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 (1)

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 (1)

马克思主义理论

 《岭南学刊》2015年第1期

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

李国兴1 李 娜2

(1、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2、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

现形式,认真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始终坚持人民

主体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理论,不断创新传播方式,通俗性以专业性为基础,将会有力地促进马

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历史经验;理论自信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15)01-0046-05

DOI:10.13977/j.cnki.lnxk.2015.01.008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编号:GD10XMK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发展的过程。因此,认真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新形势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民、武装全党,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信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所谓时代脉搏,就是一个时期内出现的此起彼伏的社会问题或时代课题。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表明,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存在的价值,与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时代课题息息相关。产生于欧洲工业文明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近代中国人民接受并迅速传播开来,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就在于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揭示了时代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帮助中国人民正确地认识时代特征、回答现实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

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1]1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时代课题就是如何实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或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这是一切有识之士的高度共识。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理论能够为解决这个课题提供正确的指导呢?历史证明:旧式的农民运动、主张“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主义等,都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领导力量和科学理论的时候,“十月·64·

马克思主义理论

《岭南学刊》2015年第1期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1471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重新审视中国的问题,他们从俄国革命中得到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富国强兵”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李大钊明确指出:“用资本主义发展实业,还不如用社会主义为宜。……中国不欲振

兴实业则已,如欲振兴实业非先实行社会主义不可。”

[3]80陈独秀坚定地认为:“社会主义要起来代替共和政治,也和当年共和政治起来代替封建制度一样,按诸新陈代谢底公例,都是不可逃的命

运”

[4]373。他们就是带着这样的认识和觉醒,引领中国人民逐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由此开启了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光辉历程。

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在不断回答诸如:“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改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中使科学理论不断满足中国社会的诉求,从而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发挥了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威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时代特征、解决时代课题是传播、接受、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和重要经验。对社会现实问题认识得越正确、回答得越彻底,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认同、信仰就越深刻,传播得就越久远。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秉承优良传统,在当今世界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坚持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社会问题、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进行分析和研究,作出具有说服力与解释力的回答,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二、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原则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传播也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原则,这个命题的核心思想是激发大众传播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这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首先,群众是受众主体。不能把人民群众仅作为被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对象,而是“主体”自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工农群众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科学理论一经被作为主体的工农群众所掌握,就能在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能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从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原则。这就要求思想理论宣传工作者,要有服务和依靠群众的意识,摈弃作者本位、确立读者本位的观念和做法,根据工农大众不同层次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认识规律,研究和探索易于工农大众接受理论的办法和途径,深入浅出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直面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解答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种种疑惑,使更多群众从灵魂深处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内化为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要求执政党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在反映群众诉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下,诚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广大群众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基础上,在践行共同富裕的诺言中,增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其次,群众是实践主体。理论的创新和理论的传播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深度传播的重要途径。在科学理论的传播中,强调群众实践的主体性,一方面,使人民群众在亲身实践体验中检验、认可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进而将科学理论内化为大众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一旦认同并激起学习理论的热情,在接受、·

74·

马克思主义理论

 《岭南学刊》2015年第1期

信仰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就会以自己对理论的理解、体会来补充、改进,丰富和发展理论,由此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群众是自我教育主体。在贯彻群众路线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必须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鼓励和支持群众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诸如读书班、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学习心得交流会、红歌会等多种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题搭建平台,寓科学理论的传播于群众精神文化活动中,使群众在广泛参与和互动交流中接受教育、传播理论。

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理论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要求从精神实质、理论品格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明确马克思主义决不是一劳永逸地宣布永恒真理的圣神教条,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这种鲜明的实践品格决定了它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发展,与时俱进是它最优秀的品质。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明确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

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5]109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

义。”

[6]291毫无疑问,那种以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有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出现的三次“左”倾错误,给党、红军和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就是最惨痛的教训。而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以独特的方式创新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遇到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独特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更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更有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

然而,创新发展理论的根本前提,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否则,理论创新就会是迷失方向的标新立异。特别是那些打着理论创新旗号贩卖“私货”的现象更能扰乱人们的思想,比如说: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把封建士大夫描写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追求,与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理念混为一谈;把宗教教义中劝导人们行善、节孝、慈悲等义举,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提并论等等;容易造成思想混乱。为此,我们必须从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到改革开放时期“姓资姓社”的争论中,汲取有益的经验,积极探索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对社会上的模糊认识、错误思潮,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攻击,警惕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保证给人民群众提供正确的精神食粮,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正确方向和科学内容。

四、不断创新传播方式

所谓创新传播方式,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方式“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248。理论大众传播的方式和载体,总是受制于当时、当地的物质技术发展水平,也与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有关,只有应时因地创新传播方式,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偏好,提高传播效率。

首先,要实现载体和渠道的不断创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除了组织力量翻译出版马克思主·84·

马克思主义理论

《岭南学刊》2015年第1期义著作、发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外,更主要的就是从在农村根据地的实际出发,借用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传单、横幅标语、布告等来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的政治主张;在长征途中,红军以印发张贴各类布告、宣言、传单、红色歌谣、漫画等形式,宣传“红军的道路和红军的道理”;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以“豆选”的方式开展“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等等,使马克思主义迅速地深入工农群众。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各种传播形式、手段和载体不断创新,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实效性。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网络等新媒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中的作用,以网络为重要载体,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阵地,建立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网站和网页,充分利用BBS论坛、微博、微信、博客、手机等网络平台,将马克思主义文本转化为文字、视频、影像、声音和动画相融合的多媒体文本,以增强趣味性吸引网民阅读,从而增强理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其次,要接地气实现大众话语的转换。既要注重将以西文的话语结构叙述的马克思主义翻译转换成符合中文表达方式的马克思主义,更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从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到贴近群众大众话语的转换。这“三个话语转换”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受众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重点是实现大众话语的转换。即根据广大工农群众的特点,用工农群众听得懂的话语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易于被工农群众接受并运用。比如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大师们用“愚公移山”、“摸着石头过河”、“打老虎拍苍蝇”、“正衣冠、洗洗澡、出出汗”等典故和谚语,既切中要害,又契合大众话语方式,极有利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接受和信仰。新时期的“理论热点面对面”更是以“钱袋子”关系到“好日子”的百姓语言,说明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重要性,用“加法”和“减法”比喻政府通过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和为居民企业减负的方式来增加居民收入的举措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言简意赅,使群众于细雨润物和潜移默化中明白理论、升华思想。在信息化的今天,尤其要运用网络、手机微信语言的特点阐述马克思主义原理,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网民易于接受的网络语言,在回答网民反映强烈的社情民意和热点难点问题中,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空间。

最后,要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惠民政策。让人民群众在具体的惠民政策中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理论代表了自己利益、反映了自己的心声,从而增进对党的理论的认同和接受。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坚持“耕者有其田”方针,依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佃户或无地农民的具体政策,激发了他们认同并参加工农革命的热情,成为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主力军。改革开放后,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免除农业税、实现新农合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覆盖全社会等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使亿万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增强了对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的高度认同和信仰。

五、通俗性以专业性为基础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要坚持通俗性以专业性为基础。这里的通俗性主要是指那些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事例、妙趣横生的比喻、简洁明快的文笔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读物,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搭建一座便于沟通的桥梁。专业性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专业的研究队伍、研究机构、研究刊物,以保证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整体性、深刻性和准确性,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的通俗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五四运动和建党初期,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瞿秋白、毛泽东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注重通过成立各种社会主义研究会、创办各种通俗刊物、翻译和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到工人阶级集中工·

94·

马克思主义理论

 《岭南学刊》2015年第1期

作生活的地方去,用工人阶级听得懂的语言,以工人阶级悲惨生活的境遇等通俗化的形式,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启迪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30年代,人民哲学家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引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潮流,为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许多热血青年正是在《大众哲学》的影响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加入到人民革命的行列。《大众哲学》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就在于它用最通俗的文笔,日常用语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使广大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读懂接受。在大众哲学的影响下,一大批通俗读物相继问世:李达的《社会学大纲》、陈唯实的《通俗辩证法讲话》、《通俗唯物论讲话》,沈志远的《通俗哲学讲话》,以及胡绳的《哲学漫谈》等。这些通俗著作和作者群的出现,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形成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优良传统,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党创新和发扬这一传统,保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强劲势头。

然而,通俗性的表达必须以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否则,基础不牢山摇地动,通俗性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所谓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纵观历史的经验,要发挥专业性的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专业化的研究队伍。纵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以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一大批卓越政治领导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广大学者、理论工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专业化队伍的基础性作用更是不可或缺,他们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创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就必须注重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理论功底扎实、理想信念坚定、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精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理论家、宣传家的专业化队伍,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要注重原著文本的研读。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从源头上看,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或从日本,或从苏联,或从欧洲获得,经过不同国家语境阐释和我们选择性地翻译其中的文本,由此造成的差异是明显的,为保证科学理论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不同文本的专业研究是绝对必要的。另一方面,要注重研读原著。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

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7]533。为此,他要求有阅读能力的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同志

要多读原著。党在不同时期多次编审了干部必读的马恩列斯著作书目,并提出了研读要求,无疑这些举措是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可靠之举。

最后,要有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和刊物。党一贯重视专业性出版机构和传媒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在不同时期创立了多种专门的翻译、研究、出版机构和刊物,相继编撰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专业化的研究成果。比如,从《新青年》、《向导》到《求是》、《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重要专业刊物,承载了大量专业性研究成果。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编译局等重要研究出版机构,始终肩负着系统地、有计划的研究、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普及性读物的崇高的历史使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2004年,中央启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性研究推向了新阶段。“工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重点、以现实社会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和教材体系以及专业化的骨干队伍、教学与研究机构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性研究的高度重视,也为通俗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岭南学刊》2015年第1期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3]李大钊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武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当代青年干部的信仰

袁友军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博士)

[摘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当代青年干部只有深刻地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由知到信,并升华为信仰,外化于

行,达到知行合一,才能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进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干部;信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15)01-0051-04

DOI:10.13977/j.cnki.lnxk.2015.01.009

信仰高高在上,我们必须仰望。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全面的转型,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只有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由知到信,升华为信仰,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才能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把人民作为我们心中的“上帝”,并使人民群众觉悟,从而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一、当代青年干部树立坚定信仰的重要意义

1、信仰引领青年干部明确方向、坚定意志。人的天性中存在很多弱点,信仰能够让我们克服人生中的很多诱惑,从而明确方向、坚定意志。当下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传统价值观念趋于式微,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诱惑扑面而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青年干部拥有一定的权力、阅历不多,加以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在法制监督还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很容易迷失方向。正确的信仰就可以引领他们坚守情操、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2、青年干部的信仰关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1]青年干部的行为不仅仅是青年干部自己个人的事情,更关乎家庭与社会的命运。

·

15·

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

作者:李国兴, 李娜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刊名:

岭南学刊

英文刊名:Lingnan Journal

年,卷(期):2015(1)

引用本文格式:李国兴.李娜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期刊论文]-岭南学刊 2015(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