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2第二节土壤 学案(人教版)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2第二节土壤 学案(人教版)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2第二节土壤 学案(人教版)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2第二节土壤 学案(人教版)

第二节土壤

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学习目标:1.了解土壤的概念和物质组成。2.了解观察土壤的内容。3.了解土壤形成的条件。4.理解土壤与其它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观察土壤

1.土壤的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2.观察内容

野外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命名如黑土、红壤等;

(2)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来判断。不同土壤通气、通水等条件不同,因此耕作条件不同。

(3)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由下向上分母岩层、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有机层等。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貌和时间等。

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

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及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土壤与人类活动

土壤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资源,土壤功能的可

持续性与农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如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常用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1.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2.为什么冷湿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答案]寒冷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累;温暖湿润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

探究点一土壤及其形成

[材料]悯农(节选)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问题]诗句中的“土”指的是土地还是土壤,二者有何区别?

[提示]土壤。区别:①土壤与土地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土壤只是构成土地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土地则是指陆地表层部分,除土壤外还包括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成土母质)。②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也是区别于岩石及成土母质的根本所在。

1.土壤的肥力特性与土壤的物质组成

(1)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2)土壤的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①矿物质:土壤的物质基础,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②有机质:多集中在表层,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③水分和空气:两者的比例常常随外界变化而此消彼长,共同影响土壤的热量和植物的生长。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2)气候与土壤

(3)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①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下图:

②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下图:

(4)地形与土壤

【例1】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物土层在1~10厘米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

A.春夏季多,秋冬季少

B.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C.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有大量凋落物进入土壤

B.高温多雨,微生物繁殖快

C.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土壤温度和湿度高

[审题指导](1)仔细读图,可以判读出土壤微生物量随时间以及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

(2)结合材料,确定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因素,再结合该地区气候特征进行分析。

[解析](1)读图可知,土壤微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夏秋季多,冬春季少。(2)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秋季树木落叶,枯枝落叶最多,生物的分解量最大,因此微生物量最大,所以A正确。

[答案](1)C(2)A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森林中植被茂盛,但一般而言森林土却不如草原土肥沃。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

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盛,但是其地带性土壤砖红壤肥力却很低。这是因为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微生物活动旺盛,植物提供的枯枝落叶很快就被微生物分解,导致土壤

中存留的有机质很少。

探究点二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材料]竹枝词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问题]请从自然地理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诗词中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提示]“长刀短笠去烧畲”意思是“前去放火烧荒,准备耕种”,这种生产方式会破坏植被,产生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人类活动与土壤

(1)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如下图:

水稻土是人工培育土;南方低山丘陵的红壤,东北的黑土,华北的黄土,四川的紫色土是自然土壤。

【例2】水稻土是水田中肥沃的土壤。下图是某山区梯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

C.生物D.人类活动

(2)随着海拔升高,梯田中水稻土()

A.厚度增加B.养分减少

C.物质迁移加快D.化学过程强度变弱

[审题指导]准确读图和理解水稻土的特性是解题关键。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地形崎岖,坡度较大,靠自然力量很难形成水稻土,人类修造梯田是关键,所以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选择D。第(2)题,随着海拔升高,侵蚀作用越强,梯田中水稻土厚度越薄,A错;土壤中养分主要来自水稻秸秆和人工施肥,海拔高度影响小,B错;修造梯田,地面都是相对平坦,迁移速度差不多,C错;海拔高,气温低,化学过程强度变弱,D对。

[答案](1)D(2)D

人类通过施肥可以为土壤补充其短缺的一些养分元素,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但是不合理地使用化肥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如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局部地区土壤板结、质量退化,有机质含量不足,保水、保肥、透气性能下降;超量使用的肥料还会随着雨水进入江河,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1.土壤矿物质的来源、组成和性质决定于()

A.低等生物B.高等生物

C.成土母质D.气候条件

[解析]矿物质是指成土母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和植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具有大量的孔隙,具备透水性、透气性和一定的保水性。在土壤形成中,母质是直接参与物质的迁移与转化的因素。一般来说,母质的颗粒不同,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也不同。土壤矿物质成分与母质的关系极为密切。尽管生物对母质进行改造,并且在土壤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它却不能决定土壤固体颗粒的含量。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高等植物的选择吸收,把岩石风化释放出的养分集中累积在土壤中;微生物为土壤创造了氮素;植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气候条件可以影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对土壤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 C

2.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①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和程度②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③土壤性状的疏松程度④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不能完全以抵抗自然灾害的程度衡量土壤肥力的高低,有的作物在肥力很高的土壤环境下生长反而不能抗倒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也不能以土壤疏松程度来衡量土壤肥力的高低,沙性土壤很疏松,但其肥力并不是很高。

[答案] D

3.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A.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土母质

B.一些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开始着生

C.草木、木本植物的着生

D.人类活动的参与

[解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由坚硬的块状岩体变成了岩石碎块,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所组成的碎屑物,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形成土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起着提供物质基础的作用。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把原来含在矿物中的不溶性营养物(如钾、钙、镁、磷及其他微量元素)释放出来,由于这些营养物质易被雨水淋失,而进入到地质循环过程中去,只有当母质中出现了微生物和植物,土壤的形成过程才算是真正开始。

[答案] B

4.在人类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有()

①黑垆土②黑钙土③水稻土④紫色土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黑钙土是温带草原形成的典型土壤,紫色土是在红色的砂岩、页岩基础上形成的,它们都是自然形成的肥沃土壤。

[答案] C

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中未表示完整的各部分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上标注出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作用。(a.有机质积累b.矿物养分富集)

[解析]此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图示表示的四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明确生物循环过程及其土壤的作用。

[答案](1)、(2)见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