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利用Excel的NORMSDIST计算正态分布函数表1

利用Excel的NORMSDIST计算正态分布函数表1

利用Excel的NORMSDIST计算正态分布函数表1
利用Excel的NORMSDIST计算正态分布函数表1

利用Excel的NORMSDIST函数建立正态分布

董大钧,乔莉

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信息与控制分院, 113122

摘要:利用Excel办公软件特有的NORMSDIST函数可以很准确方便的建立正态分布表、查找某分位数点的正态分布概率值,极大的提高了数理统计的效率。该函数可返回指定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正态分布函数,将其引入到统计及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代替原有的手工查找正态分布表,除具有直观、形象、易用等特点外,更增加了动态功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关键词:Excel;正态分布;函数;统计

引言

正态分布是应用最广泛的连续概率分布,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例如,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力、抗压强度、口径、长度等指标;同一种生物体的身长、体重等指标;同一种种子的重量;测量同一物体的误差;弹着点沿某一方向的偏差;某个地区的年降水量;以及理想气体分子的速度分量等等。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从理论上看,正态分布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质,许多概率分布可以用它来近似;还有一些常用的概率分布是由它直接导出的,例如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在科学研究及数理统计计算过程中,人们往往要通过某本概率统计教材附录中的正态分布表去查找,非常麻烦。若手头有计算机,并安装有Excel软件,就可以利用Excel的NORMSDIST( x )函数进行计算某分位数点的正态分布概率值,或建立一个正态分布表,准确又方便。

1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又名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记为N(μ,σ2 )。则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因其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正态分布是μ = 0,σ

= 1的正态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概率规律为取与μ邻近的值的概率大,而取离μ越远的值的概率越小;σ越小,分布越集中在μ附近,σ越大,分布越分散。

在统计学和数据处理中都能看到正态分布的影子。统计与正态分布的关系,就像物理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统计是研究样本数据的数学特性的一门学科。而正态分布,是样本数据的一种分布方式。统计学中有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等等很多概念,正态分布只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正态分布解释。比如说子弹的弹着点散布,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等。子弹在中心位置着弹最多,而两旁则逐渐减少。考试成绩,平均分数的最多,而满分和低分的很少。一般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大多数呈现为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有些指标(变量)虽服从偏态分布,但经数据转换后的新变量可服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可按正态分布规律处理。[1]

2 利用Excel软件计算正态分布函数

2.1 Excel软件中的NORMDIST( )函数

利用Excel软件中的NORMDIST( )函数可以返回指定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正态分布函数。该函数的语法格式为:NORMDIST(x,mean,standard_dev,cumulative)。

其中各参数功能如下:

X为需要计算其分布的数值。

Mean分布的算术平均值。

Standard_dev分布的标准偏差。

Cumulative为一逻辑值,指明函数的形式。如果 cumulative 为 TRUE,函数NORMDIST 返回累积分布函数;如果为 FALSE,返回概率密度函数。[2]

例如利用NORMDIST(x,mean,standard_dev,cumulative)计算服从某正态分布函数的累积分布函数值及概率密度函数值,如图1所示。

图1 NORMSDIST函数使用示例

2.2 利用NORMSDIST( )函数计算标准正态分布表

在Excel中,使用NORMSDIST( )函数可以得到标准正态分布(μ=0,σ=1)表,其意义为从标准正态分布的左边开始,累加到z值处的总面积?(z)(概率),如图2所示。

图2 NORMSDIST函数意义

函数格式:

NORMSDIST( z )

如已知z,求?(z),即仅需计算一个值,比如z=1.96,可在Excel的任一单元格中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在单元格中输入:“=NORMSDIST(1.96)”,回车后即可得到0.9750(此单元格的格式保留小数位为4)。

若想生成生成z值为0-4.99间的标准正态分布表。行间按0.1增加,列间按0.01增加。可在A3单元格输入0,A4单元格输入0.1,选中A3、A4两单元格,向下拖动填充柄,自动填充值至4.9。同理在B2单元格输入0,C2单元格输入0.01,选中B2、C2两单元格,向右拖动填充柄,至K2单元格。下面各单元格中,z值=行值+列值。

为保证A列值都具有一位小数,需要统一设定该列单元格的格式。选中第一列,单击“格式”/“单元格”,在单元格对话框中选择“数值”,小数位数为1,如图3所示,以保证所有的数都是1位小数。同样方法设定第2行都有2位小数。[3]

图3 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在B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为

=NORMSDIST( $A3+B$2 )

这里,B3单元格公式中使用了混合地址引用,$A3中,$A表示锚定了A列,以保证不管该单元格的公式复制到那里,都使用A列的值,因为行前没有$符号,表示行号随着行的变化而变化;B$2锚定了第2行,列号没有锚定,表示随着单元格横向的移动能相应地改变列号,而行号始终为2。即不论该公式复制到哪里,其值都为该行A列值同时加上该列第2行的值。回车后显示函数值为0.5。选中B3单元格,向右拖动填充柄,至K列,再向下拖动填充柄,则能得到最大z值为4.99的函数值。[4]

这样得到的函数值小数位数不统一,需要统一设定单元格的格式。选中B3为左上角的整块区域,单击“格式”/“单元格”,在单元格对话框中选择“数值”,小数位数设为4,以保证所有的数都是4位小数。标准正态分布表如图4所示。

图4 标准正态分布表(仅列出z值为0-1.59围的函数值)

如果想得到从-5到5区间的标准正态分布表,只要A列值由-5开始即可。[5]

若已知概率值 (z),求z值,可以使用正态分布反函数NORMSINV(概率值)求得。例如查概率为0.975的z值,在单元格中输入“= NORMSINV(0.975)”,回车后得到1.959964,移动单元格的列边线,改变有效数字位数,取2位小数既是1.96。利用这个函数可以极容易地查找到任何教科书中正态分布表列出和没列出来的值,也不会因为看错行而出错。

3 结语

Excel软件包含丰富的函数,灵活准确的使用其中的函数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数据处理。本文主要针对数据处理和统计过程中常用的正态分布表的查找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采用NORMSDIST( )函数查找标准或非标准正态分布累积分布函数值及概率密度函数值。此方法较传统的手工查找分布表更快速,更准确,只要计算机中安装有常用的Excel软件,在进行常规的文字处理中还可以完成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的工作,值得推广,也让Excel软件体现了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董大钧 SAS统计分析应用第1版电子工业 2010

世莹. Excel 2002函数、统计与分析应用例第1版:中国青年 2003

董大钧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版人民卫生 1998

继兵 Excel公式与函数应用例第2版:中国青年 2006

永德庆霄数理统计第1版科技1993

董大钧 SAS统计分析软件包应用指南第1版电子工业 1993

To create the norm distribution with the NORMSDIST(X) function

in EXCEL

DONG Da-jun1, QIAO Li2

( Polytechnic School of Shenyang Technology University,Information And Control College,Fushun 113122, P.R.China)

Abstract:With the NORMSDIST(X) function in EXCEL,norm distribution can easily be created. Aslo the norm distribution probit beyond some number can be searched. It can raise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efficiency in this way. The NORMSDIST(X) function could return the value of norm distribution with specify medium and standard

deviation. Use this function instead of manual search i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data processing,can be more easily and imagic.

Key words:excel; norm distribution; func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正态分布图的制作方法

参考資料:QC 数学の話(大村 平著) 日科技連出版 翻訳完成日期:2009年6月6日 品质管理的基石统计初步(翻訳:李琰) 目录 ·从互换性到品质管理 ·QC 是迈向文明社会的技术突破 ·从互换性到品质管理 ·SQC 的成熟与TQC ·数据整理的基本 ·代表值的选出 ·平均值的计算 ·标准偏差的计算 ·正态分布概念引入 ·正态分布的加法与减法 ·正态分布应用举例 第1章 从统计学的互换性到品质管理 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3大震撼世界技术的突破。1,原子能的利用;2,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3, 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关于原子能的利用,主要在民生和军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原子能的出现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震撼了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広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弹的爆炸,造成了人类的大量伤亡。在民生应用方面,随着碳素系列能源的枯竭和CO 2排出的控制, 原子能发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在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技术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用塑料做成的各种各样建材类,器 具类遍布了我们的生活周围。如果把我们生活中存在的塑料制品全部拿走的话,我们生活就象没有了文字一样,土蹦瓦解。化肥使粮食增产。人工纤维的合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着。合成橡胶,洗剂,粘结剂,调味品等不胜枚举。 还有,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首先让我们只看一下和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用品,各种各样的业务预 约,存款储蓄,通信网和铁道网的管理,天气预报,犯罪搜查等虽然眼睛直接看不到,却支撑着我们的近代生活。而且各种技术计算,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先端事物已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神圣组织。如果说没有高分子化合物我们的生活会瓦解的话,那么没有信息我们的生活会瘫痪。 基于以上,我们可以说,原子能是能源方面的突破,高分子合成是硬件方面的突破,信息技术是软件方 面的突破,3个方面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震撼性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以上3个方面可以在20世纪能够获得极大的技术突破呢? 我认为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 抗身抗生物质的发现。 2, 品质管理的普及。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阐述理由。 最初的科学文明,把人类从严酷的劳动和疾病中解放出来。人类为了确保衣食住的安定,做出了很大的 QC 数学的 話题

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大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三角函数公式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函数。它们的本质是任何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通常的三角函数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的。其定义域为整个实数域。另一种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但并不完全。现代数学把它们描述成无穷数列的极限和微分方程的解,将其定义扩展到复数系。 三角函数公式看似很多、很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三角函数的本质及内部规律,就会发现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强大的联系。而掌握三角函数的内部规律及本质也是学好三角函数的关键所在。 定义式 锐角三角函数任意角三角函数 图形 直角三角形 任意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 余弦(cos) 正切(tan或t g) 余切(cot或ct g) 正割(sec) 余割(csc)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现代汉语词典[1]. 函数关系 倒数关系:①;②;③ 商数关系:①;②. 平方关系:①;②;③.

诱导公式 公式一: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公式二:设为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三: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四: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五: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六:及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2].即形如(2k+1)90°±α,则函数名称变为余名函数,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变余切,余切变正切。形如2k×90°±α,则函数名称不变。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意义: k×π/2±a(k∈z)的三角函数值.(1)当k为偶数时,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当k为奇数时,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记忆方法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三角函数运算法则

三角函数常用公式:(^表示乘方,例如^2表示平方)正弦函数sinθ=y/r 余弦函数cosθ=x/r 正切函数tanθ=y/x 余切函数cotθ=x/y 正割函数secθ=r/x 余割函数cscθ=r/y 以及两个不常用,已趋于被淘汰的函数: 正矢函数versinθ =1-cosθ 余矢函数vercosθ =1-sinθ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倍角公式:si 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

三角函数及取值表

(1)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sin0=0 sin30=0.5 sin45=0.7071 二分之根号2 sin60=0.8660 二分之根号3 sin90=1 cos0=1 cos30=0.866025404 二分之根号3 cos45=0.707106781 二分之根号2 cos60=0.5 cos90=0 tan0=0 tan30=0.577350269 三分之根号3 tan45=1 tan60=1.732050808 根号3 tan90=无 cot0=无 cot30=1.732050808 根号3 cot45=1 cot60=0.577350269 三分之根号3 cot90=0 (2)0°~90°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查三角函数表。(见下)(3)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i)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

(ii)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iii)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0≤sinα≤1, 1≥cosα≥0, 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tanα>0, cotα>0. “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就是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准备。 附:三角函数值表 sin0=0, sin15=(√6-√2)/4 ,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sin75=(√6+√2)/2 , sin90=1, sin105=√2/2*(√3/2+1/2) sin120=√3/2 sin135=√2/2 sin150=1/2 sin165=(√6-√2)/4 sin180=0 sin270=-1 sin360=0 sin1=0.01745240643728351 sin2=0.03489949670250097 sin3=0.05233595624294383 sin4=0.0697564737441253 sin5=0.08715574274765816 sin6=0.10452846326765346 sin7=0.12186934340514747 sin8=0.13917310096006544 sin9=0.15643446504023087

完整版标准正态分布表.doc

标准正态分布表 x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 0.500 0 0.504 0 0.508 0 0.512 0 0.516 0 0.519 9 0.523 9 0.527 9 0.531 9 0.535 9 0.1 0.539 8 0.543 8 0.547 8 0.551 7 0.555 7 0.559 6 0.563 6 0.567 5 0.571 4 0.575 3 0.2 0.579 3 0.583 2 0.587 1 0.591 0 0.594 8 0.598 7 0.602 6 0.606 4 0.610 3 0.614 1 0.3 0.617 9 0.621 7 0.625 5 0.629 3 0.633 1 0.636 8 0.640 4 0.644 3 0.648 0 0.651 7 0.4 0.655 4 0.659 1 0.662 8 0.666 4 0.670 0 0.673 6 0.677 2 0.680 8 0.684 4 0.687 9 0.5 0.691 5 0.695 0 0.698 5 0.701 9 0.705 4 0.708 8 0.712 3 0.715 7 0.719 0 0.722 4 0.6 0.725 7 0.729 1 0.732 4 0.735 7 0.738 9 0.742 2 0.745 4 0.748 6 0.751 7 0.754 9 0.7 0.758 0 0.761 1 0.764 2 0.767 3 0.770 3 0.773 4 0.776 4 0.779 4 0.782 3 0.785 2 0.8 0.788 1 0.791 0 0.793 9 0.796 7 0.799 5 0.802 3 0.805 1 0.807 8 0.810 6 0.813 3 0.9 0.815 9 0.818 6 0.821 2 0.823 8 0.826 4 0.828 9 0.835 5 0.834 0 0.836 5 0.838 9 1 0.841 3 0.843 8 0.846 1 0.848 5 0.850 8 0.853 1 0.855 4 0.857 7 0.859 9 0.86 2 1 1.1 0.864 3 0.866 5 0.868 6 0.870 8 0.872 9 0.87 4 9 0.877 0 0.879 0 0.881 0 0.883 0 1.2 0.884 9 0.886 9 0.888 8 0.890 7 0.892 5 0.894 4 0.89 6 2 0.898 0 0.899 7 0.901 5 1.3 0.903 2 0.904 9 0.906 6 0.90 8 2 0.90 9 9 0.911 5 0.913 1 0.914 7 0.916 2 0.917 7 1.4 0.919 2 0.920 7 0.922 2 0.923 6 0.925 1 0.926 5 0.927 9 0.929 2 0.930 6 0.931 9 1.5 0.933 2 0.934 5 0.935 7 0.937 0 0.938 2 0.939 4 0.940 6 0.941 8 0.943 0 0.944 1 1.6 0.945 2 0.946 3 0.947 4 0.948 4 0.949 5 0.950 5 0.951 5 0.952 5 0.953 5 0.953 5 1.7 0.955 4 0.956 4 0.957 3 0.958 2 0.959 1 0.959 9 0.960 8 0.961 6 0.962 5 0.963 3 1.8 0.964 1 0.964 8 0.965 6 0.966 4 0.967 2 0.967 8 0.968 6 0.969 3 0.970 0 0.970 6 1.9 0.971 3 0.971 9 0.972 6 0.973 2 0.973 8 0.974 4 0.975 0 0.975 6 0.976 2 0.976 7 2 0.977 2 0.977 8 0.978 3 0.978 8 0.979 3 0.979 8 0.980 3 0.980 8 0.981 2 0.981 7 2.1 0.982 1 0.982 6 0.983 0 0.983 4 0.983 8 0.984 2 0.984 6 0.98 5 0 0.985 4 0.985 7 2.2 0.98 6 1 0.986 4 0.986 8 0.98 7 1 0.987 4 0.987 8 0.988 1 0.988 4 0.988 7 0.98 9 0 2.3 0.989 3 0.989 6 0.989 8 0.990 1 0.990 4 0.990 6 0.990 9 0.991 1 0.991 3 0.991 6 2.4 0.991 8 0.992 0 0.992 2 0.992 5 0.992 7 0.992 9 0.993 1 0.993 2 0.993 4 0.993 6 2.5 0.993 8 0.994 0 0.994 1 0.994 3 0.994 5 0.994 6 0.994 8 0.994 9 0.995 1 0.995 2 2.6 0.995 3 0.995 5 0.995 6 0.995 7 0.995 9 0.996 0 0.996 1 0.996 2 0.996 3 0.996 4 2.7 0.996 5 0.996 6 0.996 7 0.996 8 0.996 9 0.997 0 0.997 1 0.997 2 0.997 3 0.997 4 2.8 0.997 4 0.997 5 0.997 6 0.997 7 0.997 7 0.997 8 0.997 9 0.997 9 0.998 0 0.998 1 2.9 0.998 1 0.998 2 0.998 2 0.998 3 0.998 4 0.998 4 0.998 5 0.998 5 0.998 6 0.998 6 x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3 0.998 7 0.999 0 0.999 3 0.999 5 0.999 7 0.999 8 0.999 8 0.999 9 0.999 9 1.000 0

常用三角函数计算公式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 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 = 2tanA/(1-tan A2 A)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A2 A--Sin A2 A =2Cos A2 A —1 =1 —2sin A2 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F3; cos3A = 4(cosA)A3 -3cosA n /3 tan3a = tan a ? tan( n /3+a)? taa) 半角公式 sin(A/2) = v--K0sA)/2} cos(A/2) = V {(1+cosA)/2} tan(A/2) = V-{cbsA)/(1+cosA)} cot(A/2) = V {(1+cosA)-cbsA)} tan(A/2) = (1--cosA)/sinA=sinA/(1+cosA) 和差化积 sin(a)+sin(b) = 2sin[(a+b)/2]cos[(a-b)/2] sin(a)-sin(b) = 2cos[(a+b)/2]sin[(a-b)/2] cos(a)+cos(b) = 2cos[(a+b)/2]cos[(a-b)/2] cos(a)-cos(b) = -2sin[(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积化和差 sin(a)sin(b) = -1/2*[cos(a+b)-cos(a-b)] cos(a)cos(b) = 1/2*[cos(a+b)+cos(a-b)] sin(a)cos(b) = 1/2*[sin(a+b)+sin(a-b)] cos(a)sin(b) = 1/2*[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 n-a^ = cos(a) cos( n -2) = sin(a) sin( n /2+a) = cos(a) cos( n /2+a) =-sin(a) sin( -a) = sin(a) cos( n) = -cos(a) sin( n +a) =sin(a) cos( n +a) =cos(a) tgA=tanA = sinA/cosA

做模具-三角函数计算方法及快速查询表

例题:已知斜边C=20, 角度θ=35度求对边A及邻边B 对边A =斜边C * Sinθ= 20 * Sin (35) = 20 * = 这里为你提供了sin,cos,tan不同角度的表值,精确度也很高了,相信对你有用sin1= sin2= sin3= sin4= sin5= sin6= sin7= sin8= sin9= sin10= sin11= sin12= sin13= sin14= sin15= sin16= sin17= sin18= sin19=0. sin20=0. sin21= sin22= sin23= sin24= sin25= sin26= sin27= sin28= sin29= sin30= sin31= sin32= sin33= sin34= sin35= sin36=0. sin37= sin38= sin39=0.

sin40=0. sin41=0. sin42= sin43= sin44= sin45= sin46= sin47= sin48= sin49= sin50= sin51= sin52= sin53= sin54= sin55= sin56=0. sin57=0. sin58= sin59= sin60=0. sin61= sin62=0. sin63= sin64= sin65=0. sin66= sin67=0. sin68= sin69=0. sin70= sin71= sin72= sin73=0. sin74= sin75=0. sin76=0. sin77=0. sin78= sin79= sin80= sin81= sin82=0. sin83= sin84= sin85= sin86= sin87=0. sin88=0. sin89=0. sin90=1 cos1=0. cos2=0. cos3=0. cos4= cos5= cos6= cos7= cos8=0. cos9= cos10= cos11= cos12= cos13=0. cos14=0. cos15=0. cos16= cos17=0. cos18= cos19= cos20= cos21=0. cos22= cos23=0. cos24= cos25=0. cos26= cos27= cos28= cos29= cos30=0. cos31= cos32= cos33= cos34=0. cos35= cos36= cos37= cos38= cos39= cos40= cos41= cos42= cos43= cos44= cos45= cos46= cos47= cos48= cos49=0. cos50=0. cos51=0.

常用三角函数计算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 = 2tanA/(1-tan^2 A)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2 A--Sin^2 A =2Cos^2 A—1 =1—2sin^2 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 -3cosA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半角公式 sin(A/2) = √{(1--cosA)/2} cos(A/2) = √{(1+cosA)/2} tan(A/2) = √{(1--cosA)/(1+cosA)} cot(A/2) = √{(1+cosA)/(1-cosA)} tan(A/2) = (1--cosA)/sinA=sinA/(1+cosA) 和差化积 sin(a)+sin(b) = 2sin[(a+b)/2]cos[(a-b)/2] sin(a)-sin(b) = 2cos[(a+b)/2]sin[(a-b)/2] cos(a)+cos(b) = 2cos[(a+b)/2]cos[(a-b)/2] cos(a)-cos(b) = -2sin[(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积化和差 sin(a)sin(b) = -1/2*[cos(a+b)-cos(a-b)] cos(a)cos(b) = 1/2*[cos(a+b)+cos(a-b)] sin(a)cos(b) = 1/2*[sin(a+b)+sin(a-b)] cos(a)sin(b) = 1/2*[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π/2-a) = cos(a) cos(π/2-a) = sin(a) sin(π/2+a) = cos(a) cos(π/2+a) = -sin(a)

excel画图全攻略(基于office2007版本)

正态分布函数的语法是NORMDIST(x,mean,standard_dev,cumulative)cumulative为一逻辑值,如果为0则是密度函数,如果为1则是累积分布函数。如果画正态分布图,则为0。 例如均值10%,标准值为20%的正态分布,先在A1中敲入一个变量,假定-50,选中A列,点编辑-填充-序列,选择列,等差序列,步长值10,终止值70。然后在B1中敲入NORMDIST(A1,10,20,0),返回值为0.000222,选中B1,当鼠标在右下角变成黑十字时,下拉至B13,选中A1B13区域,点击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散点图,选中第一排第二个图,点下一步,默认设置,下一步,标题自己写,网格线中的勾去掉,图例中的勾去掉,点下一步,完成。图就初步完成了。下面是微调把鼠标在图的坐标轴上点右键,选坐标轴格式,在刻度中填入你想要的最小值,最大值,主要刻度单位(x轴上的数值间隔),y轴交叉于(y为0时,x多少)等等。确定后,正态分布图就大功告成了。 PS:标准正态分布的语法为NORMSDIST(z), 正态分布 (一)NORMDIST函数 利用Excel计算正态分布,可以使用函数。 格式如下:变量,均值,标准差,累积, 其中: 变量:为分布要计算的值; 均值:分布的均值; 标准差:分布的标准差; 累积:若1,则为分布函数;若0,则为概率密度函数。 当均值为0,标准差为1时,正态分布函数即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 例3已知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求考试成绩低于500分的概率。 解在Excel中单击任意单元格,输入公式:

“500,600,100,1 ”, 得到的结果为0.158655,即,表示成绩低于500分者占总人数的15.8655%。 例4假设参加某次考试的考生共有2000人,考试科目为5门,现已知考生总分的算术平均值为360,标准差为40分,试估计总分在4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假设5门成绩总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解设表示学生成绩的总分,根据题意,,。 第一步,求。 在Excel中单击任意单元格,输入公式: “ ”, 得到的结果为0.1587,即,表示成绩高于400分者占总人数的15.87%。 第二步,求总分在4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为(人)。 (二)正态分布函数的上侧分位数 利用Excel计算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可以使用函数。 格式如下:概率,均值,标准差。 例5已知概率,均值,标准差,求函数的值。 解设,根据题意有,求的值。 在Excel中单击任意单元格,输入公式:

利用Excel的NORMSDIST计算正态分布函数表1

利用Excel的NORMSDIST函数建立正态分布 表 董大钧,乔莉 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信息与控制分院, 113122 摘要:利用Excel办公软件特有的NORMSDIST函数可以很准确方便的建立正态分布表、查找某分位数点的正态分布概率值,极大的提高了数理统计的效率。该函数可返回指定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正态分布函数,将其引入到统计及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代替原有的手工查找正态分布表,除具有直观、形象、易用等特点外,更增加了动态功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关键词:Excel;正态分布;函数;统计 引言 正态分布是应用最广泛的连续概率分布,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例如,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力、抗压强度、口径、长度等指标;同一种生物体的身长、体重等指标;同一种种子的重量;测量同一物体的误差;弹着点沿某一方向的偏差;某个地区的年降水量;以及理想气体分子的速度分量等等。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从理论上看,正态分布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质,许多概率分布可以用它来近似;还有一些常用的概率分布是由它直接导出的,例如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在科学研究及数理统计计算过程中,人们往往要通过某本概率统计教材附录中的正态分布表去查找,非常麻烦。若手头有计算机,并安装有Excel软件,就可以利用Excel的NORMSDIST( x )函数进行计算某分位数点的正态分布概率值,或建立一个正态分布表,准确又方便。 1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又名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记为N(μ,σ2 )。则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因其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正态分布是μ = 0,σ

任意三角函数计算公式是如何得来的

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 尽管三角知识起源于远古,但是用线段的比来定义三角函数,是欧拉(1707-1783)在《无穷0小分析引论》一书中首次给出的。在欧拉之前。 研究三角函数大都在一个确定半径的圆内进行的。如古希腊的托勒密定半径为60;印度人阿耶波多(约476-550)定半径为3438;德国数学家里基奥蒙特纳斯(1436-1476)为了精密地计算三角函数值曾定半径600,000;后来为制订更精密的正弦表又定半径为107。 因此。 当时的三角函数实际上是定圆内的一些线段的长。 意大利数学家利提克斯(1514-1574)改变了前人的做法,即过去一般称AB为的正弦,把正弦 与圆牢牢地连结在一起。 而利提克斯却把它称为∠AOB的正弦。 从而使正弦值直接与角挂勾。 而使圆O成为从属地位了。 到欧拉(Euler)时,才令圆的半径为1,即置角于单位圆之中。 从而使三角函数定义为相应的线段与圆半径之比。 正弦、余弦 正弦定理是由伊朗著名的天文学家阿布尔.威发(940-998)首先发现与证明的。中亚细亚人艾伯塔鲁尼﹝ 973-1048﹞(p15)给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作出了一个证明。也有说正弦定理的证明是13世纪的那希尔丁在《论完全四边形》中第一次把三角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论述,首次清楚地论证了正弦定理。他还指出,由球面三角形的三个角。 可以求得它的三个边,或由三边去求三个角。这是区别球面三角与平面三角的 重要标志。至此三角学开始脱离天文学。 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的《天文学大成》第一卷除了一些初级的天文学数据之外。 还包括了上面讲的弦表。 它给出一个圆从(1/2)°到180°每隔半度的所有圆心角所对的弦的长度。圆的半径被分为 60等分,弦长以每一等分为单位。 以六十进制制表达。这样。 以符号crda表示圆心角a所对的弦长。 例如crd 36°=37p4'55"。 意思是:36°圆心角的弦等于半径的(或37个小部分)。 加上一个小部分的,再加上一个小部分的。 从下图看出,弦表等价于正弦函数表公元6世纪初,印度数学家阿耶波多制作了一个第一象限内间隔3°45'的正弦表,依照巴比伦人和希腊人的习惯,将圆周分为360

用Excel2007制作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图

用Excel2007制作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图 ? ?| ?浏览:3677 ?| ?更新:2014-04-15 02:39 ?| ?标签: ? 1 ? 2 ? 3 ? 4 ? 5 ? 6 ?7 在学习工作中总会有一些用到直方图、正态分布曲线图的地方,下面手把手教大家在Excel2007中制作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图

工具/原料 ?Excel(2007) 方法/步骤 1. 1 数据录入 新建Excel文档,录入待分析数据(本例中将数据录入A列,则在后面引用中所有的数据记为A: A); 2. 2 计算“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分组数”、“分组组距”,公式如图: 3. 3 分组 “分组”就是确定直方图的横轴坐标起止范围和每个小组的起止位置。选一个比最小值小的一个恰当的值作为第一个组的起始坐标,然后依次加上“分组组距”,直到最后一个数据值比“最大值”大为止。这时的实际分组数量可能与计算的“分组数”有一点正常的差别。类似如下图。 4. 4 统计频率 “频率”就是去统计每个分组中所包含的数据的个数。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在所有的数据中直接去统计,但当数据量很大的时候,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而且容易出错。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来统计每个小组的数据个数:1.采用“FREQUENCY”函数;2.采用“COUNT I F”让后再去相减。 这里介绍的是“FREQUENCY”函数方法: “Date_array”:是选取要统计的数据源,就是选择原始数据的范围; “Bins_array”:是选取直方图分组的数据源,就是选择分组数据的范围; 5. 5 生成“FREQUENCY”函数公式组,步骤如下: 1. 先选中将要统计直方图每个子组中数据数量的区域 6. 6 2. 再按“F2”健,进入到“编辑”状态 7.7 3. 再同时按住“Ctrl”和“Shift”两个键,再按“回车Enter”键,最后三键同时松开,大功告成! 8.8 制作直方图 选中统计好的直方图每个小组的分布个数的数据源(就是“频率”),用“柱形图”来完成直方图: 选中频率列下所有数据(G1:G21),插入→柱形图→二维柱形图

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

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正弦函数sinθ=y/r 余弦函数cosθ=x/r 正切函数tanθ=y/x 余切函数cotθ=x/y 以及两个不常用,已趋于被淘汰的函数: 正矢函数versinθ =1-cosθ 余矢函数vercosθ =1-sinθ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诱导公式 sin(-a)=-sin(a) cos(-a)=cos(a) sin(π2-a)=cos(a) cos(π2-a)=sin(a) sin(π2+a)=cos(a) cos(π2+a)=-sin(a) sin(π-a)=sin(a) cos(π-a)=-cos(a)

sin(π+a)=-sin(a) cos(π+a)=-cos(a)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如何用EXCEL制作成绩分析的正态分布图解读

如何用EXCEL制作成绩分析的正态分布图 摘要:教学评价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毋容置疑。考试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测量,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出题水平的评价。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使得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测量转化为教学评价得到了有效的帮助。本文论述了如何用EXCEL制作考试成绩的正态分成图,并结合其它相关的衡量标准,比如,区分度,学生成绩柱状分布图,难度系数,优秀率等,融合于一个图表中进行分析。这是一种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能让每一位教师从图中获得一种易于接受的直观认识,并且方便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以后教学改进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教学评价,EXCEL,成绩分析,正态分布。 教育评价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在当今世界教育领域中,教育评价、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发展被认为是三大研究范围。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育活动涉及教育方案、教育活动的实施、教育活动的参与者等等,要提高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就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评价。因此,教育评价对于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学校教育的管理和决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备受各国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通过教育评价活动来强化管理,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不论是宏观的教育行政管理还是微观的学校工作管理,都把教育评价当作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就一所学校而言,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该校的评价工作开展得怎么样,而评价水平的高低又能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高低。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加大了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开展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通过有效地评价教师,不仅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所以,要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就要重视教育评价的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考试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手段,来收集有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的信息;以测验作为测量的手段,获得客观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并作出价值上的判断。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从研究的目的出发开展评价工作,就是要通过评价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进行,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因此,教学评价将有助于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自身进行检查、反思,并主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常规工作中的段考、期考,不仅仅是为了测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我们还应该使用现代的数理统计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来对考试成绩进行仔细、有效的分析,从中找出需要改进的教学问题,并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因此,我们就需要使用正态分布曲线来给我们的成绩分析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 一、如何用EXCEL制作成绩分析的正态分布图呢?我们先来看一份样图:

三角函数运算法则

精心整理 三角函数常用公式:(^表示乘方,例如^2表示平方)正弦函数sinθ=y/r 余弦函数cosθ=x/r 正切函数tanθ=y/x 余切函数cotθ=x/y 正割函数secθ=r/x 余割函数cscθ=r/y 以及两个不常用,已趋于被淘汰的函数: 正矢函数versinθ=1-cosθ 余矢函数vercosθ=1-sinθ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精心整理 cos(2α)=cos^2(α)-s 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verco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β)-s in(α-β)] 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

三角函数计算练习(含详细答案)

三角函数计算练习 1.已知x∈(﹣,0),cosx=,则tan2x=( ) A.B.C.D. 2.cos240°=( ) A.B.C.D. 3.已知cosα=k,k∈R,α∈(,π),则sin(π+α)=( ) A.﹣B.C.±D.﹣k 4.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4,3),则cosα= 5.cos480°的值为 6.已知,那么cosα= 7.已知sin(+α)=,则cos2α等于( ) 8.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P(x,)为其终边上一点,且cosα=x,则x= 9.已知sinα=,则cos2α=. 10.若cos(α+)=,则cos(2α+)=. 11.已知θ∈(0,π),且sin(θ﹣)=,则tan2θ= .

试卷答案 1.D 考点:二倍角的正切.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cosx的值及x的范围,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sinx的值,进而求出tanx的值,然后把所求的式子利用二倍角的正切函数公式变形后,将tanx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由cosx=,x∈(﹣,0), 得到sinx=﹣,所以tanx=﹣, 则tan2x===﹣.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以及二倍角的正切函数公式.学生求sinx 和tanx时注意利用x的范围判定其符合. 2.B 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运用诱导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化简求值. 解答:解:cos240°=cos(180°+60°)=﹣cos6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诱导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化简求值中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3.A 考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由已知及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可求sinα,从而由诱导公式即可得解. 解答:解:∵cosα=k,k∈R,α∈(,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