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会计的未来之路

管理会计的未来之路

管理会计的未来之路
管理会计的未来之路

管理会计的未来之路

作者:管会研究院

作为财政部首届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同时,又是财政部管理会计指导意见的直接参与者。对于这份管理会计的纲领性文件,韩向东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篇文章中,他回答了四个问题:一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界怎样突围?二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管理会计人才?三是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究竟是什么?四是管理会计大发展将依托怎样的产业支持?

11月14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使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从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这四个方面指明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路径。

作为我国管理会计的顶层设计,《指导意见》的发布无疑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奏响了新篇章。自2013年起,我有幸作为中介机构代表参与了《指导意见》的制定,也因此参与和见证了这一意见从起草、修改、征求意见到正式发布的全过程。《指导意见》的核心是明确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四大任务。我认为,要确保这些任务的顺利达成,我们需要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路径有更清晰和深入的研判。

倡导发展产学研联盟

《指导意见》提出了未来推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引体系发展的一些思路。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两句话:“整合科研院校、单位等优势资源,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以及“鼓励单位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及时总结、梳理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

我国理论界长期重财务会计和实证研究,轻管理会计和案例研究。这导致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进和介绍,缺乏对本土体系的研究。在这种现状下,要想大力建设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观念、人才、基础等方面都是软肋。

同时,由于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每个企业有不同的应用方法和路径。因此,管理会计指

引显然不能如会计准则那般对所有的工作进行固化。我们需要通过总结管理会计的共性要素,如定义、目标、基本概念、要素、基本内容、主要方法及案例说明等,来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概念和方法体系,利于管理会计应用。这就是《指导意见》所说的指引体系。而这一体系的顺利建设显然又与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实务经验的深入提炼紧密相关。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多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在缺乏理论体系支撑的情况下,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实践领域却取得了较为令人惊喜的发展,既涌现出如华润集团、神华集团、海尔集团等一批经典性成功案例,也在实务中锻造出一批对管理会计有深刻认识的专业人士。这些产业界累积的案例和经验都是推动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巨大“宝藏”,只有大力倡导和推动实现院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的多方联动,才能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挖掘出这些实践“宝藏”的更大价值,使管理会计的个性化实践变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和规范,以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引体系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

事实上,近年来一些院校和机构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如2011年对外经贸大学和海尔集团联合发起成立管理会计研究中心,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联合元年诺亚舟和多家企业共同发起和创办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等。

这些研究中心无论出处如何,共同点都是充分发挥院校、企业和机构的各自优势,深入开展案例研究和理论研究,总结方法、升华经验、拓展理论,以推动管理理论和应用的双发展。而这些,恰恰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中,无论是理论体系建设,还是指引体系建设都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基于管理会计的强实践性特点,以及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所存在的人才、基础弱势和指引体系建设的复杂性,大力倡导建立产学研联盟,以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并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和指引体系的最终建成无疑是更为直接有效和更容易落地的举措。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之本。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在《指导意见》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的现象在我国存在已久。早在2011年,中注协原秘书长丁平准就曾透露,国内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已经达到了300万。而近几年,随着企业对管理会计应用的需求日增,管理会计的人才缺口也有日益加大的趋势。这无疑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形成了全方位的桎梏。目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三大模式,院校培养、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以及企业内部培养。而无论哪种培养方式,都缺乏对知识体系的统筹性。

比如院校培养。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缺乏体系化和实践性已成通病。在高校会计专业中,管理会计课程普遍不足10%,课程少而零散;且在讲授上仍以理论化教学为主,缺乏对实践领域知识的传授和应用能力培养。

再比如在职培训。目前,尽管市场上培训机构众多,但在课程设置上较为杂乱,普遍是市场当时流行什么课程就上什么课程,课程之间缺乏逻辑关系,所提供的知识也不成体系,更没有全面考虑管理会计人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在这样的培训体系下,学员所能获得的更多是碎片化的知识,而不是长期持续性的综合能力提升。

然而,放眼国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之所以较为成熟,主要得益于成熟的职业化制度。而在这背后,则是在民间行业组织和资质认证考试推动下的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相较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对人才的要求更高。管理会计人才不仅应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需要掌握数理统计和经济数学、逻辑学、行为科学、IT等学科的技术方法,还需要熟悉业务运营、了解业务的每个环节,并具有全局视野和优秀的沟通能力。如此之多的能力要求,也意味着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依靠零散的知识传授可以实现,而需要在一个整体的系统化知识架构下进行持续学习。

当然,要彻底提高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素质,资格认证是一个必经之路。然而,基于我国目前行业组织、人才评价框架和资格认证制度悉数缺位的现状,我们首先可以考虑先统筹建立起一套管理会计知识体系。

我认为,一套涵盖经济学、群体心理学、组织学、专业英语等基础知识,全面预算管理、风险管控、管理报告、作业成本等技能知识和资本运作、税务筹划等价值创造知识这三大模块的知识体系才是能够整体、持续提升管理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的知识体系,也是未来我国资格认证体系可以考虑的架构。

建立基于商业智能技术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

新经济时代,一切都绕不开信息技术。《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指导意见》中所说的“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并不是指哪一个单独的信息系统,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信息化体系。

完整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由两个层级构成。第一个层级是面向交易记录的业务系统,包括ERP、CRM、供应链系统、会计核算系统等;第二个层级是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管理会计系统,包括预算系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平衡计分卡系统、管理报告分析系统、管理仪表盘等等。

基于这一构架,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是以第一个层级的交易性系统为基础,以数据抽取转换加载(ETL)、数据仓库等商业智能(BI)技术为支撑,满足企业管理层规划、控制、决策、评价需要的分析性系统,它也是一个涵盖多个专业模块的信息化体系。

通常来说,管理会计信息化工具的成功应用必须要采用多维的数据仓库构架,这样才能满足管理层按业务、按产品、作业环节、按客户、按部门等多维度的分析和决策需要;同时也要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才能实现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一体化共融。

然而,综观我国当前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先不说很多企业仍停留在对数据的手工处理阶段,还未开始应用信息化,即使是已经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有所应用的单位多数仍处于二维表格系统阶段,相当一部分系统不是基于商业智能技术而开发。同时,多数企业的应用还是单独管理会计模块的应用,仅有少数企业在近年间开始提出“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的概念。

因此,《指导意见》中提出“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其实质是建立基于数据仓库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这既是市场需求推动的结果,也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所在。

推进本土产品和中介服务发展

管理会计要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支持。这其中,最主要的无疑就是软件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出要“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用意正在于此。

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之所以发展滞后,一是前述提及到的应用落后问题,二是本土软件产品落后,三就是本土中介服务市场发展缓慢。

先来说软件产品。我国本土管理会计信息化产品研发起步较晚,发展很不成熟。产品大多不是基于商业智能技术架构,没有多维数据仓库技术支撑。预算的信息化系统基于二维表格技术,停留在ERP模块阶段,只能机械的按照科目编制财务预算,预算分析也不能灵活的支持决策的多维和明细下钻要求。而国外软件产品尽管研发时间长、产品较为成熟,但软件成本和实施成本较高,在大型集团和企业集团应用较多,但对于中国本土大量成长型企业而言成本难以承受。

再来看中介服务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中尽管没有将“中介服务市场”与理论体系等四大任务平行单列,但创新性地提出要建立“4+1”的管理会计体系,这里的“1”就是指的“中介服务”。足见“中介服务”的重要性。

管理会计中介服务包括咨询服务和信息化实施服务。总体而言,我国管理会计中介服务市场尚属于发展初期。主要问题是市场中专注管理会计领域的本土专业服务机构极为不足;综合性管理咨询公司数量很多,但管理会计方面的服务内容多数仅包含面向战略和人力资源的平衡计分卡咨询业务,难以满足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需要;同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多数也不具备管理会计咨询能力,很少提供管理会计咨询服务。而以“四大”为代表的国际咨询公司管理会计咨询业务尽管发展较为成熟,但价格相对较高,客户群体多为大型集团企业,同时,在咨询方法上相对理想化和标准

化,难以深刻理解中国企业的业务和管理特点。

管理会计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贯通。因此,管理会计成功应用的前提就是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者和实施者需要深刻理解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在这点上,更为了解中国企业的本土机构显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此前的讲话中,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我们要打造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前提就需要形成雄厚的本土化产业支持,打造成熟的本土软件产品阵营和本土中介服务市场。基于此点,未来,本土软件产品和中介服务市场都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本土公司和机构也应充分认识到,在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中所应当承担的更大责任。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28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29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 对比)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一)两种成本计算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1、完全成本法要求把全部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2、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变动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与业务量变动的关系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样也要分解为变动和固定两部分。 (二)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按下式计算: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2、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即按下式计算: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3、例(P32):MH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为简化计算,假定不存在在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表A产品产销量和成本表 项目金额元或数量件项目金额元或数量件本期生产量2000件直接人工4000元

本期销售量1500件变动性制造费用3000元期初存货成本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元销售单价20元/件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800元直接材料8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500元 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 解: 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单位:元 项目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直接材料8000 8000 直接人工4000 4000 变动性制造费用3000 3000 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 ―― 产品成本总额17000 15000 单位产品成本8.5 7.5 产品成本总额差额17000-15000=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成本差额8.5-7.5=1.0(元/件)=2000元/2000件=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 (三)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不同 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仅包含全部非生产成本。即: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物业管理现状和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物业管理发展的现状、趋势对重庆物业管理十年发展历程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对物业管理行业在价值、地位、作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物业管理将得到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和认同,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更加建康、规范、有序,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产业。 [关键词]物业管理发展阶段趋势展望 重庆物业管理从90年代初开始起步距今已10年。10年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住宅商品化和产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促使物业管理快速进入社会经济生话,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庆物业管理运作正趋向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 21世纪是中国经济实力急剧增长的世纪,也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完善、加速发展的世纪。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跨入全国物业管理先进行列和“五个突破”的目标,下面就重庆物业管理10年的发展历程作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一、重庆物业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规则到规范,从单一管理服务到全方位经营服务的发展阶段 (一) 1991年至 1998年,是重庆物业管理探索起步阶段 1991年重庆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重庆房地综合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宣告成立,率先打破重庆市实行40多年的福利型行政性房屋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相继在文化街小区、龙溪镇小区、南坪小区、学田湾小区,实施物业综合性专业化管理,并推行有偿服务,标志着重庆物业管理的诞生,迈出了重庆物业管理的第一步。 1992年以后,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相继来重庆开发房地产,并组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其所开发的物业,这些企业带来了国外及香港、沿海地区物业管理的经验和模式,对重庆市物业管理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和启发。特别是1994年建设部33号令《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随着大量新建住宅和商业楼宇建成并交付使用、管理,物业管理所具有的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社会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促进了重庆市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1995年重庆市建委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逐步进行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提高了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1996年深圳国贸物业管理公司来重庆,组建成立了重庆深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并受托管理中安大厦,将深圳物业管理的先进方法和理念带到了重庆。同年,起步较早、管理规范的锦绣山庄、建设路小区、桂花园小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住宅小区”、桂花园小区还同时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的称号;1997年,加州花园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至1998年2月,重庆市物业管理企业已达105家,显示出重庆物业管理迅速发展的态势。 (二)1998年至2001年是重庆物业管理快速发展阶段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3篇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3篇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通过张老师的授课,我收获良多,感受颇深。 首先张老师对管理会计内涵的讲解专业系统,通俗易懂,让我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了整体性认识;通过会计树,我明晰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对管理过程的具体问题有了定位和分析能力;通过财务指标模型化的讲解,我深刻理解了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内在构成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有了本质上的认识;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须的,以下我想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第一,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并且记笔记也要有选择性的记,该记的记,没必要的就不用记,听听即可。如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 第 二,在温习过的基础上,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可抄同学的作业,自己做过才知道是否真正搞明白了。在借鉴别人的答案时,不要只顾一昧地去抄,一定要仔细琢磨别人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完了以后自己还要独立地做几遍,易于理解和加深印象。 第

三,为了更好的学习好管理会计这门课,我觉得课后去查阅一些相关书籍,遇到好的解题思路就记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时用。 其实这门课的解题公式看似那么一大堆,其实真正的公式没几个,只要知道公式的根本,就可以引申出需要用到的好多公式。简而言之,要想学好这门课,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透了,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广泛采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普遍缩短;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资本集中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大批涌现;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乃至职工个人之间的联系普遍增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迫使企业管理方式必须变革,在这个阶段上,管理会计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不仅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逐步充实了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依据的预测决策会计和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思想的责任会计等内容;不仅管理会计的实践内容及其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以下我简要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首先,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要把管理会计这本书大致翻阅两三遍。在翻阅的过程中慢慢地去熟悉它、了解它、热爱它,要与它建立起深厚地感情。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一定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譬如,我在翻阅时就比较留心管理会计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在会计这一领域当中的地位、作用、影响

新编浅谈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优质精彩实用】

浅谈对管理会计的认识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管理会计的本质以及分析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管理会计未来研究趋势的两种大胆设想及其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 成本 一、对管理会计本质的认识 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XX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管理会计有着许多显著的特点,如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管理会计的重点在于规划未来; 管理会计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与局部; 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制度的制约; 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特殊性; 管理会计报告不具备法律责任; 管理会计更多的应用现代数学方法等等。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但管理会计究竟研究的是什么,它的根与本到底是什么?无论从管理会计的形成渊源或是现存的内容构成来看,它都是研究成本的制定和成本控制,即成本的管理。如上所述,管理会计的根是“成本”。管理会计侧重成本管理,包括成本分析、成本计划(预测)、成本决策(制定)、成本控制,

而成本会计侧重成本事后核算。所以在学习和研究管理会计时,一定要把握其根与本,坚持成本管理这一主线,使其内容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只有深刻了解管理会计的本质,才能体会到其深刻的内涵,使其真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掌握了管理会计的本质,对其内容有了系统性的了解,其主要研究的是成本的制定和成本的控制。明白了管理会计在会计领域中的特殊意义,但是仅仅掌握管理会计的本质是远远不够的。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已达二、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理想,管理会计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机构设置的缺陷 在会计组织机构中,由于管理会计的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的缺位,难以组织运行,同时它自身既定的作用,形成了相应的恶性循环。在相当多的企业中,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是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能,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在会计机构设置中并未设置真正的管理会计机构。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一)两种成本计算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1、完全成本法要求把全部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2、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变动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与业务量变动的关系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样也要分解为变动和固定两部分。 (二)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按下式计算: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2、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即按下式计算: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3、例(P32):MH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为简化计算,假定不存在在产品。 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仅包含全部非生产成本。即: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在变动成本法下: 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间费用。

即: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① 2、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中,既包括单位变动成本也包括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因而本期销售成本既与销售量有关又与生产量有关。所以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前后各期的生产量不相同时,其单位固定成本就会改变,所以本期销售成本应按照①式计算。 3、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①式可以改写成: 本期销售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期末存货量)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3、显然两种方法下,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计入销售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不同,从而造成销售成本的金额产生差异。 4、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销售成本。 1、理论上,无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都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求得,即: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2、在完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3、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在计算当期损益时全部扣除,因而期末存货中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即期末存货成本应按下式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单位变动成本×期末存货量

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新的生存环境,为提高企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管理会计的视角将从过去主要关注企业内部信息转变为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共同关注,这种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传统的成本会计转为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 企业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一个企业能够为其客户创造的价值超过其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价钱,控制成本使企业在市场具有成本领先的地位,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之一。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形成于20世纪20 年代,是通用汽车公司创立了这一方法。传统成本会计核算法假定产品的总制造成本是各分别的成本之和,仅核算工作的成本。当然,大多数产品成本的确发生在产品制造阶段, 然而大多数限制成本的决策都是在更新产品和服务的计划和设计阶段作出的。比如对于许多产品,影响顾客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是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它不仅包括购买价,还包括安装、运行、支持、维护等成本,在产品的计划和设计阶段考虑这些成本是重要的。另外,成本的 控制将不限于内部,外部信息如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对限制产品成本有重大意义。因此,不考虑有关的竞争性成本和获利性成本,不能核算不工作的成本,不能有效鉴别成本“动因导致成本的不恰当分配等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使许多企业不得不从传统的成本会计转为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假定制造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该过程起始于产品的设计,各种材料、零部件供应及抵达工厂的

货场直至完工产品交给用户以后,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记录了在产品和劳务形成全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服务成本贯穿始终,包括售后安装以及客户付款以后发生的各种服务成本。以经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法不仅核算工作时的成本,而且核算不工作的成本,如设备检修停工期成本、停工待料成本、发货时的待运成本、次品返工的成本。因此,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也称作业成本法)不仅能更好地帮助管理者进行成本控制,而且将价值分析、过程分析、质量管理和成本核算有机地结合,有助于进行过程的绩效控制。另外,由于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合对服务业和知识经济行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在信息社会中这类企业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运用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使这类企业的经营者迅速得到有关的成本信息。 2、价值链成本核算要想成功地立足于全球市场,仅仅了解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是不够的。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即使最大的企业也不过是产品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因此,企业必 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发生的所有成本。随着顾客讨价还价能力的增强,产品从过去的以成本确定价格逐渐向以价格确定成本的趋势转换,迫使企业必须使用价值链成本核算法。过去许多公司利用企业兼并形成纵向一体化来管理产品价值链上的成本以取得竞争优势。而今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将成为现实,整个产品价值链上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这种协作型竞争更可能节约成

物业管理未来展望

物业管理未来展望 今年是物业管理行业在中国内地走过的第33个年头,目前已有7万多家企业、600多万从业人员,涌现出龙湖、金科、万科、保利等一批全国性物业企业。然而,谢家瑾坦言,虽物业管理在我国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发挥了对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和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但客观来讲,该行业总体还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 “刚性成本急剧上升、价格调整机制缺失,使物业收费与成本出现严重倒挂,相当数量的企业陷入生存困境。”谢家瑾称,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经济环境下,一些企业对成本上涨束手无策,引发了服务标准降低和弃管小区等社会问题。同时,传统的密集型劳动和简单服务限制了行业发展,使物业服务企业的经济运营和盈利空间十分狭窄。 对此,谢家瑾提出,要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开创全新物业商业模式。“企业要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值服务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从粗放型传统服务业向集约型现代服务业的转变,这是物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物业服务的质量,已经成为消费者在购房时的重要依据。谢家瑾举例说,龙湖的房子为什么越做越好,因为在项目开发前期,龙湖物业有近300人的团队介入地产服务,并在销售和入住阶段,为业主提供服务,“这样既受到开发商的欢迎,还通过有偿服务赚取了可观收益。” 对于物业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谢家瑾表示,中国物业管理将在未来五年基本形成行业转型升级的运作和盈利模式,初步实现转型升

级的基本目标还需十年。谢家瑾称,现在物业管理将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要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 另外,还有业主(投资者)的需求。随着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的要 求日益升级,维权意识不断强化,物业管理相关专业服务的专业公司直接或间接介入物业管理服务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这种环境下,物业服务公司逐步摒弃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作业模式,开始采用专业分包的操作方式。 实际上,各类外资物业服务公司均将清洁、绿化、秩序维护以及 电梯、冷冻机组、消防系统、楼控系统等关键设备或专业性较强的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外包给专业公司。香港早已采取了这种模式并获得成功。随着国外物业服务公司将专业化分包的形式引入国内物业市场,国内的许多大型物业服务公司如陆家嘴、均豪、达文等,也都将原行雇佣的保洁、秩序维护、工程维修等分离出去。 物业管理专业化,最根本的目标其实在于降低管理成本并使物业 保值增值,这也正是对物业进行资产管理的价值所在。目前的一些物业服务公司已经对物业进行资产管理做了初步探索,但客观讲,在意识方面、操作手法方面以及现有物业服务公司的实际水平方面都存在不足,仍处于雏形阶段。谢家瑾会长就曾指出:“尽管不少物业服务企业都在搞多种经营进行创收,但大多停留在小打小闹,没有深入到资产管理的核心中,也不能获得可观的利润。”资产管理的概念和主要手段

关于学习管理会计心得体会范文共四篇

关于学习管理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广泛采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普遍缩短;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资本集中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大批涌现;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乃至职工个人之间的联系普遍增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迫使企业管理方式必须变革,在这个阶段上,管理会计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不仅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逐步充实了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依据的预测决策会计和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思想的责任会计等内容;不仅管理会计的实践内容及其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以下我简要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首先,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要把管理会计这本书大致翻阅两三遍。在翻阅的过程中慢慢地去熟悉它、了解它、热爱它,要与它建立起深厚地感情。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一定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譬如,我在翻阅时就比较留心管理会计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在会计这一领域当中的地位、作用、影响等等。因为我个人认为在首次接触这门学科时,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先了解其形成的一些背景资料。每一个人在首次接触一门新课程时,最难过的也就是这一关了。虽然在学习这些背景资料时会很枯燥、很乏味,但

是它对我们以后学好这门课是相当重要的。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看去体会,很快你就会融入到书本当中了。 第二,一定要认真预习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在预习前还要制定好相关的预习计划。如,一次要预习多少章节,大约要花多长时间等。在预习过程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最好用笔划下来或做一个自己看得懂的记号。预习一般至少要把相关内容仔仔细细看上三遍以上,要逐字逐句去理解它,特别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一定要看透、吃透,它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奠基石。 第三,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学习啥,这都是重中之重。认真听老师讲课四十五分钟,甚过你自己看书两小时。笔记该记的就记,没必要的就不用记,听听即可。如,书上有的就可以不用记在书上划下来就可,一定要灵活运用,不是说把老师所讲的内容都记下来才能学好这门课。如遇听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争取当堂的内容当堂消化。 第四,要把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认认真真地温习一到二遍,把不懂的地方搞懂,实在搞不清楚就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在温习过的基础上,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可直接抄书后答案或抄同学的作业。做时最好不要一边做一边翻书,那样效果非常的不好。如果实在做不出来时,再翻看书后答案或参照一下同学的解题思路也为时不晚。当然在借鉴别人的答案时,不要只顾一味地抄在作业本上,一定要先仔仔细细琢磨别人的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实在想不通再问问同学或老师。完了以后自己还要独立地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资料讲解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应用已非常广泛,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力推崇。据美国劳动部2006年调查显示:90%以上美国的财务人士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比如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以及首席财务官(CFO) 等。而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 随着目前对高质量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强调,管理会计师的作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重要。据统计,中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300万,财务会计从业者面临着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巨大挑战。 近二十年来,企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势在必行。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包括:成本中心会计、利润中心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标准成本管理、成本计划、实时成本、作业成本、成本估算、项目成本会计、获利分析。

成本中心会计:支持灵活的间接费用分摊方式,支持间接费用在部门之间,部门向产品、项目的分摊,支持灵活的费用统计和各类成本动因数据的统计,支持图形化的费用跟踪等统计报表分析。 利润中心会计: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视角处理经济活动,支持按产品、按区域、按事业部建立利润中心,按照利润中心进行成本要素、费用要素和收入要素的定义,实现费用、收入的分摊以及内部结算处理,形成利润中心分析报告。 产品成本核算:支持多种成本核算方式,如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用于计算某个成本期间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和其他成本。 标准成本管理:根据战略目标,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来制订同未来竞争战略相匹配各产品价值链上的目标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成本计划不断挖掘产品成本的潜力,帮助企业打造持续的竞争优势。 成本计划:支持产品成本计划、项目成本计划和全面预算接口,可以实现成本计划和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 实时成本:实现在生产过程中每一加工产品的各项成本的实时计算和分析。 作业成本:按照各业务对资源的占有情况,将产生的资源费用分配到各作业中,在业务处理中产生的费用,按照各费用对象对作业的利用情况,能确保成本被尽可能精确地记录以及被分摊到费用对象上。 成本估算:提供了一个成本估算的平台,可以方便企业在新产品概念设计阶段进行产品成本的估算。包括按照装配工艺分解结构进行成本估算以及按照估算模型进行成本估算。

浅谈我国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作为一门管理学和会计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管理会计随着企业内部经营的成熟和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管理会计的发展是经济攀升和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对企业在推动战略决策、增强竞争优势、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改善绩效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最后展望一下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管理会计;发展现状;趋势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会计学基础理论的逐步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哈佛大学的知名经济学家约翰逊教授率先提出管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他将管理学和会计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出了管理会计理论的真正作用,这是对会计管理进行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缺乏,有待加强 受传统企业会计的影响,我国企业管理层缺乏管理意

识,对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深,传承沿袭老方法,又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吸纳不足。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会计只是报账算账而已,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管理行为,与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制定有很大关系,因此造成了财务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意识普遍不高。然而并非如此,管理会计可以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对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说明,以使管理者可以更好的考核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管理假设和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严重脱节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是传统会计体系的两大分支,但是就目前而看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在会计工作中重财务工作,轻管理会计。无论是在机构的设置还是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很多企业都把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只是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理论的最终目的,管理会计也不例外。在现实中,管理会计过多的照搬国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成果,并未考虑中国国情,导致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严重,并未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的管理会计方法、技术操作性低,缺乏创新性,也没有针对相关的管理会计应用实践做出相应的总结。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除了要具有会计知识

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思路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8(7), 1342-1351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e2118281.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e2118281.html,/10.12677/ass.2019.87183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operty Management Model in China Qi Xu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Jul. 10th, 2019; accepted: Jul. 23rd, 2019; published: Jul. 30th, 2019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roperty industry has major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intervention in the early stage,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various interest groups having not formed a community of interests, channels for property service complaints and rights protection being not smooth, and property capitalization operations being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ies have chosen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and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the times have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perty companies. The new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standardized the industry stand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industry. The supply-side reform has further clarifi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enterprises gradually get rid of the dependence on the developers,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mplements separate operations, and the property companies themselves choose the mode of innovation i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separation. In addition, the increase in consumer demand has led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roperty management consumption. Regardless of how the future property companies develop, the basic services and diversified operations are still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mpan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online and the offline to expand the market player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enterprises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which has gradually changed the industry's human resources pattern, and the futur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has become the main theme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words Property Management, Property Consumption, Separate Operations, Separation of Management, Supply-Side Reform 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思路 徐齐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一: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张老师的授课,我收获良多,感受颇深。 首先张老师对管理会计内涵的讲解专业系统,通俗易懂,让我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了整体性认识;通过会计树,我明晰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对管理过程的具体问题有了定位和分析能力;通过财务指标模型化的讲解,我深刻理解了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内在构成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有了本质上的认识;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须的,以下我想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第一,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并且记笔记也要有选择性的记,该记的记,没必要的就不用记,听听即可。如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 第二,在温习过的基础上,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可抄同学的作业,自己做过才知道是否真正搞明白了。在借鉴别人的答案时,不要只顾一昧地去抄,一定要仔细琢磨别人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完了以后自己还要独立地做几遍,易于理解和加深印象。 第三,为了更好的学习好管理会计这门课,我觉得课后去查阅一些相关书籍,遇到好的解题思路就记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时用。 其实这门课的解题公式看似那么一大堆,其实真正的公式没几个,只要知道公式的根本,就可以引申出需要用到的好多公式。简而言之,要想学好这门课,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透了,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心得二:《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体会经过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管理会计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对于这么课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课程开设的看法和建议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跳出传统会计思维框架的定位,将自己看成是一位“cfo”,一位管理者,站在战略性的高度考虑问题,而具备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管理会计这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经济和社会在发展,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么课程便尤为重要,应针对经管类特别是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高级管理会计的课程,从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对专业的理性认识二、关于课程内容的看法和建议管理会计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涵盖了会计学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介绍了目前较为前沿与经典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如:适时制、作业成本法等,是传统管理会计的深化和发展。在我看来,管理会计更加侧重于管理,会计学则是实现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不足的地方在由于学时和时间的限制,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不够,课堂上所能学习到的管理会计的知识有限,虽然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后学习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在内容上的指引更多,学生自学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 三、关于课程讲授的看法《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授课方式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案例式教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增强了对高级管理会计的感性认识。其次,老师在正式讲授高级管理会计的知识之前,会介绍自己在世界各国游历的经历,并且配以大量风景优美的照片,这便是寓教于乐的最好体现,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彰显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 四、关于考核方式的看法和建议在考核方式上,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优点

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精修订

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对管理会计的认识 什么是管理会计?从我的理解来说,管理会计是通过预测、决策会计,形成有序管理的会计活动。管理与会计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在进行管理会计时,一般会以预测为前提,再做出决策。以经营预测与经营决策为例,在作出决策之前,必须做好万全的经营预测工作。何为经营呢简单的说,经营是以一定资金需要量来作出销售,以销售额减去成本获得利润的一项持续性活动。为何要进行经营预测呢举例来说,假如我们需要作战,那么行动前我们就必须充分了解自身队伍的长短之处,并把擅长不同领域的各个人才安排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处置上,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大大提高了队伍的效率与战斗力。 正是如此,管理会计则从经营活动的销售、成本、利润、资金需要量这几个基础环节入手,对各个环节考量测量后提出适宜的方案。有了准确的定位,在经营时就可以作出适合自己的决策,高了经营的效率,也使经营过程中的各个活动更加科学、有序。以有序的小部件组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整体,这是经营预测想要的,也是管理会计工作想要的。 当然,经营预测也并非上述概括的如此简单。在销售环节中,为了适销、合格、能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产品,还需以产品的性质与数量为研究对象进行预测工作。在成本环节,成本预测对于成本管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利润环节,还需对直接数据与影响销售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计算。在资金需要量环节,也需要将资金分为固定与变动资金两大类,为平时的资金流动与紧急事件作准备。每一个环节大类都细致的分成了若干个小的部门,而在这些小的部门下,也例举了多种情形与应对措施。整个体系各自独立却有息息相关,每个部门有条不紊,科学有序。这是科学的管理会计的效果。 前面所说的经营预测作好了基础,经营决策的实施就比较顺利了。经营决策根据经营预测的各个数据与方案,再结合市场的走向,能更准确的定位自身产品的功能、特点、适应人群等,并作亏损的准备。 上述的例子中运用了许多文字性的话语,但我觉得管理会计更喜欢的是用数据说话。数据,能真正准确的说明情况的多样化,也为下一步的措施作出了

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论文 _11062

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论文 一、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与管理学直接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和技术,对财务会计和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确认、计量、整理、对比和分析,为组织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对其整个组织及各个责任单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为管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出最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会计自20世纪20~30年代萌芽、40~50年代创立到现在,已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在这过程中,它通过不断吸收现代管理科学新方法,使自己的理论和方法逐渐成熟和日臻完善,在实践中为强化和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预测分析、决策分析、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其效果尤为显著,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厂长、经理们深受其益。 然而,应该看到,最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管理会计作用的对象及其外部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技术方法却几乎一仍其旧,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和显著的创新。实践表明,建立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现行管理会计的一些观念、理论和方法,由于未能与电脑一体的弹性制造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及时适量生产等同步发展,已经显得不那么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了,正如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和大平派路德大学的托马斯·约翰逊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当今企业财务报告系统的程序和期间所产生的管理会计信息,对于经理人员的计划和控制来说,不仅为时过晚,而且过分笼统,严重的还歪曲事实。 在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管理会计向来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素来都是偏重于方法研究,而不重视理论结构的研究,例如,对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原则、方法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联系,迄今少有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使得管理会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的贫乏,导致管理会计实务长期缺乏理论指导,从而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尽管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及行为科学等一些研究成果已被陆续引入到管理会计之中,从而扩大了管理会计的适用范围,但是,管理会计对于源自这些不同学科的科学成果,尚未能全面而充分的消化,人们还只是依据这些成果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作了程度有限的修正,有些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还缺乏应用价值。 2、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等所建立和使用的模型就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它必须假设:单价是一常数;单价和销售量相互独立;总成本线是一直线。然而,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很大,现实经济活动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显得越来越滞后,从而难于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进行实施和推广。 3、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所赖以立足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陈旧过时,例如,关于存货问题,它允许存货存在,并主张通过计算最优经济批量来实现对存货的最优控制,但这种观念却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严格按照经济批量来采购,就能降低成本,于是乎,在实践中他们为了获取数量折扣而往往大量采购,由此造成原材料大量积压和资金大量被占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依照目前的适时制生产(Just-In-Time

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生存发展的现及未来前景

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生存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前景 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生存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前景提要:物业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较低,大部分一线员工不需要较高的文化知识,这些行业特征在现阶段正好符合我国大量劳动力就业矛盾的特点 更多资料 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生存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前景 物业管理作为国际通用的不动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在80年代初期伴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市场进程传入我国。2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物业管理的发展由初级阶段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新型服务行业。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对加速市场经济的进程,实现住宅商品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物业管理经过3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其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日益显着,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朝阳产业。 一、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住房

消费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居民消费的热点,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推动力。人们对良好的居住环境的需求,刺激了商品住房的供应,住宅产业的迅速发展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房地产业相关的产业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 (二)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和城市管理的水平 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居住质量的改善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是城市最基本的原素,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管理对城市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房屋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城市房屋的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房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整体面貌和管理水平。我国20年的物业管理实践证明,由于物业管理的迅速发展,使城市原有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缩短了和发达国家城市管理的距离。 (三)减轻了社会就业的压力,缓解了就业供需的紧张矛盾 物业管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就业容量相对较大。据建设部2002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国物业管理企业已经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30万人,相当于我国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23%。物业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力的缓解了城市企事业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部分复员转业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