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2009年大学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有“寓言十九”之称的作品是( )

A.《诗经》B。《庄子》C.《战国策》D.《孟子》

2、主张“辞必己出”的作家是( )

A.王安石B.欧阳修C.韩愈D.柳宗元

3、《再别康桥》中诗人为何说“我不能放歌”?其原因是( )

A.有意强行压抑心中的情感B.惟恐打扰他人C.诗人不会唱歌D.营造深情默契的东方式送别情景

4、以下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 )

A.《呐喊》B.《朝花夕拾》C。《野草》D.《坟》

5、贯穿《废园外》全文的线索是( )

A.战争B.少女C。废园D.红花

6、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A.《离骚》B.《九章》C.《九歌》D。《天问》

7、《张中丞传后叙》全文的最大特色是( ) .

A.议论与叙事并重B.抒情与描写并重C.议论与抒情并重D.叙事与描写并重

8、陆游的《关山月》总领全诗的一句是( )

A.遗民忍死望恢复B.和戎诏下十五年C.三十从军今白发D。岂有逆胡传子孙

9、“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A.象征比喻排比 B. 比喻对偶夸张C.排比象征夸张 D. 对偶对比比喻

10、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是( )

A.清新婉丽B.平和冲淡C.空灵飘逸D。深沉郁勃

11、“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中的“弱冠”指男子(

A.十六岁上下B.二十岁上下C.二十五岁上下D.三十岁上下

12、《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使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式是( )

A.立论、B.边破边立C.驳论D.破中有立

13、赋形成于汉代,其本意为( )

A.“诵”B.铺陈C.“歌”D.押韵

14、下列词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 )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5、《山居秋暝》一诗中,起转折作用的一句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6、《泊秦淮》是一首( )

A.古体诗B.乐府旧题C.律诗D.绝句

17、拓展了词的题材和内容,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创立了豪放派的词人是( )

A。辛弃疾B.柳永C。苏轼D.李煜

18、“‘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一诗句主要象征着( )

A.美好的憧憬,很快就能变为现实B.作者渴望为了祖国而奉献自我

C.希望虽然美好:但却难以实现D。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

19、“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贵至貂、狐,贱至羊、麂,值分百等”所用的主要说明法是( )

A.下定义、打比方B.下定义、分类别C.作诠释、作比较D.作诠释、分类别

20、以下不是用《诗经》的篇章成句的是( )

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我有嘉宾,鼓瑟吹笙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解释加点字词,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l、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2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

..不宜卤莽

23、还,与榜人治.祭具24、奏刀驍然,莫不中音

..25、欲以力征经营

..天下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6、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九歌.国殇》) 27、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关山月》)

28、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 29、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水龙吟》)

30、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四、翻译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 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l、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3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3、《谏太宗十思疏》是如何用纵贯式的结构方式来论述的?

34、“……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一句用什么论证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

35、《桥的运动》两处使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这两处引用说明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6、《虞美人》的开头两句以设问发端有什么作用?

六、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7、阅读《风波》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曰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

七斤一手捏着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

(1)为什么说七斤在村人里面“是一名出场人物”? (4分)

(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七斤是个什么样的人? (2分)

(3) “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是什么描写?在这里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4分)

38、阅读《登西台恸哭记》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申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处及其时适

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

四年,而哭之子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1)文中的“余”和“公”分别是谁?请写出入名。(3分)

(2)为什么作者“徘徊顾盼”却“悲不敢泣”? (3分)

(3)作者一再表达自己数年来“哭”的时间、地点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4分)

39、阅读《徐文长传》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圈.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丈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1)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本文作为传记文有什么特点? (3分)

(2)“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这句话有何含义? (4分)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

七、作文题(本大题共5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来自宝岛台湾魔术师刘谦的这句惯用语,伴随着他

那不可思议的魔术一同为大家所熟悉。其实,奇迹岂止仅仅发生在舞台上,只

要留心,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奇迹……

请以“奇迹”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文体不限。

2009年福建省高职高专升本科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b

2、c

3、d

4、a

5、d

6、c

7、a

8、b

9、b 10、b

11、b 12、c 13、a 14、c 15、d 16、d 17、c 18、c 19、b 20、d

二、词语解释题(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每个2分)

21、考虑、研究22、指书信往来23、准备24、合乎音律25、治理、整顿

三、填空题(10分,每句2分,错漏字每个扣1分)

26、左骖殪兮右刃伤27、戍楼刁斗催落月28、暮霭沉沉楚天阔29、休说鲈鱼堪鱠(脍)30、浑欲不胜簪

四、翻译题(翻译句中划线部分,10分)

31、自从我成为有罪的人(2分),住在该州(1分),一直(1分)忧惧不安(1分)。

32、自负征战之功(2分),逞借一已之能(2分)却不向古人学习(1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3、先是引喻立论,阐明论点(1分),再用比较的方法凸显人君不积累德义的严重后果(2分),最后提出厚积德义的措施——“十思”(2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

34、演绎论证(3分);时间也是绝不停留的(2分)。

35、开头引用尾生的故事使文章更有吸引力(或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结尾引用恩格斯的话增加了说理的信度(或使文章具有了坚实的哲学理论依据)(能够说明两处作用,且能说出其所在之处的给5分;说出两处作用,未谈及出处或只谈及一个出处的给4分;只提及出处的给1分)。

36、曲折地表达了痛不欲生的绝望之情(3分),为全词定下了(愁)的基调(2分)。

六、阅读分析题(30分)

37、阅读《凤波》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不当农民,三代不捏锄头柄(2分);很知道些时事(2分)。

(2)是个愚昧麻木(或无知浅薄)的落后农民。(2分)

(3)细节描写(2分);表现了人物失意时一筹莫展、慌乱惶恐的心理(2分)。

38、阅读《登西台恸哭记》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谢翰(1分)文天祥(2分)

(2)因为担心遭到元兵的迫害(意思对即可)。

(3)这样能强烈地表现作者心中的深痛剧哀由来已久,到了难以抑制的程度(4分)

39、阅读《徐文长传》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以论传人(或:不作平铺直叙的记述,而融入作者的感情)(3分)

(2)高度概括徐渭一生特立独行,怀抱奇才异能(2分)而终归于失意的不幸遭遇(2分)。(若答:体现了晚明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也给徐渭这一人物形象平添了浪漫的光彩,亦可。)

(3)表达了作者对徐文长的敬意和强烈的同情(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答对给3分)。(分)

七、作文(50分)

(1)基本符合题意,语句较通顺30—35分

(2)符合题意,表达流畅,立意较好,结构完整36—40分

(3) 切合题意,有文采,立意新颖,结构严谨40—50分

没写题目扣3分;错别字3个扣1分(不超过3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201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 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 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 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 8.《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 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 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 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 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23.《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4.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009年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2009年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全卷共12页,其中试题6页,答题纸6 页。 2. 用蓝(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3.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左传》的体例属于 A. 国别体 B. 编年体 C. 记言体 D. 纪传体 2. 律诗要求 A.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B. 开头一联必须对仗 C. 结尾一联必须对仗 D. 首尾两联必须对仗 3.《谏逐客书》的文体是 A. 记叙文 B. 论说文 C. 抒情文 D. 哲理散文 4. 提出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北宋文学家是 A. 晏几道 B. 苏辙 C. 欧阳修 D. 曾巩 5.《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 A. 余秋雨 B. 巴金 C. 余光中 D. 张洁 6. 戴望舒在《雨巷》中塑造的抒情形象是 A. 年轻的女郎 B. 丁香姑娘 C. 翠翠姑娘 D. 七斤嫂 7.《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 A.《淮南子》 B.《汉书》 C.《搜神记》 D.《世说新语》 8.《红楼梦》中,感情纯真、与宝玉有着相同的叛逆性格的贵族少女是 A. 林黛玉 B. 薛宝钗 C. 史湘云 D. 王熙凤 9. 曹操诗歌的基本风格是 A. 朦胧迷茫 B. 苍凉悲壮 C. 潇洒飘逸 D. 自然冲淡 10.《我与地坛》中的“我”指的是 A. 史铁生 B. 鲁迅 C. 蔡元培 D. 朱光潜 11. 从内容上看,《氓》是一首 A. 讽喻诗 B. 弃妇试 C. 田园诗 D. 山水诗 12. 下列文集中,属于柳宗元的是 A.《柳河东集》 B.《昌黎先生文集》 C.《东坡七集》 D.《壮悔堂文集》 13.《侍坐章》中,“率尔而对”的弟子是 A. 公西华 B. 曾皙 C. 冉有 D. 子路 14. 李煜的号是 A. 香山居士 B. 青莲居士 C. 莲蓬居士 D. 易安居士 15. 被称为“曲状元”的是 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白朴 D. 汤显祖 16. 下列文章中,大量采用反语、暗示和讽刺手法的是 A.《灯下漫笔》 B.《废墟》 C.《咬文嚼字》 D.《论学问》 17. 贯穿《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素是 A. 偃竹图 B. 胸有成竹 C. 画竹 D. 文与可的生平事迹 18. 在下列作家中,属于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的是 A. 刘禹锡 B. 张籍 C. 白居易 D. 韦应物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安徽卷)word版含解析

绝密★ 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

完整word版专升本考试语文历年真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按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信誓旦旦”一语出自 ( ) A.《行路难》 B.《氓》 C.《国殇》 D.《短歌行》 2.陶渊明生活的朝代是 ( ) A.东晋 B.六朝 C.汉末 D.西晋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 ) A.《秋水》 B.《季氏将伐颛臾》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 A.象征 B.夸张 C.对比 D.比喻 5.柳永是 ( ) A.南宋婉约派词人 B.南宋豪放派词人 C.北宋婉约派词人 D.北宋豪放派词人 6.《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 ( ) 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英国 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 A.叠字 B.比喻 C.拟人 D.夸张 8.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 A.史论 B.辞赋 C.小说 D.奏疏 9.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是 ( ) A.欧阳修 B.李清照 C.辛弃疾 D.苏轼 10.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 ) A.契诃夫 B.巴尔扎克 C.莫泊桑 D.屠格涅夫 11.下列哪位作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 ) A.杜甫 B.辛弃疾 C.王安石 D.李清照 12.下列作品中,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李翊书》 C.《陈情表》 D.《答司马谏议书》 13.《山居秋暝》中,表现作者有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4.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 A.清风、明月、芦荻 B.江水、明月、清风 C.清风、黄花、梧桐 D.明月、江水、秋花 15.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 )

2017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04729)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课程代码04729)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秋水》(节选)语句中,被用作例证而非比喻的是 A.礨空之在大泽 B.中国之在海内 C.梯米之在大仓 D.毫末之在于马体 2.下列《论毅力》提及的正反对举中,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的是 A.顺与逆 B.成与败 C.强与弱 D.幸与蹇 3.《吃饭》提及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早已明白”“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的是 A.伊尹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 A.出有车 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 C.食有鱼 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细节中,展现了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 A.背诵《汉书》 B.记百姓名姓 C.拔刀断一指 D.操纸笔立书 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而“国人皆不欲”的原因是 A.胡服过于窄小 B.公子成极力反对 C.胡服便于骑射 D.夷夏有别的观念 7.《前赤壁赋》中描写洞箫的语句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8.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体现了笔调诙谐特点的是 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 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C.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

2014年全国大纲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 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 ....,,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 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 ....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 通人叹为观止 ....,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2009 年大学语文试卷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有“寓言十九”之称的作品是 ( ) 2、主张“辞必己出”的作家是 ( ) 4、以下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 ( ) 5、贯穿《废园外》全文的线索是 ( ) A .战争 B .少女 C 。废园 D .红花 6、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7、《张中丞传后叙》全文的最大特色是 ( ) 8、陆游的《关山月》总领全诗的一句是 ( ) 10、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是 ( 12、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使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式是 ( ) A .立论、 B .边破边立 C .驳论 D .破中有立 13、 赋形成于汉代,其本意为 ( ) A .“诵” B .铺陈 C .“歌” D .押韵 14、下列词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 ( ) A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A .《诗经》 B 。《庄子》 C ?《战国策》 D ?《孟子》 A ?王安石 B .欧阳修 C .韩愈 D .柳宗元 3、《再别康桥》中诗人为何说“我不能放歌” ?其原因是 ( ) A ?有意强行压抑心中的情感 B ?惟恐打扰他人 C ?诗人不会唱歌 D ?营造深情默契的东方式送别情景 A ?《呐喊》 B .《朝花夕拾》 C 。《野草》 D ?《坟》 A ?《离骚》 B ?《九章》 C .《九歌》 D 。《天问》 A ?议论与叙事并重 B .抒情与描写并重 C ?议论与抒情并重 D ?叙事与描写并重 A ?遗民忍死望恢复 B ?和戎诏下十五年 C ?三十从军今白发 D 。岂有逆胡传子孙 9、“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 蛟, 修辞手法有 ( ) 泣孤舟之嫠妇” ,这里运用的 A .象征 比喻 排比 B. 比喻 对偶 夸张 C .排比 象征 夸张 D. 对偶 对比 比喻 A ?清新婉丽 B ?平和冲淡 C .空灵飘逸 D 。深沉郁勃 11、 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中的“弱冠”指男子 A .十六岁上下 B .二十岁上下 C .二十五岁上下 D .三十岁上下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 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 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 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 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 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 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1反映○2曼延○3总算 B.○1反应○2蔓延○3总算 C.○1反映○2蔓延○3终于 D.○1反应○2曼延○3终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

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浙江普通专升本真题《大学语文》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 A.苏轼 B.王安石 C.韩愈 D.柳宗元 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左传》 B.《论语》 C.《史记》 D.《战国策》 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报刘一丈书》 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 A.诗 B.词 C.曲 D.赋 5.《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B.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 A.远远眺望 B.举首凝望 C.低头凝思 D.抬头仰望 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 A.首联与尾联 B.颈联与颔联 C.颈联与尾联 D.颔联与尾联 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 A.无乃而是过与? B.且尔言过矣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 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 是:(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 文案大全

重庆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真题

重庆普通高校专升本考 试大学语文试题真题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3《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按题号顺序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表达了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孔子语录是() A.人不知而不愠 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C.就有道而正焉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A.反驳论点 B.反驳论据 C.反驳论证 D.类比推理 3.下列作品中属于论说体史论的是() A.李斯《谏逐客书》 B.欧阳修《伶官传序》 C.苏轼《前赤壁赋》 D.柳宗元《哀溺文序》 4.按《诗经》的分类,《氓》属于() A.国风 B.小雅C.大雅 D.颂 5.按古诗通常的分类,屈原的《国殇》属于()

A.七言律诗 B.五言古诗C.乐府诗 D.楚辞体诗 6.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的体裁属于() 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C.五言古诗 D.杂言诗 7.体裁属于七言绝句的作品是 A.王昌龄《从军行》 B.李商隐《无题》C.王维《山居秋暝》D.陆游《书愤》 8.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 A.谢灵运 B.张若虚 C.陶渊明 D.王维 9.将对比和比喻手法结合运用来抒情达意的诗句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10.《行路难》中用象征暗示手法来抒写人生艰难的诗句是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 D.直挂云帆济沧海 11.《水龙吟》“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刘郎是 A.汉武帝刘彻 B.三国蜀帝刘备

大学语文参考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10分) 1. 白鹿洞因唐代的(c)在此读书,养一白鹿自娱,又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而得名。 A.李白B.白居易C.李渤D.王勃 2.清代大学者王夫之评价《采薇》中的( b )四句是“以乐景写哀景,以哀景写乐景,一倍增其哀乐。” A.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D.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3.《髻》这篇散文中“母亲”的人生悲剧是由于( d )所造成的。 A.母亲自己的性格B.姨娘的生活方式 C.父亲的生活方式D.畸形的家庭婚姻制度 4.项羽最后在乌江自刎,留给后世以无限的感慨。宋代着名词人( c )以一首《夏日绝句》,对这位大英雄表达了无限的钦佩。 A.苏轼B.辛弃疾 C.李清照D.文天祥 5.“只有一个人爱乐那朝圣者的灵魂。”(叶芝《当你老了》)中的“朝圣者”意谓( d )。 A.伊斯兰教朝圣者B.基督教朝圣者 C.佛教朝圣者D.献身爱尔兰独立事业者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三境界”说,其中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本出自(c)。 A.晏殊的《蝶恋花》B.欧阳修的《蝶恋花》

C.辛弃疾的《青玉案》D.冯延巳的《踏鹊枝》 7.《老子》又名《道德经》,是( d )的经典着作,但学术界对此书的真实性多有歧见。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8.(多选)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认为:“士”在人格追求上的最佳境界应为(ab )。 A.精神独立B.思想自由 C.着述丰瞻D.学术宏富 9.(多选)《哈姆莱特》中新国王克劳狄斯的形象表现为(acd )。 A.阴险狡诈B. 愚昧麻木 C.伪善D.狠毒 10.(多选)陶渊明《饮酒》(其五)以“心远”总领全文,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这三层意蕴即是(bcd),层层递进。 A.忘物B.忘我C.忘世D.忘言 二、观点陈述(共20分) 古代诗学里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命题:“诗品即人品”。也就是说,人品的高下、雅俗决定了诗品的高下和雅俗,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诗里去认识一个人人品的高下和雅俗。因为中国真正伟大的诗人,正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写诗,也用自己的整个一生去实践他的诗。唐代的杜甫算一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无疑也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正如清代沈德潜说过的:“有第一等襟怀,第一等学识,其才有第一等真诗。” 你同意“诗品即人品”说吗请结合陶渊明及其他诗人的例子谈谈你的观点。理由要充分,有说服力,不少于200字。 三、课文分析(每题分,共20分) 1.简析《髻》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情感的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真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二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臵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精彩试题(1)

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B ) A 《庄子》 B 《论语》 C 《孟子》 D《韩非子》 2.《季氏将伐颛臾》中“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C ) A 历史事实 B 现实事例 C 名人名言 D 比喻 3.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C ) A《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D 《战国策》 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B ) A 且在邦域之中矣 B 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 虎兕出于柙 5.《伯克段于鄢》选自( D ) A《国语》 B 《史记》 C 《战国策》 D 《左传》6. 《伯克段于鄢》的主要人物是( A ) A庄公 B 武公 C姜氏 D 共叔段 7.《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 C ) A 迅速 B 急忙 C 屡次 D竭力 8. 孟子和孔子同属( A )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名家学派 9.“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B )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 D《秋水》 10.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B ) A五十步笑百步 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 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 1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 A 孔子和孟子 B 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 12. 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 A无限的B有限的 C巨大的 D 重要的 1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 A 庄子 B河伯C若 D河伯与若 1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B )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15.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C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 1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 ) A 向 B 左丘明 C 司马迁 D战国史官 17. 《》选自( C )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左传》 18.《》一文中孔子认为“”、“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C ) A 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 19.《史记》是一部( B )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

2009年“专转本”大学语文统一考试试题

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及第2页右下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 2、考生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3、本试卷共8页,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加点的字、形、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要(yào)言不烦潜(qián)移默化一曝(bào)十寒 B、遒劲有(jìn)力水涨(zhǎng)船高咸与(yù)维新 C、垂涎(xián)三尺便(biàn)宜行事酗xiōng)酒滋事( D、甘之如饴(yí) 瞠(chēng)目结舌意味隽(juàn)永 2、下列加点的字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久而弥笃(忠实)雅量高致(意态、情趣)奇货可居(积存) B、当(承受)之无愧岁月不居(停留)置若罔(没有)闻 C、休戚(忧愁)相关长歌当(当作)哭陈陈相因(凭借) D、长(长期)此以往好高骛(驰骋)远戮(合)力同心 3、构词结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指桑骂槐 B、正本清源 C、结党营私 D、枕戈待旦 4、指出下列是单句的一项是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天下雨我也要去。 C、一见困难他就害怕。 D、不认真观察和研究客观事物,就发现不了他们内在的活动规律。 5、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黑暗统治区的人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我不想故作潇洒,只想活得真实,就像无拘无束的风,在时光里轻盈地走。 C、分色荷花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D、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地歌。 6、下列作家、评价、作品、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归园田居》—西晋 B、王昌龄—“七绝圣手”—《出塞》—唐代 C、李煜—“词中之帝”—《虞美人》—五代南唐 D、马致远—“曲状元”—《天净沙·秋思》—元代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杂居是元曲的一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幽魂》等。 B、《山海经》和《淮南子》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传说最多的古籍,包括《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 C、杜甫的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称赞的是王粲、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初唐四杰”。 D、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律兼行。其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 语文 使用地区: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西藏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 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 《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 .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 《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 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 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 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专转本大学语文试题

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 晰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巧分。请将答题卡上 代表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 A.哀.兵必胜(悲哀) 察颜.观色(颜色) 讳.莫如深(隐瞒) B.繁文.褥节(文章) 当.机立断(应当) 却.之不恭(拒绝) C.审时度.势(估计) 短兵相接.(交战) 分崩.离析(倒塌) D.寒花晚节.(节操) 众口烁.金(熔化)因.循守旧(因为) 2、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以汉语拼音出现的中国话语,已经远远超出了传 统文化▲。 在上面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范畴 B、范围 C、领域 D、视域 3.父母让自己丰富、充实和有趣,不仅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更是对孩子价值观、生活观的 ▲的引导。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足够多的共同话题,沟通、关怀和爱,一切都▲ 在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潜移默化顺理成章 B.耳濡目染顺理成章 C.潜移默化理所当然 D.耳濡目染理所当然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种植物并不多见,主要分布在贵州和云南的北部。 B.下班回到家的时候,他看见女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C.我们到达地铁站的时候,他巳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D.这部历经十年编订而成的书稿,是集团智慧的结晶。 5.“方言孤岛”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存在,这是被大多数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认可的。但是 个现象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则使研究者将信将疑,许多从事文化史和语言史研究的, 对这个问题也感到疑惑。上面这段话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A.大多数研究者并不承认“方言孤岛”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 B.语言学家与文化史研究者在“方言孤岛”研究上观点不同。 C.研究者对“方言孤岛”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态度谨慎。 D.研究者对于“方言孤岛”作为一个复杂的存在不存在分歧。

[专升本类试卷]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doc

[专升本类试卷]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茅盾《香市》一文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A)夹叙夹议 (B)情景交融 (C)寓情于景 (D)今昔对比 2 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 (A)风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 (B)小马没有食物 (C)儿子突然病故 (D)无处诉说丧子之痛 3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 (A)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B)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C)序幕、开端、发展、尾声 (D)序幕、发展、高潮、结局 4 《五代史伶官传序》、《张中丞传后叙》、《马伶传》的作者依次是(A)欧阳修、侯方域、韩愈 (B)欧阳修、韩愈、侯方域 (C)韩愈、欧阳修、侯方域 (D)侯方域、韩愈、欧阳修 5 下列作品中,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C)《庄子.秋水》 (D)《礼记.大同》 6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所表达的中心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7 李商隐《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 (A)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青鸟殷勤为探看。 (D)夜吟应觉月光寒。 8 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 (A)“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B)“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C)“准陈言之务去”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9 关于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中期的游记散文 (B)文中的“故都”指六朝古都南京 (C)文章通过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天 (D)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彰显出故都秋色的浓郁,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