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程复习】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略 1.3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全程复习】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略 1.3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全程复习】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略 1.3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全程复习】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略 1.3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全程复习》2014届高考物理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第一轮)课时提能演练(含详细解析)1.3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9分,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5分,共72分)

1.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第6 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第5 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

2.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 s内A质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前4 s内B质点一直以5 m/s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

C.B质点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

D.B质点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

3.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

A.甲在乙之前2 m

B.乙在甲之前2 m

C.乙在甲之前4 m

D.甲在乙之前4 m

4.(2012·白银模拟)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质点在前10 s内运动的位移为20 m

B.质点的加速度为-0.4 m/s2

C.质点的初速度为4 m/s

D.质点前20 s内所做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5.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

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

6.(2012·荆州模拟)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

间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时撤去F1、F2,甲、乙两物体开始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其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各项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在F1、F2作用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x1>x2

B.若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x1′>x2′

C.甲、乙两物体匀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4∶1

D.若在匀加速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a1<a2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 m,物体A以v 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

加速度大小为a=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 s

B.8 s

C.9 s

D.10 s

8.(2012·潍坊模拟)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

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

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9.(14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 图线;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10.(14分)A火车以v1=20 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 m处有另一

列火车B正以v2=10 m/s速度匀速行驶,A车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

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物体在前2 s内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A错误;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

内的v-t图线的斜率相同,故加速度相同,B正确;物体在前4 s内的总位移为零,在第2 s

末和第6 s 末离出发点最远,最大位移为m 1

x 12

=

? 2 m 1 m ?=,故C 、D 均错误. 2.【解析】选A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平行于时间轴,图线在t 轴上方为正方向,在t 轴下方为负方向.当速度为零时,图线在t 轴上,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前4 s 内A 质点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质点先以5 m/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运动1 s ,而后停了1 s ,最后以5 m/s 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A 正确,B 错误;B 质点最初3 s 内的位移x=(5×1-5×1) m=0,而路程s=(5×1+5×1) m=10 m ,故C 错误,D 正确. 3.【解析】选D.甲、乙两质点3 s 末在途中相遇时,各自的位移分别为

11

x 2 2 m 2 m x 3 4 m 6 m 22

=??==??=甲乙,,

因此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甲在乙之前4 m ,故D 正确.

4.【解析】选D.由v-t 图象可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4 m/s ,负号表示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C 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v

a 0.4 m /s t

?=

=?,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错误,D 正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质点在前10 s 内运动的位移1

x 10 4 m 20 m 2

=-??=-,负号表示质点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A 错误. 5.【解析】选C.A 项位移正负交替,说明物体做往复运动;B 项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周而复始;C 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循环下去,物体始终单向运动,C 正确;D 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零,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不是单向运动. 6.【解析】选B 、C.在F 1、F 2作用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之比为

0012002v t /2x 1x v 4t /22

==,所以x 1<x 2,A 错误;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之比为

0012002v 3t /2x 6x v 5t /25

'==',所以12x x ''>,B 正确;甲、乙两物体匀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

00002v 2t /24

v t /21

=,C 正确;匀加速过程中甲、

乙两物体的加速度之比为

00002v /t 8

v /4t 1

=,所以a 1>a 2,D 错误.

7.【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计算物体B 停止运动时,A 、B 两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判断物体A 是否已经追上物体B. (2)由位移公式求出追及时间.

【解析】选B.物体B 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时,所需时间B 1v 10

t s 5 s a 2

=

==,运动的位移22

B B v 10x m 25 m 2a 22

===?,在这段时间内物体A 的位移x A =v A t 1=4×5 m=

20 m ;显然还没有追上,此后物体B 静止,设追上所用时间为t ,则有4t=x+ 25 m ,解得t=8 s ,故B 正确.

8.【解析】选A 、C.v-t 图线与t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A 、C 两图中在 t=20 s 时a 、b 两车的位移大小分别相等,故在20 s 时b 车追上a 车;B 图中b 车一直领先,间距越来越大;D 图中a 车在前7.5 s 一直落后,在7.5~12.5 s 间尽管a 车速度大于b 车,但由于前7.5 s 落后太多未能追上, 12.5 s 后v a <v b ,故a 车不能追上b 车.

【变式备选】(2012·东莞模拟)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

B.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

D.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 m

【解析】选C 、D.v-t 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物体a 加速时图线的斜率小于物体b 加速时图线的斜率,故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 的加速度,A 错误;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故4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B 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60秒时,图线a 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图线b 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故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C 正确;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

()a b 1x x x 104020 m 2?=-=?+?+ 1

2040 m 2

?? 900 m =,D 正确.

9.【解析】(1)设t=10、40、60 s 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1、v 2、v 3.由题图知0~ 1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 2

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 1=2×10 m/s=20 m/s ①(3

分)

由题图知10~40 s 内汽车匀速行驶,则: v 2=20 m/s

②(2分)

由题图知40~6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 2

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 3=v 2-at=(20-1×20) m/s=0

③(3

分)

根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t 图线,如图所示.

(3分

)

(2)由第(1)问v-t 图可知,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3060

x 20 m 900 m 2

+=

?=

(3分)

答案:(1)见解析

(2)900 m

10.【解析】两车恰不相撞的条件是两车速度相同时相遇,则 v 2=v 1-a ′t

(3分)

对A :2

111x v t a t 2

=-'

(3分)

对B :x 2=v 2t

(2分)

又有:x 1=x 2+x 0

(2分)

()2

2221202010(v v )a m /s 0.5 m /s 2x 2100

--'===?

(2分)

则a >0.5 m/s 2

(2分)

答案:a >0.5 m/s 2

【总结提升】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

(1)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画出运动简图,列位移、时间关系式.

(2)相对运动法:巧妙地选取参考系,然后找两物体的运动关系.

(3)数学分析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碰;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

(4)图象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象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求解.

高考物理曲线运动试题汇编

高考物理曲线运动试题汇编 平抛运动: (xx 年全国理综)19.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1v ,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2v ,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A .21222 v v dv B .0 C .21v dv D .1 2v dv (xx 年天津理综)16.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 B .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C .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 .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xx 年上海物理)16.(4分)右图为用频闪摄影方法拍 摄的研究物体作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A 、B 、C 为 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AA /为A 球在光滑水平 面上以速度运动的轨迹;BB /为B 球以速度v 被水平抛 出后的运动轨迹;CC /为C 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通 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 。 答案:作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或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xx 年春季物理)13.质量为10.0=m kg 的小钢球以 100=v m/s 的水平速度抛出,下落0.5=h m 时撞击一钢板,撞后速度恰好反向,则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θ_____________.刚要撞击钢板时小球动量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取2/10s m g =) (xx 年全国物理)10.图为一空间探测器的示 意图, P 1、P 2、P 3、P 4是四个喷气发动机, P 1、P 3的连线与空间一固定坐标系的x轴平 行,P 2、P 4的连线与y 轴平行,每台发动机 开动时,都能向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 探测器转动,开始时,探测器以恒定的速率 v 0向正x 方向平动,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x 偏负y 60o的方向以原来的速率v 0平动,则 可 A .先开动P 1适当时间,再开动P 4 B .先开动P 3适当时间,再开动P 2 C .先开动P 4适当时间,再开动P 2 D .先开动P 3适当时间,再开动P 4 (xx 年上海物理)20.(10分)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 =0.2m 的水平面在A 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 0=5m/s 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取g =10m/s 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 小球沿斜面运动,则 t g t v h ?+=θθsin 21sin 0,由此可求得落地时间t . 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时间; 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答案:不同意。小球应在A 点离开平面做平抛运动,而不是沿斜面下滑。正确做法为:落地点与A 点的水平距离 )(110 2.025200m g h v t v s =??=== ① A h v 0 θ

高考物理总复习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专家指导)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是成败的关键 第一讲 物体的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知识网络 板块 重要“知识背景” 疑难问题 典型问题 受力分析 重力与万有引力 1.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弹力与作用力 2.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步骤 1.力的存在性判断 2.空间力的受力分 析 3.对摩擦力的正确 理解 1.轻绳、轻杆、轻 弹簧的正确理解 2.整体法和隔法的 灵活选用 物体平衡 1.平衡条件: ①???==?=∑∑000iy ix F F F 合 ②构成封闭多边形 2.力的合成和分解一平行四边形法则 3.正交分解 1.受力分析思路 2.常用方法: ①合成平衡法 ②分解平测法 1.动态分析。 2.范围分析 ①可能性分析 ②临界分析 3.极值分析 4.自锁问题 二.热点透析 (一)三个模型的正确理解: 1.轻绳 (1)不可伸长——沿绳索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不能承受压力,拉力必沿绳的方向。 (3)内部张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2.轻弹簧 (1)约束弹簧的力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2)弹力的方向沿轴线。 (3)任意两点的弹力相等 3.轻杆 (1)不可伸长和压缩——沿杆方向速度相同。 (2)力可突变——弹力的大小随运动可以自由调节。 (二)受力分析习惯的养成: 1.受力分析的步骤: (1)重力是否有()?? ?微观粒子 动研究动量定理应用和圆周运宏观物体 (2)弹力看四周?? ?--弹簧的弹力多解性 利用牛顿定律力的存在性判断 大小 f=?u mg f=?umg cos θ 常见 的三 种力

受 力 分 析 确 定 研 究 对 象 滑动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分析摩擦力 大小:由牛顿定律决定 静摩擦力 由牛顿定律判定 方向: 多解性 (4)不忘电磁浮 2.正确作受力分析图 要求:正确、规范,涉及空间力应将其转化为平面力。 (三)共点力平衡的分析方法 1.判断——变量分析 (1)函数讨论法 (2)图解法(△法) 方法的 (3)极限法 选择思路 (4)物理法 2.平衡状态计算: Rt △:三角函数勾股定理 三个 力作用——合成平衡法: F 12=-F 3构成封闭△→解△ 一般△: 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相似定理 ∑F x =0 受四个力及以上——分解平衡法 ∑F y =0 受4个力及以上: 一般利用函数讨论 已知2个条件: 函数式 受3个力 已知3个条件: △法 选择项中无极值──极限分析法

高三物理三轮选修3-5计算题(教师版)

1.如图所示,长L = 0.8m 的细线上端固定在O 点,下端连接一个m = 0.4kg 的小球,悬点O 距地面的高度H = 3.55m .开始时,将小球提到O 点保持静止,然后让它自由下落,当小球到达使细线被拉直的位置时,刚好把细线拉断,经过t = 0.5s 落到地面.如果不考虑线的伸长,并设小球在绷断细线过程中线的平均张力大小为8N ,且g = 10m/s 2.试求细线断裂经历的时间. 1答案 t=0.14s 2.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 3.2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 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 .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 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 /s 2 ) 2解:: 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m 的质点,从h 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 v 1=12gh (向下)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 2,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 v 2=22gh (向上) 取向上方向为正,由动量定理得:(F -mg )t =mv 2-(-mv 1) 由以上三式解得, F =mg + m t gh gh ?+1 222 代入数据得:F =1.5×103 N 3.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时,如果遇到微陨石云,会受到较大的阻力.微陨石云是太空中游 离的物质微粒比较集中的区域。已知宇宙飞船沿运行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 ,运行速度为v ,微陨石云的平均密度为ρ,设宇宙飞船接触到的微陨石最后都附着在飞船上,求宇宙飞船在穿越微陨石云过程中所受阻力F 的大小。 3解:微陨石的总质量m=ρSvt ; 时间t 内飞船增加的动量△P=mv=ρSv 2t ; 由动量定理可得:Ft=△P 解得阻力F=ρSv 2; 4.人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 ,另有一木球质量为m ,M ︰m =31︰2.人坐在静止于水平冰 面的冰车上,以速度v (相对于地面)将原来静止的木 球沿冰面推向正前方的固定档板,不计一切摩擦阻力,设小球与挡板碰撞后以同样大小的速率返回,人接到球后,再以同样的速度v (相对于地面)将球推向挡板,求人推多少次后不再能接到球. 4解.设第1次推球后人的速度为 ,有 ,第1次接球后人的速度为 ,有 ;第2次推球,第2次接球

高考物理曲线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高考物理曲线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曲线运动 1.如图所示,倾角为45α=?的粗糙平直导轨与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 b ,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 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从导轨上离地面高为H =3r 的d 处无初速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最高点a 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 等高的 c 点. 已知圆环最低点为e 点,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求: (1)小滑块在a 点飞出的动能; ()小滑块在e 点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 (3)小滑块与斜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答案】(1)12k E mgr =;(2)F ′=6mg ;(3)42μ-=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滑块从a 点飞出后做平拋运动: 2a r v t = 竖直方向:2 12 r gt = 解得:a v gr = 小滑块在a 点飞出的动能211 22 k a E mv mgr = = (2)设小滑块在e 点时速度为m 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11 222 m a mv mv mg r =+? 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2 m mv F mg r -=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F 解得:F ′=6mg (3)bd 之间长度为L ,由几何关系得:() 221L r =

从d 到最低点e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21 cos 2 m mgH mg L mv μα-?= 解得42 14 μ-= 2.如图所示,一箱子高为H .底边长为L ,一小球从一壁上沿口A 垂直于箱壁以某一初速度向对面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设小球与箱壁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且速度方向与箱壁的夹角相等。 (1)若小球与箱壁一次碰撞后落到箱底处离C 点距离为,求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 0; (2)若小球正好落在箱子的B 点,求初速度的可能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将整个过程等效为完整的平抛运动,结合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求解初速度;(2)若小球正好落在箱子的B 点,则水平位移应该是2L 的整数倍,通过平抛运动公式列式求解初速度可能值。 【详解】 (1)此题可以看成是无反弹的完整平抛运动, 则水平位移为:x = =v 0t 竖直位移为:H =gt 2 解得:v 0= ; (2)若小球正好落在箱子的B 点,则小球的水平位移为:x′=2nL (n =1.2.3……) 同理:x′=2nL =v′0t ,H =gt′2 解得: (n =1.2.3……) 3.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放着A 、B 两个物块,转盘中心O 处固定一力传感器,它们之间用细线连接.已知1kg A B m m ==两组线长均为

浅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浅谈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中毕业总复习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已经学完了中学物理的全部课程,所以在复习时教师便不要简单地对物理知识机械的重复,而应该重新归纳、整理,让学生对中学物理知识有一个系统地、全面地了解。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采取“三轮制”的复习方法,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灵活地使用知识。而第一轮复习尤为关键,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都能把以前不懂或理解不透的知识点弄懂、弄透,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下面本人就以下几点谈谈个人对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的体会,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夯实基础、注重主干,偏题怪题少做为妙 夯实基础,就是要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定理、定律的复习。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基础题占了80%以上,所以在总复习时,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升水平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但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深理解,熟练使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为了提升解题水平,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误入题海的歧途,而片面追求偏题、难题、怪题,这种复习方式对学生来讲的确是拔苗助长,既浪费了时间,又提升不了水平,必须坚决摒弃。要真正落实《考试说明》中的每个知识考点,应该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教辅资料(假设一章有10道试题,如果你发现几乎没有不会的,那么这本教辅资料对你来说就是过于简单了;如果有7到8道题经过长时间思考都没有解题思路,那就是过于难了。过难或者过简单,都会浪费学生的时间)。 二、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水平。为什么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实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升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 三、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 高考把水平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水平要求上持续翻新变化。 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水平,有时却考查推理水平或分析综合水平,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提升以不变应万变的水平。 用翻新题实行训练,让学生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准确的解题习惯(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答→物理判断);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从原始题目

高三物理二、三轮复习计划

平度九中物理二、三轮复习计划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上午好! 高三一轮复习已经结束,在青岛市第一次摸底测试中,我们平度九中的理科综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物理成绩更突出一点。下面把我们在一轮复习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和二轮、三轮的复习计划措施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一轮复习的回顾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我们熟悉原来的高考,原来的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改后的一轮复习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谁都不知道。我们只能借鉴原来的方法,结合新的标准,新的教材,新的大纲,及时调整,力争少走弯路。根据新课改不再只注重学科知识考查,更注重过程,注重探究能力的特点,我们认为高考只会愈来愈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我们九中物理备课组成员对新的高考方案,新教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复习中我们既重视物理基础知识,又重视物理知识的背后所隐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物理思想,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2006 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特点是:回归“ 双基”,回归学科。虽然考试题是能力立意,但是,物理基础知识作为物理学科能力的载体必须理解掌握,树立创新意识也必须重视“双基”教学。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理解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同时注意在应用这些物理基础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许多学生和老师都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但是现在的高考实验题出的很“灵活”,你不去做一做实验,就很难去体会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更谈不上试验探究能力。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我们又让学生重新做了许多重要的学生实验。从现在来看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助力选练题(三)及解析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助力选练题(三)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2017·吉林实验中学二模)如图所示,重8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 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测力计 读数可能为( ABC ) A.10 N B.20 N C.40 N D.60 N 解析: 施加拉力前,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和弹簧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弹力T,受力如图,力F N 其中T=kx=1 000×0.02 N=20 N,根据平衡条件可求出f=Gsin 30°-T=20 N,方向沿斜面向上.施加拉力F后,弹簧长度不变,说明物体仍然静止,并且弹簧对物体 施加的弹力大小和方向不变,若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F+f+T=Gsin 30°,即 F+f=20 N,摩擦力f随着F增大而变小,当F=20 N时,f=0,若F>20 N,摩擦力沿斜 ,代入数据可得F<45 N,所以 面向下,因为物体没有滑动,所以F+T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 1.曲线运动:物体的轨迹是一条曲线,物体所作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 作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线那一点的切线方向,而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不同,也就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地改变,所以作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变化的,物体作变速运动。 运动物体的轨迹是它在平面坐标系中的运动图像,与作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图像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运动的轨迹,后者是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前者各点的切线方向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切线的斜率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某一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后者各点的切线的斜率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但它只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情况,而不能反映作曲线运动的速度情况。 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合外力沿与速度垂直的方向上有分量,该分量时刻在改变着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它涉及运动学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 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合成后可能是直线运

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反过来,两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合成后可能是曲线,这就提供了研究曲线运动的途径——将曲线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进行研究。 运动的独立作用原理:如同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一样,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也是建立在各个方向分运动独立的基础上。 3.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利用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力这些物理量的矢量性,进行合成与分解。 (1)在恒力的作用下的曲线运动:这种运动是匀速运动。一般将运动物体的初速度沿着力的方向和与力垂直的方向 上分解,在沿力的方向上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与力垂直的方向上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若所求方向与速度和力均不在一条直线上,将速度和力均沿求解问题的方向和与求解问题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 (2)在变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这种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一般将物体受到的力沿运动方向和与运动垂直的方向分解。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力改变速度的大小,与运动方向垂直的力改变运动的方向。 生活中的曲线运动举例 子弹射出枪膛,离弦的箭,抛铅球,投篮,过河的船等等都属于曲线运动。 高三物理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特点:

2021届高考物理三轮强化:牛顿运动定律练习(解析版)

2021届高考物理三轮强化:牛顿运动定律练习 1.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23 B . 36 C . 33 D . 32 2.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 1N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2N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 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 1N 始终减小, 2N 始终增大 B. 1N 始终减小, 2N 始终减小 C. 1N 先增大后减小, 2N 始终减小 D. 1N 先增大后减小, 2N 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一切摩擦,如果把竖直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绕O 点转至水平位置,则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1F 和球对斜面的压力2F 的变化情况是( ) A.1F 先增大后减小,2F 一直减小 B.1F 先减小后增大,2F 一直

减小 C.1F 和2F 都一直减小 D.1F 和2F 都一直增大 4.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定滑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轻绳都是水平的,已知物体Q 与物体P ≠之间以及物体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其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A.4mg μ B.3mg μ C.2mg μ D. mg μ 5.如图所示,轻杆A 端用光滑水平铰链装在竖直墙面上, B 端用水平绳连在墙C 处,在B 端悬挂一重物P ,在水平向右的力F 缓慢拉起重物P 的过程中,杆AB 所受压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变 大 B.变小 C.先变小再变 大 D.不变 6.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12F F 、分别作用在物体A 和B 上,A 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 B 、两物体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 A.3个、4个 B.4个、4个 C.4个、5个 D.4个、6个 7.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木块a 上放置一铁块b ,木块的竖直边靠在竖直

2018高考物理真题曲线运动分类汇编

2018年全真高考+名校模拟物理试题分项解析 真题再现 1.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D.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答案】 B 点睛:本题以平抛运动为背景考查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及时刻和位置的概念,解题时要注意弹射管沿光滑竖直轨道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弹出时在竖直方向始终具有跟弹射管相同的速度。 2.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 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 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北京卷) 【答案】 D 【解析】AB、上升过程水平方向向西加速,在最高点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水平方向上有向西的水平速度,且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故AB错; CD、下降过程向西减速,按照对称性落至地面时水平速度为0,整个过程都在向西运动,所以落点在抛出点的西

侧,故C错,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运动可以分解为竖直方向上的匀变速和水平方向上的变加速运动,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求解。3.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 A. 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 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D. 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同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天津卷) 【答案】 C 【点睛】考查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动能定理等;知道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时刻变化,合力不为零;在分析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首先要弄清楚合力充当向心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基础题,难以程度适中.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新)

高考物理一般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现阶段高三正在进行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适用条件等做全面的分析。清楚高中物理力、热、电、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是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同一个内容,是一个整体。 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应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及受力分析,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为了尽可能少出错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检查结果。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上。有的同学为了加快答题速度,题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着急去写,写到一半才发现写的不对,原来题没有审清,结果是想快反到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审题环节很重要。审题到位后,再把题中的描述转换成一个活生生的情景,当然,应用能力的提高还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基础为首先。 复习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跟住老师复习。每一轮的复习一定要跟住老师,做好复习笔记。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阶段,不要急于做套题,要求稳、求实,做好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 2、认真看课本。复习时老师对一些简单问题不去细讲,这时要结合课本复习,特别是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高考出题源于课本是一个基调。 3、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平时复习一定要书写到位,解答题都应该写哪些步骤、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一步是采分点、能占多少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训练自己的思维习惯,做到规范性解题。 4、走出大量做题的误区。物理复习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但并不是做题越多越好,做题不在多而在精。熟能生巧是指对做过的题再做两三遍,去体会题中所运用的方法、考查的方方面面等。 5、做好定期复习。为了避免所学知识被遗忘,每天要把所学内容进行整理,隔一定时间要复习,做到定期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知识的存储环节,在应用时有内容可提取。 6、周密计划,科学安排时间安排大体为:①第一轮复习在2月中旬前结束,以教师系统传授知识为主;②2月下旬至4月中上旬为第二轮综合复习阶段,以做试卷和讲评为主;③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综合训练阶段,使学生对高考的题型、题量、考场心态,时间分配、思维转换得到适应性的训练,从而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5月中旬以后以学生自学为主。对各个阶段的复习内容、学练比例、目标定位均应明确具体,有序推进,逐一到位。高考前一周停止各种训练,让学生自由复习,回归课本,重看做过的试卷,自纠自改错题。 7、立足基础,着眼能力①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②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抽样;③高考所要考查的能力层次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④高考所要考的能力主要是笔试环境下所能体现的能力,并不是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的超越能力。 8、突出主干,抓好重点。力学:①匀变速直线运动;②牛顿运动定律;③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④动能定理,能量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指导提纲.docx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指导提纲 微山一中高三物理教研组 第三轮复习是回扣课本、拾遗补漏和纠错阶段,这阶段主要做四项工作: 一、进行考前模拟,巩固一、二轮阶段的复习成果,克服冋生现象,保持题感。将能力、水平再捉高一步(以屮低档题为主,不要做难题、怪题、偏题)。 二、回归课本,结合《高三物理教材回扌II材料》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看纠错本,进行知识整理、方法回顾、经验提升。 四、整理导学案,把二轮复习以来的导学案装订成册,按类总结,如选择题: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及能量、图像问题、力有引力、电场、交流电、电磁感应。如实验题:力学实验、电学实验。如计算题:力学综合、电磁学综合。如选做题:物理3-3 (看这些题的特点,哪些题做错了,怎么错的) 附一:解题规范指导 书写习惯再强化,解题环节再规范,从细节上提高得分环节。(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 1.对选择题不要看到一个认为正确的结果就忽略其它选项,也许你并没有看到木题的全貌或此项上存在着的“陷阱”,应该瞻前顾后,细心比较,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在没冇充分把握的情况下,也不要空着,可凭直觉选一个,若是多选题,通常选对其中一个选项就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 2?对填空题,若是文字填空,要注意把意思表达清楚;遇到数值填空,则要注意单位,对有有效数字要求的,要严格按规定的有效数字填写。 3?对计算题,要注意规范解题,特别注意有“必要文字说明”,包括①耍指明研究对象; ②要准确画出受力图、运动示意图、电路图等有关图像;③要指明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④要指明正方向和零位置;⑤要指明所用的定律名称和条件;⑥要指明隐含条件或临界状态; ⑦物理量一定要使用题中的符号,自设符号要说明含义;⑧对题目耍求的结论要全面地作答。 4?解答物理大题时,尽量根据题目写出相关公式的标准形式,公式规律数学关系弄清楚了,物理图景也明白了,就可能水到渠成地求出结果,即使最后求不出结果,也能得到公式分、步骤分。 5?步骤中要先写基本公式,而不能直接写导出公式(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 能直接写成/? = —,而应用向心力公式:q vB = m—},应有文字方程和代入题目所给数拯qB R 的算式。 6.不要将几个式子连在一起,仅写一个连式,若做错了,整个式子分数全扣。规规矩矩地按步骤写基本公式。

2014-2018高考物理曲线运动真题

专题四曲线运动 (2017~2018年) 201701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201803 4.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2016~2014年) 1.(2016·全国卷Ⅰ,18,6分)(难度★★)(多选)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2.(2016·全国卷Ⅱ,16,6分)(难度★★★)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3.(2016·江苏单科,2,3分)(难度★★)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A.①B.②C.③D.④ 4.(2015·安徽理综,14,6分)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M点B.N点C.P点D.Q点

高考物理冲刺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物理冲刺复习策略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 (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

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新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专项训练:①审题能力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首先是语的理解,所谓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其次是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最后是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只要能找出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②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这个阶段学生在表述方面一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解题中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寥寥几句就算解答完毕。同时,运算能力也有待提高,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实在可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强调规范解题是这一阶段广大考生应解决的重要问题;③对不定项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新高考的选择题难度有所降低,这应该是一般考生重点拿分的区域,这一阶段的复习中需要强化。

高三物理二三轮复习计划

目前,物理总复习即将进入二轮,即专题复习阶段,时间延伸到四月中旬。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复习过程,既为第一轮拉网式复习作部分的归纳疏理,同时也为第三轮复习作知识与技能的储备。所以,专题复习、综合提高,不能掉以轻心,要讲究复习策略。围绕力、电等主干知识,突出知识分类,做好专题复习。采用归类、对比的方法,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选择什么样的专题,要参考往年的经验,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专题还要适时调整。同时精选习题,适度练习,在练习中提升能力,专题复习,仍然需要一定的练习进行训练和强化。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资料、模拟试题很多,如何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资料再好不一定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所以要筛选,要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试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复习突出四大板块。 (一)、知识板块:以小综合为主,不求大而全 第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单元,章节为体系。侧重全面弄懂基本概念,透彻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解答“个体”类物理问题。综合应用程度不太高。实际上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是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因势利导把知识进行适当综合。但要循序渐进,以小综合为主,不求一步到位的大而全。

所谓小综合,就是大家一眼就能审视出一个问题涉及那两个知识点,可能用到那几个物理公式的。譬如: 1.力和物体的运动综合问题(直线运动、力与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 2.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3.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4.电场和磁场(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往复运动),曲线运动(类平抛、圆周运动); 5.直流电路分析问题:①动态分析,②故障分析; 6.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①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单根、双根、U形导轨、∠形导轨、O形导轨;导轨水平放置、竖直放置、倾斜放置等各种情景),②闭合线圈穿过有界磁场(线圈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有边界单个磁场,有分界衔接磁场)、(线圈有竖直方向穿过、水平方向穿过等各种情景) (二)、实验板块:以设计探究为主,不纸上谈兵 物理实验专题复习:(①应用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探究性实验;)力学实验,电学实验物理实验是高考重要的考查内容,主要考查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正确选用实验仪器,了解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能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对演示实验和物理现象观察和分析探究能力。 (三)、选学板块

高考物理曲线运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曲线运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曲线运动 1.如图所示,一位宇航员站一斜坡上A 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 落到斜坡上另一点B ,斜坡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2)该星球的密度ρ . 【答案】(1)02tan v t α (2)03tan 2v RtG α π 【解析】 试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星球的质量,结合密度的公式求出星球的密度. (1)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斜面上时有:tanα== = 所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2)在星球表面上,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mg=G 解得星球的质量为为:M= 星球的体积为:V=πR 3. 则星球的密度为:ρ= 整理得:ρ= 点晴:解决本题关键为利用斜面上的平抛运动规律:往往利用斜面倾解的正切值进行求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再利用mg=G 和ρ=求星球的密度. 2.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2R m =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 和水平直轨道BC 在B 点平滑连接而成.现有一质量为1m Kg =的小球从A 点正上方 2 R 处的O '点由静止释放,小

球经过圆弧上的B 点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18N F N =,最后从C 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 点.已知B 点与地面间的高度 3.2h m =,小球与BC 段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小球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 (不计空气阻力, g 取10 m/s 2). 求: (1)小球运动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B v (2)小球在圆弧轨道AB 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f W (3)水平轨道BC 的长度L 多大时,小球落点P 与B 点的水平距最大. 【答案】(1)4? /B v m s = (2)22?f W J = (3) 3.36L m = 【解析】 试题分析:(1)小球在B 点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此即可求出B 点的速度;(2)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出小球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结合平抛运动的公式,即可求出为使小球落点P 与B 点的水平距离最大时BC 段的长度. (1)小球在B 点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 B N v F mg m R -= 解得:4/B v m s = (2)从O '到B 的过程中重力和阻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 21022f B R mg R W mv ? ?+-=- ??? 解得:22f W J = (3)由B 到C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21122 BC C B mgL mv mv μ-=- 解得:22 2B C BC v v L g μ-= 从C 点到落地的时间:020.8h t s g = = B 到P 的水平距离:2202B C C v v L v t g μ-= + 代入数据,联立并整理可得:214445 C C L v v =- +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 1.6/C v m s =时,P 到B 的水平距离最大,为:L=3.36m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一、结合考试说明全面复习知识点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求仔细研究考纲,按照考试说明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分析透彻,不要有遗漏,做到所有的知识点心中有数。那么,如何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呢?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老师建议同学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研究命题思想,近年来的物理学科命题思想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突出强调联系实际、回归教材、注重基础、体现思想等特征;二、研究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学科知识和解题能力;三是要研究考试说明的变化,关注内容的增减和考察能力的变化情况。只有把考纲和考试说明以及高考真题研究透彻,才能定制出合理的备考计划,为迎接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以课本为基础,夯实各个知识点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就是梳理基本知识。什么是基础?当然是课本。第一轮复习要对照教材梳理每一个知识点,不留空白。对于概念不要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记忆。从定义、定义式、物理意义等多个角度把握。对于习题,新东方一对一老师不建议采用题海战术,第一轮的复习要认真研读课本上的习题和书后题。夯实好基础,在二、三轮的复习上才能有质的飞跃。 三、总结知识结构,形成网状知识体系 课本中的物理知识点都是有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的,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高考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因此高考题的编制绝非只考一个

知识点,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整合物理模型,把具体的问题抽象为模型,这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新东方一对一老师叮嘱同学们在复习中,既要注重物理知识的积累也要注意物理模型的总结。 四、归纳总结基础题型及变形 在第一轮复习的做题环节,要有意识的将所做过的物理试题进行分类整合。对于某一类题目的答题方法、技巧要心中有数。善于归纳总结,尤其是自己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以不变应万变,无论高考的题目怎样变化,都是由基础的题型演变而来的。多总结题型,将会使复习环节变得非常轻松,避免题海战术! 五、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解题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而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解题习惯呢?简单的说,分为五个环节:审题-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列式求解-验证。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学生需要跟进教师,牢记公式和解题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答题中的公式的书写方式,单位的换算,各物理量字母的使用等等都需要量的积累才能运用的游刃有余。 六、掌握必须的审题技巧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物理成绩的关键。而必要的审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宝。1、认真仔细,对题目要细致考察,不仅是文字上,在插图中也要多角度无遗漏的收集信息。2、咬文嚼字,题目的关键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