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

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

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
自然科学十二讲笔记

一、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约在3000年前,上埃及王美尼斯一统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在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从公元5000前的塔萨文化(一统上下埃及)到希腊征服古埃及为止,古埃及文化是历时3000多年的法老王朝。

2.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到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3.复合象形文字:3500BC,古埃及人发明了图形文字,图形文字经长时间使用后演变成为包括字母、音符、词组的复合象形文字体系。复合象形文字体系可以表示一定的概念,有表音作用,并且出现音节字。

4.腓尼基字母: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将由埃及文字演变出的北闪米特字母制定成了历史上第一批由22个辅音字母,无元音组成的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传入希腊产生了希腊字母,后产生了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为欧洲各种文字、字母的共同来源。

5.天文学:对天体以及其他宇宙物质进行观测和理论研究的科学。

6.纸草文书:利用纸草进行书写是埃及人的一项重要发明。尼罗河三角州地区盛产一种酷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人们将纸草切成长度适中的小段,剖开压平,拼排整齐,连接成片,晒干后即成纸草。用芦苇杆之类的东西做笔,蘸上菜汁和黑烟末调成的墨,在纸草上进行书写,由于长时间后干燥易碎,因而流传很少。

7.《史密斯医学纸草》:写于BC1700年,被誉为“世界第一部外科学著作”,记载了48种身体各部位的外伤诊断以及疗法。

8.《埃伯斯纸草》:写于BC1500年,记述了人体700多种疾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提供了877种治疗方案,其中疾病种类已经涉及内科、妇科、儿科、眼科等现代医学科目。

9.历法:古埃及最早的历法与尼罗河水情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一年的第一天:尼罗河水开始泛滥。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位365天,一年分三季,每季四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

10.木乃伊: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会消亡,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活,灵魂仍会附着在尸体或者雕塑上,所以,法老们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缅怀。古埃及人通过木乃伊的制作,积累了大量人体生理知识和解剖知识,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11.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生前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外形呈角锥体,形状酷似汉字的“金”,故称。金字塔共有80多处,修建于BC2600年的胡夫金子塔为最大的一个。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观之一。

12.狮身人面像:为胡夫之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希腊人称“斯芬克斯”。

13.金字塔的意义:成分体现了埃及人的智慧。目的:为了显耀法老凌驾于一切的尊严,维护奴隶统治。

14.神庙:到了中王国的帝国时期,神庙代替金字塔成为古埃及最主要的建筑形式。古埃及人祭拜神灵和自然,宗教是其最重要的精神生活之一。他们通过建造神庙显耀神的力量。神的名字一般以生物或者自然物命名,这反映了其对生物与自然力量的恐惧。

15.卡纳克神庙:位于开罗以南的卢克索,卡纳克神庙是古埃及最雄伟的神庙,建于BC14th,主要祭祀太阳神和月亮神。

16.苏伊士运河:一条海平面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提供从欧洲到印度洋和太平洋附近最近的航线。

二、古印度

1.哈拉巴文化:又称“史前时代”。在约BC2500年,于印度河中下游地区出现的较高程度的农业文明,由当地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创造。

2.吠陀文化:BC2000年中叶,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南下,进入印度次大陆,开创了吠陀文化。“吠陀”原意是知识,中国古人译为“明”。吠陀文化得名于流传至今的四部以吠陀为名的神话诗集。

3.种姓制度:吠陀文化初期,原始氏族逐渐解体,900bc-800bc,雅利安人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活动的僧侣)---刹帝利(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的武士)---吠舍(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平民)---首陀罗(从事农业以及各种手工业劳动的贱民)。

4.《太阳悉檀多》:公元1世纪成书,现存最早的古代印度天文学著作。“悉檀多”意思是“知识”,该书讲述了时间的测量,日月食,行星运动和天文观测仪器等问题。

5.“阿柔吠陀”:古代印度医学知识体系的称谓。汉语的意思是“长寿的知识”。这意味着古印度的医学不仅注重治病,而且关注防病和养生。《阿柔吠陀》是古印度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书中提出躯干、体腔、体液、胆汁和气是人体的五大要素,与自然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

6.《阇罗迦本集》&《妙闻集》:阇:du1,《阇罗迦本集》是内科医学,《秒闻集》是外科医学,他们是古印度最著名的两部医学著作,被认为是古印度独特医学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

7.泰吉玛哈尔陵墓:莫卧儿帝国于公元7世纪建造,是现存古印度最华丽的建筑之一,全采用白色大理石,并镶有各色珠宝。共耗时20多年,是世界穆斯林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8.《五大历数全书》:公元505年,彘日,汇编古印度五种重要天文历法。

三、古代两河流域

1.美索不达米亚: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平原,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此地是世界上人类古老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两河文明历经:苏美尔王国-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由BC3500-BC538。

2.楔形文字:BC2800,在古代两河流域,文字以软泥为书写对象,用削尖的芦苇杆或动物的骨头当笔,在软泥上压刻书写,形成窄而浅的压痕,书写后的每一笔形似木楔,故称楔形文字。

3.泥板书: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用泥制作的供书写的平面板,在其上用楔形文字刻写,为了便于长期保存,一般要将书写有文字的,泥板晒干或烘热成砖,形成可长久流传的泥板书。

4.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观之一。阿拉伯语称其为“悬挂的天堂”。BC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为其患思乡病的爱妻修建,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并有灌溉系统,7层,25米,园中种植各种树木,远看花园似悬挂在空中。

5.《农人历书》: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历书。这本书以一个老农民教育的儿子的口气写成,讲述了该如何务农,以及农业耕种时间和注意事项。

6.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6th king)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曾制定过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等同于宪法刻在石碑上。

7.占星术: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对外界事物的解释系统---占星术。即通过形象变化的周期性和偶然性来解释各种事物的变化,促进了天文学更进一步发展。

8.黄道:太阳一年中在恒星背景下走过的路径,天文学称之为黄道。古代两河流域人们知道太阳的位置是周年变动的,他们将黄道分为十二个阶段,每段中的恒星为一个星座,每年的一个月对应一个星座,就形成了沿用至今的黄道十二宫。

9.沙罗周期: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发现日食是月球正好处于地日间而形成的,认为233个朔望月为一个日食周期。这个周期称为沙罗周期。沙罗是巴比伦文中恢复的音译。

四,古代中国

1.甲骨文:商代人遇事进行占卜定吉凶,然后将结果刻在龟骨或者兽骨上,形成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称作卜辞。是一种象形文字,是比较完整的记录和表达汉语的符号体系。它的出现,使中国从商代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

2.《九章算术》:古代中国数学的经典著作,讲述九大类246个数学问题的解法,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它是一本综合性历史著作,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其出现标志中国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3.《黄帝内经》: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末期。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第一次提出了脏腑和经络学说,奠定了日后中医理论发展。采用阴阳五行学说的原理,记载了“望闻问切”的疾病诊断方法。灵枢中也记载了两种重要的经络学应用,推拿和针灸。

4.《吕氏春秋》:著于BC3世纪,是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该书分为《上农》《任地》《辨土》《审时》。论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讨论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因时因地制宜,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5.《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技术典籍,记载了青铜铸造的“六齐规律”,“齐”是配方的意思,“六齐”规律指铜和锡六种不同的比例,分别适用于铸造不同用途的青铜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铸造经验。

6.《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作者是明代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步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书中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协调、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反映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7.《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基本囊括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个个方面,始终贯穿一个重要思想,即徐光启的“农政”思想。内容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

8.《齐民要术》:贾思勰,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全书共92篇,涉及农作物栽培育种,果树林木育苗嫁接,农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其农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在世界领先1000多年。齐民:平民百姓;要术:谋生方法。

第二讲:古希腊科学

1.爱琴海文化:BC3000-2000,属金石并用时期的文化。农业有犁耕,陶器生产已经采用轮制法,绘画及黄金装饰制作精美,出现了象形文字和线性文字。该文化晚期,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它是古希腊文化以前的文化,是独立的文化。

2.雅典时期:BC5世纪,雅典在希腊各城邦中取得盟主的地位,全面推行奴隶主民主政治,这一时期是古希腊经济,政治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史称----。

3.亚历山大帝国:BC356,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以亚历山大城为中心,建立起了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这一时期史称“希腊化时代”。

4.缪斯学院--历史上最早、规模宏大的世界的学术中心。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者有重视科学文化的传统,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大力赞助学术活动,举办研究机构,网罗科学人才,搜集古代典籍,于是建立了缪斯学院,成为当时世界学术中心。

5.理性自然观:由古希腊首创:①,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整体;②,自然界万物变化具有规律性;③,他们创造一套数学语言描述自然的规律。(古希腊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

6.神话自然观:有两个显著特征:①,人神同构: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人神同构,但与人类并不完全相同,这形成其独有的有机自然观念。②,具备完备的诸神谱系,这实际是逻辑思维的一种原始形式,突出秩序、规则的概念,是古希腊理性

精神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两个特征反映了古希腊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思想的对象性和逻辑性。

7.米利都学派:最早的自然哲学派别,创始人为集哲学和科学为一身的自然哲学家泰勒斯。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水,其被誉为西方科学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8.米利都学派学者阿那克西米尼为证明万物是由气组成的理论,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科学实验---呼气试验。

9.万物皆数:恩培多克勤提出:自然界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是数学的。

10.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思想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物理领域:《物理学》,世界最早的物理学专著,缺乏实验数据;生物领域:通过对小鸡胚胎发育的观察得出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说”;对动物根据外形,胚胎而进行等级分类;自然界物质组成:天上世界由“以太”气和永恒的匀速圆周运动,地上世界是由“水、土、气、火”四元素组成的直线运动。其著作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开始分化。

11.“四因说”:在自然万物本原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强调外因论)他用这解释自然万物的存在变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由质料趋于形式的运动过程,这种运动要借助外力的作用,形式因是包含着目的因的。

12.三大基本定律:亚里士多德曾对形式逻辑进行研究,提出了形式逻辑三大基本定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13.“四根说”:雅典时期提出,恩培多克勤认为水气土火是自然万物的本原,为说明万物本原的多样性,他们在数量上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构成万物在性质和形态上的区别。被认为是早期的元素说。

14.“种子说”:雅典时期阿那克萨哥拉提出。指种类无限多又无限小的东西。自然万物由种子构成,种子可以是同类,也可以不同类,从而形成自然界不同的物质,自然万物有生有灭,种子永恒。

15.原子:在希腊文的原意中指不可再分割的东西,是一种自然哲学概念。

16.《几何原本》:BC3th欧几里德,他将演绎推理应用于数学领域,书中的穷竭法被认为是近代微积分思想的早期来源。《几何原本》被认为是卓越的学术水平与广泛的普及型完美结合的典范。首先:他把演绎推理应用于数学领域,是古代数学知识走向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这是一本经典的数学教科书。

17.古希腊三大数学家: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阿波罗尼乌斯---《圆锥曲线论》;阿基米德---《方法论》。

18.“四体液说”:由希波克拉底(最早做临床记录的医生)创立,说明疾病与鬼神无关。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黑胆液,黄胆液,血液和黏液。这四种体液的流动维系着人的生命健康。这类似于中医的“阴阳五行说”。

19.罗马帝国:“科学的衰落,技术的发达”。BC30,横跨欧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实行军事独裁,政治,行政上的统一维持了200年的稳定。“屋大维”被封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独裁者。罗马帝国取代了200多年的罗马共和国。罗马人并不是理想的希腊文化的继承者。

20.《论建筑》---维特鲁特,第一部建筑学专著,建筑学的百科全书。“条条大路通罗马”,书中包括建筑经验,原理,建筑史,建筑材料,城市整体规划,民居设计以及施工等。

21.巴台农神庙:BC447-BC431,坐落于雅典卫城,为歌颂雅典战胜了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堪称古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作。该庙因祭祀雅典娜巴台农为主神,故又称“雅典娜巴台农神庙”。

【米利都学派】

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水”。泰勒斯的观点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A,提出了追究万物本原的命题,第一次揭示了人类可以通过理性认识来解释自然的哲学思考方式。

B.体现了科学对待自然现象的原则。具象-抽象-具象,自然-原理-自然。

C.意识到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性的。对后世的哲学有导向作用。

【赫拉克利特】

万物的本原是火---周而复始的活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然界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其最具有影响力的判断为“一切皆流,万物常新。”即自然界中万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毕达哥拉斯学派】

创始人,古希腊哲学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主张“万物皆数”:数形合一的物质本原说。史上第一次提出“地球”的概念:大地是个圆球,整个宇宙是个球体。

【原子论】

创始人留基伯;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

基于唯物主义立场,从内在解释万物的构造性系统:即通过事物本身的内在结构来解释事物的存在。世界万物的本原:自然界万物皆由“原子”和“虚空”组成,“虚空”指原子永恒运动的场所。一切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离合与运动。

对于该理论:德谟克利特认为其运动具有必然性;伊壁鸠鲁认为原子运动也有偶然性。原子论认为原子的形状,次序,位置的差异构成了各种事物(原子结合,万物生成;原子分离,万物消失。)

【其他科学家】

①-卢克莱修——发展了古希腊《原子论思想》,以长诗体裁写成《物性论》---古原子论唯一流传下来的文献。

②-普林尼——《自然史》,对古代自然科学做了百科全书式的总结(只忠实不批判)。

③-托勒密——天文学家。在系统的总结了古希腊天文学的基础上,写成了《天文学大成》。A:维持和发展地心说,利用几何进行模型定量分析。B:《天文学大成》被认为古代天文学的百科全书,知道哥白尼时代,一直在西方天文学占统治地位。

④-盖伦——医生,将希腊的解剖知识和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并加以系统化,创立了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提出肝脏造血理论,动脉输送血液,被奉为整个中世纪西方医学的金科玉律。

1.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古代文化衰落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一千年的整个漫长时间,是科技水平的低谷期。现用于指“黑暗时期”以后,文化复兴以前的四百年时间。

2.欧洲的中世纪:指西罗马灭亡至文艺复兴之前,即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千年里,封建制在欧洲建立,发展以至于衰落时期。分为前后两段:公元5-10世纪为前期,即“黑暗时期”,公元11-15是后期,其中12世纪为转机。

3.十字军东征:从11世纪起,教会与欧洲封建主以宗教为借口,对地中海东部沿岸的伊斯兰教国家发动了八次绵延达200年的战争,使阿拉伯的社会经济受到损坏,但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学到了先进技术,使他们重新认识到古希腊的文化。

4.阿拉伯文化:包括中国、印度文化。

5.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民族任务:①探索发现原希腊知识;②将希腊知识融于自己的语言文化,并再发展。

6.阿拉伯科技的历史地位:①,使希腊知识得以保存;②,为欧洲科学文化的文艺复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③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的中介作用;④,独立的发展了科学。

7.阿拉伯化学:食盐、硫、汞(基本元素说):代替了恩培多克勤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翻译:最早把阿拉伯书籍系统地翻译为拉丁语的是非洲人---康斯坦太因。医学:《光学集锦》---阿尔哈金,完整德表述了光的反射定律。伊斯兰教伟大的医生---布巴卡尔(又名腊泽斯),首度治愈麻疹,天花,医学中运用化学原理。

8.阿拉伯数学:希腊人发明的数字传入印度,再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拉伯人,他们将其修改为古巴尔字体,由于这些数字在穆斯林人贸易中用着方便,被世界认为是阿拉伯数字。

9.代数:来自阿拉伯著名数学家阿尔*花剌子模所著《复原与化简算法》。

10.《医典》:阿拉伯最著名的医学家伊本*森纳,是“古代和穆斯林全部知识的总汇”,是阿拉伯最高成就之一,有百万字。后成为欧洲各大学的医学教科书。

11.造纸术:由中国东汉的蔡伦在公元105年发明,首先传到越南朝鲜,7世纪传入日本,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推动了人类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

12.雕版印刷:发明于6世纪的隋唐之际,唐宋时期大量应用于印刷佛经,农书,医书和字帖。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书,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

13.影响欧洲中世纪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僧侣政治和行政权力;教权和王权;大学。

14.火药:唐代炼丹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北宋时用于战争。南宋发明“突火枪”。明朝有了多种类型,如榴弹、地雷、水雷等。欧洲人于13世纪从阿拉伯人那里知道了火药,14世纪中期造出火药兵器。

15.指南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记录了磁石吸铁现象并制成“司南勺”。宋代的“指南鱼”指南针,以薄片剪成鱼形平漂水上。后发明磁石磨针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指南针。11-12世纪南宋时期用于航海。

16.阴阳历体系:汉代形成,包括年月日、节气、日月五星位置、日月食预报。

17.孙思邈:中国唐代医学家,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人,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论述各种疾病百种,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其书首列妇女、幼儿疾病,并倡立脏病,腑病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18.《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的笔记体著作,成书于1086-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中国的百科全书。

19.《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著,载有药物1892种。作者长期学习,采访,积累了大量的药物学知识,经过实践,钻研,历时数十载编成。

20.李时珍:(1518-1593),明代。注重药物研究,临床实践,1518种药物外加374种新增的药物,总结了16th 以前我国古代人民的药物经验,为后世药物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21.《吕氏春秋》:BC3世纪后期,是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有《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主要讲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因时因地制宜,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理论上有重要价值。

22.《营造法式》:北宋李诫。一部重要的建筑学专著。该书全面总结了北宋建筑经验,对设计和规范,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有系统论述,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23.七艺:在中世纪的学校设有“三艺”: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后还有“四艺”:算数、几何、天文学和音乐。

24.城市大学:11世纪末到13世纪,城市发展起来,教会学校无法满足世俗社会的需要,逐渐出现城市大学,这标志着,西欧文化历史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25.中世纪大学:是市民社会的直接产物,它的组织形式来自城市和行会的组织形式。大学在诞生之初,无非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业工会,学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它是独立自主的机构,完全实行自治。中世纪大学按照领导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统一用拉丁语作为教学语言。

26.硕士:在中世纪大学中,是指获得许可证,被接纳到教师行会的人,本意是师傅,表明已经出师,可以开始授课带徒。

27.补充:中国古建筑:①,山西应县,宋代木塔67.3米,世界现存最高的木构架结构建筑;②,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河北赵州桥,首次采用“敞肩拱”桥型。

③,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第四讲

1.近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诞生于15世纪下半叶,西欧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近代初,科学没有和哲学分离,知识仍然被视为一个整体。近代科学革命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开端,维萨留斯的人体解剖,哈维的人体循环学说为重要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宣告革命的成功。

2.文艺复兴:中世纪末起,以意大利为中心所掀起的新文化,新思想运动,从14世纪持续到十六世纪。主旨:肯定人的价值,要求运用文学艺术表达认得思想感情,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才能,满足人的欲望。即“人文主义”思潮。

3.圣萨尔瓦多:哥伦布登上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时,将其命名为此,这是欧洲人第一次发现并登上新世界的土地。

4.伊萨贝拉: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向西航行在今多米尼加北部海岸发现该地,这是欧洲在美洲建立的第一个城市。

5.汶岛天文台:位于哥本哈根附近,由第谷在1576年创立,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天文台。

6.第谷:丹麦科学家,公认的观测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天文台-汶岛天文台。提出了“行星围绕太阳转,太阳围绕地球转”的“折中宇宙体系”。

7.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积极参与制定新法,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抑制兼并,发展生产,参与军事改革,精研科技及医药学。著有《梦溪笔谈》。

8.巴黎大学: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典范,是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号称与教堂、皇帝并为欧洲三足鼎立之势力。有欧洲雅典之称。(因发展经院哲学,不同学派云集于此进行思想论战,成为哲学家的天城。)

9.封建社会中国科学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A:发展的延续性(未曾中断,少受影响)。B:与封建社会同兴衰(古中国科技主体部分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所以其形成、发展、以至衰落,与封建社会总进程休戚相关。)C:注重实用,理论薄弱。

10.中世纪大学的作用和意义:A,其产生后,迅速成为欧洲文化复兴和传播的中心,也是后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B:中世纪大学时欧洲重新获得和了解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C:直接促进了经院哲学的繁荣和发展。D:为欧洲文艺复兴做了准备。

11.达芬奇:意大利1452-1519.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文化巨匠,全面发展的伟人,留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思想,尊重实验和经验。著有油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12.日心说:1542年左右,波兰哥白尼提出,创立了“日心说”,其中包括太阳为宇宙的中心,各行星排列次序,月亮为地球的卫星,地球自转、公转,天体运动方式为“圆运动”等理论。其革命性体现在意识形态上。他所著的《天体运动论》,在哲学、物理学上的冲击引起了旧时代观念的崩溃和新的思想潮流。1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意义:造成欧洲近代文学和技术的繁荣;有力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解放,解放人的思想;推崇人文主义等,有力的冲击了教会的绝对权威,肯定人的价值,以新的世界观抗衡宗教世界观。

14.伽利略:意大利1564-1642,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也可以说是近代科学最早的开创者。他是最早借助于自制望远镜观测天体的人,是哥白尼“日心说”学说坚定的拥护者和举旗人。他的著作有《力学》,《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抛物线运动。他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并以此突破传统,开创了新的科学方法,坚持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中发现世界的科学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经典物理学初期的杰出代表。

15.塞尔维特:西班牙人。著作《恢复基督教的本来面目》---其中含有人体血液循环论,并发现了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血液心肺循环,又叫小循环,批判了盖伦的“三灵气说”,主张身体只有一种来自空气的灵气(氧气),后因被宗教镇压,火刑。

16.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大定律A:行星运行轨道是椭圆,太阳在其一个焦点上。B:面积定律:行星在离太阳近的轨道上移动速度快,反之,慢;但在相等时间内,行星和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C: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即周期)的平方与行星至太阳的平均距离成正比。即K2÷R3=K(常数)。

他开始把数学、物理和天文学结合在一起,用“数量-变量-方程”的模式去统辖对象材料,这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研究方法起源。他的天体运动三大定律也成为牛顿力学内容的来源。

17.牛顿(伊萨克*牛顿)总结了前人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系统的提出了力学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即牛顿力学/经典力学体系,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同时为自然科学打下基础,宣告了近代科学革命成功。

18.牛顿最伟大的三项成就:微积分学、万有引力理论与光学。

19.牛顿,1687年,出版了包括力学体系以及数学,天文学方面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被公认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20.牛顿三大定律:1,惯性定律;2;加速度定律;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即力的相互作用定律。

21.牛顿研究了二项式定理T r 1 项=

22. 波义耳:将化学定义为一门自然哲学,完全摆脱炼金术的束缚。波义耳-马略特定律---气体体积与压强成正比。提出了“元素”的定义,在实验化学和理论化学领域的贡献,为近代化学奠定了基础,著有《怀疑的化学家》,1661年。

23.布鲁诺:《无限宇宙论》,太阳是众多恒星之一,地球是众多行星之一。因与教会冲突,被判火刑。

24.《天体运动论》:哥白尼,意味着人类对宇宙人生的突破。

25.《人体结构》:维萨留斯,奠定了近代解剖学基础,标志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飞跃,对盖伦发起进攻。

26.《心血运动论》:威廉*哈维,创立血液循环理论,《心血运动论》第一次正确分析了血液循环的轨道和机制,明确阐述了血液循环原理,彻底改变了这方面现有知识的框架结构,意味着生命科学的一场革命。将“生理学”发展为科学。哈维成为“生理学之父”。

27.“哲学学会”:亦称无形学会,由威尔金斯组织的群众性科学社团。

28.元素:波义耳首先提出。元素是某种原始,简单,一点也没掺杂的物体造成,也不能彼此相互造成。是直接合成所谓完全混合物的成分,也是完全混合物最终分解成的要素。

29.科学实验:把自然现象从实际的自然过程或生产技术实践中抽取出来,在人为地控制下加以研究,它是近代科学自然科学赖以发展的一个最直接,最切近的基础。

30.近代科学:把自然界划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研究形成以研究某类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各类学科主要依靠科学实验进行。

第五讲:

1.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表现在以机器代替人类,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厂手工生产。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面均发生巨大变革。它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2.第一次技术革命: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于纺织工业的机械化,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继而扩展到其他工业行业、第一次技术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以机器工作代替工厂手工业,是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3.“珍妮纺车”:哈格里沃斯发明的一架可同时带动几十根纱锭的手摇纺纱车。它是由手工工具变为机器的典型。

4.蒸汽机:利用水蒸气作为工作介质,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热力发动机(即热机),其产生原因有三:①,催化剂: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②,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的新成就。③,技术保证:相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六讲:

自然科学概论学后感

自然科学概论学后感 本学期学校给我们开了现代自然科学概论一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自然科学各基本科目的来源以及当下的状况,并对它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利弊作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这学期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很高兴可以谈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想。由于本课程内容庞杂,为了可以全面地反映自然科学发展的面。说白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并且改造自然的历史,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它就要发展一天,不会终结。现在屹立在我们面前的巍峨的科学大厦,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以及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晶之作。我们除了深深地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相信这座大厦会在后人的努力下更加熠熠生辉,它的光芒将可与日月争光。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以及基本条件,它在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可以很系统的说明这一现象的来龙去脉。虽然各个国家“各自为政”,发展自己的自然科学,有点缺乏沟通和交流,但是他们的成绩却都是不朽的、骄人的,这就说明人类的发现和探索是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 我们的祖先也是由于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创造了伟大的成就。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取长补短、兼容并收的国家往往可以长盛不衰,而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国家则最终落后并遭受欺侮。古希腊文明得益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者甚多,到了古罗马时期停步不前。善于学习的阿拉伯人在短短的三四百年间,从几乎一无所有的境地追赶上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得以延续和把古代最先进的中国技术传到西方的主要也是阿拉伯人的功劳。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重新发展古希腊文化,又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东方先进的技术,这才有近代科学的兴起。 应当认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包容了古代世界各地区人民的贡献,只是所献各有不同,程度也相异罢了。近代自然科学伴随资本主义的诞生逐渐传遍整个世界,由于各国经济历史政治背景各不相同,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历史是无情的,它不会偏爱于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只有某些国家某个时期走在前面,没有哪一个国家永远领先。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价值现在已广为人识,科学竞争已成为世界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他方面竞争的基础。竞争与交流并存。竞争对于科学来说是件好事,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比起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有很多地方都是落后的。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遇,奋发图强,认真学习和吸收一切先进和有用的东西,就不但有可能在竞争中跟上世界潮流,也完全有可能走到前列。过去如此,今后也必定如此,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2016康复医学笔记汇总

康复医学笔记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一、康复 概念: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使残疾者从反社会。 内涵:①医疗康复②教育康复③社会康复④职业康复 服务方式:①康复机构②上门康复服务③社区康复、 二、康复医学 概念: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方法。 对象、范围:(疾病损伤导致各种功能障碍的患者) ①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②各类残疾者 ③各种慢性病患者④年老体弱者 康复医学的主要病种:截肢,关节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骨科、神经科疾病。 康复医学的组成:㈠康复医学理论基础:解剖、运动、生理、病理、生物力学 ㈡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基础,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㈢康复治疗技术:①物理疗法(PT)②作业疗法(DT)③言语疗法(ST) ④心理疗法⑤文体疗法(RT)⑥中国传统疗法 ⑦康复工程(RE)⑧康复护理(RN)⑨社会服务(SW) ㈣临床康复 三、康复医学的原则: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四、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特点——→团队协作。 五.康复流程:①急性康复期(1~2周)②慢性阶段康复治疗(数周至数月)③回归家庭或社会 六、残疾问题 概念:残疾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是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导致障碍的原因:①疾病②营养不良③遗传因素④意外事故⑤物理、化学因素⑥社会心理因素 残疾分类:(ICIDH):病损、残疾、残障。 ①病损是指生物器官系统水平上的残疾。 ②残疾是指个体水平上的残疾。(活动受限) ③残障是社会水平上的残疾。(参与受限) (ICF)功能损伤、活动受限、参与受限。 残疾标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 残疾康复目标:改善身心、社会、职业功能,使残疾人能在某种意义上像正常人一样过着积极、生产性的生活。 残疾预防:①一级预防: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预防接种) ②二级预防: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高血压病) ③三级预防:防治残疾转化成残障。(假肢) 第二章:康复评定 一、康复评定 概念: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地、准确地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过程。 重要性:①康复医疗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②康复评定决定康复医疗。 ③没有康复评定就没有康复医学。 目的:①明确功能障碍情况 ②制定目标确定方案 ③判定效果,修正治疗

历史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书目: 经学: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春秋公羊传注疏孟子正义经学历史(皮锡瑞)经子解题(吕思勉)春秋繁露谷梁传新学伪经考白虎通五经异义礼记 史学: 正史(按顺序):后汉书(今文,好懂)史记汉书明史(要分辨秽史)三国志 断代: 先秦:先秦史(吕思勉)先秦史(翦伯赞)先秦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战国史(杨宽)以及刘起于关于尚书的研究还有先秦思想史十讲(忘了谁写的) 秦汉: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钱穆)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秦帝国的崩溃(李开元)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传汉高帝传光武帝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传诸葛亮大传 二十等爵制(西岛定生)察举制度史稿(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阎步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严耕望)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若)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北魏政治史(张金龙)魏晋南北哦朝史讲演录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严耕望) 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宋辽西夏:宋代经济史(漆侠)王安石传(梁启超)邓广明的一些书祖宗之法(邓小南) 元明清: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南明史(司徒林)(顾城)南明痛史 民国:民国史(李新)民国十年(唐德刚)袁世凯传(唐德刚)我只读了这些,或许还有一些忘记了,可以问我。我只注重秦汉和魏晋时期的史事。中华民国史(张宪文)子部:荀子集释论语集释 集部:杜工部集 理学: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朱子大传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和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自然科学的特点有:1 ,2 ,3 ,4 。 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 4、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科学、科学、科学所构成。 5、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 和。 6、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 - - 四个阶段。 7.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 1、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 A、金 B、银 C、铜 D、铁 2、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维勒 3、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维勒 4、研究无穷维抽象空间及其分析的数学理论() A、数理统计 B、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数理逻辑 5、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亦称符号逻辑的是() A、数理统计 B、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数理逻辑 6、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 A、球形 B、椭球体 C、梨状体 D、苹果形

7、“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这句话违背了( ) A、牛顿第一定律 B、机械能守恒定律 C、热力学第一定律 D、分子运动论 8、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A.BB BB B.BB Bb C.Bb Bb D.BB bb 9、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 A.适者生存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 10、环境科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A、生态学 B、物理学 C、化学 D、生物学 三、判断(在题号前括号内填“√”或“╳”) ()1、从猿到人的转变关键是劳动 ()2、原始时代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创造是石器的制造和发明。 ()3、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它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4、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 ()5、我国的种茶养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 ()6、我国的天文学不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生产国。 ()8、很轻的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下非常接近时会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叫核的聚变。 ()9、南北大运河以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闻名于世。 ()10、“绝对时空观”把时间和物质运动分割开来,认为空间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绝对空间”,时间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匀速地”“流逝着”的“绝对时间”。 四、简答题 1、简述塞尔维特血液小循环的主要内容:

生物力学概论学习

运动训练生物力 学 学 习 笔 记

学校::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专业::运动训练 学号::105852011400049 姓名::张江龙 第一章生物力学概论 一.生物力学的定义 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系统机械运动特点及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从宏观的角度对生物体整体和器官,组织的运动以及机械特征的研究,又包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不同层次的生物组织结构内部的运动和变化进行研究。生物力学是一门力学与生物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 1.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2.运动训练生物力学 它利用力学原理和各种科学方法,对体育运动中人体的运动行为作定量 的描述和分析,并结合运动解刨学和运动生理学的生物原理对运动进行 综合评定,从力学和生物学的相关关系中得出人体运动的内在联系和基 本规律,从而确定不同运动项目运动行为的不同特点 运动生物力学 密切关注并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的有关器官的结构及机能的反作用,最 终以指导运动训练为宗旨 3.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索不同运动项目的力学原理与规律,为科学训练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及方法,以提高竞技体育成绩和增强人类体质。 二.人体机械运动的特点 1.人体运动

2.人体的机械运动 人体的机械运动是在意识的支配下所完成的带有明确目的和一定意义的一系列动作行为。因此人体的机械运动可以说是人体高级运动形成的一种外在表现。 人体的机械运动是在外部作用力和内部肌肉张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要想揭示人体机械运动的规律,不仅要研究力学的因素,而且还必须探讨其生物学方面的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分析一般的机械系统的运动,无须对引起该系统的运动发生变化的原动力来源加以仔细研究,提供符合要求的动力装置并非是力学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对象。然而,使人体运动发生变化的原动力-------肌肉张力确是生物力学研究者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肌肉力学是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基础。 物体系统作为整体相对于周围参照物体的位移运动 机械运动的表现形式 . 系统本身发生的变化 注意: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既受自身生物学和生物力学因素的制约,又受到外部力学因素和运动规则的制约。因此必定可以找到客观存在的最合理的最有效的运动技术,以求到最好的运动成绩。寻求合理和有效的运动技术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提示动作技术原理,二是制定最佳运动技术方案。 三.生物力学的任务 1.研究人体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征 2.揭示动作技术原理,建立合理的动作技术模式 长期的运动实践 技术动作形成的两个途径 利用生物力学理论揭示

敦煌学参考书目

敦煌学参考书目 1、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张锡厚《敦煌文学源流》,作家出版社,2000年。 3、伏俊琏《敦煌文学文献丛稿(增订本)》,中华书局,2011年。 4、郝春文《二十世纪的敦煌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6、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7、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8、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三秦出版社,2009年。 9、宁可、郝春文《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新华出版社,1993年。 10、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12、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13、郑炳林、王晶波《敦煌写本相书校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 14、王三庆《敦煌类书》,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15、姜伯勤、荣新江、项楚《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 台北新文丰

出版公司, 1994年。 16、李正宇《古本敦煌乡土志八种笺证》,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 18、《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五),文物出版社,1982—1987年。 19、郑炳林、沙武田《敦煌石窟艺术概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20、贺世哲《敦煌石窟论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 21、李玉珉《中国佛教美术论文索引(1930—1993)》,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1997年。 22、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同朋舍,1937年。 23、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吉川弘文馆,1995年。 24、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 25、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6、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7、方广锠《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8、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 29、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增订版),同朋舍,1982年。 30、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平河出版社,1990年。 31、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上海书店,1993年。

自然科学史学习心得

自然科学史学习心得 自然科学不仅是改造世界的潜在力量,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宝贵资源。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主线,是自然科学教育的基石,它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是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自然科学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在漫长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也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最具理论色彩,又是提出理论模型最多的一门学科。同时,天文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靠天,这就必然会有力推动天文学的发展。然而,天文学在当时又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在天文学领域,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的斗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还别有用心地为托勒密的地心说披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硬说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证明了上帝的智慧,上帝把人派到地上来统治万物,就一定让人类的住所??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这种荒唐说法被当作权威加以崇信之后,托勒密的学说就成为不可怀疑的结果而严重阻碍着天文科学的进步。然而,地心说基础上产生的儒略历在325年被确定为基督教的历法后,它的微小误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同观测资料大相径庭。葡萄牙一位亲王的船长曾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事都和他说的相反。”托勒密体系的错误日益暴露,人们急需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当时,文艺复兴正蓬勃开展,它不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要求,他从1506年开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是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辉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从宏观上看,科学发展是落在生产技术的后面。例如,钟表在实践中已广泛应用,但人们并不懂得由哪些因素决定着钟表运动的周期;在战争发射了无数的子弹和炮弹,却搞不清怎样才能把弹道计算出来,命中率如何提高。从微观上看,古典力学的发展比较完善。在天体力学中,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论述了牛顿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但这一时期其他学科还很落后,主要是在收集材料,积累经验,进行分门别类的初步整理。例如,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就曾致力于对植物的分类,他写了《自然系统》一书,使杂乱无章的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在化学领域,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他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德国科学家斯塔尔提提出燃素说来解释化学反应,燃素说作为化学的理论成果统治了化学界近100年。 科学的发展不是凭空进行,而是必须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的起点。当时已有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为力学的发展创造了前提,而力学发展较完善的状况又促成了哲学史上机械自然观的形成。因为,从人的认识规律来看,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认识简单事物进而深化认识复杂事物的,认识机械运动是科学认识的第一任务。在科学认识第一阶段,暂时把事物看成彼此无关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进行研究是可以理解的,一旦科学家们把一切高级复杂运动都简单类比为机械运动,并且把力学中的外力照搬过来,就变成了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机械外因论。他们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只是在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一、基本目的 在中国古代史的纷繁事象之中,本课程选择若干专题,着重从政治与文化两个视角,对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各种类型的问题,如位阶安排、诸子治道、士族阶层、民族统治、官僚选拔、重要帝王、都城地理、中外交流等方面,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强化历史感,初步理解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关视角,把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与发展趋势。 二、内容提要 第01讲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一、周代贵族政治 封建和宗法·世卿和采邑·爵:贵族身份尺度 二、战国选贤任能 选贤任能·军功爵制·禄秩和官人百吏 三、秦汉以吏治天下 布衣将相和军功阶层·禄秩与以吏治天下·封爵和赐爵 【思考题】 1. 周代封建体制与战国秦汉的集权官僚体制的区别何在?

2.“爵本位”与“官本位”的区别何在? 【推荐阅读】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章“爵禄与吏禄”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章第5节“传统官阶制的五段分期” 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章 西嶋定生:《二十等爵制》,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第02讲此起彼伏:战国秦汉的法道儒 一、先秦儒法道的治国主张 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道家的无为而治 二、秦政与法术 秦国的法治·二世而亡 三、休养生息与黄老无为 休养生息·黄老无为·儒道互绌 四、独尊儒术与霸王道杂之 从黄老到儒术·霸王道杂之 五、新莽奉天法古 奉天复古思潮·新莽制礼作乐 六、东汉儒法合流 经术与吏化·儒法合流 【思考题】 1. 儒、法、道的历史观、人性论,与其治国之道是什么关系? 2. 战国秦汉间法、道、儒在政治上此起彼伏的原因是什么? 3. 如何理解新莽改制?

自然科学概论学习报告

自然科学概论学习报告 篇一:自然科学概论论文 XX年春天SARS病例在北京再次出现,是由于中国实验室的病毒外泄,新加坡和台湾的实验室XX年也都曾发生过SARS病毒泄漏事故,类似的事情过去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也曾一再出现过。疾病控制中心反而成了想要控制的疾病的流行源头,这正是科学时代的黑色幽默。该中心有关负责人员已经接受相应处罚了,但是,这个案例却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科学研究活动负面影响的思考。 技术是,技术的实际发展和使用带给人们的并非一定是正面的价值,这一点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科学主义盛行的国度里,也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了。但是,人们认为科学作为知识,仅仅是观念形态的存在,它只有被使用,被转化为现实存在时才能产生直接的后果和作用,才能谈得上是否有负面影响。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有纯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分。纯科学是价值中立的,不应设置禁区,因有禁区就意味着科学的终结。应用研究才引出好坏问题,负面效应是技术造成的,而不是科学造成的。因而笼统说“科技是双刃剑”对科学是不公平的。无怪乎直到今天还有人振振有辞地反问:科学哪来负效应? 在科学技术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即使我们不去追问将科学技术截然分开是否真的可行,不去追问将科学技术仅仅当

作工具的思路是否流于表面,不去追问科学知识的价值负载,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忽视了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必然包含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活动,虽然在规模上也许远远不及工程技术活动。如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知识不能直接产生实际作用的话,那么作为至少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和干预以获取知识的科学实验活动本身,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一种技术活动,就在产生着实际的作用。而且,正是这种现实的物质作用才是科学试验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科学试验的现实的、物质性作用是本质性的,不可消除的。因此对技术活动适用的,在原则上也适用于科学活动。 事实上科学实验常常会可能带来负面的作用,例如核试验、微生物学实验、涉及到有毒化学物质的实验、乃至现在争议很大的野外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实验等等。科学共同体早就从经验中认识到了这种可能的危险,往往也会制定严格的规定以防范危险。例如,著名的阿西洛马国际会议就是一些有良知的科学家们对刚开始兴起的基因工程实验可能的带来的危险事先发出预警信号。 在科学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研究的规模比较小,研究对象是人们所熟知的常见的普通对象,科学研究活动很难对实验室之外的自然和社会产生值得关注的影响,所以人们往往会忽视科学研究活动本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如今科学发展已经彻底使得这种忽视变成不能原谅的错误了。如

肌电论文阅读笔记

一、《肌电测量技术的应用》 1、肌电产生的机制 2、肌电测量电极类型 (1)针电极(2)表面电极(SEMG):有线、无线遥测 3、肌电测量指标 (1)时域指标:是以时间为自变量,以肌电信号为函数,来描述肌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振幅特征,而不涉及肌电信号的频率变化的非时间自变量。 积分肌电IEMG(利用肌电图可以判定肌肉所处的不同状态、肌肉之间的协调程度、肌肉的收缩类型及强度、肌肉的疲劳程度及损伤、肌肉的素质等) 均方根振幅RMS, (反映一段时间内肌肉放电的平均水平) 最大值(映肌肉活动的最大放电能力) 时序(反映肌肉活动的最大放电能力) 时程(从肌电曲线开始偏离基线到回归基线的时间) (2)频域指标 4、肌电测量的应用 利用肌电图可以判定肌肉所处的不同状态、肌肉之间的协调程度、肌肉的收缩类型 及强度、肌肉的疲劳程度及损伤、肌肉的素质等。 5、肌肉与疲劳 肌肉疲劳判定 (1)肌电信号频率 肌肉疲劳,放电频率低 (2)肌电幅度 疲劳时,振幅增加 (3)肌电积分判定快肌纤维 疲劳时快肌纤维较多腓肠IEMG减小大 二、《肌电生物反馈的非线性机制》 1、使用数据:肌电振幅、肌电频率、近似熵分析 2、肌电与生物反馈:随着生物反馈次数的增加, 在肌电振幅明显降低、肌电频率明显上升 三、《肌电图(EMG)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运用》 1、数据处理:时域分析:(1)原始肌电图(EMG):是直接记录下来的肌电结果,从EMG 振幅的大小可以直观看出肌肉活动的强弱。(2)平均振幅(MA):反映肌电信号的强度,与肌肉参与的运动单位数目的多少及放电频率的同步化变化程度有关。(3)均方根肌电(RMS):是运动单位放电有效值,其大小取决于肌电幅值的大小,与运动单位募集数量的多少和兴奋节律有关(4)积分肌电(iEMG):是肌电信号经过全波整流后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所包绕面积的总和,是全波整流信号的积分总值,它反映了一定时间内肌肉中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总放电量。iEMG 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单位募集的数量多少和每个运动单位的放电大小,是评价肌纤维参与多少的重要指标.频率域分析是对肌电信号进行频率变化特征的分析,是将时域信号通过快速傅立叶转换(FFT)得出的频域信号,在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频域分析主要指标有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等,主要用于判断肌肉的疲劳情况。此外对肌电信号“小波处理”的方法. 2疲劳与肌电:肌肉疲劳对其肌电活动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用肌电研究肌肉疲劳的发生及机制。(1)肌电幅值的变化电信号振幅大小:肌肉疲劳加深肌电幅值增加,积分肌电(EMG)和均方根振幅(RMS)(2)肌电信号频谱变化频谱变化:疲劳加深,平均功率降低。平均功率频率(MPF)、中心频率(FC)

科学史读后感

科学史读后感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科学史》读后感 2006年我们浙江新课程全面实行。其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面对这样的要求,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成为首要议程之一。只是在学习科学史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科学史很不了解,对我们中国的科学文明知之甚少,对物理学科的自然科学史和物理学史的发展很迷糊。更不必谈科学史的思想,以及科学史对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了。 世界着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所言,科学史是一门具有特殊研究对象的历史科学,是唯一能确切反应出人类进步的历史,是客观真理发现的历史,人的心智逐步征服自然的历史,描述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并且科学史既研究科学发展本身的逻辑规律,也研究科学发展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我的体会是: 1、科学史教导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注重科学史实和包含的深层精神。 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科学史的介绍,但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而是将科学发现置身于当时的文化、政治、社会发展背景,介绍同时期哲学思想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等。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诸如此类的故事,而只字不提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艰辛过程,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会使学生误解科学的发现是偶然的,是靠运气的。又如,伽利略发现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理本身的重量无关,不是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得到的,而是提出与亚里士多德理论矛盾的逻辑思维和理想化的斜面实验得到的,要注意历史地真实性。所以教学中要好好地思考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史观,注重事实和精神。。 2、不必因为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来质疑科学史是人类进步史。

学术研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学术研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过去二十载,学术失范渐成中国学界的痼疾。但是最近几年,随着院墙之内的学术制度大面积失效,加上媒体以及公众舆论的介入,学术失范这个词甚至也成了一张纸,根本包不住丑闻的熊熊之火。 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过去二十载,学术失范渐成中国学界的痼疾。但是最近几年,随着院墙之内的学术制度大面积失效,加上媒体以及公众舆论的介入,学术失范这个词甚至也成了一张纸,根本包不住丑闻的熊熊之火。在此背景之下,荣新江先生的新著《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难免给人来得太迟的感觉。然而,对于那些仍然有志于学的人来说,不从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做起,又能从何处起步呢?从这个角度看,荣新江的这本著作没有过时。 论说学术训练与规范,荣新江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他是中国中古史的行家,尤精隋唐。研究领域涉及中外关系史、西域史、隋唐史、敦煌学等诸多方面。他自己说平日治学,颇为庞杂,不过就我粗略的了解,其实他的历史研究脉络相当清晰。早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荣新江就意识到敦煌学将在自己的研究中居于枢纽位置。历史上的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既是东西贸易的中心及商品中转站,也是中华文化西传的基地与西方文化东来的初染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敦煌保存有大量丰富而宝贵的图文材料,支撑起了一个多世纪的敦煌学研究热潮。一个有识见的学者完全可以从敦煌的“十字路口”出发,在时间与空间上延展自己的研究,荣新江早年的学术道路大抵如此。 荣新江还注意到,敦煌以及敦煌学之所以成立,有一个因素绝对不可轻视,那就是维系敦煌二百年相对和平的地方政权———归义军。这是一个驱逐吐蕃,归附唐朝的汉人政权,在晚唐时期具有地方藩镇的性质,到了五代时期,直至宋初,则成为实际上的独立“外邦”。这个政权既然远离中原偏据西北,周遭回鹘、吐蕃、党项、于阗等族环伺,加上与中央王朝关系复杂暧昧,其命运自然扑朔迷离。荣新江抓住归义军这条线索,就像抓住了一棵树的主根,足可将枝枝蔓蔓的历史连根拔起。他所涉及的西域、交通、魏晋、隋唐、五代等等,都随之而起。 那么荣新江究竟怎么做研究呢?对此我知之甚少。不过早在二十年前,季羡林先生就曾这么评价:“荣新江,最近若干年来,专根据敦煌写卷以及其他史料,治西北民族关系史和归义军史,已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多有创见;英年如此,前途正未可限量。我对他所研究的范围,无多通解,不敢赞一辞。我只知道,他用力极勤,搜罗资料,巨细不遗,想在他手下漏网,难如登天。他取得这样的成绩,决非偶然。”(《归义军史研究》序,1990年)如果读者有兴趣去读荣新江本人的著作,例如《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敦煌学十八讲》、《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等书,以及他主编的《唐研究》等学术刊物,我相信,定会对他孜孜以求的学术态度印象深刻。 然而只有通过《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这样的书,读者才会真正理解,没有扎实的学术训练,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所谓学术态度就会沦为一句口号,一种空谈。在这本书中,

自然科学概论网络本科

1798年,伦福德(B.T.Runford 1753-1814)以摩擦生热的事实否定热是一种实物。1799年,戴维(H.Davy 1778-1829)以冰块在真空中的摩擦实验表明,热质是不存在的。这些事实冲击了() B.热质说 1819年,奥斯特(H.C.Oersted 1777-1851)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实现了()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 C.工业废气 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是() A.3—5、5—3反向平行的 1896年,柏克勒尔发现铀盐使包在黑纸中的底片感光,这说明铀盐发出了一种射线,这种射线是() C.天然放射性 X射线、天然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表明() B.元素是可变的 经验证据与理论的关系是() A.经验证据可以证伪一个理论 在哈维之前,人体中的血液流动被看做是往复式的,这个观点来自() A.盖伦 理论词是指称()的词 C.理论实体 因为宣传哥白尼学说而被教会判处火刑的是() B.布鲁诺 下面的学科哪一门属于应用科学() B.计算机科学 提出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者是() B.马克思 伽利略关于日心说的主要著作是() A.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被誉为现代实验科学之父的是() C.伽利略 用望远镜发现银河系是由众多恒心组成的,这是() C.伽利略的发现 牛顿精简原则的意思是() B.不用不必要的概念 达尔文的独特贡献在于他提出了() B.自然选择学说 一个物种可获得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这个学说是()提出的 C.马尔萨斯 当相同的两种元素可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时,若其中一种元素的重量恒定,则其余一元素在各化合物中之相对重量有简单的倍数关系。这是() B.倍比定律 纽兰兹把元素按照原子量排列,每8个元素一行,发现在化学性质上呈现周期变化。这被叫做()

田径注意事项

田径类运动基本技术的运用 通过讲授法向同学们介绍田径运动技术的定义和相关描述,田径运动技术的构成因素;田径运动技术的评定标准等等。 要求:学生作必要的笔记 第一节田径运动技术的概念、构成及评定标准 一、田径运动技术概念: 田径运动技术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和发挥自身机体能力,有效完成跑、跳、投的动作方法。——《田径》(刘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田径运动技术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和发挥自身机体体能、智能和技能,有效地完成跑的快、跳的高、跳的远、投的远的动作方法。——《田径》(王传三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田径运动中,合理的技术动作必须符合: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的规律和要求。 田径运动技术在形式和内容上包含有: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度、用力顺序、协调配合程度以及动作效率等要素。 二、田径运动技术的构成因素 田径运动技术的构成有赖于多种因素: 1 运动生物力学——其运用可以使技术动作更加的合理和有效 2 运动生理学——运用可使技术动作体现节能效果、发挥最大潜能。放松技术的理念 3 运动解剖学——更加了解人体运动器官的特点,合理技术就是符合并善于发挥这些特点。如不同的肢体环节,尤其不同的特点,并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中发挥着程度不同的作用。

4 运动心理学——培养的运动员是能经受各种变换环境的、意志力顽强的人,运动技术也能在各种优或劣情景下都能得到正常发挥的稳定的技术。 5 社会学——运动技术缘自于生产劳动,应回归于社会生活,并为之服务。运动技术不仅属于竞技体育,同样属于体育的各个领域。 三、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 实效性:是指完成动作时能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从而产生最大的作用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经济性:是指在运动中合理运用体能,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最经济地利用人体的能量,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第二节田径运动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跑的技术原理) 一、田径运动技术中有关力学的基本概念 内力;人体是一个力学系统 力 外力: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 二、在田径运动中人体重心水平位移的基本原理 (一)跑的步长、步频及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 1.决定跑速的因素分析: 跑速:决定跑速的因素有步长和步频 步长是指两脚着地点间的直线距离;步频是指跑时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 的次数。 步长与步频的关系: 而步长又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自然科学史

自然科学史 一、恒星的组成有哪些? 答:75%氢25%氦1%重元素 二、地壳中有哪些主要的元素?哪个含量最高? 答: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养闺女贴钙,哪家没青菜)。含量最高的是氧,48.6%。 三、季风是怎么形成的? 答: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共同引起 四、土壤污染的治理方式有什么? 答:1.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利用蚯蚓;积极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 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 3.增施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4.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5.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条件的变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 6.换土和翻土。 五、哪些电池是属于一次性电池? 答:梓锰干电池镁锰干电池。 六.哪些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水汽,氟利昂 七、哪些能源属于二次能源? 答:电能,氢能,汽油,柴油,火药,甲醇,丙烷,苯胺,硝化棉,硝化甘油。 八、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答:干结大气水汽气溶胶质粒子 九.河水的补给的来源有哪些? 1、雨水。 2、冰雪融水。 3、湖泊和沼泽水。 4、地下水。 5、积雪融水。 6、混合补给。 十.春分点在黄道上向西移动52.9秒是因为地轴的什么? 因为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日月岁差 十一.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短多少?古代称这个为什么? 回归年比恒星年短20分23秒称为日月岁差 十二.能量每经过一个能量集,保留多久能达到下一个?

《走进敦煌学》校本课程简介

《走进敦煌学》校本课程简介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和历史遗迹。其中,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敦煌莫高窟,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更是推动了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的产生。敦煌莫高窟及其藏经洞出土文物,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精湛的艺术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甘肃是敦煌学的故乡,兰州是敦煌学研究的重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作为兰州大学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具有敦煌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历史学(敦煌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敦煌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料信息、学术交流的中心。因此在兰州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敦煌学校本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也具有良好的敦煌学氛围。 2007——2011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本科学习阶段,就关注到了敦煌学这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我选修了宁欣、赵贞教授主讲的《敦煌与丝绸之路》一课,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敦煌学的相关知识,同时研读了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和李正宇《敦煌学导论》等著作。2012年,我专程前往敦煌,参观了莫高窟。敦煌的博大精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敦煌学浓厚的兴趣,不仅使我在敦煌学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提升,也促使我下决心在中学开设一门和敦煌学有关的校本课。在学校要求申报校本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报了《走进敦煌学》。 校本教材《走进敦煌学》是我根据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习和读书笔记、结合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和李正宇《敦煌学导论》整理编辑而成,作为兰大附中选修《走进敦煌学》校本课的学生的教材使用,可以说也是一本敦煌学的入门级读物。内容选择上,尽可能涉及到敦煌学各个方面的最基础知识,同时在文字表达上更注重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争取把敦煌学中最生动、最有趣、最贴近生活的知识展示给学生,避免学生感到高深、枯燥,以此来达到开设这门校本课的最终目的:激发学生对敦煌学的强烈兴趣和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 一、课程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敦煌的历史沿革、莫高窟的开凿过程、敦煌遗书的发现及文物的流失。 (2)学生能够简单地从文化艺术和历史的角度去欣赏敦煌壁画和彩塑,并对敦煌学的产生和研究内容产生初步的认识。 (3)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激发对于历史学、敦煌学的兴趣。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带答案

运动生物力学复习资料(本科) 绪论 1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及器械机械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2填空题: (1)人体运动可以描述为: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以(肌肉收缩)为动力,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为(杠杆)的机械运动。 (2)运动生物力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以及(肌电图测量)。 (3)运动学测量参数主要包括肢体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动力学测量参数主要界定在(力的测量)方面;人体测量是用来测量人体环节的(长度)、(围度)以及(惯性参数),如质量、转动惯量;肌电图测量实际上是测量(肌肉收缩)时的神经支配特性。 2 简答题: (1)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任务主要有哪些? 答案要点:一方面,利用力学原理和各种科学方法,结合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等原理对运动进行综合评定,得出人体运动的内在联系及基本规律,确定不同运动项目运动行为的不同特点。另一方面,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有关器系结构及机能的反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竞技体育成绩和增强人类体质服务的,并从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和体系。具体如下:第一,研究人体身体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性。 第二,研究各项动作技术,揭示动作技术原理,建立合理的动作技术模式来指导教学和训练。 第三,进行动作技术诊断,制定最佳运动技术方案。 第四,为探索预防运动创伤和康复手段提供力学依据。 第五,为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提供依据(包括鞋和服装)。 第六,为设计和创新高难度动作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第七,为全民健身服务(扁平足、糖尿病足、脊柱生物力学)。 第一章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 1名词解释: 质点:忽略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而被视为有质量而无尺寸的几何点。 刚体: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质点系组成的连续体。 平衡:物体相对于某一惯性参考系(地面可近似地看成是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失重: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体重的现象。 超重:动态支撑反作用力大于体重, 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作为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群。 惯性参考系(静系):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读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

读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 读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 荣新江教授的《敦煌学十八讲》(注: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甫出版,笔者所在的中山大学历史系即把其定为敦煌学的教材。全书由绪论、正文十八讲、后论、参考文献和后记五部分组成。主体十八讲内容大致可分为六方面,一是敦煌简史(第一、二讲);二是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和文物流散、研究的历史(第三至八讲);三是敦煌材料的史学研究问题(第九至十一讲),即各国敦煌学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四是各种敦煌文献及其价值的介绍(第十二至十五讲),分类概述各类敦煌文献及其对相关学科研究的贡献,包括政治史、社会史、宗教史、科技史、民族史、中外关系史、语言文学等方面;五是对敦煌石窟各个方面的概说(第十六讲),重在考古学和艺术史的研究;六是敦煌写本外观和辨伪问题(第十七、十八讲),是作者探讨敦煌学方法论的个案研究,其间特别提出敦煌写本辨伪的一般准则。后附有参考书目及其简要解说。本书大体囊括了敦煌学的主要内容,而又突出历史学的问题。诚如林悟殊教授所说:“时下流行的诸多教材,多以综合他人著作编成,荣新江教授的《敦煌学十八讲》则不然,乃系其个人多年研究成果付诸教学的结晶。书中内容吸收了百年来国际敦煌学之研究成果,更有诸多自己的补阙和新颖之见。表述深入浅出,内容系统完整。当今敦煌学的教材,恐无出其右者。”此言可谓持平之论,本文则择要述之。敦煌写本以佛教经典为主,还包括佛典之外的道书、经史子集四部书和其它典籍,而且在佛经等卷子的背面、裱纸和备用纸上,也留存了丰富的公私文书,多为传世文献所未见。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文书现分藏于英、法、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