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剖析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剖析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剖析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剖析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绪论

1.《艺术概论》,顾名思义,就是概括地、简要地讲述或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2.《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体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3. 德国美学家康拉德·费德勒最早提出艺术学与美学分离的构想。

5. 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6. 艺术回归社会的中介就是艺术接受。

7.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全面的、审美的反映。从创作活动的角度看,艺术又是艺术家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的一种表现状态,二者具体地统一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之中。

8. 任何成功的艺术创作、美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9. 关于艺术的起源

⑴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关于艺术起源,最早产生的是模仿说。

代表(西方):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莎士比亚、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中国):姚最、张璪、荆浩、袁宏道、王履等。

苏格拉底

⑵表现说——认为艺术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直觉说”

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直觉即创造,即艺术。”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直觉表现”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唯我论”

⑶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

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代表: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

德国(美学家)席勒:“艺术起源于游戏”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⑷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英国人类学家詹·弗雷泽的《金枝》也是探讨原始文化的巨著。他把巫术原理归结为两个原则:“相似律”和“接触律”(或“触染律”)。

代表: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

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

⑸劳动实践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96

代表:德国(哲学家):马克思

德国(哲学家):恩格斯

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

⑹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一)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

(二)希尔恩的综合研究方法

10. 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师造化”说与西方的模仿说十分相似。

11. 隋朝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心师造化”,“动必依真”等主张。

12. 唐朝张璪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3. 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倡导“度物象而取其真”。此宋范宽认为画山水“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

14. 明朝袁宏道在《瓶花斋论画》中写道:“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师者师森罗万象,不师先辈”。

15. 明朝王履在《华山图序》中说:“苟非识华山之形,我其能图耶?……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16. 清初石涛亦主张山水画应该“脱胎于山川”,“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等。

17.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的比例,并认为圆球形是最美的图形。

18. 英国画家荷加斯在其著作《美的分析》称:“波状线与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19. 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主张:“形式,形式——一切决定于形式”。

20. 英国克莱夫?贝尔主张: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形象性、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艺术生产、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来解释艺术本质的?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1.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2. 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

3.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4.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第一,都决定于经济发展;第二,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三,它们之间都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 大约七千年前,中国河姆渡文化中才始见表现植物的茎叶和花,这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植物图案。

6. 从根本上讲,艺术是为经济基础的决定的。同时,艺术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7. 简述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①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②社会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

③艺术是社会生活全面的、(审美的)反映,应该而且可以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④艺术作为最高级的、理想的审美创造产品,能够影响社会生活,推动社会生活的前进与发展。

8.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三、艺术与社会生产

9.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10. 决定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本质的,不是它的物质生产的一般性质,而是它的精神生产的性质。

11.艺术生产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有何不同或有何本质区别?加以论述。(P37-39)

①生产的目的性不同。人之所以进行“艺术生产”,制造艺术作品,主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影响人们的精神。物质生产是为了实用。

②产品的价值与消费形式不同。艺术这种“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则有自己的特殊属性,主要是审美属性。艺术产品创造的主要是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它满足的是

人们的精神需要,而不是物质需要。艺术的价值主要是审美。艺术消费形式是人的精神上的消费、情感上的享受。物质生产产品的价值是产品的使用价值,用于生活的实际物质需要。

③生产的过程与结果不同。“艺术生产”是一种充满心灵情感、艺术个性、独特的精神生产创造过程,其结果是物态化的精神产品。物质生产只是将自己的劳动物化到对象上去,不包含他个人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其结果是供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质产品。

要能结合实例谈

12.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的异化情况主要表现:

第一,艺术生产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精神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艺术劳动变成了资产者投机的对象,艺术创作的自由精神遭到压抑和窒息;

第二,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规律左右和支配了“艺术生产”,艺术品的价值也以其实现赚取利润的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相对独立,艺术品变成了商品;

第三,从事自由自觉的精神创造的艺术家变成了像工人一样的受雇的劳动者,高尚的精神劳动成了一种受资本经济规律支配的制造特殊商品的生产。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

一、艺术的认识本质

1.马克思提出了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论的”(哲学的、科学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

2.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3.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4. 艺术形象的三大特性: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5. 简述艺术形象的概念、特性及其基本类型。

艺术形象:是一个特定的艺术理论概念,是指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进行审美创造,在艺术作品中描绘出来的艺术画面,是一种具体、生动、丰富、完美的社会生活符号化和心灵外化的审美图像。(名词解释)

艺术形象的特性:

①具体性;②概括性;③感染性。

艺术形象的基本类型:

①具象型;②意象型;③抽象型。

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6. 艺术的真实性包括: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再现的真实与表现的真实、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客观的真实与主观的真实,等等。

7. 什么是艺术典型,典型的意义与价值?P74~77

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名词解释)(艺术典型的创造是优秀艺术作品的标志,也是优秀艺术家杰出艺术才能的表现。)

典型的意义与价值:艺术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它的真实性更高、概括性更广、思想性更深刻、情感性更强烈、感染性更持久,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真理的独特发现和对于美的独特创造。艺术典型是不可重复的。艺术典型的创造是优秀艺术作品的标志,也是优秀艺术家杰出

艺术才能的表现。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艺术美

1. 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艺术反映现实美,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油画作品《晚钟》

2. 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艺术美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与现实美不同,艺术美是更高一等级的美。

3.论述:如何理解现实丑能够转化为艺术美?

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艺术美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与现实美不同,艺术美是更高一等级的美。

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美的现实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据或根源,另有一些丑的现实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据或根源。即是说,艺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艺术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而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如在罗丹的雕刻名作《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中,现实的丑神奇地转化成了艺术的美。

在艺术中,现实丑的本质范畴转化了,其现实性削弱了,艺术性加强了。作品中的形象,已经不是原来的现实中的丑的事物或人物,已经渗透了创作主体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精神因素,从而成为一个典型形象。

它从反面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真理,是形象的真理,亦即艺术美。对丑的深刻剖析和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在中外艺术史上,有很多这样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成功之作。

雕刻《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是谁的作品?通过此作品我们该如何理解现实丑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罗丹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4. 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即是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它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人之所以能够欣赏美、认识美并且创造美,就是因为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这种审美关系。

5.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美学关系。

6. 美的规律:就应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普遍性和个别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具体地说,任何事物,凡是以非常突出、鲜明、生动、确切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充分表现出本质、内容和种类的普遍性,那它就是美的。

一个事物,只有当它以其现象的真实充分地体现出其本质的真理,以其具体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其内容的必然性,以其形象的个别性充分地显示出其种类的普遍性,而且这现象、这形式、这形象又必须是非常的突出、鲜明、生动,那它才是美的。这就是美的规律。

7. 美感:在审美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

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8.艺术主要的审美特征:

9.实践性与主体性;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形象性;4.形式美与形式感;5.创造性;10.情感性;

11. 形象性是一切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 103

12. 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可直接诉诸于感官的外在形式的美,即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

按照一定规律如均衡、对称、对比、和谐、整一、多样性等排列和组合的形式,并能唤起美感

的审美特性。

13.形式感:是由作品的形状、色彩、结构、节奏、韵律等关系所形成的形式特征或形式因素,

诉诸于知觉后,所引起的特殊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换言之,由作品的形式美引起的美感即是

形式感。

14.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

态度。这即是说,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

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形式。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1. 原始状态的艺术只有两种类型:造型艺术(最早的)与歌舞艺术。

2.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与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史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洞穴壁画。

3. 原始歌舞是舞蹈、音乐和文学“三位一体”的艺术。

二、艺术门类的划分

1. 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1)空间艺术,(2)时间艺术,(3)时空艺

术,

2. 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1)视觉艺术(2)听觉艺术:(3)视听

艺术(4)想象艺术: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1)造型艺术:(2)表演艺术:(3)语言艺

术:(4)综合艺术:

4. 以创造艺术形态的材料和技法为依据,分为:美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摄影、

曲艺、杂技、建筑、园林等。

第二节主要艺术门类

一、美术

1. “美术”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美术包括:绘画、书法、篆刻、

雕塑、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建筑、园林和摄影艺术等)。

2. 美术的主要特征:①造型性;②视觉性;③空间性;④静止性;⑤瞬间性;⑥永固性。其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造型性和静止性。

3.造型,是美术的基本手段,也是最主要的特征。莱辛《拉奥孔》(静止性)

4. 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

5. 绘画因为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分为:油画、水墨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壁画、素描等。

7. 工艺美术: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工艺美

术追求的一般标准。

8. 现代工业设计:德国工业联盟合称“包豪斯”。现代工业设计在国际上称为“迪扎因”。

9. 书法:根据字体的不同,分为篆、隶、楷、行、草五个基本类型。篆书起源于古老的甲骨文,

秦汉之际,演化为隶书。魏晋南北朝,盛行楷书,然后出现行书和草书。

二、音乐: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三、舞蹈的主要特征(1)动作性(2)抒情性(3)与音乐的密切联系。2.美国邓肯是现代舞创

始人。

四、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门类。戏剧有四个要素:演员、导演、

剧本和舞台美术。

(一)戏剧的主要特征: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戏剧行动也称戏剧动作。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戏曲中的歌舞包括:唱、念、做、打。

(二)戏剧的类型,传统的观点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

1.悲剧:悲剧起源于古希腊。它的思想内涵一般表现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以美好理想的破灭,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它总是令人遗憾,促人思考,比较有教育作用。悲剧的类型有英雄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

悲剧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①英雄悲剧。表现英雄人物,歌颂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②性格悲剧。由于人物内在性格的矛盾或弱点,所导致的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

③命运悲剧。恶劣的命运所产生的悲剧。《俄狄普斯》

④社会悲剧。由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梁祝》《牡丹亭》

2.喜剧:。鲁迅说:“喜剧是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五、摄影 1839年发明(1)纪实性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摄影的两种拍摄方式抓拍和摆拍

2.新闻摄影的重要原则真实性

六、电影与电视的主要特征:

①运动的画面语言。②声画结合;③时空转换的自由性;④追求逼真。

蒙太奇是从法国建筑学上借来的名词,是电影构成画面语言的重要手法之一。长镜头也是。。

电影的主要类型:故事片,美术片,科学教育片,新闻记录片

●7.简述电影与电视的共同特征及它们艺术上的差异?

七、文学:由于文学形象不是直接诉诸感官而是想想,因而也称想象艺术。与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等想对应。

八、建筑与园林。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实用是它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是建立在实用功能之上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适用、坚固、美观三原则。

1.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①空间与实体统一。②艺术与技术结合。③风格性与象征性。(二)园林一词始于晋代和南北朝时期,北魏张衒之的《洛阳珈蓝记》

从世界范围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

(1)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2)阿拉伯园林以古巴比伦和波斯为代表。

(3)东方园林,发端于中国,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分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两大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南方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代表。

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林学专著《园冶》

曲艺:其中汉族的曲种可归为四大类:评话、鼓曲、快板和相声。

第三节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各种艺术的相互联系

艺术各门类之间的关系,不知是相互区别、相互独立,而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通融的。

不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通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方式。主要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吸收与借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配合(诗书画印)

(三)结合,有两种结果:可能产生新的艺术品种,不会产生新的样式。

二、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经历着分化与综合的过程。

诗歌和音乐从原始歌舞艺术中分离出来,成为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这可能是第一次分化。文学在诗歌之后,又出现了散文,继而出现了小说、戏剧文学等。音乐逐渐形成器乐和声乐两大部分,其中器乐又发展为各自演奏形式,直到规模较大的交响乐;声乐也形成了许多样式,与戏剧结合,产生了歌剧。舞蹈也在发展中形成了独舞、双人舞、群舞和舞剧等等。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自学,不考)

第一节艺术的发生

二、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实践

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实践?

①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艺术创作的主体——人,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②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

③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

④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原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都与生产劳动实践密

切相关。

建筑艺术: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建筑。

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人类所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

诗歌:原始人劳动过程中的需要,是原始艺术产生的直接动因。

三、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一)原始艺术的显著特征就是混沌性

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第二阶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叫“准艺术”、“史前艺术”。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

(二)“准艺术”的发生

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

(三)“准艺术”的繁荣

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度性与发展性。大约在七千年――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需要储存和加工粮食的各种器皿,于是,一种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纹样装饰丰富多彩,约有四类:一类是植物纹样。二类是几何纹样。三类是动物纹样。四类是人面形纹饰。

(四)“准艺术”的衰落标志是陶制品艺术从高峰的跌落和欢快和谐艺术风格的消失,真正的艺术产生的标志是实用价值下降,渗入等级观念,作为富人饰物或宗教祭器象征的玉器和青铜艺术的繁荣和狞厉恐怖的艺术风格的产生。

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一)艺术发展的模式论

对艺术发展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认为“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三、认为“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之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外因)

其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三)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在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宗教艺术的时代。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在敦煌、龙门、云冈等石窟中曾创造了佛教艺术的辉煌。在欧洲,整个中世纪,建筑、雕刻、绘画及书籍插图等构成了基督教艺术的精华。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的就是宗教。

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会阻碍艺术的健康发展。西方现代美学开山鼻祖克罗齐

三、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包含两方面内容:

第一,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和革新。

第二,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以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多民族艺术的借鉴和创造,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就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它揭示了艺术发展历史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发展都应遵循的普通规律。

(一)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第二、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第三、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二)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第一、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第二、是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是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的。

什么是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其表现和原因有哪些?

(1)所谓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就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它揭示了艺术发展历史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2)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

第一、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第二、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第三、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3)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第一、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第二、是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是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的。

(三)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

简述革新的必然性及其表现。

(1)革新的必然性:

①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

②革新是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

③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

④革新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2)革新的表现:

①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

②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

③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七)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第一、革新是继承的目的。

第二、继承是革新的基础。

简述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P254~255

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是辨证统一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革新是继承的目的。离开革新的继承是复古主义,只有以革新为目的的继承才是科学的批判继承。

第二,继承是革新的基础。离开继承的革新是虚无主义,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才是成功的革新。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与革新的辨证统一中向前发展,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

李可染“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第三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过程:

第一步,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地“拿来”

第二步,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第三步,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艺术发展的一条规律

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艺术的民族性对一个民族来说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创作成熟的标志。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创作主体――艺术家

一、艺术家与社会

艺术家,是具备了一定艺术能力与修养,能够运用艺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取得相当艺术成就的艺术创作者。

(一)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名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

(二)艺术家要有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精神

艺术家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他对这个社会环境的特点、优点和缺陷等也会了解得比较清楚和透彻,会产生强烈的如何发扬其优点,吸取世界其他名族的长处和改变其不足与缺陷,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愿望。即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民精神素质和审美素质而献身的伟大抱负。

简述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家:是具备了一定艺术能力与修养,能够运用艺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取得相当艺术成就的艺术创作者。艺术家是特定时代和社会造就的艺术创造者。

社会生活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制度、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影响者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情感、文化意识和审美情感,也在艺术作品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并且,印记显示出艺术家的个性特征及其每个艺术作品的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质来。

艺术家应该树立起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民精神素质和审美素质而献身的伟大抱负,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是艺术家应有的神圣的社会职责。

艺术家也应当树立起毕生所追求的正确的艺术目标和艺术理想,努力为攀登时代艺术的高峰而现身。

二、艺术家的主体性

(一)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者

如何理解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不可替代性。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独创性。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由多方面因素决定:

(1)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心理定势不同;

(2)社会生活素材的丰富多彩;

(3)艺术语言的千变万化;

(4)同一个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品的不可替代性和重复性;

(5)艺术家生理机制上的不同。

总之,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的每一个艺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是由该时代所由以产生的艺术家的独创性所决定的。

三、艺术家的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艺术家修养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主要方面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2.深厚的文化素养 3.丰富的生活积累

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5.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独特的记忆力

6.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直接面对观察的事物和对其不认识不经过惯常的逻辑思考的认识的瞬间性。它标志着艺术家艺术素养的超长水平。

艺术想象: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联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了的艺术意象和创造的能力。

创造性想象能力的贫乏是一个艺术家才华高低的标志。

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第二节艺术创作活动

一、艺术创作过程

(一)生活体验、(二)艺术构思①艺术胚胎萌发和孕育阶段②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三)意象物化

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意象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

构思艺术意象和意象物化都要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

二、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

艺术灵感:如果从创作实践的经验来看,灵感就是久思不解的关键问题突然因某一事物的触发而在无意中产生一种顿悟。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特征(1)形象性;(2)想象性;(3)情感性;(4)艺术个性;(5)审美性;

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基础手段、是艺术虚构的重要基础。

艺术个性: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心理定势、艺术想象、艺术意象等内容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特点和特性,它是独特的艺术体验和独特的艺术技巧高度统一的结果。

艺术思维:主要是指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统一的体系中,以捕捉艺术意象为目标,因而以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的一种思维方式。(艺术思维——科学思维)

第三节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一、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创作手法既然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基本原则,是某种艺术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是指导整个创作活动最一般的原则,因此,对创作的影响是全局性。艺术手法是塑造形象的具体方法(绘画的皴擦点染,音乐的反复和弦,文学的叙事描写抒情),仅仅是艺术表现中的一些具体表现手段,影响是局部的。

联系:一种创作方法可以运用不同表现手法,许多表现手法、技巧也可以为各种艺术创作方法所用。一般一定的创作方法往往使用与它适应的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写实朴素、冷静细腻描绘,浪漫主义——激情、想象的描绘)

(一)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主要的和基本的创作方法。

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1)艺术描绘的客观性;(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3)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往往要求运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地叙述和描绘,冷静、细腻地刻画人物和事件,构成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2.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1)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2)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3)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常常运用奇妙的幻想、强烈的对比、绚丽的色彩、昂扬的节奏、夸张的语言、离奇的情节,甚至超越时空,构成奇幻特色,形成浪漫主义的外部特征。

论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特征及其艺术表现方法P353~356

(二)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创作方法多样,其他几种较有影响的创作方法:

1.古典主义创作方法

古典主义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创作方法。只要原则是要求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强调复古。也称“新古典主义”。

鲜明特征是:崇尚理性、排斥感情,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的感情和欲望,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君主专制的利益服务。

2. 自然主义创作方法

产生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后波及欧洲。基本原则是采取“纯”客观的态度,从事实出发再现客观事物,强调描绘的实录性和详尽性,不要求典型化。

3.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十九世纪末以来西方各种文艺新潮和艺术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后期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以反传统为宗旨。

重要艺术特征:主观性、内向性。

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艺术,西方后工业社会现实矛盾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艺术思潮,是多国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艺术商品化的产物。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反讽、拼贴、荒诞、调侃、亵渎、嘲弄化模仿、矛盾叙述、中断等手法,直观地表现出当代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分解状态。

二、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一)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二)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

艺术思潮往往具有两个特征:

①新的艺术思想;②群体性潮流

(三)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关系

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等术语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1. 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区别:艺术流派是艺术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艺术风格成于个人,是艺术家独特艺术个性的集中表现。一个大的艺术思潮中包含着多个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是互为前提条件而具统一性的。

2. 艺术创作方法与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特定的创作方法体现了特定的艺术思潮、流派的审美文化精神;某一艺术流派、艺术思潮往往要推崇与之相应的一定的创作方法;而创作方法也因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而得以迅速发展;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创作方法则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创作方法具有普适性。各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用创作方法;各创作方法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是相互渗透,互为作用的。

(四)研究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有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②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

③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明相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从近代艺术思潮、流派和创作方法的发展经验、教训,艺术的创作方法需要把握两点:

①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吸取新的时代的社会生活养料和时代精神的乳汁;

②要善于不断吸取其他诸流派艺术创作原则和表现手法中之精华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本体和原则变得更充实、更有活力、更优化。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艺术家——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品——艺术接受”

艺术作品标志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完成,同时也是艺术接受与消费的基础。

一、构成因素两个相互渗透、融会合一的因素:外在的物质形式方面和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

二、艺术作品的内容有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素材是题材的基础

题材的最低标准是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和一定的社会意义。

2. 主题:,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是统帅。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

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①作品的题材;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上是由内在的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两种形式因素构成的。

(一)结构

艺术作品的结构:布局,构图,经营位置。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

(二)艺术语言: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艺术语言与结构密切配合,在结构的框架中,艺术语言承担描绘、叙述、抒情等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的任务。艺术作品的完成,由艺术语言给以实现。

艺术语言有两个基本功能:①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②审美功能

作品的题材;

论述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

首先,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在已经完成的具体的作品中,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其次,如果我们以艺术交往活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为着眼点,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放到创作活动和鉴赏活动的过程中,使其具体化,这样的考察,就可以得出更为准确的接近事实的结论,也可以进一步扩展我们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认识。说内容决定形式,实际上这只是从艺术创作过程的角度考察两者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说形式先于内容、决定内容,这是从艺术鉴赏即接受活动的角度考察两者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再次,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在艺术接受活动中与艺术创作活动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作为一个统一体,是在相互探索、寻找中逐渐明确、深化,最后达到完整统一的。

最后,从接受角度看,对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有另一种理解。艺术欣赏必须从对形式的解读、感受开始,进而才能达到对内容、意蕴的把握。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艺术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换句话说是指艺术形象里所蕴涵的形而上美学意味,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哲理玄思或美学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意境是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风格:是由艺术作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并由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与时代、民族等社会历史条件相统一而形成的。是艺术作品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艺术风格具有多样化与同一性的特征。往往相互联系、相互滲透,呈现出十分错综复杂的现象。刘勰曾把艺术作品的风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等八种。

如何识别艺术作品格调的高低?

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①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雅与俗是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②高格调的艺术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能够触及生活的本质,展示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给世界和人生以新的解释,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在高格调的作品中还能体现艺术家的独立的人格和严肃认真地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

③低格调作品则是讨好迎合观众低级趣味的东西。在内容上既没有思想深度,更无自己的想法。在艺术上模仿抄袭传统的手法,作品的语言俗气浅薄。

④此外,作品的格调高低既要看表现了什么,同时也要看如何表现和表现得如何。

艺术作品的品位: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评判一件艺术作品的品位高低,主要是看该作品中有益于提高人们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

绘画作品分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或上中下三品。

1. 初唐李嗣真《画品》列“逸品”四人;

2. 盛唐张怀瓘《画断》及《书断》提出“神、妙、能”三品标准;

3. 晚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序》提出“神、妙、能、逸”四格;

4. 晚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立“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

第三节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简述艺术美的性质和特征:

艺术美的性质: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它是由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而产生、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作品的美。

创造艺术美,是艺术创造的最高要求和根本要求,是艺术家艺术造诣的极致,也是艺术作品价值的最高准则。

艺术美的特征: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具有超越现实生活的永恒性、统一性与普遍性,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特征。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一、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一)艺术接受和传播的社会环境是艺术世界。

简述艺术接受的性质?

①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②艺术接受是实现艺术本质的重要方式

③艺术接受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艺术作品的结构是一种召唤的结构

召唤结构: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具体化。

如何理解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首先,艺术作品在空间上、时间上都能面对不同地域的接受者,能超越作者的时代去面对历史中无限的接受者。

其次,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给接受者提供了无限再创造空间。

第三,艺术接受主体“历时视野”与“现代视野”融合的无限历史过程蕴含了无限新的创造性。

第四,不同历史时代的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对艺术作品无限创造的基础。

第五,人类个体和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中“历时性”与“共时性”组合的无限丰富性,必然使艺术作品的接受过程呈现出无限的创造性。

总之,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艺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构成了艺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和评价性的客观依据。

二、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一)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的两个明显特点:

①艺术世界是一个专业化的世界。同时,这个专业化的世界是随人类的历史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

②由于艺术世界的存在,艺术作品在传播、接受过程中的中介就逐渐增多,艺术作品接受过程越来越复杂。

2. “艺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

①中介性;②接受性;③主动性;④制度性与惯例性。

(二)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1.艺术展览馆(标准是最宽容的)2.新闻媒介

3.艺术出版社(特点是原作性)4.艺术博物馆(艺术作品的陵墓)

5.艺术市场 6.艺术院校

简述艺术批评的性质、功能及特征?

艺术批评的性质:

艺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艺术作品,是艺术接受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一个层次。批评性的接收方式则主要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欣赏式接受方式的深化。

艺术批评的功能:

首先、艺术批评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的作用。

其次、艺术批评还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艺术的接受。

第三、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

总之,艺术批评也是艺术接受的方式之一,具有集创造性、接受性与中介性于一体的特征。

艺术批评的特征:

①客观性②科学性③实用性④创造性⑤接受性⑥中介性

第二节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

简述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艺术欣赏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也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的基础。同时,艺术欣赏还是一种非反思性的审美认识活动。

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①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的。

②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

③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

④在艺术欣赏中始终充满着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2.体验:在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体验既是最高级的阶段,也是最能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特征相吻合的接受方式。

3.回味:富有审美魅力的作品会在很长时间一直以表象的形式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供我们回味思索。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

艺术作品能否进入接收者的回味中,则是检验它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试金石。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的色彩、线条共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思其所思,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时,这种现象称为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

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都能产生共鸣。说明共同美感是存在的。

在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中,超越不同民族、阶级和阶层差异的共同美和共同美感是存在的。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教育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只有在艺术的接受与消费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①艺术的认识功能;②艺术的教育功能;③艺术的审美功能。

美的观念:就是那些既反映美的事物的种类的本质和规律,又反映经过典型化了的、非常鲜明的美的事物的个体的现象和形式;既有感性认识中的具体形象,又有理性认识中的高度概括性,既有某类事物的个别性,又有该类事物的普遍性的观念。

(三)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1.“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说明审美教育实际上涉及到艺术功能的各个方

面,而不是只对美的形式的教育。

2.潜移默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

3.以情动人情感性是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在审美活的中,在艺术中,情感与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艺术是说教。

艺术教育的任务:

在进行艺术的审美教育中,培养人们正确而又深刻的美的观念是首要任务。

艺术的审美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们包括对艺术的审美态度,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特征、风格样式的感受力以及对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经验。

艺术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即对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经验。

艺术的审美教育也是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接受,获得更为丰富的对世界、人生、社会的审美经验,从新的角度和立场来观察、理解、体验生活与生命。

艺术教育的特点:

①“寓教于乐”;②潜移默化;③以情动人。

《艺术概论》课程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导入“艺术的产生及其内涵的演变” 本讲内容的主要思考练习 ★“任何人把艺术理解成什么,艺术就是什么。”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1)是对19世纪初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的延伸,同时亦是对1917年由杜尚的“小便池”事件引发的究竟何为艺术的大讨论的一种结论性总结。 (2)该观点的提出以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古典艺术受到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背叛和颠覆为背景的。 (3)该观点以传统的艺术规则正在被艺术与生活渐渐合而为一的创作理念所打破为立论依据。 第一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艺术的起源 本节的学习重点 (简述)艺术起源的几种代表说法、核心观点、代表人物: (1)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狄德罗等。 (2)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代表人物有18ct法国哲学家席勒和19ct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3)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弗雷泽;雷纳克。 (4)劳动说。认为艺术来源于劳动,艺术是劳动的产物,它伴随着劳动而产生;代表人物有普列汉诺夫、马克思、恩格斯、鲁迅、柯斯文。 第二节艺术的发展 本节的学习重点 ★(结合作品示例阐述)艺术的发展特点: (1)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在:○1鲜明的时代特征;○2艺术形式的变迁;○3与社会盛衰密切相关。 (2)具有不平衡性。表现在: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3)继承与革新。表现在:○1继承与革新是艺术发展的主要方法;○2许多艺术门类的发展常常是多种方法并用。 第二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与难点 1. (结合作品)理解艺术的形象性特征。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中。 2、★(结合作品阐述)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认识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等。 (2)审美教育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人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审美娱乐作用: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第三讲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 第一节艺术创作 本节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又叫艺术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中采用的主要思维方式。就是以感性意象作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形式,以想象为中心环节,包含感知、情感、联想、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有机综合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思维方式。 本讲的学习重点与难点 1、(简述)形象思维的特点。 (1)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位;(2)以感情作为思维的运动驱力;(3)以想象为思维的基本途径;(4)以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象为最终成果。

财务比率分析实例

某公司有关财务指标 财务状况评价 第一、财务报表质量分析。企业报表均经过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示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报表表面看来真实、规范。 第二、偿债能力分析。从上述长短期财务比率各项指标来看,2004年公司成立,2005、2006年流动比例、速动比例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2006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比2005年末提高10%、14%,说明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高,资产负债率由2005年的59%降到2006年末的54%,但降幅不大,公司连续两年现金净流量、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均为正值,且期末净现金流量数额较大,说明企业获取现金流能力增强,综上所述,基本可判断公司长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第三、盈利能力分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005年比2004年增长约6倍,是

因为2005年公司取得了进出口业务经营权,从而使得业务量剧增。2006年比2005年增长35%,说明公司的业务量开始进入稳步提升阶段。公司毛利率、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率均不高,反映了贸易型企业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薄利多销,靠增加销量来提高收益总额,这三个比率比较稳定,说明公司对收入和支出比的控制较好。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尽管2006年这两个比率比2005年分别下降22%和13%,说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不及所有者权益和资产总额的增长幅度,但总的看来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还是较高的。 第四、营运能力分析。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较高,应收账款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很短,说明营运资金在应收账款上和存货上占用较少,企业资金周转速度较快,营运能力较强,也可以反映出产品销路非常好,企业在贸易中基本处于强势地位。 第五、成长能力分析。2005年公司的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分别达到569%、367%和131%,说明2004年公司成立,2005年公司业务急速膨胀,说明公司发展迅猛。2006年各项指标为35%、63%和81%虽大幅下降,但比率仍然较高,表明2006年企业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成长期。 第六、现金流量分析。2005、2006两年经营净现金流量和净现金流量均为正值,表明企业运转正常,经营良性循环。 综合以上各项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正常,盈利水平较高,营运能力较强,公司在扩大业务量的同时能够持续经营发展,但公司成立时间较短,注册资本金较少,公司规模不大,资产总额特别是固定资产较少,表明企业经营实力较弱,但有一定发展潜力。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总结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总结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 任课教师:崔皓越 学时:54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学期:2013——2014年第一学期 班级:12级广播电视编导方向1班、2班 《影视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影视学课程,内容涵盖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类型阐析、影视艺术发展史、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四个方面。教材在总体把握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从理论人手,进入影视的具体形态,最后到影视的鉴赏、批评的实践层面,使学生在掌握影视艺术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影视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教材还增设了电视电影和数字电影、电影科技等内容。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简要地介绍了中外影视艺术发展的历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同时也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视欣赏和评论的基本知识。有人说,在20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摄影机,那就等于不识字,可算是文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影视艺术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影视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必要的影视理论知识是提高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之一。 在影视理论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结合当前行业形势,因此其中不乏自己对某

些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同时也注意吸收了一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20世纪下叶,我国对全民实行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已由呼声转为具体的实施阶段,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已经成为知识界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共识。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因而,社会上许多学历不高的人员急需通过多种渠道,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覆盖面较广的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为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意开设本课程,在学生实践应用时,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说,在20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摄影机,那就等于不识字,可算是文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影视艺术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影视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必要的影视理论知识是提高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之一。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中外影视艺术发展的历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同时也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视欣赏和评论的基本知识。 笔者从事高校影视理论教学有年,因此其中不乏自己对某些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同时也注意吸收了一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艺术流派 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主张、美学趣味、创作风格等基本一致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组成的艺术家群体。如20世纪的“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流派”等。艺术流派所彰显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实践总是对其时艺术思潮回应、投射、强调和深化。 2.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形象是生动、鲜明、独特、可感的,又是艺术家对生活亲身体验、有所发现并加以提炼、概括、虚构的产物。文学、音乐、美术等各门类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不同的特点,如想象性、可听性、可视性等。 3.绘画 绘画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设色、造型等手段,在二维平面创造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材料、工具的不同,绘画可分为壁画、版画、油画、水彩画、水墨画等;根据题材和内容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4.舞蹈 舞蹈是人体的动态造型艺术,它以人体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的的动作、姿势、造型等动作组合与动作过程来表达情感的时空艺术形式。舞蹈通常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艺术舞蹈按表现风格可分为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和现代舞等。 5.戏剧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导演、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于一体,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剧场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表演艺术。在西方,戏剧主要指的是话剧和歌剧;在中国,习惯上把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统称为戏剧。 6.雕塑 雕塑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三维空间中创造出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雕塑是雕、塑、刻三种造型手法的总称。雕塑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雕塑的种类按材料来分,可分为木雕、石雕、骨雕、根雕、漆雕、贝雕、冰雕、泥塑、陶塑、石膏像等。 7.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称,它不仅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因素的戏剧形式,而且把歌唱、舞蹈、诗文、念白、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砌末道具等紧

设计概论复习

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1、中国的青铜设计形成于2000多年前。 2、瓷器的黄金时间是两宋时期。 3、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大致可分为五类: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织品与服饰设计。 4、依据使用功能明清家具可分为五类:椅凳、桌案、床榻、柜架、其它。 5、明清家具具有结构美、造型美、材质美、装饰美。 6、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水晶宫) 7、现代设计之父是威廉·莫里斯。他引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8、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德国着名设计师格罗佩斯。 9、在一定意义上,装饰是建筑、工艺、设计等实用艺术的内容之一,是其内在的结构或要素,因而,两者的关系是内部结构或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10、设计的第一要义是功能,各种功能价值是设计追求的第一目标。 11、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后,设计的程序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获取信息阶段、创造性设计阶段、参数决策阶段、显示、记录设计对象阶段、综合评价。 12、管理是为了设计,对设计活动本身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设计组织的管理、设计程序的管理、设计工程的管理。 13、在西方社会,市场营销与设计的关系随着营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生产阶段、营销观念阶段、市场营销阶段。 14、西德工业设计师曾指出TWM系统功能理论,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全面的解释,他们认为产品的功能应包括技术功能(T)、经济功能(W)、和人相关的功能(M)。 15、这半个世纪的历史转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50-70年代。一是80年代以后。 16、号称万能设计师、上过时代周刊的美国设计师是罗维。 17、中国早期职业设计师的代表是张光宇,曾设计过动画《大脑天宫》的场景设计、人民大会堂“满天星”设计等。 18、设计师的社会意识有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协同意识。 19、在未来的远景发展上,联合国倡守着三个基本概念:人权、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共同遗产。 20、在广义设计方法上国外有三大流派:德国与北欧的机械设计方法学派、英美日等国的创造设计学派、俄罗斯、东欧的新设计方法学派。 二、名词解释: 21. 中国青铜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世纪,期间大量使用青铜器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世界青铜工艺史上,中国青铜工艺以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宏大,品种造型之多,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而独树一帜。 22.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展的又一场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早在1900年,新艺术运动因逐渐走向商品化便已开始衰退。艺术家们意识到,大机器生产的强大社会功用已不可回避,新材料也必

艺术概论复习总结

精心整理 艺术概论复习总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C 的作品。 《洛神赋图》作者顾恺之,该作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七子之一、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被嫁给其兄 A.王羲之 B.钟繇 C.顾恺之 D.张芝 2. A. 3.曲:[1] A. 4. A. 5. A. 6. A. 7.1980 A. 8. B.赵丹 C.秦怡 D.李默然 9.《草叶集》是美国作家B.惠特曼的作品。 惠特曼(WaltWhitman1819-1892)《草叶集》(LeavesofGrass)6.哈里叶...2009-5-7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A.海明威 B.惠特曼 C.梁启超 D.德莱塞 10.梁启超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 首先,梁启超强调了小说对于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将其地位提高到经史、...“小说界革命”观点外,沿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思路,鼓吹“新小说”,强.别士、楚卿、松岑、陶佑曾等人纷纷发表文章,他们除了赞同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观点外,沿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思路,鼓吹“新小说”,强调小说改造社会功用.

A.蔡元培 B.胡适 C.梁启超 D.黄遵宪 11."吴带当风"是指“画圣”之称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 吴带当风”是指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他以独创的佛教美术样式“吴家样”盛名传世,至今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吴道子(约686一?)中国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垂拱二年(686),卒于上元元年(760)前后。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克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 A.吴道子 B.曹不兴 C.苏轼 D.吴镇 12. 李贺 鬼”, 、《金补充: A. 13." A. 14. 比较研究《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内容摘要:荒诞派戏剧并不是没有主题,它的主题就是荒诞。本文对“反主题”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荒诞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艺术传播四要素是艺术信息、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考量。 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对影响民俗艺术传播的四个要素,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考量,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民俗艺术的有效传播和传承发展。 16.根据审美需要,建筑可以分为建筑、艺术、建筑艺术等。 围绕建筑、艺术和建筑艺术三者的本质和内在关系,对建筑艺术鉴赏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选题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建筑审美学:建筑艺术鉴赏原理之研究》以经典美学为基础,运用当代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成果,论证了建筑艺术的本质精神和构成关系,系统阐述了建筑艺术

最新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论述1:电影的综合属性: 艺术性、商业性、科技性、意识形态性 艺术性: 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 1、高度逼真性: 2、假定性:以二维平面空间表现三维立体空间 艺术取舍加工后的影像 艺术真实 3、综合性:多种艺术有机融合 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 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 电影中的艺术性多体现在镜头对人物或风景的处理上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如《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影片表现的是翠巧的悲剧,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性的代表,给观众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商业性 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 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卢米埃尔梅里爱 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 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 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 电影的商业性体现在制作上及目的。一般商业片制片商为挣钱所以会请时下受欢迎的明星,拍大家喜欢看的,拥有大场面,即使剧情老掉牙。近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几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主要包括覆盖式的集中宣传、全明星阵容、视觉奇观的追求与营造等。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 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 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 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 电影事实上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体,商业性与艺术性两者在电影这个母体里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因此任何对电影商业性或是艺术性的压制都是对电影本性的扭曲。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是能够和谐相处的。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掌控,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种状况而感到悲观。因为电影生产虽然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它同时还是一种艺术生产。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程序。电影生产虽然不能不受到资本的控制,但是,它毕竟是由编剧、导演、摄影师和演员等诸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的精神性劳动,资本控制不了每一个电影生产者个体的精神,控制不了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这就为进步的电影生产者打破资本的控制提供了可能。事实上,电影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亦大有人在,例如卓别林,他的电影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打闹喜剧形式出现,在保证电影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现代大生产状况下大众的生存境遇,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被扭曲异化的深层事实,从而为

艺术设计概论考题及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期终考试A卷试题 时量:12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28分,每空一分)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a)设计文化学 b)人机工程学 c)设计美学 d)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a)波谱运动 b)新艺术运动 c)绿色设计运动 d)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或语义学(sema siology),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符号)。” a)毕加索 b)贡布里希 c)索特萨斯 d)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a)解构主义 b)抽象主义 c)立体主义 d)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a)格罗佩斯 b)贡布里希 c)米斯 d)莫里斯 6.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的研究对象。 a)艺术设计 b)设计方法 c)设计批评 d)设计史 7.设计disegno概念产生于( )文艺复兴时期。 a)中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a)借用 b)理论 c)社会性 d)参照和创造 9.国际经济界的分析认为:“( )经济=设计力”。 a)日本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0.设计的特征有? a)文化性 b)社会性 c)国家性 d)民俗性 11.人面鱼身纹是( )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a)仰韵文化彩陶 b)庙低沟彩陶 c)马家窑彩陶 d)半山彩陶 12.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一、名词解释(12分) 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 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 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 与鲜明的艺术特色。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 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 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 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 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

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X、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1、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 2、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3、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成熟而稳定的艺术特征的代表性面貌。 4、艺术直觉: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5、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6、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

2017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2017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

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介绍西方艺术发展状况,能够使学生了解中西艺术的异同,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识记:艺术的基本特征。 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艺术设计概论》复习题

《艺术设计概论》各章知识点 1)简述设计的定义及其渊源? 回答:设计是从设想、运筹、计划到实施的过程,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其渊源是伴随着“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2)简述设计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回答: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按照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3)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理论? 回答: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理论有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方法、混沌理论、绿色设计、信息技术。 4)简述是什么力量推动设计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回答: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的共同力量,是艺术和设计自身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需求。人在生存温饱之后,追求发展和进一步的满足,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世界的满足,这些造就了设计活动和艺术活动之间融为一体的密切关系。 5)简述设计的艺术手法? 回答: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5)简述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 回答:为工业服务的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共同构成,艺术设计是其中的一部分,艺术设计的内容涉及到工业产品的功能系统,其中包括实用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等,其形式是产品的造型、用材、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 6)简述广告设计的基本构成,以及需要完成的四项任务? 回答:广告的艺术设计可以划分为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和电脑制作。广告的艺术设计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完成四项任务: (1)对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组织、加工,使之适用于广告的艺术形式; (2)使加工创造的广告艺术形象更容易避开媒体的制约,发挥媒体的特长; (3)使媒体发布的广告艺术形象更能引起受众注意、记忆、理解、信任和偏好,并产生期望的行动; (4)使整个广告效果超过市场竞争对手,推动广告的艺术设计的不断进步。 7)简述设计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回答:设计是科技商品化的载体。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当人类准备享受这一资源时,还需要某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设计,因此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得以物化的载体,更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8)简述设计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回答:1)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是物的创造,消费者直接消费的是物质化的设计; 2)设计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和归属,设计以消费为导向;

财务比率分析案例.docx

财务比率分析案例 练习一 对一个经营实体来说,财务数据主要来自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是经营单位一段时间内的收支情况的概括。资产负债表用来记载经营单位某一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依据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的数据,能计算出下面几种财务比率: 1、盈利能力比率 2、营运能力比率 3、杠杆比率 4、偿债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比率:公司盈利状况如何? 盈利能力比率是衡量公司长期财务状况的必要指标因为盈利水平强烈地影响着:(1)公司的债务融资渠道;(2)公司普通股的估价;(3)公司发行普通股的意愿;(4)公司可维持的增长率。 销售净利率是衡量盈利性的指标之一。由盈利能力比率公式所决定。 销售净收入 税后净利 销售净利率= 决定公司的销售利润率的必要信息来源于公司的 表。 1、MAGNETRONICS 公司1996年销售净利率是 美元除以 美元,即 %。 2、以上比率表明比92年销售净利率 %有所提高还是下降?—— 3、盈利能力下降是因为销售成本率和销售费用率的提高/下降?—— 。降低 有利于提高盈利能力。 管理层和投资者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投入资金的收益率而非销售利润率。有些公司经营的业务所需投资少、利润率低,但投资收益却很可观。相反,也有些公司经营的业务投资多,尽管毛利似乎很可观,但投资收益率很低。 因此,有必要对股东和债权人所投入资金的收益进行考虑。我们使用息前税后收益(EBIAT )作为衡量收益的指标。分析家们利用EBIAT 来比较投入资本的收益(息前)和估计的资金成本从而决定公司是否有长期充足的盈利能力。 4、MAGNETRONICS 公司96年末总资本达 美元,96息前税后收益 美元。 负债所有者权益息前税后收益投资收益率+= 96年投资收益率为 %,比92年 %提高还是下降了?—— 从股东的角度来看,股本收益率也很重要。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如下: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了解世界范围内艺术学学科及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中西方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理解动中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异同及相互借鉴。 5.掌握艺术学理论横向、纵向各个环节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6.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使艺术创作链保持良性循环。 7.能够结合中国艺术创作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将与此相关的各具体艺术门类以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期中考试复习题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期中考试复习题 1.如何理解“环境艺术是一门整体的艺术?” 2.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是什么?评价标准有哪些? 环境的自在性,人的主体性,环境的整体性,时空的连续性,意识的民众性 评价标准:方便性,舒适性,含义性,个性,和谐性,愉悦性 3.设计(Design)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提高设计思维能力?

4.为什么说“环境艺术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统 一?” 5.环境艺术设计要满足公众物质精神审美功能需求,这是否会造成 设计过程中的矛盾? 不会,设计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的审美。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已从“形式追随功能” 的现代主义转向情理兼容的新人文主义。审美经验也从设计师的自我意识转向社会公众的群众意识。“公众参与”早已不只是句漂亮的口号,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在不知不觉中,大众的口味已在引导着我们的设计方向,有时甚至起到支配的作用。 6.计成《园冶》中“深奥曲折,通前达后,”“相间得宜,错综为妙,” “砖墙留夹,可通不断之房廊;板壁常空,隐出别壶之天地。”钱泳《履园丛话》中“数间小筑,必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运用“形”的有关内容进行解释。 我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往往通过隔断、月门、漏窗、花墙

等构筑物,使景物相互穿插,内外空间沟通,丰富视觉层次。这样的建筑空间,合中有开,实中有虚,即使环境有限,境界却无限,寓不尽之意于有限的空间之中。关于建筑艺术的空间美和实虚空间的联系 7.著名雕塑家布朗.库西曾说:“当你雕琢一块石头时,你将发现你 手中的这块石头的精神及其他属性,你将限着对这块石头思索,而展开你的艺术构思。”请以“质感与肌理”的有关内容进行理解。 建筑材料,比如石头,是我们创造环境的物质基础。物体表面的质地特征性作用于人眼等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反应就称为质 感。即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感受。虽然,质感一般是指触觉来说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触觉和视觉长期协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一般可以就此观察一块石头。肌理,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 理,它使质感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指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富于韵律、协调统一的图案效果,因此对于石头这些自然物,它也需要我们通过想象去构思其艺术韵味。 8.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及各个阶段的控制要点是什么? ●与工业接触 ●研究与分析(基地调查)基本图准备,基地分类(资料收集)级 分析评估,与业主访谈课题发展

一个经典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很详细

一个经典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很详细! 会计教科书上的东西太多,而结合企业战略、市场的变化、同行情况、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会计政策等方面,分析的太少。本文适用于财务经理级别以下的人员,看完是有用的,也可以上转给财务经理,供其进一步分析和提炼。 案例分析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1997年4月16日进行资产重组,剥离优质资产改制组建中色股份,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目前,中色股份旗下控股多个公司,涉及矿业、冶炼、稀土、能源电力等领域;同时,通过入股民生人寿等稳健的实业投资,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定发展。 资产负债增减变动趋势表: 01、增减变动分析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到,中色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规模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从负债率及股东权益的变化可以看出虽然所有者权益的绝对数额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其增长幅度明显没有负债增长幅度大,该公司负债累计增长了20.49%,而股东权益仅仅增长了13.96%,这说明该公司资金实力的增长依

靠了较多的负债增长,说明该公司一直采用相对高风险、高回报的财务政策,一方面利用负债扩大企业资产规模,另一方面增大了该企业的风险。 (1)资产的变化分析 08年度比上年度增长了8%,09年度较上年度增长了9.02%;该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在09年有了巨大增长,说明09年度有更大的建设发展项目。总体来看,该公司的资产是在增长的,说明该企业的未来前景很好。 (2)负债的变化分析 从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到,该公司的负债总额也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08年度比07年度增长了13.74%,09年度较上年度增长了5.94%;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到,当金融危机来到的08年,该公司的负债率有明显上升趋势,09年度公司有了好转迹象,负债率有所回落。我们也可以看到,08年当资产减少的同时负债却在增加,09年正好是相反的现象,说明公司意识到负债带来了高风险,转而采取了较稳健的财务政策。 (3)股东权益的变化分析

艺术概论考试总结

一,艺术鉴赏:(1)是以作品为对象,以观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 (2)是接受者在自身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价值,属性}的主动了解,吸 纳接受和扬弃。 (3)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 艺术鉴赏的过程:(1)审美期待:接受者个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审美结构,在欣赏作品之前或欣赏过程中,具有对审美的需求和追求。希望在鉴赏过程中视野得到满 足。包括对艺术作品{类型或形式,意象或形象,呈现的深层意蕴和境界} 所引发的期待。 (2)鉴赏流程:①直觉{对审美对象不假思索就能把握与领悟}与感知{对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了解同时,也关注于审美对象的意义},完成对艺术 作品的直观感受。②体验{自身进入“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对作品中 的情感交流与融合}与想象{由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展开,洞察深层意蕴,达 到审美愉悦。}③理解{对作品形象,情境,形式,语言和作品价值的审美认 知}与创造{对审美认知的补充,完善与变异,达到再创造} (3)审美效应:共鸣{对作品中的感情所打动,产生了心灵上的感应,出现了相似的感受},净化{对作品的鉴赏中,感情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 人格得到提升}和领悟{由鉴赏过程中,引发对世界,人生,精神,更高层次 的理解} 艺术鉴赏的目标: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 二,艺术批评:对一切艺术活动,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判断的艺术活动。 艺术批评的功能{选/判}:(1)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评其价值。 (2)将批评信息给创造者,产生创造影响。 (3)对创造者的鉴赏活动给予指导。 (4)协调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艺术语言:是塑造形象,传达审美感情,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艺术语言的功能: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品内容。二是艺术语言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间接性,广阔性,情感性 四,艺术活动的构成:(1)客体世界,艺术活动要表达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2)艺术创作{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材料,从事审美意象的人创造性活动}与制作{以物质性制作为主,具有相对独立性} {3}艺术作品,创作和制作的成果,是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将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与艺术接受{对艺术作品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五,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选/判)(1)模仿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2)游戏说:一方面由于人类过剩的精力,没有功利性的活动,德国的席勒,谷鲁斯,英国的斯宾塞 (3)表现说: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意大利的美学家克罗齐,英国的史学家科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 (4)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詹姆斯.弗雷泽 (5)劳动说:俄国普列汉诺夫 艺术的产生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经济的发展与艺术的发展不一定同步 六,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物,具有一般的意识形态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与政治,科学有着密切联系。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画家卡拉瓦乔,其代表作有《圣母升天1.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2.希腊神庙建筑的三大基本柱式是多立克和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3.《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 4.凯旋门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 5.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6.拜占庭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是圣菲索亚教堂。 7.古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镶嵌画和壁画。 8.哥特式教堂的突出标志是玻璃窗画 9.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10.世界三大宗教美术指的是基督教美术、佛教美术和伊斯兰美术。 11.文艺复兴法国巴黎圣洁者喷泉浮雕《仙女》是古戎创作的。 12.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第一位大师是乔托,最后一位大师是波提切利。 1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最早表现希腊神话题材的画家是波提切利,其代表作品 有《维那斯的诞生》和《春》。 14.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乔托,其代表作有壁画《哀悼基督》等。 15.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马萨乔。 16.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佛罗伦萨三位大师分别为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雕塑家多纳太罗, 和画家马萨乔。 17.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18.达·芬奇的重要绘画作品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19.米开朗基罗在罗马的西斯廷教堂,创作了巨幅天顶画《创世纪》和祭坛画《最后 的审判》。 20.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透视学和解剖学。 21.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乔尔乔内和提香。 22.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丢勒和霍尔拜因。 23.欧洲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是尼德兰(国)的凡·艾克。 24.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 是亲友肖像,一类是下层人民肖像。 25.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农民生活的画家是尼德兰(国)的勃鲁盖尔。 26.欧洲“巴洛克”艺术在雕刻方面的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在绘画方面的代表是佛兰德斯的鲁本 斯。 27.荷兰17世纪杰出的肖像画、风俗画画家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其代表作分别为《吉 卜赛女郎》、《夜巡》、《倒牛奶的女仆》。 28.被认为是推开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大门的人是意大利》。 29.法国画家籍里柯创作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誓言,而德拉克洛瓦创作 的《自由领导人民》,则是这位画家的想象力达到顶峰的作品。 30.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31.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 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西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32.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旗手是库尔贝,其代表作品有《画室》、《奥尔南的葬礼》等。 33.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 有《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