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转站管理实施细则

中转站管理实施细则

中转站管理实施细则
中转站管理实施细则

中转站管理实施细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5)

1.1 总则 (5)

1.2 适用范围 (5)

1.3 检查与监督 (5)

1.4 术语定义 (5)

第二章中转站的选址及建、撤站要求 (7)

2.1 中转站的分类 (7)

2.2 中转站设置原则 (7)

2.3 中转站建站要求 (7)

2.4 中转站撤站要求 (9)

第三章:中转站物资管理 (10)

3.1 中转站物资管理流程图 (10)

3.2 物资分类 (10)

3.3 物资接收 (12)

3.4 物资验收 (12)

3.5 物资保管 (17)

3.6 物资发放 (20)

3.7 物资装卸、运输管理 (21)

3.8赔偿 (23)

3.9 物资退料 (24)

3.10 废旧物资回收与处理 (24)

3.11 帐务处理 (25)

3.12 帐表设置、信息传递及管理 (26)

3.13 代垫费用的结算 (27)

第四章质量管理 (28)

4.1 质量控制图 (28)

4.2 质量方针、目标 (29)

4.3 文件、记录管理 (29)

4.4 不合格管理、纠正/预防措施 (29)

4.5 顾客满意 (30)

第五章 HSE管理 (31)

5.1 HSE承诺、方针、目标 (31)

5.3 文件、记录管理 (32)

5.4 不合格管理、纠正/预防措施 (32)

第六章竣工资料 (35)

6.1 竣工资料编制要求 (35)

6.2 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归档、保存期限 (35)

第七章中转站文化建设 (36)

7.1 员工着装 (36)

7.2 员工仪容仪表 (36)

7.3 中转站的旗帜 (36)

7.4 中转站的标牌 (36)

7.5 统一施工现场 (36)

7.6 统一营地建设 (36)

7.7 中转站职工的行为规范 (36)

第八章中转站绩效考核 (37)

8.1目的 (37)

8.2范围 (37)

8.3考核内容 (37)

8.4考核周期 (37)

8.5考核方法 (37)

8.6奖罚 (37)

附件1: (39)

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相关制度 (39)

1、站长岗位责任制 (39)

2、保管员岗位责任制 (39)

3、现场调度岗位责任制 (40)

4、统计员岗位责任制 (40)

5、吊、叉车司机岗位责任制 (41)

6、门式、桥式起重机司机岗位责任制 (41)

7、起重工岗位责任制 (42)

8、QHSE管理员职责 (42)

9、稽核员岗位责任制 (43)

10、叉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3)

11、吊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44)

12、安全防火制度 (44)

13、质量负责制度 (44)

14、巡回检查制度 (44)

附件2: (46)

中转站开工报告 (46)

附件3: (47)

撤站申请报告 (47)

附件4: (48)

物资到货记录 (48)

附件5: (49)

物资验收确认单 (49)

附件6: (50)

外观质量检查记录 (50)

附件7: (51)

检尺记录表 (51)

附件8: (52)

磅码单 (52)

附件9: (53)

设备随箱资料汇总表 (53)

附件10:设备检验(交接)记录 (54)

附件11:设备检验问题处理记录 (55)

附件12:库存物资维护保养记录 (56)

附件13: (57)

物资调拨确认单 (57)

附件14: (58)

物资发放记录 (58)

附件15: (59)

附件16: (60)

物资收、发、存动态表 (60)

附件17: (61)

材料到货清单 (61)

附件18: (62)

材料发货清单 (62)

附件19: (63)

设备资料交接清单 (63)

附件20: (64)

往来传真记录表 (64)

附件21: (65)

顾客满意调查表 (65)

附件22: (66)

中转站各类应急预案 (66)

1、突发性疫情应急预案 (66)

2、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69)

3、火灾应急预案 (70)

4、人员伤害应急预案 (72)

附件23: (74)

HSE 培训记录表 (74)

附件24: (75)

风险(危险)评估和控制表 (75)

附件25: (76)

交工主要实物量表 (76)

附件26: (77)

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汇总表 (77)

附件27: (78)

HSE问题登记表 (78)

附件28: (79)

特殊工种登记表 (79)

附件29: (80)

物资中转站考核评分表 (80)

第一章总则

1.1 总则

1.1.1物资中转站的管理工作是管道建设项目物资采办及供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道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

1.1.2物资中转站的管理工作要求:

1.1.

2.1做好物资的接收、保管与发放,保证管道建设项目所需物资保质、保量、准时供应到位,严格遵守保管保养操作规程,做到收发物资堆码有序、标识准确、资料存档规范,所中转物资不腐、不损、不丢,各类物资收发手续完整、记录清楚、数量准确、资料齐全、具有可追溯性;

1.1.

2.2准确了解工程物资的供应动态和施工单位的需求信息,并按发货清单或出库调拨单要求及时做好各项物资中转工作;

1.1.

2.3完成项目经理部或各工程项目(分)部安排的其他任务。

1.1.3 中转站管理工作应做到:“严细认真、科学规范、准确及时、优质高效”。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经理部”)所管理的各个管道工程项目物资中转站。

1.3 检查与监督

如物资中转服务纳入EPC总包范围,则由EPC总包方对该管道工程物资中转站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如物资中转服务单独委托,则由各项目(分)部负责检查与监督物资中转站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物资采办处负责对EPC总包方或各管道工程项目(分)部的中转站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抽查。

1.4 术语定义

1.4.1中转站:是指为保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现场物资的及时供给,在管道工程沿线设立的临时物资仓储中转场所。

1.4.2物资验收:是指中转站自行或配合相关单位根据《到货通知单》对到货工程物资进行的物资外观质量检查和物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及随机文件资料的清点等工作。

1.4.3保管保养:是指中转站按照工程物资属性,选择合理的储存保管场所,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保持工程物资使用价值的一系列活动。

1.4.4物资发放:是指中转站根据主管部门的物资调令,将工程物资按程序发放给施工单位的一系列活动。

1.4.5 三不入库:是指物资应附的质量文件、资料不全;物资与凭证数量不符;物资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予入库。

1.4.6 一坚持:是指验收中坚持检尺、量方、开箱点数。

1.4.7 四号定位:是指物资中转站货位的一种编号方法,以便于对储存物资进行查找和发放,各数字编号一般为:

库房:库号、架号、层号、位号;或库号,区号、排号、位号;

料场(料棚):场号、区号、排号、位号。

1.4.8 五、五摆放:是指物资中转站为了便于物资清点,以“五”为基本记数单位,根据不同物资的形状进行堆码的方法。

1.4.9 三个坚持:是指坚持查库存,进行五五点交复核,保证准确无误;坚持现场发料,直到发完为止,不准放任自流;坚持先进先出原则,保证库存物资完好。

1.4.10 四不出库:是指手续不全不出库;数量未交接清楚不出库;质量不合格,设备附件、备件、工具不全不出库;技术质量资料不全不出库。

1.4.11 四懂:是指懂器材规格名称、懂性能用途、懂保管保养知识、懂业务流程。

1.4.12 四会:是指会保管保养、会换算、会识别常用标识、会使用消防器材。

1.4.13 十不吊:是指起重作业中十种不能作业的情况:(1)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2)超负荷不吊;(3)工件紧固不牢不吊;(4)吊物上面有人不吊;(5)安全装置不灵不吊;(6)工件埋在地下不吊;(7)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8)斜拉工件不吊;(9)棱角物件没有措施不吊;(10)遇有恶劣天气(六级以上强风、大雪、大雨、大雾)不吊。

1.4.14 HSE管理体系:HSE是英文 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是将组织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

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管理体系。

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精神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

安全:是指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使生产活动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

HSE管理体系主要采取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思想,全员参与的观点,层层负责制的管理模式,程序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方法,事前识别控制险情的原理。

第二章中转站的选址及建、撤站要求

2.1 中转站的分类

中转站可分为综合型和专用型两种。综合型中转站拥有料场和封闭式库房,可存放线路用管和各类需室内存放的设备;专用型中转站则只拥有料场或封闭式库房,用于存放线路用管或需室内存放的设备。

2.2 中转站设置原则

根据工程建设物资供应的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建设地理环境、交通运输、仓储条件等情况,确定中转站设置的数量和位置,中转站设置方案须上报项目经理部采办处,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2.2.1 靠近管道施工路由,有效覆盖施工全线。

2.2.2 有铁路货场或铁路专用线,交通便利,能够满足物资中转要求。

2.2.3 有满足物资储存要求的场地和库房。

2.2.4 有适宜的生活、办公依托条件。

2.2.5 所使用货场或专用线已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或批准。

2.3 中转站建站要求

2.3.1 人员配备及生活设施配置

2.3.1.1 中转站须设置站长、调度员、保管员、统计员、稽核员(专职或兼职)、QHSE管理员(专职或兼职)、司机(专职或兼职),根据实际需要配置装卸

工、门卫、炊事员、生活管理员等。

2.3.1.2 总承包商必须对所有中转站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相关业务知识、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及HSE知识,相关人员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2.3.1.3中转站站长培训合格后,由中转站总承包商下达任命书。

2.3.1.4中转站工作人员必须经体检证明身体健康方能上岗。

2.3.1.5 中转站须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消毒柜、药箱、衣柜、炊具、饮水机、空调等。

2.3.2 办公室建设

2.3.2.1 中转站须配备满足基本办公需要的办公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话、网络设备、数码相机及车辆等。

2.3.2.2 中转站办公室“一面墙建设”内容:

(1)中转站QHSE目标、方针、指标;

(2)岗位责任制(附件1);

(3)库区、场区平面图;

(4)作业流程图、质量控制图;

(5)物资收、发、存动态表;

(6)应急逃生路线、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应急电话等;

(7)监督台;

(8)服务公约。

2.3.2.3 中转站须建立如下基础资料:

(1)上级指示、电话、传真记录

(2)巡回检查记录

(3)会议记录

(4)QHSE活动记录

(5)调度记录

(6)民主生活管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结果及记录人员签名等)。

2.3.3 生产区各项要求

2.3.3.1 库房、场地需平整、规范、整洁、排水便利。

2.3.3.2 库房、场地应便于车辆进出及装卸作业。

2.3.3.3 据据现场条件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指示牌、警示牌(如入场须知、安全警示等)。

2.3.4 中转站须配备适用的计量器具并建立相应台帐。计量器具应由计量管理单位定期进行检测,由检测部门开具合格证明,存档备查。

2.3.5 中转站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必须向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提交《中转站开工报告》(附件2),经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正式接收物资。

2.4 中转站撤站要求

2.4.1中转站完成工程物资中转任务后,须向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提交《撤站申请报告》(附件3),内容包括:中转站建站时间、预计撤站时间、目前工作完成情况、现有遗留问题等。

2.4.2中转站须按项目经理部对《撤站申请报告》的批复要求,作好剩余物资的保管保养、合理损耗报批、物资报废报批、移库等工作,待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撤站。

2.4.3撤站后,中转站须继续按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要求进行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上交工作。

第三章:中转站物资管理

3.1 中转站物资管理流程图

3.2 物资分类

管道工程物资按《石油工业物资分类目录》进行分类,《石油工业物资分类目录》属于信息分类编码,是管理基础标准,为石油工业所需的各类物资规定统

一分类方法、统一代码、统一名称命名、统一规格标识、统一计量单位,以保证信息的唯一性,满足物资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要求。具体分类与代码按以下规范规定:

各类物资按大类、中类、小类划分,每种物资都有相对应的代码:

大类代码是:01-60;

中类代码是::010-6099;

小类代码是:010101-609999;

物资品种代码是:01010101-60999999。

分类代码标准是编制物资平衡表与汇总表必须使用的。

管道工程物资按其保管要求一般分为60大类:

01大类:冶金原料及铸铁管 02大类:石油专用管材

03大类:普通钢材 04大类:金属丝、金属绳

05大类:有色金属及加工材 06大类:建筑五金

07大类:石油及产品 08大类:煤炭

09大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10大类:水泥及制品

11大类:木材及制品 12大类:石油专用化工产品

13大类:催化剂、助剂、添加剂 14大类:橡胶及制品

15大类:塑料及制品 16大类:涂料及涂料用颜料

17大类:通用化工产品 18大类:玻璃仪器及化学试剂

19大类:火工产品及放射性材料 20大类:轻纺产品

21大类:劳动保护用品 22大类:石油专用设备

23大类:炼化专用设备 24大类:工程机械设备

25大类:起重输送设备 26大类:通用机械设备

27大类:金属加工机械设备 28大类:动力设备

29大类:交通运输设备 30大类:纺织设备

31大类:电力电工设备 32大类:电工材料

33大类:电工元器件 34大类:日用电器

35大类:通信设备 36大类:电子工业产品

37大类:石油专用仪器、仪表 38大类:通用仪器、仪表

39大类:小型机械 40大类:工具、量具、刃具、模具41大类:焊接材料 42大类:紧固件

43大类:轴承 44大类:阀门

45大类:消防器材 46大类:其他机械设备

47大类:石油专用工具 48大类:石油钻采设备配件

49大类:炼化专用设备配件 50大类:纺织器材及配件

51大类:工矿配件 52大类:管道配件

53大类:密封件 54大类:内燃机及拖拉机配件

55大类:重型汽车配件 56大类:一般汽车及摩托车配件57大类:铁路、水路设备配件及器材 58大类:其他机械配件

59大类:包装物 60大类:杂品

目前管道工程建设主要使用其中3、12、15、22、23、24、25、26、27、28、31、32、33、35、36、38、41、44、45、51、52等二十几个大类的物资。

3.3 物资接收

3.3.1 中转站应主动与项目经理部物资采办处和供货厂商定期联系,了解跟踪物资到货计划。

3.3.2物资抵达前中转站须做好库房、料场、垫物料、卸车机具的准备工作。

3.3.3保管员根据铁路、公路运单和供货厂商《到货通知单》对到站物资核查清点,主要检查物资外观是否完好,物资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与《到货通知单》相符等。

3.3.4认真办理交接签认手续,填写《物资到货记录》(附件4),如发现破损、数量短缺等,须及时拍照,作好文字记录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汇报。3.4 物资验收

3.4.1 物资验收总要求

3.4.1.1保管员须认真细致,及时准确做好物资验收入库工作,坚持“照实验收”、“三不入库”的原则。

3.4.1.2保管员要根据运单、到货通知单、装箱单等资料进行现场验收,认真查对车号、发站、供货单位、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是否单实相符, 技术质量资料是否齐全。如发现单据实物不符,物资短溢或损坏,技术质量资料不齐等,

应查明原因,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主管业务部门。

3.4.1.3 保管员应将所收集的技术质量资料建立收、发登记簿,按料性、大类分别登记,进行档案化管理

3.4.1.4 对于利用旧包装物包装或包装有异状的物资以及雨雪天气进站的物资、从发生过灾害天气的地区运来的物资等应严格验收。

3.4.1.5 验收合格的物资应及时开具《物资验收确认单》(附件5),并按《物资保管规程》进行存放、保管。中转站检验出的不合格品除按要求作好记录之外,还应在不合格品上标明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不合格的原因,标识应清晰牢固。所有不合格物资须单独存放,未经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同意,不得动用。

3.4.2 管材(光管、防腐管、热煨弯管)的验收

3.4.2.1 核查到货数量、长度、规格型号是否与厂家的发货清单相符。进行100%的外观检查,并做好《外观质量检查记录》(附件6)。检查内容包括:(1)检查管端保护器是否齐全;

(2)检查管径有无变形, 管体、管口有无损伤,管材有无锈蚀等;

(3)检查防腐层有无破损,管端预留长度是否符合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合同规定。

3.4.2.2按到货数量的20%进行检尺,并填写《检尺记录表》(附件7)。检查管材长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各管厂短尺管数量是否满足合同规定。

3.4.2.3检查炉号、管号标识是否清楚、准确,并建立《磅码单》(附件8)。

3.4.2.4检查生产厂家提供的材质单和防腐合格证是否齐全。

3.4.2.5 检查结果按3.4.1.5执行。

3.4.3 管件的验收

3.4.3.1根椐运单和到货清单核对管件名称、规格、型号、编号、数量是否与单据相符。

3.4.3.2检查管件表面是否锈蚀起皮、是否有麻坑和损伤、有无凹凸,检查管体、管口有无损伤。

3.4.3.3检查生产厂家提供的材质单、产品检测报告、合格证等是否齐全、准确。

3.4.3.4 检查结果按3.4.1.5执行。

3.4.4 其他钢材的验收

3.4.4.1 核对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是否与清单相符。

3.4.4.2 做好外观检查,包括有无结疤、裂缝、麻面、锈蚀、凹凸、弯曲变形、厚薄不匀等,并做好记录。

3.4.4.3检查材质单是否齐全、准确。

3.4.4.4等长的需抽样(抽样比例20%)检尺,不等长应逐一检尺,并做好记录。

3.4.4.5 检查结果按3.4.1.5执行。

3.4.5 补口材料的验收

3.4.5.1 根据运单、到货清单、装箱单核对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单据相符。

3.4.5.2 按批次开箱抽查(抽查比例为20%);检查产品表面是否光滑,有无气泡;检测几何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核查配备的专用工具是否齐全。

3.4.5.3 按照业务人员开具的调单发送复检样品,复检合格后方可发放。

3.4.5.4 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合格证等是否齐全、准确。

3.4.5.5 检查结果按3.4.1.5执行。

3.4.6 设备的验收

3.4.6.1 设备验收总要求:

(1)甲供大中型设备的验收,须按照《甲供设备现场、中转站验收管理办法》要求由采购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中转站、施工单位、供货厂商等有关责任部门共同开箱联合验收,中转站不得私自开箱。需六方联合验收的大中型设备包括:燃驱压缩机组(燃气轮机、压缩机)、电驱压缩机(变频调速驱动系统、压缩机)、输油泵机组(输油泵、定速电机或变频电机)、流量计量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体积管标定系统、自用气撬等。

(2)对一些技术要求简单,规格统一的甲供小型设备及材料,如包装和装卸措施得当,在物流过程中不易出现损坏、腐蚀、失效等问题,各管道建设项目所属物资中转站可参照3PE防腐管验收办法,在对其外观、数量、随箱资料等进行数量清点验收无误后,即可进行调拨和资料归档工作。此类甲供小型设备及材料包括:固态去耦合器及其护箱和支架、柔性阳极及其配套电缆、安全网罩、

光通信设备、光缆及光缆接头盒、电缆、球阀和执行机构、旋塞阀和执行机构、止回阀、调节阀、UPS柜及电池、绝缘接头、收发球筒、快开盲板和锚固法兰等共14类

(3)根椐运单、到货清单和装箱单核对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位置号、数量是否与单据相符。

(4)检查设备外观质量是否完好,有无损伤、变形、锈蚀等。

(5)检查设备随机附件、两年备品备件、附属机具等品种和数量是否齐全、准确。

(6)检查设备随箱到达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图纸、产品说明书等技术质量资料文件是否齐全、准确,并填写《设备随箱资料汇总表》(附件9)。

(7)对直接送达施工现场的设备,中转站须派保管员到现场与监理、施工单位、供货厂商等共同验收,现场作好交接手续。两年备品备件随甲供设备同时送到施工现场时,中转站应在甲供设备联合验收时,与施工单位和供货商共同对两年备品备件进行验收,认定质量合格、数量无误后,由施工单位移交中转站统一专库或专区保管,双方须认真做好交接记录。

(8)设备验收后,监理、中转站、领料单位等相关单位应进行签认。填写《设备检验(交接)记录》(附件10)。如实收设备数量、规格、型号或物资品类与到货通知单、到货清单不相符合时,中转站须详细记录该备品备件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等信息,对有质量问题的设备则应填写《设备检验问题处理记录》(附件11),及时向项目经理部物资采办处递交书面报告,并做好问题处理结果记录。

3.4.6.2 法兰、阀门的验收

(1)检查包装是否包好;

(2)核对生产厂家、合同号;

(3)核对名称规格、型号、压力等级;

(4)清点数量是否与装箱单相符;

(5)核对配件(法兰、螺栓、螺母等)是否齐全;

(6)检查外观质量是否合格,外表是否有裂纹、砂眼、机械损伤、锈蚀等

缺陷和缺件、脏污、铭牌脱落;阀体内有无积水、锈蚀、脏污和损伤等缺陷,法兰密封面有无径向沟槽及其他影响密封性能的损伤。阀门两端有有无防护盖保护;

(7)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包括装箱单、产品说明书、检验报告、材料检验证书等。

(8)检查结果按3.4.1.5执行。

3.4.6.3 电缆的验收

(1)检查电缆盘及电缆受否完好无损,其上面的标识受否清晰、完好;

(2)检查护层是否有断裂、机械损伤和压扁等缺陷。油浸电缆两端是否封闭良好,有无泄漏现象;

(3)检查结果按3.4.1.5执行。

3.4.6.4 特别提示:

(1)中转站所收实物与到货通知单、到货清单不相符合时,中转站应详细记录实物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等信息,并及时向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发送书面报告,请求处理。

(2)对带有密封连接部位的设备,验收时要重点检查密封件部位有无损伤、损坏,如阀门、法兰、过滤分离器、压力调压系统、调压计量撬、旋风分离器、收发球筒、涡轮计量撬、输油泵等。

(3)对带有仪器仪表的设备,要重点检查仪器仪表是否完好,如压力调压系统、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消防设备、高低压开关柜、不间断电源、变压器等。

(4)对带有副机、备品备件的设备,除对主机严格验收外,还应重点检查所带的副机、备品备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或物资代码、数量等是否齐全准确,如压缩机设备、阀门、发电机组、气液联动球阀、过滤分离器、旋风分离器、收发球筒、SCADA系统、消防设备、通讯设备、输油泵、加热炉等。

(5)对带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的设备,在验收时要严格区分随机配件和两年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对压缩机组、发电机组、阀门、过滤分离器、旋风分离器、收发球筒、清管器等设备的两年备品备件,中转站须按两年备品备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分别登记造册,专库或专区保管,待项目投产运行后,按照项目经理部物资采办处调拨令统一移交给运行单位。

(6)压力容器的验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压力容器质量证明文件原件的收集、保存及上交,如收发球筒、储罐、锅炉、过滤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等。

(7)《设备检验交接记录》中必须填写设备编号。

3.4.7 移库物资的验收

3.4.7.1对相关移库物资,接收中转站要认真核对品种、数量是否与发出中转站调拨单相符。

3.4.7.2检查移库物资的外观质量是否完好。

3.4.7.3检查移库物资随机质量技术资料(原件)是否完整、齐全。

3.4.7.4对不符合入库条件的物资,接收中转站须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发出中转站,同时上报主管部门处理。

3.4.7.5在开具验收单时,接收物资中转站对验收入库的物资要注明发出中转站开具的调拨单号及其生产厂家。

3.4.7.6物资移库数量较大或品种较多时时,发出中转站应派人到接收物资中转站现场交接、验收确认。

3.4.8 如果遇到下列物资,应加强验收

3.4.8.1 性能不稳定,易出现问题的物资;

3.4.8.2 新产品以及物资属性较复杂的物资;

3.4.8.3 利用旧包装物包装或包装有异状的物资;

3.4.8.4 雨、雪天气进站的物资;

3.4.8.5 从发生过灾害天气的地区发运来的物资。

3.5 物资保管

3.5.1 物资保管总要求

3.5.1.1物资进库须按物资特性分库、分区、分类储存。进库物资摆放须作到“四号定位”和“五五摆放”。库存物资要依据《物资入库验收记录》和物资的原始标牌、包装标识等在料架或货位上建立明显标识,以确保材质不混、名称不错、规格不串、数量准确。

3.5.1.2中转站应根据所管物资的品种绘制场区平面图,标明场位、区位、垛位。垛位之间应留出足够的装卸作业场地和安全通道。

3.5.1.3物资保管中要注意防锈蚀、防高温、防冻、防止损伤、弯曲、变形、

剧烈震动等,注意物资成套性及储存期限。

3.5.1.4小型设备、光通信设备、光缆、电缆等须入库或料棚保管,并做好上苫下垫和密封,防止破损受潮。

3.5.2 钢材的保管

3.5.2.1 管材的保管

(1)管材存放场地须平整、坚实、排水通畅,管垛位之间要留有作业和安全通道。如场地土质较软,中转站应提前进行硬化处理,已达到管材存放要求。

(2)管垛底部须用两道平行的沙袋或枕木(枕木上铺软垫)垫起,二道平行的沙袋间距均匀,沙袋高度须确保管材堆码后其最底部距地面不少于20厘米。

(3)管材堆码高度须符合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规定要求,一端摆放整齐,管垛两端应设置防滚装置,以保证管垛安全。

(4)不同规格型号的管材须作好标识分开存放,不合格品应单独存放。

(5)热煨弯管露天存放底部须用沙袋等垫起,高度距地面不少于20厘米,两端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积水。

3.5.2.2 型材(圆钢、角钢、槽钢、工字钢、钢板等)的保管

(1)外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钢管,厚度小于7mm的钢板及卷板,直径、边宽小于等于25mm的型材应存放在库房内。现场不具备条件的,也可露天存放,但需采取防锈、防盗措施。

(2)露天料场应保持场地平整、坚实,做到料场内无杂草,无垃圾,保证库区排水通畅。

(3)型材底部垫物料应为石条、水泥预制件或枕木,堆码后型材最底部距地面不少于15厘米。

(4)预制成型的罐板必须单片存放,不得重叠、挤压,以保持预制件原有形状。

3.5.2.3 管件的保管

(1)口径在300mm以下的管件应在干燥通风的库房或料棚内保管。如因现场条件所限,只能露天存放时,须选择干燥水泥或经过硬化的地面,并做好上苫下垫工作。

(2)管件应放置平稳、保持管端略向下倾斜,以防进水。

3.5.3 补口材料的保管

3.5.3.1补口材料应在库房内存放保管,堆码距墙应不少于30公分。

3.5.3.2根据保存期限定期检查,若临近储存期限,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5.4 焊接材料的保管

3.5.

4.1焊接材料须在库房内存放保管。

3.5.

4.2焊接材料须分类、分牌号堆放,避免混乱。

3.5.

4.3焊丝、焊条须存放在相对湿度小于60%的库房内。

3.5.

4.4各类非桶装的焊丝、焊条存储时,必须离地面高100mm,离墙壁300mm 以上存放,以免受潮。

3.5.5 设备的保管

设备一般应在库房内存放保管。无法进入库房只能露天存放的大型设备,须采取上苫下垫措施,达到防雨、防尘要求,其随机副机、备品备件仍须在库房内保管,做到标识清楚、分类分区管理。

3.5.5.1 法兰、阀门的保管

(1)阀门应存放在库房内保管。对口径较大又无特殊要求的阀门也可存放在料棚内,但必须进行上苫下垫,达到防雨、防尘要求。

(2)定期检查并维护保养,做好《库存物资维护保养记录》(附件12)。

3.5.5.2 电工设备、仪器仪表的保管

(1)仪器仪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里。库内温度原则上保持在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0%,周围应无腐蚀性的气体。

(2)码垛时应注意码垛方向,防止倒置。包装上的标识应朝外向。

(3)定期检查、防止霉变。

(4)仪器仪表临近保存期限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3.5.5.3 电缆的保管

(1)电缆须在库房或料棚内保管。

(2)橡皮电缆及聚氯乙烯电缆不可与酸类及矿物油等接触,并须注意日常消防工作。裸铝套、裸钢带铠装油浸电缆须防止雨水浸蚀。

(3)用铁盘、木盘包装的电缆可重迭码垛,垛高以立码两盘为宜。垛形为立放压缝,在垛的底层两端须用三角木卡住,以防滚动翻码。垛底要根据地面情

况适当垫高,以便通风散潮。

(4)电缆切割发货时,应先在切割点的两端约相距15厘米的地方先用铁丝扎紧后,再切割,以免电缆层松散。油浸式电缆切割后,应立即对端头进行严密焊封。其他电缆必须用绝缘胶布、胶带等严密包封。

(5)电缆在保管期间,应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电缆盘每隔半年应滚动180度,将向下存放的铁盘或木盘端滚翻朝上。

3.6 物资发放

3.6.1物资发放必须有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采办部门或各项目(分)部下达的调拨指令,中转站根据调令开具《物资调拨确认单》(附件13),无调拔手续,一律不准发料。

3.6.2保管员须严格按照物资调拔单所列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地等进行发放,无权更改、调换,仅允许物资调拨尾数由于检尺过磅或整体调拨无法分割原因而产生少量增减。

3.6.3物资出库要做到“三个坚持”、“四不出库”。

3.6.4物资出库时,中转站须保留质量技术资料原件(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图纸、产品说明书、磅码单等),随机质量技术资料复印件及随机配件应完整齐全的交给施工单位,双方确认无误后在清单上签字。

3.6.5两年备品备件、专用工具须专库或专区保管,待项目投产运行后,按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的书面通知或物资调拨单统一向运行单位交接。交接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双方签字确认。

3.6.6物资出库时保管员、领料员共同对出库物资的数量、外观质量、包装及随机资料进行核查,确保出库物资准确无误后签字确认。

3.6.7移库物资的原始资料随移库物资转移到接收物资中转站,发出物资中转站只保存复印件,发出物资中转站须在调拨单备注栏中注明生产厂家。移库时须按物资特性及运输规定进行包装,做到包装牢固适用,标记明显,充分保证物资运输安全。

3.6.8中转站须做到二十四小时发料,以保证工程建设需要。因抢险或施工急需的急用料,须经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书面批准后,方可发料,并及时补办调拨手续。

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项目建设申请

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项目建设申请 一、项目背景 1、园区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鼓励产业园区制订信 息化行业解决方案,提高行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大力实施企业信 息化登高计划,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试点,支持企业信息化外包服务。推 动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云计算服务平台,建立公共基础数据库、经济运行监测、运营管理、产业服务、信用管理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发展,共享信息化成果。 2、目前,很多后发国家和地区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赶超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 也要看到,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附加值特点,众多资本会竞相投向战 略性新兴产业,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投资潮涌和“非理性繁荣”现象,如 光伏产业在一个时期就存在一哄而上分割有限的产品市场和创新资源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也降低了产业的预期利润。因此,企业进入新兴产业,要慎重选择和把握好时机。 3、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企业685家,规 模以上企业29家,从业人员34250人,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截至

2017年底,区域内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产值164146.79万元,较2016年142575.17万元增长15.13%。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79272.71万元,较去年68191.58万元同比增长16.25%。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经济新区。 (二)项目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36958.47平方米(折合约55.41亩),其中:净用地面积36958.47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55.41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45458.9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893.26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5458.92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3385.98万元。 四、项目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17574.00万元。

垃圾中转站异臭味解决方案

垃圾中转站异臭味解决 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项目背景 垃圾中转站的功能是将居民区分散的垃圾收集点的垃圾集中起来,经过压缩,送到垃圾填埋场。中转站的功能决定中转站必须设置在居民区之中或附近。由于生活垃圾腐烂发臭,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氨、有机氨及部分的硫醇、甲烷等气体散发出来,同时生活垃圾在堆放、装卸、转运过程中难免有臭气散发出来。中转站散发的臭气对周围的居民生活有很大影响,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因此,在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中,垃圾腐臭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若不进行除臭处理,其臭味可达到4级。 垃圾散发臭气中部分臭气化合物的种类和特点如下: 表1:垃圾臭气中部分恶臭物质的特性

注:*表示有毒性;x表示无毒性或是低毒性。 从上表可以看到,垃圾散发臭气中的恶臭物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容易被吸附等特点。 根据垃圾中转站——垃圾作业处理间区域的情况,本方案拟采用综合异味控制技术处理垃圾中转站产生的臭气,从根本上改善重庆市垃圾中转站区域和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 1.设计依据 ●基础数据和有关环境污染控制要求介绍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GB14554-199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设计原则 ●选择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先进成熟、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的 产品。 ●设备基本不占地方,不影响原有设施布局,业主方不需要增加新的 基础设施。 ●充分考虑方案的经济性,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垃圾中转站各项管理制度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一、中转站操作人员对中转站生产、设备、安全、卫生等工作全面负责。 二、中转站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关工作制度要醒目上墙。 三、中转站准时开门,各岗位人员及时到位。 四、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确保车辆停放整齐,满载运输。 五、垃圾中转站实行全过程管理,做到倾倒有序,文明操作。 六、中转站要有生产垃圾车辆进、出台帐。记录要清晰、及时、准确、齐全。 七、外来单位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进入中转站应持有核发的准入证。 八、禁止将建筑垃圾导入压缩机或压缩车。 九、禁止在垃圾中转站焚烧垃圾、杂物。 十、禁止外来人员到中转站拾荒。 十一、禁止垃圾中转站内堆、晒杂物。 十二、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垃圾中转站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认真做好各类设备的例行保养、维修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 二、定期对各类需润滑部位加润滑油。 三、及时对储油箱滤清或更换。 四、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查明原因,自己不能排除的应及时上报。 五、确保照明正常,发现电路、油路出现故障时,不得擅自修理,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修复。 六、全年机械设备、线路不得少于两次以上的大型保养。

垃圾中转站卫生标准 一、内外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散落垃圾和污横流。 二、物品分类堆放有序,整洁干净,无杂物。 三、液压件、压锤、推动杆清洁、无垃圾、积尘。 四、下水道及时冲洗、疏浚、无恶臭、无杂物。 五、垃圾清运结束后,中转站必须清洗一次,无暴露垃圾。 六、消毒期间基本无苍蝇等。 七、货物柜干净、整洁、无杂物。 八、门窗、墙壁清洁、无灰尘、蜘蛛网。 九、站内、外要进行适当的绿化、美化,做到无白色垃圾。

垃圾中转站工艺方案的选择

工艺方案的选择 1 双模预压式与压装式的比较 垃圾压缩方式有预压式(预压打包推入)和压装式(直接压入装箱式)、双模预压式(具有预压和直接压装功能)三种。 预压式是指垃圾进入压缩机后,在压缩机的预压仓内先进行压缩,从而形成一个密实的垃圾包,然后被推入垃圾集装箱中。此种压缩方式具有压缩比率高,压缩时不需要转运车集装箱配合等特点。 压装式即压缩机将进入其中的垃圾直接推入垃圾集装箱内,待集装箱快装满时再进行压实的方式。此种压缩方式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双模预压式即压缩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压装和预压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压缩垃圾。 因此,本方案采用双模式压缩机。 2 卸料槽方式的选择 卸料槽的形式有多车卸料槽和单车位竖直卸料槽;而多车位卸料槽根据输送垃圾方式的不同,又有半潜推头式、推板式及链带式等。 竖直卸料槽只有一个卸车位,对相对高效的压缩机供料不连续,造成高峰期收集车排队等候或坑外卸料,转运效率低,同时垃圾直接落入压缩腔因落差太大易于对压缩腔产生冲击破坏、大落差也使得垃圾因气流反冲而腾起污染环境、另外收集车向压缩腔中直接卸料也易于造成“蓬堵”现象的产生等严重缺点。 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卸车位,解决了高峰期收集车排队等候或坑外卸料的情况,其较大的暂时容储能力使得压缩机的供料连续均匀,作为过渡,该种形式卸料槽舒缓了垃圾卸料的大落差和对压缩机的冲击。同时全自动半潜式推头式卸料槽可允许收集车随时向其卸料,克服了其它多车位卸料槽(如推板式)不允许收集车随时卸料的缺点。 因此,本方案采用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

3车厢可卸式转运车与箱车一体式转运车的比较 车厢可卸式转运车(即拉臂车)是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垃圾转运车,无论在山区还是在填埋场,它都表现出了优良和稳定的性能,该种转运车的垃圾集装箱轻巧灵活、有效容积大,净载率高,垃圾密封性好。该种车型由于汽车底盘与垃圾集装箱可自由分离、组合,在压缩机向垃圾集装箱内压装垃圾时,司机和车头不需要在站内停留等候,提高了转运车和司机的效率,因而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低,维修保养也更方便。 箱车一体式转运车即是将垃圾箱固定于汽车底盘上,在垃圾箱内部装有推板和多级油缸,以便垃圾卸料时将垃圾平行推出。内带的推料装置占据了垃圾箱中不少宝贵空间,推料装置较重,又提高了整车的重心,导致运行及操作的稳定性、安全性降低。而且该种车型由于箱车不分离,同等能力下需配置较多的汽车底盘,导致投资浪费,司机和车辆在中转站的等候时间较长,影响了车辆的利用率和站内交通,人工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维修方面,集装箱或汽车底盘的维修保养都将使整车不能使用。 从以上分析,车厢可卸式转运车(拉臂车)具有集装箱有效容积大,净载率高,调度运营方便,车头投资少,维护简单等特点。 因此,本方案采用车厢可卸式转运车(拉臂车)。

垃圾中转站异臭味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重庆市垃圾中转站的功能是将居民区分散的垃圾收集点的垃圾集中起来,经过压缩,送到垃圾填埋场。中转站的功能决定中转站必须设置在居民区之中或附近。由于生活垃圾腐烂发臭,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氨、有机氨及部分的硫醇、甲烷等气体散发出来,同时生活垃圾在堆放、装卸、转运过程中难免有臭气散发出来。中转站散发的臭气对周围的居民生活有很大影响,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因此,在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中,垃圾腐臭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若不进行除臭处理,其臭味可达到4级。 垃圾散发臭气中部分臭气化合物的种类和特点如下: 表1:垃圾臭气中部分恶臭物质的特性 沸点 (C)-氨基丙醇

二硫化碳S2C76-30* 苯乙烯C6H5CH=CH2104.14146* 从上表可以看到, 垃圾散发臭气中的恶臭物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容易被吸附等特点。 根据重庆垃圾中转站——垃圾作业处理间区域的情况,本方案拟采用加拿大ECOLO异味控制国际公司产品及日本EM臭源控制技术处理垃圾中转站产生的臭气,从根本上改善重庆市垃圾中转站区域和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 1.设计依据 基础数据和有关环境污染控制要求介绍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GB 14554-199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设计原则 选择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先进成熟、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的产品。 设备基本不占地方,不影响原有设施布局,业主方不需要增加新的基础设施。 充分考虑方案的经济性,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三.设计参数及要求 1.设计参数 垃圾中转站的场地面积大小以及中转站的场地情况(单位:平方米)。 2.设计标准

垃圾中转站方案

生活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消防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要将消防工作纳入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做好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 3、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和消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4、按照规定标准配足消防器材,固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垃圾监测检验规定 1、站内管理人员要认真休息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 2、管理人员应对垃圾收集车实行随机抽查检验,对所有自运单位的进展垃圾收集车辆,要求其逐车检查,认真鉴定垃圾成份,严禁有毒有害垃圾进场,并认真做好记录。 3、管理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4、管理人员有责任对外来车辆垃圾成份进行检验,车辆倾倒时发现有毒有害垃圾,要及时制止其倾倒并责令其立即出站,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5、工作人员应加强责任心,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一、垃圾中转站清运工作实行定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 二、垃圾中转站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倒入填埋场。三、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果皮纸屑、无污水。 四、及时清洁垃圾中转站内墙面、天花板,应无积灰污迹、蛛网、无乱涂乱画墙面光洁外墙面整洁。 五、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要再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六、集装箱内垃圾要衬匀、摊平。七、操作间严禁外人进入。 八、爱护垃圾中转站设施如检查中发现设施损坏,要负责赔偿。九、保持垃圾中转站周围

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站区管理规定 1、进场人员和车辆必须遵守场内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 2、垃圾收集车进场必须按指定位置倾倒垃圾,严禁随意倾倒。 3、垃圾运输车运走垃圾时,密闭设备必须齐全,防止垃圾抛洒,保持站区环境卫生。 4、车辆进入站区必须谨慎驾驶,不得损坏站内设施。 5、垃圾运输车应严格按照站内规定操作,严禁酒后开车,杜绝事故发生。 6、站区内严禁烟火。 7、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 安全管理制度 1、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和突击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并做好记录。 2、站区重点部位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 3、发生事故时,管理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 消毒工作规定 1、根据气候变化和蚊、蝇密度,适当调整药理和消杀次数。 2、做好消毒记录,每日要消杀面积、药品用量进行详细记录。 3、药品管理要远离办公、生活场所,严格药品领取手续和管理制度,任保人不得私自动用, 剩余药品要及时入库。 4、消毒结束后,必须将消毒设备冲刷干净,及时保养。 安全管理制度1、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和突击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并做好记录。2、站区重点部位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3、发生事故时,管理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一、垃圾中转站清运工作实行定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 二、垃圾中转站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倒入填埋场。 三、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果皮纸屑、无污水。 四、及时清洁垃圾中转站内墙面、天花板,应无积灰、污迹、蛛网、无乱涂乱画、墙面光洁、外墙面整洁。 五、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并在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 六、认真做好除“四害”防污染工作,每两天应对垃圾中转站进行消毒工作,不少于一次防虫害。 七、爱护垃圾中转站设施,如检查中发现设施损坏,要负责赔偿。 八、保持垃圾中转站周围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九、负责记录垃圾的出站数量。

垃圾中转站管理人员安全操作规范 一、管理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熟知用电知识,熟练操作流程,严格按安全程序操作。 二、管理人员严禁在清运车没有停稳时操作设备,严禁设备上料时伸头观看或者站在料斗下,要确保操作安全。 三、垃圾压缩箱装满后要及时把污水排放干净,拔下排放管和用电插头,确保垃圾压缩箱安全上车。 四、协助垃圾运输车及清运车辆安全的驶入和驶出,做好驾驶员的观察员。 五、做好消杀工作,严格做到每天上午10:00左右消杀一次,下午 4:00左右消杀一次,另视垃圾产量及垃圾成份等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消杀次数,严禁苍蝇产生。车辆出入中转站必消杀。 六、如停电、机械、汽车发生故障等原因,手拉车清运人员倒垃圾时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统一指挥,不得擅自将垃圾倒入中转站场地内。 七、严禁建筑垃圾、易燃易爆、有毒垃圾倒入压缩箱。 八、废品不得堆放在中转站内外,不得在垃圾场内外燃烧废品,若发现垃圾堆不明起火要及时采取灭火措施。 九、拾荒人员不得进入中转站捡拾废品。 十、工作结束后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切断电源,关闭水龙头,关锁好门窗。

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县××镇人民政府。 项目法人代表:××。 1.1.3 项目拟建地点 ××县××镇××村东、××公路南侧。 1.1.4 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编制单位:××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资质证书号:豫工资丙×× (3)法人代表:×× 1.1.5 编制工作的依据与研究范围 根据××县××镇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方案及其它基础资料,我公司组成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按照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筑专业法规、规范,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目标与依据、背景及现状、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投

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依据。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项目单位承办条件 ××县××镇人民政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符合项目申报资格。其经济能力和管理能力,具备承担拟建项目投资建设的要求和基本条件。 1.2.2 项目规模 项目区占地面积10000㎡;项目总建筑面积2301㎡;附属设施建设:庭院、广场、围墙、绿化等3500㎡。 1.2.3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分为:项目申报、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及签订合同、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自土建工程开始起,计划8个月(2009年3月—2009年10月)完成。 1.2.4 项目招标 为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建设及设备采购,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1.2.5环境保护 项目所在区自然环境良好。项目建设环保措施设计合理、配套齐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2.6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50万元。

垂直垃圾中转站详细工艺方案设计

一、总体工艺流程设计 二、工艺方案详细说明 2.1、垃圾收集车进站和出站(参考图1和图2)

1)垃圾收集车(以后简称 收集车)在进站时由进 站处读取收集车IC卡 信息或由监视设备读 取车牌号信息,并称重 计量,将数据传到中央 控制室(以后简称中控 室)存档; 2)中控室比对收集车基 本信息,经过计算后, 安排收集车的卸料泊 位; 3)进站处打开升降挡车 杆放行,收集车通过红 绿灯和LED牌的引导 进入卸料泊位,完成卸 料作业; 4)收集车出站时,在进站 处再次读取车辆信息 并称重计量,将数据传 到中控室存档,进站处 打开升降挡车杆放行,收集车出站 图1 垃圾收集车进出站口 图2 收集车进出站口信 息交互图 2.2、垃圾收集车的卸料 (参考图3、图4) 1)、容器箱在竖直放

置完毕、打开进料门后,现场工作人员报告中控室,中控室通过监控设备确认后放下卸料槽; 2)、卸料槽放下后, 中控室通过LED 显示器、红绿灯 引导收集车进入 卸料泊位; 3)、收集车通过泊位 的限位装置倒车 至倒车限位块处;图3大厅平面示意图 4)、喷淋、降尘、 抽风、除臭系统开始工作,收集车进行卸料作业; 5)、卸料完成后,收集车离开,现场工作人员报告中控室,中控室通过监控设备确认。 2.3、垃圾转运车的进出站 及容器箱的场内转运(参 考图5) 1)、垃圾转运车(以后简 称转运车)从垃圾处理场 返回中转站后,通过无线 对讲设备、GPS 定位设备报告中控室; 2)、中控室根据场内情况 通知垃圾转运车将空容器 箱放置在容器暂存地或是 直接复位放置在工作泊 位。 图4 收集车卸料示意图 3)、空容器箱放置完场后,转运车通过对讲设备报告中控室,中控室通过监控设备确认后,根据场内情况通知转运车进入其他泊位将满载容器箱装车或是进入转运车停放区停放休息; 4)、容器箱装车完成后,转运车通过对讲设备报告中控室,中控室通过监控设备确认后,通知其可以离开; 5)、转运车离开中转站,在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往返,中控室通过GPS定位设备和无线对讲设备对转运车的转运作业进行控制,直到垃圾车返回中转站。

垃圾中转站管理最新版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1、中转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成领导交办的其 他工作;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和工作安排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关的工作制度要醒目上墙; 2、中转站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 进入场区须登记;操作间严禁外人进入; 3、中转站准时开门,各岗位人员及时到位;工作实行定 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工作人员按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 4、中转站工作人员对中转站生产、设备、安全、卫生等 工作全面负责;做好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场区内严禁烟火; 5、垃圾中转站实行全过程管理,做到倾倒有序,文明操 作;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垃圾、无污水; 6、各区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进入中转站应持有核发的准入 卡;须按指定位置倾倒垃圾,严禁随意倾倒;要有生产垃圾车辆进、出台账;记录要及时、准确、齐全; 7、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确保车辆停放整齐,满载运输; 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运至垃圾场进行填埋; 8、禁止将建筑垃圾倒入压缩机或压缩车;禁止在垃圾中 转站焚烧垃圾、杂物;禁止垃圾中转站内堆、晒杂物;

垃圾中转站设备维修人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做好各类设备的例行保养、维修工作,并认真做好 记录;每天安排维修驻站人员,对压缩设备检查、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生产; 二、定期对各类需润滑部位加润滑油、黄油,对压缩机、移 动平台滚轮等缺油情况,及时进行加注; 三、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切断电 源,查明原因,自己不能排除的应及时上报; 四、确保照明正常,发现电路、油路出现故障时,由专业人 员修复; 五、建立维修档案,填写维修记录单,定期汇总;每月对机 械设备、线路不得少于两次以上的大型保养。

垃圾中转站站技术方案

常宁市300T垃圾转运站 工 艺 及 设 备 方 案 湖北精功科技有限公司 2011-01-03

1.中转站主要参数与设计依据 ............................................................... - 3 - 1.1 中转站主要参数 ................................................................... - 3 - 1.2 设计依据......................................................................... - 3 - 2.工艺方案的选择......................................................................... - 4 - 2.1 双模预压式与压装式的比较 .......................................................... - 4 - 2.2.1 操作及工艺流程 ............................................................. - 6 - 2.2.2 工艺流程图 .................................................................. - 7 - 4. 主要设备介绍........................................................................... - 8 - 4.1 双模式垃圾压缩机 .................................................................. - 8 - 4.2 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 ............................................................ - 9 - 4.3车厢可卸式转运车.................................................................. - 10 - 4.4 集装箱移位系统................................................................... - 11 - 4.5 PRT40型除尘除臭系统.............................................................. - 11 - 4.6 称重计量系统..................................................................... - 13 - 4.7高压洗车系统...................................................................... - 14 - 4.8 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 ............................................................... - 14 - 5 主要设备清单........................................................................... - 17 - 6. 环境保护.............................................................................. - 18 - 6.1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 - 18 - 6.2 中转站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控制技术 ............................................. - 18 - 6.2.1 废气粉尘污染治理 ........................................................... - 18 - 6.2.2 中转站车辆及场地清洁 ....................................................... - 18 - 6.2.3 废水治理措施 ............................................................... - 18 - 6.2.4 噪声控制................................................................... - 19 - 6.2.5 蚊蝇控制................................................................... - 19 - 7. 结束语................................................................................ - 20 -

垃圾中转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 (2) 第一节工程概况 (2) 第二节编制依据 (2) 第二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 第一节测量定位放线 (2) 第二节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3) 第三节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4) 第四节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5) 第五节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6) 第六节墙体砌筑施工方法 (8) 第三章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10) 第一节质量控制标准 (10)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10) 第三节质量重点控制点 (12) 第四节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3) 第四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5) 第一节机械、机具设备安排 (15) 第二节劳动力需求计划及保证措施 (16) 第三节材料设备进场计划 (19) 第五节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0) 第五章施工安全及各项施工保证措施 (23) 第一节安全保证体系 (23) 第二节安全目标及其保证措施 (25) 第三节文明施工措施 (31) 第四节环保管理措施 (33) 第五节消防保卫措施 (37) 第七节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38)

第一章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工程 二、工程地点: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 三、计划工期:30日历天 四、招标围:详见工程量清单 五、工程质量:合格 六、资金来源:国拨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国建筑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二、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现行有关规定。 三、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工程的招标文 件。 四、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工程的工程量 清单。 五、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工程施工图图 纸。 第二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测量定位放线 一、控制桩的测设 本工程轴线引测控制点由建设单位指定的测量桩点引测。在引测各轴线控制桩之前,必须复核建设单位现场提供的引测控制点是否闭合,闭合误差符合工程测量规的允许误差值的要求,方可进行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的引测。

垃圾中转站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总说明 二、一般说明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组织准备 二、施工现场准备 三、技术上的准备 四、生产准备 第四章、技术人员和劳动力配置计划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计量器具配置 一、主要机具设备的配备及进场时间 二、主要工艺检测计量器具配备 第六章、关键部位施工方案 一、施工部署 二、施工方案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技术保证措施及违约处罚 二、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一、建立安全施工的保证体系 第九章、公司宗旨及保证措施 一、公司宗旨 二、组织措施 三、物质措施 四、技术组织措施 五、经济措施

六、有关强制性条文的保证措施 七、现场文明施工保证及管理措施 八、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九、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十、工程质量保修承诺及违约处罚 十一、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进度的措施 十二、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第十章、工期保证措施 一、工期保证措施 二、进度计划 第十一章、降低成本措施 一、材料节约 二、技术措施 三、施工管理措施 第十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进度计划表 一、施工临设布置 二、施工平面图的科学管理 第十三章、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附件:劳动力计划表 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编制依据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及图纸答疑 2.现行的国家有关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政策法规 3.现行的地方有关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政策法规 4.我公司对本工程、质量、成本控制的目标要求 5.我公司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和公司承接的相关类似工程的实际管理和施工技术经验 6.我公司颁发的《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和《项目管理文件》 二、本工程执行的主要规范有: 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快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 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办法》(JGJ95-99)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案前技术规程》(JGJ46-88) 1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3-2002) 14、其它现行各有关《规范》。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总说明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垃圾中转站设备安装设计方案

垃圾中转站设备安装设计方案

地埋式压缩垃圾中转站设备安装设计方案 一、设备选型 当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设备5吨(大于6立方)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侧面举升的(地坑长×宽×深分别是:5.70×2.9×1.6地坑深度在 1.6-1.7米深). 一种是底部举升的(地坑长×宽×深分别是:5.7×2.24×2.14地坑深度有2.14米)。 如图A(YLZ-50B型)

图B(YLZ-50A型) 两种设备各有优势,前者侧面举升的优势是:地坑不深,只在1米6左右,后者底部举升的地坑深有2米1左右,但只要2米24宽,都是第三代产品,举升平稳,动力更省。因此,我们提供两套设备采购方案供贵公司选择。

液压泵站及配件 名称规格型号配置参数数量产地电控柜1100X750X1300` 380V 1 湘潭油箱900X650X450 160L 1 湘潭电机Y132S-4 7.5KW 1 湘电集成块390X120X140 φ10 1 轴向柱塞泵25YCY14-1B 25ml/rev 1 邵液电磁换向阀4WE10E31B/CG24N9Z5L 直流24V 4 北京华德液压锁2SO7-K6 40MPa 1 湘潭电磁溢流阀DBW10B-3-50/3156AG24NZ5L 31.5MPa 1 北京华德叠加溢流阀ZDB10-V A-3-40/315 31.5MPa 3 北京华德压力表YN-60 40MPa 1 上海亿川压力表开关KF-L80/20E 32MPa 1 温州液位计YWZ-100T 1 温州过滤器WU-100 1 温州空滤器EF3-40 1 温州

液压油缸 规格型号配置参数数量 伸缩缸 21MPa 1 (三级缸150/63-3200) 升降缸160/90-925 21MPa 2 挂钩缸50/28-80 10MPa 2 开门缸50/28-320 16MPa 2 机械制作(含机械加工) 项目重量(吨) 数量 举升机构 2.5 1 压缩机构 1.2 1 箱体部分 3.6 1 盖板装置0.5 1 产品设计方案 产品名称:B型水平压缩式垃圾站 产品型号:YLZ-50B 产品型号:YLZ-50A

垃圾中转站设备安装设计方案

地埋式压缩垃圾中转站设备安装设计方案 一、设备选型 目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设备5吨(大于6立方)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 是侧面举升的(地坑长X宽X深分别是:5.70 X 2.9 X 1.6地坑深度在1.6-1.7 米深).一种是底部举升的(地坑长X宽X深分别是:5.7 X 2.24 X 2.14地坑深度有2.14米)。 如图A(YLZ-50B 型)图B(YLZ-50A 型) 两种设备各有优势,前者侧面举升的优势是:地坑不深,只在左右,后者底部举升的地坑深有2米1左右,但只要2米24宽,都 是第三代产品,举升平稳,动力更省。因此,我们提供两套设备采购方案供贵公司选择。 液压泵站及配件

液压油缸 机械制作(含机械加工) 产品设计方案产品名称:B型水平压缩式垃圾站

平稳可靠 两侧举升,剪叉跨度大,升降平稳,无偏斜 产品型号:Y LZ-50B 全封闭水平 产品型号:Y LZ-50A 垃圾破碎、脱水、压缩一次完成,垃圾压实密度 压缩 3 _ > 0.85t/m ,大幅节约转运成本。

底部举升,双油缸支撑,更稳更省动力。 占地省、浅地侧升设备,地坑深度不超过1.7米,选址极为灵活。 底升设备,地坑宽度不超过2.24米,占地面积更省。 质量与安全说明 1)水平式垃圾压缩设备是具有成熟技术的全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按《产品质量法》实行三包,满足采购人的正常使用及未来发展需要; 2)所有货物未经拆封的原厂包装,具有全套中文资料(含合格证,用户 手册,保修卡,生产厂家、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3)水平式垃圾压缩设备设有安全警示标志,操作时,必须配备专人操作, 该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4)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执行,注意安全,预防为主,定期对 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实行一人一机动态管理,排除安全隐患。 售后服务承诺

垃圾中转站废气处理实施方案

垃圾中转站废气处理实施方案 一、概况 东园垃圾中转站位于江都区龙城路48-2,浦江路垃圾中转站位于江都区浦江路148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一个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也是标志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循环经济开展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确实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垃圾的收集、压缩、运输和垃圾站的臭气净化等。我公司研发生产的垃圾转运站除尘除臭系统是综合了空间植物液雾化的技术、负压抽风除尘除臭技术、离子新风除臭技术、垃圾口降尘除臭等技术,是一项比较理想和成熟的垃圾中转站除尘除臭系统,已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垃圾中转站配套使用,用户均感到非常满意。 1.1、垃圾臭气的产生原因 由于生活垃圾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剩饭、蔬菜根、叶、家禽、动物及鱼类的皮、毛、脂肪、下脚料等和一定的水分,在堆积过程中由于通气不良及受到微生物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鱼腥臭[胺类CH3NH2,(CH3)3N],氨臭[氨NH3],腐肉臭[二元胺类NH2(CH2)4NH2],腐蛋臭(硫化氢H2S),腐甘蓝臭[有机硫化物(CH3)2S],粪臭[甲基吲哚C8H5NHCH3]以及某些垃圾废水的特殊臭味,习惯上统称为垃圾臭气。 1.2、垃圾臭气的产生过程 垃圾在堆放、转运、压缩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异味臭味,从而造成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其异臭味产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待处理的垃圾中含有易挥发的异臭味的化合物,经过设备的搅动、翻转等机械运动,使得这些化合物挥发出来,产生异臭味; (2)垃圾在输送、储存等过程中因微生物的作用,释放出异臭味; (3)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因工艺条件和要求造成异臭味的产生。例如,在焚烧或堆肥等过程中,氧气可与垃圾中的化合物生成有异臭味的产物;又如,在垃圾堆放过程中的有机物腐败产生异臭味。 二、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垃圾中转站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1《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 1. 2 安徽广德垃圾中转站详细规划用地红线图 1.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一2005) 1.4《住宅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1.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134-2001) 1.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1.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OO16-2006) 1. 9国家及安徽省相关现行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设计规范和规 程 二、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经济开发区。该地块周边配套齐全,交通便利,环境景观优越。规划总用地面积46798平方米。 三、总体规划设计 1、规划结构 为了适应城市进程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现代人思想意识的变迁,在设计中强化组团模式,突出邻里空间。运用城市社会学理论,以半封闭的院落作为小区住宅布局的基本形式,加强邻里空间的组织,增强居民归属感。院落--组团--小区的空间关系变化,一方面有助于营造亲切的邻里互动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小区分级管理。

2.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对现状外围交通的分析,将小区出入口安排在西侧。偏北方的入口为车行入口,结合工作区建筑,成为工作人员集散地。偏南方入口为小区主要步行景观入口,并在主入口正对一景观广场。在中部入口为小区次要步行景观入口。 中部和南部的景观步道伸入小区构筑了景观区。北侧道路汇入的车流在环状的道路体系中快速进入工作区,使景观小径自然成为步行道,最大可能地做到人车分离。使工作区和景观区互不干扰又有机结合在一起。 场地内部流线合理,较好的发挥地块的特点,将“景“和”意“围合在路网内,并与周围自然环境紧密结合 3.景观绿化系统 本规划的环境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特点是以绿地系统为骨架,以小区景观广场为整体环境中心,配以其他组团绿地,形成一个整体的绿化系统,体现生态环境为主导的规划构想,保证“环保一健康”这一设计理念的实现。 小区的景观广场东侧设置了一个老人健身场地,景观带以铺地、座椅、花坛、小品等为组成元素;渗透景观带设有假山、文化石、绿坪铺地、花卉等形成连贯的景观带;活动场地结合景观绿化,依据休闲、体育、健身目标来设置,让居民身心均得到健康发展,。并以景观广场为核心,结合景观带空间上横向衍生出若干簇居住组团绿化,构架清晰,结构明确,又相互串联,构成点、线、面结合的景观体系。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实施计划规划方案书.doc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 1 - 1.1 编制背景 .............................................................................................. - 1 - 1.2 编制依据、目的 ................................................................................ - 1 - 1.3 可行性研究内容 ................................................................................ - 3 - 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 ...................................................................... - 3 - 1.3.1 建设地点与规模 ...................................................................... - 3 - 1.3.2 项目建设内容 .......................................................................... - 3 - 1.3.3 项目建设进度 .......................................................................... - 3 - 1.3.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 3 - 1.3.5 效益分析 ................................................................................... - 3 - 第二章项目区域概况 .................................................................................... - 5 - 2.1 自然概况 .............................................................................................. - 5 - 2.1.1 地理位置 ................................................................................... - 5 - 2.1.2 气候............................................................................................ - 5 - 2.1.3 矿产资源 ................................................................................... - 5 - 2.1.4 旅游资源 ................................................................................... - 5 - 2.1.5 经济概况 ................................................................................... - 6 - 2.2 ** 总体规划 .......................................................................................... - 7 - 2.2.1 规划期限 ................................................................................... - 7 - 2.2.2 规划范围 ................................................................................... - 7 - 2.2.3 规划人口 ................................................................................... - 7 - 2.3 环卫管理系统现状 ............................................................................ - 7 - 2.3.1 环卫现状 ................................................................................... - 7 - 2.3.2 环卫规划 ................................................................................... - 8 - 第三章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 - 10 - 3.1 垃圾处理现状 .................................................................................. - 10 -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 - 10 - 3.2.1 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 - 10 - 3.2.2 加快 ** 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 - 11 - 3.2.3 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 - 11 - 3.2.4 保护环境的需要 ................................................................... - 12 - 3.2.5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完善城市总体功能的需要 ........ - 12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