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庸之道公开课

中庸之道公开课

中庸之道公开课
中庸之道公开课

《中庸之道》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即中庸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理解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哲理

正确认识中庸之道在处理现实生活事务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中庸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中庸之道在处理现实生活事务的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我们已学的知识,你认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么样的?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这9个字中,你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字是哪个字?

请在文中找出有“和”的句子。

二、感知课文

1、关于“和”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穿插字词解释)

解释: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现代圣王的治道,这是最为美善的地方,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

【教师讲解】礼本来指的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但礼的根本目的又在于起中和作用,也是要达和谐的境界。这样就造成了礼与和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按照儒家的礼治观点,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所以一方面是"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

比如,让学生举例。

比如有个学生经常抄作业,其他的同学为了同学情深,就维持着这种不正常的和谐而纵容他去抄,这样也是不行的。这就是和与礼的辩证法。用于处理人际关

系,也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吹吹拍拍。

(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释: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而不和谐。”

让学生举实例解释。

【教师讲解】“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能够同周围的人的意见和谐一致,但这种和谐一致并非与别人的意见简单的机械的等同,更不是与别人苟同。这里面当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自主性。

至于“小人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虽在一些问题上与别人的看法、意见一致,但是却很难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这是因为小人对事物没有独立见解,或是对自己的见解的真理性自我怀疑,或在真理与谬误之间,模糊不清,因而极易迷信别人。而且小人喻于利,没有精神追求,或对精神追求不屑一顾。

所以小人往往利同则合,利不同则分,并且在同流合污中还时时勾心斗角。再次,小人在人格上仰赖别人,缺乏骨气,缺乏是非观念,怕得罪恶人,所以要掩饰自己的真实观点。这就是“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为什么是“和而不同”呢?从《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有关论述看,一是因为君子有与社会相协调的愿望,追求社会和谐。二是由于君子“博学于文”,对各种事务有自己独到见解。君子虽然知礼,重协调人际关系,但不会消弭自己的思想信念,更不会随声附和。三是君子人格正直,不会说假话,不会曲意违心地奉迎别人。因此,“君子和而不同”。

【70页最后一句】: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和”我们刚才已经分析过了,那么如何理解这个“中”字呢?

由“和”转到“中”,由“中”转到“中庸之道”。

2、中庸之道

阅读11.16,4.10则和13.21则,来议一议什么是“中庸之道”。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①?”子曰:“师也过②,商也不及③”。

曰:“然则师愈与④?”子曰:“过犹不及⑤。”

【注释】

①师与商:颛孙师(子张)与卜商(子夏)。

②过:过分,过度,过头。

③不及:赶不上,达不到。

④愈:好。

⑤犹:如同。

请同学来说说,就你个人的所见所闻谈谈看有没有“过犹不及”的例子。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第二则第10条: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某些学校会规定:严禁男女生交往过密

中庸之一:过犹不及——度(板书)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之与比(3)。”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比:亲近、相近、靠近。

中庸之二:无适无莫——义(板书)

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③狷④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⑤也。”【注释】

①中行:合乎中庸之道的言行。

②与:相与,交往。

③狂:激进。

④狷(juàn):耿直,不求有所作为却绝不肯同流合污。

⑤不为:指不干坏事。

中庸之三:狂者狷者——变(板书)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中庸”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甚至有人觉得中庸就是折中主义,那么,中庸=折中主义吗?

【教师讲解】

非也。折中主义是没有原则的求同一,“中庸”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它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中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毛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这种观点是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吗?

子曰:“乡愿①,德之贼也②。”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

现在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孔子说这一类人是“德之贼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但他这种道德是害人的,不明是非,好歹之间不作定论,看起来他很有修养,不得罪人,可是却害了别人。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明是非,如此才是真正的道德。

乡愿”这种人表面上“谨厚老实”,看不出什么毛病,但他处处讨好,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他心里缺乏真实,其言行都不是发自本人的真性情。这种人外博谨厚之名,实系与世俗同流合污、求媚于世的伪善者。《孟子·尽心下》对“乡愿”有一段解释:孟子的得意弟子万章问道:“全乡人都说他老好人,他也到处表现是一个老好人的样子,孔子竟把他看成是败坏道德的人,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要指责他,却又举不出大错误来,要责骂他,却也无可责骂的。“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乡愿”

这种人似德非德,以假乱真,所以孔子对这种道德败坏者是表示极大的厌恶和痛恨。

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因此像偷道德的贼一样。

要说这种贼,在我们身边可多的是。拿原则做交易,拿工作当儿戏,圆滑世故,处处吃香。结果是升官发财,样样有望。你说他是贼,但他偷的是道德而不是现金,公安不能管,法庭不能上,又有谁能来捉他,谁能来审判他呢?】】】在刚才两则中,孔子批评了所谓的好好先生,但是在课文的最后一则,孔子又批评了“称人之恶者”、“居下流而讪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徼以为知者”、“不孙以为勇者”、“讦以为直者”,这两者是不是存在着矛盾?

不矛盾。做事有度。

那么如何跟其他人交往呢?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教师讲解】不以众人的好恶为标准,而应该以善恶为标准。

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够“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做到这样的地步难吗?太难了!不然的话,孔子怎么会发出如此沉重的感叹呢?--“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①,其至矣乎②,民鲜久矣③。”

中庸之道,谈何容易。我们只能凡事尽力做得合适一点而已。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中庸之道”呢?【联系实例】

1、请从中庸之道的角度分析: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为什么那么快就灭亡了?

法制。严刑峻法。————做事没有注意度

2、话说唐朝有个叫孙洪的官员,有一次他发现朝中有官员在考试中帮忙考生作弊,于是孙洪就向皇上检举了那位官员。谁知道,皇上根本连理都不理。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孙洪又向皇上进谏此事,皇上一生气,叫人把孙洪的嘴巴用封条封了起来,并说永远不能撕下。其他官员面面相觑,撕封条,那就是违抗君令;不撕封条,孙洪就要饿死。

他的一个学生上前啪啪打了两耳光,大声说:“君前多言,罪该万死。”封条就掉下来了。————————学会变通

3、小王到新单位上班,一个月下来,他觉得他的直属上司老张总是事事刁难他,如果你是小王,你怎么办?(前提:小王不能辞职。)

其一:老张刁难小王,是小王自己“觉得”,是他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首先,小王应该反思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的地方,如果有,改正。——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克己”思想,“忠恕”思想穿插。

其二:小王反思了自己的言行举止了,也改过来了,自己份内的事情都做好了,但是老张仍然在刁难他,这是小王不妨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找老张好好的谈一谈,找到症结所在,再对症下药。——处世思想,人际交往思想。

其三:谈过天后,小王仍然觉得老张在刁难自己,这样就要找上级领导,将实际情况汇报汇报,由上级领导从中调解。——中庸思想,以和为贵其四:上级领导说了之后,老张仍然我行我素。这时候小王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更加严谨,争取让老张改变对小王的看法。——以和为贵

总结24个字:

做事不要太苦

享欲不要太乐

待人不要太苛

用物不要太奢

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A、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第八课2.14

B、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第八课12.23

C、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D、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第五课5.12

E、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第五课7.27

板书:

中和

中庸之道:1、过犹不及——度

2、无适无莫——义

3、狂者狷者——变

中庸之道:在一定的原则下,在矛盾中寻求统一。

浅析中庸之道相对于对立统一的局限

浅析“中庸之道”相对于对立统一的局限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改良主义的方法论,是孔子思想的关键环节。 《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是所谓的“执两用中”。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之间,采取既不“过”又无“不及”的“中道”,从而使矛盾得到调和,免于激化。这实际上是折中主义和矛盾调和论。又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在这里,我们将“喜”、“怒”、“哀”、“乐”四种状态,理解为四种元素或多种元素,如此可以理解为:事物没有运动的时候,叫做“中”,即是“未发”;运动的时候叫做“和”,即是“发”。“中”、和“和”便成了理解的关键。这里的“中”即是“中庸”。“和”可以理解为“度”、“恰

当、适中”、“调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静止中的绝对平衡,运动中的矛盾调和。这便导致了“中庸”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既不过,又无不及,就是“中庸”。或说“中庸”就是对“过”与“不及”的调和和折中。孔子讲:“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依中庸而行(中行)的人和他交往,所以要和狂者、狷者交往。狂者积极进取,狷者消极保守。以上可以得出,不狂不狷就是“中行”,就是中庸。 根据这种“中行”的思想,孔子反对做任何所谓过激、过分的事情。孔子讲德治爱人,主张宽、惠,反对“苛政”等等,都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目的是调和矛盾,消弭反抗。又说“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生动体现了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

想。 “中庸之道”是平衡状态的绝对化,“度”的“过”或“不及”,都会打破矛盾的平衡状态而导致矛盾转化和引起事物的质变。所以平衡是相对的,不是折中、调和就可以解决的。 假设矛盾可以调和折中,消除了矛盾的斗争性,事物没有斗争,怎会有事物的质变,如何又会有发展?孔子以礼为中(度),绝对不准“过”或“不及”,不准打破矛盾的平衡状态,“中庸之道”明显割裂了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事物中都能找到一个点(中庸),使矛盾得到平衡,得到调和。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即是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否定的属性。矛盾之间是互相渗透和互相贯通的,是有机的统一体,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的,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新析 提要: 中庸之道在中国源远流长,几乎是与封建制度一起开始的。通过西汉统治者利用思想的介入,儒家思想也靠近政府,成为理所当然的正教。中庸思想随封建统治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脱离制度的某些依赖因素,成为部分人的处世之道。但不论其发展如何,或何时消亡,今天我们在创新时都应对其加以重视,尤其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今天,了解它已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 中庸,创新,传统的陈旧,创新的艰辛。 正文: 中庸之道新析 一、新旧之异同 有一本书就叫《中庸》,列入儒家“四书五经”范畴,也是八股取士必选内容之一。随着儒家传统的延续,中庸两字也就纵行于历史间。有人维护它,有人批评它,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有存在的基础,并且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侵蚀人们的思想。 激进的人们向来对中庸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加以反驳。原因之一就是中庸没有错,不支持也不反对,永远保持中立。例如,有人坚持男人比女人累——男人必须养家糊口,有人认为女人比男人辛苦——生孩子与日常家务。这时中庸之道有用途,一位调解者出来安慰双方:“我说呢,还是男人女人一样累,你们俩人都有道理,就不要争了。”立即俩人的观点被封死。中庸之道,不求创新,只希望能保持原状,这对于那些无主见、墨守陈规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张无形的防护墙,他们的手可以伸出去影响别人,而别人的新颖思想跨不进去。而且,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他们总是摇摆不定,不敢冒险。这也是中庸之道持久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中庸强调为自己保留攫取利益的阵地。他们有时也批判中庸,原因有二,一是此事与自己联系不大,严厉批评无人反对;二是此事关系自身,不批驳难以自保或获利。本来是左右两个唇枪舌剑,他却横插一杠,在和解的基础上以功者自居,要钱要粮,白白捞得一笔。 从旧中庸到新中庸,人际关系呈冷漠趋势。古时提倡中庸,现今舆论批评中庸而呼吁人们创新。在今天,社会呼吁创新,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从古代那里正确了解中庸思想,那么他们在创新时就很难衡量其行为的新颖程度。

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它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其次,对当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即能说中庸之道是适合其发展的。 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个体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对我方观点进行阐述。 首先就社会层面而言,拿人与自然来讲吧,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不可取,一点不借助自然资源又无法发展,如何拿捏呢,经过实践与思考,我们在“无节制”与“一点不”中取了一个适当的点,即“可持续”的概念,戒其“过”,勉其“不及”,这就是度的正确把握。事实证明,中庸之道具备着鲜明的时代意义,不论是我国正在执行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还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在现实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无不体现着中庸之道的精神。 其次,讨论中庸之道是否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还要看它对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庸之道,所谓道,是理念也是方法。中不偏,庸不易,讲究的是一个持之以恒,是对既定目标的不懈追求。中庸还指中正平和,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胜不骄,败不馁,对人对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亲而有度、顺而有持,不因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因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不急功近利,也不妄自菲薄,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理性的看待问题,踏实的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的恒心,平和的心态利于我们个人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个人高度,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讲价值观。现在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中庸是一种思想,其本源是天人合一,即达到一种至诚至善的境界,它鼓励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传承,是历史精华的积淀,作为具有着科学指导意义的思想及方法论,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更好的散发它的光芒。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当然,方向和原则是不可妥协的。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非意气。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人不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我们丢掉了一些东西,但是那不意味着那就是不好的,相反,正是因为它是好的,我们才要将它拾起来, 《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兼容并包)

浅谈国人的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中庸的原意是不偏不倚,但后来人却偏解了中庸,以致现代人将中庸误用为以下方面: 不讲原则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千百年来这个理念成为国人为人处事的圭臬。秉持这种理念做人做成了“烂好人”,做事结果可想而知。你会发现现实中不讲原则,模糊搅和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就是这种中庸颓废理念的产物。 社会管理中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很严重,有的没有法律规定,即使有法律规定的也不遵守。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工作是要遵守流程和制度的,要么没有流程,就是有了流程和制度也不遵守。管理人员就是制定流程和制度并监督实施的,但“烂好人”的现象太严重,最终以组织利益的损失作为人情送掉了……。执行力是令企业高管很头痛的事情,为了达到执行,又是战略规划,又是绩效考核,最终收效甚微,为什么?中庸、不讲原则的理念根深蒂固。“诚信、忠诚”是我们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词汇,试想一个连法律法规和流程制度都不遵守的人,何谈“诚信、忠诚”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7315526.html,? 上面的太极图是道教文化的标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我们现代人对这个图的解释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转化”,可能很多人知道这个图给了西方人发明计算机的灵感,这个图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两个要素,“0”和“1”,这就是二进制,计算机的基础。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发现了煤,但人们当时认为地球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禁止挖煤,也就是现代的“环保主义”。中国人不挖,外国人就不挖吗?英国人先挖出了煤,所以随之出现蒸汽

机等工业技术,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我们先发现了煤没有挖,输掉了工业经济的竞争;太极图三千年之前就存在了,西方人受到启发发明了计算机,我们又在信息经济时代落伍了,请问各位我们还有什么可供输的?可惜不可惜? 我们很多人赞赏“中庸”,批评“偏执”,中庸和偏执是相互对立的,究竟哪个对,我们还是用结果说话。我们说西方人是偏执的,较真的,但现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远大于东方国家的经济实力,现代科学理论大多是西方人发现和发明的,为什么?中庸的理念导致我们不较真,不讲原则,不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就发现不了真理。英特尔的格鲁夫说过“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所以英特尔成为了竞争力很强的世界知名公司,为什么像这样强大的公司我们中国没有?这就足以说明中庸的理念是错误的。 颓废的做事心态 “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是我们中国人信奉的理念,这也是中庸的表现。现代的国人积极进取的少,等靠的多,这种现象除与长期的农耕思想有关外,最主要的就是中庸理念的产物。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就要认识自然的规律,就要改变不合理的要素,不要误解成“人定胜天”。要改变事物就要进取,就要主动,随和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改变不了的,包括改变人,“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随和事物,就是妥协。细想一下,我们的任何工作就是改变事物的,生产产品就是改变材料的原来状态满足人们的需要,管理就是改变人和物的原来状态,达到我们设想的目标。改变事物的原来状态就要面临很多困难,这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受中庸理念的影响很多人达不到这个境界,往往把工作看成是遭罪,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所以遇到困难时更多采取逃避和掩盖的颓废做法,困难解决不了,目标就不可能达成。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授课稿 前言: 诸位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吗?通常的说法是:古人认为我们国家处在世界的中央,故名中国。这也未免太小看我们古人的智慧了。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是奉行中庸之道的,所以叫中国。自从孔夫子着重强调“中庸”以来,中庸之道成为国人血液中的一部分,把孔夫子称作我们的国父毫不过分。说到国父,大家会想到孙中山。我不敢说孙中山不算“国父”,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华民国的国父,或者说是近一百年的国父。而孔夫子,却是我们两千多年的国父。孰大孰小呢?这国父的名号应该归谁呢?相信诸位能够分辨。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作传,有这样的评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行走。孔夫子的人格力量就像那高山一样让人仰望,孔夫子的学说,就像那大道可以供人行走。我司马迁虽然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是很向往,孔夫子是我学习的榜样。司马迁接着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天下的王侯将相、名人大腕多着呢,但往往只是烜赫一时,只有孔子,一直是人们的老师。故而人们都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什么叫“至圣先师”?就是最了不起的老师,所谓万代师表、无边师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么一位“至圣先师”谆谆教导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可见“中庸”肯定是个好东西。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庸似乎是个贬义词,跟“好好先生、骑墙主义”等绑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是我们这些缺少国学教育的人的悲哀。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被当做垃圾,太可惜了,现在我们得把他捡起来。“中庸”为什么是个宝呢?请听我慢慢道来。一、中庸的来源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从黄帝算起。但黄帝的事迹不可考,比较可靠的记载应始于尧,比黄帝晚约100年。尧舜禹,诸位都知道吧?禅让啊!把皇帝的位置让给贤能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了不起吧!尧禅位给舜时说:“允执厥中”。恭敬地把握好你的那个“中”。舜禅位给禹时,又说了这句话。孔夫子为中华文化做总结,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二、中庸的概念 什么叫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2012-07-25 中庸之道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凑巧的是,与孔子时代相差不远的西方古代雅典的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也把它作为自己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翻译过来称之为中道。可见,这种巧合可以称之为英雄所见略同,也可以算作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不管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都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极端,要知道过犹不及。这种中庸之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也就是让我们既要正视矛盾,又不能过激的处理矛盾。事实上这种中庸之道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矛盾。以孔子来说吧,在他那个时代,他知道奴隶制不好,但是,又不主张推翻奴隶制,而是要维护奴隶制,于是,只能把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调合起来,这样才符合他的中庸之道。于是,他找到了仁与礼。对于奴隶主来说,他要奴隶主对待奴隶好些,要仁,要守住自己奴隶主所应该有的礼仪与制度,对于奴隶来说,也要仁,不要暴力反抗奴隶制,要遵守奴隶应有的制度与行为。于是,在他看来,这样社会就会和谐了,奴隶制就会永世长存下去。可见,中庸

之道面对矛盾的时候不是想彻底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反对矛盾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要调和这个矛盾。对于有些矛盾,调和也属于一种可以算作解决方法的方法,调和后未必再会凸显出来,矛盾因为调和而实现了转化。但是,对于利益根本对立,有着不可调和性质的矛盾,这个时候要以中庸之道来处理就不对了。这个时候中庸只能把矛盾暂时缓和下去,最终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会爆发出来,而且最终一方会压倒一方,实现矛盾转化升级。历史证明,奴隶制很快结束,孔子的目的落空。对于孔子本人的学说来说,并没有在自己的时代得到大的使用,反而被不属于他的时代,也不属于他的社会---封建社会使用,这是孔子所不能料到的。因此,中庸之道在没有存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还是有一定作用,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作用就大打折扣。 很显然,对于存在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进行调和这就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做法,而是显示出了一种保守。这就是现代人批评儒家想把人培养成顺民的一个重要依据。面对剥削与压迫,采取过激行动即暴力革命其实也是对的,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也就是造反有理。这个不会以我们人为总结的中庸之道为依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了过激行动,杀死了国王,把人间的帝王送上了断头台,谁能说这种过激是错误的呢?最终人间的帝王一个个都倒 下了去了。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练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中庸之道+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中庸之道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乡原,德之贼也 C.赐也亦有恶乎D.恶不以为勇者 解析:选C A项,“知”通“智”;B项,“原”通“愿”;D项,“”通“逊”。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至.(达到极点)矣乎然则师愈.(严重)与 B.过犹.(如同)不及无适.(亲厚)也,无莫也 C.义之与比.(靠在一起) 小大由.(遵从)之 D.乡原,德之贼.(破坏者)也恶居下流而讪.(毁谤)上者 解析:选A A项,愈:强,胜过。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恶不以为 ..勇者B.不以礼节 ..之 C.恶果敢 .. ..而窒者D.君子和而不同 解析:选C A项,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B项,礼节:(古)两个词,礼仪节制/(今)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C项,古今同义;D项,不同:(古)不等同,不混同/(今)不一样。 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乡原,德之.贼也其不善者恶之. B.知和而.和君子和而.不同 C.师与商也.孰贤狷者有所不为也. D.君子之于.天下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解析:选D A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B项,连词,于是,就/连词,却;C项,为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为句末语气助词,表述语气;D项,介词,对,对于。 5.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A.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B.义之与比 C.为国以礼 D.敏于事而慎于言 解析:选A 例句和A句都是定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引言: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它也是中国思想中最具辩证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层面。其中的主要思想,如“慎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的行为准则。 关键字:中庸慎独适度 正文: “中庸”是中国思想中最具有辩证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层面, 中庸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意义。对于中庸的思想,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阐释。但它在古代政治文化中一直都具有一种超越性,而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使人调整人心,寻找征途的普世价值。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理解“中庸”之道,作为我们的处事之道。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究竟什么是中庸,历史上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论。即便到了今日,也仍有众多的不同看法。但目前大部分都认同其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注重适度和均衡的解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天性的和谐。其中所说的天道,其实也就是指德性、泛生万物的道德。只有能与天道合一的至德之人,方能合天而膺命。人性与天性的相互和谐,实际上也就是对人提出了内在修为和外在践行的高要求,成为历代君子追求的至诚至仁的人生目标。 所谓中,更多的人把它解释为不偏不倚中度和节。而“中”字在先秦的古籍中有三层解释。一指中间或两者之间;二指适合、适宜;三指人内心的和谐境界。有些人将中庸的中简单的理解为不偏不倚,理解为折中。这是过于简单片面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恰恰是因为其做事肆无忌惮,不懂得适度。这也证明了中庸之“中”,更强调人们做事的准则,应学会适度,执两而用中。 所谓庸,更是众说纷纭。大部分人强调庸即为平常之事,在封建社会中,也指人们应按照传统的封建统治阶级标准,过平常的日子。也可将中庸解释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事之道。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庸字应回归古代语境来解释。汉代许慎认为,“庸者,用也。”所谓用,也就是指实践,而中庸也可以顺理成章的解释为将执两而中的适度法则灵活运用的方法。总结起来,中庸也就是指一种顺应自然,正常生活方式的适度生活的方式,努力追求人性与天性的和谐,做到合天而膺命。 然而孔子也在《中庸》一书中提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一方面强调了中庸之道的不易,绝非人人都可达到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君子的最高行事准则,另一方面,也通过爵禄国家等,体现出了孔子对中庸的推崇,彰显其重要的意义。中庸之难,难在平常,难在对内在修为的严格要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难达到的。然而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习的处世之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独也。”这句话出自《中庸》的第一章,品德高尚的人,既是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会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有所戒备。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这句话可谓是对人内在修为的最具体的阐释。有的人可以在公众场合下保持端正的仪态,然而在私下却显得有些邋遢;有的人能够在公众场合为人谦卑,然而在人后,却又充满嫉妒。这些,都不符合“慎独”的标准。所谓慎独,说到底就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即便无人在身旁,也要始终遵从自己的行事准则。在飞速发展的中国,这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些官员,抱着“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贪污腐败,轻则阻碍国家发展,伤及百姓利益,重则毁人性命。这种人,在公众面前满口的仁义道德,被人冠以“君子”,却没有做到慎独,这样的人,终究不是真正的君子,也终究不会达到合人而膺命。他的命运,终将受到泛生万物的道德的裁决。人之所以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浅谈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孔子云:“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文中有了更加明确的阐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宋代大儒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启示我们这样理解中庸:所谓中庸就是符合真理,换言之就是对真理的把握达到了最合适的“度”,即对真理的理解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因此,中庸是一种和谐的智慧,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的精神实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庸之道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至上至美之境界。不仅如此,中庸还反对“过”与“不及”,提倡“恰到好处”,这对于当前少数人的偏执心理是一剂良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往往游走于两个极端,因而很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和心理失衡。孔子提倡“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这种人生态度有利于缓解由于偏执心理造成的心理失衡和人格分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普遍

感到压力太大,因而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砍杀、爆炸、自虐等新闻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格分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提倡中庸的人生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只有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谐的心理,才能建设一个安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 其次,中庸之道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庸也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在论述小人与女子时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说法,其实这适用于所有人: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亲密则有不逊的言行,而过于疏远就会招来猜忌、怨恨。按照孔子的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样,对于不仁之人,也不能“疾之已甚”,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但是,孔子所说的中庸被很多人理解为“中间主义”、“和稀泥”,这恰恰违背了孔子的本意——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去计较细枝末节。事实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真诚,也需要智慧的;不仅需要坚持原则,也需要灵活变通,而中庸之道正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精髓,无疑是最重要的智慧之一。 最后,中庸之道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更关系到人类

论语》课后练习

《论语》课后练习 第一课:《为政以德》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探究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探究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第二课:《克己复礼》 探究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

”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 探究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 探究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探究二: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第五课:《仁者爱人》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为“仁者”。孔子为什么说管仲是一个仁者?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探讨二:同是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第六课:《君子之风》 探究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探究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古语“中庸之道”的义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 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 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

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 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 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 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 不记得是哪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急急忙忙地去上中庸课,由于眼睛有五百度近视,并且刚开课程,对教室的具体位置不是怎么熟悉,故而 走错教室。刚进教室之时,老师正在放《三国演义》中关羽辞曹 操一节。坐定之后,因眼睛干涩难耐,就摘下眼镜,抬头望向关 羽的脸,他的脸由两种颜色构成,赭色和黑色,只见其眉其须而 已。老师放完后才发现不对劲,老师不认识,同学也不认识,才 意识到自己走错教室,弄明白是明清小说赏析课,而不是中庸 课。虽走错教室,但我却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收获了一些东西。 关羽的这些特点却恰恰表现了关于最鲜明的特色,但在模模糊 清楚,这正迎合了中庸上所讲的君子处治世而发,处浊世而隐地智 慧。 下棋是很多智慧之士的嗜好,在下棋中体味平衡、体味掌控也体味人生。吴清源大师是棋界大师也是深层次理解中庸之道的人。下棋是本来就是一种博弈思维,讲究在变化中的控制,水平不好的奕者会输,水平高的会赢,而真正的大师懂得去掌控,他能赢亦能输,还可以将局面控制在平局的状态。他会视时机赢或者输或者下成平局。 中庸之道是平衡之道、中和之道、博弈之道,更是为人处世之道。棋,武术,禅(宗教)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为人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也是大隐隐于市的哲学和心胸。 一、中庸之道是平衡之道。

平衡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体现在天人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天人合一”;其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人和”;其体现在精神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中和”(按:《中庸》:“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谓之和”);其体现在生理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讲究“法于阳阴,和于术数”(《素问》)。这里的“和”、“合”皆指相关方面彼此相互关系之和谐。 和谐乃是平衡之道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或最高境界。以具象形式高度概括中华文化精髓的《太极图》,其所展示的正是一阴一阳和谐之至的“太极”之境!用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哲学术语来表达,阴阳和谐之至的“太极”之境,也就是所谓“太和”。 平衡,是做事的最高境界。有的人总是一开公司就垮,一个公司没开上一年半载就倒闭了。为什么?主要是因为他处理不好公司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处理不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总是顾此失彼,总是到处失去平衡,最终因多处失衡而导致冲突不断,冲突太多而关门走人。有的人却能很快将企业做大做强,这又是为什么?是因为他们懂得了做事的分寸,懂得了平衡之道。 平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许多人忘记了,人生是一个整体,它需要随时维持人与内心的平衡,人与他人的平衡和人与环境的平衡。许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既不清楚富足人生是什么,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在此,我告诉大家一个实现富足人生的判别式,它就是看你的人生是否“平衡”,看你是否行色匆匆,是否和颜悦色。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与阴阳之道实乃同一个道,即平衡之道。 二、中庸之道就是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训练二十三 登泰山记 课前预习无师自通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山麓(lù)雕砌(qiè)山巅(diān) B.悬崖(yá)石磴(dènɡ)须臾(yú).戊申(wù)岱祠(cí)姚鼐(lài) D.膝盖(qī)石罅(xià)佝偻(lóu) 答案:B 解析:A.“雕砌”的“砌”读“qì”;.“姚鼐”的“鼐”读“nài”;D.“膝盖”的“膝”读“xī”。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③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稍微)④世皆谓之天门云(句末语气助词) ⑤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到,前往)⑥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A.①④⑥ B.②③⑤ .①③⑤ D.②⑤⑥ 答案:A

解析:③稍:渐渐;⑤及:等到。 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 解析:A.“采”通“彩”;B.“圜”通“圆”;D.“受”能“授”。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学流派。答案:D 解析:D.“桐城”为籍贯。 课堂巩固一点即通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B.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D.是日,

浅谈中庸主义

中庸主义,又称中道,作为一个与极端主义相对的概念以其强调缓和矛盾、避免偏激等特点,历来受到中外许多思想家的推崇,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之一。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幸福与美德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中道学说,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亚氏的中道思想是对古希腊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通常所说的折衷调和主义有本质区别,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亚氏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于节制人的私欲,提升人的道德情怀有着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就是一种与过度与不及相对而言的状态,即适度、适当的状态,他同时指出对人与对事物的中道是不同的。他认为:“就事物自身而言的中间,我指的是距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中间。这个中间于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一。相对于我们的中间,我指的是那个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适度,它不是一,也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 对于中庸之道,我们都不陌生。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位推崇“中庸之道”的思想家——孔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有哪些相同及不同呢? 首先,二者的理性精神观是一致的:不走极端。中庸或中道,要在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性精神。其次,在主体指向的指向上,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是一种至上美德,并非人人具有,平常人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渐向中庸美德靠拢。最后,是思想方法的一致:致中和适中。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和中道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要“致中”和“时中”。由于

时代背景与阶级的差异,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观与孔子的也有不同的地方。(1)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德性看成是一种习惯或性格,所强调的是这种德行的产生途径是后天性的,是在“习”中逐渐形成的。(2)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不同孔子的中庸思想更强调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义务感,而亚里士多德中道论更注重道德行为的意志自愿性。 亚里士多德说:“德性非出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习惯而完善的。”由此可见,德行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上天只是赋予了我们获得这种德行的可能性,我们是在后天的不断实践过程中来获得德行,在实践中将这种德行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实践是将德行变为现实的途径,如果没有实践,德行永远只能使可能。同样,我们由于实行诚实,而成为诚实的人;由于实行谦虚而成为谦虚的人,由于实行节制而成为节制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于适当的人和对象,持适当的态度去处理,才是中道,亦即是最好的中道。”也就说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用极端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是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的。从个人发展角度看,用中道思想来要求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正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能不断地促进我们改正缺点,完善自身,有利于我们成为一个积极有度的人,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境界。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好,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开场,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为人处世治天下的一个原则,它的作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一个导向,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古代的君王治理国家讲究内儒外法,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上采用法家的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中庸之道作为一个原则的导向作用就体现在,在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时候注意一个“度”,就是说在好安定民心巩固统治和维护上层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所以中庸之道是一种原则,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原则,它提倡的是过犹不及、执中致和,而这种调和折中是有标准的,它的标准就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在古人看来,“天”是世间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古人对“天”保持着衷心敬畏,并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天”与人是能相感应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还有多少人对“天'”对“大自然”存在着敬畏之心?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标准和法度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被人滥用误用,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从个人角度看,中庸倡导过犹不及,容易让人们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磨损人的锐气,消耗人的斗志;中庸倡导平稳安定,容易埋没人的创造力,折损人的创新精神;中庸倡导安分守己,不要锋芒毕露,会让人缺乏大胆说出自己独特鲜明看法的勇气,丧失竞争能力,这些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庸之道提倡调和折中,往往被人滥用为不分是非曲直的一味折中,一味寻求稳定,从而导致执法的不严格、行政的不作为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庸之道倡导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在中国官场上往往被滥用成四面奉承、八面玲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行事做人的一套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并且这个原则发挥正确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早已沦丧,没有标准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往往被滥用误用,给社会的进

高中议论文:2中庸之道 义与利

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规范。 什么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并不是“折中、不上进”,不是一把尺子取其中点。它追求的是无过无不及的思想和做人处事的大智慧。中庸之道,是为了改造社会,是为了追求真理,如果能够在真理和美德上走得更远,即使冒着巨大的风险,他也决不犹豫。在社会地位和财产上,没有大的成就,被世人视为无用之人,但自己觉得这种生活更体现了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也决不感到自卑。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偏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的深刻性。 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程颢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中庸一要不偏不倚,二要无过无不及,控制好合适的程度。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者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清末时期,我们自称“天朝上国”,闭关自守;而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又有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不履行中庸之道让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面对今天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又该怎么办?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争输赢,而是希望大家正确认识中庸之道,它作为儒家思想的精髓,作为科学的哲学观,时刻都指引着大家做出任何正确的决定,只有提倡它才会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中庸之道不仅被永久的载入历史的功劳簿,以后也必将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如果社会过于强调法治,那么美德何去何从?如果过于强调经济效率,那何来经济公平?如果过于强调物质文明,那我们岂不是就失去了精神文明?过分极端,缺少中庸,我们的社会终将停滞不前! 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民族问题主权问题一国两制 个人:治病用药吃饭做人 正所谓“人为财死”,许多人放弃义,仅仅却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物欲和享受罢了。多少贪官铤而走险,收刮民脂民膏,最后落个被判死刑的下场;多少罪犯丧心病狂,杀人放火,只是为了一点钱财;多少医院为了利益见死不救,多少药厂为了利益制造假药,多少医生为了利益小病大治。 他们没有清楚认识到义的重要性,而把本不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这是思想的错位,人性的扭曲,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当代,人们都视见义勇为者为英雄,视损人利己者为丑类的原因吧。 在突发灾难面前,身为记者,是先救人还是先抢新闻?河南电视台记者曹爱文选择了前者。义在利先,是我们生活处事的不二法则。除了利益,社会上还有道义值得我们去捍卫。今天你帮助了别人,或许某一天你在遇到危难时,别人也会及时伸出救援之手。 可以看到,中国今天身处的时代,是“义”与“利”相撞最为惨烈的时代——当道德、理想、亲情碰上了金钱,立刻败得溃不成军。当“义”遇到“利”,前者不但向后者缴械投降,甚至有时还鸣锣开道。人们对“义”已经一无敬畏,遂以“利”来量度一切事物:只要能赚大钱,什么都可以去做,而且做得理直气壮。

高中语文中庸之道练习试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曰:“然则师愈与?”子曰:“。”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子曰:“,德之贼也.” (1)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孔子所说的“乡原”,是指什么样的人?(1分) 孔子所说的“乡原”,指那些看似忠厚而实际上不讲道德原则,媚俗趋时、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2)请简要阐述“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3分) 和而不同:君子坦荡荡,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即使意见不一,却是心胸宽广,能和气而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而不和:小人没有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表面随声附和,私下却互相拆台。 (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仁者如何真正地做到“好人”和“恶人”?(2分) 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孔子认为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但是“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这句话是现在很多人的处世原则,他们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对此请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 所有人都喜欢自己不见得就是好的,这至少说明自己在为人处事上没有原则和标准。应该做到把握住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去处理事情或与人的关系,而应以善恶是非为标准,做一个有是非原则、有智慧有正义的人。 (3)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②《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③《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