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 寓言二则

9 寓言二则

9  寓言二则
9  寓言二则

【题目】

辨音组词。(给句中加点字注音,再用另一读音组词)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行:___________;另读______,组词__________。

(2)予助苗长.矣!

长:___________;另读______,组词__________。

【答案】

(1)xíng 航行háng 银行

(2)zhǎng 长高、生长cháng 长空

【知识点】字音;词语

【题型】填空题

【题目】

文中的两则寓言已演变成固定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有(至少写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知识点】成语

【题型】填空题

【题目】

《揠苗助长》这则故事中,“________”这句话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起因。“________”交代了故事的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出了主人公疲劳奔忙、自以为是的愚蠢形象。

【答案】

【知识点】积累运用

【题目】

楚人“刻舟”的原因是:“__________”,找不到宝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作者的感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填空题

【题目】

一字多音。(在下面句子中,填入读音为“qū”的字)

(1)他为人正直,从不()炎附势。

(2)不法商贩受利益()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

(3)要是您肯()就,那就太好了。

(4)对待考试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除紧张心理。

(5)依托海岛的()位优势,积极发展养殖业。

【答案】

(1)趋(2)驱(3)屈(4)祛(5)区

【知识点】同音字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咬文嚼字。(写出“其”和“之”在不同句中的含义)

(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其.子之趋而往视之.。()()

(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答案】

(1)他的虚词

(2)他的代指“苗”

(3)他代指“剑”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句子训练。(先解释加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病:__________ 予: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人有涉.江者.。

涉:__________ 者: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知识点】字义

【题型】判断改错

【题目】

明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

(1)“揠苗助长”中“揠”读yǎ。()

(2)“芒芒然”在文中指前途非常渺茫。()

(3)“予助苗长矣!”中“予”是“给予”之意。()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句间停顿正确。()

【答案】

(1)×(2)×(3)×(4)√

【知识点】积累运用

【题型】阅读

【题目】

理解感悟。(理解课文,完成练习)

(1)《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错在什么地方?你想对他说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揠苗助长》中主人公的行为可笑在什么地方?你能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他?这则寓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填空题

【题目】

课文回眸。

(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选自《_________》,“揠”的意思是_________,整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近义词是

_____________。

(2)《刻舟求剑》这个故事选自《__________》,“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整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

(3)把“揠苗助长”“刻舟求剑”这两个成语分别填在句子中。

a.市场变了,经营方式不变,再想着把买卖做大做强,无异于()。b.叶萌花开,固有天数;学生成才,更须时日。(),只能得不偿失。

【答案】

(1)孟子·公孙丑上拔拔禾苗帮它长高,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循序渐进欲速不达

(2)吕氏春秋·察今雕刻

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见机行事守株待兔(3)a.刻舟求剑b.揠苗助长

【知识点】文学常识

【题型】阅读

【题目】

快乐阅读。(读寓言故事,完成后面练习)

利令智昏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柬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读音。

被.衣冠.()()鬻.金()攫.夺()

人皆在焉.()柬.缚()徒见金耳.()

(2)想一想,连一连。

清旦夺

所卖

鬻地方

攫清早

缚披

故原因

徒捆绑

被只是

(3)用文中语句回答。

事情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令智昏”已成为成语,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现在有没有“利令智昏”的人?举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pīguān yùjuéyān jiǎn ěr (2)清旦——清早所——地方鬻——卖攫——夺缚——捆绑故——原因

徒——只是被——披

(3)起因:齐人有欲得金者。

经过:见人操金,攫而夺之。

结果:吏搏而柬缚之。

错误原因: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4)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丧失理智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练习

一、单选题(2分) 1.(2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把禾苗拔高,它长得快。 B.要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C.禾苗要想长得好,得去锄草。 二、现代文阅读(6分) 2.(6分)阅读理解。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 怎样才能有一别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____”在短文中画下来。 ) 乌鸦练成好嗓子了吗?为什么? (2 ) (3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抄在横线上。 ) 三、语言表达(4分) 3.(4分)修改句子。 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改为“被”字句) (1 )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改为陈述句) (2 ) 四、填空题(15分) 4.(3分)组词 拔()亡()丢()拨()忘()去() 5.(3分)我能写出画线字的近义词。 (1他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

) 他巴望着田里的禾苗快长高。() (2 )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 ) 6.(4分)组词。 寓()闷()疲()则()遇()闹()披()侧() 7.(2分)给“亡”选择合适的解释 亡:A.丢失 B.灭亡 C.逃跑 D.死掉 亡国()逃亡()阵亡 ()亡羊补牢() 8.(3分)看拼音写词语 quàn ɡào()diū shī()wánɡ yánɡ bǔ láo()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精品教案

12 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再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较浅显,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建议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难点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组句子的不同。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 2.理解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 难点 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三、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再出示“二则”二字,学生齐读“寓言二则”,说说“寓方二则”是什么意思。3.(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4.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5.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6.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9寓言二则

9寓言二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小学语文部编人教版2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优秀教案

本单元围绕“道理篇”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流传千古的寓言,也有常见的生活小事,还有经典的童话故事,每一篇课文都会让我们产生奇妙而独特的感受,它们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课题内容简说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用养羊人两次丢羊后补牢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讲一个人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 画杨桃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从而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 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小马过河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匹小马两次过河的故事,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有主见,主动实践,并法克服困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 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含义深刻的句子。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

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12.《寓言二则》 (2) 课时 13.《画杨桃》 (2) 课时 14.《小马过河》 (2) 课时 语文园地五.................................................................................................................................... .. (2) 课时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的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想。 12 寓言二则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人教新课标 《亡羊补牢》 ◆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段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与现实生活很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幡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这则寓言故事中所点到的错误是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下的,但是通过它的告诫会时时提醒孩子们这是一个可贵的品质。所以在教学时让孩子们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才是最关键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说话人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寓言中得到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来源:学§科§网Z §X §X §K]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来源:Z#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2423835.html,]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你以前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坐井观天》、《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画蛇添足》等。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什么是寓言?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9.寓言二则(课堂实录)(4)

《寓言两则》课堂实录 《揠苗助长》 一、导入。 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下面就请你来做一回老师,听我来讲个故事,(师开始讲述,边讲边表演) 师:这个故事的题目叫——板书:揠苗助长。 师:听完了故事,请你猜猜“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师:你觉得老师的故事讲得好吗? 师:那你想不想也像我这样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呢? 二、初读课文。 师:要想讲好故事,就要先读好它。故事在书上138页,请大家大声读三遍要做到三点: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把故事读流畅。开始读。 检查读书情况。看看大家三个要求有没有都达到: 指名四个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 再指名读课文。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农夫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一双火眼金睛!) 三、精读课文。 师:下面就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些词语具体表现了农夫的急性子?把它们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你读了这个词后

的点滴想法。 巡视,请学生把找到的词写到黑板上,等会说说理由 讨论、交流。 预设: 巴望:说说理由 师:农夫巴望禾苗快点长大,他是怎么做的呢? 师:真是个心急的农夫呀! 师:你平时巴望过什么事情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那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吗? 师:看,我们只要想农夫所想,就能读好描写他的话。 师:我们继续交流:还有哪些词语表现了农夫的急? 生:焦急。 师:看这个“焦”字,可有意思啦!我们来一起写一写,上面的“隹”读,比“住”多了一横,是一种短尾巴的鸟,下面四点像什么?(燃烧的熊熊大火)此刻大火都烧到鸟的尾巴了,鸟儿肯定很——(着急,想逃跑。) 师:而此刻,我们的农夫心里仿佛有一把——(火)正——(在燃烧着呢)。 师:人一着急时,就会有许多动作,想象一下,你平时十分着急的时候会怎么做?师:农夫此刻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你能读出他的心情来吗?

(整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运用想象、换词、联系实际等方法理解“焦急、巴望”等词语。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猜谜导入: 1.出示画面,根据画面猜成语。(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龙点睛、盲人摸象) 2.这些成语中,不仅包含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并且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寓言】“寓”是包含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宝盖头。 3.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就给我们讲了两则寓言故事,我们叫它——【出示:寓言两则】。 4.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谁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

故事。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出示词语: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揠苗助长。】“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焦急” 1.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长”。) 2.课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的心急,能找出来吗?找到后用笔圈出来。【出示:焦急】 (1)指导书写“焦”字。 ①【出示:焦】请仔细观察一下,写在田字格里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仔细观察) ②再仔细看看它们的位置。“四点底”前面两个点在左下格,后面两个点在右下格。(教师示范。)

9.寓言二则(教案)_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精品】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 冀教版 9.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能理解寓言意思,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美,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边读边悟”,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读懂寓言中所蕴含着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要用发展的 眼光来看待事物。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做到正确句读,并能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懂故事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留给我们许多文言文寓言故事,不仅读起来韵味十足,而且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警醒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就走进两则这样的故事。板书《揠苗助长》、《刻舟求剑》。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视频)(1)教师范读课文,标注停顿符号,读出文言文的韵 味。(2)借助注释,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 带要求自读课文:生字娃娃圈出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把生字娃娃读给同桌听一听,然后一起想想好的方法记住它们。 (1)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y d q u q 1 w u ga o j u mi n 揠趋契吾槁遽闵 3. 了解故事,悟出寓意。 三、精读领悟 (一)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 1. 注释:悯:耽心、忧虑的意思。 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 病:劳累。 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趋:赶去。非徒:不仅只是。 2. 译文: 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 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 而害死了庄稼。 (1)这个故事中讲得是怎样一个人? (宋国一个种田人。) (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3)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他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 3. “揠苗助长”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万万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

本溪市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寓言二则》同步练习C卷

本溪市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寓言二则》同步练习C卷 一、基础运用 (共18题;共125分) 1. (8分)选词填空。 开卷有益千方百计三顾茅庐千言万语 手不释卷千山万水初出茅庐千辛万苦 (1)读书就是这样,因为我懂得________,所以才________。 (2)有了刘备的________,才有了诸葛亮的________。 (3)为了开发西部,奋斗者们艰苦创业,他们走尽了________,说尽了________,历尽了________,想尽了________,终于如愿以偿。 2. (6分)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落:①使下降;②衰败,飘零;③遗留在后面;④用笔写;⑤停留的地方;⑥归属;⑦得到。 Ⅰ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________ Ⅱ那人出门已经五六年了,至今下落不明。________ Ⅲ解放军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________ Ⅳ落后就要挨打,这可是硬道理。________ Ⅴ晚上,妈妈把屋子里的帘子落下来。________ Ⅵ这笔款还没落账。________ 3. (6分)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数shù________ shǔ________ 当dāng________dàng________ 佛fú________ fò________ 4. (7分)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填序号)

①鹅毛________ ②________调________顺③冰________雪________ Ⅰ今年________,乡里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Ⅱ窗外下起了________,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5. (8分) (2020三下·) 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写字词。 (1)他xìnɡ qínɡ________豪爽,一点儿也不yán lì________,对待工作又认真fù zé________,人们都kuā________他。 (2)艰苦的rèn wù________完成后,爸爸又长pànɡ________了些,才买的chèn shān________根本穿不了。看着他苦恼的样子,我bào________着手臂直发笑。 6. (8分)辩学组词。 脑________ 枉________ 碑________ 筝________ 恼________ 狂________ 脾________ 竽________ 7. (11分)读拼音写词语。 dān bózhìfúbān diǎn shèxiǎng zhòu r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īn jīng ròu tiào yíwàng wújìxīn mǎn yìz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ìzuòzìshòu biéchūxīn cái zhǎn dīng jiéti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怀疑 ②得意 9. (12分) (2016六上·高邑期末) 看拼音写词语 (1)无数条chán chán ________的溪流汇成了气势磅bó________的长江,bǔ________着中华儿女。 可是人类由于贪lán ________地索取,sì________意地砍伐、fén ________烧,致使cháng yáng ________着

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教案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教学课题 12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学案编写者教学用课时 1 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 教学目课(章节) 教学 目标 1. 会认“焦、筋”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 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准备与手段课件 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一)识字写字 识字指导。学习本课生字,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主动独立识字。学生自学后可让他们互相交流好的识字方法。教师表扬有个性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二)朗读感悟 1.要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感悟一些词句的意思。两则寓言的教学都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大意,以检查默读的效果。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 第一自然段要把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读出来。在读中可通过换词比较法感悟“巴望”一词,表现那个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对“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可联系“巴望”一词,在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中感悟。 (三)积累运用 1.建议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寓言、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等词语。 第 1 页共8 页

2.课后“读读想想”的练习,是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与准确性。 3.让学生说说在学习上和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揠苗助长”这样的事。 (四)实践活动 1.课前课后,学生可以阅读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郭吹竽》。可以召开一次寓言故事会。 2.课后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查字典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一、查字典引入新课 1板书:寓言两则。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揠苗助长)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 读一读这个故事。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 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学生自由读课文)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 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 里,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这句话具 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出示词语卡片:筋疲力尽) 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 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词语卡片:揠苗助长。“揠苗助 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随机板书或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导朗读课文的其他 几个自然段。 三、指导朗读段落和词语 (1)朗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课文中有好多词语,谁能 读?(出示词语卡片:巴望、焦急、自言自语) (2)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中也有两个词语, 谁能当小老师领读?(出示词语卡片:喘气、一大截。) 初读课 文,理解“揠 苗助长”的 意思 “揠苗 助长”是什 么意思呢? 请大家打开 课本,认真 读一读这个 故事。要求: 把字音读 准,把课文 读通;读完 后想一想 “揠苗助 长”的意思。 (学生自由 读课文) 默读课 第 2 页共8 页

2018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9 寓言二则教案

[ [ ] [ 9 寓言二则 教学 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则、揠”等10 个生字,会写“寓、宋”等10 个字。理解有生字组 成的词语。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 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寓意,学习其中的道理。 难点 2.分析重点句。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揠①(y à) 苗 助 长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②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①为什么不 用“盼望、希望、渴望”而用“巴望”一词?]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 焦急。[句导读:这两句话写出了事情的起因,农夫迫切希望禾苗快快长的心情][②你从哪些 词语感受到农夫迫切希望禾苗长高的心情?] 段导读:农夫希望禾苗快快长,非常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句导读:这句 话写出了农夫想到了帮助禾苗快快长高的办法。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③ “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农夫为什么会筋疲力尽?他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段导读:农夫想出了办法,把禾苗拔高,帮助它们成长。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③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 棵都长了一大截!”[句导读:这句话写出了农夫很为自己的办法感到骄傲。][④力气真的没 白费吗?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 段导读:农夫回家告诉家人,自以为得计。 他的儿子很纳闷④,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句导读:这句话写出 了事情的结果,禾苗都枯死了。][⑤农夫的办法为什么失败了?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段导读:儿子跑到田里,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知识详解: ①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把禾苗拔高,帮助其成长。 ②巴望:希望、盼望的意思,“巴”有急切、迫切的意思。 ①“巴望”一词比“盼望、渴望”等词语更能描绘出农夫那种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 ②我们从“巴望、天天、十分焦急”等词语感到农夫迫切希望禾苗长高的心情。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 鹬蚌相争 苏教版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鹬蚌相争》是讲鹬要啄河蚌的肉,被河蚌夹住了嘴,双方互不相让,结果被打鱼的人一起捉走。这则寓言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第三方得利。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需在多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在理解寓意上下功夫。边读边问几个为什么,如鹬和蚌怎样做才不会被打鱼的人捉走?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维目标】: 1.学会正确读出有关语言的语气。 2.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能力及理解寓意的能力。 3.体会《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所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能力及理解寓意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所说明的道理。 【教具】: 录音机、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两则》的第一则故事《狐假虎威》, 狡猾的狐狸借愚笨的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本事。 2.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二.授新 1.初步理解。

师: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应该明白了《鹬蚌相争》这个故事。鹬是一种水鸟。蚌是指河蚌,肉质很鲜美。争是指争持,对抗。这个故事讲的是鹬要啄河蚌的肉,被河蚌夹住了嘴,双方互不相让,结果被打鱼的人一起捉走。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第三方得利。2.读文,深入理解 (1)师:请同学们齐读第1、2自然段,看鹬和蚌分别想怎么样?(学生读文,师讲解。)师:从“不住地朝下看”,可以看出鹬很饿。“多好的一顿美餐呐!”从鹬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它非常想吃河蚌的肉。从“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可以看出它馋得受不了了。“立刻”,说明鹬飞下来的动作速度,表现了它想吃河蚌已无法控制。 师:这两段是故事的起因部分(第一部分):写“鹬啄蚌肉,蚌夹鹬嘴。”(板书:(起因)“鹬啄蚌肉,蚌夹鹬嘴”) (2)师:请同学们自由读3、4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学生读文,师讲解。指导读) 师:“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渴死你,看你松开不松开!”说明鹬知道河蚌离不开水,用“渴死”来威胁河蚌,想使它松开。“今天”“明天”“渴死”等词要重读,“看你”要拉长声音,突出鹬的傲慢心理。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播放录音)。 师:“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说明河蚌在以牙还牙,夹住鹬的嘴巴不松开,用“饿死”来反击。“今天”“明天”“饿死”“看你”等词要重读,表现出河蚌不肯让步的坚定态度。“看你还啄不啄我”表现了河蚌的报复心理。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播放录音)。 师:这两段是故事的经过部分(第二部分):写“鹬蚌吵个不停,互不相让。”(板书:(经过)“吵个不停,互不相让”) (3)师: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同学们读读第5自然段。(学生读文,师讲解。)师:“鹬和蚌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这是过渡句,前半句承接上文,后半句是它们被一起捉走的原因:它们只顾争吵,没有发现打鱼的人。“这时候”是指鹬蚌争吵时候。“毫不费力”形容一点儿力气也没费,很容易。 师:这两段是故事的结果部分(第三部分):写“鹬和蚌被打鱼的人一起捉走。”(板书:(结果)“被打的鱼人一起捉走”) 3.拓展,升华。 (1)出示插图。师:课文那一段写了图中的情景呢?怎样来概括图意呢?(指明作答,板书“渔人得利”)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

试题 一、单选题(2分) 1.(2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把禾苗拔高,它长得快。 B.要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C.禾苗要想长得好,得去锄草。 二、现代文阅读(6分) 2.(6分)阅读理解。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怎样才能有一别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____”在短文中画下来。 (2)乌鸦练成好嗓子了吗?为什么?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抄在横线上。 三、语言表达(4分) 3.(4分)修改句子。 (1)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改为“被”字句) (2)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改为陈述句) 四、填空题(15分) 4.(3分)组词 拔()亡()丢() 拨()忘()去() 5.(3分)我能写出画线字的近义词。 (1)他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 (2)他巴望着田里的禾苗快长高。() (3)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6.(4分)组词。 寓()闷()疲()则() 遇()闹()披()侧() 7.(2分)给“亡”选择合适的解释 亡:A.丢失 B.灭亡 C.逃跑 D.死掉 亡国()逃亡()阵亡()亡羊补牢() 8.(3分)看拼音写词语 quàn ɡào()diū shī() wánɡ yánɡ bǔ láo()

12寓言二则教案-(1)

12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难点: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再出示“二则”二字,学生齐读“寓言二则”,说说“寓方二则”是什么意思。 3.(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4.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5.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6.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

寓言二则 (二年级下册教案)

12 寓言二则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教师强调字音:“算”是平舌音;“喘”是翘舌音、前鼻音;“望”是后鼻音;“费”的声母是f。 (2)教师再次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朗读词语,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5.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确。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3)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6.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7.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用“先猜 后查”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预设: (1)巴望:联系句子知道“巴 望”可能是“希望”的意思,但 可能比“希望”的意思进一层, 大概是“非常希望”的意思。 (2)焦急:以前就用过了, 是“着急”的意思。 (3)筋疲力尽:可能是非常 疲劳的意思。 (4)“一大截”是“一大段” 的意思。 6.学生在小组内分自然段合 作朗读课文,交流课文大意。 (那个人拔苗助长,结果禾 苗都枯死了。) 去。() (2)他巴望 ..自己田里的禾苗 长得快些。() (3)禾苗好像 ..一点儿也没有 长高。()

三、研读课文,感悟道理(用时:10分钟) 1.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思考 题:这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呢? 2.理解“巴望”一词。 (1)出示“巴望”,查字典理解 “巴望”。说说“巴望”的近义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巴望” 和“盼望”的区别。(“巴望”的 程度更深,是非常盼望,想立即 实现。) 3.教师:这个人巴望什么? (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这 个人做了哪些事说明他“巴望自 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 天到田边看;焦急地转来转去; 天天想帮助禾苗长高的办法;把 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4.出示思考题:可他觉得“禾 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真的 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去掉“好 像”行吗?为什么? 5.教师引读:他在田边焦急地 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 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他想啊想 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什么办法 呢?他是怎么做的。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1自 然段。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第 1自然段,汇报:古时候有个人,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 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①开火车读生字。 ②指导识记字形。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句 子抓关键词,理解农夫的“焦急”。 (4)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5)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想 象。 预设: 生:他会想:亲爱的禾苗, 你怎么就不长呢? 他会说:“禾苗禾苗,你快点 长大,我都等着急了。”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2自 然段。 (1)预设:他想到了把禾苗 一棵棵往高拔。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 后汇报: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时候有个人,他 ()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 (),()到田边去看。 (2)他在田边()地转 来转去,()地说:“我得想 个办法()它们()。” (3)一天,他()想出 了办法,就()跑到田里, 把禾苗()往高里拔,从中 午()忙到太阳落山,弄得 筋疲力尽。

【优秀教学教案】9.寓言二则(同步练习及解析)-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六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及解析) 冀教版 9.寓言二则 一、把字和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yà qū qì wú ɡǎo jù mǐn 契揠吾槁趋闵遽 参考答案:yà qū qì wú ɡǎo jù mǐn 揠趋契吾槁遽闵 (解析:考察学生对本课生字拼音掌握情况。) 二、选字填空。 吾悟矣唉契锲 感()()声叹气()而不舍 ()国悔之晚()()约 参考答案:感悟、吾国唉声叹气、悔之晚矣锲而不舍、契约 三、解释下列词语。 惑:病:悯: 遽:予:契者: 参考答案: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病:劳累。悯:耽心、忧虑的意思。芒芒然: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 (解析:考察学生对于文言文字词的理解。) 四、根据要求填空。 (一)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谓其人曰“!!其子,苗则槁矣。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根据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说说这个故事的意思。 3.读完这个小故事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万万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解析:根据课文讲解的意思回答即可。) (二)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遽契其舟,曰:“。” 舟至,。,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根据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说说这个故事的意思。 3.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读完这个小故事 后,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参考答案: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一事无成。同时告诫人们不能平面、静止地看待问题。 (解析:根据课文讲解的意思回答即可。) 五、课外阅读 (一)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9 寓言二则

9 寓言二则 课时 揠①(yà)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②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①为什么不用“盼望、希望、渴望”而用“巴望”一词?]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句导读:这两句话写出了事情的起因,农夫迫切希望禾苗快快长的心情][②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农夫迫切希望禾苗长高的心情?] 段导读:农夫希望禾苗快快长,非常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句导读:这句话写出了农夫想到了帮助禾苗快快长高的办法。]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③“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农夫为什么会筋疲力尽?他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段导读:农夫想出了办法,把禾苗拔高,帮助它们成长。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③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句导读:这句话写出了农夫很为自己的办法感到骄傲。][④力气真的没白费吗?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 段导读:农夫回家告诉家人,自以为得计。 他的儿子很纳闷④,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句导读:这句话写出了事情的结果,禾苗都枯死了。][⑤农夫的办法为什么失败了?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段导读:儿子跑到田里,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知识详解: ①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把禾苗拔高,帮助其成长。 ②巴望:希望、盼望的意思,“巴”有急切、迫切的意思。 ①“巴望”一词比“盼望、渴望”等词语更能描绘出农夫那种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 ②我们从“巴望、天天、十分焦急”等词语感到农夫迫切希望禾苗长高的心情。

③“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农夫想到要把禾苗拔高的方法帮助禾苗生长。因为他“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所以会“筋疲力尽”。 ③“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这个词语写出了农夫自以为得计的心情。 ④从下面的结果来看,农夫的力气白费了,而且禾苗不光没有“长高一大截”还都枯死了。 ④纳闷:感到疑惑不解。文中指农夫的儿子不明白禾苗为什么那么快长高了一大截。 ⑤因为农夫急于求成,违背了禾苗成长的规律,人为地帮助成长,反而为欲速则不达。 鹬①蚌②相争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句导读:这句话写出了事情的起因:河蚌张开壳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①找出鹬、河蚌的动作的词语,体会他们是怎么互不相让的?]段导读:一只河蚌和一只鹬互相僵持着不放。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③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句导读:这是鹬威胁河蚌的话。]”[②鹬接着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你认为鹬这样不相让,接下来会怎么样?]段导读:鹬威胁河蚌。 河蚌毫不示弱④,得意洋洋地[③找出描写河蚌神情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④从河蚌的话语中,你觉得河蚌这样说对吗?你会预见到的事情的结果会怎样?]段导读:河蚌毫不示弱,也不相让鹬。 就这样,鹬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句导读:这句话是文中的中心句。]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⑤。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他们一起捉住了。[⑤ 事情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段导读:鹬蚌相争,互不相让,最后渔翁得利,捉住了他们两个。 知识详解: ①鹬:读“yù”一种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趾间无蹼,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小虫和贝类。 ②蚌:读“bàng”软体动物,肉可供食用,或作饲料。 ①河蚌的动作:张开,晒,合上,夹住。鹬的动作:看见、伸、啄肉。 一个“张开”,一个“伸到”“啄”,一个“合上”并“牢牢夹住”。 ③威胁:威逼胁迫。 ②鹬这样了,还威胁河蚌,不愿意相让,只能导致河蚌更加不相让,不松口。 ④毫不示弱:表示河蚌面对鹬的威胁一点也不表现出软弱的样子来.不甘心表示自己比鹬差。表示态度强硬,不甘落后,不服输。 ③描写河蚌神情的词语是“毫不示弱、得意洋洋”。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河蚌不愿意松开,面对鹬的威胁,丝毫不惧怕,更不愿意相让, ④鹬强硬,河蚌比他更强硬,结果只能是互相僵持,两败俱伤。 ⑤喜笑颜开:本文指渔翁白白捡到两个猎物,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