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感染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相容性

抗感染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相容性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 第一节基本概述 一、真菌感染分类:浅部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 1、浅部真菌感染: ①致病菌:各种癣菌引起 ②侵犯组织:皮肤、毛发、指(趾)甲等引起手足癣、体癣、股癣、叠瓦癣、甲癣、头癣、黄癣等。 ③特点:浅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高。 2、深部真菌感染: ①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 ②侵犯组织: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 ③特点:发病率虽低但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 二、抗真菌药物分类: 1、按作用分类: ①抗深部:两性霉素B 、咪唑类、三唑类 ②抗浅表: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局部应用的咪唑类 2、按化学结构分类: ①唑类: ●咪唑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 ②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③嘧啶类:氟胞嘧啶 ④烯丙胺类:特比萘芬 ⑤其它类:灰黄霉素 第二节抗真菌药物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一、两性霉素B : 1、机制: ①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选择性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许多 小分子物质外漏,造成细胞死亡。 ②细菌的细胞膜不含固醇,故对细菌无作用 ③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含有固醇→溶血、肾脏损害等毒性反应。 本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亲和力大于对哺乳动物细胞膜固醇的亲和力,故毒性相对低。 2、药理作用: ①广谱:对多种深部真菌如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 孢子丝菌、曲霉茵、毛霉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几乎对所有真菌均有抗菌活性) ②高浓度有杀菌作用。 3、体内过程: ①口服及肌注均难吸收,静脉滴注 ②不易透过BBB 4、临床应用: ①深部:静脉滴注用于全身或内脏真菌感染 ②真菌性脑膜炎:除静脉滴注外,还需鞘内注射

临床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临床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一、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1.?受体阻断剂与维拉帕米合用 ?受体阻断剂与维拉帕米合用易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血压下降或心衰。维拉帕米可使阿替洛尔的吸收增加,排泄减少;阿替洛尔能使维拉帕米的代谢速度减慢。维拉帕米和普萘洛尔合用可使心率明显减慢,甚至停搏。 2.奎尼丁与地高辛合用 奎尼丁与地高辛合用可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提高50%左右,引起心律失常。其原因使奎尼丁能将地高辛从骨骼肌中向血液转移,并减少地高辛从肾小管主动排泌。 3.茶碱与红霉素、普萘洛尔、?-受体阻断剂、H2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合用 茶碱与红霉素、普萘洛尔、?-受体阻断剂、H2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合用可使茶碱消除速度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加之茶碱安全范围窄,易导致中毒出现,严重中毒表现为心动过速等,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4.排钾型利尿药、糖皮质激素与强心苷类合用 排钾型利尿药、糖皮质激素与强心苷类合用均可促进钾排出,使心脏对强心苷更敏感,易发生心律失常。 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三环类抗抑郁药、间羟胺、麻黄素合用 由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使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减少,可致血压急骤升高;与间羟胺、麻黄素合用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引起高血压危象。 6.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呋塞米、普萘洛尔与硝苯地平、哌唑嗪、氯丙嗪合用 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呋塞米、普萘洛尔与硝苯地平、哌唑嗪、氯丙嗪合用可使降压作用协同,导致严重低血压。 二、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 1.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吗啡类合用 苯二氮卓类与吗啡类合用可引起呼吸暂停;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如巴比妥类合用,使呼吸受到明显抑制。 2.汉肌松与乙醚合用 汉肌松与乙醚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应减量使用,否则出现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合用 因为氨基糖苷类与乙醚、硫喷妥、普鲁卡因、琥珀胆碱、硫酸镁等合用,可使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重,出现呼吸麻痹。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也会出现呼吸麻痹。

精神科三基考试第二十六章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第二十六章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总分100,考试时间60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SDA 类抗精神病药物 2.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3. 恶性综合征 4. MAOIs 5. SSRIs 6. 撤药综合征 二、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关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 主要为中枢5- 羟色胺阻断剂 B. 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2 受体阻断剂 C. 为多受体阻断作用药物 D. DA 部分激动剂类抗精神病性药物 E. DA 稳定剂类抗精神病药物 2. 不属于第一代抗精神病性药物的是() A. 氯丙嗪 B. 硫利达嗪 C. 氟哌啶醇 D. 奋乃静 E. 利培酮 3. 不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性药物的是() A. 齐哌西酮 B. 氯氮平 C. 氟哌噻吨 D. 奥氮平 E. 阿立哌唑 4. 不属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临床作用的特点的是() A. 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2 受体 B. 通过对中脑边缘系统过高的多巴胺传递产生抑制作用而治疗精神病性症状 C. 主要是对幻觉、妄想等临床症状有效 D. 该类药物增加了对5-HT2 受体的阻断作用,减轻了单纯阻断 D2 受体导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

E. 低效价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治疗剂量大,镇静作用强,锥体外系副作用相对较轻 5. 属于长效抗精神病药的是() A. 五氟利多 B. 氯氮平 C. 氟哌噻吨 D. 奥氮平 E. 阿立哌唑 6. 抗精神病药的适应证是() A. 幻觉 B. 妄想 C. 精神运动性障碍 D. 儿童精神障碍 E. 谵妄 7. 下列不属于抗精神病药禁忌证的是() A. 严重心血管疾患 B. 开角型青光眼 C. 骨髓抑制 D. 已发生中枢性神经抑制者 E. 中重度肝功能损害 8. 下列不属于抗精神病药禁忌证的是() A. 前列腺肥大 B. 震颤性麻痹 C. 尿潴留 D. 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 E. 神功能不全者 9.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使两者血药浓度均提高的是() A. 抗胆碱能药 B. 抗酸药 C. 三环类抗抑郁药 D. 巴比妥类 E. 西咪替丁 10.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使两者作用均减弱的是() A. 丁螺环酮 B. 左旋多巴 C. 苯妥英 D. 可乐定 E. α -甲基多巴 11.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能够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吸收的是() A. 抗酸药 B. 三环类抗抑郁药 C. 肾上腺素 D. 氟烷 E. 酒精 12.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使抗精神病药物浓度降低的是() A. 丁螺环酮 B. 酒精 C. 普纳洛尔 D. 烟草 E. 华法林 13.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使抗精神病药物代谢加快的是() A. 丁螺环酮 B. 巴比妥类

抗生素的联合用药原则和相互作用

抗生素的联合用药原则和相互作用 在qq群聊天经常会谈起抗生素的联合应用问题,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看法和观点。有的说头孢类和克林用了很长时间,效果很好;有的人就反对说这样联用不合理,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却谁也说服不了谁。就此将抗生素的联合用药原则及相互作用行文如下,非本人一家之言,乃医药权威人士多年经验之积累所成,有意者可借鉴参考。 联合用药指征: 1 不明原因的严重感染。 2 混合感染。 3 难治性感染。 4 需长时间用药的感染。 5 为了增强疗效。 6 为了减轻不良反应。 抗生素分类: A 繁殖期杀菌药: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硫霉素类等),万古霉素类。 B 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甙类,喹诺酮类,杆菌肽类,多粘菌素。 C 快速抑菌药: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 D 慢效抑菌药:磺胺类,环丝氨酸。 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 A+B=协同,即作用加强。 A+C=拮抗,即效果降低。 B+D=协同或无关。 C+D=累加,即作用互补。 A+D=累加或无关。 C+B=累加或协同。 大家如果画个图表,看起来会一目了然。限于笔者对电脑的无知,只能这样列出,有意者可将四类药物分置四个角,用连线连起,将相互作用标记于上,会非常清晰。 特别提示,A类繁殖期杀菌药作用原理为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是细菌不能合成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而死亡。故而联用C类速效抑菌药时将会不起作用。因为C类药物作用机制为可与细菌核蛋白体50S 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使蛋白质肽链延伸受阻而抑制细菌生长。而细菌不生长则不会合成细胞壁,使A类药物失去作用。 ------------------------------------------ 1.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因此,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2.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等。因此,输液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3.氟氯西林勿与血液、血浆、水解蛋白及脂肪乳配伍。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应注意。 4.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防止发生严重的肾损害。

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

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 前言 大多数患心血管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由于病情的需要服用数种药物。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药物的联合应用很可能在病人体内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有些相互作用是期望的,因能达到联合用药的目的,但也有许多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这些不良的相互作用町以表现为疗效的下降(药物抵抗)、治疗作用的过度增强,或副作用的相加或增强,甚至引起中毒,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医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以尽可能避免出现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或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排泄等)或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以致出现使用单味药物所没有的药理效应或毒性效应,从而产生了有益或有害(不良)的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比较复杂,特定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几率及严重程度取决于目标药物和作用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性,心血管病病人由于接受药物的种类多,故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亦大,伴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人,这一问题临床重要性更为突出。熟悉和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特性,将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预测和识别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可分为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两类:(一) 药效学的药物相互作用药效学

基础上的药物相互作用指作用药物的药理学效应改变了目标药物的药理学效应,这种改变与目标药物的药动学变化无关。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相加、协同或拮抗作用。(二)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清除等常因受到联合应用的其他药物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使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增加或减少。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改变胃肠运动、影响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抑制或者诱导药物代谢酶、影响药物排泄等机制来影响药效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 常用心血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物相互作用 l药效学相互作用β受体阻滞剂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减慢心率和抑制房室传导,在这些方面与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及地高辛有相加作用,联合用药可以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或心脏传导阻滞(见表1)。此外,β受体阻滞剂与地尔硫革、维拉帕米同时应用,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也可产生相加作用。 NSAIDs可以抑制前列腺索的产生,由于前列腺素介导了β受体阻滞剂的部分降压作用,因此,长期服用NSAID者,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作用减弱。

2018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管理对策及其进展.doc

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管理对策及其最新进展 1、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食用诺丽果汁(Noni)可引发接受苯妥英钠治疗的患者的血药浓度低于治疗 浓度范围,机制与诺丽果汁中成分诱导CYP2C9有关。 B:食用绿豆食品可明 显提高肾移植患者全血中的环孢素谷浓度。 C:需要注意的是,葡萄汁不同于 葡萄柚汁,在药学服务中不能混淆。 D:帕金森病患者不能以现榨香蕉汁吞服左旋多巴制剂或服药前后2h不能吃香蕉,以免疗效下降出现剂末现象或“开关”现象。 2、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在避免具有临床意义的不利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同时,有时需要特意利 用食物与药物之间有益的相互作用来提高疗效或降低不良反应。 B:关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一方面需要考虑普通进食、食用特殊食物、功能食品和天然物质保 健品对药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药物对食物的影响。 C: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第六版中要求“医院应使用标准化材料和流程,并至少向患者提供关于以下话题的教育:……处方药物和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 和食物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 D:药师进行处方和医嘱审核时,无需关注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疗程中须多食用 高钾食物。 B:高嘌呤饮食(鱼头、肉骨头煲、鱼干、干黄豆、腌肉等)可降 低抗痛风药的疗效。 C:苯妥英钠可促进谷氨酸钠的吸收,服药期间应限制谷氨酸钠(味精)及含谷氨酸钠食物的摄取,以免引起乏力、心悸、颈后麻木等。 D: 长期使用一些抗菌药物,可使肠道内正常菌群受抑制,影响维生素K的生物合成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用药期间应注意补充含维生素K的制剂食物或药物。 4、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特点。喹诺酮类药物对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用于敏感病原菌引起的泌尿感染、前列腺感染、淋病、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骨、关节、软组织感染。但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少见。 1 与其它抗生素的相互作用 1.1 协同作用 1.1.1 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β-内酰胺类药物可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胞壁缺损,从而使喹诺酮类易于发挥杀菌作用[1]。 1.1.2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与氨基苷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因这两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回旋酶并阻碍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双重作用以发挥协同作用[2]。 1.1.3 其他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合用可明显增加抗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的作用。与亚胺培南或阿米卡星合用,体外证实对这两种抗生素耐药的作用增强;与阿洛西林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菌属细菌有协同作用;与克林霉素合用,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有协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增强[3]。 1.2拮抗作用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等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使其抗菌作用下降或抵消;还可拮抗两性霉素B和美帕曲星的作用;部分拮抗5-氟尿嘧啶的作用[3]。

1.3 合用使毒副作用增加(1)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合用可致毒性增加,出现肾小管上皮损害,蛋白尿等中毒症状。(2)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红霉素合用可致效用降低,同时,对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3)环丙沙星与阿霉素、呋喃妥因合用,增加了毒性并且对肾功能不全者损害更大[3]。 2 含金属离子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与镁、铝、铁、锌等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从而引起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降低[3]。其机理是上述含属阳离子能与氟喹诺酮类的4-酮氧基-3-羟基发生络合作用,从而减少氟喹诺酮类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致使后者抗菌治疗失败[4]。因此,临床应避免氟喹诺酮类与含镁、钙氢氧化物的抗酸剂或硫糖铝、硫酸亚铁、含锌的多种维生素合成,如不能避免时,在应用上述金属阳离子药物之前2h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使这一相互作用大为减轻[3]。 3 蒙脱石散蒙脱石散吸附肠道内药物降低了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另一方面蒙脱石散既吸附抗菌药物又吸附细菌,有利于杀灭吸附于蒙脱石散内的细菌。诺氟沙星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即使被吸附,对侵袭性腹泻的治疗应有协同作用[3]。 4 抗结核药喹诺酮类药物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非典型分支杆菌有协同作用。 4.1异烟肼女性健康志愿者,同时应用环丙沙星和异烟肼,前者延长胃排空及异烟肼的吸收,使唾液中异烟肼浓度达峰时间延迟1h,峰浓度Cmax无明显变化,环丙沙星只是延迟而非增加异烟肼的吸收,因此两药合用较为安全[3]。 4.2利福平喹诺酮类药物与利福平合用可发生拮抗作用。因利福平是肝药酶诱导剂,而喹诺酮类具有较强的肝药酶抑制作用,合用后致使喹诺酮类抗菌活性降低[2]。

心血管常用药物

临床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总结

一、降压、抗心衰药 1、钙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降压疗效和幅度相对较强,对老年患者,嗜酒患者效果较好,并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用于心衰,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东方人对CCB反应更好,耐受更佳。 1) 心痛定(硝苯地平片):5-10mg 舌下含化10-20mg p.o tid 5mg/片 2) 伲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p.o bid 20mg/片 3) 得高宁(缓释片):10-20mg p.o bid 硝苯地平10mg/片极量:40mg/次 4) 拜新同(控释片):30mg p.o q.d 硝苯地平30mg*7#不能掰开,24h恒速释放硝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谷峰比达100%,单药控制率70%以上,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效果。(进口)晨服INSIGHT、ACTION试验证实疗效 5) 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 p.o qd-bid(维持量)5mg/片 2.5mg/片*10# 晨服10mg/d 谷峰比仅为33% FEVER试验证实疗效 6) 尼群地平:洛普思10mg Bid;舒迈特胶囊10mg Bid(应用较少) 7) 尼莫地平:尼膜同30mg Bid;主要用于改善脑血管血供,轻度降压作用,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保护神经元。30mg*20#普通剂型:20mg/片 8) 络活喜(长效)、施慧达、安内真、麦利平: 络活喜5mg p.o q.d 5mg*7# 氨氯地平,可掰开(适用于心衰伴有高血压患者)ASCOT ALLHAT试验证实疗效 施慧达2.5mg p.o q.d 2.5mg/片氨氯地平

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总分:100.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6.00) 1.SDA类抗精神病药物 (分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SDA类抗精神病药物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其作用机制为中枢5-羟色胺和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主要代表药物为利培酮、齐哌西酮等。) 解析: 2.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分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与药物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A受体有关,主要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增高、震颤、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高效价类发生比例高。) 解析: 3.恶性综合征 (分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恶性综合征属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高热、肌紧张、意识障碍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出汗、心动过速、尿潴留等。) 解析: 4.MAOIs (分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MAOIs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氧化代谢而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浓度,其代表药物为吗氯贝胺。) 解析: 5.SSRIs (分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SSRIs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HT 含量升高而达到治疗目的。此类药物包括氟西汀、帕西罗汀和西酞普兰等。) 解析: 6.撤药综合征 (分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抗抑郁药的撤药症状源于长期阻断某些神经递质再摄取,其受体会适应性地下调,在停药后无法立即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撤药症状。抗胆碱能撤药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尿频、头痛、唾液增多;SSRIs 药物的撤药症状通常为感冒样症状、疲乏、肌痛、静坐不能和感觉障碍等。) 解析: 二、选择题 (总题数:25,分数:25.00) 7.关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分数:1.00) A.主要为中枢 5-羟色胺阻断剂 B.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 C.为多受体阻断作用药物

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摘要】食物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普遍存在,食物对口服药物的吸收有肯 定的影响,少数实例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应用某些药物后可能导致临床治疗失 败或者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食物一 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示临床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避免有害的 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关键词】食物药物相互作用药动学 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内容。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 用可分为药动学和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药动学方面主要包括食物对药物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是最主要的作用。随着人类饮食结构改变和饮食品种 的增加,饮食中常见的酒、茶、烟和食物成分等均可对药物作用产生影响,临床 医护人员应了解和常见的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的基本知识,以减少由于饮食不当引 起的药源性损害或治疗失败。 1 食物对药物的吸收的影响 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食物的组分对药物相互作用的 作用,如高脂肪饮食能提高脂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如阿苯达唑),促 进胆汁分泌,增加药物吸收(如灰黄霉素),而高纤维素饮食中的纤维素与药物 结合可降低地高辛、洛伐他汀等药物的吸收;(2) 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可使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下降,其中的鞣酸能与多种金属离子、苷类和生物碱等结合产生沉淀 而影响它们的吸收。食物中多价金属离子容易和部分抗菌药物(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发生螯合,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3)食物中的成分影响机体的生理过程,导致胃液pH值、尿液pH值、胆汁分泌和胃肠蠕动等方面的改变进而影响药物吸收和肾脏重吸收;[1](4)食物还可通过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减少药物的吸收。现 在普遍认为多酚类物质如酚酸类(阿魏酸、二羟肉桂酸)、黄酮类、二苯乙烯类和 木脂素类有益于人类健康。 2 食物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食物对药物分布的影响比较少见,多发生在食物中蛋白摄入不足或者饮食不 平衡而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低白蛋白血症可以导致血浆结合蛋白水平降低,而 原本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此时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疗效增强。此种情况 对于治疗窗窄,安全范围小的药物(如华法令)容易发生中毒反应。 3 食物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食物中蛋白质对药物氧化代谢的影响比其它营养成分更为突出,高蛋白低碳 水化合物食物可加速肝脏药物代谢,而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则大大降低肝脏 药物代谢能力。 食物对药物代谢影响最具有临床意义的是葡萄柚汁。[2]近年来对葡萄柚汁的 相互作用报道很多,葡萄柚汁又称胡柚,是一种芸香科的热带水果,其果汁味美,常被用于制作饮料,也用于食品工业作矫味剂,其主要成份是柚苷和呋喃香豆素 类衍生物,它们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色素CYP3A4酶而减少一些药物的首过效应,使药物的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峰浓度(Cmax)成倍增加。葡萄柚汁对临床 常用药物非洛地平的氧化代谢产生抑制作用,其AUC增加2.4倍,血药浓度升高 3倍。[3] 葡萄柚汁对环孢素及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抑制作用也很明显,可以明 显增加非洛地平、尼索地平、尼卡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的BR,其他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普拉地平等与葡萄柚汁合用时都应考虑潜

常用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表

常用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表抗菌药物类别配伍药物相互作用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不耐酶青霉素或不耐酶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或青霉烷 砜(三唑巴坦) 防止抗菌药物被β-内酰胺酶破坏,增强 抗菌作用 主要经肾小管排泄的β-内酰胺类丙磺舒、保泰松、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磺胺药、硫氧唑酮 通过减少β-内酰胺类药物在肾小管排 泄,使血药浓度和脑脊液药物浓度提高 蛋白结合率高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蛋白结合率高的非甾体抗炎 剂 通过蛋白结合竞争可使游离抗菌药物的 浓度增高 头孢噻啶 、头孢噻吩 等第一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髓袢利尿剂、多 肽抗菌药物(多粘菌素、万古霉 素、卷曲霉素、杆菌肽等) 增加肾毒性 氨基青霉素类、具甲基四氮唑的头孢菌素和拉氧头孢尿酸抑制剂(别嘌醇)、乙醇(应 用头孢菌素类后饮酒)、口服抗 凝血药、阿司匹林 增加皮疹发生率;出现戒酒硫样反应; 增加出血危险性(由于低凝血酶原血 症);防止此类头孢菌素引起的出血反应 广谱青霉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β-阻滞 剂 通过青霉素清除能阻碍避孕药失活的肠 道细菌,使避孕药失效;刺激雌激素代 谢或减少肠肝循环,降效;减少β-阻滞 剂在肠道吸收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尤其是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两者在同一容器内滴注或注射,前者可 使后者失活;在肾功能减退、血药浓度 高、半衰期长时在人体内也可发生此现 象 氯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 磺胺类 拮抗作用 其它β-内酰胺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三代头孢或广谱青霉素可出现拮抗、由于前药诱导细菌产生β- 内酰胺酶、使后药抗菌活性降低

丁)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 、血管活性药(间羟胺、去甲肾上 腺素等)、苯妥英钠、盐酸羟嗪、 氯丙嗪、异丙嗪、B 族维生素、 维生素C β-内酰胺类静脉输液中加入后类药物时 将出现混浊 青霉素 能量合剂、碳酸氢钠、氨茶碱、肝素、谷氨酸、精氨酸 在同一容器内静滴有配伍禁忌(减弱抗菌药物活性或出现混浊变色) 氨苄西林 氯霉素琥珀酸钠、水解蛋白、 氯化钙、葡萄糖酸钙、右旋糖酐、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盐 在同一容器内联合静脉滴注有配伍禁忌 抗菌药物类别 配伍药物 相互作用结果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尿碱化剂 后者可增强前者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 头孢噻吩、头孢唑林、甲氧西 林、 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两性霉素B 、甲氧氟烷 加重肾毒性 加重耳毒性 (去甲)万古霉素、利尿剂、高 剂量阿司匹林 加重耳毒性 挥发性麻醉剂、箭毒、高剂量镁盐、普鲁卡因胺 加强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可出现肌肉麻痹、呼吸抑制等 维生素C 酸化尿中的氨基糖苷类,抗菌作用减弱 乘晕宁、苯海拉明 可能掩盖前药耳毒性症状,不易及时发 觉 新霉素 (口服) 口服避孕药 可能导致避孕药失败,并增加出血发生率

心血管常用药物

临床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总结 一、降压、抗心衰药 1、钙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降压疗效和幅度相对较强,对老年患者,嗜酒患者效果较好,并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用于心衰,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东方人对 CCB反应更好,耐受更佳。 1) 心痛定(硝苯地平片):5-10mg 舌下含化 10-20mg p.o tid 5mg/片 2) 伲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p.o bid 20mg/片 3) 得高宁(缓释片):10-20mg p.o bid 硝苯地平 10mg/片极量:40mg/次 4) 拜新同(控释片):30mg p.o q.d 硝苯地平 30mg*7#不能掰开,24h恒速释放硝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谷峰比达 100%,单药控制率 70%以上,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效果。(进口)晨服 INSIGHT、ACTION试验证实疗效5) 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 5-10mg p.o qd-bid(维持量) 5mg/ 片 2.5mg/片*10# 晨服 10mg/d 谷峰比仅为 33% FEVER试验证实疗效 6) 尼群地平:洛普思 10mg Bid;舒迈特胶囊 10mg Bid(应用较少) 7) 尼莫地平:尼膜同 30mg Bid;主要用于改善脑血管血供,轻度降压作用,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保护神经元。30mg*20#普通剂型: 20mg/片8) 络活喜(长效)、施慧达、安内真、麦利平: 络活喜 5mg p.o q.d 5mg*7# 氨氯地平,可掰开(适用于心衰伴有高血压患者) ASCOT ALLHAT试验证实疗效 施慧达 2.5mg p.o q.d 2.5mg/片氨氯地平 安内真 10mg p.o q.d 10mg/片 9) 司乐平:拉西地平常见副反应: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的头痛、头晕、面红、心悸(扩管引起)和胫前、踝部水肿、疲劳、失眠、恶心、便秘、腹痛。 10)异搏定(维拉帕米 verapamil):初用可先采用每日 120mg(半片),然后按需要增量。昀大剂量: 480mg/d(1# p.o bid)。 240mg/片(较少用于降压,多用于抗心律失常;禁忌与洋地黄类地高辛合用)引起窦性停搏时,用钙剂对抗。 11)合心爽、合贝爽缓释胶囊、恬尔心(地尔硫卓 Diltiazem):(降压效力稍差,宜用于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等)一般需270mg/d才有明显降压作用 合贝爽:90mg q.d-bid 90mg/粒*10#,注射液 5-15mg/kg/min i.v.drip 10mg/支(NORDIL试验——北欧地尔硫卓临床研究, 2000) 合心爽:30mg tid老年人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禁用二度以上 AVB。常见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心动过缓,抑制心肌收缩力 , AVB,面色潮红,胃肠不适以及过敏等。 * 注意的是应避免将非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以免加重或诱发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当发生心衰合并有高血压或者心绞痛时,CCB宜选用氨氯地平或者非洛地平,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自发现第一个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以来,抗真菌药物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有各种抗真菌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对真菌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疗效、安全性、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现有的抗真菌药物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仍需新的高效安全抗真菌药物问世。从目前来看,较有前途的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与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的两大类药物。此外,像两性霉素B等抗菌活性强但不良反应严重的老药也在不断得到改进。分类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可分为:①作用于真菌细胞膜,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如唑类、丙烯胺类和吗啉类)以及损害细胞膜脂质结构及其功能的药物(如多烯类);②影响真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卡泊芬净);③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如5-氟胞嘧啶,灰黄霉素);④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的药物(如碘化钾等)。 按抗真菌药物的结构类型的不同分为:①唑类(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益康唑、咪康唑等);②丙烯胺类(特比萘芬、萘替芬等);③吗啉类(阿莫罗芬等); ④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⑤其他类(灰黄霉素、5-氟胞嘧啶、碘化钾、环吡酮胺、卡泊芬净等)。 唑类药物(azoles) 这类药物有共同的N-碳置换的咪唑或三唑环,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两大类。唑类药物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抗真菌药物,在近年来防治真菌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唑类药物的作用部位在真菌的细胞膜。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使麦角固醇合成受阻从而破坏了真菌细胞的完整性;同时使甲基化的固醇堆积,这样则改变了真菌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使其通透性发生变化,从而阻止了真菌细胞的生长繁殖。有些唑类药物在高浓度时可直接破坏真菌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外露,发挥杀菌作用这类药物可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等。系统用药治疗严重的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等。唑类药物中供外用的有: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等。供系统 使用的包括: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酮康唑ketokonazole 酮康唑是第一个可口服使用的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抗菌谱酮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皮肤癣菌、糠秕孢子菌、念珠菌属、酵母菌、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有抗菌作用。对曲霉、毛霉无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特点该药在胃肠道容易吸收,口服400mg 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5~6mg/l,但是个体差异较大。胃酸可促进药物吸收,当胃酸分泌减少或与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同时服用时药物吸收减少。口服酮康唑后,药物可分布在皮脂,尿液、乳汁中;但在脑脊液中含量甚微。 临床应用在伊曲康唑与氟康唑问世之前,口服酮康唑是治疗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其长期服药引起的肝毒性以及停药后复发的问题,临床上限制了对它的使用。现临床可用于念珠菌病、花斑癣、皮肤癣菌病、球孢子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的治疗。对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一般无效,对曲霉病、毛霉病以及足菌肿无效。不良反应10%的患者服常规剂量的酮康唑后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当口服剂量大于800mg/d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50%。与食物同时服用或在夜间服药有助于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肝功能异常、药物性肝炎是酮康唑较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升高,可持续数周;肝活检程肝炎样损害。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肝功能(2次/月),尤其要注意碱性磷酸酶的变化。大剂量(大于800mg/d)服用酮康唑能抑制肾上腺与睾丸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引起脱发、性欲减退及男性

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doc

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说明 1.本表列举了一些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 2.联合用药栏中分A、B两个小栏,即A药与B药合并给予(包括同时或先后,通过相同途径或不同途径给予A、B两种或两类药)。 3.相互作用栏包括合用后药物作用(包括疗效和副人用)所起的变化。本栏说明后附有括号,其中的数字记号系表示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类型: Ⅰ促进胃肠蠕动而引起的相互作用; Ⅱ减弱胃肠蠕动而引直播相互作用; Ⅲ竞争血浆蛋白; Ⅳ酶抑作用; Ⅴ酶促作用; Ⅵ尿液pH改变而引起药物重吸收的变化 Ⅶ竞争排泌 Ⅷ协同或相加; Ⅸ拮抗。 此外,尚有一些不属于上面九类或作用机制不够明确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栏亦包括对相互作用提出处理意见的内容。 联合用药 相互作用 A B 吸入性 全麻药 筒箭毒碱吸入性全麻药(除氧化亚氮外)均能增强B的肌松作用 吸入性 全麻药 胺碘酮可致低血压和房室阻滞 乙醚巴比妥类中枢抑制作用加强,应减少A的用量(Ⅷ) 乙醚 氨基糖甙类或多粘菌 素类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强,有引起呼吸麻痹的危险,避免并用(Ⅷ)

乙醚抗胆碱药 B可克服A引起的呼吸道分泌增多、恶心和呕吐等不良 反应 乙醚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B可能加强A的作用,引起呼吸抑制,应在术前两周内 停用B(Ⅷ) 乙醚β-阻滞药 心脏抑制加重,心博量明显下降,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应避免合用(Ⅷ) 氟烷苯妥英钠 A有强力的酶抑作用,并用肝毒性增强,甚至可引起肝 坏死(Ⅸ) 氟烷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间羟妥A使心肌对B的反应性增强,易诱发心律失常(如需用升压药,可选择用甲氧明、美芬丁胺) 氟烷阿托品类B可减轻A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因此常用为术前用药(Ⅸ)甲氧氟烷氨基糖甙类 神经肌肉阻滞加强,可引起呼吸肌麻痹,禁忌合 用(Ⅷ) 甲氧氟烷四环素类加重肾损害 甲氧氟烷β-阻滞药心脏抑制加重 安氟醚三环类抗抑郁药 服用B的患者用安氟醚麻醉时可出现阵挛性四肢 抽动。有癫痫病史者也不应用A 安氟醚β-阻滞药可出现心率减慢,需加用阿托品调整心率 肌松药安定类 A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强,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Ⅷ)(琥珀胆碱除外) 肌松药新斯的明B可对抗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筒箭毒、加拉碘铵)的作用(Ⅸ),但与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合用,反而加强肌松作用(Ⅷ)

茶碱与常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茶碱与常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乙二胺使其水溶性增强,氨茶碱在体内分解为茶碱而起药效作用,故本文提到的茶碱与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也即为氨茶碱与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茶碱是黄嘌呤类生物碱中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最强的一种药物,是目前应用量广泛的平喘药物之一,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气管扩张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至今许多国家和地区仍将茶碱作为第一线平喘药应用于临床。但其治疗指数窄,文献报道其血药浓度在5μg·ml-1开始有疗效,适宜浓度为10~20μg·ml-1,若高于20μg·ml-1,易出现毒性反应,早期多见有恶心、呕吐、失眠、易激动等反应,严重者可有心动过速、发热、失水、谵妄、惊厥、昏迷等征象,甚至呼吸与心跳停止至死亡。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应用茶碱的同时常需要联用抗菌药,茶碱与多种抗菌药物联用具有相互作用,导致茶碱代谢清除改变,结果使茶碱在常规剂量时,不是达不到治疗效果就是出现毒性反应。因此,氨茶碱与抗菌药物联用时,应注意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以确保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就茶碱与某些抗菌药之间相互作用作一简要综述,供临床参考。 1、氨茶碱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氨茶碱或由直肠或胃肠道外给药均能迅速被吸收,在体内氨茶碱释放出茶碱,后者的蛋白结合率为60%,分布容积(Vd)约为0.5L·Kg-1,半衰期(T1/2)为3~9h,静注氨茶碱6MG·Kg-1,30min内血药浓度可达10μG·ML-1,它在体内的生物转化率有个体间的差异。空腹状态下口服氨茶碱,2h血药浓度达峰值。氨茶碱大部分以代谢产物形式通过肾排出,10%以原形排出。茶碱在有效药物浓度范围内呈一级动力学消除过程,血药浓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当血药浓度大于30μG·ML-1时则有非线性动力学表现,T1/2比原来要大大延长。 2、氨茶碱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氨茶碱在体内释放出茶碱,茶碱可被肝脏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CYP3A4、CYP1A2代谢,某些抗菌药物就是通过影响P450同功酶的作用而影响茶碱的代谢,从而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如某些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与CYP3A4酶进行N-脱甲基化,其代谢物与酶形成一个稳定的化合物,使酶失去活性。茶碱代谢不能通过CYP3A4途径便转向CYP1A2途径,而该类药不能抑制后一途径,但CYP1A2的活性具很大个体差异。酶活性较低的人更易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同时要发生这种相互作用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使酶先被诱导,一般在两者联用头几天不会发生这种相互作用。又如某些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CYP1A2,而抑制茶碱的N位脱甲基化过程,使茶碱清除率下降,从而引起剂量依赖性的茶碱代谢抑制,结果减少了代谢物的尿排泄,增加了母体化合物的清除,使总清除率下降,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导致茶碱血药浓度过高,从而使茶碱的心脏毒性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3、氨茶碱与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3.1头孢菌素类

心血管药物相互作用

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 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是无法预测的,这对患者和医生来说,常存在潜在的严重后果。幸运的是,严重的相互作用相对来说并不常见,而且通过对可疑药物已有知识的了解并采取简单的预防措施,常常可以避免其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分两型: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关注的是大多数药物代谢过程任何阶段产生的相互作用,包括吸收,代谢(通常在肝脏内)以及排泄(通常在肾脏内)。活性代谢产物可能有额外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药效学相互作用源于额外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和电生理效应。联合应用维拉帕米和地高辛可以增加房室传导阻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这种相互作用是可以预测的,但其临床的实际情况却往往依赖于某一个体房室结的特异和不可预测的生理和病理变异。 本章分析了心血管药物相互作用的2种方式。首先关注的是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的最主要的器官位置,即心脏本身,并且特别考虑到窦房结(SA)和房室结(A V),室内传导系统,心肌收缩机制以及致心律失常药物的相互作用,随之评价了血管平滑肌作为药物相互作用的位点的地位,以及肝肾相互作用的情况。其次,依次分析了主要的心血管药物包括①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②抗心绞痛作用的血管扩张剂,包括钙通道拮抗剂,③利尿剂,④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洋地黄类和其他正性肌力药物,⑥抗心律失常药物,⑦抗栓药物,⑧调脂药物。 一、心脏作为药物相互作用的位点

(一)窦房结和房室结 窦房结至少对三种起搏电流产生反应;包括I f,I Ca 和I k。其中 (L) I f为内向快速钠电流,最早是在浦肯野纤维中记录到的。I k为延迟整流外向钾电流。在这三种起搏电流中,2种对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敏感,另外1 种对钙离子拮抗剂敏感。联合应用某一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并不能使心脏停跳,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起搏电流I k不受二 。而可能与窦房者影响,其次,钙拮抗剂主要影响长效钙电流I Ca (L) 则不受钙拮抗剂的结和房室结除极初始相有关的一过性钙电流I Ca (T) 影响。第三,钙拮抗剂中只有维拉帕米及硫氮卓酮类对窦房结有作用,而双氢吡啶类(DHPs如硝苯地平类化合物)对SA和A V无明显影响。相比而言,对某些已接受β阻滞剂且易感患者静脉快速注射维拉帕米或硫氮卓酮引起窦房静止的病例已有报告。 因此,在窦房结水平药物相互作用的副反应可引起严重的心动过缓,严重的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这些药物常包括β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或洋地黄类。 (二)室内传导系统 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Ia类及Ic类钠通道阻滞剂)抑制室内(希氏—浦肯野)传导系统,这些药物(奎尼丁,氟卡尼,普罗帕酮)不应同时应用,因为可引起严重的室内传导障碍。 (三)致心律失常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致心律失常有三种主要的机制,首先,QT间断延长,尤其是存在低钾血症和/或心动过缓时,QT间期延长所致的心律失常类型

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因使用范围广而易与其它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显著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本文主要讨论易与这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及其机制。 1、大环内酯类药物本类药物主要有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据报道,含14元内酯环的老药比新开发的含16元内酯环的新药更易发生相互作用。 最常见的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的作用。由于克拉霉素和红霉素均可由CYP3A氧化,还可能通过非活性的酶及其代谢产物的形成而使酶受抑,导致由该酶参与的药物代谢减缓。这类药物可能干扰肠道菌群,进而影响局部药物代谢,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可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环孢素,抗凝剂,麦角胺,阿司咪唑,他克莫司,卡马西平,特非那定,抗精神病药物,茶碱和西沙必利。 2、抗真菌药物本类药物中全身性用药的主要有,三唑类(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咪唑类(酮康唑和咪康唑)和灰黄霉素。此外,咪康唑口服凝胶因全身吸收也有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

本类药物主要由CYP3A代谢,并且可能是CYP3A的抑制剂。因此,由CYP3A代谢的药物与本类药物合用时,前者药物浓度可增加。 氟康唑80%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虽然作为CYP3A抑制剂的可能性较小,但却是一种CYP2C的抑制剂。灰黄霉素为酶诱导剂,可增加某些同服药物如华法林和口服避孕药的代谢,并降低后者的作用。 可与三唑类和咪唑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有:阿司咪唑,利福平,抗凝剂,利福布汀,西沙必利,磺酰脲类,环孢素,他克莫司,苯妥英和特非那定。 3、四环素类药物本类药物为广谱抗菌药物,目前因耐药性增加而应用减少,但仍可用于某些特殊病例如衣原体感染的治疗。常用的有:地美环素,多西环素,赖甲环素,米诺环素,土霉素和四环素。 本类药物典型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其可与金属阳离子形成吸收性弱的螯合物。使用含铝、铋、钙或镁的抗酸剂可显著降低本类药物的吸收及疗效。抗酸剂还可能通过改变胃内PH值而减少本品的吸收,如碳酸氢钠、铁剂、乳剂和奶制品也可与本类药物形成化事物。与本类其它药物相比,多西环素与米诺环素相互作用的发生率较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