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热柱成因(宋谢炎,侯增谦,汪云亮,张成江,曹志敏,李佑国,《矿物岩石》2002.4)

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热柱成因(宋谢炎,侯增谦,汪云亮,张成江,曹志敏,李佑国,《矿物岩石》2002.4)

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热柱成因(宋谢炎,侯增谦,汪云亮,张成江,曹志敏,李佑国,《矿物岩石》2002.4)
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热柱成因(宋谢炎,侯增谦,汪云亮,张成江,曹志敏,李佑国,《矿物岩石》2002.4)

 卷(Volume)22,期(Number)4,总(Total)90物岩石 页(Pages )27-32,2002,12,(Dec ,2002)J M INE RAL PET ROL

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热柱成因

宋谢炎1, 侯增谦2, 汪云亮1, 张成江1, 曹志敏3, 李佑国1

1.成都理工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研究所,北京 100037;

3.青岛海洋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摘 要】 根据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组合、岩相学特征将峨眉火成岩省分为盐源-丽江岩区、攀西岩区、贵州高原岩区和松潘-甘孜岩区。通过对研究区二叠世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古地理环境的分析,对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与地幔热柱的关系及其火山喷发的大地构造背景进行了进一步系统归纳和总结。根据地层学关系大致确定峨眉山玄武岩的主喷发期是阳新世(中二叠)晚期乐平世(晚二叠)早期,时限大致为259M a ~257M a 。峨眉山玄武岩

微量元素地幔标准化曲线特征与O IB 基本一致,反映出其成因与地幔热柱活动有密不可

分的关系。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扬子板块;地幔热柱;火成岩类中图分类号:P 588.14+5,P 5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72(2002)04-0027-06

收稿日期:2001-10-06; 改回日期:2002-01-28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973)“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项目资助作者简介:宋谢炎,男,40岁,副教授,地球化学专业,研究方向:岩石地球化学.

0 引言

峨眉火成岩省系主要指喷发于二叠纪时期的以峨眉山玄武岩为主体的

[1~9]

,广布于中国西南的巨

量的火成岩套。其北界大致为道孚

小金

理县一

带(北纬32°附近),南界在中越边界,甚至到越南境内(北纬22°±),西大致以金沙江(东径99°±)为界,向东可延伸至湖南甚至广西省的部分地区。其分布的空间范围南北长超过1000km ,东西宽超过

900km (图1)[3,10~16]。而峨眉山玄武岩露头的集中分布是被(5),(6),(8),(12)等断裂限制的菱形区域,面积约50×104

km 2

。根据峨眉山玄武岩厚度统计结果(骆耀南,1988)的粗略计算,其总体积超过50×104km 3。在峨眉山玄武岩集中分布区还有数处同期的大型含V ,T i 磁铁矿层状侵入体出露。根据

地层古生物研究结果,峨眉山玄武岩的主喷发期是

阳新世(中二叠世)茅口晚期乐平世(晚二叠世)宣威早期。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火成岩省是巨量的玄武岩在几百万年甚至1百万年时间内快速喷发形成大面积的溢流玄武岩,因此具有极高的岩浆产率;地球化学上可能具有OIB 玄武岩的特征。对火成岩类的成因模式大致有3种:1)起源于核幔边界或中下地幔的地幔热柱,在上地幔形成大范围的地温异常升高,导致地幔部分熔融,巨量岩浆产生[17~19];2)地幔热柱上升造成上地幔温度上升,部分熔融,同时伴随着岩石圈减薄引发减压熔融[20];3)地幔对流在局部因受到阻碍而强烈上涌,造成地幔温度升高,形成大量岩浆[21,22]。成因观点的较大差异说明火成岩省不仅成因复杂,各个火成岩省之间也存在不小的区别。 侯增廉等[23,24]和宋谢炎等[25,26]通过总结区域地

图1 峨眉火成岩类地质略图

Ⅰ.贵州高原岩区;Ⅱ.攀西岩区;Ⅲ.盐源-丽江岩区;Ⅳ.松潘-甘孜岩区;QCF.青河-程海断裂;LZJF .绿法江断裂;ANHF .安宁河断裂;XJF .小江断裂;SM F .弥勒-斯宗断裂;LM SF.龙门山断裂;XSHF.鲜水河断裂

Fig.1 Dist rbutio n o f EM B

Ⅰ.Guizh ou Plateau lith ologic pr ovin ce;Ⅱ.Panxi lithologic province;Ⅲ.Yan yuan -Li-jiang lithologic pr ovin ce ;Ⅳ.Songpan -Gan zi lithologic province ;QCF .Qinhe -Chenghai Fault;LZJF.L fajiang Fault;ANHF.Anninghe Fau lt;XJF.Xiaojin Fau lt;M SF.M ile-Sizong Fau lt;LM SF.Longmensh an Fault;XSHF.Xians huih e Fault

质资料和前人的研究结果[6,27~29]

对峨眉火成岩省的结构、成因、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在扬子板块西缘地质演化及成矿作用中的地位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论述,明确指出了峨眉火成岩省研究的地质意义。但对峨眉火成岩省形成的地质背景、形成的时限、地球化学依据尚需加以进一步的探讨,这样才能对峨眉火成岩省的成因有更清晰的认识。

1 峨眉火成岩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古地理背景

岩浆活动往往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同时岩浆活动又会对区域构造的演化产生反作用。尽管地幔热柱的活动还不至于受地壳区域构造的限制,但它所产生的玄武岩浆喷发的空间分布则完全有可能受到其上部地壳结构的影响。此外,由于地幔热柱强大的上隆作用将反映在区域构造的演变中,是一种综合性的地质作用,使它成为国际地质学界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峨眉山玄武岩是峨眉大火成岩省(ELIP)的主体,按照玄武岩的产出状态和喷发特点,由东向西,其空间分布(图1)可分为4个岩区[30];贵州高原岩区(Ⅰ)、攀西岩区(Ⅱ)、盐源-丽江岩区(Ⅲ)和松潘-甘孜岩区(Ⅳ)。其中贵州高原岩区(Ⅰ)和攀西岩区(Ⅱ)形成于扬子地台,地壳较厚,特别是攀西岩区地处古老的康滇地轴,构造背景更为特殊;盐源-丽江岩区(Ⅲ)和松潘-甘孜岩区(Ⅳ)形成于扬子板块西缘,地壳较薄。这种不同的构造背景对不同岩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形成过程和地球化学特点必然产生影响。

阳新世(中二叠世)栖霞初期(P 21

),作为扬子地台结晶轴的康滇古陆处于隆起状态,遭受剥蚀;扬子地台内部康滇古陆以东为滨海-浅海环境,沉积了300m ~400m 的灰岩和白云

28

矿 物 岩 石

2002 

图2 峨眉火成岩省二叠系古地理图

a:Ⅰ1.浅海碳酸岩相;Ⅰ2.浅海白云岩相;Ⅱ1.半深海碳酸岩相;Ⅱ2.半深海碎

屑岩-碳酸岩相;Ⅱ3.半深海碳酸岩相;Ⅲ1.半深海碎屑岩相;b:(除峨眉山玄武岩外的其他沉积相):Ⅰ1.陆相含煤线砂岩-泥岩相;Ⅰ2.滨海含煤线砂岩-硅质岩相;Ⅰ3.陆缘海含煤线碳酸岩-硅质岩相;Ⅰ4.浅海碎屑岩-碳酸岩相;Ⅱ1.半深海碳酸岩相;Ⅱ2.半深海碳酸岩-泥质岩相;Ⅱ3.滨海含煤线泥质岩相;Ⅱ4.半深海碎屑岩-中性火山岩相

F ig.2 Per mian Palao geo gr aphic M ap o f EL IP

a:Ⅰ1.s hallow sea carbonate facies;Ⅰ2.shallow sea magnesia facies;Ⅱ1.hem i-ab yssal carbonate facies ;Ⅱ2.clastic carb onate facial;Ⅱ3.hemi-abyss al car bon-ate facies ;Ⅲ1.bathyal clastic facies ;b :Ⅰ1.coal-bearing arenaceous and argilla-ceou s facies ;Ⅰ2.coal-bearing littoral ar enaceous and silicolite facies;Ⅰ3.epi-continental s ea coal-b earing carbonate and silicolite facies;Ⅰ4.s hallow sea clas -tic and carbonate facies;Ⅱ1.h emi-abys sal car bonate facies ;Ⅱ2.h emi-abyss al sea carbonate and ar gillaceous facies ;Ⅱ3.coal -bearing littoral argillaceous fa-cies;Ⅱ4.hemi-ab yssal clas tic and medium-basic volcan ic facies

质灰岩,古陆边缘底部还沉积了5m ~20m 的湖沼相砂页岩。康滇古陆西面,即扬子古板块的西缘接受了半深海浅海的碎屑岩相和灰岩相沉积,并伴有海相玄武岩及少量安山岩和流纹岩喷发。阳新世茅口期(P 22),海侵扩大,康滇古陆以东变为浅海,沉积100m ~500m 不等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图2a)。晚期局部开始有玄武岩喷发,如贵州织金玄武岩厚达300余米。康滇古陆以西仍为半深海

浅海环境,玄武岩的大规模喷发集

中发生在盐源

丽江地区,云南中甸、四川巴

塘、炉霍一带及其西侧哀牢山与澜沧江之间

也有喷发。盐源丽江地区玄武岩的大规模喷发显示出极大的岩浆产率,玄武岩的最大厚度达5000m ,出现数层苦橄岩和橄榄玄武岩,说明这里是当时地幔热柱的活动中心,而这一时期地壳的下沉则说明玄武岩浆的大量生成还与岩石圈减薄作用有关。 乐平世(晚二叠世)早期,扬子地台普遍隆升,康滇古陆以东大片地区成为内陆盆地,重庆、贵阳一带为海陆交替环境。古陆及其以东广大区域发生了大规模的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P 2B )喷发。古陆以西,盐源丽江地区则形成海陆交互相玄武岩喷发(图2b)。乐平世晚期,扬子板块再次沉降成为海陆交互相环境,宣威组(P 31

)沉积夹有煤线及灰岩夹层的碎屑岩系厚数十米~300m 不等。

综上所述,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不论是陆相,还是海相,主要发生在扬子板块隆升阶段首先喷发于康滇古陆两侧。喷发的主要时代为阳新世(中二叠)晚期-乐平世(晚二叠)早期。这种巨量玄武岩浆的集中喷发与地壳隆升的对应关系用其他地质作用难以解释,而符合地幔热柱活动的特点

[18,20]

2 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相学特点

对前人研究结果加以总结发现[2,4,6]

,各个岩区峨眉山玄武岩具有突出的共性,如:1)玄武岩喷发受大的断裂控制喷发中心底部为火山集块岩,向上为块状致密状玄武岩、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顶部常具有红顶(凝灰岩),构成喷发旋回;2)中心式喷发,并且大面积溢流;3)玄武岩系主要为热界面玄武岩系(常被称为亚碱性岩系或拉斑玄武岩系碱质亚系列)中演化的早-中期产物,终端产物(粗面岩、正长岩)少见。

2.1 盐源-丽江岩区

位于康滇古陆以西,为峨眉山玄武岩第二大成片分布区。玄武岩分布在金河-程海断裂以西,金沙江断裂以东,北界是得荣

木里

盐源,大体呈等边

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为四川得荣、盐边和云南弥渡。本区峨眉山玄武岩有如下突出特点:

1)苦橄岩大量集中发育,苦橄岩类是地幔热柱柱尾的标志产物。苦橄岩在大理、宾川厚达170余米,在丽江累计厚度300余米,构成多个苦橄岩-苦橄质玄武岩-玄武岩旋回;2)玄武岩喷发环境为海相(西部),海陆交互相玄武岩则在本岩区东部靠近康滇古陆地区;3)玄武岩喷发于P 22P 31。2.2 攀西岩区

夹持在贵州高原岩区和盐源-丽江岩区之间。即康滇古陆区,古陆自垩宁运动以后,整个古生代只在其北缘和东部边缘有少许沉积,到中三叠世才发生不均匀下降,古陆由于隆起剥蚀,玄武岩出露面积不大,为面积最小的岩区,但岩石组合非常典型。玄武岩出露于西昌以西、米易白马、新街、南到攀枝花二滩、会理龙帚山地区[6](骆耀南,1988)。本区玄武岩喷发主要受南北向绿汁江断裂和安宁河断裂控制。本区峨眉山玄武岩的特征是:1)双峰式火山岩套发

29

 第22卷 第4期宋谢炎等: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热柱成因

育,其中基性火山岩构成典型的热界面玄武岩:橄榄拉斑玄武岩-中长玄武岩-更长玄武岩-粗面岩。橄榄拉斑玄武岩中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斑晶常见,中长玄武岩表现为斜斑玄武岩和无斑隐晶质玄武岩,中长玄武岩、更长玄武岩岩石学上常定名为粗玄岩、粗安岩、安粗岩。玄武岩经历了Ol+Cpx±Pl的分离结晶作用。相应地有热界面系列对应的侵入岩体:橄榄岩-橄长岩(或橄辉岩)-辉长岩-正长岩(如四川米易白马岩体)。2)本岩区峨眉山玄武岩、基性层状岩体、碱性岩侵入体(正长岩)共生一起,被称为三位一体。

3)玄武岩喷发于P31。

2.3 贵州高原岩区

峨眉山玄武岩露头集中分布区大体呈等腰直角三角形,顶点在贵阳附近,西侧四川天全云南弥渡一线为底。这一空间分布特征分别受西侧小江断裂,东北侧宝兴-宜宾断裂和东南侧弥勒-斯宗断裂控制,在宝兴-宜宾断裂以东和弥渡-斯宗断裂以南,峨眉山玄武岩为新地层(三叠系-第三系)覆盖,有零星露头分布,经石油钻孔揭示有峨眉山玄武岩存在。在覆盖区峨眉山以北和东北钻孔见玄武岩厚度从西向东变薄:西部汉旺、威远厚度为226m~141.5m,往东到达县厚度为35m~18.2m,向南在云南罗平、丘北之间厚度分别为154m,688m,1041m和2005m,最南到中越边界附近云南金平、富宁一带玄武岩出露厚度仍然很大,金平大老塘玄武岩厚4 530m。说明玄武岩浆喷发时,南部仍连续分布,其南部边界应在越南境内。西侧小江断裂是本岩区峨眉山玄武岩主喷发通道,沿断裂带有一系列火山喷发中心:四川布拖、昭觉、会东唐坊、云南永胜、会泽等。喷发中心底部为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后者含玄武岩及下部地层中灰岩角砾,往上为致密块状玄武岩、含斑玄武岩,上部为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顶部常有凝灰岩红顶,构成韵律层。完整或不完整的韵律层一般3个~4个,多达十余个。本区玄武岩主要为大陆溢流玄武岩,以沿深大断裂分布的中心式喷发、大面积溢流为特点,玄武石柱状节理发育,常有陆相地层夹层,喷发环境以内陆、河湖相为主。其岩相学特征是:

1)岩石组合比较单一,主要为热界面系列玄武岩。2)云南个旧太坪子地区出现大量碱玄岩、碱性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3)西南缘云南建水绿春一带玄武岩和安山岩、安山质英安岩、英安岩、英安质流纹岩、流纹岩构成典型拉斑玄武岩系列,并有相应的从基性-中性-酸性火山碎屑岩。这一地区位于哀牢山断裂和藤条河断裂带附近,这一岩石组合可能暗示本地玄武岩的成因可能还与俯冲带或弧陆碰撞有关;4)玄武岩喷发于P31。

2.4 松潘-甘孜岩区

与上述前三个岩区相比,松潘-甘孜岩区具有以下特色:

1)具有蛇绿岩套岩石组合;2)玄武岩主要属海相玄武岩,具枕状构造和球粒结构发育;3)中心式喷发,但溢流具线性特征,这与其他岩区面状溢流呈鲜明对比。

由于松潘-甘孜岩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地质构造演化复杂,是古特提斯构造带的一部分,P T的玄武岩成因尚存争议。

正是由于上述共性和区别的存在,不同岩区的峨眉山玄武岩在成因上既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又存在差异。

3 峨眉山玄武岩浆活动的时限和岩浆产率

首先峨眉山玄武岩短时间内很高的玄武岩浆产率暗示它与地幔热柱的活动有关。地层学研究业已证明峨眉山玄武岩下界与茅口组灰岩之间存在一层薄的煤线和风化面,在峨眉山清音电站剖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灰岩与煤线之间红色的风化壳和平行不整合面,煤线表明玄武岩是陆相喷发,说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扬子板块经历了较强烈的地壳上升,也说明其喷发时代应为乐平世早期。其顶界有一厚的风化壳,厚度数米数十米不等,风化壳原地风化的特征明显,玄武岩的残留杏仁状构造尚可辨认。在峨眉山峨边一带还常见玄武岩与褐黄色陆相泥岩互层的现象,说明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是逐渐平息,而与宣威组陆相地层是整合关系。所以可以基本确定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始于阳新世茅口晚期,而主喷发期为乐平世宣威期,按照我国二叠系新的三分划分方案,峨眉山玄武岩活动应发生在乐平统早期(P31),根据国际二叠系年代地层系统[31],乐平统下界的年代应为258Ma,可以与宣威组对应的吴家坪组的上界年代大约为253.40M a。如果考虑到盐源-丽江岩区玄武岩喷发于中二叠系晚期,而松潘-甘孜岩区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已很微弱。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周美夫博士最近所作的米易新街岩体单颗粒锆石年龄为258.6M a(私人通信),与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Ali博士和Thom pson博士合作对峨眉山清音电站及峨边剖面的古地磁测量表明该区域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时限约为1M a。因此,我们认为将峨眉山玄

30矿 物 岩 石2002 

武岩浆活动的主喷发期时限大致厘定为257M a ~259M a 较为合适。

众所周知,强烈的全球性大规模火山爆发是生物大灭绝的主要诱因之一。P/T 生物大灭绝事件被认为是二叠世全球性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所致,有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消失[32]。Stanley and Yang 则认为二叠世有两次生物大灭绝事件[33]

,一次在P/T 界限上,另一次在P /T 前约5M a ~8M a 。国际公认的P /T 界限是251.4M a ±0.4M a,所以,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应与P/T 界限前的那一次生物大灭绝有关,同时也印证了峨眉山玄武岩的主喷发期应为257M a ~259Ma 。

根据玄武岩总体积和喷发时限,粗略计算峨眉山玄武岩每百万年喷出量约为2500km 3

,即每年25×104m 3,这还没有包括同期侵入岩的量。基于以下特征:1)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如此巨量的峨眉山玄武岩及同源基性-超基性侵入岩;2)盐源-丽江岩区苦橄岩和苦橄质玄武岩的出现说明原始岩浆的形成温度应在1400℃左右,远高于岩石圈地幔的正常温度,3)玄武岩喷发范围广阔,呈面状展布,可以

基本肯定源于深部的地幔热柱提供充足热源是峨眉山玄武岩浆活动的主因,而岩石圈减压熔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地幔热柱的地球化学线索

在盐源-丽江岩区,云南丽江、海东,攀西岩区,四川攀枝花二滩等地共采集苦橄质玄武岩及玄武岩样品16件,中国地质科学院运用化学分析和ICP -M S 方法对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和丰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与地幔热柱活动有密切联系。

将热界面玄武岩系列中玄武岩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与N-M ORB,OIB,上地壳和下地壳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峨眉山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与OIB 基本一致,同时也与Parana 高钛玄武岩[34]的特征非常相似(图3)。

微量元素比值也是好的示踪剂,表1中的Zr/Nb,La/Nb,Rb/Nb,T h/La,Ba/La 等比值与EM -1,EM -2洋岛玄武岩最为相近,表明峨眉山玄武岩起源于富集型地幔源,而这正是地幔热柱的重要地

表1 峨眉山玄武岩,洋岛玄武岩端元及其他主要储源的不相容元素比值

Table 1 Incompatible trace element ratios ECFB and OIB end -members and maj or chemical reservioirs

元素比值Zr /Nb La/Nb Rb/Nb Th /Nb T h/La Ba/La 备 注原始地幔14.80.940.910.1170.1259.6N -M ORB 30 1.070.360.0710.067 4.0引自文献[

35]大陆地壳16.2 2.2 4.70.440.20425远洋沉积物平均14.54 3.2 6.400.77

0.24026.9引自文献[36]HIM U OIB 32.~5.00.66~0.770.35~0.380.078~0.1010.107~0.133 6.8~8.7EM -1OIB 5.0~13.10.78~1.320.69~1.410.094~0.1300.089~0.14711.2~19.1引自文献[35]

EM -1OIB 4.4~7.80.79~1.190.58~0.870.105~0.1680.108~0.1837.3~13.5峨眉山玄武岩

7~10

0.8~1.6

0.9~1.7

0.1~0.2

0.1~0.15

6~20

球化学标志。

5 结论

5.1 峨眉山玄武岩以特殊的热界面玄武岩为主,包括苦橄质玄武岩、玄武岩、粗面玄武岩、玄武粗面安山岩等;其次可见少量碱性系列包括碱玄岩和碱玄质响岩。

5.2 按照二叠系新的三分方案,峨眉山玄武岩的主喷期发应始于P 23

,衰竭于P 31

,大致介于259M a ~257M a,分布面积超过50×104

km 2

,玄武岩总量大约50×104km 3,每百万年喷发出量约2500km 3,即每年25×104

km 3

,挤身于世界大火成岩层之列。5.3 峨眉山玄武岩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幔热柱成因

图3 各岩区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平均值原始

地幔标准化

Fig .3 T race element co ncentr atio ns no rm olized to the

primitive m ant le of Emeishan Ba salts and av er-ag e upper and lo wer crust N -M ORB and O IB

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峨眉火成岩层的形成主要与地幔热柱的活动有关,同时也与地幔上隆,岩石圈减薄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1] 赵家骧.中国西南部二叠纪玄武岩系成因及其时代的检讨[J ].地质论评,1942,7(4-5).

31

 第22卷 第4期宋谢炎等: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热柱成因

32矿 物 岩 石2002 

[2] 熊舜华,等.峨眉山区晚二叠世大崇裂谷边缘玄武岩的特征[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4,(2).

[3] 林建英.中国西南三省二叠纪玄武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地质特征[J].科学通报,1985,(12).

[4] 林建英.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组合及其地质特征,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第8号.

[5] 汪云亮,Hugbes S S,等.峨眉山玄武岩地球化学和大陆地幔演化[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7,(3).

[6] 汪云亮,李巨初,韩文喜,等.幔源岩浆岩源区成分判别原理及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源区性质[J].地质学报,1993,67(1):52-62.

[7] 汪云亮,李巨初,王旺章.微量元素丰度模式与峨眉山玄武岩成因[J].矿物岩石,1989,(4).

[8] 汪云亮,等.岩浆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及其应用兼论峨眉山玄武岩的成因[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9] 丛柏林.攀西裂谷的形成为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0] 云南省地矿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一区域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第21号.

[11] 四川省地矿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一、区域地制裁[M].1991,第23号.

[12] 中国地质科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古地理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5.

[13] 江耀明.治多理塘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青藏高原地质论文集(14)[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14] 刘宝田,等.四川理塘甘孜一带古洋壳的发现及其对板块构造的意义[11].青藏高原论文集(12)[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15] 张之孟,等.金沙江板块缝合线上的消长作用[A].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一)[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16] 段新华,等.论哀牢山藤条河断裂古板块俯冲带[J].地质学报,1981,57(4).

[17] M organ W J.Plate motion s and deep mantle con vection[J].Geol Soc Am Mem,1972,132:7-22.

[18] W hite R S,M cKenizie D.M agmatism at rift zon es:th e generation of volcan ic continental margins and flood basalts[J].Geophys Res,

1989,94:7685-7729.

[19] Wh ite R S,M cKeniz ie D.mantle p lume and flood basalts[J].J Geophys Res,1995,100:17543-17585.

[20] Th ompson R N,Gibson S A.Subcontinen tal man tle plume,hotspot,and pre--exis ting thin spots[J].J G eo Soc Lan,1991,148:973-977.

[21] M utter J C,Buck W R,Zehn der C M.Convective partial melting.1.A model for the for mation of thick bass ltic s equences du ring the initi-

ation of spreading[J].J G eophys Res,1988,93:1031-1048.

[22] Zehnder C M,M utter J C,Buhl P H.Deep seismic and geochem ical constrains on th e natur e of rift-in duced magmatism during break-up

of the North Atlantic[J].Tectonopghys ics,1990,173:545-565.

[23] 侯增谦,卢纪仁,李红阳.中国西南构造演化幔柱构造控制[J].地球学报,1996,17(4):439-453.

[24] 侯增谦,卢红仁,汪云亮,等.峨眉火成岩省:结构、成因与特色[J].地质论坪,1999,45(增刊):885-891.

[25] 宋谢炎,侯增谦,汪云亮,等.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扬子板块西缘的构造[J].地质论评,1999,45(增刊):868-871.

[26] 宋谢炎.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地裂运动为幔热柱[J].地质地球化学,1998,(1):47-52.

[27] 卢纪仁.峨眉地幔柱的动力学特征[J].地球学报,1996,17(4):424-438.

[28] 张云湘,骆耀南,等.攀西裂谷[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29] 吴根耀.攀枝花、西昌古裂谷晚古生代演化[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7,24(2):48-53.

[30] 侯增谦,汪云亮,张成江等.峨眉火成岩省地热柱的主要元素及C r,Ni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论评,1999,45(增刊):880-884.

[31]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中国地层典-二叠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32] Erw in D H.Th e Permo-T rifacialic ex tin ction[J].Nature,1994,367:231-236.

[33] Stanley S M,Yang X.A double mfacial extinction at th e en d of th e Paleozoic Era[J].Science,1994,266:1340-1344.

[34] Peate D W.T he Parana-E tendeke Province,Large Igneou s Provinces:continental,ocean ic and planetary flood volcan ism,Edit by M a-

honey[J].J J and M F Coffin,1997,217-246.

[35] Weaver B L.T he origin of ocean island basalt end-mamber composition:trace element and isotopic constrains[J].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1,104:381-397.

[36] Plank T an d Langm uir C H,1998.T he ch emical composition of su bducting s ediment and its con sequ ences for th e cru st and mantle[J].

Chem Geol,1998,145:325-394.

THE MANTLE PLUME FEATURES OF EMEISHAN BASALTS

SONG Xie-yan1, HOU Zheng-qian2, WANG Yun-liang1,

ZHAN G Cheng-jiang1, CAO Zhi-min3

1.Chengdu Univ ersity of T 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2.Chinese A cadem y o f Geological S ciences,Beij ing 100037,China;

3.College of Geology,Qingdao Ocean Univ 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

Abstract: Emei lar ge ig neous pro vince(ELIP)was divided into fo ur subregions by the rock as-semblages and facies of Em eishan basalts(EMB):Yany uan-lijiang,Panx i,Guizho u Plateau and Sonpan-Ganzi.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geolog ical background and ancient environment of this reg io n,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the eruptio n of EM B and mantle plume and the tectonics of the vo lcanic eruption w er e systematically summ arized.The main er uptio n period o f EM B lasted 255M a~259M a ranging from mid-Perm ian to late Permian in reference to the stratig raphic r ela-tio n.The primitiv e m antle no rmalized patterns of trace elem ents o f EM B from four subregions are almost the same as those of OIB.The char acter istics of EM B r ev eal that its fo rmatio n w as close related to mantle plume activity.

Key words: Em eishan Basalts;M antle Plume;Yang tse Plate;Large Ig neous Pr ovince

ISSN1001-6872(2002)04-0027-06; C ODEN:KUYAE2

Synopsis of the first author: Song Xieyan,m ale,40years old,an associate profes sor of g eoch emis try.Now he is eng aged in litho-geochemistry.

花岗岩的美感特征及形成原因

花岗岩的美感特征及形成原因 (1)在我国的名山大川中,许多风景如画的山都是花岗岩山,以黄山为例,花岗岩山地的景观美感特征集中表现在形状、色 彩和质地等方面。 ①形状。花岗岩山地整体形状多危峰群立,峰秀如林,峰谷相间,蔚为壮观;山峰雄伟、峭拔、险峻,然而山峰顶部轮廓圆滑。山上轮廓浑圆而造型奇特的山石,俯首皆是。 ②颜色。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远望裸露的岩体,或呈肉红色,如黄山玉屏楼背后的崖壁:近看裸露的岩面,在肉红或灰白的。底色上,呈点状分布着黑色花纹,形成独特的美感。 ③质地。花岗岩质地坚硬,岩性单一,触摸着坚硬的、凹凸不平的岩面,给人一种内外统一而和谐的粗犷的美感。 (2)花岗岩山地的美感特征的形成原因。 ①花岗岩岩性坚硬。花岗岩属于深层侵入的酸性岩,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而成的岩石,由结晶矿物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组成,密度较高,质地坚硬。 ②花岗岩节理丰富。节理,即岩石中的裂隙。花岗岩一般是三组节理,可将岩体分割成规模不等的六面体。这大大小小的裂隙成为成山过程中外力分割巨大岩体,塑造一座座山峰的侵蚀切入点。 ③地壳抬升。在花岗岩山地的成山过程中,通过地壳的抬升,花岗岩体逐渐形成、出露并持续拾升,黄山山体便是由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地壳的拾升而形成的。 ④流水切割。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切割深达500 -1000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70多座。 ⑤球状风化。在山峰形成的同时,由于岩性结构在太阳暴晒和昼夜温差下发生层状物理风化作用,峰顶临空的棱角以及一些块体较小的山石的棱角逐渐消失,于是行成了球状风化地貌。

峨眉山玄武岩成因假说:基于天体撞击对冲聚合效应

第29卷第5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V o l.29,N o.5 2015年10月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A N D G E O L O G Y O c t.,2015??????????????????????????????????????????????????? 峨眉山玄武岩成因新思考 天体撞击的对冲聚合效应 刘陈明,杨德敏,马绍春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昆明一650093) 摘一要:峨眉山玄武岩是目前被国内二国际唯一认可的大陆溢流玄武岩(C F B),关于其成因有很多解释, 多数认为是 地幔柱 成因,但是也仅仅停留在地球化学的依据上,没有更多有说服力的证据三本文结合 有关实验和数据论证 对冲聚合 理论的事实性和普遍性,认为地球另一端(撞击点)发生猛烈行星撞击, 引起 对冲聚合 效应,造成对冲点巨大冲击能量重新聚合进而引起地震二火山活动和大规模岩浆溢流, 撞击点和对冲点分别处在地球两端通过地心的对应点上,撞击发生时间和大规模岩浆活动几乎同时三 为此,峨眉山玄武岩可能不是 地幔柱 成因,其冲破岩石圈形成溢流可能并非 地幔柱 头部作用造成穹 窿上升二地壳减薄或者裂谷而喷溢,而可能是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地球另一端剧烈小行星撞击而引起 对 冲聚合 效应形成上升通道,热流体因为外界扰动而喷溢三且本文也为探索 地幔柱 动力学机制和探讨 地表热点分布以及和小行星撞击事件二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之间的联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三 关键词:峨眉山玄武岩;对冲聚合;地幔柱;热点;大陆溢流玄武岩 中图分类号:P588.14+5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文章编号:1001-5663(2015)05-0585-06 0一引言 峨眉山玄武岩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大陆溢流玄武岩(C F B),关于其成因很多学者做了不同的研究工作,有着不同的看法三峨眉山玄武岩是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在地壳表层的表现,其动力学过程和机制比较复杂,最初由赵亚曾(1929年)提出到现今有关成因争议颇多三20世纪80~90年代主要观点为裂谷成因[1-3],随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学说的兴起,提出其为 地幔柱 成因[4-6]三这些成因观点都基于岩石学二岩石化学上证据,并没有一种非此即彼的依据来说明,而且对其形成过程是否有 地幔柱 作用也有分歧[7]三目前大家所接受的成因观点认为是 地幔柱 ,因为目前主导的板块构造地质学无法对板内大规模溢流玄武岩进行有说服力的解释,这必然让地质学者去探求其真相三但是对于 地幔柱 是否真实存在的依据,目前只是仅仅停留在岩石学二岩石化学层面上,少量的地球物理数据也未能说明问题之所在三为此,按照本文中所引用的 对冲聚合 理论来思考,认为峨 眉山玄武岩大火成岩省的分布是因为处在峨眉山玄 武岩集中分布地区的地球另一端 撞击点 发生行星 撞击事件引起 对冲聚合 效应而造成火山活动引起 大规模岩浆溢流的结果三该理论的提出为地球物理 学家二天体物理学家二矿床学家研究天体上的岩浆活 动(据N A S A报道美国航天宇航局发现土卫6上的强烈岩浆活动)二天体之间的碰撞活动以及地球上的 板内C F B等提出了新的思路三文中对 对冲聚合 理论进行多方面的引证和说明,旨在结合 对冲聚合 理论来探讨峨眉山玄武岩的成因以及机制,也为探讨 地幔柱 动力学机制,为地球上发生在板内的火山岩浆活动和全球热点地区以及小行星撞击事件二生物灭绝事件等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8]三 1一峨眉山玄武岩的地质背景 峨眉山玄武岩最早由赵亚曾1929年命名,用来泛指分布于扬子地台滇二川二黔三省的二叠系玄武岩组,其位于扬子克拉通西部及西缘,主要由玄武岩和 收稿日期:2014-01-23 作者简介:刘陈明(1984-),男,硕士,研究方向:矿床学二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三E-m a i l:105578731@q q.c o m 引文格式:刘陈明,杨德敏,马绍春.峨眉山玄武岩成因新思考:天体撞击的对冲聚合效应[J].矿产与地质,2015,29(5):585-590.

侵入气孔、析出气孔、针状气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侵入气孔、析出气孔、针状气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侵入气孔产生的原因是:型砂中的水分与粘结剂中的挥发物,都会因受热变成气体。如果型砂(或芯砂)透气性差,或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或砂型紧实度过高.或砂型排气不良以及气道堵塞,都会使铸型中所产生的气休(浇注时)不能及时排出,就可能冲破金属表面凝固膜,而钻进铁水里去,若不能上浮排出,便留在铸件中形成气孔。因此应尽量减少铸型中的气体来源和增加铸型的排气能力。其具体措施有: (1)严格控制型砂的水分,同时起膜与修型时,不宜刷水过多。煤粉等加入量不宜过多,从而减少发气量。一般型砂中水<6%,煤<7%。 (2)干型要保证烘干的质量,烘干后停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返潮。 (3)适当地提高浇注温度,浇注时缓慢平稳,保征型腔内原有气体来得及排出。 (4)铸型紧实度要适当,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同时还要开气冒口,扎气眼;泥芯要有通气道等。 (5)浇注系统的设置要合理,要考虑型腔内排气畅通及金属液平稳地流入铸型。 (6)合箱时要注意封死芯头间隙,以免铁水钻入而堵塞通气道。 (7)对于大平面铸件,最好采用倾斜浇注,出气孔处高势,以利排气。 (8)泥芯撑和冷铁必须干净无锈 (9)适当减少粘结剂,可附加一些透气性材料,如木屑等。 (10)可选用圆性砂粒,增加型砂的透气性。 析出气孔产生的原因是: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急剧减少。在熔炼过程中,金属吸收了较多的气体,而在冷却凝固过程中,析出的气体若不能排出型外,则留在铸件中成为气孔。因此,要尽量减少铁水在熔炼和浇注时的吸气和减少铁水的粘度,以便气泡上浮排除。其具体措施有: (1)使用干燥炉料,并限制含气量较多的回炉料的用量。对锈蚀严重成表面有油的炉料要经过热处理后再使用,对本身含气量高的炉料,应重熔再生后再使用。 (2)尽量减少炉料与炉气接触:在金属液表面复盖溶剂,采用快速熔炼工艺,严格控制风量和风压等。 (3)浇包要完全烘干。 (4)进行脱气处理:方法是加入合金不溶性气体,把溶于金属液中的气体带出。如炼钢中加铁矿石沸腾而除去氢气、氮气等。 (5)采用真空熔炼,以清除金属液中气体或使用金属液在压力下结品,使已溶于金属的气体未来得及析出就已凝固。 (6)增加型砂的透气性:紧实度要合适,扎气眼,水分适宜。 (7)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以降低金属液枯度。让气体易于排除。 (8)炉缸、前炉和铁水包需烘干后再使用。 (9)浇注时要避免断流,从而做到连续浇注。 (10)浇注时,必须点火引气。 针状气孔小,细而长,如针状,主要由氢和氧生成。其中氢可能以分子状态存在,也可能以原子状态存在。以分子状态存在时,如钢中有足够的氧化亚铁,则氢与氧化亚铁中的氧化合而成水蒸气,这种水蒸气可以直接生成针孔,也可以作为针孔的核心,周围的氢向其扩散,聚集而长大,终于生成针孔。以原子状态存在时,则熔解于钢水(或铁水)中,随着温度下降,氢被析出,并迅速扩散,或扩散到已有核心处,聚集长大,或扩散到已有析出氧的地方,与氧化合而成水蒸汽,从而生成针孔。在所有情况下,氢的扩散都要受到相邻金属品粒的阻碍,被迫向细长方向发展而成为针状。氧多以分子状态存在,并

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工程意义

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 征及工程意义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工程意义此次工程地质实习我们主要考察了学校附近的峨眉山玄武岩,我经查阅众多书籍及网站,对峨眉山玄武岩做出以下一些基本介绍,由于本人对峨眉山玄武岩所知甚少,故本文引用较多资料,请见谅。 玄武岩属基性火山岩。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 峨眉山玄武石-地质年代 峨眉山玄武岩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分布于西南各省,如川西、滇、黔西及昌都地区等,最初命名地点在四川峨嵋山,故名。岩性是以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主要以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常具拉斑玄武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 峨眉山玄武岩-主要成分 峨眉山玄武岩的主要成分与一般玄武岩基本相同,根据地质科学家分析鉴定,玄武岩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还有少量的氧化钾、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多,约占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左右。玄武岩主要矿物是富钙单斜辉石和基性;次要矿物有、斜方辉石、易变辉石、铁钛氧化物、、或副长石、、角闪石、、、、铁尖晶石、硫化物和等。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如表。 玄武岩的化学成分与辉长岩相似,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K2O+Na2O含量较侵入岩略高,CaO、Fe2O3+FeO、MgO含量较侵入岩略低。矿物成份主要由基性长石和

辉石组成,次要矿物有橄榄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等,岩石均为暗色,一般为黑色,有 时呈灰绿以及暗紫色等。呈斑状结构。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普遍。 玄武岩体积密度为~cm3,致密者压缩强度很大,可高达300MPa,有时更高,存 在玻璃质及气孔时则强度有所降低。玄武岩耐久性甚高,节理多,且具脆性,因而不 易采得大块石料,由于气孔和杏仁构造常见,虽玄武岩地表上分布广泛,但可作饰面 石材不多。 玄武岩-结构和构造 度。缓慢冷却(如每天降温几度)可生成几毫米大小、等大 的晶体;迅速冷却(如每分钟降温100℃),则可生成细小的针状、板状晶体或非晶质 玻璃。因此,在地表条件下,玄武岩通常呈细粒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少数为中粒 结构。常含橄榄石、和斑晶,构成斑状结构。斑晶在流动的岩浆中可以聚集,称聚斑 结构。这些斑晶在玄武岩浆通过地壳上升的过程中形成(历时几个月至几小时),也 可在喷发前巨大的储源中形成。基质结构变化大,随岩流的厚薄、降温的快慢和挥发 组分的多寡,在全晶质至玻璃质之间存在各种过渡类型,但主要是间粒结构、填间结 构、间隐结构,较少次辉绿结构和辉绿结构。 玄武岩构造与其固结环境有关。陆上形成的玄武岩,常呈绳状构造、块状构造和柱状 节理;水下形成的玄武岩,常具枕状构造。而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可能出现在各种玄 武岩中。

花岗岩描述

研究目的: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岩性特性,探讨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土 实测标贯击数N的概率分布,并计算其服从概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研 究结论:目前国内外对标贯实测击数进行杆长修正没有一致意见,建议使 用实测击数,可使野外编录、判别的操作性更强.通过实测结果来看,锤击 数在15≤N<30范围内可定名为残积土,锤击数在30<N≤50范围内可定 名为全风化土.经统计分析认为,深圳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土实测 标贯击数N的概型分布为正态分布. 普17:52:21 花岗岩的残积土我们叫残积砂(砾)质粘性土: 为中粗粒花岗岩原地风化残留产物,以褐黄色为主,湿~饱和,可塑状。成份主要由长石风化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少量云母碎屑及少量黑色风化矿物等组成,原岩残余结构仍清晰可辨,>2.00mm的颗粒约占5.90%~15.70%。粘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该土层属特殊性土,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点。该土层在纵向上有随深度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强度逐渐增高的趋势。 祥虎2008-09-26 17:32:19 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褐黄色,呈散体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除石英外,长石、云母、角闪石等其他矿物大部分风化为土状。土层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强度降低的特点,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 祥虎2008-09-26 17:35:01 都有了,你慢慢看,我要买菜了。 祥虎2008-09-26 17:33:01 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石风化强烈,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钻进时拔钻声大,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该层做点荷载试验7组(共90块),换算后抗压强度范围值为10.80~15.20MPa,平均值为13.11MPa,标准值为11.97MPa,岩石坚硬程度为软~较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工程地质性能良好,强度由上而下逐渐增大。 祥虎2008-09-26 17:33:43 中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一般,岩芯多呈短柱状,RQD= 60~75。该层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范围值为36.90~54.30MPa,平均值为46.87MPa,标准值为41.43MPa。岩石按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Ⅲ~Ⅳ类,力学强度高。 祥虎2008-09-26 17:34:05 微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RQD= 80~90。该层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范围值为66.10~95.20MPa,平均值为78.50MPa,标准值为70.09MPa。岩石按坚硬程度属坚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Ⅱ类,力学强度高。

铝压铸件产生气孔的可能原因

铝压铸件产生气孔的可能原因(供参考) 一. 人的因素: 1. 脱模剂是否噴得太多? 因脱模济发气量大,用量过多时,浇注前未燃尽,使挥发气体被包在铸件表层。所以在同一条件下,某些工人操作时会产生较多的气孔的原因之一。 选用发气量小的脱模济,用量薄而均匀,燃净后合模。 2 未经常清理溢流槽和排气道? 3 开模是否过早? 是否对模具进行了预热?各部位是否慢慢均匀升温,使型腔、型芯表面温度为150℃~200℃。 4 刚开始模温低时生产的产品有无隔离? 5 如果无预热装置时是否使用铝合金料慢速推入型腔预热或用其它方法 加热? 6 是否取干净的铝液,有无将氧化层注入压室? 7 倒料时,是否将勺子靠近压室注入口,避免飞溅、氧化或卷入空气降 温等。 8 金属液一倒入压室,是否即进行压射,温度有无降低了?。 9 冷却与开模,是否根据不同的产品选择开模时间? 10 有无因怕铝液飞出(飞水),不敢采用正常压铸压力?更不敢偿试 适当增加比压。? 11 操作员有无严格遵守压铸工艺? 12 有无采用定量浇注?如何确定浇注量? 二. 机(设备、模具、工装)的因素: 主要是指模具质量、设备性能。 1 压铸模具设计是否合理,会否导致有气孔? 压铸模具方面的原因: 1.浇口位置的选择和导流形状是否不当,导致金属液进入型腔产生正面撞击和产生旋涡。(降低压射速度,避免涡流包气) 2.浇道形状有无设计不良? 3.内浇口速度有无太高,产生湍流? 4.排气是否不畅? 5.模具型腔位置是否太深? 6.机械加工余量是否太大?穿透了表面致密层,露出皮下气孔? 压铸件的机械切削加工余量应取得小一些,一般在0.5mm左右,既可减轻铸件重量、减少切削加工量以降低成本,又可避免皮下气孔露出。余量最好不要大于0.5mm,这样加工出来的面基本看不到气孔的,因为有硬质层的保护。 2 排气孔是否被堵死,气排不出来? 3 冲头润滑剂是否太多,或被烧焦?这也是产生气体的来源之一。 4 浇口位置和导流形状,有无金属液先封闭分型面上的排溢系统? 5 内浇口位置是否不合理,通过内浇口后的金属立即撞击型壁、产生涡 流,气体被卷入金属流中? 6 排气道位置不对,造成排气条件不良?

花岗岩的特征

花岗岩的特征 发布时间:2011-12-10 00:53:53 | 阅读次数:920次 花岗岩的特征 你知道什么样的岩石是花岗岩吗? 岩石是固体地球的主要构成,它本身又是由矿物组成的,而矿物则是由元素组成的,这样的概念已经成为地质界的共识。根据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特点,岩石被划分成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地球上的火成岩(由岩浆固结形成的岩石)按其产状可以划分为火山岩(主要由喷出地表的岩浆固结而成)和深成岩(由侵入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固结形成)。按岩石中SiO2含量不同,岩石学家一般将火成岩划分为超基性岩(SiO263%)。出露最广的火山岩是基性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大洋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深成岩是酸性的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区。因此,花岗岩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地质体,被认为与大陆的生长密切相关。什么是花岗岩呢?按照地质辞典的解释,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深成酸性火成岩,SiO2含量多在70%以上,颜色较浅,以灰白色、肉红色较为常见。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含量在20%以上,碱性长石常多于斜长石”。对于这样的解释,非专业人员一般不会感到满意,因为它引入了更多的、人们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多少有点以词解词的嫌疑。最普通的理解,花岗岩就是石英含量(体积百分比,下同)大于或等于20%、斜长石/(斜长石+碱性长石)=10~65%的深成岩。由此可见,花岗岩的定义和分类命名与其组成矿物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有关。由于矿物百分含量界限是人为确定的,而自然界岩石的矿物组成是逐渐变化的,即使专业人员也难于将花岗岩与其类似岩石严格区分开来。由此出现了广义花岗岩(花岗岩类或花岗质岩石)与狭义花岗岩的称谓。广义花岗岩类岩石一般指花岗岩及与花岗岩具密切共生关系、矿物成分以含石英(>5%)和长石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钙碱性岩类及部分钙碱性-碱性岩类的岩石)。 一、花岗岩的特征及成因 天然花岗岩是火成岩,也叫酸性结晶深成岩,属于硬石材。由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组成。花岗岩构造致密,呈整体的均粒状结构。常按其结晶颗粒大小分为“伟晶”、“粗晶”、“细晶”三种。其颜色主要是由长石的颜色和少量云母及深色矿物的分布情况而定,通常为灰色、红色、蔷薇色或灰、红相间的颜色,在加工磨光后,便形成色泽深浅不同的美丽斑点状花纹,花纹的特点是晶粒细小均匀,并分布着繁星般的云母亮点与闪闪发光的石英结晶。而大理石结晶程度差,表面很少细小晶粒,而是圆圈形,枝条形或脉状的花纹,所以可以据此来区别这两种石材。

峨眉山玄武岩

一、峨眉山玄武岩 峨眉山玄武岩(Emeishan Basalt,Omeishan Basalt)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分布于西南各省,如川西、滇、黔西及昌都地区等。命名地点在四川峨眉山。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以玄武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常具拉斑玄武岩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在云南、四川会理及金沙江流域,厚达1000~2000米。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宣威组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在昆阳石龙坝附近玄武岩组底部发现有孔虫、腕足类及珊瑚等海相化石。在贵州威宁玄武岩下部夹凸镜状灰岩层。[1 二、方解石 方解石 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 磁黄铁矿+方铅矿+方解石 英文名:calcite

俗名:大方解,小方解 分子式:CaCO3 分子量:100.09 CAS号:471-34-1 密度2.60~2.8g/cm3 莫式硬度:3 主要成分:(由Ca(钙),C(碳),O(氧)三种元素 简介 方解石的色彩因其中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如含铁锰时为浅黄、浅红、褐黑等等。但一般多为白色或 方解石 无色。无色透明的方解石也叫冰洲石,这样的方解石有一个奇妙的特点,就是透过它可以看到物体呈双重影像。因此,冰洲石是重要的光学材料。方解石是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矿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我们知道石灰岩可以形成溶洞,洞中的钟乳石、石笋汉白玉等其实就是方解石构成的。 2004年8月17日,贵州省贵阳市徐氏珠宝制作室把其研琢成功的目前世界最大的两块方解石宝石捐献给中国地质博物馆珍藏。当日,贵州省贵阳市徐氏珠宝制作室把其研磨成功的目前世界最大的两块方解石宝石捐献给中国地质博物馆珍藏。其中一块宝石(右)为浅黄色、翻面葡萄牙式琢型方解石宝石,重172.5克拉;另一块(左)为金黄褐色、密切尔六角型方解石宝石,重84克拉。这两块宝石的重量都超过了目前珍藏在美国斯密逊博物馆的75.8克拉的金黄褐色阶梯琢型的翻光面方解石宝石。

铸铁件氮气孔产生的原因分析及特征

铸铁件氮气孔产生的原因分析及特征 特征:枝晶间裂隙状氮气孔 这种缺陷呈裂隙状多角形或断续裂纹状,跟其它的气孔类缺陷大不相同,从外观上看没有明显的气体痕迹,但能明显看到粗大的树枝晶,跟缩孔、缩松缺陷有点类似,所以在有些较厚大件上,经常被误认为是缩孔、缩松。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气孔在铸件断面上呈大面积分布,有的也分布在较大的平面处,在铸件最后凝固如冒口附近,热节中心最为密集,这类气孔常发生在同一炉或同一浇包浇注的全部或大部分铸件中。由于是在凝固过程晚期形成的,因而气孔孔洞形状不是圆球形的,而改变为多角形或枝晶间裂隙状的,这说明气泡生成及长大时,其周边被固体的枝晶壁所包围,而不能形成圆球形的气孔。 来源:液态金属所吸收的氮来自多种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浇注前金属液本身所含的氮;二是树脂砂中所含的氮。 对于冲天炉熔炼的灰铸铁,炉料中的废钢是氮的重要来源,碱性电弧炉废钢,其含氮量可达 60ppm~140ppm,废钢多于35%,就有可能产生氮气孔,树脂砂中所含的氮来源于树脂及固化剂、再生砂中积累的氮、型砂中的含氮附加物及涂料中的氮沥青焦炭含氮量高,作为增碳剂使用时容易产生氮气孑L,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电极电墨作为增碳剂,则由于其含氮量低而不容易发生氮气孑L。此外,在熔炼过程中即使加入含氮量高的增碳剂,如沥青焦炭,也只有在刚加入铁液时含氮量急剧增加,当铁液保温十多分钟后,含氮量逐渐恢复到加增碳剂前的水平。 机理: 用树脂砂生产铸铁件更容易产生氮气孔,这是因为当铁液浇人铸型后,含N的树脂受热分解出NH3,NH3又在金属液表面离解,NH3一[N]+3/2H2,[N]原子相当一部分进入铸型金属界面尚处于熔融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测绘报告1.前言 1.1实习目的和任务 通过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的综合工程地质测绘的野外实习,线路踏勘和室内资料的综合分析,基本掌握从事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技能和工作流程,以及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写的的工作方法。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有:(1)1:25000峨眉山市地形图实习路线填图; (2)1:10000黄湾地区的工程地质测绘;(3)黄湾五级阶段的测绘。 1.2测区的位置及交通条件 测绘地区位于峨眉山市黄湾乡和川主乡之间,面积8平方千米,测区北距成都170km,东距乐山市35km。测区内交通便利,峨高公路、峨眉山至荷叶湾公路和机耕路,以及通往各个村组的乡村公路。峨眉山市黄湾地区交通位置图和峨眉山市交通图如下。 图1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交通位置图 图2 峨眉山市交通略图

1.3工作量 本次测绘历史9天,日程安排如下表: 表1 测绘行程安排 日期路线行程 10月3日L1 清音电站---龙门硐----黄湾大桥 10月4日L2 荷叶湾----赵河坝 10月5日L3 赵河坝-----符文机砖厂 10月6日L4 阴沟-----古木槽-----五叉沟 10月7日L5 阴沟-----竹麻岩—--后田坝 10月8日L6 后田坝---黄田坝 10月9日L7 五叉沟----李洪槽---高山岗 10月10日L8 梁坎----刘坪---高山岗—山王岗 10月11日整理资料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交通位置 工作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黄湾乡和川主乡,包括10个行政村,人口约2万人。经济状况以旅游经济,茶叶经济为主,2006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1.48亿元,人均GDP97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48元,粮食总产量达582.3吨。 2.1.2气象及水文 2.1.2.1 气象 峨眉山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黄湾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年降雨量1593.8mm,峨眉山气温与降水量如表2。 表2 峨眉山气温及降水量 项目月均气温(℃)年均气温 (℃)年均降水量(mm) 地带(海拔:m)一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 金顶(3000)-5.9 0 6.1 12.0 8.0 -0.3 3.1 1958.8 雷洞坪(2500)-3.7 2.7 10.9 15.5 11.3 2.3 6.0 洗象池(2000)-1.0 5.1 13.6 18.2 14.0 5.0 9.0 仙锋寺(1500) 1.7 8.1 16.3 20.9 16.7 7.7 12.0 洪椿坪、万年寺 (1000) 4.4 10.8 19.0 23.6 19.4 10.4 14.0 报国寺-城区 (≤500) 7.1 13.5 21.7 26.3 22.1 13.1 17.2 1593.8 2.1.2.2 地表水系 本次测区内主要有两条较大河流龙门硐河和川主河)以及一个团结水库,测区范围内还有阴沟,五叉沟,后田坝,高山岗等沟谷小河流。西东流向的龙门硐河将测区一分为二,并

常见岩石特性

1、花岗岩 花岗岩属火成岩,由地下岩浆喷出和侵入冷却结晶,以及花岗质的变质岩等形成。具有可见的晶体结构和纹理。它由长石(通常是钾长石和奥长石)和石英组成,搀杂少量的云母(黑云母或白云母)和微量矿物质,譬如:锆石、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和榍石等等。花岗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含量约为65%—85%。花岗石的化学性质呈弱酸性。通常情况下,花岗岩略带白色或灰色,由于混有深色的水晶,外观带有斑点,钾长石的加入使得其呈红色或肉色。花岗岩由岩浆慢慢冷却结晶形成,深埋于地表以下,当冷却速度异常缓慢时,它就形成一种纹理非常粗糙的花岗岩,人们称之为结晶花岗岩。花岗岩以及其它的结晶岩构成了大陆板块的基础,它也是暴露在地球表面最为常见的侵入岩。 尽管花岗岩被认为是由融化的物质或者岩浆形成的火成岩,但是有大量证据表明某些花岗岩的形成是局部变形或者先前岩石的产物,它们未经过液态或者融化过程而重新排列和重结晶。 花岗岩的比重在2.63到2.75之间,其抗压强度为1,050~14,000 千克/平方厘米(15,000~20, 000磅/平方英寸)。因为花岗岩的强度比沙岩、石灰石和大理石大,因此比较难于开采。由于花岗石形成的特殊条件和坚定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如下独特性能: (1)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可适用公共场所及室外的装饰。 (2)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锯、切、磨光、钻孔、雕刻等。其加工精度可达0.5μm以下,光度达1600以上。 (3)耐磨性能好,比铸铁高5-10倍。 (4)热膨胀系数小,不易变形,与铟钢相仿,受温度影响极微。 (5)弹性模量大,高于铸铁。 (6)刚性好,内阻尼系数大,比钢铁大15倍。能防震,减震。 (7)花岗石具有脆性,受损后只是局部脱落,不影响整体的平直性。 (8)花岗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风化,能耐酸、碱及腐蚀气体的侵蚀,其化学性与二氧化硅的含量成正比,使用寿命可达200年左右。 (9)花岗石具有不导电、不导磁,场位稳定。 通常,花岗岩分成三个不同的类别: 1. 细粒花岗岩:长石晶体的平均直径为1/16~1/8英寸。 2. 中粒花岗岩:长石晶体的平均直径约为1/4英寸。

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工程意义

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工程意义此次工程地质实习我们主要考察了学校附近的峨眉山玄武岩,我经查阅众多书籍及网站,对峨眉山玄武岩做出以下一些基本介绍,由于本人对峨眉山玄武岩所知甚少,故本文引用较多资料,请见谅。 玄武岩属基性火山岩。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 峨眉山玄武石-地质年代 峨眉山玄武岩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分布于西南各省,如川西、滇、黔西及昌都地区等,最初命名地点在四川峨嵋山,故名。岩性是以玄武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主要以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常具拉斑玄武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 峨眉山玄武岩-主要成分 峨眉山玄武岩的主要成分与一般玄武岩基本相同,根据地质科学家分析鉴定,玄武岩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还有少量的氧化钾、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多,约占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左右。玄武岩主要矿物是富钙单斜辉石和基性斜长石;次要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易变辉石、铁钛氧化物、碱性长石、石英或副长石、沸石、角闪石、云母、磷灰石、锆石、铁尖晶 玄武岩化学成分表 CaO、Fe2O3+FeO、MgO含量较侵入岩略低。矿物成份主要由基性长石和辉石组成,次要矿物有橄榄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等,岩石均为暗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呈灰绿以及暗紫色等。呈斑状结构。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普遍。

玄武岩体积密度为2.8~3.3g/cm3,致密者压缩强度很大,可高达300MPa,有时更高,存在玻璃质及气孔时则强度有所降低。玄武岩耐久性甚高,节理多,且具脆性,因而不易采得大块石料,由于气孔和杏仁构造常见,虽玄武岩地表上分布广泛,但可作饰面石材不多。 玄武岩-结构和构造 玄武岩结晶程度和晶粒的大小,主 要取决于岩浆冷却速度。缓慢冷却(如 每天降温几度)可生成几毫米大小、等 大的晶体;迅速冷却(如每分钟降温 100℃),则可生成细小的针状、板状晶 体或非晶质玻璃。因此,在地表条件下, 玄武岩通常呈细粒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 构,少数为中粒结构。常含橄榄石、辉 石和斜长石斑晶,构成斑状结构。斑晶 在流动的岩浆中可以聚集,称聚斑结构。 这些斑晶在玄武岩浆通过地壳上升的过 程中形成(历时几个月至几小时),也 可在喷发前巨大的岩浆储源中形成。基 质结构变化大,随岩流的厚薄、降温的 快慢和挥发组分的多寡,在全晶质至玻玄武岩柱状节理海崖 璃质之间存在各种过渡类型,但主要是 间粒结构、填间结构、间隐结构,较少次辉绿结构和辉绿结构。 玄武岩构造与其固结环境有关。陆上形成的玄武岩,常呈绳状构造、块状构造和柱状节理;水下形成的玄武岩,常具枕状构造。而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可能出现在各种玄武岩中。 在爆发性火山活动中,炽热的玄武质熔岩喷出火口,随其着地前固结程度的差异,形成不同形状的火山弹:纺锤形火山弹、麻花形火山弹、不规则状火山弹,以及牛粪状、饼状、草帽状或蛇形和扁平状溅落熔岩团。 峨眉山玄武岩-形成 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它在地质学的岩石分类中,属于岩浆岩(也叫火成岩)。火山爆发流出的岩浆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二百度,因有一定的粘度,在地势平缓时,岩浆流动很慢,每分钟只流动几米远;遇到陡坡时,速度便大大加快。它在流动过程中,携带着大量水蒸汽和气泡,冷却后,便形成了各种变异的形状。峨眉山玄武石形成也是由火山喷发而来,火山爆发流出的岩浆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二百度,因有一定的粘度,在地势平缓时,岩浆流动很慢,每分钟只流动几米远;遇到陡坡时,速度便大大加快。它在流动过程中,携带着大量水蒸汽和气泡,冷却后,便形成了各种变异的形状。镜泊湖北有瀑布状、波浪状的;莺歌岭一带有圆馒头状、宝塔状的;渤海镇和沙兰乡之间,是巨蟒状和熔岩隧道等。这里地质、地貌构造新颍、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气孔类别

本文从铝合金铸件气孔类别分析入手,指出铝合金铸件气孔可分为点状针孔、网状针孔、综合性针孔三类;氢是造成铝合金铸件针孔的主要原因,而氢的主要来源则是由于水蒸气分解所产生的。因此,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造成水蒸气产生的原因,也就是直接影响针孔形成的主要因素。由于铝合金铸件气孔对铸件的品质尤其是对其力学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作者在文中论述了铝合金铸件气孔形成的主要因素,并针对铝合金铸件气孔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文章最后扼要总结了预防铝合金铸件针孔必须遵守的“防”、“排”、“溶”工艺原则。 引言: 在纯铝中加入一些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所熔制的铝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合金材料,由于其比重小,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动力仪表、工具及民用器具制造等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其生产量和耗用量大有超过钢铁之势。 加强对铝合金材料性能的研究,保证铝合金铸件具有优良品质,既是我们每一个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本文结合作者铝合金铸件生产实践经验谈谈铝合金铸件气孔与预防问题。 1.气孔类别 由于铝合金具有严重的氧化和吸气倾向,熔炼过程中又直接与炉气或外界大气相接触,因此,如熔炼过程中控制稍许不当,铝合金就很容易吸收气体而形成气孔,最常见的是针孔。针孔(gas porosity/pin-hole),通常是指铸件中小于1mm的析出性气孔,多呈圆形,不均匀分布在铸件整个断面上,特别是在铸件的厚大断面和冷却速度较小的部位。根据铝合金析出性气孔的分布和形状特征,针孔又可以分为三类①,即: (1) 点状针孔:在低倍组织中针孔呈圆点状,针孔轮廓清晰且互不连续,能数出每平方厘米面积上针孔的数目,并能测得出其直径。这种针孔容易与缩孔、缩松等予以区别开来。 (2) 网状针孔:在低倍组织中针孔密集相连成网状,有少数较大的孔洞,不便清查单位面积上针孔的数目,也难以测出针孔的直径大小。 (3) 综合性气孔:它是点状针孔和网状针孔的中间型,从低倍组织上看,大针孔较多,但不是圆点状,而呈多角形。 铝合金生产实践证明,铝合金因吸气而形成气孔的主要气体成分是氢气,并且其出现无一定的规律可循,往往是一个炉次的全部或多数铸件均存在有针孔现象;材料也不例外,各种成分的铝合金都容易产生针孔。 2.针孔的形成 铝合金在熔炼和浇注时,能吸收大量的氢气,冷却时则因溶解度的下降而不断析出。有的资料介绍②,铝合金中溶解的较多的氢,其溶解度随合金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少,由液态转变成固态时,氢在铝合金中的溶解度下降19倍。(氢在纯铝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见图1③)。因此铝合金液在冷却的凝固过程中,氢的某一时刻,氢的含量超过了其溶解度即以气泡的形式析出。因过饱和的氢析出而形成的氢气泡,来不及上浮排出的,就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细小、分散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用途意义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用途意义 摘要:此次在工程地质实习中我们进行了对峨眉山玄武岩的学习和了解,通过老师们认真地讲解和自 己对实体的观察,并课后通过书籍和网络对峨眉山玄武岩基本特征和工程意义的一些内容的整合,在此对玄武岩的腐岩、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构造、层间错动带及断层、杏仁状玄武岩及其风化状况、及灰岩和玄武岩的关系进行一些总结和描写。 关键词:峨眉山玄武岩、基本特征、工程意义、腐岩、柱状节理构造、错动带及断层、杏仁状、风化、灰岩。 一、峨眉山玄武岩 (1) 玄武岩 玄武岩它属于一种基性喷出岩,它的化学成分与辉长岩很相似,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K2O+ Na2O的含量较侵入岩略高,CaO、Fe2O3+FeO、MgO含量较侵入岩略低。它的成份主要由基性长石和辉石组成,次要的矿物有橄榄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等,岩石均为暗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呈灰绿以及暗紫色等。呈斑状结构。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普遍。玄武岩体积密度为 2.8~3.3g/cm3,致密者压缩强度很大,可高达300MPa,有时更高,存在玻璃质及气孔时则强度有所降低。 (2)玄武岩的形成 玄武岩,它是由于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火山爆发流出的岩浆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二百度,因此岩浆有一定的粘度,在地势平缓时,岩浆流动很慢,每分钟只能流动几米远;而当遇到陡坡的时候,其速度便大大地加快。它在流动过程中,携带着大量水蒸汽和气泡,冷却后,便形成了各种变异的形状。 (3)峨眉山玄武岩

峨眉山玄武岩(Emeishan Basalt ,Omeishan Basalt )其形成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分布于西南各省,如川西、滇、黔西及昌都地区等。命名地点在四川峨眉山。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以玄武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常具拉斑玄武岩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在云南、四川会理及金沙江流域,近似呈菱形分布,厚达1000~2000米,露头面积约3.8×104 km 2,岩流覆盖面积达30~50×104 km 2,火山堆积总量接近28×104 km 3 。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宣威组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在昆阳石龙坝附近玄武岩组底部发现有孔虫、腕足类及珊瑚等海相化石。在贵州威宁玄武岩下部夹凸镜状灰岩层,即峨眉山玄武岩就是指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含筳科化石)之上的玄武岩。1 (3)有关于峨眉山玄武岩的地质灾害 965年11月22日23时,云南昆明禄劝县马鹿塘公社普福及老木德大队所在的烂泥沟发生特大山 体滑坡,造成444人死亡,1265亩农田被毁,1157头牲畜失踪,成为解放以来我 国人员损失最为惨重的单一特大型滑坡灾害事件。烂泥沟滑坡在下游白水河上形成的滑坡坝堆积方量达2×108 m3,连同沿程堆积,累计方量超过2.14×108 m3;滑坡后缘到堆积前缘直线平距6.31 km ,折线平距6.53 km ;后缘最高点标高3120 m ,主堆积区-白水河标高1350 m ,垂直落差1770 m 。1991年9月17日16时,烂泥沟古滑坡后缘再次发生滑坡,形成沿烂泥沟分布的斜长3200 m 、宽1700 m ,厚30~50 m ,方量约2.18×108 m3,垂直滑距1100 m 的碎屑流堆积,整个过程历时3 min ,造成在沟内放牧、耕作的10人死亡,21 头牛及219只羊被掩埋,沿途树木、耕地全部被毁灭。1991年9月23日18时10分,云南昭通市东北约30 km 的盘河乡头寨沟村发生远程山体滑坡,造成216人死亡,系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员损失最为惨重的重大滑坡灾害事件。头寨滑坡方量约900×104 m3,其中400×104 m3滑离源区;后缘到堆积体前缘的斜长、水平投影及高差分别为3423、3330和763 m 峨眉山玄武岩除以高陡斜坡等天然地貌单元出现外,还经常成为大型工程的工程边坡,如雅砻江官地、金沙江白鹤滩及金沙江溪洛渡等 1 摘自网络资料 图1峨眉山玄武岩 图2峨眉山玄武岩

中国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研究(1)

中国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研究(1) 胡经国 前言 玄武岩(Basalt)属于地球三大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岩浆岩类喷出岩中的基性喷出岩(基性火山岩)。它既是地球大洋地壳(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大陆地壳(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1546年,德意志矿物学家兼医生G.阿格里科拉首次在地质文献中用Basalt 一词描述德国萨克森的一种黑色岩石。在汉语中,玄武岩一词引自日文,因在日本兵库县玄武洞发现黑色橄榄玄武岩而得名。 现今,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玄武岩及其研究和开发利用,已经引起相关科技界、产业界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不仅如此,在玄武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生有铜矿、铅锌矿等重要的矿产资源。玄武岩本身还是一种广泛开发利用的优质建筑材料。玄武岩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在中国玄武岩的时空分布十分广泛。在中国东北、华北、东南、西南、西北各大区域都有玄武岩分布。在中国地质历史上,大体上从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都玄武质岩浆活动和玄武岩形成。其中,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分布于云贵川三省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是中国唯一被世界地学界认可的大火成岩省。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根据本人手中现有的相关资料,拟就中国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的一些成果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综述,想必会对中国玄武岩的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开发利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中国中-东部 ㈠、中国中-东部玄武岩 1、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 中国中-东部地表广泛出露的新生代玄武岩是大陆内部幔源岩浆作用的典型代表。为了探讨与这种幔源岩浆作用相关的地幔深部岩浆活动过程如何改造大陆地貌,有关专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重新统计了该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定量分析了玄武岩分布区的地貌类型,并且尝试探讨了玄武岩分布区及周边地区在地貌、重力异常上的空间关系。同时,利用精细图像处理技术,针对中国中-东部地质图件中的新生代玄武岩进行了像素提取,将其与高精度地貌图叠加。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还进一步获得了中国中-东部出露地表的新生代玄武岩总面积以及各分区面积数据(隐伏在盆地地下的玄武岩未统计在内)。这里所说的中国中-东部的分界为南北向分布的新生代盆地,盆地以西为中国中部,盆地以东为中国中部;而中国中部与中国西部的边界则为吕梁山最西端所在经线。相关统计结果表明: ⑴、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总面积为78525 km2。

花岗岩的岩石特征

花岗岩的岩石特征 花岗岩是应用历史最久、用途最广、用量是多的岩石也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花岗岩一般为浅色多为灰、灰白、浅灰、红、肉红等。化学成分特点是含SiO2 65Fe2O3、FeO、MgO一般2CaO3。矿物成分主要为硅铝浅色矿物为主铁镁暗色矿物较少。硅铝矿物主要为碱性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歪长石、石英、酸性斜长石约占85其中石英含量大于20。铁镁矿物含量15以下一般为3 5比较常见的为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有锆英石、榍石、磷灰石、独居石等。当花岗石中斜长石的数量增加时就逐渐过渡为花岗闪长岩或石英闪长岩而当石英数量减少时并保持碱性长石数量不变则过渡为正长岩。岩石呈细粒、中粒、粗粒等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一般深色矿物自形程度较好长石次之石英自形程度不好。浅成岩多具斑状结构平均2.7g/cm3孔隙度一般为0.30.7吸水率一般为0.150.46。压缩强度在200MPa左右细

粒花岗岩可高达300MPa以上抗弯曲强度一般在1030MPa花岗岩耐冻性高成荒率高板材可拼性好色率少于20一般为10左右色调以淡的均匀色和美丽的花色为主。花岗岩节理发育往往有规律如果节理间距符合开采要求这不但无害而且有利于开采形状规则的石料。 花岗岩常常以岩基、岩株、岩块等形式产出并受区域大地构造控制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分布也比较广泛。在我国花岗岩石材矿床除分布在褶皱带地盾和陆台结晶基底地区外还大量出现在我国东部中生代燕山期陆台活化的广大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省都是很有名的花岗岩产地。

花岗岩的特征 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耐磨损、吸水性低美丽的色泽还能保存百年以上是建筑的好材料但它不耐热。花岗岩石材按色彩、花纹、光泽、结构和材质等因素分不同级次。台湾经济部矿物局将花岗岩分为黑色系、棕色系、绿色系、灰白色系、浅红色系及深红色系六类。 花岗岩与玄武岩同属火山岩不同是在岩浆喷发的时候花岗岩石地下部分在高压下形成质地比喷花岗岩雕的猫头鹰出地表后形成的玄武岩严密的多因此很坚硬。黄山正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花岗岩峰林显得极为雄伟壮观。如黄山切割深达 500-1000 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70 多座。当流水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立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立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向上看蓝天如一线这就是一线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