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孙权劝学》巩固练习

《孙权劝学》巩固练习

《孙权劝学》巩固练习
《孙权劝学》巩固练习

第4课《孙权劝学》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学位的最高一级)

C.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粗略地阅读)

D.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知晓事情)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C.即更.刮目相待万象更.新

D.卿.今当涂掌事卿.今者才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B.蒙乃.始就学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结友而.别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D.肃遂.拜蒙母遂.成枯落,多不接世(《诫子书》)

4.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他的技术突飞猛进,早已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

....了。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令那些过去对中国有

成见的人也不得不刮目相待

....。

C.保卫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在道义上义不容辞

....的责任。

D.这件事王强早已成竹在胸,办起来易如反掌

....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6.下列各选项中对语气词的体会不准确的一项是()

A.奈何忧崩坠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杞人忧天》)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7.下列各选项中关于本文的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此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000多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

B.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

C.文中的“治经”指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等书。

D.孙权,字仲谋,是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是孙权手下的将领。

8.下列各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

B.孙权劝学,先指出“学”的必要性,再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本文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1分)

张咏劝学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②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③学术:学问权术。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1.给下面一句话准确断句。(画一处)(2分)

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题1分,共3分)

①谓.其僚属曰②及.准出陕

③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4.本文和《孙权劝学》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的,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

三、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四、解释下面成语的意思。

1、吴下阿蒙

2、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五、熟记课下注释,并翻译课文。(练习本内完成。)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孙权劝学 泸南中学:殷春梅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旨,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此词,导入新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诵读课文,品评人物 (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生在自由朗读后,挑战无标点而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学生挑战后,明确停顿,再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读懂文意,读出感情。 根据情景,补充对话。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句子,揣摩语气。 权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曰:“______________。”(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曰:“______________。”(蒙乃始就学) 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齐读课文,根据提示,尝试背诵。 提示: 初,权谓____曰:“卿今____掌事,不可不学!” 蒙_____军中多务。 权曰:“孤______卿治经为____邪! 但当_____,见___耳。 卿言___,___若孤? 孤常___,自以为____。” 蒙乃___。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_____,非复_____!” 蒙曰:“______,即更刮目相待,大兄________!” 肃遂拜___,____而别。 三、大胆想象,深入探究 “刮目相待”后,请结合文章最后一句,想象鲁肃有何表情、动作、语言?这说明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畅谈感受 1.请用“伤仲永,我悟到;赞吕蒙,我懂得。”的句式,谈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复习材料-------《孙权劝学》(七下)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及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及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重点字词】 1、初:当初。 2、谓:告诉。对……说。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掌事:掌管事务。 6、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以:用。务:事务。 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8、岂:副词,表示反问。译为“难道”“怎么”。 9、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0、为:成为。11、博士: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12、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 13、但:只,仅。14、当:应当。 15、涉猎:粗略地阅读。 16、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17、耳:语气词,罢了。 18、孰若:谁比得上。孰:谁。若:比得上。19、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益:好处。 20、乃:于是,就。21、始:开始。22、就学:指从事学习。23、及:到了……的时候。 24、过:到。 25、论议:讨论议事。2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27、非复:不再是。复:再。2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29、士别三日:士:读书的人。三日:几天。三:这里指“几”。30、即:就。31、更:重新。 3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睛。待:看待。 3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34、何:为什么。 35、见事:认清事物。 36、乎:啊。表感叹语气。 3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8、遂:于是,就。 39、拜:叩拜。 40、别:离开。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一词多义】 1、以:A.以军中多务:用。 B. 自以为大有所益:及“为”合用,译为“认为”。 2、当:A.当涂掌事:掌管。 B. 但当涉猎:应当。 3、见:A.见往事耳:了解,知道。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1、但:古义:只。今:转折连词。 2、治:古义:研究。今:治理。 3、博士:古义: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最高级。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孙权劝学》教案

4 孙权劝学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掌握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言的含义。(重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方法;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人物说话时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利用对话组织材料的妙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分角色读等。 2.表演法。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 (3)古今异义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把握作者生平、作品及相关背景资料。 3.把握文章内容,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2.对比阅读,理解《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 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同学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味利用对话组材的妙处。 教学难点 1.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的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韵味。 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教学设计思路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品读课文,赏析文章意简意丰的对话美,指导学生美读课文;体验反思,本文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对比阅读,比较本文与《伤仲永》的异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散读,分角色朗读等。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意,体味对话描写,最终实现美读课文。 2.竞赛法。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包括辨字音、析词义、翻译等,分步落实文言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3.文言文五步阅读法。初读课文,正音正字;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清文章背诵思路;品读课文,赏析本文言简意丰的对话美;悟读课文,体验反思。 4.比较阅读法。延伸拓展,通过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媒体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你想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吗?今天,我们学习的《孙权劝学》会满足你的求知欲的。 设计(二): 前面我们学习了《伤仲永》一文,文章写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古人学习,才略有了惊人长进的文章,它就是《孙权劝学》。 设计(三):

2020年孙权劝学优质课教案

孙权劝学优质课教案 《孙权劝学》是一篇极其简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言短文故事,提供了《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同学们给更好学习。 【设计意图】 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则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品析欣赏笔者通过反复解读和剖析,挖掘出短文里藏有的多个“三”,这些“三”包含了文章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多项内容,于是,以“找寻三”趣学文言故事作为此设计的总构思 教学创意:趣学文言故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谓、博士、但、涉猎、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邪、耳、乎等等; 2.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教学重点: 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品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

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方法:自由放声朗读,自己译读,同座译读,质疑解难 二、积累 要求:圈出并掌握引发关注并需要积累的词 方法:自己圈出,落实意义和用法,教师点拨强调 (以自行或统一练习的方式积累) 以下词需要强调: 实词:谓当涂涉猎见就过 虚词:以岂但若乃及即更何遂 人称:卿孤孰 古今异义:博士往事 语气词:邪耳乎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三、品析 要求:找寻文中独特的“三”组合并作分析,感受文章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方法:教师示例,学生独立寻找,教师巡视点拨,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文中的“三”组合有以下一些内容: 1.三个段落示结构 根据情节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这就是事件的三个阶段,即: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这三个段落是:

《孙权劝学》的优质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的优质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的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着,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着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 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 理。 二、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 吴王孙权独霸一方,他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 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 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劝他多学知识,可吕蒙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 武夫,读书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孙权劝学》 一文。 (二)、了解作者、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 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3、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卿 (qīng) 孰(shú) 涉猎(shè) 为博士(wéi)

遂(suì) 更( gēng) 邪(yé) 4、指名学生读 (四)二读,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 (2)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但.当涉猎:只,只是。孰.若孤:谁,哪个。乃.始就学: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 (3)请学生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学习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三读,读出语气。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学生齐读孙权的话) A、师引导学生体会孙权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心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又可见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用反问句式,可见孙权对吕蒙的推脱有一丝不悦和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B、学生表情朗读孙权的话并试背。 C、引导学生从对孙权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2、这次吕蒙欣然接受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长进的?

孙权劝学(重点知识点)--最新版

《孙权劝学》精选知识点重点汇总。 1、文中写了三件事:孙权劝学(详写、正面描写)、吕蒙就学(略写、正面描 写)、鲁肃赞学(详写、侧面描写) 2、本文是以对话(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 3、本文怎样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运用对话描写,语言简练,含义丰富, 富有情味。短短几句话,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4、各人的人物形象:孙权:善于劝学、关心、亲近部下,又不失为主人身份。 吕蒙:知错能改,善于学习,积极上进鲁肃:从侧面说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A、学习的重要性(吕蒙通过学习,学识大有长进) b、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C、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吕蒙通过学习后,令人刮目相待,已不是以往的吕蒙)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表示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指责的意味。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从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 D、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运用双重否定的语气,语气坚决,表示孙权

对吕蒙要求严格又可见关心、厚望。 E、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语气,既惊讶、不解,又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8、两个成语: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攀高了,或穷困而至富有了。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六、《伤仲永》与《孙权劝学》有什么异同? 《伤仲永》从反面说明后天学习、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孙权劝学》从正面举例说明后天学习、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七、以下题目需注意: 1、请你用原文和自己的话概括,说说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1分) 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原因是吕蒙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目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自以为大有所益。”说明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要增长阅历。 2、请你用原文回答,孙权是如何说服吕蒙的?(1分) 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读书的体会(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来劝吕蒙学习的。 3、你认为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2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4、文中哪句话表现了吕蒙因“学”而使他的才略大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2分)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关键句子:

孙权劝学教学教案(1)

孙权劝学教学教案 Teaching plan of Sun Quan's persuading students

孙权劝学教学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孙权劝学》教学设计7。 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 重点: 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 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 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1课时 预习: 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 三、全班朗读全文。 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 四、字词过关。 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孙权劝学》教学设计7》。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 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 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 ——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五、翻译全文。 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

《孙权劝学》【一等奖教案】【一等奖教案】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理论,将本课设计为: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多角度评价表演,形象地感知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为主,教师积极参与,适时点拨为辅的教学形式。另外,可将吕蒙与方仲永作比较,进行延伸迁移,贯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

概括情节:孙权劝学(详写)一一吕蒙就学(略写)一一鲁肃赞学(侧面描写)。 3、课件显示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1)当途:当道,当权 辞:推辞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见往事:了解历史。 (2)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孰若孤?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品味语言 1、学生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进行对话,讨论孙权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 2、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目的,谈完试读。(课件显示三句话) 3、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全班分成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看谁的语气语调揣摩得更准。) 4、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 表示反问语 气,译为 “吗”,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语 重心长,言辞恳切.鼓励吕蒙求学。)5.提冋: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讨论并归纳: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1)"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 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人教版七下《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一、字词解释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惊奇。⑤才略: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初中一年级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一、谋篇立意 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再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全文抓住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来写,即先写出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怎样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怎样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 二、以对话表现人物的写法 课文着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目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现自己的才略长避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两人的话则有调侃意味,二者的情调不同。 三、侧面烘托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不识庐山真面目,课文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 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四、精当的详略安排 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 五、精炼的语言与紧凑的情节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

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释。)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1)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2)全班齐读。 (3)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4)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5)故事复述。 2.议一议 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一、字词解释补充 1、谓:对……说 2:以:用 3、岂: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4、邪: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5、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6、孰:疑问代词,这里可译为“哪里”。 7、若:如,比得上。 8、乃:于是,就。 9、士:士人,这里指读书人。 10、“士别三日”中的“三日”是虚指,不是实指三天,指的是“分别了一段时间”,并不是实指分别了三天。文言文中的“三”一般是虚指,可译成“几,多,屡次”等,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里的“三”也是虚指,译成“多、几”。 11、之:助词,与疑问代词“何”构成“何……之……”结构,可译为“怎么……这么……” 12、遂:于是,就 二、课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论议军务,鲁肃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吴县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日后,就应当重新另眼相看,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而后离去。 三、问题探究 1、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围绕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 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劝学) 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就学)

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赞学) 2.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 【答案】孙权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劝解。孙权对吕蒙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既表现出孙权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带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孙权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是要求吕蒙“治经为博士”,而是要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又联系自己在学习中所受的教益劝解吕蒙:“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 【答案】因为文章主要突出的是劝,所以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词。不过,吕蒙也有答话,“蒙辞以军中多务”,可见吕蒙开始时是拒绝的。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一问,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二问,此题要考虑到文章的表现的中心事件。因为文章主要突出的是劝,所以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词。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显示了吕蒙怎样的神态? 【答案】颇为自得的神态,巧妙接应鲁肃的赞叹,表现当之无愧的坦然之态。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人物重要语言的理解。吕蒙对鲁肃的赞叹感到欣慰。这句话里面包含的意思:我已经令你刮目相待了,我进步的快。我的进步你见的太晚了。在我进步之前你是用不好的眼光看待我的。我进步之后你应该对我尊敬了。所以是自得的神态。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答案】鲁肃之所以主要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结尾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一问,用原文回答:(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二问,详细交代对话,是因为鲁肃敬才、爱才,所以他为吕蒙的才略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精品)

孙权劝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 孙权独霸一方,他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 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 学习,孙权屡劝他多学知识,可吕蒙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武夫,读书何用。这回, 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了解作者、作品 司马光(1019 —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 治借鉴。 (三)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3、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卿(q ing)涉猎(sh e)为博士(w ei)遂(su 1)更(g盹)邪(y令 4、指名学生读 5 、学生齐读

(四)二读,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 (2)学生推举代表翻译课文,师纠正学生翻译的不准确的地方。 (3)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但.当涉猎:只,只是。孰.若孤:谁,哪个。乃.始就学: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 (4)请学生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学习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三读,读出语气。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学生齐读孙权的话) A、师引导学生体会孙权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心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又可见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用反问句式,可见孙权对吕蒙的推脱有一丝不悦和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指出“学” 的可能性,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B学生表情朗读孙权的话并试背。 C引导学生从对孙权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2、这次吕蒙欣然接受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长进的? (生答:通过吕蒙于鲁肃的论议。学生齐读二人的对话) A、师引导学生体会鲁肃说话时的神态语气

《孙权劝学》基础知识

《孙权劝学》基础知识 《孙权劝学》文体:传记。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 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今:现在。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以:用。务:事务。)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为: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后写作“耶”。但:只,只是。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以为:认为。益:好处。乃:于是,就。始:开始。就:从事。) 3、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及:到,等到。过:经过。论议:讨论,评议。惊:惊奇。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复,再。) 4、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即:就。更:重新。刮目:擦拭眼睛。相待:看待。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遂:于是,就。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 】

4 孙权劝学 【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文章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述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文章简洁生动,用语不多,全文仅119字,但却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任务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突出了人物的风采,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经典之作。 【学情分析】学生升入初中半年来,已经初步具有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第一课时学生已疏通文意,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积累了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为本课时学习字斟句酌的精读方法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字斟句酌精读文言文,把握人物特征。 2.能够结合拓展阅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点评课本剧活动,提高深入研读文本的能力。 2. 将研读文本与拓展阅读结合,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古人爱才、善劝、善于学习等优秀品质。 2.了解我国古代贤主与名将的品行与风范。 【教学重点】 1.研读语气、神情、称谓等方面的词语,把握孙权等人物的特征。 2.结合《三国志》《资治通鉴》的拓展阅读,加深对孙权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拓展课外阅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教学准备】让学生提前准备课本剧表演。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用原文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吕蒙不想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军中多务。 3.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1)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演读课文,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 (一)学生在小组分角色朗读,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二)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选出四名优秀的朗读者(旁白、孙权、吕蒙、鲁肃),在全班表演。 (三)学生以原文为依据,字斟句酌,点评同学的表演。 (四)学生演读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个性化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用叹号,隐约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意味。

4孙权劝学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4孙权劝学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成语。 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3.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读译课文,理解文义 1.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到,等到。 才略: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更:重新。 4.帮助学生梳理出重点文言现象。生边梳理边完成,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笔记。 三个字音:当、为、更。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