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省小学各学科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

浙江省小学各学科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

浙江省小学各学科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
浙江省小学各学科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

浙江省小学各学科教学建议

(征求意见稿)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本建议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了课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吸收了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心得,力求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本建议旨在进一步规范小学语文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敬请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本建议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l 条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能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2条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第3条制定课时目标要充分考虑语言、认知、情感三个维度,并能做到相互渗透和融合。课时目标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要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避免死记硬背,防止拔高要求。

第4条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要重视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培养自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重视培养认真倾听、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第5条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拼读,不要花大量时间练习书写,更不必要默写汉语拼音。口语交际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和交流的兴趣。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特点,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第6条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第7条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要恰当,角色分配要明确,时间不宜过长。探究学习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的热情,探究的问题尽可能语文化。有效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8条拼音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尽早将拼音教学与识字、阅读教学相结合,防止进行枯燥、单调的拼音背诵和拼读练习。可以采用游戏、念儿歌、编口诀、讲故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第9条坚持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随课文识字应做到“字不离诃,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义。借鉴传统识字教学经验,引导学生体会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掌握生字需要多次复现,经常运用。

第10条识字教学要遵循“识写分离,多认少写”的原则。只要求认读的生字,学生只要了解意思,在语言环境能识别即可,不提出书写要求;要求书写的生字,训练要到位,书写正确、端正、清楚,并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字形教学要用直观形象,注重整体把握,个别生字可以进行适当的字形分析。

第11条重视写字教学,低年级要利用课内时间指导学生写字,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的基本笔

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结体规律,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笔画、笔顺、结构难以把握的字,教师要范写。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第12条阅读教学应遵循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先初读,理解课文内容;再细读,品味语言特色;最后内化升华、练习运用。要注意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防止肢解课文或离开课文搞孤立的语言训练。课文背景资料和课外延伸拓展要适时、适量、适度,内容应与课文有密切关联。

第13条阅读教学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应保证在10分钟以上。朗读与默渎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渎和背诵。提倡单元整组备课、整组教学。

第14条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要经常引导学生熟读背诵经典的课文或段落。古诗文学习的重点是诵渎积累,同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感受意境。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

第15条作文教学先要让学生敢于表达,再慢慢让学生善于表达。起步阶段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尽量少干预,不说教。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投入状态,尊重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督促。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小作文尽可能当堂完成。

第16条习作要有适当频率和数量要求。低年级要经常进行写话练习;中高段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周写一篇小作文。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和读后感。阅读教学中要经常随机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第17条作文批改要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可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欣赏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讲评之后要安排修改和后续训练,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每学期至少对每一个学生有一次面批。

第18条口语交际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让学生获得角色认同,明确自己的交际任务,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口语交际的谙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话题的选择和确定要有学生参与,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开始教学。

第19条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采用故事会、辩论会、听证会、采访、解说等模拟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让学生敢于表达。

第20条综合性学习要十分突出活动的自主性。活动内容要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案要由学生自行设计,活动过程要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成果要由学生自己展示和交流。教师在活动中主要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第2l条综合性学习要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要引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帮助每个学生能在小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活动过程要突出探究性。主要包括明确问题、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等。

第22条课堂提问设计要体现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随着年级的提高,提问要逐步从“写什么”转到“怎么写”。对知识性提问的回答,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反馈。对理解性、感悟性提问的回答,要注重过程,采用追问、延时反馈等方式提高训练效果。课堂教学语言要规范亲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指令性用语要指向明确;抒情性语言要得体,不可过多使用。

三、教学测试与评价

第23条测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低年级主要考查写字、朗读和字词理解,中高年级逐步增加阅读理解和习作。

第24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考评方式。书面考试只是语文测试手段之一,主要检测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口头测试、实践应用也是语文测试的重要手段。

第25条单元检测、期末检测要针对本单元、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训练重点,试题中阅读材

料的难度与要求应略低于课文。不考语法、修辞等静态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不出偏题怪题,不在题型和指导语上给学生设置理解障碍。

第26条口语交际的评价,要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第27条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过程,也要重成果。过程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成果呈现要多样化,可以写研究报告,也可以编小报、开辩论会、办展览等。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更重要的是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教学资源的利用

第28条积极参与建设书香校园,设立班级图书角,指导班级读书会,创设“处处学语文、时时用语文”的校园和教室环境。语文老师要率先成为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者,主动为学生推荐读物,鼓励学生读原著,读整本的书。经常为学生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同、结构相似、难度相近的阅渎材料。

第29条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扩大视野,积累素材,引导学生自主作文。结合课外活动和其他学科教学,开发口语交际资源,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和社会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第30条指导学生从大自然中、校园社区里、电影电视和课外阅读中寻找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并自主开展活动,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数学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学习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基于以上学科的特点及我省现阶段的教学实际,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作业本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

为环节目标。

第2条课时教学目标的拟订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的描述要明确、清晰、可检测。过程性目标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落实,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注意三维目标的渗透与融合。

第3条要充分依据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教学,因为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及教学理论的规范文本,其中凝聚着教学经验,提供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4条教材研渎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

第5条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

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式完善教材资源。

第6条要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角,除了参考教学用书以外,倡导参阅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

第7条科学的学情分析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

第8条平时作业、学生访谈、课前测试和教师经验等都是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9条教学环节的构建和情境的创设都须注重数学问题的设计。事实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但环节不宜过多。每一个教学环节通常都蕴含着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有效设计是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

第10条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11条课堂组织是指教师依据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互动过程。课堂组织的内容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第12条课堂实施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切人重点要快,尽可能在前20分钟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倡导先试后讲。

第13条课堂调节要注意动静搭配,数学学习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教师可适当通过师生对话,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时机,安排同桌合作,或前后四人小组合作。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

第14条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精练、规范,要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

第15条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关注师生问的有效互动。对哪些学生该提怎样的问题,学生会回答到怎样的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起到启发、引领作用。

第16条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第17条要重视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录音、投影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作用。

三、作业设计与辅导

第18条作业可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要合理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注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以求实效性。作业设计的要求是“紧扣目标、促进思维、形式多样、分层要求”。提倡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有创意的作业设计。

第19条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功能,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练习时间,可以将练习穿插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安排集中练习的时间。

第20条布置的课外作业要适量,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遍。除书面作业以外,可根据需要布置调查、游戏、设计制作、数学日记等实践性作业,并根据不同作业样式给定不同的时间要求。

第2l条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作业格式,在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进行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

第22条要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

学生及时订正。面批是一种有效的批改方式,对学困生应坚持多些面批。在批改作业时要重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对于典型错误,要有意识地摘录并归类整理,分析原因,以改进教学。

第23条要发挥作业的激励功能,除了运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批改外,能通过合适的批语来达到提醒、帮助和激励学生的目的。

第24条个别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个别辅导的内容包括学习诊断、学习矫正、心理辅导等。个别辅导时,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发挥同伴作用,但不能让“小老师”过多代替教师进行辅导。

第25条在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前,教师要查阅、分析他们的平时作业、单元形成性测试等情况,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以对症指导。在个别辅导时,要多让学生发表想法。要做到:热情鼓励,帮助树立信心和决心;细致指导,既补知识能力的缺漏,也重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降低起点、放缓坡度、逐步提高。

第26条对学有余力、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教师应为他们制订合适的指导方案,拓展他们的学习渠道,如开展丰富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

四、命题与学业检测

第27条纸笔检测作为学业检测的主要手段,目的在于诊断和反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以改进教学。教师在编制试卷前,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检测范围,理清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的目标要求,形成试卷编制的基本框架。

第28条编制的试卷要有效度、信度与区分度。试题的难易要适度,叙述要明确,语言要规范,防止产生歧义,杜绝偏题、怪题。

第29条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通常以等级制呈现给学生。根据需要,也可以向家长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30条要重视试卷讲评。讲评前,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要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讲评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多角度展示解题思路,切忌就题论题,以提高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为规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理念和实施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l条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通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和目标。,

第3条了解任教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结合学习主题做好预先安排。,

第4条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整体设计、

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协调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进行单元备课。根据课程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了解单元体现的内容标准、单元设计目的和思路,掌握单元教学目标。

第6条进行课文备课。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通过观察、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与课文学习主题相关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水平和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针对性。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课时。

第7条进行课时备课。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要求。

第8条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及时吸收社会发展信息。

第9条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应依据目标、内容、资源条件、学生特点和能力等情况。既要备教师的教法,也要备学生的学法。

第10条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准备录音、投影、课件等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手段和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第11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广泛,教师要查阅资料,准确掌握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第12条编写教案。教案是针对课的具体设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案,一般以课文教案和课时教案结合呈现。课文教案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时安排。课时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课外延伸活动设计等。

二、教学实施

第13条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渎、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第14条课前熟悉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和材料等。

第15条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量适中。

第16条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能力培养,相关知识概念、技能传授准确。

第17条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18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第19条根据学习主题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低年级宜以活动体验式教学为主,中高年级宜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

第20条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元对话,教师有真情实感。

第2l条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

第22条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可以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第23条根据学习主题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实践性活动需要考

虑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三、学习评价

第24条学习评价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25条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学习结果指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第26条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第27条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

四、教学资源

第28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

第29条教师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完善综合知识结构,以适应综合课程教学要求,注意运用相关知识和社会信息资源开展教学。

第30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学校教育活动和其他课程的成果,特别是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相互结合,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课程。学好科学课程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小学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观察和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和科学态度。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阅读教材,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要注意季节性较强的内容,可按季节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程。

第3条阅读教学参考用书,补充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

第4条分析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班级状况等,以便分析利弊,采取对策。

第5条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教学进度应细致安排,教学能按计划进行,尽可能不拖延或超赶进度。

第6条设计分课时教学方案。课时目标要依据课文内容和学情分析进行准确定位,表述应具

体明确,具有操作性。要逐字逐句研读本课教材文本,了解教材中活动设计安排的意图,并与教师用书结合起来研读,确定本课的核心探究活动。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遍,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在教学开始前,通过抽测、访谈、作业等方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要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水平)。根据教学的需要,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材料,阅读资料,提前进行观察记录。

第7条精心准备有关的教学器材,器材必须充足和典型,避免两手空空进入教室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观察、实验活动顺利进行。

第8条器材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要突出探究活动的重点和本质。可以对教材中的设计做适当的改进,提倡开展自制教具,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9条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时,学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此时教师要及时掌控学习纪律,让学生在有组织的环境下有序学习。’

第l0条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师生占用时间分配大约为1:l,即学生自主的活动时间在2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少讲精讲,指导有效,把时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1l条课堂中器材的出示和回收,应该精心安排。一般不需要把一节课的全部材料都放在桌上。可以按照教学环节的展开,先后呈现器材,达到以器材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以器材引领教学活动的效果。

第12条倡导探究式教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器材和时间,保证学生获得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第13条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要灵活运用视频、课件、资料、讲解等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进行教学。

第14条积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的整合,一些活动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第15条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处理好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要保证学生的分组实验顺利进行。如因条件所限,也要创造演示实验的条件。在课堂上尽量避免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

第16条对观察、实验活动,应根据学生动手水平,进行必要的指导,避免成为没有指导的探究活动;也避免指导过度,使学生成为教师指令下的探究活动。

第17条重视探究过程的科学性。科学课的重要特性表现在对证据的追求和对证据的尊重。要注重证据,突出科学本质,突出证据来源正确,证据运用恰当。因此要让学生及时地把有关的数据收集起来,做到所收集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让学生明白实验数据要经过多次实验得出。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数据,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选择最合理的数据,并把数据转化为证据。

第18条探究从问题开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可以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假设时,一定要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做假设时要引导学生符合逻辑、有一定的依据,而不是凭空想象、随意猜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一时不太清楚,应该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提高,切忌信口开河,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

第19条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又要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尽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小组学习是科学探究中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组织教学时,要做到让学生分工明确、人人参与,各司其责,同时相互合作,角色定期进行互换。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及时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求同存异、用事实说话。提倡在证据基础上的争论,尊重证据、尊重民主。

第20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操作活动,要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言行是否到位,帮助学生作出调整。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以激励为主,使用批评教育的手段要慎重。评价的

手段和方法是多样的,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实物的方法不能经常采用,以免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和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第21条科学课堂的书面作业不能太多,根据配套的课堂作业本,一般在课堂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作业。一些观察、实验记录单均可视作科学课的课堂作业。

第22条小学科学一般不布置书面的课外作业。种植、饲养、制作等活动与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寻找相关资料、课外的观察记录,均可视作科学课外作业。要鼓励学生自主的课外研究,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第23条做好实验开出率的记录工作,及时整理保养教学仪器,做到定位人柜存放,提倡课外开放实验室,进一步发挥教学仪器的效益。

三、学习测试与评价

第24条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学生所做的每道作业都要批改c除了运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批改外,能通过合适的批语达到提醒、帮助和激励学生的目的。要组织课堂讲评与矫正,对优秀作业要予以展示,提倡对学生作业登记记录。

第25条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不仅要关注科学知识检测,还要指向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习惯的评价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第26条学习态度与习惯的测评可采用行动观察法,观察平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合作、交流的表现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和学jj习惯,对学生的突出表现要进行及时的记录。

第27条科学知识的测评,可采用笔试法,倡导等级评定。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可进行科学概念的阶段性评价,每学期要有终结性的笔试评价。命题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不出现怪题、偏题。

第28条科学探究能力的测评,可采用作业(作品)法、现场操作法和档案袋评价法。可以依据学生的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科学学习记录本、科学报告等进行评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实验操作。提倡建立学科学生成长记录袋。

四、课外活动

第29条要指导学生开展种植、饲养、制作等活动.结合课堂教学,经常提醒、督促、帮助学生完成周期较长的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毅力。

第30条提倡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后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科学考察、动手制作、饲养栽培、搜集和处理信息、撰写考察报告和小论文等课外科技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英语

小学英语是2001年新课程实施以来开设的一门学科。小学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习惯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和一定的语感,使他们初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为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我省教学实际,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l条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除重点掌握任课年级教

材外,还应熟悉小学其他年级教材,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根据学生实际和英语水平,制订学期授课计划。

第2条认真钻研教材,明确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注意单元间知识点的互相衔接与渗透,注意教学内容的滚动和复现;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材,可对多种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合理分配教学时问。

第3条做到一课时一教案。教案设计要确定本课时目标要求、重难点分析、媒体准备、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活动的内容)、板书设计和活动作业。教学目标设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教学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效运用听做、说唱、玩演、视听、读写等教学手段。

第4条个人备课或集体备课,应分析学生语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备课时要认真参阅相关教学参考书,关注学生语言知识输入的实践过程和语言能力形成的体验过程。

第5条在书面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要呈现的说唱、表演、视听、读写等作品提前进行聆听和实战演练,尤其应多听渎模仿教学录音,自身整音,尽可能呈现给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使教学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课堂教学

第6条课堂是小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发展实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开口,投入表演;教师不应过多关注自己表演,关注少数优秀学生;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策略。

第7条精心设计有效的活动和任务。活动设计要目标明确,体现梯度,操作简便;活动参与面要广,活动示范要到位,让学生明白活动的过程;活动成果应有具体的展示,对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表现应进行及时反馈。

第8条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充分利用实物、图卡、简笔画、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手段,以及师生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特定情景下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做事;避免情景创设过分豪华复杂,忽视语言运用的现象。

第9条学习英语从“听”起步。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说就无从模仿。小学生语言敏感性强,乐于模仿,教师要训练学生静心听,认真听示范发音,先听模仿、再说实践,使其充分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特点;在培养听说能力的同时,注意读写能力的训练。

第l0条明确视听教学要求,保证视听时间平均每周20—25分钟,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使学生能看懂程度相当的英文动画片和英语节目。尽可能选用纯正地道、原汁原味、体现英语文化特色的视听材料,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量,发挥视听媒体对小学生良好的语音语感形成的积极作用。

第11条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入为主”的示范朗读。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标准的范读和领读。在听的基础上,提倡学生自由渎,有感情朗读,纠正集体朗读拖音明显、节奏较差、语速偏慢等现象。

第12条要重视写的训练,通过抄写、默写、听写,合并句子、说后写、语篇的仿写等方式锻炼学生写的技能,巩固和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教师要规范板书,注意大小写笔顺、笔画和标点符号的示范,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帮助学生学习欣赏英文的手写印刷体、意大利直体或圆体。

第13条教学中应以主要的语言点为主干,积极带动旧知,注意滚动运用,通过铺设关键词、关键句的方式,搭建语言“脚手架”,帮助学生明确语言框架,达成语言运用;对新的语言材料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避免过多的语法讲解,通过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语法规则,促进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的形成。

第14条在日常教学中坚持语音教学的渗透,使学生了解、掌握一般发音规律,提高认读、

拼读能力。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英汉小词典》等工具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15条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要注意组与组之间、组中成员之间的合理分工,教师要合理控制时间,并在组间巡回指导,避免小组活动中不使用语言,或只有个别学生说的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述、认真倾听等良好的合作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发展的机会。

第16条课堂组织要尽可能运用英语,必要时运用母语,部eak English as much aLs possible.But dospeak Chinese when it is necessary。语言组织要简洁明了,动作示范要准确到位;力求发音正确,口齿清楚,教态自然。

第17条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给予客观的评价和恰当的纠正,不要重复学生的语音或语法错误,要选择恰当的语气,给予真诚和正确的反馈,对于弱势学生应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宜采用激励性评价,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18条每堂课的最后应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整理、巩固与反思,尤其应注意听、说作业的当堂指导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对有潜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作业与评价

第19条精心选编作业,题量适当,针对学生的学情分层布置,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批改、反馈应及时,可适当结合面批,做到表扬鼓励和严格要求相给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评定一律采用等第形式。

第20条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应采用口头与书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以磁带跟读、听说模仿、录音作业为主,五、六年级在听说朗读的基础上,加强读写练习。

第21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英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提倡行为表现评价。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

第22条形成性评价有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同伴评价、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

第23条行为表现评价可以采用对话创编、课本剧表演、故事创编、情感朗读、歌曲演唱和书面成果展示等形式;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做出适当的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对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等。表现评价应面向全体,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第24条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观察、对话交流、课文朗读、学生表演和创编等方式,考查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笔试主要考查听、读技能和书写规范。建议口试、听力部分占试卷总分的60%。

第25条终结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不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并以此作为各种评比或选拔的依据。

第26条以市、县(市、区)实施的区域性评价要以质量监控和抽样分析为主,监测的目的在发现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目的应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符合课程目标要求,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四、课外资源

第27条要积极利用学校宣传窗、教室墙壁及黑板报等设施创设英语氛围;利用校园音像资源,网络信息,为学生定时播放原汁原味、形式多样的视听内容;精选经典美文指导学生提高阅读欣赏能力。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视听、课外阅读,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第28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可在校内为学生定期举办英语节;以英语社团为组织开展英语歌曲、儿歌、讲故事、演讲、英语短剧等选修课;定时举办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墙报、英语小报展示。

第29条与家长保持联系,帮助家长了解英语学习的目的、要求、方法、进程和孩子的学习

情况;帮助家长创设家庭英语学习的氛围,如通过每天定时播放原汁原味的录音或音像材料,帮助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

第30条教师应加强绘画、手工、书写、课件制作、才艺表演、审美鉴别等基本能力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媒体开发的能力。教师应注意收集、保管媒体资料,重视资源共享,交流媒体运用心得,使媒体在不断的应用与改进中逐渐完善。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地方课程

小学地方课程是我省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省编通用教材《人‘自然·社会》和各市自编专题教材的教学任务。作为学科课程的有力补充,小学地方课程承担着介绍我省历史、地理、人文、经济情况,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安全、环境、国防、民族、法制、禁毒教育等大量教学任务。

为有效开展地方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l条教师在课前要充分理解、掌握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了解课程基本理念。将课程标准理念与教材内容融合起来,使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第2条充分阅渎本册教材,整体把握本册教学内容。有条件的教师建议阅读全套教材,简单了解各分册内容分布。审视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索质,从而确定地方课程教学的起点。

第3条在上述基础上,拟定本册教材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应切实符合学生需要和教学要求,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地方课程教学上足课时,规定课时不挪作他用。

第4条教学设计中,鼓励通用教材与专题教材协调统一使用,以通用教材为主,专题教材为补充。

二、教学实施

第5条建议采用活动课程教学,如调查采访、资料收集、参观考察、动手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及对教学内容的感悟,教师应是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应避免大量文本讲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第6条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和儿童化,浅显明了,避免专业性太强的教学语言。可采用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小学生更易接受的活动方式进行知识讲述,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第7条教学活动设计要注意活动与教学内容的衔接,注意引导学生感悟活动蕴含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避免只停留于活动表面。

第8条注意研究教材,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还应善于观察课堂效果,根据教学现状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顺序、组合、难易等方面的弹性处理,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的选择性功能。

第9条培养学生学会查寻、收集、加工、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写调查报告和统计、分析数据的能力。

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交流,能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如有条件,相关主题教学全部完成后可以以“信息发布会”等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包装样本或实物样本、图画等,增进对教学内容的了解。教师应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10条帮助学生掌握课题研究的程序,适时形成活动主题,加强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提高活动的策划和设计能力。在调查、考察、探究、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11条小学中高年级教学实施中,鼓励学生通过辩论、自主交流、模拟表演、实践操作等方式开展学习。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可组织高年级学生外出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类教学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有所思考和准备,并要让学生明确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设定一定的活动情境及活动任务,给予必要的指导,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在活动中应尊重孩子独特的见解。

第12条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安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教会学生掌握简单的急救知识和紧急事件处理办法。外出活动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外出安全问题,并取得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支持。学校应制定安全制度及紧急事件处理预案,明确责任到人。

三、学习评价

第13条小学阶段地方课程学习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建议采用等级制评价,使用口试、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活动情况记录等形式,避免笔试形式。

第14条评价应以改进与激励为主。目的在于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用以诊断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教师应建立学生学习记录袋(或指导学生自己建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活动表现等进行过程性记录。

第15条评价反馈要及时。教师给予评价是要充分肯定学生优点,对不足之处给予适当引导,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四、教学资源

第16条教师要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在充分考虑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课程成本的前提下,资源开发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要充分挖掘本地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与学生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乡土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

第17条关注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特别是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课程的整合,以提高综合教育的效果,共同达成课程目标。

第18条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时效性。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中,要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发展,为学生选择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脱节和过时。

第19条注重当地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厂、农村、部队、企事业单位、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第20条有条件地区应建立区域网络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地方课程资源及其开发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努力提高使用效率,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劳动与技术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强调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以作品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通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盼教育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技术启蒙。为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特提出本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学习《V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理解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熟悉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认真钻研教材,分析、了解课时教学内容在本册教科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2条通过资料分析、学生座谈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年龄特征、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技术知识基础、设计和制作能力等情况,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

第3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应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强调学生实践过程的体验,突出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注重正确的劳动观和爱劳动情感的培养,关注初步职业意识的形成。

第4条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体现清晰的过程结构,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安排教学环节,通过选用有效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环节与环节之间要注意衔接与过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可采用‘‘任务驱动”、“范例教学”、“技术探究”、“设计学习”、“项目学习”、“主题活动”等教学方法,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使用。

第5条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学生的活动形式有手工制作、模型装配、作品评价、产品推介;信息搜集、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讨论与辩论、见习与模拟;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幻想、技术作品鉴赏等。

第6条提倡教师自制教具,在课前做好作品范例,准备好相关的工具、材料和多媒体影像资料。需要学生自带的工具、材料,预先通知。提倡利用废旧材料。

第7条对菜刀、水果刀、剪刀等刀具和锯子、尖嘴钳等工具的使用,建议制定详细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8条处理好教师的示范、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动脑、动手为主。

第9条教师的讲解要精炼,准确使用技术语言,凸显与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技术要点和操作步骤。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主动探究。

第10条教师的示范操作要规范,将作品制作过程中操作动作的姿势、轨迹、频率、节奏等技术要点清晰地告诉学生,帮助学生突破技术难点和抓住技术要领。示范操作要扩大能见度和提高清晰度。教师的示范可以用相应的视频、操作流程图等替代。

第11条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理安排学生的动手时间。学生的实践重在体验,避免过分的模仿操作和纯粹的技能训练。在学生操作期间,建议教师及时巡视,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做到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中指导。

第12条充分利用“作品范例”,为学生技术操作提供探究的范本,降低学生技术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在制作作品时关注技术要点的掌握和合理运用。

第13条建议编织、科技制作、手工制作、家政等单元的教学中逐步渗透技术设计方面内容,指导学生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

第14条在职业单元的教学中注意职业活动中的技术特征,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会实践领域相结合;在家政单元的教学中建议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种植、养殖单元的教学不仅关注课内的引导,更要关注课外的指导。

第15条指导学生对工具的安全使用,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学习的安全性。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第16条评价的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技术意识的形成,创造能力和良好劳动态度与习惯的培养等。

第17条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作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

第18条对学生的操作要从正确性、速度、协调性等方面及时地进行评价,对学生作品的评

价要突出创新点和技术点。

四、课堂拓展与延伸

第19条课外作业以布置任务为主,可采取准备材料、查找资料、调查、课外观察记录等多种形式。

第20条倡导将劳动与技术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节假日活动等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劳动与技术第二课堂活动,辅导并帮助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小制作比赛等活动项目,充分发挥特长生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为使本学科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优化本学科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特提出本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每学期应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安排好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与学生共同制订出计算机教室的学习规则。教学计划应包括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环境分析、主要措施、活动安排和教学进度表等内容。

第2条要深入理解和钻研课程指导纲要,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整册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教材的各部分在学科体系中所占的地位。

第3条教学设计应具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环境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练习安排等内容。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从教材结构、前后联系、教学目标等角度进行,做到准确、全面、有效。

第4条对学情分析时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发展需求及家庭计算机学习环境等情况,全面掌握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

第5条对教学环境分析时应关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并将其与当前主流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对比,找到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切入点。

第6条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隋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在表述时应体现三位一体的思想。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往往较大,可设立多级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7条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体现清晰的过程结构,应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安排教学环节,通过选用有效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环节与环节之间要注意衔接与过渡。

第8条根据教学目标经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预计学生lJ的学习问题,预设各种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范例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主题活动法”,“游戏竞赛法”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组合。

第9条板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根据教学要求合理选择板书的呈现形式,并注意简练、规范、美观。

第10条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作业的管理方式,作业的内容应与教学目标一致。

第1I条在上课之前,应检查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教学辅助设备、教学用具等教学硬件设施,关注恻络环境、敦学软件是否与敦学设汁时一致,并将教学中要应用的软件、素材、课件等

相关文件资料复制到目标计算机,做好安装和保存的凋试。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12条课堂引入应遵循简短、高效原则.要发挥计算机的技术优势、调动各种感官,以达到吸引学生和质疑问难的目的。要围绕教材重点、学习关键点精心组织教学提问,根据能力差异体现问题的开放性与层次性,问题的来源可以预设的,也可以是师生交互、操作实践中动态生成的。

第13条要坚持精讲多练原则,选择合适的r,井授方式和时机,控制讲授和演示时间。演示操作要规范、细致、熟练。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表述、形象的比喻将抽象计算机知识通俗化、情趣化,教学语言要简练、情境描述要生动、环节过渡要自然、专业术语要规范、设问小结要清晰。

第14条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要重视师生互动,善于捕捉学生表达中的亮点与不足,及时总结提炼学生中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多样化的操作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

第15条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根据教学实际落实多级学习目标,提倡学习目标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中教师要扮演好资料线索提供者、探究过程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教材、屏幕提示、网络资源等方式辅助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深入各组了解学习进程,关注合作的有效性。

第16条要使教材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工具,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习操作。板书的呈现应按照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学生共同提炼逐步推进。

第17条每节课要预留课堂小结时间,结合课堂回顾和技术展望两项内容,小结内容应包含本课所获得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等。

第18条上机操作应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要形式,要充分保证每节课学生操作时间,加强巡视指导,提高上机操作规范性和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解决操作中碰到实际困难。要做到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中指导。

第19条注重课堂上的即时评价,及时了解学生操作和学习状况,择机作出教学调整。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示范操作、典型作品展示环节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思想观和审美观。

第20条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组织管理,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秩序。网络控制平台等教学系统使用要遵循精简、有效原则,教学系统多应用于情境创设、操作演示、作品展示等环节。要把握控制的时机,选择控制的方式,充分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节奏感。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如死机、网络不通等“教学事故”,要有预案,在不影响整体授课的前提下妥善解决。

三、教学测试与评价

第2l条作业布置应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等进行,作业的形式主要有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操作等,要让学生明确作业的内容和要求,注重作业的及时性和延续性。

第22条根据作业类型,利用学校网络平台、FTP、E—mail或自行开发的作业系统等平台进行作业的收发和管理。对布置的作业,教师要及时进行批改、记录反馈,及时分析、讲评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弥补教学缺陷,调整教学策略。

第23条要根据课程计划与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对测试内容、测试方法与成绩评定标准进行细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可以通过以书面笔试或者网络测试方式进行,技能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测试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或作品创作为主要形式进行。

第24条要及时统计、分析学生的测试结果,注重测试结果的记录与积累c要适时反馈测试结果,进行试题的分析、讲评,为调整教学提供参考。

第25条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适时选择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要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第26条教学评价的开展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学生实际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

况。

第27条注重作品评价中的导向作用,根据教学要求,制订合理的作品评价量表,从作品的主题性、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四、课外活动与辅导

第28条有效的课外辅导能让学生不断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得到有效的提升。辅导的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联系的。为满足不同的辅导需求,可以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利用网上学校、学科论坛,或者以其他信息技术工具为载体的基于网络的辅导形式进行。

第29条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要根据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理念来组织设计活动,应根据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组织开展电脑节等专题教育活动,将信息技术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教师要加强活动的组织与规划,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组织中的主观能动性。

第30条信息技术活动要结合教材,密切联系生活应用,围绕一些专题有效开展竞赛、展示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辅导并帮助学生参加电脑作品比赛、机器人比赛、信息学奥赛等活动项、目,充分发挥特长生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活动过程中,要注重活动成果的展示与改进。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音乐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发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为规范小学音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1条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通读教材,了解各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及音像资料,整体把握本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

第3条了解、分析学生音乐爱好的状况、认知基础、行为习惯。

第4条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需求,确定本学期学段目标。安排教学进度,分配课时,规划音乐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制定教学计划。

第5条明确学段目标,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安排课时教毕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教案。教案应含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的分析处理、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

第6条在书案备课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范唱、伴奏、指挥、舞蹈、形体等技能备课,对要欣赏的作品要课前进行聆听和分析。

第7条乐器、音视频教学光盘、歌谱挂图、幻灯机(幻灯片)、录音机、投影机等教学软件、媒体器材准备。

第8条音乐教室布置力求整洁舒适。教学用具、器材摆放应方便使用。营造一个浓厚的音乐氛围。学生的凳子可以根据实际音乐教学活动灵活放置。

二、教学实施

第9条欣赏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聆听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作品音乐知识、人文背景的介绍、讲解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第10条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第1l条注重基本歌唱技能的练习指导,避免喊唱,注意变声期学生的嗓音保护。指导学生自信有表现地歌唱。,

第12条重视、加强合唱教学,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第13条指导学生使用简易打击乐器,鼓励学生自制打击乐器进行表现。

第14条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乐器进行集体教学,如:口琴、口风琴、竹笛、竖笛等。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第15条综合表演艺术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音乐剧、简单的歌剧片段表演、简单的戏剧片段表演、简单的曲艺片段表演、艺术评价。

第16条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综合表演艺术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表演水平不能要求过高,使他们在这些表演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提高。

第17条识读乐谱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表现各种节奏符号、模唱乐谱、视唱乐谱、认知常用音乐记号等。

第18条识读乐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也可以借助乐器演奏来学习。

第19条简谱和五线谱是我国现行音乐教材的两种主要用谱,各校在教学中可自行选择。五线谱教学建议采用首调唱名法。

第20条探索风声、雨声、雷声等自然音响的表现作用。教学中应从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人手,自然音响应与音乐相联系。

第21条音乐即兴创造有两种形式:一类是综合性艺术表演性质,如即兴动作表现歌曲、乐曲;另一类是音乐创编性质,如即兴编唱或即兴演奏。音乐即兴创造应遵循艺术规律的原则。

第22条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究、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第23条音乐应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各门类艺术有机结合,构成以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学活动。音乐与其他学科整合必须找到音乐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多角度了解音乐、探索音乐。

三、教学评价

第24条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强化评价激励作用。

第25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学生参加课外艺术活动及各类竞赛可作为学业评价内容。

第26条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进行量化测评。

第27条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通过不同方式的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但评价活动不宜过多,简化评价过程。

四、课外活动

第28条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多形式课外艺术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声乐、舞蹈、器乐、戏曲等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学校艺术节活动。

第29条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参加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文化馆以

及文艺团体等开设的艺术实践活动。

第30条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应与音乐学科教学相联系,拓展学生兴趣、关注个性发展。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美术

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美术课程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等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下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了进一步规范美术学科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1条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分析各学习领域的阶段性要求,参考教学建议,理清教学思路。

第2条通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研读本册教材和教参,把握本学期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内容。

第3条分析学情,把握学校美术教学现状,了解班级学生已有的美术认知、技能水平和美术学习习惯等。

第4条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具体教学进度。进度体现年段、班级、周次、课题、课时数、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所需教学用具等。

第5条明确完成学期教学计划所需的实施办法和措施,每学期初向学校提出必要的器材和美术耗材的配置方案。,

第6条钻研本课教材,把握教材中涉及的美术知识、表现技能,挖掘美术的人文内涵,梳理出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第7条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恰当,教学重点要突出,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一般不超过两个。教学难点要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和方法,难点抓准,解决得法。

第8条教学内容要围绕本课的美术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展开,重视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和技能实践,注意美术教学的直观性特征,重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第9条根据课时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设计教学层次清晰,衔接自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各环节时间分配得当。

第10条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和学具。教具呈现时应注意直观性,针对性,图象要清晰。造型和色彩要适合教学需要,要有审美价值和启发作用。教具设计布局合理,分配适时、恰当。学具尽可能让学生方便、易得。

第11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从兴趣人手,设置相关的情境,充分利用教具。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法。

第12条进行适当的技能备课。在加强日常美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对课堂示范、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课前演练,提高范画的质量,预设教学重点、难点。

第13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室内应营造舒适、整洁的艺术氛围,在室外教学,要事先实地考察,注意场地安全,并减少干扰。

二、教学实施

第14条选择合适方式进行新课导人。导入应能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指向教学内容和目标、便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第15条营造宽松、民主的美术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究,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

活动,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16条讲授时语言要简练,美术术语运用准确,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把握提问时机,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第17条欣赏教学中,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第18条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进行课堂示范,加强学生感性认识。示范要步骤清晰,有一定的启发性,保证全体学生看清。同时,要避免学生机械地临摹老师示范的现象。

第19条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问答、练习等情况要即时评价反馈。评价要注意形式多样,针对性强。

第20条要充分保证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可灵活多样,要求明确,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实际技能水平。课堂练习尽量课内完成,课外作业以预习和拓展为主,不增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

第21条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户外教学时要注意安全。

第22条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每位学生的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相互合作。

三、教学评价

第23条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加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重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作用。“

第24条及时收取整理学生的美术作业,采用多样、连贯的评价方式,如分数、等级,部分作业写评语等。除采用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或座谈等方式,以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第25条关注学生美术学习表现,通过对学生的学具准备、课堂发言、课堂纪律、合作探究能力进行观察、适当记录,为期末学生学业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第26条美术学习的阶段性学业评价从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来评价。认知水牛以半时课堂表现、课堂书面练爿或期末美术基础知识考查为依据;实践能力以平时美术作业成绩为主,期末创作成绩为辅;情感态度以美术学习表现评价为依据,并参考学生参加其他美术活动的表现,进行阶段性综合评定。

四、课外活动

第27条制定的学期教学计划时应包含课外美术活动的安排,结合学校的统一部署,确定活动计划。

第28条课外活动也要备好课,形式上可以做各种尝试。如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还可以组织专题活动、课堂延伸、参与美术比赛、展览等。’

第29条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第30条美术课外活动要力求全员参与,辅导学生应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活动中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注意及时表彰鼓励。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体育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

宿豫区教研室2011——2012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 教研活动计划暨教学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减负增效为重心,保持教研工作思路的连续性,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导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快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新课程,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导教师更加深入主动地投身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着力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2 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推动教师成长,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让更多的教坛新秀脱颖而出。 3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全区的小学生达到或超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阶段性教学目标。 三工作措施 1 健全组织,强化教研培训 各校要继续加强语文中心教研组的建设,教研组应明确自身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行使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改进教研方式和内容,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渠道,全面做好教学引领工作。学校领导要站在课程改革的高度给予关注、支持,确保教研组长的学科引领地位,给教研组组长、成员提供参加区、市学习、教研活动的机会,及时传达相关教改信息的机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的机会。 2 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有的放矢,确保全区使用新教材教师的业务水平能有质的提高。 参加市级暑期新教材培训班活动的骨干教师要认真做好全乡(镇)高、低段语文教师的培训工作,力争准确、具体地传达市培训班的有关精神。培训率要达到100%。 教研室要通过上示范课,搞讲座等形式做好样子,引好路子。要不定期地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分析与指导,倾听教师们对教材使用的意见,指导教师正确把握各类教学的特点,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用好、用活、用新等方面谋思路,求突破。 3 积极探索教学研究活动方式,营造教学研究氛围。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要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结合课改实际,有侧重点地选学一定内容,选读相关的优秀论文,获取新的信息,新的方法,要学以致用,以促进教师认识的不断深化。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之《〈论语〉选读》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论语》选读 一、课程标准关于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的教学目标 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2.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重点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3.学习连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4.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 二、关于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把《(论语>选读》的l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主要考虑到三点原因:一是教学时间只有36课时,二是学生的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尚浅.三是教师选修课教学的经验有待积累。为了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规定10课为教读课文,5课为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建议不作为各类考试涉及的依据。5课自读课文分别为“待贾而沽”、“求诸已”、“出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三、对于选修课教学和课型的建议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就《<论语>选读》而言,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所以教学建议着重是从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上作出说明的。该部分是对“教学要求”的具体体化,同时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作了提示。 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合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都要兼顾。应该说,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各种能够操作并且行之有效的课型。根据平时文言文教学的习惯,遵循选修课程的教育目标,借鉴各地选修课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对《(论语)选读》的课型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教师串讲课型:以文言文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进行思想文化的评析和探究。 2.主题讲座课型:规定一个文化主题(话题),以课文选段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阐发课文内容,探讨该话题的文化意义。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条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30条 (征求意见稿)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学习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基于以上学科的特点及我省现阶段的教学实际,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作业本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 第2条课时教学目标的拟订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的描述要明确、清晰、可检测。过程性目标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落实,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

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注意三维目标的渗透与融合。 第3条要充分依据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教学,因为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及教学理论的规范文本,其中凝聚着教学经验,提供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4条教材研渎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 第5条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式完善教材资源。 第6条要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角,除了参考教学用书以外,倡导参阅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 第7条科学的学情分析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

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梳理及教学建议

三年级下册单元梳理及教学建议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二、单元训练点梳理 单元主题 阅读训练要点 习作训练要点 其他 (日积月累、拓展)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加强直观感受,想像画面。 2.体会观察方法、顺序。 3.体会句的表达效果。(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题目:介绍家乡的景物1.留心观察家乡景物,记下感受和发现。 2.有顺序、抓特点。 3.描写景物要展开丰富的想像。 1.积累如“动静”结构的反义词。

2.关注学生量词的恰当使用。 爱护周围环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鲜艳、启程)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外表。 3.体会“排比、反复、比喻”等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通过讨论理清顺序,把握主要内容。 题目:保护环境 1.在口语交际的调查、访问、查找资料基础上进行。 2.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真情实感) 3.学习读中修改。 1.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怎样 看问题、怎样 想问题 1.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效果。 2.继续巩固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4.培养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寓言故事──寓意)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 题目:我的自画像 1.抓特点,用事实说话。 2.说真话。

3.学习伙伴修改。 1.积累比喻句、谚语、成语。 2.读寓言故事 3.积累课文中意思深刻的句子。 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1.读与品、读与评结合学习散文 2.积累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 3.抓住句,通过换位体验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变化,提高学生体验的能力。 题目:我学会的一项本领 1.过程写具体 2.表达真情实感。 1.区别同音字。 2.“的、地、得”短语的积累。 3.关于学习精神的成语。 可贵的亲情、友情 1.通过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题目:父母对我的爱 1.通过事情表达感情。 2.读给所写主人公听来修改文章。 一字多意 神奇的科技世界

2019年浙江省教师招考真题(小学数学)

名词解释: 1、教科书; 2、美育(这个有点冷门,不过在文亮的模拟卷上出现过); 3、人格(对于人格的概念,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4、教育政策。 简答题: 1、教育原则(只要求写出5条即可); 2、班级建设的内容(班集体的特征和班级建设的内容应该是重点); 3、儿童记忆的基本特征(按照山香的复习书,应该是从儿童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方面分析); 4、学生的权利(学生的权利、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每年的必考题)。论述题: 1、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的规律、原则、方法,教学的规律、原则、方法是教育学的必考题); 2、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比较(最近两年的论述题,都考了教师,足见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个论述题在山香复习书“教师心理”这一章可以找到,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课前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后评价)。 材料分析: 今年考的是教育违法侵权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判段学校的行为是否违法,违法主体是谁,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一、选择题(选择题考的有点活,题型也变化多样,不过考查的还是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教材教法也有一两题涉及到。) 二、填空题(考的范围很广,不像11年那样考的很基础,个人感觉今年极限和微积分考的有点多。) 三、简答题:(20分) 1、已知(7 11)=1 (9 15)=3 (8 20)=4,(1960 1980)=x,求x。(要求:先找出规律,再求x)。 这题考得是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xsin(x2+1)dx (本题考的是换原积分法) 3、y=(1+cosx+2x2)1o,求y′(考查的是复合函数求导) 4、3000套工具,原打算12完成,实际上每天比计划多做50套,实际几天完成?(要求画出解题思路图,再列出综合算式计算) 四、16*九分之八=18分之一,找出错误的原因。(4分) 五、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谈谈对数学学习的启示。(7分) 六、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教学给出的教学设计,并且自己设计一个教学片断。(考的是五年级下册的简易方程。17分) 综上就是今年小学数学考到的大部分内容,现在把它回忆下来,希望对13年的考生有用,同时也给自己攒个人品!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30条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30条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学习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基于以上学科的特点及现阶段的教学实际,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教学目标是引领课堂教学的航标,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教材研读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 第2条,课时教学目标的拟订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的描述要明确、清晰,可检测。过程性目标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落实,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 第3条,教材是凝聚教学经验,体现课程标准及教学理论的规范文本。教材提供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前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

第4条,教材研读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 第5条,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完善教材资源。 第6条,要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角,除了参考教学用书以外,倡导参阅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 第7条,科学的学情分析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 第8条,平时作业、学生访谈、课前测试和教师经验等都是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9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但环节不宜过多。每一个教学环节通常都蕴含着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有效设计是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第10条,问题设计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 小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本建议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了课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吸收了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心得,力求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本建议旨在进一步规范小学语文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敬请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本建议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能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2条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第3条制定课时目标要充分考虑语言、认知、情感三个维度,并能做到相互渗透和融合。课时目标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避免死记硬背,防止提高要求。 第4条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要重视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培养自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重视培养认真倾听、使用礼貌语言

的习惯。 第5条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拼读,不要花大量时间练习书写,更不必要多写汉语拼音,口语实际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和交流的兴趣。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特点,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第6条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课内书面作业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第7条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要适当,角色分配要明确,时间不宜过长。探究学习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的热情,探究的问题尽可能语文化。有效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8条拼音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尽早将拼音教学与识字、阅读教学相结合,防止进行枯燥,单调的拼音背诵和拼读练习。可以采用游戏、念儿歌、编口诀、讲故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第9条坚持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随课文识字应做到“字不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 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 9 1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既确保课程共同基础的落实,又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支持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必须注重应用性特点,加强与社会、科技及其他课程的沟通,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和独立的语文应用能力;必须发挥审美教育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必须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博古通今,面向未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积极开展ldquo;教rdquo;与ldquo;学rdquo;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全体学生ldquo;习得知识rdquo;ldquo;养成能力rdquo;,塑造健全人格,在各

个不同层次上都得到发展。 一、课前准备 1.学习与调查。每学期初,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并采用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主要是语文学习)情况。通过学习和调查,明确学期(模块)教学任务。 2.制订计划。以《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认真制定具体可行的学期(模块)教学计划。计划一般包括: (1) 学期(模块)教学总体目标; (2) 《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简析; (3) 学期(模块)教学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和课内外教学活动; (4) 教学进度等。 3.认真备课。 (1)强化单元(专题)整体教学,明确单元(专题)教学目标,精心安排单元(专题)教学全过程,处理好各种课型间的关系。 (2)备好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潜心钻研教材,科学地理解、准确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并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课文或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并按课时写好教案或学案。教案一般包括:①教学目标;②教学重点难点;③教学过程和方法(包括教法和学

浙江省各地教材版本

小学 杭州:1-6年级用人教。除余杭1-6数学用北师 宁波:1-6年级用人教。 温州:1-6年级用人教。 绍兴:1-6年级用人教。 湖州:1-6年级用人教。 嘉兴:1-6年级用人教。 金华:1-6年级语文用人教,数学用北师 衢州:1-6年级语文用人教,数学用北师 台州:1-6年级用人教。 丽水:1-6年级语文用人教,数学用北师 舟山:1-6年级用人教 初中 杭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宁波: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华师),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温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绍兴: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湖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嘉兴: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外研版) 金华: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

浙教),英语(配外研版) 衢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外研版) 台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人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丽水: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舟山: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高中(浙江省内统一) 语文(配苏教版),数学(配人教A版),英语(配人教版) 物理(配人教版),化学(配苏教版),生物(配浙科版) 政治(配人教版),历史(配人民版),地理(配湘教版) 以上为浙江省内各地区新课标配套版本,方便您购书时参考,另外会有部份学校和上面地区显示的版本不同,原则上以您使用的课本做为依据!

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

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 如何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进行汉语拼音教学,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包括识字,说话、朗读、阅读、作文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汉语拼音学起来比较枯燥,罗马字母对中国孩子来说也显得陌生,不易掌握。加上学生讲广州方言居多,学起普通话来更加难。怎样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笔者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营造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索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充满信任的氛围,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因此,教师一要尊重、相信学生;二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活动之中;三要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不轻易否定,即使是错误意见也要耐心引导,认真分析;四要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年龄小,大多数回答问题时很紧张,说话结结巴巴。教师要以和蔼的笑容,鼓励性的语言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并使之转化为探究热情。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标》在基本理念里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并不是要完全丢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实现有效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语文教学必须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以强化学生的内驱力为出发点;合作学习能实现学生从外部活动向内部智力活动的转化;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具体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让他们看图发音、看图记形,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和想象,而且能帮助他们认知和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于是,笔者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1.发音示范法。在教韵母和声母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师发音的开口度和唇型,然后让学生模仿,最后观察学生发音时的开口度和唇形,发现学生的发音毛病,及时指导纠正。 2.情景表演法。带表演性质的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形象记忆。如教“a”时,请班里一个梳着短短撅小辫子的女生站在黑板前,指一指黑板上的“a”,问:“你们看,这个字母像…某某?同学的哪儿?”有的同学说像她那圆圆的脑袋和翘起的小辫子;有的说不对,像她那圆圆的脸蛋和翘起的小辫子。接着问这个女生:“你到医院看病时,医生用压舌板压住你的舌头,叫你发什么音?”女生自然就发出“啊”的声音,全班同学也很快就记住了“a”的读音和写法。 3.看手势读音组词。在学四声时,为了让学生大量地进行练习,笔者采用了看手势读音的方法,如学完“ɑi”,举起了四个手指,学生马上读“āi、ái、ǎi、ài”“热爱”的“爱”;举起了两个手指,学生马上读“ái、ái、ái”“挨打”的“挨”,或者教师读四声,学生做手势。这样不但训练了四声,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词汇,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4.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字母教学时,充分发挥教学挂图和课件的作用,把图形和字 母形体结合起来给学生讲。如b、d、p、g、q这几个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字母,笔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宜宾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0 年 3 月 - 2 - 一~六年级语文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质量是学生学习是否合格的检验尺,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为提高我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特提出如下教学指导意见,供学校参考。 一、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有目标意识。 要认真学习和把握《教师教学用书》中明确提出的学习目标。 在撰写教学计划和备课时要认真研读学习目标,让学习目标通过每一个教学内容得到落实。 二、要培养学生严格的学风,通过严格的学风带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严格的学风可用三个一表达: 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 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每篇课文都要认认真真地读和背,每节课都要认认真真地想和说,每道题都要认认真真地做,每个错都要认认真真地改。 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 凡是要求记的都应该背,凡是学过的知识都应该会,凡是做 1 / 23

过的题都应该对。 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 以上的学习态度和要求不仅应坚持一周、一月、一学期,而且应坚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三、识字教学第一学段应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充分利用汉字的规律认识汉字,引导学生在交流、经验、感受中识记生字。 还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良好习惯培养。 第二、三学段应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能力、默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的培养,彻底舍弃误导学生、培养懒汉的字词句篇手册之类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各个学段还应重视词语教学。 五、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从学生生活中提炼交际话题,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引导多向互动交流。 在交际过程中应重视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对能力的培养。 六、习作教学应认真完成教材要求的习作练习,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还要加强小练笔训练,通过习作的量变,实现习作能力的质变。 人教版课标教材从中年级起每册均安排了几次小练笔(三上 4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18—2019学年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基本要求 认真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语文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标精神,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本学年完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至六年级语文(上、下册)的新课教学以及复习迎接期末检测。 三、教学规划 (一)四年级——六年级教学进度与检测范围 (二)期末检测时间 2018年秋期(上学期):2019年1月9日——1月11日。 2019年春期(下学期):2019年6月27日——6月28日。 (三)考试时间、分值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00分钟。 2.全卷总分:100分。 3.试卷结构: 听力测试(5分)、积累运用(35分)、阅读理解(30分,含古诗文阅读和课内阅读18分、课外阅读12分)、表达展示(四年级:30分,含口语交际5分,习作展示25分; 五、六年级:35分,含口语交际5分,习作展示30分)。全卷25个题左右。 题型设置: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仿写题、习作题 (四)检测与命题 4~6年级上、下学期由市教科所组织命制试题,县(区)根据情况选用。市抽测年级由市教科所统一组织阅卷并进行成绩分析;非市抽测年级由县(区)统一组织阅卷并形成成绩分析报告上报市教科所。 四、实施策略建议

(一)学习语文课标,把握课程基本内容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依据。课程标准有一定的政策约束力。对老师来说,有了课程标准,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习起码应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了依据,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每位教师不论教哪个学段,都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精髓,让课程目标意识更加明确,以观念的变革来带动教学变革。 (二)强化课程目标意识,扎实用好部编教材 语文教师要强化目标意识,认真学习和把握语文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学期教学目标,做到每一课时都有教学目标,通过每一个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 (三)研读《教学基本要求》,保证基本教学质量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纲领性文件,较为宏观。如果没有对课标的进一步解读,教师们在教学时难以准确把握每一个点的教学要求。 为了帮助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把握好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语文课标,2018年7月,宜宾市教科所组织专家对2011版课标进行解读,结合我市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重点研读部编本小学语文一至三年级教科书,制定《宜宾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及编写体例以语文课标为依据,按语文课标学习模块和教材内容顺序划分为四个模块(一级主题),并针对每一主题的“内容标准”逐条进行细化分解,提出较为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并给出适当的教学建议。 《教学基本要求》下发后,各区县师训机构、学校语文教研组要要高度重视,要通过教材培训,专题研读、课例呈现等形式,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要使《教学基本要求》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学的重要参考。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把握同一基本要求,使得基本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四)面向全体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教师要根据每一册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握每一册学生应达到的语文素养目标,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教师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24条建议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24条建议 1.语文或者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正如数学家、原复旦校长苏步青所说,如果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语文则是基础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2.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 3.深文是可以“浅讲”的。如果某一篇课文对多数学生的确太深,那么要求不妨就低一点。不要所有课文都细嚼慢咽,生怕留下哪些不懂。全都扣得那么精细,阅读量肯定上不去,语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4.就语文而言,(平衡应试需要和开放教学的)办法就是鼓励多读书,别死扣教材教辅。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考试成绩不会差,而素质也会提升上去。有水平的老师是懂得平衡的,而没有水平的老师只会偏向应试。 5.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们读一点经典,可以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读,获取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尊严,学会向善和担当,不要过早陷于时尚的、物欲的泥淖。在这个浮泛的时代,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必须有人去做。 6.为什么应试教育走不出来,不能怪教育本身,这和社会的紧张程度和焦虑感有关。大家总在说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永远是少数。竞争如此激烈,家长如此紧张,应试教育很难抑制。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方法上做点改进,希望能有些平衡。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那才叫水平。 7.改善(应试教育)的办法是提高命题的水平,有一部分题是可以容许不同发挥的,不要标准答案。教学中应当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维。通过“语用”的学习把思维能力带起来。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弱项。 8.要防止教学中过多“活动”,把读书当作活动的“支架材料”。最重要的还是读经典,读基本的书。 9.在小学初中阶段养成读书的爱好与习惯,那么也就可能打好一生发展的底子。 10.比如有个老观念: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求学生读书别马虎,要认真,是必须的。但在阅读兴趣培养上,有时也应该允许读得快点,挑有兴趣的读,可以“不求甚解”。还有个观念:不动笔墨不看书。要求孩子凡是读书就写笔记,要学怎么写作,这也是煞风景的。孩子也应当有他们的自由阅读。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小学数学

2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现将食堂浓度为30%的盐水50千克,放在秤上蒸发,当盐水变为45千克时,则盐水的浓度是 。 2、100分成两份,一份是7的倍数,一份是11的倍数和,则100= 。 3、若9*2=9+8,5*4=5+4+3+2,那么x*10=205,则x= 。 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乙数占这两个数之和的 % 。 5、甲乙两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一共买了20棵树苗,树苗的单价相同。甲要了12棵,乙要了8棵,这样甲又给乙20元钱,树苗的单价是 元。 6、数a 、b 满足ab=a+b+3,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 7、设{n a }是等差数列,若2a =3,7a =13,则数列{n a }前8项的和为 。 8、有49名探险队员要过一条河,他们只带了一只可一次坐7人的橡皮艇,如果每过一次河需要3分钟的时间,那么全体渡过对岸需要的时间是 分钟 9、若规定bc ad d b c a -=,)1(32--x x =3,则x 的值是 。 10、lim x →∞(1222 n n n -++-+K )=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下列各题是复名数是--------------------------------------------------------------( ) A 、287厘米 B 、115 平方米 C 、3时15分25秒 D 、7小时 12、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可能性相同的是抽到--------------------( ) A 、大王与黑桃 B 、红桃与梅花 C 、K 与红桃 D 、大王与K 13、A 、B 、C 、D 四位探险家要进入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探险,出发时每人只能带5天的品粮,这就是说只允许他们一起向前走 2.5天,然后返回。于是他们决定,每走一天就让一个人返回营地,省下的口粮留给其他伙伴,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中的一人向前走

小学数学课评价建议

小学数学课评价建议 一、课堂要真实,不能做课 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情趣是一种高于兴趣的,内在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一节好课应该有思维的碰撞、有争论、有遇到困难的迷茫、有顿悟后的豁然开朗等等。我们在平时看课的时候,有些课看似顺顺利利,实际上这样的课没有“起伏”,没有思维的爬坡,不算是好课。 二、要善于创设趣味化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发动起来。 问题情境趣味化,就是以境生趣引入新课,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激活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展开教学探究如在教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时,我故意穿着扣错扣眼的上衣走进教室,顿时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我装作莫名其妙的样子问学生:你们笑什么啊?一个胆大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的上衣扣错扣子了我追问:你们为什么觉得这样穿不好看?因为衣服上的纽扣是配对的,像老师这样乱扣就会很难看,谢谢你们的指正,要想好看就要扣在对称的位置上。接着我就引出轴对称图形,再引导学生观察人体正面,说出哪些是对称的,并指出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对称特征的图形如此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要回归学生生活,让数学课具有生活味 课程标准指出:“要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学生对“面积”的了解虽说并非一片空白,但也只是停留在“词”感觉上,并没有和数学产生联系。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之初,我就让学生摸身边物体的面,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面。在建立面积单位大小表象这一环节又开展了一系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如,让学生观察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一平方分米、一平方厘米。再如,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面积大约是一平方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厘米的面。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道理,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就会切实地感受到。同时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四、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1、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能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2、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3、制定课时目标要充分考虑语言、认知、情感三个维度,并能做到相互渗透和融合。课时目标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要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避免死记硬背,防止拔高要求。 4、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要重视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培养自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重视培养认真倾听、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5、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拼读,不要花大量时间练习书写,更不必要默写汉语拼音。口语交际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和交流的兴趣。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特点,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6、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7、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要恰当,角色分配要明确,时间不宜过长。探究学习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的热情,探究的问题尽可能语文化。有效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8、拼音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尽早将拼音教学与识字、阅读教

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对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比如,课程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倡导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等。这都给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有效教学”的理念的贯彻实行则可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中这样一个反面例子值得大家深思。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问道:“同学们,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重回桃花源时‘寻向所志’,结果却‘遂迷,不复得路’,这说明什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几乎是大喊似的叫道:“老师,这说明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议论纷纷。而那个老师马上找出那个男生厉声训斥了一番。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学习体会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学习体会 上周二,在语文教研活动中,我们学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之后又抽空仔细阅读,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感触良多。它宛如一阵春风,轻轻地触摸到了我们平时课堂上迫切要落实或者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给人以启迪。 尤其是以下几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第13条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应达到10分钟以上。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一种读书的习惯和兴趣,让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读出个性来,使之能够学以致用。我觉得这一条是平时课堂上迫切要落实的,其实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如何有效地获得这两种语文技能?要靠学生在反复的、有目的的各种读中体验和感知。建议中朗读时间的下限规定更给了老师一个依据。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读”为轴心,以读代讲,以读代练。当然,“读”要科学的读,在读的过程中要达到三个层次,一是初读课文要扫清文中的障碍,它包括生字、生词,并能用工具书自我解决;思想汇报

二是理清文章的思路线索,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三是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和词语,以及不 理解的地方,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这样,在读的过程中有目 的、有要求、有伸缩性,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适合不同程度的 学生,更好地落实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前,在教 学中常常会顾此失彼,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自己很 少范读,对感情朗读指导也不够到位,所以学生的朗读水平一直 没能得到提高,今后一定要认真按照建议中提出的要求去落实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第18条指出,口语交际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让学生获得角色 认同,明确自己的交际任务,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口 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和确定要有学生参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 悉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觉得在学生的 口语交际方面还练得不够,主要自己在上课时有点操之过急,有 些学生说话疙疙瘩瘩,我怕影响教学时间,往往会打断,让比较 好的同学来讲。有些口语交际的内容学生比较生疏,有些学生没 有机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所以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总 之,平时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重视还不够,机会还不多。范文网 今后,我要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教给学生,多练习,使他们的 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也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