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医学影像学发展概况

第一章 医学影像学发展概况

第一章 医学影像学发展概况
第一章 医学影像学发展概况

第一篇概论

医学影像解剖学是借助X线、CT、MRI、USG、ECT和PET等成像设备,研究正常人体各解剖结构的形态、位置及结构间相互关系,并侧重于临床医学实践的一门学科。与侧重于医学基础研究的断层解剖学不同,医学影像解剖学不仅研究正常人体解剖结构,还对人体部分器官的生理功能进行研究,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产物,并伴随医学影像学每一阶段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章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状况;掌握现代影像学常用名词和基本概念。

1895年伦琴发现X线及X线在医学上的应用,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进程,并为放射学及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图1-1,图1-2)。到20世纪70年代初,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的应用,使放射学进入了一个以体层成像和计算机图像重建为基础的新阶段。随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放射性核素成像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数字X线成像等相继应用于临床,其间还有70年代中期介入放射学的应用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影像诊断学与介入放射学相结合的现代医学影像学。近年来,由于医学影像硬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更进一步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图1-1 伦琴,X 线的发现者

伦琴(1845~1923),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X 线(伦琴射线)和对X

线的研究,而获得1901年第1届诺贝尔物理奖

图1-2 伦琴拍摄的世界上第1张X 线片

照片中的手指为伦琴妻子安娜 ·贝莎的手指,第4根手指上的黑色

影像为金戒指

第一节X线检查

自伦琴发现X线后不久,德国西门子公司在1896年研制出世界上第1只X线管。20世纪10 ~ 20年代,装有X线管的常规X线机开始面市。随后,X线管、高压发生器和相关设备,特别是体层摄影装置、影像增强器、连续摄影、快速换片装置、高压注射器、电视、电影和录像记录系统的应用及对比剂的开发,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称影像设备学。20世纪8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X线设备和X线摄影技术的发展,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开始应用于临床。CR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普通X线摄影质量,解决了X线摄影的数字化问题,但没有改变普通X线摄影的工作模式和流程;直到90年代中期,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进入临床应用,才终结了X线模拟成像阶段,使X线摄影步入数字化时代。DR不仅仅是提高了X线摄影质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X线摄影的工作模式和流程。

CR是一套系统,工作流程与普通X线摄影相同,不同点在于X线影像信息的载体不同,即CR用影像板(imaging plate,IP)代替了X线胶片。IP是CR的关键部分,记录通过人体衰减的X线信息,通过激光扫描装置将贮存于IP上的潜影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存储和处理,以显示器(软拷贝)或胶片(硬拷贝)显示。CR图像可经网络存储和传输,使X线摄影的数字化得以实现。

DR是利用平板探测器(FDP)接受穿过人体的X线信息,然后直接将这些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输送给图像处理系统,以显示器或胶片显示。DR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降低了曝光剂量。一些高级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如能量减影、时间减影、组织均衡、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图像拼接、体层合成和骨密度测量等,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图1-3,图1-4,图1-5)。

在CR、DR广泛应用的同时,为满足不同临床检查需求,更加多元化的X线设备如胃肠X线机、乳腺摄影X线机、床边X线机和牙科X线机等专用X线设备也跨入数字化,使得相应的X线成像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图1-4 胸部DR 片(能量减影,去除骨骼)

图1-3 胸部常规X 线片

第二节 CT 检查

一、CT 设备的发展

1917年,奥地利数学家Radon 在所提出的图像重建理论中指出,对二维或三维的物体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投影,并用数学方法计算出了一张重建图像。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Cormack 将图像重建的数学方法用于X 线投影数据模型。1967年,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 在从事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时发现,X 线从多个方向照射物体有可能获取此物体的内部信息。在英国卫生部门的支持下,他制作了一台专用的实验设备,用同位素作为放射源,对人的头部标本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而获得了颅脑的断层图像。1971年9月,Hounsfield 与神经放射学家Ambrose 合作,安装了第1台临床CT 机从事头部临床试验研究。同年10月4日检查了第1例患者,试验结果由Hounsfield 和Ambrose 在1972年4月召开的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发表,正式向全球宣告CT 机的诞生。1979年,Hounsfield 和从事CT 图像重建研究的美国物理学家Cormack 一起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为纪念Hounsfield 对CT 所作的贡献,将Hu (Hounsfield 缩写)即亨氏单位定为CT 值的单位。1974年,美国George Town 医学中心工程师Ledley 又设计出全身CT 机,使CT 检查从颅脑扩大到全身各个部位。1989年,德国医学物理学博士Willi Kalender 提出螺旋CT 扫描的临床应用理念,并在北美放射学会(RSNA )年会上发表了《螺图1-5 胸部DR 片(能量减影,去除软组织)

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开拓了容积扫描理论和实践,使CT设备又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图1-6,图1-7)。

图1-6 Hounsfield,CT的发明者

Hounsfield (1919~2004),英国工程师,因发明CT和对医学诊断学

所作的贡献而获得1972年的McRobert奖(与诺贝尔奖齐名),1979年的诺

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等

图1-7 第1张临床CT图像(脑瘤)

CT是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是普通X线摄影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每一发展阶段与硬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自CT诞生之日,其结构在不断更新,种类也越来越多,应用领域也日趋广泛。

总的来说,CT在硬件和软件上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①第一次是1989年单层螺旋CT(single spiral CT,SSCT)的诞生,即在CT传统单层旋转扫描的基础上采用了滑环技术和连续进床技术,从而实现了螺旋扫描;②第二次是1998年推出的多层CT(multi-slice CT,MSCT),即多层螺旋CT的诞生,从而实现了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多幅图像,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③第三次是2004年推出的64层螺旋CT又称容积CT(volume CT),即容积CT的诞生,开创了容积数据成像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扫描速度、覆盖范围和层厚三者相互制约的难题。

另外,2005年11月,西门子公司推出的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开启了CT由单源向多源发展的进程,并且改变了原有CT机的基本结构,即拥有2套互相垂直的探测器和与之对应的X线球管。DSCT的临床应用,大大提升了CT 的时间分辨率、扫描速度和功率,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2007年11月,东芝公司的320排CT亮相,一圈扫描可覆盖160mm的超宽范围,保证了各部位全器官的各向同性的扫描。2008年11月,GE公司推出的宝石能谱CT,除可呈现人体解剖形态学信息外,还可通过能谱成像技术,利用常规混合能量CT图像、单能量CT图像及物质分离图像,观察分析人体的组织病理学信息,以及对人体组织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让CT渐入分子影像学时代。

二、CT的临床应用

(一)CT的临床应用优势与限度

由于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特别是C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各种后处理软件的深度开发,使得CT的应用几乎涵盖全身各个部位,不仅可清楚显示头颈部、胸部、腹部、盆部等解剖结构,敏感发现病变,还可借助细微的密度和形态学改变,推断病变的性质以及发现更早、更小的病变。同时,CT可与介入放射学联合,进行组织活检、导管检查等;CT血管成像(CTA)可显示血管结构,明确病变与血管的关系;CT灌注成像(CTPI)可用于了解病变或病变区域血流灌注的状态;CT还可配合临床进行随访、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等。

虽然CT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适应证,但仍有一定限度。CT所产生的X线对人体具有辐射损伤,限制了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对胃肠道管壁小的病灶和黏膜改变显示不敏感,仍要靠造影检查;对病变性质的确定存在一定的难度等。

(二)CT新技术的应用

1.多平面重组与表面三维重组

螺旋CT连续扫描所获得的原始数据是多平面重组(MPR)及三维重组技术的基础,利用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经计算机重组可形成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方位的图像,以及脏器表面结构的多种三维图像如最大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图像等,以显示靶结构的复杂解剖和空间关系。在临床上,多平面重组与表面三维重组多用于血管、骨骼、含气器官、腹腔脏器和肿瘤等结构及病变的显示(图1-8,图1-9,图1-10)。

图1-8 肾动脉CTA:MIP图

图1-9 结肠SSD图

狭窄处为肿瘤所侵(箭)

图1-10 VR图

VR可立体、直观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为临床治疗

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图示右耳及腮腺区大量血管迂曲和扩张

2.CT血管成像

由于MSCT在短时间内可完成大范围的薄层连续采集,并具备强大的计算机后处理功能,使得CT血管成像(CTA)的质量进一步提高,现已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血管的显示。由于现代MSCT具有更宽的覆盖范围、更高的Z轴分辨率及更快的扫描速度,因此,CTA对细小血管的识别更加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与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媲美。CTA的图像后处理方法主要包括SSD、VR、MIP、曲面重组(CPR)、MPR等,多种方法常需联合应用,弥补单一方法的对结构、病变

显示的局限性(图1-11,图1-12)。

图1-11 腹主动脉CTA:VR图示腹主动脉瘤

VR可直观地显示瘤体(箭)全貌,准确了解瘤颈形态及与载瘤血管空间解剖关系,有利于病变的术前评估

图1-12 腹主动脉CTA:MIP图示腹主动脉瘤

MIP可显示瘤体(白箭)与载瘤血管间的关系,对瘤体内部结构和壁结构显示清晰,对不同程度的钙化(黑箭)敏感

3.CT 虚拟内镜

CT 虚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 )是将螺旋CT 容积采集的原始数据经图像后处理,以显示空腔器官内表面结构的技术,图像类似于纤维内镜所见。CTVE 以原始容积数据重组出的三维图像为基础,通过调节CT 值阈值及透明度,再设置人工伪彩,即可获得CTVE 图像。CTVE 可用于观察鼻腔、鼻窦、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胃肠道、膀胱、血管等器官的内表面(图1-13)。

4.CT 灌注成像

CT 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I )是获得活体组织微循环血流信息的一种检查方法,是CT 由单一的形态学影像向功能性影像发展的标志。方法如下:在周围静脉内快速团注对比剂后,对感兴趣层面进行连续快速的同层动态扫描,将所获得数据通过专用CT 灌注软件处理,得出感兴趣区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 ,TDC ),并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组织的血流量(blood flow ,BF )、血容量(blood volume ,BV )、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 )、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 ,TTP )和表面通渗性(permeability surface ,PS )等参数,还可进行伪彩处理,获得直图1-13 腹主动脉CTA :CTVE 图示主动脉夹层

图像类似于纤维内镜所见。可逼真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双腔”改变即真腔

(五星)和假腔(四星),以及两者之间的内膜片影(箭)

观清楚的上述各参数的彩色图像。根据上述参数值的特点,对病变进行定量、定性分析。CTPI已应用于脑、肝脏、胰腺、肾脏及前列腺等脏器和占位性病变的研究。

第三节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人体组织内的氢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所产生的电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显示人体组织器官影像的一种成像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显示人体解剖学信息和发现病变,还能提供组织的生物化学信息,并具有无电离辐射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在超导技术、磁体技术、低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的推动下,MRI技术和设备得到了飞速发展,临床应用研究也随之更加深入。

一、MRI技术的发展

早在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就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磁共振现象,此后,这一物理现象主要应用在化学分析上,形成了MR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Purcell、Bloch两位科学家因此而共同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图1-14)。

1973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Lauterbur 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用两个充水试管获得了第一幅MRI 图像(图1-15)。

1974~1980年,MR 成像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开发出梯度选层技术、相位编码成像技术、自旋回波成像方法等。1978年,第一幅人体头部的MRI 图像在英国获得,就在同年又获得了人体第一幅胸部和腹部图像。1980年,MR 成像仪以商品出售,应用于临床,并成为一种医学影像新技术。1993年,用于研究与测量人类大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仪即功能MRI (f MRI )问世。自MR 成像仪应用于临床以来,MR 成像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基础研究以及医学治疗(MRI 介入治疗)等领域。

图1-14 Purcell 、Bloch ,磁共振现象的发现者

美国哈佛大学的Purcell (左)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 ,因发现磁共振现象而共同获得1952

年诺贝尔物理奖

图1-15 Lauterbur,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提出者

近年来,以3.0T的MR成像仪为代表的超高场强MR成像仪已成为MRI技术发展的主力军,临床应用日趋成熟。7.0 T的MR成像仪用于临床的申请已在2005年1月被美国FDA批准;9.4 T的MR成像仪已研制成功。虽然高场的MR成像仪近年所占比例正逐步提高,但低场的MR成像仪仍占据一定的市场,同时高端产品的技术正在向低场MR成像仪转移。如低场中的梯度磁场普遍可达到15 mT以上,切换率可达25~ 50 mT;如0.5 T、1.0 T和1.5T的低磁场MR成像仪均可配备SENS 技术、全景式阵列线圈、交互式实时功能等以往只有高端产品才有的先进技术。

二、MRI的临床应用

(一)MRI的临床应用优势与限度

通过对梯度磁场的调整,MRI可直接获取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方位的图像,且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因此,克服了单一方位观察病变和显示病变的局限性。

多参数成像与较高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是MRI另一优势。由于MRI具有T1、T2和质子密度等3个以上的成像参数,而CT仅有一个成像参数即X线吸收系数,而且在软组织分辨能力上比CT高,因此,MRI对解剖结构的显示和对病变的判定与鉴别较CT有较大的优势。另外,MRI的T1WI、T2WI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常解剖部位或病变的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这是CT所不及的。一般来说,T1WI图像可较好地显示正常解剖结构,T2WI图像可较敏感地发现病

变。

MRI 还可以利用门控技术和流空效应,进行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功能成像。在常规SE 序列T 1WI 或FSE 序列T 2WI 上,心腔和血管内的血流因流空效应均呈低信号,与周围结构形成对比,使腔内的血栓、肿瘤等病变清楚显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在不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利用流入增强效应,可清楚显示血管的正常结构及病变,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 ,PC )法MRA 还可检测血流的流速和流量。

无电离辐射和无骨伪影干扰是MRI 最大的优势之一。无电离辐射避免了对患者的损伤,无骨伪影干扰改善了颅后窝及椎管内等部位的图像质量,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

总之,MRI 以其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和软组织分辨能力高等特点,以及能够进行MR 水成像、MR 血管成像、MR 功能成像和MR 波谱成像等独特的优势,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和科研(图1-16)。

与其它成像技术相比,MRI 虽临床应用优势明显,但也有一些的限度。如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严禁作MRI ;要避免带铁磁性物品(手表、手机、磁卡、金属项链、假牙、金属钮扣、金属避孕环等)进行MRI

。铁磁性物品除易产生图1-16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 )

图示:左上叶肺动脉缺如(箭)

危险外,同时还影响磁场的均匀性,不利于病变的显示;对钙化显示不佳。钙化在MRI上的表现比较复杂,与其钙含量、矿物质成份及结晶形态有关。完全的钙化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而不成熟的钙化,特别当钙化结晶表面不规则时,其周围可有很多结合水存在,在T1WI上可呈高信号;另外,MRI伪影相对较多;对某些部位或组织如肺显示较差,以及扫描时间较长等,限制了MR I在某些器官和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二)MRI的临床应用

MRI已用于各个部位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炎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良恶性肿瘤和外伤等检查和诊断,临床应用优势明显。

随着MR成像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MRI在扩散和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MRS)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等方面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使MRI不仅可提供解剖结构从二维到三维、四维并与大体解剖相一致的形态学信息,还可提供比大体解剖更丰富的功能信息,甚至代谢信息,很好地满足了临床与科研的需要。如MR扩散成像发现恶性脑肿瘤的范围与MRI强化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而周围水肿区内仍有肿瘤细胞,解释了脑肿瘤术后复发的疑问;脑与心肌的MR灌注成像提供了缺血的脑组织与心肌组织存活的状态,从而修改了传统的治疗方案;MRI心脏灌注成像可量化心肌在毛细血管水平的灌注状况,特别是在缺血状态下的灌注特征;MRS可用于观察组织的代谢变化;fM RI应用于癫痫研究,解决了癫痫灶的定位问题;MR皮层功能定位研究已发现了传统解剖学与生理学不了解的神经反射路径等。

第四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是普通血管造影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普通血管造影图像因含有骨骼、肌肉、血管及含气腔等解剖结构,彼此重叠、相互影响,若要想单纯对某一结构或组织进行细微观察就较为困难。DSA则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普通血管造影图像中不需要的结构影像去除掉,仅保留含有对比剂的血管,且图像清晰,分辨率高,有利于对血管细节的观察、病变的判定、血管狭窄的定

位测量及介入治疗(图1-17)。

一、DSA 技术的发展

DSA 目前仍被公认为血管检查的金标准,是血管性介入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与其他技术一样,DSA 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定的探索过程。

(一)血管造影术的发展

1896年1月,即伦琴公布发现X 线后的第2个月,奥地利医生Haschek 与同事Lindenthal 就在尸体上进行了手的动脉血管实验研究。他们将碳酸钙注入血管,经X 线照射,57分钟后得到手的动脉血管影,此乃世界上第一次动脉血管造影。

在尸体造影中注射碳酸钙和汞化物可取得较好的血管显影效果,若把这些物质作为对比剂注入人体,将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此法用于活体研究受限。1923年,法国的Sicard 和Forestier 将碘化油注入患者的肘前静脉观察到了肺血流到心脏,从此便揭开了对比剂用于活体研究的历史。同年,德国的Berberich 和Hirsch 首次报告用20%溴化锶水溶液作为对比剂,经皮穿刺注入人体血管内使动脉和静脉显影,获得了细节非常清晰的图像。

图1-17 肠系膜上动脉DSA

图像中仅显示靶血管影像,无骨及软组织干扰

1924年,美国外科医生Brooks用碘化钠溶液完成了水溶性对比剂的第一次股动脉造影,采用此法显示下肢血管的方法及25个病例报告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其造影质量并不逊色于现代造影技术。1927年,葡萄牙的Moniz 用直接穿刺法作颈动脉造影获得成功。1929年,Dos Santos (葡萄牙)等首次报道腹主动脉造影术,用经皮腰穿注射对比剂的方法,清晰地显示了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医学影像学的进步,血管造影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3年,瑞典的Seldinger首创了经皮动脉穿刺、导丝引导插管动脉造影法,由于此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无需缝合血管,因而完全替代了以往需手术切开暴露血管的方法,很快被广泛采用,结束了血管造影需要血管外科医生协助的历史。Seldinger是现代血管造影的基础,是介入放射学的经典操作技术,并经改良后沿用至今。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电视监视器的出现,使血管造影术摆脱了黑暗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上当时缺少直观显示内脏器官的其他医学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术从此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适应证也不断扩大,涉及心血管疾病、腹部器官和颅脑疾病等。

(二)DSA的产生

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孕育了DSA。1978年,威斯康星大学的Kruger研究小组最先设计出数字视频影像处理器,奠定了DSA的基础。19 80年2月,威斯康星大学应用DSA对1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检查。同年3月,D SA商用设备在威斯康星大学的Cleveland Clinic医院成功安装。至此,DSA完成了从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过程。目前,DSA设备已从过去单一C臂机,已发展到步进DSA、双C臂DSA、旋转式DSA,以及平板式DSA等。DSA设备的不断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血管造影术的应用领域,促进了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DSA设备的分类:①根据设备的机械结构不同,可分为数字化多功能X线机和数字化C臂X线血管造影系统。后者又可分为悬吊式和落地式数字化C臂X线血管造影系统,数字化单C臂X线血管造影系统和数字化双C 臂X线血管造影系统。②根据X线系统高压发生器功率和输出管电流大小不同,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C臂数字血管造影系统。③根据影像链成像介质不同,

可分为影像增强器/ CCD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平板探测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数字血管造影系统与多层螺旋CT混合的DynaCT等。

二、DSA技术的临床应用

(一)DSA的临床应用优势与限度

在临床上,DSA是血管性介入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已成为介入放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优势如下:① DSA具有实时成像能力。曝光中止后,可立即在监视器上显示减影(或未减影)图像。有利于实时确认导管、导丝的位置,靶血管的循环结构、栓塞或扩张的效果等信息。② DSA设备可绘制血管径路图,有利于所需信息的随时获取。③ DSA比常规血管造影的密度分辨率明显提高,可以区分高度狭窄与完全闭塞,从而有利于选择介入治疗的指征和判断介入治疗的效果。④因导管顶端接近靶血管,无论是动脉还是静脉注射,均可使用较低浓度的对比剂,而且对比剂每次的用量减少和相应的总量会减少,有利于肾毒性的降低。另外,对肿瘤染色及范围的确认对介入治疗及疗效的判定有帮助。

DSA的限度:①由于影像增强器或平板探测器尺寸的限制,DSA的视野难以观察靶血管全貌。②因导管、导丝的操作及反复注射对比剂等均易致局部移动,在减影图像中会产生配准不良的伪影。③DSA去除了与血管结构无关的组织如骨、软组织等,因此也失去了参考标志。

(二)DSA的临床应用

DSA技术随着设备性能的改善,功能的增加以及造影方法的改进,已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血管造影和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性介入治疗,完全替代了传统的血管造影。如今,基于DSA指导的介入放射学已发展成为除内科、外科外的第三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手段,应用优势愈来愈明显。

从临床运用的角度来说,DSA的开展主要是配合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分非血管内介入和血管内介入两类。非血管内介入是在血管以外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比如PTC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ERCP(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另外还有如食管支架安放和球囊扩张术,逆行或静脉内的肾盂、输尿管及膀胱造影术和扩张术,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

等。在更多的情况下,DSA用于血管内介入上,特别是对肿瘤血供的了解及栓塞手术,如针对肺部肿瘤的支气管动脉造影术及灌注栓塞治疗;针对肝脏肿瘤的肝动静脉直接造影及灌注或间接门静脉(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栓塞等。

第五节超声检查

超声(ultrasound,US)是指频率大于20kHz,人耳感觉不到的声波,它是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具有与声波相同的物理性质。但是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因此还有一些自身的特性。超声成像(USG)就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形(如声像图)、曲线(如M 型心动图、频谱曲线)或其他数据,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USG 是声学、医学、光学及电子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用相当广泛。

一、USG的发展

1945年Firestone首次把超声技术应用到医学诊断领域,并研制出第一台A 型(amplitude mode)超声诊断仪,从此开启了USG在医学影像领域中应用的序幕。1958年,我国才将A型超声诊断仪引入,应用于临床检查。A型问世后不久,B型(brightness mode)、M型(motion mode)和D型(doppler mode)超声诊断仪便相继出现。20世纪70年代,超声诊断仪由一维波形显示回声的A型迅速向二维灰度显示的B型发展。B型超声诊断仪所获得的软组织器官的断层图像,结构明了、层次清晰,使得USG向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几乎在同期,能动态显示血流及心脏等运动图像的D型超声诊断仪诞生。随后又推出了B型和D型相结合的产物——双功型(duplex mode)超声诊断仪,利用同一探头既能获取断层解剖图像,又能获取图像中任何一处的多普勒频谱,因而USG检查水平随之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即1982年,第一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面市。CDFI是在频谱多普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多普勒原理进行血流显像的技术,是USG乃至整个医学影像应用领域的重大进展。与频谱多普勒相比,CDFI可在实时B型超声图像中,用伪彩色编码显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 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的CT、MR、介入、普放,超声和核医学等亚学科逐渐建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也逐渐形成。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X线的临床应用,放射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总体走向是建立现代医学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分子、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成像过渡;从胶片采集、显示向数字采集/电子传输发展;对比剂从一般性组织增强向组织/疾病特异性增强发展。;介入治疗,以及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具体走向是:影像信息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特异性、早期性;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显示诊断信息向提供手术路径方案发展;图像采集与显示:由二维模拟向三维全数字化发展;图像存储由胶片硬拷贝向软拷贝无胶片化,乃至图像传输网络化发展;从单一图像技术向综合图像技术发展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医学影像技术13影像301 ABC 2015-4-1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恩格斯曾说过“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一个人如果没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且不清晰自己的目标,即使他的学历很高,知识面很广,那么也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人,又或者只能一辈子做别人的跟班,做一个等着时间来把自己生命耗尽的人。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一路上,不光需要有着克服困难的勇气,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否则再辛苦的奔忙也只能是毫无收获的徒劳。而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指引人生道路的北斗星,使我们的生命释放更加灿烂的光芒。

2013年9月——2015年6月 于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学习 2015年-2016年实习一年 2016.9——2024.9去往定向单位上班八年2017.2报名放射技师考试 2018年机动,同时准备本科的成人考试 2019年——2023年大学本科结业、考取:英语6级、计算机三级、大型仪器上岗证2024年争取考上研究生 此时,参加工作满五年,可以考主管技师 2025年——2026年争取到三甲医院工作2045年,工作30年,考得副主任技师 2050年,55岁,退休。 2050年——2060年,在医疗设备公司 担任指导操作工作,进行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介绍: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运用X线、CT、MRI等成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组织器官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成像,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病变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的一门学科。随着医学影像医学检查手段和方法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内容亦在不断丰富和更新,成为包括超声、X线、CT、MR、ECT、PET 和介入放射学等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除反映国内、外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成熟的观点外,还兼顾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系统为主线,在每系统中均以总论、正常X线、CT、MR表现和基本病变的表现为主,适当地编入了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以保持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忌片面求新求深。 本课程讲授中,为适应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查阅外文文献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学习中还需讲授重要名词和术语的英文单词。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 和疾病诊断合理方法的选择、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基础(包括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 3、能够运用影像学的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了解影像诊断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安排 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检查技术,掌握各系统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掌握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诊断,了解本专业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二大模块。 在理论课中按系统分为11个部分共78学时,实践课教学分为实验课、见习和实习3个部分。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 Course:Radiology 课程编号:03104 适用学生:临床医学 Course Number:03104 Designed for:Clinical 学分:3.5 总学时:60 Credit:3.5 Class hour:60 预修课程:病理学实验学时:26 Preparatory Courses:Pathology Experiment hour:26 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 “医学影像学”是利用影像进行疾病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常规X线诊断及超声诊断。随着科学不断进步,本学科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诊断(CT)、核素摄影、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等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在新开医学影像学课程以前,上述内容在总论中予以介绍使学生有完整概念,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本课程教学应有思想性、逻辑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符合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实际需要,应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通过教学内容实施,培养学生能初步独立分析影像现象能力。因此将各系系统正常X线、超声表现及基本病理X线、超声表现作为重点。通过典型常见病例的讲述,强化基本病理X线、超声表现。另外,对CT、MRI、DSA、介入治疗等在总论中作简单叙述,为将来临床工作打下较扎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启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全面观察、认识和分析影像表现,使解剖、生理、病理等医学基础理论应用于影像现象的分析,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分析步骤。在教学手段方面,除生动、重点、由浅入深的课堂讲解外,应强调形象直观教材的应用,充分使用X线片、超声照片、幻灯及其他视听教材、模型、挂图、标本等,避免抽象和灌注式教学。应启发学生多观察影像片,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第一节X线成像 [教学内容] 1.普通X线成像 2.数字X线成像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教学安排] 1.理解普通X线成像原理及图象特点 2.熟悉放射诊断的价值、限度和地位及发展 3.运用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4.分析X线诊断的方法的原则 5.了解DR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在临床中的应用 6.了解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检查技术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 [教学内容]

2020最新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0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排名 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 该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磁共振、超声学、DSA、核医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核医学、医学影像解剖学、肿瘤放疗治疗学、B超诊断学等。 具备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影像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 5.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方面 1、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 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小伙伴们说起找工作,首先想到的就是进入医院,就业范围较小。实际上如果小伙伴们结合自身的其他特长和兴趣,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就业方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狭窄。 小伙伴们可以在各类医疗机构、防疫机构、制药公司、保健机构、体检中心、投资和医疗科技企业、医疗设备公司、网站、出版社、杂志社和报社等编辑出版机构等单位,从事临床影像技术、功能检查、医疗器械营销、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以及医学出版物编辑等工作。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是一类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因所致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数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由于CT的广泛应用,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所以往往延误诊治时机。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就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缺血进程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代影像诊断学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CT和MRI诊断新进展 一、头颈动脉血管狭窄影像诊断 (一)头颈动脉CTA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是螺旋CT 的一项特殊应用,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扫描方式为横断面螺旋扫描,根据需要头颈CTA扫描范围可从主动脉弓到颅底或全脑;经肘静脉以 3.5ml/s的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50~60ml;选主动脉层面,使用智能触发技术,CT值设为150HU~200HU。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VR)。应用机器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全面显

示血管。 2.头颈CTA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明,合理应用CTA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似的诊断信息,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报道显示颈动脉CTA和常规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系数达82%~92%。颅内动脉的CTA能清晰显示Willis环及其分支血管。可以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烟雾病或血管狭窄。应用螺旋CT 重建显示脑静脉系统,称脑CT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 CTV)。目前,此技术在脑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3.头颈CTA新进展-64排螺旋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很快,可完成3期以上外周静脉注入对比剂的增强扫描和大范围血管增强扫描成像,如脑、颈部、肺动脉、主动脉及四肢血管等,可采集纯粹的动脉或静脉时相数据,这些都有助于对血管的观察和分析。而且它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使其在血管成像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总结其在头颈、脊柱CTA上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联合或长段脊柱、脊髓CTA; (2)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相邻骨结构及其关系,如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压迫,根据程度可分为级:I级,椎动脉平直,无压迫;II级,椎动脉受压迂曲,管腔无狭窄;III级,椎动脉受压,管腔狭窄。(3)可同时显示血管内硬化斑块,特别是在颈动脉CTA;0.6mm~0.625mm层厚的原始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硬化斑块,并根据CT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随着放射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该专业从临床医学中的一个辅助性学科跃升为支撑性学科。现代的医学影像学对先进科学技术依赖之深决定了它必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前沿迅猛发展,进而对临床医学整体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宏观影响 (一)形态学信息显示方式的改变 医学影像学目前显示的信息类型已经从简单的二维的模拟影像转 科有重要的意义;脑功能性成像已 开发了若干年,且已在广泛的临床 应用中;CT与MRI的肿瘤灌注成像 已逐步开展,以提供参数性诊断信 息;心脏与其他实质性器官,如肝 脏,灌注成像将提供相应器官微循 环改变的更直观的信息;心脏的 MR向量成像是研究心腔内循环状 况的新方法;分子影像学与基因影 像学的出现反映了医学影像学几乎 同步地冲入了这些崭新的医学领域。 这些还只是新的信息模式的一部份。 这些新的信息模式给临床医生提供 了大量新的有用的诊断信息,直接 影响对疾病的病情与预后的判断。 (四)对医学基本理论的冲击 医学影像学的迅速进展和新的 信息类型涌现,对临床医学乃至基 础医学的冲击已经到了必需改写教 科书的程度。如MR皮层功能定位研 究已发现了传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不了解、甚至描述不正确的神经反 射投射路径;脑与心肌的灌注成像 可直接提供缺血的脑或心肌存活状 况,从而需要彻底修改传统的治疗 方案;介入放射学的多种技术开发 使教科书中很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的描述要作重大修改。事实上, 介入放射学的开展是当前外科手术 中蓬勃发展的微创技术的先驱。 二.医学影像学对主要应用领 域的影响 (一)中枢神经系统 1.卒中 传统的CT检查对缺血性 卒中诊断的时间盲区达24小时或更 久;传统的MRI诊断缺血性卒中的 时间盲区也为12小时左右;MRI扩 散成像、MR灌注成像以及发展较晚 但应用更普及的CT灌注成像可提早 到发病后2小时作出诊断。缺血性卒 中的溶栓治疗是公认的介入性治疗变为: 1.数字化影像 可用为各种重 建、重组和数字化存贮与传输的基 础; 2.复杂的重组影像 可作2D、3D、 4D显示、内窥镜显示、曲面重组、多 平面重组、最大强(密)度投影、最小 强(密)度投影、遮蔽表面显示、容积 再现等; 3.除形态学信息以外还可作功 能性信息和代谢性信息的显示; 4.可作不同类型信息(CT、MRI、 PET……)的融合显示与形态学、功 能性与代谢性信息的融合显示。 当代的影像学信息可以把相当 于大体解剖学的形态学信息乃至远 较大体解剖学信息丰富的各类信息 直观地提供给临床医生,使临床医 生免去解读常规的二维模式信息以 及横断层面信息的困难,得到丰富 的、很多是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提供 的信息类型。 (二)形态学信息显示时相的改变 信息显示中时间分辨力的提高 已从早期的“实时重建”,发展为动态 器官的实时动态显示和多期相采集, 从时间的概念上扩大了采集到的信 息的“质”与“量”。如肝脏的多层CT 动态扫描已经可以准确地分辨动脉 早期、动脉期、动脉晚期、门脉流入 期、门脉晚期等期相,从而可捕捉到 以往不能显示的病变和/或表现。 此外,MR扩散成像、MR灌注成 像、CT灌注成像等除特定应用外,也 具有显示时相方面的优势,如可以 显著地提早脑缺血病变的显示时间, 从传统CT的发病后24小时提早到发 病后2小时。 (三)新的信息模式不断涌现 近年开发并日趋完善的脑白质 束成像(tractography)是基于MR扩 散成像发展的扩散张量成像(tensor imaging)的直接结果,对神经内、外

医学影像学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医学影像职业生涯规划书 目录 1自我认知 1.1职业生涯规划测评 1.2360 度评估 1.3橱窗分析法 1.4自我认知小结 2职业认知 2.1外部环境分析 2.2目标职业分析 2.3职业素质测评 2.4SWOT 分析 2.5职业认知小结 3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1 确定目标和路径·计划 3.2 动态分析调整 3.3职业规划结束语

一、自我认知 1、职业生涯规划测评 我一直在想,人生在世的意义是什么?只要浑浑噩噩地走一遭就可以了吗?这显然是不行。我认为我们在世至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使不能,也应该为之而奋斗,而追逐。实现梦想有很多途径,但我认为至少要一个基点,这个基点就是职业。 如果我们想为患者减轻痛苦,我们可以以医生为职业;如果我们富有正义感,想为受害者讨回公道,我们便可以以律师为职业??但关键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梦想、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即使有些人知道自己的梦想,但如果梦想高于自身条件是,不管怎样奋斗都徒劳无功,只能徒添伤心。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书,通过对自己梦想、能力等的分析,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好后,我们便要勇往直前。我们要记住,要想实现梦想,就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写这份职业规划书,就是为了使自己对以后人生的发展道路有一定目的性和明确性。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

2、360 度评估

3、橱窗分析法: 橱窗1:“公开我”:我的一般学习能力较高,英语能力较高(我的英语学得比较好),空间判断能力一般(我有点喜爱立面几何,并学得不是很好,空间想象能力很一般,解题时常需要借助建立坐标系)形态知觉能力一般。 橱窗2:“隐藏我”: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橱窗3:“潜在我” : 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 橱窗4:“背脊我” : 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具有特殊艺术才能和个性;乐于创造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艺术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 4自我认知小结:由优劣势能力比较知我并不太适合创业,所以我决定舍 弃我的创业梦想。根据职业能力与个人特质知我最适合且最能胜任会计、办公室人员这些工作,也比较适合医学类工作,但并不适合当临床医生(因为临床医生对空间判断能力要求很高,但我所具备的空间判断能力却一般)但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影像专业,而我又非常想当医生,所以我想继续学下去,如果经过我的一番努力学习,我的专业知识很差,,我再考虑转专业。(但我相信勤能补拙,通过我的努力学习,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的医师的。 二、职业认知 1、外部环境分析 家庭环境分析:1)经济状况:家庭并不富裕,所以他们并不能对我的就业有所帮助,一切要靠我自己 2)家人期望:父母希望我能学有所成,在大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每个月工资有4000 元左右就行了 3)对我的影响:父亲送我读书颇不容易,所以我只能将来能找份工资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 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 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 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 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总论 1895年伦琴发现X线,第二年就被应用于医学领域。 DR的优势:1、病人接收剂量更小;2、时间分辨力明显提高,省略了把成像板送到读取器然后扫描这一步骤,仅仅数秒种就能像是图像;3.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使后处理图像的层次更加丰富;4、较成像板的寿命明显提高。 第二章呼吸系统 空洞X线表现: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透亮区。X线上分3种:1、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为大片致密阴影中多发的边缘不规则的虫蚀状透亮区,最常见与干酪性肺炎。2、薄壁空洞,洞壁厚度≤3mm,洞壁为薄层纤维组织和肉芽组织等,内壁多光整,多见于肺结核,有时可见于肺脓肿及肺转移瘤。3、厚壁空洞:洞壁厚度>3mm,可见于肺结核、周围型肺癌及肺脓肿,后者常有液平面。 根据支气管扩张的形态可分为3型: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囊状型支气管扩张、曲张型支气管扩张。以上类型可以混合存在。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在CT表现为“轨道征”或“戒指征”。肺炎根据发炎的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简述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及CT表现? 大叶性肺炎为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疾病,是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临床上起病急,以突然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CT表现:1、充血期:可发现病变区呈磨玻璃样阴影,边缘模糊,其内血管隐约可见。2、实变期:呈肺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阴影。3、消散期:随着病变的吸收,实变阴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 支气管肺炎亦称小叶性肺炎。 结核病分类: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型肺外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T呈现“三均匀”特点,即病灶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密度均匀。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表现为胸腔积液征象。 肺癌的X线典型的横“S”征,即右肺上叶肺不张时凹面向下的下缘与肺门区肺块向下隆起的下缘相连形成横置的“S”征。 周围型肺癌CT表现:边缘征象、内部征象、邻近结构征象、肿块增强特征。 前纵膈肿瘤中胸骨后甲状腺肿位于前纵隔上部;胸腺瘤和畸胎瘤多位于前纵隔中部。中纵膈肿瘤以淋巴瘤常见,位于中纵膈的上部;支气管囊肿位于气管、主支气管附近,相当于中纵膈的上中部;心包囊肿紧贴心包,多数位于心膈角区,相当于中纵膈的下部。后纵膈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为多见。 第三章心脏与大血管 心胸比率:心脏横径(T1+T2)与胸廓横径(Th)之比即为心胸比率(CTR)。正常≤0.5。最大不超过0.52。 先天性心脏病分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症4种畸形: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狭窄性心包炎主要为心包积液吸收不彻底,引起心包脏、壁层肥厚黏连、钙化,逐渐发展而成。 主动脉夹层主要原因为高血压使主动脉腔内的高血压灌入中膜形成血肿,并使血肿在动脉壁内不断扩展延伸,形成“双腔主动脉”。

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生涯规划书

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生涯 规划书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医学影像职业生涯规划书 目录 1自我认知 1.1职业生涯规划测评 1.2360度评估 1.3橱窗分析法 1.4自我认知小结 2职业认知 2.1外部环境分析 2.2目标职业分析 2.3职业素质测评 2.4SWOT分析 2.5职业认知小结 3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1确定目标和路径·计划 3.2动态分析调整 3.3职业规划结束语 一、自我认知 1、职业生涯规划测评

我一直在想,人生在世的意义是什么?只要浑浑噩噩地走一遭就可以了吗?这显然是不行。我认为我们在世至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使不能,也应该为之而奋斗,而追逐。实现梦想有很多途径,但我认为至少要一个基点,这个基点就是职业。 如果我们想为患者减轻痛苦,我们可以以医生为职业;如果我们富有正义感,想为受害者讨回公道,我们便可以以律师为职业……但关键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梦想、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即使有些人知道自己的梦想,但如果梦想高于自身条件是,不管怎样奋斗都徒劳无功,只能徒添伤心。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书,通过对自己梦想、能力等的分析,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好后,我们便要勇往直前。我们要记住,要想实现梦想,就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写这份职业规划书,就是为了使自己对以后人生的发展道路有一定目的性和明确性。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 2、360度评估

3、橱窗分析法: 橱窗1:“公开我”:我的一般学习能力较高,英语能力较高(我的英语学得比较好),空间判断能力一般(我有点喜爱立面几何,并学得不是很好,空间想象能力很一般,解题时常需要借助建立坐标系)形态知觉能力一般。 橱窗2:“隐藏我”: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橱窗3:“潜在我”: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原创).doc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原 创)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原创) 一、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当代影像学专业学生,家里最大的希望就是我可以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也不例外. 优点盘点: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喜欢思考,虚心与人交流,以取长补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在实习期间善于把检验结果与病人具体病情结合分析;社会责任感强,踏实肯干,主动争取锻炼机会。 缺点盘点:性格有点内向,交际能力稍显不足,缺乏自信心,不善于包装自己、营销自己,有时更怯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主动锻炼身体,除了和朋友一起打篮球或者其他球类,在交朋友的时候,喜欢故事经历丰富的朋友,不喜欢朋友没有故事,太平淡。 二、职业分析 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

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医学影像学可以作为一种医疗辅助手段用于诊断和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科研手段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诊断主要包括(透视、放射线片、CT、MRI、超声、数字剪影、血管照影)。治疗主要应用为介入治疗、放疗方面。据安博教育集团2008年的调查显示: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7%,29%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98,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对本科影像学生的需求量渐饱和。相比之下,县级以下的医疗单位对本科毕业的影像学生的需求是很大的,这个可以作为自己刚毕业之后的不错出路。 三、职业规划 本人有想过考研,在我看来,影像学现在可能作为一新兴行业,但是这一行业会在未来几年内饱和掉,这时拥有硕士学位的我会比较有竞争力。(以下的职业规划是基于我没有考研或者考研没有成功的前提下做的规划) 第一年:实习之后最好的结果是可以在福州的三甲医院工作,这可能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没梦想就没有希望。若无法实现的话,我决定回我的家乡——漳州找工作。原因是:第一,漳州毕竟是自己的家乡,论人脉资源是其他地方所不能相比的,而且漳州市对影像学人才有一定的需求;第二,据我所知,这几年少有漳州市的高中毕业生报考福建医科大学的影像学专业,这样竞争压力就小很多;第三,我是独生子,父母不想我在太远的地方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医学影像技术 13影像301 ABC 201541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恩格斯曾说过“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一个人如果没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且不清晰自己的目标,即使他的学历很高,知识面很广,那么也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人,又或者只能一辈子做别人的跟班,做一个等着时间来把自己生命耗尽的人。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 记得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一路上,不光需要有着克服困难的勇气,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否则再辛苦的奔忙也只能是毫无收获的徒劳。而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指引人生道路的北斗星,使我们的生命释放更加灿烂的光芒。

2019年——2023年大学本科结业、考取: 英语6级、计算机三级、大型仪器上岗证 2024年争取考上研究生 此时,参加工作满五年,可以考主管技师 2015年-2016 年实习一年 2016.9 —— 2024.9去往定向单位上班八年2017.2报名放射技师考试 2018年机动,同时准备本科的成人考试 2025年——2026年争取到三甲医院工作 2045年,工作30年,考得副主任技师 2050年,55岁,退休。 2050年一一2060年,在医疗设备公司担任指导操作工作,进行设备使用人员的培P 训工 作。- ^■7 4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高勇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 100053 脑血管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是一类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因所致的脑部 疾病的总称。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数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由于 CT 的广泛应用,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 所以往往延误诊治时机。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就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 缺血进程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代影像诊断学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 CT 和MRI 诊断新进展 CTA 扫描范围可从主动脉弓到颅底或全脑; 50?60ml ;选主动脉层面,使用智能触发技 MPR 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 , MIP ) 和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 , VR 。应用机器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全 面显示血管。 2. 头颈CTA 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 明,合理应用CTA 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似的诊 断信息,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报道显示颈动脉 CTA 和常规血管造影评价颈 动脉狭窄的相关系数达 82%?92%。颅内动脉的 CTA 能清晰显示Willis 环及其分支血管。 可以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烟雾病或血管狭窄(图 1)。应用螺旋CT 重建显示脑静脉 系统,称脑CT 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 CTV 。目前,此技术在脑静脉系统病变的诊 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3. 头颈CTA 新进展-64排螺旋64排螺旋CT 扫描速度很快,可完成 3期以上外周静脉 注入对比剂的增强扫描和大范围血管增强扫描成像,如脑、颈部、肺动脉、主动脉及四肢血 管等,可采集纯粹的动脉或静脉时相数据,这些都有助于对血管的观察和分析。而且它配有 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使其在血管成像方面的 优势更加突出。总结其在头颈、脊柱 CTA 上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联合或长段脊柱、脊髓 CTA (图 (2) 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相邻骨结构及其关系, 如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压迫, II 级,椎动脉受压迂曲,管腔无狭窄; 特别是在颈动脉 CTA 0.6mm ?0.625mm 层厚的 原始图 CT 值分为,富脂软板块(CT 值V 50HU )、纤维化 一、头颈动脉血管狭窄影像诊断 (一)头颈动脉 CTA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 )是螺旋CT 的一项特殊应用, 是指静脉注射对 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 CT 容积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扫描方式为横断面螺旋扫描,根据需要头颈 经肘静脉以 3.5ml/s 的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 术,CT 值设为 150HL ?200HU 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 2); 根据 程 III 级,椎 度可分为级: I 级,椎动脉平直,无压迫; 动脉受压,管腔狭窄(图 ( 3)可同时显示血管内硬化斑块, 像可 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硬化斑块,并根据 3)。

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OO八?二OO九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23130006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导论主讲教师陈思平/汪天富评分 学号2006041034姓名涂远游专业年级大三工商管理(1)班 题目: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而作出疾病诊断的一门学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它已由以前单一的,传统的X射线诊断学扩展为包括X射线,CT,MRI及超声的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形成了集医学诊断和介入治疗学为一体的诊治并存的新模式一一医学影像学。至今,医学影像学科已成为医院中作用特殊。任务重大,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同时,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其它临床各学科的发展。 自从伦琴1985年发现X射线以后不久,X射线就被用于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这一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内容,应用普遍。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 核共振成像(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CT),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PET)等新的成像技术。这些成像技术都是通过数字化探测器,将X射线影像直接转化为数字化信号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将该影像还原在显示器上,由医生观察显示器而无需拍片。现在数字成像已由CT和MRI等扩展到X射线成像,使传统的模拟X射线也改成为数字成像。数字成像改变了图像的显示方式,图像解读也由照片观察过渡到兼用屏幕观察,

到计算机辅助检测(CAD )。影像诊断也试用计算机辅助诊断(CAD ),以减轻图像过多,解读费时的压力。图像的保存,传输与利用,由于有了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使远程放射学成为现实,极大地方便了会诊工作。随着信息放射学的发展,远程放射技术作为传送图像信息的一种新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远程放射技术分别采用普通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激光与通讯卫星相连的微波发射装置和远程通讯系统传送图像。远程放射技术的应用在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采用远程放射技术进行医学影像的诊断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图像数字化,网络和PACS 得应用,影像科学将逐步成为数字化和无胶片学科。虽然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都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而近几十年来,由于微电子学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分子医学的发展,致使影像诊断设备不断改进,检查技术也不断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的形态成像诊断发展为形态成像,功能成像和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继CT与MRI 之后,又有脑磁源图(MSI)应用于临床。分子影像学也在研究中。 影像诊断学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图像引导手术导航系统是医学影像技术取得的重大进展。利用图像引导技术可显示出器官的内部构造,便于脑部肿瘤。动脉肿瘤和其他缺陷的诊疗,增强了诊断和治疗之间的联系。用图像引导可缩小外科计划和实施两者之间的差距,结合先进的示踪技术,可在数字化的图像上测出外科器械的精确位置,使医生能观察到内窥镜或激光纤维之类的器械在体内的部位。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作者:陈郑达指导教师:王世伟摘要: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关键字:医学影像发展正文: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CT、MRI、超声和核素显像设备在不断地改进核完善,检查技术核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和新的学科分支如分子影像学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 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X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20~0.06)×10-8厘米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越短的X射线能量越大,叫做硬X射线,波长长的X射线能量较低,称为软X射线。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埃范围

内的称软X射线。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于是,美国与英国的科学家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 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67年,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1971年9月,亨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这次试验非常成功。1972年4月,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