州(今四川)、阆州等地,前后近五年;离开成都之后,曾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居住年余;出川之后,徘徊于潭州(今湖南长沙)、衡州(今湖南衡阳)之间;最后,死于潭州开往岳阳的船上,权葬耒阳。杜甫遇到成都,是杜甫的幸运,也是成都的幸运。 “杜甫来到蜀地时,正是肃宗上元元年一个白雪皑皑的黄昏。”——杜甫挈家到达四川成都,时间是冬季十二月不假,但是没有任何诗文可以证明当时杜甫面前出现过“白雪皑皑”的景象。现存杜甫诗歌中,进入剑门,也就是入蜀之后,《成都府》应是最早的作品。诗中不但没有写到雪景,反而有如下描述眼前景物的诗句:“我

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曾(层)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显然,杜甫眼前,是一派绿意盎然、繁华喧闹的景象。在成都平原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冬天很少下雪,即使下雪,也不大可能在平地上出现白雪皑皑的景象。西岭雪山常年有积雪,但不能因此用“白雪皑皑的黄昏”描写杜甫达到成都时的情景。杜甫诗中,皑皑白雪,出现在入蜀之前,在同谷(今甘肃成县),“黄独无苗山雪盛”(《同谷七歌》)。 “在长安生活了十年的杜甫,四处碰壁的清贫生活,早也减少了他年少时的踌躇满志。”——杜甫在长安,时为天宝五载至十五载(公元746—755),一个人的35岁至45岁期间,还能用“年少时”加以指称吗? “长安被陷后,他带着家人,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终于进入蜀地。”——长安沦陷于安史叛军铁蹄之下,是天宝十五载(756)的事情。当年杜甫时只身一人困于长安城中,妻子儿女均寄居在奉先县,当时奉先县的县令可能是杜甫妻子家族的亲戚,比如舅舅。杜甫本人逃出长安后,也并非立即去跟妻子儿女会合,开始逃难。而是历尽艰辛,跑到李唐新帝肃宗所在的凤翔(在甘肃)。在凤翔,杜甫官拜左拾遗。一年多以后,因为疏救好友房琯,被贬出朝廷,到华州(今陕西华县)任职,时间为整一年。杜甫一家“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终于进入蜀地”,是在华州任职一年之后的事情。因为战乱,可能还有天灾,关中发生大饥荒,为官薪俸不足以养家糊口,加上当时杜甫的政治理想已经幻灭,于是弃官,携家去了秦州(在今甘肃天水)。

杜甫的思想境界

杜甫的思想境界 丁启阵 一般认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中“窃比稷与契”一句,奠定了杜甫一生思想品行的基础。换言之,上古尧帝时两位贤臣,教民种植五谷的稷和掌管教化的契,是杜甫自定的学习榜样。 因为年代久远,文献漫漶,稷与契的事迹,我们所知不多,大概“己饥己溺”之类。但是,读杜甫诗集,感受他“穷年忧黎元”的悲悯情怀,可以肯定,杜甫的思想境界,决非一般王朝贤臣所可同日而语。王朝贤臣,充其量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发挥聪明才智做了一点有益于社稷苍生的事情而已。而杜甫杜子美,分明是“出的是白粉的力,拿的是白米的钱”,或曰“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杜甫一生,只做过两三年八品芝麻小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操的心却远比一二品的宰相尚书多;自家妻子儿女饥寒交迫之际,小儿子因饿而死的时候,他仍然没有忘记替处境不如自己的“失业徒”“远戍卒”们忧虑呐喊(《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自家屋漏夜不成眠,想的却是“天下寒士”能够住进“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广厦(《八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身为体制内的朝廷官员,他却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胆敢讽刺皇帝,批评体制(《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等);政治理想已经幻灭的晚年,他却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一刻也没有忘记社稷苍生,忘记自己的政治理想,郑重其事地将自己未竟的

政治理想托付给年轻的朋友(《可叹》“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杜甫的心肠,不是一般王朝官员所能同日而语,也不是一般诗人所可相提并论。跟杜甫一样,亲眼目睹了李唐王朝因遭受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众诗人,孟浩然、王维、李白等,他们留下的诗中,基本上都没有留下记录现实、反应民生的篇什,只有杜甫一个人,在那里揭露现实的黑暗,批评制度的不公平,同情包括妇女、戍卒在内的穷苦百姓的不幸遭遇。 根据杜甫后半生的漂泊轨迹和诗歌作品,不妨说,杜甫的思想境界,不但已经大大超越了王朝贤臣,也超越了乱世圣人。圣人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杜甫,无论自己是达是穷,是定居一处,还是漂泊四方,他念念不忘的都是兼济天下——就是他自己所说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白居易做了新棉衣,发出的感慨是“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新制布裘》),这是推己及人的圣贤境界;而杜甫,自家屋漏偏逢连夜雨,整夜湿冷难以入眠,却梦想着能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倘若能够“眼前突兀见此屋”,他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八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投身饲虎的佛的境界,这是为了帮助人们进入极乐天国不惜自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的境界,这是舍己为人的境界。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1]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摘要: 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可谓前无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古人后启来者。 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 讲到杜甫的诗歌,必定要讲到大唐的盛衰,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揉合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那个动荡而苦难的时期是杜甫诗歌灵感的发源地。杜甫的诗歌是根植于当时的动荡社会,与日渐黑暗的政治生活糅合在一起的。 在诗歌中既能洞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现状,有能反映杜甫的人生观,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愤慨。曾经杜甫也有伟大的抱负,壮志凌云,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仕途的渺茫,使杜甫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促使他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真实而悲壮,慷慨又悲凉。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在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年轻的杜甫少年气盛,虽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当时他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杜甫生平经历人教版选修《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杜甫生平经历 家世背景 公元712年(壬子年)杜甫降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南瑶湾村。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时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731年)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四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征

摘要 这篇论文主要就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展开论述。思想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忧国伤时,表现深沉执着的爱国热情。 (三)、揭露统治集团的荒淫府败,表现强烈的讽刺与憎恨。 (四)、热爱生活、自然、抒写亲友间的真情实意。 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并加以高度概括。 (二)、具有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三)、千锤百炼钢的文字功夫。 (四)、众体兼长,善于创新。 关键词: 杜甫,现实主义,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概论》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 (一)引论 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人民性最强,反映生活最深刻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思想内容: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发的深切同情; 2、忧国伤时,表现深沉执著的爱国热情; 3、揭露统治集团的荒淫腐败,表现强烈的讽刺与憎恨; 4、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抒写亲友间的真情实意。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继承《诗经》、《汉东府》诗歌的传统,将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发展到新高峰; 2、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事件,加以高度概括,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个人深沉 趋势的感情; 3、具有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4、千锤百炼的文字功夫与苍劲、精工、凝练的语言风格; 5、众体兼长,善于创新。即使在今天,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仍然感召着广大读者。 (二)本论 杜甫家庭有着“奉儒守信”的家风,这对杜甫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杜甫的思想发展,任凭创作活动依据其生活事迹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三十五岁前读书壮游期。此时正逢开元盛世,家境较好。这一时期的杜甫在盛 唐精神的鼓舞下,豪情满怀,境意进进取,充溢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浪漫气息。主要作品有《望月》、《洗兵马》等。 (二)、十年困守长安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大宝五年(746),杜甫入京求仕,就在 这一阶段,国势转衰,政治黑暗,统治腐败,人民痛苦,使杜甫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 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和他本人善良的天性使他走向人民,贴近生活,以前所未有的现 实方义精神,创造出提示黑暗,批判现实,同情人民的优秀诗歌。如在《兵车行》、《丽人行》等。 (三)、陷贼与为官期(四十四岁到四十八岁)安史之乱后,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由奉先辗转到陕北。动荡期间的流离生活,使他更深刻的了解[社会,与劳动人民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创作上获得了大丰收。如《春望》、《三吏》、《三别》等。这些作品也使 杜诗有了“诗史”的风格。 (四)、四十八岁到五十九岁病逝。漂泊西南时期。这期间杜甫没过多少安稳日子,但 他关心国家命运。关怀人民疾苦没有改变,而且思想感情更淳厚浓郁,这是他创作的又一 个丰收期,把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一个新高潮。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登高》等。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爱国,忠君,忧民在他身上得到了统一,在他的诗歌中得到 了深刻而完美的体现,正是这种统一和体现,使用权他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人民性最强,反映生活最深刻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其内容非常丰富,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确良深切同情,坎坷凄凉的生活道路和儒家的民 本思想,使诗人始终关注着人民的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早在安史之乱前,他就写下了,《兵车行》、《前出塞》,揭控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杜甫诗歌特色

杜甫诗歌特色 取材方面 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其名篇中,特多写实之作,如名作《丽人行》,反映上层社会的奢淫。 思想方面 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手法方面 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语言方面 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 体裁方面 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 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风格方面 杜诗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表达自己爱国的思想。

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小故事 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杜甫,学习过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原文再现】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素材评析】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着,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适用话题】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抱负”、“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

诗圣杜甫生平简介

诗圣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

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一)主要内容: 1、抒写理想壮志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在这样的家庭文化传统对杜甫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时,杜甫生活在盛唐时期,那时候的杜甫一心追求仕途,有着伟大的理想壮志。“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自杜甫诗《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一生执着追求的政治理想。在杜甫名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2、批判朝政和统治阶层 《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即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还有他对于战乱以及朝廷腐败带给下层人民百姓的痛苦。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还有《丽人行》,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描写出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3、表现战乱 “三吏三别”也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这些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和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羌村三首》《哀王孙》《哀江头》《北征》等作品都是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是所写,诗歌写出的老百姓凄惨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当时的社会形态。 杜甫沙场抒怀,描写的战事悲壮,代表作品有《悲陈陶》、《悲青坂》。《悲陈陶》中的“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满怀悲痛之情为他们唱挽歌,但他们为国牺牲,死得壮烈,使诗歌在描写战败的时候兼有悲、壮之情。 4、感叹身世遭遇 杜甫一生仕途不顺,生活在社会的低层,饱受贫困和流离之苦,他以忧郁的目光目睹了统治者的奢华无度,劳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战乱中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这些在他的诗中都有体现,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到晚年,但却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杜甫已是“老骥伏枥”,但其心中的政治抱负却还没有实现,杜甫心中充满了不甘,但又很无奈,这种无奈是悲哀的,也是可怜的。《咏怀古迹五首》借对五个人物的凄凉身世、壮志未酬表示深切的同情,并寄予自己的身世之感。“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琵琶写意,表达了诗人千载留恨的悲郁情怀。 5、自然山水和生活情趣 杜甫对着祖国的山河有着莫大的热爱,他的诗歌有很大一部分都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美丽。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