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小学品社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七套)

2019小学品社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七套)

2019小学品社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一)

学科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20分)

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流域和流域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2、建国后我国建成的第一大油田是,它是根据我国科学家提出的“中国具备生成和储藏石油的条件”的理论建成的。

4、神舟五号飞船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5、世界上人工开凿时间最早最长的运河是。

6、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代表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萨拉热窝事件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8、我们的家乡河北省,在平原的北部,又称大地。10、在我的家乡河北从古至今能够名垂史册的人物有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近代的革命先驱。

12、一般来说,季是火灾高发季节。自1993年起,每年的____月____日为全国消

防宣传活动日。

13、我国的四大盆地有柴达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

14、不满周岁是不可以在道路上骑自行车的。

15、地球上七大州中最大的是,四大洋中最小的是。

16、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是。

二、选择题(60分)

1、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脱下衣服

B 用冷水浇

C 迎风跑出

D 就地翻滚

2、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 彝族

B 傣族

C 布依族

D 蒙古族

3、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D 清明节

4、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

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5、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

A “火炉”

B “北极村

C “日光城”

D “春城”

6、“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不属于东北三宝。

A 人参

B 灵芝

C 鹿茸

D 貂皮

7、“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8、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发明”的活动,下列()项不属于四大发明。

A 造纸术

B 地动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9、“学习选购商品”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发票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出土文物。

A 司母戊鼎 B曾侯乙编钟 C铜奔马

11、培养学生的爱心可以让他们记住一些温馨的节日,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

A母亲节B父亲节C护士节D教师节

12、以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纪念日有很多,其中6月5日是()。

A世界湿地日B世界无烟日C世界环境日D世界海洋日

13、()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A.家庭 B 政府机构 C 高楼大厦

14、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南美洲的()。

A尼罗河B亚马逊河C长江 D 黄河

15、我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主要通信方式是()。

A鸿雁传书 B 信鸽传书C邮驿D烽火传报

16、()是保护大自然的有力措施之一。

A围湖造田B大量放牧C绿化造林D积极狩猎

17、UN和WTO分别是()的缩写。

A 美国与联合国

B 英国和世贸组织C联合国和世贸组织 D 联合国和中国

18、世界上至今还借用中国汉字的国家是哪个?()

A朝鲜B日本C泰国

19、《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都市生活状况,是真实的市井生活照。作者和所处的时代是()

A 吴道子唐朝 B张择端北宋 C明朝唐伯虎

20、在下面关于科学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B 科学技术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C 科学技术是对付封建迷信的法宝。

21.被称为“热带植物王国”的是哪个地区?()

A 大兴安岭

B 神农架

C 西双版纳

22、“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常见的现象。

A 江南地区

B 吐鲁番盆地

C 藏族地区

23、关于传教士利玛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意大利人

B 民国时期来到中国

C. 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还为中国绘制了世界地图。

24、李冰父子为治理岷江,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京杭运河 B 都江堰 C 郑国渠

25、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被称为“国中之国”。

A 智利

B 英国

C 梵蒂冈

D 意大利

26、下列时件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凡尔登战役

C 甲午海战

D 诺曼底登陆

27、()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经》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28、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位于()大陆北部。

A 非洲

B 大洋洲

C 南美洲

29、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

A 马来西亚

B 印度尼西亚

C 澳大利亚

D 墨西哥

30、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成就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如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就是()人创造的。

A 古中国

B 古埃及

C 古印度

D 古巴比伦

三、简答题(20)

1、请你列举20世纪30年代期间日本侵略军为侵略我国制造借口而蓄意发动的两大事变名称。现在,日本国内有一部分人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你对此有何看法?(10分)

2、关于河北省的自然风光或名胜古迹,你都知道哪些?请你写出五个并说

明它们所在的地区。(10分)

教材教法部分(40分)

一、填空题。(10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为基础、以学生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

二、选择题。(6分)

1、哪种教学形式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

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

A、欣赏

B、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C、参观访问

D、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2、教师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什么来服务的?()

A、教学目标

B、教学重点

C、教学难点

D、教学关键

3、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利用星期天和同学结伴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的哪一基本特征?()

A、实践性

B、开放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9分)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请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哪些?(至少再写出四种)(4分)

2、结合教学,试就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举例说明。(5分)

四、分析说明题(15)

体验是品德回归生活,避免生硬说教,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的体验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道德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习得的过程,从而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不断发展。如:通过让孩子单手穿衣服、系鞋带,蒙眼取物等活动体验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在学校开展“跳蚤市场”,让学生学习做聪明的消费者等。请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结合你平时的教学实际,简要说说该如何开展有效的体验活动?(5分)

2、请设计一个体验活动,让孩子感受父母的辛劳与付出,从而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意。(10分)

参考答案

学科知识部分(100分)

参考答案:

1、长江;黄河

2、大庆;李四光

3、三

4、京杭大运河

5、南京条约

6、一次

7、华北;燕赵

8、祖冲之;李大钊

9、冬;11月9日10、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11、12周岁12、亚州;北冰洋13、京张铁路

二、每题2分,共60分。

1、C

2、B

3、C

4、B

5、A

6、B

7、C

8、B

9、D 10、A 11、A 12、C 13、A 14、B 15、C 16、C 17、C 18、B 19、B 20、A

21、C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A 29、C 30、B

三、简答题(20分)

1、答: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4分)

看法: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真相、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必须付出代价。这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中日关系的现在和未来负责。(6分)

2、略。(10分)

教材教法部分(40分)

一、每空2分,共8分

1、学生生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社会性

3、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二、每题2分,共6分。

1、B

2、A

3、A

三、共9分。

1、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每写出一种给1分,满分为4分)

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

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

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2、略。(5分)

四、分析题(15分)

1、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5分)

①有效的体验活动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设计体验活动前要充分了解儿童的生活环境和个体差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尽可能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②有效的体验活动应当选择恰当的活动载体,活动形式让学生喜闻乐见,能人人参与,积极参与。讲究避免追求形式华而不实,讲究实效。

③体验活动中要对学生加强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注意对活动的调控,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不断发展,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要注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真实感受。

(答题可依据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顺序,强调体验活动的注意事项,也可从体验活动的形式和效果要求方面谈如何开展体验活动。言之有理,可酌情记分。)

2、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0分)

活动名称:要求生活化、口语化,指向清晰明确。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劳与付出,从而体贴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意,愿意为家庭分担,树立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活动要有“体验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生活情景中体验。活动有实效,避免“花哨”和形式化。答题时,活动过程不要求详细描述,但环节要清晰。可参考教材中“我和爸爸去上班”、“今天我当家”等活动,也可参考“护蛋行动”、“绑沙袋体验怀孕”等学校平时开展的主题活动。

(根据教师设计,参照上小题中如何开展体验活动的要求,酌情记分。)

2019小学品社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的性质体现在三方面:(),(),()。

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内容有:(),(),()。

3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是原子能、(),(),()。

4京杭大运河接()、()、()、()、钱塘江五大河流。

5 “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创造性。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是开放的(),(),()。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7、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8、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9、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10、《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11、《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3、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是该科教学指导性参考,与教学关系不大,教师学不学都不影响教学。()

2 品德与社会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继续学习,小学阶段学不学都无关紧要。()

3 品德与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发展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4 各地县的教材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来进行教学,教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5 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需要广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去贯彻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设本学科的目标。()

6 学习态度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7 学习结果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8、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9、“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10、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1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12、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

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1《品德与社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3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注意哪些事项?

4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四、简述。(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哪些内容。

2 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3 简述日常教学主要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五、实践论述。(12分)

1、在平时的教学中,你是怎样贯彻落实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的做法。

2、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学生生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2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能力学习结果

3 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

4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5 教学渠道是开放的教学时间具有开放性教学评价是开放的

6、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7、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8、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9、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

10、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

11、个性品质、社会性、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

12、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家长、社会参与评价

13、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4分)

1 ×

2 ×

3 √

4 ×

5 √

6 √ 7√8、√9、×10、√11、√12、×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2 答(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方法,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3 答(1)评价要真实、可信、公正、客观。注意积累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将日

常观察和定期考查相结合。

(2)评价要注重知行统一。将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有机结合。

(3)评价语言既要简要、精炼,又要注意差异性、针对性。评价结果要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变化。

(4)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注意评价结果的反馈应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反思。

4 答: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

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答(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答(1)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进行观察,并

做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达成水平评价。按照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学年及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纸笔测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4)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交流和展示,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5)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3 答(1)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内资源。教科书及教学需要的参考资料、图书、教具、电

子软件、校内环境设施和校园网等都是校内的基本资源。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并加以利用。

(2)因地制宜利用社区或乡村环境资源。学生生活住地周围的商店、各种活动场所、校外基地以及各类旅游景点等都是可以加以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

(3)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资源。学校教师及各类从业人人员、本地区的民风民俗、传统的各类文化活动、各种媒体及书刊信息等资源都是可以加以整理、开发利用的资源。

五、实践论述。(12分)

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思考:依据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渗透课程基本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如何充分整合开发利用各类资源,帮助学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方面的目标。对教学中的细节作以详细阐述。

2、答题要点:

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

存在的问题:实际不当、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

对策: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2019小学品社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题。(15分)

1.奥林匹克的故乡是()。她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还是欧洲( )的发源地。它被誉为“( )”。

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和()。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

4.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行为与习惯、()、()四个层面整合。

5.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功能是诊断与()功能、强化与()功能。

二、选择。(25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健康、安全地生活 D.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

3.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火把节”是()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

C.蒙古族 D.傣族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乔羽

5.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的“气象名城”有好几个。其中“日光城”是指()。

A.重庆 B.乌鲁木齐

C.南京 D.拉萨

6.民谚“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五月船”指的是()举行龙舟赛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7.“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永不干涸”。这句话表达的主题意义是:要成功演绎自己的社会角色,就要()。

A.学会独立生活 B.学会团结合作

C.学会独立思考 D.学会包容宽厚

8.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国际消费者联盟确定每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A.12月4日 B.4月22日

C.3月15日 D.5月31日

9.《在一根细绳面前》是“公共生活讲道德”单元的一个主题材料,讲的是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不搞特殊化,自觉()的故事。

A.遵守公共秩序 B.爱护公共设施

C.注意公共安全 D.保护公共环境

10.“让墙三尺又何妨”是一个通俗易懂的美德故事。说明邻里之间应该()才能和睦相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相互谦让

C.热心帮助 D.互相关心

11.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成就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如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就是()人创造的。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12.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中具体的依据是()。

A.内容标准B.课程标准C.课程目标D.课程理念

1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标准中,( ) 内容是最能体现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要求。

A.健康、安全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4.西班牙被称为旅游王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西班牙文化。其中有代表性的是①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②米开朗琪罗的《胜利女神》③毕加索的绘画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⑤斗牛()。

A.②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15. 曹雪芹写《红楼梦》经历了10年的艰辛,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费了27年时间,徐霞客用27年写完《徐霞客游记》,司马迁写《史记》15载忍辱负重……这些事例说明()。

A.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 B.失败是成功的阶梯

C.胜败乃兵家常事 D.失败了不要灰心丧气

16.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

A.因材施教 B.为人师表

C.创新与实践 D.教会学生学习

17.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他所表达的意义是()。

A.相信自己 B.认真负责

C.珍惜时间 D.谦虚谨慎

18. 主题“听听它们的呼唤”中,教材用“蛙满塘,谷满仓”提示学生:青蛙多了,害虫少了,庄稼丰收了。浅显地渗透()知识。

A.植物学 B.动物学

C.生物学 D.生态学

19.开展“退卡还林”活动,有利于保护森林,让学生了解森林是“地球的肺”,它有()等作用。①防风固沙②涵养水分③调节气候④净化空气。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 《只有一个地球》单元“我们不要被红牌罚下”主题文字中有这样的描述:连续三天,我们看到了地球妈妈亮给我们的三张黄牌!也许有一天,她会亮出红牌!这三天指的是3月21日、3月22日、3月23日,它们分别是()。A.世界森林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

B.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人口日

C.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

D.世界水日世界人口日世界气象日

21.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是()。

A.坚持就是胜利 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D.决不回头

22. 在《大自然发怒了》单元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互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地震时求生避险正确的一项是()。

A.拥向出口逃生 B.躲到桌子、床铺等支撑物旁边

C.乘坐电梯逃生 D.从窗口往楼下跳

23. 以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纪念日有很多,其中6月5日是()。 A.世界湿地日 B.世界无烟日

C.世界环境日 D.世界海洋日

24. 20世纪末,激光照排彻底超越了传统的印刷术。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把中文印刷术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它的发明者是()。

A.王永明 B.比尔·盖次

C.王选 D.裘伯君

从“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到“卢沟桥事变”日寇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发生在()的“南京大屠杀”至少有30万中国同胞被杀害。南京大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A.1937年12月13日B.1931年9月18日

C.1937年7月7日D.1945年8也15日

三、简答(23分)

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几方面?(9分)

2.《品德与生活》课程,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这里三条轴线指的是什么?四个方面又指什么?(14分)

四、分析说明(17分)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请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①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哪些?(7分)

②结合教学,试就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举例说明。(10分)

五、教学活动设计(20分)

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提示:《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共有三个二级活动主题,分别是:“让我走近你”;“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其中“让我走近你”又由“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植物”两个三级活动主题组成。

教学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等。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答案

一、填空题:(15分)

1.希腊、文明、千岛之国;

2.体验认识感悟;

3.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4.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5.调节、教育

二、选择:(25分)C B A B D A B C A B C B D D A

D C D B C B B C C A

三、简答(23分)

1.(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课程的核心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2.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

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四、分析说明:(17分)

答案(略)

五、教案设计:(20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