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神话概述

中国神话概述

中国神话概述

神话的创作与远古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与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往往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特有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认识形式。它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活动。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说来,是远古的神话传说,称之为狭义神话。广义神话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即一、远古的神话传说;二、带有神话性的民间传说;三、神话了的历史人物;

四、怪异传说;五、关于节日、法术、地方风俗等的神话传说。

中国神话的分类:

按地域分:西方昆仑神话、东方蓬莱神话、南方楚神话及中原神话等。

按内容分:有关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

有关于日月星辰、自然万物的;

有关于洪水和部族战争的;

女娲是北方神话的开辟神,女娲是抟土造人的始祖,炼石补天,挽救了一个即将毁灭的世界,成为人类的再造神。北系洪水神话中共工怒触不周山是洪水泛滥的根源。

盘古则为南方神话的开辟神。盘古则以他巨人的身躯化生天地万物。南系洪水神话中雷公为洪水的制造者。

中国神话的历史

广义的中国神话,除了远古的神话传说之外,还有历代文人创作的有关神、鬼、怪的故事,也称志怪小说包括在内,数量很多。

远古神话的记载:先秦古籍中,如《山海经》、《左传》、《国语》、《楚辞》以及《吕氏春秋》等,中国著名的古典神话已得到记载。

其中以《山海经》保存的神话最为丰富。记载了女娲、伏羲、夸父、精卫、后羿、鲧、禹、黄帝、蚩尤等的传说,呈现出多彩多姿的神话人物形象。

汉代及三国的记载:《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三五历纪》以及魏晋六朝的《述异记》等书中也都有许多古典神话的记录。

志怪小说开始于魏晋。在这两代,受方士思想和道佛的影响,一部分文人编写鬼神故事,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干宝的《搜神记》。

唐朝有很多文人从事传奇的写作,在这些唐代传奇中,有不少精彩的神仙鬼怪故事。

宋朝编辑了一本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它收录了上自先秦,下到北宋初年的作品共约七千则,分编五百卷,总字数近三百万,共采录书籍三百四十余种。七千则故事中有相当数量的关于神仙鬼怪的作品。

清初,又出现了一部志怪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此之后,又有纪昀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其中有一些涉及神、狐、鬼、怪的故事。李汝珍的《镜花缘》描述了海外诸国的奇幻风光。

中国神话的特点

人神合一: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的历史,只能根据传说来记载,而传说和神话是交结在一起的。如尧、舜、禹这些人,既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也是神话中的重要角色。

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如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仿蜘蛛网而造打鱼捕兽的网、神农尝百草,后稷教民稼穑,夏禹治水,等等。魏晋以后的志怪小说中也有一部分以能工巧匠为主角,对他们的智慧大加称赞。

赞美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

鲧和禹治水是个很典型的例子。鲧在洪水滔天时窃了天帝的“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被杀于羽郊,三年不腐烂,可是鲧的肚子里生出禹来,继承他的治水大业。禹疏导河川,平夷山岳,以更坚决的意志,在黄龙、玄龟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另外还有“愚公移山”的故事也赞美了人类坚韧不拔的英雄精神。

赞美反抗压迫的精神:

如《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赞美。《西游记》是一部著名的神话长篇小说,书中最光辉的形象是孙悟空,他机智勇敢,敢于反抗天神和妖魔,讴歌了反抗压迫的精神。

赞美爱情:

如“牛郎织女”。以后的神话故事中,人神、人狐、或人鬼真诚相爱的情节很多。这些故事反映了在封建礼教压迫下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惩恶扬善:

在魏晋以后的志怪小说中这是个重要的主题,如董永就是一个勤劳、诚恳、又孝顺父亲的好人,所以天帝就派仙女来帮助他。而那些做坏事的人、神、鬼、怪,都没有好结果。

零碎杂乱:

我国古代留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没有希腊、印度神话那样完整,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片断;在黄河流域和儒家的著作里,我们很少见到神话的怪异踪影;而保存神话最多的则在长江流域,特别是在长江流域的古文献著作《山海经》、《楚辞》中保存了最为丰富多采的神话资料。中国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部分被历史化,一部分被仙化,其余的多散失,其原因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归纳为三点,大致如下:

1.地域原因。中华民族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以农耕为主,生活勤苦,所以重实际,轻幻想,不能把往古的传说集合起来加以熔铸。而希腊半岛三面环洋,浩瀚大洋在古人的眼中总能引起无限遐想。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善谈、多方术之士,大概亦缘于濒临大洋。

2.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实用的教训,使上古荒唐的神怪故事,不为后世正统文人所传承。今天所见到的神话故事多零散保存在一些典籍中,如《山海经》、《淮南子》、《世本》等以及先秦诸子文中。

3.神鬼不分,使得原始的信仰保存经常更替,以致散失。如伏羲和女娲,有学者认为两人是兄妹,有学者则认为伏羲就是女娲。

少数民族的神话:

少数民族的神话以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最为突出,其它各族也有许多精彩的神话,如纳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妹六甲》、彝族神话《人类和石头的战争》、《开天辟地》等。日月神话中,苗族的金银铸日月神话以及壮族的《侯野射太阳》、瑶族的《射太阳》、布依族的《王姜射日》、彝族的《吉智高卢射日月》、布朗族的《顾米亚射日月》等,都各有特色。

中国神话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现代中国学者对古代神话做过不少的整理与研究,如茅盾的《中国神话研究ABC》、闻一多的《伏羲考》等。

--------------------------------------------------------------------------------

-- 作者:SKY黑天

-- 发布时间:2004-6-14 1:55:52

--

神话典籍简介

《山海经》

简介:《山海经》战国至汉初成书。在不到三万一千字的篇幅里,记载了约四十个方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四百多神怪鬼兽,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话。后人研究校释《山海经》者很多,著名的有晋人郭璞,清人毕沅、郝懿行,近人袁珂等。

内容:

南山经卷一、西山经卷二、北山经卷三、东山经卷四、中山经卷五、海外南经卷六、海外西经卷七、海外北经卷八、海外东经卷九、海内南经卷十、海内西经卷十一、海内北经卷十二、海内东经卷十三、大荒东经卷十四、大荒南经卷十五、大荒西经卷十六、大荒北经卷十七、海内经卷十八

对文学的影响:

神话乃文学之母。神话与文学的关系,就像《山海经》神话中所见的盘古与日月江海的关系。神话说盘古死后,头化为四岳,眼睛化为日月,脂膏化为江海,毛发化为草木。盘古虽死,而日月江海、人间万物……都有盘古的影子。神话转换为其它文学形式以后,虽然往往消失了它本身的神话意义,神话却在做为文学中艺术性的冲击力量而活跃起来。(语见王着《神话与小说》)例如:先秦文学的南北两大代表:《诗经》与《楚辞》,都有古神话的痕迹,尤其是《楚辞》,保存极大量的古神话。《老子》、《庄子》、《准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吸取古代神话而加以哲理化。《左传》、《史记》、《尚书》,则是吸取神话而加以历史化。《山海经》是古代口传文学的成文纪录,保留中国古神话最多的一部书,影响后世文学非常巨大。例:夸父的神话故事见载于《山海经》,而《准南子》与《列子》书中也都有记载,皆据《山海经》而写就的。其后的《神异经》里那位在东南大荒的巨人朴父,由夸父、博父、朴父的音义来看,此朴父疑亦夸父演化而成的巨人。又据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所说:《列子?汤问篇》愚公移山的故事,是由夸父逐日神话演变而成,据「帝命氏二子负山」来看,夸娥极有可能是夸父演化来的。<中山经>姑媱之山的瑶草,是未出嫁而早死的帝女精魂化成的,演化为《庄子》里藐姑射山的绰约神女寓言。其后再化为宋玉<高唐赋>的巫山神女朝云。再化而为杜光庭《仙录书》中的西王母第二十三女瑶姬,再化而为曹雪芹《红楼梦》里的绛珠仙草林黛玉。《山海经》中北海海神变为风神的禺强即是《庄子》寓言的鲲鹏之变的根源。《庄子?应帝篇》“倏忽为浑沌凿七窍”则是来自<北山经>浑沌无面目的天山神灵。庄周梦蝴蝶的寓言则是《山海经》变化神话的灵感。屈原<天问>、<招魂>、<九歌>、<离骚>与《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多所雷同。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是句句源自于《山海经》。浪漫诗人李白具游仙思想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梁甫吟>、<北风行>,甚至<清平调>……皆源于《山海经》神话。李贺诗对《山海经》神话亦多所运用。李商隐更是大量运用《山海经》神话象征、隐喻的个中翘楚。魏晋以降的小说:王宝的《搜神记》所志之怪,几乎是《山海经》神话的脱胎。唐传奇如《柳毅传》脱胎于《山海经》陵鱼(人鱼)的演化。宋名诗人苏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的祀歌:「骑龙白云乡、织锦裳的天孙、讴吟下招的巫阳」,都是直接源于<海内西经>的。

元剧《窦娥冤》、明小说《封神演义》、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莫不是《山海经》变化神话的一脉相承。

明吴承恩《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神、兽杂揉的形性是《山海经》变化神话的运用。李汝珍《镜花缘》的奇闻异事、四十一个神话国……则是海内外经远人异国的改写。例:女儿国、毛脸国分别是《山海经》的女子国、毛民国……

近代戏剧:《牛郎织女》、《白蛇传》、《嫦娥奔月》……莫不取材脱胎于《山海经》神话。

古诗词、小说、戏曲……泛取《山海经》神话题材者所在都是,举不胜举。现代诗文也不乏以《山海经》神话入诗者:杨牧、余光中、郭沬若、覃子豪、吴瀛涛……在诗中,神话往往成为讽喻性的解说主题。

总之,《山海经》神话塑造了不少文学母题,神话与文学几乎是一体的两面,是象征的、想象的、朴野的、是叙事描绘的、是情感的、是富于生命力……的文学形式。《山海经》的古神话,比之于西洋神话,是嫌零碎、简陋。然而虽不是琳琅瑰奇的篇章,但仔细探究,竟是一块一块的璞玉美石,可誉为“中国文学的宝矿”。

《淮南子》

本书乃汉代初期所编纂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古代神话的宝典,是淮南王刘安所编著。淮南系指淮河以南一带的地方。据说,原有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三十三卷,但现存只有内篇。

内容:

淮南子据道家的“无为自然”说,概略地解说天文、地理等自然现象,以及政治、军事等人世间的百般事物,也混杂了很多儒家、法家、阴阳家的学说。本书引用了许多传说、神话、寓言,文章富于变化,饶有趣味。更保存了许多已散佚的神话片段,及机智幽默的民间言谈。著名的有: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淮南子》

《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杂家著作。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汉书·刘安传》称“安

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聘,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21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8卷,言神仙黄白之术”。《外书》、《中篇》已佚,《内篇》21卷,即今存《淮南子》。

《淮南子》中保存了中国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史料。其中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夏禹治水等。

《搜神记》:

《搜神记》,是是古代民间传说的总集,也是一部古代的神话故事集。《搜神记》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与民间传说,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甚大。其中《干将莫邪》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残忍,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即取材于此。还有《吴王小女》、《李寄斩蛇》等。它中间所收的传说,有许多至今还流传在民间。例如“蚕神的故事,”(卷十四)如“盘瓠的故事,”(卷十四)“如颛顼氏二子的故事,”(卷十六)如“细腰的故事:”(卷十八)。它是古代民间传说的总汇,而有一部分是后来民间传说的根源。

《搜神记》的作者,是晋朝的干宝。不过,现在流传的二十卷本搜神记,并非干宝的原书,有后人增改的地方。

《述异记》:

古代小说集,有两本。

一是南朝齐祖冲之(429~500)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10卷。已失传。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唐宋类书引录《述异记》时往往不注明作者,因而易与任□的《述异记》相混。如《太平广记》所引条文很多,一部分出于任□本,现在只能以不见于任□本的视为祖冲之作。鲁迅辑本中有一些故事如“梦口穴”、“历阳湖”、“园客”、“封邵”、“朱休之”

等条,亦见于任□本,而文字详略不同,有待考订。

二是南朝梁任□(460~508)撰,2卷。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唐以前未见著录,因此十分可疑。书前有无名氏序,说任□“家藏书三万卷,故多异闻,采于秘书,撰《新述异记》上下两卷”,可见是沿用祖冲之的书名。严可均、陆心源校宋(?)本《初学记》引用有任□《述异记》,似唐代已有此书。但书中有后魏孝昌、北齐河清年间的事,已在任□身后,至少决不是原著。书中有许多材料见于其他古籍。所记多为异闻琐事,与《博物志》近似,故事性较差。《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或后人杂采类书所引《述异记》,益以他书杂记,足成卷帙”。有据南宋临安府尹家经籍铺本翻刻的《随庵丛书》本。

《太平广记》:

简介:

《太平广记》是宋代人编的一部书。因为它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专收野史传记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

《太平广记》的分类,便于检查,也很有研究的价值。书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术、方士、异人、异僧、释证和草木鸟兽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属于志怪性质的故事。书中神仙的故事,共计七十卷,又排在全书的开头,这是唐五代小说题材的重点所在。

内容:

《太平广记》是分类编的,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从内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小说,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说的总集。书里最值得重视的是第四八四至四九二卷,九卷杂传记里所收的《李娃传》、《东城老父传》、《柳氏传》、《长恨歌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都是名篇,最早见于本书。还有收在器玩类的《古镜记》,收在鬼类的《李章武传》,收在龙类的《柳毅传》,收在狐类的《任氏传》,收在昆虫类的《南柯太守传》,讲精怪的《东阳夜怪录》、讲龙女的《灵应传》等,也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

影响:

《太平广记》对后来的文学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宋代以后,话本、曲艺、戏剧的编者,都从《太平广记》里选取素材,把许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编。例如演张生、莺莺故事的《西厢记》,有各种不同的剧本,这个故事差不多已经家喻户晓了,可是最早保存在《太平广记》里的它的素材《莺莺传》,却很少人知道。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之事。鉴于清初严酷的文字狱,蒲松龄只好通过精灵神鬼、花妖狐魅的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生活,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当时为了搜集创作材料,他在自己家乡的村头设免费茶座,招待来往旅人,请他们讲述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奇闻怪事。他把自己破旧的书斋命名为“聊斋”,在这“聊斋”里,他经历了“二十余寒暑”,终于完成了《聊斋志异》这部著名的“孤愤之书”。

《镜花缘》

《镜花缘》是一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李汝珍(1763-1830年)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引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的海外风光。

《镜花缘》讲述了武则天醉诏令百花齐放。不巧白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不敢违旨只得开花,结果因此而受天谴。于是上帝就把白花仙子贬谪人间。白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试中探花,却因人告发与叛臣徐敬业等人有结拜之交而被革去功名。唐敖灰心于仕途,便随妻弟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经商。他们路过了30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有花仙转世的女子,后唐敖入小蓬莱山求仙不返。唐小山思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异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儿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山上有泣红亭,亭中有碑记录着白花神主答的花名及降生人世后的姓名。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智慧才能,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蹴鞠斗草,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唐小山再入小蓬莱山寻父不返。此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后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长安城外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关,拥立中宗复位,但武则天仍被尊为”大圣皇帝“,她又下诏,明年仍开女科,并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红文宴“。

全书共一百回,前五十回以叙述唐敖等人海外游历的见闻为主。后半部分主要讲武则天开科考才女,花仙转世的女子皆中才女的事。李汝珍借助对海外诸国的幻想描写,讽刺批判了封建社会风俗的败坏,道德堕落,以及思想制度等方面的各种不合理现象。“君子国“商人收低价讨好货是反衬当时商业的欺诈行为;国王严令禁止臣民献珠宝,否则烧毁珠宝并治罪,是反衬当时的贿赂公行;”大人国“的人脚下有云彩,转好念头的脚下是彩云,打坏主意的脚下现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红绫遮住,这是讽刺恶人当道的黑暗官场;”两面国“的人正面一张笑脸,后面浩然巾里藏一张恶脸,这是讽刺两面三刀的阴谋家;”毛民国“讽刺吝啬,”结胸国“讽刺懒惰,“女儿国”的细致描写则是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否定。作品中材料多以《山海经》为依据,加上作者的杜撰而成。

《格萨尔》

《格萨尔》史诗是叙述藏族古代神奇英雄格萨尔一生降妖伏魔、英勇战斗的光辉业绩的。它的内容主要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格萨尔如何在一个奇异的境界里诞生;第二部分,也是史诗的中心部分,是描述格萨尔成了雄狮国王之后,如何率领岭国的军队,南征北战,降妖伏魔,为民除害;第三部分,是结尾,是写格萨尔年老传位,重返天国。

--------------------------------------------------------------------------------

-- 作者:SKY黑天

-- 发布时间:2004-6-14 1:56:22

--

经典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

盘古身化万物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记》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汤问篇》

女娲补天

一、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

女娲造人(两则)

一、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

二、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唐)李冗《独异志》卷下《丛书集成》

黄帝与蚩尤之战(二则)

一、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二、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太平御览》卷十五引虞喜《志林》

刑天

奇肱之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海外西经》

西王母(二则)

一、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山海经·西次三

经》

二、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淮南子·览冥训》

伏羲(三则)

一、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传》

二、(伏羲)结绳为网以渔。《潜夫论·五德志》

三、伏羲氏作瑟,造《驾辩》之曲。《楚辞·大招》王逸注

神农(二则)

一、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蠬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二、神农生三辰而能言,五日而能行,七朝而齿具,三岁而知稼穑般戏之事。《春秋元命苞》

夸父逐日(二则)

一、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山海经·大荒北经》

二、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喝,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羿射十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异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

嫦娥奔月(三则)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战国初年《归藏》

弈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刘安《淮南子-览冥篇》。

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东汉张衡《灵宪》

吴刚伐桂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盲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代树。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 .天咫》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

烛龙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山海经·大荒北经》

扶桑浴日(三则)

一、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

二、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大荒东经》

三、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

鲧禹治水(三则)

一、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復(腹)生禹。《山海经·海内经》

二、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汉书·武帝本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

三、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禹堙洪水,杀相繇。共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山海经·大荒北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