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学教材职业中毒讨论案例答案

卫生学教材职业中毒讨论案例答案

卫生学教材职业中毒讨论案例答案
卫生学教材职业中毒讨论案例答案

环卫劳卫毒理教研室实习教案

第6次实习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对象 2005级临床本科

时间 2008.5.8

地点 公共卫生系学生实验室

教材 《预防医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时 3学时带教老师汤艳

教学时段 划分 1、讲述职业中毒诊断的方法、步骤

2、学生讨论

3、评讲

15分钟

55分钟

10分钟

目标和要

求 1、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2、掌握职业中毒案例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难点:职业中毒案例分析方法

教研室审阅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讲 解 内 容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2、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

3、掌握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1、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z原则: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法定诊断机构集体诊断,必须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防止漏诊、误诊、冒诊。

z依据:

(1)详细可靠的职业史

(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结果

(5)排除其他

z处理原则:治疗、落实待遇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收集当前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资料,尤其是可疑毒物监测资料,深入生产现场弄清患者所在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可能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空气中毒物浓度、个体防护与个人卫生情况等,从而判断患者在该作业环境中工作是否有中毒的可能性以及接触机会的大小、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浓度,此为诊断的基本依据,以推测有无职业中毒可能。

3、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1)查明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2)职业中毒的诊断(中毒事故性质的认定)

(3)责任认定;

(4)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

(5)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

(6)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案例一]患者肖**,男性,35岁,于1988年以来常感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近二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经常性脐周、下腹部无固定的绞痛,用手压腹部可使其缓解,于1993年入院。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2℃,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问题讨论1]

1、上述资料中,你认为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

职业中毒的诊断依据:(1)详细可靠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结果;(5)排除其他。所以该病人的病史中还应补充详细可靠的职业史、接触史

2、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

腹绞痛主要由腹部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或梗阻引起,如肠管、胆管及输尿管等痉挛或梗阻。常见疾病有: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盆腔炎、急性胃炎、肝硬化、肠梗阻、胆道或输尿管梗阻、胆石症、胆道蛔虫、肾绞痛、胃肠痉挛、肠扭转、肠套叠或肠系膜血管栓塞

3、引起腹绞痛常见的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可接触该毒物?

可引起腹绞痛:铅,有机磷毒物,毒蘑,毒扁豆碱,斑蝥,乌头碱,巴豆,砷,汞,磷化合物,腐蚀性毒物等。常见致职业中毒的有

铅:接触机会: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作业均可接触铅烟、铅尘或铅蒸气;铅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铅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的生产中。

进一步追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人于1985年起从事印刷厂的浇板工作,即将一大锅熔铅锅触熔的铅水浇进字模当中,当浇板时有大量的铅蒸汽逸散到空气中。工人每天工作8h,疑为慢性铅中毒。

[问题讨论2]

4、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严重者可出现腹绞痛(也称铅绞痛)。

(3)血液及造血系统:可有轻度贫血,多呈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增多等。

(4)其它:铅线(PbS,蓝黑色);部分患者可出现肾脏的损害;女工可引起月经失调、流产等。

5、要证实患者是铅中毒,还应作何临床检验?

生化检查:血铅、尿铅

6、对患者的工作场所应进行哪些职业病危害调查?

收集当前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资料,尤其是可疑毒物监测资料,深入生产现场弄清患者所在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可能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空气中毒物浓度、个体防护与个人卫生情况等,从而判断患者在该作业

环境中工作是否有中毒的可能性以及接触机会的大小、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浓度,此为诊断的基本依据,以推测有无职业中毒可能。

对患者工作场所进行调查,发现空气中铅盐浓度为0.3mg/m3~0.8mg/m3,根据患者的职业接触史和临床表现,随即转至职业病院进行诊治。入院时检查:尿铅12.5μmol/L,尿ALA80.5μmol/L,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3.5μmol/L,诊断为慢性中毒铅中毒。

[问题讨论3]

7、常用的慢性铅中毒的解毒剂是什么?其作用机制是什么?用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依地酸二钠钙,与铅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排出,用药时须注意“过络合综合症”,用完一疗程后间隔3~4d重复用药,根据驱铅疗效决定疗程,监测钙、锌等金属的浓度。

8、除戒毒治疗外,还应给以哪些辅助治疗?

对症治疗:铅绞痛→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皮下注射阿托品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营养,补充维生素

9、,出院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铅吸收患者:经驱铅治疗可继续原工作,3~6月复查一次

轻度中毒者:经驱铅治疗可恢复工作,一般不必调离铅作业

中度中毒者:经驱铅治疗原则上应该调离铅作业

重度中毒者:经驱铅治疗必须调离,并该于治疗和休息

职业病院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到该印刷厂浇班车间进行调查,发现工人浇板时有一股蓝灰色的烟,熔铅锅上方有一个排毒罩,但经常不开。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很少用,调查同车间其他工人,大多数反应有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四肢无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少数人有腹痛。组织该车间工人体检,发现9人中有6人的尿铅、尿ALA高于正常值,其中4人有肢端麻木,1人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问题讨论4]

10、该工作场所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进?

生产工艺落后:人工浇板,没有用机械代替;通风排毒不好:排毒罩经常不开;个人防护不好,管理不当: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很少用。

改革生产工艺,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通风排毒除尘;加强管理与个人防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职业卫生健康档案。

11、试述职业病的三级预防范畴,职业病院组织工人体检属于哪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二级预防即发病预防,早期检测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三级预防是在得病以后的合理康复处理。

职业病院组织工人体检属于二级预防。

[案例二]患者张××,女性,36岁,某皮鞋厂仓库保管员。因头痛、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而入院。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呈贫血面容,皮肤粘膜无淤点,体温37℃,呼吸21次/min,血压110/65mmHg,心肺(-),腹部平软,肝在肋下1.5cm,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2.5×109/L,中细胞计数1.3×109/L,血小板50×109/L,红细胞3×1012/L,血

红蛋白60g/L;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正常,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问题讨论1]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毒物是什么?其接触机会有哪些?

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苯及其同系物,如苯、三硝基苯(TNT);主要为苯。

苯的接触机会:①作为有机化学合成中常用的原料, 86%苯用于制造有机物,如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农药,合成橡胶、塑料、洗涤剂、染料,炸药等;②作为溶剂、萃取剂和稀释剂,用于生药的浸渍、提取、重结晶,以及油墨、树脂、人造革、粘胶和油漆等制造;③苯的制造,如焦炉气、煤焦油的分馏、石油的裂化重整与乙炔合成苯;④用作燃料,如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作为普通汽油一种成份,含量<2%。

2、要确定其为职业性中毒,还应调查什么?

还应调查长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作业环境调查(是否有苯的接触、接触机会、时间、方式),现场空气中苯浓度的测定

患者自述以往身体健康,从1990年开始担任仓库保管员工作,工作一贯勤勤恳恳,每天都在仓库工作。仓库中存在有苯、甲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化学品。经测定,空气中苯浓度最低为 120mg/m3,最高达 360mg/m3( 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mg/m3),是标准值的 20~60倍,诊断为慢性苯中毒。

患者的办公室设在仓库内,工作时无任何防护措施,室内无通风排毒装置。无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上岗前未进行健康检查。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放的苯、甲苯、醋酸乙酯等是有毒的物质,从事此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 问题讨论 2]

3、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作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神衰;造血系统:血液有形成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局部刺激作用:皮肤炎症

毒作用机制:苯代谢产物(主要是酚类物质)被转运到骨髓或其它器官,可能表现为骨髓毒性和致白血病作用:(1)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苯代谢物以骨质基质为靶部位,降低造血正调控因子白介素IL-1和IL-2的水平;活化骨髓成熟白细胞,产生高水平的造血负调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2)氢醌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胞增殖。(3)损伤DNA,其机制有二,一是苯的活性代谢物与DNA共价结合;二是代产物引发氧化性应激,对DNA造成氧化性损伤。通过上述两种机制诱发突变或染色体的损伤,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因骨髓增生不良,最终导致急性髓性白血病。(4)癌基因的激活。肿瘤的发生往往并非单一癌基基因的激活,通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癌基因突变的协同作用。苯致急性髓性白血病可能与ras、c-fos、c-myc等癌基的激活有关。

急、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性苯中毒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苯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白血病,苯与急性髓性白血病密切相关。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慢性苯中毒根本原因系由于长期低浓度接触苯引起。

首先,患者工作地点设在仓库内,空气中苯浓度最低为120mg/m3,最高达360mg/m3( 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mg/m3),是标准值的20~60倍,

其次,患者工作时无任何防护措施,室内无通风排毒装置。第三,无在岗期间

健康检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上岗前未进行健康检查。第四,

患者不懂得自我保护,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放的苯、甲苯、醋酸乙酯等是有毒

的物质,从事此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

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5、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工作场所的合理设置,办公地点迁出仓库;通风排毒;优化有毒物质的存储方式:比如密闭;加强个人防护:口罩、防护服等;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

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监督

与管理。

住院后经用升自细胞药、多种维生素、核昔酸类药物及泼尼松、丙酸辜丸素,辅以中草药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血象已回升至正常水平,即出院,休

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7个月后患者出现

反复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较以前严重而再次入院治

疗。

[问题讨论3]

6、简述慢性苯中毒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治疗:可使用有助于造血功能恢复的药物,并给予对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同内科。

处理:一经确定诊断,即应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在患病期间应按病情分别安排工作或休息。轻度中毒一般可从事轻工作,或半日工作;

中度中毒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重度中毒全休。

7、患者为什么再次入院?其后果如何?

患者并未引起重视,病情好转,血象回升至正常水平即出院,仅休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

病情加重:反复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较以前严重。

8、此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应注意什么事项?

调离原工作岗位;定期体检,注意观察;锻炼,合理膳食,增强体质。

作 业

与思考题

教材P373-375,实习七的案例1 和案例2

课后分析与 评价 课堂讨论热烈,通过讨论基本形成了较为准确的案例分析答案,在评讲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性很高,能就意见不同的答案进行辩论,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职业中毒案例(一)

职业中毒案例(一)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5月8日因大出血死亡。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业病有关。但未进一步确诊。 [问题]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 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应采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采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 5月9日举行追悼会,与会同车间工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其中两名女工于5月10日至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

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问题] 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 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 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病难治好,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乡党委和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者较多。乡卫生院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问题] 5.试述职工卫生工作中三级预防的范畴。乡党委和厂领导组织工人体检属哪一级预防?

6.乡卫生院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此后,县卫生防疫站向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报告。由市卫生防疫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用胶水粘合→缝制→制成鞋帮。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以上,均蒸发在此车间内。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100mg/m3)的36倍。而苯比甲苯更易挥发,其卫生标准比甲苯低2.5倍,为40mg/m3,故可推测生产时,苯的浓度可能更高。 经体检确诊为苯中毒者共18例,其中包括生前未诊断苯中毒的死亡者一例。制

职业中毒案例(一)演示教学

职业中毒案例(一)

职业中毒案例(一)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5月8日因大出血死亡。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业病有关。但未进一步确诊。 [问题]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 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应采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采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 5月9日举行追悼会,与会同车间工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其中两名

女工于5月10日至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问题] 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 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 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病难治好,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乡党委和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者较多。乡卫生院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问题]

5.试述职工卫生工作中三级预防的范畴。乡党委和厂领导组织工人体检属哪一级预防? 6.乡卫生院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此后,县卫生防疫站向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报告。由市卫生防疫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用胶水粘合→缝制→制成鞋帮。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以上,均蒸发在此车间内。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100mg/m3)的36倍。而苯比甲苯更易挥发,其卫生标准比甲苯低2.5倍,为40mg/m3,故可推测生产时,苯的浓度可能更高。

食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市**市**镇初级中学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一、案例 **年*月*日上午,**市食安办接信称**镇初级中学在晨检的过程中发现约有**名的学生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因这些学生在学校有共同就餐史,且发病时间非常集中,怀疑为食物中毒。 二、事件概况 **市**镇初级中学为政府公办初级中学,共有学生1132名,22个班级,83名老师,7名食堂工作人员。其中寄宿生630名,通学生502名,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至周日放假。根据学校报告,**5日下午17:20开始,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恶心和头痛、头昏等症状,到**6日晨检发现有80余名左右出现同类症状,**6日上午7点30分向**镇卫生院报告,**镇卫生院接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核实,核实后于8点30分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市疾控中心立即将情况报告**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并于9:20分到达现场。**市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向**市卫生局和湖南省疾控中心报告后,并立即调集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等学科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调查,于13时到达现场。**7日请省疾控中心专家一起,再次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 **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有关部门奔赴现场,成立联合调查组对该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名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处置得当。

三、问题分析 (一)、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认真详细分析 自**5日17:20出现首发病例后,截止**7日11时,共发生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94例。**7日11时后无新发病例。 1、病例定义:**年**5日中餐在该校食堂就中餐,出现呕吐或24小时腹泻3次及以上,伴或不伴头昏、头痛、恶心、腹痛、发热等症状的学生作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病例定义,截至**7日11时共核实符合病例定义病例94例,后无新增病例。 2、首发病例:**,女,13岁,125班走读生,于**5日17:20出现不适,主要为呕吐(3次)、腹痛,以脐周阵发性疼痛为主,并有头痛、头晕症状,6日8时左右前往**医院就诊,入院后出现体温升高(38.2℃),经积极治疗,患者已痊愈出院。 3、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腹痛、腹泻(黄色水样便)、呕吐、恶心、乏力等症状,部分病例低热。详见表1。 4、病例的三间分布 人群分布:所有发病均为学生,无教职员工发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69(35/59)。年龄最大16岁,最小12岁。寄宿生64例,走读生30例。 班级分布:学校22个班级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班级聚集性。 时间分布:病例潜伏期最短为5小时,最**为47小时。中位数为

突发事件处理经典案例分析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锦湖轮胎召回门事件; ●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 ●树立正确的企业信条。 突发事件处理经典案例分析 一、锦湖轮胎 【案例】 锦湖轮胎召回门 2011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锦湖轮胎质量问题,锦湖轮胎天津工厂在制作轮胎的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违反作业标准,超量掺用返炼胶,甚至全部使用返炼胶代替原片胶,严重影响轮胎的质量,给采用其品牌轮胎的汽车带来了安全隐患。 3月16日,锦湖轮胎通过腾讯官方微博回应315晚会报道,公开发表声明坚称央视报道“不准确”,称“原片胶、返回胶的添加比例是按照重量来进行计算,并非直观的数量比例”,声称其生产都是严格依照标准进行的,产品也都符合安全标准。 3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暂停锦湖轮胎天津公司的3C认证,随后相关车企撇清责任。 3月21日,锦湖轮胎全球总裁金宗镐、中国区总裁李汉燮通过央视《消费主张》栏目,面对镜头正式向广大消费者发布道歉声明,承认锦湖轮胎在天津工厂的确存在不按照公司内部标准进行生产的事实,对于没有尽到管理监督责任的相关负责人员已经予以免职,对没有按照公司内部标准生产的产品,在确定产品范围后申请召回,但对于召回具体时间、具体步骤并没有提及。 3C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简称为“3C”,认证标志是准许其产品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的证明。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自认证证书注销、撤销之日起或者认证证书暂停期间,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不得继续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违反本规定者,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上面的案例中,尽管最后锦湖轮胎全球总裁进行了道歉,但是由于锦湖不重视个体的生命,迫于压力才站出来投降,因此,人们仍然选择抛弃和唾弃。锦湖虽然生产了上亿条好轮胎,但是如果有一条轮胎出现不合格,对受害者个人来讲的概率仍然是100%。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在危机发生之后,一定要想到公众的这种心理特点。 二、强生公司 【案例】 美国强生泰诺有毒事件 “泰诺”是强生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头痛的止痛胶囊。作为强生公司主打产品之一,年销售额达4.5亿美元。 1982年9月29日至30日,芝加哥地区有人因服用“泰诺”止痛胶囊而死于氰中毒,开始是死亡3人,后增至7人,随后又传说在美国各地有25人因氰中毒死 亡或致病。后来,这一数字增至2000人(实际死人数为7人)。一时舆论大哗。 由于强生公司的信条是:第一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我们的病人,对我们病人的家属负责;第二条,在任何情况下面,我们都要对我们的母亲负责,我们的 信条不是写在墙上的、不是粘在墙上的,而是在我们的行为当中。 面对这一危急局面,强生时任前CEO伯克召集由公司董事长为首的七人危机管理委员会果断地提出了四条解决办法: 第一,召回市场上所有的泰诺,尽管相信自己的产品没问题,但是不能让消费者有任何的风险; 第二,让全国所有的销售经理全部回来开会,开会的目的是让他们到全世界各地的医院和药店去,告诉他们泰诺不能再销售了,并收集近期买过泰诺的消费者的 信息,由公司给他们出钱去医院检查; 第三,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第四,开发更安全的包装产品,现在吃的药都是用锡箔把它封好的,这就是泰诺率先开发出来的,这是强生公司因为这个事件给全世界食品药品安全做出的最重 要的贡献。 后来,通过联邦调查局调查发现,泰诺总共只有75粒受到了污染,但是它花了一个亿美元收回,而这75粒是因为有人向它的产品里面注射氰化钾。 正是由于强生公司在“泰诺”事件发生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危机公关,从而赢得了公众和舆论的支持与理解。在一年的时间内,“泰诺”止痛药又重振山河,占据市场的领先地位,再次赢得了公众的信任,树立强生公司为社会和公众负责的企业形象。

食源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上)

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副所长滕仁明 写在课前的话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Food security)的同时,食物质的安全(Food safety)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课件就该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在临床工作中对其有更加合理而有效的判断和处理。 一、食品安全的概述及引发疾病的分类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包括天然食品(水果、蔬菜等)和加工食品(以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制成品)。 所谓食品安全,从目前来看即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中难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所以总而言之,食品安全就是食品从种植到餐桌全过程的卫生担保。 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引起许多疾病,从临床疾病上分类可能引起感染性腹泻、食源性疾病以及食物中毒;从疾病的进程而言,有急性、亚急性、迁延性和慢性之分,另外还有一部分为潜在再现性(食用有毒有害的食物以后,当时并无异常表现,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中毒腹泻等情况),另外还有更严重的致畸、致癌、致突变,这些都是可以由食品不安全引起的疾病,下面将就引发的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讨论: (一)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临床上对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除霍乱、痢疾、伤寒以外的腹泻,统称为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分为炎症型和分泌型。炎症

型腹泻是指致病菌进入体内,引起的肠道炎症;而分泌型腹泻,就是指致病菌进入人体后并不造成炎症,而只是通过刺激肠细胞膜的分泌而造成的腹泻。 以下属于感染性腹泻的是()。 A.肠炎 B.霍乱 C.痢疾 D.伤寒 A.肠炎 B.霍乱 C.痢疾 D.伤寒 什么是食品安全?其所引发的疾病分为几类? 对于食源性疾病如何进行判断?如何完成事件处理报告? 潜伏期主要症状有关微生物或毒物 主要或第一症状为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味觉异常,口有灼烧 不到1小时 金属盐 感

正已烷中毒案例分析

正已烷中毒案例分析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正已烷中毒案例分析事故概况 4例打工妹在外出打工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其中3例为鞋厂鞋底粘合工(刷胶)、1例为皮具刷胶工,年龄在18~20岁,平均19岁,工作时间在5~11个月,平均工作时间9个月。接触溶剂汽油、粘胶剂等,手工操作,用毛刷刷胶,每天用胶约10kg,刷鞋约600双。每日工作10~15h,中午在车间用餐,室内无任何通风防毒措施,个人也未使用任何防护用品。刷鞋工8人已有3人发病,刷包工3人1人发病,1例因皮肤过敏而离岗。胶样定性检测到正已烷。 4例病人始于食欲减退、乏力、头晕,后出现双下肢无力、麻木、继而出现行走困难,双手麻木不能握笔,在岗期间均出现停经。停止接触刷胶40d后,病情仍继续加重,行走不能,生活不能自理。皮具刷胶工还表现为视物模糊,突然出现大量鼻出血及大量月经。查体:鞋厂3位女工,心肺未见异常,颅神经正常,双下肢近端肌力Ⅱ~Ⅲ级,远端肌力0~Ⅰ级,双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Ⅳ级,双侧膝反射、跟踺反射消失;双下肢踝关节上10cm以下平面痛觉减退,病理反射未引出。箱包刷胶工双下肢出现明显的肌萎缩,右下肢较重。

神经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胶样定性检测到正已烷。而皮具厂刷胶女工,脑MRI检查显示:脑内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病变;脑CT检查显示:双侧脑室周围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灶;腰椎穿刺:蛋白0.86g/L,细胞数及其他各项均正常。肝脏B超检查显示:肝脏弥漫性病变;肝功能检查多项指标异常;心电图检查:T波倒置;血常规检 查;WBC11.4×109/L;尿常规检查:细胞数高、隐血(+)、蛋白(+)。 事故分析 正已烷具有高挥发性和蓄积性强的特点,女工们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在无任何通风设施、个人未使用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冬季门窗关闭致作业环境中正已烷浓度增高,导致冬季集中发病,4例病人均在2004年1月发病,从事本作业前身体均健康,也未接触过其他有毒有物质。4名患者在从事刷胶作业期间,均感到有明显的刺激气味,眼睛流泪、咽干疼,停经,3个月时,皮肤潮红起泡、伴头晕,治疗好转后继续从事从作业以致发生严重的职业中毒。4名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下,对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一概不知。可见4例病人均有明显的职业接触史,且胶样定性测到正已胺。因此,以上职业中毒完全是人祸,用人单位有完全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4例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验也完全符合 《GBZ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已胺中毒诊断标准》。4名职业中毒病人均

职业中毒案例(一)

职业中毒案例( 职业中毒案例(一)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 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 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4月19 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 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5月8日因大出血死亡。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业病有关。但未进一步确诊。 [问题]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 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

应采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米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 5月9日举行追悼会,与会同车间工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其中两名女工 于5月10日至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问题] 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 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 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病难治好,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乡党委和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者较多。乡卫生院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问题]

5.试述职工卫生工作中三级预防的范畴。乡党委和厂领导组织工人体检属哪一级预防? 6.乡卫生院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此后,县卫生防疫站向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报告。由市卫生防疫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f 用胶水粘合f缝制f制成鞋帮。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 以上,均蒸发在此车间内。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 (100mg/m3的36倍。而苯比甲苯更易挥发,其卫生标准比甲苯低 2.5倍,为 40mg/m3,故可推测生产时,苯的浓度可能 经体检确诊为苯中毒者共18例,其中包括生前

食物中毒案例作业(优质材料)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问题讨论1] 1.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可能会作何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应如何考虑?作何处理? 答:首先可能会作出腹泻查因或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症病人时,考虑同源性食物中毒,应开展初步调查患者近期是否曾在进食过同一种食物,进食的时间地点,统计病例数,初步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事件。 2.如果怀疑是食物中毒,应做何处理? 答:若怀疑是食物中毒,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做好病人的呕吐物,粪便采样。 [问题讨论2] 3.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 答:组织食物中毒现场处理小组分两组到现场进行调查,一组进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调查,先向供餐单位到午餐食谱,对食品原料来源,对食堂生产、加工或制作与发病有关食物的场所实施环境调查。按确定了的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环节,选择并采集食品原(配)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等样品进行检验食品存放条件、温度和时间;询问剩饭菜的保存、处理等情况;是否有不适当的储存,以及剩余饭菜是否重新加热后食用等内容。同时对接触可疑中毒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一组人到医院对中毒工人进行调查,根据食谱向中毒工人按统一制定的“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逐项填写,了解病人的发病和治疗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注意收集中毒的病例数及化验结果等;统计最早发病时间、最晚发病时间,推算平均潜伏期。对最早发病和症状较重的病人进行重点调查,调查进餐史:对患者午餐进餐情况进行调查,找出中毒患者的共同食品,以便确定可疑中毒食物,调查同时,需对部分同单位或同生活的健康人进行膳食调查,作为对照。最后整合两组调查组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流行性病学分析。 4.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

卫生学实习六_职业中毒案例讨论(完整版)题目和答案解析

卫生学实习六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2、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 3、掌握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1、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原则: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法定诊断机构集体诊断,必须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防止漏诊、误诊、冒诊。 依据:(1)详细可靠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结果(5)排除其他 处理原则:治疗、落实待遇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收集当前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资料,尤其是可疑毒物监测资料,深入生产现场弄清患者所在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可能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空气中毒物浓度、个体防护与个人卫生情况等,从而判断患者在该作业环境中工作是否有中毒的可能性以及接触机会的大小、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浓度,此为诊断的基本依据,以推测有无职业中毒可能。 3、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1)查明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2)职业中毒的诊断(中毒事故性质的认定)(3)责任认定;(4)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5)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6)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案例一] 患者赵**,男性,42岁,近年来常感全身乏力,关节酸痛,右上肢发麻,食欲减退,腹部隐痛。因数日未解大便,并出现腹绞痛,收治入院。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1℃,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问题讨论1] 1、上述资料中,你认为患者的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 答:职业中毒的诊断依据:(1)详细可靠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结果;(5)排除其他。所以该病人的病史中还应补充详细可靠的职业史、接触史 2、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 答:腹绞痛主要由腹部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或梗阻引起,如肠管、胆管及输尿管等痉挛或梗阻。常见疾病有: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盆腔炎、急性胃炎、肝硬化、肠梗阻、胆道或输尿管梗阻、胆石症、胆道蛔虫、肾绞痛、胃肠痉挛、肠扭转、肠套叠或肠系膜血管栓塞 3、引起腹绞痛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是什么?哪些行业可接触该毒物? 答:可引起腹绞痛:铅,有机磷毒物,毒蘑,毒扁豆碱,斑蝥,乌头碱,巴豆,砷,汞,磷化合物,腐蚀性毒物等。常见致职业中毒的有铅:接触机会: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作业均可接触铅烟、铅尘或铅蒸气;铅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铅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的生产中。

职业中毒案例(一)

职业中毒案例(一) ???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 8 ??? [ ??? 5 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 [问题]

??? 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 ??? 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 ??? ??? [ ??? 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用胶水粘合→缝制→制成鞋帮。

???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以上,均蒸发在此车间内。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100mg/m3)的36倍。而苯比甲苯更易挥发,其卫生标准比甲苯低2.5倍,为40mg/m3, ??? ??? [问题]

??? 7.简述慢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 8.完成实习表7-1的统计分析。 ??? 9.如何衡量该事件的严重程度? ??? 10.欲了解发生此事件中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还 ??? ??? ??? 时间平均长达半年左右[0.68(±0.70)年]. ??? 对该厂接触苯作业工人无定期体检制度。上述7名在事故发生前即因苯中毒症状就诊者,平均就诊2.14(±0.69)次。分别被诊断为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或无诊断而只给对症处理药物。

职业性中毒案例讨论(教师用)

实习六职业性中毒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2 ?熟悉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的方法与要求 3. 掌握职业性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案例一]患者肖XX,男性,35岁,于1988年以来常感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近二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经常性的脐周、下腹部无固定的绞痛,用手压腹部可使其缓解,于 1993年入院。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2 C, 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 7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问题讨论1] 1. 上述资料中,你认为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 (1)职业史若怀疑为某职业病,应详细询问职业史,这是职业病诊断的前提。 (2)患者的同事有无类似疾病、出现的时间等。因为职业病具有群发的特点。 (3)以前就诊的情况。该患者病程较长,应利用以前的就诊资料。 2. 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 腹痛:炎症性、穿孔性、梗阻性、内出血性、缺血性、扭转性、损伤性 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毒及代谢障碍疾病、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消化道疾病、妇科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传染性疾病、 寄生虫病、腹膜疾病、腹内血管和淋巴及肠系膜疾病等 铅绞痛的特点:多为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部位多在脐周,少数在上腹部或下腹部,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多伴有呕吐、烦躁不安.手压腹部疼痛可缓解; 一般止痛药不易缓解、发作可持续数分钟以上。检查时腹部柔软平坦,可能有轻度压痛, 但无固定压痛点,肠呜音减弱。 3. 从职业病角度,你认为该案例的职业性毒物最有可能是哪种?哪些工种的工人可接触到这种职 业性毒物? (1)铅及其化合物(常见)。 (2)蓄电池制造、铅矿开采冶炼、熔铅、含铅颜料制造、拆船业、电缆复层、含铅焊锡、汽油防爆剂等。 进一步追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人于1985年起从事印刷厂的浇板工作即将熔铅锅融熔的铅 水浇进字模当中,当浇板时有大量的铅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有防护服、手套 等。 [问题讨论2] 4. 该患者能否诊断为慢性铅中毒?曼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尚不能诊断为慢性铅中毒。因为慢性铅中毒诊断要根据确切的职业史及以神经、消化、 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与有关实验室检查,参考作业环境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 类似疾病,方可诊断。该患者尚缺有关实验室检查和作业环境调查资料。 (2)早期表现:主要为中毒性类神经征如头痛、乏力,肌肉关节的酸痛,失眠和食欲不振等。消化系 统表现有口内有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是常见症状。 典型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 ①腹绞痛(特点见上) ②贫血低色素正细胞型贫血,多属轻度,周围血中可见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及碱 粒红细胞增多。 ③.周围神经病有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即表现为肢端麻木,呈手套或袜套祥感觉

中毒和窒息事故案例分析

中毒窒息事故 2018年5月23日17时30分左右,清洁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污水处理站(公司)进行水泵维修作业中,发生一起因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20余万元。 一、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人员基本情况 (一)企业概况 公司位于天长市杨村镇工业园区内康达路,成立于2011年8月11日;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法定代表人:王某湖,注册资本贰仟伍佰贰拾万元整;经营范围为:木浆棉制品生产、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公司董事长为王某中(长住南京市,基本上每月才来公司1次),实际控制人为王某湖,总经理为余某炳。公司环保安全工作由余某炳负责。该企业是天长市杨村镇招商引资项目。公司现有职工70余人,其中行管人员8人,设有财务室、办公室、技术部、化验室、生产部、销售部;2017年度公司销售收入为3200万元。 (二)发生事故污水处理站基本情况 2012年5月,天长博资公司委托合肥蓝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该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设计,形成《天长市博资清洁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2013年3月,污水处理站工程完工。污水处理站建有调节池(1600×470×460cm)一座、水解酸化池(SBR1)、接触氧化池(SBR2)(760×450×460cm)各一座以及污泥沉淀池、生产废水池、斜管沉淀池等(见附件1)。2014年5月,天长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委托上海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对该公司排放的二硫化碳、硫化氢进行了检测,并于当年6月3日出具了《检测报告》。由于污水处理站散发恶臭气体对周边企

一起职业病案例讨论

一起职业病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一)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5月8日因大出血死亡。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业病有关。但未进一步确诊。 [问题]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 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应采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采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 5月9日举行追悼会,与会同车间工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其中两名女工于5月10日至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问题] 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 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 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病难治好,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乡党委和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者较多。乡卫生院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问题] 5.试述职工卫生工作中三级预防的范畴。乡党委和厂领导组织工人体检属哪一级预防? 6.乡卫生院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此后,县卫生防疫站向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报告。由市卫生防疫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用胶水粘合→缝制→制成鞋帮。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 以上,均蒸发在此车间内。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

职业中毒案例(一)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职业中毒案例(一)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5月8日因大出血死亡。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业病有关。但未进一步确诊。 [问题]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 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应采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采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

5月9日举行追悼会,与会同车间工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其中两名女工于5月10日至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问题] 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 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 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病难治好,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乡党委和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者较多。乡卫生院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问题]

5.试述职工卫生工作中三级预防的范畴。乡党委和厂领导组织工人体检属哪一级预防? 6.乡卫生院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此后,县卫生防疫站向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报告。由市卫生防疫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用胶水粘合→缝制→制成鞋帮。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以上,均蒸发在此车间内。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100mg/m3)的36倍。而苯比甲苯更易挥发,其卫生标准比甲苯低2.5倍,为40mg/m3,故可推测生产时,苯的浓度可能更高。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一)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一) 化学结构中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均属于氰化物。一般将其无机化合物归为氰类,有机化合物归为腈类。 氢氰酸,HCN,别名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苦杏仁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 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氰化氢为气体,其水溶液称氢氰酸。氢氰酸属于剧毒类。其主要应用于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采矿业(提取金银)、船舱、仓库的烟熏灭鼠,制造各种树脂单体如丙烯酸树酯、甲基丙烯酸树酯等行业,此外也可在制备氰化物的生产过程中接触到本物质。 氰化物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体内释放的氰根而引起。氰根离子在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影响两方面。氰化物所致的急性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中毒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苦杏仁味,口唇及咽部麻木,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中度中毒表现为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常呈鲜红色,其他症状加重;重度中毒表现为意识丧失,出现强直性和阵发性抽搐,直至角弓反张,血压下降,尿、便失禁,常伴发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氢氰酸对人体的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晕、头痛、乏力、胸部压迫感、肌肉疼痛、腹痛等,并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长期接触后,可引起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极痒。在某些镀铜、镀镍工艺中可采用无氰电镀。凡发生氰化氢的工序,应严加密闭,或放在隔离室内局部排风,室内保持负压,防止有毒气体逸出。在进入用氢氰酸烟熏过的仓库时,必须事先通风,并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方可入内。 实例11983年12月22日下午7时,上海某化工厂电焊工李某(男、21岁)在该厂丙酮氰醇车间对堵塞的管道进行切割时,不慎管内余存的氢氰酸逸出,李某由此而吸入氰化氢气体,致头晕、乏力,进而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经厂内初步急救后送市有关职防专业机构救治,诊断为急性氢氰酸中毒,经较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后才渐趋康复。 原因分析:该厂为氰化物化工产品专业生产厂,理应有一套严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严格的防护保障,全体职工更要人人了解氰化物的剧毒性及每天踏进厂区就应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清醒地感到氰化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稍有不慎则生命攸关。但该厂由于管理疏漏,当年仅丙酮氰醇车间就曾二次发生过氢氰酸2人中毒事故。而此次系切割作业前未将管道内氢氰酸残液排尽,并尚未确信已达到万无一失情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汇编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一):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少华 学习目的: 1. 了解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3.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步骤和分析方法; 4. 提出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及撰写调查报告。 培训时间:4课时 培训方法:讲解、演练、讨论 参考文献 1. GB1493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2. 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卫生部第8号部长令(1999.12.24):《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6.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2003.5.9) 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06.1.1)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第三部分现场控制与处理 第四部分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部分现场调查的实验室支持 第六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七部分结案处理与措施建议 附件 ·《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

·《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阅读15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复习食物中毒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能够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按照中毒致病因素分类可分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我省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为主。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教学建议:阅读10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简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经过,了解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和报告程序,提出问题。 《食品卫生法》规定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食物中毒事件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重要内容;同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政府需要作出应急处置。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四级) :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 级)、一般(IV级)。注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均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事件分级一经确认,必须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二、食物中毒事件只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个级别,无特别重大(I级),即: ·重大(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I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中毒30—99人,并有9例及以下死亡)。

卫生学教材职业中毒讨论案例答案

环卫劳卫毒理教研室实习教案 第6次实习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对象 2005级临床本科 时间 2008.5.8 地点 公共卫生系学生实验室 教材 《预防医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时 3学时带教老师汤艳 教学时段 划分 1、讲述职业中毒诊断的方法、步骤 2、学生讨论 3、评讲 15分钟 55分钟 10分钟 目标和要 求 1、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2、掌握职业中毒案例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难点:职业中毒案例分析方法 教研室审阅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讲 解 内 容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2、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 3、掌握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1、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z原则: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法定诊断机构集体诊断,必须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防止漏诊、误诊、冒诊。 z依据: (1)详细可靠的职业史 (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结果 (5)排除其他 z处理原则:治疗、落实待遇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收集当前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资料,尤其是可疑毒物监测资料,深入生产现场弄清患者所在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可能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空气中毒物浓度、个体防护与个人卫生情况等,从而判断患者在该作业环境中工作是否有中毒的可能性以及接触机会的大小、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浓度,此为诊断的基本依据,以推测有无职业中毒可能。 3、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1)查明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2)职业中毒的诊断(中毒事故性质的认定) (3)责任认定;

卫生学教材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案例答案(2)

. 一 某年8月13日上午11时,家住某市城南区的李某出现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急诊入院。体检发现:体温39.5℃,腹部有压痛,大便为水样便,带有粘液。此后,居住其周围的一些居民因同样的症状体征入院就诊。到16日夜间12时,同辖区内共有59户,117人因相似的症状体征到医院住院或门诊观 察治疗。 1. 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可能会作何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 的病人时,应如何考虑?如何处理? 1.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根据临床症状可能会诊断为急性或病毒性胃肠炎待 查收住入院。但当同一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则应考虑食物中毒的可能。因此,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对病人的急救治疗主要包括: (1)急救:催吐、洗胃、清肠; (2)对症治疗:治疗腹痛、腹泻;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抢救呼吸衰竭; (3)特殊治疗:一般不须应用抗菌药物。症状较重考虑为感染性食物中毒或侵袭性腹 泻者,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中毒一般不用抗生素,以补液、调节饮食为主。对肉毒毒素中毒应及早使用多价抗毒素血清。 2. 如果怀疑是食物中毒,应如何处理? (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包括:停止食用中毒食 品;采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对病人的急救治疗 (2)对中毒食品控制: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 疑似中毒食品;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3)对中毒场所采取的消毒处理 3. 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 必须开展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对病人、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和对可疑食品 加工现场的卫生学调查。 (了解中毒发生的时间、经过、中毒人数及严重程度,初步确定中毒的可疑餐次和食 品。了解食品加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工环节可能出现的原配料问题、加工场所卫生问题及违规操作问题。) 4. 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 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要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学术上的原因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医师进行评定。 5. 此事件是何种性质的食物中毒? 据上述资料,能否确定是何种化学物或细菌引起的食物 中毒? 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不能确诊。 6. 造成此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1)马肉宰杀、储藏、销售过程易受细菌污染;(2)马肉高温下存放可使治病菌大量生 长繁殖或产生毒素;(3)生熟马肉交叉污染 7. 对此类食物中毒的病人处理,关键应注意哪些方面? (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2)采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3 )对病人的急救治疗 8. 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预防原则) (1)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查和监督管理,严格遵守牲畜屠宰前、屠宰中和屠宰后的卫生要求,防止污染。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