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建陶的发展历程

现代建陶的发展历程

现代建陶的发展历程
现代建陶的发展历程

中国建陶发展史

一、C hina中国的由来

China,C大写,这是中国的意思;china,c小写,则是瓷器的意思。外邦对中国的称呼,最早源于古梵文“支那”Cina(China即支那的音译),明代中期葡萄牙人把瓷器带到欧洲,英国人直接用“中国货”(Chinaware支那瓦)称乎来自中国的瓷器;陶瓷产品,古称瓦器,支那瓦指的就是中国瓷器。包括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也醉心于中国瓷器,在宫内专门设臵许多玻璃橱柜以陈列各式瓷器。于是英国社会以中国瓷器装饰和日用的风气便流行起来,瓷器逐渐成为客厅和卧室必不可少的陈设。 China放在 ware之前,可知 China国名,后来省掉ware,简称为 China,才小写其字头,获得瓷器之义。 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正是基于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成就,和由此而引发的陶瓷传播之路,使得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物品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将中国与瓷器永远结合在一起。

二、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称其为"原始瓷"。“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当时的“钧、哥、官、汝、定”并称为五大名窑。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三、现代建陶的发展历程

1、我国建陶业的起源

我国的制陶历史源远流长,而陶瓷墙地砖的萌芽于二十年代上海,但在解放以前的墙地砖生产只有象征性意义;墙地砖的兴起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在这短短30年时间里,我国陶瓷墙地砖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在产量、品种、品质、规格、花色以及生产基地的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变化,直至成为世界上头号墙地砖的生产大国。目前,我国陶瓷墙地砖总产量达45亿平方米以上,占据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

2、我国建陶业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考察我国陶瓷墙地砖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据其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下几个阶段,而其中行业的主要变革均发生在广东佛山:

(1)第一阶段约为1979—1986年,这是陶瓷墙地砖在全国范围内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国营陶瓷企业开始兴起,1985年,我国从意大利引进的第一条年产 90万平方米的彩釉砖生产线在佛山投产,之后佛山陶瓷企业不断引进喷雾干燥塔、自动压砖机、辊道窑等新设备、新技术。为佛山在我国陶瓷墙地砖生产的龙头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第二阶段约为1986——1992年,这是国有陶瓷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段时期,国有陶瓷企业获得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开始兴起,佛山陶机行业开始发展,佛山陶瓷在我国的行业龙头地位开始得到认同,1990年北京建亚运村,80%的陶瓷产品来自佛山,而在产品上,耐磨砖开始规模生产,抛光砖的研制成功为佛山产区大量生产抛光砖准备了条件。

(3)第三阶段约为1993——1995年。乡镇集体企业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全国各地都争上陶瓷墙地砖生产线,“要发财,搞建材”成为一个相当时髦的口号;除广东外,山东、福建、四川、江西等产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4年前后,一批有外资(台资)背景的企业在上海、浙江等地投资设厂,从而形成今天建陶业在高价产品上较有影响力的华东产区。因市场对佛山陶瓷需求的拉动,以石湾、南庄为代表的乡镇陶瓷企业获得空前的发展空间。

(4)第四阶段为1998——2006年,民营陶瓷企业成为陶瓷行业的主导力量。

这一时期,民营陶瓷企业和陶机行业获得迅猛发展,民营资本成为该产业发展主要力量。2000年之后,广东的建陶业逐步步入成熟阶段。以新中源为代表的各大企业集团为降低生产成本,开始构造新的生产布局,纷纷进行技术改造或到燃料和原材料优势区域投资设厂,而一批新兴企业也开始扩张规模,跟进投资。从而开始形成以佛山为商务中心,以其它优势区域(包括原材料、燃料、地理位臵、投资政策等)作为生产基地的新形态。

由于全国各大陶瓷生产产区的形成,加上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日益明显。个性化装修兴起热潮,各种营销模式层出不穷。

(5)第五阶段为2007年后,陶企纷纷大举扩张,形成全国建陶产业新的格局。

由于国家对节能环保的要求和高能耗产业的调控,很多综合实力差的中小建陶企业纷纷被政府限令整改或叫停,而一些生产实力较强的集团化大型陶企放眼全国,全面扩张。

四、我国建陶产业分布情况及特点

1、“三山两江一海”的建陶产业格局

往常提到中国建陶的产业格局,必言“三山两江一海”,“三山”其所指的就是:广东佛山、山东博山、河北唐山;“两江”其所指的就是:四川夹江、福建晋江;“一海”其所指的就是:上海。

到目前为止,其中泛佛山地区(佛山、肇庆、清远、河源等广东地区)建陶产业仍是中国建陶产业的重中之重,年产量 20多亿平方米,占全国总量的40-50%;以博山为名的山东产区包括淄川、临沂等地;墙地砖产量十多亿平方米,是泛佛山地区以外中国最大的建陶产区;以唐山为代表的河北地区,目前建陶产业份额已经微不足道,以惠达为代表的卫生陶瓷颇具竞争力;以晋江为代表的福建产区(含闽清地区)建陶产量达 5亿多平方米,其中外墙砖产量据称占全国70%;以夹江为中心的四川产区,年产量 5亿多平方米;以上海为中心华东产区,产量约 1亿平方米,占全国的2%份额,但质优价高,独树一臶。

随着近几年建陶产业的扩张、转移、再布局,这种“三山两江一海”的格局正在被全面打破,颇具规模的建陶产业新的格局已经形成。

2、七大集群的建陶产业新格局

变化中的建陶产业新格局对我国建陶产业的整体影响作用是明显的,建陶产业新格局将促进全国建陶总量进一步增长的同时,全面提升我国建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并促使全国建陶市场进一步细分,市场区域化特征更加突出,产品销售半径逐步形成,已经形成广东、福建、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东北等七大陶瓷产区。各产区的主要情况如下:(1)广东产区:

广东是中国陶瓷墙地砖的发源地(包括佛山、清远、高要、潮州),目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主要生产基地在佛山。佛山陶瓷无论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企业管理还是产品配套等方面来说,在各大产区中都属一流,引领了中国建陶的潮流。广东产区代表品牌有:新中源、马可波罗、东鹏、冠珠、鹰牌、蒙娜丽莎,而新中源这一个建陶航母以其规模优势与雄厚的实力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促使整个陶瓷产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将我国陶瓷行业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福建产区

福建也是重要的陶瓷产区,在业内有广东人“造砖”,福建人“卖砖”一说。福建过去是墙砖、地砖齐头并进,现在已转移到以仿石材感的外墙砖方向为主,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条道路。福建陶瓷企业多小厂、小窑、小压机。但选择了打特色牌,也有其独特的一方天地。

(3)华东产区

以上海、浙江为主,涵盖江苏、安徽等省。得益于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华东基地依托市场和人才两大优势,其产、销、研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在有釉制品特别是釉面砖方面占有优势,华东产区的建陶产品走高端路线,价位很高,可以这样说,华东的陶瓷企业在提升档次、树立品牌、维护价格等方面,走在我国建陶的前列,但由于产量有限,无法取得很大的市场占有率。但他们在高价产品市场有较大影响力,但在中价产品以下的市场占有率不大。华东产区的代表品牌有:诺贝尔、斯米克、亚细亚。

(4)华中产区

华中产区包括江西、湖南(临澧、衡阳、岳阳)、湖北(宜昌、蕲春)等地,江西产区的全面崛起是我国建陶产业新格局变化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以高安、景德镇、丰城、九江、萍乡为主体,随着众多知名品牌(新中源、斯米克、金意陶、箭牌、欧神诺、东鹏、马可波

罗、新明珠、欧雅、欧文莱、简一、诺贝尔等)的进入,江西地区在 2007年建成了3万多亩的建陶产业工业园,引进了 200多亿人民币的投资,3-5年之后这些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其建陶产品将在全国范围内与佛山陶瓷、福建外墙产品、上海周边建陶企业形成全面竞争,大量减少后者在全国市场的份额,特别是在江西周边地区的市场;湖南岳阳、临澧、衡阳,湖北宜昌、蕲春产区的建陶企业,凭借地处中部、长江黄金水道等区域条件,在华中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

(5)西南产区

四川夹江产区以红坯体特有的制造方法,曾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生产量,号称“西部瓷都”。共拥有建陶企业 100余家,生产线 300多条,年生产能力达到5亿平方米,产量占全国的20%。

西南产区的优势是能源、原材料丰富和劳动力低廉,虽然产区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西南产区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产区幅射面较窄,几乎只覆盖云、贵、川三省、重庆市和部分西北区域。虽然四川陶瓷价位低,但西南地区整个的消费水平也较低,不可能发展太快。二是西南地区的运输也相对比较困难。比如,从广东运一台压机到内蒙,运费比到四川还低。三是四川的陶瓷企业规模还是较小,还形不成规模效应,相对成本比较高。加上煤气、电的价格迅速上升,而且供电、供气量不足。削弱了他们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广东陶瓷企业的投资介入,“夹江陶”的形象大提高,未来的前景光明。

(6)华北产区

华北产区以山东淄博、临沂,河北的唐山、高邑、邯郸为主要产地,淄博的陶瓷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淄川、博山和张店,其中,淄川主要生产建筑陶瓷,博山以日用陶瓷为主,张店既有日用陶瓷也有建筑陶瓷;临沂也是山东的一个重点陶瓷产区,其陶瓷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杨寨。山东产区目前已细分成出口陶瓷、高档宾馆用瓷、高级玻璃陶瓷、建筑陶瓷等。

河北唐山能源丰富,有耐火矾土,硬质、软质黏土,石英、长石等无机非金属矿产资源,其陶瓷装饰技术和风格对北方陶瓷产生了较大影响,华北产区代表品牌有唐山惠达陶瓷集团的“惠达”品牌。

华北产区最大的优势,是其销售区域的辐射面很广,可达东北、华北、华东,辐射半径很大。在这样一个大的辐射面中,中、低档陶瓷制品很有优势;其次是在能源上也有相对优

势。华北建筑陶瓷企业中公有企业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在机制上不够灵活,而平均技术水平又与广东有一定差距,产品以中偏低档为主。

(7)东北产区

辽宁法库县在 2002年开始发展建陶产业,建立了“沈阳法库陶瓷工业城,是国务院正式批准以陶瓷产品生产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法库凭借丰富的陶土资源、政策、交通运输、劳动力、投资成本低和市场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签订 132条生产线,拥有水晶砖、亚光砖、抛光砖、精细陶瓷、日用瓷、艺术陶瓷等多种产品;又规划出 4700亩工业园地,兴建佛山、潮州、韩国、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园;现在,法库已被国家级行业协会命名为“东北瓷都”。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doc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 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 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第二讲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本讲主要内容: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 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1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2-1 系统数学描述 1、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类型 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制约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它可能是一个反馈闭合的整体,也可能是某一控制装置或被控对象。本章所研究的系统均假定具有若干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如图所示。 图中方块以外的部分为系统环境,环境对系统的作用为系统输入,系统对环境的作用为系统输出,二者分别用T p u u u u ],,,[21 =和T q y y y y ],,,[21 =表示,他们均为系统的外部变量。 描述系统内部每个时刻所处状况的变量为系统的内部变量,以向量T n x x x x ] ,,,[21 =表示。 系统的数学描述是反映系统变量间因果关系和变换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系统的数学描述有两种基本类型: (1)外部描述:即输入—输出描述。把系统看成一个“黑箱”,只是反映系统外部变量间即输入—输出间的因果关系。 (2)内部描述:即状态空间描述。 这种描述是基于系统内部结构分析的一类数学模型,通常由两个数学方程组成:一个是 反映系统内部变量T n x x x x ],,,[21 =及输入变量T p u u u u ],,,[21 =之间因果关系的数 学表达式,称为状态方程;另一个是表征系统内部变量T n x x x x ],,,[21 =及输入变量 T p u u u u ],,,[21 =和输出变量T q y y y y ],,,[21 =之间转换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具有代 数方程的形式,称为输出方程。 外部描述只描述系统的外部特征,不能反映系统的内部结构特性,而具有完全不同内部结构的俩个系统也可能具有相同的外部特征,因而外部描述通常只是对系统的一种不完全的描述。内部描述则是对系统的一种完全描述,它能完全表征系统的所有动力学特征。 仅当系统具有一定属性的条件下,两种描述才具有等价关系。 2、系统数学描述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1)输入和输出 由外部施加到系统上的全部激励称为输入,能从外部量测到的来自相同的信息称为输出。 u 1u 2 u p 1 2 q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2011-5-29 14:55 提问者: 奔二的胖子 写作要求: 1、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为主线,适当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展开论述与分析; 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内容充实; 3、内容构思、语言表达、结构格式符合论文写作规范; 我来帮他解答 2011-6-7 11:06 满意回答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2,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班图语系。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3,阿拉伯文字体系。4,斯拉夫文字体系。5,梵文字体系。6,希腊文字体系。7,回鹘文字体系。

儒家发展历程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地位及其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形成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其原因在于“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2.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原因在于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3.汉代是儒学的改造时期;儒学逐渐处于独尊地位,成为正统思想;其原因在于董仲舒在继承先秦“仁”“仁政”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4.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道思想,使儒家思想有了新发展;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5.宋明时期是儒学的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更加巩固;其原因在于宋明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理学,儒家思想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6.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黄、顾、王)对儒学思想批判继承,形成具有民主色彩的新思想;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批判与挑战,但仍占统治地位;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2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3春秋战国的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特征和历史地位(学案P2) 4正确理解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教材帮P4) 1董仲舒新儒学形成背景及思想主张 2汉武帝为什么推崇董仲舒新儒学(“冷热”问题) 3与先秦儒学相比,董仲舒新儒学特点 (1)思想内涵:融儒、法、阴阳五行、黄老学说为一体(外儒内法,兼有道) (2)主张: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将儒学神学化 (3)继承发扬了儒学民本与仁政思想 (4)以维护君主专制为目的,受统治者重视,成为社会正统 1程朱理学形成背景、观点及评价 2陆王心学主要观点及影响 3宋明理学对儒学做了哪些新发展(学案P10) 4对比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P27) 2列举明清之际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P28)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儒学有哪些发展,并简要评价(学案P14) 纵观中外历史,大凡社会转型(社会大变革)时期,共同之处有哪些? 1、都有新的经济因素 2、新的阶级 3、新的思潮 4、思想文化活跃,诞生大批思想家

现代设计色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设计色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期至今的几近一百时间内,从理论建构到教学实践,概括起来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色彩设计的启蒙期;二是色彩设计的发展期;三是色彩设计的繁荣期。 中国设计色彩的启蒙期是中国色彩设计发展进程中历史最为漫长的一个阶段。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为止,其大约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这个时期的色彩设计内容主要为《装饰色彩》或《图案色彩》等。在学术著作实践当中,从写生色彩客观对象或从传统色彩中获取色彩创作素材和灵感。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装饰色彩》对于培养色彩应用者认识色彩、应用色彩的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某些思想观念及应用方法至今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各个艺术高校在继续保持自身色彩发展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做出许多“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破了将色彩艺术设计仅仅停留在以往设计艺术基础课程,同时,解构与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划分模式,而是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及市场需求对色彩给予专业界定。 任何形式的艺术、艺术设计作品如想达到高超的水准,都需要它们的作者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也是设计色彩发展这

一概念作用于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普遍意义。但如果将这一普遍意义无限地作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时期,那就大为不妥了。时代在改变,设计色彩的概念本身也在变,那些靠身体力行和技能支撑的设计色彩形式已经或正在逐渐被那些倚靠观念创意和新材料建立起来新的艺术形式所取代。过去的基础不能服务于今天的创作和设计,今天的艺术和设计需要新的基础来适应。 目前在我们国家各美术及设计院校所采用的设计色彩方式大多都是前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与法国印象主义光色理论相结合的综合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套体系的确起到了相当有益的作用。它建立了西方艺术形式在中国的位置,打破了中国传统设计色彩一成不变的模式,使中国的古老文化得以发展。但这毕竟是一种源干过去时代的“旧基础”模式,尽管它是前人在艺术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尽管它也曾哺育出很多的杰出人物,但任何设计色彩如果被作为“经验”固定下来,并以一种“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后人,那么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旧的方式,就应该结束。过去我国几十年的设计色彩发展史已经证明:陈旧落后的设计色彩已越来越难以胜任当今社会艺术、设计形式发展的需要。今天的艺术、艺术设计院校已不再是传统技能的传授之地,而是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交流场所。所有的基础训练课程都应以如何摆脱旧的基础训练模式和如何来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中

电视节目发展史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至今已有46年又5个月17天。对于这46年5个月17天,新闻史学家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归纳性的理解。可以说,有多少电视史学派,就有多少种理解的角度和方法。在各自不同的理解中,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史学家们习惯于将这46年5个月17天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早期(1958~1966), “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 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一、“台”时代:缺乏竞争的阶段:(1958年——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958年至1983年:

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电台和两个无线台的直辖市),还有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 1958年 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电视节目。6月1日,首次播放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影片。 1979年 8月,中央电视台设立《为您服务》专栏,介绍电视节目,回答观众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 动乱时期(1966-1976) 徘徊时期(1976-1978) 改革开放时期/ 新时期(1978至今) 1. 1949,西柏坡会议(重心:乡村→城市);《共同纲领》 2. 1950,土地改革 3. 1952,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4. 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核心:一化三改) “一五”计划(1953-1957)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外交政策成熟)5.195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 6.1955,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7. 1956,中共“八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双百”方针 8. 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特点:“多快好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 9. 1959-1961,自然灾害,经济困难 10.1960,经济调整(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1962,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12.1964,原子弹 13.1965,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14.1966,导弹 15.1966-1976,“文革”,停止高考,“样板戏” 16.1970,人造卫星(东方红1) 17.1971,重返联合国(26届联大) 18.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 19.1973,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20.1975,邓小平对经济进行整顿 21.1977,恢复高考 22.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 23.1979,《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 中美建交 24.1980,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25.198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6.1983,“三个面向” 27.1984,开放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8.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29.198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30.1992,“南方谈话”,开发上海浦东;“九二共识”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一)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一)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 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中国文化,早在晚明清初即已开启其由传统而向近、现代转化的历史闸门。但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及其所实施的野蛮的种族歧视和文化统治,使得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进程未能以自发式形态一线顺畅展开。迨至道、咸之世的早期启蒙思潮再兴,戊戌年间启蒙思潮由“早期启蒙”阶段向“近代启蒙”阶段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又一次启动了起来。尽管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胜于晚明清初,但这时的中国已经遭逢到亘古未遇之巨敌——在近代资本主义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新成就,一经产生就有着规范其他地区、国家或民族发展路向的特性。它凭借着先进的科技成就、廉价的商品、雄厚的经济实力、血与火的掠夺,将自己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等强制性推向全世界,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其“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世界”,“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业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而如以道德评价标准来看,这带给西方社会的是福音,留给其他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却是灾难:土地被抢占,财富被掠夺,有的连国家主权也丧失了,陷入殖民地境地;……中华民族即因西方的入侵及与之相伴随的近代西方文明的无情冲击而承受到深重的灾难,不仅破坏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秩序,而且扰乱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发展路向的理性选择,使得本已迭经坎坷的中国文化近(现)代化进程更加步履艰难。 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何以未能经受得住西风美雨的冲击?中国文化有无自身的价值;倘有价值,其发展前景又将如何?究竟应该怎样应对扑面而来的近代西方文明,并在完成救亡图存重任的同时,谋求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身身的发展?以及为什么中国专制主义文化具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力,怎样才能彻底清除专制主义的文化土壤?应该如何评价既明显具有优势、又显然存在诸多弊端的近代西方文明?中、西文化能否交融;如有交融之可能,又怎样使之得以实现?与西方文化交融、会通后发展起来的新型而又保持着自身民族特质的中国文化,在未来人类文明中处于何种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全部摆在了为中国前途而思考和奋斗的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者的面前。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无论其代表哪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意愿,无论其有着怎样的学术背景、心路历程、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只要其关注中国的前途命运,就必然会思考这些问题,并依据其自己的方式、从各自的立场或角度作出一定的回应。 “五四”启蒙知识群体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颇有代表性意义。兹仅评述三点:其一,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采取简单化的全盘否定态度。“五四”启蒙先贤中虽曾有人试图阐发中国文化传统之精义,探寻中西文化融汇的途径,但随着反传统呼声日烈,这种探寻在他们那里渐近销声匿迹,而几欲连根拔除式的反传统呼声则成为主潮。不但孔家店必须打倒,极端者更倡言汉字、线装书、国画、中医、武术、京剧等一切固有文化均在必须废弃之列,甚至说:“我们中国民族,从前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业;对于世界的文明,没有重大的贡献;所以我们的历史就不见得有什么重要。”传统文化的唯一价值,便是其能如死人之于医生一般的为我们提供“病理学上的好材料”。(2)如此激烈,确为人类文化史上罕见,正如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所说: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历史中,“从未出现过象中国五四时期那样的在时间上持续如此之久、历史影响如此深远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3)这种对于传统摧毁性的批判、反对、否定,并不是依据于学理,而另有其现实的社会与政治背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尊孔复古逆流,特别是针对北洋军阀统治集团利用这股逆流对新思潮横加镇压而发出的逆反性抗议。并且,这种反传统思潮所以能在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中激起相当广泛的回响,也正因其与他们对黑暗腐败的统治集团和以安福系为代表的无聊文人政客们的普遍愤慨情绪相吻合,从而获得强烈的共鸣效应。然而,以现实政治的批判为目的的反传统不是、也不

新闻联播发展史

七、《新闻联播》发展史 创办之初的《新闻联播》和播音员李娟 1958年5月1日19时整,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中国自己的电视播出信号第一次出现在首都北京的天空上,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历史由此开始了。 电视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自1936年英国正式播放电视节目起,电视便成为了20世纪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着手发展电视。1954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国要办电视。1955年2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报告,提出于1957年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规模的电视台的计划。周恩来总理2月12日批示将此事列入文教五年计划讨论。

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办电视的经验,中央广播事业局派罗东和孟启予组成电视代表团,于1957年12月赴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考察,1958年3月返回北京,为建立电视台进行了业务上的准备。 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原广播大楼西侧四层楼上的一个6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改建成为简陋的导演控制室,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 当晚,在北京仅有的几十台电视接收机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幅以广播大楼模型作为背景图案,上书“北京电视台”字样的电视画面。新华通讯社为此发出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在5月1日开始实验广播。”中国的电视事业诞生了。 创办之初北京电视台自办节目的能力很低,主要依靠电影厂和文艺演出单位的支持。当时,除纪录、科教影片以外,其他节目全是直播。

试验广播期间,每周播出两次节目,每次二至三小时。包括新闻性节目、社会教育节目和文艺节目等。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正式播出的电视节目由每周两次增至每周 四次(星期二、四、六、日各播一次),同时试办了五期《电视广播节目报》周刊。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后,事业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并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从1960年1月1日起,北京电视台试行新的固定节目时间表,每周播出八次,星期日上午增加一次节目。设置了十几个固定栏目,既有面对广大观众的栏目,又有特定对象栏目;既有新闻性栏目,又有知识性、娱乐性栏目。电视的媒体功能有了进一步体现。到1960年5月,在广播大楼院内设计建设的北京电视台 “新楼”落成。建设有面积分别为600平方米、150平方米和40平方米的大、中、小三个演播室,有一个电影机房和两个导演控制室。此外还有电影审看间、道具制作间、化

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浅谈美国从新艺术运动时期到后现代的设计发展过程,来了解美国在不断创新过程中高速发展的设计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关键词:美国设计艺术发展 一、新艺术运动在美国 1、背景 当19世纪后半叶欧洲各国的设计师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机械化生产是否适宜艺术设计的时候,立国不久以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却是以最实干和实际的态度积极接纳了机械化大生产方式,默默地从事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的企业产品设计,因此,这一时期美国的机械化发展速度很快。同时又由于自身的文化艺术底蕴不深,传统艺术对于现代的影响不大等原因,使美国社会所出现的机械化生产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矛盾不如西欧的法国,德国,英国等明显和激烈,但毕竟在机械化生产迅速发展的19世纪后半叶,它与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虽说工艺美术运动对美国设计的影响还小,但新艺术运动在美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涉及到当时应用美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及建筑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发展 在应用美术领域中,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著名设计师是威尔·布拉德利,他堪称新艺术图形设计代表。而从事日用器皿设计的主要是蒂夫尼,尤其擅长于玻璃设计。在新艺术运动没有影响到美国之前,蒂夫尼进行玻璃设计的原型主要来源于欧洲,但在19世纪最后十年里,他的作品成为欧洲玻璃设计的模式。蒂夫尼在玻璃设计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在建筑设计领域,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勒,霍拉伯特和路易斯·沙利文等。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二、装饰艺术运动美国 1、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表演艺术,特别是音乐剧、歌舞、爵士乐等得到蓬勃发展。好莱坞的电影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美国的通俗文化繁荣,设计与公众文化联系密切。受到埃及、玛雅文化的影响,形成美国的装饰艺术风格。虽然主要表现在建筑室内设计领域,但在家具设计、陶瓷设计以及图形设计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30年代还形成著名的好莱坞风格。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与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与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与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儒学发展历程完整版

儒学发展历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就像长江注入大海那样,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了深厚的内涵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一、儒学起源 儒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含义很广泛,几乎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尔后孟子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增加新的内涵发扬光大。 二、受到打击 秦朝的时候,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段了,温文尔雅的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青睐,非但如此,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江山,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儒学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三、成为正统 所幸的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了,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强盛起来了,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于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

一、艺术与手工艺时期的设计 英国设计师威廉?莫里斯掀起“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红屋,韦布设计外观和内部) 莫里斯主张复兴传统手工艺和回归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早期淳朴、自然的工艺风格。 “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莫里斯/福特?布朗/爱德华?伯恩?琼斯/但丁?罗塞蒂/菲利普?韦布 莫里斯书籍设计 1894年《闪耀平原的故事》 莫里斯领导的“艺术与手工运动”不仅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还影响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发行了一本著名刊物——《工作室》 这一时期英国家具设计的代表人物是查尔斯?沃赛/巴里?斯柯特;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风格特征:1吸收中世纪手工艺和日本装饰元素,大量采用动植物纹饰,主张“师法自然”,形成清新活泼、富有生机的艺术效果;2注重材料的选择,发挥各种材料的额优势,注重材质肌理的表现;3设计较为朴实、大方、实用,具有温馨浪漫的气质;4表现出知识分子阶层高度理想化的社会改良思想,具有社会化,民主化和大众化倾向。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贡献与局限;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莫里斯和拉斯金等人的领导下,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艺术家应当从事产品设计,反对“为了艺术而艺术”。这对于近现代设计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局限:1从审美的角度反对工业化时代生活用品的机械生产及其造型样式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2反对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主张艺术家变成手工艺人,造成其工业设计革命的进程被大大延迟了。 二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产生于法国,产生背景与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十分相似:1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过度装饰的反对;2都对大工业生产持谨慎的观望态度,3都热爱自然的装饰主题,并且都受到象征注意和唯美主义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与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区别:1后者主要受中世纪手工艺与哥特风的影响,将其作为发展的重要参考与借鉴;2新艺术运动则放弃了这些传统风格,强调自然题材以及超越自然的更抽象的线条和更丰富的色彩。 萨穆尔?宾巴黎“新艺术之家”(起源)(运动中心主要在巴黎南锡) 三大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 “二十人小组”由奥塔克?茅斯创建于1884年,1894年改名为“自由美学社”,成为第一个向比利时国内介绍威廉?莫里斯思想的设计团体。 维克多?霍塔设计了建筑史上第一幢具有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塔赛尔旅馆。索维旅馆、人民之家、霍塔公寓,霍塔公寓为巅峰之作,也是新艺术建筑史上的一块历程碑。圣家族教堂,安东尼?高迪最重要的建筑作品 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1与欧洲的现代主要运动几乎同时产生和发展,其材料的使用和形式特点都受现代注意运动很大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它在意识形态上又不具备现代主义运动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意识。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相比较的特点: 装饰艺术运动虽然在造型、色彩和装饰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其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依然是上层社会,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现代主义运动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强调设计的民主化,为大众服务,是左倾的,理想主义的。因此,这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范畴,它们有各自的发展规律,设计立场也大相径庭。 装饰艺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相比较的特点: 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看,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艺术风格的反对,强调自风格的装饰,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时代的特征。装饰艺术运动恰恰要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的,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装饰运动”风格也是对“新艺术”风格的一种反动,具有更加积极地时代意义。它良好的解决了艺术趣味同工业生产利益之间的冲突,同时强调了实用的主张。无论是建筑、室内装饰还是产品设计,都向着造型简单、装饰单纯、反传统的方向不断发展。“新建筑运动”遵循以下六项原则:1强调建筑的功能;2主张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3突出建筑材料设计中的经济原则;4为了有效地控制建筑造价,反对多余的装饰;5在具体设计上,对使用空间的考虑是最重要的;6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和科学性而不是视觉美的装饰性。“新建筑的五项原则”:1室内空间不受限制;2平屋顶;3宽大连续的玻璃窗;4简单的立面;5底层架空结构。 “风格派”的代表作品:里特维德的红蓝椅子、施罗德住宅,蒙德里安的非对称性绘画,杜斯伯格的奥贝咖啡馆以及乌德的维森霍夫单元住宅群。 沃尔特、达尔文、提古被誉为“工业设计之父”。 雷蒙德、罗维1937设计火车头,1954为可口可乐设计玻璃瓶,1940、1944设计了“幸运”香烟包装。 “人机工学”即人机工程学的简称,是20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 同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设计还表现的如下特征:1隐喻的和装饰的设计;2想象的和情感的设计;3仪式化的特征;4呼唤真实的生活;5有爱心的设计;6有卖点的设计;

化工自动化备课笔记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何为(过程)自动化和自动化技术、自动化仪表的简要发展过程 2、掌握如何来构筑一个控制系统 [教学重点]:自动化技术、自动化仪表的简要发展过程[教学难点]:如何来构筑一个控制系统 [教学时数]:1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 何为(过程)自动化: 从工艺的眼光来看 在工艺设备上,配备一些自动化装置,用它们来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按照规定的要求自动地进行,也即: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设备(生产过程),使之正常运行 换一种说法 所谓自动化是使工艺参数保持在需要的值或者状态上,

或者使生产过程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者步骤运行,保证生产过程运行在最佳状态 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有目的地修正被控对象的动力学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 为什么要实现自动控制? 原因一:代替人的劳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原因二:炼油、化工、冶金、电力、生物、制药等工业过程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各种类型的自动控制技术已经成了现代工业生产实现安全、高效、优质、低耗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1.2 如何来构筑一个控制系统?

1.3自动化技术的简要发展过程 1、控制理论的简要发展过程 自动控制的本质: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有目的地修正被控对象的动力学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 进 料出 料 H 玻璃管液位计 i q h 0q 测量 仪表 设定值 控制器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3月七届二中全会 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 10月2日中苏建交 *国民经济恢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17国建交 1950-1953 抗美援朝 1953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 1954 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 1956 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双百方针” 1958 八大二次会议 三面红旗(大、人、总) 1960 八字方针、农村纠左 1964 原子弹&中近程导弹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66 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 国民经济受到影响 取消高考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1976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6-1978 两年徘徊 1977 2月两个“凡是” 恢复高考 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建交 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国两制” 1980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2 “十六字方针” 修宪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 1983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 1984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5 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 《义务教育法》 198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88 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

08-05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四阶段

08-05: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四阶段 自二十世纪末,现代新儒学的发展中心已逐渐由港台转向大陆。1978年至八十年代末,这个阶段大陆的儒学研究,除了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外,学者们还运用多种观点和方法对儒学进行再探讨和再评价,对儒学的价值判断由基本否定逐渐趋于肯定。经过1980年代文化热之后,经港台新儒学“反哺”和十多年酝酿准备,大陆新儒学已渐成气候,一些中青年学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现代新儒学的价值,进入现代新儒学的阵营。九十年代初至今,充分肯定儒学的态度已成为主流,自觉标举新儒学旗帜的代表人物有蒋庆、康晓光、盛洪、陈明等。另外,一些不公然承认自己是新儒家,但其思想信仰已大部分认同现代新儒家学说的也很多,如武汉大学的郭齐勇,北京的陈来等。他们的思想学术活动在海内外已产生一定的影响。学者们讨论的主要话题是儒学的现代价值以及对儒学的现代阐释。最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儒学的时代课题已经提上日程,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关于儒学创新的设想和方案。 2004年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年”。在这一年中发生的文化事件有:4月陈明在天津南开大学作题为《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思想版图上的位置与意义》的演讲,鼓吹“文化保守主义”,对该校历史系刘泽华教授的某些观点表示了异议,因而与刘泽华的学生发生了言语上的冲突,引发了刘门弟子与“原道”派的一场争论;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华孔子学会组编、蒋庆选编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一套12册,并由此引发了持续数月的读经之争;7月蒋庆邀请陈明、盛洪、康晓光等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以“儒学的当代命运”为题会讲于贵阳阳明精舍,又称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峰会”;9月许嘉璐、季羡林、杨振宁、任继愈、王蒙等70余位文化名人签署并发表《甲申文化宣言》,引发了一场如何看待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的思想论争,有人讥其为1935年“本位文化宣言”的翻版;11月24日康晓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题为《我为什么主张“儒化”——关于中国未来政治的保守主义思考》的演讲,除继续宣传“立儒教为国教”的观点外,还明确提出了“用儒学取代马列主义”的主张;12月号称“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旗舰”的《原道》辑刊,以《共同的传统——“新左派”、“自由派”和“保守派”视域中的儒学》为题举办创刊十周年纪念座谈会,并将其舆论阵地扩展到“原道”文丛、“原道”译丛和“儒学联合论坛”网站。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前三代新儒家多具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以熊十力、牟宗三及其弟子一系为主,力倡儒家心性之学的复兴。现代新儒家第四阶段的发展,即大陆新儒学的出现虽然与港台、海外新儒学有一定的承接关系。但却是在更广泛的意义复兴儒学传统,他们普遍反对熊、牟一系新儒家仅将儒学局限于心性之学,由“内圣”开出“外王”来接纳西方的民

浅谈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班级:XXX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 姓名:XXX 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和蔓延,信息传播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以更大的传输量,高速的传输方式,更广泛的受众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现代设计概念中丰富的信息,在全球化浪潮的作用下充斥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积极巨大的意义,同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现代设计必须共同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共同面对人类文明宝库中地域文化的丧失,面对多元人类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设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现代设计在推动现代人类文明的过程中担负重任,更要举起人类文明的旗帜,站在全球化的高度认识和发展现代设计。 一、现代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一种有意识、有动机、积极主观地解决功能,创造市场,影响社会,改变行为的创造行为。现代设计面向大众,更有别于传统设计概念的特征就是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设计包容的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1、现代设计是自省生存状态的设计 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达的机会,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 2、现代设计是畅想美好生活的设计 所谓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畅想,是人们对优化现实生活的憧憬,有着积极的研究态度和对自身能力的信任。对设计师来说倡导的是永不放弃、永不消沉的主动的人生态度。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决定了我们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向。 3、现代设计是崇尚个性差异的设计 设计意义归咎于寻找设计的源头,存在于捕捉个体的差异。差异性是设计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设计者要去研究生活,返回自身,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差异中发现设计存在的意义。 4、现代设计是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

现代新儒学

第四章现代新儒学 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名理学为特征,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在现代化条件下的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一、儒学发展三阶段: 1、先秦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称为原始儒学。 2、经过宋明时期援佛入儒,对儒学进行改造,使儒学哲理化,是儒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3、“五四”前后,一批知识分子面对中国传统伦理和价值系统的崩溃,帝国主义文化的入侵和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欲图恢复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系统,弘扬儒学,以适应时代潮流,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现代新儒学。 二、现代新儒学先驱: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冯友兰 1、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学的先驱。早在1921年,他就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尝到“人生的真味”,因而儒家思想才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2、熊十力:以《易传》为宗,独创“新唯识论”的哲学体系。 3、贺麟:倡导的是“新心学。他于1941年8月,在《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了《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一文,是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作。明确提出了“以儒家思想为本体,以西洋文化为用具”的主张。 4、冯友兰:提倡的是“新理学”。他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贞元六书”,集中宣传了他的“接近于程朱道学的那套思想”。 50年代后港台新儒学代表人物: 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钱穆 最有代表性的是由唐君毅执笔,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共同署名,轰动一时的文化宣言:《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副题是:《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 三、现代新儒学五个思想特征: (一)有着坚定的民族文化本位立场。“一本性和优越性” (二)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花果飘零”的心态,希望全民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取得“共识”,以弘扬中国文化。 (三)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同化力,与现代化并不相矛盾,本身蕴含着发展科技的思想,包含着民主政治的根源。 (四)中西文化可以融合 (五)否定五四运动的思想方向。 四、新儒学的主要理论特点: (一)崇儒尊孔、谋求儒学之现代复兴的基本理论立场。 第一期先秦儒学彰显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性; 第二期宋明理学复活先秦儒家的智慧; 第三期现代新儒学承续儒家传统的生命精神。 (二)民族文化本位的基本理论立足点。 强调文化的民族性 (三)援西入儒的学理路数。 (四)返本开新的思想纲领。 返儒学内在心性之本;开现代科学、民主之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