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瓶颈因素与对策

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瓶颈因素与对策

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瓶颈因素与对策
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瓶颈因素与对策

[收稿日期]2006212211

[作者简介]徐静(1975-),女,山东博兴人,东营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金融。

2007年6月第23卷 第3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 oleu m (Editi on of Social Sciences )

Jun .2007

Vol .23 No .3

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瓶颈因素与对策

徐 静

(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山东东营257091)

[摘 要]在中国的三个近海三角洲中,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程度、发达程度都无法与长江三

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交通等多种瓶颈制约是很重要的

因素,所以要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就必须从多角度入手,创新发展思路,突破瓶颈制约。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开发;瓶颈;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7)03-0037-(03)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近百年来冲积而成的一块年轻的陆地,河海交汇,使其中心城市———东营市成为中国东部沿海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经过胜利油田30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东营建市20多年来的发展,黄河三角洲从荒凉走向初步繁荣,昔日的荒原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城市,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在中国的三个近海三角洲中,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程度、发达程度都无法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提并论。究竟是什么瓶颈卡住了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一些破解瓶颈的对策。

一、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瓶颈剖析(一)“产业”瓶颈———过度依赖石油、经济结构单一

黄河三角洲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石油,石油资源丰富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强大推动力。但是因为这些油气产品基本上全部运往外地加工或出口,这就使黄河三角洲石油工业不能在其产地上形成上下游一体发展的产业链,从而割裂了石油产业与地方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石油经济与非石油经济、中央企业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巨大反差。多年来满足于农副产品基地和石油能源基地的定位制约了黄河三角洲发展的眼界,“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出现两极分化:一端是有机构成相对较高的石油

工业经济,一端是有机构成相对很低的传统农业经

济。”[1]79

迅猛发展的石油工业与传统落后的农业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石油开采业成为该地区唯一的支柱性行业,非油产业没有形成“替代”之势,油气资源也未能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单一,地方工业产业链条短、层次低。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黄河三角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产业结构单一这个瓶颈。

(二)“环境”瓶颈———生态脆弱、保护压力大黄河三角洲由于成陆时间短,土地碱化严重,淡水资源十分缺乏。黄河水是黄河三角洲主要的水资源,也是黄河三角洲的生命线。但是近年来,黄河水量时多时少,而且每年都有比较长的枯水期,又加上华北和西北缺水,导致黄河流域中上游省份对黄河水的提取量逐渐增加,这都将对“黄三角”的水资源供应产生较大影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传统工业发展的“瓶颈”。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存留珍稀遗传基因、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和区域发展环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湿地本身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慎之又慎,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大面积湿地的渐次萎缩和消亡。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必须重视环境制约这个因素。

7

3

(三)“交通”瓶颈———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流物流集散能力差

黄河三角洲地区虽然具有便利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联络国内外大中城市,但是东营海港未成规模、高速公路和铁路断头、机场航班少等问题仍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东营高速公路只有一条东青高速与济青高速相连;铁路只有一条淄东支线铁路与济青铁路相连,从淄博到东营的火车为一段“盲肠”,不能形成向北的通道或者枢纽。黄(骅)东(营)大(家洼)铁路、环渤海高速公路虽然进入国家中长期规划,但在未建成前的时间内,缺乏贯通的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东营港虽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却未形成规模,泊位小,吞吐能力低,缺少疏港铁路支撑。东营机场目前只能飞北京、上海,尚未形成对东营经济的强力支撑。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人流物流集散能力差,大的工业项目难以安家,经济就难以又快又好发展。因此,交通问题仍是制约东营乃至整个黄河三角洲实施大规模、深层次开发的瓶颈。

(四)“实力”瓶颈———中心城市吸引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够

“现代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必定形成一个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又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1]121中心城市应有一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要能对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经济总量和城市人口规模上应该在区域各城市中数一数二,在基本功能上应是经济中心、交通流通中心、教育文化中心、人居中心等。近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虽然获得较快发展,城市面貌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很大进步,其中心城市———东营市,在全国百强城市中2005年度综合实力排名居第37位,跨入中国投资(硬)环境50优城市行列,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等称号。但是,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要求看,东营市市属经济比较薄弱,缺乏产业支撑,难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城市建设缺少亮点,缺乏文化内涵,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强。因此,东营市尚不能像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上海、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广州那样起到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作用。

二、突破瓶颈制约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的对策思考

虽然黄河三角洲开发面临诸多瓶颈制约,但也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丰富,胜利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113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82139亿立方米,盐卤资源丰富,滨海浅层卤水储量74亿立方米[2];黄河三角洲区位优势明显,处于黄河入海之处,北靠京津塘,南连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也是海陆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黄河三角洲还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开发建设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01年4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认东营市整个行政区域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先后被列入国家和山东省“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是贯彻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的迫切需要;是在具备了一定基础和必要条件下,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确立东营在山东省乃至环渤海地区战略地位的重大举措。打破瓶颈,发挥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多元经济,突破发展的“产业”瓶颈

黄河三角洲区别于其他两大三角洲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它的中心城市资源型特点突出。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许多因资源而建的城市,随着资源逐渐枯竭而陷入困境。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专家预测,胜利油田现有储量还可以开采30年。所以,选择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最好时期及早转型,用足够的时间来从容完成这种转变,改变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不合理的二元经济结构,寻求发展的新出路是黄河三角洲实现经济腾飞的当务之急。

突破发展的“产业”瓶颈,就要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积极培育畜牧、水产、蔬菜、冬枣、粮棉等优势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多环节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如可积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石油装备制造、造纸、橡胶轮胎等现有产业等。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

83

息服务、文化产业等新型服务业,尤其是要充分挖掘利用东营市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搞好品牌运作,尽快实现突破。

(二)突出生态特色,突破发展的“环境”瓶颈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加上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任务特别艰巨,必须下决心解决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高举生态建设的旗帜。突出生态建设,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区别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所应选择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正确发展方向。所以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要按照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重点搞好生态防护工程。“要提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适度开发,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注意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3]要推行节约用水,搞好水资源综合利用,尽量发挥水资源的使用价值。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要加强湿地恢复性建设,加强湿地污染监测和控制,保障湿地系统基本生态功能。[4]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构建起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为黄河三角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扩大对外开放通道建设,突破发展的“交通”瓶颈

东营作为国家高效生态经济的示范区,重大基础设施是保证该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必须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加快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密切环渤海经济圈内交通联系,加强山东半岛区域融合,加快与京津冀区域对接,着力构建海陆相连、空地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北接京津塘、南连胶东半岛经济带的优越地理位置,构架大交通网络格局。首先,加快东营港建设步伐,推进油码头和液体化工码头论证建设,搞好港口运营。其次,10万吨黄骅港与山东省只有一河之隔,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应把黄骅大港纳入视野,为山东省所用,在加快威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建设的同时争取黄大铁路尽早开工。再次,东营机场是三角洲地区唯一的空港,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搞好空港的改造升级,延长加厚跑道,扩建完善航站和航管设施。此外,要规划建设新火车站,推进北部防潮堤建设,完善沿海防潮体系。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黄河三角洲大交通网络。重大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将进一步提升黄河三角洲的区位优势,使得制约沿海大开放、大开发的交通“瓶颈”得到彻底改变。

(四)加强区域合作,突破发展的“实力”瓶颈

如上所述,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没有形成如上海、广州、深圳般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及中小型城市体系,其中心城市只有依靠以石油开采业发展起来的东营市,虽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仍很薄弱,大集团公司少,高新技术企业少,难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黄河三角洲要想发展,必须打破常规发展思路,加快与周围地区的融合与交流,实施联动发展,借区域“龙头”求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然后形成自己的龙头城市。目前山东省正在建设半岛城市群,无论从战略布局、发展需要,还是从经济优势、现有基础看,半岛地区都是全省发展水平最高、潜力最大、活力最强的经济区域,完全有条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北方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极。东营市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市之一,可以借此发展良机,加强区域合作。主动对接青岛和烟台,融入半岛城市群;主动对接济南,加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合作;主动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东营市的石油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生态良好和龙口天津之间建港条件最优的优势,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上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从而实现东营市的开发能够像深圳的开发带动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带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一样,带动和促进整个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发展。[5]

[参考文献]

[1]石军.世纪抉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

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顾炳银.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加快黄河三角洲建设[E B/

OL].(2006211216)[2007203229]htt p://dlibrary.tj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8710681.html,.

[3]宋杰鲲,李殿伟.油矿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38. [4]刘云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J].黄河口论坛,2006(4):11.

[5]高琼.东营市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初步思考[J].黄河

口论坛,2006(2):17219.

[责任编辑:陈墨]

93

黄河三角洲滨北盐碱地生态

黄河三角洲滨北盐碱地生态 恢复与产业化建设示范带总体规划滨州市人民政府

前言 滨州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区域结构调整,造福于民,建设生态滨州,规划实施了“一点两带”建设。北带即黄河三角洲滨北盐碱地生态恢复与产业化建设。此带的生态恢复与产业化建设,将会对我市北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生态的恢复产生久远的影响。黄河以北振兴之时,就是滨州赶超之日。此项目在2003年9月30日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讨论通过,市委书记孙德汉评价说:“这个规划是一发展的规划,是一个生态的规划,是一个富民的规划,是一个振兴滨州的规划”。会后为切实加强项目的领导,做到上下联动,紧密配合,严密组织,分步实施,决定成立黄河三角洲滨州(盐碱型)生态科技产业开发带建设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孙德汉任总指挥,市长安世银任常务副总指挥,下设13个职能部门。2003年12月6日在海港召开了沿海生态开发带暨防潮坝开工动员大会,吹响了滨北盐碱地生态恢复与产业带开发的号角。 黄河三角洲由古代黄河三角洲、近代黄河三角洲和现代黄河三角洲组成。滨北生态产业带全属1127年以前黄河冲积形成的古代黄河三角洲范畴,主要由盐碱地组成,共计4000km2,占滨州市土地总面积的42.15%。所以,进行盐碱地生态恢复便成为各产业带建设首要考虑的环境基础和立地条件。项目规划了防潮坝与蓄水工程建设,滨海贝沙岛生态旅游带、150万亩潮间带养殖和盐及盐化

工高新技术产业带、130万亩潮上带盐碱地人工芦苇湿地开发带、200万亩梨枣经济林高产高效建设带、110万亩盐碱地低产田高产高效开发带等五个产业带。 五大产业带和水利工程建设总计投资约87亿元,到2008年建成后,年收益可达127亿元,扣除工程折旧费,净收益110亿元,农民直接收益45亿元,规划区181万人口人均增加2500元,加上目前收益的2600元,总计达到5100元,一跃跨入全国富裕农民的水平。到那时,滨州市在全省的经济排位可由现在的第12位上升7 -8个位次,实现赶超目标,达到前5位的经济水平。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一、文化产业基本概况 (一)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1.文化沿革及独具特色生态优势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6,总人口约985万。区内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独特的黄河文化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共同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气势磅礴的九曲黄河、黄河口湿地公园、海岛金山寺、杨家埠、孙子文化园、陈庄西周古城遗址等,是黄河自然风光与山东古齐文化特色结合区。本区形成了以黄河优秀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生态文化、海洋文化、历史遗存文化、军垦文化、红色经典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现代文化的“八大文化”。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以浑然天成的漫卷书画形式擦亮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精神底色,集中表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历史演进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文化形态和文明成果,使本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文化资源禀赋。2.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成绩 “十一五”期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民营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文化市场逐步规范繁荣。杨家

埠、孙子文化园、黄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打造了包括现代吕剧《梨花雨》、动漫片《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品牌。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寿光市大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潍坊金丝达实业有限公司、滨州北方文化有限公司、山东惠民孙子兵法城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东营中齐文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邹平范公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本区现已初步形成以生态观光、影视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教育业等为代表,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体系。3.文化体制改革效果明显 “十一五”期间,区内各级政府为推进文化产业均衡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围绕黄河三角洲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规划和政策,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争取到国家、地方、企业的投资和扶持资金,重点加强了对魏氏庄园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建设,同时建成若干座行业主题博物馆。鼓励成立专门投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公司,促进形成以政府投入引导,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文化产业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发展格局。 4.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本区文化产业尚未形成可持续内生增长的产业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优良的生态优势尚不相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还不协调,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产品需求还不适应,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编辑本段规划主战场 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将高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个大旗,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滨州相关部门将深入研究和宣传《规划》,制定一个好的实施方案,特别是搞好园区和项目的策划,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同时,把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科学谋划,加强督导,强力推进。[1] 编辑本段规划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38号)精神,现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加快这一地区发展对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培育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领会国务院对《规划》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二、请山东省人民政府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制定和调整相关专项规划,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集聚,提升发展实力。要根据《规划》提出的原则和方向,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紧密合作。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保护环渤海、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和指导。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加强与国家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会同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实施情况。 编辑本段具体事项 前言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这一地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完善全国沿海经济布局,特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的农业优势本文不再阐述,我们能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表明我国农民有能力和实力将我国的农业推向世界的前沿。但我们更多的应该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从中分析问题和总结出答案,用实际行动加快我国农业改革的步伐,快速与世界接轨,甚至占领国际市场。 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农民组织化程度:而我国四农问题是让各级政府最关心的问题,条条框框经济和块块农田,实际上在限制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一亩地请不起专家,两亩地招不来教授,科普工作难以开展,农业科技虽然在操作示范,却很难有手段推广应用,农业基础的薄弱,吸引不住年轻农民投入农业发展,大批新一代有知识的农民都涌向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回了农药、化肥和种子,对土地进行投资,这是真正的以工补农,然而土地经营者仍然是老弱病残和走不出去的留守人员,文化层次低粗放经营着瘠薄的土地,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加之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科技难以普及,所以农民增收还没有物价上涨快,农民增收缓慢,又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国家取消农业税,又向农民发放补贴,但还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农民实际问题,中国农业的发展最后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用工业化思维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农业现代化程度:现代农业是要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生产和经营。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因此,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生产过程、到产后的产业链条进行联接,这就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意识。因此,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农民经管管理素质和生产营销能力,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尽可能地掌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这个历史责任,就需要新型农民肩负与

古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章作者: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责任编辑:海之星更新时间: 2009-4-22 288 关键字:古镇,开发,存在,问题,研究 海南旅游超市网:古城古镇古村落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演变,每一条街道,每一扇窗棂都留下了历史和文化的烙印。古城古镇古村落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传统建筑和功能格局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热点和难点。来也公司今年承接了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的部分侗寨旅游规划项目,又激发我们重新审视古城古镇古村落应当如何进行规划与保护的问题,在这个专题里,我们将结合以往的案例,对古城古镇古村落的规划、开发与保护进行探讨和研究。 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古镇,是在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聚居地。我国的古镇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陈逸飞先生一幅《故乡的回忆》使得江苏周庄享誉海内外。随之而来,江浙一带的古镇相继走上“旅游兴镇”之路。1997年,“申遗”成功的丽江大研古镇更是走在了我国古镇开发的前列,古镇旅游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开发,作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样的热潮下给古镇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如何保证古镇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1.旅游承载量饱和,古镇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古镇旅游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是游客流量的高峰期超过了古镇旅游容量承载极限。在旅游旺季,古镇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状态,不仅破坏了古镇原有的幽静自然,甚至对古街道、古建筑等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使旅游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游客的增多带来的垃圾污染、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2.旅游开发的过度商业化 商业化是我国古镇旅游开发颇具争议的问题。毫无疑问,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商业化便没有旅游开发,实际上,适度的商业化并不会威胁到古镇旅游的核心。然而目前的问题是,部分景区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对古镇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引进了大量的外来经商者,店铺泛滥破坏了古镇的原有风貌,改变了古镇原有的古朴风格,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古镇的过度商业化。其根本原因是开发商急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没有实施有效的措施对古镇进行保护。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2012年第8期山东社会科学No.8总第204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4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魏学文 (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山东滨州256603) [摘要]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转方式、调结构,努力走出一条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自然生态与文化和谐共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 高效生态的文化产业新路。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要在政府谋划、资源整合、集约发展、市 场运作、科技支撑、融合发展、人才保障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构建高效生态型文化产业发展 新模式。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高效生态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8-0137-03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定位。这既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也为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转方式、调结构,努力走出一条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自然生态与文化和谐共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高效生态的文化产业新路。 (一)政府推动,谋划文化产业发展总布局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充当着引领者、设计者、推动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如何扮演好政府的角色关系高效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1.理念引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明确高效生态的发展理念。地方政府应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生态发展、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领文化产业向高效生态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功能,提高企业与公众对发展高效生态文化产业的认识,向全社会传播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和态度,激发个人和企业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2.规划设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在规划设计中,地方政府既要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考虑,又要结合各市、县(区)实际进行县区规划。整体规划要体现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实际,市、县(区)规划要反映地方的文化特色。比如:滨州市政府制定的《滨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详细绘就了滨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既体现了高效生态经济的总体要求,又结合了滨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 3.政策推进。政策资源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政府应运用政策工具对文化产业高效生态发展做出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在高效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可提供资本推进、项目推进、制度推进、人才推进等政策支持,同时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体制创新,探索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 4.环境治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要为高效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既要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又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文化企业的主体作用,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身实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 收稿日期:2012-04-29 作者简介:魏学文,男,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基于高效生态视角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2911RKA16018)、滨州学院重大招标课题“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2011ZDW01)的阶段成果。 731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word精品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的农业优势本文 不再阐述,我们能以占世界10 %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 %的人口,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表明我国农民有能力和实力将我国的农业推向世界的前沿。但我们更多的应该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从中分析问题和总结出 答案,用实际行动加快我国农业改革的步伐,快速与世界接轨,甚至占领国际市场。 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农民组织化程度:而我国四农问题是让各级政府最关心的 问题,条条框框经济和块块农田,实际上在限制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一亩地请不起专家,两亩地招不来教授,科普工作难以开展,农业科技虽然在操作示范,却很难有手段推广 应用,农业基础的薄弱,吸引不住年轻农民投入农业发展,大批新一代有知识的农民都涌向 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回了农药、化肥和种子,对土地进行投资,这是真正的以工补农,然而土地经营者仍然是老弱病残和走不出去的留守人员,文化层次低粗放经 营着瘠薄的土地,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加之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科技难以普及,所以农民增收还没有物价上涨快,农民增收缓慢,又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国家取消农业税,又向农民发放补贴,但还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农民实际问题,中国农业的发展最后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用工业化思维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农业现代化程度:现代农业是要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 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生产和经营。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因此,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 志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生产过程、到产后的产 业链条进行联接,这就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意识。因此,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农民经管管理素质和生产营销能力,提高农民在市场交 易中的谈判地位,尽可能地掌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这个历史责任,就需要新型农民肩负与承

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类型不断增加,古镇旅游日趋兴旺。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总结了国内古镇的兴起、问题、开发与保护等问题,希望能够为古镇旅游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古镇旅游保护开发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product type, the ancient town increased tourism is to flourish.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of systematic reviews,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problems, the rise of the ancient tow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the hope can for town tourism research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 Words:town tourism expoliation protectation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竞相进行旅游开发,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古镇旅游实践的影响下,很多学者开始介入古镇旅游的研究领域,累积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古镇旅游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我国古镇旅游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1.古镇旅游的兴起 1.1 古镇旅游的兴起 古镇旅游的兴起是近20 年的事。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1982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植物名录

耐盐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中的应 用 黄河三角洲有大面积的滨海盐碱地,仅东营市就有33.3万hm2。其土壤含盐量多在0.4%~3%,甚至更高。绝大多数绿化植物在此栽植会受到严重胁迫,甚至无法存活,进行常规绿化困难极大。过去曾采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和隔离换土等方法,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绿化问题。针对滨海盐碱地的自然状况和目前的绿化现状,我们认为,选择、利用耐盐植物作为绿化树种将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的主要途径。 1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概况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人海口的扇形冲积平原,土地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成陆时间较短,成陆前受海水长期浸渍,成陆后由于受到海潮的淹没,整个土体上下都含有大量的盐分,属典型的滨海盐渍土,土 壤改良极其困难由于大部分土地由黄河泥沙沉积而成,土壤中水稳性团粒结构少,漏水漏肥,毛管作用强烈,表层土壤易积盐土壤养分含量低,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少,土壤瘠薄,也是严重制约绿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平均气温12.1℃~13.1℃,极端最低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41. 9℃。平均降水量560~590mm,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雨热同期,表现为春早多风、夏涝炎热、晚秋干早凉爽、冬季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年均蒸发量大约在1900mm左右。由于地下水位高,潜水矿化度大,地下水中可溶性盐(以氯化物为主)随着水分蒸发,在土壤表层呈现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季又积盐的水盐运行规律。 2盐碱地绿化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滨海盐碱地绿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总的来说大致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然后进行常规绿化二是选择不同耐盐范围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盐渍土壤。前者采用工程措施,挖排碱沟、蓄淡压碱、引黄压碱,待土壤含盐量下降后,再进行常规绿化,效果显著,但是造价太高,又加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这些有限的水资源,已不能维持已开发土地的压碱和灌溉,更谈不上进一步扩大面积,不能巩固开发成果,有一定的局限特性。后来,在城市绿化中又普遍采用了隔离换土法。如垒池换土、塑料薄膜隔离换土、植物桔秆等隔离换土法,然后进行常规城市绿化,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植物的生长,这种换土法也产生了许多弊端,即由于树冠的扩大,根系会相应突破隔离层后受到盐分的侵害,表现出生长不良、树稍干枯,甚至存在前期暂活,后期死亡的现象,致使树木成活率低,大小不一

浅谈浙江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2014 届) 设计(论文)题目浅谈浙江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析 作者、学号徐加英 2012214008 作者所在班级旅管123 学院、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及职称沈美华副教授 论文完成时间 2014年3月25日 答辩日期2014年5月7日 设计(论文)成绩 杭州师范大学

浅谈浙江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An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 of Development on Ancient Town Touring in Zhejiang 论文作者:徐加英 专业:旅游管理 指导老师:沈美华 完成时间:2014年3月20日

江南古镇旅游是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国内外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对江南古镇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过十余年发展,江南古镇游现已成为华东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之一。然而,随着旅游的发展,商业化氛围过浓、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浙江古镇旅游试图为在商业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仍能较好保留历史文化遗存,探索一条全新的旅游发展道路。 关键词:浙江;古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The ancient town in southern Yangtze River is see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world heritage tourism.According to th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tourism and the survey conducted at Wuzhen.Xitang.Nanxun.Explore the ancient town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ancient town travel in the Yangtze Ri ver Delta, east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area. Howe 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blems like too much commercial atmospher e, travel product being more less the same, have been exposed.ancient town tourism in Zhejiang Province aims to better preserv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of ancients towns, as well as to commercialize this tourism development, hoping to explore a ne w tourism development way. Keywords: Zhejiang; Town tourism;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鹄山学校:黄春根 四年来,我们的老师们在肖校长、黎校长的带领下,迸发了空前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我们学校在一条前所未有的并不是很平坦的道路上快速前进,从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到教育教学实绩的提高,从学校的办学品味的提升以及社会信誉增强来看,这四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我们学校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我们学校跨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踏上了崭新的发展平台。但是,就在现在,我们已经明显地感到,遇到了高原反应,由于自身素质的问题,不适应的症状开始逐渐显露。我们的干部和老师们缺乏了刚开始在全新的体制下工作的那种活力,出现了疲惫,抑制得很久的传统的落后的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终于又流露出来了,这可以说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是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想出解决办法,并持之以恒地努力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速度,严重影响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定位。我们的学校究竟发展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我们的老师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工作热情也有了质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快速提高,并且有明显的继续上升的趋势,相对来说,我们的教育教学实绩是辉煌的,了不起的,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社会舆论对我们赞赏有加,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我们的有些老师包括我们少数干部还缺乏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常常导致学校布置的工作不能有始有终的完成。有些同志的信念不够坚定,一有

谣言不加思考就信以为真,思想就发生动摇,有些同志有时还自觉不自觉地干些违规的事情,造成一些坏影响。我们学校还缺乏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地位还不是牢不可破的。 二、症状。就学生和学生家长反映和投诉的情况来看,对我们的有些老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效果还不够满意。有品性方面的问题,有能力方面的问题,有水平方面的问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也验证了学生和学生家长所提意见的正确性。有的同志是非标准还不够明确,对一些不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不但不肯放弃反而还当作法宝。有的同志身上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不好的习惯总是改不了,过一段时间还是要发作。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按照自己已经落后的耗时费神的方法在做。对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时常常出偏差,要求别人的严,要求自己的宽;要求学校的多,要求自己的少。检查自己的主观原因少,强调学校的客观条件多。有些人对学校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理解不深或者理解不了,就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常常丧失了工作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工作失误。 三、办法。一所学校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所有员工的综合素质。也就说是,我们学校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所有员工的手里。我们自己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就是推进学校的发展。 现在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必须牢固的树立“学生是上帝,教育是服务”的意识。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光明正大理直气壮义无反顾地去参与竞争。我们提出的方案就是:必须要有长远的考虑,看问题谋发展要有五——十年的规划,必须经受改革的风口浪

关于古镇或者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一、调研背景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农耕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之地域辽阔,遗存了大量各具特色、传统文化丰厚的古村落。随着古村落的价值被社会逐渐认可,古村游已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古村落与外界联系的骤然增多,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本次调研对苏州太湖金庭镇明月湾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尝试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明月湾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是一个仅有百来户人家的小村落。由于偏于孤岛一隅,长期隐逸于湖山深处,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鲜为人知。2003年吴中区古村旅游开发公司和西山镇(今改名金庭镇)人民政府对其实施保护整治,2007 年明月湾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苏州古村落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保护和利用。作为苏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代表作,更为完善的对明月湾进行保护开发,能为全市甚至全国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并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持续建设,彰显江南水乡的特色和风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结果 1、明月湾的历史变迁 由于疏于记述且时间有限,明月湾的历史我们只能从文献和镇政府提供的资料中搜索、筛选。尽管找到的也只是一个大致梗概,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个千年古村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保护开发。 (一)春秋时期——吴王和西施玩月之地 明月湾,因春秋时吴王夫差和西施曾来此玩月而得名。尽管这仅是一则传说,但历史上西山确实曾经是吴越相争的前沿阵地,至今岛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吴王的传说,留下了许多当时的遗迹。 (二)盛唐时期——文人雅士寻胜探幽之处 明月湾村的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但至少在唐代已闻名遐迩。刘长卿、白居易、皎然、皮日休、陆龟蒙等一代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欣然命笔。他们的作品是明月湾村悠久历史的重要佐证。有“情才冠世” 之誉的诗人刘长卿曾当过长洲(今苏州)尉,后被人诬陷入狱,出狱离苏之前,到明月湾探望一位名叫贺九的隐士,可惜寻访不遇,便写下了《明月湾寻贺九不遇》一诗。诗中写道:“古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有人考证,这首诗当作于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 年。由此算来,明月湾建村距今至少已有1250年了。 宝历二年(825),诗人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这年秋天,他来到明月湾。诗人一下子就被明月湾秀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忍不住赞叹:“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这是明月湾古村在这位苏州太守心目中的地位。 陆龟蒙、皮日休两位诗人是在咸通十一年(870)来到明月湾的。陆龟蒙将洞庭明月湾村和南京道教建筑明月观相比较以后,认为“洞庭看最奇”。诗人突出

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

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西北与河北省隔漳卫新河相望,是山东的北大门。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浓厚的传统文化决定了滨州的饮食文化,这里每年的中国好酒招商网水总产量在2万千升左右,加上外来的诸多品牌在这里销售,滨州的白中国好酒招商网整体容量在4万—5万千升。 相对于山东一些经济发达城市来说,滨州地区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其整体消费能力,特别是高端中国好酒招商网消费能力不是很高,所以高端中国好酒招商网市场在整个滨州地区所占的份额不大,但消费者对品牌的集中度及忠诚度很高。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8710681.html,可以说,在滨州高端中国好酒招商网市场上,传统名中国好酒招商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8710681.html,从地理位置上看,滨州跟淄博、东营、德州、济南接壤,但进入到当地的中国好酒招商网水品牌以淄博品牌为主。这不仅是因为淄博有几个大的品牌,更主要的是人缘和地缘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淄博的桓台县和高青县都属于滨州前身的惠民地区,尤其是高青县划分得更晚一些,所以在很多年龄偏大的滨州人心中,这两个地方还是属于滨州,因此在选择中国好酒招商网水方面就怀有更多的故乡情结,所以,来自桓台的黄河龙和高青的扳倒井在当地的高端市场上占有为数不少的份额。 多年来,来自周边的中国好酒招商网水品牌一直努力耕耘着这个难得的市场,如同高端市场一样,这里的中端产品主要集中在淄博的产品上,以扳倒井、黄河龙以及百粮春为代表的中端产品不仅醒目地摆在各大商超、中国好酒招商网店里,就连乡镇一级的代销店和小饭店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8710681.html,此外,来自省内的品牌还有兰陵、景芝、古贝春等都在不同的市场上大显身手。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8710681.html, 尽管外来品牌在滨州市场的表现一直处于各领风骚的地位,但地产中国好酒招商网借助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关系,正在不断崛起,由于这里的企业大小不等,品牌有近百个之多,较有代表性的范公、天地缘、枣木杠、董郎家、大山特、金不倒、武定府、一品液等就担当起了地产中国好酒招商网中端市场的主力。 滨州市区百顺超市的负责人王先生说,山东省内黄河龙、扳倒井、百粮春、兰陵、景芝等品牌不仅在节假日期间畅销,即使在平时也是很多人指定的购买对象。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8710681.html,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价格在40元/箱—80元/箱的产品最为畅销,消费者都是整箱整箱地购买。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8710681.html,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知识题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知识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03年1月,山东省政府批复在黄河三角洲(东营)建设山东(C )基地。 A.重工业 B.第三产业 C.加工制造业 D.生态农业 2、2006年3月“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被列入国家(C )。 A.“十五”计划 B.“十一五”计划 C.“十一五”规划 D.“十二五”规划 3、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时间是(A) A. 2009年11月23日 B.2009年12月30日 C. 2010年1月1日 D. 2010年4月30 日 4、黄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是(B ) A. 住宅建设 B. 水利设施建设 C. 能源建设 D. 交通建设 5、黄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体现在(A )。 A. 自然区位 B. 行政区位 C. 军事区位 D. 文化区位 6、黄三角地区要以能源建设为(C )。 A. 契机 B. 龙头 C. 保障 D. 参照 7、黄三角地区基础建设的龙头是( C )。 A. 水利建设 B. 房屋建设 C. 交通建设 D. 商业建设 8、黄三角地区的特色之一是(C )。 A. 老工业 B. 传统 C. 绿色 D. 文化 9、(A)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题,也是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独具特色之处。 A、高效生态经济 B、低碳经济 C、循环经济 D、外向出口经济 10、“三路两港一场”中的“三路”指的是(C )。 A.荣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张东铁路 B.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张东铁路 C.荣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 D、东港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 11、“三路两港一场”中的“两港”指的是(B )。 A.东营港、红光渔港 B.东营港、广利港

古镇保护的现状(DOC)

20世纪80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竞相进行旅游开发,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古镇旅游的兴起是近30年的事。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1982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 申报工作。至此,古镇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推向了广大的游客。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到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省西递- 宏村古村落,从江浙的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平遥古城、西部云南丽江等古镇,无不成为游客追逐的对象。 古镇旅游开发中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也使许多古镇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容量饱和 旅游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当旅游地的游客量超过旅游容量时,就会出现消费过度集中,造成旅游地的交通拥挤、住宿紧张、吃饭困难、景点爆满、价格上涨、服务质量下降乃至客人投诉增加等负面效应,这样其实是对文化遗产和环境的最大破坏,同时也降低了旅游量。

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如图一所示),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 图1 古镇2000 年每月游客人数统计分析 2.古镇旅游产品自身的缺陷 第一,主题重复,产品单一。田喜洲通过调查指出,不论是江浙沪地区古镇主打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西南地区凸显民族风情的古镇旅游,都存在主题雷同的问题。李苏宁对此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将其表达为“发展模式克隆”,他特别指出,江南六大古镇虽然分别形成了商业古镇、居住古镇、宗教古镇和生活西塘等特色发展模式,但在景观、旅游项目上仍存在较强的替代性,各自的旅游主题也不能清晰地反映出经营上的差异化,缺乏亮点与特色。 第二,配套设施不完善。秦容指出,古镇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工程不健全,生活废水废渣污染严重,有的景区甚至没有干净的厕所;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如旅游餐饮、住宿档次低、条件差,景区内缺乏完善的导游服务系统。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 一、单选题 黄河三角洲“制造”新大陆的速度,与黄河来沙量和来水量关系密切,当入海沙量小于每年2.78亿吨时,黄河三角洲就不再淤积扩大;而当黄河的入海径流量小于每年76.7亿立方米时,三角洲的陆地不仅不再增长,而且会发生净侵蚀,导致三角洲面积缩小。下图为黄河三角洲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累积曲线图和1976~2004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量的变化大致分为图示三个阶段,其变化特点是( ) A.先递增后递减B.先递减后递增 C.呈逐阶段递减D.呈逐阶段递增 2.推测1997年后黄河三角洲总体面积变化的原因是( ) A.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小B.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 C.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D.黄河下游地区退耕还林 1.C 黄河入海水沙量为后一年减去前一年的累积量,读黄河入海水沙累积量曲线图可知,三阶段的斜率大体减小趋势,说明黄河入海水沙量是逐阶段递减的,据此分析本题选C。 2.B 读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可知,在1995年前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在1995年前后达到最大

值,以后基本呈减小趋势。1997年后三角洲面积减小,是上游来沙量减少,导致海浪侵蚀加剧,三角洲增速降低所致,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由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黄河携带到三角洲地区的泥沙量减少,使得三角洲面积减小。1997年后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显著减小;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会导致三角洲增大;黄河携带的泥沙多来自中游,退耕还林应在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据此分析本题选B。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①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①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A.①①B.①① C.①①D.①① 4.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 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 5.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 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 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 3.C 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时,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和入湖处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有分布。故选C。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本文先秦时期是指从新石器时代至秦朝建立以前的这一阶段。目前为止,本地区已基本建立了先秦考古学文化谱系,大致明确了先秦聚落形态和社会状况,并有多项研究涉及到局地人地关系问题。尽管如此,至今还缺乏着眼于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综合性研究,也缺乏将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如此长的时期内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本论文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对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海岸线变迁、黄河三角洲演变、黄河三角洲考古学文化遗址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尝试复原黄河三角洲全新世以来的海岸线变迁、河道变迁、自然环境演变与文化演进,探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的关系。 通过对学术界近几十年以来关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海岸线变迁、黄河下游河道变迁、黄河下游九河、黄河三角洲考古遗址资料的综合整理,研究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考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考古学文化特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状况、黄河三角洲气候变化、历史文献所反映的黄河三角洲文化概况、全新世海岸线变迁,考古遗存反映的环境信息,进而探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的关系。参照学者们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变迁、海平面变化、动植物演变、气候变迁的研究成果,结合这一地区考古学最新的发掘研究资料,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在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期,受全球暖湿气候、黄河三角洲发育、形成和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共同影响,黄河三角洲距今7000年以来多道贝壳堤形成及古湖泊的发育、黄河下游九河的形成,形成低洼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区。优越的气候环境环境繁育了大量的水生动植物和哺乳动物,为古代先民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其二,距今4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出现了洪水事件,气候变干。 其三,黄河三角洲的先秦文化是在全新世大暖期发展起来的,但气候与环境并不是影响古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国家政治统治力量的强弱也会影响人群的迁徙、社会的发展。其四,气候环境、海岸线变迁和三角洲演变是直接影响本区古文化兴衰的重要因素。其五,在晚商至西周早期、东周时期,气候环境虽然较差,但是随着商王朝势力的扩展、周代国家力量的渗入,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较之前更加强烈,该地区聚落迅速增加,尤其是众多盐业作坊群的出现,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