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公共课之】形势与政策_(开卷考试备考材料)

【大学公共课之】形势与政策_(开卷考试备考材料)

台湾问题

一、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首先从地质构造上来说,台湾位于中国的大陆架上。其次,从民族构成上来看,台湾人和大陆人拥有共同的祖先。第三,中国最早发现台湾并对其实行有效行政管辖。第四,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一)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产物。(二)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结果。台湾问题的形成起因虽然是国共内战的结果,但问题的复杂化、长期化却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结果。二战后,美国为了对抗社会主义力量,使蒋介石政权成为美国在亚洲战略上重要的一环。曾不遗余力地出钱、出枪、出人支持蒋介石打内战。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进入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地变化,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美国含蓄地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并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中美建交不过三个月(1979年4月),美国国会竟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并经美国总统签署生效,对台湾进行安抚。中美两国政府通过谈判,于1982年8月17日达成协议,发表了有关中美关系的第三个联合公报,即“八·一七公报”。1992年9月,美国政府甚至决定向台湾出售150架F—16型高性能战斗机。1995年,允许李登辉访美,中美关系降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点。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在上海,克林顿总统宣布了美国对台政策“三不原则”。2001年,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明显提升了对台关系。第一,大幅度提高了台湾领导人“过境”美国时的接待规格。第二,全面加强了美台的军事关系。第三,明确表示美国将出兵介入台海冲突。第三,支持台湾加入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问题。2003年以后,美国加大了反台独力度。美国一直在海峡两岸实行“双轨政策”,竭力维持海峡两岸不战、不统、不独的状态,最大程度地谋取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是美国的一贯做法。

三、台湾当局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变迁1、蒋介石(1949-1975)时期:坚守一个中国2、蒋经国(1978-1988):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3、李登辉(1988-2000年):逐渐放弃一个中国政策6、陈水扁(2000.5至今):公开走向台独

四、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武力解放台湾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和平解放台湾第三阶段:(70年代末至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实施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点声明。“叶九条”,它是对党的新时期对台方针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标志“一国两制”构想萌芽。1982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983年6月,邓小平会见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六条设想,简称“邓六条”。从“叶九条”到“邓六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逐步完备,明确、系统化,成为了新时期中国对台政策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包括四个基本点:第一,一个中国。第二,两制并存。第三,高度自治。第四,和平谈判。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即“九二共识”;两会领导人于1993年4月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并签署了几项涉及保护两岸同胞正当权益的协议。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1月30日发表了一个关于台湾问题的讲话,提出八项看法和主张。江八点的提出,是继1979年叶剑英发表对台讲话(叶九条)后的又一次重要声明,推动了中国统一进程,在海峡两岸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当前中国政府对台政策:胡四点(中国对台政策新思维)2005年3月4日,根据台湾岛内活动日益猖獗的台独势力,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胡四点”说明中国现在在对台政策上是“硬的更硬、软的更软”,硬的方面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软的方面则不分蓝绿背景,什么人都可以平等协商、共议统一,是新时期指导大陆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该法共有十条内容,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表明打击“台独”分裂、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坚定决心,充分体现大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坚定立场。

五、台湾问题前途展望

自2005年“胡四点”出台,中国实施新的对台政策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台独的嚣张气焰得到了有力遏止,大陆重新取得了对台问题的主动权。首先,连战、宋楚愈相继访问大陆,两岸紧张局势缓和。其次,两岸民间和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最后,中美达成反“台独”共识。我们的对策:首先,坚持和平统一,但不能承诺放弃武力。其次,先发展后统一,以发展促统一。第三,争取台湾民意的支持。

德国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情况不同,没有可比性。台湾问题不能套用德国模式解决。

首先,两者形成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其次,两者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不同。再次,两者存在的实际状况不同。

因此,德国问题与台湾问题不能相提并论,更不能效法、照搬“两德模式”解决台湾问题。未来中国统一的模式应由海峡两岸根据中国的国情经过充分的协商谈判来选择。

补充网上文摘:

十七大关于台湾问题论述

总体上看,十七大报告关于台湾问题的表述是“软的更软,硬的更硬”。

一、关于对台方针:

无论十六大还是十七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的对台方针没有变化,这也不能变化。但措辞上有微妙差别。

十六大:“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十七大:“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前者是“坚持”,后者是“遵循”,柔和多了!一方面这是我党的主张(对方尚未接受),如果“坚持”就有点强加于人的味道,有“霸道”的感觉,而“遵循”呢,那就是说,不管别人什么态度,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就是按这个办,只要不违背,可以灵活进行。

二、关于台海问题的判断和操作内容

十六大:“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在说服台湾人民上,缺乏必要的力度和可信度),必须在“一个中国”前提下,通过“和平统一谈判”(目标太直接,不易被接受),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缺乏实际操作的内容)。十七大:“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便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接受和理解),要求两岸同胞“共同维护好、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人情味很浓),在“一个中国”前提下,通过“交流对话、协商谈判”(气氛相对缓和),“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和平发展框架”(有了实际操作层面的东西)。

三、关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十六大:“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这话有点“大而化之”,真正的感召力不强)。十七大:“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应该说,十七大的报告用词,克服了“硬梆梆”的问题,显得入情入理,在人文的角度上更容易被台湾人民接受,也更有历史和文化感。“两个凡是”体现了我们最大的诚意,让人无可挑剔。目的是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从而具备复兴的基础,而不是直截了当的提统一问题,当然统一是复兴的前提。但用“复兴”感召力要强得多。

四、关于反对“”分裂势力

十六大:“台湾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不得人心”(判断有点牵强,实际上“入联”也好,“返联”也罢,在台湾是有相当市场的,两者的拥护者加起来据说超过60%,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不得人心,未必就不得台湾人的…人心?,因此容易被台湾人民抵触)十七大:“当前,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要求“两岸同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分裂活动”。可以看出,十七大报告的手法高明的多,很客观的指出分裂活动是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两岸同胞共同来反对和遏制,当然,如果两岸同胞的遏制和反对都不起作用而引发更大的问题,比如我被迫使用武力,那就是因为“台独”势力不顾“两岸人民的反对”,“一意孤行”酿成的恶果了!

能源问题

一、世界能源简介:

人类能源利用的三个阶段:

(1)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木柴(柴薪)时代。(2)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的煤炭时代。(3)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的石油时代:各国对能源(石油)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当前,大国能源争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六大区域:1中东地区“核心带” 2俄罗斯“独霸地” 3中亚与里海“新基地”4拉丁美洲“大后方” 5非洲中部“拓荒区”6南北两极“处女地”

世界各发达国家应对当前石油形势的措施

第一,是推广节能技术,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费。第二,开发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第三,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加大石油储备数量。第四,建立海外石油开采基地,拓展多种石油进口渠道。

二、中国的能源形势与对策

1、中国石油发展史

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到50年代末是石油严重短缺阶段;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是自己自足阶段;90

年代初以来再次出现短缺。

2、当前中国总的能源形势

第一,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供需矛盾突出。第二,能源技术落后,能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第三,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承载压力较大。过多的使用煤炭会有一系列负面影响。1.过量开采会造成环境的破坏2.煤炭燃烧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解决我国当前面对的能源问题:

第一,节约优先,效率为本。这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第二,有序发展煤炭,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3、当前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

①是国内石油资源不足,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进口石油难度加大。③对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控制薄弱,过分依赖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油运安全问题突出。④石油储备体系刚刚起步,石油安全脆弱。

中国的石油战略

第一,适当增加国内石油产量,提高石油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第二,加大海外石油基地的投资和生产使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三,制定石油储备战略:手里有油,心中不愁。第四,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第五,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保卫海上通道安全,同时打造自己的远洋运输船队第六,跳出马六甲游戏圈,开辟新的石油进口通道。第七,调整交通运输发展策略,改善需求结构与进口依赖度。

三、中国能源威胁论

第一,从现在事实来看,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能源问题。首先是由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并具有特殊的能源结构所决定的。其次,中国虽然是能源消费大国,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进口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最后,中国也不是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二,从未来看,中国绝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威胁。首先,我们国内能源供给的潜力仍然很大。其次,我国节能降耗潜力很大。

中国能源威胁论是没有根据的,目的在于遏制中国的崛起,加强石油安全是中国的正当权利。

中日关系

一、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1894年之前2000多年的中日友好交往史。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94年到1945年大约50年的日本侵华史。第三个历史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即当代中日关系史。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基本可划分为这么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2年以前追随美国反苏反共时期。第二阶段:1972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面发展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矛盾和摩擦

开始增加。进入21世纪之后,以日本首相小泉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为导火线,中日矛盾日益激化,中日关系进入了自1972年建交以来的最低谷时期。(1)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高层交往中断,政治互信缺失。(2)“政冷经热”,并出现向“政冷经冷“局面转化趋势。(3)两国民众相互厌恶情绪不断增加。

当前中日关系:

2006年10月,安倍访华被媒体称为是“破冰之旅”,为中日关系走出困境、不断改善和发展开启了希望之窗,安倍在访问期间提出要构筑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2007年4月11日——13日,温家宝应邀访问日本,被称为是“融冰之旅”,这是中国总理7年来首次访日,双方表示将会进一步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2007年9月,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上台,继续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目前,中日关系的发展势头很好,福田正计划访华。

二、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1)历史问题

2001年,小泉上台以来,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变本加厉,出现明显的大倒退。(1)日本政要顽固对抗受害国人民感情,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2)日本政府公然将日本右翼炮制的严重歪曲历史真相的“新编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并为其使用大开绿灯。(3)日本政要冒天下之大不讳,肆意挑战和平宪法。(4)在承担战争责任问题上,拒绝民间索要战争赔偿。

现在中日关系改善,但在上述问题上并没有多少积极动向。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倒退的主要原因

(1)美国人埋下了让日本倒退历史的祸根。(2)战后天皇制的部分保留为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留下了精神支柱。(3)受日本文化独特的生死观念的影响。(4)20世纪80年代以来,恢复日本政治大国地位的需要。

2、台湾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在日台关系上继续坚持过去的方针,不断冲击中国的底线。(1)加速提升日台官方关系。(2)关注台海局势,对处理涉台事务态度发生明显变化,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干预政策已开始由“模糊化”转向“清晰化”。(3)台日经济关系中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厚。

近年来,日本对台政策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1)从国际角度来说,是受其他西方国家的影响。(2)是实现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3)长期殖民统治的后果。(4)受台湾当局务实外交的影响。

3、日本“入常”问题

日本想谋求类似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但是缺乏政治大国必备的资质:(1)日本丧失了政治大国的负责精神。(2)日本丧失了政治大国的基本信誉。(3)日本丧失了政治大国的独立品格。

4、钓鱼岛问题: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5、中日东海资源之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三、正确看待和把握中日关系

在中日走向“强强型”关系的过程中,中日关系将可能形成相互合作与摩擦并存的局面。目前,中日这种强强型关系的性质非常复杂:(1)在经济方面,中日两国是伙伴。(2)在政治方面,两国长期以来是竞争者。(3)在安全方面,中日两国目前在相互猜疑。

首先,要明确国家安全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贸易和平论”在中日之间行不通。中日关系的实质是国家安全利益的竞争。国家安全是最核心的利益,安全冲突是最根本的冲突。国家安全实力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是由综合国力支撑的。所以我们保持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高速经济增长,迅速实现国家统一,迅速提高综合国力。

第二,我们要利用日本国内的和平力量及东亚和世界的正义力量,来遏制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的发展。

第三,加强中日双方在有共同利益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合作。

中俄关系

一、中俄关系发展历程回顾

1、“相互视为友好国家”阶段(1991年12月-1994年9月)

2、“建设性伙伴关系”阶段(1994年9月-1996年4月)

3、“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1996年4月-2001年7月)

4、《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以来(2001年7月至今)

二、中俄关系现状

1、政治方面:互信不断加强,构建起新型国家关系。为保证中俄间这种新型国家关系的顺利运行,双方建立起一系列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①建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互访机制,高层互访不断,增进了了解和信任。②建立国际问题磋商机制。③妥善解决国家边界问题。

2、经济方面:“政热经冷”局面改善,经贸关系日益迅速发展。

目前,俄罗斯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中俄经贸关系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正逐步趋于平衡。未来的中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尤其是能源领域的合作将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的重中之重。

3、军事方面:两军交往不断加强,军事技术合作不断深化。①高层互访频繁。②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务实深入。③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基础日益巩固。

4、人文方面:双方在教、科、文、卫等领域的合作持续发展。

三、中俄关系展望

促进中俄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中俄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两国的共同需要。因为:①两国都需要建立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以便集中精力解决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和国内的经济发展问题。②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俄这两个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国家,需要相互借重,相互协作,以便改善自己的处境。③两国在打击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方面需要相互支持与合作。

2、中俄具有发展良好关系的诸多条件。主要表现在:①中俄对当代世界的认识和对国际问题的立场一致或相近。②中俄边界问题彻底解,消除了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大隐患。③中俄建立的高层互访和定期会晤机制,以及其他各级会晤协商机制,为在各个级别上加强和发展两国关系提供了畅通的渠道。④中俄两国元首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⑤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这些为两国开展经贸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中俄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中国威胁论”问题。第二,中俄油气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三,中俄关系存在几个不平衡问题。

伊朗核问题

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1、伊朗核发展历史

伊朗核计划发展由来已久,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末开始启动。第二阶段: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陷于停顿状态。第三阶段:90年代全面重新启动。

2、伊朗核问题的发生、发展

伊核问题大事记:

1、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伊核问题曝光。

2、2003年11月伊朗作出让步,宣布暂停铀浓缩活动,12月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3、2004年11月,经过激烈交锋,伊朗再次让步,宣布中止一切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

4、2005年8月,伊朗拒绝接受欧盟提出的解决伊核问题的一揽子提议,伊核危机再次发生,并陷入僵局,一直到现在,伊朗仍坚持自己的立场。

二、伊朗核问题剖析

1、伊核问题的实质

伊朗核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国际防核扩散争端问题,伊朗坚持核开发,有秘密发展核武器的重大嫌疑,从而造成核武器扩散,威胁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一定要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事实上并非如此。伊朗核问题实质上是伊朗国家利益与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的严重冲突。

美国之所以在伊核问题上步步紧逼是因为:

第一,借机削弱伊朗,构建立“中东新秩序”。第二,通过伊朗核问题打压伊朗现政权,以压促变,竭力把伊朗这个中东仇美反美的国家纳入自己的政治价值体系。第三,从能源战略考虑,控制伊朗的石油。

2、伊朗坚持发展核技术及其态度强硬的原因

第一,受历史悠久的大国情结作用,举国上下普遍支持发展核技术。第二,应对地区安全威胁,防范美国和以色列的需要。第三,根据现有国际防扩散机制,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第四,扼守世界油库的大门,拥有抗衡的本钱。第五,从现实的角度看,当前形势是伊朗玩核牌的有利时机。第六,英法德等欧盟国家、俄罗斯和中国出于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并不完全支持美国的强硬立场,也使伊朗有机可乘。

3、大国与伊核问题

欧盟

欧盟在伊核问题上态度比美国温和,一方面,欧盟和美国一样不允许伊朗获得核武器,要求伊朗全面停止浓缩铀的所有工作,但另一方面欧盟也承认伊朗拥有发展民用核能的权利,反对美以制裁或军事威胁等手段解决争端,主张通过协商和谈判等和平方式妥善解决。在与伊朗的多轮谈判中,欧盟软硬兼施。欧盟对伊朗的政策,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欧盟所以采取这种态度是因为:首先,出于地区安全和稳定的考虑。其次,处于能源和经济利益的考虑。

俄罗斯

在目前的伊朗核危机中,俄罗斯一方面支持美、欧要求伊朗全面停止铀浓缩的活动,允诺将从伊朗收回核废料,以免被伊朗利用来制造核武器;并一再推迟布什尔电站的完工时间,向伊朗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又支持伊朗和平开发核能,反对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被称之为伊朗的“保护人。”俄罗斯的这种态度是因为俄罗斯在伊朗有重大经济、战略利益决定的。首先,伊朗的地理位置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俄罗斯在伊朗有重大经济利益。

中国

中国在伊朗的国家利益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石油利益。第二,商贸利益。第三,政治与安全利益。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坚持三条基本原则。第一,伊朗不应坚持开发核武器。第二,国际社会不应谋求以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有战争就有伤亡。第三,应通过谈判、沟通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三、伊朗核问题展望

从目前来看,美要想对伊动武还有困难。首先,对伊动武的理由并不充分。其次,伊朗综合国力较强,美国动武很可能得不偿失。最后, 美国在伊拉克战场和阿富汗战场牵制了美军大量兵力,再开辟新的战场有些力不从心

巴以冲突的历史与现状

一、巴以冲突的由来

1、巴勒斯坦居民的历史变迁

(1)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居住过。(2 犹太人作为巴勒斯坦的民族主体主要是在BC11世纪-AD2世纪,此后他们就流散到了世界各地(3从AD7世纪起,阿拉伯人就成为巴勒斯坦的主体居民,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2、现代犹太复国主义和《贝尔福宣言》

现代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是指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兴起于1 9世纪90年代。

《贝尔福宣言》: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导人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使这个目标实现。这就是所谓的《贝尔福宣言》。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思想虽然形成,犹太复国运动虽然开始,但是在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之前,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3、巴以分治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以美苏等33票赞成,阿拉伯等国13票反对和英国等10票弃权,通过了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决议(即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结束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犹太国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作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二、巴以冲突的进程

(一)阿以全面对抗阶段(1948年以色列建国-70年代末)1、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5.15—1949.3,又称巴勒斯坦战争):阿拉伯国家战败2、第二次中东战争(又叫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10-1957.3):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后又吐出3、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或六日战争,1967.6.5-1967.6.11):阿拉伯国家惨败4、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10.6-1973.10.24):双方互有胜负

(二)(冲突与谈判共存)战略相持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末)1、《戴维营协议》和《埃以和约》的签订:埃以首先实现和平2、巴解组织和第五次中东战争:巴解组织继续坚持武装斗争3、巴勒斯坦建国:巴解走上和平解决之路

(三)政治解决阶段(90年代初至今)1、马德里和会与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2、《奥斯陆协议》与中东和平的重大突破:巴以和平取得重要成果3、新一轮冲突阶段(2000年9月至今)(1)冲突的开始:沙龙强行闯入阿克萨清真寺所致(2)中东和平“路线”图出台,但无法实施2002年6月,小布什政府初步提出了一个中东和平新计划,即“路线图计划”。2003年6月4日,巴以美三方在约旦红海港口城市亚喀巴举行峰会,宣布“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路线图”计划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此后的两年为第三阶段(2003年底至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就边界、难民回归、犹太人定居点等问题达成协议,最终正式建立巴勒斯坦国。

(3)后阿拉法特时代:阿巴斯掌权,继续推进巴以和平。

(4)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

所谓的单边行动计划是指以总理沙龙在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受阻,和谈无果的情况下,于2003年11月提出的单方面与巴勒斯坦人分离的计划。

依据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以将单方面从其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部分土地上撤出,重新部署以国防军,并重新确定部分犹太人定居点的位置,建立一条以色列更容易防守的“安全边境线”。该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撤出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部分犹太人定居点来实现与巴方分离,然后再根据以方主张界定一个巴勒斯坦国。

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尽管在国内遇到了重重阻力,但最终还是在2005年8月15日正式付诸实施。撤出加沙,使以色列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交口称赞。但是却引起了利库德集团内部的严重分歧,利库德集团的强硬势力一直都极力反对沙龙的单方面脱离计划。

单边行动计划出台原因:a、使以色列摆脱加沙这一沉重“包袱”。b、改善以色列的国际声誉,减缓外交压力。C、掌握巴以冲突的主动权,通过“丢卒保车”办法,尽可能维护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既得利益。

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在巴以和谈搁浅,双方冲突持续的状态下,沙龙的行动有助于打破僵局,促进巴以恢复谈判。而对于巴勒斯坦方面来说,也毕竟收复了部分家园,值得庆贺。但是,沙龙的行动也开创了以色列单方面决定巴以问题的危险先例,将以方的决定强加给巴方,完全掌握了巴以和谈的主动权,不利于巴以问题的彻底解决。

(5)哈马斯时代:哈马斯上台,巴以和平出现反复,巴内部发生分歧,哈马斯与法塔赫形成割据局面。

三、制约巴以和平的主要问题1、耶路撒冷地位问题2、边界划分问题3、犹太人定居点问题4、巴勒斯坦难民回归问题5、水资源分配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