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疾病人类学

疾病人类学

疾病人类学
疾病人类学

疾病人类学

第一章疾病的生物人类学

导言

对过去和现在的人类群体的疾病进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知识。不断变化的疾病发生模式反映了不同群体的人口、气候、营养、植被、饮食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行为、迁徙、职业、经济开发、社会结构和遗传构成等差异的综合效应。这一章重点讨论生物文化因素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病模式以及疾病对过去和现在的人类群体的生物学影响。

第一节基本原理

1.疾病的定义:

疾病可以被定义为“健康或者安康的损害”。实际上,良好的健康就是免除疾病。在概念方面,良好的健康很容易下定义,良好的健康意味着整个人全身的各个部位在功能上适当地整合,在精神、情绪和身体方面发挥最佳功能。实际上,“最佳”很难下定义,对良好健康状态的证明包含着对个人的全面的功能状态的相对客观的评价。一个人的身体功能如果处在通过对正常人群进行观察得来的正常功能的范围内,这个人就可以被认为是健康的。

但是,健康的定义因不同的社会而异。因此,文化人类学家试图看一看一个社会是如何觉察疾病,并且对疾病下定义。这类研究有时被称为民族医学研究,经常在非西方社会开展,但是,西方社会开展这类研究也在增加。例如,民族医学研究已经被用于爱滋病和精神行为的研究。

另一方面,生物人类学研究人类的适应性,即人类群体的生物学方面的灵活性。对人类适应性的研究包含着对人类群体适应环境的所有机制的研究。这种研究形成了人类生态学的跨学科领域。人类生态学包含环境生理学、发育与营养、流行病学、人类遗传学和人口统计学等学科。

生物人类学对疾病的研究建立在来源于流行病学的“生态模型”的基础上。这个模型将疾病看作涉及致病媒介(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直接病因)、人类宿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人类学将这个模型扩充,用来分析人类对疾病的生物文化反应以及疾病对人类的影响。

2.疾病由什么导致的?

将疾病的主要原因看作是导致疾病的唯一重要原因是一种错觉,肺结核可以作为一个例子。人类会感染这种疾病是因为人类无意中成了结核杆菌这种致病媒介的宿主。在二次大战期间,有一位患有肺结核的老师在通风不良的教室里给300名学生上课。在这群学生中,有94名学生没有进行过免疫接种,皮肤结核菌素试验表明,这些学生没有一个自然感染肺结核。在其他学生中,有24名没有被感染,结核菌素试验显示阴性;有29名是症状不明显的感染;在41名出现早期肺结核的学生中,只有14名发展为越来越严重的肺病。

如果单纯将结核杆菌作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就不能很好地回答如下问题:为什么只有一些人会感染肺结核?为什么没有经过免疫接种的学生不会感染肺结核,而经过免疫接种的学生却有41人感染了肺结核?因此,肯定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必须考虑。

3.疾病发展的步骤

评价疾病随后发展过程的一种最容易的方式是弄清楚哪个步骤会导致疾病。带有结核杆菌的痰和鼻涕有没有被学生接触到?这取决于结核杆菌源的数量(来自老师和已经被感染的学生),个人之间接触的距离,以及个人避免传染的行动。

即使一个人接触到结核杆菌,他是否会被感染呢?环境中的多种因素都要考虑到:痰液中的结核杆菌数量是否足于使人受感染;能够杀灭结核菌的阳光和其他环境变量;病菌是否能通过某种路径进入人体易感染的组织(结核杆菌必须通过呼吸道或口腔而不是皮肤进入体内)。最后,个人的防御系统能够预防病菌的繁殖。

即使一个人受到结核菌的感染,他可能会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也可能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诸如用药剂量,病菌的致病性,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态、由于先前自然感染诱导或者卡介苗接种导致的特异免疫作用等)所有因素都会发生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导致疾病的原因很少是简单的或者单一的。一系列综合的原因(Dunn和Janes在1986年将它们定义为“原因网络”(causal web))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个人、群体和环境。个人的原因包括各种影响身体抵抗力的紧张因素,可能在童年感染的隐藏的病原体,对疾病易感性或者抵抗力的遗传决定因素,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群体的因素包括感染源(病例和携带者)。其他的原因包括人口密度过高,影响人们相互接触的频率和范围以及相互合作对抗不利的环境影响的效率。在环境方面,结核杆菌可以在牛的体内生存,环境中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人类接触病原体和对病原体的易感性。

总而言之,即使对于像肺结核那样的一种疾病,其致病的决定因素包括:结核杆菌及其由菌株决定的致病性;宿主的遗传特征、年龄、性别和营养状态;各种紧张事件的作用;人类在家里和工作场所接触的范围;室内的通风和阳光;医疗保健设施和适当的营养等等。

4.致病媒介的分类

前面提到的肺结核病,其致病媒介是结核杆菌。对于其他疾病而言,致病媒介可能是任何有机体、物质或者力量,过度接触或者相对缺乏某种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因素。对于许多疾病来说,例如冠心病和胃溃疡等,致病媒介一直还不清楚。致病媒介的分类有多种方案,表1-1是致病媒介的其中一种分类方案。

表1-1 致病媒介的分类

5.宿主与媒介的相互关系

寄生虫的长期生存取决于它的生存能力(在自由状态下的生存能力)、生长需要、宿主范围(寄生虫所能成功寄生或者感染的高等动物或者节肢动物的范围)、对化学治疗剂或者抗生素物质的敏感性,其抗原特征改变的范围,以及是否能适应新的贮主。

个人对微生物媒介的反应可以用三个概念来描述,即传染性(infectivity)、致病性(pathogenicity)和致病力(virulence)。

传染性是能够在宿主中寄生和繁殖的特性,即对宿主进行感染。传染性的基本衡量标准是建立感染所需最少的感染微粒数。这一数目实际上可能因宿主的不同而异,这取决于入侵途径、宿主的年龄以及其他特征。

致病性涉及微生物媒介导致疾病的特征。致病性取决于微生物媒介繁殖的速度和程度,微生物媒介繁殖时导致组织损害的范围,以及媒介是否产生特别的毒素(如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致病性的衡量标准是导致疾病的感染的比例。

致病力涉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严重程度的标准可以是永久的、严重的后遗症或者死亡。致病力的衡量标准是在总病例数中严重病例所占例数。

各种疾病的传染性、致病性和致病力是不同的。天花是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致病力的一个例子,水痘是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但低致病力的例子,而麻风病则是低传染性、低致病性,但高致病力的例子。

6.疾病传播的模式

对于许多病原微生物,如麻疹、腮腺炎和小儿麻痹症的病毒来说,人类是唯一的宿主,即只有一种贮主。对于少数疾病,如黄热病,常见的宿主是猴类,人类是一个重要的替代宿主。无脊椎动物宿主的感染对于贮主机制来说是重要的,因为节肢动物的感染可能是寄生虫发育周期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

疾病的传播周期由三个阶段构成:(1)从感染源宿主中逃出,(2)病原体的运送,(3)有效进入接受者宿主。逃出意味着致病媒介从感染源宿主中逃逸出来。逃出的最常见途径是通过受感染者的伤口、唾液、呼吸道的黏液分泌物,生殖系统的分泌物,尿液和粪便释放出来。逃出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割伤、皮下注射、昆虫或者其他动物叮咬所导致的血液传播。

致病媒介从受感染的宿主中逃出后,必须移动至易感染的宿主。病原体的运送有多种途径。直接接触不涉及病原体携带媒介,而发生在接吻、握手、性交和短距离空气传播。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包括天花、麻疹和水痘。

病原体运送的间接模式涉及病原体携带媒介。携带媒介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非生物。非生物携带媒介包括受感染水滴、受污染的物品(贴身个人用品,如手帕)、食物、牛奶和水等。生物携带媒介可以是机械性的,也可以是生物性的。机械性携带媒介的一个例子是苍蝇,它可以携带动物的排泄物。当它爬在暴露的食品上时,这些食品就受到动物排泄物的污染。生物性携带媒介涉及的动物受到病原体感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内繁殖,然后才将病原

体传播开去。例如,在虱子传播的斑疹伤寒中,虱子最后死于受感染。疟疾、黄热病、血吸虫病等都是涉及生物性携带媒介的疾病。

最后,病原体必须进入宿主体内。进入宿主体内的入口有多种,包括破损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血流,或者由吸血的节肢动物从未破损的皮肤注入体内。

7.宿主的防卫系统

与病原体接触会有三种可能的结果。第一,由于病原体数量太少,或者找不到侵入宿主的入口,或者宿主具有特别的免疫力,病原体不能寄生和感染宿主。第二,宿主虽然被感染,但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第三,感染导致疾病。

宿主身上有多道防线。在结构方面,无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屏障。功能方面的防卫也很重要。咳嗽和喷嚏除去呼吸道中的有害物质。痛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等感觉在人类受到威胁时能够触发逃避行为。

宿主体内出现的抗原被识别出是异己,可以触发体内的免疫反应。这通常会导致产生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感染会导致免疫反应。但是,宿主体内也由于先前的感染已经存在先天获得的主动免疫力。人工获得的主动免疫力是通过人工接种疫苗或者类毒素刺激出来的。

新生婴儿具有先天获得的对多种病原体的被动免疫力。他们主要依靠母体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的方式获得这种短期的免疫力(大约持续25天)。新生婴儿还通过母乳获得进一步的免疫力。

人体也存在人工获得的被动免疫力。这经常是通过注射伽马球蛋白获得的。

第二节改变疾病发生模式的因素

1.社会文化进化

农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生活习惯的重大变化,引起传染病大幅度增加(Fenner 1980)。在这些变化中,有两个方面的变化特别重要。首先,人类开始过定居和聚居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其次,人类与其他动物亲近和接触的机会增加(表1-2)。

表1-2 与人类世代和人口聚居有关的文化特征

已经有人尝试重建早期原始人类疾病的轮廓(表1-3)。一般认为,现代人类的诸如麻疹等病毒性疾病在狩猎-采集社会中不存在,因为社区的大小不能满足麻疹病毒生存的需要。狩猎-采集社会一般以小游牧帮队的形式存在,不同群体之间很少接触。麻疹病毒在一个人的体内从受感染到中性抗体的出现这段时间只能存活大约2周(Black 1980)。因此,麻疹病毒在一年当中至少转移26次,它只能在能够产生足够数量婴儿的群体中生存。游牧帮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间隔时间里有足够数量的婴儿出生。群体最小规模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没有动物贮主的病毒性疾病(Fenner 1980)。能够在这些帮队社会中存在的病毒性疾病只限于那些具有周期感染和潜伏期的疾病,如水痘和单纯疱疹。

表1-3 从早期原始人类到现在的疾病概略

Polgar(1964)认为,狩猎-采集者需要对付的疾病有两种类型:(1)那些适应原始人类之前祖先的疾病,如头虱和体虱、蛲虫和雅司病等,可能还包括疟疾;(2)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例如,鼠疫,由跳蚤和壁虱传播的斑疹伤寒,以及昏睡病。利文斯通(Livingstone 1958)对早期原始人类存在疟疾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生活在大草原,并且人口很少。Fenner(1980)和Cockburn(1967a,b)认为,狩猎-采集者需要对付的还包括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例如,沙门氏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可以在皮肤和黏膜中生存,并且在体表损伤或者暴露时侵入人体内。

不幸的是,农业的发展没能使人类认识到卫生设施的重要性。与人类垃圾的接触可能导致地方性肠道细菌感染,放牧的习俗则可能增加与动物传染病接触的机会。正如Armelagos 等(1990)注意到的那样,驯养动物产品(如奶、毛、皮等)以及尘土可能传播炭疽病、普鲁氏菌病和肺结核。但是,一般的病毒感染疾病和大多数的肠道和呼吸道病毒疾病在人类群体中还不存在(Fenner 1980)。农业活动和人口的增长可能增加了疟疾的传播。Zulueta(1956)的研究表明,生活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地区的流浪的狩猎-采集民族的疟原虫感染率和脾肿大比率(spleen rate)要低于生活在同一森林地区的刀耕火种的农业民族。另外,砍伐树木使得环境变得较干燥并充满阳光,为疟疾的传播者按蚊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水利灌溉使大型农业得以实现。当定居点不断扩大,从村庄变为小镇,最后变为小镇时,人口规模就足以维持诸如麻疹、天花和风疹这样的病毒感染疾病的存在。另外,人口密度高使呼吸道病毒和排泄物-口病毒得以传播。卫生状况的恶化和缺乏饮用水增加了霍乱传播的可能性。

2.自然环境

由于多种原因,要评价自然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病模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自然环境因素具有多样性。其次,各种因素通常以互动的方式同时起作用。另外,影响可能

是间接的,有些环境因素具有作用于媒介、宿主和媒介-宿主关系的潜力。阳光就是具有三重功能的环境因素的一个例子。紫外线能够杀死结核杆菌,但是,阳光却是使人类身体保持温暖的能源。阳光使人体能够合成维生素D,但是,它也是导致晒斑,使皮肤癌发病率增高的致病媒介。

在炎热而干燥的气候下,出汗是散热的主要方式。如果汗液没有蒸发而附在皮肤表面,就会使皮肤的pH值增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在那些有多雨季节的地区,汗液蒸发缓慢,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很活跃。在加纳的一个地区,占人口约20%的人在一年当中的某个时期会患脓皮病。出汗较多的农民和劳工尤其容易得这种病。皮肤潮湿时,真菌也很活跃,真菌感染在多雨季节会加重。长期在炎热气候下居住的其中一种风险是容易患尿路结石。缺水与结石的形成之间不存在简单关系。有人认为,饮食中的铷有助于结石的形成。尿路结石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农村尤其常见。

气候和季节对疾病带菌者和媒介的影响值得引起关注。炎热的气候有利于多种常见病的带菌者。有两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降雨量和气温的重要性。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导致河盲病的寄生虫)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在蚋属黑蝇(Simulium damnosum 或S.naevi)体内的发育主要取决于外部的温度,最佳气温为24℃。在气温低于18℃时,幼虫不能发育。在干燥的季节,旋盘尾丝虫不能繁殖。导致昏睡病的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 gambiense)在采采蝇体内的繁殖只发生在气温为24℃以上的条件下,25℃至30℃是最佳气温。采采蝇在极度干燥和非常潮湿的环境下不能生存,它们的生存需要40%~60%的相对湿度。35℃以上的气温对采采蝇是致死性的。很少采采蝇能在40℃以上气温生存。在干燥季节,大草原地区经常处于高温气候,昏睡病只发生在采采蝇能够生存的地方,例如,有树阴或者靠近水的地方。

疟原虫的繁殖跟气候有密切的关系。20℃以下的气温会使Plasmodium falciparum的发育延迟。在30℃的条件下,疟原虫在蚊子体内的发育需要9天,而在20℃的条件下,这一过程需要20天。导致黄热病的病毒在周围环境气温37℃时,在病毒携带者蚊子体内成熟需要4天,如果气温为18℃时,则需要36天。黄热病的流行最可能发生在气温足够高,病毒能够繁殖和传播的时期。

3.季节影响

感染的传播有季节性变化。季节性变化有三种不同模式:(1)人类与病原体携带者的接触,或者人类与中间宿主的接触增加;(2)人类变得更易受病原体的感染;(3)病原体更容易传播,因而传给更多的人。如果蚊子不能繁殖,例如,在长期干燥的季节,那么,黄热病的持续传播就不可能发生。在森林的洪流雨季中,隐藏几内亚龙线虫(Guinea worm)幼虫的中间宿主甲壳类动物剑水虱(Cyclops)被水冲走,而这些被感染的水很少有人饮用,因此,疾病的传播减少。但是,在大草原地区,雨水流入人们取水的水塘,而这些水塘是Cyclops 的栖息处。

在苏丹,非常炎热的季节使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双脐螺(Biomphalaria)不能繁殖,因而限制了血吸虫病的分布。钉螺的繁殖也受寒冷的限制,因此,在埃及的冬天以及其他地方在寒冷的季节,很少钉螺成为中间宿主,血吸虫新感染的发病率下降。

空气传播的细菌和病毒感染也显示出季节性变化。麻疹在干燥的季节流行,尤其是在较寒冷的月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显示出季节性变化,一般在每年干燥季节的末期出现大爆发。

人类与病原体携带者或者病原体的接触显示出季节性变化。人们已经注意到,采采蝇不能忍受高温,因此,在干旱的季节,采采蝇在水边繁殖。人类这时也到小溪或者河流取水。因此,当人类到河里取饮用水,放牛喝水,洗东西,或者耕作小块的水田时,与传播昏睡病

的采采蝇接触的机会增加。盘尾丝虫病由于相似的原因在干旱季节出现发病高峰。

干旱季节末期食物短缺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叶酸缺乏跟新鲜蔬菜和块根作物的供应有关。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穷人在收割季节到来之前要经受饥饿时期。这时他们尤其容易感染疾病。

4.迁徙方式

迁徙已经是,并且还将继续是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一个主要的人口统计学过程。人类的迁徙处于多种不同动机,包括寻找工作、逃避压迫或者其他社会原因。Kaplan(1988)对迁徙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综合的回顾,这些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在历史上有三种迁徙方式使人口密集的文明群体在第一时间感染新的疾病(McNeill ,1976)。第一种迁徙方式发生在公元一世纪当商队和船只通过地中海的海岸线将中国和印度连结在一起的时期。McNeill认为,新的、致死性的传染病是导致罗马帝国和中国的汉王朝崩溃的重要原因。人类的第二种新的迁徙方式跟十三世纪蒙古帝国的建立有关。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成功地统一了欧亚北部大部分地区。这一事件导致一个摇摇欲坠的网络的形成,其可能的副作用是影响了鼠疫杆菌的传播。藏在商队旅馆鞍囊中的老鼠将缅甸-云南边界穴居啮齿类动物由鼠疫杆菌导致的地方性传染病传给了欧亚大草原的穴居啮齿类动物。大型动物的相互接触导致了微生物的传播。

受感染的老鼠到达地中海东部地区的时间跟开通水路贸易相一致。这是第三种迁徙方式。十字军战士的归来以及作物歉收使人们涌向已经很拥挤的城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流行病——黑死病1346年开始在中东流行,并且在其后的4年里横扫整个欧洲。据估计,大约有四千万人死亡,约占欧洲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一种从未流行过的疾病传入一个社区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例如,欧洲人的殖民导致麻疹1746年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居民中大规模流行,1829年在爱沙尼亚大规模流行,1846年在加拿大赫德森湾保留地的印地安人中大规模流行,1852年在南非开普地区的霍屯督人中大规模流行,1854年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大规模流行。阿根廷火地岛的居民在1883年由于麻疹流行而全部死绝。

1875年麻疹首次传入斐济导致30%的人口在三个月内死亡。麻疹流行的一个后果是印地安人劳工进入种植园工作。斐济岛的整个文化都发生了变化,斐济人和印地安人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天花是影响人口大规模减少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印加人、阿兹特克人和北美洲印地安人被征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与非洲进行贸易,商船运载的奴隶和水桶携带有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黄热病病毒,导致在长达250多年的时间里黄热病持续爆发(Stanley 1980)。例如,黄热病在56个不同的年份爆发,19世纪在北美洲爆发了37次。黄热病使拿破伦送到多米尼加圣多明戈的25000人的法国军队全军覆灭。

在更近的时期中,许多疾病的传染和流行通常都发生在商贸路线沿途区域。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虱子传播的回归热在横跨苏丹西部的区域爆发就发生在商贸路线的沿途;1908年和1924年在加纳爆发的瘟疫是通过人们沿着海岸线从一个村庄迁移到另一个村庄传播开的。现代航空运输的发展使得生存时间短的病原体能够从一个地方传播到遥远的另一个地方。

5.风俗习惯

有些传统的风俗可能导致疾病,而有些现代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健康。食物如何烹调和贮存尤其重要。食物贮存不好会导致真菌生长,产生毒素。食物的有些部位对身体是有害的。木薯的皮含有氰化物,如果木薯皮跟块茎的其他部分一起煮熟或者一起捣碎时,氰化

物会释放出来,会引起共济失调神经病。在苏丹北部的人群中过敏性结膜炎和喉炎很常见,可能跟当地居民生吃被寄生虫感染的山羊的肝、肺和肠等内脏有关。

库鲁病(kuru)是一种通过仪式性食人俗引起,由慢发病毒(slow virus)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渐进性疾病。库鲁病存在于居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高地的福雷人和邻近的一些部落中。这种病已经存在超过半个世纪,但是,只是由于盖杜塞克(Gajdusek)在1950年代开始对这些居民进行研究时才被描述。这种病只感染男女儿童和妇女,但是,很少男子得这种病。库鲁病在福雷人中流行很广,约有90%的成年妇女死于这种病。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20多年里,库鲁病的发病率已经下降,库鲁病发病的区域已经缩窄。库鲁病只局限在某个地区发生使人们最初认为这种病是由遗传引起的。但是,人类学研究揭示出福雷人和邻近的部落还保留有族内食人俗,虽然这种习俗更多地具有社会意义和宗教仪式意义而不是作为一般的食物来源。他们的习俗是将死去亲戚的尸体切碎、煮熟并吃掉,这是哀悼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仪式由妇女举行,很少大男孩和男子吃尸体的肉。当将死于库鲁病的病人的脑部提取物质接种到黑猩猩身上,黑猩猩出现与人类相似的神经损伤时,库鲁病被证明是由于食人俗引起的慢发病毒感染的结果。

食物在烹调过程中可能会被污染。传统喂养断奶婴儿的食物也可能被细菌污染。例如,在肯尼亚游牧部落爆发的肉毒中毒是由于在葫芦中制作酸奶时受污染引起的。在这一地区,断奶期婴儿腹泻很常见。

农业生活方式使人类与动物有密切的接触。这种生活方式使人类感染人畜共患病的机会增加。肯尼亚高地布鲁杆菌病的爆发跟当地居民与牛、羊共居,主要靠羊奶为生有关。他们所养的羊经常感染羊布鲁杆菌(Brucella melitensis)

6.都市化、富裕和现代化

在全世界富裕的国家和地区中,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传染病的发病率全面下降。这种变化趋势一般被认为是由于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采取医疗预防措施导致的结果。但是,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的发病率却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的趋势。

冠心病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富裕病。这种解释太过简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冠心病的死亡率在1951年为止一直是社会阶层高者高于社会阶层低者。但是,到了1961年,社会阶层高的男子冠心病的死亡率已经开始稳定,而劳工阶层男子冠心病的死亡率则继续上升。在1971年,社会阶层Ⅰ和社会阶层Ⅱ冠心病的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88/10万和91/10万,而社会阶层Ⅳ和社会阶层Ⅴ则分别为108/10万和111/10万。Marmot(1980)认为,当一个人群达到某个经济发展水平时,冠心病的发病就不再仅限于社会中较富裕的成员。

冠心病也被认为跟现代都市生活,食物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吸烟和久坐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数据显示,都市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稍微高于农村地区,但是跟都市的大小无关。但是,来自其他地区的数据有所不同。在前南斯拉夫和波多黎各,都市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是农村地区的两倍。这两个地区还没有北欧和美国那么发达和都市化,但是,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却高于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都市和农村冠心病发病率差异的资料很少。但是,有关血压的资料却不少。血压是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子。在大多数群体中,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血压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在大多数热带地区的人群中都显示出这种规律。但是,在某些地区,人们的血压并不随着年龄而增高,而有些地区则不存在高血压的问题。

这些例外的群体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这些群体主要包括一些相对较小而隔离的社区,例如新几内亚高地、卡拉哈里沙漠、太平洋岛屿和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以及东非的游牧民等。很难确定这些群体是否正常,或者这种情况只是诸如慢性感染,寄生虫病或营养不良等因素

抑制了血压的正常升高。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是这些隔离的社区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血压是否会升高。

对加入军队的肯尼亚游牧武士进行的研究表明,经过只有两年的环境变化,这些武士的收缩压有显著升高。在新几内亚,乡村高地的居民血压较低并且不随着年龄而增高,但是,在首都莫尔斯比港的工薪族人群中,老年人的血压较高。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王铭铭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 ——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王铭铭 在中国研究中,长期存在规范社会科学范式与中国文化独特范式之争。鉴于这一争论 对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本文对在中国社会研究范式建构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诸种社会人类学理论逐一加以评介,并论述了中国学(汉学)社会科学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识论与解释问题。 作者王铭铭,1962年生,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近年来,汉学界 出现了大量有关“范式”(paradig m )的讨论。这些讨论针对的是传统汉学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汉学研究是否存在自身独特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2)作为区域性研究类别的汉学与一般社会理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探讨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者那里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从本质上讲,社会人类学综合了两种探讨,即区域性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探讨和社会人文学科的理论探讨。在这一社会人文学科中,一部分学者专攻中国社会研究,他们被称为“汉学人类学者”(sinolog ical anthro polo gists)。汉学人类学者一直面临如何使其在中国社会中发现的地方性事实与一般社会-文化理论形成对话的问题,向来十分关注地方性知识与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鉴于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对回答汉学研究的上述 参见W illiam Row e,1990,“T he public spher e in mo der n China ”,M oder n China ,16∶3∶ 16—19世纪,欧洲各国统治者为了达到侵略和掠夺的目的,鼓励教会、学者、探险家致力 于中国的研究,组成不同的“东方学”研究团体,使中国成为西欧学界的研究对象,于是产生了中国学。最早的中国学就是注重汉语研究的“汉学”。后来,它扩大成了一门关注一切中国事物如地理、风物、语言、哲学、社会、军事等等的区域研究学科。

《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读书散记:特纳说,我想 读书贵在体味阅读过程中某一瞬间对心灵的震撼。这一震撼不止来源于你的即时感悟,还取决于你读书时的周边环境、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而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你的记录更多来源于理性的思考。我相信,人更多是感性的动物,书也是必须倾注真情实感去体味的对象。短短的一瞬间也许就会使人忘记很多事情,捧着手中这本人类学的经典《仪式过程》,我感到一阵恐惧,生怕我与人类学第一次触电中的每次震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所以,我决定,记下每一次翻看这本书时的领悟。也许杂乱,也许肤浅,但有谁能说这积

淀了我人生的尘埃没有价值呢? 07年10月11日周四下午图书馆 序中说:“特纳最为关注的就是有没有趣,好不好笑,开不开心。” 我想:很对我胃口。 特纳说:“对一个地方的人类学研究调查,不要将自己摆在一种研究者的位置,而且观察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也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将自己变成当地人,站在当地人的角度去体验、去思考、去感受。” 我想:在学习英语时,是否也可以套用他所说的方法呢:不要将英语译成中文来理解,而是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母语就是英语的幼儿来学习。 特纳说:“这本著作所要产生的效果,就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书中所描述的内容。” 我想:凡尔纳正是如此吧。他的《地底旅行》虽然已经是许多年前看过的著作,但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却依然存在,闭上眼睛,似乎就又能回到那个

奇妙的地底世界。特纳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正是如此么?这让我不禁感叹:一本成功的人类学著作,首先要是一本文学名著,那么一位成功的人类学家,又要用多少时间与精力来积淀他的文化底蕴呢? 有人说:“特纳的著作的阅读群体广泛,远远超过人类学家这一范畴。”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类学家,所能阐述的思想及精神,不单单是表现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类群体上,而是更要抓住整个人类的心。” 有人说:“他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在讨论会过程中所经历的时刻,而不是成果。” 我想:“真正伟大的事情,是在参与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那一刹那心灵的感悟,而不是要如何去套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某些过程。” 07年10月27日周六麦当劳 特纳说:“当我们把这些头脑相对简单的民族所持守的观念翻译成我们的语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文化人类学复习要点

题型: 名词解释5个,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5个,每题6分,共30分。 论述题3个,共50分。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2、田野工作的特征。 3、人类学的领域。 4、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比较。 5、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 6、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方法。 7、什么是田野工作?什么是主位法,客位法。 第二章文化和文化变迁 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变迁?文化变迁的原因,文化变迁的途径或表现,文化变迁的类型。 2、什么是涵化。 第三章种族、民族与族群 1、种族的概念 2、种族主义及其表现 3、种族产生的原因。 4、种族的社会建构。 3、民族的特征 4、族群的要素有哪些。 第六章生态人类学 1、生态人类学的定义,意义。 2、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经济人类学 1、什么是经济人类学。 2、经济人类学的问题意识。 3、经济类型与交换类型。 4、经济人类学的形式论与实质论。 5、夸富宴。“夸富宴”(potlatch)的词义是“散尽”(give-away)的意思。慷慨的馈赠是获取尊敬的动机。一个人举办一次夸富宴很显然会带给他一定的声望,这种声望是与慷慨的程度成正比的。“千金散尽”的夸富宴行为是一种“妄想自大狂人格”的结果。在一个缺乏统治阶级的社会中,夸富宴的制度确保了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的持续。 “夸富宴”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最初给以细致的描述,后来经由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再度解释的夸克特人的夸富宴仪式,一般都被后来的人类学家看成是一种再分配的经济制度。 夸求图印第安人(Kuakiutl Indians)的夸富宴(potlatch)。夸求图印第安人居住于英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中国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一、人类学(Anthyopological)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研究对象: 1、人(man)——生物人organism、文化人cultrate[k?lt??'rɑ:ti]、社会人 2、文化——人所创造的文化(Culture)包括物质文化(包括受人活动影响的生态环境)、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3、广义具象——包括体质人类学(人体学)、考古学(史前学)、语言学、文化(社会)人类学 狭义具象——包括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4、各国的本土特征不同:(英美)(欧洲) 狭义具象: 北美:文化人类学 英国:社会人类学 欧洲:民族学 因此,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只是各国的称呼不同,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一样的。即: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体质人类学==人体学 史前学==史前考古学 中国——先后受到欧洲和北美的影响,学科名称和术语使用一直没能统一。各种划分出入较大。 1)学科分类上:一度将人类学划归生物学。1992年,人类学被划为民族学下,成为其七个二级学科之一。后经修订,人类学又被划归社会学之下,成为社会学的二级学科。其中一些独立学科被打散在不同一级学科之下。不同称呼但内容相同的学科被划分在不同学科之下。如:民族学仍然为一级学科文化人类学放在民族学的括住内。 2)误解也比较多。如:民族学被等同为“民族研究”、少数民族研究。汉人社会研究则被拉入社会学之中。 3)公众形象与认知度非常低。 中国长期把人类学等同于“古人类学”。古人类学主要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这个印象与我们中国50年来知识谱系的规定有关。人类学还给外界一种接近于“ 考古学”的形象。似乎只是对古物或原始的东西感兴趣,有一种好古主义的心态。这恐怕来自以前中国人类学的“南派”(蔡元培),他们上个世纪30-40年代,以中研院为中心,做古语言、古文化、古民族研究。考古学家张光直在哈佛大学担任过人类学系主任,因而考古成了中国人类学的一种公众形象。人类学的第三种形象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原始社会形态研究”,这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学科依据。人类学的这三种形象,不能说是公众对于人类学的歪曲。可对行内人来说,我们所做的,与人们印象中的,还是有所不同。 对人类学的认知也比较低,不仅不被公众认知,也不为大学、学者认知。 4)学科内部缺乏共同学术语言和价值观,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大家公认的基本阅读书目,缺少共同关注的概念体系。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历史原因。学科命名实际上也是一种秩序构建。人类学被介绍进中国就形成了当时中国的学科秩序。以民族学(欧洲大陆)、文化人类学(美国)或社会人类学(英国)的名称进入中国的人类学,形成了不同学术特点的南派与北派。新中国建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民大民族学人类学2001-2009年试题人类学理论

民大民族学人类学2001年试题人类学理论 01年 人类学理论 简答: 1简述莫斯的交换理论 2.简述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 论述: 1试述功能学派的理论要点、并分析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和布朗学术观点的异同。2试述米德萨摩亚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及有关问题的争论。 3.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人类学概论 名词解释和简单填空 1.整体论 2. 文化相对主义 3. 意义(meanings ) 4. 濡化 5. 人类学包括-- 分支A._B._C._D._ 6. 写出家庭术语的下分类别(3 种为限)A._B._C._ 简答 1.解说人类学如何研究文化的变迁(原因、过程、结果) 2.人类学宗教研究涉及宗教的起源、宗教的仪式及其功能的象征理论等,试说明之。 3.举出1940 年代几位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出版的田野工作代表作(3 本为限),并说明每本书主要依据的理论和作品大意。 04年 人类学概论 一填空 1 弗思(RaymondFirth)是____国人类学家,他六十多年前发表的______,1944年由中国学者____先生翻译成中文.

2 _____是美国人类学奠基人之一,他的_____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实生活中意义. 3 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_____和______.,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_____ 4 ____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其代表作_____叙述了文化的不同选择之路,明确了人类学的目的是在于理解他 人文化. 二名词解释 <西太平洋航海者> 亲属称谓核心家庭成丁礼"船货运动"摩尔根 语言的谱系分类图腾信仰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古典进化论? 2 功能学派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 什么是生态人类学? 4 马林诺夫斯基对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四论述题 人类学包括哪些分支,其内容如何?你认为研究人类学对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 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原始文化> 莫斯(marcel Mauss)许琅(火字旁的)光多线进化论<文化的解释> 二简答题 1传播学派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提出了什么主要理论? 2人类学实地调查(田野工作)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三论述题 1 试论摩尔根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和理论缺陷. 2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得克里夫-布朗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 3 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 05年试题

人类学研究方法

《人类学研究方法》 论文 题目:朝鲜族传统婚礼习俗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社会学2012级 姓名:尹哲锋 学号: 2114164058 2015年12月

摘要:从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朝鲜族,在迁入中国的一百多年中,其传统婚礼经历了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新郎、新娘的婚礼呈现出本民族的独自特点。受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朝鲜族婚礼兼具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朝鲜族;传统婚礼;服饰;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每个民族都以独特的文化特征显示其独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所创造出的文化也以各种途径和方式在一个民族中不断传承。从人类学的角度讲,婚礼表达着一个民族的人生价值观,传递其对婚姻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婚礼不仅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特殊且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 民族传统婚礼服饰是融合民族特性、文化特性、美学特性、现实需求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创造。我们进行民族传统婚礼的研究,对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传统、认识民族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朝鲜族传统婚礼仪式 朝鲜族男女的联姻中间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这一点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子即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家答应了这门亲事,男方家就要往女方家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好小伙子的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要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生辰八字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果相合,女方就托媒人通知男方,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这时,男方可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将彩礼送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 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红布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戴“簇头里”、身着“汉衫”然后双双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过去,朝鲜族婚俗沿用中国古代的六礼习俗,非常传统复杂,礼仪繁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得以简化,现在主要有纳彩、纳币和迎亲3个程序。 纳彩,就是定婚,男方家向女方家提亲时要送礼物。纳币,是男方家给女方送去青缎、红缎等彩礼。迎亲,即新郎迎娶新娘,正式举行婚礼,也最为隆重。 朝鲜族婚礼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新郎去新娘家迎亲,要带上用木头做的大雁,象征新婚夫妇像大雁一样忠贞爱情,永不分离。新娘家会为新郎办丰盛的喜宴。新郎坐在案前,须先喝3杯酒。喜案上最为醒目的是煮熟的整鸡,鸡嘴上衔着通红的辣椒。民间传说红为阳,可以驱邪避鬼,也隐喻早生贵子。在饭碗里要埋上3只鸡蛋,新郎吃一半,新娘吃一半,寄寓生儿育女、生活美满的良好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石建华 学号:2008241068 中国人类学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介进来,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历程了。20世纪5年代之后我国出现的人类学研究机构中不少是从已有的社会学或者民族学研究机构中析分出来,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92年原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改名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尽快改变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在费孝通等老一辈人类学学者的推动下,从9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先后独自或者与国内的厦门大学等其他几所高校的人类学研究机构联合,连续举办了五届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有力地推进了人类学的发展。 虽然90年代之后,随着80年代留学西方国家的新一代社会学年轻学者的陆续学成归国,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使用统计学的方法(特别是SPSS、统计软件包)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但是与此同时,“运用西方人类学方法和其他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本土培养的年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者,他们似乎更能熟练地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学的学科理念和研究范式有助于研究者加深对被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部分学者不满足于单纯的理论学术研究,他们试图利用“人类学的知识、概念和策略来解决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的问题”,

借以提高人类社会的福祉,这样就出现了应用人类学。而此时,人们也发现人类学在处理某些社会问题上有其独到的策略和方法,人类学家因之享有“解决麻烦的能手”的声誉。况且现在的人类学家也普遍意识到,人类学虽然一直标榜自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可是以往的人类学所关注的只是小型的非西方社区,因此有必要重构人类学的研究视野,把整个人类社会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都发现人类学学科研究所具有的独特视角有助于人们认识这些学科自身所意识不到的问题。人类学因之而开辟了另一片新天地。 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的人类学界,真正从事“应用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还很少。这在客观上又限制了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个文化非常多元的社会,中国正在经历的急剧的现代化社会变迁为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研究场景。针对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学的事实,人类学应该主动积极地融入对社会主流的变迁趋势的研究,以扩大其学科影响力。由于人类学惯于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来研究小规模的社区,而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的乡土社会和现代的城市社会相互并存的典型二元结构社会,事实证明,要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使用定性研究方式更为合适。实际上,人类学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不仅为农村社会学者,而且也被其他学科比如农村政治学者、历史人类学者所广泛采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目前中国人类学者就完全停留在自己学科的领地里,陶醉于本学科的

人类学读书笔记

《体育人类学》读书报告 体育人类学是从体育的角度去研究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要了解体育人类学就必须了解学习人类学。只有在了解人类学的概念、定义、研究内容、理论流派沿革及应用分支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对体育人类学有较全面的了解。作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结合点,它揭示和分析人类与体育相关的因素,综合研究人类的体育问题。它从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研究体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在理论上表现的具体形式,揭示体育过程的内在结构,在不同形式的体育过程和与之相似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共同的规律。体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体育原理,以建立全面认识体育的新视角;民族体育,以深挖和弘扬人类传统文化遗产;竞技,以摆脱单纯追求人体极限的误区;定位和标示,以把握未来人类体育的发展轨迹。 体育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类有关体育的文化活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体育人类学包括以下主要研究领域 (1)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全球不同文化和社会、传统和现代的体育竞技和运动休闲娱乐行为,各种体育参与者使用话语表达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探讨在体育交流中如何增进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2)根据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语言人类学所发现的材料,从人类进化、迁徙和交流的角度,研究各种体育运动的起源、进化、发展和传播; (3)将体育或身体文化看做是文化体系中的一种要素,研究体育与其他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体育在提高人类生存适应性方面的作用等; (4)探讨在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体育 和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不同种族的人类群体在生理、体型和运动能力上的差异,如何让选手参加适宜的比赛并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5)研究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体育、竞技和身体娱乐活动,利用全球丰富的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资源,促进体育与人类的同步发展。 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节是第四章的第四节,从民族体育到奥林匹克竞技。民族体育是当代世界流行的国际体育之母。但是,当代国际体育一旦形成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便表现出与各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种种差异,进而产生冲突、消长、生灭、融合、共存等种种复杂的情况。西方文化带着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无视其他民族文化包括民族体育的价值,并且蛮横地剥夺其生存的权利。在初始阶段,民族体育抗拒西方体育,是试图摆脱其征服。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随着民族本身的衰亡而衰亡,另一些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也陷入艰难困境之中,他们在社会生活、尤其是在城市生活和教育中的影响急剧削弱。为何近现代体育主要是西方体育在国际体坛占统治地位?原因很简单:体育文化可以借助强大的经济杠杆向生产力欠发达地区渗透。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而获得巨大效益的英国以及紧随其后的德、法等国,把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而初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美国,待自己强大以后,体育文化随经济地位提高而倒灌输出,如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风靡全球。奥林匹克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而东方各国民族传统文化缺乏发展契机,只能够被动接受。 而第五章中还针对人类的种族、文化、性别、生存环境等差异对其竞技水平的影响。在体育和竞技中对人种、种族和种族问题的研究,以及对训练和比赛的环境、性别等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兴起阶段。分别从肤色,形态,环境等因素解释了正是高水平竞技的成绩和记录中产生明显的差异的根源。世界上既有人种差异存在,就必然有形形色色的种族问题产生,体育人类学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种族差异,发掘各人种身体活动的巨大潜能,使人类整体走向健康。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绪论一章对于体育人类学是门交叉学科,对人类学以及人类学的理论流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没有开门见山的讲体育人类学,这样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类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整理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变革的合理性。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4)知识生产的制度化:学会、刊物、大学职业化。 进化论学派 基本论点:代表人物: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1、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2、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3、文化的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4、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 缺点和局限:首先,他们在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现象发展的顺序,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其次,进化论派大多数把欧洲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高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最后,进化论者把文化的相似性的根源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泰勒:1、英国人类学之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为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2、在《原始文化》中,泰勒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的产生于发展。在此书中,泰勒透彻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即全人类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他认为这两条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原理,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拿一些相同的原因解释相同的现象。”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和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和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依次顺序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阶段。3、泰勒的宗教理论:首先,他明确了什么是宗教,泰勒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基本定义”,这个定义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其次,泰勒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4、泰勒的婚姻家庭理论:首先,泰勒研究了“回避”习俗,认为居住模式与回避习俗两者之间存在着粘附,即妻子家庭对丈夫的回避是与同妻居联系在一起,反之,丈夫家庭对妻子的回避也是与同夫居想联系的。其次,泰勒讨论了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问题,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力的继承。在此,泰勒又一次提出了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转变的。第三,泰勒对还“产翁“习俗进行了研究,称这种行为为滑稽的行为,同意人类学家巴霍芬的观点,认为”产翁“习俗产生于亲子关系纽带出现转折的社会中。第四,泰勒还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5、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比较法、残余法和统计法。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黄泽 =提要>我国的人类学与民俗学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渗透,并在异文化、本文化的学术取向上有所交叉。民俗学以人类学为背景学科,人类学亦借鉴民俗学方法、材料与调查手段以把握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研究主体透视人类学的民俗学取向,并从学术史的视角描述两个相关学科的互动过程:渗透、交叉、融合。 =关键词>人类学民俗学渊源互动 =作者>黄泽,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C91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1)01-0017-06 人类学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三十年代后获得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民俗学自二十年代后,以歌谣运动肇始,应和着/五四0新文化运动,也在北京、广州、浙江等地传播。分析中国人类学从2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主体及其论著,其研究对象、方法、关注重点及研究兴趣体现出兼顾民俗学研究的学术旨趣。而民俗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人类学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两个学科平行发展,但可看到两条时而交错、时而分离的轨迹。 一、中国人类学研究主体兼顾民俗学的传统 11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的内外视野、前后视野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类学,亟需从学术史的角度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这就需要内外视野与前后视野相结合。何谓内外视野?内即学科理论建设,涉及对象、性质、结构、方法等。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构建规范的学理、术语及共同话语,这是立身之本。外即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与社会历史环境、人文传统的关系。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不能不因应社会发展、时代背景的需求,并在各个阶段有所转化、调适。人类学本土化的命题,就揭示了内外视野结合关系。从内视野来看,对象的本土性及中国多元文化、族群众多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来自西方的人类学理论框架、命题面临重构、转述而予以适应对象的变通。从外视野来看,研究中国、建设中国的社会使命感,中国作为几千年封建文明国家的悠久积淀和人文传统,研究本土文化业已成型的既有理念和分析范式也会对人类学研究主体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 何谓前后视野?前即前瞻学科发展,探索前沿问题、学科方向、新领域、边缘学科动态、国外最新成果等。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及其群体文化普同性的学科,建立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是必要且可能的(当然必然存在国家、学派特色),与人类学本土化是相反相成的。后视野则强调回顾学术史,尤其是通过学科的确立,机构、人员建置、变动的分析,进而探求学术思想史。学术史研究应从机构、人员等表层深入到学术思想、思潮的层面,这是学术史的核心。学术思想史则需从学术思潮,代表性流派、学者,代表性论著,有价值的观点等方面着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家具有学科本土化的意识,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学术大众化、经世致用、重视民间文化成为人类学民俗学的社会思想背景,民俗学家普遍具有通过歌谣运动反封建礼教、面向民间文化的旨趣,

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语言学方法

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语言学方法 张振江 第一节准备工作 采用语言学方法进行人类学调查,涉及众多方面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中,有一部分与人类学调查的其他部分的准备工作相同,有些则是语言学所特别需要的。本节主要讲述涉及到语言学的若干主要准备工作。 一、语言学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准备 1.地方志文献中的人文、历史沿革、语言文献; 2.历史文献中的语言文献; 3.直接相关的语言学资料; 4.直接相关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5.类似领域的语言学资料、研究成果; 二、语音器材准备 1.录音设备; 2.语音分析设备; 3.其他辅助设备; 三、编制语言调查大纲 1.最主要的语言调查准备工作之一。 2.根据具体调查目的,确定具体的调查大纲。在人类学调查中,这个大纲必须服从整个的人类学调查,而与单纯的语音学调查大纲可能不同。 3.但是,无论是何种目的调查大纲,都必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绪论。概述本次调查的基本目的、意义、方法、程序等等; (2)语音学方面; (3)语法学方面; (4)词汇学; (5)句子与长篇语料 细致地编写调查大纲,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学诸目的。就人类学田野 调查中的语

言学研究来说,一般的,语音学、词汇学、语料等方面尤其重要,因此,尤其要周详。 四、选择语言调查合作人 1.语言调查合作人很大程度上决定调查的成败; 2.对合作人的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 3.对合作人地方性知识的要求 4.对合作人身体等其他方面的要求; 5.语言调查非常辛苦,必须尽可能地为合作人提供便利,掌握调查节奏,以达到最好的结果。 第二节记音 一、记音 不论对语言学调查来说还是对人类学调查来说,记音都是最基础的工作。记音工作如果 不扎实甚至出现重大错误,将对以后的工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二、人类学调查中常用的记音方法 许多人类学家并不是语言学家,掌握的记音手段可能多种多样,下面是常见的几种。 1。使用汉语拼音方案 优点是通行面广,缺点是适用面窄。它是基于普通话而设计的,通常也仅仅适合于普通话。因此,不能广泛用于精确记录其他语音系统。 2。使用具体语言或者方言的拼音方案 许多语言、方言另有专门的拼音方案,例如壮语、水语、汉族的粤方言等等。 一般来说,通行都受限制。 3。汉字拟音 这是很常见的方法。 原因:一方面与纪录者不能很好地掌握其他记音手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实有关。

人类学 相关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2) 1、理论人类学与应用人类学之关联 举各民族物质上行为各种形态而比较他们异同?的名为?比较民族学?, 即今天所说的理论民族学, 它偏重于研究多个民族的共同发展规律。(蔡元培) 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是近几十年新兴起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社会调查的方法,着重研究现代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社会生活规律。对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医药与保健,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遗传工程进行应用研究,提出对策,应用人类学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已冲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线,进行科学间合作,协同研究。可分为结构人类学、人类工程学、医学人类学、老年人类学、分类人类学、经济人类学、人口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空间人类学等分支学科。 2、人类学南派与北派的比较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类学兼收并蓄了欧美人类学的种种学术流派,成为一个多元的学术体系。到30年代,中国人类学已形成三种具有地区特色的风格,呈华东、华南和华北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受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影响的“北派”与“南派”,分别以燕京大学与“中央研究院”为中心形成自己的圈子。 “北派”受功能学派影响较大,偏重于一般社会科学。关注深入的

民族志研究(社区调查),重视比较不同社会中人类的不同生活方式,研究并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其最重要的特色在于汉人社区研究。强调社区研究方法的运用,以田野调查的实际资料和分析研究为拳头产品,通过和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在国际人类学界影响较大。 “南派”与历史学派关系深厚,偏向于人文学,注重物质文化与跨民族关系研究,注意力在文化研究,而非规律或原理、原则的寻求。强调以族群文化为研究对象,着重搜集传统风俗与历史源流的内容,明确提出要以人类学材料来补充历史记载不足的看法。在实地调查中,偏向于民族志描述。他们开展的田野调查数量最多、面积最广,质量上乘。 两派在经验资料与理论知识的积累方面,分别都有各自独到的开拓。 3、社会调查与社会学调查之关联(事实与理论) 社会调查是指:政府或个人组织对社会间事件的调查。如民生、物价、治安、政府公信力等领域。 社会学调查指:通过社会调查所得的结果与不同组织或个人调查结果相比较,了解两方或多方意见共同研究。 4、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新中国建立后,苏维埃学派对我国的民族学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原始社会研究、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定义与识别。所谓经济文化类型,乃指?一定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它在历史上形

人类学考题

北京大学 2005年人类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8*5=40): 1.格尔兹 2.文化霸权 3.差序格局 4.进化论 5.历史具体主义二.简答题(15*4=60): 1.英国功能学人类学与以前人类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简述布朗的单系血统。 3.试述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大家庭与小孩子的关系。 4.简述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有关“功能”的不同解释。 三.论述题(25*2=50): 1.试述20世纪中国人类学史的基本演变线索。 2.试论礼物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2005年人类学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8*5=40): 1.地方性知识 2.跨文化比较 3.文本 4.民族语言学 5.参与观察 二.简答题(15*4=60): 1.试述人类学进化论的方法论。 2.试述历史材料在民族学中的价值。3.说明海外民族志和家乡民族志在知识论上各有什么优点? 4.简述主位方法的基本含义。 四.论述题(25*2=50): 1.Ethnography可以称为“田野志”吗?为什么? 2.试述民族志方法应用于中国研究时遇到的问题? 2004年人类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0 *4 社区后殖民主义结构人类学库拉圈 二简述15*4 1.《忧郁的热带》中作者所宣称的人类学立场? 2.简述《江村经济》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3.人类区域关系档案的内容 4.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的内容 三论述25*2 1.努尔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的立论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样证明的? 2004年人类学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 *4

1.年龄组制度 2.人类学的整体观 3.局内人观点 4.家乡民族志 二简述15*4 1.解释人类学的方法论特点 2.民族中心主义持续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3.人类学亲属符号表示联合家庭和多偶制家庭 4.后现代人类学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25*2 1.跨文化研究在人类学中的地位如何 2.现代民族志的缺失何在 2003年试题人类学理论 一:概念解释 1.涂尔干 2.费孝通 3.格尔茨 4.传统 5.社会结构 6.象征人类学 二:简述题 1.简述博厄斯的人类学理论贡献 2.简述新进化论 3.简述结构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4.简述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5.什么是文化相对论 6.简述埃文思-普里查德的人类学观 三:论述题 1.举例论述人类学何以是文化批评 2.论述经济全球化对没个民族文化的影响 3.试论利奇的过程理论 人类学方法一:概念解释 1.民族志电影 2.民族中心主义 3.田野工作 4.客位研究法 5.拉的克里夫_布朗 6.遗留物 二:简述题 1.简述实验民族志的基本特点 2.简述仪式研究的社会人类学视角 3.简述比较研究对人类学的意义 4.简述参与观察所获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几本差异 5.什么是格尔茨解释人类学的“深描” 6.简述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 1.试论《努尔人》的方法论意义 2.人类学的概念是这样建立的 3.试论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对人类学方法论的主要贡献 2002年试题一. 概念解释 1.进化论 2.博厄斯 3.米德 4.结构主义 5.利奇 二. 简述题 1.简述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 2.简述宗教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政治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