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 农作物品种

(l)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西周时期, 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3. 耕作方法和技术

(l)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2) 商周时期: 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 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

(4)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 西汉: 实行二牛三人耦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

(6)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 耕作工具

(1) 刀耕火种:①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②用石犁翻土播种。③神农氏创制耒耜。

(2) 石器锄耕:①商周时出现青铜农具农具, 但很少使用。②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仍

是重要工具。

(3) 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 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②西汉: 赵

过推广耦犁, 后来又出现犁壁;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③东汉: 使用藕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④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安装了犁评, 可调节犁耕的深浅。4. 耕作制度

(1)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 宋朝以后, 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制, 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 水利灌溉

(1) 水利工程:①战国:都江堰。②汉朝: 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2) 灌溉工具:①曹魏:翻车。②唐朝:筒车。③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④明清: 出现风力水车。

6. 经营方式

(l) 集体劳作:①原因: 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②表现:商周时期, 土地国有, 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②特点: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③条件: 农民有一定土地、农具或耕蓄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精耕细作。

④困难:经营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⑤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社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学习探究】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提示: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

②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④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知识梳理】

1.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l) 冶金业:①原始社会晚期, 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②商周时代,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③西周晚期, 中国已有铁器。④两汉出现高炉冶铁和炒钢技术 ,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⑤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2) 制瓷业:①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②东汉时烧出成熟的青瓷。③北朝烧出成熟

的白瓷。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远销欧非。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出现了五大名窑。⑥明清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彩瓷、法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 丝织业:①距今四五千年, 我国已有丝织品。②商朝已有织机, 能织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④西汉在长安设东西织室, 中国丝绸远销亚欧。⑤唐

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⑥宋朝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⑦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 技艺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 春秋战国和秦汉的不断发展。

(2) 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

(3) 隋唐得以恢复和发展。

(4) 两宋以后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5) 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6) 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纺织业中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

江南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7)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西汉开始,中国向亚欧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2)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此其对外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学习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

提示:

(1) 生产部门不断增多, 分工日益细化, 技术不断进步。

(2) 长期领先世界, 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3) 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明朝中后期, 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4)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 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 以后逐渐转移到南方。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 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知识梳理】

1.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l)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②商人社会地位提高。③各地出现许

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3)秦汉以来: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②商人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4)隋唐时期:①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②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5)两宋时期:①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②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7)明清时期:①城镇上也依然呈现繁荣景象。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成为商品。③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 , 出现了“商帮”, 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2.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①宋朝以前: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 按时开市、闭市。②宋朝时期: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草市”更加普遍, 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四大商业名镇。经营时间不再受限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①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②表现: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 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空前繁荣, 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3.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l)概况:①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②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设有市舶使, 专管对外贸易。③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④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⑤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只开广州一处通商, 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点: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是一种朝贡贸易, 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学习探究】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

提示: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相辅相成。

(2)阶段性特征明显, 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3)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城市逐渐增多, 城市的商业性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4)在明前期之前对外贸易兴盛, 特别是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 并促成了沿途商业城市兴盛, 但此后衰落。

(5)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6)商人群体活跃, 到明清时期, 出现实力雄厚的大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知识梳理】

1. 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周时期:井田制。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家②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 受封者世代享用, 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①公元前 594年, 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②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危害: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两极分化。

2.“重农抑商”

(l)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根本原因:适应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需要。

(2)根本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征派和地租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

(3)产生: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首倡。

(4)发展:①西汉: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②明清: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危害: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①原因:由于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危及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②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 清代“闭关锁国”

①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②危害: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 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课堂检测答案

【知识梳理】

-、开辟新航路

l. 背景

(l) 原因:

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社会根源: 欧洲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记》的诱导。

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④政治需求:葡萄牙、西班牙统治者掠夺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⑤思想动力: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2) 条件:

①主观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

②客观上: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优越的地理位置。

2.

3. (l)西班牙、葡萄牙从海外掠夺了大量的财富,成为欧洲的富国。

(2) 荷兰、英国法国等也加人海外探险的行列。

(3)欧洲人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为 “地理大发现”。

4. 影响

(1) 对欧洲:

①贸易中心由原来地中海地区转移到

大西洋沿岸。引发了“商业革命”。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对世界: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交流会合,日益连成一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学习探究】郑和下西洋与迪亚士、哥伦布航行比较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 荷兰的殖民扩张

(1) 表现

①成立殖民机构:政府特许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机构。

②参与殖民掠夺: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2) 结果17 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海上马车夫。

2. 英国的殖民扩张

(1) 殖民战争

①1588年, 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②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 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 改名为纽约。

③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从法国手里获得北美的加拿大和新法兰西,侵占了更多的印度土地。

(2) 结果:英国形成“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3. 世界市场的拓展

(l) 途径

①抢占殖民地和进行殖民掠夺。

②屠杀印第安人, 掠卖黑人奴隶

(2) 影响

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③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学习探究】英国确立殖民霸权地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第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综合国力最强大。由于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程度和速度有不同,原有的工商业基础及世界航路转移所造成的影响不一致,导致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各具特点,这决定了在争霸战争中的胜负。

西班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因面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资本主义发民的物占是其对外贸易远较工业占优势,稍后就成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程度最高,工业实力最为雄厚,政府颁布《航海条例》积极发展海上运输,使英国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实力明显优于荷兰;

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

第二、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制度极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面在争霸战争中法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第三、英国的军事实力强大。

【知识梳理】

2. 过程: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 英国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2)主要发明:①纺织领域: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克隆普敦发明骡机;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②动力领域:1785年, 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③交通运输: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

(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 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3. 影响:★

(1)生产方式: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作用。

(3)生活方式: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4)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5)上层建筑:工业资产阶级为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纷纷进行社会变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6)意识形态: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7)世界市场: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19世纪中后期, 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8)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一方面欧美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把越来越多的亚、非、拉美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另一方面,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学习探究】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提示:①提供了物质基础,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密切了国际交流,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联系更加密切。

③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④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基本形成,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知识梳理】

1. 条件

(1)欧美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

(2)19世纪中后期, 科学家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1)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生产结构: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形成了垄断组织。

(4)思想领域:经济危机后,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原则,三十年代出现凯恩斯主义。

(5)世界市场: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4.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l) 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2) 表现:

①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②亚非拉美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运往工业化国家, 工业化国家的产品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 影响:

①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②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堂练习

【知识梳理】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 原因:(1)鸦片战争后, 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表现: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农家的“织”与“耕”分离。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3. 影响:(1)外国商品涌入,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使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2)列强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陷入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概况: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他们被称为“洋务派”。

4.主要活动:

(1)创办军事工业:①旗号:“自强”;②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③企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①旗号:“求富”;②目的:为, 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③企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并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5. 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根本原因:只学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6. 作用:(l)引进西方近代科技,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2)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4)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剌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概况: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种人物:官僚、地主、商人;地域:东南沿海3.企业:(1)上海的发昌机器厂(2)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3)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4.影响:(1)标志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2)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学习探究】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提示: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出现中国第一批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

④建成三支海军,为军事近代化创造条件;

⑤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⑥思想上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局限性: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第10 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堂练习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堂练习

【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 经济恢复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恢复:1952 年,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 一五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时间:1953——1957 年。

(3)内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 三大改造

(l)过程: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

1. 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主要探索:①主要矛盾:a.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

间的矛盾b. 人民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

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由落后的

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历史意义:中共八大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 探索失误

(l)1958 年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总路线的提出:①提出: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②内容: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③影响: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大跃进”运动: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财产统一核算、分配 , 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③危

害: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导致我国 1959—1961 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3. 政策调整

(l)方针: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结果:①从1962年起,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②到1965 年, 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 原因:1966年, 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

到经济领域。

2. 表现:(l)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2)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3. 调整:(l)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 年出现复苏局面。

(2)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呈现回升状态。

【学习探究】从1957—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获得哪些经验教训?

提示: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堂练习

【知识梳理】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l. 背景:(l)l976年粉碎“四人帮”后, 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2. 转折:l978年12月,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 内容:(l)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路线:①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l. 农村改革

(l)经济体制:①调整: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作用: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管理体制:①改革: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 建立了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②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意义: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2. 城市改革

(1)内容: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搞活企业。②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 简

政放权。③所有制形式: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 背景

(1)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2)1992年初, 邓小平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 过程

(1)中共“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提出这一目标,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21世纪初,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 意义:

(1)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堂练习

【知识梳理】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设立:①1980年我国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②1988年我国设立海南省, 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①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②特区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经济活动以

市场调节为主。

3.意义:①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 , 成为全国排头兵。

②特区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 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③特区的改革, 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 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开放区①设置:a.1985年以后, 国家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b.到1992年, 沿海经济开放区

已从南到北连成片, 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②意义: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 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3.经济技术开发区①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 , 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

技术开发区。

②特点:a.以引进外资, 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b.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

③意义:a.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

b.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目的:①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条件:①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凭借上海独特的地理、交通、人才和产业优势。

3.意义:①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

②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 开放格局的形成:①标志: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

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②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堂练习

【知识梳理】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旧中国

(l)物质生活的变化

①衣:“洋布”“洋装”进入城市百姓生活, 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等与传统服饰并行。 ②食: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西餐厅、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③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2)社会习俗的变化

①戊戌变法时,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②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色彩。③民国时期, 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④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 改为简约文明。

2. 新中国

(l)物质生活的变化

①新中国成立后:衣着朴素、食物简单、城市住房拥挤、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实行凭票证计划供应。

②改革开放以来:a.衣:服装颜色五彩缤纷, 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b.食: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 “菜篮子工程” 丰富百姓的餐桌。c.住: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1995 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2)社会习俗的变化

①新中国成立后: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改革开放以来:休闲方式多样化,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l. 交通工具

(2)公路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l)变迁:①电报:a.l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b. 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c.20世纪初, 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

②电话:a.l9世纪80年代, 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b.新中国成立后, 逐渐

形成全国电讯网络。c.到2003年末, 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2) 作用:①使

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②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堂练习

【知识梳理】

一、虚假“繁荣”的毁灭

l. 原因:(l)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 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3)直接原因: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4)催化剂:股票投机活动过度, 造成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2. 爆发:1929年, 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

3. 表现:(l)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特别大。

2. 影响:(l)从局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示威游行、罢工不断,加深了社会危机。

(2)从整体: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②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③由于摆脱危机的方式和道路不同,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加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一、临危受命(背景)

(l)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胡佛反危机政策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全国上下要求改革。

(2)罗斯福在1932 年大选中, 以绝对优势当选。1933年初任总统。

二、实施“新政”(内容)

(l)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 管制证券业。

(2)调整工业生产: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3)调节农业生产: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4)实行福利制度: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加强了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5)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三、摆脱危机困境(影响)

(1)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1940年, 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斯势力。

(3)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四、实质(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

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学习探究】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功?

提示: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6、罗斯福个人素质所起的作用。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知识梳理】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 背景: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2. 表现: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3. 调整:

(1)原因:到70年代初, 美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2)措施:各国立即进行调整, 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结果: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

存的“混合经济”。

二、建立“福利国家”

1. 目的:缩小贫富差距, 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前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在“混合经济”下,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3. 实质:国家利用政策的调整和社会服务开支, 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

经济安全,享受较好的社会服务。

4. 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5. 成就:

(1)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日渐完备。

(2)1973年经济危机后, 在一些国家受挫, 但仍在继续发展,使穷人受惠不少。

6. 影响:

(1)进步性: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局限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法美等国不同程度上缩

小“福利国家”规模。

三、第三产业兴起

1. 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 地位: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3. 影响:

(1)第三产业的繁荣,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2)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 , 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3)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四、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1. 原因:二战后, 美国一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 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 特点(含义):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 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

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学习探究】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提示:

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②二战末期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

③第三产业的繁荣,提高了经济竞争力,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 , 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④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填空答案

【知识梳理】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l. 背景:(l)十月革命胜利后,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对势力疯狂反扑。

(2)1918年夏, 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 内容:(l)实行余粮收集制。

(2)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取消自由贸易。

(4)实行实物分配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

4. 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5. 评价:(l)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对战胜国内外敌人发挥

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2)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二、新经济政策

1. 背景:1921年,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 内容:(l)农业:实行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①解除对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②国家暂

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3)流通:改变国家垄断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3. 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2)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三、“斯大林模式”

1. 背景:(1)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2. 方针:(1)优先发展重工业, 其资金来源是农业和轻工业。

(2)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以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3. 评价:

(1)功绩:①开辟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②两个五年

计划的实施,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937年,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

二。③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②向农民索取太多, 压抑了

他们的生产积极性。③长期的计划指令,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

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

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习探究】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提示:①新经济政策目的是: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政权。②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和商品买卖的办法来发展生产。③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反映了在苏俄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填空答案

【知识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l. 背景:

(l)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2)1953 年,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领导地位的稳固。

2. 内容:

(l)农业:①对农产品实行收购制, 提高收购价格, 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①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力。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特点:重点放在农业上。

4. 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取得一定成效。

(2)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 未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 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 剌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 特点: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 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部门。

3. 评价:

(l)苏联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军备竞赛使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后, 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 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 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逐

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 内容:

(1)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 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2)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对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 并出现与外国合资的企业。

(3)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3.特点: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的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4. 结果及成因

(l)结果:在经济领域未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 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2)成因:①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②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填空答案

【知识梳理】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

(l)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特别是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难

以维系。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2.目的: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 召开:1944年7月, 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美、英、法、苏、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

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建立: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l)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 促进国际合作, 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

提供短期贷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的宗旨:初期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2.特征:(l)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2)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3.体系确立:由于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 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

4.影响:

(l)积极:①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②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特

权和支配地位。

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l)背景: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②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教训使各国开始认识到

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2)签订:1947年, 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 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影响: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 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2. 体系形成:

(l)三大经济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贸总协定”。

(2)影响: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

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学习探究】如何评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提示:(1)积极方面:①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使资本

主义制度得以稳定;②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 推动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③顺

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④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2)消极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 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

是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填空答案

【知识梳理】

一、欧洲联盟

1. 背景:①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②近代欧洲国家战争和冲突不断, 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③二战后,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

2.建立:①1967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进行合并, 统称欧洲共同体。

②1992年, 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

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③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④1999年, 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3.影响:①欧盟在经济领域内取得突出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②欧洲一体化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①欧洲和日本发展迅猛, 实力增强。

②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

2.建立:①1992 年, 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②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作用:①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

②促使这三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提高生产效率。

③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了区域集团的实力。

4.趋势:中、南美的一些国家希望加入,美国也积极推动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整个美洲,以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湄州自由贸易区。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背景:20世纪80年代,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2.成立与发展:

①1989年, 澳大利亚等12国在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该组织成立。

②1991年, 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 , 通过《汉城宣言》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③1991年, 中国正式加入, 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影响:①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成就。

②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 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学习探究】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比较。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 篇一:高一历史必修一学霸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潘林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 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 ○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 (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 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 朝,定都咸阳。 统一条件:1.主要原因:商鞅变法 2.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 3.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3、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

专题八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

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基础知识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家庭为生产单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二、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 清朝—珐琅彩 商朝—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三、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明朝中后期地区:江南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 “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元代:大都成为国家性的城市明清: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 二、对外贸易 繁荣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衰落: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二、重农抑商 1、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2、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3、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同外国的往来,而非完全禁绝。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冶金 瓷器丝织业演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75586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 2、职位世袭 3、设置官员 4、建立武装 (1)分封制 5、正派赋役 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 3、随从作战 4、缴纳贡赋 5、召见述职 (夏商周时期) (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 西周政治制度 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 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 (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 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 太尉 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 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 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 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 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的 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 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 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 (秦朝至清朝) 汉:察举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资料

编号0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新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活动。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 阵营和以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外交原则:奉行的外交政策。 4、外交成就:(1)与、保加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2)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对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发展:(1)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改为“”。(2)在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修改为“”。

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三)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召开:年4—7月,在召开。 (2)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问题。 (3)特点:特点: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成就:最终达成《》。 (5)意义:缓和了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召开: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举行。(2)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最终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4)意义: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这被人们誉为“”。 编号02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学习重点: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1)由于美国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占据。(2)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3)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4)中国综合国力上升,逐步提高。 2、概况:年10月,联合国第届大会通过提案,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影响:(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2)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发展,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过程:(1)年4月,通过“”;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秘密访华,为访华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A z X )原子核质子(Z 个) 中子( N 个) 核外电子( Z 个) 注意: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熟背前 20 号元素,熟悉 1 ~ 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 个),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 32 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 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 对于原子来说 ) 二、元素周期表 1. 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 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 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 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 种元素 元( 7 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 种元素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分单元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①时间:明清时期 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③评价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 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大周的疆域。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A、王族(姬姓贵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等; 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权利——世袭的统治权 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影响: 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内容和显著特征:嫡长子继承制。 其他: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形成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由宗法决定的严密等级。影响: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如孝道,宗亲观念的形成(家谱、祭祖)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东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皇帝制度 秦始皇确定皇帝称号

人教版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 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郑国渠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 第3课 享誉世界的手工业 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 古代手工业经营模式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 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 元朝—青花瓷; 明朝—彩瓷 第4课 商业的发展 一、先秦商业产生 商朝时期:“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二、唐宋元商业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演变 冶金 瓷 器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第一单元单元分层突破 [自我校对]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E.郡国并行制 F.行省制 G.军机处 主题全面分析和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整合] 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主要矛盾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2)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

断削弱。 3.发展历程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演变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5.特点 (1)皇权至上。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宣扬“君权神授”。 (5)文化专制。 (6)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6.影响 (1)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2)但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其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即时演练]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给事中可以驳回诏书,反映了门下省的职能,故选A 项。宋朝枢密院主管军政,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要通读课本内内容,并且学会总结,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一、开辟新航路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成):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 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9、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 探险家们具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但掠夺行为给殖民地人们带来灾难。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要点 “斯大林模式” 主要表现:㈠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基金);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最新分享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 5 篇最新分享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尽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 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2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产生的时间及地点:19 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外商企业中。注意: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有优点,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 他们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 他们大多数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