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反思1

反思1

二年级语文上册《火红的枫叶》教学反思

临漳县实验学校陈爱芬

《火红的枫叶》选取了秋天里非常有代表性的景物——火红的枫叶来描写秋天,本课不仅赞美了秋天的美丽,更是赞美了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生字也比较多,所以我先利用早读的时间让学生初读课文,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课上,抓住重要段落、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进一步识字,理解词语。

如抓住重点段落第二、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走来走去、又找到、终于找到、拾起”等词让学生交流体会并上台演示整套“寻找”的动作,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我”是非常认真、精心地在挑选枫叶。

另外抓住句子“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让学生认读“朝霞”、“玫瑰”,联系生活体会两者的“红”,再从这两个“比”中体会到枫叶的“更红”。这是从颜色方面来描写枫叶。另外一个句子“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则从枫叶的形状进行描写。我通过让学生上台用自己张开的小手描画出枫叶的形式形象地体会枫叶像手掌这一特点。

接着师生共同小结前三个自然段“我”的态度与心情是“认真”、“惊喜”、“高兴”的,然后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通过提问:我为什么要那么用心地寻找枫叶?要最红最红的枫叶做什么呢?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阅读兴趣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想象孩子在制作贺卡时的精心细致,引导学生体会“我”对老师的“热爱”。最后通过介绍教师节来鼓励学生动手为老师做贺卡,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

如何进一步强化地图教学

临漳实验学校冯海凤

翻开地理新教材,我们会发现文字篇幅有所减少,各种地理图表去占了近一半的篇幅,如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照片等,还有各种统计图表,不仅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还可以形象、直观、准确、趣味的表现地理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课堂上面对课本里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经常反思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

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鉴于这种情况,我主要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和传统教学方法(如地图册、挂图等)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将地图展示给学生,从地图的三要素入手,教他们认识地图信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提高看图的兴趣,从而养成看图的习惯。例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学俄罗斯时,请同学看一看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以什么地形为主、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怎样,什么是影响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原因......,使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俄罗斯人口少却要进口粮食的原因。从而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作为地理教师在上课时,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有用图的意识,用图导入深入,用图突破教材重点,解析教材难点,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

《Lesson11:Mr. Wood Teaches A Lesson》

临漳县实验学校牛红梅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运用语言,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体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根本。

本课的教学,图形是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几个枯燥的图形放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们在练习中去感悟语言,在最后的综合活动中去运用语言。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听懂会说句型What’s the temperature inside/outside?It’s _____degrees.第二部分让学生掌握四会单词shape, circle, triangle, line, square.第三部分Danny’s favourite shape.从内容来看,每一部分的联系不是很紧,因此我上起课来总觉得过渡不够流畅,尤其是第一和第二部分的衔接很是唐突。但经过对教材的反复琢磨,在讲温度时,我

通过设计不同形状的温度表引出了第二部分的形状,又由my favourite shape 导入到第三部分Danny’s favourite shape。改过教学设计后,我觉得课堂的各部分衔接更轻松自然了。我认为,本课我最成功的环节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自己喜欢的图形,为什么。在活动中,我始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体验生活中的图形。把死的知识带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在作业的的形式上,我也给学生了一些选择权。在作业的设计上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他们根据课上的学习与巩固,能够完成第一个作业;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不仅能够把新旧知识联想到一起,还可能去搜集更多的信息。

但这节课中也存在了很多不足。学习英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两人之间的交际是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语言训练中应经常开展两人活动。在讲What’s the temperature inside/outside?时,我未能够让学生大面积的进行操练,因此在课文的阅读时,很多学生都碰到了“拦路虎”。经过课后思考,我认为可以板书不同地点,不同季节和不同温度进行一问一答或者男女生互动形式的对话,让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这个句型。

我深知:“凡是课堂上绝大部分的活动是由学生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的课,则是最成功的课。”在今后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踊跃参加课堂语言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我更应注意坚持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多听多练的同时不忘自身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我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老鸟,小鸟》教学反思

实验学校郭文霞

我的这一课是一节常规的合唱教学课,合唱教学是音乐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技巧在合唱训练中得到同步提高,并且能发展他们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达到普遍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在这一课中我并不侧重于学生对歌曲完整性的学习,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

的合唱意识,调整学生的声音状态,启发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学生明白合唱的意义。在本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是我对合唱教学的一个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因此我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我在合唱教学中的一些收获。

1、多欣赏简易的二声部合唱曲

让学生多聆听优秀的二声部合唱曲,初步达到学生能听辨别出演唱形式是合唱还是齐唱,有两个声部的概念。

2、多采用“干扰”听觉练习

比如我在教《老鸟,小鸟》这首曲子时,先在学生唱熟了高声部的基础上给学生弹奏低声部的旋律进行伴奏,给学生的听觉造成干扰,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唱自己高声部的同时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与他对抗,而自己声部由于很熟悉了不至于跑调,也可以先练习低声部,老师弹奏高声部旋律进行伴奏加以干扰,反复练之,效果很好,最后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就很和谐了。

3、多听辨旋律

先哼唱高声部旋律,不唱唱名,再哼唱低声部旋律,不唱唱名,然后教师两个声部同时演奏让学声倾听老师弹的是哪个声部,答案不一,有的说是高声部,有的说是低声部,有的说好象两个声部都有,反复听后,他们都能感觉到有两个声部在同时进行。这样的训练长期进行学生的听力大有提高。

4、教师应该加强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

在写好教案的同时,我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了二声部的钢琴演奏练习,先分声部进行演奏,练熟悉后,两手配合练习,自己边演奏边倾听两个声部的感觉,是否弹清楚了。我想如果教师能达到两个声部的清晰的演奏水平,学生不管在演唱那个声部,都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部,达到既不会跑音,也可以听到其他声部的双重良好的效果。

总之合唱教学是一个长期工作,还需要我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

美术教学反思

临漳实验吕晓敏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

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

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

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六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在课堂中我学习运用一些有亲和力的语言、动作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完本课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在第一次上课时,虽然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意

图进行学习,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但我总感觉课堂上少了些什么。课后反思发现,问题源于教师本身,一是教师的课堂气氛调控没有到位,教师的语言、神态均缺乏激励性。二是教师没有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因此课堂气氛就比较紧张、沉闷,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够主动,似乎在给教师“牵”着走。在继续进行教学时,我运用了如:举起大家勇敢的手、把掌声送给善于表达的他、你的理解连老师都自叹不如(竖起大拇指)、让我们更关注还没有发言的同学……等激励性的语言和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友好的、积极的氛围中进行,特别是听音乐画情感这一环节,学生的热情更是达到了极至,他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尽情发泄着自己的情感。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临漳县实验学校李贵花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初期,心智正在发展,血脉正在形成,这些学生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呢?

(一)因势利导迁移应用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厕所里涂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

(二)融会贯通,以一当十

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的确,课文只是个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

(三)开发课程熏陶情感

在实际课堂中,特别是六年级语文教学中,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

果我们基于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必然会摒弃。所以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机会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学们觉得毕业前的学校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们的习作里、日记中有生动的记录;在他们的影集里、校园网里有珍贵的镜头;还有的以诗与画的形式、书信的方式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没有预设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学习活动。

我想,这是在问老师,又不仅仅是,我们该认真反思反思教学中的一些行为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探讨实施决非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文章、出几份试卷所能含涵盖的,我想,它的积极实施是体现在每个教学进程中的,六年级的师生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应共享一片艳阳天。

教学是艺术,反思是为了明天的进步,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反思中完善自己,在反思中成长,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继续新课程教学实践,在教学的道路上写下美丽的诗篇。

《天马》教学反思

五年级董雪

《天马》是一篇文学色彩十分浓厚的说明文,作者以细腻的文笔、丰富的想像状物抒情,把静态中的奔马描写得细致入微、形神兼备、苍劲有力。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依照教参提示,以“为什么我们国家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这个问题为统领,在学生的阅读理解中不难归纳出艺术价值、外形特点、象征意义这几个因素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词。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我发现,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前后呼应,文首说道:“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文末总结提升:“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那么就是说,正是这文中的第四部分——天马的象征意义才是它成为图形标记最重要的原因,因而,文章的其他部分也能发现天马的这种马飞行时的瞬间健美生动,艺术价值极高的天马在外形上不愧是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昂首扬尾,四蹄腾空,

它自由奔放,富有力量美。于是,我着重引导学生朗读有关天马外形的描述,学生感受到天马的这种“神”之后,理解朗读时就更进一步了,在归结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按照这样的顺序朗读:学生体会颇深,他们从中汲取了腾飞的力量感,纷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学生用朗读体会,并总结出了天马的骄傲、健美、奔放、向往自由、豪放不羁,精彩纷呈。整体说来,我觉得达到了我的教学重点目标,那就是运用多朗读、谈体会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天马的神韵之美。

总结开来,收获有二:体会一,认真研读文本,读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二,心中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但有一个细节,我没有处理好,那就是文后的思考题:体会“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说明文的严谨说明方式,对这个就体会不是很深,和别的老师交流后,我学习会了他的方式方法,那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给学生一些小小的提示,再来针对关键词语深入感受说明文这一特点。因此对教师的“有效讲授”体会就更为深刻了。

《中国制造》教学反思

王冰峰

(一)精心设计活动。《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我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强烈情绪,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如在“全面感受,厚积中生情”这一环节中,课前的分组调查探究,我根据学生或者有海外关系,或者具有采访考察经验,或者是电脑高手等实际进行分组,然后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编写“电子手抄报、搜集实物、录制音像资料、下载视频等展示调查成果。这样,学生在小组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在课堂上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看着学生的学习充满了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我不由得感叹:巧妙选择活动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走,不仅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了课外搜集资料能力,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课堂因此活力四射。

(二)惊喜面对生成。本次学习中,在“巧妙设疑,思索中提升”一环节中出了点意外,预设由我来引出的对中国制造现状的思考,竟然是学生自己提出了

疑问,“老师,美国是经济强国,科技力量雄厚,为什么他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中国制造?”这一问虽然出乎意料,但又令人惊喜,因为它证明了之前学习的有效,它证明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地思维,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这一问引发的思索和探究,让学生蕴藏的讯息量有了更多的展示,学生的思维碰撞有了更多的提升。而且有了这一问,使得之后的学习发言更精彩了,“明天‘中国制造’想在世界竞争中保持优势,应该怎么办?”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满怀惊喜的我只想说:“精彩缘于生成!”

此外,本次活动中,我也较好地处理了学生探究和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我从生活、文本、资源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探究,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在与学生自然交流的状态中,让学生获得自主的发展,淋漓尽致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享受着课堂生活,感悟着课程魅力,经历着道德成长。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临漳实验学校周望东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一、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

学习。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而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

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困难。

三、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教学反思

实验学校柳燕敏

《落花生》这篇课文反应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很有教育意义,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花生虽然外表不美,但心灵值得赞美,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一、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花生的和作者的资料,如“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对作者许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学生兴趣哪一项就查找哪一项,任务一明确,孩子们就行动开了,或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图书城查找,或请教有关专家等。课堂反馈时,我发现通过自已的方式,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父亲说的话,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两段话这一环节时,父亲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花生与三种水果的不同特点,体会出花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花生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

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父亲”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三、大胆质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教学《落花生》课中,学生质疑:“老师,课文中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我马上肯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学生各抒已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四、体悟情感,给学生课外延伸的空间《落花生》一文中,作者许地山之所以给自己取笔名为“落华生”,就是因为他喜欢‘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并以此笔名来告诫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于是在教学行将结束,在学生理解了作者笔名‘落花生’的含义后,我让学生也为自己起个笔名并说说含义。学生又一次热情高涨,在为自己起笔名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他们的个性再一次得以充分的张扬。教学结束后,我布置学生课后读几篇许地山写的文章,再一次感受作者的“落花生情结”,这样就让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他们的思维有了一个更广阔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反思

李运芳

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

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教学反思

临漳县实验学校杨瑞香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它的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这是因为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心目中的音乐形象及内心感受。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如果教师将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这样的音乐课堂会因创造而变得更精彩。

因而,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另外,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下面就我对《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这一课,谈一谈我的见解与感悟。

(一)、利用教师的表演与范唱,激发学生兴趣。

在《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课堂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我首先用表演唱的方式导入新课。抓住自己是少数民族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演唱了一首侗族的《敬酒歌》,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然后再以边听音乐边播放课件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逐步深入,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也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欣赏,发现、感受到音乐的美,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二)、开展器乐演奏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小学生注意力所持续的时间短,往往在课堂进行不久就会分散了注意力,对于这一点,在《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这堂课中,我根据六(二)班会演奏竖笛的学生多的优势,在课堂中引入了器乐,请学生把这首歌的旋律用竖笛来吹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音乐美的创造,而且还在无形中也巩固了所有学生对于这首歌的旋律的印象。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缺乏小组合作,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成为我们要关注的环节。在这节音乐课上,我把学生分成ABCD四个组,每个小组担任一个领唱来比一比哪一组领唱的最好。就这样在课堂的后半部分,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打破了学习的枯燥无味,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

当然,有所得也有所失,在《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这堂课中,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感受、教唱歌曲上,参观的材料准备不是很充分,内容过多,形式太单一,整堂课显得有些走过场;在学唱新歌曲的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过少等。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

的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作为一名新教师这些都有待今后不断的去学习、探究、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临漳县实验学校李贵花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通过研究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反思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给小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二、展现给小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给小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总之语文课堂要在“活”中学,“学”中反思。“反思”中进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