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文科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文科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文科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文科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文科数学一轮复习

策略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2019届高三文科数学一轮复习策略近几年年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充分体现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所以高三的学生在复习时,要在基础知识、基本题型、基本解法上下狠功夫,争取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夯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积极思考数学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注重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提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1、强化基础

数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分析与数学方法的运用,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考生复习基础知识要抓住本学科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进行重新组合,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界。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克服眼高手低现象,主要在速算、语言表达、解题、反思矫正等方面下功夫,尽量不丢或少丢一些不应该丢失的分数。

2、全面复习,查漏补缺

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理解透彻,明确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是一轮复习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一阶段复习的基本方法是从大到小、先粗后细,把教学中分割讲授的知识单点、知识片断组织合成知识链、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使之各科内容综合化、基础知识体系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考生在这一过程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实质性理解;②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

练和初步应用;③公式、定理的正逆推导运用,抓好相互的联系、变形和巧用。

3、不搞题海战术,学会融会贯通

考生学好数学就必须做题,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但决不能搞题海战术。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也要注意课本上的传统的好题。强化通性通法的训练,要控制题目的难度,提高解题效率,并善于在解题后进行归纳总结,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注重培养良好的能力和习惯

(1)解题速度。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

(2)运算能力。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运算要简捷、迅速、熟练、准确。

(3)规范表达。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要更加注重规范表达,赢在细节。

高三文科第一轮复习数学

高三文科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 A .A I B =3|2x x ??” C. 2>x 是2 11a b 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1,2)内是增函数的为( ) A.R x x y ∈=,2cos B.0|,|log 2≠∈=x R x x y 且 C.R x e e y x x ∈-=-,2 D. R x x y ∈+=,13 5.若函数)(x f y =是函数x y 3=的反函数,则=)2 1(f ( ) A 2log 3- B 2log 3 C 3 D 9 6.设首项为1,公比为32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 A.12-=n n a S B. 23-=n n a S C.n n a S 34-= D.n n a S 23-= 7.函数sin21cos x y x = -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8.已知函数()ln ln(2)f x x x =+-,则( ) A .()f x 在(0,2)单调递增 B .()f x 在(0,2)单调递减 C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1对称 D .y =()f x 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 9.△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sin cos )0B A C C +-=, a =2,c 2,则C =( ) A . π 12 B . π6 C . π4 D . π3 10.若将函数 ) 4 2sin(22)(π-=x x f 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关于 点(0,0)对称,则?的最小正值是( ) A 4 3π B 8 3π C 4 π D 8 π 11.设x,y 满足约束条件?? ? ??≤-+≥-+≥0320320 y x y x x ,),2,1(),,(=+=→→b x m y a 且→→b a //,则m 的 最小值为( ) A 1 B 2 C 2 1 D 3 1 12.奇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R. 若)2(+x f 为偶函数,且1)1(=f ,则=+)9()8(f f ( ) A. -2 B -1 C 0 D 1 二、填空 13.若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P (3,4),则)2 3cos()2sin()sin()cos(απ πααππα-?-?--= ________.

2017年高考全国卷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一数列

(2017 高考文科数学)2016-4-30 讲义一数列 一、高考趋势 1、考纲要求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 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3).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4).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 (5).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6).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7).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 (8).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9).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2、命题规律 数列一般在全国文科卷中平均考查分值为12 分。考察形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选择 题+填空题的形式,第二种是解答题的形式。并且全国文科卷解答题第一 题是数列和三角函数二选一。因此数列题在高考中属于“要尽量全部做对且 拿到满分”的“高期待值”题。

1

二、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 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运算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 { a n 的首项 为 a 1 ,公差为 d,则它的通项公 式是( n N ) } a n a1 (n 1)d . (3).等差中项 a b 如果 A ,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 2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等差数列 { a n 的 前 项和公 式: n(n 1) n(a 1 a n ) N )n S n na1 d ( n } 2 2 (5).等差数列的判定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第一种是利用定义,an- an- 1= d(常数 ) (n≥2), ②第二种是利用等差中项,即2an= an+ 1+an- 1 (n≥ 2). [ 来源学科网] 背诵知识点一: (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1(n 1)d( n N ) (2)等差中项: a,b,c构成等差数列,则 a c 2b (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S n na1n(n 1) d n(a1a n )(n N ) 2 2

2012广东省高考文科数学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 本试卷共4页,21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盒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 参考公式:球的体积V= R ,其中R为球的半径. 3 1 锥体的体积公式为V = —Sh,其中S为锥体的底面积,h为锥体的高。 3 一组数据X1, X2,…,X n 的标准差S二j2[(X1 X)2(X2 X)2 L (X n X)2],其中X 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 4i 1. 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i A. 4 3i B. 4 3i C. 4 3i D. 4 3i 2. 设集合U={1.2. 3. 4. 5.6} , M={1.3.5},则e U M = A.{2.4.6} B.{1.3.5} C.{1.2.4} D.U uuu uuu UULT 3.若向量AB(1,2) , BC(3,4),则AC A. (4.6) B. (-4,-6) C. (-2, -2) D. (2, 2) 4.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2006—2007学年度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南,着重落实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进入高校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并且还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学科能力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 文科高考内容.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题组教学,探索讲练,自学辅导,启发教学,并根据内容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教学措施: ①搞好对大纲、考纲与教材内容的研究; ②研究学生,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因材施教; ③改革传统教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良好的思维品质,探索与创新精神。 六、时间安排: 7月16日—8月24日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 9月3日—9月9日 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9月10日—9月16日 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三角函数的概念 9月17日—9月23日 同角关系式与诱导公式、和角与二倍角公式、化简与求值 9月24日—9月30日 三角函数式的证明、图象与性质、)sin(φω+=x A y 的图象

10月3日—10月9日三角函数的最值、向量的概念及初等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0月10日—10月16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线段的定比分点与平移、解斜三角形及应用10月17日—10月23日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1) 10月24日—11月2日不等式的证明(2)、不等式的解法(1)、不等式的解法(2) 11月3日—11月9日不等式的应用、直线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1月10日—11月16日有关对称问题、线性规划、曲线和方程 11月17日—11月23日圆的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椭圆 11月24日—11月30日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2月1日—12月10日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轨迹问题、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2月11日—12月17日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12月18日—12月24日两个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12月25日—12月31日空间的角、空间的距离、棱住与棱锥 1月1日—1月10日多面体和球、折叠问题、两个基本原理及排列与组合的概念 1月11日—1月17日排列组合基本应用题、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一) 1月18日—1月24日二项式定理(二)、随机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1月25日—1月31日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统计、导数 2月1日—2月4日导数及其应用 2月5日—市调研考试综合练习 七、几点说明 1.每周一套周末练习; 2.每周星期四上午8:30开始为教研活动时间. 高三文科数学备课组 2006年8月3日

高考文科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集合(学生版)

专题1:集合 【考试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集合。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知识要点】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2)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思考:a {}a ;?{0};?{}? 感悟:正确理解集合的含义,正确使用集合的基本符号。 3、集合的基本运算 是任何非空集A ??,?B(B ≠?)

4、常用的结论 (1))()()(B C A C B A C U U ?=?B)(C )()(U ?=?A C B A C U (2)A B A B ??= ;A B A B ??= 【考点精练】 考点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已知集合2{2013,10122013,2012}A a a a =+-+,且2013A ∈,求实数a 的取值集合。 变式:已知集合{,,1}b a a 与集合2{,,0}a a b +相等,求20132013a b +的值。 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已知{|32,}A x x k k Z ==+∈,{|61,}B x x m m Z ==-∈,则由:17A ;5-A ;17B 。 3、设集合{1,1,3}A =-,2{2,4}B a a =++,则{3}A B = 时,实数a 的值为。 考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设全集为R ,集合{|21}M x y x ==+,2 {|}N y y x ==-,则( ) A 、M N ? B 、N M ? C 、M N = D 、{(1,1)}M N =-- 2、设集合{(,)|46}A x y x y =+=,{(,)|327}B x y x y =+=,则满足()C A B ? 的集合C 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3、若x A ∈,则 1A x ∈,就称A 是伙伴关系的集合,集合11 {1,0,,,1,2,3}32 M =-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各数是。 4、设2 {|8150}A x x x =-+=,{|10}B x ax =-= (1)若1 5 a =,试判定集合A 与B 的关系;(2)若B A ?,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

2015广东文科数学试题及标准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2015年广东,文1,5分】若集合{}1,1M =-,{}2,1,0N =-,则M N =( ) (A ){}0,1- (B ){}0 (C ){}1 (D ){}1,1- 【答案】C 【解析】{}1M N =,故选C . (2)【2015年广东,文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2 1i +=( ) (A )-2 (B )2 (C )2i - (D )2i 【答案】D 【解析】22(1i)12i i 2i +=++=,故选D . (3)【2015年广东,文3,5分】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1 22 x x y =+ (D )sin 2y x x =+ 【答案】A 【解析】()()()2 22sin sin sin x x x x x x -+-=-≠±+,所以非奇非偶,对于B ,函数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 称.()2 2cos()cos x x x x ---=-,故为偶函数;对于C ,函数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 1()222 2x x x x f x -=+ =+,所以()22()x x f x f x --=+=,故为偶函数;D 中函数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且sin 2()(sin 2)x x x x -+-=-+,故为奇函数,故选A . (4)【2015年广东,文4,5分】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204x y x y x +≤?? +≥??≤? ,则23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10 (B )8 (C )5 (D )2 【答案】C 【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图,作出可行域,可得该可行域是由()2,2-,()4,4-, ()4,1- 组成的三角形.由于该区域是封闭的,可以通过分别代这三个个边界点进行检验,易 知当4x =,1y =-时,2z x y =+取得最大值5.本题也可以通过平移直线2 3 y x =-, 当直线233 z y x =-+经过()4,1-时,截距达到最大,即z 取得最大值5,故选C . (5)【2015年广东,文5,5分】设ABC ?的内角A ,B ,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a = ,c = cos A =,且b c <,则b =( ) (A (B )2 (C ) (D )3 【答案】B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222a b c =+2cos bc A - ,所以24122b b =+-?,即2680b b -+=,解得2b =或 4b =.因为b c <,所以2b =,故选B . (6)【2015年广东,文6,5分】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 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B )l 与1l ,2l 都相交 (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 【答案】 A

2015届高三一轮文科数学“基础题每日一练”(含精析)01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永新五中 2015届高三一轮文科数学“基础题每日一练”(含精析)01姓名:训练日期:完成时间: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5道选择题) 1.给定函数①y=x 1 2,②y=log1 2 (x+1),③y=|x-1|,④y=2x+1,其中在区间(0,1)上单调递 减的函数的序号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①y=x 1 2为增函数,排除A、D;④y=2x+1为增函数,排除C,故选B. 答案:B 2..数列{a n}:1,-5 8 , 7 15 ,- 9 24 ,…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a n=(-1)n+12n-1 n2+n (n∈N+) B.a n=(-1)n-12n+1 n3+3n (n∈N+) C.a n=(-1)n+12n-1 n2+2n (n∈N+) D.a n=(-1)n-12n+1 n2+2n (n∈N+) 解析观察数列{a n}各项,可写成: 3 1×3 ,- 5 2×4 , 7 3×5 ,- 9 4×6 ,故选D. 答案 D 3.与直线2x-y+4=0平行的抛物线y=x2的切线方程是( ).A.2x-y+3=0 B.2x-y-3=0 C.2x-y+1=0 D.2x-y-1=0 解析设切点坐标为(x0,x20),则切线斜率为2x0, 由2x0=2得x0=1,故切线方程为y-1=2(x-1), 即2x-y-1=0. 答案 D

4.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 ). A .120 B .720 C .1 440 D .5 040 解析 由题意得,p =1×1=1,k =1<6;k =1+1=2,p =1×2=2,k =2<6;k =2+1=3,p =2×3=6,k =3<6;k =3+1=4,p =6×4=24,k =4<6;k =4+1=5,p =24×5=120,k =5<6;k =5+1=6,p =120×6=720,k =6不小于6,故输出p =720. 答案 B 5.不等式x -2y >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 解析 将点(1,0)代入x -2y 得1-2×0=1>0. 答案 D 二.填空题。(本部分共2道填空题) 1.三棱锥PABC 中,PA ⊥底面ABC ,PA =3,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三棱锥 PABC 的体积等于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有,三棱锥PABC 的体积V =13S △ABC ·|PA |=13×3 4×22×3= 3. 答案 3

高考全国卷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一数列

(2017高考文科数学)2016-4-30 讲义一数列 一、高考趋势 1、考纲要求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3).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4).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5).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6).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7).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8).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9).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2、命题规律 数列一般在全国文科卷中平均考查分值为12分。考察形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第二种是解答题的形式。并且全国文科卷解答题第一题是数列和三角函数二选一。因此数列题在高考中属于“要尽量全部做对且拿到满分”的“高期待值”题。

二、基础知识+典型例题 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运算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则它的通项公式是1(1)n a a n d =+-.)(*∈N n (3).等差中项 如果2 a b A += ,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11()(1) 22 n n n a a n n S na d +-=+=) (*∈N n (5).等差数列的判定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 第一种是利用定义,a n -a n -1=d (常数) (n ≥2), ② 第二种是利用等差中项,即2a n =a n +1+a n -1 (n ≥2). 背诵知识点一: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N n (2)等差中项:b c a a,b,c 2=+构成等差数列,则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11()(1)22 n n n a a n n S na d +-=+=)(*∈N n

2012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1

2012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文科) 一. 背景分析 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2012年山东数学试卷充分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意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做到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兼顾了数学基础、思想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等多方面的考查,融入课程改革的理念,拓宽题材,选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数学素养,多层次地考查思想能力,充分体现出山东卷的特色: 1 试题题型平稳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重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2 充分考虑文、理科考生的思维水平与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出良好的层次性 3 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4 深化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 5 重视基础,以教材为本 6 重视应用题设计,考查考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计划与要求 新课已授完,高三将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全年复习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为系统复习(第一学期),此轮要求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知识,全面落实考点,要做到每个知识点,方法点,能力点无一遗漏。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点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重点抓好各中通性、通法以及常规方法的复习,是学生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同时有意识进行一定的综合训练,先小综合再大综合,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具体方法措施 1.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复习的依据. 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只有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才能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找到我们与命题专家在认识《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力求在复习中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 2.高质量备课, 参考网上的课件资料,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充分发挥全组老师的集体智慧,确保每节课件都是高质量的。统一教案、统一课件。 3.高效率的上好每节课, 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 4.狠抓作业批改、讲评,教材作业、练习课内完成,课外作业认真批改、讲评。一题多思多解,提炼思想方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5.认真落实月考,考前作好指导复习,试卷讲评起到补缺长智的作用。

2015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1,1M =-,{}2,1,0N =-,则M N =( ) A .{}0,1- B .{}0 C .{}1 D .{}1,1- 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2 1i +=( ) A .2- B .2 C .2i - D .2i 3、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1 22 x x y =+ D .sin 2y x x =+ 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204x y x y x +≤?? +≥??≤? ,则23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10 B .8 C .5 D .2 5、设C ?A B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a =,23c =,3cos 2 A =,且b c <,则b =( ) A .3 B .2 C .22 D .3 6、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B .l 与1l ,2l 都相交 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 7、已知5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其余为合格品.现从这5件产品中任取2件,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 )

A .0.4 B .0.6 C .0.8 D .1 8、已知椭圆22 2125x y m +=(0m >)的左焦点为()1F 4,0-,则m =( ) A .9 B .4 C .3 D .2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y O 中,已知四边形CD AB 是平行四边形,()1,2AB =-,()D 2,1A =,则D C A ?A =( ) A .2 B .3 C .4 D .5 10、若集合(){},,,04,04,04,,,p q r s p s q s r s p q r s E =≤<≤≤<≤≤<≤∈N 且, (){}F ,,,04,04,,,t u v w t u v w t u v w =≤<≤≤<≤∈N 且,用()card X 表示集合X 中的元素个数,则()()card card F E +=( ) A .50 B .100 C .150 D .20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一)必做题(11~13题) 11、不等式2340x x --+>的解集为 .(用区间表示) 12、已知样本数据1x ,2x ,???,n x 的均值5x =,则样本数据121x +,221x +,???,21n x +的均值为 . 13、若三个正数a ,b ,c 成等比数列,其中526a =+,526c =-,则b = .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作一题) 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y O 中,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sin 2ρθθ+=-,曲线2C 的参数 方程为2 22x t y t ?=??=??(t 为参数),则1C 与2C 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AB 为圆O 的直径,E 为AB 的延长线上一点,过E 作圆O 的切线,切点为C ,过A 作直线C E 的垂线,垂足为D . 若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北师大版文科)课时作业1

课时作业(一)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A级 1.(2012·辽宁卷)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则(?U A)∩(?U B)=() A.{5,8}B.{7,9} C.{0,1,3} D.{2,4,6} 2.R表示实数集,集合M={x∈R|1

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经典习题集(含答案)

高中数学(文科)高考一轮复习 习题集(含答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 (1) 第一节集合的含义、表示及基本关系 (1) 第二节集合的基本运算 (3) 第二章函数 (5) 第一节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5) 第二节函数的单调性 (9) 第三节函数的性质 (13) 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6) 第一节指数函数 (16) 第二节对数函数 (20) 第三节幂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 (24) 第四节函数的图象特征 (28) 第四章函数的应用 (32) 第五章三角函数 (33) 第一节角的概念的推广及弧度制 (33) 第二节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及诱导公式 (39) 第三节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2) 第四节函数 ()s i n() f x A x w j =+ 的图象 (45) 第六章三角恒等变换 (50) 第一节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50) 第二节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53) 第七章解三角形 (56)

第一节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56) 第二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59) 第八章数列 (60) 第九章平面向量 (62) 第十章算法 (65) 第一节程序框图 (65) 第二节程序语句 (69) 第十一章概率 (73) 第一节古典概型 (73) 第二节概率的应用 (75) 第三节几何概型 (79) 第十二章导数 (83) 第十三章不等式 (85) 第十四章立体几何 (88) 第一节简单几何体 (88) 第二节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92) 第三节平行关系 (96) 第四节垂直关系 (100) 第五节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104) 第十五章解析几何 (108) 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方程 (108) 第二节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11) 第三节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114) 第四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17) 第五节空间直角坐标系 (121) 第十六章圆锥曲线 (123)

高考文科数学一轮复习练习-集合

专题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真题探秘】

§1.1 集合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解读 5年考情预测 热度考题示例考向关联考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 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 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 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017课标全国Ⅲ,1,5分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以及集 合的交集 —★★☆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 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 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 含义 ———★☆☆ 集合的基本运算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 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 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 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 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Venn)图 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 的基本运算 2018课标全国Ⅰ,1,5分集合交集的运算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 2019课标全国Ⅱ,1,5分集合交集的运算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2019课标全国Ⅲ,1,5分集合交集的运算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019课标全国Ⅰ,2,5分集合的基本运算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分析解读 1.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2.深刻理解、掌握集合的元素,子、交、并、补集的概念.熟练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和性质.能用韦恩(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3.本部分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以函数、不等式等知识为载体,以集合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表示为表现形式,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4.本节内容在高考中占5分,属中低档题. 破考点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2020届豫北名校联盟8月联考,1)已知集合A={y|y=x2+1},集合B={(x,y)|y=x2+1},则选项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都正确的是() A.2∈A,且2∈B B.(1,2)∈A,且(1,2)∈B C.2∈A,且(3,10)∈B D.(3,10)∈A,且2∈B 答案C 2.(2018广东佛山顺德学情调研,1)若A={1,2},B={(x,y)|x∈A,y∈A},则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答案D 3.(2019豫南九校第一次联考,13)已知集合A={1,2,3},B={1,m},若3-m∈A,则非零实数m的值是.

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基础大题前三道

16.(本题满分12分) 在ABC ?中,已知45A =,4cos 5 B =. (Ⅰ)求sin C 的值; (Ⅱ)若10,BC =求ABC ?的面积. 17.(本题满分12分) 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 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n 、a 、p 的值; (Ⅱ)从年龄段在[40,50)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6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其中选取2人作为领队,求选取的2名领队中恰有1人年龄在[40,45)岁的概率. 19.(本题满分14分) 如图,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 BC ⊥,//AB CD ,E ,F 分别是棱BC ,11 B C 上的动点,且1//EF CC ,11CD DD ==,2,3AB BC ==. (Ⅰ)证明:无论点E 怎样运动, 四边形1EFD D 都为矩形; (Ⅱ)当1EC =时, 求几何体1A EFD D -的体积. 第19题图

12乙图4 2 44 31 15 207 9 8 10 11甲D C 1 A 1 B 1 C B A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sin cos cos2f x x x x =+(x ∈R ). (1) 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 若θ 为锐角,且83 f πθ?? += ? ? ?,求tan 2θ的值.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工厂甲、乙两个车间包装同一种产品,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1小时抽一包产品,称其重 量(单位:克)是否合格,分别记录抽查数据,获得重量数据的茎叶图如图4. (1) 根据样品数据,计算甲、乙两个车间产品重量的均值与方差,并说明哪个车间的产品的重量相对较稳定; (2) 若从乙车间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两件,求所抽取的两件样品的重量之差不超过2克的概率. 18.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5,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1AA ⊥底面ABC ,,⊥AB BC D 为AC 的中点, 12A A AB ==,3BC =. (1)求证:1//AB 平面1BC D ; (2) 求四棱锥11-B AA C D 的体积.

高三文科数学一轮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 满足2 (2)1i z -?=,则z 的虚部为 (A ) 325i (B )325 (C )425i (D )425 2.已知集合2 {|},{1,0,1}A x x a B ===-,则1a =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单位向量12,e e u r u u r 的夹角为120o ,122a e e =-r u r u u r ,则 ||a =r (A )3 (B (C )7 (D 4.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61020a a +=,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15150S =(B )810a =(C )1620a =(D )41220a a += 5.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43 π - (B ) 8 3 (C )4π- (D )12- 6.双曲线22 124 x y -=的顶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 (A (B (C (D 7.周期为4的奇函数()f x 在[0,2]上的解析式为22,01 ()log 1,12x x f x x x ?≤≤=?+<≤?,则 (2014)+(2015)f f = (A )0 (B )1 (C )2 (D )3 8.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224220220x y x y x y ?+≤?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2 (B (C )4 (D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第5题图

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历年基础题汇编

每年高考题目汇编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2,(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若集合A={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集合B={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男运动员},集合C={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女运动员},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 B. B C ? C. B ∪C = A D. A ∩B = C 3,(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已知全集U=R ,则正确表示集合M= {-1,0,1} 和N= { x |x 2+x=0} 关系的韦恩(Venn )图是 ( ) 4,(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若集合A ={0,1,2,3},B ={1,2,4},则集合A B =( ) A .{0,1,2,3,4} B .{1,2,3,4} C .{1,2} D .{0} 5,(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8小题) “x >0”是“32x >0”成立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D .充要条件 6,(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 已知集{}{}22(,),1,(,),1A x y x y x y B x y x y x y =+==+=为实数,且为实数,且,则 A B 的元素个数为( ) A .4 B.3 C.2 D. 1

二.复数 7,(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若复数(1)(2)bi i ++是纯虚数(i 是虚数单位,b 是实数),则b =( ) A .2- B .1 2 - C . 12 D .2 8,(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已知0

高三文科数学一轮复习方法

高三文科数学一轮复习方法 高三数复习需建构良好知识结构 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在知识的 深化过程中,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方法,而是自觉地将其前后联系,纵横比较、综合,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 融汇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 如面对代数中的“四个二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时,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问题, 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 《全国普通高考数学试题评价报告》明确指出:“试题注意数学各 部分内容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加强数学各分支知识间内在 联系的考查……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在选择 题中也有所体现。” 传统的数学总复习是将各章划分为若干课时,一个课时一个中心议题。这种做法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其不足也是很明显的:第一, 它将完整的知识结构切碎了、拆散了,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它受制于各个课时的长度,而各个议题的容量并不都是相等的,那么在复习中势必将短的拉长,将长的截短,难以做到重点突出;第三,它每课时都要追求“高潮”,可是这些高潮与高考的要求 又不尽吻合,因而造成教学的浪费;第四,每个课时都要配置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而事实上有的议题并不需要设置解答题;第五,它 受每个课时的制约,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的空间较狭窄。

2020届【步步高】高考文科数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两种,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N N*(或N+)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 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 若x∈A,则x∈B) A?B(或B?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 A B(或 B A) 集合相等集合A,B中的元素相同或集合A,B 互为子集 A=B 3. 运算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 交集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A∩B={x|x∈A且x∈B}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 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A∪B={x|x∈A或x∈B} 补集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 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U A={x|x∈U且x?A} 【知识拓展】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的个数为2n-1. 2.A?B?A∩B=A?A∪B=B. 3.A∩?U A=?;A∪?U A=U;?U(?U A)=A.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任何一个集合都至少有两个子集.(×) (2){x|y=x2+1}={y|y=x2+1}={(x,y)|y=x2+1}.(×) (3)若{x2,1}={0,1},则x=0,1.(×) (4){x|x≤1}={t|t≤1}.(√) (5)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关系(A∩B)?(A∪B)恒成立.(√) (6)若A∩B=A∩C,则B=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