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泊秦淮》。“泊”,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淮河。诗人夜晚泊舟秦淮河畔,借写眼前之景而抒现实之忧。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2、背景资料:《泊秦淮》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细读品味:

1、“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2、“夜泊秦淮近酒家”——由“夜”字可知时间是夜晚时分;由“泊”字可知诗人是乘船而来停泊于此;由“秦淮”“近酒家”五字可知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处用了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不知”凸显出诗人的感慨之深;“犹”字凸显了诗人的忧愤之切。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

明确:这两句诗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商女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根据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这荒淫误国的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知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用这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用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五、教师小结:

《泊秦淮》诗的第一句用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了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空冷愁寂的情调。第二句交代停船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为下两句的展开作铺垫。第三、四句写诗人在船上听到对岸酒楼中歌女们演唱“亡国之音”后激起的无限忧愤。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涵着对世道的愤慨。

《泊秦淮》诗人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泊秦淮

写景:忧愁伤感;抒情:讽刺揭露。

————悲愤忧国。

《泊秦淮》优秀教案

初中语文>长春版>长春版八年级下>二格律诗八>泊秦淮 杜牧 《泊秦淮》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泊秦淮》。“泊”,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淮河。诗人夜晚泊舟秦淮河畔,借写眼前之景而抒现实之忧。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2、背景资料:《泊秦淮》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细读品味: 1、“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2、“夜泊秦淮近酒家”——由“夜”字可知时间是夜晚时分;由“泊”字可知诗人是乘船而来停泊于此;由“秦淮”“近酒家”五字可知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处用了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不知”凸显出诗人的感慨之深;“犹”字凸显了诗人的忧愤之切。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 明确:这两句诗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商女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根据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这荒淫误国的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知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用这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用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五、教师小结: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公开课教案_55

课外古诗词四首 读诗、品诗、写诗 (欣赏活动课,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背诵和默写四首课外古诗词。 2.品读诗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学习仿写课文诗,用课文诗帮助复习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2.学习仿写课文诗,用课文诗帮助复习课文内容。 难点 学习仿写课文诗,用课文诗帮助复习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中国诗词大会话题及2017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导入。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孙立群表示,诗词真正的力量在于对读诗者灵魂的熏陶,诗者志也,诗者心也。诗词并不给人输赢的力量,它只给人塑造精神的力量,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芳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是影响最大、对人的素质进步最重要的文化,普及、熟知重要的诗词对青年人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二、课前小测 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漆公店(其五)》) 3、赵师秀的《约客》中,体现季节及环境特点的诗句

是:,。 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三、检查自学导学案。 四、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小组交流、品读古诗。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理由是什么? 五、展示教师和学生的诗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引导学生写课文诗,帮助复习课文内容。 1.补充课文诗。 《邓稼先》课文诗 《河中石兽》课文诗 2.选一篇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一首课文诗。 七、课后提升。 1.写一首诗勉励自己。 写给自己

泊秦淮优秀公开课教案

泊秦淮优秀公开课教案 2015-10-27 09:18 2095次 洪登攀 地区:重庆市- 重庆市- 彭水县 学校:平安镇小学 共1课时 泊秦淮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读书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活动2【讲授】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活动3【活动】赏析诗歌 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在酒家。)“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活动4【练习】积累 1、《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第六单元 本单元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以及1个“口语交际”、1个“习作”、1个“语文园地”。本单元旨在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句,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意见不同怎么办”,在生活中遇到意见不同的事情时,能换位思考,态度平和、简洁明了地表达意见,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习作”的任务是学写倡议书,能用正确的格式就自己关心的、与环保相关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

17 古诗三首 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生字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3个生字可结合文中注释理解识字。书写时,注意“簸”是上下结构; 教学“涯”的书写时,强调右边外部是“厂”,不要多加一点;“莺”中间是“冖”,不 要写成“宀”。 2.阅读理解 本课3首古诗都是七言诗,描写的都是自然美景。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 释、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想象,以丰富学 生对诗中美景的感受。本课3首古诗要求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要求默写《江南春》。 3.表达运用 古诗中有许多精妙的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 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法。《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 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便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学生在了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感受许

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教案

《泊秦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五、齐读并背诵全诗。要求:读出忧伤、悲愤。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设计_86

《泊秦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领略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并背诵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出示秦淮河繁华美景的图片,并讲述关于秦淮河的三个重要信息: (1)相传秦始皇南巡,经过南京时发现其地势龙盘虎踞,风水积蓄着皇家贵气,于是下令斩断龙脉,开河断垄,引淮入宁,以泄王气,这条秦始皇引淮水而开的河就是秦淮河。 (2)秦淮河自古多酒家歌女,素被称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有很多关于歌女名妓的传说。而秦淮河又因这些女性而平添了一份明艳旖旎的风情。 (3)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是祀奉孔子之地,为全国四大文庙之一。夫子庙是包含贡院街,魁星阁,尊经阁等

等一系列建筑在内的文化建筑群,是多朝的文教中心。范蠡,周瑜,谢安,李白,杜牧等等数百位文化名人都曾在此做出不朽的成就。 所以总是有人说南京盛产美女,读书人和亡国君王。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杜牧的一首诗中,美女,读书人和亡国君王又能酝酿出怎样的感怀之叹呢?(板书《泊秦淮》) 2、学生简介杜牧,而后教师用多媒体出示: 杜牧(803—约852)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绝著称,擅长文赋,注重军事。有《樊川文集》十二卷传世。代表作《泊秦淮》,《清明》,《江南春》,《阿房宫赋》等,还曾注释《孙子》。 (二)、听读诗歌,初步感知 教师范读,其他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听读后引导学生说出:在水面起雾的夜里,诗人停船在秦淮河畔的酒家,偶然听到有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十分感慨,有感而发兴亡之叹。 (三)、朗读诗歌,了解大意 学法指导: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能说出本诗的大意。 (四)、深入研读,达成共识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泊秦淮》公开课教案_6

《泊秦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秦淮河流经金陵一段,自六朝以来,一直是商旅集散之地,河两岸秦楼楚馆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至唐末杜牧的时代繁华不减当年。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他听到什么呢,又听到什么,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杜牧的《泊秦淮》。 二、朗读诗歌《泊秦淮》,整体感悟。 1、全班朗读 3、学生配乐朗读。 5、学生再次朗读 三、赏析诗歌。 (一)赏析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讨论合作) 1、写了哪些景物?“笼”是什么意思?(笼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写出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在“笼”动词的组合下,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2、“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3、谁来把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二)、夜泊秦淮近酒家 1、此句你读到了什么信息呢? 分析: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开启下文。此句起承上起下作用。 2、此句说了什么内容呢? 夜里把船停在靠近秦淮岸边的酒家旁。 (三)、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2、“犹唱”就是“还在唱”。 3、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4、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后庭花》。 5、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 (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曲笔写法) 6、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 (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7、“犹唱”有何内涵?(讨论合作) 内涵:“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四)、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持续,民不聊生。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所以“商女不知

六年级语文上册《泊秦淮》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泊秦淮》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上册《泊秦淮》教学设计(鲁教版) 课题《泊秦淮》教学 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补充:教学 重点 难点1、背诵默写诗歌。 2、体会诗歌的意境。补充:教学 方法情景设置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二、作品介绍: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

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四、赏析诗歌。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谁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歌声,

泊秦淮教学设计

品小杜七绝,窥忧世情怀 --- ——《泊秦淮》语文主题学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品诗作。 2、诵读诗歌,悟主题。 3、感受诗人怀才不遇、感时忧世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诗歌,领悟主题。 2、感受诗人怀才不遇、感时忧世的情怀。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看图猜诗,分别是杜牧的额《清明》、《山行》,引出作者及课题。 (二)常识回顾,说说你之前了解的杜牧,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三)学习《泊秦淮》 1、解题。题目中“泊”、“秦淮”的意思。 2、学生自读,师范读,生齐读,体会感情基调。 3、品读《泊秦淮》结合注释和解析文字自主读诗,完 成下面任务: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②说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公开课教案_21

《泊秦淮》《赤壁》复习案

三、课下诵读案:杜牧诗歌 七绝·秋夕杜牧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赠别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遣怀赠别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中秋紫薇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散文】杜牧的江南 江南,是杜牧的。没有杜牧,江南,该是何等的寂寞? 江南,是幸运的,在长久的沉寂之后,迎来了青衣飘飘的杜牧。 江南女儿,也是幸运的,在长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现了青春的颜色。 那时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连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点涟漪。那时的江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浪漫,江南采莲的曲子,已经凋谢在寒冷的池塘里;吴越争霸的战鼓,已半入江风半人云,渺茫难寻了。至于西施浣衣的样子,已经在传说中流向岁月的天尽头,白云的深影里。当然,包括当年的丝竹,当年的歌舞,当年的风流潇洒,都已经如周郎的微笑,隐入历史的硝烟中。 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连红叶也舞不起一点声音。 就在这时,杜牧来了,在清明时节前后,嫩草如诗的日子里,一匹马,一身长衫,外带一支笔,踢踢跶跶走过丝雨江南,走过杏花如雪的江南,走过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举一举杏花村的佳酿,饮醉了清明时节,饮醉了自己,也饮醉了唐诗。 醉后不知故乡远,错把江南做故乡。 从此,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 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风神潇洒志气昂扬的,因为,他终于寻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极致,诗的栖息地。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葱的,因为,长久的失落后,他找到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公开课教案_40

《泊秦淮》、《贾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理解这两首诗字面的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问: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你们知道“大李杜”、“小李杜”各分别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今天让我们来先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

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二、吟诵诗文。 1.初读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⑴教师范读。 ⑵学生齐读 ⑶指名学生读诗文,教师正音。 2.理解诗句,欣赏诗的意境。 烟笼寒水月笼沙写景——夜景 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两句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 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

贾生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贾生》教学设计 刘琼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了解本诗的托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4、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设想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诗是一首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篇目,但是古代诗词鉴赏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所以,本诗的教学设计应在理解背诵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体悟,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诗词鉴赏的兴趣,掌握“晓诗意、品诗言、悟诗情、识诗人”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了解本诗的托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本诗的托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诵读法 2、比较体悟法 3、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的结合运用,更形象、更直观,适时介入,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2、听示范朗读、全班齐读、要求朗读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如果学生读不出韵味,先不作过高要求,因为读出韵味需要学习品味之后才可以实现) 3、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意思 (三)比较体悟,赏读诗歌 1.改写比较:(将原七言绝句在不改变诗意的前提下修改为五言绝句诗,品味原诗在炼字方面的艺术性。) 贾生 宣室求贤臣,贾生更无伦。 夜半虚前席,只求问鬼神。 问题:和原诗比较,文字上有哪些区别,进一步思考:(1)一“求”一“访”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什么是“逐臣”?贾谊在什么方面有过人之处?(2)原诗中“可怜”二字表达了什么情感?能否换成“可悲”或者“可叹”。(3)最后一句“问”与“不问”让你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派出代表回答自己的思考结果。全班共同明确) 2.同题比较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师预设学生的疑点,比如:“略”“啻”的意思,提前给学生解释,然后学生自主理解,派代表回答,集体明确诗意) 3. 探究艺术手法 (1)李诗和王诗同题,但主题有何不同?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公开课教案_22

《泊秦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杜牧夜泊秦淮,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诗歌距今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几点,就可能找到理解该诗的钥匙:秦淮河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诗人所处的现实境况;首句互文的运用;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后庭花》为什么被称为“亡国之音”。所以这几点我都在在教学设计中由易到难都进行了预设。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阅历尚浅,对杜牧的遭遇又不太了解,理解这首诗还是比较难的;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所以老师要想方设法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该诗,进而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并通过朗读“比赛”或回答问题对错的评价,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该诗的教学就易于进行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背诵全诗;懂得关键字词意思,把握全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自主学习、讨论与师生合作的方式,理解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唐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背诵并默写该诗,领悟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首句互文的理解;体会意境,品析重点诗句。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引导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秦淮河美景 2、关于秦淮河 (1)相传秦始皇南巡,经过南京时发现其地势龙盘虎踞,风水积蓄着皇家的贵气,就下令斩断龙脉,开河断“龙”,引淮入宁,以泄王气,这就是秦淮河的来历。 (2)秦淮河自古就多酒家歌女,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所以有很多关于歌女名妓的传说。 3、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一首诗: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是谁写的呢?——杜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泊秦淮》。(板书课题)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几言的? ——七言绝句

《泊秦淮》教学设计2

《泊秦淮》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

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是诗人杜牧的一首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泊秦淮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泊秦淮教学设计1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1、译文: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2、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官至中书舍人。长于七言和绝句。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杜牧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赏析诗歌。 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笼“是什么

意思?”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 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总之、一句写景,用词准确,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互文意,烟月皆笼寒水和沙。二句交代停泊的时间、地点和附近环境情况,此为倒装,应先说二句再说一句。三四句借商女写豪门贵族,暗含统治者。 板书:借题发挥借商女写豪门贵族 主题: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4、备注

泊秦淮 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是谁写的?(杜牧<<山行>>) 2、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