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震复习资料

抗震复习资料

抗震复习资料
抗震复习资料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地震动和近场地震动?

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叫地震动。其中,在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动。

2. 什么是地震动的三要素?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地震动的峰值(最大振幅)、频谱特性和持续时间称作地震动的三要素。

峰值:可以定量反应地震动的强度特性

频谱:可以揭示地震动的周期分布特征。

持续时间:通过对强震持续时间的定义和测量,可以考察地震动循环作用程度的强弱

3.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那一类?按震源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构造地震。

按震源深度,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建筑物破坏的表现形式?

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地表破坏、建筑物破坏以及各种次生灾害。

建筑物破坏:(1)结构丧失整体性而破坏、(2)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造成破坏、(3)由于变形过大导致非结构破坏、(4)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4. 什么是构造地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

答: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这种地震称为构造地震,一般简称地震。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一般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的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 的称为深源地震;我国绝大部分发生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邻近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 地震波分哪几类?各引起地面什么方向的振动?

答: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体波和面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引起地面垂直方向的震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震动。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地震曲线图中,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次之,面波最后到达。分析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深度。

6. 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几级以上是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多少度?

答: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是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度量指标。(1)m=2~4的地震为有感地震。(2)m>5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3)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M(地震震级)大于5的地震,对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为十二度,用罗马数字表示。

7. 什么是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什么是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答: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它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指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的取值:7度--0.10g(0.15g);8度--0.20g(0.30g);9度--0.40g

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答: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8. 不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设计规范如何考虑这种影响?

答:宏观地震烈度相同的两个地区,由于它们与震中的距离远近不同,则震害程度明显不同。处于大震级,远震中距下的高柔结构,其震害远大于同样烈度的中小震级、近震中距的建筑物,且反映谱特性不同。

?为了区别同样烈度下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89《规范》将地震影响分为近震和远震两种情况。01《规范》进一步引入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9. 抗震设防的目标(基本准则)是什么?

答:抗震设防的目标(基本准则)是小震不坏、中震能修、大震不倒。

10.“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第一水准:小震不坏;当遭受到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

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中震可修;当遭受到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有一定损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大震不倒;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至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11.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方式什么?两个阶段设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抗震设计的方法是二阶段设计法。

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烈度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

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

至于第二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加以保证的。

12. 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四类:

①特殊设防类(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后果,需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②重点设防类(乙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修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③标准设防类(丙类):除①、②、④类以外的需按标准设防的建筑,此类建筑数量最大。

④适度设防类(丁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设防要求的建筑。

13. 什么是基本烈度、多遇烈度和罕遇烈度?

答:基本烈度: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地震烈度。1990年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基本烈度为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多遇烈度:指发生频率最大的地震,即烈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众值烈度)。超越概率为63.2%。

罕遇烈度:《抗震规范》取50年超越概率2%~3%的超越概率作为大震烈度(罕遇烈度)的概率水准。

14. 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抗震规范把建筑物分成哪几类?

答:按建筑物重要程度不同,抗震分类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15.各类建筑物的设防标准是什么?

答:甲类建筑:(1)地震作用计算:应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2)抗震构造措施:6-8度时应比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构造措施;9度时,应符合比9度设防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1)地震作用: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2)构造措施:6-8度时,比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构造措施;9度时,应符合比9度设防更高的要求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及抗震构造措施均按设防烈度进行

丁类建筑:(1)地震作用:按设防烈度要求进行;(2)构造措施:比设防烈度适当降低(6度时不应降低)

16. 建筑抗震设计分为那几个层次,其内容和要求是什么?三个层次有何关系

抗震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内容:选择对抗震有利的结构方案和布置,采取减少扭转和加强抗扭刚度的措施,设计延性结构和延性结构构件,分析结构薄弱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薄弱层过早破坏,防止局部破坏引起连锁效应,避免设计静定结构,采取二道防线措施等等。

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

构造措施: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三个层次间的关系:三个层次的内容不可分割,忽略任一部分都可能造成抗震设计的失败。

17. 基本烈度达到多少度的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答:6度和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物必须抗震设防。

18. 选择建筑场地的原则?

答:宜选择对抗震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19 地震的破坏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①地表的破坏现象:地震缝、喷砂冒水、地面下沉(震陷)、河岸陡坡滑坡。②建筑物的破坏:结构丧失整体性、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坏、地基失效。③次生灾害:地震除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外,还可能引起火灾、水灾、污染等严重的次生灾害。

20. 什么是超越概率?

一定地区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地震烈度超过给定地震烈度的概率。

21.为什么要进行建筑设计抗震设计?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哪些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为了抵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有必要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场地与地基

1. 场地土的类型及其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型根据什么因素分为哪几类?为什么划分?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场地土可分为坚硬土或软质岩石、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四类,剪切波越大土越坚硬。

建筑场地类别:按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把场地分为Ⅰo、Ⅰ1、Ⅱ、Ⅲ、Ⅳ五类。

为什么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是场地条件的基本表征,场地条件对地震影响已被多次大地震的震害现象,理论分析结果和强震观测资料所证实。

主要考虑的因素:场地土的强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什么是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等效剪切波速反应各土层的综合刚度。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2.覆盖层厚度是如何定义的?

即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

场地土覆盖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地面反应谱的周期及强度。

影响地表振动的主要因素:(1)场地土的刚度(2)场地覆盖层厚度

建筑场地类别与场地土类型是否相同?有何区别?

建筑场地类别和前述的场地土类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场地土类型只反映某类单一土质情况,而建筑场地类别是对位于覆盖层深度范围内的各类土质的综合评价。

3.那几类建筑可以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答:①砌体房屋;

②地记住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一般厂房、单层空旷房屋、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③规范中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4.什么是卓越周期?影响因素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在岩层中传播的地震波,具有多种频率成分,其中,在地表振动的频度—周期关系曲线上频度最大值对应的周期称为场地的卓越周期。

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的固有周期。当建筑物的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接近时,建筑物的振动会加大,震害也会加重。

卓越周期是场地的重要动力特性之一。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应使建筑物的自振周期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以避免发生共振现象。

5.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和岩土阻抗比。

8. 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设计值如何确定?为什么它比静承载力高?

答:f aE=δa+f a 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δa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大于1;f a经深宽度修

正后地基土静载承载力特征值。因为大多数土的动强度都比静强度要高,又考虑到地震时一种偶然作用,可靠度的要求可较静力作用时降低,所以地基土抗震承载力比地基土静载承载力高。

10. 什么是砂土液化(地基液化)?

答: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称砂土的液化或地基液化。

11. 沙土液化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因素:①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越久抵抗液化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

②土中黏粒含量,黏粒增加,抵抗液化能力增强。

③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砂土和粉土覆盖层厚度超过限值不液化,地下水位低于限值也不液化。

④土的密实程度,相对密度小于50%的砂土普遍液化,大于70%的则没有发生液化。

⑤土层深度,土层液化深度很少超过15米。

⑥地震烈度和震级,烈度越高,越容易液化。

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12. 场地土对地震波的各个分量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答:土层会使一些与它自振周期相同的谐波分量放大并通过,而将另一些与它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谐波缩小或滤掉。由于场地土对地震波的放大和滤波作用,软弱场地土的振动以长周期运动为主,而柔性建筑的自震周期也较长。当地震波中占优势的谐波分量的周期与建筑物自振周期相接近时,建筑物将由于共振效应而受到很大的地震作用,产生较大的震害。

13什么地基会造成建筑物上部破坏?

造成上部建筑物破坏的主要是松软土地基和不均匀地基。

14.松软土地基能采用加宽基础,加强上部结构等措施来处理吗?

不能。只能采用地基处理措施(如置换、加密、强夯等)消除土的动力不稳定性或则采用桩基等深基础避开可能失效的地基的影响。

15.有利地段和不利地段有哪些?

有利地段: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地段。

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故河道、断层破碎带等。

16. 如何布置结构地基?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也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地基有软弱砧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结构的地震反应与抗震计算

1. 什么是结构的地震反应?

地震作用下在结构中产生的内力、变形和位移等成为结构的地震反应,或称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2. 什么是地震作用?

地震时由地面加速度振动在结构上产生的惯性力称为结构的地震作用。

3. 建筑结构所受地震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哪些主要因素?

答:地震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结构内部因素:

(1)外因:地震本身的动力特性,包括地震引起地面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因素既跟震源(震级、震源深度)有关又和传播途径、场地条件有关。

(2)内因:结构本身的力学特性,包括结构的自振周期和阻尼。

4. 什么是地震反应谱?影响因素有哪些?什么是设计反应谱?

地震反应谱指单自由度体系最大地震反应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影响地震反应谱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体系阻尼比;二是地震动。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设计反应谱: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发生的地震绝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地震反应谱也将不同。为了便于工程抗震设计,规定设计反应谱。

6.有阻尼和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有何区别?

有阻尼体系自振的振幅不断衰减。

7. 地震系数K?地震影响系数α?αmax由哪些因素确定?

答:地震系数K:地震系数k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地震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震系数大致增加一倍。

地震影响系数α:是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时最大反应加速度(以重力加速度g为单位),是作用在质点上的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比。αmax由设防烈度和地震的类型确定。

8. 什么是特征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特征周期是对应于反应谱峰值区拐点的周期,它取决于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

9. 什么是动力系数β

答:动力系数β是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

10. 什么是振型分解法?

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

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

(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11. 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类?

答:(1)高层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对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3)7-9度地区的高层建筑,下列情况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①甲类高层建筑;②规定的乙、丙类高层建筑;③竖向有较大刚度突变的高层建筑;④带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结构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⑤质量沿竖向分布特别不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

12.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底部剪力法适用于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四十米,并以剪切变形为主(房屋高宽比小于4时)的结构。

13.底部剪力法的假定条件有那两点?

假定只考虑第一振型的贡献,忽略高阶振型的影响,并将第一振型处理为倒三角形直线分布。

14.什么是重力荷载代表值?

计算地震作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15. 底部剪力法的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四十米,并以剪切变形为主(房屋高宽比小于4时)的结构。

(1)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 =α1 G eq ,G eq =0.85∑(G 1+G 2+…..+ G i +…+G n ) 10.91max ()g T T αα=

上式中:α1为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max α根据设防烈度和地震类别查表;

G eq 称等效重力荷载:单质点体系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对多质点体系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0.85倍; G i 各楼层(质点)重力荷载(重量,KN )代表值。

(2)质点 i 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i 与其H i G i 成正比:

式中:G i 为质点i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H i 为质点i 的计算高度;δn 为顶部附加作用系数,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δn 可根据特征周期和基本周期查表求得;

(3)结构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当T 1﹥1.4T g 时,由于高振型的影响,须在顶部增加一个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 n :ΔF n =δn F EK ;这时顶层质点的地震作用=F n +ΔF n

16.什么是等效重力荷载?

答: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17. 如何确定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

(1)底部剪力法:把地震当作等效静立荷载,计算结构最大地震反应。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利用振型分解原理和反应谱理论进行结构最大地震反应计算。

(3)时程分析法。分两种,一是振型分解法,一是逐步积分法。

18.什么情况下要考虑顶部附加作用?如何计算?

答:对于自振周期比较长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多层内框架砖房需考虑顶部附加作用。

19. 结构基本周期近似计算有那几种方法?

①能量法;②等效质量法;③顶点位移法

20. 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结构的地震作用发生什么变化?

答: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结构的地震作用减小。

21. 为何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答:震害调查表明,在烈度较高的震中区,竖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也会有较大影响,一些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的上部在书香地震作用下,因上下振动而出现受拉破坏,对于大跨度结构,竖向地震引起的上下振动惯性力,相当于增加了结构的上下荷载作用。故地震计算式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计算公式: ,F Evk 为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αvmax 为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vmax =0.65αmax );G eq 为等效重力荷载(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0.75倍)

22. 我国规范规定那些建筑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烟囱及类是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23.什么是重力荷载代表值? 计算公式中各字母代表什么含义?

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所考虑的重力荷载,称为重力荷载代表值。

计算公式:G E =D K +i ki L ψ∑

G E ——重力荷载代表值; D K ——结构恒荷载标准值;

ki L ——有关活载(可变荷载)标准值; i ψ——有关活载组合值

23. 什么情况下地震将导致结构扭转振动?

当结构平面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时,或者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时,将导致水平地震下结构产生扭转振动。

24. 多遇烈度下的抗震承载力验算条件?各个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

答:S=γG S GE +γ E.h S Ehk +γEv S Evk +Ψw γwk S wk

S 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γG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取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γ E.h γEv 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单独考虑均为1.3。S GE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S Ehk 、S Evk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 wk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Ψw 风荷载组合系数,一般结构可不考虑,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采用0.2。

25. 多遇烈度下的变形验算条件?

答: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Δu e ≤[θe ]h Δu e 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计算时除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外,可不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应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应采用 1.0;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刚度可采用弹性刚度。[θe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H 计算楼层高度。

25. 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和结构薄弱层?

答: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第i 层的楼层实际受剪承载力(按实际配筋量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与罕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该层剪力的比值。

结构薄弱层是指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首先发生屈服并产生较大弹塑性位移的部位。

26. 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条件?

max EVK v eq F G α=

答: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条件:Δu p ≤[θp ]h; [θp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H 薄弱楼层高度或单层厂房商住高度。

27. 两个阶段的变形验算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阶段考虑的地震烈度是多遇烈度,计算的位移是弹性位移;第二阶段考虑的地震烈度是罕遇烈度,计算的位移是弹塑性位移。

28. 结构抗震验算内容有哪些?

(1)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以防止非结构构件破坏;

(2)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构件破坏;

(3)罕遇地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29. 哪些情况下可不进行结构抗震强度验算,但应符合有关构造措施?

答:下列情况下,可不进行结构抗震强度验算:

①6度时的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与高耸建筑结构除外);

②7度时Ⅰ、Ⅱ类场地、柱高不超过10m 且两端有山墙的单跨及多跨等高的钢筋混凝土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或柱顶标高不超过4.5m 、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及多跨等高的砖柱厂房。

除此之外的所有建筑都要进行结构构件的强度(或承载力)的抗震验算,其公式如下:

/RE

S R γ≤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2. 为何要规定(限制)房屋的高宽比?

答:当房屋的高宽比大时,地震时容易发生整体弯曲破坏。多层砌体房屋不作整体弯曲验算,但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性,故对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宽度的最大笔直进行限制。

3.为什么要限制抗震横墙间距的最大值?

答:横墙数量多,间距小,结构的空间刚度就越大,抗震性就越好,反之则抗震性差。因此,为了保证结构的空间刚度,保证楼盖具有足够能力传递水平地震力给墙体的水平刚度,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横墙的间距就不应超过规定值。

4.多层砌体结构应采取哪些抗震构造措施?

答:(1)加强结构的连接;(2)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3)合理布置圈梁;(4)重视楼梯间的抗震构造措施设计。

5.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如何施工?

答: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应要求先砌墙、后浇柱,墙柱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0.5m 设2×φ6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 。

6. 什么是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答: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主要是指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的多层砌体房屋。

1.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规律表现在哪几方面?

①刚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柔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

②横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轻于纵墙承重房屋;

③坚实地基上房屋震害轻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

④预制楼板结构比现浇楼板结构破坏重;

⑤外廊式房屋地震破坏较重;

⑥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附属结构震害较重。

2.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应优先采用何种结构布置?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的结构布置方案,其次才考虑纵横墙共同城中的结构布置方案,要避免采用纵墙承重方案。

3. 当烈度为8或9度且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设防震缝:

①房屋里面高度差在6m以上;②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度差较大;③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防震缝两侧均应布设墙体,缝宽可取50~100m。

4. 为什么要限制砌体结构的总高度和层数?

答:砌体房屋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震害程度和破坏率也就越大。

砖房和砌块房屋层高不宜超过3.6m。确有需要,采用约束砌体等加强措施的普通砖砌体的层高不应超过3.9m。

5. 为什么要限制砌体结构的高宽比和抗震横墙间距?

答:为了保证砌体房屋整体弯曲承载力,避免整体弯曲破坏,所以要限制砌体结构的高宽比。因为多层砌体房屋的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主要由横墙来承受,故要使横墙间距能保证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所以要限值横墙间距。

6. 什么是构造柱和圈梁?各起什么作用?

答:计算时不考虑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柱子称构造柱;可以增加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侧力能力,防止或延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突然倒塌,或者减轻房屋的损害程度。

圈梁是沿外墙、内纵墙和部分横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连续、封闭的梁;钢筋混凝土圈梁是增加墙体的连接,提高楼盖屋盖刚度,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限值墙体裂缝开展,保证房屋整体性,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构造措施,且是减小构造柱长度,充分发挥抗震作用不可缺少的连接构件。

7. 构造柱的施工要点?它与墙体如何连接?

答:构造柱的施工要点:先砌墙,留出马牙槎,后浇柱。构造柱与强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Ф6拉结钢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宜小于1m。

8. 装配式楼盖的连接构造要求有哪些?

答:(1)预制板坐浆:厚10~20mm;(2)支承长度:现浇板伸进墙内长度120mm ;预制板伸进外墙长度120;伸进内墙长度100;在梁上80mm;(3)墙板拉结:预制板跨度>4.8m,且侧边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须与墙或圈梁拉结,常用Φ6@1000 ;(4)板间拉结、板梁拉结:侧缝夹筋: Φ6,每边伸过板端至少500mm;夹筋: Φ6,通长筋。

10. 砌体结构抗震计算中,各楼层重力荷载包括哪些?(P98)

各楼层重力荷载包括:楼盖、屋盖自重,活货载组合值及上、下半层的墙体、构造柱的重量之和。

11. 砌体结构的横向地震剪力如何分配到各片横墙?纵向地震剪力如何分配?

答:作用在第j层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层间地震剪力,等于该楼层以上各楼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之和。对于刚性楼盖横向地震剪力按强侧移刚度的比例分配;对于柔性楼盖,按横墙从属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对于中等刚度楼盖,它的横墙所分配的地震剪力可近似的按刚性楼盖和柔性楼盖

房屋分配结果的平均值采用。

纵向地震剪力在各纵墙上的分配可按纵墙的侧移刚度比例来确定。也就是无论是柔性的木楼盖和中等刚度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均按刚性楼盖计算。

12. 什么是刚性楼盖、柔性楼盖?和中等刚度楼盖

答:刚性楼盖指现浇、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等楼盖。中性楼盖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等中等刚度楼盖。柔性楼盖指木结构等刚度小的楼盖。

13.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有何特点?

(1)底层空间大,布置较灵活。主要用于底层需要大空间,如设置商场、餐厅等的建筑

(2)底部刚度小,上部刚度大,竖向刚度急剧变化,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抗震设计时,必须在结构底层加设抗震墙,不得采用纯框架布置。

7.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现象有哪些规律?有哪些抗震薄弱环节?

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现象(房屋倒塌、墙体开裂、纵横墙连接处破坏、墙角破坏、楼梯间墙体破坏、楼屋盖破坏、其他破坏)(1、由于房屋结构布置不当引起的破坏,2、由于结构或构件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坏,3、由于构造或连接方法存在缺陷引起的破坏)

7.2抗震设计对于砌体结构的结构方案与布置有哪些主要要求?

选择多层砌体房屋结构体系应优先选用横墙承重或横纵墙共同承重的方案。纵墙承重方案因横向支撑少,纵墙易产生平面外弯曲破坏而导致倒塌,避免采用。结构体系中纵横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以均匀。

7.8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合理布置圈梁、加强楼梯间的抗震构造措施、加强结构各部位的连接。

7.9圈梁和构造柱、芯柱对砌体结构的抗震作用是什么?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可以提高墙体抗剪能力,提高结构极限变形能力。合理布置圈梁可以约束墙体,限制裂缝的展开,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不利影响。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1. 多高层建筑楼盖的选用顺序是什么?

答:优先选用现浇楼盖,其次是装配整体式,最后才是装配式。

2. 通过内力组合得出的设计内力还需按照什么原则进行调整?

答:通过内力组合得出的设计内力还需按照“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进行内力调整,以保证梁端的破坏先于柱端的破坏,弯曲破坏限于剪切破坏,构件的破坏先于节点的破坏。

1.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布置不合理会产生那些震害?

①扭转破坏: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有较大的偏心距时;

②薄弱层破坏:结构刚度沿高度方向突然变化且较大时,破坏集中在薄弱层。底层薄弱的房屋易在地震中倒塌;

③应力集中处破坏:结构竖向布置发生很大的突变时,突变处由于应力集中而破坏;

④防震缝处的碰撞破坏:防震缝宽度不够时。

2. 框架结构的震害有哪些破坏形式?

(1)整体破坏形式:①按破坏性质分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

②按破坏机制分梁铰机制(强柱弱梁型)和柱铰机制(强梁弱柱型)

(2)局部破坏形式:7各方面

3. 什么是梁铰机制(强柱弱梁)、柱铰机制(强梁弱柱)?

梁铰机制:塑性铰出现在梁端(强柱弱梁);柱铰机制:塑性铰出现在柱端(强梁弱柱)。

4. 框架柱的破坏一般发生在什么部位?

一般发生在柱的上、下端,并以上端破坏更常见。表现为混凝土压碎,纵筋受压屈曲。

5. 抗震墙结构的震害有哪些类型?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一般震害较轻。主要类型有:

①墙的底部破坏,混凝土压碎剥落;②墙体发生剪切破坏;③抗震墙墙肢间的连梁剪切破坏。

6. 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有何特点?

框架结构:重量轻可减小地震作用、结构延性好抗震性能较好、房屋内部空间大、布置灵活。但侧向刚度较小,地震时水平变形较大。

抗震墙结构:侧向刚度大,强度高,空间整体性能好。但自重大,地震作用大,空间布置不灵活。

框架-剪力墙:发挥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

7.水平地震力通过什么结构分配和传递的?楼盖形式的选择顺序是?

水平地震力是通过楼盖平面进行分配和传递的,故楼盖在其平面内刚度应足够大(常假定无限大)。楼盖形式的选择顺序是:①优先选用现浇楼盖;②其次是装配式整体楼盖;③最后才是装配式楼盖。

8.地震引起的惯性力和楼层平面的抗力各作用在什么位置?

地震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在楼层平面的质量中心;楼层平面的抗力作用在其刚度中心,如两者不重合就会产生扭转。

9.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原则是什么?

平面布置:应简单、对称和规则,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图形。在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应双向设置,柱中心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竖向布置:结构沿竖向应尽可能均匀,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匀,及时要变化,也要均匀变化,避免突变,避免梁柱偏心距过大和形成短柱(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小于4)

10.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由什么因素确定?

答: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由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房屋高度三因素决定。

12. 初步计算或层数较少时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内力近似计算方法有?

(1)反弯点法:

其假定有两点:①梁的线刚度无穷大;②底层柱的反弯点在距基础2/3处。即同一层柱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相同;除底层外,各层柱的反弯点位于柱高的中点。

(2)D值法:在反弯点法基础上对柱的抗侧刚度和反弯点高度进行修正后的计算方法。

13. 框架的层间剪力如何分配到各个柱子?

答:同一层内各柱子的剪力按抗侧移刚度的比例分配:

14. 框架结构内力组合的两种基本形式?为什么?

答:对于一般结构,当考虑地震作用时,应按下式进行内力组合和验算构件承载力:S=1.2C G G E+1.3C Eh E hk ≤R/γRE; 考虑到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为0.5~0.8。

按无地震作用时,在正常重力荷载下内力进行承载力验算为:S=(1.2C G G E+1.3C Eh E hk)γRE≤R

15.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设计时如何体现?

答:抗震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应符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结点弱构件、强锚固等原则.

强柱弱梁:调整放大柱端弯矩设计值;控制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或相对受压区高度;

强剪弱弯:调整放大梁端、柱端的剪力设计值,并加密箍筋;

强节点强锚固:节点配置足够数量的箍筋;加大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并在节点区域合理锚固;

16. 为增强梁、柱的延性,应考虑哪些要求?什么是柱子的轴压比?

答:为了增强延性应采取下列措施:(1)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2)梁端保证一定数量的受压钢筋;(3)限制梁端受拉钢筋的数量;(4)梁端、柱端箍筋加密;(5)减小柱子轴压比;

柱子轴压比=N/f c A

17. 地震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强度有什么变化?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粘结强度会减弱,引起锚固破坏;应把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 a加大,用l aE表示

19. 剪力墙的钢筋有哪几种?各起什么作用?竖向受力筋应设在哪里?

答:剪力墙的钢筋有竖向受力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及水平分布钢筋、箍筋和拉筋。

竖向受力钢筋的作用是抵抗剪力墙截面的M和N(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竖向受力钢筋设在端柱内;水平分布筋的作用是抵抗剪力墙截面的剪力;竖向分布筋部分参与受拉;箍筋的作用使端柱内的受力钢筋形成骨架;拉筋用来拉结双排分布筋。

20. 剪力墙墙肢的上下左右各应设置什么?

答:剪力墙的梁端应设端柱或暗柱;框剪结构的剪力墙还应在楼面高度处设梁或暗梁;

21. 大偏心受压的剪力墙墙肢作承载力计算时假定什么范围内的竖向分布钢筋达到屈服强度?

答:假定离受压区边缘1.5x以外受拉区的分布筋参加工作。

22.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承载力和延性受哪些因素影响?(P139)

(1)梁板对节点处的约束影响:(2)轴压力对节点抗剪强度和延性的影响,轴压比大于0.6~0.8时节点混凝土抗剪强度随轴压力增加而减小;轴压力的存在会降低节点延性;(3)剪压比和配筋率对节点抗剪强度有影响;(4)纵筋滑移对延性的影响。

5.1高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有哪些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筒体结构

5.2高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有哪些?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震害现象:平面布置当产生的震害、竖向不规则产生的震害、防震缝处碰撞、框架柱的震害、框架柱的震害、框架梁的震害、框架梁柱节点的震害、抗震墙的震害、填充墙的震害。

5.4抗震设计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

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应避免高宽比过大造成的结构刚度不足、侧移过大,增强结构抗倾覆的稳定性。

5.5高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设计师为什么要划分抗震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抗震等级是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和确定构造措施的标准。我国抗震规范和高层规程综合考虑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地震作用、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划分了不同的抗震等级。从四级到一级,抗震要求依次提高。

5.6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结构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结构竖向布置应力求规则均匀,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侧向刚度沿竖向变化均匀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尽可能避免薄弱层,避免过大的外挑和内收。防震缝的设置,提倡少设防震缝。

5.8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计算采用了那些假设?

结构计算简化假定:一榀框架或一榀抗震墙体只抵抗自身平面内的侧向内力,而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成为平面抗侧力结构;各平面抗侧力结构之间通过楼盖联系而协同工作,楼盖在自身平面内刚度假设为无穷大,而平面外刚度可忽略。

5.9如何合理选用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

框架内力计算反弯点法和D值法,计算步骤为:将楼层地震剪力按个柱的刚度分配给各柱;确定各柱的反弯点位置;计算各柱柱端弯矩;计算梁端弯矩;计算梁剪力、柱轴力。

5.12结构破坏机制和强柱弱梁原则(框架柱端的抗弯承载力大于框架梁的抗弯承载力),强剪弱弯原则(框架梁和柱的抗剪承载力大于抗弯承载力),强节点强锚固原则。

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

1.多高层建筑如何定义和划分?

我国规范规定:超过12层的建筑归为高层钢结构建筑,将不超过12层的建筑归为多层钢结构建筑

2.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特点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延性好、重量轻、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小。

3.多高层钢结构建筑的主要震害破坏形式有哪些?

破坏形式有三种:(1)节点连接破坏;(2)构件破坏;(3)结构倒塌。

4.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构件破坏的主要形式有?

1)支撑压屈。2)梁柱局部失稳。3)柱水平裂缝或断裂破坏。

5.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哪几种?

主要有框架体系、框架一支撑(剪力墙板)体系、筒体体系(框筒、筒中筒、桁架筒、束筒等)或巨型框架体系。纯框架宜设计成强柱弱梁型。

框架体系:框架体系是沿房屋纵横方向由多榀平面框架构成。其抗侧力能力主要决定于梁柱构件和节点的强度与延性,故节点常采用刚性连接节点。框架结构体系的梁柱节点宜采用刚接。

框架-支撑体系:是在框架体系中沿结构的纵、横两个方向均匀布置一定数量的支撑所形成的结构体系。支撑体系的布置由建筑要求及结构功能来确定。

框架-剪力墙板体系:框架-剪力墙板体系是以钢框架为主体,并配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板。

筒体体系:框筒实际上是密柱框架结构,由于梁跨小、刚度大,使周圈柱近似构成一个整体受弯的薄壁筒体,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因而框筒结构多用于高层建筑。筒体结构体系可分为框架筒、桁架筒、筒中筒及束筒等体系。

巨型框架体系:巨型框架体系是由柱距较大的立体桁架梁柱及立体桁架梁构成。

6. 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撑有那两种形式?

(1)中心支撑形式:可提高框架的刚度,但支撑受压会屈曲,导致原结构承载力降低。抗震设防的中心支撑框架宜采用十字交叉斜杆、单斜杆人字形斜杆或V形斜杆体系,不得采用K形斜杆体系。(2)偏心支撑形式:通过偏心梁段剪切屈服限制支撑受压屈服,从而保证结构具有稳定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耗能性能。偏心梁段的屈服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剪切屈服型,另一种是弯曲屈服型。剪切屈服型偏心梁段支撑框架的刚度和承载力较大,延性和耗能性能较好,抗震设计时,偏心梁段宜设计成剪切

屈服型。

7. 剪力墙板主要类型有哪些?

①钢板剪力墙板;②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墙板;③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

10.如何判断平面不规则?

①任意层的偏心率大于0.15。

②结构平面形状有凹角,凹角的伸出部分在一个方向的长度,超过该方向建筑总尺寸的25 % 。

③楼面不连续或刚度突变,包括开洞面积超过该层楼面面积的50 % 。

④抗水平力构件既不平行于又不对称于抗侧力体系的两个互相垂直的主轴。

11.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

12.如何确定钢结构的阻尼比?

多高层钢结构的阻尼比较小,按反应谱法计算多遇地震下的地震作用时,高层钢结构的阻尼比可取为0.02,多层(不超过9层)钢结构的阻尼比可取为0.035。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应考虑结构进入弹塑性,多高层钢结构的阻尼比均可取为0.05。

6.1多、高层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柱子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构件整体或局部失稳、节点破坏、基础连接破坏、构件破坏、基础锚固破坏。

6.2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和钢框架-偏心支撑体系的抗震工作机理各有何特点?

钢框架-支撑体系可分为中心支撑类型和偏心支撑类型。中心支撑结构使用中心支承构件,增加了结构抗侧刚度,可有效地利用构件的强度,提高抗震能力,适合于建造更高的房屋结构。偏心支撑的框架-支撑结构,具备中心支撑体系侧向刚度大、具有都到抗震防线的优点,还适当减小了支撑构件的轴回力,进而减小了支撑失稳的可能性。

单层厂房抗震设计

1. 单层厂房的震害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和其他结构相比,单层厂房震害较轻,主要是围护结构的破坏。

2. 围护结构在单层厂房结构中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围护结构在单层厂房结构中主要起承受和传递水平地震力的作用。维护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单层厂房震害的重要原因。

3. 单层厂房抗震的薄弱部位是哪里?

П形天窗厂房抗震的薄弱部位。

4. 单层砖柱厂房震害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砖柱厂房的抗震性能明显低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

6、7度区单层砖柱厂房破坏较轻,少数砖柱出现弯曲水平裂缝:8度区出现倒塌或局部倒塌,主体结构产生破坏;9度区厂房出现较为严重的破坏,倒塌率较大。

5. 单层砖柱厂房的薄弱环节是?

山墙和砖柱是厂房的薄弱环节,外纵墙的砖柱在窗台高度或厂房底部产生水平裂缝,内纵墙的砖柱在底部产生水平裂缝,砖柱的破坏是厂肩倒塌的主要原因。

9.1什么是震动控制?主要有哪些控制策略?

结构振动控制就是通过在结构上安装耗能或减振装置减轻或抑制结构由于动力荷载引起的响应(基础隔震、被动耗能隔震、主动和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智能控制)

9.2隔震结构和传统抗震结构有何区别?主要原因是什么?

传统建筑通常与基础连接在一起,地震波携带的能量通过基础直接传递到上部结构,进入到上部结构的能量被转化为结构的动能和变形能。当结构的总变形能超越了结构自身的某种承受极限时,建筑物便发生损坏甚至倒塌。隔震建筑物是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隔震器、阻尼器等组成的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减少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时隔震结构的震动和变形均可只控制在较轻微的水平,从而建筑物的安全得到可靠的保证。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装置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减少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增加结构的阻尼)

9.3常用的隔振装置由哪些?选择方案时用该注意哪些问题?

夹层橡胶隔震垫、铅芯橡胶支座、聚四氯乙烯支座、回弹滑动隔振系统、摩擦摆隔震体系。选择隔震方案时应考虑:(隔震技术对体型基本规则的底层和多层建筑比较有效,对高层建筑的效果不大。根据橡胶隔震支座抗拉性能差的特点,需限制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结构的变形特点须符合剪切变形为主的要求。选用隔震方案时,建筑场地宜为ⅠⅡⅢ类,并应选用稳定性好的基础类型。为保证隔震结构具有可靠的抗倾覆能力,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

9.5什么是水平向减震系数?如何取值?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可采用矩形分布,但应对反应谱曲线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进行折减,即乘以“水平向减震系数”。

9.6常用的消能减震装置由哪些类型?在结构中如何布置?

消能减震装置的种类速度相关型(黏弹性阻尼器、黏性液体阻尼器)、位移相关型(金属屈服阻尼器、摩擦阻尼器、铅挤压阻尼器)消能部件由消能装置及结构中的支撑、墙体、梁或节点等构件组成的消能减震系统。

9.8什么是结构的被动调谐减震控制?主要原理是什么?

结构被动调谐减震控制体系,由结构和附加在主结构上的子结构组织。由于减震控制不是通过提供外部能量,只是通过调整结构的频率特性来实现的,故称为“被动调谐减震控制”。

原理:是利用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消减结构的振动反应故也称为“动力消震”。常用的被动调谐减震控制装置有调谐质量阻尼器和调谐液体阻尼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江南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多遇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值,相当于5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 2、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相当于475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抗震设防烈度即基本烈度 3、地震概念:地球内某处岩层突然断裂,或因局部塌陷,火山爆发发生了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的地面颠簸和摇晃,从而引起地面的运动 4、地震类型(按震源深度):浅源地震60,中源300,深源300以上 按地震成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 按震级分类:微震2,有感地震4,破坏性地震5,强烈地震7 5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面波为次声波分为乐府波和瑞雷波。面波破坏性大 6纵波周期短,振幅小,横波周期长振幅短。地震波速:纵波大于横波大于面波 7地震震级:表征地震强弱的指标,是地震释放多少能量的尺度,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是地震预报和其他有关地震工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全部采用面波震级上报 8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现象。表示某一区域范围内地面和各种建筑物收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的一个指标 9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地表破坏,工程建筑物破坏和因地震引起的各种次生灾害10抗震设防要求概念: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伤或不需修理扔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的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至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第二章 1地段类别的划分: 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古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滨沟谷及半挖半填地基)等 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一般地段:不属于上述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其他地段 2场地的分类:分为四类,依据场地土的类型和覆盖层厚度 3场地土的类型(依据土的剪切波速):岩石800,坚硬土软质岩石500,中硬土250,中软土150,软弱土 4场地覆盖层厚度:是指地面至坚硬土的距离。坚硬土通常是指剪切波速大于500的土层和岩石 5液化概念:地震运动使得饱和粘土或粉土颗粒间发生相对位移,土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在地震作用的短时间内,急剧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使得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体抗剪强度等于0,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 6地基液化影响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土的组成和密实程度,液化土层的埋深,地下水深度,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 7液化判别: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实验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 1、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2、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5、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VE N V f f ?=,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6、剪压比: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7、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利 波和 勒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8、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 类。 9.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 1>1.4T g 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 n ,其目的是 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10.《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11.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12.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 13.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 值法 。 14.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16.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 结构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17.《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18.一般情况下,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可取地面至土层的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石顶面的距离。 19.从地基变形方面考虑,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比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大。 20.地震时容易发生场地土液化的土是: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 21.目前,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拟静力方法,另一类为直接动力分析法。 22.对砌体结构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墙体中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 23.用地震烈度来衡量一个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 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场地土的液化: 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4、等效剪切波速: 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场地覆盖层厚度: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7、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8、强柱弱梁: 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VE N V f f ?=,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 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10、剪压比: 剪压比为 V/f bh,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c0 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S)波,而面波分为瑞雷波和洛夫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波速和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时,在结构顶部附加ΔF 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的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建筑物的类型和高度

已找好答案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复习思考题目

已找好答案结构抗震设 计原理复习思考题目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思考题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 按成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按震源深浅: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各种地震波各自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如何 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地震波。 体波(纵波、横波)和面波(洛夫波、瑞雷波) 纵波:P波,为压缩波,速度快,产生颠簸。 横波:S波,为剪切波,速度稍慢,产生摇晃。 洛夫波(类似于蛇行,左右运动) 瑞雷波(上下、前后运动,最慢) 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则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一般是在剪切波和面波都达到时振动最为激烈。 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上述三种烈度之间有何区别简述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划分及其关系。 地震震级:震级是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度。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众值烈度:出现频率最多的低于基本烈度的称为多遇烈度。

罕遇烈度:很少出现的高于基本烈度的大的地震烈度称为罕遇烈度。 经研究其分布函数可用极值III型表示。 —众值烈度 K —形状参数 —上限值, =12 I m 基本烈度:超越概率为10% 多遇烈度(众值烈度):超越概率%比基本烈度小度。 罕遇烈度:超越概率为2~3%,比基本烈度高1度左右。 何谓“抗震概念设计”“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抗震概念设计: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可靠性,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着重从建筑物的总体积上进行抗震设计,这就是结构的概念设计。 主要内容:工程结构场地的选择,建筑结构平立面的设计,结构的选型和结构布置,设置多道抗震防线的和确保结构的整体性等。 我国规范依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将建筑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作用是什么各类建筑的设防标准如何 甲:特别重要的建筑,需国家批准。 乙:重要建筑,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 丙:一般性建筑。 丁:次要建筑。 甲类:地震作用计算以及抗震构造措施均应高于本地区的设防烈度。 乙类:按设防烈度考虑地震作用计算,构造措施按高一度处理。 丙类:按设防烈度考虑地震作用计算和构造处理。 丁类:按设防烈度考虑地震作用计算,可适当降低构造措施要求。(6度时不降低)

武汉科技大学《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答案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 ) 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 × ) 3.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 × ) 4.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 √ ) 5.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 √ ) 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 ) 7.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 ) 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 ) 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 × ) 10.结构的刚度中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 ) 1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 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 ) 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 14.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max 165.0αα=。( × ) 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 √ ) 16.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 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 ) 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 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 ) 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 ) 21.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 ) 22.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体系的高阶振型发挥的贡献比低阶振型小。( √ ) 2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重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 × ) 24.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 ) 25.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 ) 26.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 ) 27.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 ) 2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 ) 29.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 √ ) 30.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大。( × ) 31.建筑场地类别有四类,其中四类场地较一类场地好。( × ) 32.场地的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砂冒水现象就越严重。( × ) 3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相同。( × ) 34.多层砌体房屋横墙越少,破坏越重。( √ ) 35.刚性楼盖砌体结构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 × ) 36.强柱弱梁型框架屈服时产生塑性变形而耗能的构件比强梁弱柱型框架少。( × ) 37.楼盖应优先选用装配式楼盖,其次是装配整体式楼盖,最后才是现浇楼盖。( × ) 38.水池侧壁的平面形状,方形的比圆形的抗震性能好。( × ) 39.《规范》规定7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 × ) 40.钢结构房屋当采用不规则建筑方案时,应设抗震缝,且缝宽应不小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 √ ) 41.多层砌体房屋中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是: 小震不坏 、 中震可修 、 大震不倒 。 2.建筑物在平面布置时,应尽量使 刚度 中心和 质量 中心尽量接近或重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

土木与水利学院期末试卷(A) 考试科目:工程结构抗震设计20~20学年第一学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合计题分20 20 48 12 100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一般来说,某地点的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及设计工作寿命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4.震害调查表明,凡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接近时,会导致建筑物发生类似共振的现象,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判法和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 6.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

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构造措施要求。8.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大延性,我国规范通过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类别为( C )。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3.描述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 D )。 A.加速度峰值 B.地震动所包含的主要周期 C.地震持续时间 D. 地震烈度 4.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土中粘粒含量越高,抗液化能力越强 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地下水位越低,越不容易液化 5.根据《规范》规定,下列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D )。 A.砌体房屋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1

1、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年代,土层中土的粘性颗粒含量,上方覆盖的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度,地震震级和烈度。土层液化的三要素是:粉砂土,饱和水,振动强度。因此,土层中粘粒度愈细、愈深,地下水位愈高,地震烈度愈高,土层越容易液化。 2、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叫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以S a (T )表示。设计反应谱:考虑了不同结构阻尼、各类场地等因素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而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的反应谱,常以a (T ),两者的关系为a (T )= S a (T )/g 3、什么是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 选用地震加速度记录曲线,直接输入到设计的结构,然后对结构的运动平衡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求得结构在整个时程范围内的地震反应。应选择与计算结构场地相一致、地震烈度相一致的地震动记录或人工波,至少2条实际强震记录和一条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5、抗震设计为什么要尽量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则? “强柱弱梁”可有效的防止柱铰破坏机制的出现,保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不会整体倒塌;“强剪弱弯”可有效防止脆性破坏的发生,使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强节点弱构件”,节点是梁与柱构成整体结构的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节点的刚度和强度大于构件的刚度和强度。 6、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 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 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现象划分的。 7、简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计算中如何鞭稍效应。 适用范围: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为考虑鞭稍效应,抗震规范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对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以计入。 9、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地震系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10、多层砌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楼梯间横墙间距较小,水平方向刚度相对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较大,而楼梯间墙体的横向支承少,受到地震作用时墙体最易破坏2)房屋端部和转角处,由于刚度较大以及在地震时的扭转作用,地震反应明显增大,受力复杂,应力比较集中;另外房屋端部和转角处所受房屋的整体约束作用相对较弱,楼梯间布置于此,约束更差,抗震能力降低,墙体的破坏更为严重 11、试述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点及对地面运动的影响? 纵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是压缩波,传播速度快,周期较短,振幅较小;将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是剪切波,传播速度比纵波要慢一些,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将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摇晃 14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距? (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 16.地震作用和一般静荷载有何不同?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哪几类? 不同:地震作用不确定性,不可预知,短时间的动力作用,具有选择性,累积性,重复性。方法:拟静力法,时程分析法,反应谱法,振型分解法。 17.什么是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 答: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设计时对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3,但此放大系数不往下传。 18.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通过截面抗震验算来实现? 答:(1)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 (2)防止梁、柱端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以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 ∑∑ =b c c M M η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与设计考试重点复习题(含答案)

1.从结构的体系上来分,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体系主要有:_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_框架-剪力墙_结构,_筒体_结构,悬挂结构和巨型框架结构。 2.一般高层建筑的基本风压取_50_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采用_100_年一遇的风压值;在没有_100_年一遇的风压资料时,可近视用取_50_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乘以1.1的增大系数采用。 3.震级――地震的级别,说明某次地震本身产生的能量大小 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地面及建筑物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基本烈度――指某一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设防烈度――一般按基本烈度采用,对重要建筑物,报批后,提高一度采用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设防烈度为_6_度及_6_度以上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5.详细说明三水准抗震设计目标。 小震不坏:小震作用下应维持在弹性状态,一般不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中震可修:中震作用下,局部进入塑性状态,可能有一定损坏,修复后可继续使用大震不倒:强震作用下,不应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6.设防烈度相当于_B_ A、小震 B 、中震C、中震 7.用《高层建筑结构》中介绍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一般计算的是这些结构在__下的内力和位移。 A 小震 B 中震C大震 8.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不同,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 标准。请问建筑物分为哪几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按本地区设防烈度,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除甲乙丁外的一般建筑 丁:属抗震次要建筑,一般仍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 9.下列高层建筑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D) A 8°抗震设计时 B 跨度较大时 C 有长悬臂构件时 D 9°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 1、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年代,土层中土的粘性颗粒含量,上方覆盖的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度,地震震级和烈度。土层液化的三要素是:粉砂土,饱和水,振动强度。因此,土层中粘粒度愈细、愈深,地下水位愈高,地震烈度愈高,土层越容易液化。 2、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叫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以S a(T)表示。设计反应谱:考虑了不同结构阻尼、各类场地等因素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而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的反应谱,常以a(T),两者的关系为a(T)= S a(T)/g 3、什么是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 选用地震加速度记录曲线,直接输入到设计的结构,然后对结构的运动平衡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求得结构在整个时程范围内的地震反应。应选择与计算结构场地相一致、地震烈度相一致的地震动记录或人工波,至少2条实际强震记录和一条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5、抗震设计为什么要尽量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则? “强柱弱梁”可有效的防止柱铰破坏机制的出现,保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不会整体倒塌;“强剪弱弯”可有效防止脆性破坏的发生,使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强节点弱构件”,节点是梁与柱构成整体结构的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节点的刚度和强度大于构件的刚度和强度。 6、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 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 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现象划分的。 7、简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计算中如何鞭稍效应。 适用范围: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为考虑鞭稍效应,抗震规范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对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以计入。 9、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地震系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10、多层砌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楼梯间横墙间距较小,水平方向刚度相对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较大,而楼梯间墙体的横向支承少,受到地震作用时墙体最易破坏2)房屋端部和转角处,由于刚度较大以及在地震时的扭转作用,地震反应明显增大,受力复杂,应力比较集中;另外房屋端部和转角处所受房屋的整体约束作用相对较弱,楼梯间布置于此,约束更差,抗震能力降低,墙体的破坏更为严重 11、试述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点及对地面运动的影响? 纵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是压缩波,传播速度快,周期较短,振幅较小;将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是剪切波,传播速度比纵波要慢一些,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将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摇晃 14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距? (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 16.地震作用和一般静荷载有何不同?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哪几类? 不同:地震作用不确定性,不可预知,短时间的动力作用,具有选择性,累积性,重复性。方法:拟静力法,时程分析法,反应谱法,振型分解法。 17.什么是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 答: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设计时对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3,但此放大系数不往下传。 18.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通过截面抗震验算来实现? 答:(1)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 (2)防止梁、柱端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以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2014—2015学年抗震结构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供参习

2014—2015学年抗震结构设计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最后一段为(D) A—次函数斜直线B平直线C二次函数抛物线D指数函数曲线 2.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讣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A)。 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不致倒塌 3.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B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4.根据我国地震活动区的划分,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属于 (B )。 A、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B、喜马拉雅山脉活动区 C、华北地震活动区 D、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区 5.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A ) A. VP > VS > VL B. VS > VP > VL C. VL > VP > VS D. VP > VL> VS 二、填空题(每空I分,共10分) 1?竖向不规则类型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2.当土的卓越周期与建筑本身的自振周期相近时会发生类共振现象。 3.结构竖向布置的关键在于尽可能使竖向刚度、强度变化均匀,避免出现薄 弱层,尽可能降低房屋重心。 4.建筑物的高宽比值越大,建筑越瘦高,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 5?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时,土体抗剪强度等于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 (武汉理工配套) 考试的具体题型和形式可能会有变化,但知识点应该均在以下内容中。复习不要死记硬背,而应侧重理解。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地震动和近场地震动?P3 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叫地震动。其中,在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动。 2. 什么是地震动的三要素?P3 地震动的峰值(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作地震动的三要素。 3.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那一类?答: 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构造地震。 4. 什么是构造地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P1 答: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这种地震称为构造地震,一般简称地震。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一般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的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的称为深源地震;我国绝大部分发生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邻近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 地震波分哪几类?各引起地面什么方向的振动?P1-3 答: 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体波和面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引起地面垂直方向的震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震动。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地震曲线图中,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次之,面波最后到达。分析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深度。 6. 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几级以上是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多少度?P4答: 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是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1)m=2~4的地震为有感地震。(2)m>5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3)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M(地震震级)大于5的地震,对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为十二度,用罗马数字表示。 7. 什么是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什么是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P5答: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它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指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的取值:7度--0.10g(0.15g); 8度--0.20g(0.30g);9度--0.40g 8. 不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设计规范如何考虑这种影响? 答:宏观地震烈度相同的两个地区,由于它们与震中的距离远近不同,则震害程度明显不同。处于大震级,远震中距下的高柔结构,其震害远大于同样烈度的中小震级、近震中距的建筑物,且反映谱特性不同。 ?为了区别同样烈度下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89《规范》将地震影响分为近震和远震两种情况。01《规范》进一步引入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抗震设计复习资料

1、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是如何实现“三水准”“两阶段”设防要求的? 第一水准:在遭受低于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在遭受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构件)可能有一定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一般修理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第一阶段设计:主要按照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弹性变形。保证第一水准作用下的小震不坏的要求。第二阶段设计:按第三水准罕遇地震烈度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2、什么是地基液化现象?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 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土体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 影响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土的组成,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埋深,地下水位的深度,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3、时程分析法的概念?如何应用时程分析法对抗震能力进行评估? 概念:在地震发生时,作用在结构质点上的作用力有惯性力,阻尼力和恢复力,三者在震动中达到平衡,用动力平衡方程表示。将方程在整个震动过程中积分以便获得任意时刻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就是时程分析法。 评估:①将时程分析结果与位移角限值相比较,满足规范要求者为合格,否则,查找原因,修改结构设计参数,重新计算,直到满意要求为止。②在进行分析比较时,还要注意合适由时程分析得到的楼层层间剪力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者应先对地震作用效应进行调整。③有些国家的设计标准还规定了构件或节点的延性系数允许值,这些参数均可与时程分析结果比较,对判断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作用。 4.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底部剪力法的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答:底部剪力法适用于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四十米,并以剪切变形为主(房屋高宽比小于4时)的结构。 计算公式和步骤: (1)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α1 Geq ,Geq=0.85∑(G1+G2+…..+ Gi+…+Gn)上式中:α1为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根据设防烈度和地震类别查表; Geq称等效重力荷载:单质点体系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对多质点体系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0.85倍;Gi各楼层(质点)重力荷载(重量,KN)代表值。 (2)质点 i 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i与其HiGi成正比: 式中:Gi为质点i的重力荷载代表值;Hi为质点i的计算高度;δn为顶部附加作用系数,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δn可根据特征周期和基本周期查表求得; (3)结构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当T1﹥1.4Tg时,由于高振型的影响,须在结构顶部增加一个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n:ΔFn=δnFEK ;这时顶层质点的地震作用=Fn+ΔFn 5.什么是等效重力荷载?什么是重力荷载代表值? 答:等效重力荷载: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教学教材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 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共10个,每个3分,共30分) 1、《抗震规范》中将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划分为() A 甲类建筑 B 乙类建筑 C 丙类建筑 D 丁类建筑 2、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B 烈度不仅与震级有关,而且与场地条件和震中距有关; C 建筑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直接取决于震级大小; D 烈度直接反映了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多少。 3、在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波记录图中,最晚到达的是() A 体波 B 纵波 C 剪切波 D 面波 4、对我国抗震规范中小震、中震、大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震、中震和大震之间各相差一度; B 小震下,结构不需要进行抗震计算,只要满足抗震措施; C 基本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是中震; D 大震的重现期约是1000年。

5、“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63.2%的地震 D 6度以下的地震 6、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框架柱的最大轴压比为() A. 0.7 B. 0.8 C. 0.9 D. 1. 0 7、关于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反映了楼层承载力与所受弹性地震力的相对关系; B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上下两层楼层抗剪承载力的比值; C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上下两层楼层屈服强度的比值; D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越大的楼层,地震时越容易破坏; 8、有抗震要求的长矩形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下列结构体系中的哪两种() Ⅰ.横墙承重;Ⅱ.纵墙承重;Ⅲ.纵横墙共同承重;Ⅳ.柱及带壁柱承重 A Ⅰ、Ⅲ B Ⅱ、Ⅲ C Ⅱ、Ⅳ D Ⅰ、Ⅳ 9、抗震设计时,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是为了()。 A 保证纵墙出平面的稳定 B 保证房屋的整体稳定 C 满足抗震横墙的承载力要求 D 满足楼板传递水平地震力时的刚度要求 10、以下关于地震下结构扭转的说法错误的是()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爆炸地震、诱发地震。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各种地震波各自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如何 答:地震引起的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波动能),这就是地震波。它包括体波和面波。特点:体波中,纵波周期短,振幅小,速度快,产生颠簸,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周期长,振幅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产生摇晃。 面波振幅大,周期长,只能在地表附近传播,能量大,破坏大,产生颠簸摇晃。故面波的危害最大。 什么是震级什么是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三种烈度如何确定 答:震级是表征一次地震大小或强弱的等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 烈度:表示某一地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或者说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确定方法:当设计基准期为五十年时,50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这就是第一水准的烈度。

基本烈度: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确定方法: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为第二水准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确定方法: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确定方法:它所产生的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作为第三水准烈度。 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度,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1度。 简述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划分及其关系。 答:当设计基准期为五十年时,50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这就是第一水准的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为第二水准烈度。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作为第三水准烈度。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度,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1度。 何谓“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定义:抗震概念设计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的过程。内容: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避开不利和危险地段。2、合理进行建筑平立面布置(规则、对称、均匀)。3、选择合理结构体系包

建筑抗震设计复习资料

《建筑抗震设计》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震源: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称为震源。 2、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叫震中。 3、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叫做震中距。 4、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一种度量。 5、地震波: 地震时,地下岩体断裂、错动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是地震 波。 6、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7、地震动及三要素: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震动。地震动的峰值(最 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通常称为地震动的三要素。 8、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 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它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二、简答题: 1、简述抗震设防的基本目的和基本准则? 答: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目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作为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 2、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 答: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3、建筑抗震设计的内容与要求有哪些? 答:建筑抗震设计的内容与要求: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第二章场地与地基 一、名词解释: 1、卓越周期:在岩层中传播的地震波,本来具有多种频率成份,其中,在振幅谱中幅值最 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液化: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 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 3、覆盖层厚度:原意是指从地表面至地下基岩面的距离。为了实用方便,我国建筑抗震规 范进一步采用土层的绝对刚度定义覆盖层厚度,即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 二、简答题: 1、建筑物的震害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建筑物的震害除与地震类型、结构类型等有关外,还与其下卧层的构成、覆盖层厚度密切相关。 2、我国《抗震规范》将场地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场地类别是依据哪些指标确定的? 答:四类。场地类别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两个指标综合确定的。 3、何谓液化?并简要阐述液化产生的机理。 液化: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 其产生的机理是: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颗粒结构趋于压密,颗粒间空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因而使空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当空隙水压力上升到与土颗粒所受到的总的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土粒之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土颗粒便形同“液体”一样处于悬浮状态,形成所谓的液化现象。 第三章结构地震反应与抗震计算 一、名词解释: 1、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结构 地震反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