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述评及其引申_任毅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述评及其引申_任毅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述评及其引申*Commentary and Extension of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任毅东童童

内容提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我国一项重要国家战略,近年来颇受政府、企业以及学术界等相关领域的重视。国外学者对“两化融合”发展的研究较早,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对此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对“两化融合”发展的内涵、路径以及相关经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情况看,“两化融合”经历了政策的演变和推进,试验区建设也实现了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是传统工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两化融合”与“互联网+”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中国经济转型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装备系统服役健康保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重庆400067;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200433

Ren Yi Dong Tongtong

Abstract:Th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strategy in our country.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relevant fields includ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academia.The research of“integration development”derived from foreign scholars.In recent years,Chinese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extensive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Chinese scholars research“integration development”on connotation,path and its relative issues of economic effects from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evel. From perspective of situation of“integration development”in our country,it has experienced policy evolution.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zone also has realized a scale expans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Integration development”is a crucial route for traditional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Meanwhile,“integration development”and “internet plus”are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integrative development,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

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

度融合,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站在

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

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有利于培

育新的增长点,有助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助推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

*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

展:述评、现状与展望》。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工业行

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批准号:KJ1400621);重庆市博

士后特别资助项目“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与产业转型策略研究”

(批准号:Xm2014061)。

提质增效,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对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研究开展较早,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该命题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偏重于对技术产业融合问题的探讨,认为技术融合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绩效的提升[1];同时,技术融合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平均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绩效。[2]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边界变得模糊,产业融合在制造业得到有效发展(Martha et al. 2001;植草益,2001)。也有学者从模型角度分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问题,并指出实现“两化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进行补贴。[3][4]国内对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相关研究始于21世纪初,研究主要从理论分析视角和实证经验视角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基于理论层面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内涵;二是分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必要性;三是剖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阐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实现路径和动力机制。近年来,关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研究逐步转向实证分析,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两化融合”指标构建和测度;二是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两化融合”对于经济发展诸多方面的影响作用。总体来看,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视角较为单一。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属于产业融合的范畴,是产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产业融合思想最早源于Rosenberg对美国机械装备工业技术变迁的研究。随后便引起了包括学者、产业界和企业界相关人员在内的各领域人士的广泛重视。1994年,哈佛大学商学院举行了第一次产业融合国际论坛,主题是“计算机、电信以及消费电子学”,这是第一次从经济学意义上对该问题进行关注和讨论。也有学者从其他理论和机制对产业融合进行分析,如周振华(2003)认为,产业融合是产业分工模式中的一种,是一种新的分工。

1.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内涵

“两化融合”在不同时期被赋予新的含义,但其所体现的本质基本相同,均体现了发展的协调与互动要求。周振华指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应当是更大范围内的经济性互动。具体来讲,这种互动关系表现在产品、生产经营和产业三个层面的融合。[5]姜爱林认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可以从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解释,总体来讲,表现为前提与发展、源泉与载体、基础与对之改造的多层次关系。[6]谢康等指出,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环境及条件不同,决定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道路要结合具体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同时,研究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内涵进行了解释,指出“两化融合”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以实现技术效率的过程或过程状态。通过这个过程或过程状态,实现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7]徐盈之、孙剑(2009)认为,“两化融合”是发生在信息产业向制造业渗透过程中重构的一条新的价值链,这条价值链既包含原有制造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又包含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所产生的新价值链。荣宏庆认为,“两化融合”的本质是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两步并一步”的发展策略。[8]张轶龙、崔强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进行了定义,指出这一融合度是表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作用程度的一个指标,它能够有效反映二者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协调发展的程度。[9]吴胜武和沈斌给出了较为准确且详细的阐述,他们指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主要包括狭义的融合和广义的融合两个方面。图一(见下页)可以清晰地展现其内容和关系。[10]

2.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关于“两化融合”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李林从信息全球化发展角度分析了实现“两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一方面,信息化已成为重要的生产方

图一“两化融合”的内涵

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孕育着更大可能的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制造业分工日益深化使得信息化应用成为必然。[11]杨培芳指出,我国工业化已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而信息化依然处于准备期阶段,二者发展的差距要求实现两化发展的融合。同时指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已经遇到发展瓶颈——

—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融合,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式。她还指出,用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的组织方式发展新型服务业,是驱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两个轮子。[12]荣宏庆指出,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同时,环境与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也是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实现“两化融合”发展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13]

3.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有研究认为,“两化融合”存在发展偏离,主要体现在企业层面的信息传导和管理的偏差。[14]一些学者认为,“两化融合”的偏离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如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具体表现为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发展环境不完善、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等。

[15][16]杜振华、茶洪旺指出,现阶段“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表现为:一是企业

缺乏践行“两化融合”的积极

性,企业核心业务尚未实现较

高信息化水平。二是核心技术

和知识产权的缺乏使得“两化

融合”欠缺强大支撑力。三是关

键性信息技术人才缺失严重影

响“两化融合”发展。[17]

4.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

展的实现路径与动力机制

姜爱林认为,实现工业化

和信息化融合要正确处理好以

下关系: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

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政府引

导与市场机制、虚拟经济与实

体经济。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实现“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18]李林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指出可以从技术层面、业务层面以及网络型企业组织发展层面实现“两化融合”发展。[19]杜振华和茶洪旺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两化融合”发展路径:一是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引导,二是对人才培养进行强化,三是实现政府对信息化技术自主创新的支持,四是有效发挥“两化融合”试验区示范作用。[20]荣宏庆指出,推进“两化融合”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逐步推进,即实现政府层面政策制定、行业层面指导推行以及企业层面具体执行。[21]张轶龙和崔强对“两化融合”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指出“两化融合”首先要对传统工业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从管理体制、政策扶持和人才建设方面给予外在的支持。

[22]总结已有研究,“两化融合”的实现路径和动力机制主要包含外部和内部两种路径、两种机制(见图二、图三,下页)。

(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

1.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

对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指标构建与测度,已有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选取方法:一是采用已有的经典指标进行测度,如钱纳里的人均GDP指标、库兹涅茨的产业比重指标、克拉

“两化融合”

狭义广义

四个方面三大影响三个方面重大意义

产品层面的融合工业装备上的融合工业生产、管理、经营上的融合形成融合型产业

工业与信息化

的融合

产业、经济结

构优化升级

形成新兴融

合型产业

工业化、信息

化水平提升

服务业与信息

化的融合

农业与信息化

的融合

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各

领域的变迁

克的从业人员比重指标等。二是在已有经典指

标基础上进行扩展,建立新的指标进行测度,例

如以制造业各行业信息技术产出占比来表示信

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等。三是选取

其他研究领域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进行研究。

俞立平等构建了工业化指数和信息化指数

来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选取了1984~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化存在显著的带动效应,是影响工业化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23]张轶龙和崔强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系统中选取了相应的工

业化评价指标和信息化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

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指标进行构建

和计算。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程度较低,呈现非协调发展状态,同时呈现逐年

向协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24]刘文耀和蔡焘采用美国运筹学学者Saaty 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进行评价。[25]黄祥芳等构件综合评价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耦合发展进行了测度。[26]2.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模型及计量

研究以谢康和肖静华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该团队运用模型、指标构建和计量方法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进行了详尽研究。谢康和肖静华构建了一个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概念理论模型,认为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构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两条基本路径。研究具体分析了在不同调整成本的作用

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两

种调整类型———平滑调整和非平滑调整———最

终对GDP 增速和产业结构等宏观指标产生正

向作用。[27]谢康等(2012)构建了完全竞争和不

完全竞争两种条件下的融合路径模型对融合路径进行分析。他们借鉴王维国(2000)的协调发展系数判断方法和陈佳贵等(2006)的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及权重、张彬等(2010)关于我国信息化水平测评体系的研究,构建指标进行测度。实证分析发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路径与

“两化融合”的相关性高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

一路径,融合水平越高对于人均GDP 增长、产

业结构调整和能耗降低都具有正向影响。

陈石和陈晓红利用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对

“两化融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

究发现,“两化融合”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指出,“两化融合”对提升

非国有企业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对提升国有图二“两化融合”外部实现路径与机制

图三“两化融合”内部实现路径与机制政府引导市场竞争促进

工业和社会需求拉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国际环境要求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竞争机制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内部机制共生机制

网络机制

示范机制创新机制

协同机制

企业的社会效益更为显著。[28]张亚斌等借鉴谢康等(2012)的指标测度方法,在其研究的基础上对“两化融合”对我国工业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化融合”可以有效抑制重化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29]

二、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态势

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在不同的时期,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政策不断调整和改革,日臻完善。我国对于“两化融合”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强,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政策的演变

“两化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该战略内容贯穿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我国关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基本上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到党的十六大展开之前,这一时期国家开始将信息化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发展方向,强调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党的十六大至今,这一时期国家政策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相结合,强调“两化融合”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随后,江泽民同志提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在随后的1996年,国务院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之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两化深度融合”发展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近几年,政府层面也相继出台和印发了关于“两化融合”的指导意见。2011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2013年9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

由此可见,自党的十六大开始,从“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一系列重要论断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认识不断深化和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关于“两化融合”的认识与解读

国家层面对于“两化融合”作出了明确的阐述与解读。“两化融合”主要包括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层面的融合发展,逐步推进贯穿于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工业和服务业的各个行业和部门。[30]

“两化融合”的发展和推进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同时开展和实施(见表1,下页)。宏观层面即区域层面,包括制定相关政策、编制发展规划、组织开展试验区和示范区建设等。现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批准建立上海市、重庆市、广州市、南京市、青岛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呼包鄂乌地区、唐山市暨曹妃甸八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中观层面即行业层面,包括推进地方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展行业“两化融合”指导和评估工作等。微观层面即企业层面,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管理、营销、技术改造等环节深入实施和推进。据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11月9日制定并公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

估规范(试行)》,并于2014年1月14日制定并公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

(三)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态势

1.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情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2)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通过对我国31个省(区、市)2300多家企业的调研和数据测算,该研究认为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以从省域角度划分为四个梯队。具体分布省份和特点如表2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工业发展基础有直接关系。这表明,要实现“两化融合”深度发展,前提是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水平均要达到一定发展阶段。

2.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状况

2008年,我国启动了“两化融合”国家级试验区的建设,首批确定了八个国家级试验区。这八个地区分别是珠三角地区、上海市、广州市、重庆市、南京市、青岛市、唐山暨曹妃甸、呼包鄂乌地区。201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长株潭城市群、柳州市和桂林市、西安-咸阳、沈阳市、合肥市、兰州市、昆明市、郑州市等八个地方为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第一批八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已经探索出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国创造出了宝贵的经验,达到了试验区工作的既定目标(见表3,下页)。

其中,上海市、广州市、珠三角地区“两化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其他地区“两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借鉴。上海市“两化融合”的经验体现在“四个注重”,即注重基础调研、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注重与国家和当地产业发展的重点结合、注重典型培育和经验推广。并且先后发布了《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行动方案》,实施了“2200两化融合人才培训计划”,创建了国家“两化融合”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市的发展经验和特点体现在:分类推进,整合资源,按照产品、技术、业务和产业衍生四个层次推进融合发展,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化融合”齐头并进,同时注重完善产业链,发展电子商务。为此,广州市先后申报一批信息化项目,启动专项扶持基金;完成《广州市率先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行动方案》起草征求意见;举办了“2010年企业首席信息官(CIO)管理培训班”等。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特点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逐步深入,这样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差异;其经验体现在:以示范项目带动,善于借助市场机制和外部力量,强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培育新型产业,发

表1国家推进“两化融合”的三个层面

层面含义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相关工作典型抓手

宏观地方政府推进“两化融合”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开展“两化融合”试验区、示范区建设

中观信息化与行业融合发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

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

建设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微观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组织企业申报“两化融合”试点示范

项目

资料来源:《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2011》。

表2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梯队

梯队分布省份

第一梯队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广东、福建、浙江

第二梯队天津、湖北、辽宁、湖南、重庆、河南、安徽、陕西、黑龙江第三梯队四川、吉林、广西、新疆、河北、内蒙古、宁夏

第四梯队江西、海南、山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西藏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评估·2012》。

展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先后启动了“两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在4个领域各确定100个示范项目)等七大工程,发展“四新一软”(新显示、新能源、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及软件产业)等新兴产业。

当然,在发展过程中试验区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化融合”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的短缺,同时信息化意识不强也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重庆市“两化融合”发展状况

以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代表的几个地区在“两化融合”发展中走在了

各试验区和全国的前列,

与此同时,以重庆、青岛等

城市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和

地区,其“两化融合”发展

具有巨大的潜力,也正在

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两化融合”发展道路。这类地区的发展对于中西部城市和地区“两化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性。这里对重庆市“两化融合”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其推进过程如图四所示。

2009年4月,重庆市正式出台“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经过3年建设,2011年12月,重庆市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工作顺利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专家组验收。随后,重庆试验区相继建立起“两化融合”组织领导机构与政策保障体系,并明确了“点、线、片、面”的推进路径;同时,成立了“两化融合”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建立“首席信息官”联盟

表3第一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情况

区域优势不足

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信

息化基础设施全国领先

“两化融合”发展不平衡;信息产业自主创新

能力不足;信息化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上海网络基础设施全国领先;大型企业综合集成和产业链

协同水平高;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全国领先;部分制造

行业开始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工业企业研发投入

高、创新能力强;“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好

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扶持与服务力度不够;部

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意识不强;生产

性服务业经营成本较高

重庆“两化融合”支撑服务体系相对完善;现代物流、电子

商务等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较猛;电

子信息产业发展很快

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工业企业信息系统

的集成性和协同性亟待加强;信息化公共服

务平台的长效运营机制亟待完善

南京明确“两化融合”发展思路,制定试验区建设方案;推

动六类共性平台建设;推动物联网产业规划编制

“两化融合”人才培训力量不足;缺乏专门配

套政策措施;企业信息化缺乏一致性的技术

标准

青岛工业门类齐全,基础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显

著;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行业、企业发展不平衡;缺乏长效机制;“两化

融合”人才、资金不足

广州“两化融合”项目建设和示范区建设较好;结合产业特

点和门户城市的优势,探索“两化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和新机制

缺乏针对性强的政策;企业“两化融合”人才

不足

唐山暨曹妃甸具有低成本和便捷运输的交通体系;聚集了一大批国

内外知名大型骨干企业;是重要的现代物流港口,信

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两化融合”投融资机制未形成;缺乏产学研

支撑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滞后;人才缺乏

呼包鄂乌地区科技产业发展加强;行政部门联系紧密;企业和高校

科研成果支持“两化融合”工作

企业信息化投入少而分散;缺乏政府资金和

政策支持;互联网覆盖率不高

图四重庆市“两化融合”推进过程

区县级试验区

实施方案

组织机构

保障体系

推动路径

平台建设CIO联盟组织三大工程建设企业“贯标”

组织;启动了“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渝北区和沙坪坝区被列为首批县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截至2011年,重庆经济社会整体水平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最为突出。

2012年以来,重庆市“两化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任务以及2013年国家出台的“深度融合行动计划”,重庆也相继出台了适合市情的行动计划,向“深度融合”阶段迈进。2014年,重庆市在重点领域探索实施了“工业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与提升应用示范”、“企业管理、设计、制造智能化提升应用示范”、“智能产品产业化和智能工业技术服务体系培育”三大工程,实施相关项目300多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亿元,有效推动了信息技术在“6+1”支柱产业的广泛深入应用。2014年,全市共有8家企业上榜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贯彻国家“两化融合”标准)试点。

重庆市“两化融合”的发展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把“两化融合”发展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相结合,推进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政府工业管理体系,具体经验是:从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个层面,按照主要环节、产业链、工业、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推进,建立“两化融合”指数;三是推进思路围绕“驱动工业由大到强、衍生新兴信息服务业、形成自主发展机制”三大战略目标;四是以“开放性、耦合性、多样性、效益性、生态性”五大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推进“两化融合”发展。

尽管重庆市在“两化融合”发展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其融合效果较之于国内一线阵营还有差距。最为薄弱的环节体现在信息化意识上。除部分国企、外企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远远不够,要加强由“一把手”抓信息化的意识。要提高内生积极性,信息化应用仅仅依靠外来推动会造成诸多信息孤岛问题。例如,很多企业的ERP系统仅仅应用在财务工作中,在生产计划到执行这条主线上缺乏应用,使得信息化应用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与生产性信息服务业还跟不上“两化深度融合”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重庆市“两化融合”的深入实施。

2015年,重庆市将面向全市征集100家“贯标”试点企业,培育完善3~4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服务机构,同时举办6~8场园区行活动,并为500家以上企业提供“两化融合”技术服务。同时,重庆市经信委将联合市人社局、市国资委等部门探索建立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并完成80家以上重点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制度试点。此外,“工业云”平台将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产品的租用服务,预计在2015年可提升2000家以上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

三、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业经济的改革和转型发展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对于我国“两化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实施方法和实现路径,应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一)关于“两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与实现路径的思考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一个逐步推进、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发展过程要经历时间维度的演进,实施层面也要贯穿不同维度的层级体系。最终,“两化融合”的实现要通过时间维度的演进落实在各层面体系。举例来说,初期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主要实现制造技术从机械化过渡到自动化阶段,具体的实施层级体系仅仅由企业层面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生产从自动化阶段进入到精益制造阶段,此阶段的实施层级不仅包括企业层面,还包括产业层面,产业内部不同类型企业和行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日益加深。随着信息化技术更进一步推进,以及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现代集成制

造系统将深入到工业产业的每一个角落,产业间融合发展更进一步,将推进区域间、国家间的分工合作。由此,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将在企业、产业和区域层面逐级展开,实现点、线、面、体深入推进。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就是西方国家对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其“再工业化”是通过技术、商业模式、管理的创新以及互联网优势,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31]另一方面,要明晰“两化融合”的重点和思路,理清关系。信息产业是基础,制造业是关键,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是重点,服务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产生新的融合型产业是经济增长的突破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处理好这些关系和理清思路的重中之重。

具体实施方法和实现路径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对于企业来讲,企业领导要提高对“两化融合”的认识,提高信息化应用的内在积极性;树立“两化融合”企业文化;重视相关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与科研院校、技术公司等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建立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区域来讲,要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两化融合”发展政策;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重点示范项目,做好重点企业试点工作;提供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积极致力于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相互合作的发展环境的创建;建立地区“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政府部门的实施绩效。

(二)“两化融合”发展的展望

1.“两化融合”发展是传统工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第一,“两化融合”发展能够推进传统大型企业智能化建设。传统的大型企业多数能耗高、科技信息化应用水平低,智能化建设能够推动这类企业向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的新型企业方向转变。第二,“两化融合”发展能够引导传统大型企业总部化。对于那些不适合在总部所在地建设生产基地的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化产业要素的转移提升研发能力,向“本地总部-外地生产”的方向转变。第三,“两化融合”发展能够推动传统大型重点企业实现互联网化。第四,“两化融合”发展可以引导传统服务业实现融合化发展。信息化应用可以使传统金融、旅游、商务等服务业部门创新融合发展,实现服务业发展的转型和飞跃。

2.“两化融合”与“互联网+”共同推进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传媒业和零售业中。然而,我国互联网中广告收入份额仅占到传媒广告的6%,网络零售业收入份额仅为零售业总额的8%。在发达国家,互联网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达到了近50%的水平,这些国家的“两化融合”发展已经达到高级形态阶段,即实现新的信息产业组织协同平台的支持。协同平台是优化产业治理结构的有效工具,它通过提供金融手段和信息手段实现产业环境中各方交易,是实现新模式信息交易工具的存储、托管、交易、销售和管理的服务平台。

实现“两化融合”与“互联网+”发展的共同推进,关键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尤为关键。如网络技术、物联网和终端技术、网络云计算技术、大规模业务平台技术、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同时,相应的机制和市场的完善也是重要的外在推动力。要在重要和关键领域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建立相应政府治理体制,通过新技术保障战略、政策、法规等落到实处。REFORM

参考文献

[1]Gambardena,A.,Torrisi,S..Does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mply Convergence in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Research Policy,1998,(27).

[2]Banker,B.D.,H.H.Chang,Majumdar,S.K.. Economics of Scope in the U.S.Telecommunica-tio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1757614.html,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1998,(10).

[3]Englmaier,F.,Reisinger,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1757614.html,rmation,Co-

ordin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ountries. CES Economic Studies,2008,54,(3).

[4]Schroth,C..The Internet of Services:Global Industri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tensive Servic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7,(2).

[5]周振华:《产业融合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70~76页[6][18]姜爱林:《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研究》,《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5期,第60~64页[7]谢康肖静华乌家培:《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环境、基础和道路》,《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第28~31页

[8][13][21]荣宏庆:《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路径探讨》,《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7期,第73~76页

[9][22][24]张轶龙崔强:《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科研管理》2013年第4期,第43~49页

[10]吴胜武沈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19]李林:《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第90~95页

[12]杨培芳:《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分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1~ 6页

[14]万建香:《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路径——

—企业微观层面的传导机制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第74~77页

[15]何伟:《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产出增长速度贡献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第28~31页

[16]王晰巍靖继鹏刘铎马思思:《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要素及实证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8期,第68~80页

[17][20]杜振华茶洪旺:《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中的问题探讨》,《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12期,第53~55页

[23]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期,第34~40页

[25]刘文耀蔡焘:《“四化同步”的本质特征和指标构建》,《改革》2014年第8期,第65~71页[26]黄祥芳陈建成周伟:《江西省11市“四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城市问题》2015年第3期,第67~74页

[27]谢康肖静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一个理论模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210~216页

[28]陈石陈晓红:《“两化融合”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门限回归分析》,《财经研究》2013年第1期,第103~111页[29]张亚斌金培振沈裕谋:《“两化融合”对中国工业环境治理绩效的贡献——

—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经验证据》,《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第40~50页

[30]金江军刘古权杨汉东:《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推进地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

[31]林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研究:措施、难点、成效及影响》,《西部论坛》2014年第1期,第76~85页

(责任编辑:莫远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