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0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0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0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19 学年第二学期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20 小題,每小题 2 分,共 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近年来,一些积累了一定资金、专长的河南省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从外省返回河南老家的城市进行创业,从事二、三产业生产。完成 1、2 题。

1.这种从外地返回河南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就业困难,工资水平不断下降

B.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中部经济蓄势发展

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耕地大面积的撂荒

D. 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更为宜居

2.这种回归本地城市进行创业的现象给乡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人口生育率

B. 降低粮食商品率

C. 降低环境承载力

D. 加重老龄化程度

海冰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为海海冰分布图。完成 3、4 题。

3.海水结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海水水位上升,造成城市供水困难

B.发生冻融现象,损坏海洋工程建筑

C.出现海水倒灌,造成河流含盐量增加

D.造成海水入侵,沿海地区土地盐碱化

4.渤海沿岸还没有大规模开采海冰,主要原因是

A.海冰开采季节性太强,产量较小成本高

B.沿岸地区水资源充足,市场需求量较小

C.海冰中盐分含量较高,不能作为水资源2016年1月 24日和2011年1月23日渤118o 120o 122o

2016 年结冰

线

D. 采冰会造成环境破坏,影响海上运输业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区域大气污染的重灾区,该区域

冬季采暖期间的 PM2.5 会增加 50%左右。下图表示

2016 年京津冀农村商品能源消费结构。完成 5、 6

题。

5.京津冀农村商品能源消费煤炭比重较大,主要原因

可能是

A.气候变暖,取暖所需电力、液化气少

B.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煤炭运输使用

第5、6 题C.农村家庭经济能力弱,煤炭价格较低

D.政府对煤炭进行补贴,鼓励农户使用

6. 从能源消费结构角度,以下措施有助于减轻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是 A. 加快燃气网电力网建设 B. 实行农村地区集中供热 C. 提高煤炭清洁燃烧技术 D. 提升清洁能源供暖比重 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 7、8 题。

7. 造成图中甲、乙农业带生产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①气温 ②降水 ③地形 ④土壤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 相对于我国新疆棉花生产,丙地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是

A. 光照充足

B. 降水较丰富

C. 土质疏松

D. 昼夜温差大

右图为 2020年 3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9. 关于图中两个锋面相似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锋线上各处气压都相等 B. 锋面过境都有雨雪天气 C. 都是冷气团向暖气团推进 D. 锋面的前进速度差异不大

10. 若天气系统自西向东运动,未来几天北京天气 可能的变化 A. 东南风转西北风 B. 风力逐渐转小 C. 天气由阴天转晴 D. 气温逐渐升高

高端纺织服装生产商 M 采用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 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 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负责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的“虚拟供应链”模式进行产 品的生产、销售。下图为 M 的供应链和管理服务模式。 完成 11、 12 题。

11. 生产商 M 的虚拟供应链的核心是 A. 产品设计 B. 消费者需求 C. 产品生产 D. 选择生产商

12. M 集团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A. 充分利用生产优势,扩大产品供应量

完成 9、10 第 9、10 题

B.充分利用各地优势,实现产品多样化

C.发挥自身核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D.形成规模效应优势,增加国际销售量

第11 、12

2016年,尼日利亚决定在右图中甲地附近和中国合作 建立纺织品工业园区。 完成 13、14 题。

13. 我国选择在尼日利亚投资建立纺织品工业园区,主要 考虑当地 A. 市场广阔 B. 劳动力廉价 C. 交通便利 D. 原材料丰富 14. 该工业园区的建设将使得尼日利亚 A. 土地面积减少 B.人口大量迁入 C.港口货运量减小 D. 城市化水平提高 第 13、14 题图 沙山、湖泊是我国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景观,该地区年降水量 40-80mm ,蒸发量超过

3000mm ,部分沙山相对高度可达 500 多米,湖泊群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10%。

图 2 为某沙山中含水率、温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 15、 16 题。

15. 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水的主要来源

A.位于西风带,大气降水较多

C.特殊地质结构,地下水丰富 B.

D. 沙山海拔高,冰雪融水量大 昼夜温差大,夜晚水汽凝结

A.处于内陆,风力侵蚀作用微弱

B. 沙山内部湿润,水分对沙的吸附

作用强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 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内侧,下图为 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 成 17、18 题 17. 导致南迦巴瓦峰南、北两坡

自然带 谱复杂程度差异明显

的主导因素是 A.相对高度 B.气温高低 C.降水总量 D.植物类型

50oN

48oN

第 15、16 题

第 15 、16 题

巴丹吉林沙漠 -沙山湖泊群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图1 为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第17 、18 题图

19.图 2所示拍摄到该照片的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 — 7:00

B.8:00 — 10:00

C.12:00 — 14:00

D.15:00 — 17:00

20.图 3所示“四星连珠”时,地球应位于图 4

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红枫湖流域地处黔中高原面,地形较平坦,农业基础好,聚落广布。表 1 为红枫湖流域

2000年至 2010年聚落面积在不同坡度分布情况。完成 21、22 题。

表 1 红枫湖流域 2000-2010 年聚落面积在不同坡度分布情况(面积单位:公

顷)

年份0°—6°

平坝区

6°—15°

缓坡区

15°—25°

中等坡度区

25°—35°

陡坡区

35°—45°

最陡区

45°—80°

最陡区

18.气候变暖后,该山

地 B.北坡的自然带数量更少

C.南坡雪线的海拔会升高

D. 北坡雪线的海拔会下降

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是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图 1 为广州塔位置图,图2 为广州塔某日塔影照片,图 3 为某人在某傍晚广州塔附近观察到的“四星连珠”现象。完成 19、20 题。

第19、20 题图 1 第19、20 题图 2 第19、20 题

第19、20 题

21. 红枫湖流域 2000 年至 2010 年聚落分布变化是

A.坡度越大的地区聚落面积比重增加越快

B. 农业发达地区聚落面积的比重增加更快

C. 聚落面积变化与优质耕地的流失相一致

D. 聚落面积变化率与地形坡度大小成反比

22. 导致红枫湖流域 2000 年至 2010 年聚落分布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大气温度升高

B. 水资源分布不均

C. 水运条件改善

D. 交通通达度提高

23.2020 年疫情期间,为了防疫需要及保证生产生活正常进行,浙江省实行“健康码”制度。 下图为不同级别的“健康码” 。该图的制作借助于

第 23 题图

A.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经过各测点时人体体温信息

B. 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个人途经的位置、停留情况

C. 全球定位系统获取个人的实时位置、接触状况

D.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对每个人之间接触的监控

图为某外流河上一水库建成前后某水文站平均径流量变化图。

24. 相对于水库建成前,建成后该水文站所在河段的 A. 河水含沙量变小 B. 泥沙沉积更多 C. 年均径流量增大 D. 河床宽度增加 25. 水库的建成对其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 流水侵蚀更严重 B. 水土流失加重

完成 24 、25 题。

第 19、 20

C.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旱涝灾害减少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

材料一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为东北地区局部区域图。材料二东北平原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长期的高强度利用,黑土的分布面积、厚度都有减小,有机质含量下降。

1)浙江水稻土与东北黑土主要特征的相同点是__ ,成因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 列举东北地区黑土保护的可行性措施。(5 分)

2)简析大兴安岭对其东西两侧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影响。(5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国,图 1 为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图,图 2 为我国大庆市和俄罗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市(简称克市)气温曲线图。

(单位:度)

第26 题图

第27 题图第27 题图

( 1)相对于铁路运输,石油、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的主要优势是 _ 、 _____ ,说

明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采用多条管道的主要原因。 (5 分) ( 2)比较大庆市和克市两市之间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5 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3 分)

材料一 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 ,纵

横交织的沟渠是该地区重要的人文特征。下图 1 为河套地区区域图和河、渠分布示意图。 图例

不同等级城市 河、渠 农业区 铁路

第 28 题图 1

材料二 由于气候原因和人类活动影响, 河套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随着季节有明

显的 变化,图 2 为该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图。 1)比较图中农业区内东部、西部城市分布特征的异同点。 (4 分) 2)简析河、渠在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 (3 分)

3)土地盐渍化是河套平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判断该区土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时段, 并说明判断理由。 (6 分)

第 28 题图

2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12 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丹麦是举世闻名的高品质水貂养殖大国, 有着 70 多年的养殖历史。 2008-2015 年水貂产量逐年上升, 2015 年达最高峰,全球水貂皮供应量高达 9 千

万张,随后几年产

量逐年下降,预计 2020年供应量不足 3 千万张。 (1)说明丹麦皮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5 分)

(2)推测 2015 年后,全球水貂皮供应量下降的人为原因。 (4 分)

(3)有人说,随着人造皮革的兴起,未来天然皮草行业将会消失,你认为呢?说出

你的 理由。(3 分)

地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选择题Ⅰ(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57

55

北 海

173m

1:3800000 国界

城市 河流

铁路 山峰

机场

运河 波罗的

首都 7

9

11

13

15

第 28 题

选择题Ⅱ(共 5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分)

三、非选择题(共 4 大题,共 45分)

26.( 10 分)

(1)有机质含量高(肥力高)( 1 分)水稻土是人为培育,黑土是自然形成( 1 分)改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用地;开展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完善保护政策,加强监督执法。(任答

3点,各 1 分,共 3 分,言之有理即可,同一角度回答只得 1 分)

【改卷答案】有机质含量高(肥力高)(1 分)评分细则:①养分、营养物质丰富不得分水稻土是人为培育,黑土是自然形成( 1 分)评分细则:①需从水稻土和黑土两方面回答,只答水稻土或者只答黑土或者其中一方分析错误均不得分,②水稻土只要突出人类影响即可给分,如耕耘、灌溉、施肥等均得分,答收获不得分;③黑土突出自然影响即可得分,如气温低,微生物分解弱,有机质积累多,即可得分

(1)改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评分细则:①合理耕作 / 降低土地利用强度得分

(2)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评分细则:①增加土壤有机肥得分②施用化肥不得分(要突出有机肥)

(3)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用地

评分细则: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可得分②调整工业结构不得分

( 4)开展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评分细则:①答出保持水土得具体措施如增加植被覆盖率等可得分②单答保持水土不得分

(5)完善保护政策,加强监督执法评分细则:①从政策、管理角度回答可得分②加强宣传,提高土地保护意识可得分从合理开发利用、加强肥力保护和土地管理的三个角度(任答 3点,各 1分,共 3 分,言之有理即可,同一角度回答只得 1 分)( 2)大兴安岭山地影响东西部降水量(干湿度);(1 分)西部地区降水量小于400mm(降

水较少,为半干旱地区),( 1 分)形成大牧场放牧业;( 1 分)东部地区降水量大于 400mm (降水较多,为湿润、半湿润地区),(1 分)形成商品谷物农业。(1 分)

【改卷答案】

大兴安岭影响降水量(水分,干湿度或山脉阻挡了夏季风)四选一。西部降水量小

于 400mm(降水较小,为半干旱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较干旱)五选一,答干旱地区不给分。只能写大牧

场放牧业给分,其余一律不给分。东部降水大于400mm(降水较多,为半湿润地区,为湿润半

湿润地区,较湿润)五选一,答湿润地区不给分。只能答商品谷物农业

27.( 10 分)

(1)连续性好受自然环境影响小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产地分散,(1 分)多条管道可以增加石油、天然气运输量,(1 分)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原有管道设施,降低运输成本。(1分)【改卷答案】

管道运输的优点

(1)可连续不断(昼夜不停、全天候)运输(或运输效率高)

(2)受自然环境(自然灾害或气象灾害、恶劣气象)影响小【(1)(2)任答一点,也可以合并为一点】

(3)运输成本低

( 4)运量大

( 5)损耗小(密封安全或安全)

【后三点任答一点。即( 1)(2)为一个采分点,(3)(4)(5)为一个采分点。

共 2 分。】多条管道的原因

(1)俄罗斯油气田多(而分散)——供应点多

(2)中国多地油气紧缺——需求点多

(3)增加运量

( 4)可利用(我国)原有管道(网)(或与西气东输等管道线相连,节省投资)

( 5)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运输稳定或安全等)

【以上五点任答三点,每点 1 分】

( 2)大庆年均温高于克市,主要原因是大庆纬度较低,( 2 分) 12、 1 月份大庆市气温低于

克市,主要原因是大庆市 12、1 月份受西北季风影响更明显,(2 分)大庆市气温年较差大于克市。( 1 分)

【改卷答案】

1、采分点:特征对比三点:年均温、年较差、不同月份的气温差异(时间跨度

对了就行)原因分析两点:年均温用纬度去解释,冬季气温低用西北季风去解释2、必须写出专业术语:年均温、年较差,写“气温季节变化、气温年变化,总体

气温” 均不给分

3、12、 1月大庆气温较低,写“冬季气温, 11-2 月气温, 1 月气温,最低气温,最冷月气温”可得分。写“夏季气温,最高气温, 3-10 月气温大庆高于克市”也可得分,但不同月份气温差异对比仅一点,不重复给分

4、纬度较低,写“纬度低”可得分,只写“太阳高度,不给分

5、西北季风,写“冬季风、冷空气”可得分,“寒流、只说出气候类型、距高

压(冬季风源地)远近和地形”都不给分!

6、特征错、原因对,可以给分。

28.( 13 分)

(1)相同点:东部、西部城市大多沿河流和铁路分布;(1 分)大多分布在平坦的平原地带。( 1 分)不同点:东部有等级较高的大城市,西部城市等级较低;( 1 分)西部城市分布较东

部密集。(1 分)

【改卷答案】

1)相同点:东部、西部城市大多沿河流和铁路分布;( 1 分)大多分布在平坦的

平原地带。

( 1 分)

备注:交通 1 分,写出沿河(渠)或者铁路或者交通线,都给 1 分。(最多 1 分)

地形 1 分,写出地形平坦的地区或者平原地带给 1分。(最多 1 分)分布在黄河北岸、左岸的都不给分。

相同点最多 2 分不同点:东部有等级较高的大城市,西部城市等级较低;

( 1 分) 1 分)西部城市分布较东部密集。

备注:等级 1 分,写出比较的也给分,如东部城市等级比西部相对高。或反之也给 1 分。(最多 1 分)

数量或者疏密 1 分,如西部城市的数量比东部地区多给 1 分,写西部集中,东部分散也可以。(最多 1 分)

不同点最多 2 分西部沿河,东部沿铁路不给分。

未注明异同的统一给 0 分。

(2)黄河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1 分)渠道将水源输送到农业生产地区,减轻旱灾影响;(1 分)同时沟、渠能排除地表积水,防止和减轻土地盐碱化。(1 分)

【改卷答案】

①黄河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1 分)②渠道将水源输送到农业生产地区,减轻旱灾影响;(1 分)③同时沟、渠能排除地表积水,防止和减轻土地盐碱化。(1分)

关于①提供水源(或提供灌溉用水、供水) 1 分(黄河可以不写,但一定要有“提供”等动词)

关于②减轻旱灾影响(或减轻旱灾、减轻旱涝、引水) 1 分(渠道将水源输送到农业生产地区可以不写,但一定要有“减轻、减缓”等动词,并且要有“旱”字;或者写引水)关于③防止和减轻土地盐碱化(或排除地表积水、排水) 1 分(沟渠可以不写;盐碱化一定要有“防止” 、“减轻”等动词;或者写排除地表积水、排水)(3)最严重的时段为春季( 5、6月份)。(2 分)该时段气温较高,蒸发旺盛;(1 分)地下水埋藏较浅,有利于地下水蒸发;(1 分)降水较少,(1 分)盐分易留在地表,形成盐渍化。( 1 分)

【改卷答案】关于第一问: 1.春或春季或 5—6月或 6月或春末夏初给 2 分;

2. 春夏或 6.7 或 4.5.6 或 5.6.7 给 1 分,其他的不给分(写错或者写出2 个时间段)

关于第二问: 1. 前面时段判断错误,不给分;

2. 前面时段是春夏或 6.7 或 4.5.6 给 1 分的情况下,后面根据学生答案参考标准给分;

3. 前后因果逻辑不符合题意或逻辑错误的不给分,如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4.地下水埋藏较浅,有利于地下水蒸发这一点中,如果学生答春季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地下水位上升也可以给分,但关于地下水位最多给 1 分

29.( 12 分)( 1)毛皮动物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1 分)水貂等毛皮动物的养殖数量多,皮草产业原料丰富,供应量大;(1 分)水貂品质高,皮草质量高;( 1分)水、陆、空交通便利,对外运输便利;( 1分)地处北欧南部、欧洲中心地区,经济发达,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1 分)【改卷答案】

①毛皮动物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本点从历史 / 经验/ 技术/产业基础任一条件进行说明均给 1 分,如写“历史悠久”或“经验丰富”或“技术先进”或“产业基础雄厚”及类似意思即给 1 分。

②水貂等毛皮动物的养殖数量多,皮草产业原料丰富,供应量大。

③水貂品质高,皮草质量高。本两点是从原料(资源)角度对产业条件进行说明。写出水貂或皮草量多与质优各给 1 分。以上三点在赋分时,只要写出条件内容即给分。

④水、陆、空交通便利,对外运输便利。本点仅写“交通便利”不给分,需写出水陆空任一具体的有利条件给

1 分。

⑤地处北欧南部,欧洲中心地区,经济发达,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本点仅写“市场广阔”不给分,需具体写出国际市场广阔或离欧洲市场近或所在区域气温较低,皮草需求量大等任一具体内容给 1 分。

以上两点在赋分时,需对条件内容进行原因说明,没有原因说明不给分。

(2)动物保护意识增强,政策限制越来越多;( 1 分)新型材料兴起、替代产品增多,导致全球皮草需求量下降,供大于求;(1 分)过往生产量增长太快,累计库存大;(1 分)水貂养殖成本上升,利润下降。(1 分)

【改卷答案】

29(2) 1、环保政策(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1 分 2 、替代产品增加,市场供大于求( 1 分) 3 、以往生产的库存量大( 1 分) 4 、养殖成本上升,养殖量减少( 1 分)共 4 分

(3)(选择一种观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①:同意。人造皮革质量提升媲美天然皮草且价格低;(1 分)天然皮草虽然原料无污染,但是生产和保养过程仍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环境污染;(1 分)人们对于动物保护意识观念的加深,推动人造皮革市场发展。(1 分)观点②:不同意。天然皮草品质高于人造皮革,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市场增加;( 1 分)

天然皮草面料可以自然降解,绿色环保;人造皮革生产、弃置过程环境污染严重;(1 分)皮

草行业带动更多农民和工人就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1 分)

【改卷答案】

29. (3)(选择一种观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分)观点①:同意。天然皮草行业将会消失

人造皮革质量提升媲美天然皮草且价格低;(1 分)性价比高(经济效益角度)天然皮草虽然原料无污染,但是生产和保养过程仍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环境污染;( 1 分)(污染问题)

人们对于动物保护意识观念的加深,推动人造皮革市场发展。(1 分)(生态保护)生产规模大,促进就业(社会效益角度)

观点②:不同意。天然皮草行业不会消失天然皮草品质高于人造皮革,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市场增加;( 1 分)(经济效益角

度)

天然皮草面料可以自然降解,绿色环保;人造皮革生产、弃置过程环境污染严重;(1 分)(环境效益角度)

皮草行业带动更多农民和工人就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1 分)(社会效益角度)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适应性考试模拟卷(二)(含详解)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适应性考试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地地貌,主要因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2.可能发现三叶虫化石的岩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处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构造,但地表为谷地,主要因外力侵蚀作用形成;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构造,但地表海拔较高,主要是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因此甲、乙地貌主要因外力作用形成,A正确;丙、丁两处为断层,主要因内力作用形成,B、C、D均错误,故选A。第2题,三叶虫属海生无脊椎动物,是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因此形成年代较早。沉积岩层越往下形成年代越早,越往上越晚。据图可知,①②③④四个岩层中,④岩层形成年代最早,因此最有可能有三叶虫化石。故选D。 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据此完成3~4题。 3.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距太阳远 B.大气稀薄 C.夜短昼长 D.没有磁场 4.关于金星亮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身能够发光 B.大气反射作用强 C.大气逆辐射强 D.地面反射作用强 答案 3.D 4.B 解析第3题,根据题意,极光是因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而在地球两极与大气摩擦产生,金星有浓密的大气,但没有极光现象,说明其没有磁场。第4题,根据题意,金星亮度大,但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金星大气层浓密,主要靠大气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读图,回答5~6题。 5.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减弱① B.增强②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今年的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二、试题解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满分30分 出现错误较多的有第3题,地图上的方向判断不准;第5题,点A在那个半球掌握不准;第11题,选项A发达国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没有看清楚;第15题,学生对由降水和气温图判断气候类型掌握不准,对气候类型的特点掌握不牢,所以丢分较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小题,满分30分 错误较多的有第16题,(3)讲过原题,但个别学生回答错误,对四季和温度带的理解不够。 第17题,东、西半球判断错误,亚洲和欧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会写。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

地理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突出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试题的命制体现了地理新课改的理念,紧扣教材,以课标的具体要求为依据,注重地理事物、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的考查。试卷内容知识覆盖面较广,对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基础题、中等难度题比重合理,但难题难度略大。不足有:①没有体现出课标要求中“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要求;②试题的生活化气息不够浓厚,没有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二、成绩情况: ********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分析: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失分率比较高的题是第10小题。 第10小题:学生对根据经度的理解存在困难,不能判断出东边时刻比西边早。(二)读图分析题: 第17小题:少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将东半球看成西半球而选择B 第18小题:学生在区别山脊与山谷时,只会死记硬背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为山谷,向低处凸出时为山脊,学生在判断时,最容易将其搞混淆。

初一地理下册试卷分析

初一地理下册试卷分析 做好初一地理试卷分析可以使初中地理体验式教学不断的深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参考。 一 这次地理期末考试的范围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命题面向全体同学,从考察基础知入手,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整个试题难易适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较好的完成答题,从考试结果来看,总人数56人,优秀17人,及格42人。基本完成了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 试卷总分50分,共有二种题型:1、选择题,2、非选择题。分值比例是: 24分、26分。第一大题,选择题,12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24分。其中,基础题8道,占2/3,中档题4道,占1/3,难题、偏题没有出现。学生多数失分在中档题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灵活,不能举一反三,做题时不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尤其是在地理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方面学生还有待提高。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即读图解答题,共3个小题,共计26分。读图题的三个小题,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做过了,特别是在复习阶段,针对读

图、识图能力进行了专项训练,但是在这次考试中还是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发现,很多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另外还发现学生读题不够仔细,有漏填的现象。读图能力的培养依旧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今后要加强发展学生读图用图的学习,不断的养成读地图学习地理的良好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做题习惯。 今后地理教学,要改变过去只注重课本知识、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要注重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方法,要加强“请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请找一找这个图上有什么?总结一下有什么特征。”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尽快适应课改基本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地理考试总分为50分,选择题20分,综合题30分。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侧重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有: 一选择题:第1小题错误较多,讲课时只侧重于欧洲最典型的气候类

福建省2021年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2004年T企业在欧洲波兰设立工厂,生产电子产品。该厂所需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中国)成本约占总成本的80%。下图示意2016年前T企业波兰工厂的生产组织方式。2016年起,该工厂采用中欧快速货物班列运输原材料,运输时间从38天缩减到16天,销量显著增加。据此完成1-2题。 1.T企业在欧洲设立工厂,主要为了 A.获得低成本劳动力 B.节省产品运输成本 C.快速响应欧洲市场 D.利用当地先进技术 2.采用中欧快速货物班列运输原材料后,T企业波兰工厂 A.原材料的库存减少 B.原材料运输成本下降 C.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D.与总部信息交流加快 “到底谁在看谁?穿过岩壁上空洞的月亮,恰似一只正在回望你的眼睛”,这是美景“月眸”(下图)的诗意写照。北美西部内陆高原一砂岩(陆相沉积岩)拱门附近可观赏到该美景。三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后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拱门。据此完成3-4题。3.要观赏到“月眸”美景,需合适的 A.时间、位置和天气 B.位置、季节和时间 C.位置、季节和光线 D.时间、光线和天气 4.“月眸”美景中拱门的形成过程是 A.海洋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地壳差异抬升 B.地壳抬升成陆→陆地环境沉积→地壳差异抬升→风化侵蚀 C.陆地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陆地环境沉积 D.地壳抬升成陆→海洋环境沉积→陆地环境沉积→风化侵蚀 我国某淡水湖湖区内洲滩广泛发育,植物面积季节变化明显。下图示意该湖区各月的多年平均植物面积和水位。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该湖区植物面积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湖区光照和湖区降水量 B.湖区湿度和流域面积 C.湖区气温和流域降水量 D.湖区风力和植物类型 6.近年来核湖区上游修建了大型水库,导致该湖区 A.夏季泥沙淤积量减少,植物面积缩小 B.夏季来水量减少,植物面积扩大 C.冬季泥沙淤积量减少,植物面积缩小 D.冬季来水量减少,植物面积扩大 7.该湖区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中部某县是务工人员输出大县。该县甲、乙、丙三个村中,甲村距离城区最近,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居中,有多家工厂,经济相对发达;乙村地处偏远山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广泛种植楠竹,经济落后;丙村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面积最大,主要种植水稻和饲养生猪,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据此完成8-10题。 8.从经济发展程度推测,目前三个村外出务工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乙、丙、甲 9.外出务工时,相比乙村村民首选经济发达省份,丙村大多在附近市、县的主要原因是①往返交通便利②兼顾务工务农③务工收人较高④生活条件较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为了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乙村在政府支持下可优先发展 A.种植业 B.加工业 C.采矿业 D.物流业 云贵高原某石灰岩洞穴(下图)为一著名景点。当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洞内CO2浓度降低,导致碳酸钙沉积;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洞内CO2浓度升高,溶蚀作用加强。据此完成11-13题。 11.自然状态下,该洞穴溶蚀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上图中箭头示意空气流动的方向和范围,能反映4月晴天洞内外空气交换状况的是 13.国庆黄金周期间,该景点营业时间为8:00-18:00,洞穴内CO2浓度最低的时段为 A.7:00-8:00 B.13:00-14:00 C.18:00-19:00 D.23:00-24:00 我国华北某滨海平原受海洋和气候的双重影响,土壤盐碱化严重。为解决春季土壤返盐问题,经过长期实践摸索,该地区自12月10日起采取地下咸水对盐碱地进行结冰灌溉的措施,效果显著。下图示意该地区12月10日至次年3月31日,未灌溉土壤和结冰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和含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 新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
1.0 分
? A、
9.931%
? B、
4.458%
? C、
2.762%
? D、
1.33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
1.0 分

? A、
平原
? B、
盆地
? C、
高原
? D、
海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什么系统?
1.0 分
? A、
地热系统
? B、

地表系统
? C、
生物系统
? D、
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以下不是冰缘地貌的是:
1.0 分
? A、
石河
? B、
冰丘
? C、
冰山
? D、

石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大气上升运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1.0 分
? A、
热力对流
? B、
动力抬升
? C、
大气波动
? D、
蒸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海陆分布的变化会通过以下哪种变化影响全球与区域气候?
1.0 分

初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试题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总体来看,试卷有如下优点: 1、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难易度适中,重点突出,整卷能紧扣新课标和泰州市地理会考说明的考试要求,重视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怪题、偏题。基础题比较到位,学生容易得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地理学科的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知识取材于课本或稍有改编。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文字准确凝练,语言简明而易懂,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 3、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题重视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 二、答题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转眼间,期中考试的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通过这次考试,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更是给我敲响了警钟。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 一、试卷情况 这次试卷表现出重视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目的在于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夯实双基的内容,重视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并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题目设置的难度比月考和日常练习要小一些,除了选择题第9题考试之前我没有着重强调过,其余大部分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考试之前复习过的。所以这样的试卷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给其增加信心的一个考试,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学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这张试卷突出地图这个第二语言在地理中的重要性。20个选择题,出现了9幅图,6道综合题,出现了6幅图。由此可见地图在以后的考试中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其实,增加地图的出现,不但不是要为难学生,相反是想要帮助学生思考,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这张卷子体现出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一章的学习,难度比较大。但是,这次期中考试没有难为学

生,而是考察其运用地理的能力。所以,很多学习比较死板的学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考试成绩 这次考试全年级共243名学生参加,平均分为72.4,共有47人不及格,及格率为80.7%;76人优秀,优秀率31.3%。我将以本次考试退步比较多的三班和进步较大的五班为例,进行分析:下表是三班各分数段统计表。 优秀 100分 99—90分 89—85分 0人 6人 6人 0% 14.6% 14.6% 合格 80—84分 79—70分 69—60分

2020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19学年第二学期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題,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一些积累了一定资金、专长的河南省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从外省返回河南老家的城市进行创业,从事二、三产业生产。完成1、2题。 1.这种从外地返回河南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就业困难,工资水平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中部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耕地大面积的撂荒 D.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更为宜居 2.这种回归本地城市进行创业的现象给乡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人口生育率 B.降低粮食商品率 C.降低环境承载力 D.加重老龄化程度 海冰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为2016年1月24日和2011年1月23日渤 海海冰分布图。完成3、4题。 3.海水结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海水水位上升,造成城市供水困难 B.发生冻融现象,损坏海洋工程建筑 C.出现海水倒灌,造成河流含盐量增加 D.造成海水入侵,沿海地区土地盐碱化 4.渤海沿岸还没有大规模开采海冰,主要原因是 A.海冰开采季节性太强,产量较小成本高 B.沿岸地区水资源充足,市场需求量较小 C.海冰中盐分含量较高,不能作为水资源 D.采冰会造成环境破坏,影响海上运输业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区域大气污染的重灾区,该区域冬季采暖期间的PM2.5 会增加50%左右。下图表示2016年京津冀农村商品能源消费结构。完成5、6题。 5.京津冀农村商品能源消费煤炭比重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暖,取暖所需电力、液化气少 B.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煤炭运输使用 C.农村家庭经济能力弱,煤炭价格较低 D.政府对煤炭进行补贴,鼓励农户使用 电力 第5、6题图 4038第3、4题图

中国自然地理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中国自然地理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大陆度-表征大陆性气候强弱的用气温年较差计算的一种参数。 干燥度-年最大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 季风-广义指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化(方向变化120°)有明显转变的现象。 狭义指海陆热力学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的现象。 大陆性气候-指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 海洋性气候-临近海洋地区受海洋气团控制的气候。 水团-海洋中理化性质(温度,密度,盐度等)比较均一的大块水体。 地理区划-根据地理环境总体特征、结构、发生发展规律,地域差异和利用改造、保护进行不同目的不同尺度区块划分的过程。 二简述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 自然区划原则,是反映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自然区划的指导思想,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方法的基本准绳。 1 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和其本身综合特征的相似和差别,然后挑选出一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贯彻综合性原则,目的是要保证所划分的单位,是一个具有特点的自然综合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原则强调选取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主导标志来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根据,并且特别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按统一的指标来划分。 2 发生学原则。发生学原则应理解为区域单位成因的一致性和区域发展性质的共同性原则。由于地域分异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追溯发展历史以论证其发生、发展的异同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发生学原则,有利于深入研究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区划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再了解区域分异规律。 3 区域共轭性原则。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位。区划的这一属性,称为区域共轭性。这一原则决定了区划单位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着某一区划单位的分离部分。 区域单位的划分与合并,主要是根据区域发生上的共同性,景观特征的相似性和区域共同性来进行,因此,上述三个原则是进行自然区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概述中国土壤、植被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规律: 1.水平地带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的水平分布总的规律是:在东部湿润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温度和降水都是由高纬向低纬递增。土壤带基本随着纬度变化,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自北而南依次出现寒温带针叶林寒棕壤;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 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南亚热带和热带雨林、季雨林赤红壤与砖红壤。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与暖温带广大地区,自东而西,干燥度逐渐增加,土壤按东西近乎经度方向更替,表现出干湿带性分布规律。在温带,土壤的演替顺序是从暗棕壤经东北平原的黑土,向西出现黑钙土、栗钙土以至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暖温带土壤分布则由东部的棕壤向西北依次为褐土、黑垆土、灰钙土,而止于欧亚大陆干旱中心的棕漠土。 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带性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干湿带性分布中仍有纬度地带性差异,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淮南第十九中学地理备课组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图》和。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经纬线和经纬度、地球自转和公转、四季、五带、等高线地形图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50分,2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74%,计37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综合题50分,学生得分率为78%,计39分。第27题(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二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9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7题考查的是二至二分,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

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27题的第5问。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8个班378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68.63,合格率是71.16 %,优生率(85分以上)是27.51%。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复习三节课,复习较充分。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是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

2020年初三地理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docx

2020 年初三地理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选择题 倍受关注的失联客机——马航 MH370已在南印度洋坠毁,多国卫星相继侦测到其疑似漂浮物,下面关于某一疑似漂浮物发现位置正确的是 A.450S,900E B.300S,950W C.250S,200E D.420N,950E 读下图:同纬度 A、B 两点,若 A 点为陆地, B 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是 A. 北半球春季 B. 北半球夏季 C.南半球秋季 D.南半球冬季 襄阳 2014 年 1 月 1 日的天气如下图所示,这天小刚上学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A. 薄毛衣 B. 棉衣 C.衬衣 D.短袖衫 仔细阅读下面四幅图,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温度带分布图②是降水量分布图③是四大区域分布图 ④是内、外流河分布图 B.①是我国温度带分布图②是干湿地区分布图③是四大区域分布图④是降水量分布图 C.①是我国温度带分布图②是干湿地区分布图③是气候类型分布图④是内、外流河分布图 D.①是我国温度带分布图②是降水量分布图③是气候类型分布图 ④是季风、非季风区分布图 从北京到下图四省区的铁路线较合理的路线是 A.从北京到①可经过京广线、陇海线和宝成、成昆线

B.从北京到②可京九、海 C.从北京到③省区可京包和包 D.从北京到④省区可直接通京广 合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 分) 我国自然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 分) 中国政区和中国地形,回答下列:(9 分) (1)“雄赳赳,气昂昂,跨江,??”首歌作于上个世 50 年代初, 当与我国地相的国家内爆。美国派兵侵 略国,保家国,中国出兵援助,并取得了大利。在 8.1 中用字母“ A” 注出国。 (2)中有一省份位于我国西南部,它四季分明、春暖和、秀 古朴、景如画,有世界上最多彩的喀斯特景和世界上最 大的瀑布群——黄果瀑布。在右中用字母“ B” 注出省份,并写出它的称: ; 它与 C 省份在地形方面的共同之是:都以主。 (3)从左和右中可知江和黄河都源于省境内 ( 填字母 ) 。省西北部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4)在右中,“五 . 一”假期,家住襄阳的小明想去 E 市看望姥姥,他运方式会比,走可直达。 黄河水系,回答下列:(6 分) (1)黄河上、中游的分界位于 ( 填序号 ); (2)黄河比珠江,但水量珠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黄河下游什么支流少,流域面狭小 ? (3)黄河在流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水量大减,原因是: (4)人常“跳黄河洗不清”,句反映了黄河 ; 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重。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题库期末考试(最终版)

厄尔尼诺:源自西班牙语,原意“圣婴”,用来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气候分异: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了全球的气候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即气候分异。 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显示土层序列及其组合状况的垂直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白浆化过程:是指在较冷的湿润地区,土壤表层由于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表层铁锰还原,并随水侧向流失或向下积淀,部分则在干季就地形成铁锰结核,使腐殖质层下的土层逐渐脱色,形成粉砂含量高,铁,锰氧化物含量较少的灰白色白浆层。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成一定功能的统一体。 生物放大作用:某些物质,尤其是一些进入生物体后难以分解或排出的物质,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地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即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 地带性土壤:地带性土壤也称为显域土,是指那些受气候和生物因素强烈影响的土壤。地带性土壤大多是受不同程度的灰化、铁铝化和钙化作用而发育形成的,剖面发育完善,土壤分布与相应的生物气候带一致。 非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也称泛域土,是指那些土壤发育极弱,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土壤特性主要仍受母质影响的未成熟土壤。 土壤退化:土壤退化一般是指在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土壤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土壤质量变劣,土地生产力降低,土地承载力变弱的过程。 洋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地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大规模且非周期性地运动。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海沟:海洋中最深区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与大洋盆地交接处,深度一般超过6000m 冰川:是陆地表面的一种固态水体,是地表固态降水的积累与演化形成的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系。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地层层序律:如果一个地区沉积岩没有受到扰动,先沉积的是较老的岩层,后沉积的是较新的岩层,这种上新下老的地层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初一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初一地理期中试卷分析范文 一、基本情况 二、试卷情况这次试卷表现出重视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目的在于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夯实双基的内容,重视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并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题目设置的难度比月考和日常练习要大一些,题量也大一些,主要体现在考察内容涉及得很细很广。整份试卷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学生失分主要体现在综合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 1、单项选择题 25个小题中,难度较大的有8、9题,这两个小题需要在已学的知识基础上再经一遍加工才可以,因此有的学生就失分多。 2、综合题 50个空,一共涉及到了两幅地图,其中“中东”部分已经超过一半的内容,因此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复习到位。总体来说,50个小题考得十分细,所以学生失分特别严重。例如:湄公河注入什么大洋,学生弄错;“富士山”出现错别字;“马航失踪”是指的哪个国家;“气候特点”与“气候类型”分不清;“多选题”做成“单选题”等。 四、存在情况 1、通过这次考试,暴露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平常嘴巴上说全部都背完了,其实全部都是假的;另外还暴漏出不会识图用图的弱点。 2、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审题不准确,理解题意能力较弱。也许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思想上没有重视,所以没仔细审题。 3、知识记忆不牢,知识关系混乱。 4、读图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大体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的现象,不能一一对应,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位置掌握不准确。 5、地理专用名词不熟悉,地理专用名词错别字情况突出。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 五、采取措施 1、在日常的辅导课和课余时间多督促学生进行背诵记忆。 2、加强图表训练,善于运用图表。一方面把所获得的知识落在地图上,另一方面要培养读图、画图及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立足课本,学好基础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 4、关注时事热点,与时俱进。 5、抓住后进生,教不会的学生,以及对于作业的处理。 6、对于一再强调的知识如何抓好落实。 7、还是应该提高课堂吸收率,通过合理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活动,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总之,针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会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注重地理教学的过程,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将地理知识的掌握融入到平时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查缺补漏,加强指导,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成绩。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湖北省枣阳市2021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湖北省枣阳市【最新】中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图书馆的距离为300米,如绘到图上的距离为3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1:10000B. C.1:1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2.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该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下列关于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 B.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优势互补、互利互惠 C.祖国内地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D.香港所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都来自祖国内地,工业也都转移到内地 4.下列区域与对应的称谓相符的一组是() A.北京——“东方明珠”B.长江三角洲“白山黑水” C.柴达木盆地——“干旱的宝地”D.三江源地区一一“高原湿地” 5.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图中甲、乙、丙、丁中代表马六甲海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二、解答题 6.读左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右图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左图可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______。 (2)在左图中,地球由公转轨道C处向D处运动过程中,襄阳市的白昼将变______(“长”或“短”)。 (3)在左图中,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A处时,节气叫______。 (4)在右图中A点所在的纬线叫______,A点位于______(东、西)半球。 (5)在右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___,B点位于A点的______方向。 (6)在右图中A点是五带中北温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 7.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

2010─2011 学年第 1 学期 《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地域分异规律 所谓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保持特征的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2. 沉积岩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过程而形成的岩石。 3.季风 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改变的现象。季风形成因素最主要是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其次是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而形成的。 4.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性质、化学形成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5.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系统是指自上地幔顶部到大气层顶有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四大圈层组成的环境整体系统,各圈层间通过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6.流域 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都有从一定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水系的流域。 7.食物网 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8.气旋、反气旋 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9.土壤腐殖质层 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10.冰川作用、冻融作用(4分) 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11.黄土 12.海岸均衡剖面 13.风沙地貌 14.对流层 大气层底部,大气的垂直运动比较显著的层次。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5年下期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北杨寨中学李刚 本次试题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选题共4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共60分。总体上看题不是很难,但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不是很理想。参考人数154人,及格人数43人,优秀人数10人,均分55分,最高分92分,最低分10分。相差82分,低分学生居多。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单选题基本上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识记的东西,学生做不上来,就是落实不到位。比如第4小题: 生活在沙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种是黑色人种,学生以为是白色人种。 第15小题:跨经度最多的是什么洋?(北冰洋)一些学生选错“太平洋”。 第二大题综合题失分较多。 第1题,得高线图,虽然平时强调的多,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做不到。第2题判断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按理说应该很简单,但是还是有些同学做不到。第3题看地图,很多学生不会做。第4题“西半球”比较简单,其中“在哪可看到北极星”,有同学做不到,失分较多。 失分原因: 一、考前复习重点的偏差。我老认为经纬网一章才是重点,难点。学生不易掌握。所以考前侧重于本节的复习,忽视了期中考试以后内容的巩固。而此次考试经纬网只出了一个选择题,即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几乎等于没有考。而重点则在期中考试以后的内容,世界气候。世界发展差异。国际合作。世界居民这三章内容。这是本次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学生对地图还是不熟悉。不会看图。析图,还是局限于死记硬背。 今后措施:

一、着重培养学生识图,用图能力。从图中分析数据,加强记忆,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中。 二、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要抓住概念,世界之最,方法,总结性的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在作业本上做一遍,加强记忆。 三、关注文中的“小字部分”。这几年地理考试的“小字部分”考查内容逐渐增多。平时我总认为小字部分不考,实际上不是这样。小字内容还是重点考查对象。 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兴趣教学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杨涛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和第三章的前两节。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气温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30分,1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70%,计21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填空题共计20分,10道题,每道题2分,学生得分率为60%,计12分。其中第四、第六、第七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三部分综合题50分,学生得分率为44%,计22分。第27题(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三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6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7题考查的是二至二分,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29题的第2问。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六个班233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54.7,合格率是42.1%,优生率(85分以上)是2.5%。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仅复习一节课,结课比较仓促。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复习不充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