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教育心理学2007-2013历年真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2007-2013历年真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2007-2013历年真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2007-2013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布鲁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B )2-55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3-76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3.布鲁纳是下列哪种学习形式的积极提倡者?(B )3-83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成功学习

4.总的来说,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是从(B )4-109

A.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展

B.单纯联合学习向中介性联合学习发展

C.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向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发展

D.刺激-反应学习向动作联锁学习发展

5.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A )5-189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6.动作技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C )6-199

A.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

B.连续型动作技能与开放型动作技能

C.闭合型动作技能与开放型动作技能

D.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型动作技能

7.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A )7-245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8.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B )8-286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9.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C )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10.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

...

的是(D )10-354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C.标准系统观

D.综合评价观

11.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 C )11-383

A.时间、空间、背景、人才与素材

B.时间、地点、任务、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12.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A)9-318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1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以把概念分为(C )7-236

A.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

B.初级概念与二级概念

C.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

D.低级概念与高级概念

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的

...亲子互动类型的是( B)14-457 A.民主型 B.矛盾型

C.溺爱型

D.放任自由型

15.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称为( D )4-136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16.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0—2岁的儿童属于( C)4-124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7.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综合课程取向是(A )10-348

A.主题教育活动

B.学科教学活动

C.综合学科活动

D.综合实践活动

18.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 A )13-416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

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19.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 B)8-260

A.学校教学与个体努力

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C.教师教育与个体追求

D.家庭榜样与个体自觉

20.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奥苏伯尔的观点?( A)3-85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真实发言人5-192

答:

“真实发言人”是指教师处于游戏之外,使儿童保持游戏与外在真实世界的联系。

22.动作技能6-199

答:

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

23.互动13-413

答:

互动也称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

的相互影响。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

24.角色扮演法8-273

答:

角色扮演法就是创设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出与这一角色一致且符合这一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知角色间的关系、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行为经验,从而掌握自己承担的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5.简述学生的学习及其特点。2-44

答:

一、学生学习的概念: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的,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作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认知活动。二、学生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有着共同的特点,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是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作准备的。

2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4-137

答:

(1)相似性

(2)原有的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7.简述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11-381-382

答:

(1)互动性原则

(2)效用性原则(3)特异性原则

(4)安全性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课程决策论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10-342-343

答:

(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2)确定活动主题。

(3)选择与分析教材。

(4)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

(5)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6)空间和环境的安排。

(7)教学策略。

(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29.试述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并与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加以比较。6-220-223

答:

一、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1、加里培林于1959年正式系统提出了智力(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在加里培林看来,智力动作本身是实践动作的反映,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实践动作的内化过程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过程,是通过一系列阶段来实现的。在每个阶段上都产生新的反映和活动的再现以及它的系统的改造。

2、智力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下述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即让儿童了解、熟悉活动,使他们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即借助实物、模型或图表等进行手的操作活动。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即不依赖实物而借助出声言语进行活动的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进行与外部言语相似的默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

即凭借简化了的内部言语,不需要意识参与就能自动化的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二、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1、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智力技能五阶段的划分其实可以合并,名称也可以简化。

2、他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阶段:(1)原型定向阶段

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

(2)原型操作阶段

所谓原型操作,即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3)原型内化阶段

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就是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及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做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30.儿童在玩“商店”的游戏时,教师以“顾客”的角色自然地加入游戏并给予指导。请说明这属于哪种游戏指导的策略?并说明这种游戏指导策略的内涵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5-191

答:

这属于合作游戏法,它是一种常用的游戏指导策略。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1)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境的需要对儿童的语言和动作作出应答性的反馈,也可以偶尔提出问题。对于教师的建议,儿童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2)合作游戏法不是教师传授游戏方法,而是以暗示的方式引导儿童合理展开游戏情节。因而,应避免直截了当的指令,尽量防止儿童放弃主动权而服从于教师的“调遣”。

(3)合作游戏法的关键在于把握介入游戏的契机。如果贸然加入,可能引起儿童的警戒。如果儿童没有直接邀请,一种较妥的方法是,以一个与游戏情境相关的角色参与游戏。一旦进入游戏情境,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角色规范采取行动,但可以利用角色之间的关系采取隐蔽的方式控制游戏的发展。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斯金纳依据他的强化理论,提出了(C) 3-80

A.发现教学

B.接受教学

C.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D.掌握教学

2.布鲁纳提出了下列哪三种表征系统(A) 4-126

A.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

B.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

C.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 D.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3.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属于幼儿期的是(D)4-124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阶段

D.前运算阶段

4.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C)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5.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指导方法有六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其中的是(D)8-269

A.观察学习法

B.强化评价法

C.体验思考法

D.相关下位学习法

6.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D)9-310

A.先天图式与后天习得图式

B.智力与性情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因素

7.根据指导主体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可以分为(A)11-366

A.外部指导与内部指导

B.教师指导与家长指导

C.领导指导与教师指导

D.教师指导与幼儿互相指导8.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C)11-383

A.时间、空间、背景、人才与素材

B.时间、地点、任务、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9.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侧重点,可以把教育活动划分为(B)10-339 A.课堂教育活动、体育活动与游戏活动 B.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C.教学活动、娱乐活动与游戏活动

D.学习活动、娱乐活动与体育活动

10.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D)11-381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

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

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11.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A)13-416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

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12.米德从社会上时时刻刻互动着的个人角度来阐述人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人与社会的生成与变迁,这种理论称为(B)13-414

A.人际互动论

B.符号互动论

C.团体互动论

D.循环互动论

13.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C)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14.西方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B)1-5

A.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B.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C.维果斯基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D.奥苏伯尔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15.心理学上是用下列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C)2-63 A.发展快速期 B.发展高峰期

C.发展敏感期

D.发展潜力期

1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称为(C)4-135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17.班杜拉认为,强化有以下哪三种类型?(A)3-92

A.外部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

B.内部强化、外部强化与自我强化

C.一级强化、二级强化与三级强化

D.内部强化、外部强化与替代强化

18.根据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纬度,可以把游戏动机理论分为(B)5-159

A.补偿说、同化说与“殊途同归”说

B.生活预备说、生长说与“新瓶装旧酒”说

C.觉醒论、权能-效果论与异曲同工论

D.剩余精力说、松弛说与“一朵不结果的花”

19.梅耶学习过程模型的最大特点是(D)2-48

A.强调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B.强调强化的作用

C.强调联系的作用 D.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

20.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A)5-145

A.认知与情感

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

D.意志与行为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个性化教育11-375

答:

所谓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2.智力技能6-200

答:

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23.亲子互动风格14-455

答:

亲子互动风格,是指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4.准备律3-75

答:

准备律是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描述,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而不是指学

习者的知识或成熟准备,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已作好准备有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5.简述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5-178

答:

(1)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2)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

(3)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4)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6)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26.简述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3-414

答:

(1)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2)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3)个体的心灵与自我是互动的产物。

(4)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

27.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 8-267

答:

(1)随机性和无意性

(2)长期性和反复性

(3)实践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试结合实际论述认知发展与幼儿学习的关系。 4-127 答:

(1)皮亚杰坚决反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把知识归结为对外部现实的被动复写的观点,而认为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2)认知发展水平制约着学习。认知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我们在开展幼儿的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不要人为地“拔苗助长”。另一方面则应精心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促进幼儿认知发展,从而使认知发展与幼儿学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9.试述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9-314

答:

(1)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游戏之中。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游戏,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游戏之中。

(2)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于想象来实现。

几乎所有的创造活动都缺少不了创造性想象。

(3)幼儿的创造性学习受情绪影响大。

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7-250

30.幼儿在进行概念学习时往往会出现下列两种情况:

(1)有的幼儿认为昆虫不是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动物应该有大的躯体,而昆虫躯体小,所以它不是动物。

(2)有的幼儿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而把蝙蝠、蝴蝶都看成是鸟。

请说明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避免上述错误的方法。答:

一、幼儿错误概念的原因

有关研究表明,导致儿童,特别是幼儿错误概念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1、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

2、迷信会赋予错误的概念

3、受经验局限儿童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

4、缺乏识辨能力,容易受骗

5、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

6、活跃的想象

7、语言理解错误

二、幼儿错误概念的纠正

1、幼儿概念学习中,常常出现两种错误:

(1)一种是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不仅包含事物的本质特性也包括非本质特性。如有的幼儿认为昆虫不属于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动物应有大的躯体,而昆虫躯体小,所以它不包括到“动物”的概念内涵中。

(2)另一种是不合理地扩大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中包含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足其他特征。例如有的儿童没有将鸟的本质特征(羽毛等)包括在“鸟”的概念的内涵中,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而把蝙蝠、蝴蝶都看成是鸟。

2、显然,要消除上面两种错误,其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变式。(1)要消除第一种错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

性的变式。

(2)要消除第二种错误,有效的办法是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

用正确的言语揭示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也有助于幼儿科学地掌握概念。而提出定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关于具体概念,其定义可以在演示直观材料时提出,也可以在唤起相应的表象时提出。抽象的概念要有广泛的感性经验才能掌握,幼儿只能逐渐加以理解,因而这种概念形成的初期,不能提出定义,必须等幼儿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后提出定义。

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梅耶学习过程模型的最大特点是( D ) 2-48

A.强调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B.强调强化的作用

C.强调联系的作用

D.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C ) 3-85 A.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

B.学习习惯的养成

C.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与实质性的联系

D.知觉的重新组织

3.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模式是( A ) 4-116

A.操作学习

B.概念学习

C.言语学习

D.反应学习

4.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 A ) 5-145

A.认知与情感

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

D.意志与行为

5.下列关于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关系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 6-201

A.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最初依据

B.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的控制与调节者

C.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时,既需要动作技能,又需要智力

技能

D.确定某种技能是动作技能还是智力技能,取决于其活动的

主要成分

6.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 B ) 8-260

A.学校教学与个体努力

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C.教师教育与个体追求

D.家庭教育与个体自觉

7.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哪四个阶段? ( C ) 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8.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

的是( D ) 10-354/355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C.标准系统观

D.综合评价观

9.根据指导主体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可以分为( A ) 11-366

A.外部指导与内部指导

B.教师指导与家长指导

C.领导指导与教师指导

D.教师指导与幼儿互相指导

10.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功能分析可从哪两方面进行? ( D ) 13-424

A.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

B.教育功能与游戏功能

C.教师作用与幼儿作用

D.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11.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则的是( A ) 14-474

A.以儿童教育儿童

B.科学性原则

C.成功教育原则

D.挫折教育原则

12.西方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 B ) 1-5

A.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B.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C.维果茨基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D.奥苏伯尔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13.心理学上是用下列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 C ) 2-63

A.发展快速期

B.发展高峰期

C.发展敏感期

D.发展潜力期

14.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其实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B ) 2-41

A.试误

B.顿悟

C.接受

D.建构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特征的是( D ) 4-125

A.能作出延迟模仿

B.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

C.能进行象征游戏

D.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

16.根据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维度,可以把游戏动机理论分为( B ) 5-159/160

A.补偿说、同化说与“殊途同归”说

B.生活预备说、生长说与“新瓶装旧酒”说

C.觉醒论、权能-效果论与异曲同工论

D.剩余精力说、松弛说与“一朵不结果的花”

17.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下列哪个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 ( B ) 8-279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无律阶段

18.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方法包括( D ) 9-327

A.向幼儿传授学习的方法、游戏的方法和创造的方法

B.向幼儿传授记忆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和创造的方法

C.向幼儿传授听课的方法、游戏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

D.向幼儿传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方法与提问的方法

19.在系统观指导下,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思想的学者是( D ) 10-347

A.斯金纳

B.维果茨基

C.弗洛伊德

D.罗米索斯基

20.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 A ) 13-416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

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学习关键期 2-62

答: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

22.平行游戏法 5-191

答:

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23.教育活动设计 10-341

答:

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24.亲子互动 14-454

答:

亲子互动,即家长与子女的互动,也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5.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4-133、134

答:

(1)奖励和恰如其分地评价以强化内部学习动机(2)及时反馈以强化幼儿的成功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3)适时地揭露事物的本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4)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诱发幼儿学习的需要

总之,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相互结合,对促进幼儿学习深具意义,二者要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推动作用。

26.简述技能学习及其特点。

答:

技能学习:6-201、202

技能学习就是通过练习去逐步掌握特定动作、活动模式的过程。技能学习的成绩,随着练习而提高,这是由于日趋发展起来的熟练化,动作的组织化和协调化,使活动朝着稳定的高效率的方向发生质变的结果。

技能学习的特点:6-202

(1)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内化一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2)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

27.简述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征。9-315、316

答:

第一,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游戏之中。

第二,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于想象来实现。

第三,幼儿的创造性学习受情绪影响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8.试述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2-59、60、61

答:

学习与发展的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

心理学意义上的发展包括个体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部分。这两者都对学习产生着制约作用。

1、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

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的可能。学习受个体的生理发展所制约,生理发展影响学习的效果和速度。

2、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应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同的学习内容与不同的学习形式。

二、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1、个体的生理发展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支配,因而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适度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明显地促进人类个体的生理发展。

2、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一定的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构建心理结构而实现的。

总之,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个体身心发展的已有水平为学习提供必要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和可能;而学习又使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变成现实,从而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29.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纠正幼儿的错误概念。 7-251 答:

一、幼儿概念学习中,常常出现两种错误:

1、一种是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不仅包含事物的本质特性也包括非本质特性。如有的幼儿认为昆虫不属于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动物应有大的躯体,而昆虫躯体小,所以它不包括到“动物”的概念内涵中。

2、另一种是不合理地扩大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中包含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足其他特征。例如有的儿童没有将鸟的本质特征(羽毛等)包括在“鸟”的概念的内涵中,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而把蝙蝠、蝴蝶都看成是鸟。

二、显然,要消除上面两种错误,其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变式。

1、要消除第一种错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

2、要消除第二种错误,有效的办法是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

用正确的言语揭示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也有助于幼儿科学地掌握概念。而提出定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关于具体概念,其定义可以在演示直观材料时提出,也可以在唤起相应的表象时提出。抽象的概念要有广泛的感性经验才能掌握,幼儿只能逐渐加以理解,因而这种概念形成的初期,不能提出定义,必须等幼儿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后提出定义。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0.结合教育实践,用放射式模式设计一个幼儿园教育活动。10-358

答:

放射式指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一个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形式。

这种活动设计模式的特点是:和主要内容相关的活动之间是并列的,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不严密,但活动形式要求尽可能的多样。例如“春天的秘密”这一教育活动可以这样加以设计:

春天的秘密

渠道A:在大自然中观察春天,寻找春天的足迹;

渠道B:绘画出反映春天的图画:

渠道C:学习、朗诵描写春天的诗歌或散文;

渠道D:表演春天的歌曲和舞蹈;

渠道E:饲养小蝌蚪。

这是一个以自然主题领域中的一个活动单元——春天为单位的放射式教育活动设计模式。它安排了观察、朗诵、绘画、表演、饲养等活动,这些活动与主题内容“春天的秘密”紧密相联,但是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小,而且除渠道A外,每种活动不一定是必需的,可增可减。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布鲁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B )2-55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2.加涅提出的学习记忆模型由哪三个系统组成?( D )2-45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B.刺激、反应与反馈

C.输入、加工与输出

D.加工、执行控制与预期

3.总的来说,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是从( A )4-109

A.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展

B.单纯联合学习向中介性联合学习发展

C.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向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发展

D.刺激-反应学习向动作联锁学习发展

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C )4-137

A.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B.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

C.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与主观能动性

5.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 )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C.特征说与原型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6.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7.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A )9-318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8.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有哪四种模式?( A )10-356

A.递进式、放射式、立体式与网络式

B.单向式、双向式、多向式与复合式

C.原点式、旋涡式、辐射式与收敛式

D.分析式、综合式、分析综合式与评价式

9.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 C )11-383

A.时间、空间、背景、人才与素材

B.时间、地点、任务、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10.柯尔伯格提出了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3水平是指( A )8-281

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

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

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

11.米德从社会上时时刻刻互动着的个人角度来阐述人与社

会的关系,解释人与社会的生成与变迁,这种理论称为( B )13-414

A.人际互动论

B.符号互动论

C.团体互动论

D.循环互动论

1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综合课程取向是( A )10-348 A.主题教育活动 B.学科教学活动

C.综合学科活动

D.综合实践活动13.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奥苏伯尔的观点?( D )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14.心理学家发现父母在教养模式上的两个重要的行为纬度是( A )14-461

A.情绪纬度与控制纬度

B.认知纬度与情感纬度

C.态度纬度与教养方式纬度

D.价值纬度与思维模式纬度

15.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主要有( D )7-239 A.接受理论与建构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与认知主义理论

C.试误理论与顿误理论

D.联结理论与假设理论

16.发展性教学的主张是由哪位著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2-64

A.桑代克

B.斯金纳

C.柯勒

D.维果斯基

17.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B )1-11

A.从实践到理念再到独立学科

B.从理念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到独立学科

C.从理念到实践再到独立学科

D.从实践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到独立学科

18.根据冯忠良教授的观点,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依次经历哪四个阶段?( D )6-205-207

A.动作的观察、动作的揣摩、动作的连贯、动作的自动化

B.动作的观察、动作的模仿、动作的练习、动作的熟练

C.动作的学习、动作的练习、动作的合成、动作的创新

D.动作的定向、动作的模仿、动作的整合、动作的熟练19.表征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B )6-226

A.象征作用与模仿作用

B.内化作用与过渡作用

C.解释作用与重塑作用

D.示范作用与替代作用

20.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 B )12-394

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

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自我效能感3-92-93

答:

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对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简而言之,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2.概念形成7-243

答:

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3.亲子互动14-454

答:

亲子互动,即家长与子女的互动,也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4.幼儿园教育活动10-336

答:

为了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和以幼儿为主体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操作学习的特点和类型。4-119

答:

一、操作是针对于言语学习而提出的。我们可以从它们之间的区别来考察操作学习的特点。

1、首先,在学习方式上,操作学习是以内、外部动作来获得经验的学习,即“动作一经验”,学习动作是学习的载

体;言语学习通过语词理解,是“语言一经验”,语言为学习的载体。

2、其次,在学习内容上,操作学习的知识、技能是言语学习所无法获得的,比如学习舞蹈、游泳,甚至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能,都要靠操作去掌握。而言语学习的内容是操作学习内容的深化,或者说,是概括化了的操作学习的内容。

3、然后,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上,操作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结果是获得主体的经验;而言语学习中,儿童既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因而有一定的被动性,言语学习的结果是获得他人经验。

二、操作学习的类型

1、根据学习的主要目的,操作学习分为:

(1)探究性操作学习。这类活动目的是培养和增加儿童操作学习兴趣,使儿童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从而锻炼其思维和感知能力。

(2)形成性操作学习。主要目的是掌握知识、技能及培养分析、综合、分类概括、理解等智力。

(3)强化性操作学习。该类活动以动作技能的巩固和掌握为主要目的,因而带有训练性。

(4)模仿性操作学习。该类活动由演示、观察和再现等系列操作环节组成。

2、根据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关系,操作学习分为:

(1)示范性操作学习。指在儿童动手操作前老师为使其掌握操作的基本程序而进行示范的操作模式。

(2)指导性操作学习。指在儿童动手的操作过程中,教师根据儿童操作情况予以指导的模式。

(3)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指儿童动手操作过程中独立自主地探究知识的操作模式。

(4)群体协作性操作学习。指儿童动手操作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协作,依靠群体力量获碍知识的操作模式。2.简述蒙台梭利动作教育的方法。6-218-219

答:

动作教育( Motor Education)又称日常生活教育(Exercise of Practi-cal Life)或肌肉教育(Muscular Education),主要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

一、基本动作可以分为两种:

1、身体概念。幼儿在开始练习动作之前,须先了解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如手在身体左右两侧,有左手及右手的区分,用手可作扶、摇、拿、转等动作;

2、准备动作。在幼儿了解身体概念后,再给予基本动作,必须每一种动作熟练后再练习下一种动作,使幼儿对各种基本动作的印象更清楚,更仔细和精练。

二、大肌肉动作可分两种:

1、全身运动。当基本动作熟练之后,开始训练幼儿的全身动

作,即综合走、跑、跳、爬、翻等基本动作的混合动

作,如上下楼梯、翻筋耳、定点跳远、翻滚等运动;

2、团体活动的练习。幼儿们的集体活动,如赛跑、接力赛、捉迷藏等活动,除可练习人际间的关系外,也可培养师生或亲子关系。

三、小肌肉动作可分为:

1、准备工作。即手指的抓、倒、夹、剪等小肌肉的训练,成为日后幼儿写字、起居、饮食等准备前的动作。如“抓”弹珠,即利用幼儿的两指(食指、拇指)或三指(食指、拇指及中指)训练抓的动作,以熟练幼儿在生活E拿取或使用物品或工具的动作;

2、日常生活活动。即有关照顾自己的各种动作,如幼儿从日常生活中练习照顾自己如刷牙、洗手、扣钮扣及照顾环境如清洗器皿、扫地、擦桌椅等。

3.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及其特点。12-393

答: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含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也是一种教育评价,它是把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所产生(或将要产生)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或变化的可能),对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优秀的幼儿教师通常会定期地评价一般的教育活动环境以及其中的特定活动、材料和教育策略等的影响与效率。

二、这个含义广泛的教育活动评价框架力求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三个特点: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其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和同伴。而且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评价要求这些主体必须共同参与对幼儿的评价,而学校教育评价则多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对于评价公平、公正的教师来说,他们有可能会把学生、家长和同学引入其中作为评价的辅助手段;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内容生活化。幼儿园对幼儿的评价包括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游戏、实验、参观、讨论、就餐、睡觉等,而学校教育评价的内容则具有单一性,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技术多样化。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定性为主。在技术上,常会借助于各种测验或量表,如成就测验、创造力测验、能力测验、评估量表、基本技能测量表、行为量表和行为操作图表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纠正幼儿的错误概念。7-251

答:

一、幼儿概念学习中,常常出现两种错误:

1、一种是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不仅包含事物的本质特性也包括非本质特性。如有的幼儿认为昆虫不属于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动物应有大的躯体,而昆虫躯体小,所以它不包括到“动物”的概念内涵中。

2、另一种是不合理地扩大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中包含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足其他特征。例如有的儿童没有将鸟的本质特征(羽毛等)包括在“鸟”的概念的内涵中,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而把蝙蝠、蝴蝶都看成是鸟。

二、显然,要消除上面两种错误,其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变式。

1、要消除第一种错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

2、要消除第二种错误,有效的办法是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

用正确的言语揭示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也有助于幼儿科学地掌握概念。而提出定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关于具体概念,其定义可以在演示直观材料时提出,也可以在唤起相应的表象时提出。抽象的概念要有广泛的感性经验才能掌握,

幼儿只能逐渐加以理解,因而这种概念形成的初期,不能提出定义,必须等幼儿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后提出定义。2.试述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5-178

答:

在剖析了游戏的心理结构、动机系统以及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之后,学者对儿童游戏发展的一般特点做出了简略的概括。(1)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每个年龄阶段,儿童都有某一种自己偏爱的游戏类型。这一特点,从游戏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尽管游戏类型的界定方法和划分标准存在着差异。

(2)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

幼儿时期,游戏的类型在数量上最多,而婴儿期的和学龄期的游戏类型数量均低些。这是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及教育要求不同所造成的。

(3)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学习、劳动的时间增多,相应地用于游戏的时间相对减少。

(4)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注意稳定性增强,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控能力增强。因此,游戏也由原来的泛化变得集中起来。(5)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儿童游戏最普遍的特点是自由:不管时间和地点,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想在什么地方玩就在什么地方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一直玩到没有兴趣为止。儿童游戏的天敌就是限制。

(6)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在特定条件下,游戏活动与非游戏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个别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粗暴的体罚,出现急噪的情绪、行为等来对待幼儿,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如何解决这种问题?13-439

答:

教师工作是一种非常繁重、紧张的职业。幼儿园教师保教兼顾,对幼儿身心、学习、情绪、精神等各个方面要全面的照顾和指导。因此,教师的心理压力和身心不适应状况也就经常容易产生。国外的调查研究表明,教师的“燃烧度”(为职业献身精神、疲劳度)远远超过了医院的护士。教师的身心疲倦过度,对幼儿的观察、教育能力就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对幼儿的心理辅导、管理指导等精神维持能量也会随之变得低下,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等来对待幼儿,实则是一种身心疲倦、压力增大后所产生的“危险信号”。如不注意解决,就会形成教师的“职业压力症”,侵蚀教师的身心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教育心理学今后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健康的研究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要帮助教师减轻职业压力,改善心理不适应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幼儿园中开辟供教师专用的静养、休息室以及专用的研究室,以减少对教师身心的干扰。

(2)建立教师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机制,促进教师的精神健康。

(3)改善幼儿园教育的气氛和环境,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信息、资料、进修体制等方面的支援。

(4)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水准,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5)幼儿园的组织、行政部门等要倾听教师的要求、心声,加强教师群体间的沟通交流。

(6)教师要注意自舅的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使工作、娱乐、休息锻炼及心理调节有机地协调起来。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C )2-49

A.同化模式

B.顺应模式

C.生成模式

D.启发模式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C )2-56

A.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

B.学习习惯的养成

C.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与实质性的联系

D.知觉的重新组织

3.布鲁纳提出了下列哪三种表征系统?( A )4-126

A.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

B.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

C.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

D.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

4.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 A )5-145

A.认知与情感

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

D.意志与行为

5.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A ) 7-245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6.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 B )8-260-262

A.学校教学与个体努力

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C.教师教育与个体追求

D.家庭教育与个体自觉

7.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D )9-310

A.先天图式与后天习得图式

B.智力与性情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因素

8.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D )10-354-355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C.标准系统观

D.综合评价观

9.解释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社会性学习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 D )8-265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加涅

D.埃里克森

10.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功能分析可从哪两方面进行?( D )13-424

A.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

B.教育功能与游戏功能

C.教师作用与幼儿作用

D.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1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综合课程取向是( A )10-348

A.主题教育活动

B.学科教学活动

C.综合学科活动

D.综合实践活动

12.西方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 C )1-6

A.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B.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C.维果斯基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D.奥苏伯尔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13.布鲁纳是下列哪种学习形式的积极提倡者?( B )3-83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成功学习

14.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其实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 B )3-71

A.试误

B.顿悟

C.接受

D.建构

15.一个概念可以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C )7-232

A.概念名称、概念外延、概念内容与概念形式

B.概念名称、概念因素、概念表述与概念本质

C.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与概念定义

D.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内容与概念形式

16.根据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纬度,可以把游戏动机理论分为( B )5-159

A.补偿说、同化说与“殊途同归”说

B.生活预备说、生长说与“新瓶装旧酒”说

C.觉醒论、权能-效果论与异曲同工论

D.剩余精力说、松弛说与“一朵不结果的花”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效互动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是( D )13-431

A.教师对学生宽容尊重

B.教师在情绪上的安全感

C.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D.教师的活泼开朗的个性

18.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方法包括( B )9-327

A.向幼儿传授学习的方法、游戏的方法和创造的方法

B.向幼儿传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方法与提问的方法

C.向幼儿传授听课的方法、游戏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

D.向幼儿传授记忆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和创造的方法

19.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8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学科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20.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 A )13-416-420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

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合作游戏法5-191

答:

合作游戏法是一种常用的游戏指导策略。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

2.学习关键期2-62

答: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

3.移情8-274

答:

移情是指对另一个人在某一特殊情景中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

4.创造性学习9-314

答:

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儿童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幼儿学习的特点。4-122-123

答:

(1)游戏是幼儿学习基本的形式和方法。历代的幼儿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游戏在幼儿发展中以及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2)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学习。我们知道,学习活动不等于教学,教学也不能完全涵盖学习。一方面,幼儿的学习活动多种多样,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学习与学术是有差异的。(3)幼儿学习强调真实的经验和主动参与。现代教育理论和发展理论关于儿童是如何学习的探讨,基本上达到了共识,即儿童是在主动地与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和发展的。

(4)幼儿学习需要幼儿园教学的适应与促进:什么是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教学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的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教育要求、教学大纲,以丰富的教育内容

和活泼、生动的组织形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活动。

2.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11-381-382

答:

(1)互动性原则: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应以幼儿为主体,有利于幼儿与教育活动情境互动作用的发挥。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尽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身心发展的需要来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再次创设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应有利于幼儿最大限度的投入与参与情境,发挥其主动性,并和教育活动情境产生互动效应。(2)效用性原则:作为教育投资,就应该产生相应的效益即教育效益力求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佳的效用。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形式应服从教育的需要。再次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应具有多功能性。最后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所用材料要尽可能的以物代物。

(3)特异性原则:我们在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时,不得不面对“特异性”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创设幼儿园教育情境时,要充分考虑以上特异性,创设出适用的、针对性强的、有特色的教育活动情境。

(4)安全性原则: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很差,因此,幼儿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

3.简述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14-467-470

答:

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主要有如下表现:

(1)首先私有性心理。

私有性心理的具体表现就是家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

(2)再次情绪性心理。

情绪性心理具体是指由父母情绪、心理波动而导致对幼儿教育的不良影响。

(3)主观性心理。

主观性心理具体表现在家长不能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客观地评价孩子和要求孩子。

(4)虚荣性心理。

虚荣性心理主要表现在把孩子作为一种炫耀的工具,从而满足自己虚荣性的心理需求。

(5)补偿性心理。

补偿性心理在家庭教育中主要表现为许多家长把自己感觉失去的太多东西,千方百计地要在孩子身上加以补偿,因而很容易使家长失去教育的理智。

(6)侥幸性心理。

侥幸性心理在家庭教育中表现为不能理智而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对孩子放弃教育。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师幼互动?目前我国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具有什么特征?13-415-422

答:

师幼互动,简单地说,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广义的师幼互动既包括发生在托儿所的教师与3岁前幼儿之间的互

动,也包括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3岁-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狭义的师幼互动专指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目前我国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具有的特征有:

(1)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动因是履行事务性职能而非关注情感。

(2)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形态是教师主导而非幼儿主导。(3)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内容是传授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存规则规范。

(4)师幼互动主体的主导行为是高控制、高约束对高服从、高依赖。

作为师幼互动行为事件的主要开启者、互动进程的把握者,教师在互动中的主导行为是对幼儿实行高度的控制和约束,而作为主要受动者幼儿的主导行为则是对教师的高控制与高约束高度服从、高度依赖。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纠正幼儿的错误概念?7-251 答:

一、幼儿概念学习中,常常出现两种错误:

1、一种是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不仅包含事物的本质特性也包括非本质特性。如有的幼儿认为昆虫不属于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动物应有大的躯体,而昆虫躯体小,所以它不包括到“动物”的概念内涵中。

2、另一种是不合理地扩大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中包含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足其他特征。例如有的儿童没有将鸟的本质特征(羽毛等)包括在“鸟”的概念的内涵中,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而把蝙蝠、蝴蝶都看成是鸟。

二、显然,要消除上面两种错误,其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变式。

1、要消除第一种错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

2、要消除第二种错误,有效的办法是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用正确的言语揭示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也有助于幼儿科学地掌握概念。而提出定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关于具体概念,其定义可以在演示直观材料时提出,也可以在唤起相应的表象时提出。抽象的概念要有广泛的感性经验才能掌握,幼儿只能逐渐加以理解,因而这种概念形成的初期,不能提出定义,必须等幼儿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后提出定义。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某幼儿老师在设计数学知识“量的初步知识”的教学时,分成以下四段,阶段A:量的比较;阶段B:量的排序;阶段C:量的守恒;阶段D:自然测量。请说明该老师采用了哪种教育活动设计模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10-356-357 答:

该老师采用了递进式教育活动设计模式。递进式是将一个内容分成若干阶段,逐步推进的教育活动设计模式。这里所说的一个内容,可以是一个主题,也可以是一个学科活动单元,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采用这种模式设计教育活动,不要求有很多的活动形式,但活动之间即阶段A与阶段B与阶段C……之间必须是递进的关系。前者构成后者的基础,层层推进,不断深入。

一、关于“量的初步知识”这一学科教育活动单元的设计模式。这是一个以学科教育活动单元为单位的递进式教育活动设计模式。它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与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为依据,将“量”这一幼儿数学学科领域中一类教育活动单元的知识(另两类为数和形)分成依次递进的四段。

1、阶段A主要是为达到从具体形象人手让幼儿初步感知“量”的目标,其内容主要是比较大小、长度、高矮、粗细、厚薄、宽窄和轻重等。

2、在阶段B中,目标为要求幼儿掌握量的相对性、有序性和传递性等实质性的特征,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内容则是按

2011年学前教育心理学

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 A.同化模式 B.顺应模式 C.生成模式 D.启发模式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 A.华生 B.弗罗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3.布鲁纳提出了下列哪三种表征系统( ) A.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 B.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 C.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 D.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 4.游戏的表征形式包括( ) A.交往行为、友善行为与意志行为 B.认知行为、情感行为与意志行为 C.交往行为、攻击行为与宣泄行为 D.认知行为、交往行为与宣泄行为 5.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6.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7.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先天图式与后天习得图式 B.智力与性情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因素 8.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侧重点,可以把教育活动划分为( ) A.课堂教育活动、体育活动与游戏活动 B.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C.教学活动、娱乐活动与游戏活动 D.学习活动、娱乐活动与体育活动 9.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 )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 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

《学前心理学》期末试卷A卷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 1、简述学前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答: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2、简述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答:(1)、儿童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主题不稳定。(2)、想象的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3)、想象活动只需过程,不在意结果。(4)、想象收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3、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1)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的自我评价会逐渐客观,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与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有关

二、论述题(共25分) 。 试论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答:1.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 (1)从不齐全到齐全。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从笼统到分化。?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又如: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以后几年才逐渐分化出愉快和喜爱、惊奇、厌恶以至妒忌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2.从具体到抽象?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新生儿会紧紧抓住放在他手心的物体,这种抓握动作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如,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生理上不成熟所致,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主动的选择与调节。 , 4.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

2017年4月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2017年4月 课程代码: 00882 -、单项选择題(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精神的某种能力在某个时期里对某种环境能敏感地反应和发展,并 称之为42 A.关键期 B.准备期 c.发展期 D.敏感期 2.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派生下位学习,另一种是162 A.相关下位学习 B.变式下位学习 C.同化下位学习 D.推理下位学习 3.我们如果口渴了就找水喝,出汗了就需要毛巾,这类决策的知识表征方式是149 A.概念 B.表象 c.图式 D.产生式 4.幼儿可以说出笔是用来写字的,这是145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信息类知识 D.数据类知识 5 .在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一个155 A.具体目标 B.网络系统 C.变式 D.核心经验 6.感觉与统合障碍称为 A.感觉统合下降 B.感觉统合误差 c.感觉统合失调 D.感觉统合失误 7.按照内部和外部动作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与173 A.知觉技能 B.运动技能 c.操作技能 D.智力技能 8 .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就是 A.幼儿社会性 B.幼儿社会性学习 c.幼儿社会化 D.幼儿社会学习 9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幼儿学习心理和幼儿 A.教学心理 B.游戏心理 C.认知心理 D.发展心理 1 o. 幼儿园情结智力教育模式包括赏识教育模式和222 A.情境教学模式 B.活动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 D.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1 1 .儿童的发展是一种服从自然规律按照成熟类型进行的过程,它并不依赖于教学。这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 A.皮亚杰 C.桑代克 B.维果茨基 D.考夫卡 12.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C.观察法 B.调査法D.测量法

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特殊性。2、幼儿教学特殊性。①幼儿教学非正规性;②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③教学模式以过程模式为主。3、幼儿的教材更广。4、幼儿学习即活动。5、良好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很重要。 幼儿教育心理的任务: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学习的准备: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分类:㈠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 ㈡布卢姆的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㈢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 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2、操作学习;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戏活动。 婴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1、主动的学习者,但主动性也容易被扼杀;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性。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㈠、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学习的实质就是经过尝试错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㈡、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学习形式。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和惩罚是增强或减弱反应概率的手段。 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强化:不必亲身经历,只凭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称为替代学习。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特点:1.并不依赖直接强化;2.具有认知性;3. 并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观察学习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㈠、罗杰斯罗杰斯的学习观:1、人生下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2、意义学习。 3、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4、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5、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 人本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习目的:使学生成为完善、有用的人,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2、学习过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3、学习原则: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发展的潜能。 4、如何促进学习:(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3)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4)从做中学。 评价人本主义: 贡献:1、强调学习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发展。2、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3、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局限:1、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2、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三、认知学习理论 核心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主动通过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或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是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极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的过程。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其特点是:(1)由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经验。(2)着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着重于学习结果。 发现法学习的优点:①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因为通过发现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奖励。③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因为发现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的技巧。④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因为学生需要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

2019年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年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浙江省 2019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 A. 同化模式 B. 顺应模式 C. 生成模式 D. 启发模式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 A. 华生 B. 弗罗伊德 C. 斯金纳 D. 巴甫洛夫 3.布鲁纳提出了下列哪三种表征系统( ) A. 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 B. 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 C. 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 D. 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 4.游戏的表征形式包括( ) A. 交往行为、友善行为与意志行为 B. 认知行为、情感行为与意志行为 C. 交往行为、攻击行为与宣泄行为 D. 认知行为、交往行为与宣泄行为 5.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 A. 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 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 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 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6.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 A. 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 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 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 1/ 4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 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 A.60 年代 B.70 年代 C.80 年代 D.90 年代 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A.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卢梭 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 4.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提到的是( A.分析 B.领会 C.评价 D.综合运用 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提及的是( A.知识的学习(1) B.动作技能的学习(2)(3)智慧技能的学习 C.创造性学习 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 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P61 1 、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 2 、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 发展,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A.布鲁纳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 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 B.加涅 D.布卢姆

学前教育心理学(2011范围)

28044 学前教育心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 0625) 考试范围说明: 此次考试范围为颜色标识的知识点部分,颜色不同代表考试的题型不同,具体如下:红色:名词解释 蓝色:简答题 绿色:综合运用 紫色:论述 第一章良好的教师心理特征及其培养 (一)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关系所做一些早期研究。并对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知识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方面的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学生对教师角色的心理期待;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教师的教学专长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成长过程;如何尽快缩小新教师和专家教师之间的差距。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学生期望的教师社会角色 (2)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3)罗森塔尔效应(p8) (4)教学效能感(p9) (5)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 (6)认知师徒制(p20) 2、理解与应用 (1)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2)缩小新教师和专家教师之间的差距(18) (3)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10) 第二章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 (一)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和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以及学生认知、人格发展的教育含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及其教育含义;人格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个体社会化与人格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 (2)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32) (3)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4)影响社会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5)人格(36) (6)自我概念(39) 2、理解与应用 (1)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的教育含义(36) (2)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含义(35) (3)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因素(42) 第三章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了解学生在认知和性格两方面的个别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教育含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能力差异(不作考试要求);认知结构的差异(不作考试要求);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的概念(不作考试要求);性格的个别差异;性格差异的鉴定(不作考试要求);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特殊儿童的概念;特殊儿童的类型;特殊儿童的流行率(不作考试要求);特殊儿童的教育。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四种主要表现 (2)学习困难(63)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2-49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8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3-87 A.格思里 B.赫尔 C.托尔曼 D.卡特尔 )3-74 10.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 )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11.教材中未提到的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是( D )7-252/253 A.守恒法 B.分类法 C.排除法 D.两难故事法 12.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D )10-354/355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含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88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A P121-122) A.习惯化 B.语言理解学习 C.操作尝试学习 D.观察模仿学习 2.游戏之所以成为幼儿进行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因为幼儿学习过程的(D P125-126) A.无意性和外显性 B.有意性和内隐性 C.有意性和外显性 D.无意性和内隐性 3.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称为(C P136) A.认知图式 B.认知风格 C.学习品质 D.学习兴趣 4.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持有这种观点的为(D P135) A.尝试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操作学习理论 D.情境学习理论 5.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这是(B, P147) A.表象 B.命题 C.图式 D.概念 6.幼儿知道怎样看图说话,这属于(D, ) A.知识的同化 B.陈述性知识 C.知识的顺应 D.程序性知识 7.在运动教育看来,任何一个运动都可以由四个要素组成,即(D, P186) A.身体意识、空间意识、动作技能和相互关系 B.身体意识、空间意识、动作技能和感觉统合 C.身体意识、空间意识、作用力和动作关系 D.身体意识、空间意识、作用力和相互关系 8.艺术表达能力属于(C, P60) A.教师的调节控制能力 B.教师微观层面的能力 C.教师宏观层面的能力 D.教师的个性化能力 9.应激包括(C, P60) A.紧张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B.警觉阶段、阻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C.警觉阶段、抵抗阶段和枯竭阶段 D.警觉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 10.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D, P101) A.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 B.知觉重新组织的过程 C.生成过程 D.信息加工的过程 11.中国古代的学习过程观中,围绕智力因素展开的主线是(C, P100)

学前教育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

学前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良好的教师心理特征及其培养 一、识记 (1)学生期望的教师社会角色 模公民、知识传授者、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者、家长代理人 ①模公民: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言行一致 ②知识传授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精通业务,语言明了 ③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者:公正,合作,处事灵活 ④家长代理人:温和亲切易亲近,耐心仁慈体谅 (2)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①教师的认知特征(一般智慧,知识准备,特殊智慧能力) ②教师的人格特征(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③教师的期待 ④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⑤教师的职业倦怠 (3)罗森塔尔效应 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4)教学效能感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想象行为和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是解释教师在动机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大的影响 (5)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 ①专业知识,专家擅长的领域,专家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 ②问题解决的效率,专家擅长的领域,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③洞察力,专家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具体可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课后教学评价三方面表现出 (6)认知学徒制 1989年,科林斯等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的,其实质是让学生以社会互动的方式参与真实的实践活动,这与已经证明比较成功的手艺学徒制有些类似。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解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发展期 11.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12?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活泼、好动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13.到3岁时,儿童脑的重量大约是()9。 A.390 B.900 C.125 D.1000 14.出生()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A.1 B.3 C.6 D.9 15.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特点。 A.片面性 B.经验性

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广义: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狭义:是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教育心理学应当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四大基本内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由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构成的“四板块”科学体系。另一种是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素为主线,构建“学与教”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 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创建p35 1879年,实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一场“实验教育学运动”。成为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催化

剂”。“实验教育学运动”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 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 1.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教育心理学通过日本传入我国3个途径 1.留日学生翻译或编译教育心理学教材。 2.日籍教员来华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并把教材翻译或编译成中文。 3.日本学者直接在我国出版教育心理学著作。 2.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 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1924)是我国最早而且影响较大的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 4.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取得成果,四个方面:p38 (1)主动性研究 (2)反思性研究 (3)合作性研究 (4)社会文化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p38-39 1.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 3.关注实际教育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4.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 第二节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1.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 2.现代学期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 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裴斯泰洛齐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学前教育心理学2013年版00882

学前教育心理学2013年版00882 第一节绪论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p32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广义: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狭义:是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教育心理学应当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p3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四大基本内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由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构成的“四板块”科学体系。 另一种是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素为主线,构建“学与教”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 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p35 1879年,实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一场“实验教育学运动”。成为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催化剂”。“实验教育学运动”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 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 1.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教育心理学通过日本传入我国3个途径 1.留日学生翻译或编译教育心理学教材。 2.日籍教员来华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并把教材翻译或编译成中文。 3.日本学者直接在我国出版教育心理学著作。 2.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 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1924)是我国最早而且影响较大的一部教育 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

学前教育心理学 期末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3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以及效果律?(C) A.巴普洛夫 B.苛勒 C.桑代克 D.斯金纳 4当处于电击状态下的白鼠按动机关时停止电击,那么电击属于(B) A.正强化物 B.负强化物 C.正强化 D.负强化 5“学生看到别人成功的行为得到肯定,就加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上述情况属于(B) A.直接强化 B.代替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惩罚 6()学派认为,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过程。 A.格式塔学派 B.认知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行为主义学派 7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A )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8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9幼小的生物如小鸡、小鸭子等在出生后不久,会出现对它所遇到的第一种刺激物(可以是母鸡、母鸭,也可以是人等)偏好或追随,这一现象是(C) A.期望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10(B)个月是孩子与父母和照看者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

2009年-2014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9年-2014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布鲁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B )2-55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3-76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3.布鲁纳是下列哪种学习形式的积极提倡者?(B )3-83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成功学习 4.总的来说,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是从(B )4-109 A.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展 B.单纯联合学习向中介性联合学习发展

C.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向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发展 D.刺激-反应学习向动作联锁学习发展 5.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A )5-189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6.动作技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C )6-199 A.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 B.连续型动作技能与开放型动作技能 C.闭合型动作技能与开放型动作技能 D.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型动作技能 7.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A )7-245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8.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B )8-286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学前心理学》试卷1.2.3

学前教育专业自考《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可能出现( ) A.关键期B.敏感期C.危机期D.最佳期 2.儿童最先出现的注意是( ) 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性注意D稳定性注意 3.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变化较大,下列活动中能最好保持注意的是( ) A.教学B.游戏C.生活D.操作 4 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5.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 A.时间知觉B.形状知觉C.大小知觉 D.距离知觉 6.下列哪一项不是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主要方式( ) A.反复背诵B.精细加工 C.间接的意义识记D.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7.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 )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8.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 ) A.感知B.记忆C.想象D.思维 9..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 10.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 ) A.准备阶段B.前言语阶段 C.发生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11.按照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初生婴儿只有( ) A.愉快B.痛苦C.快乐D.一般性激动 12.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0-3岁 B.3-6岁 C.6-12岁 D.0-18岁 13.1-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14 在对学前儿童心理进行研究中,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访问法 D.测验法 15.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 B.回忆 C.客体永久性 D.习惯化 16.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17.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18.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A.由笼统到分化 B.由具体到抽象 C.由被动到主动 D.由不齐全到齐全 19新生儿的口腔触觉探索要()手的触觉探索 A晚于B滞后于C早于D同步于 20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A神经活动参与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D眼手协调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顺序表现在哪些方面? 2、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