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要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声现象》

雨凝庄浪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的产生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发声体)。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3、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

2、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意: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同种介质,温度变高,声速变大。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s;

t

4、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5、回声

①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②听见回声的条件: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以上(或者距离在17m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③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构造:

2、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发声体,介质,健康的耳朵

3、人能听到声音的途径(过程):

(1)空气传导过程(即人耳听声):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过程:声音→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4、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非神经性耳聋).

5、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非神经性耳聋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6、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人们可以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范围:20 Hz—20000 Hz,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如蝙蝠),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如大象、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振幅越小,响度越弱;听者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弱,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强

振幅:(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2)

(2)定义: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有关。

人们能听声辨物是根据音色不同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噪声:(1)物理学角度: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3、乐音:从物理学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4、噪声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2)工业生产噪声(3)建筑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

5、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

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6、听到声音的三个阶段:声源振动产生声音→介质中传播→鼓膜振动引起听觉

7、控制噪声的方法:(1)防治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较弱噪声(安消声器);

(2)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植树。隔音墙)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耳塞)

第五节声音的利用

1、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

2、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3、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4、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