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村官考试重要基础知识培训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的发展战略-县乡考试加油站

村官考试重要基础知识培训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的发展战略-县乡考试加油站

村官考试重要基础知识培训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的发展战略-县乡考试加油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管理 | 给我留言



首页>>
畜牧兽医 农技试题 劳动保障 人口计生 水利试题 文化试题 农机试题 林业试题 水产试题 农经试题 企管试题
公选试题 国土试题 村建城管 面试试题 事业单位 计算机题 公文写作 行政能力 法律试题 会计从业 村官考试
教师资格 公共基础 军转试题 企管教材 招警考试 农技教材 农经教材 水产教材 林业教材 畜牧教材 改革动态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8:43AM



村官考试重要基础知识培训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的发展战略

作者:大学生村官试题https://www.wendangku.net/doc/832198103.html,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经济效益 B.产品质量 C.发展速度 D.合理的经济结构
(D)

【解题分析】考查对速度、结构、效益、质量四者之间辩征关系的把握。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征统一的,其中C是前提,A是目的,B是手段,D是基本条件。ABCD均可作为题干进行命题,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
2.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
A.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B. 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C.商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D. 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B)
【解题分析】考查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的掌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商业从属于第三产业。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要加快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振兴支柱产业。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项。经济结构调整是主线,是当前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复习时注意掌握其基本内容。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方向和内容都是可以命题的地方,可考查各种题型。
3.在下列情况下,整个国民经济效益较高的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产业结构排序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第

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基础,并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服务,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绝对优势,比重达到60%~70%。在产业结构的排序中,选项C的效益是最好的。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现状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所以,还必须继续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使之向着C项所列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川题在历年的考研中地位都很重要,有关三次产业发展的内容很容易出选择题或分析题,复习时要予以重视。
4.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
A.以计划生育为中心 B.以社会发展为中心 C.以环境建设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解题分析】考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理解和掌握。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强调把发展放在优先啊地位,可持缪发展是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强调了环境保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本题正确选项是D。ABC项包含的内容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但不是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还可命制多选题和分析题(参见下题)。
5.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
A.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D.良好社会环境的创造 (C)

【解题分析】考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前提、基础、本质的区分。A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B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D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C为正确选项。本题可改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分别出单选题。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是
A.调整经济结构 B.促进科技进步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D)

【解题分析】考查对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的理解。A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B是关键,C是目的。D是核心。以ABC作为题干,分别再出单选题。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科学技术 B.贯彻教育为本的思想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把科技、教育与经济建

设紧密结合起来 (D)
【解题分析】ABC是措施,D是根本途径。本题可改为多选题,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上项四个选项均为正确选项。
8.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A.解决温饱 B.小康水平 C.全面小康 D.富裕水平 (B)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识。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项。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
A.翻一番 B.翻两番 C.增长50% D.翻三番 (B)

【解题分析】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是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目标之一。
10.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是
A.本世纪头10年 B.本世纪头20年 C.本世纪头30年 D.本世纪头50年
(B)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限问题。正确的选择项是B。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C.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D.铲除腐败,建设新型政治文明 (A)

【解题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点与党的基本路线相衔接。语出十六大报告,是中央文献的标准说法,需要记忆。
12.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l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C)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步战略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小康”是20世

纪末所要达到的人民生活指标,D项讲的是发展方针,C项正确。
13.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B.进行农村税费改革
C.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产品价格 D.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D)

【解题分析】题中ABC三项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很重要,但不是根本之道,根本途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4.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B.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服务体系
C.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D.增加农民收入 (D)

【解题分析】党的一切工作出发点是人民利益,农村工作则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利益集中体现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15.粗放型增长的实质是
A.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 B.通过增多劳动力实现经济增长
C.外延扩大再生产 D.以数量增长和速度为中心 (D)
【解题分析】A、B、C项都是粗放型增长的不同特点,D项概括最全面,是实质。
16.集约型增长的实质是
A.生产要素使用质量的提高 B.生产要素使用效益的提高
C.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D.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D)
【解题分析】A、B、C都是集约型增长的具体表现,D是集约型增长实质的概括性提法。
17.速度、效益、结构、质量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
A.速度 B.结构 C.效益 D.质量 (C)
【解题分析】要正确把握上述四者的关系,其中效益是中心,当四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效益,应选C。
18.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是
A.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B.集体统一经营 C.家庭承包经营 D.公司+农户经营
(C)
【解题分析】过去是集体统一经营,改革后是家庭承包经营。B是引导发展方向,D是非主要的经营形式。
19.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一项农村基本政策,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或核心是
A.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减轻农民负担
D

.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D)

【解题分析】农村改革最大成果是家庭承包经营。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和减轻农民负担都要落实到土地承包经营上来。D是关键,是核心。
20.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是
A.农业的基础地位逐渐削弱 B.高科技产业占主要基础地位 C.工业比重逐步增大 D.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
(D)

【解题分析】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展,越是现代化,往往是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我国经济要走向现代化,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
21.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依靠
A.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 B.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技术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D.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C)

【解题分析】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及提高资金、原材料的利用率等实现的经济增长,其实质是以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中心来实现经济增长。
22.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效益、结构和质量的统一 B.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B)
【解题分析】A是针对经济增长方式,C是针对经济结构,D是针对科教兴国战略,只有B是针对可持续发展战略。
23.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A.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B.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人才 C.加强金融改革,保持金融稳定。
D.开发能源,发展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A)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只有A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课题。
24.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征是
A.经济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例 B.产出与投人的比例
C.企业利润和占用资本的比例 D.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 (D)

【解题分析】A、B、C都是经济效益在一个方面的表现,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征是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归缩,后者是前者的基

础,要兼顾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
25.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指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C.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 D.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 (B)

【解题分析】科教兴国战略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具体内容是坚持教育为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质就是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是教育,核心是人才。
26.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富国强兵
D.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D)
【解题分析】这是中央文献的标准提法和表述。复习时要注意提高的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质量”。
27.由我国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关键在东部 B.关键在中西部 C.关键在城市 D.关键在农村 (D)
【解题分析】我国人口的多数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所以D项正确。
28.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根本途径是
A.深化改革 B.科技兴农 C.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D.增加农民收入
(C)

【解题分析】增加农民收入靠c项,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科技兴农是邓小平所讲的农业发展的政策之一。根本途径是C项,因此,C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主要表现是
A.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B.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C.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D.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E.农村人口还占到全部人口的70% (ABCD)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小康的主要表现的把握。十六大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小康的主要表现有明确的概括。复习时要理解记忆,全面掌握。
2.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

落后
B.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C.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有所扩大
D.贫富分化严重 E.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过快 (ABC)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即题中备选项ABC所述内容,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D项不是经济结构问题。E项的问题尚不存在。十六大明确的提到要坚定不移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B、C三项。D、E两项不符合题意。
3.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因为
A.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互相促进的 B.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C.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实现信息化就是实现工业化
E.实现工业化能有效促进信息化 (ABCE)

【解题分析】考查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的理解。掌握工业化与信息化是辩证的统一。ABCE体现了两者的辩证关系。信息化是工业化的一部分,它不等于工业化,D项不是选项。
4.邓小平提出了“台阶式”的发展思想,其内涵包括
A.发展是硬道 B.经济发展,勿忌搞跨跃
C.经济发展是波浪式发展的 D.经济发展过程隔几年应有一个质的飞跃
E.经济应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发展 (ABCDE)

【解题分析】考查对邓小平同志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战略思想的理解。邓小平的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所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特点是“台阶式”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在题中ABCDE五个方面,这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实现了几次跨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台阶式发展正是为了实现跨跃。

本题有两个难点需要解决。第一,B项中的“勿忌”是“不要顾忌的意思”,在经济发展中,既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又不必顾忌搞跨跃,即:可以搞跨跃;第二,D项中“经济过程中隔几年应有一个质的飞跃”,这里的质的飞跃是指部分的质变,不是指整个现代化的质变,是部分的质变。本题可改为辨析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勿忌搞跨跃”。
5.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因为

A.农业向社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 B.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C.农业为国家提供积累,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D.农业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
E.农业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ABCDE)

【解题分析】考查对在我国必须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原因。本题各项都符合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原因,复习时应加强记忆。还可把本题改为一个分析题,其选项就是分析题的要点。
6.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看,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实现的飞跃有
A.废除农业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调节 B.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农业发展 D.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E.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 (BD)

【解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对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两个飞跃”论述的理解。邓小平指出,实现中国农业两个飞跃,一个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另一个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此,B、D二项带有根本性质,为本题选项。A、C、E是当前农业改革的具体部署,不合题意。
7.到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
A.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B.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C.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D.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E.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50% (ABCD)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在十六大报告中有明确的规定,属记忆性内容。
8.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E.基本实现现代化 (CDE)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把握。C、D、E是第三步的具体内容。A、B是干扰项。
9.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产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发展不协调 C.城镇化水平比较低
D.国有经济比例过大
E.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 (ABCE)
【解题分析】A、B、C、E是2001年朱镕基同志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即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面对的三大问题和整体状况。
10.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要求是
A.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B.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
C.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要把科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D.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E.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ABCDE)
【解题分析】A、B、C、D、E是2001年朱镕基同志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
11.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抓的主要工作是
A.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B.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深化农村改革
C.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D.继续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E.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ABCDE)
【解题分析】本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十五”计划纲要对今后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具体规定。
12.我国农村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济政策包括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 C.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D.实施科教兴农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E.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ABCD)
【解题分析】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农村必须长期保持的十条方针政策,其中A、B、C、D属于农村的基本经济政策。
13.我国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是
A.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D.重点强调经济增长
E.注重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ABCE)

【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对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的认识。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是:(1)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战略根据我国国情,纠正了以往急于求成的错误,目标和步骤几经修改,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用一百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已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国的发展战略突出了人民利益,战略步骤的每一步,都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3)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这一战略不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是多元化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目标突出富强、民主、文明,每一步都有多元化的目标。(4)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用一百年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五个选项中,ABCE是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D是干扰项。
14.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B.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C.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的目标
D.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E.是重点强调经济增长 (ABC)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涵。ABC三个选择项出自十六大报告,须强化记忆。
15.引导我国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原则是
A.统筹规划 B.因地制宜 C.发挥优势 D.分工合作
E.协调发展 (ABCDE)
【解题分析】这是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指导方针的完整表述,属记忆性内容。
16.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
A.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 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C.扩大生产场所和增加劳动力人数来实现经济增长 D.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E.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增长 (ABDE)

【解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C项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征。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BDE。
1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指
A.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B.促进技术开发和推广,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

和关键技术问题
C.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D.要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攀登科技高峰
E.力争在优势领域有所突破 (ABCDE)
【解题分析】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方针政策。
1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A.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 B.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C.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 D.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E.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 (ABCDE)

【解题分析】本题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质的考查,是可持续发展内容的全面展开,从不同方面涉及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19.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有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E.效益性原则
(ABC)
【解题分析】ABC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D、E为干扰项。这三大原则需要记忆。
20.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
A.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B.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C.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D.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E.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ABCDE)
【解题分析】题中所给的内容全部为十六大报告内容,这是比较固定的表述,要记忆。
21.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主要是指
A.经济更加发展 B.民主更加健全 C.科教更加进步
D.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E.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ABCDE)
【解题分析】本题五个选项的内容是十六大的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概括,需要记忆。
2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B.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C.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E.代表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

(ABCD)

【解题分析】本题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评价和概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为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而奋斗,E项提法显然过头。
23.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提出对党和国家工作的要求是
A.发展要有新思路 B.改革要有新突破 C.开放要有新局面
D.政治要有新发展
E.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ABCE)
【解题分析】这也是十六大的标准表述,正确的是ABCE四项。
24.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如下关系
A.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关系 B.学习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技术的关系
C.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D.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E.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ABC)
【解题分析】题中ABC三项表述是十六大的提法。
25.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发展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针政策是
A.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 B.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C.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D.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E.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ABCDE)

【解题分析】除了题中ABCDE五项内容之外,还有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等问题。
2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B.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C.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D.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E.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ABCDE)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五个选项均出自十六大报告。须强化记忆。

三、辨析题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动摇。

【答案要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既包括了经济目标,也包括文化、政治等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十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十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

【解题分析】这道辨析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由于经济建设是核心,是主体,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我们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答案要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十六大报告列举了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8种表现:
(1)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3)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4)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5)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6)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

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7)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8)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对我国来说,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经济发展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支持。

【答案要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持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其根本是发展经济。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但同时,经济发展又离不开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支持。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把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动力和良好的条件。
4.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答案要点】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有效产出的对比关系。经济效益的量的规定,是一个相对量,而不是绝对值。经济效益的质的规定,是劳动

成果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或者说是有效的产出,上述命题只表述了经济效益的量的规定,而忽视了经济效益的质的规定,因而是不完全的。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是第二生产力,农业是第三生产力。

【答案要点】(1)当代生产力系统或广义生产力系统,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物形态要素,还包括科技、教育、管理、信息等知识形态要素。在社会生产力大系统及诸因素中占居战略地位,起着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首屈一指的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类似“第二生产力”“第三生产力”等概念是不存在的,其中的“第一”“首要’’“关键”的意思。

(2)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们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被称为第二生产力或第三生产力。

【解题分析】考查对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的认识。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我国制定科教兴国战略的依据,要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掌握科教兴国战略的涵义、措施和意义,这方面可出分析题。
6.知识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代替工业经济。

【答案要点】(1)知识并不是经济的一个部分,它只是影响经济的要素之一。影响经济的要素很多,主要有劳动力、资本、知识等。按影响经济的要素划分,有以劳动为基础的经济、以资本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等。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知识成为影响经济最主要因素的经济,即使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仍将继续对经济产生作用,只不过其作用退居次要地位而已。

(2)目前,发展中国家处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过程之中,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向服务业经济过渡的阶段。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

(3)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是两类不同的概念。知识经济是一种按影响经济的要素划分的经济类型,工业经济是按产业结构划分的经济类型之一,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关系。

【解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知识并不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应指出工业经济的地位;最后要比较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有何不同。
7.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

人类。

【答案要点】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这一观点包含着深刻的寓意。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视了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在现代,物种大规模灭绝等生态灾难,主要是由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现代人类拥有消灭其他物种的各种手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类和其他物种是休戚相关的,共同拥有地球家园。人类只有善待生物、善待地球,才能改变生态恶化的状况,才能拯救自己。

当然,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它具有意识,能通过实践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如果人类认识到自己在对待自然界方面的缺点,认识到必须善待生物,保护环境,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战略,那么,人类完全可能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的星球做出积极的贡献。

【解题分析】本题是一个综合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哲学意义的理解。本题是一个带片面性的命题。解答时要注意全面分析人类以前在对待其他动物的错误。一方面要指出,人类以前对待环境和其他动物时犯了许多错误;另一方面也要指出,许多人是爱护动物的,而且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能正确认识自己,改正错误。“人类是世界上善于改造世界的动物”,也是一个具有片面性的命题。
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会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答案要点】(1)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不是要改变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政策。东部沿海地区仍然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的地方可能率先实现现代化。

(2)东部沿海地区支持西部地区,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不仅不会影响其经济的发展,反而能为其继续发展和壮大提供新的机遇。

【解题分析】考查对东西部关系的认识。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东西部关系,使两者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正确处理东西部关系的原则及西部大开发的原则、措施等问题也可命制选择题。
四、分析题
1.联系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说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答案要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目前的大略方针。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

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解题分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是十六大的新提法。考生须深入领会。
2.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关于“西部大开发”话题的意见。

学者甲:新疆的棉花产量高,质量好,但由于运费太高等原因,在国内打不开市场。要扬长避短,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到国内,而应把市场开发的重点转移到自己的“西部”,即邻近的中亚诸国,劣势未必不是优势。
学者乙:以前支援西部地区主要是给钱、给物或援建几个项目。现在应改变思想,不仅“输血”,更要“造血”。

学者丙:西部有自然资源,但缺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东部的情况则是

人才相对较多,自然资源相对缺少,这说明我国资源配置尚未达到最优状态。

学者丁: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走传统工业化路子,要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注意保护好西部地区原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做到持续发展。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学者乙和学者丙的观点。
(2)阐述学者丁的观点,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国家职能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3)根据学者甲和学者丁的观点,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国家职能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答案要点】(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2)学者丁认为,西部开发要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这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

(3)实施西部开发,对内有利于我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利于我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对外有利于实现我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西部大开发的内容。西部大开发,在十六大报告中有专节论述。回答此题要对四位学者的话进行概括,提取出其中所蕴含的原理。
3.分析下面有关我国国情的部分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从1980年到2001年,粮食产量增长52•9%.由于人口增长24%,人均占有粮食只增长23%。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300万至500万亩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过去10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9%。由于过度采伐,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现象严重。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

其中40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重视,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什么样的战略。

【答案要点】(1)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动植物等资源。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于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人化自然”,具有社会性。在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人类一方面要按照内在的需要去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生态失调”,这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均耕地少且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低且过度采伐,资源相对不足且浪费很大,我国的自然环境“生态失调”比较严重。

(2)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口的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人口的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生产满足不了人口消费和就业的需要,就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从而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我国自然环境“生态失调问题比较严重,人口问题又相当严重,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解题分析】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

是硬道理。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此题考查如何认识人口和自然资源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回答此题,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其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并逐一分析,这样才能全面地答好此题。
4.如何认识和处理我国发展进程中的地区差距问题。

【答案要点】我们应该用历史的、辨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第一,要看到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因此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地区差距扩大的问题;第三,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第四,要看到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当把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建设的重要方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采取措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5.试述邓小平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内容、特点及其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邓小平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了具体规划,设计了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2)分“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具体内容: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3)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①体现了党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