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

定义: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分类: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的携带者

一、染色体的发病概况

染色体病在临床上和遗传上特点:

1.染色体病患者均有先天性多发畸形(包括特殊面容)、生长、智力或性发育落后、特殊肤纹。

2.绝大多数染色体病患者呈散发性,这类患者往往无家族史。

3.少数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患者是由表型正常的双亲遗传而得,这类患者常伴有家族史。

二、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

1.定义:由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2.分类:三体综合征、单体综合征、部分三体综合征、部分单体综合征、嵌合体等

(一)Down综合征(Down Syndrome,DS)

1.特点:母亲生育年龄偏大和单卵双生的一致性

2.发生率:新生儿的DS发生率约为1/1000~2/1000 ;发生率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尤其当母亲

年龄大于35岁时,发生率明显增高。

3.表型特点:(1)是一种很明确的综合征

(2)多数情况下,都是新发生的、散在的病例

(3)同卵双生具有一致性

(4)男性患者没有生育力,而极少数女性患者可生育

(5)随母亲年龄增加该病的发生率也升高,尤其当母亲大于35岁时发病率明显升高

(6)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7)表型特征的表现度不同

(8)急性白血病死亡率增加了20倍

4.遗传分型

(1)游离型(Trisomy)

①游离型(21三体型)即标准型。此型约占全部患者的92.5%。核型为47,XX(XY),+21。

②此型的发生绝大部分与父母核型无关,它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分裂时不分离的结果。染

色体不分离发生在母方的病例约占95%,另5%见于父方,且主要为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2)易位型(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①此型约占5%,增加的一条21号染色体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D组或G组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罗伯

逊易位,染色体总数为46,其中一条是易位染色体。

②最常见的是D/G易位,如核型为46,XX(XY),-14,+t(14q21q),其次为G/G易位,如核型为46,

XX(XY),-21,+t(21q21q)。

(3)嵌合型(Mosaicism)

此型较少见,约占2%。此型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不分离,继而因分裂后期染色体行动迟缓引起部分细胞超数的染色体发生丢失而形成含有47,+21/46两个细胞系的嵌合体,由此形成的嵌合体的发生率与标准的三体型一样,随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二是合子后(post-zygotic)有丝分裂不分离的结果。

5.分子机制

(1)21号染色体的分子解剖学

(2)21号染色体上与DS表型相关的基因

①与智力发育迟缓相关的基因

DS细胞粘附分子DSCAM基因:编码一种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在成人脑组织中,参与神经系统分化,与DS中枢和外周神经缺陷有关。

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ADNP基因:在海马、大脑皮质和小脑中表达,是一新型的热休克蛋白,它为DS提供一个该机体所缺乏的保护作用

DSCR1基因:在体内参与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释放、突触形成和基因转录等,因此推测DSCR1可

能与DS的学习和行为变化有关。

②与先天性心脏缺陷(CHD)有关的基因

COL6A1/2基因

KCNE-2基因

③与白血病有关的基因:AML基因位于21q22.1,AML1在造血中起关键作用。

6.诊断、治疗及预防

诊断:临床筛查,染色体检查,血液学改变,酶的改变

治疗:抗生素、心脏外科手术

预防:产前检查,取羊水细胞、绒毛膜细胞作染色体检查;避免接受较大剂量射线照射,不随便服用化学药物,预防病毒感染。

7.遗传咨询:产前诊断:血清学“三联筛查”(AFP、UE3、HCG)羊水、绒毛膜细胞染色体检查

检出平衡易位携带者

二、18三体综合征(Edward syndrome)

(1)临床特点:患者宫内生长迟缓,小胎盘及单一脐动脉,胎动少,羊水过多,95%胎儿流产;严重畸形,出生后不久死亡,出生后1/3在1个月内死亡,50%在2个月内死亡,90%以上1

岁内死亡,只有极个别病人活到儿童期。

严重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小眼,眼距宽,内眦赘皮;小口,腭弓窄,唇裂或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95%);特殊握拳姿势;摇椅样畸形足

(2)核型与遗传学:80%患者为47,+18,发生与母亲年龄增大有关;

10%为嵌合型,46/47,+18;10%为各种易位,主要是18号与D组染色体易位。

三、13三体综合征(Patau syndrome)

(1)临床特点:99%以上的胎儿流产,出生后45%患儿在1个月内死亡,90%在6个月内死亡严重智力,小头畸形、虹膜缺损、偶有独眼或无眼畸形、耳低位伴耳廓畸形、唇裂/腭裂

多指、特殊握拳状、多趾、足内翻通贯手、atd角增大、肌张力异常、各种类型心脏病

胃肠道畸形、肾畸形、隐睾双阴道、双角子宫

(2)核型与遗传学:80%的病例为游离型13三体

其次为易位型,从13q14q为多见、少数病例为与正常细胞并存的嵌合型

四、5p-综合征(cri du cat syndrome)

(1)临床特点:患儿在婴幼儿期的哭声非常似小猫的咪咪声,有关研究认为是喉部畸形、松驰、软弱所引起,但也有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器官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呼气时喉部漏气所致。(2)核型与遗传学:5p15缺失引起,80%为单纯缺失,10%为不平衡易位引起。

五、微小缺失综合征(small deletion syndrome)

1.机制:由于染色体上一些小带的缺失所引起的疾病;缺失可通过高分辨染色体分析或FISH检测确定

2. Angelman综合征:15q11-13;面孔似“快乐木偶”、智力低下、肌张力低过度笑容、癫痫

缺失的染色体是父源的

3.Prader-Willi综合:15q11-13;智力低下、肌张力低、性腺发育低下、肥胖手足小、身材矮

缺失的染色体是母源的

性染色体病(sex chromosome disease)

1.定义:性染色体X或Y发生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2.临床表现较常染色体病轻

一、Klinefelter综合征

(1)发生率:男性新生儿中占1/1000--2/1000

(2)特征:身材高,睾丸小,第二性征发育差,不育

(3)核型与遗传:47,XXY;46,XY/47,XXY;46,XY/48,XXXY临床表现

二、XYY综合征

(1)发生率:1/900

(2)核型:47,XYY

(2)临床特点:患者表型一般正常,身材高大,大多数男性可以生育

三、多X综合征

(1)发生率:在新生女婴中为1/1000

(2)核型:47,XXX

(3)临床特点:70%患者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并可生育;另外30%患者的卵巢功能低下,原发或继发闭经,过早绝经,乳房发育不良。

四、Turner综合征

(1)发生率:在新生女婴中约为1/5000

(2)核型和遗传学:约55%病例为45,X,其次为各种嵌合型和结构异常的核型

(3)临床特点:典型患者以性发育幼稚、身材矮小(120-140cm左右)、肘外翻为特征。

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1.定义:指带有染色体结构异常,但染色体物质的总量基本上仍为二倍体的表型正常个体,也即表型正常

的平衡的染色体结构重排者。

2.分类:易位、倒位

一、易位携带者

1.相互易位携带者:非同源染色体相互易位、同源染色体间的相互易位。

2.罗氏易位携带者:同源罗氏易位、非同源罗氏易位。

二、倒位携带者

1.臂间倒位携带者:在配子形成中的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将形成特有的倒位圈,经过在倒位圈内的奇数互换,

理论上将形成4种不同的配子。

2.臂内倒位携带者: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将形成特有的倒位圈,经倒位圈内发生的奇数互换,将形成4

种不同的配子。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复习笔记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 简述非显带染色体制备的过程及关键步骤。 ? 细胞遗传学研究和细胞来源 ? 通常取外周血淋巴细胞(骨髓细胞、羊水细胞、绒毛膜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癌肿细胞、进入母体循环的胎儿淋巴细胞) ? 取血PHA (植物凝集素)、秋水仙素、收获细胞、0.075mol/L KCL 低渗溶液、甲醛:冰醋酸(3:1)的固定液固定、离心、制成细胞悬液、滴片、干燥、Giemsa 染色、观察 ? 染色体的分组依据是什么?每组有哪些特征? ? 名词解释:整倍体畸变,超二倍体,亚二倍体,嵌合体,缺失,倒位,易位(罗伯逊易位) , 3273322+sex

环形染色体,等臂染色体。 ◆整倍体(euploid)畸变: 若生殖细胞分裂成熟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为二倍体。这样的生殖细胞结合后可产生三倍体、四倍体个体。称为整倍体畸变。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2n+x)指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个或数 个。E.g. 47, XX, +21; 47, XXY ◆亚二倍体:(2n-x) 指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个或数个。 E.g. 45, XY, -21 (21 monosomy); 45, X0 ◆嵌合体(mosaic):一个个体内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的细胞系。e.g. 45, X0 / 46, XX / 47, XXX ◆缺失(末端缺失;中间缺失) deletion,del:指染色体臂的部分丢失。末端缺失:染色体 的长臂或短臂发生一次断裂,缺失了末端节段。中间缺失:染色体的长臂或短臂内 发生了两次断裂,两断裂面之间的断片脱离后两断裂面又重新结合。 ◆倒位(臂内倒位:臂间倒位) inversion,inv:染色体发生两处断裂后,中间的断片倒转 180度后又重新连接。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系指倒位部分不包括着丝粒 而仅限于一臂之内。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系指倒位部分包括着丝粒。 ◆易位(translocation,t):广义的易位系指染色体的节段位置发生改变,即一条染色体 断裂后其片段接到同一条染色体的另一处或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去。狭义的易位 系指两条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即两条染色体都发生断裂,相互交换断片后又重 新接合,形成两条新的易位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centric fusion): 是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易位形式。当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 或着丝粒附近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接合在一起。两个短臂则 构成一个小染色体,往往在第二次分裂时丢失。 注:由于丢失的小染色体几乎全是衣染色质,故两长臂构成的染色体上几乎包含 了两条染色体全部基因。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携带者虽有45条染色体,表 型一般正常,形成配子异常,流产或者生出先天愚型患儿。

医学遗传学整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由某一等位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 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Y连锁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显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 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杂合子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连续遗传 完全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与显性纯合子相同 不完全显性(中间型显性、半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 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无显、隐之分,两者的作用都同时得以表现。 复等位基因(I A、I B 、i ):在群体中,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不规则显性: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正常或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外显(钝挫型):具显性致病基因但不发病的个体 外显率:一定基因型个体所形成的相应表现型比率 不同表现度: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 表现度:指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性状或疾病的表现程度上产生的差异 延迟显性:带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个体发育的较晚时期,显性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 AR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①患者的双亲无病,为携带者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散发 X 连锁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D。XD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女性患者 ②连续遗传 ③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发病) X 连锁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R。 交叉遗传: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必定传给女儿 XR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无病②多为男性患者。③交叉遗传 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基因的效应随着个体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即杂合子的表型在不同性别个体中表现不同) 限性遗传: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 (即男性表达,女性不表达。或反之。)

03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第三章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第一节人类染色体 一、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形态、类型和数目。 2.掌握人类非显带核型和G显带核型分析及描述方法。 3.掌握染色体多态性概念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4.熟悉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传递。 5.熟悉性染色质和莱昂假说。 6.了解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和进展。 二、习题 (一)A型选择题 1.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由下列哪项组成() A. DNA和RNA B. DNA和组蛋白 C. RNA和蛋白质 D.核酸和非组蛋白质 E.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 A.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B.不同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C.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D.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E.两者的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 3.异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 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C.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E.以上都不是 4.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 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C.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E.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5.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X 染色体的条数是() A. 1 B. 2 C. 3 D. 4 E. 5 6.根据ISCN,人类C组染色体数目为() A.7对 B.6对+X C. 7对+X染色体 D.6对+ X染色体 E.以上都不是 7.染色体的类型主要根据下列哪项划分() A.端粒的位置 B.染色体的长短 C.次缢痕的位置 D.着丝粒的位置 E.随体的有无 8.组成核小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DNA和组蛋白 B.RNA和组蛋白 C. DNA和非组蛋白 D.RNA和非组蛋白 E. DNA、RNA和组蛋白 9.在真核生物中,一个生殖细胞(配子)中全部染色体上所包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 A.基因组 B.单倍体 C.染色体组 D.染色体组型 E.核型 10.人类最小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属于() A. D组 B. E组 C. F组 D. G组 E. Y染色体 11.着丝粒位置在染色体纵(长)轴的5/8~7/8的染色体是() A.中着丝粒染色体 B.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C.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D.端着丝粒染色体 E.以上都不是 12.按照ISCN的标准系统,1号染色体,短臂,3区,1带第3亚带应表示为() A. 1P31.3 B.1q31.3 C.1p3.13 D.1q3.13 E. 1p313 13.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末期 E.间期 14.某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 6条,如果不考虑交换,.它可能形成的正常生殖细胞类型是()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E. 10种

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象。 2、基因表达:是指生命过程中,储存在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蛋白质或酶分子,形成生物体特定性状的过程。 3、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 4、基因诊断:利用DNA 重组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人类遗传病的基因缺陷以诊断疾病。 5、不规则显性:是指带有显性基因的杂合体由于某种原因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因此在系谱中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 6、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7、错义突变:是指DNA中单个碱基置换后,其所在的三联体遗传密码子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导致多肽中相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8、近婚系数:指近亲婚配的两个个体可能从共同祖先得到同一基因,婚后又把同一基因传给他们的子女的概率。 9、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当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或其附近某一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构成一大的染色体,而其短臂构成一个小的染色体,这种易位即为罗伯逊易位。 10、联会:在减数分裂前期I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互相靠拢,在各相同的位点上准确地配对,这个现象称为联会。 11、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2、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生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发生的成熟期。 13、遗传性酶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蛋白缺失或酶活性异常所引起的遗传性代谢紊乱,称为遗传性酶病。 14、携带者: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称为携带者。 15、基因:是特定的DNA片段,带有遗传信息,可通过控制细胞内RNA和蛋白质(酶)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 16、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族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 17、基因治疗:是指运用DNA重组技术修复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8、断裂基因:指编码序列不连续,被非编码序列分隔成嵌合排列的断裂形式的基因。 19、交叉遗传:X连锁遗传中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将来只能传给女儿,不存在男性向男性的传递,称为交叉遗传。 20、细胞周期:即细胞增值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21、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相应表现型的百分率。 22、假二倍体:在染色体畸变时,有时核型中某些号染色体数目偏离正常,其中有的增加,有的减少,而增加和减少的染色体数目相等,或某些染色体的结构存在异常,这样,染色体的总数虽为二倍体,但这不是正常的二倍体,则称为假二倍体。 23、孟德尔群体: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够相互交配并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的许多同种个体,称为孟德尔群体。 24、亲缘系数:指近亲的两个个体在一定基因座位上具有共同祖先的同一等位基因的概率,又称血缘系数。 25、基因频率: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座位上某特定基因出现的数目与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二.填空题(25道) 1.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核仁_形成有关,称为核仁组织区。 2.Xq27代表X染色体长臂2区7带。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末端缺失。 3.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结构(质)或数量(量)变化。

高中常见遗传病总结

常见遗传病总结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软骨发育不全上臂、大腿短小畸形,腹部隆起;臀部后凸;身材矮小致病基因导致长骨两端软骨细胞形成出现障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白化病患者皮肤、毛发、虹膜中缺乏黑色素,怕光,视力较差缺乏酪氨酸的正常基因,无法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 先天性聋哑听不到声音,不能学说话,成为哑巴缺乏听觉正常的基因,听觉发育障碍 苯丙酮尿症智力低下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正常基因,苯丙氨酸不能转化成酪氨酸而不能变成苯丙酮酸,中枢神经受损 X染色体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X型腿(O型),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致病基因使钙磷吸收不良没,导致骨骼发育障碍 X染色体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缺乏正常基因,不能合成正常视蛋白引起色盲

血友病受伤后流血不止缺乏凝血因子合成基因,导致凝血障碍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无力或萎缩,行走困难正常基因缺乏,进行性肌肉发育障碍 染色体数目异常 常染色体21三体综合症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面容特殊,眼间距宽,口常开,舌伸出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 性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XO)身材矮小,肘外翻,颈部皮肤松弛,外观女性无生育能力少一X染色体 XYY个体男性,身材高大,具有反社会行为多一Y染色体 八、人类几种遗传病及显隐性关系: 类别名称 单基因遗传病 常染色体遗传 隐性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显性多指、并指、短指、软骨发育不全 性(X)染色体遗传 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显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常染色体病数目改变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结构改变猫叫综合症 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良 1、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软骨发育不全、多指、并指、短指。 伴X隐性遗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 伴X显性遗传:果蝇红眼、抗VD性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伴Y遗传:鸭蹼病、人类印第安毛耳、外耳廓多毛症。 遗传病的判断是中学生物学考察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遗传病的判断方法和对常见遗传病进行归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并汇总K12网的部分内容,作如下说明: 一、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正常的夫妇生出患病的女儿,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说明:如果子代是儿子患病,只能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该致病基因究竟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推理。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对患病的夫妇生出正常的女儿,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说明:如果子代是儿子正常,只能说明该病是显性遗传,该致病基因究竟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推理。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怎么根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怎么根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并发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什么并发症 一、并发病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病征。 1、软骨发育不全其主要特征为四肢短小畸形,可能系遗传性侏儒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因长骨骺端软骨细胞形成障碍,影响骨的长度,但骨的宽度仍然增长,而导致四肢短小,侏儒体型。出生时即呈现四肢短而粗,躯干相对较长;手指短而粗,各指长度相仿,两手下垂不过髋关节;儿童期或成年后头部明显过大,前额突出,马鞍鼻,颏部大而前突。此外,尚有腰椎前凸或驼背,两下肢内弯,步态摇摆,X线检查长骨变短,弯曲,两端膨大,头颅和前盆均具特征。患者智力及生殖功能正常。女性患者妊娠后,因骨盆狭窄需剖宫分娩。本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子代中有半数发病机会,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人认为此基因突变与父龄过高有关。若患者为纯合子,则有双倍的基因效应,常可致死。超声和X线检查可做产前诊断。微信:39健康百科(微信号:jibingbaike39),可了解该疾病更多治疗方法,发病原因,护理知识。 二、蜘蛛脚样指综合征 其特征为肢体过长,眼病和心血管异常。因长骨过度生长而呈身材细长体型,上下段比例失常,四肢长,尤其指、趾细长;肋骨异常呈漏斗胸;肌肉发育差,皮下脂肪少,关节松弛;晶状体异位或重度近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瘤。主动脉瘤破裂是早亡的主要原因,妊娠增加主动脉破裂的危险,尤其在分娩前后,虽无主动脉瘤,但妊娠后亦应作为高危妊娠监护。本征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有时轻症者表现不典型而又无其他重症亲属可见时,则轻度患者无法确诊,咨询中发生困难。 3、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本病为神经外胚层的病变,皮肤上有黄棕色的色素斑为典型的特殊体征,呈卵圆形或环状不一,直径为1~5cm;还常伴有皮肤神经纤维瘤,呈多发性,较小,质柔软,稀疏分布,大的神经纤维瘤常在外周神经或神经根上,可导致脊柱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瘤最常累及听神经,若有弥漫性病变则伴有轻度智力障碍。本病有伴发恶性肿瘤的危险,神经纤维瘤或其他部位均可并发恶性肿瘤,其几率为10%~20%。尚有脊柱侧凸、轻度智力障碍、癫痫、神经根压迫、胫骨假关节和嗜铬细胞瘤等。 三、遗传性舞蹈病 本病为大脑中基底核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和不自主的舞蹈动作。起病隐匿,仅是正常的面部动作和手势增加,以后呈现舞蹈样的不随意运动,舞蹈样动作缓慢,两次动作的间歇期较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虽能发现基底核的萎缩变化,但达不到早期诊断的要求。本病发病年龄在40 岁左右,少数可在儿童后期发病,早期即有智力减退,呈进行性痴呆,大多于10年后恶化。本病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遗传咨询常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患者大多于婚配且生育后发病,而其子女中虽有一半机会再患此病,但无法预测亦无法早期诊

医学遗传学精品课程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遗传病(genetic disease)、家族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 二、填空题 1.医学遗传学与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2.遗传病是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3.根据遗传物质改变的不同,可将遗传病分为以下几类、、和。 4.现代医学遗传学认为疾病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事件。三、问答题 1.遗传病的分类 2.遗传病通常具有哪些特征 3.体细胞遗传病 第二章人类基因 一、名词解释 基因(gene)、基因组(genome)、基因家族(gene family)、断裂基因(split gene)、外显子(exon)、内含子(intron)、遗传密码 二、填空题 1.基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 2.1953年Wstson和Crick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名的,奠定了基因复杂功能的结构基础。 3.生物的遗传信息贮藏在中。 4.人类基因组包括两个相对独立而相互关联的基因组:和。如果不特别注明,人类基因组通常是指。 5.人类的基因或人类基因组中的功能序列分为4大类,即、、和。 6.AUG UAA UAG UGA 7.人类结构基因组学主要包括4张图,即、、 、的制作。 8.每个内含子的两端具有广泛的同源性和互补性,5‘端起始的两个碱基是,3‘端最后的两个碱基是,通常把这种接头形式叫做法则,这一顺序是转录后RNA 的信号。 三、问答题 1.试述基因概念理论的发展沿革 2.试述人类基因组的组成 3.试述断裂基因的结构 4.试述遗传密码的特性 5.简述人类结构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章基因突变 一、名词解释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移码突变(frame shift mutation)、动态突变(dynamic mutation) 、转换和颠换、光复活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体细胞突变、点突变(point mutation)。 二、问答题 1.简述基因突变的特点 2.简述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分子机制 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哪些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染色体病)

1、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核型。 2、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征的分析,确定其是否与正常核型完全一致,称为核型分析。 3、通过技术的改进从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细胞得到更长、带纹更多的染色体。一套单倍体染色体即可显示550~850条或更多的带纹,这种染色体称为高分辨显带染色体。 4、在正常健康人群中,存在着各种染色体的恒定的微小变异,包括结构、带纹宽窄和着色强度等。这类恒定而微小的变异是按照孟德尔方式遗传的,通常没有明显的表型效应或病理学意义,称为染色体多态性。 5、在短胃和长臂的末端分别有一特化部位称为端粒。 6、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有一球状结构,称为随体。 7、在某些染色体的长、短臂上还可见凹陷缩窄的部分,称为次级缢痕。 8、人体正常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所包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9、随体柄部为缩窄的次级缢痕,次级缢痕与核仁的形成有关,称为核仁形成区或核仁组织区。 10、如果染色体的数日变化是单倍体(n)的整倍数,即以n为基数,整倍地增加或减少,则称为整倍体。 11、一个个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的细胞系,这种个体称嵌合体。 12、一条染色体的长、短臂同时发生了断裂,含有着丝粒的片段两断端发生重接,即形成环状染色体。 13、有时细胞中某些号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异常,其中有的增加,有的减少,而增加和减少的染色体数目相等,结果染色体总数不变,还是二倍体数(46条),但不是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则称为假二倍体。 14、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条或数条时,称为亚二倍体。 15、是一个染色体上某一片段增加了一份以上的现象,使这些片一段的基因多了一份或几份。 16、两条染色体同时发生一次断裂后,两个具有着丝粒的片一段的断端相连接,形成了一条双着丝粒染色体。 17、是某一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后,两断点之间的片段旋转180°后重接,造成染色体上基因顺序的重排。 18、一条染色体的两个臂在形态遗传结构上完全相同,称为等臂染色体。 19、体细胞内只含有单个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 20、一条染色体的断片一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的臂上,这种结构畸变称为易位。 21、是两条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22、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或着丝粒附近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和短臂各形成一条新的染色体。 23、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但只有其中一条染色体的片一段插入到另一条染色体的非末端部位。 24、是染色体片段的丢失,缺失使位上这个片段的基因也随之发生丢失。 25、体细胞内某对染色体少了一条,细胞染色体数日为45 (2n-1),称为单体型。 26、体细胞内某对染色体多了一条,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7(2n+1),称为三体型。 27、体细胞内染色体多了两条或两条以上,即构成多体型。 28、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 29、超过二倍体的整倍体被称为多倍体。 30、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 31、Turner综合征也称为女性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或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为性染色

医学遗传学

第一章人类基因与基因组 第一节、人类基因组的组成 1、基因是遗传信息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基因组是是细胞内一套完整遗传信息的总和,人类基因组包含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单拷贝序列串联重复序列 按DNA序列的拷贝数不同,人类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 反向重复序列 重复序列短分散核元件 中度重复序列 长分散核元件 3、多基因家族是指由某一祖先经过重复和所变异产生的一组基因。 4、假基因是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 第二节、人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1、基因的结构包括:(1)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编码序列。(2)是表达这些结构基因所需要的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区序列。 2、割裂基因:大多数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是不连续的编码序列,由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隔开,形成割裂基因。 3、基因主要由外显子、内含子、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终止子、隔离子组成。 4、外显子大多为结构内的编码序列,内含子则是非编码序列。 5、每个内含子5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连接方式称为GT--AG法则。 6、外显子的数目等于内含子数目加1。 7、启动子分为1类启动子(富含GC碱基对,调控rRNA基因的编码)、2类启动子(具有TATA 盒特征结构)、3类启动子(包括A、B、C盒)。 第三节、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 1、人类基因组DNA多态性有多种类型,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拷贝数多态性。

第二章、基因突变 突变是指生物体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遗传物质发生某些变化。基因突变即可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可发生在体细胞。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类型 一、碱基置换:是指DNA分子多核苷酸链中的某一碱基或碱基对被另碱基或碱基对置换、替代的突变方式,通常又称点突变。包括: 1、同义突变:替换发生后,虽然碱基组成发生变化,但新旧密码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编码意义。同义突变并不产生相应的遗传学表观效应。 2、错义突变:替换发生后,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改变了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的结构序列组成。 3、无义突变:替换后,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不编码任何氨基酸的终止密码子,引起多肽链提前终止。 4、终止密码子突变:DNA分子中某一终止密码子发生单个碱基替换后,变成了具有氨基酸编码功能的遗传密码子,导致多肽链的合成非正常继续进行。 二、移码突变:是指DNA多核苷酸链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碱基对,导致DNA读码序列发生移动,改变密码子的编码意义。 三、整码突变:基因组DNA多核苷酸链的密码子之间插入或缺失三或三的倍数个碱基,导致多肽链中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多个氨基酸。 四、片段突变:包括缺失、重复、重组、重排。 五、动态突变:是指在DNA分子中,短串联重复序列,尤其是三核甘酸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可随着世代传递而逐代增加,这种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突变效应,从而引起某些疾病。如脆性X染色体,Huntington病。 第二节、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及作用机制 基因突变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自发突变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诱发突变则是指

※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定义: 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分类: 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的携带者 一、染色体的发病概况 染色体病在临床上和遗传上特点: 1.染色体病患者均有先天性多发畸形(包括特殊面容)、生长、智力或性发育落后、特殊肤纹。 2.绝大多数染色体病患者呈散发性,这类患者往往无家族史。 3.少数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患者是由表型正常的双亲遗传而得,这类患者常伴有家族史。 二、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 1.定义: 由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2.分类: 三体综合征、单体综合征、部分三体综合征、部分单体综合征、嵌合体等 (一)Down综合征(Down Syndrome,DS) 1.特点: 母亲生育年龄偏大和xx的一致性 2.发生率:

新生儿的DS发生率约为~;发生率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尤其当母亲年龄大于35岁时,发生率明显增高。 3.表型特点: (1)是一种很明确的综合征 (2)多数情况下,都是新发生的、散在的病例 (3)同卵双生具有一致性 (4)男性患者没有生育力,而极少数女性患者可生育 (5)随母亲年龄增加该病的发生率也升高,尤其当母亲大于35岁时发病率明显升高 (6)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7)表型特征的表现度不同 (8)急性白血病死亡率增加了20倍 4.遗传分型 (1)游离型(Trisomy) ①游离型(21三体型)即标准型。此型约占全部患者的 92.5%。核型为47,XX(XY),+21。 ②此型的发生绝大部分与父母核型无关,它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分裂时不分离的结果。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母方的病例约占95%,另5%见于父方,且主要为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 (2)易位型(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①此型约占5%,增加的一条21号染色体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D组或G 组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罗伯逊易位,染色体总数为46,其中一条是易位染色体。

※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 定义: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分类: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的携带者 一、染色体的发病概况 染色体病在临床上和遗传上特点: 1.染色体病患者均有先天性多发畸形(包括特殊面容)、生长、智力或性发育落后、特殊肤纹。 2.绝大多数染色体病患者呈散发性,这类患者往往无家族史。 3.少数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患者是由表型正常的双亲遗传而得,这类患者常伴有家族史。 二、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 1.定义:由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2.分类:三体综合征、单体综合征、部分三体综合征、部分单体综合征、嵌合体等 (一)Down综合征(Down Syndrome,DS) 1.特点:母亲生育年龄偏大和单卵双生的一致性 2.发生率:新生儿的DS发生率约为1/1000~2/1000 ;发生率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尤其当母亲 年龄大于35岁时,发生率明显增高。 3.表型特点:(1)是一种很明确的综合征 (2)多数情况下,都是新发生的、散在的病例 (3)同卵双生具有一致性 (4)男性患者没有生育力,而极少数女性患者可生育 (5)随母亲年龄增加该病的发生率也升高,尤其当母亲大于35岁时发病率明显升高 (6)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7)表型特征的表现度不同 (8)急性白血病死亡率增加了20倍 4.遗传分型 (1)游离型(Trisomy) ①游离型(21三体型)即标准型。此型约占全部患者的92.5%。核型为47,XX(XY),+21。 ②此型的发生绝大部分与父母核型无关,它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分裂时不分离的结果。染 色体不分离发生在母方的病例约占95%,另5%见于父方,且主要为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2)易位型(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①此型约占5%,增加的一条21号染色体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D组或G组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罗伯 逊易位,染色体总数为46,其中一条是易位染色体。 ②最常见的是D/G易位,如核型为46,XX(XY),-14,+t(14q21q),其次为G/G易位,如核型为46, XX(XY),-21,+t(21q21q)。 (3)嵌合型(Mosaicism) 此型较少见,约占2%。此型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不分离,继而因分裂后期染色体行动迟缓引起部分细胞超数的染色体发生丢失而形成含有47,+21/46两个细胞系的嵌合体,由此形成的嵌合体的发生率与标准的三体型一样,随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二是合子后(post-zygotic)有丝分裂不分离的结果。 5.分子机制 (1)21号染色体的分子解剖学 (2)21号染色体上与DS表型相关的基因 ①与智力发育迟缓相关的基因 DS细胞粘附分子DSCAM基因:编码一种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在成人脑组织中,参与神经系统分化,与DS中枢和外周神经缺陷有关。 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ADNP基因:在海马、大脑皮质和小脑中表达,是一新型的热休克蛋白,它为DS提供一个该机体所缺乏的保护作用 DSCR1基因:在体内参与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释放、突触形成和基因转录等,因此推测DSCR1可 能与DS的学习和行为变化有关。

常见遗传病列表

遗传病遗传方式 多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并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蜘蛛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短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缺指(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颅骨畸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下颌-面骨发育异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颅锁骨发育不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软骨发育不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成骨不全Ⅱ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石骨症严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X连锁隐性遗传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先天性肌强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支气管软化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气管-支气管巨大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不动纤毛综合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肺泡性蛋白沉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肺囊性纤维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弯刀综合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性气发性气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多发性家族**肉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色素沉着肠道息肉综合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遗传性慢性再发性胰腺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心脏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法洛四连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颅骨畸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肺动脉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性二尖瓣脱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心-手综合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高脂蛋白血症Ⅰ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医学遗传学双语练习(单基因遗传)

医学遗传学双语练习(单基因遗传) (此练习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英文题目) Short-answer Questions简答题(用中文答题) 1. Draw a simple pedigree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a family to illustrate the transmission of an X-linked recessive disorder. (提示:注意XR遗传的特点) 2. List three differences between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and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提示:对比两种遗传方式的特点) 3. St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4. Explain what is meant by incomplete inheritance, with example. 5. Explain what is meant by expressivity, with example. (此练习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英文题目)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分析与计算(用中文答题) 1.Cathy is pregnant(怀孕)for the second time.Her first child,Donald,has CF(囊性纤维化).Cathy has two brothers,Charles and Colin,and a sister,Cindy.Colin and Cindy are unmarried.Charles is married to an unrelated woman,Carolyn,and has a 2-year-old daughter,Debbie.Cathy’s parents are Bob and Betty.Betty’s sister Barbara is the mother of Cathy’s husband,Calvin,who is 25. There is no previous family history of CF. a.Draw the pedigree,using standard symbols. b.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nsmission of CF,and what is the risk of CF for Cathy’s next child? c.Which people in this pedigree are obligate heterozygotes (杂合子)? d.Who is the proband in this family? What are the genotypes (基因型)of the proband and his/her parents? 2. The frequency of Tay-sachs(台萨斯)carrier is 1 /100 in a population. (1)A couple with normal phenotype is unrelated. What is the risk of Tay-sachs disease for the children of this couple? (2)A normal man is married to his first cousin. What is the risk of Tay-sachs disease for the children of this couple? 3. A positive carrier(肯定携带者) of albinism(白化病)marries his first cousin. What is the risk of their children? 4. Don and his maternal grandfather(外祖父)Barry both have hemophilia A(血友病A). D on’s partner Diane is his maternal aunt’s daughter. Don and Diane have one son, Edward, and two daughters, Elise and Emily, all of whom have hemophilia A. They also have an unaffected daughter, Enid. a. Drew the pedigree b. Why are Elise and Emily affected? c.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概率) that a son of Elise would be hemophilic?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her daughter would be hemophilic? d.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son of Enid would be hemophilic? A daughter ?

医学遗传学重点

医学遗传学重点、难点 第一章概论学习要求:识记:医学遗传学及遗传病的概念;理解:遗传病的分类;医学遗传学的各研究领域;医学遗传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复习要点:医学遗传学: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和遗传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人类疾病和遗传的关系,主要研究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从而降低人群中的发病率,提高人类的健康素质。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疾病。遗传病的分类: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体细胞遗传病和线粒体遗传病。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学习要求:识记:基因、半保留复制、转录、翻译、基因突变等概念;理解:结构基因的结构特点;中心法则的内容。复习要点:基因:是特定的DNA片段,带有遗传信息,可通过控制细胞内RNA和蛋白质(酶)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方式。DNA的双链解开,两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在引物酶的催化下,以游离的三磷酸核苷酸为原料,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新的DNA链,以后新合成的互补链和各自的模板链互相盘绕,形成稳定的DNA结构。这样新的子代DNA 中,一条单链来自亲代,另一条单链是新合成的,就称为半保留复制。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指mRNA指导下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基因突变:是

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人类结构基因的结构特点:编码序列不连续,被非编码序列所分隔,是典型的断裂基因。人类结构基因分为:1 编码区,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2 侧翼序列,位于编码区两侧,包括调控区、前导区和尾部区。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终止子等。前导区和尾部区分别为编码区外侧5’端和3’端的可转录的非翻译区。中心法则:是关于遗传信息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中的传递的法则。DNA上的基因先转录成mRNA,再翻译成细胞内的蛋白质(酶),进而决定生物的性状。有时候,RNA 也可以反转录出DNA。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5’。(3’,另一条链为3’(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的右手螺旋结构。两条链以脱氧核糖和磷酸形成的长链为基本骨架,双链上的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G与C配对,A与T 配对,彼此由氢键相连。两条链的方向由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走向决定,一条链为5’基因有哪些生物学功能?基因主要功能:①遗传信息的储存。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储存着极为丰富的遗传信息。基因的编码序列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构成一个三联体遗传密码,决定多肽上的一个氨基酸;②遗传信息的复制。基因及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伴随着DNA的复制而复制。复制后,遗传信息随着细胞的分裂传递给子细胞;③遗传信息的表达。基因中储存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后者通过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各种性状。④基因突变。

2、医学遗传学-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

Copyright ? 1995-2016 LIZ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单选题 1、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的机制可能是() A.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结构畸变的机制,不选 B.染色体易位:结构畸变,不选 C.染色体倒位:结构畸变,不选 D.染色体不分离:正确,非整倍性改变的机制包括染色体不分离和染色体丢失E.染色体核内复制:整倍性改变的机制(四倍体),不选 考核点:非整倍性改变的机制 2、染色体不分离( ) A.只是指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B. 只是指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C.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E.是指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解析:染色体不分离是导致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尤其是三体和单体)的主要原因。不分离既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包括第一、二次减数分裂),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将导致嵌合体出现)。选项A的含义是:只是第二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选项B的含义是:只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选项C、D肯定不正确;选项E的含义是:指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即有丝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即第一次减数分裂。 考核点:非整倍性改变的机制 3、人类精子发生的过程中,如果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某号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而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形成( ) A.一个异常性细胞 B.两个异常性细胞 C.三个异常性细胞 D.四个异常性细胞 E.正常的性细胞 解析:如果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某号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而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进行, 则其可形成4个异常配子(共2种),其中一种染色体数目为n+1,另一种为n-1,受精后要么是三体,要么是单体。若第一次减数分裂正常,第二次发生某号染色体不分离,则可形成4个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