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中轴线调研报告

城市中轴线调研报告

城市中轴线调研报告
城市中轴线调研报告

从新旧城市中轴线看广州的发展

--广州市城市中轴线认知考察思考

由于地理位置临近和平时生活的原因,我们小组的成员有不少的机会接触到广州城市中轴线,但对中轴线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周边的某些地标建筑,景观,没有过多的思考和了解。所以我们小组决定选择城市中轴线的主题进行调研,并于11月17日在广州新中轴线进行实地考察,参考搜集到的资料,最后得出我们的调研成果。

广州城市中轴线的概况和历史背景

城市中轴线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被视为城市脊梁。它是城市历史最深厚的积淀,赋予城市独特的人文内涵,它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支撑。城市中轴线的规划是一项城市设计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诸多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并影响到城市总体轮廓及系统环境的框架关系。

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自建城以来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城市发展的两千多年来,城市中心发展稳定,一直没有移动过,在城市这是较为独特的。城市中轴线是历代城市发展规划,建筑设计的产物,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标志,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变迁,乃至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品味。广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至今形成了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两条城市中轴线,承载着不同的城市发展故事,也承担着不同的城市功能。

传统中轴线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有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大楼、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人民公园、广州城市原点标志、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桥等。传统中轴线的萌生可追溯到秦代番禺城建立之初(今越秀区),2000多年的时间跨度里,旧城区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其周边地区存留着广州最丰富的古代及现代早期的历史文化陈迹,是广州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区。传统中轴线上的节点大多具有深刻的政治及历史意味,是广州的政治文化中心。该轴线通过白云山脉、纪念性建筑与珠江水域的串联,建立了“山、城、水”一体的传统城市结构基本构架,形成张弛有序的空间结构,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园林绿化建设以及旧城改建纳为同一体系,体现了广州“历史、风景、街市、生活”的城市设计理念。广州传统城市轴线的形成与发展,

离不开“自然与人工”、“文化与规划”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轴线构成要素的类型与空间组合方式丰富多彩, 历史文化主题内涵与现代城市发展相衔接,具有继往开来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广州城市结构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原有的城市规模与

空间集聚功能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新中轴线的规划与设计已成为近年来广州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热点。新中轴线北起白云山余脉的燕岭公园,往南经广州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到达珠江,再经过海珠区广州塔到万亩果园保护区,最后经新客运港达珠江外航道沙丘岛,全长12公里。新中轴线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是广州城市建设规划的非常规产物,可以说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代表,竖立了许多标志性建筑物,如中信广场、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等。新中轴线是广州的中心商务区,新的城市发展中心;也是城市景观主轴线,这一中轴线上有山、水、树林、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汇聚了东站广场、花城广场、歌剧院博物馆前广场、海心沙广场、赤岗塔广场、东风生态公园等,构成广州的城市开放空间。

实地调研情况

在11月17日,我们小组进行了城市中轴线的调研。上面提到,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南海心沙岛,以新电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全长12公里。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我们的行程,从广州塔的对岸,珠江新城开始。

首先,我们搭乘地铁三号线来到了珠江新城站。珠江新城,珠江新城是广州天河CBD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天河CBD是国务院批准的三大国家级中央商务区之一。众所周知,珠江新城有很多的标志性建筑,耳闻不如一见,广州大剧院、广州市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西塔、广州塔以及在建的东塔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广州塔与珠江新城中的“双子塔”构成大三角,与珠江新城南端的广州市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构成小三角,地位显赫。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楼高432米,楼高位列世界第六、中国大陆第二,在世界超高层建筑占有一席之地。西塔为广州珠江新城六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珠江新城西南部核心金融商务区,

东临珠江大道,西靠华厦路,南接华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在珠江新城,我们也了解到一条快捷地铁载运线路,那就是APM。它的全称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是一种无人自动驾驶、立体交叉的大众运输系统。APM解决了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交通疏导,它将是珠江新城CBD地区和天河商贸区内部的公交骨干线,满足其内部、珠江新城与天河商贸区、观光塔之间客流的交通需求,以及旅游观光购物的出行需要。

然后沿着新中轴线,我们走到了天河体育中心一带。天河体育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始建于1987年,地处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地带,毗邻广州东站,与83层中信广场相对,总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是广州目前最大的体育场地。它的附近有广州市最大的购物中心,天河城以及正佳广场。这些购物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位于广州地铁3号线两条支线的交接点及其与地铁1号线、广州机场快线的转接站上,占据天河商圈的中心位置。位于中轴线的中心、天河商圈的中心,我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了市中心的繁华、感受到了广州的交通、经济飞速地发展,也感受到了广州市新中轴线何以成为广州的标志。

最后我们的旅程结束在了广州市体育东路。从天河体育中心出来,我们走到中信大厦的楼下,中信广场大厦中信广场位于广州市商业、金融业繁华的天河北路。作为广州人的我们,83层的中信大厦曾是我们的骄傲,如今,高楼林立,中信大厦的高度已经不能成为谈资,而站在楼下仰望它,还是有一种别样的情怀。最后走到体育东路上,体育东路上有些最近才发展的高档购物中心,如万菱汇、太古汇等,也有很多老牌的写字楼,如财富广场、商业银行大厦等。

从我们考察的这一段路程可以看出,在我们不断行走的过程当中,中轴线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珠江新城的花城广场,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不仅有省博物馆,也有广州图书馆和大剧院等等文化娱乐场所。珠江新城同时也是广州的CBD,有西塔,东塔等等的一些写字楼办公的地方。再往前功能也发生着变化,来到体育中心一带,这里有天河体育馆供市民进行体育锻炼,也有正佳广场,天河城、万菱汇和太古汇等等的高档的购物广场。再往前就是中信大厦一带,这里同样也是高楼林立,很多写字楼办公的地方。在新中轴线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和广州的传统中轴线对比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新旧城市中轴线分析对比

对比传统中轴线和新城市中轴线,不难发现传统中轴线承载了部分传统的西关风情和近代历史气息,是广州历史的见证和意义。广州传统中轴线反映了广州的发展历程,既包括广州不同时期特有的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及建筑,已包括遗留在地下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生活足迹的遗迹和遗物。这些无所不在的历史建筑和文物遗存以其独特性,不可渎职和不可再生性,成为广州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和重要象征。传统城市中轴线由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有说不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是广州人记忆的线索,也是广州城发展的年轮。

以珠江新城和广州塔为代表的新中轴线则更多体现在商贸方面,它延续“山城水”的自然空间格局,集聚了中心城市高端要素服务功能,树立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形象特色。

这条中轴线引领着广州在人、城市、经济、生活等方面华丽转变。近年来特别能感受到这条中轴线一带发展的迅速,整个中轴线风貌越来越完善,以商务为主的各种甲级写字楼,商务中心等大楼,以各种独具特色的姿态在中轴线附近立起。特别是这5年,广州因亚运会旧貌换新颜,中轴线日新月异,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南沙自贸区、琶洲电商板块风起云涌……直至行政区划调整,广州因中轴线真的发展得非常快。

首先是珠江新城引领城市的改变。广州六大标志性建筑——广州塔、广州图书馆新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歌剧院、西塔已在这里相继落成,东塔也快完工了。5年间,珠江新城面貌越来越清晰,以它为核心的天河CBD,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心脏和引擎。2014年,天河CBD完成生产总值2114.47亿元,总量占区域经济排头兵的天河区的70.2%,占广州市的12.7%。按原珠江新城总规划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的话说,“如果没有珠江新城,广州也许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州,珠江新城让广州从原来的古老城市,到现在成为古老城市和现代城市的拼接体。”

中轴线所带动的经济变化很大,自贸区创新区成为经济新引擎15年4月,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南沙片区给广州经济发展带来一股新鲜动力; 15年开始增城、从化正式撤市设区,并入广州,黄埔与萝岗两区正式合并,新黄埔区正式挂牌。广州十一区正式形成。而新广州的市辖面积也将扩大,经济活力不断提升。相信往后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在这些经济发展基础下,又随着“互联网”热潮兴起,与广州国际金融城一江之隔的琶洲也风生水起。腾讯、阿里巴巴以及唯品会等知名电商抢滩进驻,广州着力打造成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经济飞速发展,为每一个工作在这里的人创造了新的机遇。互联网、电商、先进制造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间。

新中轴线的发展对广州人生活上的变化也非常明显,城市空间更大,地铁四通八达,令人感受最深的还是城市空间的扩大和生活的便捷。广州的交通更发达了,广州南站启用,连接深茂高铁、京广高铁、贵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南广铁路和广珠城际。亚运至今,广州还开通了地铁6号线、APM线、有轨电车,目前还有11条在建线路中,已有9条线路完成本年度的土建目标,未来的交通将会更加四通八达。

从传统中轴线到新中轴线,人们的活动空间不断扩大。随着未来地铁线路的四通八达,人们就会越容易体会到整个广州之大、生活之丰富多彩、经济之活力四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对广州最好的诠释。

新旧中轴线将分别是中央商务区(CBD)和中央文化区(CCD),两者相得益彰,比翼齐飞,成为广州的两大风景线。

从传统中轴线到新中轴线的建设,见证了广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和繁荣发达。广州,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阔步迈进。

感想和总结

通过这一次的调研我们小组对城市中轴线有了更深程度的认识。每一个城市都有城市中轴线,城市的中轴线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对城市的发展起支撑作用,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像北京、上海等城市也一样有自己的城市中轴线,而且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和故事,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布局和安排。

广州的新城市中轴线上布置了很多标志性建筑,像广州塔,东塔、西塔、省博物馆、大剧院、中信大厦等等的建筑,城市中轴线的发展意味着城市以后发展的方向,起引导性的作用。在新城区天河,陆陆续续建起了很多的高楼大厦,有便利的交通,环境优美。同时新中轴线也使周边地方的房地产发展起来,房价上涨,聚集了更多的金融办公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从城市的中轴线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方向。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小组成员每一个人都亲身用脚去丈量城市,用心去感受新中轴线给广州带来的新的变化。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会到城市的尺度,也对所学专业“城乡规划”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城市规划和每一个市民息息相关,每一个政策都会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为以后走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近三年来,我主要负责单位几个建设项目的报建工作,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现状有深刻亲身体验与感受。现就城市建设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浅析如下: 一、报建手续的现状。 有国家下达的年度建设计划、在自有使用土地上建设的一般性建筑物。通过正常途径办理,从报建到开工所需过程与手续的情况。 1、必经的报建手续太烦琐、办案时间太长。 下面我将有关手续按报建顺序一一列举如下(其中黑体部分为在政府部门办理的,带下划线的是在相对指定的企事业单位办理的,为说明问题,有些罗嗦):根据计划和土地条件找设计院设计图纸(15个工作日);更改规划设计条件(规划局40工作日);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调整设计(10个工作日);申报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局,40个工作日);根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建筑方案(10个工作日);申报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局,30个工作日);[根据方案批复设计建筑施工图纸、并按规划局要求设计消防、人防图纸、制作环评报告后(这些工作可以同步进行需要20个工作日)];[申报人防设计意见(人防办)、卫生学预评价(疾病预防中心)、申报环保批文(环保局)、申报消防意见(消防局)(这些部分可以同时办理,最长的需要30个工作日)];[初步设计

审查手续(建委),基坑设计审查(科技委)共计需要25个工作日];申报规划放线制作放线册(15个工作日);申报详细面积指标表(3个工作日);后备齐资料申报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局,30工作日),办理配套设施费减免(建委,15个工作日),交费、办理档案移交手续(2个工作日);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并找另一个施工图审查出具施工图审查报告(15个工作日),后准备所有资料报建委办理施工图审查备案(5个工作日);申报人防设计图纸审查(10个工作日)。确定招标代理机构,制作公告、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工程量清单,拦标价、招标文件等、(20个工作日),报招标中心审查同意、招标公告、接受报名、资格预审、摇珠、发招标文件、答疑、开标、发中标通知书、签定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约50个工作日,施工和监理可同时进行)。制订施工方案、监理方案等资料(15个工作日)后准备资料申报余泥排放、办理质量监督、缴纳劳保金等等(共计10个工作日)。准备资料(3个工作日)申报施工许可证。(15个工作日)。开工。共计428个工作日。按每月20个工作日计算是21个月有多。这里还没有计算市里面要求的使用国家资金投资的项目设计方案招投标的时间,且上面所说的是在完全顺利,不存在任何周折的情况下,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办案窗口会经常挑你毛病不收案(下面会提及),办案过程会让你补充材料等等,加上申报单位自身的一些盖章审批、设计单位的

佛山城市中轴线规划研究

《佛山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研究》成果公示 一、项目背景 从2002年撤市设区至今已十年,佛山却仍缺少一个真正的城市中心。佛山目前的发展受困于这种多中心组团、无强中心的格局,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凝聚各区的强中心迫在眉睫。 因此,强中心成为佛山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整合禅城传统中心和佛山新城创新中心的重要空间战略就是建构中轴线。 二、项目概况 佛山中轴线南北长约14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南至三乐路,北至海八路;东至文华路,西至汾江路。 三、规划理念 方案着重于轴线地带在“整合”基础上的强化与提升,改变佛山偏心、离心的城市发展趋势与结构松散的现状城市格局,打造与佛山城市能级相匹配的复合功能轴,使佛山成为真正具有凝聚力的城市。 四、功能划分 结合设计范围内的地块自身禀赋以及交通区位,对功能进行划分,将整个轴线分为5个区段,每个区段包括若干项的主导功能。5个区段分别为:北部门户区段、佛山老城区段、两园深村区段、佛山北园区段、佛山新城区段。

五、土地利用 中轴线范围内的用地上,在满足商务、办公、居住功能的同时,增加科技研发、商务会展、休闲娱乐等功能,并在轴线上统筹布置对城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用地,在结构上起到凝聚的作用。 在对新的城市建设中,北部门户段,着重将旧的仓储用地更新为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在历史文化街区段,着重保留历史区段的文物古迹用地,局部进行城市更新;佛山北园段应重点将公共空间沿岭南大道纵向 展开,提升中轴线地区的土地区位价值。

六、景观系统规划 挖掘岭南水乡特点,以灵动水系与绿廊串联各大功能组团。 恢复祖庙涌等历史水系,结合现有南北向河涌形成联通汾江河与东平水道的 水网结构。

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筑形式构想

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筑形式构想 西区承接城市发展轴线脉络,布置一条128米宽的南北向林荫大道。沿林荫大道依次布置金融办公区、商业贸易区、办公文化娱乐区;沿广州大道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会议展览中心区、高层公寓区和外贸外事区;西区东部南北分别为猎德村、冼村及两村之间的商住区。东区以高尔夫球场公园为中心,南北两边各为高级住宅区和综合高层商住区;东北部为赛马场,保留无线电工厂、住宅区和谭村;东南角为污水处理厂。 “国际大都市”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和金融的国际化,随着世界市场和国际货币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必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城市空间,使珠江新城成为区域性和世界性的金融中心,具备对全球经济的强大辐射力。按此意图把珠江新城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空间描绘出来,有效地组织建筑群体内部空间,同时考虑各方面的总体效益。 1、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的序列性: 城市街道主轴线以林荫大道上的空间起伏与空间序列结合半室内商业步行街的穿插交织为主题。利用空间尺度和几何形状上的变化构成大小、长短、高矮不等的不同性格、不同用途的空间序列。利用不同的广场,林荫路组成节奏和重点,防止出现旧时的那种一贯到底的笔直街道。 城市轴线:自燕岭公园经建设中的天河火车站,直通火车站南的80层中天广场大厦;经这建筑高峰之后,是较低矮开阔的天河体育中心;及至体育中心南侧的商业区,高度又升至30层以上的小高潮;随之又降至9层高的居住区,到达珠江新城规划区。 珠江新城建筑容积率北高南低,北面的黄埔大道与中央林荫道交叉口的两栋450米的超高层金融办公楼达到最高点,成为新城市景观轴线的建筑高峰,然后向南逐渐降低。规划区内一条128米宽的林荫大道作为广州新城市发展轴线的延伸,是黄埔大道与海心岛的主要交通走廊,地铁、车流、人流的主干。 主要干道两旁的建筑稍作后移或降低临街面的建筑高度,创造大大小小的行人广场,形成丰富的街道景观,使人们虽置身于高层密集区,而不会产生压抑感。林荫大道南端连接海心岛旅游公园,两座错层处理的弧形海景酒店,形成一个半圆的绿化广场,作为城市轴线的空间停顿。从两座建筑物之间,景观轴线继续沿水面延伸至对岸的赤岗塔。 林荫大道中央为80米宽的绿化带,绿化带下为地下商业步行街,步行街底层是地铁出口,并有大量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吸引大量的城市人流,将有效地使人流与车流进行空间分层,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咸阳政务门户网站作者:咸阳市政协责任编辑:咸阳市政协点击数:1237 发表时间:2017-12-14 11:06 按照《市政协2017年协商工作计划》安排,10月31日,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赴乾县、市信息办、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调研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委员们实地查看了乾县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和乾陵安防监控系统,了解了市交通运输局12328监督服务电话系统和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听取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便民措施介绍,考察了市信息办中心机房、智慧城市大屏、呼叫中心。11月24日上午,市政协召开了“月协商”座谈会,形成了《关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是指通过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我市自2011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着力改革体制机制,改变行政分割、管理分治、资源分散的局面。重视统筹设计整体规划,编制了《咸阳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注重把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惠民城市试点、信息消费城市试点等与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全面融合,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和层次。通过建设咸阳市政府"政务云",建成共享信息平台,杜绝了重复建设和新的信息孤岛的形成,强力推进了资源整合。积极实施“六个一”信息惠民项目,通过群众办事“一站通”、便民服务“一号通”、智慧医疗和惠民资金“一卡通”、和谐社区“一格通”、掌上咸阳“一点通”、无线城市“一网通”切实解决群众需求,服务咸阳社会发展。在西部率先启动“互联网+”计划,全面开展城市信息融合,建成了咸阳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咸阳市信息资源安全共享暂行管理办法》,并在智慧医疗、智慧税管、智慧安监、智慧气象等重点领域试点大数据分析应用,初步具备了大数据监测、预警和风险分析能力。通过七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创造了信息化建设的“咸阳模式”,赢得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问题 (一)数据整合及应用推广有待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来实现,但是当协作遭遇利益壁垒时就显得较为艰难。具体表现在:(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然而纵观全国,如何打破数据壁垒,联通信息孤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信息安全问题,担心数据泄密,另一方面是行政管理的问题,在行政体制当中,有各条线的行政命令,有各种各样的法规,导致城市治理不能横向打通,给技术应用造成障碍。我市通过各种措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也依然存在因为核心数据市级层面没有权限开放,或各职能部门一般没有制约关系,导致“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的现象。(2)应用推广。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推广中,我市已实施了“六个一”信息惠民项目,“一卡通”可以实现“一卡多用”,但并未完全代替各部门分别发行的各种卡。各部门的服务热线依然与“一号通”并存。无线城市“一网通”建设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在党政机关内部普及,培训网络化、远程会议等的应用还有较大空间,一些惠民项目群众知晓度还比较低。一些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应用项目在推广时遭遇重重阻力。这些与人们的传统行为习惯、部门资金实力、现有政策因素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利益和权力分割影响。 (二)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尚未形成职责明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网信办、发改委等多个机构,但没有统一的部门对大数据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工作推进也比较困难。出自不同部门的数据资源口径不一,不进行统筹协调管理,大数据的综合效应就难以发挥。二

我县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我县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按照要求,通过收集资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小城镇建设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城镇建设概况 ㈠调研范围及小城镇概况 1.小城镇调研范围 建成区外的五个小城镇,共辖150个行政村,500个自然村。 2.人口及资源基础资料 镇域总面积211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4851亩,林地面积36797.95亩。小城镇共有人口418940人,其中,从事农业95991人(其中从事林业6020人,牧业4263人,渔业874人),工业7610人,建筑业20754人,交通运输业6186人,商饮服务业8663人。 3.能源使用情况 小城镇镇域共有沼气池14个,年使用煤炭414674.5吨,秸杆14119.5吨,煤气90吨。 4.主要工业企业情况 小城镇镇域形成以面粉、奶粉、家具、空心砖等为主导产

业的工业企业共24家,职工总人数901人,年工业产值26330万元,年利润2439万元。企业占地面积36321.41Hm2,建筑面积41228M2,年用电量4000393KW.H,年用水量152420吨,每年排出废水550吨,废渣81.8吨。 5.主要交通道路情况 小城镇镇域主要交通道路32条,总长207.63千米,总面积2267480平方米。 6.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教育机构:共有托儿所3个,共托幼儿96人;幼儿园9个,共有幼儿570人;小学72个,在校学生16717人;初级中学6个,在校学生9465人;高级中学2个,在校学生6831人。 文体科技:文化站2个,占地面积3667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 医疗设施:医院7个,可容纳124位病人;防疫保健站72个,共有床位30个。 商业金融:信用所6个;保险机构5个,参保人数12808人。 集贸设施:集贸市场5个,占地面积23175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 7.生产产值情况 小城镇镇域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1081.2万元,其中第一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时间:2002.7-2002.11 主管总工:王景慧 项目负责人:邓东朱子瑜 主要参加人:董珂张播范嗣斌陈振羽王宏杰 一、项目背景 中轴线核心区南起规划南五环路,北至北五环路,长度约25公里,宽度约1000米。目前,传统的中轴线及其两侧的许多历史地段已被划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保护区,并随城市的扩展向南北方向延伸,北端正在规划奥林匹克公园,南部也在逐步发展之中。目前,无论是宏观上中轴线与城市整体的关系、核心范围内的功能与空间布局,还是微观上具体项目实例及重要节点的设计,还存在很多不明确、不完善之处。北京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面貌的改变使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规划构思 北京旧城曾被誉为是“古代中国都城计划的无比杰作”,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艺术也赢得了各种赞誉。项目组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轴线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展望,得到这样的认识:中轴线是体现“中国气质”的精神象征,是包含世界文化遗产和体现北京职能的轴线,它整体代表了民族精神、大国气度,古都神韵,是集中展现着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精粹的一条轴线。以此确定以“中国气质之体现,传统精髓之传承”为主题,并由此来确定空间布局方案、提出详细的设计要点以及建设实施项目建议。

三、空间布局 从城市宏观尺度上来看,北京中轴线与北京未来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和整体城市功能布局等功能因素密切相关。从北京经济和社会现状发展条件来看,中轴线宜上收下展,轴线向南部的延伸,随着与两条轴向发展带联系趋弱,最终融入两带间的绿楔之中。在这种模式下,中轴线将成为成未来北京城市的“双十字”功能与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南北中轴线与东西长安街构成的“大十字”轴,是未来北京城市功能结构中至为重要的政治文化核心轴线,它控制和组织了未来北京东西南北的各大城市主要功能片区;南北7.8公里传统中轴线与东西朝阜大街构成的“小十字”轴,是体现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中心轴线,它对北京名城的整体保护、古都神韵的展现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到中轴线,其“中国气质”体现为“古都风采、时代精神和国际公园”三大设计主题。它们贯穿于中轴线的北段、中段和南段三个不同空间区段之中,并总体展现出中轴线的整体气质。 北京中轴线中段的主题是“古都风采:永恒的民族精神的中轴线”。建议7.8 公里长的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整合梳理城市格局结构并通过发展旅游赋予其活力,充分展示“古都风采”;恢复轴线结构性景物并以之为带动点组织设计积极的城市空间;以新的交通组织观念和更为宏观的分析来处理旧城的交通问题。北京中轴线北段的主题是“时代精神:现代化的首都形象的活力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北段是魅力活力的中轴线,集中代表和展现了北京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北面奥林匹克公园内堆山作为中轴线的北面收尾,以体现古老中国的传统意识;将原规划方案国家体育场的位置调整 到邻近大屯路,使交通组织以及与城市的联系更为合理,也使其与公园内的山体及千年步道的关系更为密切;整治和控制北二环至土城段街景界面,加强绿化,建筑秩序化,并且整合设计公共开敞空间使其系统化。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新调研报告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新调研报告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形态,是X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突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X自x年初被住建部列为首批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统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及民生服务等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智慧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市及市(区)全部建成农业信息网站,开通“x”三农热线和惠农手机短信服务。建成覆盖全市乡镇、生产基地的X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信息平台。二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取得实效。全市共有X港核心港区等x个园区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试点企业分别达x个和x个。三是电子商务发展成效初显。截至x年底,X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知名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的商家达x家,在淘宝和天猫店注册的网络零售商家超过x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x亿元。 (二)信息基础设施及民生应用建设取得实效。一是教育惠民走在全国前列。市政府累计投入x.x亿元,推进教育信

息化建设。我市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录制成x万余条教学微视频,全市近x万中小学生可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免费学习。二是“三网融合”工作扎实推进。市政府以入选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市为契机,推进实施光网城市、无线城市、高清城市工程。截至x年底,全市宽带互联网用户达x.x万户,光纤到户达x.x万户,宽带互联网接入端口x万个。三是公交出行更加智慧。公交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实现统一储存、统一管理,通过X掌上公交及公交站台实时信息显示,使乘客能随时随地获知X公交各种静动态营运信息。 (三)城市建设管理更加优化。一是数字化城管成效显著。市有关部门借助市场机制,通过数字化形式,明确城市管理的范围、机制、责任,使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由以前的不到x%上升到现在的x%以上。二是城建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由政府投资x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的“X数字城建指挥中心”于去年x月投入使用。该中心通过大量城建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对住建系统项目建设及管理的统一监控指挥。三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完成建设。市政府与国家及省测绘局共同推动包括X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典型示范应用等内容的“数字城市”、“天地图〃X”工程建设,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 (四)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一是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的实施

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一、背景与现状 1、综合基础环境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西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区域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40万,辖20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新泰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拼搏实干,锐意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67.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1元。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22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全国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新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地区,开展对外合作的条件优越、前景广阔,是一片理想的投资热土。 2、经济实力雄厚 新泰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67.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1元。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22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3、城镇化发展迅速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泰市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3.6%,处于30%-70%区间的加速期,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是什么呢,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有益于促进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九江县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就如何更好更快地扩大城市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做出如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九江县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现有经济及产业基础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优势,把城市建设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按照“全面推进,提升品位”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的有益方式。截至2008年底,城区面积达到1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9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4%,绿地覆盖率达25%,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城市品位得到了提升,有效地推动了九江县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着眼长远,规划先行,把握县城发展定位 九江县是六十年代市县分家后从市区搬迁到沙河来的,是在新城镇这样一个小规模集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这一历史原因,给

城市发展留下了先天性不足,随意性大的病根。过去城市建设谈不上有什么完善的规划体系。近几年以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按照依托、服务、融入九江市中心城区的思路,结合近城优势和交通方便、人口较多购买力较强的实际,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现场勘察论证,对县城的功能定位、区划布局、道路景观、重点工程等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编制了《九江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到2020年之前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初步的规划。规划方案把城区划分为老城区、新城区、沙城工业园区和赤湖产业集群区四大部分,规划面积达22.53平方公里,规划骨干道路框架,以路为线,以交叉口为面,立体发展城区,把老城区定位于商贸居住、新城区定位于综合服务、沙城工业园区和赤湖产业集群区定位于工业制造,并按照功能分区,逐区落实控制性详规。同时,九江县还编制了消防设施、城镇道路、园林绿化、城镇管网、物流仓储、集贸市场等若干专业性规划。打下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 (二)加大投入、着力“还账”,加快县城建设步伐 由于建城的历史原因,城市建设的先天不足,九江县城市建设较

广州新中轴线规划

一、新中轴线规划介绍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开展早、起点高、规划体现了战略性、国际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组织开展了新城市中轴线及珠江新城地区的规划设计。近期,为配合亚运会举办和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2009年广州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新城市轴线北段和南段地区城市设计。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 在广州市两千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向的新旧两条城市轴线。传统城市中轴线是旧城区的中心,北起越秀山镇海楼,经过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起义路,南至海珠广场,总长约3.3公里。1980年以来,广州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向东和向南扩展。1984年广州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新城市中轴线的概念,历今26年。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总长约12公里。 为深化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在2010年亚运会之际展示广州新的城市形象与风貌,把广州新中轴线地区打造成国际先进、全国领先的城市核心地区,广州市政府提出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城市核心地区的城市设计,具体实践“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提升城市中心区核心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作为2010年第16届亚运会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将优化城市轴线的开

放空间,高水平、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北连新城市北中轴珠江新城CBD地区,南跨洛西岛隔珠江与番禺新市镇相望,东至广州“南肺”万亩果园和国际会展中心区琶洲地区,西接广佛一体化的桥头堡白鹅潭地区。作为连接广州东西南北的纽带,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是广州市实施中调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城市产业调整、大力提升城市职能和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12公里长的新城市中轴线,将成为承载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战略性地区,体现广州21世纪城市风貌特色和最高品味的标志性地区,按照国际眼光规划、建设、管理的高水平城市轴线地区。 (二)规划的设计范围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珠江后航道,总长约12公里,包括了广州火车站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行政中心和海珠湖等多个重要节点。结合地区发展定位,将新城市中轴线分为南北两段,具体范围为: 1.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城市设计范围北起燕岭公园,南至电视塔广场,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总用地面积约5.88平方公里。 新中轴北部规划为珠江新城新区。珠江新城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边,东起华南快速干线,西至广州大道。占地6.12平方公里,其中以冼村路为界,东面为居住区,西面为商务区。规划居住人口

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县属***市管辖,地处***、***、***三州、市交界处,与***市的***县、***州的***县等接壤。全县国土总面积5312平方公里,地形山高坡陡,其中山区面积占%,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辖18个乡(镇),164个村委会,4个社区,223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6万人。县内工业企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支撑主要靠农业,XX年县本级财政收入***万元,支出***万元,基本上靠国家补贴。 ***县是***的北大门,通往***的交通要道,***高速公路从县城通过,过去,由于历史、体制、经济以及所处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县在城市建设方面一直较为滞后,人口密集,房子陈旧老化,街道狭窄却又脏又乱,道路凸凹不平,交通拥挤,县城呈现典型的“脏、乱、差”现象。 为加快***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县城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主要的中心作用,***县县委、县政府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通东南亚、南亚通道,建立东南亚、南亚经济圈的战略部署的机遇,大兴小城镇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城市设施逐步配套,功能日益健全,规模不断扩大,面貌日新月异,城区面积由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近万人,城市化水平年均约提高个百分点。交通拥挤、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同时,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困人口从XX年的***人下降到***人。 二、主要做法 ***县城市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除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外,县委、县政府在抓好规划的前提下,打破常规、破除“等、靠、要”思想,大胆创新,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强化建管、通过新区建设促进旧城改造,城市建设特别是新区建设一年一个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确立发展目标,科学规划

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调研报告

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调研报告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摘要:这份调研报告对杭州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进行调研,调研资料搜集的方式主要是凭借书报、杂志和互联网。根据杭州市本身的特色,结合世界和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交通建设的理念。从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规划,对杭州智慧城市进行了调研。杭州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一个主要的方面——杭州智慧交通建设。对杭州智慧交通建设进行了调研。杭州智慧交通建设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而具有特色的内容。从杭州智慧交通建设的背景、现状和发展、建设的具体情况、建设的方案,对杭州的的智慧交通建设进行了介绍。 关键字:杭州;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物联网;

第一部分杭州智慧建设 1 杭州智慧城市背景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智慧的地球”这一愿景。“智慧城市”的构建是从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三方面入手的。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基础上的“智慧城市”,涉及了众多的技术,其中以传感器技术、射频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最为重要[1]。在IBM的《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智慧城市”被定义为这样一个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杭州作为蜚声国内外的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发展智慧城市既是建设生态型旅游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使城市发展快人一步的必然选择。一个定义是运用智能技术,使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组成服务,使城市的服务更有效,为市民提供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城市:人与人之间有互联网,物与物之间有物联网,车与车之间有“车联网”。 杭州市是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物联网企业起步早,产业发展基础好,相关技术起点高,产业化经验丰富,同时运营商谋划早,网络基础扎实,这些条件都使杭州市位于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为下一阶段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 杭州是国内信息化水平较高、移动通信普及率较高的城市之一,率先建设全国首张有线宽带城域网,2008年便在全国首个实施“无线数字城市”试运行,无线城市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此外,杭州一直位于全国物联网产业的前列,聚集了100多家物联网及相关企业,2010年年产值超过了210亿,在物联网产业基础、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网络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一定领先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

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 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北京城市建设改变了城市面貌,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设想以北京的中轴线设计为切入点,通过中西方的比较和历史和对未来的对比,进行阐述。 北京城市中轴线既是传统的轴线,更是不断发展的轴线,关于中轴线的历史,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魏成林曾说,: 主要应说明中轴线在我国传统城市中的地位。中国传统城市的轴线不同于西方,以西方城市的景观,透视理论无法理解中国城市的轴线。 一。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崔然没有明确提到“轴线”一词,但是纵观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城市,轴线的存在却是很明确的。我国古代都城大都较为方正,且大多存在过城市中心的轴线。 中国古代素有很强的方位思想,而且方位是与权力尊卑联系在一起的,“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吕氏春秋“择中”的原则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早有体现 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住宅,村镇,城市选址的基本原则,这样的空间已在宏观上产生出堆成的空间形态,心里轴线已经形成。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加以总结,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按着一个理想的范本,历朝历代不断探索能表现集权统治和宗教礼法的城市中轴线系统最终达到美学上的高度一致与和谐性。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并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黄金时期,之后,文明的重心转到了罗马。虽然中世纪在罗马灭亡后阻碍了他的发展,但他中意文艺复兴的形式在意大利再度崛起,并在法国有得到了新的发展直至现在的西方世界。这个温室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文明所不断提高补充、发展向前的,这种情况造就了它的丰富多彩、民主宽容的特点。城市是这种文明的集中体现,不是宗教通知的工具,其中轴线系统的发展,则更多的是对使用、精神、美观的追求。 二( 北京的中轴线也在随着北京的发展而发展,其中最大的变化,自然来自城市性质的变化,北京已经有一个封建王朝的通知中心成为共和国的首都,成为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解放以来,北京中轴线中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原来的全城中心————故宫随着天安门广场的改建而退居从属地位,使后者成为全城新的中心,这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北京中轴线的意义。中轴线在成长是中的定位不再是为反映皇权通知服务,而增加了人民性的内容。 随着北京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旧城8千米的中轴线已经发找到南起南苑北至北五环路,长约32千米的范围。在这32千米长的范围内,在这32千米的范围内安排符合中轴线形象的公共活动空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用丰富的远见设想来填补。例如北部奥运公园用地早在十九世纪50年代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保留的。南苑也在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要建设成首都南大门的形象。随着轴线上城市道路向南北方向的延伸,两侧的城市形象的确定就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由北至南,逐段审视现在的中轴线我们对这一问题可以有更深切的体会。 虽然中轴线向南北演唱的设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早已明确,并得到公众认可,但其具体空间形态却始终处于模糊状态。

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

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 前言:“智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首次提出智慧岛计划,直至2010年开始在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我国城市化运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从160多个迅速扩张到660多个,城市规模、功能和经济实力也迅速提升,智慧化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共同选择和必然趋势。本次调研报告旨在认识当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定量分析我市“智慧化”程度,明确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所处的位置,找出与发达兄弟城市的差距,对整体建设过程及结果作出客观的评判,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次调研分析采用了第二届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调研 (一)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光纤入户和无线宽带覆盖。截至2014年底,城市建成区光纤网络基本实现光纤到企入户;城域网出口带宽达1200G,用户端口数538万个,固定宽带1 60万户,家庭普及率达到96%,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9.1M;全市已建设WLAN 热点2576个,建成2G基站7114个、3G基站7033个、4G基站7641个,3G综合覆盖率达98%,4G综合覆盖率达80%。 2.云计算中心建设。市、辖市(区)两级政府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建立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云计算中心建设和应用。2011年,常州市政府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合作建设“云计算应用服务中心”,已完成的一期工程部署了市级30多个部门的60项应用。 (二)智慧产业发展方面 以下数据根据常州统计年鉴(2015): 1.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901.9亿元,全市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423万元,按照平均汇率折算达16999美元。

关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建设的调 研报告

关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10-31一、基本现状(一)城市规划工作有序开展。 据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已完成,待政府审查,人大审定,公示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当前已邀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规划大纲、功能分区、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发展方向、重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进行规划。 按照一主(沿口—旧县)、一副(街子)三组团(飞龙—白坪组团、万善组团、烈面组团)的三头并进城镇化发展体系,经过不断完善区域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规范产业聚集区,引导产业项目聚集组团发展等措施,有效增强了各区域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城镇面积达29.45平方公里、人口达28.57万,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 (二)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拓展。 美丽家园、城市会客厅、城市综合体、沿口古镇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特别是美丽家园工程,将为武胜中心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会客厅将展示江湾湖畔休闲城”的城市形象;县城东扩、北拓、西进、南移”的各个项目正有力推进。

与此同时,xx县以营造城市特色、优化人居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魅力为目标,倾力打造的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民生工程建设深得民心。 强化供水管理,确保市民喝洁净水、放心水,及时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进一户一表改造。 城市综合供水能力、可靠性及管网水质进一步提高。 县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实现安全供水508.2万吨;加强供气管理,确保市民用上安全气”,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充装气行为,规范燃气市场秩序。 积极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县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2.5%。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二、存在问题(一)旧城改造相对滞后。 根据估测,全县旧城区占全县城区面积约12%,居住人口约1万人,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在呈现出房屋破旧、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城市管理困难等问题,居住群众也迫切希望对旧城实施改造。 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旧城房屋密集,空间狭窄,若按照国家规范审批方案,旧房拆除后房屋无法修建。 二是邻里关系复杂,因旧城房屋密度大、空间狭窄,规划执行过程中触及周边利害关系人较多,协调难度大。

调研报告:XX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

XX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调研 (一)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光纤入户和无线宽带覆盖。截至20XX年底,城市建成区光纤网络基本实现光纤到企入户;城域网出口带宽达1200G,用户端口数538万个,固定宽带160万户,家庭普及率达到96%,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9.1M;全市已建设WLAN热点2576个,建成2G基站7114个、3G基站7033个、4G基站7641个,3G综合覆盖率达98%,4G综合覆盖率达80%。 2.云计算中心建设。市、辖市(区)两级政府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建立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云计算中心建设和应用。2011年,XX 市政府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合作建设“云计算应用服务中心”,已完成的一期工程部署了市级30多个部门的60项应用。 (二)智慧产业发展方面

以下数据根据XX统计年鉴(2015): 1.20XX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901.9亿元,全市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423万元,按照平均汇率折算达16999美元。 2.人均耗电量。20XX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395.06亿千瓦时,常住人口为4 69.64万人,人均耗电量为0.84万千瓦时/年。 3.人均专利数量。截止20XX年年底,我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2件。 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DDP比例。20XX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5%。 (三)智慧治理建设方面(弘利教育) 1.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 我市已经建成了完备的市、辖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网络体系,建成包括市政务服务办公室和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中心、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的“一办四中心”新型政务服务管理机制,升级“三合一”

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着力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委工作安排,市政协成立了以主席陈莉为组长、副主席李建国为副组长、政协专委会主任及政协委员为成员的城市管理调研课题组,课题组在市规管局、住建局及三个办事处等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采取“听、看、查、访”的方式,对城市规划编制、城市管理执法、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等事关城市管理领域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几年来,市委政府始终坚持以打造具有文明和谐环境、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城市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提高管理水平,突出管理重点,力求标本兼治,系统地开展了以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容市貌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活动,经过不懈的努力,城乡规划统筹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环境净齐靓美,城市管理工作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一)高标准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开展市域空间发展规划。为整合全市产业布局,完成了《新郑市产业园区总体布局规划》,确定了“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六大园区”的发展思路。二是修编新郑市总体规划。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修编完成了《新郑市城乡总体规划(XX-2030)》,作为全省城乡规划编制的试点,XX年2月11日获省政府批复。三是全面推进专项规划。完成了新郑市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郑韩故城大遗址保护规划、具茨山森林公园、城市水系等专项规划。四是强化详细规划编制。先后编制了城东新区、城西南区、城南区、城北区及《黄水河综合治理规划》、《龙湖镇纺织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港产业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帝故里旧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心城区新区详细规划》等重要区域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道路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改造等民心、实事工程成效显著。今年以迎接“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郑州市“清洁家园”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红旗路段、公厕中转站”评选活动,180万城市道路做到了一日两扫,全天保洁,清扫保洁率100%,市区人民路、新建路、新华路等主干道实行一日两次机械化清扫,机械化清扫率达30%;城区19座垃圾中转站按照“八无六净”式标准管理,垃圾

智慧城市调研报告

“智慧* *”前期调研报告 2012年11月

“智慧**”前期调研报告 “智慧* *”前期调研报告 2012年11月 第2页/共116页

“智慧绍兴”前期调研报告 前言 《*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17173,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主要的任务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而建设智慧城市,即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也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我市在紧密跟踪世界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和实践进程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 *特色发展道路,明确提出了推进“智慧* *”建设的重大战略构想。在此背景下,* *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智慧* *”前期调研工作。 项目组自2012年9月1日起,通过调研建设“智慧城市”走在前列的宁波、武汉等城市,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进行调查;走访我市的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等部门,对* *市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测绘和地理信息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解。 调研认为,智慧城市是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而构建的新形态城市。在智慧城市创新科技投入、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平台建设、智慧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实现较大突破,努力把* *打造成为科技进步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建设进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好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将空间信息智慧化,为物联网与云计算添加地理信息的翅膀。 第3页/共116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