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女研究生命丧资助人之手_贪心岂能借_爱_之名

女研究生命丧资助人之手_贪心岂能借_爱_之名

女研究生命丧资助人之手_贪心岂能借_爱_之名
女研究生命丧资助人之手_贪心岂能借_爱_之名

我眼中的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我眼中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 研究生,这个被社会定义为不再是大学生的名词,再也不能凭着自己的学生身份购买半票,理由是研究生已经开始领工资了。那么,问题来了,研究生挣得工资合理吗?一个理科生,每天从早八点半到晚上十点半甚至更晚,一个月导师给一两百的工资,万一奖学金再低点,对于现在全是自费的研究生来讲,无疑还要伸手给家里要钱。经济问题已经导致了师生之间不可能是单纯的师生友谊。 在导师看来,他们给了学生工资,教了学生知识,学生理应为课题组创造价值。于是,不平等已经出现。学生苦命干活,换来的几乎没有表扬,永远都是你还差一点,你还可以更好,导师们美其名曰是为了学生好。现在的导师很喜欢同情弱者,当然这也是社会普遍现象,人的本性。可是当他有好几个学生时,对弱者的过分关心,会演变成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与苛责。 我身边有个例子,两个人都是同一个导师,我们称为天蓝和玫红,天蓝性格开朗,玫红内向腼腆。于是玫红主动找导师一下,导师就千夸万夸,天蓝不主动找导师,导师就千批万批,说你主动性差。可是有杂活的时候呢,就自然想到天蓝。玫红一天不出现在实验室,导师都发现不了,天蓝两小时不在,就要挨批评。同时做科研,玫红的课题失败了,导师竟然把天蓝叫过去问,把你的课题分给玫红一个吧,没办法,导师有这个权利。临近毕业玫红找工作耗得时间很久,导师没忍住,开始阻拦,可是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和天蓝聊了一个多小时,主题是已经管不住玫红了,天蓝你可不能选择这样的找工作方式。天蓝竟然也同意了,但是到毕业的最后关头,玫红提前去工作了,天蓝还被压在学校,导师竟然还跟天蓝说玫红都安排好自己的任务了,不许天蓝心里不平衡。多么滑稽与可笑,可是在我的周围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怎么公平,如何对待? 有个朋友告诉我,当她想对自己的导师更亲近时,就感受到导师更多的压迫,距离反而更远。于是她选择和导师若即若离就好,你只是一个老师,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种想法我不能评价,但是这也是高校里学生应对导师压力的一种方式吧。 偶然得知,一个博二的学姐得了乳腺癌,是恶性肿瘤。曾经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演变成整个家庭的悲剧。现在的科研环境究竟给了学生多少压力,又有多少导师复合一个老师该有的品质。科研仅仅就是搞科研吗,不用再在乎师德和教育了吗?所有的考核标准只是发文章吗?前段时间,武汉大学系主任夏琼教授辞职了,她只是想做个单纯的教书先生。问当今高校,这样的老师能有几人?

研究生如何处理好与导师之间的关系

研究生如何处理好与导师之间的关系 2012-07-1712:08考研论坛【大中小】【我要纠错】 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总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恩恩怨怨:有的研究生变身廉价劳动力,一年难和导师见一次面,他们投诉导师有违传统师道;有的研究生则乐于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受到导师多方面的指导和关怀,亲如一家。现今,随着研究生体制的大幅变化,学生应该怎样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呢? 有人抵触 没时间做自己的学术研究 在电脑上制作教学PPT,在台灯下编写教案,课后还要批改作业,在校园里听着铃声踏进教室站上讲台,他们不是教师,却担任着老师的角色,因为他们要帮助导师做助教。有时帮导师上本科生的课一上就是一学期。长沙某高校研二的小李一肚子的无奈。 “我们这些文科研究生一年都难得见导师一面。”今年硕士刚毕业的陈晨告诉笔者,当初选导师的时候,他的导师就在美国,一直到第二年年初才第一次见到导师。有的导师出国后几乎不跟学生联系,“其实,很多导师即使在国内,平时和学生也很少当面交流,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信息联系。” 笔者调查了解到,如今很多高校仍热衷于聘请政府官员、社会名流等来学校担任硕导和博导,就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都会让学生们热捧。今年研二的小董读的是新闻专业,自己的导师是系里外聘的某报社的知名主编。“当初选导师,正是看中他的名气,但从研一到现在导师忙得基本见不到人影。”小董不免有些后悔。 “自从老板发话的第一天,我就预想到了自己不可能有业余时间了。”正在读研一的周笑所说的“老板”正是自己的导师。周笑说,像自己这样的工科研究生,从录取那天开始就意味着几乎没什么寒暑假了,整个读研期间最主要的内容不是自己的学术研究,而是帮“老板”做项目。 有人乐意 参与项目是幸运不是负担 正在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读博二的周泉谈起他的研究生导师可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感受。周泉读研时师从湖大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肖岩教授,肖岩教授身为院长,事务繁多,但他坚持每月与所带研究生进行一次学术交流,平时不定期地询问学生的科研进度和生活情况。 肖岩教授领衔了世界首座可通行载重卡车的现代竹结构桥梁项目,周泉很庆幸加入了。周泉跟着肖岩教授到达耒阳市导子乡上浔村,那里条件非常艰苦,买肥皂要走半个小时,找个餐馆要坐半个小时车,当时是天气最热的时候,蚊子特别多,课题组的老师们和学生同吃

考研写给导师的邮件 考研给导师发邮件

考研写给导师的邮件-考研给导师发 邮件 考研邮件联系导师模版 尊敬的曹教授,您好! 我是XXX,男,XXXX人,XX大学09级XXXX专业学生,我是从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网上得到您的Email。我于2016年1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参照近年的复试分数线,我可能有机会参加湖大的复试,故冒昧的提前和您联系。 我在本科学习期间曾搜到过老师的一些文章,对老师在车身设计方面颇感兴趣。在看了老师的一些资料后,对您在该领域的建树非常崇敬,很希望能够成为老师您的研究生、得到老师的指点。 对自己,我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和评估。我认为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以及所掌握的实验技能能够胜任协助您研究的任务。本科期间我都认真学习各课程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

动手能力;其次,我的英语能力还可以,已通过国家六级;另外,我的科研兴趣相当浓厚,曾参加过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优秀奖以及校级一等奖;最后,我性格开朗,态度端正,做事踏实认真。 我诚挚地希望能成为您的学生,接受您的指导。当然,我会努力准备复试,争取高分通过,以弥补初试的失利,这样才有资格成为老师您的学生。我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端正的态度,理性的思维,相信自己能够完成老师交给的课题。 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自荐信,期待能够加入您的科研团队。敬候您的佳音。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XXX 2016年2月21日 尊敬的湖南大学李教授:

您好!我是XXX,XX大学XX教授的学生,就读汽车专业,报考了贵校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众所周知,湖南大学是中南地区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而车辆工程更是全国各高校中的佼佼者,面对考研压力与年剧增的情况下,要考上贵校的研究生着实难上加难;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参照近年的复试分数线,我有望能进入贵校的研招复试,故冒昧提前和您联系,多有打扰请老师见谅。 同时,在本校XX授和贵校研究生学长学姐的帮助指导下了解了您的科研方向。我对您的研究的方向:整车性能分析和优化、汽车气动噪声分析和优化与汽车CAE技术等都很感兴趣。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求真杯”,使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会操作激光雕刻机等实验室常用设备,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本着一颗求知的心,倘若能够有幸

谈谈我对研究生如何处理自己与导师关系的看法

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处理好自己与导师的关系,对自己非常有用。如果师生关系融洽,会互帮互助,相得益彰。可是如果处理不好师生关系,后果将十分严重,可能会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作为一个经历过研究生生涯的过来人,我认为期间与导师融洽的关系给我带来了非常多的帮助,也希望每个研究生学弟学妹都能重视这一点,好好的处理自己与导师的关系。今天笔者就这个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逐步建立起研究生导师“资助制”,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扼制导师“滥招”或“招而不管”的风气。但导师交培养费后,则有可能尽量减少招生,或为了挽回“损失”,拼命给学生增加任务,使师生关系变为事实上的“雇佣关系”。这样有些学生就会从心里生出排斥的情绪,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就多多少少加了水分,进而又造成师生关系进一步的恶化。 对于每一个研究生来说,很多时候,都感觉导师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凛然不可亲近。大部分情况就是导师要求研究生做什么,研究生就完成什么。很少有研究生希望做什么,而导师马上就做什么的。很显然,这是一个不平等也不正常的现象。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研究生和导师谈平等真是笑话。 我们首先看看,导师能给研究生提供什么便利的条件: 1.用于做研究的实验设备,办公条件,这当然是最基本的。当然,不排除某些学科不需要这些东西。 2.博士学位。很多人认为,博士学位不是导师给的。但大家都忘了一条,如果导师不同意研究生答辩,研究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也因此,我见过研究生以死相逼,导师才同意他毕业的。 3.做研究的整体思路,也就是研究方向。在我的多年研究经历中,感觉这个比其它都重要。我曾经见过几个不起眼的二本学生,由于做的方向不错,都留校了。而那些原本非常优秀的一本学生,则根本没有机会。 4.生活补贴。实际上,研究生拿些导师那一点点“费用”,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工”了。相比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制度,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但这也没有办法,国家补贴就那么点,导师不给,研究生也没办法,常常不是去打工,就得往家里伸手要。长期以来,导师带学生做项目、给学生酬劳的现象越发普遍,尤其是在理工科。如果老师要求学生做项目、给钱又很少,就容易引发师生矛盾。这种现象在理工科更为常见,人文学科因为项目较少,师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联相对较少,关系也较为单纯。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研究生能给导师做那些事情: 1.科研任务。国内很多导师给研究生安排的课题,并非研究性课题。而是一些带有项目性质的课题。当然有些是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但很明显是研究生帮他们完成了科研任务。 2.学术论文与专利。有时候,我们看到有的导师一年发表多篇论文,但常常一年中能够有一半的时间不在实验室。这其实就是他手下的研究生的功劳。 3.帮忙做很多杂活。国外,很少听见有导师安排研究生去报销的。国内却是司空见惯的。由于导师能够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直接利益(收入、学位等),师生关系注定就不是那么平等了。也因此,导师安排研究生做一项工作,研究生即使有点怨言,也会“顺从”。而同时,研究生则没有那么主动要求导师去做一些工作了。 我个人觉得,就研究生而言,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让自己的导师给予帮助: 1.相关研究方向课题组的所有毕业研究生的论文。很多研究生进入学校,都感觉到不知从何下手。个人觉得那些课题组已经毕业的研究生的论文,将对研究生提供很多帮助。 2.尽快修改自己的论文。现在经常听到一些博士生抱怨,自己辛辛苦苦写了学术论文,并把这些论文给了导师。但是,放在他们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返回。个人觉得,研究生可以要求导师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意见。在这里也指出,为了让导师尽快返回,研究生有必要尽量完善。不要写一个草稿就给导师了。 3.和导师一起参加学术交流。现在参加很多会议,经常看见研究生“独当一面”,不见导师在旁边。但是,由于很多教授对研究生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研究生们很难通过自己去结识一些知名学者,进而也就无法有更大更明显的进步。可是研究生论文编辑扣3110643181

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认识

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认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业与研究指导,提供学术及其他方面的资源支持,研究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双方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对研究生而言,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其研究生学习乃至今后学术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 一、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和课题研究,因此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应该是师生、师徒、导学关系。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指出研究生与导师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不仅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更多的时候是共同研究的关系,二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导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应该是科研伙伴关系[2]。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类型,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1)纯粹师生型,即职业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以专业指导为主;(2) 亦师亦友型,兼有师生与朋友关系,除学习上的联系外,还有思想、生活等其他方面;(3)老板雇员型,接近于公司雇用的金钱交换关系;(4) 松散疏离型,导师与学生联系不紧密,关系松散。 纯粹师生型,此种类型的师生关系通常发生在学术至上或具有高度权威的导师和他的学生之间。导师专注于自己的学术或行政工作,或是主观上认为没有必要关注学生学业以外的事务,因此师生关系主要围绕学生的课业、论文和导师的科研工作,基于学术任务而开展。导师也会定期举办读书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背景和能力,帮助他们制定合适的研究计划,但是在互动中导师定位为课题的指导者、知识的传授者,而研究生是接受者。导师拥有绝对的知识权威,始终居于支配地位,而研究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查资料、做实验,处在受教育、被管理的服从地位。这种师生关系较为传统,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往往只局限在学术上,因此处于这种师生关系的研究生应该更加注重与导师的交流学习。 亦师亦友型,此类师生关系中,导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全方位的。导师一般精力旺盛,非常活跃,不仅注重学术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注重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思想道德情况。通过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不仅学生可以取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

如何处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作者:张酣添加时间:2009-08-19 点击:6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就是这些复杂关系中的一种。不管你愿每天都要遇见的事情,是人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大名鼎鼎的戴尔‘卡内基就是专门教大家如何处理多次Ml译成中文,例如(人性的缺点》、《人性的优点》等。我个人就曾经从卡内基的作品中获益 卡内基是大众的导师,他的作品中没有关于如何处理研究生和导师这一非常具体而特别的关系一样,全盘照搬也不一定合适。现在我们很少讨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原因可能是我们中国人经不合时宜了,可是不好随便更改。有一句近乎成语的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大家不要一样恭敬,其实也是告诉老师,对学生要像对自己的儿女一样的尽心竭力。社会在飞速地变化,到吗?反过来,老师在学生面前还像父母一样吗?当然都不是了。那么,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应该是什么友。导师应该把自己的看法如实地告诉研究生,研究生也应该一样,大家坦诚相待,我个人从教多生之间关系的困难。有人要问,你是导师,学生都要听你的,何难之有啊?要知道其中的困难,大 先说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前不久,大概就是2006年的9月份,在物理学院的论坛上有研究做马,而导师只把自己当作劳动力使唤,很少指导自己,发的补助费也非常少。对于这个批评,有论批评这种说法。我不想评论这些议论的对错,只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先从学生的批评说起。归纳研究生对导师的不满,大概有四条:导师招很多学生,对学生指导作用;导师不给或者少给学生补助费;导师的人品很差。导师作为一群普通的人,以上这些问者遇见过。这些问题在有些学校多一些,有些学校少一些,我不敢断言在北大所有的情况,至少在上的情况不具备代表性。 尽管如此,教育界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是要稍微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先说导师的水平个是传统的因素,一个是政策的因素。传统的因素体现在论资排辈,一般说来,只要大学毕业以后不行也是个副教授。当然现在本科毕业在大学找工作已经不容易了。政策的因素在中国体现得特别40岁以下的人,年轻教授和副教授的多少成了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之一。如果你的运气好,教授或者副教授。由于传统和政策在作怪,使水平不够的人成了导师,这样的导师当然不能很好地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_张静

!" 生的专业很多,按国务院学位办%$$#年发布的标准共有学科专业&"#个,很多综合性大学招生专业多达几百个,如此细分显然缺乏可操作性。 笔者认为,同一学科门类内各专业培养成本、就业前景、毕业回报率大致相近,按门类核定学费标准有较大的合理性。如法学、经济学门类毕业后就业前景好,回报率高,可以适当提高学费的制定标准。又如农学等门类属冷门学科,毕业后收入普遍不高,在制定学费的标准时应给以适当倾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 因此,各招生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各门类的报考冷热程度,结合社会对各学科门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划定标准。以浙江大学为例,参照浙江大学近’年每个学科门类的平均报录比,制成柱形图!,可见条柱参次不齐,从低到高依次为农学、理学、哲学、工学、历史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这一柱形图可以为我们做出分门类制定标准作为参考并可按段分类,如报录比值介于!()之间的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归于第一类,制定较低学费标准;介于)(’之间的为医学、管理学等,归于一类,制定中等额度学费标准;介于’(*的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归于一类,制定较高学费标准;介于*(%"之间的法学门类,可制定最高学费标准。 需要补充的是,有些门类中的特殊艰苦行业,或国家急需发展的学科专业或符合国家长期战略发展要求的学科专业如 工科门类中的冶金、水利、地质、矿业、船舶与海洋、航空宇航、核科学、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等可以进一步降低学费的制定标准。成本核定中兼顾学科门类在对国家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可使研究生生源合理流向,促进我国的基础性学科的发展,保证艰苦行业的发展和研究后继有人。 (作者李华静系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助理研究员,蒋笑莉系该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副研究员,浙江杭州+%""!#) 参考文献 ,%-李淑霞.张海兰/制定研究生收费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分析,0-/教育财会研究.!"")("))1%%(%&/ ,!-赵建军/研究生收费与保障机制建设,0-/中国高教研究.!""&2"#31+$()"/ 张静 导 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 研究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下简称“关系”)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其质量的保证与提高需要内外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导师和研究生本身及其二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涉及研究生整体素质达到预定目标,而且还涉及这一共同目标在有限的期限内较快而有效地完成的问题。二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受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关系。如师生定位不准及认同感的普遍缺失,甚至关系发生了异化现象,平淡化、冷漠化、严厉化、 不对等化、浮躁化及庸俗化倾向时有出现,这与和谐的关系是背道而驰的,传统文化倡导下的师生关系已在我国高等学府 有开始消蚀和减褪的危险,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我们有可能培养的研究生不是达不到应有的专业技术水平,就是有人格缺 陷的跛足“人才”。三是“关系” 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 重视,仅发表了少数几篇论文,%(&-,而且这些论文也没有深入地探讨“关系”的内涵。 一、影响“关系”的主要因素 “关系”是高等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系统 ,’- 。这种关系是导师与研究生为实现教育 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为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自接交流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它是以教育与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与发展的关系为核心,以师生人际心理沟通关系为基础,以民主管理关系为调控手段,以超越代际的朋友式的尊师爱生的伦理关系为外在标志的一个有机的关系体系。 高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多维结构的体系。许多情况也表明,这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多维结构体系关系,是受着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摘要:良好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 系是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其间的和谐关系有很重要的意义。影响其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导师的指导风格与素质、研究生培养目标等。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有权威型、松散型、功利型、和谐型等几种类型,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仍然是师生关系,其本质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和谐“导学”是这种 关系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和谐导 学关系

研究生如何与导师处好关系

冯长根:研究生与导师相处的六条忠告 “摸清导师脾气”、“我能行!”、“稍稍有些个性”等 冯长根 前不久中山大学的艾云灿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或许该事件只是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紧张的极端个例,那么,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应如何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冯长根,在其教学生涯中,已有74位博士生成功拿到学位,目前还有8位博士在读。4月2日,他在北京化工大学所作的演讲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经验,为研究生处理与导师关系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和建议。 阳光准则:保持与导师的联系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不容易做到。冯长根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在读博士时,就因为导师忙,有时一两个月都没有机会见面,甚至有时他写了留言条贴在导师的门上,约好什么时间见面,最后还是不能如愿。 但是,博士生与导师保持联系又非常重要,博士生进入某个科研领域,对该领域科学共同体最真实细致的体验往往首先来自导师。

很多博士生开始做实验、搞研究时,非常希望得到导师随时随地的指导,但这不现实。冯长根对学生们说:“你们平时见不到我是可能的,但联系不到我却没有可能,我手机天天开着怎么会联系不到呢?”他认为,保持联系并不仅仅是见面。见面不是本质,联系才是本质。与导师保持联系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发手机短信,也可以给导师留纸条,此外还有导师的助手、学科组的其他老师,这些都是与导师联系的渠道。 如果博士生与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不仅可以得到科研上的指导,而且也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导师在与科学共同体内其他同行交流时也乐于推荐他,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的实验毫无进展” 与导师保持联系是第一步,但保持联系要说些什么呢?这就用到了第二条:让导师得到你的消息。 一些博士生在导师出差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时,失去了“导师意识”:“导师出差了,他不会找我了,我也不用找他了。”更糟糕的是,有些博士生甚至会松懈起来,甚至偷懒了。如果导师在出差期间得不到学生的信息,而产生“看起来一切顺利”的想法,那么对学生以及他的研究工作毫无益处。 博士生要有规律地给导师发送一些自己的研究消息,也许有的博士生担心自己的实验没有结果能跟导师说些什么呢?那么他也可以给导师发一个短信:“我连续作了几天的实验,没有任何进展。” 冯长根甚至收到过这样的短信,他的学生告诉他实验样品给浪费了、实验室的仪器给烧坏了等等。 冯长根认为,这样的通报也是有价值的,至少让导师了解到你科研的详细进展。让导师得到自己的消息,他将会成为一名“幸福”的博士生,因为让导师知道自己的研究进展会起到推进研究的效果。 要将向导师通报科研工作的信息成为有规律的任务,频率最好是一个星期一次。 摸清导师的脾气 社会上很多人习惯地把导师“美化”成“观音菩萨”式的人物: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其实导师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有的导师性子慢,也有的导师性子很急,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的,人的脾气总是各有特点。 因此,博士生要熟悉导师的说话方式、口头语甚至是思维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挑选最高效的词汇、语言与导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博士生与导师沟通的语言要像玻璃一样透明,一句不行,就再说一句,这也许叫“导师语言”。 冯长根认为,博士生要鉴别自己的个性和人际交往技巧与导师的差别,然后逐步消除这些差别,作为学生,这是责无旁贷的事。导师已经带着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在科研中得到了成功,学生没有必要因此去犯低估自己导师的错误。 “我能行!” 博士生在与导师的交往中,赢得导师的尊重也很重要。 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虽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导师在该领域的经验也比学生多,但是具体科研工作的细节不一定是导师完全了解的,如果博士生在与导师交流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导师,让导师对学生的工作也失去信心。 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并赢得导师的尊重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博士生只要对导师说:“我能行!”冯长根曾经有个学生,他在回应老师交予任务时总是说:“老师,您放心……”这样有信心也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就会赢得导师的尊重。

研究生导师联系自荐信

研究生导师联系自荐信 研究生导师联系自荐信篇一 敬的老师: 您好!我叫XXX,女,来自河北省唐山市,现就读于xx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今年,我获得了我校的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因慕名贵校桥梁工程专业具有较深的影响力,故准备报送贵校土建学院的桥梁工程专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我参加了贵院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并且,通过了复试取得了认定资格。 在看了老师您的一些资料后,对您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很希望能成为您团队中的一员,如果能得到您的指导将是我莫大的荣幸。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 学习方面: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我拥有了深厚的基本专业知识,具有了一定的研发能力,并且学习成绩优异。三年加权平均智育成绩88.49分,排名第6名,全专业93人。共获校级奖学金3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一次性通过了四级、六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考试二级VB、三级C语言。 实践活动方面:作为团支书策划组织“感恩”、“学雷锋”等校团委活动荣获“创意团支部”,带领班集体成员参加了团委小品相声比赛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评为河北工业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实习方面:与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政府建设指挥部联系,组织带领班级成员在那里进行了实习。在暑假期间还在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实习。思想方面:积极与党组织靠拢,现已是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随信附上个人简历和基本资料,感谢您在忙碌的工作中抽时间读我的信。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自荐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研究生导师联系自荐信篇二 尊敬的李教授: 您好! 我叫XX,今年报考了贵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已参加专业课笔试和面试。我渴望有机会就读您的硕士研究生,所以冒昧的给您写信。 我今年考研初试总分为XXX分,其中政治XX分,英语XX分,数学XXX分,专业课XXX分。我知道我初试成绩不太理想,若有幸能在您的指导下继续深造,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刻苦钻研。下面将我本科的学习情况向您汇报。 我大学本科就读于XX大学XX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校期间热爱所学专业,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实验实践锻炼。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校优秀学生校友奖学金一次、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两次;两次获得校“优秀团干”,两次获校“三好学生”称号;已获得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二级C语言合格证书;思想上积极进步,于2011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平时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调研征文比赛并获得一等奖,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学校初赛并取得良好成绩,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篮球比赛、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大学生活使我收获颇丰,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最让人讨厌的十种研究生导师

最让人讨厌的十种研究生导师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 务! 最让人讨厌的十种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生导师责任重大。导师不只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还负有传承精神、文化的重任。所谓带学生,就是和学生一起探求、开发,不是说有学问、学术地位高就能带好学生。导师要时刻牢记重任在肩,如何当好导师是大学教师的一个重要话题。今天我主要谈谈作为导师所不应做或不能做的十件事,可称之为“十戒”,作为导师应遵守的要则。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 务! 一戒“光当老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都称导师为老师,很亲切。八十年代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同学之间提到导师时亦有称“boss”。时下研究生在网络文化等等影响下经常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老板”这个称呼有几重涵义,可以是爱称,导师给学生提供科研资助,指导研究方向;可能是憎称,学生觉得导师让自己做各种事情;也可以是戏称,是导师不在场时同学之间互相调侃。但是,导师自己不应以老板自居。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 务! 导师地位建立在三个权威基础之上,学术权威、道德楷模和经济资助的争取者。导师在学术上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为学生争取到各种各样的资助,支持学生的研究,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确实建立起权威来。 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我教你学”的过程。研究生做论文应该有创新,其中的创新点有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有些是在导师指导下悟出来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导师和学生应该是互相探讨,互相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 务! 促进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友”更为贴切。作为导师的最高境界不应该是“门徒遍天下”,而应该是“桃李满天下”。个人学术上很有成就、得到学界的尊敬,这都是比较高的荣誉,但是最高的荣誉应该是“桃李满天下”,这是导师自己内心世界能够得到最大满足的境界。 二戒“尽做监工”

研究生联系导师模板

老师,您好! 尊敬的田老师:您好!我叫XXX,是XX大学XX学院XX专业2006级本科生。我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免试攻读您2010年的硕博连读。 三年来我的综合成绩一直保持全年级第一名(年级共有278人),前三年专业课平均成绩为92.35,绩点为4.89。并且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江苏省计算机三级(偏硬)考试。 我除了完成学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外,还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注重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大二暑假时开始进入我校的电气创新实验室,期间参加了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并参与了XX大学创新计划项目——“因地越障智能小车平台的设计与研究”(为XX校级重点支持项目);大三期间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并参与了XX大学创新计划项目——“基于机器视觉引导系统的智能车的设计与研究”(为XX大学校级重点支持项目)。 主要获奖情况如下: 2009年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摄像头组一等奖; 2008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被评为“XX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2007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被评为“XX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我对复杂系统领域很感兴趣,所以平时就很注重关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希望能够在您的指导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附件中是我的大学三年来的学习成绩表,以供您参考。 冒昧致信,恳请您海涵!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信!期待您的回复。祝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联系导师邮件例子尊敬的X教授:您好!我是X专业的黄海涯,师从X教授。因慕名贵校乃生物化工专业之泰斗,故今年报考华理生物化工研究生,并且有幸得到了复试机会。我在以前写论文的时候业也曾搜到过老师的一些文章,对老师在X方面颇感兴趣,所以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也选了关于X课题。在看了老师的一些资料后,对您在X圈内的建树非常崇敬,很希望能够成为老师您的研究生、得到老师的指点。对自己,我也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和评估。我认为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以及所掌握的实验技能能够胜任协助您研究的任务。本科期间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实验,我基本上每门都达到90以上,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其中X课程甚至还取得了年级最高分的好成绩。其次我的英语能力也还可以,已通过六级;另外我的科研兴趣相当浓厚,曾参加过X这一项目,获得X奖,现阶段在我校X实验室做X这一毕业课题。最后,我性格开朗,态度端正,做事踏实认真,懂得节约与珍惜生活。我觉得自己做事目标很明确,能向着目标不断前进。我一直坚信坚信“天道酬勤”,相信自己踏实、勤奋地学习、工作,必定有所收获。我诚挚地希望能成为您的学生,接受您的指导。当然,我会努力准备复试,争取高分通过,以弥补初试的失利,这样才有资格成为老师您的学生。我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端正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完成老师交给的课题。如果考不上,我也会一直关注老师您,希望以后能蒙您指导。(随信附上个人简历和大学期间的几篇论文)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自荐信,期待能够加入您的科研团队。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XX 敬上 尊敬的X老师: 您好! 我叫XXX,男,22岁,山东青岛人,XXXX大学XXXX专业06级学生。本人于2010年1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成绩如下:政治73分,英语53分,生物学121分,生态学114分,总分361分。参照去年的复试分数线,我可能有机会参加贵所的复试,但由于目前不知怎样着手复习更有效一些,特向您请教,如果能得到您的指点,那将是我的 荣幸!现就个人情况逐一介绍: 学习上,认真学习XX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于09年6月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生活中,我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不怕吃苦,为人乐观开朗,积极帮助别人,同学关系非常融洽。

谈谈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应如何相处的问题

一个课题组或实验室有对外和对内的事务要处理,其中对内最重要的就是课题研究和培养学生。笔者今天谈谈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处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的在读研究生,大多属于80后的独生子女。80后研究生在拥有较为丰富知识、活跃的思想、较强的物质财富欲望的同时,普遍缺乏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浮躁的充满各种诱惑的社会中容易迷失方向。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成了一个个只能会应付填鸭式教学的考试机器。 不得不说,导师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的前提。作为一个非985、211高校的三流院校艰苦行业的研究生导师,年龄的制约、体制的束缚、行业的发展瓶颈、学科的管理水平,决定了自己只能终生是一个普通的平民教授。作为研究生导师,从实验技能培养、学术交流、小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直至毕业答辩的每一个研究生培养环节,自己对待每一个研究生都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自认为已经尽到导师的职责。尽管如此,自己清楚地知道:既非领导、也非精英的导师身份,学校的档次和知名度,长线专业的约束,决定了学生投奔自己的门下,除了提高科研素质外,既不能学得可以生存的职业技能,也不能依靠导师的人脉谋取一份旱涝保收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铁饭碗。承认自己并不能为所指导的研究生提供远大前程的事实,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也是建立理解万岁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中,以科研为职业目标所占比例不高,已成为导师与在读研究生的共识。报考三流院校艰苦行业的学生中,逃避就业、混张求职文凭的比例更高。科研动力不足,从事科研工作激情不足,遇到困难容易知难而退。生源不好,计算机、英语基础薄弱,导师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进行示范、指导。大多贫苦家庭背景出身的生源现状,迫使许多学生放弃科研本职任务,耗费大量时间去兼职打工。 这样的一种教育背景,这样的一种生源现状,使得在现有的研究生中,招募到热爱科研事业、悟性好、动手能力强、具备坚忍不拔毅力的科研好苗子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果,所指导的研究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圆满地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并能在高档次杂志上地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自然是指导教师的最高愿望。如果,对导师的课题不感兴趣,通过到外面打工、企业实习,学得谋生本事,毕业时寻觅到一份可以养家糊口差事,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所指导的研究生,既没有形成科研素质,也没有学会谋生的技能,而是在网络游戏、风花雪夜中虚度了光阴,那么帮助研究生安安全全、身心健康地顺利毕业,拿到含金量不高的文凭,就成为导师的最低愿望。 笔者承认为师者了解学生的心态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老师要向学生妥协,特别是面对不正确的意识和态度的时候,毕竟老师有责任把学生引导到研究和做人的正途上。不过,以前的博文里曾说过,在做人方面的影响我比较悲观,觉得研究生的人生观已经基本定型;但这不意味着我全盘放弃,该说还是要说,能影响多少是多少。 下面谈谈笔者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寻求的几个平衡。之所以强调平衡,是因为课题组发展、老师和学生的利益等方面可能有不同诉求,不能只强调一方面的重要性而完全忽略另一方面,应该尽力达到一个可以为大多数接受的平衡点。 首先是指导学生时灌输和引导之间的平衡。对于学生的选题和做课题过程中的指导,不同的老师处理方式差别很大。我听一名获得过杰青的老师自己说过,他会让学生自己在课题组的大方向内自由选题。不过如果学生迟迟选不好题目,恐怕也是很痛苦的,例如他说有的博士生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才选好题目。 笔者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学生与题目的适合度,会先给学生一个较小的题目去做。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其能力,估计大概能完成多难的课题,然后把我认为比较适合的题目交给他。不过这样做也遇到过问题,就是本以为这个尝试性题目两三个月可以完成,结果拖到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都没有完成。对此我会分析拖延的原因(选题不当,学生能力欠佳,不够努力等),再给出相应的对策。 平日里的具体指导,最省事的做法是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以免学生走弯路,也节约时间。不过,后来意识到这样的做法会抑制学生的自主能力,所以就先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之道。不过如果迟迟没有结果,我没有耐心,或者说课题进展的压力也不允许我一直等下去,这时就会直接告诉学生你就这么这么做。如果有的学生因此懒于思考,就等着给答案,那也没办法。这是他们自己选的路,能不能长本事的后果就自己承担吧。

导师对研究生业务情况评语和择业建议怎么写

导师对研究生业务情况评语和择业建议怎么写 篇一:就业推荐表导师意见 该生性格开朗,品行端正,成绩优异,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进,学习认真,能够围绕研究课题努力钻研相关知识。经过多个项目的锻炼与积累,该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独立从事科研及其管理工作的能力。综合其研究生阶段所有表现,认为该生符合一名优秀毕业生要求,同意推荐到高校、科研设计单位或者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 该生思想端正,成绩优异,严谨踏实,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多个项目的实践,该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科研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出色的完成科研任务,勤奋踏实,思维活跃。综合其研究生阶段所有表现,认为该生符合一名优秀毕业生要求,同意推荐到高校、科研设计单位或者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 篇二:导师对毕业生业务能力和外语水平介绍及对其工作分配的建议及自我鉴定 导师对毕业生业务能力和外语水平介绍及对其工作分配的建议: 该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并经常结合实践反思,将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学习勤奋上进,善于思考探究,做事认真踏实,为人稳重守信,

善于团队合作,具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能独立进行一些科研工作。外语水平良好,能娴熟地阅读一些专业相关外文文献,并能从事一些外文书籍的翻译工作,具有良好的外语素养。适合在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 自我鉴定: 本人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积极上进,学习上努力钻研,生活上乐观向上,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思想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为入党,心先入党,时刻以共产党员的风范和共产党员的精神要求和审视自己,并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时刻准备着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专业上,时刻以“空杯心态”去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为自己放空的心注入更多营养,认真研读了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并经常阅读专业文献以探寻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同时涉猎了其他相关课程,以开阔视野,开拓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科结构。在不断地充实和努力下,打下了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科研上,参与了导师和院系主持的多项相关课题,研究过程也为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由实践反思理论提供了现实途径。通过积极参与和能动反思,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 生活上,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对人,将心比心,真诚待人,及时关注同学所需,并尽己所能的给予帮助。对事,以一颗乐观、晴

最让人讨厌的十种研究生导师

最让人讨厌的十种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生导师责任重大。导师不只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还负有传承精神、文化的重任。所谓带学生,就是和学生一起探求、开发,不是说有学问、学术地位高就能带好学生。导师要时刻牢记重任在肩,如何当好导师是大学教师的一个重要话题。今天我主要谈谈作为导师所不应做或不能做的十件事,可称之为“十戒”,作为导师应遵守的要则。 一戒“光当老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都称导师为老师,很亲切。八十年代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同学之间提到导师时亦有称“boss”。时下研究生在网络文化等等影响下经常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老板”这个称呼有几重涵义,可以是爱称,导师给学生提供科研资助,指导研究方向;可能是憎称,学生觉得导师让自己做各种事情;也可以是戏称,是导师不在场时同学之间互相调侃。但是,导师自己不应以老板自居。 导师地位建立在三个权威基础之上,学术权威、道德楷模和经济资助的争取者。导师在学术上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为学生争取到各种各样的资助,支持学生的研究,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确实建立起权威来。 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我教你学”的过程。研究生做论文应该有创新,其中的创新点有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有些是在导师指导下悟出来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导师和学生应该是互相探讨,互相促进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友”更为贴切。作为导师的最高境界不应该是“门徒遍天下”,而应该是“桃李满天下”。个人学术上很有成就、得到学界的尊敬,这都是比较高的荣誉,但是最高的荣誉应该是“桃李满天下”,这是导师自己内心世界能够得到最大满足的境界。 二戒“尽做监工”

关于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

关于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 经常听说一些关于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发生矛盾的事,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1)2016年5月23日,上海青浦区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厂房爆炸造成3人死亡,其中包括华东理工一研究生及两名工人死亡,据悉是因为该名学生的导师持有事发工厂的股份,曾多次安排学生在这些工厂进行商业研究或实习。(2)河北某高校学生在就读硕士期间为其导师打工,后因该学生拒绝继续为这家公司打工,其导师要求他更换导师,并给该学生的“导师评价”为0分,这使得该学生在后来就业及考博过程中遇到诸多麻烦。 现在很多学生私下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老师变“老板”、学生成“学徒”,是高校学生私下抱怨的高频话题。师生关系,在合作还是劳力、自愿还是被迫、有偿还是廉价的利益博弈中,模糊了本来的面目。个人觉得“老板”这个词是用来描述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的,我想对这个称呼感到满意的导师应该就是把自己的学生看成是“免费或者是廉价的劳动力”,有多少研究生导师在给研究生安排课题或者工作的时候问过他们的想法?有没有关心一下他们的兴趣所在,有没有问过他们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什么?如果导师只顾着自己的职称,只关心自己的项目能不能做完,只关心能不能发文章,是不是显得有点自私了。不可否认,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在文献、实验、论文等方面做辅助性工作,是教学培养的一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不是说,产学研只能谨守在课堂与实验室,不能参与到企业的研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有必要在导师的研究项目中锻炼成长,但这不应该成为学生低价给导师打工的借口。相应的,导师考查应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工作量,否则,学生只会逐渐在“干活”中丢了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建议: (1)以导学关系为主导,以经济关系为基础,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导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师道尊严。导师要提供更多的学术指导,并为研究生创造更多的发挥自己分析、综合、创新、设计方案与实施的机会,对待研究生要坚持公平公正。 (2)加强研究生教育中导学关系的若干对策,完善导师业绩制度、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研究生应积极主动地与导师交流。主动向导师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与导师探讨课题进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及自己设计的解决方案。 一种健康的科研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攻坚科研,而不是学生“为”老师工作,更不是学生“去”老师企业工作。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高校老师,术业在科学研究,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专业人才是基本责任,而不是相反,错误地把才华用在企业经营上,还以学生为工具,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