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

(满分:50分政史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2、《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3、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

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4、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

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这里,他们

的核心主张是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

5、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朗诵者朗读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地方政府的一份公告

——《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它号召民众参军报国,共赴国难。这份公告

应发布于

A、南昌起义时

B、九一八事变前

C、秋收起义中

D、七七事变后

6、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右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一五”计划实施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工业化基本实现

7、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

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A、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8、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

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9、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

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这个家庭可以投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10、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

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性的复苏

B、理性的胜利

C、教权的退场

D、君权的消亡

11、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

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

要是由于

A、圈地运动的进行

B、蒸汽动力的应用

C、石油工业的发达

D、电气的广泛使用

12、下面为某校初三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3、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已经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早在20世纪初,爱因斯坦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论证了物质的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密切关系,这个理论被称为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进化论

D、运动三定律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14、(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5、情境分析:(6分)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78年底,某村的几个老农商量说:“只有分田到户才能吃饱肚子。”队长严峻昌当时想:管它倒霉不倒霉,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行。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满意了,做饱死鬼强过做个饿死鬼。”最后就把村里的田地分到每一户农民家里。

(1)上述情境中“分田到户”,是我国后来在农村逐步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

(2)这个制度最早在哪两个省开始实施的?(2分)

(3)这个制度对中国农村起到什么积极作用?(2分)

16、(12分)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7

940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材料三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材料四(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列宁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2分)此经济政策有何特点。(2

分)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2分)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

用。(2分)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2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CAD 6—10 ABBAA 11-13 BDB

14(1) A(2) B(3) A(4) B(5) A(6) A

二、非选择题

15、(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安徽、四川

(3)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任答2点得2分)16、(1)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2)重视重工业。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3)劳动力与能源匮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过度重视重工业。

(4)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工人待遇,调动积极性;产业调整合理化,农轻重比例均衡;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