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桩码头桩基竖向承载力试验设计要点分析

高桩码头桩基竖向承载力试验设计要点分析

高桩码头桩基竖向承载力试验设计要点分析
高桩码头桩基竖向承载力试验设计要点分析

第19卷 第7期 中 国 水 运(下半月) Vol.19 No.7 2019年 7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uly 2019

收稿日期:2019-3-25

作者简介:贺 飞(1988-),男,硕士,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高桩码头桩基竖向承载力试验设计要点分析

贺 飞

(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50)

摘 要:针对高桩码头桩基竖向承载力验收复核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设计一套严密的竖向荷载承载力测试实验技术,正确表达竖向荷载测试实验项目、实验断面及关键测点的布置和实验方法,阐述实验荷载的设计技巧和原理、实验荷载的加载方式及分级加载原则,详细解释实验规则,可为顺利进行高桩码头竣工验收中的复核性检测工作提供科学基础。

关键词:高桩码头;桩基荷载;竖向承载力;试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7-0159-02

高桩码头是三种典型的码头结构型式中的一种,如何正确、合理地计算高桩码头桩基承载力是高桩码头结构设计是否安全、经济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某高桩码头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说明,该项目将建设6个新的1,000t 级锚固单元,码头长度为522m,宽度为14.5m,码头前沿高程为36.5m,港口高程为28.9m。码头整体为桩基平台结构,桩基采用强度、尺寸为C80φ600的PHC(AB)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框架距离为6 m。在每排的运输部分放置一对叉桩(斜坡5:1)和3个直桩,在另一个区域的每排中放置一对叉桩(斜坡5:1)和2

个直桩将被放置。

为了顺利完成码头的完工验收,有必要对项目进行测试审查,以接受桩柱,道路和港口工地的完工。对港口的支柱,道路和建筑工地的成品进行检验和质量评估,为完成验收提供参考,并提供基本技术数据。码头的维护和管理,包括:检查被测断面载荷的应力和挠度,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检查结构控制段的实际应力和应变值是否符合要求。设计和规范,评估结构的实际性能和运行条件;确定桩平台评估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横向动载荷下的动态和动态挠度的动态特性和侧向抗冲击性。通过对板桩结构的竖向和侧向荷载试验,结合施工检查记录,评估桩基的总承载力。

垂直荷载试验主要包括测量高桩码头结构在试验荷载下的变形和内力,以确定码头结构的实际运行状况是否符合码头的预期。这是测试码头整体结构实际性能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如计算和测量码头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为了验证码头的工作和约束状态,作为大型码头工程的一部分,选择了1~5和6个泊位进行测试。为了确保安全和方便的装载,在没有装载机的第九或第十段的情况下选择泊位1~5,并且为右段的段选择第六位置。

一、桩基竖向承载力试验方法 1.竖向荷载试验测试项目

首先,根据结构的整体计算确定装载位置。为了准确反

映荷载作用下码头强度的变形,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在有限

元模型中,码头板采用板式单元,码头板由梁格子划分,码

头桩基础,梁为三级梁单元 节点和边界条件由梁处理。 弹簧土法模拟土壤约束对桩的影响。

2.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 (1)应变测试断面

该载荷试验的应力试验部分选择在工作平台的支撑中心和两个相邻桩的中间位置

(中心部分A,靠近支点的B 部分)和顶部C,见图1。

图2 沉降测点布置

(3)温度测量

一些变形测量点使用智能变形传感器同时测量加载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消除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试验方法

(1)变形必须施加在测量点的表面上,规格为5mm×100mm,电阻为120Ω,它与DH3817动态和静态应力测量系统以及自动采集系统相关联。部分测量点采用

某高桩码头施工组织设计

某高桩码头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审核人:赵苏政 主编人:张翰坤 编制日期:2011.04.12

目录 1.编制说明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总体计划和关键节点计划,各项工程施工安排,施工方法的一般描述,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衔接 (6) 4.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8) 5.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 (12) 6. 安全保证体系保证措施 (12) 7. 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方案 (14) 8. 附表 (15)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码头工程“施工合同”。 1.2.2 设计院提供的相关设计图。 1.2.3 有关规范与标准: 1)《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2)《高桩码头设计及施工规范》(JTJ291-98); 3)《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 4)《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 5)《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98); 6)《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 7)《港口工程粉煤灰混凝土技术规程》(JTJ/T273-97); 8)《港口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44-93); 9)《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10)《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 11)《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及其局部修订;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 14)《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1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9); 2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 2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 22)《普通低碳钢热轧光圆盘条》(GB701-97); 23)国家、交通部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范; 24)设计文件规定的其它规范及标准; 25)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规范、标准。 2.工程概况 2.1概况 2.1.1工程内容 60米高桩码头工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细则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细则 1、试验目的 确定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适用范围 (1)对于本项目,本检测适用CFG桩、水泥土搅拌桩、柱锤冲扩桩等; (2)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3)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2、检测评定依据 1)《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2)《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 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J256-2014); 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TB10414-2003); 5)《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程》(TB 10402-2007/J269-2007); 3、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1)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 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3)承压板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且有足够的刚度。 (2)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 4)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3)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

高桩码头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高桩码头结构

第1章设计依据及条件 1.1 设计依据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10 《港口工程制图标准》JTJ 206-96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1-2010 《河港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06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 151-2011 1.2 吞吐量与设计船型 1.2.1 吞吐量 根据港区功能、分货类吞吐量预测结果,到2020年本工程的设计吞吐量为460万吨,其中出口为285万吨,进口为175万吨。吞吐量见表1-6。 表1.1 吞吐量安排表 1.2.2 设计船型 设计代表船型的选择,首先必须考虑货物的货种、流量、流向及船舶的现有情况,其次要考虑航道、水文、波浪、进出港航道条件,同时还要考虑船舶的营运经济性等因素。根据本项目所涉及的货种,本工程的设计船型为杂货船、散货船。 根据对枣庄港滕州港区以及京杭运河枣庄段现有通行船舶情况的调查,船型标准主要按交通运输部《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有关规定,综合考虑货种、货物批量、货源稳定性、运距及航道的通达性等方面的因素,规划采用多种混合设计船型。

表1.2 设计船型尺度表 1.3 自然条件 1.3.1 地理位置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泰沂山区的西南边缘,地跨东经116°48′30″至117°49′24″,北纬34°27′48″至35°19′12″之间。东与临沂市的苍山县接壤。南与江苏省的铜山县、邳州市为邻,西濒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毗连。 本工程位于枣庄市滕州市西岗镇,距离柴里矿区及其铁路专用线较近,可利用专用铁路线与柴里矿区铁路专用线相连接,交通便利。 1.3.2 气象 (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3.2 ℃~14.2℃ 年最高气温41.4℃ 年最低气温-21.8℃ 最热月平均温度26.9℃ 最冷月平均温度-1.8℃ (2)降水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一、构件编号: ZH-1 示意图 二、依据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三、计算信息

1.桩类型: 桩身配筋率<0.65%灌注桩 2.桩顶约束情况: 固接 3.截面类型: 圆形截面 4.桩身直径: d=800mm;桩端直径: D=1200mm 5.材料信息: 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c=14.3N/mm2 Ec=3.0×104N/mm2 2)钢筋种类: HRB335 fy=300N/mm2fy,=300N/mm2Es=2.0×105N/mm2 3)钢筋面积: As=2155mm2 4)净保护层厚度: c=50mm 6.其他信息: 1)桩入土深度: H>6.000m 7.受力信息: 桩顶竖向力: N=1169kN 四、计算过程: 1)根据桩身的材料强度确定 桩型:人工成孔灌注桩(d≥0.8m) 桩类别:圆形桩 桩身直径D =800mm 桩身截面面积A ps=0.50m 桩身周长u=2.51m R a=ψc f c A +0.9f y,A S,【5.8.2-1】 ps 式中A ps————桩身截面面积 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ψc———基桩成孔工艺系数,预制桩取0.85,灌注桩取0.7~0.8。 f y,———纵向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A S,———纵向主筋截面面积 R a =5363+582=5945KN 2)根据经验参数法确定 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和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应按下式确定: R a=1/k×Q uk 【5.2.2】 式中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安全系数,取K=2. Q uk=Q +Q pk= u∑ψsi q sik L i +ψp q pk A p 【5.3.6】 sk 桩型: 人工成孔灌注桩(d≥0.8m) 桩类别:圆形桩 桩端直径D =1200mm 桩端面积A p=1.13m 桩端周长u=3.77m 第1土层为:不计阻力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ik=10Kpa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规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4.1 适用范围 4.1.1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革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4.1.2 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4.1.3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 4.1.4 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 倍。 4.2 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4.2.1 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 2 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4.2.2 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 2 倍。 2 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3 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 4 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 4 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5 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 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4.2.3 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 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4.2.4 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2.4 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误差不大于0.1%,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1 测量误差不大于0.1%,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1.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R N k ≤ (1.1-1)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 求: R N k 2.1max ≤ (1.1-2) 2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R N Ek 25.1≤ (1.1-3)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 要求: R N Ek 5.1max ≤ (1.1-4) 式中 k 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max k 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 最大竖向力;

Ek N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 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m ax Ek N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 或复合基桩的最大竖向力; R ——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a R 应按下式确定: k u a Q K R 1 = (1.2) 式中 k u Q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 ——安全系数,取K =2。 1.3 对于端承型桩基、桩数少于4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或由于地层土性、使用条件等因素不宜考虑承台效应时,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4 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 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 2 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构筑物; 3 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 4 软土地基的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1.5 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不考虑地震作用时 c ak c a A f R R η+=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1. 试验目的 1.1确定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1.2判定抗压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3实测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研究性试验)。 2. 试验范围 混凝土预制桩、各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桩 3. 试验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4. 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 4.1.1 RS-JYB/C静载试验设备 4.1.2超高压油泵和油压千斤顶及与二者相连的高压油管 4.1.3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柱式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量测荷载;白分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测沉降。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标定。 4.2试验的准备工作 4.2.1收集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碌强度等级、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4.2.2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出

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锚桩布置,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 4.2.2.1 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一般由油压千斤顶施加。加载及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 4.2.2.1.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1):锚桩数量、锚桩长度和横梁尺寸均应按1.2?1.4倍预估试桩破坏荷载进行设计,锚桩按抗拔桩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丁4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 行检测。 4.2.2.1.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丁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 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丁平■台上。 亓厚钢槌通木包闹成— 4.2.2.1.3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当试桩最大加载重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加载反力。 4.2.2.2 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可用压力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应在桩的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装4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小桩径可安装2个或3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沉降测定平面离桩顶距离不应小丁0.5倍桩径,固定和支承调频式位移传感器的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 4.2.2.3 试验加载方式选择;试验加载方式一般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试桩破坏,然后逐级卸载到零)。 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或为缩短试验时间,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和快速维持荷载法(一般采用每一小时加一级荷载) 4.2.2.4 试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梁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 5.2.4的规定。 4.2.3试桩制作要求

高桩码头计算说明

第6章水工建筑物 6.1 建设内容 本工程拟建5万t级通用泊位2个。水工建筑物包括码头平台、固定引桥与护岸。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6.2 设计条件 6.2.1 设计船型 5万t级散货船:船长×船宽×型深×满载吃水=223×32.3×17.9×12.8m 6.2.2 风况 基本风压 0.70Kpa 按九级风设计,风速为22m/s,超过九级风时,船舶离港去锚地避风。 6.2.3 水文 (1)设计水位(85国家高程) 设计高水位: 2.77m 极端高水位: 4.18m 设计低水位: -2.89m 极端低水位: -3.96m (2)水流 水流设计流速 V=1.2m/s 流向:与船舶纵轴线平行。 (3)设计波浪: 波浪重现期为50年,设计高水位下H1%=1.81m; H4%=1.52m;H13%=1.22m; T mean=3.8s,L=22.96m。

6.2.4 地质条件 码头平台与固定引桥区在勘察控制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层为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冲洪积成因类型和凝灰岩风化岩层,从上而下分别为淤泥、块石、残积粘性土、强风化凝灰岩与中风化凝灰岩。其中淤泥层厚为20.95m ~51.15m ;块石厚度分布不均;残积粘性土厚度3.5~9.69m ;强风化凝灰岩厚度分布不均;中风化凝灰岩最大揭露厚度为5.70m ,未揭穿。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2。 护岸与陆域部分在勘察控制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耕土、淤泥、粘土、角砾混粉质粘土、粘土、含角砾粉质粘土、强风化基岩与中等风化基岩等。其中,淤泥厚15.50~37.00m ;粘土层厚0.7~26.00m ;角砾混粉质粘土厚0.8~16.00m ;含角砾粉质粘土厚4.5~32.80m ;强风化基岩厚0.2~3.70m ;中等风化基岩最大揭露深度为6.90m ,未揭穿。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 6.2.5 设计荷载 6.2.5.1 船舶荷载 (1)系缆力 [ ]sin cos cos cos y x F F K N n αβαβ = +∑∑ 式中:∑x F ,∑y F ——分别为可能同时出现的风和水流对船舶作用产生的横向分力总和及纵向分力总和(kN); K ——系船柱受力分布不均匀系数,K 取1.3; n ——计算船舶同时受力的系船柱数目,取n=5; α——系船缆的水平投影与码头前沿线所成的夹角 (°),取α=30°; β——系船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β=15°。 情况一:风向与船舶纵轴线垂直时,22/x V m s =;0y V =。

桩基竖向承载力估算

汉丹线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本设计桩基础按摩擦桩考虑,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有关摩擦桩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公式,计算公式: []r p n i i k i a q A l q u R +=∑=121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计算公式: )]3(][[22-+=h k o f m q a o r γλ 其中:][a R 一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 ) u 一桩身周长(m ) p A 一桩端截面面积(㎡) n 一土的层数 i l 一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各土层的厚度 ik q 一与i l 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摩阻力标准值(kPa ) r q 一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kPa ) []ao f 一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 ) h 一桩端的埋置深度(m ) 2k 一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 2γ一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 3) λ一修正系数 o m 一清底系数 本桩基采用直径1m 桩基,桩身周长u =3.14m , 桩截面面积p A =πR2=0.785㎡

根据《武汉市四环线西段跨汉丹、汉宜铁路立交桥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本桩基全部处于黏土中,因此土的层数n 取值为1, 根据《武汉市四环线西段跨汉丹、汉宜铁路立交桥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表11,ik q 取值为45。 桩基长度为4m ,且全部埋在土中,土层的厚度li 为4m ,桩端的埋置深度h =4。 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基沉渣可以忽略不计,清底系数o m 取值1。 依据《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表5.3.3-2,桩端土为黏土,属于不透水性材料,修正系数λ取值为0.65。 依据《武汉市四环线西段跨汉丹、汉宜铁路立交桥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表8,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ao f 取值为60。 查《武汉市四环线西段跨汉丹、汉宜铁路立交桥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表4,液性指数L I 为0.57,依据《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表3.3.4,0.57≥L I ≥0.5,故2k 取值1.5。 查《武汉市四环线西段跨汉丹、汉宜铁路立交桥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表4,黏土质量密度平均值为1.85,故2γ=18.5. 通过以上计算: )]3(][[22-+=h k o f m q a o r γλ=1×0.65×[60+1.5×18.5×(4-3)=57.03 []r p n i i k i a q A l q u R +=∑=121=21×3.14×45×4+0.785×57.03=327.37 桩基重量:A=0.785*4*2.5=7.85t 立柱重量:C=9*0.148=1.33t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了规范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 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后三种国标或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数量及预期最大加载量的确定 静载荷试验的检测数量按规范的要求执行。 对于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静载荷试验,要求加载至破坏,预期最大加载量为设计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试桩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 对于工程桩静载试验,当拟定的试验终止荷载小于设计采用特征值的2倍时,应由委托方明示或书面委托,并在合同书或报告中说明。

静载试验前,一定要告知委托方拟测各桩的预期最大加载值并得到委托方的认可。 4.2 现场准备 4.2.1 安排组成静载试验小组,该小组由项目经理、现场检测工程师和测试工人组成。4.2.2 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 拟测桩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 加载型式(天然地基或锚桩)、预计最大加载值、桩型、桩长、桩端持力层、是否存在明显的负摩擦力因素(预压、大量抽排水); 拟测桩桩身砼强度等级及龄期、委托方要求工期、检测数量、锚桩砼龄期、天然地基承载力等。 了解桩身钢筋伸出桩顶长度及强度:伸出桩顶长度不少于40d+500mm(d为钢筋直径)。为设计提供依据时,试桩按钢筋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拔拉力应大于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25倍。试验桩桩顶与地面的关系:桩顶部露出地面高度不宜小于地面30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以方便安装反力系统和测量仪表。 桩头是否需要加强处理。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时间间隔,对于砂类土不应小于10天,粉土及粘性土不应小于15天,饱和软粘性土不应小于25天。灌注桩尚应保证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试验要求强度。 如果委托方要求提前检测,应明确我公司不承担相应责任。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一、术语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适用于确定桩的承载能力或对桩设计承载力的检测。 三、检测设备 试验设备主要有油压千斤顶、压力表、百分表、钢梁、承压板等,其中前三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执行标准 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五、基本规定 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 现场的地质资料; 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名称、桩类型、桩总数、建筑类型、层数; 试桩号、桩龄期、桩长、桩径、砼标号、设计承载力。 2、检测方案

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3、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相关规范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操作流程 1、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反力装置一般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土梁与钢梁平台对称放置,平稳地安放于千斤顶和试桩上。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在压重平台上;要求堆载平台的支点应稳固,堆载量时可利用桩作为堆载支点; 2、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3、量测装置:荷载可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桩沉降一般采用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测定。 对于大直径桩应在其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中等或小直径桩桩径可安置2个或3个百分表。沉降测定平面离桩顶距离不应小于0.5倍桩径,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机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 4、基准梁设置:基准梁由两条长基准梁、两条短基准梁及四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第5.2.2条公式5.2.2计算: R a=Q uk/K 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安全系数,取K=2。 1. 一般桩的经验参数法 此方法适用于除预制混凝土管桩以外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中第5.3.5条公式5.3.5计算: 式中: 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周长; l i——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 A p——桩端面积; q sik——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 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 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 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 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按JGJ94-2008规范第5.3.6条公式5.3.6 计算: 式中: 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 需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扩底桩变截面以上2d范围不计侧阻力;对于端承桩取q sik=0; q pk——桩径为800mm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6-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pk=0; ψsi,ψp——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按JGJ94-2008表5.3.6-2取值;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方案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 二零一二年5月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 一、试验依据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 二、试验目的 采用接近于通过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的试验方法,比较准确的反映单桩的受力状况和变形特征,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基本原理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 曲线及s—lg t等辅助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四、仪器设备 1、加载设备:油压千斤顶(100T),高压油泵站。 2、沉降量测仪表:荷载量测使用60Mpa压力表,沉降量测使用成都量具刃具厂生产的50mm大量程百分表。荷载与沉降量测仪表均经过国家指定的计量标定单位进行计量标定。 3、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五、试验准备工作 1、收集原始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 桩径、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2、制定出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 (1)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由油压千斤顶分级施加。加载及反力装置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压力平台反力装置。 图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置示意图 (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用由标定合格的0.4级精密压力表测量。试桩沉降采用大量程百分表测量。根据规范要求在试桩的两个侧面对称安装2个百分表。沉降测定平面距桩顶距离不小于0.5倍桩径,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3)试验加载方式的选择: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然后逐级卸载到零)。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计算书

塔吊基础计算书 一、计算参数如下: 非工作状态工作状态 基础所受的水平力H:66.2KN 22.5KN 基础所受的竖向力P:434KN 513KN 基础所受的倾覆力矩M:1683KN.m 1211KN.m 基础所受的扭矩Mk:0 67KN.m 取塔吊基础的最大荷载进行计算,即 F =513KN M =1683KN.m 二、钻孔灌注桩单桩承受荷载: 根据公式: (注:n为桩根数,a为塔身宽) 带入数据得 单桩最大压力: Qik压=872.04KN 单桩最大拔力:Qik拔=-615.54KN 三、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计算 1、土层分布情况: 层号 土层名称 土层厚度(m) 侧阻qsia(Kpa) 端阻qpa(Kpa) 抗拔系数λi 4 粉质粘土 0.95 22 / 0.75 5 粉质粘土 4.6 13 / 0.75 7 粉质粘土 5.6 16 /

0.75 8-1 砾砂 7.3 38 1000 0.6 8-2 粉质粘土 8.9 25 500 0.75 8-3 粗砂 4.68 30 600 0.6 8-4a 粉质粘土 4.05 32 750 0.75 桩顶标高取至基坑底标高,取至场地下10m处,从4号土层开始。 2、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钻孔灌注桩直径取Ф800,试取桩长为30.0 米,进入8-3层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5.5条: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式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pa,qsia---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 A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up---桩身周边长度; li---第i层岩土层的厚度。 经计算:Ra=0.5024×600+2.512×(22×0.95+13×4.6+16×5.6+38×7.3+25×8.9+30×2.65)=2184.69KN>872.04KN满足要求。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式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λi---桩周i层土抗拔承载力系数; Gpk ---单桩自重标准值(扣除地下水浮力) 经计算:Ra,=2.512×(22×0.95×0.75+13×4.6×0.75+16×5.6×0.75+38×7.3×0.6+25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采用接近于竖向抗拔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其试验目的主要有:为设计提供依据、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验证试验等,静载试验方法主要是慢速维持荷载法。 仪器设备 (1)仪器设备名称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千斤顶、油泵、油管、百分表(机械式、电感式、容栅式)、压力表(压力传感器)、钢平台、基准梁、表座、垫板、自动数据采集仪等,具体数量和型号规格应根据试验荷载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2)仪器设备要求 试验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百分表(机械式、电感式、容栅式)的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01mm;量程宜采用0-30mm或0-50mm。2)压力测量仪表: ①压力表:压力表准确度等级应优于或等于0.4级(即压力表的示值误差不大于0.4%)。压力表的量程主要有25Mpa、40 Mpa、60 Mpa、100 Mpa,应根据千斤顶的配置和最大试验荷载要求,合理选择油压表,并满足最大试验荷载对应的油压不宜小于压力表量程的1/4,且不宜大于压力表量程的2/3。 3)千斤顶

千斤顶的测量误差不宜大于0.5%FS,最大试验荷载对应的千斤顶出力宜为千斤顶量程的30~80%。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且应并联同步工作。测量范围:按千斤顶型号不同分为5000kN、3200kN、2000kN、1000kN、600kN、450kN。活塞行程分为:20cm、22cm。 4)试验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当试验油压较高时,油泵应能满足试验求。 5)自动数据采集仪,其性能指标应满足不改变原测试系统的误差要求。 (3)仪器设备操作要领 1)百分表(机械式、电感式、容栅式) ①使用前检查百分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机械式百分表使用前应压缩测头指针至少转动1/6圈,检查指针转动是否灵活、能否回零。 ②百分表的安装:将百分表底座牢固地安装在基准梁上,再将百分表牢固地安装在百分表底座上,百分表的指针须与桩顶面垂直,百分表指针的底部须垫置小玻璃片,并预留足够的行程,一般不小于量程的90%。 2)压力表(压力传感器) 使用前检查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前检查连接丝扣是否完好,压力表指针能否回零。 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将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垂直的安装在油泵接口上,与油泵连接时不要用力过大,拧紧即可。

高桩码头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 (1) 1.1 码头用途 (1) 1.2 工艺要求 (1) 1.3自然条件 (1) 1.3.1地形 (1) 1.3.2 原有护岸情况 (1) 1.3.3地基土壤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 1.3.4 水位 (3) 1.4 建材供应 (3) 1.5 施工条件 (3) 1.6 码头规划尺度 (3) 第二章码头结构选型 (4) 第三章码头结构布置及构造 (4) 3.1 码头结构总尺度的确定 (4) 3.1.1码头结构的宽度 (4) 3.1.2 码头结构沿码头长度方向的分段 (4) 3.1.3 桩顶高程 (5) 3.2 码头上工艺设备的型式及布置 (5) 3.2.1 门机轨道的布置 (5) 3.2.2 工艺管沟的位置和尺寸 (5) 3.2.3 系船柱的型式和布置 (5) 3.2.4 橡胶防冲设备的型式和布置 (6) 3.2.5 护轮槛 (7) 3.3码头上部结构系统的布置和型式 (7) 3.3.1 横向排架 (7) 3.3.2 纵梁 (8) 3.3.3 面板和面层 (9) 3.3.4 靠船构件 (10)

3.4 基桩的布置及构造 (10) 3.4.1 横向排架中桩的布置 (10) 3.4.2桩的纵向布置 (10) 3.4.3 桩的构造 (11) 3.4.4 桩帽的构造 (11) 第四章码头荷载 (12) 4.1 永久荷载 (12) 4.1.1 永久荷载计算图示 (12) 4.1.2 永久荷载的计算 (13) 4.2 可变荷载 (14) 4.2.1 船舶荷载 (14) 4.2.2 堆货荷载 (16) 4.2.3 门机荷载 (16) 4.3 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的确定 (18) 第五章横向排架计算 (19) 5.1 计算基本假定 (19) 5.2 桩的刚性系数 (19) 5.3 桩上荷载及符号定义 (21) 5.4 桩顶的变位 (22) 5.5 桩顶断面的内力 (22) 5.6 静力平衡方程 (22) 5.7 基桩承载力验算 (24) 第六章附件 (26) (1) 高桩码头平面图与立面图 (26) (2)高桩码头断面图 (26)

微型桩竖向承载力的估算

微型桩竖向承载力的估算 1、微型桩的优点及应用 微型桩直径一般在150mm~300mm,但可以达到较大的深度。30年代由意大利首创,美国于40年代开始使用微型桩,发展十分迅速。我国于1981年开始研究,1985年在上海第一次使用。 与其它地基加固或基础托换方法相比微型桩具有以下优点: (1)承载力高:一根直径为140mm长度为4.7m,桩端进入密实中砂层的微型桩的极限承载力为835kN;完全埋入土中的微型桩,能提供910kN的安全工作荷载。 当微型桩做在岩层中时,能够承受的安全工作荷载可高达2720kN。 (2)沉降量小:一根桩端进入硬塑粘性土长为7m的微型桩,当荷载加至314kN 时,桩顶沉降仅为3.8mm,而一根桩端进入砂状强风化岩长度为11m的微型桩, 当荷载加至648kN时桩顶沉降仅为2.2mm。 (3)所需施工场地较小,在平面尺寸 1.1m 2.5m和净空高度2.5m即可施工; (4)桩孔孔径小,因而对基础和地基土几乎都不产生附加应力,施工时对原有基础影响小;也不干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5)能穿透各种障碍物,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土质条件。 由于微型桩具有以上优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固改造业的兴起,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微型桩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增层及改造;(2)地基不均匀沉降事故中的基础托换;(3)岸(基坑)边及地下洞室上方建筑物的基础托换。

2、微型桩的施工 微型桩的施工一般按以下工序进行:成孔---清孔---安放钢筋笼---注浆成桩。 2.1 成孔:一般采用地质钻成孔,视工程及地质条件可采用干成孔或泥浆护壁循环成孔。钻机经改造后,桩孔距建筑物墙(柱)边最近可为350mm,必要时也可采用斜孔。 2.2 清孔:若采用泥浆护壁循环成孔,则成孔后应进行水冲清孔。 2.3 安放钢筋笼:清孔后应及时安放钢筋笼,在建筑物改造或基础托换工程中,由于受建筑物层高的限制,钢筋笼通常分几节制做,安放时再进行焊接。 2.4 注浆:注浆方法国外与国内有较大区别。国外通常采用二次灌浆,所灌材料一般为净水泥浆。而国内一般采用一次灌浆,具体施工一般有以下两种:(1)先向孔内抛小石子(石子粒径一般为15~30mm),然后向孔内压力注水泥砂浆或净水泥浆。(2)直接向孔内压力注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一般为0.3~0.5MPa。 3 微型桩的承载力: 微型桩单桩承载力应该由单桩静载荷试验来确定,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事故的紧迫性,往往没有时间或场地来做静载荷试验,因此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美国对微型桩承载力的估算按两种方法来确定:一种是打入桩来估算,另一种是按注浆的土锚来考虑,为安全起见一般是按打入桩来考虑。而在我国无论是《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91)还是《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均未有微型桩承载力的估算公式。因此在设计中,一般工程技术人员为安全起见常按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承载力经验公式来估算微型桩的单桩承载力。但微型桩一般是采用压力灌浆的方式灌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而成,一部分浆液渗入桩周土体(特别是对于粗颗粒土),与普通灌注桩相比桩与桩周土体结合更加紧密。因此,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均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要大的多。表1为实际工程中微型桩承载力实测值与估算值的比较结果。 表1 微型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实测值与估算值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一、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 1.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2.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 2.0倍。 二、检测工程量 1.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 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①.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 ②.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③.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2.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通过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 ①.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②.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③.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④.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检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检数在50根以内则不应少于2根。 三、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四、检测人员(拟) 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 1.反力装置 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等,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 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 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 应并联同步工作。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②.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 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③.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 0.1%Fs,分辨力不小于0.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投入该项目的主要仪器、设备详情表见附录。 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 ①.试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试桩制 作时应按设计方或检测方要求对桩端部位进行加固、平整及水平处理(灌注桩),预制桩在桩端未破损的情况下,可不作处理。 ②.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

高桩码头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2010级)

港口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及指导书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港航工程系 2014年3月

港口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已知某海港拟建工程处设计高水位3.5m、设计低水位1.0m,根据不同靠泊船型、设计岸坡坡度、码头荷载等要求(详见任务分配表),完成一个顺岸式高桩码头的断面设计,并完成码头横向排架的计算,分别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横梁内力及桩力,包括进行荷载组合,求出最大内力(包括内力包络图)。 绘制码头的平立面及横断面图各一张。 (二)设计要求 1.所有计算及作图均应遵守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完成有必要说明的设计计算书1份,要求文字简明,计算正确,誊写清楚、工整,按撰写规范要求; 3.绘制结构平立面图1张、结构断面图1张(折合不少于1张A2图纸)。 4.分别绘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持久组合时横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时横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短暂组合时横梁弯矩图和剪力图。(折合不少于1张A2图纸) (三)考核内容与方式 1.考核内容 1)课程设计期间的考勤; 2)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3)课程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计算表格、结构总图、计算程序等。 2.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中1、2项)占40%; 课程设计成果占60%。

(四)参考书目 本次课程设计可参考以下书籍: 《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港口水工建筑物》(Ⅰ、Ⅱ册)、《桩基工程》、《港口工程结构设计算例》、《高桩码头算例》、《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港口工程荷载规范》、《港口工程地基规范》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