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分析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分析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分析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分析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在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确诊为盆腔炎性包块的住院患者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是否辅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辅用中药保留灌肠组疗效明显较对照组好(P<0.01)。结论: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辅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节省抗生素用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关键词】盆腔炎;炎性包块;抗生素;中药灌肠 盆腔炎性包块过去均采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疗程长,不易治愈。我院于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辅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确诊为盆腔炎性包块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20~42岁,平均34±0.3岁;每日晨6时体温36.0℃~39.5℃,平均(37.0±0.4)℃;彩超示包块大小3.5cm × 2.4cm~12.6cm×6.8cm,平均6.22cm×5.28cm。对照组30例,年龄23~44岁,平均32±0.8岁,每日晨6时体温36.0℃~39.6℃,平均(37.0±0.3)℃,彩超示包块大小为 3.6cm×2.8cm~10.2cm×7.0cm,平均5.86cm×5.03cm。其症状均以下腹痛、腰骶痛为主,伴白带增多或脓性白带;体征:妇科检查子宫颈有举痛及宫体有压痛,盆腔或附件区触及不活动、界限不甚清楚的触痛包块。两组年龄分布、体温、妇科检查及彩超显示包块大小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

检查:两组患者宫颈管分泌物培养与后穹窿穿刺抽出液镜检结果见表1。 1.2 治疗方法对两组宫颈管分泌物或后穹窿穿刺液做培养及药敏试验,两组均给予抗生素(首选敏感抗生素,且两组应用同一种抗生素,常规用药剂量相同)治疗,其中观察组中7例选用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4例选用青霉素联合氟罗沙星,4例选用硫酸奈替米星联合甲硝唑,8例选用青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7例选用青霉素联合替硝唑;对照组6例选用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5例选用青霉素联合氟罗沙星,4例选用硫酸奈替米星联合甲硝唑,7例选用青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6例选用青霉素联合替硝唑,2例选用青霉素联合氧氟沙星。两组均治疗1周(用药种类、剂量相同)。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辅用中药(蒲公英25g、紫花地丁25g、败酱草25g、鸭跖草25g、红藤25g、三棱12g、莪术12g、延胡索10g,煎成汤剂100~150ml)保留灌肠,温度(40±1)℃,每日1次,10~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则加用理疗、口服中药等综合治疗,10~1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未治愈者续行第2个疗程。采用同一台彩超机,专人测量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的大小。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腹痛消失,白带正常,体温正常,妇检及彩超检查盆腔包块消失。有效:腹痛消失或减轻,白带正常或接近正常,妇检及彩超检查盆腔包块明显缩小;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1.5 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18例,治愈率为60.0%,其中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盆腔炎 1.定义 C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诊断 2.1诊断依据: 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1.2 症状 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 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 体征 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2.1.4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 1

血沉增快;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 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 血清CA125可增高; C反应蛋白可增高; 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 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至少具备1~2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于腹腔镜检查或病理活体

中药灌肠加盆腔理疗治疗盆腔炎临床观察

中药灌肠加盆腔理疗治疗盆腔炎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0-19T11:36:37.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徐新英刘文芸[导读] 探讨中药灌肠加盆腔理疗治疗盆腔炎的疗效。 徐新英刘文芸(惠东县人民医院分院妇产科 5163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加盆腔理疗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5例中,痊愈6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治疗1个疗程者20例,2个疗程者47例,3个疗程者8例,疗程长短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结论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法与盆腔理疗下腹部,可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粘连分解,加快炎症吸收,从而调整机体免疫力,达到脏腑平衡、病变消除或改善的目的。本文结果表明中药灌肠及盆腔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系本院门诊病例,年龄l8—48岁,其中28~38岁者70例,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6个月,平均3.5年。病情程度:治疗组轻度16例,中度41例,重度l8例;诊断标准参照乐杰《妇产科学》,采用妇检与B超相结合的诊断方法:①有发病的原因,有急性盆腔炎病史;官腔操作史;②下腹坠胀痛,腰骶酸痛,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后加重;③白带多,黄色或脓性;④子宫压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或增粗,呈条索状或扪及不活动的包块,压痛;⑤B超检查:附件区探及异常回声或不规则暗区,或腊肠形暗区,子宫直肠凹有积液。以上5项有3项以上即可确定诊断。[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和盆腔理疗的方法。灌肠中药方用:丹参30g,赤芍 30g,三棱15g,枳实15g,当归头 15g,莪术15g,没药 10g,皂角刺15g,乳香 10g。每日1剂,用500毫升水煎后浓缩至100毫升,药温保持在38-41摄氏度左右,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后位用一次性灌肠器快速灌人进行保留灌肠,深度14cm左右,一般保留时间应大于2h,灌肠开始后行盆腔理疗30分钟。保留灌肠及盆腔理疗一般选择在经净后3天后开始,连续治疗7天,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治疗1个疗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B超检查无盆腔积液;有效:治疗2个疗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B超检查无盆腔积液;无效:治疗2个疗程,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或B超示有盆腔积液。 3.2治疗结果本组75例中,痊愈6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均为患者未能坚持,或者痔疮严重自行放弃灌肠。治疗1个疗程者25例,2个疗程者42例,3个疗程者8例,疗程长短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 4 讨论 女性盆腔器官静脉丛密、血运丰富,血管交错成网、血流缓慢,直肠黏膜与盆腔器官相邻且管壁薄,药物吸收快。温热中药灌肠加盆腔理疗可使盆腔局部组织血管扩张,加速盆腔血液循环,尤其是深部组织加温后,可加速淋巴回流,增强组织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利于增生组织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吸收,促进血管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抑制细菌生长,达到消炎消肿的目的。但应用此方法应注意禁忌症:月经期及孕期,生殖器官有恶性肿瘤,伴有出血,合并有心、肝、肾功能不全,高热,过敏性休克等情况均不可进行。[2]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李王乐.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95例.河南中医,2006年3月26卷第3期:55—56.

盆腔炎怎么治疗

盆腔炎怎么治疗 盆腔炎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指的是女性的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组织、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一般是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转化而来的,还有少部分是由于沙衣原体感染导致的炎症。盆腔炎的症状有发热、白带增多、月经不调、腹痛等。 盆腔炎怎么治疗 一、心理治疗: 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物理疗法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蜡疗等。 三、基本疗法: 1、中药灌肠:使中药直接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达到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促进结缔组织的软化的目的,消除局部充血、水肿,使盆腔处于中药治疗和温热理疗的状态。 2、中药内服: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结合临床辨证,选方用药。现时,在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研究中发现,中药内服对抑制盆腔炎症的扩散有一定的作用。 3、中药外敷:中药[清炎妇膳坊贴]既可以控制盆腔炎病情,以防止其恶化,也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周期性地使用。 4、TDP照灯:通过温热效应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吸收,以达到增加药效,消除炎症的作用。 四、药物治疗: 1、急性盆腔炎 (1)抗生素:宜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1)青霉素G:每日240万一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万一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2)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 3)庆大霉素:每日16万一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4)林可霉素:每次0.3-0.6g,一日3次,肌肉注射。 5)克林霉素:每次0.6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服,每次0.3g,每6小时1次。 (2)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2、慢性盆腔炎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用α一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1500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5一lO次为一疗程。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泼尼松5mg,每日口服3次,停药后应逐渐减量。 五、手术治疗: 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盆腔炎的注意事项: 1、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杜绝各种感染途径,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2、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后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3、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 4、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 5、盆腔炎病人要注重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对高热伤津的病人可给予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饮用。 6、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大便的性状。若见便中带脓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防盆腔脓肿溃破肠壁,造成急性腹膜炎。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10T13:32:35.6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作者:孟芸 [导读]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中医医院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中医医院 6755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7月本院门诊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自拟方合盆炎清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临床总有效率83.7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疗效 盆腔炎指女性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累及几个部位。盆腔炎性疾病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无性生活者很少发生,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炎症的扩散。最常见发病年龄为18-35岁之间女性,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1]。若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可由于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慢性盆腔炎症状,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在160例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年龄25-4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对照组年龄22-5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5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全身症状可不明显,可有低热或易疲乏。当抵抗力低下时,可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2)患者可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而且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期间加重。(3)由于盆腔瘀血可表现有月经过多,卵巢功能受损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4)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固定,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增粗输卵管呈条索状,可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卵巢囊肿,可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底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全身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方合盆炎清栓治疗。对照组药物组成:替硝唑200ml、左氧氟沙星200ml。治疗组药物组成:自拟盆腔消炎方组成:金银花20g,败酱草20g,连翘15g,红藤20g,炒枳壳15g,香附15g,薏苡仁15g,绿豆15g,赤芍10g,醋延胡索20g,牡丹皮15g,栀子15g,黄柏15g,当归15g,三菱10g,莪术10g,每日1剂,若兼尿频、尿急,加瞿麦15g、扁蓄15g。下腹有包块或条索状物,加大黄5g,川楝子15g,荔枝核15g,煎煮方法:取上方冷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沸30分钟,复煎三次,共取汁450ml,三汁相混,分早、中、晚三次温服。同时用盆炎清栓(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粒(100mg)纳肛,每日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月经期停用,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2]:疗效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愈:局部体征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显著减轻,附件增厚压痛明显减轻;有效:症状略有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用药后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3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75.% 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41.25.%,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多有宫腔操作史,月经期同房史,妇科手术史。致病菌有两个来源:(1)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以混合感染多见;(2)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其他有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据报道,盆腔炎主要病原体是衣原体、淋病奈瑟球菌[3],在我国,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盆腔炎在明显增加,其病程表现为广泛盆腔组织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炎性包块形成,输卵管僵硬等,病程较长容易复发,单纯性应用抗生素疗效欠佳,容易产生耐药和菌群失调。中医认为[4]盆腔炎是因为湿热蕴结下焦,气血凝滞、经络闭阻,损伤任带脉所致。临床治疗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理气调经、活血化瘀软坚。方中金银花、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三菱、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连翘苦寒通降,被前人誉为“疮家圣药”,赤芍,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枳壳理气行滞,当归活血化瘀,薏苡仁,绿豆,黄柏清热利湿,全方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具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除结缔组织粘连的作用。配合含有毛冬青提取物、吲哚美辛栓肛门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景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250. [3]李丽,褚兆萍.盆腔炎81例致病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3):34-34. [4]赵爱妮.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6(6):29-29.

三种中药灌肠液用于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三种中药灌肠液用于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8-11-21T17:34:40.7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王慧丽1 王天涛2 [导读] 给予患者中药灌肠给药,明显提升患者病情好转速度,对于慢性盆腔炎的预后具有明显疗效,应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推广使用。1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 0630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三种中药灌肠药对于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有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患者中医症候结合临床诊断标准,分组分别为:湿热蕴结组、血淤气滞组、寒湿凝滞组。再将三组每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依据患者症候表现不同,分别予以相应治疗。结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症状对应予以三组中药灌肠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进行常规治疗患者。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针对其临床表现,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相应中药灌肠液治疗,不仅仅是提升患者病情好转速度,对于患者预后同样有明显作用。【关键词】中药灌肠液;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引言 慢性盆腔炎属于妇科疾病,主要是指女性内生殖器以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1]。大多属于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治疗,患者体质较差,病情反复,造成慢性盆腔炎;或者既往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患者,有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严重者可以引起不孕[2]。以下是三种常见中医表现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液治疗,具体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有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患者中医症候结合临床诊断标准,分组分别为:湿热蕴结组、血淤气滞组、寒湿凝滞组,每组40人。再将三组每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人,依据患者症候表现不同,分别予以相应治疗。选择患者年龄范围在22-53岁,平均年龄(36.2±3.69)岁,均为已婚女性。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5年。平均病程为5.3年。所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腰骶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3]。所选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均将具体情况告知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并获取其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措施 ①湿热瘀结组:对照组:给予患者花红片口服;观察组:在给予患者花红片口服的基础上结合柏薏灌肠液进行治疗。②寒湿凝滞组: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胶囊口服;观察组在给予患者少腹逐瘀胶囊口服的基础上,加用柏药灌肠液。③血淤气滞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血府逐瘀胶囊;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药灌肠液。需要进行灌肠液治疗患者,相关医护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睡前)排空大小便,使患者取左侧卧位,使用导尿管插入肛门7-10cm左右,将灌肠液缓缓注入直肠,直至第二天清晨取出[4]。10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间停止灌肠治疗。 1.3观察疗效 主要监测指标: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检查、血流变检查[5]。将所选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结果中,相对应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X2进行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症状对应予以三组中药灌肠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进行常规治疗患者。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 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经上述研究可以发现,中药灌肠液对于相对应中医症候具有明显疗效,经过直肠给药,能够让药液与盆腔直接接触,中药成分透过直肠壁渗入到盆腔,直接对盆腔内炎性靶器官起作用,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并且在经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面,给予患者中药灌肠给药,明显提升患者病情好转速度,对于慢性盆腔炎的预后具有明显疗效,应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乔伟.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53(16):88. [2]王霞.中药颗粒剂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6例[J].陕西中医,2012,45(03):337. [3]冯欣,沈庆波,闵爱萍.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Meta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04(10):10-12. [4]范春霞,李云红,冯桂娜.中药灌肠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6,39(04):591-593. [5]高妍,卢东方.中药灌肠与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比较[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3,12(2):10007-5615.

治疗慢性盆腔炎

治疗慢性盆腔炎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研究患者的 病因、临床表现。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临 床上常以松解粘连、缓解疼痛为主要治疗目的,抗菌药物常无明显疗效,甚至有 许多不良反应,只有在亚急性或急性发作时才用抗菌药物治疗,平时采用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中药调整机体内分泌平衡以及物理透热疗法等治疗措施。 【关键词】治疗慢性盆腔炎 1.病因 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但大多数慢性盆腔炎患者无急性发作史,发病 的原因、诱因和具体时间并不清楚,所以考虑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2.病理 盆腔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由于慢性炎症的浸润导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局部增厚、粘连,甚 至组织挛缩,压迫神经纤维可引起疼痛。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宫骶韧带、主韧带增厚、失去 弹性,可使子宫粘连、固定。如输卵管同时受累,可引起不孕,如卵巢同时受累,可影响排卵,出现月经失调,甚至闭经。 3.临床表现 (1)慢性、钝性下腹部或腰骶部酸痛,以经期、性交后、劳累后加重。病程较长、久治不愈者 可出现神经衰弱、精神不振、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全身表现。 (2)盆腔淤血、神经内分泌失调,患者可有月经过多、月经失调、贫血、不孕等。 (3)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粘连固定,子宫两旁呈扇形增厚或条索状增厚,有轻度压痛。 如合并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不活动。三合诊可发现宫骶韧带、主韧带增粗变厚变硬,有触痛。 4.诊断与鉴别诊断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多依靠病史和妇科检查做出初步诊断,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如患者病 史不典型,仅凭妇科检查难以做出明确诊断,轻率做出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易给患者造成心 理负担。慢性盆腔炎易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静脉曲张相混淆,如仅凭病史与妇科检查仍 不能确定诊断可选用以下几种诊断与辅助诊断方法。 (1)B型超声波: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卵巢略大、周围有水肿征象等有助于慢性盆腔炎的 诊断。 (2)腹腔镜: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慢性盆腔炎在镜下可见盆腔内的炎性病变及粘连;而盆腔静脉淤血症在镜下可见明显的静脉曲张和淤血,无明显炎性病变与粘连;子宫内膜异 位症则在镜下可见红、黄、褐、蓝不同时期的病灶。 (3)宫颈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测定:由于盆腔受炎症刺激,局部黏膜的浆细胞产生SigA, 这是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一种免疫反应,随炎症轻重,SigA的含量降低或升高,据汪月华 报道,慢性盆腔炎患者宫颈分泌物中SigA含量是正常妇女的10倍,治愈以后降至正常,由 引看来,宫颈分泌物中的SigA不但可用来诊断慢性盆腔炎,也可用于治疗的监测指标以及治 疗效果的评价。 5.治疗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以松解粘连、缓解疼痛为主要 治疗目的,抗菌药物常无明显疗效,甚至有许多不良反应,只有在亚急性或急性发作时才用 抗菌药物治疗,平时采用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中药调整机体内分泌平衡以及物理透热疗法 等治疗措施。 (1)中药治疗:王大增认为本病属余邪未净、淤积胞中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带脉失司,淤积成症。舌质暗或有瘀点,苔薄腻,脉细或数。总之本病以淤积为主,病 在下焦且病久体虚。治法以湿经散寒、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益气扶正为宜。他推荐用王清 任的少腹逐瘀汤或张仲景的下瘀血汤,并可结合辨证加减应用。 少腹逐瘀汤:当归9g,川芎9g,赤勺9g,生蒲黄(包)9g,五灵芝(炒)9g,元胡素9g,没药 6~9g,肉桂3g,干姜3g,小茴香3~6g,该方专治下焦虚寒,少腹瘀血停滞。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盆腔炎是很容易复发的,因此,对于盆腔炎的治疗,一定要进行一段长时间的治疗,确保一次到位,这样对于患者自己所承受的痛苦也会少很多,或许大家对于西医疗法会更了解一些,但是其实中医也是可以治疗的,那么中医疗法是怎样进行的呢? 盆腔炎的中医分类 (1)湿热淤结:一侧或两侧小腹疼痛拒按,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月经量多,低热起伏,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 方药:金银花、连翘、赤芍、丹皮、红藤、败酱草各15克,三棱、莪术、川牛膝各10克。 (2)寒湿淤结:小腹及腰骶冷痛,得温则减,经行或劳累后加重,带下清稀量多,无臭味,月经后期,有血块,畏寒肢冷,舌质淡或有淤点、苔白腻,脉沉迟。方药:桂枝、茯苓、丹皮、意苡仁、丹参各15克,三棱、莪术、桃仁各10克,吴茱萸6克。 (3)气滞血淤: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或少,色白质黏,经前乳胀,胸胁胀痛,月经色暗,有血块,舌质暗红或边有淤斑淤 方药:醋柴胡、香附、枳壳、投药各10克,赤芍、丹皮、白芍、白术各15克,炙甘草6克。 盆腔炎的中医方法 1、穴位按摩: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2、中药治疗:中药[清炎妇善纺贴]可以活血化瘀,开通腠理,促进膏药药性之快速发挥、直达病所,有效治疗盆腔炎顽疾。 3、艾灸:艾灸穴位: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方法:用三眼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5-20分钟。这期间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4、耳穴按摩:选内生殖器、盆腔、肾上腺、内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分钟。每日3-5次。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19-09-06T14:35:33.2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8期作者:包维娜 [导读] 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状况,设置合适的治疗方案,治愈患者存在的妇科疾病,确保达到完全治愈的成果。哈尔滨市呼兰区红十字了医院 摘要:目的:通过妇产科临床研究活动,确定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82例患有慢性盆腔炎的研究对象,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分别放入41例病患,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法,患者主要服用抗生素药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物理联合中医治疗的方法,给患者使用内服药品,外部清洗的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在妇产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与治疗成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4例达到痊愈的标准,结果为有效的患者有19例,无效患者为8例,治疗总有效率计算为80.49%,另外有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4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小腹痛症状;观察组相对应的患者数量分别为33例、17例与2例,总有治疗效率高达95.12%,观察组患者中只1例出现轻微的小腹痛,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使用的联合治疗方案的整体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当前妇产科医疗系统中,有很多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的安全化水平更高,适合慢性盆腔炎患者。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女性患有的慢性炎症,患病部位主要为盆腔腹膜、内部生殖器与周边结缔组织,患者如果早期出现的急性盆腔炎未被有效治愈,容易发展为慢性盆腔炎,病情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本身也存在体质过差的情况,患者容易出现白带数量增多、月经紊乱、不孕与腰腹疼痛等症状。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状况,设置合适的治疗方案,治愈患者存在的妇科疾病,确保达到完全治愈的成果。现根据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使用联合治疗方法治疗该类患者的情况,治疗研究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本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8~41岁,平均年龄(32.37±2.88)岁;病程4.3~7.1个月,平均病程(3.99±1.63)个月;患病程度:轻度患者21例,中度患者13例,重度患者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3.19±2.94)岁;病程3.7~7.5个月,平均病程(4.32±1.31)个月;患病程度:轻度患者23例,中度患者15例,重度患者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患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盆腔炎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月经紊乱、腰腹疼痛等。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的慢性盆腔炎患病情况,使用西药抗生素实现治疗目的,具体药品为克林霉素,在250ml的氯化钠溶液(0.9%)中添加1.2g的克林霉素药品,给患者运用静脉滴注的方法,每天滴注2次;同时患者需滴注甲硝唑药品,用量为0.8g,同样选用静脉滴注的手段,一天滴注1次,1个治疗疗程设置为1周,共需治疗4周。 观察组患者运用联合治疗方案,主要联合物理治疗方法与中医治疗手段,患者需内服的中药包括桑寄生、赤芍、川断与当归以及川楝子,均为12g;另外还有30g的丹参、银花与败酱草,厚朴、枳壳、蒲公英与元胡加入10g,最后添加6g香附。利用清水煎服所有的药材,每天服用1剂药,可将1剂药分早晚2次服用,通过清水进行送服,最佳服药时间为晚餐后的90min与早餐结束后的30min。外注药品为红藤汤,选用盆腔内部灌注的治疗方法,借由直肠达到给药目的。该药汤主要由败酱草、鸭拓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与红藤构成,医疗人员可参考患者病情分析结果,加入患者所需的其他药材,实现治疗目标。 有患者出现包块的状况,可添加莪术、桃仁与三棱;患者腹痛症状严重,加入香附与延胡索药材;患者存有腹冷痛的状况,需使用附子药材。煎煮各种药材后获取浓汤,总量为100ml,患者便后进行保留盆腔灌注活动,每天需进行1次。物理治疗法的使用情况如下:在患者的下腹部与腰骶部运用红外线烤灯进行照射,实现温热处理的目的,照射时间为30min,每天需照射2次,总疗程同样为4周。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22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痊愈14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中,1例患者出现小腹痛,无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中,4例患者出现小腹痛,8例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1,P<0.05)。 3讨论 诊断慢性盆腔炎疾病时,要注意对比患者出现的症状与病史,落实妇科相关检查工作,考虑到患者存在一定的自觉症状会起到干扰,缺少阳性体征以及盆腔炎病史信息的提示,医疗人员应更加谨慎地应对盆腔炎患者的症状。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施用常规治疗方法时,要鼓励患者积极锻炼身体、保障日常饮食的营养性,不要过度劳累,有效提升机体的抵抗能力,控制感染问题;本次研究使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也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温热处理来促进患者患病部位的血液循环,确保新陈代谢活动可正常进行,消除炎症问题,同时配合药品,常用药品主要有链霉素与青霉素,温热疗法包括离子透入、激光、微波等技术。药物治疗方法丰富,患者长期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避免影响到患者的生育能力,可使用抗支原体或者衣原体的辅助药品,西医治疗中还会选用玻璃酸酶或者糜蛋白酶药品,使用方法为肌肉注射;部分患者使用抗炎药物无效,器官周围存有明显的粘连问题,需通过手术来完成治疗。 慢性盆腔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白带增多、腰骶部酸痛及下腹部坠胀等,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疲劳。导致患者出现盆腔炎的原因主要是创伤性细菌感染,由于病菌通过阴道进入子宫并进入盆腔导致患者出现炎症。慢性盆腔炎主要是患者在急性发病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产生,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很难根治。在临床治疗中,既可以采用中医治疗,也可以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均能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能够更好地保证治疗的安全性,通过中药服用和灌洗,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目的。中药成分取材方便,且价格较为低廉,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且中药来源广泛,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能够降低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09T16:37:25.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张泽萍 [导读]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主要有小腹疼痛、月经不规律、失眠多梦、生殖器官疼痛感强烈等症状。张泽萍(内蒙古赤峰宝山医院医保门诊 024076) 【摘要】目的: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实验组进行中医治疗方法,为病人服入复方理冲汤。对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抗生素治疗。结果:实验组经过复方理冲汤的中药治疗之后,有28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3例好转,有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经过抗生素的西医治疗之后,有1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7例好转,有1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53.13%;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展开研究。 【关键词】盆腔炎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76-02 慢性盆腔炎是我国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升高态势。该疾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细菌导致感染[1]。使女性的生殖器官和相关的组织发生炎症和感染。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实现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因其治疗效果不好且不适宜长期服用。现对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入住我院的65例病人进行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共有65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入住我院。对这65例病人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的临床研究。将全部例病人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8.65±4.32)岁,平均病程为(3.34±2.34)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在年龄、病程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进行中医治疗方法,为病人服入复方理冲汤。复方理冲汤的具体方剂为:10g党参、10g知母、10g益母草、5g白术。服药方法为每日一剂,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对药剂的药量加减。对照组治疗方法: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抗生素治疗。以两周的时间作为一个治疗疗程,两个疗程以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的研究分析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对两组针对慢性盆腔炎治疗的结果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与分析。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比针对慢性盆腔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经过复方理冲汤的中药治疗之后,有28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3例病人病情好转,有2例病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经过抗生素的西医方法治疗之后,有1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7例病人病情好转,有15例病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53.13%;慢性盆腔炎病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一。 表一 组别显著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 28 3 2 93.93% 对照组 10 7 15 53.13%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主要有小腹疼痛、月经不规律、失眠多梦、生殖器官疼痛感强烈等症状。多数情况下,由于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并不彻底,或由于病人本身的疏忽和忽视延误了治疗,导致疾病慢慢演化为慢性盆腔炎[2]。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在临床上有很多种,但是由于盆腔炎炎症内部的粘连和纤维化的特点,严重影响了组织内部的血液循环状况[3]。由于这种情况,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对中药方法医治慢性盆腔炎作出了实验研究。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到: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比针对慢性盆腔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经过复方理冲汤的中药治疗之后,有28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3例病人病情好转,有2例病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经过抗生素的西医方法治疗之后,有1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7例病人病情好转,有15例病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53.13%;慢性盆腔炎病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中医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原理是通过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来驱散病人体内的寒气[4]。复方理冲汤活血化瘀、健脾补气,对慢性盆腔炎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性高、没有不良的副反应症状,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 方红哲.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24):29-30. [2] 李虹,苗凌娜.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 53 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3):2927-2928. [3] 冯莺,骆宏,孙津津,等.团体教育干预辅助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9,43(8):740-742. [4] 乃狄芬,程玖邱宇清,等.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概况]JI.中医临床研究,2011,3(23):9.

浅析中药灌肠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浅析中药灌肠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6-03-28T11:10:49.8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作者:李文珍黄昶妍[导读] 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疾病,主要由急性盆腔炎发展而来,该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治疗该病,虽然治疗效果满意,但长期使用可导致病原菌发生耐药性,从而降低药物药效。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537400 摘要: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疾病,主要由急性盆腔炎发展而来,该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治疗该病,虽然治疗效果满意,但长期使用可导致病原菌发生耐药性,从而降低药物药效。本文就中药灌肠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灌肠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是盆腔内生殖器官及盆腔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等炎症性病变的总称。盆腔炎为常见妇科疾病,主要指女性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盆腔生殖器官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急性盆腔炎为盆腔炎前期病状,若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该病可彻底治愈,若该病反复发作,治病菌未彻底清除,则这些细菌可通过输卵管及子宫感染盆腔,最终发展成慢性盆腔炎。 一、引起盆腔炎的原因 1、产后或后感染后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因有残血浊液流出,未及时关闭,宫腔内有胎盘的剥离面,或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或产后过早有性生活,病原体乘虚侵入宫腔内,容易引起感染;自然流产、药物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物残留于宫腔内,或人工流产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以发生流产后感染。 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术前有性生活或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生殖道原有慢性炎症,经手术干扰而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同样可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3、经期卫生不良若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经期盆浴、经期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二、重要灌肠的方法 常用方药桃红汤由以下药物组成:丹参18 g,红花10 g,赤芍15 g,桃仁10 g,大黄10 g(后下),败酱草30 g,红藤20 g,丹皮10 g,生地20 g,延胡索20 g,功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寒凝气滞者加小茴香5 g,气虚者加黄芪30 g,瘀血严重者可加炮甲10 g。上方加水1000 ml浸泡30 min后,用煎药机煎成袋装,约150 ml/袋,备用。 1.灌肠方法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嘱患者先排便、排尿。然后让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嘱患者深慢呼吸,轻轻插入肛管15~20 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 cm,缓慢灌入药液(药液温度最好在38℃左右)。拔出肛管后嘱患者至少保留药液1 h以上。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患者反应和疗效,做好记录。另外可以适当辅以TDP灯理疗。7 d为1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 2.护理指导治疗前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运用抚摸、交谈等增加患者的信任和安全感,消除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让患者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增强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基础护理,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使用专人洁具,每晚冲洗外阴以保持清洁,使用棉质内裤,每日一换,晒干。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盆浴,避开经期治疗;加强饮食生活护理,进食清淡,易于消化,营养丰富食物,特别强调要吃早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温水;禁食生冷、辛辣、炙烤、肥甘厚味。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勿久卧久坐湿地,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进行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 三、讨论 慢性盆腔炎临床多见,究其病因,主要在于长期湿热内蕴所致的气血淤积,阻滞胞宫与冲任,发病基础为正气不足,核心机理在于血瘀气滞。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理疗与手术。有关研究提出,中药灌肠是通过肠道给药进行局部治疗,不仅可以松解粘连、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与炎症吸收,而且能够减轻长期用药造成的肝脏损伤,疗效确切,容易接受。慢性盆腔炎与急性盆腔炎相比区别明显,此种疾病采取全身用药即可及时控制病情,改善长期预后。本研究中,应用中药灌肠治疗的观察组治愈34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治愈21例,总有效率82.61%。而且,观察组治疗时间(14.13±1.28)d与对照组(21.47±3.95)d比较明显较短,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中药灌肠实施局部用药,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可对靶器官产生直接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临床药效。中药灌肠所用药物一般都是补气化瘀、清热利湿效果明显的药物,解热抗炎作用良好,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有利于促进炎症吸收。其中,路路通能够理气止痛,莪术、皂角解毒散结的作用明显,茯苓、蒲公英、黄柏、紫花地丁可以清热解毒,理气化湿,桂枝与乌药温经止痛的效果显著。 四、结论 慢性盆腔炎这种感染性疾病,常见于成年女性当中,由于其难治愈,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同时加重了患者经济、生理及心理等多种负担。这种疾病的治疗,首选局部用药法,采用中药灌肠加盆腔炎治疗仪结合的手段,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方式。采取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用灌肠到患者直肠,停留30分钟的给药方式,达到易吸收,见效快的效果。加上采取盆腔治疗仪的外部治疗方法,加快患者盆腔血循环速率,内外药物作用双管齐下,提高药物的有效程度。最后再配合抗生素,帮助药物进入组织后促进吸收效果,将药效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秋芳.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7):740-741. [2]夏凤艳,刘淑艳,刘春凤等.中药灌肠配合VLD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J].陕西中医,2004,25(5):417-418. [3]卢美萍.浅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J].医学信息,2013,26(3):9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